电力竞价范文(精选9篇)
电力竞价 第1篇
关键词:模糊聚类,关节控制器神经网络,电力市场,竞价策略
电力市场的实质是通过建立一个充满竞争和选择的电力系统运营环境, 提高电力行业的效率。竞价问题主要针对电力联营体市场, 在该市场中, 电力供应商向电力交易中心提交下一交易时段所能提供的电力以及要求的价格。电力交易中心根据预测的负荷和竞价曲线进行发电机调度计算, 选择发电单元并制定计划, 在这个过程中决定电力供应商能否中标的关键一是竞价曲线的制定;二是所有电力供应商的报价, 文献1~4对电力供应商的竞价决策做了深入研究, 而边际电价对竞价曲线的制定起到十分关键的作用。
关于边际电价预测的研究方法有许多种, 文献5~10对各种电价预测方法做了详尽的阐述, 但由于在不同的交易时段, 负荷特性会发生变化, 所以各方法的预测结果往往出现不稳定的问题, 尤其是对峰、谷时段的电价预测结果最明显。本文采用模糊聚类 (FCM) 和小脑模型关节控制器 (CMAC) 神经网络方法, 通过FCM算法将交易时段分为3个负荷水平:峰负荷、腰负荷和谷负荷, 然后根据不同类型的交易时段分别对小脑模型关节控制器 (CMAC) 神经网络进行训练, 构建不同时段的短期市场边际电价预测和竞价模型, 并使用澳大利亚昆士兰州电力市场实际数据进行训练和验证, 结果显示, 该方法预测速度快、精度较高且预测结果稳定。
一、CMAC神经网络原理
CMAC模型由J.S.Albus于1975年提出。它是一种典型的局部逼近神经网络, 具有线性结构、算法简单等特点, 有一定泛化能力。CMAC网络由1个固定的非线性输入层和1个可调的线性输出层组成, 通过多种映射实现联想记忆。其一般结构如图1所示。CMAC能实现无教师学习, 并且学习速度快, 可以处理不确定性知识。
图1中, X为n维输入矢量空间;A为联想记忆空间;P为输出响应矢量。设X为CMAC网络输入空间, Xn为对应的离散输入空间。CMAC网络的实现过程可简述为:Xn中的每一输入点xi激活记忆空间A中的单元为A*, A*空间对应的连接权的代数和即为对应的输出。A*的模 (即泛化参数) 表示了空间A*的长度。
CMAC网络的训练过程是一个不断修正误差的迭代过程。设Yi’为对应于某个输入xi状态的期望输出, Yi为相应的CMAC网络响应值, 则xi对应的连接权可按式 (1) 进行修正。
式中 表示空间Ap中与Ai相对应的元素;为相应的修正量, β为训练因子。
输出 , 即为按每个输入xi给出的地址, 对 中的每个元素进行相加的和。
二、模糊聚类 (FCM) 算法
FCM是模糊聚类方法的一种。在很多实际问题中, 经常遇到一些用数字不能准确描述的模糊信息, 模糊聚类分析法能够较好的处理关于模糊信息的聚类问题。Bezdek定义FCM算法的目标函数如下:
其中, C为聚类数, N为数据总数, Vc为第c类的中心向量, Xi为第i个数据向量, Uci为Uc和Ui之间的隶属度函数。在FCM算法中, 聚类数是固定的, C的值由问题的要求和特性所决定。
当目标函数J (U, V) 最小时, N个数据被分为C类。Bezdek提出了如下算法:
第一步:估计隶属度函数矩阵
其中, h是迭代指针, 初始值为零。
第二步:h=h+1, 计算类的中心向量
第三步:更新所有Xi的 , i=lN
第四步:若 , 则终止, 否则回到第二步, ε为聚类限差。
三、基于模糊聚类和关节控制器神经网络的电力市场竞价策略
采用FCM算法将对交易时段进行分类, 然后根据不同类型的交易时段分别对CMAC神经网络进行训练, 神经网络的输出为预测边际电价和竞价结果。
1. 基于FCM的交易时段分类
通常电力市场中, 市场运作按交易日进行, 澳大利亚昆士兰州电力市场每天分成24个时段。公开数据包括市场历史数据、实时数据和预测负荷。由于在不同的交易时段, 负荷特性会发生变化, 因而可以采用FCM算法将交易时段分为3个负荷水平:峰负荷、腰负荷和谷负荷。
设Xi (1, , N, N=24) 是第i个交易时段的负荷向量。Xi的维数为D, D是所计入的天数, 在这里聚类数C取3, 或者说, 就是要将24负荷向量分为3类。这样就可以减少神经网络的训练数据。
2. 基于FCM的发电厂商竞价分类
在同一个电力市场中有很多发电厂商参与竞价, 将所有的发电厂商根据上述分类交易时段进行分类, 同时采用FCM将各分类交易时段发电厂商分为3类:强竞争性、弱竞争性、无竞争性。发电厂商的节点报价将作为分类的依据, 聚类数C等3, Xi由第i个厂商的节点报价构成, 其维数由历史数据的数量决定。一旦算法收敛, 发电厂商被分为3个集合。与节点报价同处于一个集合的发电厂商为具有强竞争性的厂商。其余两个集合中与节点报价所在集合距离近的集合中的发电厂商为弱竞争性的厂商, 另一个集合中的发电厂商为无竞争性的厂商。
3. CMAC神经网络预测模型
为提高电价预测的准确性, 对电价及影响其变化的因素进行相关性分析, 发现以下因素对电价的影响较大, 故将它们作为电价预测模型中应考虑的因素 (其中:d表示日期;t表示时段) :
(1) 历史电价。预测时段当天1h前的时段电价P (d, t-1) ;预测时段当天2h前的时段电价P (d, t-2) ;预测时段当天3h前的时段电价P (d, t-3) ;预测时段当天前1天1h前的时段电价P (d-1, t-1) , 预测时段当天前1天同一时段的时段电价P (d-1, f) ;预测时段当天前1天1h后的时段电价P (d-1, t+1) 。
(2) 系统负荷。预测时段的系统预测负荷L (d, f) (可通过短期负荷预测获得, 或对市场公布的预测负荷修正后得到) ;预测时段1 h前的系统负荷L (d, t-1) ;预测时段2h前的系统负荷L (d, t-2) 。
4. 产生报价策略的步骤
上述方法可以概括为如下步骤:
第一步:输入D天的系统24点负荷数据, 采用FCM算法将24个交易时段按负荷水平分为3类;
第二步:训练CMAC神经网络, 预测边际电价。
第三步:输入各发电厂商GD24个节点竞价电价, 其中G是总的发电厂商数, 并根据第1步分类交易时段进行分类。
第四步:根据预测边际电价和竞价策略, 拟定竞价价格, 用FCM算法将各分类交易时段发电厂商分为3个集合
第五步:竞价电价输出预测边际价及该厂商竞价是否成功。当报价是否成功的标志位为Y时, 表明该厂商可以按输出的竞价电价进行报价;如果标志位为N, 则表明报价者要按小于输出的竞价电价进行报价。
四、预测实例结果
由于厂商报价实际历史数据不全, 竞价电价进行了仿真预测, 而边际电价选取澳大利亚昆士兰州电力市场1998年9月 (4周) 的实际运行数据作为训练样本。在衡量预测效果时采用了均方根相对误差δRMAPE、平均绝对误差δMAE、平均相对误差δMAPE和均方根绝对误差δRMSE 4个统计学误差指标:
表中定量给出了边际电价预测误差, 其中计算时间为28s。图2给出了澳大利亚昆士兰州电力市场1998年10月10日至10月16日的边际电价预测值及实际值。
从图2可以看出, 从总体上来看预测结果与实际电价比较吻合, 即使在电价出现尖峰时的局部区域内预测效果都较精确, 预测时间较其他方法短, 计算速度快。
五、结论
通过对采用基于FCM和CMAC的预测模型进行短期边际电价和竞价电价预测结果可以发现, 该模型具有输出稳定性好、计算速度快和预测精度高等优点。
电厂报价本身就是电力市场环境下很敏感的一个经济信号, 电厂竞价电价预测的研究对电力市场的各个成员具有重要意义。随着电力市场环境的不断完善, 电力系统运行历史数据的不断增多, 因此可以更好的进行电厂竞价预测, 以使发电厂商获得更多的中标机会。
参考文献
[1]Competitive Electric Market[J].IEE Proceedings Part C——Genemti0n.Transmission&Distribufion, 2001, 148 (2) :159-164.
[2]Skantze Petter, Ilic Marija Stochastic Modeling of Electric Power Prices in a Multi-market Environment In:Power Engineering Society Winter Meeting Singapore:2000.1109-1114
[3]黄日星康重庆夏青:电力市场中的边际电价预测.电力系统自动化, 2000, 24 (22) :9-12
[4]曾次玲张步涵:浅析发电公司的竞价策略[J].电网技术, 2002, 26 (5) :49~54
[5]Szkuta BR, Sanabria LA, Dillon TS.Electricity Price Shoa—term Forecasting Using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J].IEEE Trans.on Power System。1999.14 (3) :851-857
[6]Hong YY, Tsai SW, Weng MT.Bidding Strategy Based O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For A
[7]陈建华周浩:基于小脑模型关节控制器神经网络的短期电价预测[J], 湖南电力, 2004.02
[8]A.Wang·B.Ramsay.Prediction of system marginal price in the UK power pool using neural network.Proceedings of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Neural Networks1997, V.4、pp:2l16~2120
[9]B.R.Szkuta.L.A.Sanabria.T.S.Dillon.Electric price short—term forecasting using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s[J].IEEE Trans.on PW S.1999
竞价新手如何学习百度竞价 第2篇
1、弄清楚什么是百度竞价;
2、弄清楚账户层级关系(账户、推广计划、推广单元、关键词/创意);
3、深入了解关键词(质量度、匹配方式)、创意(创意组成部分、通配符、断句符、飘红)、价格(出价、点击价格、最低展现价格)相关概念;
4、理解竞价排名机制和点击价格计算公式;
二、掌握百度竞价的基本操作
1、建立账户的整个流程;
2、3个层级的基本设置和相关操作;
三、基础分析和优化
1、学会查看各种后台数据报告;
2、依据数据报告做简单分析,并找到关键点进行优化;
将这三大块弄明白,应该就已经入门了,后面更多的就是实战经验的积累,
竞价新手如何学习百度竞价
非竞价市场中的电力交易 第3篇
1 发电权交易
发电权交易又称发电权替代交易,是指对关停的小火电机组,保留若干年的发电量指标不变,由大容量机组代发其电量的交易。其背景是国家实施节能减排政策,关停污染大、煤耗高的小火电机组,同时给小厂预留一定空间,保证其稳定过渡的一种政策性措施。发电权交易是按照自愿平等、公正公开的原则,遵循国家相关部门出台的办法,双方直接协商或由电力交易机构组织替代方与被替代方进行交易的一种市场行为。
按照组织方式,发电权又可分为双边交易与集中竞价交易。双边交易是由替代双方对替代量、补偿价格进行协商,达成一致后签订替代合同。这种方式的缺点是没有电网公司的参与,事前无法确定是否满足电网安全因素,以及由此替代引起的网损补偿。如替代方距离负荷区较远,原先的负荷缺口必须通过靠其他地方电厂来弥补,这必将增加网损。为解决这一问题,同时保证电力工业的发展,国家允许发电集团关停一定容量小机组后,建大容量机组。集中竞价交易是指由电力交易机构组织,发布市场信息,然后组织替代双方进行磋商,双方就电量、电价达成一致后成交的交易方式。这种方式的优点是自由度大,被替代方与替代方都可以选择自己被谁替代或替代谁,双方可以就替代价格、替代量进行充分的协商。同时,被替代方可以由一个替代方替代,也可以由多个替代方替代。双方成交的过程,也是一个市场博弈、竞价的过程。
还有一种方式也属于这种集中竞价方式,但是需通过电力交易运营系统来实现全过程。具体流程是:由电力交易机构通过交易运营系统网站对外发布交易信息,包括被替代电厂的电量、申报起始时间、网损补偿、参加替代电厂准入条件及价格上下限等。各市场成员通过网站获取信息后,对替代量、价格进行申报。申报时间截止后,由交易机构进行撮合。按照容量、价格进行撮合,在相同报价下,大容量机组优先替代;价格不同时,先按照价格确定优先权。撮合规则这部分可变性较大,跟国家政策、地方政策相关联,有时甚至一年就要变更一次,但对于实现节能减排,电网的经济运行是不变的主题。当交易撮合完成后,由电力交易机构发布预成交结果,同时,将结果提交电力调度机构进行电网安全校核,最后发布最终成交结果。在交易开始前,为了公正公平地开展竞价,电力交易机构要先发布市场信息、成交规则等,便于市场成员参与报价。
在实际的交易中,大多数采用集中竞价交易。因为这种方式替代方、被替代方、电网公司三方均参与,自由度大。
2 外送电交易
外送电交易主要指区域级、电网级电力公司的外送电交易。这种交易在某个电网公司电力不足或由于其他原因需要其他电网送电时发生。由于减少网损的原因,这种交易一般在距离较近的相邻电网公司之间展开。近年来,随着我国西电东送、南北互供战略的实施,这种交易变得频繁起来。特别是2008年底,随着山西长治河南南阳湖北荆门1 000 k V特高压交流示范工程的投产,这种交易被推向了新的高度。
按照组织方式,外送电交易分为委托外送电交易和网间年度合同交易两种类型。网间年度合同交易指电网公司根据年度电量需求预测,经协商确定电量电价,签订年度网间购售电合同后。年度合同交易的开展流程见图1。
委托外送电交易主要是指通过委托代理方式,电力交易机构组织省内机组参与国家或区域市场的交易。目前的交易流程大致是先由电网公司根据负荷需求制订年度购售电计划,然后由外送电网公司组织网内电厂参与。可以通过竞价方式成交,也可以通过计划方式成交。所谓的计划方式,就是没有竞价的过程,价格保持不变。在计划方式下,委托外送电交易的开展流程见图2。
在委托外送电交易流程中,电网公司按照一定算法申报情况进行分配是比较复杂的,因为要兼顾经济效益与节能减排,而这两者是矛盾的。虽然新装机的容量比较大,但上网电价要高,在实际中,往往优先考虑节能减排。其中,一种典型的分配办法是:规定所有机组的基本利用小时均一致,然后根据机组是否脱硫、空冷(火电),容量大小为每个机组增加或减少一定的利用小时数,得出该机组的利用小时数,乘以容量得出这个机组的外送量,再将所有机组的量相加,与总外送量相等即可。其实,以上方法是求解一个方程组,未知数就是机组的基本利用小时。得出每个厂计算出的外送量后,再与每个厂的申报量进行比较,这时的处理流程见图3。
3 大用户直购电交易
大用户购电工作可采取大用户、发电企业双边竞价和场外协商交易两种方式进行组织。大用户、发电企业双边竞价方式通过电力市场交易运营系统,按年度及月度发布大用户直购电用电量信息以及指导价格空间。大用户分段报送用电量及对应的价格,发电企业分段报送在不同的价格水平下的电量。电力交易中心根据双方报价进行集中撮合,如果三方价格均在指导价格空间内,则成交。由于竞价受到各方面的制约,按照电力市场的稳健原则[2],目前没有开展竞价交易。
4 短期交易
短期交易是指在电力市场交易平台上,结合负荷预测及省内、省外电力需求变化进行短期交易,其规模依照市场规则及电力需求确定。山西省电力公司按照市场规则报送未来数日电量需求,并发布数据申报开始时间、截止时间和交易出清时间;发电企业按照年度合同安排后的情况报送竞价电量和价格;电力交易中心按市场规则将购、售电量按报价统一排序,考虑网络约束等安全因素后,确定未来数日中标电量及价格,并向市场主体公布。
以上介绍的几种交易类型,其中,发电权交易和外送电交易在目前电力市场环境下开展较多。其相同点就是基本都没有开展竞价,可以说是在传统电力市场模式向真正意义上的电力交易模式转变过程中的电力市场交易。短期竞价交易,由于其交易规则和价格形成机制目前都没有明确的政策依据,在大部分地区没有开展。
参考文献
[1]萨利亨特.电力市场竞争[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4:111-125.
竞价岗位职责 第4篇
竞价部工作人员编制表 篇二:竞价岗位职责
竞价岗位职责
1、负责网站在百度、搜搜、搜狗、谷歌的竞价推广以及cpm广告联盟推广以及其他付费方式的网络推广,进行账户的后台管理和数据统计分析工作;
2、进行关键词提炼,标题,创意优化工作;制定网络推广计划并实施推广计划;
3、与咨询部门沟通了解咨询量来源,实时做好关键词、标题表述等调整,提高咨询量的质量和转化率
4、实时关注广告效果报告,根据相应的搜索引擎、同行竞价排名进行实时调价;
5、对竞价关键词进行整理和数据分析,进行广告创意效果跟踪评估,并及时调整竞价推广策略;
6、跟踪,统计每日的消费、流量,并优选关键词;
7、网站竞价推广综合指标“投入产出比roi”的计算;
8、每天进行数据分析,上交数据报表;
9、对关键词排名、创意、着陆页进行有效监控;
10、为外推人员、优化人员、编辑人员提供关键词;
11、完成公司、部门领导交办的其他事务。篇三:竞价专员职责
百度竞价人员职责
1、熟悉竞价的原理、后台及工作方式,精通账户结构优化、关键词选择、关键词创意撰写、关键词排名监控;
2、每天、周、月、季度形式的搜索竞价数据分析,从中找出优化调整策略,提升推广效率和降低无效推广浪费;
3、通过对乐语、网站流量统计软件等辅助工具数据挖掘,筛选出转化率高的词进行汇总,剔除无效词及无效流量的ip;
4、研究调价软件的调价方法,在无恶性提升价格的前提下提升调价效率和确保推广信息排名;
5、每天对添加、删除关键字,添加、修改创意,关键字价格调整,单元计划的结构优化等账户操作的实施;
6、良好的沟通和表达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具有推广账户的分析能力,能根据不同的数据分析并找出下一步的工作方向及工作重点;
7、优化ppc着陆页面,在修改和增加内容方面负责与程序、编辑、美工的协调沟通。
8、根据运营要求,灵活控制推广力度和资金投入,使投资回报率提高。篇四:竞价岗位职责、竞价岗位说明书
竞价岗位职责 篇五:网络竞价人员工作职责及工作流程
网络竞价人员工作职责及工作流程
竞价日常工作流程:
百度竞价基本工作=百度计划-百度单元-关键词-创意-网站着陆页面+关键词排位调价 1,配合站长统计,分析搜索,展现词进入站长统计的情况。分析站长统计每小时的流量是否与竞价的点击成正比,差别在哪里?高点击关键词与站长统计关键词是否成正比? 1.有展现没点击
2.有展现有点击没咨询 3.高展现 高点击没咨询 4.高展现 高点击 高咨询 低(无)预约 5.转化率高(重点词)(预约或者有效咨询)6.有展现高展现 无点击少点击 品牌词流量词(曝光率 多出现 让人记住排位不重要)
(下家的出价*下家的质量度)/你的质量度+0.01 分析:1.有点击,无访问 2.有点击无咨询 3.有展现,无点击 4.有点击无咨询 5.有点击无咨询 6.有咨询无预约
一、有点击,无访问的原因: a,关键词网站链接着陆页打不开或速度慢,站长统计统计不到。b,关键词链接错误。c,存在误点。
d,恶性点击。
处理方法:反馈主管。检查关键词链接。检查网站打开的情况。若存在恶性点击可尝试把排位靠后调整。
二、有点击无咨询原因: a,关键词链接错误,内容并不是患者想要的。b,页面咨询按钮位置不明显。c,咨询按钮不能打开,不能进入商务通 d,文章营销性欠缺。
e,商务通客服未接受。f,恶性点击。
处理方案:检查链接,咨询按钮,尝试换链接或修改文章。检查商务通是否存在未接受。
三、有展现,无点击分析:
排位?创意?关键词?(竞价组内成员进行讨论)
有展现,无点击分析原因:
1质量度不够或出价不够排名靠后 2创意描述不够吸引力,引导不够。3,关键词是属于流量词。
4关键词随时跟踪不及时,导致关键词排位不稳定。5,广泛匹配,匹配不相关的广告。
处理方法:查看排位,关键词质量度,价格进行调整。是否属于流量词。
四、有点击无咨询分析:
排位?创意?营销页面?误点?(竞价组内成员进行讨论)
有点击无咨询分析原因:
1,关键词着陆页打不开或速度慢。2,关键词指向链接错误。3,关键词着陆页不友好,并没有患者想要的东西。4,存在误点。
5,咨询按钮位置不恰当或不明显。6,文章营销性不强,引导不够。7,恶性点击。
处理方法:检查关键词排位,关键词链接,链接打开速度。尝试换链接或修改文章。增加咨询按钮。或分析为恶性点击,可尝试调整排位。
五、有咨询有预约关键词分析:
排位?创意?营销页面?(后期借鉴)对于有咨询有预约关键词分析:综合分析排位情况。创意情况,分析目前网民所喜好的方式。营销页面的情况,是哪方面做得好。可以作为其它关键词的借鉴使用。
六、分析有咨询无预约对话:
关键词分析?咨询对话分析?(改进调价或咨询工作情况)分析有咨询无预约对话:分析关键词的词性,性质,是属于五大专科疾病类的,还是症状类的,还是较偏的一些关键词或术后等关键词。分析咨询对话情况。账户结构流程表:
重点非重点 高消费 低消费 搞点击品牌词 曝光率词 病因治疗 危害 医院 症状 价格
竞价结构流程图:
竞价流程: 1关键词调价:
a.根据竞争对手调; b.核心关键词;c.预约关键词调 d.来院关键词
电力竞价 第5篇
1 基于线性规划的功率最优分配
实数矩阵编码方式遗传算法求解日前市场出清过程中, 将交易组合编码及功率分配编码组成了一条基因链, 但在迭代搜索时, 实际上是运行了两层遗传算法, 即先对交易组合初始化并调整检验是否可行, 之后在此组合下用遗传算法的具体操作进行功率分配。这种方法的优点在于充分的利用遗传算法的全局最优搜索能力, 在编码方式上由于采用了实数矩阵形式而得以简化。基于以上考虑, 借鉴传统发电侧日前市场出清算法, 本文将采用线性规划求解功率最优分配问题。由于在处理约束条件时, 变量的范围是有上下界的, 所以本文线性规划为有界线性规划, 有界线性规划模型的解法主要为有界变量单纯形法。在用线性规划求解功率分配时需要在固定的交易组合下进行, 因此求解考虑需求侧竞价的日前市场出清整体思路是将遗传算法和线性规划嵌套进行求解, 即用遗传算法求解交易组合, 在已知交易组合的情况下用线性规划进行功率优化分配。
在用遗传算法确定了交易组合方式后, 功率的分配通过求解以下目标函数及约束条件获得。
目标函数约束条件
(1) 供求双方功率平衡:
(2) 价格约束:
式中, ρt表示时段t的市场出清价格, 该约束的意义表示在时段t, 在已知交易组合的情况下, 由机组的报价和需求侧用户的报价共同决定市场出清价格以及功率分配。由于本文引入了虚拟机组, 因此目标函数及约束中都以“'”加以区别。
(3) 机组出力约束和需求侧用户电力需求约束:
式中的最大最小值都为该时段内虚拟单位的出力上下限或需求上下限。以上约束构成了功率优化分配问题的有界线性规划, 通过引入松弛变量的方法可以使问题得到求解。解的内容包括t时段参与交易的虚拟单位功率分配以及市场在该时段的出清价格ρt。
2 算例分析
本算例的系统网络模型采用IEEE 14节点模型, 4个节点为发电机组, 1节点为平衡节点, 负荷点11个, 作为系统内的需求侧用户。则日前市场上共有4个发电商 (假设每个发电商有一台机组参与竞争) 与11个需求侧用户进行日前市场交易。为说明问题方便, 本文设交易双方任意时段内的报价段数最多为2段, 即在一个时段内最多拥有两个虚拟机组或虚拟用户。全交易日分为48个时段出清, 交易中心接收的原始报价数据机组参数可参考程序中的算例, 本算例将就不考虑和考虑系统安全约束两种情况分别进行日前市场出清, 并对结果做比较分析。
电力竞价 第6篇
关键词:电力市场,分时竞价,分段竞价
0 引言
现今,电力市场中的发电厂主要采用基于实时电价理论竞价方式。其核心的概念为:实时电价是由电力市场供需关系所形成的出清价格,等于电力系统电能生产的边际成本;由于电能需求不断变化,因此实时电价也随时不断变化;实时电价可以给出市场调节信号,以达到资源优化配置的效果。(1)是否与PAB结算的进行比较分析。(2)所选的边际机组的电价是否应该高出作为基荷被选中的机组的电价。(3)机组不能定时启停问题是否会带来资源的浪费。(4)发电厂商的报价是否以其成本分析作为基础。
分段竞价思想是按分段竞价机制把电能按连续生产或连续消费时间分段,然后按段进行平衡和买卖,形成出清价。把预测的负荷曲线按连续生产或消费的时间分为L1,L2,…,Lc,…,Lp段,相应的持续时间为h1,h2,…,hc,…,hp如图2所示。
这种竞价方式存在一些缺陷需要探讨:(1)是否与PAB结算的进行比较分析。(2)所选的边际机组的电价是否应该高出作为基荷被选中的机组的电价。(3)机组不能定时启停问题是否会带来资源的浪费。(4)发电厂商的报价是否以其成本分析作为基础。
1 分段竞价的基本模型及运营模式[1]
分段竞价是基于电力商品应同质同价的特点提出的。其运营模式可采用单轮拍卖竞标。首先,由市场管理者(MO)发布负荷预测状况表,并对负荷情况进行分段;独立发电商(IPP)确定机组的生产成本、运行方式和报价。
根据该负荷段持续时间和起止时段,结合机组当前的技术约束和运行状态,IPP可以直接确定出机组的运行方式。若满足条件,核算生产成本后提出报价,否则不报价。IPP可在各分段区间划出报价曲线,各段曲线存在互斥性。其投标模型只须看机组是否能在相应段运行,其约束包括最小的停机时间约束和最小持续运行时间约束,运行报价应基于边际成本的形式。
2 分段竞价算例分析
本文分别采用了机组最优组合、分时竞价、分段竞价进行模拟。计算结果表明:分段竞价的分段成本最接近理论最小时(机组最优组合),成本与购电费用也比较稳定,基本上避免了机组不必要的开停操作,更符合火电机组的运行情况。至于购电费用,数据显示,利用分段竞价大约低于分时定价的3%。理论上来讲,按PAB应该是购电费用最小,这与统一的市场清除价又是矛盾的,因此,机组组合的方法可以作为电力市场监管的有效方式,来判断竞价方式是否合理。但对于发电厂商的利润而言,并未明显减少,这是由于成本的减少,提高了发电效率,这部分节约成本就有可能到了电力用户那边,这样可以明显提高了社会效益。
通过比较计算可以得出分时、分段竞价模式的优劣:
发电厂若采用上升的报价曲线时,电网公司的总购电费用,前者明显高于后者;若采用下降的报价曲线时,后者明显高于前者。而采用下降的报价策略更符合单位电能的边际价格,可以更好地使实时电价传达市场信号。
分段竞价方式的优越性体现在:(1)相对分时竞价,分段竞价显著降低了机组通过搭配销售而获得的超额利润,发电商利润随之减少,同时市场购电费用得到明显降低。分段越多,机组利用搭配销售而获利的机会就越少,市场购电费用就越低。(2)更能体现电能生产连续性的特点,并能节省机组启停费用。(3)运行成本低于分时竞价,接近于机组的最优组合分配。(4)实时电价更能传达出正确的电力市场信息。(5)更能反应电能同质同价的电力市场要求。
3 结论
即便分段竞价有诸多优点,但费用并非比分时竞价低,其与发电厂的报价策略息息相关,应该采用何种的报价策略,因情况而定。报价曲线应分为几段,还需进一步优化模型,做出探讨和解释。而且,阻塞问题电力市场中普遍存在,阻塞情况下如得到有效的处理,也须在分段电价方式中得到体现。
参考文献
电力竞价 第7篇
一、电力系统改革的脉络
电力工业的市场化改革正在逐步深入地开展, 目标是加快建立电力市场交易中心、制定电力市场运行规则、逐步实现竞价上网。电力体制改革的脉络是厂网分开、供售分开和输配分开。厂网分开割断了电厂与电网之间的产权关系, 所有的发电业务由独立发电厂经营, 所有的输电、配电和售电业务由电网经营, 独立发电厂和电网企业都是平等的市场主体, 依据市场规则和购售电合同进行电力买卖。电力体制改革的主要目的是在发电侧和售电侧引入竞争, 电网的自然垄断性质依然保留。改革后, 电价由上网电价、输配电价和销售电价组成。上网电价由市场竞价形成, 即各独立发电厂之间平等竞争, 根据市场需求和各自的成本进行报价, 而电网企业根据各发电企业的报价和用户需求来确定最优的负荷分配方案。独立发电厂不仅是生产者, 同时也是经营者, 参与市场竞争, 做出决策并承担相应的风险, 其经营目标是依靠最低的发电成本, 竞争到最多的电量进入电力市场销售;电网企业在售电环节起关键作用, 其经营目标就是在和配电公司的交易中获得最大赢利及在和独立发电厂的交易中争取最低上网电价。独立发电厂和电网企业在上网电价的制定中存在博弈关系。[1]
二、博弈论简介
博弈论是主要研究各博弈方之间的策略对抗、竞争或者是面对一种局面时对策选择的理论。通俗的讲, 博弈即一些个人、团队或其他组织, 面对一定的环境条件, 在一定的规则下, 同时或先后, 一次或多次, 从各自选择允许选择的行为或策略中进行选择并加以实施, 各自取得相应结果的过程。在博弈论中追求的是给定约束条件下的效用或收益最大化, 并要考虑他人决策对自己决策的影响。因此, 个人效用函数不仅依赖于自己的选择, 而且依赖于他人的选择;个人的最佳选择是他人选择的函数。近年来, 博弈论在经济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和重视, 特别是市场经济下的各方竞争者要做优化决策, 以使自己在竞争中获取最大收益。博弈论已成为现代经济理论发展的一个主要方向。
电力市场的诞生为博弈论的应用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一方面, 各个市场参与者要尽力运用博弈论使自己在和他人的竞争中取得的收益最大化;另一方面, 市场的监管者要用它来预测及判断在市场参与各方的“博弈”行为中, 是否发生操纵市场、哄抬价格等不合理的现象, 及时予以监督、阻止, 以及惩罚。越来越多的学者和研究人员运用博弈理论来研究电力市场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国内一些研究已对此做出了初步的探索, 如电力改革中的厂网竞价博弈[2], 竞价上网博弈策略分析[3], 以古诺模型进行上网竞价博弈分析[4]等。
三、厂网竞价博弈模型
在厂网竞价博弈中, 假设独立发电厂对发出来的每度电的定价只有两种选择:高价H和低价h, 而每度电的发电成本为c, 且h>c。由于市场中拥有多家独立发电厂, 电网企业从每一个独立发电厂的购电量受到电价的影响, 电网企业可以选择购电量Q或q, 且Q>q;同时假设电网企业的售电价格统一为A, 且有H>A>h。假定电网企业对不同独立发电厂制定的上网电价和用户的需求量都是具有完全信息的, 这样本博弈就可以简化为一个两阶段的完全信息动态博弈。
第一阶段, 独立发电厂选择H或h上网竞价;第二阶段, 电网企业针对独立发电厂的竞价, 选择购电量Q或q。采用逆推归纳法分析, 在第二阶段, 无论独立发电厂选择的是高价还是低价, 电网企业只有两种策略, 即选择购电量Q或q。根据电网企业利润最大化的原则, 当独立发电厂在第一阶段选择高价H时, 电网企业在第二阶段将会在购电量Q和q中会选择较小值q, 则此时独立发电厂的总收益为 (H-c) q;当独立发电厂在第一阶段选择低价h时, 电网企业会选择购电量Q, 独立发电厂的总收益为 (h-c) Q。再回到第一阶段, 独立发电厂的选择就是满足以下条件的定价:
这个条件只要稍加推导就可以得到:电力作为一种商品, 它的需求价格弹性 (这里的需求者是电网企业) 小于1时, 独立发电厂选择定高价H, 也就是说, 如果电力这种商品是缺乏需求价格弹性的, 那么独立发电厂制定一个较高的上网电价获利更多;当电力的需求价格弹性大于1时, 独立发电厂选择定低价h, 即电力富于需求价格弹性时, 独立发电厂制定一个较低的上网电价获利更多。由此得到本博弈的两个纳什均衡;独立发电厂在第一阶段定高价H, 电网企业在第二阶段选择购电量q;独立发电厂在第一阶段定低价h, 电网企业在第二阶段选择购电量Q。
接下来分析电力这种商品到底是缺乏需求价格弹性还是富于需求价格弹性。电力是一种特殊的商品, 一方面它具有兼容性, 即这个用户能用时别的用户也能用;另一方面, 它又是具有竞争性的, 即一个用户在用时, 别的用户可用的就将减少。这种竞争性突出表现在用电高峰时期各地出现的限电拉闸现象, 因为这时用电大户如果不减少用电量的话, 将直接影响其他电力用户的正常用电。因此, 电力作为商品的同时也是一种公共资源, 电力的需求价格弹性也具有了特殊性:当处在用电高峰时, 社会对电力的需求较高, 电网企业为了满足社会生产生活的需要, 对独立发电厂上网电力的需求价格弹性是小于1的;当处在用电低谷时电网企业对上网电力需求比较稳定, 因而其用电需求价格弹性是大于1的。因此, 可以得出:在用电高峰时期, 独立发电厂对上网电力应定一个高价, 而在用电低谷时期定一个低价。电力的这个特殊性为发电侧的峰谷电价制定提供了依据。由上可见, 本博弈的子博弈精练纳什均衡具有特殊性, 即对应用电高峰时段和用电低谷时段, 具有不同的子博弈精练纳什均衡。
实际生活中, 独立发电厂在最终定价时, 除了受到电力的需求价格弹性制约外, 还受到众多因素的影响, 比如原材料价格浮动、融资成本高低、资产折旧、独立发电厂之间竞争或合作的程度以及政府部门的干预等等。
四、竞价上网的风险分析及应对
电力市场中实施竞价上网, 其伴随的价格风险主要有:
第一, 电价竞价水平过高。当电力供给小于电力需求时, 电力竞价水平过高, 即独立发电厂在用电高峰时期向电网企业“敲竹扛”, 电网企业利益受损。
第二, 独立发电厂之间竞价过于激烈, 会造成恶性价格战;在用电低谷时期, 电网企业可以趁机向独立发电厂“敲竹扛”。独立发电厂受到竞争电厂和电网企业的双重扼制, 利益难以保证。
第三, 独立发电厂上网电价变动频繁, 影响销售电价的稳定。
针对以上风险, 可以通过以下措施应对:
(1) 当电力供不应求, 上网电价竞价水平较高时, 政府物价部门可以通过下调独立发电厂一定比例的容量电价或制定临时的竞价电价的上限水平, 以降低电网企业的购电成本, 让独立发电厂和电网企业共担市场风险。
(2) 对新老电厂投资成本相差悬殊的情况, 政府物价部门可以通过制定有区别的容量电价, 一方面对融资成本高的电厂给予补偿, 一方面对融资成本低的电厂的部分超额利润进行集中使用。
(3) 电力体制改革方案中规定, 可以将上网电价按两部制电价竞价产生, 输配电价由政府确定定价原则;销售电价以上述电价为基础形成, 建立与上网电价联动的机制。对居民生活、农业等负荷比较分散, 属生活消费性用户, 电价将相对固定, 不受上游电价变动的影响。对工业用电等负荷比较集中, 生产性消费用户, 电价可按上游电价的变动作出调整。这样, 既能使对电价比较敏感的消费群体感受到电价的稳定, 也能依靠生产性用户终端电价的灵活变动承担一部分电网的价格风险。
政府物价部门通过采取以上措施会对电价体制改革的顺利进行和终端销售电价的相对稳定起到很大的作用。同时, 能否妥善地处理好电力系统内的众多相关利益主体之间的关系也决定着电力改革的成败, 这些关系包括独立发电厂与电网企业的关系, 电力企业与政府部门的关系, 电力企业与电力监管机构的关系, 电力企业与电力用户的关系, 国家电网与区域电网之间的关系等等。
摘要:随着电力系统改革的推进, 发电侧的竞价博弈越来越受到关注。文中运用博弈模型和需求价格弹性理论, 得出结论:在用电高峰时期, 电力缺乏需求价格弹性, 独立发电厂应制定较高的上网电价;在用电低谷时期, 电力富于需求价格弹性, 独立发电厂应制定较低的上网电价。在此基础上, 分析了竞价上网的各种风险并提出了相应的应对措施。
关键词:厂网分开,竞价博弈,价格风险
参考文献
[1]谢识予.经济博弈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2.
[2]李济英.电力改革中的厂网竞价博弈[J].经济师, 2004, (05) .
[3]张仁一, 彭勃.电力企业在竞价上网中的博弈策略[J].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1, (02) .
电力竞价 第8篇
目前,世界各国电力市场主要采用两种基本竞价机制:按统一系统边际电价出清的竞价机制(SMP:System Marginal Price)和按报价支付的竞价机制(PAB:Pay As Bid)[1]。
两种机制的竞价过程基本相同:各发电公司申报自己的报价曲线,电力交易中心在满足一定约束条件的基础上,按发电商(或发电机组)报价由低到高的顺序分配发电负荷,直至达到供需平衡。
两种竞价机制的主要区别在于结算方式的不同:SMP机制最后按照相同的市场边际价结算,即把最后一台满足系统负荷平衡的发电商(或发电机组)的报价作为市场出清价;PAB机制则按照发电商(或发电机组)各自的报价结算。
本文将首先从拍卖角度出发讨论两种竞价机制各自的激励性,其次再对两种机制下发电商行使市场力的机理进行深入分析,最后总结已有文献的实证方法和相关结论。
1 从拍卖角度出发对两种机制的激励性问题进行研究
拍卖是在信息不对称情况下基于公平竞争来分配稀有物品的方法,可高效地确定物品基于市场的价格。因此,拍卖理论与方法可被应用于电力市场竞价结果的分析中。
按不同的分类方法,可将拍卖分为公开拍卖和密封报价拍卖;报价递升拍卖和递减拍卖;统一单位物品拍卖和多单位物品拍卖;私人价值拍卖和公共价值拍卖;单边拍卖和双边拍卖等。其中,单边拍卖模式主要有4种,即英国式拍卖(English auction)、荷兰式拍卖(Dutch auction)、第一价格密封报价拍卖(first price sealed-bid auction)和第二价格密封报价拍卖(second price sealed-bid auction)[2]。
英国式拍卖是一种公开的报价递升的拍卖方式,而荷兰式拍卖是一种公开的报价递减的拍卖方式,这两种拍卖方式的交易价格均为获胜者的报价。由于公开拍卖费时费力,且在参与者相互熟知的情况下很容易发生勾结行为,因而出现了密封报价拍卖方式。
第一价格密封报价拍卖中所有竞买者密封其报价,统一交给拍卖人,出价最高者获胜,交易价格为获胜者的报价。因此,在拍卖多单位物品时,可能存在多个获胜者,其报价(即交易价格)可能不相同,因此第一价格密封报价拍卖又称歧视价格拍卖(discriminatory price auction)。第二价格密封报价拍卖与第一价格密封报价拍卖类似,报价最高者获胜,但交易价格为第二高的报价,而且在拍卖多单位物品时所有获胜者的交易价格相同,均为第二高的报价。第二价格密封报价拍卖也称为Vickrey拍卖,由于交易价格一般与获胜者的报价无关,因而与第一价格密封拍卖相比,第二价格密封报价拍卖更能引导投标人真实信息的披露,即具有激励性相容特性。
在信息不对称的单边电力市场环境下,普遍采用密封报价拍卖的发电上网竞价方法,这是一种私人价值的(因为各发电商的发电成本很可能不相同)多单位物品采购拍卖。
在统一边际电价拍卖机制中,对于边际发电商,由于其报价就是交易价格,因此边际发电商的竞价机制类似于第一价格密封报价拍卖;对于边际以下的发电商,由于其报价与交易价格无关,因而其竞价机制类似于具有激励性相容特性的第二价格密封报价拍卖。但是,在密封报价的情况下,由于每个发电商在准备报价时都认为他有可能成为边际发电商,因而为保证获利,其报价可能都会高于其真实成本。因此,统一电价拍卖机制存在发电商操纵报价、哄抬电价的可能性[3]。
按报价支付的竞价机制最后按照各自的报价结算,因而类似于第一价格密封拍卖模式,缺乏真实信息披露的激励性机制,从而可能会导致更大的市场风险和低效调度,而且可能会出现比统一电价机制更高的价格。
综上所述,在按统一边际电价机制结算、密封报价的情况下,由于每个发电商在准备报价时不能确定其所处的发电加载位置,因而所有发电商都可能虚报成本。研究证实了统一电价机制存在对发电商持留容量和虚报成本的激励。美国加州市场的电力危机和英国电力库的电价居高不下也表明了统一边际电价机制的不足。尽管按报价支付的竞价机制能改善统一电价机制下发电商持留容量的缺点,但是因为发电商获得的利润与自身报价息息相关,因而会促使发电商上报高价,依然没有足够的激励性来引导所有发电商披露真实信息。
因此,从拍卖角度看,统一边际电价机制对边际机组的激励不足,而按报价支付的电价机制对所有机组的激励不足。两种结算机制均不能有效地激励发电商披露真实信息,无法保证经济的电力调度和社会福利的最大化。
2 两种机制下发电商行使市场力的机理分析
2.1 SMP机制
世界各国最初的电力市场基本上都采用统一边际电价机制,各发电商按照报价随发电量递增的原则进行竞价,结算价格为统一市场清除价,即所有成交交易统一按照系统边际价格结算,这种竞价规则及结算方式被普遍采用的原因在于它符合经济学中按边际成本定价的原理。市场经济中,只有当物品的价格等于其边际成本时,才能实现生产者的利润最大化和资源的最优配置。理想的完全竞争的电力市场中,社会效益得到最大化、发电公司的最优报价策略是将电力价格设定在发电机组的边际运行成本。但是由于电力市场是寡头垄断市场,所以发电公司可以不以边际运行成本作为投标策略,而利用市场结构和规则的不完美来进行报价,以增加利润,这就是策略性的投标[4]。
SMP机制下发电商行使市场力主要通过两种途径:物理持留和经济持留。一些具有市场势力的大发电商利用物理持留和经济持留抬高市场电价,使电价远高于正常水平是各国电力工业市场化进程中的主要阻力。
物理持留是指发电商通过限制上网电量造成能量短缺,进而抬高市场价格。其原理如图3所示:在相同的价格水平下,每段的供给水平下降,致使竞价曲线整体向左移动,当市场不能通过其他的发电公司弥补这部分能量空缺,此时的出清电价就会被大幅提高。
经济持留是指发电商利用容量优势直接抬高报价,其原理如图2所示:在相同的容量水平下,每段的价格水平上升,致使竞价曲线向上移动,这样市场出清电价也大幅提高。
2.2 PAB机制
由于基于系统边际电价的购电费用最小的结算方式,具有优化算法简单、便于市场运行的优点,所以最初被各国所采纳,如英国电力市场、美国加州的电力市场。
美国加州电力市场出现电价飞升、导致重大的电力市场事故以后,联邦能源管制委员会(FERC)要求加州PX和ISO研究按报价支付(PAB)的结算方式,期待减小发电公司的博弈行为。英国的电力市场规制机构认为统一清除价格竞价机制相比按报价支付竞价机制,更容易遭受有市场力的发电公司操纵市场的策略行为,所以2001年3月英国电力市场采用了按报价支付这种新竞价机制。2002年4月1日,我国上海发电市场也改为PAB竞价机制。采用PAB替代统一边际价格竞价机制是否能够真正解决SMP机制的不足、进而抑制发电商行使市场力呢[5]?
支持采用按报价支付竞价机制的研究者认为 PAB机制下的平均价格小于SMP,因为每个发电公司获得的收益是按其报价结算的。而在统一清除价格竞价机制下,对于非边际机组而言,市场清除价高于其报价,这样非边际机组获得了超额利润,如果用PAB机制取代统一边际价格机制,那么会节约买方的购电成本。这个结论实际上隐含着一个关键假设:市场结算规则发生变化后,发电商的投标策略仍保持不变。但这个假设是否成立还需要进一步验证。
有学者基于分散决策与智能学习的多代理仿真模型和不同结算机制下对电力拍卖市场运行特征的仿真比较研究也对此进行了验证[6],其仿真结果表明:在PAB机制下,市场均衡状态的总购电费用或平均价格与SMP机制下的均衡价格相比几乎没有差别,甚至还要高于SMP机制下的市场均衡价格。同时,在PAB机制下,当市场供应紧张时,发电商仍可以利用持留容量措施导致发电市场由买方市场转变为卖方市场,从而再通过报高价谋取额外利润;而且市场越紧张,发电商越有可能持留发电容量。这表明在抑制发电商持留容量方面的作用也是有限的。
3 实证角度
对于两种机制的比较,除了从理论上进行分析之外,很多学者试图通过实证的方法来进行研究,大体上有以下几种思路:一种是构造博弈模型,通过分析该模型的求解结果来揭示市场出清电价、成交电量等,以此来评判二者的优劣;一种是借助实验经济学的方法,模拟电力市场竞价,最后的实验结果给出相应结论;还有就是一些新的系统仿真方法。
3.1 博弈论
对两种交易机制效率的评判最终需要通过市场均衡结果来进行,即通过对发电商在该机制下的竞价策略得到的市场均衡结果(包括购电费用、市场出清价、市场力等)进行研究来反映该机制的有效性。由于发电商的利润不仅取决于自身的报价策略,同时受到其他发电商报价策的影响,因而博弈论是分析该问题的有力工具。
在当前的电力市场条件下,很显然发电商的成本为私有信息,因此竞价过程类似于一个不完全信息的静态博弈问题。
针对联营体的市场交易模式,运用博弈论研究了处于电力联营体市场中的发电企业在不同电价机制下的报价策略。在详细分析发电企业竞价过程的基础上,引入了虚拟博弈方“自然”,从而将发电企业间的多人博弈转化为单个发电企业与“自然”间的“双方叫价拍卖”博弈。然后根据“双方叫价拍卖”博弈的相关理论分别在SMP和PAB电价机制下建立了博弈模型,并运用“二分法”求出了模型的均衡解,即发电企业的最优报价策略。实例分析得出,发电企业在SMP电价机制下的报价比在PAB电价机制下的报价更低[7]。
郭亚军等通过建立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模型分析了PAB竞价机制下发电公司的最优竞价策略,证明在PAB竞价机制下发电公司不会按照真实成本报价,报价值与成本之间有一个提升量,这个提升量的大小取决于发电成本的分布、发电公司的类型、发电公司的数量及电力需求量[8]。
在基于发电商机组边际成本相同的假设下,建立了电力市场价格竞争双层优化模型,并对PAB和MCP这两种电价机制下电力市场的Nash均衡进行了研究。在该假设下,得出:在弱约束下,PAB和MCP电价机制下存在相同的Nash均衡点p*=c;在强约束下,MCP电价机制下所有的Nash均衡点满足
这些分析说明了PAB竞价机制并不能解决市场规制机构想要解决的某些电力市场问题。综上,在研究发电商竞价策略和对各竞价机制的效率评判上,通常借助的一种方法是构造博弈模型,并认为博弈模型的均衡状态是市场最可能的状态,通过均衡状态的分析来评估不同市场竞价模式对结果的影响。
在目前我国尚未开放用户电价的情况下,电力市场的需求弹性为零,因此,寡头竞争的古诺和伯特兰德等经典模型均不能直接应用于电力市场。电力拍卖市场竞价模式涉及到发电商、用户,可能还有输电商等多个主体,各主体间存在复杂的交互影响。传统的经济学模型在研究具有复杂规则的电力市场时能力有限,很难针对现实的电力系统构造符合实际情况的博弈模型。
同时,求解Nash均衡点十分困难,常常需要经过迭代求解。对于像电力市场这样有大量参与者的问题,需要研究快速、有效、具有良好收敛性的计算机方法。并且,在实际应用中,Nash均衡点有可能根本不存在,从而难以判断何为最终合理解。目前讨论大部分也都集中在双人博弈的情况下,对于多人博弈的涉及比较少。
3.2 实验经济学
2002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了实验经济学家Vernon Smith教授,标志着实验经济学已经被主流经济学所接受,成为现代经济学的一部分。实验经济学运用实验的方法研究经济问题,其总体思路就是在可控的实验室环境下,研究参与人某些特定的经济行为及其行为结果。目前,实验经济学已经被应用到电力、水力等能源市场的设计和检测上[9]。
世界范围内电力工业正经历着一场由垂直垄断向引入竞争的深刻转变,这为各种理论提供了广阔的施展空间。系统论、控制论、博弈论等理论被先后应用于电力市场中,传统的经济学理论经常需要满足严格的假设前提,如信息完全,这与实际的市场运行是不符合的。实验经济学对实际市场运行情况的有效复制能力使其在方法论上比其他经济理论更充分。
Vernon Smith经过实验研究认为真实市场交易中的价格形成与标准理论是不同的,一般均衡的实现需要很长时间(50-100年),市场在严格出清的条件下,任何时期都从未达到过竞争均衡,市场价格也只是逼近理论上的均衡价格。
Ray DZimmerman在自己开发的基于WEB的POWER WEB实验平台上进行了竞价实验。实验参与者是大学生,考察了2个、4个和6个市场参与者参与竞价的情况,每种情况下的负荷需求是不同的,实验者只知道基本的信息,如负荷、市场参与者的成本和容量。实验结论是如果需求是固定的,那么市场上发电商的数量将是价格的重要决定因素,而与拍卖的方式无关。当市场中有6个发电商时价格较为合理,当市场上只有2个发电商时价格将是前者价格的两倍[10]。
国内关于电力市场竞价的研究工作还处于起步阶段。以下是一些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
西安交通大学电力工程系已初步建成基于网络的电力市场竞价试验平台。在文献3中,作者采用了瑞士苏黎世大学的实验经济学平台z-Tree,并且编写了相应的竞价试验程序,研究了SMP和PAB机制下发电商的投标行为和市场均衡问题。实验得到如下结论:两种机制下市场均能收敛完全竞争均衡附近,PAB竞价的市场平均价格比较稳定,且高于SMP的平均价格,因此PAB的购电费用比较高;市场需求弹性很小的时候,两种竞价机制的市场价格均会显著提高,但在发电容量充足的情况下仍然可以保证充分的竞争性;在不同的竞价机制下,发电商将采取不同的报价策略,统一边际价格竞价机制下发电商之间的竞争更为明显。
实验者参考国内进行试点的实际电力市场情况,在这方面做了有益的尝试,假设有6家发电商参与竞价,设计了电力竞价实验,考察了按系统边际价格结算和按报价价格结算两种模式对市场电价水平的影响。在系统边际价格拍卖机制下,公布边际价格和各厂的出力安排;在按报价价格拍卖机制下,公布排入发电计划的电厂出力安排;两种情况都不公开各电厂的报价。实验数据表明:①按需求负荷的从大到小,市场竞争的程度由弱到强,电厂报价由低到高;②PAB模式在负荷高峰时段会降低平均电价,但在低谷时段却高于SMP的平均电价,这证明了PAB并不一定会降低平均电价;③发电商在负荷低谷段时的报价策略相对中性化,而在高峰短时将会采用较为冒险的策略,SMP模式尤为明显。即按报价价格结算模式并不一定能带来总平均电价的降低,电价水平的高低由市场竞争状态决定[11]。
4 结论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无论是SMP机制还是PAB机制都缺乏让发电商按真实成本信息报价的激励相容性,主要的原因在于:在不完全竞争和信息不完全的电力市场环境下竞价上网,如果给与发电商的支付仅为电量成本补偿的话,则发电商按照真实成本报价不会得到最大的期望利润,发电商自然不会上报真实成本。
所以,在某些发电商利用信息优势报价的情况下,如果不对这部分信息成本进行补偿,就无法改变现状,需要一种新的工具来对这部分信息成本进行定价和补偿,进而设计一种新的具有激励相容特性的价格机制来改进现有的两种结算机制。
参考文献
[1]BIALEK J W.Gaming the uniform-price spot market:quan-titative analysis[J].IEEE Transactions on Power Systems,2002,17(3):768-773.
[2]RAY D ZIMMERMAN,JOHN C BERNARD,ROBERT JTHOMAS.Energy Auctions and Market Power:An Experi-mental Examination[D].Proceedings of The Hawaii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ystem Sciences,Maui,Hawaii,1999.
[3]陈皓勇,付超.统一价格和PAB竞价的实验分析[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7,31(4):12-17.
[4]孙志明,黄民翔,迟峰.基于实验经济学的电力市场竞价模式研究[J].华东电力,2004,32(10):7-10.
[5]田国强.经济机制设计理论与信息经济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110-113.
[6]邹斌,言茂松,谢光前.不同定价方式下电力拍卖市场运行特征的比较研究(二)仿真结果及其分析[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4,28(16):16-20.
[7]蔡晓洁.SMP和PAB电价机制下发电企业报价策略的博弈分析[D].南京:河海大学,2007.
[8]郭亚军,郭宏,东明.PAB竞价方式下发电商报价策略研究[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4(1):155-159.
[9]施展武,杨莉,甘德强.PAB和MCP电价机制下考虑不同容量水平的市场均衡分析[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5,29(19):10-13.
[10]方勇,李渝曾.合理回收容量成本的激励性电力竞价机制的建模研究[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04,24(1):18-23.
成也竞价败也竞价 第9篇
但是, 谈到为百度盈收立下汗马功劳的“竞价排名”, 虽然以前也有不少人提出异议, 但随着国内最重要的媒体央视对其曝光后, 却使百度受到了前所未有的严重质疑。各路人士提出了一个命题:百度的竞价排名是不是当初推出就是一种错误?
搜索引擎带来的竞价排名热
说到竞价排名就不得不说到搜索了。中国互联网协会副理事长高卢麟说, 中国网民的搜索引擎使用率为70%左右, 成为互联网应用中仅次于新闻信息浏览的第二大应用。2008年上半年, 搜索引擎用户增长了2300多万, 半年的增长率达到了15.5%。
搜索引擎在某种程度上成为网民使用互联网的入口, 当用户产生兴趣的时候上网去搜索, 然后他可以在网上可以看到所有他想看到的包括产品的信息。然后是行动, 买完了产品有了行动的体验之后又去分享, 分享又是通过互联网的。搜索是贯穿在整个环节的, 如果没有搜索的话, 任何一个环节没有办法完成。它不仅可以为网民提供信息, 还可以为企业提供有效的网络经营营销方式, 降低中小企业的经营成本。为了争夺这一市场份额, 国内几大搜索引擎展开了营销大战。搜索已经成为消费链条的关键一环, 是因为它有优秀的商业模式。第一代的搜索引擎公司是早期就倒闭了, 像早期的Attenlion也倒闭了, 1998年开始出现了竞价排名, 自此活下来的搜索引擎现在都很赚钱。
所谓关键词, 就是产品或服务的具体名称。例:有一个客户想在网上定购一批压缩机, 他会在百度搜索框中输入关键词“压缩机”, 寻找相关信息。竞价排名是一种按效果付费的网络推广方式, 由百度在国内率先推出。企业在购买该项服务后, 注册与产品相关的关键词, 每天有数亿人次在百度查找信息, 企业就会被查找这些产品的客户找到。如企业在百度注册“电气设备”这个关键词, 当消费者寻找“电气设备”的信息时, 参与竞价的企业就会优先被找到, 百度就按照点击企业的潜在客户访问数收费。
当年该商业模式一经推出, 便成为学院派研究的经典案例, 被各路学者视为网络营销的创举和高度优化的资源配置方式, 并以其投入小、回报高的高性价比使众多的中小企业趋之若鹜。据统计, 百度公司90%以上的业务营收来自于搜索竞价排名。
而今天, 令百度深陷泥潭的也正是其竞价排名模式, 股价的下挫显示资本市场对于百度竞价排名的盈利前景表示怀疑。业内人士认为, 由于百度搜索竞价是通过人工干涉自然搜索结果获得收益, 所以决定搜索结果的不完全是自然算法排序, 特别是在最重要的前几页搜索结果, 基本都是由百度来决定信息的排序以及用户的信息体验, 而其中的关键因素则是购买者出价价高者得。这样一来, 只要付足够的钱, 各种虚假广告和违法网站就有了在百度上传播的渠道。
搜索引擎行业目前基本分为两类:一类是, 李开复为代表的谷歌派, 他表示谷歌不会采用人工干预搜索结果, 并认为被百度采用的竞价排名的商业模式不具有长期可持续的发展性。他认为, 搜索引擎的结果应当基于公正性, 不否认搜索引擎会有一些善意的人工干预, 这些行为是可以理解的。但利益驱使的人工干预性对行业影响更大, 包括付钱删除结果、对竞争对手降低排名等行为, 都将对行业发展造成伤害, 并呼吁其他的搜索引擎也能确保搜索结果的公正。这一表态直接将矛头指向了百度的竞价排名。
另一类是, 李彦宏为代表的百度派, 他认为影响搜索引擎公正性的关键问题不是竞价排名, 而是垃圾信息, 竞价排名则是为了解决这一难题而推出的。通过竞价排名, 有商业需求的网站可以出现在搜索结果前面, 从而使得群发垃圾信息获取搜索排名的作弊方式变得无效, 这样从总体上将更有利于用户体验。据百度介绍, 百度每天处理的作弊及垃圾站点数量, 大约在3万左右, 包括纯作弊网站、机器采集网站、钓鱼网站等。
由搜索引擎引发的竞价排名风波愈演愈烈。可以说是搜索引擎的商业模式导致了百度对关键词竞价排名的赢利扩张。有析人士认为, 竞价排名尽管迄今一直占百度总营收的80%, 但由于该模式将搜索结果与赞助商广告混淆在一起, 与搜索引擎作为媒体平台的公正性相抵触。长远而言, 百度必须改变其竞价排名模式, 向谷歌那样将搜索结果与赞助商广告进行切割。
为百度盈收立下汗马功劳的“竞价排名”, 随着国内最重要的媒体央视对其曝光后, 使百度受到了前所未有的严重的质疑。各路人士提出了一个命题:百度的竞价排名是不是当初推出就是一种错误?
竞价排名到底错在哪里
要论证这个命题, 那就得证明百度竞价排名存在难以避免的弊端。其实, 在百度竞价排名中如果有一种弊端是难以避免的, 就可以说其推出就是一种错误。我们发现其至少有四个弊端。
1、付钱多排名就靠前--难免见利忘义
据悉, 2008年第三季度, 百度以竞价排名为核心的网络营销收入9.182亿元, 占总收入的99.9%。正因为如此, 洪波才认为“百度就是一家以竞价排名为核心商业模式的互联网营销公司”, 如果百度放弃了搜索竞价排名模式, 那么只有死路一条, 毕竟在搜索身上探询新的赢利点, 是百度在国内的首创。
这是“竞价排名”最根本的错误。因为搜索引擎对网民访问各种网站有着引导作用, 其排名应该是对应关键词最公正的排名 (一般按点击率) , 然而, 竞价排名却因谁付钱多就排名最靠前, 其排名的逻辑与钱挂上了钩, 自然就变了味。
2、对拒付者予以屏蔽--难免公平缺失
百度对广告客户如此“宽容”, 对不愿与其合作的网站们却十分“严厉”, 频频封杀各种各样被他视为“作弊”的中小网站, 从而惹来了“众怒”, 不少网站站长因此结成了“反百度联盟”, 在一个叫做“反百度” (www.fanbaidu com) 的网站里集体抗议。也许百度声明这只是部分内部员工的个人行为, 并称要对这些员工进行处理, 但是毕竟这种情况的出现了, 难免就出现了不公平。况且, 在互联网相关监管措施缺位的情况下, 单靠搜索引擎网站自律是远远不够的。
3、对广告者疏于审核--难免李鬼频出
因为竞价排名, 百度搜索引擎的最前面几个几乎都是付钱买来的排位, 虽然有“推广”两个字跟在后面, 但许多搜索结果中前五个付钱的结果已经占据了几乎整个屏幕, 而其中又可能有不少李鬼, 自然会出现误导消费者的情况。也许百度声明这也是部分内部员工的个人行为, 但已经出现的事实不容否认:有假冒公司的广告占据了排名靠前的位置, 有没有经营执照的公司堂而皇之地通过搜索引擎大赚特赚。难道只要给钱, 李鬼可以替代李魁, 假的就可以招摇过市?对搜索竞价厂商投放广告的资质、真实性、合法性审核, 百度实质上处于不作为状态, 最终不但让搜索不再公正、客观, 而且让消费者很受伤, 不再相信搜索的真实性, 甚至对网络信息一概认为都是假的。应该说百度到了自我救赎、自我纯洁搜索竞价排名商业模式的时候了, 这是百度唯一能够继续存在和受到网民支持尊重的明智选择。
4、业务按照点击量收费--点击欺诈花样多
曾有百度竞价排名客户聚集在百度公司楼下, 打出“百度竞价欺骗客户, 恶意点击非法敛财”的标语, 抗议百度竞价排名欺骗客户, 通过恶意点击敛财, 并出示了一份由北京市第二公证处公正的公证书, 公证书显示抗议者是北京中北卫科癌症医学研究院等单位。
该单位在声明中称, 百度竞价的恶意点击高达70%。该单位自2003年1月4日开始在百度公司做竞价排名, 投入费用几百万元, 但抗议前的一年多以来, 所有关键字点击量呈几倍甚至几十倍的上升, 消费金额成倍增长, 效果越来越差, 通过第三方网络监测系统监测, 每天由大量通过以cpro.baidu.com点击他们的关键字, 来自这个网址的点击量占点击总量的70%, 这个cpro.baidu com是一个名为“百度主题推广”的项目, 声明称这个产品纯属百度公司为了欺诈客户而增设的“变相网址”, 通过恶意点击导致客户广告费增加, 损害他们的利益, 因此上门讨说法。据悉, 双方最终“秘密和解”, 百度开出的和解条件让对方很满意。
由此可见, 只要竞价排名仍然是百度的核心商业模式, 百度就永远摆脱不了层出不穷的质疑和曝光。
竞价排名的出路何在
当然, 互联网内常年口水战不断, 加上百度树大招风, 难免引来有心者争议。但近些年因百度竞价排名引起的风云事件、业内人士对百度的不断建议, 加上第三方监测机构对百度发出的预警等现象, 无不在提醒这位中国搜索引擎巨头应适当反思自己的策略。
“百度的竞价排名团队像保险销售员, 无孔不入, 游说客户”, 这是业内人士对百度竞价排名销售员的评价, “他们很疯狂, 不管对方是谁, 行为是否合法, 只要出钱多, 便能上百度头条。”这也是百度被人揭露收录违法医疗网站、败诉大众搬场的原因。“当然, 竞价排名销售员们的疯狂, 与百度内部的管理机制高压和混乱有直接关系”, 业内人士称, “竞价排名销售员们如哪月完不成百度规定的销售额, 便有立即被开除的危险。”
不透明的反作弊规则惹得众人猜议, 屏蔽很多中小网站后, 只一句“你作弊了”便打发完事。引得站长们揭竿而起, 成立反百度组织, 甚至怀疑百度的销售部和技术部勾结行事。
不透明的百度广告联盟分成制度, 让联盟会员们始终被牵着鼻子走。“我们永远不知道我们所得到底占了付出的多少比例, 只是每个月收到百度的一张账单, 只能获知本月从百度收入多少。”一位和百度合作密切的网站负责人感叹。
面对此些内忧, 没见百度过多在意。百度倒是在内忧暗藏的同时, 不断考虑如何扩张市场进军日本、涉水C2C、参战新闻门户等, 意在大规模拓展市场。
扩张过急、过于强调市场, 而相应的管理跟不上, 制度又不透明, 这些恰恰是百度的症结所在。甚至有业内人士直言到, 搜索引擎竞价排名模式不会死, 这是比较成功的网络营销模式, 但李彦宏过分强调市场的观点迟早会吃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