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内容
泰山大观峰导游词
来源:火烈鸟
作者:开心麻花
2025-09-19
1

泰山大观峰导游词(精选3篇)

泰山大观峰导游词 第1篇

大观峰位于玉皇顶前、平顶峰下的大观峰,峰上最著名的是刻着唐玄宗《纪泰山铭》。 《纪泰山铭》又叫唐摩崖碑,高 13.3米,宽5.7米,刻序言、铭文及额款共1008个字,是唐玄宗东封禅泰山的纪事碑。整个碑“文词雅训,隶书遒逸,碑刻体伟幅巨,金光夺目”。有明代王世贞评说:“穹崖造天铭书,若鸾飞凤舞于烟云之表,为之色飞。” 原来有唐玄宗从封大臣题名,又有唐高宗封泰山时的.《封禅朝觐颂》在西侧,后来均毁。再往西是云峰,常有云雾笼罩而得名。今云峰上有康熙帝题“云峰”,其下有乾隆帝诗刻《夜宿岱顶作》。

泰山大观峰导游词 第2篇

笔者曾有“旅游景区导游词创作三步法’浅析”一文发表于2010年7月的《技术与市场》。 (2) 本文是在前文研究的基础上, 对莲花山景区开展的导游词创作的系列成果之二 (之一发表于2010年10月的《技术与市场》) , (3) 本文展示的成果仅包括莲花山旅游景区导游词分述中的“莲峰朝圣”线 (B线) 导游词共14处, 其余成果待续。

B线:“莲峰朝圣”线;摘要:一塔一城一观音。

点题七律:莲花山上莲花塔, 莲花城里叹奈何, 莲花座上观自在, 莲花圣境莲花开。

【莲花湖】 (编号:B-01)

莲花湖是莲花山上的一颗璀璨明珠。在莲花山的山麓, 在砺石岩层之间也能凿出一湖秀水, 使得莲花山旅游风景区更显风姿绰约, 生气盎然。不远处, 你还可以看到那美丽的白鹭在空中翱翔, 在林间栖戏, 美不胜收, 让人仿佛走进画卷之中。

【莲花仙子】 (编号:B-02)

一湖秀水之上, 13.68米高的莲花仙子塑像, 安坐在莲花湖畔。相传, 当年何仙姑在石砺岗遗下的仙莲, 经过千年修炼, 汲取日月精华, 练成正果, 成为美丽、善良、造福百姓的莲花仙子。莲花仙子手托莲花, 面容祥和地迎接着各方的宾客。

【莲芳亭】 (编号:B-03)

一条曲折迂回的精巧小道牵出六角莲芳亭。静坐亭边, 直面鹭鸟翱翔于青云之间。四周景观唯美, 环岸晓烟比林绿, 一园春水莲花红。

【望海观音】 (编号:B-04)

望海观音由澳门著名人士、澳门特区第一、第二任行政长官何厚铧先生首倡, 何贤社会福利基金会和各方善信襄助, 于1994年10月23日 (农历九月十九观音出家纪念日) 建成开光, 像高40.88米, 用120吨青铜铸成, 外贴180两纯金, 是目前箔金观音铜立像的世界之最。从广场仰望佛像, 观世音菩萨宝相庄严, 慈颜善目, 手托净瓶, 指洒圣水, 从宝像背后的碑文所记中“引慈航以庇桑梓, 施甘露而润粟榆, 保居者安, 护行者顺, 佑善者昌, 启愚者蒙, 普众生缘开因果, 渡信士普结菩提”我们就可以领略观音菩萨普渡众生的要义。每逢民间节日, 例如观音圣诞日农历二月十九日、观音成道日六月十九日、观音出家日九月十九日、观音开库日农历正月二十六日, 重阳节和农历初一、十五, 来自珠三角和港澳的善男信女都会蜂拥而至, 顶礼膜拜, 香火鼎盛。

【观音阁】 (编号:B-05)

观音阁是圆通宝殿的旧称, 是供奉观音菩萨的殿堂。位于望海观音广场的右侧, 占地近千平方米, 建筑面积3872平方米。由澳门著名人士、澳门特区第一、第二任行政长官何厚铧先生及各方善信襄助, 于1997年10月20日 (农历九月十九日观音出家纪念日) 落成的大型仿古单体建筑, 三层, 有外廊, 按清代大木大式作法营造, 雄伟庄重, 气势恢宏, 古色古香, 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观音文化场馆。内有千手千眼观音, 神态各异、材质不同的各种观音像。登上顶层, 来到外廊, 这里是狮子洋畔最好的观景台。2003年11月9日观音阁被交予广州市佛教协会管理, 正式将观音阁开放为佛教活动场所, 并更名为“莲花禅寺”, 有僧人常驻。

圆通是观音菩萨的别称, 正是她的功能体现, 事事圆满, 通达十方, 救苦救难, 慈悲众生。所以观音阁称圆通宝殿。

因为莲花山目前暂时没有专门供奉释迦牟尼佛的殿堂, 所以莲花禅寺暂时称观音菩萨的殿堂为大雄宝殿。一般来说, 佛教寺院只有供奉释迦牟尼佛的殿堂才能称大雄宝殿, 大雄是大英雄的简称, 是对佛、菩萨的赞叹。

【千手千眼观音】 (编号:B-06)

观世音菩萨为普渡众生苦难, 应机显示种种化身, 所以有多种观世音像。

千手千眼观音, 又称千眼千臂观音, 简称千手观音。千手表示遍护众生;千眼则表示遍观世间。这尊观世音菩萨像, 有千只手臂, 手掌各有一眼, 其形象各异的千只手眼布满了观世音菩萨的四周, 利益众生。

【圣观音】 (编号:B-07)

圣音像可视为观世音菩萨的标准像, 所以又称“正观音”。其像一面两臂, 温柔秀丽, 头戴天冠。她与其他观音像的重要区别就是她头戴的天冠之中有阿弥陀佛像。供奉于三楼的圣观音像为来自四川的汉白玉观音像, 面容慈祥, 和蔼端庄, 是莲花山的镇山之宝。

【观音化身像】 (编号:B-08)

观世音菩萨为普渡众生苦难, 应机显示种种化身, 所以有多种观世音像。有六观音、七观音、三十三观音等等, 数目甚至更多。

密宗六观音为千手千眼观音、圣观音、马头观音、十一面观音、准提观音和如意轮观音。

天台宗崇奉六观音为大悲观音、大慈观音、师子无畏观音、大光普照观音、天人丈夫观音、大梵深远观音。

中国民间流传的三十三观音, 多是唐以后逐渐定型流传至今的。三十三观音的形象, 则为中国古代画家依据流传故事而精心创作的。三十三观音是: (1) 杨枝观音:造型为立像, 手持净瓶、杨枝, 常戴女式风貌和披肩长巾。 (2) 龙头观音:造型为云中乘龙。 (3) 持经观音:坐在崎岖岩石上, 手持经卷。 (4) 圆光观音:合掌坐于岩石上, 身后现圆光火焰。 (5) 游戏观音:乘五色云, 左手放于偏脐处。 (6) 白衣观音:身披白衣, 左手持莲花, 右手作与愿印。 (7) 卧莲观音:卧于池中莲花之上。 (8) 泷见观音:坐岩石观赏瀑泉。 (9) 施药观音:手持药草。 (10) 鱼篮观音:手提鱼篮。 (11) 德王观音:趺坐于岩畔, 左手置膝上, 右手持树枝。 (12) 水月观音:法相现身月色水光中。 (13) 一叶观音:乘一片莲花飘于水面。 (14) 青颈观音:坐于断岩, 右膝立起, 右手置膝, 左手扶岩壁。 (15) 威德观音:坐岩畔, 左手执金刚杵, 右手持莲花, 作观水状。 (16) 延命观音:头戴宝冠, 或着白衣, 手持草药赤柽柳。 (17) 众宝观音:坐地上, 右手向地, 左手放在弯膝上, 身挂宝物。 (18) 岩户观音:在山洞中打坐, 欣赏水面。 (19) 能净观音:伫立海岩边上, 望海沉思。 (20) 阿耨观音:左膝倚于岩上, 两手相交, 眺望海景。 (21) 阿摩提观音:三目四臂, 乘白狮, 身有光焰, 天衣璎珞, 手持宝棍, 怒目瞋容。 (22) 叶衣观音:四臂, 身披千叶衣, 头戴宝冠, 冠上有无量寿佛像。 (23) 琉璃观音:乘一片莲叶, 双手捧琉璃壶, 轻浮水面。 (24) 多罗观音:直立乘云, 合掌持青莲花。 (25) 蛤蜊观音:乘蛤蜊上, 或居于两扇蛤蜊壳中。 (26) 六时观音:左手执摩尼宝珠, 右手持梵筴, 立像, 常作居士装束。 (27) 普慈观音:头戴天冠, 身披天衣, 立于山岳之上, 为大自在之化身形象。 (28) 马郎妇观音:右手持《法华经》, 左手持头骸骨, 为民妇形象。 (29) 合掌观音:合掌立于莲台上。 (30) 一如观音:坐于云中莲座上, 立左膝, 作飞行状。 (31) 不二观音:两手重叠, 在水中坐莲叶上。 (32) 持莲观音:坐莲叶, 持莲茎, 常作童女或童男面孔。 (33) 洒水观音:又称“滴水观音”, 右手执洒杖, 左手执洒水器, 作洒水相;或作右手持瓶泻水状。

除三十三观音外, 中国民间还有大量各不相同的观音, 如自在观音、不空羂索观音、送子观音、三面观音、不肯去观音、鳌头观音等等。

观音变化形象之多, 在佛教圣众中可以说是独一无二, 这一现象本身也就是观音菩萨最受万民百姓崇信的证明。

【放生池】 (编号:B-09)

观音阁前方有一大花园, 花园内有一个放生池。池中有一只长约六米的大石龟, 大石龟背上和旁边还有五只活泼可爱的小石龟。大乌龟代表大心量, 有大心量就有大福报。这五只小龟代表五福:长寿、富贵、康宁、好德、善终, 有五福临门之意。总体寓意是, 有大心量的人才能享五福。

池的东西两面草坪上分别有用花卉砌成的巨型“佛”字和“南無阿弥陀佛”六字, 四周佛教音乐缭绕, 佛教气氛浓郁, 真有飞阁流丹、超凡脱俗之感。

【朝圣亭】 (编号:B-10)

朝圣亭位于望海观音右侧, 观音阁的左侧, 倚邻“天龙八部”梯, 四周林木葱然。这里是瞻仰望海观音的最佳地点, 也是观日出的最好观景台。

走进四周葱然的朝圣亭, 就像走进了仙人的隐居所, 一个如诗如画的仙境, 满眼的都是绿色, 深呼吸一口气, 你会觉得神清气爽。

【天龙八部梯】 (编号:B-11)

天龙八部梯是用花岗岩筑成, 坚固而雄伟, 两旁树木葱茏茂盛。368级台阶犹如飞瀑直泻而下, 自下而上仰视, 只见望海观音慈眉善目, 让人倍感祥和, 心感愉悦, 心胸豁达。

368是一个相当吉祥的数字。其寓意分别是:“3”代表“三学”, 三学是指戒、定、慧;“6”代表“六度”, 则是指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8”代表“天龙八部”, 包括天众、龙众、夜叉、乾达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迦八类护持佛教的神祇。以上均是佛教术语, 三学和六度是指各种到彼岸的方法, 而天龙八部是指护法神。368级阶梯的总体意思是, 通过努力修持三学和六度, 在护法神的保护下, 人人皆可以顺利成佛, 获得平安吉祥, 步步高升。

【念慈亭】 (编号:B-12)

十月胎恩重, 三生报答轻。自古以来, 以孝事亲便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古色古香的念慈亭是由港澳知名人士何贤先生所建, 以缅怀和感恩自己的母亲, 名曰念慈亭。“慈母手中线, 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 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 报得三春晖” (唐代孟郊《游子吟》)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 父母给我们的慈恩, 远比天高, 更比海深。念慈亭体现中国传统的孝悌文化, “弟子入则孝, 出则悌” (《论语》) , “首孝悌, 次谨信” (《弟子规》) , 同样都是教育我们要知恩报恩, 饮水思源, 孝敬父母是做人的根本。

【莲花塔】 (编号:B-13)

莲花塔矗立在莲花山主峰之巅, 始建于明朝万历四十年 (公元1612年) , 由举人李惟凤、刘如性等人兴建。是明代砖塔, 原名“文昌塔”, 又称“狮子塔”。来自外洋的船只见到莲花塔, 就知道来到珠江入海口, 进入广州地界了, 因此莲花塔有省会华表之美誉。 (4)

莲花塔用青砖砌成, 塔高50米, 外观9层, 内11层, 粉墙红柱, 绿琉璃瓦, 八面设门窗或龛。造型古雅, 工艺精湛, 现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塔壁内砌砖级, 盘旋而上顶层, 塔顶供奉万世师表孔子像, 很明显这是当时为彰显教育而建的。《礼记》中有“古之王者, 建国君民, 教学为先。”而孙中山也提出“学者, 国之本也。”教育可谓一国之根本, 关乎国家的强盛。

莲花塔还是一座平面八角形的楼阁式风水宝塔, 后人相传, 莲花塔能起到防御瘟疫、地震、洪水和海啸的作用。

莲花塔曾见证中华民族屈辱的历史。1938年广州沦陷时, 莲花塔曾受日军军舰的炮火轰击, 当时日寇一支舰队驶入虎门海面, 见塔下有城墙, 便疑此塔是瞭望塔, 即用炮轰, 将二、三、四、七层东南面的塔身轰烂, 但却始终未能把莲花塔击倒。1981年, 番禺籍澳门同胞何添、何贤昆仲捐资修塔, 1983年竣工, 使莲花塔重新焕发出英姿。

登塔远眺, 可饱览浩瀚壮丽的珠江景色, 观晨曦夕阳, 观潮起潮落。远望东面的狮子洋, 烟波浩渺, 隔江是东莞市。南面, 可以隐约望见虎门大桥, 虎门就是林则徐销毁鸦片的地方。东南面是香港的方向。西北面沃野千里, 阡陌纵横, 高楼入雾, 那就是番禺、广州秀丽的南粤风光。站在莲花塔上, 昔日海上丝绸之路起点航线之上那种千帆竞发的繁忙景象也仿佛重现在你眼前。

【莲花城】 (编号:B-14)

莲花城始建于清代康熙三年 (1664年) , 位于莲花山东北角, 面积达万余平方米, 城墙伟壮高逾10米, 蜿蜒成一座不规则的椭圆形城堡, 有垛口和马步道分别用于瞭望和巡逻之用。莲花城俯瞰狮子洋, 地势险要, 居高临下, 远控虎门, 近制狮子洋。

莲花城是清朝初期“海禁”的产物, 距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在1661年, 清顺治帝下旨严令东南沿海居民内迁50米里, 远离海边, 实行海禁, 从而阻断沿海居民与海外反清复明势力勾结。当时番禺知县彭襄向茭塘、沙湾两司摊派材料和夫役, 令其从内迁而荒废的民居上拆卸砖石, 砌城墙, 建墩台, 修营房。看莲花城的墙基和城墙上参差不齐的砖石, 有大有小, 有厚有薄便可知砖石来源不一。

在鸦片战争时期, 莲花城见证了英军侵略者讹诈香港的重要历史。1841年1月26日, 英军宣称在香港驻防, 实际上是武力抢占了香港。1841年1月27日, 英方义律来莲花城和琦善“密商”《穿鼻草约》, 其中包括“割让香港”等条约, 但琦善不敢允诺。当日又将琦善诱至狮子洋 (旧称穿鼻洋) 的船上强迫协定了《穿鼻草约》。紧接着, 英军又以“坚船利炮”攻打广州, 并沿海北上至天津, 最终, 清政府被迫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至此, 英军侵略者为侵占、讹诈香港的丑恶行径披上了合法的外衣。1997年7月1日, 香港才正式回归到祖国的怀抱。我们眼前的莲花城正是弱国无外交的历史见证。

1958年, 国家副主席董必武到番禺视察时, 曾登上莲花山, 满心欢喜地参观了各个景点, 并再三叮嘱要保护好莲花城、莲花塔等古迹。莲花城现在已是广东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广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上世纪80年代初, 在国家文物局的支持和帮助下, 莲花城坍塌的城墙得以修复。莲花城的修复吸引了广东省众多史学家的兴趣。1983年, 中山大学著名教授商承祚老先生还兴致勃勃地为此城书写了“莲花城”三个篆字, 装嵌在南城门上, 使这古城更添风采。

摘要:文章以2010年广州第16届亚运会番禺莲花山旅游区导游语音系统项目的研究工作为基础, 在“旅游景区导游词创作‘三步法’浅析”一文的基础上, 对莲花山景区进行的导游词创作的系列成果之二。文中展示的研究成果是莲花山旅游景区导游词分述中的“莲峰朝圣”线 (B线) 景点导游词共14处。

关键词:广州番禺莲花山旅游区,导游词创作,分述,B线

参考文献

[1]第16届亚洲运动会组织委员会.广州亚运会场馆运行通用知识读本[M].广东人民出版社, 2005, 总序

[2]余一明, 陈琪琪.旅游景区导游词创作“三步法”浅析[J].技术与市场, 2010 (7) 109-111

[3]余一明.番禺莲花山“怀古礼佛”线导游词创作研究[J].技术与市场, 2010 (10)

泰山刻石大观 第3篇

教化黔首,纪功颂德:泰山秦刻石

秦始皇统一天下后,多次巡行郡县,沿途在峄山、泰山、琅琊台、芝罘、东观、碣石、会稽等地刻石颂其功德。“泰山刻石”就是秦始皇东巡时在泰山留下的刻石。

秦始皇多次东巡,除政治原因外,还有一个重要因素那就是秦始皇的东方情结。秦国发达于西方。秦族却源于东方。据《史记·秦本纪》记载,秦的先祖是颛顼的后裔,其孙女惰吞玄鸟卵生大业,大业就是秦人的第一位男性祖先。这一传说表明秦出于以乌为图腾的东夷族。秦为赢姓,赢姓之国大多在东方,在今山东莱芜境内。秦统一后实行郡县制,置赢县,以姓置县,足以说明秦对赢地的重视。出身赢姓的秦始皇,对东方怀有特殊的情愫,也在情理之中。从这个视角理解秦始皇的多次东巡也许更能接近历史的本色。

据《史记·封禅书》记载:“(秦始皇)即帝位三年,东巡郡县,祠邹峄山,颂秦功业,于是征从齐鲁之儒生博士七十人,至乎泰山下,……而遂除车道,上自泰山阳至巅,立石颂秦始皇帝德,明其得封也。从阴道下,禅于梁父。其礼颇采太祝之祀雍上帝所用,而封藏皆秘之,世不得而记也。”我们所说的秦刻石,就是在这次东封过程中所谓的“立石颂秦始皇帝德”的刻石,共144字。秦二世胡亥即位后,又在此石刻诏书78字。两次刻字共22行,每行12字,共222字。因两次刻石的刻辞都是由秦宰相李斯所书,故人们又称之为“李斯碑”。这块刻石是泰山最早、影响最大的刻石。

泰山秦刻石现仅存10个残字,由3块碎石组成,已看不出原刻石的大小和形制。

宋代金石学家刘歧,曾在宋大观二年春天登游泰山“访秦篆,徘徊碑下。其石埋植土中。高不过四五尺,形制似方而非方,四面广狭皆不等,因其自然,不加磨砻。……盖四周悉有刻字,其廿二行,行十字。”(宋刘歧《泰山秦篆谱·泰山刻石》)这是已知文献中最早关于泰山秦刻石形制的描述。它说明秦刻石用的是自然石,无加工痕迹。至迟在宋代,秦刻石还是完好的。

据道光八年(公元1828年)《泰安县志》记载,宋政和四年(公元1114年)刻石在岱顶玉女池上,可认读146字,漫灭剥蚀76字。明嘉靖年间,该石移至碧霞元君宫东庑,仅存二世诏书4行29字。清乾隆五年(公元1740年),碧霞祠失火,刻石遂失。嘉庆二十年(公元1815年),从玉女池中搜出残石两块,尚存10字。清道光十二年(公元1832年),将此残石移至山下,嵌置在岱庙碑墙内。光绪十六年(公元1890年),石被盗,县令毛澂大索十日,在城北门桥下寻到,重置于岱庙院内。宣统二年(公元1910年),为防刻石遭风雨剥蚀。建一石屋,将刻石嵌于石屋内。

泰山秦刻石的原貌今虽已不能见。但从历代摹刻拓本中仍可窥其一斑。现存清聂剑光摹刻的明拓本29字,徐宗干摹刻的旧拓本29字。弥足珍贵。

泰山秦刻石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从秦刻石内容看,多属记功颂德,宣扬教化;从艺术上看,属秦篆书法的上品。《岱史》曰:“秦虽无道,其所立有绝人者,其文字、书法世莫能及。”元代书法家赫经称赞说:“拳如钗骨直如筋,曲铁展玉秀且奇。千年瘦劲益飞动,回视诸家肥更痴。”书法严谨浑厚,结构外拙内巧,布局疏密适宜,线条圆健婉转,为历代书法爱好者所推崇。

大字鼻祖,榜书第一:经石峪《金刚经》刻石

经石峪金刚经刻位于泰山斗母宫东北约500米处,峪中有缓坡石坪,刻隶书《金刚经》,俗称晒经石。刻经字体硕大,世所罕见,被称为“大字鼻祖”,康有为誉之为“榜书第一”。

北朝时期,佛教在中国的发展进入一个鼎盛时期,摩崖刻经和石窟造像十分普遍。而泰山经石峪把《金刚经》刻在一块露天的自然石坪上,却是很有特色。

《金刚经》全称《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是中国流传较为广泛的一种佛经,有数种汉文译本,经石峪刻经采用后秦鸠摩罗什译本。原文32目5172字,经刻只刻到15目,计44行,每行字数不等,共2799字,字径达50厘米,经千年风剥雨蚀,山洪冲漏和人为破坏,已损坏大半,现仅存1000余字。

经刻无年款和书刻者姓名,坊间传说为王羲之所书。明代学者王世贞曾做过调查,他认为:“传王右军书,非也,然笔力古劲,非唐人不能作。”明代另一学者孙克宏在《古今石刻碑帖目》中称:“考其笔法,与邹县北齐韦子琛刻经同出一手,其亦为韦氏无疑。”清代聂剑光《泰山道里记》记载:“北齐武平时,梁父令王子椿好内典,尝于祖徕刻石经二,并勒诸佛名,字迹魂异,与其如出一手,是经当亦子椿所作也。”也有学者认为此经刻与邹城市铁山摩崖经刻如出一人之手,可能是僧安道壹所书。虽然至今尚无定论,但从其内容和笔势风格看,当为北齐时期人所书。

现存《金刚经》最早的汉文译本大致成书于公元868年,原藏于敦煌藏经洞,后流失海外。而泰山经石峪刻经的镌刻时间是在北齐时期,比现存中译本早300余年。

在民间,则传说经石峪与唐僧两天取经有关。相传,唐僧取经回返,途经通天河,经文被河水打湿。唐僧命徒弟孙悟空寻找地方晾晒经书。孙悟空腾上大空,举目远望,发现泰山上有一巨石,正好可晾晒经书。经书晒干后,经文竟深深嵌入石中,遂成了现存的经石峪刻经,故称其为晒经石、曝经石。这则民间传说的素材来自《西游记》,虽不可信,它却在民间有广泛的影响。

经石峪经刻。为我们留下了很多的遐想。《金刚经》全文5000余字,经石峪经刻只刻了2000多字,经文镌刻到第30行时,变成了双钩字,也就是只勾勒出字体的内外轮廓,并未全部完成镌刻。这显然是个半拉子工程,没完工就突然停止了。就以出现这种情况,有两种可能,一是经费不足,一是突发事故。泰山是天下名山,在这里刻经不乏出资者,经费不足的可能性不大。让我们回放历史,我们会发现北朝时期有两次大规模的灭佛运动,一是太平真君七年(公元446年),北魏太武帝下令灭佛,焚经毁像,泰山灵岩寺遭此劫殿宇尽毁,僧侣大多逃亡藏匿。再是北周武帝建德三年(公元574年),北周武帝下诏灭佛,武帝灭北齐后,把灭佛政策带到山东境内。在这种大环境下,泰山经石峪经刻未完工而停止也就不难理解了。

泰山经石峪经刻,不仅是佛教文化的经典记载,也是中国书法艺术的宝库。刻经字大径尺,书体雄浑,笔锋纵

横,以隶为主,间有篆、楷、行草,为历代书法家所推崇。明万历年间,崔应麒摩刻草书《晒经石水帘诗》:“晒经石上水帘泉。谁挽银河落半天。新月控钩朝挂玉,长风吹浪暮疑烟。梵音溅沫干还湿,曲涧流云断复连。选胜具觞恣幽赏,题诗愧乏笔如椽。”在刻经中,还有一些俗字,如“万”、“无”二字,并不是繁体写作“萬”、“無”,而是与现代的简体字相同,对研究中国文字书体的演变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

道在观政,铭心绝岩:《纪泰山铭》刻石

在岱顶大观峰上,镌刻着数十处摩崖石刻,其中最为壮观的就是唐玄宗御制的《纪泰山铭》。

《纪泰山铭》是唐玄宗李隆基封禅泰山时撰书的铭文,并于次年刻于泰山岱顶大观峰崖壁上,摩崖高1320厘米,宽530厘米,隶书24行,满行51字,现存10口8字,字大16×25厘米。书刻于唐开元十四年(公元726)九月。这篇铭文,在《旧唐书》卷三《志第三·礼仪三》也有记载。

铭文中有这样一段话:“实万物之始,故称岱焉;其位居五岳之伯,故称宗焉。”这是泰山被称为“岱宗”的解释,也是在文化上对泰山作了一个定位,接着讲述了来泰山封禅的原因和动机。

唐玄宗即位时,唐朝刚刚经历了一次政治和思想的双重危机。武则天代唐建周,以一介女流之辈登上皇帝的宝座,打断了李唐皇室的统治进程。武则天时通过迁都改元变制、立武氏宗庙、建明堂、铸九鼎、封禅等一系列活动,来革唐之命、巩固自己的统治。唐玄宗要拨乱反正,自然希望通过封禅以达到扭转武周以来的政治和思想危机,重新确立李唐王朝的合法性、合理性与神圣性,重树李唐国威,这才是唐玄宗封禅的根本原因所在。

在《纪泰山铭》中海描写了封禅仪典的过程,赞颂了“五圣”的功绩。与以往帝王封禅不同,唐玄宗在铭文中没有为自己请求天神赐福,而是明确提出“至诚动天,福我万姓”,为天下百姓祈福。唐玄宗封禅前曾问大臣贺知章为什么前代帝王封禅的玉牒总是秘而不宣?贺知章回答说:玉牒是封禅者向神灵诉说自己意愿,多是祈求长生不老、帝位永存之类,这些事不想让外人知晓,所以不对外公布。庸玄宗则明确说:“朕今此行,皆为苍生祈福,更无密请。宜将玉牒出示百僚,使知朕意。”唐玄宗借封禅阐述君民关系,明确封禅是为百姓祈福,是关爱百姓。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唐玄宗时期政治思想从神本向人本演进的徽记。

铭文的最后说:“道在观政,名非从欲,铭心绝岩,播告群岳。”大意是你有什么名声不是想怎么样就能怎么样的,主要是看你实际的政治表现。这充分反映了唐玄宗开元盛世时的自信和雄心壮志。唐玄宗李隆基即位后,任贤尚能,革除弊政,安定边疆,发展生产,国力达到极盛,史称“开元之治”。开元期间,国泰民安,百姓殷富,周边各国关系友好,正是“封泰山,禅梁父,答厚德,告成功”的时机。唐玄宗具备了封天禅地、报功告成的资格。也正是开元盛世的出现,使唐玄宗底气十足,敢于唱出“道在观政”的高调。

为了贯彻唐玄宗的宗旨,玄宗又命中书令张说撰《封祀坛颂》,侍中源乾耀撰《社首坛颂》、礼部尚书苏颞撰《朝觐坛颂》,并将它们一并刻在《纪泰山铭》旁边,从另一角度解读着《纪泰山铭》。

《纪泰山铭》形制宏伟,飞龙蟠首,贴金大字,蔚为壮观。铭文通篇为八分隶书,端庄婉润,是唐隶的代表作之一。据《泰安县志》记载:“盖自汉以来,碑碣之雄壮未有及者。相传燕许修其辞,韩史润其笔,以故文颇雅驯,不猥弱。而御书遒劲若怒猊渴骥,羁束安闲,不比孝经之多肉少骨。”

相关文章
2024中考体育考试安全预案

2024中考体育考试安全预案

2024中考体育考试安全预案(精选13篇)2024中考体育考试安全预案 第1篇清涧分部2014年初中毕业学业理科实验操作、体育考试安全工作预案为...

1
2025-09-19
2024国培总结

2024国培总结

2024国培总结(精选9篇)2024国培总结 第1篇2017教师国培学习总结当今社会,教事业迅猛发展,各类培训数不胜数,而“国培”对于我们教育发...

1
2025-09-19
2024年单位与单位的新年联欢会主持稿及串词

2024年单位与单位的新年联欢会主持稿及串词

2024年单位与单位的新年联欢会主持稿及串词(精选5篇)2024年单位与单位的新年联欢会主持稿及串词 第1篇2018年单位与单位的新年联欢会主持...

1
2025-09-19
2024年上海市崇明县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及答案

2024年上海市崇明县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及答案

2024年上海市崇明县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及答案(精选6篇)2024年上海市崇明县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及答案 第1篇2017年崇明区初三一模语文试题(一...

1
2025-09-19
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六年级语文教学计划

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六年级语文教学计划

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六年级语文教学计划(精选13篇)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六年级语文教学计划 第1篇2010—2011学年下学期六年级...

1
2025-09-19
2011《农业农村工作知识》高频考点

2011《农业农村工作知识》高频考点

2011《农业农村工作知识》高频考点(精选12篇)2011《农业农村工作知识》高频考点 第1篇2011公考备考:《农业农村工作知识》高频考点2011-0...

1
2025-09-19
以案促改主持词

以案促改主持词

以案促改主持词(精选4篇)以案促改主持词 第1篇主持词同志们:根据市委要求,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局开展案件剖析做好以案促改工作动...

1
2025-09-19
2024致自己的励志说说

2024致自己的励志说说

2024致自己的励志说说(精选5篇)2024致自己的励志说说 第1篇人生,说到底,活的是心情。人活得累,是因为能左右你心情的东西太多。以下是...

1
2025-09-19
付费阅读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