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内容
人教版语文五上期末测试卷
来源:开心麻花
作者:开心麻花
2025-09-19
1

人教版语文五上期末测试卷(精选9篇)

人教版语文五上期末测试卷 第1篇

三联小学五年级上期语文期末测试卷

班级:_____姓名:______总分:_____

第一部分:日积月累(30分)

一、看拼音,写出相应的字词。(5分)

jùpàlínghúndàoqièyòuhuòjǐnshèn()()()()()

二、下面四组词语中哪一组的字全部正确?请把正确一组的序号填在括号里(2分)()

A大喜过忘喋喋不休牵肠挂肚洛绎不绝B斩钉载铁失魂落魄宠然大物不动声色 C银光闪闪一如既往不容争辩依依不舍 D悬崖绝壁中流砥柱再接再励夜以继日

三、句子万花筒。(补充句子或按要求填写)(10分)

1、爱亲者,不敢恶于人。

2、________________,万事功到自然成。

3、请另写两个自己喜欢的四字词语:、4、当我们淘气贪玩耽误了学习时,老师教育我:“少壮不努力,________________。”当我们在课后不好好进行复习时,老师提醒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当我们遇到困难想退缩时,老师告诫我们:“学如逆水行舟,___________。”

5、生气勃勃的春天到了,你一定会想起一些关于春天的千古名句,请写出两句吧!,四、把下列对应的句子用线段连接起来,再在横线上写一句课内外积累的励志名言或表达思乡情的诗句(本卷出现的除外)。(3分)

青山处处埋忠骨,非宁静无以致远。宝剑锋从磨砺出,王孙归不归。非淡泊无以明志,梅花香自苦寒来。春草明年绿,何须马革裹尸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按要求变换句子。(3分)

1、信赖,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改成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中国的汉字生发出无穷无尽的变化。(写成打比方的句子)

3、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就这样化成了一片灰烬。(缩句)

七、实话实说。(3分)

这学期我们学习了第九册《语文》,这本书中我最喜欢的课文是,因为

八、按课文内容填空(4 分)

1、《长相思》是____代词人___________。本学期课本中另外一首词是__________写的《卜算子·_________》,其中有名的两句是“俏也不争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部分:阅读积累与运用(30分)

一、阅读《地震中的父与子》片段,回答问题。(14分)

就在他挖掘的时候,不断有孩子的父母急匆匆地赶来。看到这片废墟,他们痛哭并大喊:“我的儿子!”“我的女儿!”哭喊过后,便绝望地离开了。有些人上来拉住这位父亲,说:“太晚了,没有希望了。”这位父亲双眼直直地看着这些好心人,问道:“谁愿意帮助我?”没有人给他肯定的回答,他便埋头接着挖。

消防队长挡住他:“太危险了,随时可能发生大爆炸,请你离开。” 这位父亲问:“你是不是来帮助我?”

警察走过来:“你很难过,我能理解,可这样做,对你自己,对他人都有危险,马上回家吧。”

“你是不是来帮助我?”

人们摇头叹息着走开了,都认为这位父亲因为失.去孩子过于悲痛,精神失.

常了。然而这位父亲心中只有一个念头:“儿子在等着我!”

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挖到第38小时,他突然听到瓦砾堆底下传出孩子的声音:“爸爸,是你吗?”

是儿子的声音父亲大喊阿曼达我的儿子

1、给文章的最后一段加上标点符号。(2分)

2、“砾”字用音序查字法应查,用部首查字法应查部。(1分)

3、“失”的意思有:①失掉;过失②没有把握住③找不着④改变常态⑤没有达到目的文中有两个带点的“失”字,第一个取意思(),第二个取意思()。(1分)

4、你认为这几个自然段主要是写什么?(2分)

5、用“~~”画出描写父亲外貌的句子。(1分)你从父亲的外貌描写中体会到了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读一读文中画“——”的句子,为什么不直接写挖了36小时?(2分)

7、想象填空:阿曼达在废墟下会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会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二、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问题。(18分)

老师的忏悔

比尔·克利亚是美国犹他州的一个中学教师,有一次他给学生布置了一道作业,要求学生就自己的未来理想写一篇作文。

一个名叫蒙迪·罗伯特的孩子兴高采烈地写开了,用了整整半夜的时间,写了七大张,详尽地描述了自己的梦,梦想将来有一天拥有一个牧马场,他描述得很详尽,画下了一幅占地200英亩的牧马场示意图,有马厩、跑道和种植园。还有房屋建筑和室内平面设计图。

第二天他兴冲冲地将这份作业交给了克利亚老师。然而作业批回的时候,老师在第一页的右上角打了个大大的“F”(差),并让蒙迪·罗伯特去找他。

下课后蒙迪去找老师:“我为什么只得了F?”

克利亚打量了一下眼前的毛头小伙,认真地说:“蒙迪,我承认你这份作业做得很认真,但是你的理想离现实太远,太不符合实际了。要知道你父亲只是一个驯马师,连固定的家都没有,经常搬迁,根本没有什么资本,而要拥有一个牧马场,得要很多的钱,你能有那么多钱吗?”克利亚老师最后说,如果蒙迪愿重新做这份作业,确定一个现实一些的目标,可以重新给他打分。

蒙迪拿回自己的作业,去问父亲。父亲摸摸儿子的头说孩子你自己拿主意吧不过你得慎重一些这个决定对你来说很重要

蒙迪一直保存着那份作业,那份作业上的“F”依然很大很刺眼,正是这份作业鼓励着蒙迪,一步一个脚印不断超越创业的征程,多年后蒙迪·罗伯特终于如愿以偿地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当克利亚老师带着他的30名学生踏进这个占地200多英亩的牧马场,登上这座面积达4000平方米的建筑场时,流下了忏悔的泪水。“蒙

迪,现在我才意识到,当时,做老师的我,就像一个偷梦的小偷,偷走了很多孩子的梦,但是你的坚韧和勇敢,使你一直没有放弃自己的梦!”

有梦才会有期望,有期望才会有拼搏和激情,守住自己的梦,勇敢地走下去,你就会比别人提前到达成功的彼岸。

1、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2分)

大胆()后悔()详细()激励()

2、给短文第六自然段的横线上加上合适的标点。(3分)

3、蒙迪听了父亲的一番话后,可能会想些什么呢?请联系上下文,把他的心理活动描写出来。(2分)

4、蒙迪实现理想的原因是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克利亚老师为什么流下忏悔的泪水,说“自己是一个偷梦的小偷”?(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对于文中的主人公克利亚老师,你是如何评价的?(3分)

7、读完这篇短文,你最想对蒙迪说什么?(3分)

第三部分:习作(38分)

一、小练笔。(8分)

有的人“走遍天下书为侣”,你呢?你喜欢读书吗?对读书你有什么看法吗?赶快写下来,与大家一起分享交流吧!(50-100字左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习作练习。(30分)

提示:在我们的生活当中,你一定享受过浓浓的亲情。请你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向你的亲人诉说你的真情,表示对他们的谢意。题目自拟,写出真情实感,语句通顺。

人教版语文五上期末测试卷 第2篇

2、填上表示“看”的意思的词语。(3分)

(1)人们乘舟荡漾在西湖上,()着如画的美景,心旷神怡。

(2)陈毅的塑像刚落成,来()的人就很多。

(3)这里的书太多了,稍微()一下,得花半天的时间。

3、按要求写句子。(3分)

(1)爸爸说:“我明天要去昆明,你自己做饭吃。”(直接引语改间接引语)

(2)微微发胖的脸上有一对时常眯起的慈祥的眼睛。(缩写句子)

(3)面对任何灾难,中华民族难道会望而却步吗?(改为陈述句)

4、当事者往往对利害得失考虑得太多,看问题反而糊涂;旁观的人由于冷静、客观,却看得清楚,这就是人们常说的“,”。诗人苏轼在《》中“。”说明的就是这个朴素的道理。(5分)

二、选择。(26分)

1、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大名鼎鼎等量齐观迫不急待人才济济

B、阴谋鬼计一丝不苟居高临下焕然一新

C、精益求精理直气壮斗志昂扬惊慌失措

D、眼急手快不约而同铺天盖地粉状玉砌

2、下列汉字起笔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门尖必为B、月光长丸

C、丑民书君D、卅革在成3、加点字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杜鹃花开B、无比眷念C、美丽婵娟D、绢献衣物

4、给下列加点的字选择一个正确的释义。()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A、满足B、讨厌C、厌倦

5、下面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A、好逸恶劳穷凶极恶B、满腔热情装腔作势

C、欲速不达速战速决D、明察秋毫毫不动摇

6、下面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慢条斯理局促不安恍然大悟金碧辉煌

B、呼风唤雨千姿百态群龙无首不容质疑

C、崇山俊岭神清气爽不可思议出乎意料

D、腾云驾雾美味家肴应接不瑕丢三拉四

7、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班长李杰学习好,人品好,在班级同学中德高望重。

B、她总是津津乐道于自己己经取得的成绩。

C、这份试卷中的第三小题他足足花了半个小时才完成,真是小题大做。

D、程成画的这幅漫画夸张而传神,连李老师看了都忍俊不禁地笑了。

8、从下列各组句子中选出意思差别最大的一组是()。

A、我不知道那个人是不是他的哥哥。/我怎能知道那个人是不是他的哥哥呢?

B、雨来宁可牺牲,也不向敌人屈服。/雨来或者牺牲自己,或者向敌人屈服。

C、他的话完全没有错。/他的话不可能不对。

D、我不会不去的。/我怎么会不去呢?

9、下列关联词使用不当的一项是().A、你既然懂得了这个道理,就要努力地去做。

B、小明因为学习刻苦,所以受到老师的表扬。

C、老师一边弹琴,同学们一边唱歌。

D、与其边做作业边玩,不如先做完作业再玩。

10、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作者通过这个章节完美地塑造了美猴王勇于反抗天庭的举动。

B、从广大师生的表现中,说明大家对圆满完成国庆60周年的表。

C、十一长假期间,大家一定要注意交通安全,防止不要发生意外事故。

D、在第二十七届北京学生科技节上,北京市十八个区县教委将首次同台展示科技教育取得的成果。

11、“奶奶!”小女孩叫起来,“啊!请把我带走吧!我知道,火柴一灭,您就会不见的,像那暖和的火,喷香的烤鹅,美丽的圣诞树一样,就会不见的!”读这一段时间时,应该用()。

A、高兴的语气,节奏快,声音高。B、难过的语气,节奏慢,声音低。

C、急切而痛苦的语气,节奏快,声音高。D、急切而高兴的语气,节奏慢,声音高。

12、下列标点符号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A、她认真看过这些信后,郑重地转给了有关部门,不知道有关部门收到这些信后作何感想,能不能像影片中那位女法官那样秉公断案,尽快解决问题?

B、以前可能因为年龄小,不知道珍惜时间,现在我才体会到“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这句话的真正含义。

C、在中华大地上,我要去的地方就更多了,因为我认为中国的山山水水、亭台楼阁、花草树木……都是世界上最美的。

D、批陀螺讲求技巧,用力小了,陀螺旋转不起来,用力大了,陀螺又容易“栽跟头”,用力匀称,陀螺才能平衡而快速地旋转。

13、下列标语运用最得体的一项是()。

A、某图书馆的门口贴有一则标语:经济搞上去,人口降下来。

B、某公园前写着:外来人员请到门口登记。

C、某学校的走廊上写着: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D、某机关的墙上写着:春来小草醒,请您绕道行。

三、阅读。(30分)

(一)小名(12分)

①大约我的出生与水有关,于是颇懂得斯文的外公顺口给我起名叫淼(miǎo)儿。在“淼儿、淼儿”的呼唤中我慢慢长大了。到了要上学的年龄时,爸爸觉得该有个体面的学名才对,便对我取了个挺大众化的名字,可家里人还是“淼儿、淼儿”地叫。特别是妈妈叫得尤为响亮频繁。’

②不知为什么,随着年龄的增长,再听到家人唤我小名竟有些不舒服了,好像有一种不被尊重的感觉。终于有一天,我在听到妈妈又叫一声“淼儿”’的呼唤后,郑重地对她说:“妈妈,我有大名的。别叫我小名好吗?”然后我在妈妈惊愕的表情里走进了自己的房间。

③但妈妈终究还是改不了。

④那天是我16岁生日聚会,好多同学都跑来了,家里的小客厅挤得满满的。我一边给大家分发糖果,一边忙不迭地说着谢谢。爸爸妈妈在厨房里忙着做菜,当一碟碟香气四溢的精美小菜端上餐桌时,同学萍将送给我的大蛋糕端了上来。我立刻连声称谢着打开了蛋糕盒。我喊道:“妈妈,拿刀子来!”

⑤妈妈一边递过来一把瓜刀,一边叮咛:“淼儿,小心点!”

⑥“咦!你原来叫淼儿呀,挺好玩的名字!”

⑦萍欢快地叫着,同时在空中打了一个别致的手势。朋友们也善意地哄笑起来,我的脸刷地红到了耳根。

⑧晚上,临睡觉时,我推开了妈妈的房门。倚着门框,又一次对她说:“妈妈,我不是说过嘛,别叫我小名!”语气里已有了几分不耐烦。妈妈的脸上呈现出一种复杂的表情,看了走进来的爸爸一眼,叹了口气:“对不起!高翔!”可我听出我的名字在她口中却变得十分生硬,似乎很绕口。

⑨没多久,我要离开家到数百里外的一座城市去读书。

⑩不知怎的。妈妈竟在短短的几天内学会了很有味地叫我的大名,而且同以前叫我小名时那样顺口熟练。我自然很高兴。

分别的那一天,爸妈一起送我去车站,爸爸一直喋喋地叮三嘱四,妈妈则沉默着,显得有些黯然。我大人似的笑笑,反过来抚慰着他们:“放心吧,没事的,我已不是孩子了。”

火车开动的刹那,我从车窗探出头去,同他们挥手告别,一直不言不语的妈妈突然抬起了头,眼里竟有了泪。她追着,跑着,挥动双手,脱口喊了出来——

“写信回来。淼儿!”

我稍稍一愣,心里似乎被什么东西猛撞了一下,泪水夺眶而出。

1、本文贯穿全篇的线索是。(1分)

2、现在的“我”为什么不喜欢妈妈叫自己的小名?(2分)

(1)

(2)

3、作者是用哪一具体事例来说明妈妈“终究还是改不了”的?请用简明的语言概括出来,不超过15个字。(2分)

4、“我”曾两次抗议妈妈喊“我”小名,这两次抗议在语气上有什么不同?妈妈的表情如何?(摘引原文回答)(4分)

第一次抗议的语气,妈妈的表情;

第二次抗议的语气,妈妈的表晴。

5、为什么妈妈在送别“我”的时候脱口喊出了“我”的小名?(2分)

6、结尾一自然段中的“什么东西”应该是指什么?(1分)

(二)竹石(5分)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1、解释字义。(2分)

任()尔()

2、“咬定”这是手法。(1分)

3、这首诗着力表现竹子的品质。(1分)

4、这首诗表面上写竹其实是写人,写出了作者的风骨。(1分)

(三)孩子和书(13分)

①这小镇只有一家书店。这书店只有她一个卖书的。

②她卖了多少书?怎样忙过来的?没有人说得清。人们只知道,书架上的书越来越丰富,进出书店的人换了一拔又一拨,她的额头和眼角也渐渐刻上细细的皱纹。可她那一双眸子却依然如般清明。几十年来,人们从她那传神的眸子里读出的满是善良、真诚。正因为这样,那些赶集的老婆婆们不买书也会进店来,歇乏,拉家常,向她讨水喝。有时,她们也会大把大把地掏出鲜枣、红果,强留在柜面上。

③一天,小书店里来了一位年轻人。

④“您要买书?”“不,看看,先看看……”年轻人礼貌地说,“请您取一下那本书。”他指向那本装帧精美、雅致的诗集——《孩子和书》。

⑤“您看过这本书吗?”他抚摸着手中的诗集,问。

⑥她()了:“没有……”真的,她卖过的书很多,但读过的书太少。实在是因为太忙了。她常常只能翻一翻新进的书:看看封面、内容提要、插图、定价。这是为了向客人介绍、推荐。让顾客买了不合适的书,她觉得对不起人家,尤其是那些农家孩子。她深知,那些孩子手中的一把把硬币是从妈妈的盐钱里一点一点抠出来的。

⑦“您,认识我吗?”年轻人突然问道。

⑧她愣住了,仔细地观察他,希望能记起来。可是,回忆里只是一片空白。他笑了。“您真好,说着,他放下手中的诗集,从包里取出一本书,递到她面前,“这是我送给您的。”她(),甚至有点不知所措——为什么送我书?

⑨见她不接,他就把那书放在柜面上,凝视着她,“您还记得十五年前的一个偷书的孩子吗?”她顿了一下,似乎为了唤起她的记忆,“他偷了您的书……您没有骂他……还给了他两块点心,是白皮的,一杯水,放了糖……”

⑩年轻人的话使她渐渐记起了一件往事。十五六年前,她店里许多捆书被贴上了封条,放在了角落里。有一天,她听到一阵“窸窸窣窣”的响声,走过去,啊!一个孩子,蓬头垢面,一脸汗珠,正从一捆书里掏出一本匆匆往怀里塞。她咳嗽了一声。于是看到一双慌张中带着倔犟的眼睛……她没有训他,送了那本书给他,好像是《牛虻》。孩子被感动了,哭着告诉说,父母都死了,他无依无靠,可是爱读书……她听了爱怜地为他擦去汗珠,又挑了几本书送给他,还给了他一点钱和食物……为了这件事,她后来也吃了点苦头……十几年过去了,她已渐渐淡忘。难道眼前的他就是当年的那个孩子?

当她回过神来,那年轻人不知什么时候走了,柜面上只有他留下的那本书。她惊讶地发现,那是同样的一本诗集:《孩子和书》。

扉页上,有几行秀气的字:

阿姨:

这本书赠给您—我写的—一个关于您、我、书的故事。

我,是一个诗人了。但,没有您,就只是一个偷书的孩子。

也许您早已忘记我了,那正是您的崇高。

偷书、爱书、写书的人

×年×月

天哪,他是诗人!这诗人()就是当年的孩子!

“我要买书。”稚嫩的声音从柜面下传来,惊醒了她。她探出身子,看到一只胖胖的小手攥着硬币,另一只手指着一本小人书。“噢,又是二个孩子。”她急忙招呼这位小客人,心想,兴许这个孩子将来也会成为诗人的,至少能成为有文化、有学识的人。

门外传来一阵孩子的喧闹——放学了,她又要忙起来了,可是她心里很高兴,也很欣慰……

1、从下列词语中选择恰当的一项,填入选文相应的括号里。(3分)

俨然依然竟然茫然当然赧然2、2、填进第②自然段中横线上最合适的喻体是:()(1分)

a.湖水b.泉水c.秋月潭水

3、第②自然段中说:“几十年来,人们从她那传神的眸子里读出的满是善良、真诚。”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她的“善良、真诚”在全文中的表现。(3分)

(1)热情招呼不买书的顾客。(2)

(3)(4)

4、如果将第⑨自然段画线内容改为“他偷了您的书,您不仅没有骂他,还给了他点心和水”,两者相比,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请说说理由。(2分)

5、联系全文,第⑩自然段中“她心里很高兴,也很欣慰”的原因是。(2分)

6“于是看到一双慌张中带着倔犟的眼睛”,“慌张”的原因是,“倔犟”的原因是(2分)

四、作文。(30分)

人教版语文五上期末测试卷 第3篇

一、我能端正地写出反义词。 (6分)

二、我会拼, 也会写。 (12分)

三、我能根据读音, 在括号里填入正确的字。 (5分)

四、我会圈出正确的读音或字。

将 (jiānɡjiànɡ) 来朝 (zhāo cháo) 霞

长 (zhǎnɡchánɡ) 跑柳梢 (shāo qiāo)

眨 (zǎzhǎ) 眼活泼 (pōbō) (已己) 经

(晴睛) 空 (因应) 该 (炒秒) 菜

五、我会连一连。 (4分)

六、我会照样子写。 (4分)

七、我会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 (把序号填在横线上) 。 (4分)

1. (1) 什么 (2) 多么 (3) 怎么 (4) 那么

(1) 爸爸_______关掉精彩的球赛看舞蹈节目了呢?

(2) 蜻蜓展开小小的翅膀, _______漂亮啊!

(3) 乌鸦用_______办法喝到了瓶子里的水?

(4) 军舰上有_______多海鸥。

2. (1) 吗 (2) 吧 (3) 呢 (4) 呀

(1) 棉花姑娘问蚜虫:“你们是谁_______?”

(2) 你赶紧睡觉_______, 明天还要上学_______。

(3) 小壁虎借到尾巴了_______?

阅读·积累 (20分)

八、我能按照课文内容填空。 (10分)

九、我会读短文, 回答问题。 (10分)

树叶是小毛虫的摇篮, 花朵是蝴蝶的眠床。歌唱的鸟儿, 有一个舒适的 () 。辛勤的蚂蚁和蜜蜂, 都住在漂亮的大宿舍 (shè) 里。小螃 (pánɡ) 蟹 (xiè) 和小鱼的 () , 在蓝色的小河里。蚂 (mà) 蚱 (zh) 和蜻蜓的家园, 在绿色的田野上。可怜的风没有家, 东跑西跑也找不到一个地方休息, 天一阴就急得不住地流眼泪。我们最幸福, 生下来就有爸爸妈妈给准备好了家, 在家里安安稳 (wěn) 稳地长大。

1. 选一选, 在文章的括号里填上词语。请填序号。 (2分)

(1) 乐园 (2) 小窝

2. 下面和短文中的“幸福”意思最接近的词语是 () 。 (1分)

A.幸好B.幸运

3. 我能按照短文内容把它们送回家。 (4分)

4. 我能正确地判断下面的说法。 (对的打“√”, 错的打“×”) (3分)

(1) 蚂蚁住在漂亮的摇篮里。 ()

(2) “云急得不住地流眼泪”是指天下雨了。 ()

(3) 这篇文章主要告诉我们云很可怜。 ()

【命题意图】

一年级第二学期期末测试由口头、书面两部分组成。口头测试占40分, 包括课内生字认读、课外生字认读、课文朗读、口语交际四个方面。本测试卷为书面测试部分, 占60分。

期末测试的目的是为了检验、改进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 本测试卷依据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 紧扣教材, 以基础知识为主, 遵循“注重基础、注重方法、注重能力、渗透情感”的原则, 以考察大部分学生语文知识掌握情况、学习能力为主, 也兼顾少数学有余力的学生, 力求让各层次学生都有所收获。本测试卷题量适中, 难度系数在0.92左右, 知识点覆盖面广, 仅“识字·写字”部分前四题就涉及教材内容35课, 占全册教学内容的70%。

“识字·写字”部分安排了七道题目, 采用一年级学生熟悉的写一写、圈一圈、连一连、选一选等形式, 符合一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前三题, 针对本册教材的重点, 考察学生正确拼读、端正书写的能力, 以反义词、看拼音写词语、同音字辨析三种形式出现, 考察学生掌握字形、理解意思及准确运用的能力, 题型比较灵活。第四题考察了多音字、易错字, 重点考察学生基础知识的落实情况。第五至第七题, 选取了量词、偏正词组、语气词等本册教材中的重点和难点进行考察。在测试卷中选取了课文中出现的词语、词组形式, 稍加变式和拓展, 意在检查学生搭配、运用的能力, 更进一步地让学生通过测试积累语言, 提高语文学习的兴趣。

人教版语文五上期末测试卷 第4篇

一、直接写得数。

22×40= 40×10= 800÷40= 1.8+3.5=

5.4-0.9= 15.8-6.8= 250×4= 93÷3=

8.8+5.5= 76÷2= 0÷500= 120-98=

9.3+0.5= 1-0.4= 76÷4= 96÷6=

20×500= 73×0= 560÷8= 400÷50=

二、计算。

1.列式计算。

12.2-8.9= 42×48= 612÷9=

2.脱式计算。

437+245-398 252×3÷6 800-36×14

864÷3÷4 504÷(4×2) (711-225)÷9

三、填空。

1. 5米4分米 =( )米 2.8米 =( )米( )分米

2.5元 =( )元( )角 1元2角8分 =( )元

20平方米 =( )平方分米 800平方分米( )平方米

一块黑板的面积是4( ) 小明身高128( )

2.闰年有( )天,这一年的二月有( )天。

3.三位数乘两位数,积最少是( )位数,最多是( )位数。

4.□40÷4,要使商是三位数, □里最小填( ), 要使商是两位数,□里最大填( )。

5.播放一部电影,从19时20分开始,播放了135分钟,到( )的时候结束。

6.有6个足球队,每两个队都要赛一场,一共要赛( )场。

7.连续7个月最多有( )天。

8.厨房在王芳家的( )面,阳台在王芳家的( )面,书房在客厅的( )面。

四、判断下面各题。对的画“√”,错的画“×”。

1.1米<1平方米。 ( )

2.每年的最后一个月都是30天。 ( )

3.边长4米的正方形,它的周长和面积 ( )

4.CCTV 1每天都在19:00准时播放《新闻联播》。

( )

5.每个月最少有4个星期日。 ( )

6.612÷6,商中间只有一个零。 ( )

五、统计与分析。

下面是三年一班男生、女生喜欢的电视节目的记录单。

请把上面的数据整理在下面的统计表中。

1.男生喜欢看( )的人最多。女生呢?

2.有女生和男生都比较喜欢的节目吗?

3.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4.请你分析此表,谈谈你的看法。

六、解决问题。

1.爱建学校三年级学生有510人去春游,如果租11辆大客车,每车坐48人,够不够?

2.一批货物,已经运了8次,共运l04箱,照这样计算,剩下的还要运15次,剩下多少箱?

3.为庆祝奥运会在我国成功举办,发行奥运邮票一套共12张,一张89元,买全套需多少钱?

4.阳明小学操场长95米,宽60米。小华绕操场跑了两圈,小华一共跑了多少米?操场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5.一块长32米,宽15米的长方形草地,每平方米草地每天能制造氧气75克,这块草地每天能制造氧气多少千克?

6.学校买了8套甲种桌椅共用了720元,买7套乙种桌椅共用了490元,两种桌椅每套相差多少钱?

试卷说明:

本次期末质量监测,严格遵循《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教参、教材的要求。本着以基础知识与综合实践能力为主,变式提高为辅的原则进行命题。下面是具体命题原则。

1.呈现方式。以调研反馈试卷形式呈现,按照7:2:1的比例进行命题:基础知识部分占70%,综合实践能力占20%,变形拔高题占10%。但是不出偏题、难题、怪题和奥数题,都是学生常见的与生活实际密切联系的题型。此次命题在策略方面做到了高分值题型基础化,综合实践能力拔高题低分化。例如填空题第7题,这是一道考察年月日知识的题,主要考查大月小月计算的问题,此题的分值只为1分。

2.程度与标准。命题的原则和标准,一定要按《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教参、教材的要求。这次命题是面向全体学生,要考虑到全体学生接受能力的差异,所以命题标准是以中等生为主。但是要得100分也不是很容易的,需要学生认真、细致,绝不能马虎,才可以得到100分。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期末测试卷 第5篇

húdié tuīcè xìwēi sū xǐng gùrán

()()()()()

zīshì yuànyì yōng bào shunlì zhùshì

()()()()()

2、比一比,再组成词语。

胶()脯()绪()恼()精()

咬()捕()著()脑()情()

3、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的服装高兴地()走得()()地想

()的歌声傲慢地()听得()()地瞧

4、给句中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深:①深度②深奥③从上到下或从外到里的距离大(跟“浅”相对)④深刻⑤感情厚⑥颜色浓⑦距离开始的时间久

A、这本书内容很深,初学者不容易看懂。()

B、夜深了,老师还在工作。()

C、他们的感情很深。()

D、这件事影响很深。()

E、这件衣服是深红的。()

F、河水有三尺深。()

5、短语填空。

不假()兴高()烈 成()结队 相()并论

千()万()大()失()()头()气千()万()

今年是狗年,你能写几个带狗的短语吗?

6、对对子。

天对(),雨对(),大陆对(),山花对()。

日对(),山对(),朝霞对(),春华对()。

7、照样子写词。

红通通

安安静静

自言自语

8、先组词再选词填空。

然()()()()()

①在这样一个小山村()还有这么现代化的文化建设,真让人惊叹。

②从她的话里可以感觉到,这件事情她()没有参加。

③王老师教了那么多年的语文,但()坚持认真备课。

④天气预报说今天下午有雨,到了下午()下起了大雨。

9、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秋天的雨,是一把钥匙。它带着()和(),轻轻地,轻轻地,趁你没(),把秋天的大门打开了。

海滩上有拣不完的美丽的贝壳,大的,小的,(),形状()。最有趣的要算海龟了。每年四五月间,庞大的海龟成群爬到()上来产卵。渔业工人把海龟翻一个身,它就(),没法逃跑了。

默写本学期学过的一首古诗:《 》

你所默写的这首古诗是()朝()写的,这首诗表达了诗人 思想感情。

二、阅读。

西沙群岛一带海水五光十色,瑰丽无比:有深蓝的,淡青的,杏黄的。一块块,一条条,相互交错着。因为海底高低不平,有山崖,有峡谷,海水有深有浅。从海面看,色彩就不同了。

(1)写海水颜色的词语有:

(2)把海水颜色不同原因的句子有“ ”画出。

(3)用“有……有……有……”写个句子:

阳春三月,沉睡了一冬的银梨树被蒙蒙细雨淋醒。它脱下破旧的外衣,又开始新的生活;它贪婪地吮吸着春天那清新、甜润的露珠儿,慢慢地长出逗人喜爱的嫩枝绿叶。

五月,正是它摆开绿叶白花衣裳的季节,婆娑的绿叶衬托着朵朵洁白的梨花,在明媚的阳光照耀下,像一片银色的海洋!

中秋时节,银梨树上挂满了大大小小的果实。它的外形扁圆扁圆的,与苹果的形状相似。它总爱“三只一群”、“五只一伙”地生长着。开始,果子的颜色呈淡绿色,后来颜色变深变黄了。来到这里的人们一看就会想到山区人民的生活一定比蜜甜。

走进果园,微风阵阵,你还可以闻到一股股清香,当好客的主人把又大又甜的银梨送给你品尝时,你就会知道银梨皮薄、肉脆、水多、味甜,可口极了,银梨确实可与北京鸭梨媲(pì)美。

银梨,你不但把美的花和美的果实奉献给人们,还为家乡人民开辟了一条致富之路。

我爱家乡的银梨。

(1)从短文中找出合适的词语填在拖括号内。

()的细雨()的露珠()的绿叶

()的梨花()的阳光()的海洋

(2)读短文,找出梨果的特点填空。

形状: 气味:

颜色:开始呈,后来。

(3)短文是按时间顺序来描写银梨的,表明时间的词语的有:

(4)给短文加上一个合适的题目,填在文前的“ ”上。

三、习作。

[老师的话]你们都是伴着童话故事长大的,不仅听过一个又一个童话故事,还在课本上学过或在课外读过不少故事。我们都知道读童话故事是很过瘾的,那么写童话故事更是一件过瘾的事。大胆尝试一下吧!成功的快乐一定是属于你的!

要求:从下面几组词中选择一组,以它们为主人公展开想象,写一篇童话故事。叙述要清楚,语句要通顺。

A、铅笔、橡皮、转笔刀

B、眼睛、耳朵、鼻子、嘴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语文期末测试卷 第6篇

b()m()d()n()g()h()q()zh()ch()z()s()

()

二、按顺序填写四个声调。(20分)

如:ba(ba)(ba)(ba)(ba)

fa()()()()

da()()()()

he()()()()

ma()()()()

人教版语文五上期末测试卷 第7篇

时间120分钟,总分120分

姓名分数.一、积累与运用(25分)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伫蓄(zhù)

称职(chân)

窸窣(sū)

陛下(bì)B.匿笑(nì)

迸溅(bâng)

怅然(zhàng)

炫耀(xuàn)C.援助(yuán)

猝然(cù)

尴尬(gǎ)

嬉戏(xī)D.吆喝(yāo)

诀别(jüã)

扒窃(pá)

头衔(xián)2.选出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2分)

A.峭璧

闲情逸志

惊慌失错

踉踉跄跄 B.绵延

心旷神怡

获益匪浅

骇人听闻 C.颤动

更胜一愁

豪不犹豫

随声附和 D.愕然

恍然大悟

各得奇所

鸦雀无声 3.选出下列句中划线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2分)

A.被誉为“最美司机”的吴斌,几十年如一日服务乘客,任劳任怨,在生命的最后时刻,顶着肋骨被撞断和肝脏破裂的剧痛,停稳汽车,保障了乘客的安全。

B.她小心翼翼地撕开信封,将里面的紫色信笺拿出来,认真地读着每一个字。C.他俩表演的双簧真是太有趣了,连一向严肃的林老师都忍俊不禁地笑了起来。D.这个决定让我们莫名其妙,本来喧嚣的教室,立即变得鸦雀无声。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且句意明确的一项是()(2分)A.通过这次实践活动,使我们磨炼了意志,增长了知识。B.他看见大病初愈的朋友脸上露出了笑容。C.绍兴黄酒是全国最大的黄酒产地。

D.思想内容是否健康,是衡量作品好坏的重要标准。5.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2分)A.《赫耳墨斯和雕像者》选自寓言故事集《伊索寓言》,它是古希腊、古罗马时代流传下来的故事。

B.《小圣施威降大圣》选自《西游记》,是明代小说家吴承恩的作品,该书被列为我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

C.马致远,宋代作家,代表作有《天净沙•秋思》等。

D.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著有小说《骆驼祥子》,戏剧《茶馆》等。6.给下面语段的空白处依次填入一组句子,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接天莲叶,映日荷花,亭亭莲蓬,柔嫩玉藕,无不牵惹诗情,引人遐思。让我们学做莲叶的事业吧,;让我们学做荷花的事业吧,;让我们学做莲子的事业吧,;让我们学做藕的事业吧。

①把寂寞留给自己 ②把芬芳献给他人 ③以苦心孕育未来 ④以宽阔拥抱生活 A.②①④③ B.④②③① C.③②④① D.①④③② 7.诗文默写。(12分)(1)我寄愁心与明月。《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2),应傍战场开《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3)晴空一鹤排云上。《秋词》(4),便胜却人间无数。《鹊桥仙》

(5)李益在《夜上受降城闻笛》一诗中,写出征夫闻笛思乡句子是:。

(6)孔夫子论述学习与思考关系的句子是:。(7)《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一诗中陆游身处窘境仍坚持信念的诗句是。

(8)诸葛孔明教育儿子做人要宁静淡泊的句子

二、综合性学习(10分)

8.请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4分)

乌龟请求鹰教他飞翔,老鹰劝告他,说他的本性根本不适合飞翔。乌龟再三恳求,老鹰便把他抓住,带到空中,然后扔下。乌龟掉到石头上,摔得粉碎。(1)这个故事出自《

》,说明了(3分)

(2)这本书是世界文学史上流传最广的寓言故事集之一,你还知道其中什么有趣的小故事吗?请举出一例。(1分)。

9.作家冰心1923年发表了《 》《春水》两部诗集,创作上受到印度诗人________的影响,其诗歌作品善于捕捉刹那间的灵感,以三言两语抒写内心的感受和思考,形式短小而意味深长。(2分)

10.近年来,“候鸟儿童”现象成为全社会关注的话题之一。学校就此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下面是同学们收集的材料。根据材料提供的信息,给“候鸟儿童”下一个定义。(不超过35个字)

很多鸟类具有随季节变化而迁徙的特征。夏末秋初,这些鸟类由繁殖地往南迁徙到过冬地,春天由过冬地向北再返回到繁殖地。这些随季节变化而南北迁徙的鸟类被称为“候鸟”。近年来,大批农村青壮年进入城市打工,从事卖菜、卖早点、卖服装等工作,生活水平较低。他们把辛苦钱攒下来,每逢寒暑假,让远在家乡读书的孩子来和自己团聚,享受短暂的亲情。这些孩子不得不像候鸟一样,往返于自己的家乡和父母的打工地之间。(1)“候鸟儿童”是指(2分)

(2)为了表达对“候鸟儿童”的关爱,你认为可以采取哪些有益的行动?(2分)

三、阅读理解(45分)

(一)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1--14题。(15分)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11.解释加点字词。(4分)

(1)虽有嘉肴:

;(2)是故学然后知不足:

(3)教学相长也:

;(4)教然后知困:

12.句子翻译(6分)

(1)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3)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4)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13.用“/”给下列句子划分处朗读节奏(2分)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14.本文告诉我们什么道理?(3分)

(二)对比阅读《春》和《济南的冬天》,完成15——18题。(15分)

【甲】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朱自清《春》

【乙】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

——老舍《济南的冬天》

15.请给甲、乙两个文段各拟一个小标题(字数不多于5个字)(2分)【甲】

;【乙】

16.甲、乙两个文段都按照怎样的顺序来描写景物?请分别具体列出它们的写景顺序?(3分)

17.理解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说说它们表达作者怎样的感情?(4分)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

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

18.“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请结合原文,谈谈“妙”在哪些地方?(6分)

(三)阅读《父亲的清明节》完成19—22题。(15分)

父亲出生贫农,身高155公分,天生对子眼,脾气暴躁,性格内向,他讨到妈妈这样漂亮的老婆真是生对了时代。那是一个讲究“根正苗红”的时代。他的爱情在那个春天,因根正而苗红,因苗红而滋滋拔节,我姐是第一节,我是第二节,我妹是第三节。

有年清明,他带我去上祖坟。他买了鞭炮、香烛和纸钱,我跟在他后面,保持着距离。紧跟着父亲是十分危险的,他会突然回转身揪住我的衣领,责怪我很久以前做的一件错事。

到了坟上,他燃香点烛,放炮磕头。然后,叫我过去磕头。那些土堆土坑长满了灌木和杂草,据说里面住着我的祖先,我没见过他们,所以就没父亲那样老实。我腰都没弯,点了几下头。A父亲怒喝一声:“头点地!”我看见他的额头上果然沾着一块黑土,就把头狠狠地砸下去,砸得额头上尽是黑土。父亲口气稍有缓和:“你不磕头,祖宗不会保佑你。祖宗不保佑你,你不会有出息。”

父亲追,我跑。这是以前村子里经常出现的画面,每次我都被他逮住,受他一顿好打。突然有一次,我意外发现自己长劲了,父亲竟然追不上我。我得意地站在田埂那头,回望着他。他没追了,扯开喉咙骂,脸涨得通红,仿佛在流血。我突然觉得父亲好可怜,我甚至担心父亲会“流血”而死。不由自主地垂下头,我向父亲走去,准备承受他一顿痛打。但意外是,我越走近他,他的骂声就越小。当我走到他身边时,他的咒骂变成了一句不太温存的关切:“快回去吃饭,饭凉了。”

那次没有追上我,显然伤害到了父亲的自尊。他从此不再追我、打我,连骂都少了。我开始步入“自然生长”的轨道,好在深埋地下坟中的祖宗没有因为我的不虔诚而不保佑我。

我长大了,按照自然规律成长为一名男人,按照社会需要成长为一名公民,按照自身理想成长为一个诗人。而我的父亲,随之而老去。老年痴呆症让他变成一个淘气的孩子。他强行将蒸菜的垫架放进炊壶里,并用炊壶煮饭。他深夜醒来,质问我妈为何睡在他家里,并命令她“回自己家去”„„

有年清明,我带他去祖坟上扫墓。我买了鞭炮、香烛和纸钱,牵着他的手。现在他不会揪住我的衣领责怪我了。他缩头弓背,两只脚机械地走着,他比以前更加矮瘦,像捏在我掌心的一个揉皱的小小纸团。

到了坟上,我燃香点烛,放炮磕头。父亲突然望着我傻笑。我沿着他的视线摸摸自己的额角,原来那里沾了一块黑土。我也笑了,想起多年前,他对我一声怒喝“头点地”,我把额头使劲往地上磕,不禁笑出泪来。俄顷,我感到一股异乎寻常的灼热,抬头一看,呆住了。父亲拿着我插在坟头的香烛,点燃了附近一片茶林。风吹火猛,一忽儿,半边天都是红的了。我狂喊“救火”,幸而山下田里的乡亲看到山火,冲上来群起而救之,才未酿成大祸。

我当场赔付了八百块钱。乡亲们走了。我疲惫地坐在地上,看着满山焦土,B气愤地对父亲喝道:“头点地!”父亲站在那里,像认错的孩子,头差不多缩到脖子里去了。

又过了些年。那年的春天来得特别早,仿佛要特意来看看父亲。在妈妈的看护和春天的抚慰下,父亲安详地去世了。他的遗体躺在床上,就像一片薄薄的叶子。每年清明,我都要去父亲的坟头坐坐。点烛,燃炮。更多的是静默。悲伤像草一样被除掉了,尘世的喧嚣在烛火炮声里灰飞烟灭,剩下的只能是无边地静默。

19.文章主要记叙了父亲的哪几件事?请简要概述。(3分)

20.试分析文中A、B两处人物“怒喝‘头点地!’”的原因。(4分)A处B处:。

21.文章描写笔法细腻而有生活气息,请分析下列两个比喻句的表达效果。(4分)

(1)他缩头弓背,两只脚机械地走着,他比以前更加矮瘦,像捏在我掌心的一个揉皱的小小纸团。

(2)悲伤像草一样被除掉了,尘世的喧嚣在烛火炮声里灰飞烟灭,剩下的只能是无边地静默。:。

22.材料链接

(1)传统的“孝”比较强调长幼有序、顺从父母,新时代,“00后”孝顺观有了新的特点。A.节日里我会给爸妈写小卡片,感谢他们的付出,告诉他们“我很爱你们”。

B.我认为“孝”跟“顺”不是一码事,爸妈也有错的时候,比如,我一用电脑,我爸就不高兴,但需要的时候我还是会偷偷用的。

C.我偶尔会和妈妈聊聊明星的八卦,这是有科学一句的哦,专家证明现代人压力很大,适度地八卦是一种简单有效的心理调节方法。

(2)根据平凉“孝行少年”张晓改编的电影《我和妈妈》。

(3)《韩诗外传》卷九:“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意为“风不止,是树的无奈;而亲不在,则是孝子的无奈”。感叹子女希望尽孝时,父母却已经亡故。

作为00后且处于青春叛逆的同学们,多以张扬个性为名在家中对父母色厉、行傲、我行我素„„请结合自身的实际,谈谈你对行孝的理解。(4分)

四、作文(40分)

以《我从来没有这样______》为题,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记叙文。

提示:在生活的海洋中,有些事使你感到快乐、激动;有些事使你感到苦恼、懊悔;有些事使你感到反感、惊讶„„请选择你感受最深的一件事写出来。要求:

(1)将题目补充完整。

(2)以记叙为主,适当运用抒情、议论等表达方式。

七年级语文试卷答案

1.A 2.B 3.C 4.D 5.C 6.B 7.(1).随风直到夜郎西

(2).遥怜故园菊

(3).便引诗情到碧霄

(4).金风玉露一相逢(5).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6).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7).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8)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9.(1)《伊索寓言》(1分)

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规律性,不可违背规律。(1分)(2)如:“龟兔赛跑”、“狼来了”、“吃不到葡萄就说葡萄酸”等故事(1分)

10.繁星(1分)

泰戈尔(1分)

11.即使

因此

增长

不通、理解不了

12.即使有最好的道理,如果不学习,就不知道它的好处。(2分)知道自己知识的不足,然后才能自我反省。(2分)

.知道不足,然后才能自我反省;知道有不懂的地方,然后才能自强不息。(2分)13.是故学然后知不足。

14.教和学是相互促进的,教别人,也能增长自己的学问。15.甲:春花图

乙:雪后的山 16.都用了空间顺序。(1分)

甲文:树上——花下——遍地(1分)

乙文:山上——山尖——山坡——山腰(1分)

17.(1)蜜蜂忙碌的热闹景象,侧面写出春天百花盛开的景象,表现作者内心无尽的喜悦。(2分)

(2)用了拟人的手法,形象地描绘出了山尖连接着蓝天的秀美景象,表现作者对济南冬天的喜爱。(2分)

18.(6分)

①妙在雪之小,例如: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②妙在雪之色,例如: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③妙在雪之态,例如: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每答对一点得2分,共6分)

19.(1)清明带儿子去上坟,教育儿子对祖先要恭敬。(2)一次追打已渐长大的儿子未果。

(3)年老后一次随儿子清明上坟,因老年痴呆病纵火惹祸。(答对一点得一分,共3分)

20.A:父亲发现儿子为祖先上坟行礼时态度漫不经心。(2分)

人教版语文五上期末测试卷 第8篇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 而培养学生言语的感悟力, 最重要的途径就是言语实践。把课堂还给学生, 让学生与文本进行充分的对话, 在有趣的言语实践中有所思、有所悟, 可以使语文课堂扎实而又灵动。

《钓鱼的启示》一文在叙事的过程中插入了许多细节描写以及人物心理活动的描写, 这是此文在表达上的一个显著特点,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 笔者抓住课文的这一特点, 引导学生通过入情入境的自读自悟, 体会文中细节, 解读人物的心理活动及变化, 促进学生对课文主旨的把握, 深度体验人物情感。

【教学目标】

1.能正确认读生字新词。

2.通过朗读、默读等方式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理清文章的条理。

3.通过抓住重点词句, 联系生活实际, 体会“我”对鲈鱼的喜爱, 感受放鱼时的不舍, 把握“我”的心情变化。理解父亲没有商量余地地要“我”将鲈鱼放回湖中的理由。

【教学过程】

一、欣赏画而, 导人新课

师:我们—起来欣赏—张图片 (美丽的月夜图) , 看着这张图片, 你会用哪些词来形容?你想到了哪些词?

师出示词语:溅起涟漪银光闪闪月光皎洁月光如水

(学生齐读这些词语)

师:就是这样一个如诗如画的月夜, 一对父子在泛起涟漪的湖边钓鱼, 期间发生了一件怎样的事呢?让我们一起定进这个夜晚, 走入课文。

(语言文字的学习离不开积累, 从“月夜图”过渡到词语的积累,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善于积累的好习惯。)

二、初读感知, 理清脉络

1. 师:认认真真读课文, 把字读准, 把句子读顺。边读边想:在这个月光如水的夜晚, 发生了一件怎样的事?

2. 检查词语。

3. 师:用上刚刚读过的几个词语, 说说在这个月光如水的夜晚, 发生了一件怎样的事? (学生答) 谁能用小标题的形式来概括呢? (钓鱼、放鱼、启示)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并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来概括课文内容,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概括能力。帮助学生理清文章的脉络。)

三、扣“不舍”感悟“诱惑”

1. 师 (过渡) :”我”怀着依依不舍之情把鱼放回了湖中, 课文中哪句话表达了这个意思? (学生找)

师出示句子:“我慢慢地把鱼钩……依依不舍地把它放回湖里。”

2. 师:“我”舍不得, 不愿意放鲈鱼是有很多理由的。请你再次默读课文, 画出相关句子, 细细体会, 在句子边上写下你的感受。

3. 反馈交流。

A.鱼又大又漂亮。

(1) 你从哪些地方感受到鱼真的很大? (啊、好大、得意、从来没有、感叹号)

(2) 你从哪些词语中体会到了作者钓到这么大的鱼时的心情? (又惊又喜、欣喜若猛、兴奋)

(3) 你不仅读出了鱼的大, 还把作者的心情也很好地读出来了!

(4) 是啊, 多漂亮的一条鱼啊, 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师:鱼的大、鱼的美的确是“我”不舍得放的理由之一, 还能从其他角度来思考吗?

B.鱼来之不易。

师:何以见得? (学生答, 略)

C.无人知晓。

“我抬头看了一下四周……看不见其他人和船的影子。”

师:你真了不起, 把目光锁定在当时的环境中。谁能把那份静悄悄的氛围用朗读传达出来? (学生读)

师:我有点不明白了。这四周静悄悄跟放不放鱼有什么关系呀? (学生谈自己的理解)

(让学生在自学的基础上找到“我”不愿意放掉鲈鱼的原因, 通过品读感悟为理解“实践起来却很难”埋下伏笔。)

4. 这条好不容易才钓上来的鱼, 是那么大, 那么美, 还是在无人知晓的情况下钓上来的。面对这么诱惑人的鱼, “我”选择了什么呢?这要经历多么艰难的心理斗争啊?请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再读第三至第九自然段, 找出“我”心情变化的句子, 体会“我”实践起来的艰难。

A.学生汇报。 (先说句子, 再说体会到什么)

随学生汇报投影出示以下句子:

句子1:我和父亲得意地欣赏着这条漂亮的大鲈鱼, 看着鱼鳃在银色的月光下轻轻翕动着。

师:“得意”还呵以换成哪些词语?你能读出这种感受吗? (板书:得意)

句子2:“爸爸!为什么?”我急切地问道。

师:请用“急切”的语气读。 (板书:急切)

句子3:“可是不会钓到这么大的鱼了”。我大声争辩着, 哭出了声。

师:你体会到了什么?你能读好这个句子吗? (板书:委屈)

句子4:我再次把乞求的目光投向了父亲。

师:那是一种怎样的目光啊?“我”没有说话, 但“我”的眼睛在说话, 在无声地告诉父亲。想一想, 如果你是作者, 你会怎样乞求?

出示:我______________说:“____________”

师:可是儿子伤心的泪水、乞求的目光有没有打动父亲? (没有) 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出示:但是, 从父亲那不容争辩的声音中, 我清楚地知道, 父亲的话是没有商量的余地的。

师:想一想, 父亲又会怎样对儿子说?想象说话。

出示:父亲____________说:“_____________”

(利用课文的空白, 进行补白, 体会人物心理, 反衬在无人看到的情况下, 实践道德的艰难。)

句子5:我慢慢地把鱼钩从大鲈鱼的嘴唇上取下来, 依依不舍地把它放回湖里。

师 (板书:依依不舍) :“依依不舍”还可换成什么词语?你能读出这种感觉吗?

B.齐读这5个句子。

(在读中体会文章的语言形式, 从细节描写和心理描写中体会道德抉择的“难”, 为第二课时中对文章深刻内涵的把握做好铺垫。从作者“依依不舍”的心情入手, 让学生找找不舍的理由。抓住重点词句体会“我”对大鲈鱼的喜爱, 感悟钓鲈鱼之难。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 享受审美乐趣。循序渐进, 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

四、扣“盯”“得”, 感悟“抉择”

师:我不禁要问了, 父亲对这条鲈鱼无动于衷吗?这鲈鱼对他就一点诱惑也没有吗?

出示:父亲划着了一根火柴, 看了看手表, 这时是晚上十点, 距离开放捕捞鲈鱼的时间还有两个小时。父亲盯着鲈鱼看了好一会儿, 然后把目光转向了我:“孩子, 你得把它放回湖里去。”

师:哪个字最能体会父亲被诱惑了? (盯) 怎样看叫做“盯”呢?什么情况下会“盯”?

师:父亲就这样盯着鲈鱼, 而且是盯了好一会儿, 足以说明他被诱惑了。而此时他心里在想什么呢? (学生想象回答)

师:放还是不放, 这让父亲犹豫了, 为难了。但他最终决定放, 把目光转向“我”, 对“我”说—— (学生读)

师:是什么让父亲做出了这样的决定呢?

出示补充资料:为了保护鱼类资源, 在鱼类产卵、繁殖等特定时期, 规定禁止捕捞, 只有到了捕捞开放日才能捕鱼。每个公民必须遵守这个规定。

师:了解了这一信息, 你能理解父亲这样做的理由吗?

师:虽然父亲也很喜改那条鲈鱼, 也在进行着道德抉择, 但他的态度却是不容争辩的, 读——

生 (读) :“孩子, 你得把它放回湖里去。”

师:他的语气是没有商量余地的, 读——

生 (读) :“孩子, 你得把它放回湖里去。”

师:他的声音那么的坚决, 读——

生 (读) :“孩子, 你得把它放回湖里去。”

师:这句话中哪一个词最能说明父亲坚决而又不容争辩的态度? (得) 谁能换个词来读一读这句话? (一定、必须)

师:从这句话中, 我们感受到这是一位怎样的父亲? (以身作则、对孩子严格要求的父亲)

师:请读出你的感受。 (学生读)

师:这就是父亲的爱, 严格的爱、负责的爱, 齐读——“父亲盯着鲈鱼看了好一会儿……孩子你得把它放回湖里去。”

(通过抓住“我”心理变化的词语, 以及研读父子的对话, 感受父子面对鲈鱼时不同的态度, 从而真正理解父亲的话:“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 实践起来却很难。”)

五、课堂总结, 留下悬念

人教版语文五上期末测试卷 第9篇

一、计算题。(共40个知识点)

1.直接写得数。(每道小题1个知识点,共10个知识点)

3.5+0.6= 1.5-0.5= 0.89+0.9= 0×48= 720÷60=

3.3-1.8= 230÷5= 5.4﹣4.6= 125×8= 25×7×4=

2.竖式计算。(后两道小题需要验算;前三道小题每题2个知识点,后两道小题每题3个知识点,共12个知识点。)

(1)6.74+0.68= (2)64.7-3.74= (3)48×29=

(4)23-14.53= (5) 754÷29=

3.脱式计算。(能简算的要简算;每题3个知识点,共18个知识点。)

(1)3.27+6.4+2.73+3.6 (2) 6.45-0.58-1.42

(3)25×44 (4)24×15+169÷13

(5)2400÷25÷4 (6)(125+7)×8

二、填空题。(每空1个知识点,共20个点)

1.一个小数由4个十、5个一、2个十分之一和8个千分之一组成,这个数是( ),读作( )。

2.2011年我国的入境旅游人数达到了1 3542 0000人次,把这个数改写成用“亿”做单位的数是( )亿人次,精确到十分位约是( )亿人次。

3.根据36×20=720,578—558=20,列出一道综合算式是( )。

4.一个等腰三角形,它的顶角是30度,那么它的一个底角是( )度。

5.小红、小青和小兰同时买了同样的铅笔各一支,3天后小红用去2.03cm,小青用去1.83cm,小兰用去1.89cm,他们三人中,( )剩下的铅笔最长。

6. 2.5kg=( )g 3.08t =( )t( )kg

30.7dm2=( )m2 7km 430m=( )km

7.一个两位小数,用“四舍五入”的方法取近似数是9.4,则这个两位小数最大是( ),最小的是( )。

8.计算小数加减法时,一定要把( )对齐,也就是把( )对齐。

9.把0.56的小数点先向左移两位,再向右移三位, 结果是原来的( )倍,比原数大( )。

10.如图是一个直角梯形,如果∠1=45度,则∠2=( )度。

11.新星小学“环保卫士”小分队12人参加植树活动。男生每人栽了3棵树,女生每人栽了2棵树,一共栽了28棵树。男生有( )人,女生有( )人。

三、判断题。(正确的画√,错误的画×;每题2个知识点,共10个知识点)

1.用10cm、4cm和3cm的三根小棒可以围成一个三角形。 ( )

2.三角形按角可以分为锐角三角形、等边三角形、钝角三角形。 ( )

3. 4.02和4.020大小相等,意义也相同。 ( )

4.小东所在班级同学的平均体重是39千克,小亮所在班级同学的平均体重是35千克,小东一定比小亮重。

( )

5.三角形中,最大的一个内角一定不能小于60度。

( )

四、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每题2个知识点,共6个知识点;注意:第1、2小题为多选题)

1.下面选项中,运用了乘法分配律的算式有( )。

① 124×4+124×6=124 ×(4+6)

② 48×(21+29)=48 ×50

③(a + b) ×c = a×c + b ×c

④ 120×25×4= 120×(25×4)

2.从( )看下面三个立体图形的形状完全相同。

3.师生共32人去公园划船,大船租金30元,限乘6人,小船租金24元,限乘4人,下列( )方案最省钱。

①6条大船 ②5条大船,1条小船

③4条大船,2条小船

五、操作题。(共13个知识点)

1.涂色表示各小数。

2.先根据对称轴补全下面这个轴对称图形,再画出这个轴对称图形向右平移9格后的图形。观察平移前后的两个图形,你发现什么变了?什么没变?

3.以给出的三条线段为底分别在格子图中画一个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然后分别画并标出它们的一条高。观察三个图形的高,你发现了什么?

六、解决问题。(共21个知识点)

1.地球表面的海洋面积是3.61亿平方千米,陆地面积比海洋面积少2.12亿平方千米,地球的表面积是多少亿平方千米?

2.学校买来了32套办公桌椅,桌子每张142元,椅子每把58元,这批桌椅一共多少钱?(两种方法解答。)

3.小明星童装厂加工一批童装。原计划每天加工45套,40天做完,实际36天就完成了任务。实际每天比原计划多加工多少套童装?

4.下面是爱华小学四年级学生男、女生身高统计图。请认真分析统计图中的数据,回答下面的问题。

(1)身高在1.30-1.39米的男生有( )人,女生有( )人。

(2)男生和女生的人数在( )范围内差距最大。

(3)身高在1.30米以下的同学有( )人。

(4)有三位男生的身高在1.30米以下,并且体重在40千克以上,根据右边表格数据,你认为他们的身高、体重怎么样?你对他们有什么建议?

试卷说明:

一、试题结构

试卷分为六大题型,分别为计算题(40分),填空题(20分),判断题(10分),选择题(6分),操作题(13分),解决问题(21分);总计110分。

二、命题原则

考查知识点本册书中“四则运算及运算定律”“观察物体”“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小数的加减法”“三角形”“图形的运动”“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数学广角”等内容,突出本册书教学重点“整数、小数的运算”“小数的意义”和“图形的认识与运动”内容考查。

三、命题特点

1.注重数学“双基”,体现数学教育的基础性、普及性。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始终是学生适应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须的基本素养。本套试卷重点关注“双基”考查突出数学教育的基础性和普及性。具体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方面是关注学生计算能力的考查;第二方面,关注对本册书中基本概念掌握情况的考查。

2.注重数学基本活动经验和数学思想的考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与提出问题能力。本套试卷设计操作题重点考查学生的操作能力,并且通过设计问题引领学生观察数学操作活动,发现并提出数学问题。本套试题通过设计操作活动后的问题对接数学操作与数学思考,渗透数学思想,考查学生的数学活动经验的积累情况。

3.关注解决问题能力和数学思维的灵活性、发散性的考查,体验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本套试题注重创设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问题情境,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让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使学生有更多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增强了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和应用意识。同时,本套试题注重知识的综合性与问题的开放性,突出学生数学思维的灵活性、发散性的考查。

相关文章
创新公共服务范文

创新公共服务范文

创新公共服务范文(精选12篇)创新公共服务 第1篇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公共服务平台对国家或区域的技术创新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科技...

3
2025-10-24
匆匆中学生读后有感

匆匆中学生读后有感

匆匆中学生读后有感(精选9篇)匆匆中学生读后有感 第1篇匆匆读后感500字_读《匆匆》有感当细细地品读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

1
2025-10-24
草莓教学范文

草莓教学范文

草莓教学范文(精选17篇)草莓教学 第1篇“风儿轻轻吹,彩蝶翩翩飞,有位小姑娘上山摘草莓,一串串哟红草莓,好像……”优美的歌词,动听...

3
2025-10-24
仓储类课程范文

仓储类课程范文

仓储类课程范文(精选7篇)仓储类课程 第1篇物流产业是复合型产业,发达的物流能加速传统运输、仓储和零售等行业向现代物流服务领域延伸。...

1
2025-10-24
创造性批评:解说与解读

创造性批评:解说与解读

创造性批评:解说与解读(精选8篇)创造性批评:解说与解读 第1篇创造性批评:解说与解读作为诗性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审美批评,同文学艺术实践...

2
2025-10-24
初二地理试卷分析

初二地理试卷分析

初二地理试卷分析(精选6篇)初二地理试卷分析 第1篇莲山 课件 w ww.5 YK J.COM 4 初二地理试卷分析二、试题所体现的新课程理念和...

3
2025-10-24
常州市河海中学文明班小结

常州市河海中学文明班小结

常州市河海中学文明班小结(精选2篇)常州市河海中学文明班小结 第1篇常州市河海中学2008~2009学年第一学期 八(1)班创 文 明 班 ...

2
2025-10-24
财务负责人身份证明

财务负责人身份证明

财务负责人身份证明(精选14篇)财务负责人身份证明 第1篇财务负责人身份证明及签字样本兹证明为我公司财务负责人。特此证明。身份证复印...

1
2025-10-24
付费阅读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