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内容
让心情回到原点
来源:莲生三十二
作者:开心麻花
2025-09-19
1

让心情回到原点(精选6篇)

让心情回到原点 第1篇

有些事情,要等到你渐渐清醒了,才明白它是个错误;有些东西,要等到你真正放下了,才知道它的沉重。人生不如意的时候,是上帝给的长假,这个时候就应该好好享受你的假期。

也许正是失去,才令我们完整。每一个完美的人,在某种意义上说,是一个可怜的人,他永远无法体会有所追求、有所希冀的感觉,他永远无法体会爱他的人带给他某些他一直追求而得不到的东西的喜悦。

人生有善良的一面,也有黑暗的一面,你永远无法想象自己究竟可以有多黑暗,即使是最善良的人,一旦失去了理智,蛰伏在心里的那个魔鬼就会幡然觉醒,那个时候结局会比现实更黑暗。

人在熟悉以后才知道人的很多短处,很多人已经习惯了在背后不怎么表扬熟人。我们在背后说熟人的坏话绝对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如果有人问我们对于自己熟人的印象,那么你尽量思考他们的长处与值得称道的地方。

人越长大,越会接近一个真相:不是毎个人都喜欢自己。被喜欢是多么重要的自我肯定,但如果对方不回应,或者忽视你,甚至不公正地对待你,不是因为你做错了什么。也不是因为你不够好。

有人说,生活是一种享受;有人说,生活是一种无奈。其实,生活有享受也有无奈,有欣慰也有困惑。生活就象一枚青果,你含在嘴里慢慢品,细细嚼,便有诸多滋味在你舌尖蔓延,也甜,也酸,也苦,也涩。

你不需要解释你的行为,别人不会在意你的解释。如果你被批评,请记住,那是因为批评你会给他一种重要感,也说明你是有成就,引人注意的,很多人凭借指责比自己更有成就的人得到满足感。

年少的时候,觉得孤单是很酷的一件事。长大以后,觉得孤单是很凄凉的一件事。现在,我觉得孤单不是一件事。有时候,人所需要的是真正的绝望。真正的绝望跟痛苦、跟悲伤都没有什么关系,真正的绝望让人心平气和。

对比是痛苦的源泉。但你无法抑制自己总要对比,解决的唯一方式是不要和别人比,而是和自己的过去比;不要横向比,而是纵向比。你已比过去好了十倍,突然发现有人比你现在还好,你的快乐突然就没了。其实,你管别人做甚?记住,你只要拿到你要拿到的就好。

人生是一条有无限多的一个岔口,每个人都要不停地做选择,而不同的选择也必定造就不同的人生。其实每一个岔口的选择并没有真正的好与坏,因为每一段人生都是我们自己独一无二的选择。

有些事,有些人,哪怕再重要,再难以割舍,也不要为之纠缠太久,时间长了,你会烦,会痛,会厌,会累,会神伤,会心碎。到了最后,不是你与哪个人、哪件事过不去,而是弄丢了自己。不要指望悬崖前面还有路,即便有路,也是千回百转,难及终点。转个方向,放弃一条路,才能踏上另一条路。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一念一清净,心是莲花开。心若清净,三千大千世界,无处不是净土。人生的悲欢离合,酸甜苦辣,皆系于心,心态若安好,有什么是真正过不去的坎呢?身在红尘之中,凡事以善为本,有所为,有所不为,心坦然、平和、宁静,如开放的莲花一样自然、从容,不为谁开不为谁落。

身外再精彩,他人再美好,都与你无甚关系,你就是你,只须梳理自己的羽毛,飞你想去的地方;世界再冷漠,别人再虚伪,这些也与你无甚关系,你还是你,若把生活看成一种刁难,你终会输,若把生活当做一种雕刻,你总能赢。别以为世界抛弃了你,其实世界压根没空搭理你。

淡然,是一种领悟,一种释怀;踏踏实实做事,踏实,是一种历练,一种沉淀。以小溪的姿态浅行,以高山的心怀沉静,这世界上,有许多事并没你想象的那么好,也没你想象的那么糟。学会了望,给自己一份坚定;学会回眸,拂去浮躁。风雨中,把头抬起;辉煌中,把心放低。淡泊岁月!

苦才是人生,痛才是经历,累才是工作,变才是命运,忍才是历练,容才是智慧,静才是修养,舍才是得到,做才是拥有。心平气和地告别过去,只争朝夕地活在当下,淡定从容地迎接未来。人的心,什么都不装时叫心灵;装一点时叫心眼;装的多时叫心计;装得更多时叫心机。

我们不停寻找幸福,暮然回首,幸福其实就在身边,我们需要做的是停下来,慢慢感受这份幸福。一生中,想要追求的东西太多了,有舍才有得,这是一种智慧,而我们更需要这样一份心境。再深的伤口总会愈合,无论它会留下多么丑陋的疤;再疼的伤痛终会过去,无论它曾经多么痛彻心扉。

你的努力与坚持,即便没有迅速回报,但一定会以其他方式呈现。你犯下的错,当下或许没有惩罚,也会从别的地方让你付出代价。你在这世上做过的任何一件事,都会对这个世界产生或多或少的影响,然后化作不同形态投射在你身上,然后改变你。这就是能量守恒原则。

一段路上,朗朗的笑声;一段路上,委屈的泪水;一段路上,懵懂的坚持;一段路上,茫然的取舍;一段路上,成功的自信;一段路上,失败的警醒每一段经历注定珍贵,它必将令你忆起智慧,生命的丰盈在于心的慈悲,生活的美好缘于一颗平常心。不必雕琢,踏踏实实做事,简简单单做人。

一个人只要知道自己真正想要什么,找到最适合自己的生活,一切外界的诱惑与热闹对于他就的确成了无关之物。你的身体尽可能在世界上奔波,你的心情尽可以在红尘中起伏,关键在于你的精神一定要有一个宁静的核心。有了这个核心你就能成为你奔波的身体和起伏的心情的主人。

朋友很多,知交者少;好友很多,知情者少;情绪很多,分享者少;缘分不多,知心就好;情不论长,真心就好;人生苦短,不负就好;真正的朋友、知己、恋人;真正的关心、爱护、守候,总是在你感觉受伤时,突然出现,陪你经历;遭受风雨时,挺身而出,肝胆相见;困难苦闷时,及时出现,雪中送炭。

人生的航程,不总是一帆风顺。有风有雨,才能承载生命的厚重;风轻云淡,才适合静静领悟。给自己一个放松的理由,别让太多承载负重了心灵;给自己一个释然的方式,别让太多琐碎凌乱了平静;以风的执念飞翔,以雨的心胸求索,在平淡中快乐,在精彩中淡然。

猫喜欢吃鱼,可猫不会游泳。鱼喜欢吃蚯蚓,可鱼又不能上岸。上天给了你许多诱惑,却不让你轻易得到。要想实现,就要自己奋斗。人生就像蒲公英,看似自由,却往往身不由己。生活没有如果,只有结果,自己尽力了,努力了,就好。

人生贵在一个耐字,承受得住,经受得起:耐冷,事态炎凉,要随遇而安,坦然处之;耐苦,面对苦难,百折不挠,终有云开日出时;耐躁,心静如水,不为钱权利所累,笑看云卷云舒;耐烦,宰相肚里能撑船,他人气我我不气;耐忙,有点忙碌是个福,免得无聊;耐辱,受点诽谤也是福,免得骄傲。

很多时候,当我们不知道怎么办的时候,请选择随顺因缘,也许这就是最好的选择。胜出者往往不是因为能力而是因为观念。要用行动控制情绪,而不要让情绪控制行动;要让心灵启迪智慧,而不能让双耳支配心灵人生如画,让人仔细欣赏;成功需要努力耕耘,也需要耐心等待。

一念之间,相隔万年。人生,既是过出来的,更是选出来的。一念之间的抉择,你的人生格局从此不同。对于重要的人,不要信口开河;对于重要的事,不要头脑发热。人,可以犯错,但不是任何时候都错得起。有些话一出口就是一生的伤,有些事一出手就是不能回头的路。珍惜,才会拥有。

人生浮浮沉沉,若能淡然处之,生活就会展现优雅的笑容。活得淡泊,方能平和;心态平和,方能致远。人生的许多档次,不在于外在的包装,而在于内心的品质;人生的许多境界,不在于跟随,而在于尝试;人生的许多寻找,不在于千上万水,而在于咫尺之间。

心宽才路宽,只要我们把心放宽,我们的人生之路才会豁然开朗。会有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豁达之感,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不要为了一时的得失,而伤心难过,想想说不来会带来好处也未可知,我们要保持一颗乐观向上、把心放宽的心态,要有范仲淹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宽大胸怀。

学会珍惜生活给予你的一切。被爱是幸福的财富,爱人是快乐是付出。假如他离开了你,微笑着给他祝福,宁愿骄傲的孤单,也不委屈的喜欢。善待自己,宽容他人。做人,不能过盛,得意时兀凌人,处高时莫自居,喜怒勿形于色,成败内敛于胸;不能过怨,能甘于檐下,可远离尘世。

逝去的东西,最好不见,最好不念。有些人,有些事,适合放在心里。伤口,是时间的印痕,疼在记忆里,也疼在心里;伤口,是斑驳的思绪,有泪的苦涩,有心的迷离;伤口,是一首难言的旋律,不需多说,更不需解释,只有自己最清晰。不提及,是已经封存已经放弃;不修葺,是怕新的伤口,新的记忆。

浮生若茶,甘苦一念。甘甜藏于苦中,苦中酝酿着甜,人生如是。是苦是甜,你知道的,只是当下的感受,却未必看得见下一刻的转变。人生若茶,生活似水,水能让茶由苦变甜,生活的磨砺能使人超越苦难而尝到幸福的甜蜜。不经苦,何来甜。一念苦,一念甜,转个念就是希望。

人生本是磨难,在自己的哭声中降临世界,在亲人的哭声中与世长辞!拥有与失去只是一念之差,得到了财富却失去了亲情,得到了智慧却失去了快乐,实现了梦想却失去了健康。每一个生命都有残缺,不必做太多比较,每一种生活都有乐趣,不必做完全统一,物竞天择未必强者生存,宽心接受享受美好过程。

人只有将寂寞坐断,才可以重拾喧闹;把悲伤过尽,才可以重见欢颜;把苦涩尝遍,就会自然回甘。信了这些,就可以更坦然地面对人生沟壑,走过四季风霜。言者随意,但生命毕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每一寸时光都要自己亲历,每一杯雨露都要自己亲尝。

冬天,他给了你一杯温水。可你惦记着其他饮料,所以你将它放置一旁。等你想起那杯水时,可惜它已经变得冰冷刺骨。你再也不能埋怨任何了。别忘了,起初这水是热的。

让心情回到原点 第2篇

企?I大学的定位关乎其能否真正发挥应有的价值。目前,很多企业大学将承接战略作为核心定位,针对这一现状,笔者提出了企业大学应把打造企业领军人才作为核心定位的理论模型,并在此定位下进行人才培养、文化建设、关键能力提升的运营。

稻盛和夫在八十高龄出面执掌陷入经营困境的日本航空公司,仅仅两年时间就实现大幅盈利,被业界称为奇迹。他在日航扭亏为盈后发表全员讲话时说:“许多人认为,企业的经营最重要的是确定经营的战略,但是我认为,最重要的是那些看不见的公司风气和员工意识。也就是说,如果每一位员工都能够为自己的公司自豪,都能够发自内心地为公司服务,那么这一家公司就一定会发展得很好。”如果一所企业大学还在寻找发展方向,那么稻盛和夫的这段话就是最好的指路明灯。定位与运营共长

1956年,美国通用电气公司成立了全球第一所企业大学――克劳顿管理学院,开启了企业大学的先河。克劳顿管理学院经过传奇CEO杰克?韦尔奇在位期间的精心营造,成为了通用公司的业务动力源泉。进入21世纪,在克劳顿管理学院披荆斩棘的求索道路上,迎来了中国企业不畏艰辛的身影。

在文化管理日益受到重视的今天,企业大学承载着企业家对愿景的不懈追求。在2017年中国最佳企业大学评选活动中,组织方收到上百所企业大学提交的参评样本,是历届活动样本数量最多且竞争最激烈的一年,中国企业大学的迅猛发展势头由此可见一斑。

要办好企业大学,首先必须回答两个关键问题:其一,企业大学在企业的经营管理中究竟应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才能发挥价值最大化;其二,企业大学如何运营,才能实现预期目标,扮演好不可替代的角色。这两个问题的实质其实就是企业大学的定位和运营,同时它们又互为一体,定位决定运营,运营体现定位。

要回答第一个问题,最好的参照是中国历史上的两所著名学校:广州黄埔军校和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简称抗大)。孙中山先生在二次革命失败后痛定思痛,血的教训让他认识到革命必须要有自身的武装力量,因而黄埔军校的办学宗旨就是培养军事人才,打造军事力量。而在延安壮大的抗大的使命与前者不同,体现的是军事和政治并重,主要是培养我党的干部,而并非单纯的军事人才。但无论是黄埔军校还是抗大,它们的主要任务都是培养、塑造人才。

当前,很多企业大学把承接企业战略看作企业大学的核心使命,这样的定位其实偏离了企业大学的固有属性。企业大学和企业的其他主要部门机构,如人力资源部、财务部、市场部一样,都是执行部门,部门与部门之间相互配合所形成的合力才能实现战略。企业大学的定位锚定于战略之上,就意味着企业的其他部门都要从属于企业大学,为企业大学服务。显然,这样的逻辑不符合企业发展的规律。

从企业大学的演进来看也能阐释同样的道理。在企业大学出现之前,员工培训、人才培养和文化建设等工作主要归属人力资源部,但无论员工培训、人才培养,还是文化建设,都是零散化和片段化,在部分企业甚至成为一种充饥解渴的短期行为。

随着企业对人才培养和文化建设的重视,这两项工作必须朝着体系化、连续化的方向发展,并且要更大程度地挖掘人才和文化的潜力价值,打造企业的动力引擎,企业大学也就应运而生。从本质上看,企业大学脱胎于人力资源体系,但它的根基依然离不开员工培训、人才培养和文化建设。

因此,企业大学的定位必须能够体现“根”的价值,一旦脱离了根本,企业大学就会成为“四不像”,沦为鸡肋部门。笔者将企业大学的定位用下面的图标来表示。

笔者认为,企业大学定位最合适的落脚点是“打造企业领军人才的摇篮”。企业是营利性组织,要获得盈利必须在竞争中获胜,这是颠扑不破的法则。企业要掌握竞争的主动权,归根结底依靠的是人才,是能够在竞争中取胜的“将军”。总书记对我党军队建设的方针有三句话:听党指挥、作风优良、能打胜仗。其中能打胜仗非常关键。企业大学做再多的工作,如果不能帮助企业在竞争中取胜也是徒劳。

比尔?盖茨曾说:“如果把我们公司顶尖的20个人才挖走,那么我告诉你,微软会变为一家无足轻重的公司。”企业最大的资本是人,最有价值的武器也是人,企业大学只有践行以人为本的服务宗旨,才能发挥它的最大价值。文化与能力齐飞

确定了企业大学的定位,企业大学的运营工作就随之展开。要培养能打胜仗、始终把落实企业战略作为核心职责的将军,企业大学必须在文化建设和关键能力提升这两个着眼点发力。

人才培养要和文化建设与关键能力提升相结合。人才是中心,文化与能力是两翼。人才培养的关键是人才的梯队培养,既要关注现有的干部队伍,也要积极审视后备干部和基层骨干,将后备干部的储备过程与业务推进相结合,保障企业随时能够有足够调用的人才资源。

回到德育的原点 第3篇

“原点”其实就是事物 (事理) 的起点, 是脱去了穿在事物 (事理) 身上的五彩外衣, 洗尽其身上的铅华后而显露出来的事物 (事理) 的最原初状态。它最能反映事物 (事理) 的客观现状、客观规律和个性特征, 它以朴拙、本真、实在来彰显事物 (事理) 的客观规律和个性特征。它是人们认识事物 (事理) 的必然起点, 是人们揭示事物 (事理) 客观规律的核心原点。“原点”与“终点”是相对概念, “终点”是人们根据自己的思想认识在“原点”基础上融进自己的见解、主张和实践而形成的新的结果, 是“原点”的放大和增值。

德育的“原点”和“终点”分别是什么呢?其实, 我们的祖先早就清楚地告知了我们, 《礼记大学》中“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不就是千古以来德育工作最佳的序列吗?在这个序列中, 德育的“原点”就是“正心修身”, “终点”就是“平天下”。但是, 长期以来, 我们把德育的“终点”亦即“平天下”作为德育的“原点”, 把诸如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热爱党、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等作为学校德育的重要内容, 给学生灌输了许多形而上的东西, 而把真正的德育“原点”亦即“正心修身”凉了起来。庄子说“万物有成法而不说”, 德育也有自己的“成法”, 也有循序渐进的客观规律, 想抛开“成法”而直接迈入“终点”, 那是违“成法”之举。因此, 作为中小学德育, 必须守“万物”之“成法”, 必须回到德育的“原点”, 把引导学生“正心修身”这项工作做扎实, 做彻底, 然后才有我们所期望的“平天下”。只要做扎实, 做彻底了“原点”工作, 后面的“齐家”“治国”“平天下”才会有丰实的基础, 才会有真正的“平天下”的内涵。

有了这样的认识, 我们还必须弄清楚“原点”德育的基本内容, 并在基础教育阶段努力把这些内容落到实处, 让学生真正“正心修身”。笔者以为, “原点”德育至少应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基本内容。

衣、食、住、行之生活德育。我们的教育工作者能否回答以下问题:衣、食、住、行的科学内涵有哪些?哪些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哪些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衣、食、住、行与人的发展是什么关系?它们与学生求知学能到底熟重熟轻?衣、食、住、行仅是人发展的物质依赖还是其原本就是人的素养特征如果这些问题不能厘清, 我们的教育工作者对此没有科学的认识, 都认为这些是不值一提的区区小事, 它们与指导学生求知学能相比要逊几筹, 那么, 我们的学生穿奇装异服、吃垃圾食品、站没有站相坐没有坐相、走路东倒西歪弯腰驼背就不足为奇了!学生的衣、食、住、行恰恰是我们德育质量的表现, 是我们教育“产品”的外显形象, 而外在形象所彰显的又恰恰是其内在素养, 是其人文素养的自然流露。

当今的中小学生会穿衣、吃饭、坐卧、走路吗?他们心中有衣、食、住、行的标准吗?他们在衣、食、住、行上的不良行为会自我矫正吗?答案多半是否定的。如果要追根溯源的话, 这个问题就会复杂化:有学生喜闻乐见的教材吗?有符合中小学生认知规律的教材吗?教师会教吗?教师自己是衣、食、住、行的楷模吗?有对学生衣、食、住、行生活规范的考评吗?在学生的成长规划中, 它们占有一定的比例吗?如果这些问题的答案又是否定的, 那么, 我们的德育工作费力不讨好就应该有答案了。

自己动手、丰衣足食之劳动德育。当今中小学生普遍不爱劳动、逃避劳动, 以为劳动, 特别是体力劳动是“贱活”, 以为从事体力劳动是胸无大志。这固然与几千年来“唯有读书高”的封建思想有关, 但也与现时学校的德育密切相关。

作为德育“原点”的劳动德育, 必须牢牢树立以下观念:其一, 劳动创造生活。生活之中的衣、食、住、行, 不会从天而降, 只有从劳动中来。美满幸福的生活一定是靠自己辛勤的劳动而来, 付出的劳动越多, 所获得的就会越多。什么“不读书穿草鞋, 读好书穿皮鞋”是非常片面的说法, 没有“穿草鞋”的哪来“穿皮鞋”的!只有劳动的分工不同, 没有劳动的贵贱之分。其二, 劳动就是生活。生活的主要内容是劳动, 其次才是休闲与吃喝拉撒。生活在社会中的许多人每天所做的重要事情就是劳动, 公务员、工人、商人、农民、教师等等, 他们的绝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劳动之中。劳动除了能获取报酬以换回生活物质外, 更主要的, 劳动是生活的内核, 劳动给予劳动者精神以充盈, 给予劳动者生命以价值。当一个人停止劳动而仅有报酬的时候, 他的精神就会渐渐空虚, 他的生活就会不充实, 他会更多地感到无聊与寂寞。其三, 劳动创造美。劳动不是丑, 体力劳动不是贱, 劳动是诗, 劳动是画, 劳动是美。美好的生活、美丽的艺术、理想的追求, 无不从劳动中来。美的质量与劳动的付出是成正比的。丰收的田野是农民汗水的杰作, 动听的天籁是音乐家歌喉的杰作, 传神的图卷是画家妙手的杰作舒适的教室是学生汗水的杰作, 温馨的校园是师生汗水的杰作。有了这三个观念后, 如何使这三个观念被学生认同并内化, 则需要做更多的工作。因为这只仅仅解决了什么是劳动的问题。如何劳动, 如何在小学、中学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劳动, 如何科学地评价劳动, 也是一个相当繁复的系统工作。

仁、义、礼、智、信之情操德育。有人慨叹:当今学生不懂“感动”、不会“感动”!还有人慨叹:当今学生不懂规矩、不识礼节!恐怕问题的症结之一就是对德育“原点”的忽视。中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孟子和董仲舒提出并完善的“仁”“义”“礼”“智”“信”这一中华伦理道德体系并没有过时, 且恰恰是对学生进行道德情操教育的最佳内容, 是德育“原点”之重要内容。从孟子对前四者的解释“恻隐之心, 仁之端也;羞辱之心, 义之端也;辞让之心, 礼之端也;是非之心, 智之端也”来看, “恻隐”“羞辱”“辞让”“是非”以及董仲舒所提出的“守信”恰恰是现今学校德育的软肋, 学生不懂“感动”、不会“感动”以及“不懂规矩”“不识礼节”可以说都是缘于这个软肋。当然, “仁”“义”“礼”“智”“信”的内涵并不仅仅是“恻隐”“羞辱”“辞让”“是非”“守信”所能概括的。但我们至少可以在这些方面对学生进行一些感性教育, 让他们懂得同情弱小、疾患、苦难、灾难, 恻隐生死离别、悲天悯人;让他们懂得荣与耻, 知道“脸红”是谦逊, “无所谓”是耻辱;让他们懂得推辞谦让是美德, 舍己为人是美德, 先人后己是美德;让他们懂得善于明辨是非是智, 善于取舍利害是智, 善于去伪存真是智, 善于求真务实是智;让他们懂得“君子一言, 驷马难追”是信, “言必行, 行必果”是信, 卯时寅到是信

几千年的中华传统道德教育体系形成了许多典型的成功教育案例, 也积淀了许多成功的教育方法。只要我们能推陈出新、联系实际, 吸取精华、去其糟粕, 就一定能找到适合中小学生的具体教学内容和方法。当然, “仁”“义”“礼”“智”“信”的教育也是德育“原点”中最难实施的基本内容之一, 可它们也是“原点”德育中最重要的基本内容之一, 更是学生道德情操中最核心的内容之一, 故而要实施这几个方面的内容, 要促使学生真正能成为践行“仁”“义”“礼”“智”“信”的忠实“信徒”, 要使学生的人文素养跃升档次, 并非一日之功, 并非一年两年可就, 并非老师那滔滔不绝的灌输可就, 教育的方法和艺术才是关键的。

能做好以上三个方面的基本内容, 学生的“正心修身”之功也就练得差不多了, 学生在生活中, 在劳动中, 在道德情操方面都得到了锻炼和熏陶, 无论是外在形象, 还是内在素质, 都得到了非常良好的提升。有了这样良好的“正心修身”之功, 其今后“齐家”“治国”“平天下”就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基础, 德育的“原点”最后将成功走向“终点”, 德育就自然而然地实现了自己的目标。

回到“原点”是为了更好地走向“终点”。

让管理回到原点 第4篇

管理的真相

欧洲著名的管理大师和管理教育家,圣加仑管理学派的创始人弗雷德蒙德·马利克在《管理:技艺之精髓》一书中,着重阐述了让管理回归原点的管理常识,指出管理是一种技艺,其精髓就是把资源转化为价值。而将资源转化为价值,仅需要按简单的原则,使用简单的工具,完成管理任务。这是一场向固有管理模式发出挑战的管理理论革命,作者旨在令那些在实践中广为使用却错得离谱的管理理论无处藏身,让那些与结果无益却空耗资源的花拳绣腿从管理领域消失。

该书首先要解决的是“管理是什么”的问题,作者指出管理不是地位、级别和特权,管理也不能成就企业家,管理有别于具体业务,不是业务经营,也不是企业经济学,而是一门独立的学科,是从实践到实践,从目标到结果,从资源到价值的过程。其二要解决的便是“如何管理”的问题,这是一个较为系统而复杂的工程,作者在书中通过人员管理、经营管理,以及对综合性管理职能的分章节介绍,颠覆了市面上关于管理的一个个金科玉律,将复杂还原成了简单,将定理回复成了经验。

作者努力将人性带入管理的高层境界,试图将管理从方法论升华为一种世界观。书中认为,企业发展的目标不是股东收益最大化,企业存在的目的也不是增长,企业存在的使命只有一个,那便是创造顾客价值。这种顾客价值,是企业为顾客提供产品的价值,是提供使顾客愿意慷慨解囊的产品,企业一旦背离了顾客价值,企业的任何增长,包括企业价值都将无任何意义。

正确管理的内涵

在一个资本流通相对发达的社会里,股东在意的并不是企业的发展前景,而是企业作为资本在市场上可以出售变现的价格。很多管理学者一直标榜的企业价值,只有在企业被兼并重组时才有意义。

同时,股东收益最大化,是企业管理中的一个误区,它仅能作为企业实现顾客价值后产生的一个附产品,而不应作为企业的目标;如果以此为目标,企业将陷入追求短期收益,抛弃产品研发,为报表增长而摒弃主业的境地。显然,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即使是实现短期的增长,获得了较高的年度利润,其发展的质量也仍是令人担忧的。

回到原点作文 第5篇

她曾痴痴地想,那高山流水,便是她全部的世界。

可是时光没有一直停留在那最纯净的地方。有一天,从城里来了一个年轻的女老师。女老师和她说了许多城里的事,把那个喧嚣的世界带进了她单纯的心。她逐渐的了解到外面的世界,知道了这世界上许多繁华的地方,知道了许多她不曾知道的东西,也知道了她心中的小镇不过是普普通通的一个落后的山区罢了。小镇在她心中完美的形象渐渐消失,心中的美好一瞬间溃不成军。那繁华的世界便成了她心中向往的天堂。于是,她立志要走出这山区,去看看女老师口中那繁华的世界。

她说服父母让她到两公里以外的镇小学读书。她向女老师学习知识,学习城里的孩子所学的科目。她把自己埋在书堆里,没日没夜的看书,没日没夜的做题。

然而她似乎忘了,山涧里的流水依然叮咚叮咚的唱着歌等她的到来,垂柳依然静静站立等她抚摸,没有了她的欢笑声,山中仿佛寂寥了许多。

十几年后,她以全市第一的好成绩如愿走出小镇,考到了上海的一所大学。

在大学的四年里,她终于见识到了这世界的繁华。她一度迷恋着城市中绚烂的霓虹灯,她想,这可比儿时的烟花要美丽多了。可是在她的心里,小镇的山涧却越发让她想念。

大学毕业后,她找到了一份不错的工作。她变得很忙,以至于她没时间打电话回家报个平安。老板很赏识她,认为她是个不错的人才,放心地把好几单生意都交给她。她在商场摸爬滚打好几年,和她合作的人无一不称赞她的优秀。

后来,她有了一家属于自己的公司。她凭着出众的才能,她很快在商场中打拼出一片天地。在商业圈中,她成了叱咤风云的商业大腕。

可是在金融风暴中,她公司的业绩一落千丈。她终究还是没能挺过来。她所有的财产几乎全都赔了进去。多少年,她看惯商场中的人从呼风唤雨到贫困潦倒,没想到这次倒下去的竟然是她自己。在黑夜中,她第一次意识到在灯红酒绿的花花世界中自己的渺小。她感到很空虚,好像她曾经的想法错了那么一点,她心中的天堂,仿佛并不是这个样子的。她突然异常想念小镇,想念那里的亲人,想念小镇的安宁。于是,她东拼西凑,好不容易凑足了买一张回小镇的车票。就这样,她踏上了回家的路。

回到小镇,她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到山涧中去。她听见流水依旧唱着好听的歌――这是城市中的摇滚乐所不能比拟的;她看见矮树丛的枝条肆意地舒展――这是城市中剪得整整齐齐的绿化带所不能比拟的;她嗅到花朵散发出自然的芳香――这是城市中浓烈的香水气味所不能比拟的。当然,包括眼前这一幅大自然创造的山水画,也是城市中所谓的大师级的人臆想出来的油画所不能比拟的。

原来,苦苦寻找数十年,她心中的天堂,竟是曾经依赖着的小镇。

她站在山涧中――她人生的原点,她感觉她好像与小镇合为一体,仿佛小镇,已经融入了她全部的生命。

回到原点的诗歌 第6篇

我想占有一田草地在这个村落里

一整个季节可以躺在上面仰望夜空

我想拥有一片沙滩在蔚蓝大海的对面

可以踏上一行行足印不被抹去

我想建一座长桥从现实直达梦境

每天清晨我携恋人的手走过

我想筑一栋木质阁楼在海洋中心

用星星装饰风帘弦月点缀后院

我想流一泾清澈的小溪从森林深处

我想铺一条幽寂别径抵达远方

我想要远离人群居舍自己曾今

我想要寻觅未知新奇偶然相遇

我想小溪会变得浑浊

我想蜃景不再前往的那方

我想自己只能经由梦想走到现实

我想再深的足痕也烙不仅大地的心房

我想我会厌倦仰望

一如天边的你爱慕孤独

或是春天

或是那春天凋萎的花绽放得过早

或是那迎着寒风抖动的枝条太过柔弱

总经住离别凝露于瓣叶上的清水

滴落像泪水渐渐盈满眼眶

羞怯了嘴角淡染的嫣红心头暗涌的殷润

给我整个冬季亦不会厌倦那凄清

着色的深秋林木一颗颗默守着孤寂

飘落一片蔫黄的枫叶飘落一个早熟的秋天

还是带有青桔的酸涩依依不舍地挽留

沉落的金色夕阳没去的忧郁目光

幻想一次又一次地把你拥在怀里当

晴朗的`夏夜里辰星争相放出耀眼的光亮当

清冽的溪水正泠泠流过当

不理会听众感受的高音歌唱者再一次放开咽喉当

流萤停落复又飞起当树的阴影斑驳摇曳

又一次将你拥在怀里用急促的呼吸抚和宁静

像你只是走过而未曾停留在雨后的青石上

在清晨的花草旁我凝而不视的目光木讷呆滞的心房

像我只是停憩息而怠惰了远方在白云之上

在你身旁无餍的时光近处的远方

相关文章
创新公共服务范文

创新公共服务范文

创新公共服务范文(精选12篇)创新公共服务 第1篇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公共服务平台对国家或区域的技术创新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科技...

3
2025-10-24
匆匆中学生读后有感

匆匆中学生读后有感

匆匆中学生读后有感(精选9篇)匆匆中学生读后有感 第1篇匆匆读后感500字_读《匆匆》有感当细细地品读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

1
2025-10-24
草莓教学范文

草莓教学范文

草莓教学范文(精选17篇)草莓教学 第1篇“风儿轻轻吹,彩蝶翩翩飞,有位小姑娘上山摘草莓,一串串哟红草莓,好像……”优美的歌词,动听...

3
2025-10-24
仓储类课程范文

仓储类课程范文

仓储类课程范文(精选7篇)仓储类课程 第1篇物流产业是复合型产业,发达的物流能加速传统运输、仓储和零售等行业向现代物流服务领域延伸。...

1
2025-10-24
创造性批评:解说与解读

创造性批评:解说与解读

创造性批评:解说与解读(精选8篇)创造性批评:解说与解读 第1篇创造性批评:解说与解读作为诗性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审美批评,同文学艺术实践...

2
2025-10-24
初二地理试卷分析

初二地理试卷分析

初二地理试卷分析(精选6篇)初二地理试卷分析 第1篇莲山 课件 w ww.5 YK J.COM 4 初二地理试卷分析二、试题所体现的新课程理念和...

3
2025-10-24
常州市河海中学文明班小结

常州市河海中学文明班小结

常州市河海中学文明班小结(精选2篇)常州市河海中学文明班小结 第1篇常州市河海中学2008~2009学年第一学期 八(1)班创 文 明 班 ...

2
2025-10-24
财务负责人身份证明

财务负责人身份证明

财务负责人身份证明(精选14篇)财务负责人身份证明 第1篇财务负责人身份证明及签字样本兹证明为我公司财务负责人。特此证明。身份证复印...

1
2025-10-24
付费阅读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