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内容
如何做美文点评
来源:火烈鸟
作者:开心麻花
2025-09-19
1

如何做美文点评(精选9篇)

如何做美文点评 第1篇

“如何做美文点评”

示例

乡水悠悠让我陶醉

盐城一考生

外婆的家在苏州农村,那里隔绝了尘世的喧嚣,惟留下缠绵的乡音,悠悠故乡水,还有那外婆沏好的碧螺春……

“这里是水的世界,看那东西的小河横贯了这小镇上的一切,人事景情融在水里渐渐淡了,散了,化了……”听余秋雨先生讲述这小镇乡水的故事不觉出了神,还是自己去水边走走,去感受乡水的气息吧。

正值夏日,烈日当空,走着走着忽觉清风袭袭,顺着凉风,紧走几步,果真,发现一条静谧的小河穿梭于水乡古镇。

一切悄然无声,我蹑手蹑脚,不敢打破这独有的宁静。这河面像冷翡翠,仙人镜,还是珠玉盘?一时间我惊呆了,竟不知该何以修饰。当然最在意的莫过于为何日光是如此清凉?定睛细视,找到了其中的原委,那红日当头,恰投入河面中央,万丈华光在水面上散射出条条五彩的光带,光带又好似被这清水所陶醉,脱去了层层的灼热的华袍,最后竟成了点点光斑,在款款柔波中组成螺旋样,好似在跳小蜜蜂的“八”字舞……

轻风袭袭,吹来一群野鸭,悠闲地在水中划过层层同心圆,而后是几只翩然的蜻蜓,沾水润舌,此情此景,不正是“蜻蜓点水款款飞”吗?

人与景在此刻真正地相谐,相和,带着这点灵感,我划动我的笔尖,任点点心雨飞舞跳动,任款款思绪飘入云天,任丝丝愁情融入水中,我温柔地写下我生平第一篇诗歌――《东方版威尼斯》。

不经意的一道残阳铺入水中,抬起望去,一个梳着长辫子的村姑,正拿着个棒槌在水边洗衣,头上小鸟在轻鸣,耳。边雏燕在呢喃,她轻轻拭干珍珠般的香汗。远处,袅袅炊烟升起,依稀可见朦胧的青砖白瓦。我无意离去,不知是陶醉在这天堂般的美景之中,还是正留恋这天使般的苏州美人?

这悠悠的乡水,不知陶醉了多少人,也不知滋养了多少年的文化底蕴。夜黑了,月色如水,水如天,独立水边悄然思:在这“中华文化的后花园”里,乡水陶醉了唐伯虎,金圣叹,还是小小的我……

如何做美文点评 第2篇

也许经历过种种不顺,还是没有寻得真爱,也许迷茫,也许痛苦,但你也要知道,对某个人来说,你,就是他在这浩瀚星河里还没有放弃爱情的理由。一位外国博主以他个人的经历分享了他的观点。

I don’t believe luck has anything to do with finding love.我一直相信运气无关爱情

Are there a few people who easily find love, with all the fixing’s? Yes, but you and I aren’t one of those people.是不是总有那么一部分人能通过各种手段,轻易就拥抱爱情。 事实的确如此,但是你我并不是这类人。

We’re the one’s who feel unlucky in love, left out and frustrated.我们总是情场不顺,被爱情所遗忘,并且总是悲伤绝望。

It seems so EASY for others and so damn hard for us.好像对别人来说这不是件难事,但对于我们却是非常困难的事情。

We painfully watch everyone else get fall in love and get married, wondering我们痛苦的看着身边的人陷入爱河,踏入婚姻的殿堂,不禁思考起人生:

When will it be my turn?什么时候才能轮到我呢?’

Am I so unlovable?’我就这么不受待见吗?

What’s wrong with me?’我是有什么问题吗?

Why am I still single & stuck?为什么我还是单身?’

And frankly, it sucks.说真的,这种感觉真的无法名状。

Worse, feeling unlucky in comparison to everyone else only creates more unworthiness and helplessness.更糟糕的是,情场不顺的我们和别人比起来,自卑感和无助感总会油然而生

Like dating and looking for love wasn’t hard enough!!约会和找到真爱果然是一点都不难啊!

If you know anything about my story, you know I spent 20 long years being a single, great catch. First by living with Mr. Wrong who wouldn’t commit, broke my heart and who I allowed to rip me off of my time, happiness and money to 10 long years of dating before I found my Mr. Right.I made every mistake possible. And I dated every different kind of man you can imagine. And wow, did I learn.如果你知道发生在我身上的事情,你会发现,我曾单身整整20年,那是十分的艰难的一段时光。一开始我和错的人在一起,那个连承诺都给不起的人伤透了我的心,然后我浪费了时间,幸福和金钱和他约会长达十年之久,之后我才遇到了我的真命天子。

Between my own life experience and my clients, I have seen it all, what I no longer have are any illusions or excuses about how finding love actually works.来往于我自身的经历和我的客户们,我见证了种种,也失去了对如何找到真爱的幻想和借口。

Ignorance wasn’t bliss: I am grateful, I woke up and grew up and stopped waiting and wishing for love.无知并不是一种福气:我很感激着,醒悟着,成长着,不再等待并且开始渴望真正的爱情。

One of the most powerful things I did was abandon the whole idea of LUCK.其中影响最大的事情莫过于我摆脱了爱情有关运气的这个想法。

Imagine for a moment there was NO such thing as being LUCKY or UNLUCKY IN LOVE.不要去想在爱情里幸运与否。

Imagine there is no destiny, no meant to be soulmate, just what you choose from an open array of choices in the buffet called life.不要去想宿命论,或者有情人终成眷属,生活就好比你吃自助餐一般,在无数的选择中选择。

What would change? How might you ACT, THINK or FEEL differently? What would almost magically transform now that you no longer believe you’re unlucky, unworthy, flawed or cursed?The problem with LUCK影响因素会是什么呢?会是你所动,所想,所感的不同吗?若你不再坚信你是不幸的,渺小的,满是缺点的,不受待见的人,会不会有些东西就会微妙而又神奇的变化了呢?

The problem with luck’ is that it’s passive. It convinces you, that all you have to do is wait and one magical day your wish for LOVE will be fulfilled. Like, Rapunzel in the Grimms Fairytale, the myth of sitting beautifully on your princess cushion awaiting your dream man to come rescue you, needs to be challenged.带有运气成分的命题总是消极被动的。你会觉得,你所需要做的只是等待,然后有一天你一直期盼的爱情就会来临。这就就好像在格林童话里,端坐在公主坐垫上的长发公主等待着真命天子的救赎,这个“故事”本身其实是站不住脚的。

Believing in LUCK or destiny means waiting for love so life can finally begin.The flawed belief that destiny will find you, rather than you meeting your own destiny by stepping up and digging in, keeps you hoping, wishing, praying, dabbling and desiring without getting anything done except in your mind.一味的相信机遇和命运的话,你就会在原地等待爱情,最后的最后,你才开始了你的爱情故事。这个错误的信念的根本在于:你并没有自己通过一步一步向前开拓,去遇见你自己的命运。你只是听由的命运的指引,这样放任的结果就会导致你一直幻想,期待,祈祷,筹划并且渴望。但这一切终究是你脑海里的构想,却没有付诸实施。

This Magical notion that LOVE JUST HAPPENS, ONE LUCKY DAY, actually blocks you from attracting it.爱情就是这样,在某个机缘巧合的日子,不禁意的`悄然而至,抱有这个奇妙想法的你,实际上却远离了爱情。

Destiny isn’t a thing that exists outside of you, but an energy you create from your own presence and commitment that is so compelling, the universe, God, divinity – whatever you call it, steps up, takes notice and synchronistically places love in your path.命运和你并不是分割的两部分,而是你根据本我的存在和承诺/义务,可以是十分玄妙的东西,万象,神,神性。 不论你怎么称呼它,大步向前吧,留意着,同时在你生命的旅途中小心安放你的爱情。

Then, fate steps back, crosses it fingers and says, be real, be present, put love first and don’t screw it up by closing off and shutting down.然后,命运这个家伙便会后退,十指交叉着并说,要做自己,要活在当下,爱情纵然是重要的,但是不要封锁和隔离自己,这样爱情会离你而去。

Here’s what you MUST be willing to do to be lucky in love!以下是情场得意的你所必须做的事情.

(It’s everything I did to meet my mate)(这是我为找到我的另一半曾经做过的所有事情)

Be committed, courageous and determined even if you feel defeated, frustrated and helpless.即使当你觉得挫败,失意,无助,你也要忠诚,勇敢,坚定。

Be willing to fail: to have bad dates, say the wrong thing, make a fool of yourself, let your emotions get the best of you and then try again.愿意面对失败:去体验糟糕的约会,去说错话,去犯傻,释放你最真实的情感,然后再试一次。

Be authentically you even if this means facing rejection (which is doubly hard if you care what others think. Do it anyway so you can be loved for you, just as you are).要为人真诚,即使你可以会被拒绝(虽然这会越发的困难,尤其对那些太在意别人想法的人。但是你还是要做你自己,你就是你,就是因此别人才会喜欢你)

Be willing to date despite all your excuses, justifications and complaints. Go on that next date even when a part of you wants to quit.不管有什么样的借口,理由和抱怨,都要去约会。即使你内心有所动摇,也要继续约会。

Be willing to confront the insecurities, mishaps, mistakes and patterns that are sabotaging your love life. Don’t take the easy road of blaming men or external circumstances for WHY you’re still single.愿意直面不安,意外,错误以及所有影响你爱情的途径。不要因为单身就简单的归责于他人或者周遭的环境。

When you endure dishonesty, rejection or heartbreak, be willing to get back up, brush yourself off, inject massive doses of self-love into your system and date again. Think, that was then, this is now, I’ll try again).当恋人对你不忠,求爱被拒或者极度悲痛时,试着去找下一任,忘记不开心的事情,给自己多注入一点自爱的成分然后再次开始约会。想着,过去的已经过去,我该做的只有拥抱当下,我不会就这么轻易放弃的。

Be vulnerable: fear, sweat, tears and all. Attracting and keeping real love demands you unmask, reveal who you are and open your heart. (there’s no other way).“脆弱”一点:恐惧,焦虑,泪水以及别的种种。赢得和拥有真爱要求你必须卸下伪装,做自己以及敞开心扉。(别无他法)

阅读中如何做好摘抄与点评 第3篇

一个文本中, 究竟能读出多少东西, 这往往是因人而异的。有了考纲的要求,阅读的目标相对就明晰了一些。考纲,某些时候就 可以看做 是一种引领, 促使我们有意识地做这些方面的思考, 既能拓展思考范围, 同时也很自然地进行了阅读的能力训练,化于平时阅读,成为一种阅读的自觉追求。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

那么, 如何进行有效的摘抄与点评呢?

一、字斟句酌,细致准确

抓住一段话或一句话中的关键词语进行深入分析, 指出含蓄语句背后的内涵深意,注意结合语境, 力求对此有精准的分析。

比如, 有同学摘抄了莫言《卖白菜》中的一段描写:

……母亲在我头上打了一巴掌,骂道:“穷种啊! ”然后她就踮着小脚、奓着两只胳臂,小心翼翼但又十分匆忙地下到沟底,将那棵白菜抱了上来。我看到那棵白菜的根折断了, 知道闯了大祸,站在篓边,哭着说:“我不是故意的 ,我真的不是故意的———”母亲原本十分生气,但也许是看我哭得真诚, 也许是看到了我黑黑的手背上那些已经溃烂的冻疮, 她的脸色缓和了, 用一种让我感到温暖的腔调说:“不中用, 把饭吃到哪里去了? ”然后母亲就蹲下身,将背篓的木棍搭上肩头, 我在后边帮扶着,让她站直了身体。

一位同学写了如下点评:

本段运用了细节描写以及大量的笔墨去刻画人物形象,运用了动作、神态、语言等描写 ,“踮”、“奓”,“小心翼翼 ”、“匆忙”等词表现出母亲对这颗白菜的珍视,进而从侧面进一步突出表现出家中的窘迫,生活困苦的状况。“我”反复说“不是故意的”表现出我内心的一种愧疚,害怕母亲责备“我”。全段巧用细节描写,正、侧面相结合等表现手法,形象生动地为我们介绍作者少时的生活,引人深思。

这段点评, 抓住材料中的表现手法, 细致地分析了作品中人物的心理活动, 体会作者的情感。从鉴赏评价的角度,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

也有同学摘抄沈从文《边城》中的一段文字:

月光如银子, 无处不可照及, 山上篁竹在月光下皆成为黑色。身边草丛中虫声繁密如落雨。间或不知道从什么地方,忽然会有一只草莺“落落落落嘘! ”啭着它的喉咙,不久之间,这小鸟儿 又好象明 白这是半夜,不应当那么吵闹,便仍然闭着那小小眼儿安睡了。

接着, 他也是从鉴赏评价的角度, 品味精彩语言的表现力,写了以下的一段点评:

本段的描写生动 形象 ,俏皮可爱。把“月光”比成“银子”,既写出了月亮的皎洁, 散发出优美的银白色的月光, 又与篁竹下的黑色形成鲜明对比,宛如一幅灵动的水墨画, 意境淡雅。尤其是“身边草丛中虫声繁密如落雨”这句话写得颇为妙趣横生,比喻新颖别致。那些不那么吵闹了的鸟儿是“闭着小小眼安睡”的,将鸟儿刻画得可爱至极。整段用了以声衬静的写法, 把边城夜晚的静谧描绘得如此让人神往。正是作者细致入微的观察力、丰富的想象力和超出常人的思维模式,才能写出如此具有诗情画意和创新力的语句,太赞了!

因为有了点评的目标———“品味语言”, 所以在他的阅读以至点评过程中, 都能着眼于文中一些特定的词语, 想象出文字背后的形象, 揣摩出语言所创设的意境, 体会出语言的生动的表现力。这样的点评,细致入微, 假如他能将此中感受迁移于自己的创作中, 极有可能也写出如此这般空灵而充满美感的文字!

二、沉潜涵泳,全面深刻

“沉潜涵泳”是中国传统的读书方法, 沉潜于文学艺术作品中,反复玩味和推敲,充分尊重作品, 把主观感受同作品实际统一起来,以获得其中之味,使情操的陶冶寓于审美享受之中。

如果说字斟句酌的 阅读 ,让我们深入了文本, 深入了作者, 那么, 沉潜涵泳于作品之中,充分调动自身的能动性,将阅读之收获与自身的进步与提高结合起来, 那无疑会使自己的阅读效果更为增强。

有同学在毕淑敏《拒绝是一种机会》中摘抄了一段文字:

拒绝犹如狂飙突进, 孕育天马行空的独行。拒绝有时是一首挽歌,回荡袅袅的哀伤。拒绝更是破釜沉舟的勇气, 一种直面淋漓 鲜血惨淡 人生的气概。 拒绝也不可能太多,假如什么都拒绝, 就从根本上拒绝了每个人只有一次的辉煌生命。智慧地勇敢地行使拒绝权。这是我们 每个人与 生俱来的 权利, 这是我们意志之舟劈风斩浪的白帆。

他写了这样一段点评:

毕淑敏的文字一向十分细腻、动人心弦,但是这一篇却十分理性。文章列举一系列生活中常见的现象,一针见血地指出这些现象背后的本质,就是我们不懂得拒绝,而后果就是让人身心疲惫,让人碌碌无为。于是,作者果断地发出了拒绝的声音,然后运用大量的比喻, 文质兼美,又贴近现实,发人深省。文末告诉我们: 也不要什么都拒绝,这样就从根本上拒绝了每个人只有一次的辉煌生命。拒绝既需要勇敢,也需要智慧。这种辩证的观点使文章更加完整。

这段点评, 立足于对文本的分析, 但不局限于对文字的仔细品味, 其中加入了自己的思考与认识, 将摘抄的文字与全文结合在一起, 分析作品结构, 概括作品主题。体会出了“拒绝”的非同一般的含义。 这样的点评。既是在读文,更是读人,读自我。

三、超越探究,客观冷静

南宋学者陈善曾有这样一段妙论:“读书须知出入法。始当求所以入,终当求所以出。”所谓的“入书”。就是基于文本,是读书的依据;所谓的“出书”是指超越文本,是读书的升华。因此, 读书既要深入到文本的内核,作“深度钻研”;又要跃迁到文本的外延,跳出文本,来对文本做一番客观冷静的评判。

结合考纲,我们可以发现,探究的能力层级是最高级的,所谓的“探究”,是指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义,以及蕴含的 民族心理 和人文精神; 探讨作品的创作背景和作者的创作意图; 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他的点评, 既有对作品创作背景与作者创作意图的分析, 也有对作者文中矛盾交织的心绪的评价, 更有联系自身的文本的现实意义的探究。

有同学摘抄了罗兰《这样一种挥霍》中的文字:

现实一点来说, 我是很挥霍的,挥霍的是金钱,

浪漫一点来说, 我是很挥霍的,挥霍的是感情。

去年,在津京公路上,来回三趟长途的计程车之旅, 只为要呼吸一下那从天边扑飞而来的家乡的空气, 多看看那蓝得透明的天宇;挥霍的既是金钱,又是感情。

只是你不免要问:“你真的那么富有吗? 无论金钱上或是感情上, 你准知道你不会超支吗? ”

坦白讲,也许我知道,也许我不知道,我一点不愿去想。

我要享有的就是眼前这份天风海雨的豪纵。

文章是离开故土多年的作者回到大陆时的感怀之作,表达了作者的怀乡之情和对过往人生经历的感悟。文章交织着这两种感悟, 一方面坚韧地奔波于人生之旅, 另一方面珍惜每个时刻的感情, 让感情尽情地放纵并感受这一刻,这里既传达了一种励志的精神,又充满了对生命的热爱,对人生哲理的思索与感悟。生活于现代的人,面对竞争的压力, 物欲的诱惑,目标和方向的迷失时,此文会给人以清新慰藉之感,现代人需要奋斗同时也需要纾解。

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汪涌豪在《读什么书决定成为什么样的人》中说:“经典阅读是一个沉静与沉思的过程, 在这种沉静沉思中, 我们不仅使书中文字活起来,充实我们,还使它因我们的 理解得到 延展与增值。 ”

做4S店的大众点评网 第4篇

网站创立者章正超毕业于清华大学汽车工程系,此前一直在媒体工作。有一天,他和一个外国朋友聊天,对方说,“尽管你在媒体领域也有很高的收入,但是你永远不可能站在舞台的中央。”听完这番话,章正超辞去财新传媒汽车主编的职务,选择从汽车领域开始创业之路。

章正超看中了汽车售后这个互联网化并不充分的领域。他的理由是:以前用户“哪买哪修”,但现在4S店越来越多,还有一些高端快修店参与竞争,这对原来以4S店为中心的维修体系构成了很大的挑战,所以会产生营销的需求。

事实上,汽车行业一直没有太好的规范,保养维修的不透明使得用户容易被误导。纵横携车网希望通过点评把保养维修的过程透明化,在点评4S店的基础上,点评到人是更加有效的方式。“你到4S店修车是看不到过程的,与你接触的只有维修顾问这样一个角色,所以你点评4S店是没有意义的,最终你碰到的人决定了你对这个店的感受。”

在盈利层面,纵横携车网的模式相对简单,一是给4S店做营销服务,二是提供优惠券服务。公司通过网上支付的优惠价格,从中赚取佣金,而4S店也借此获得更多的用户。

在建立起商业模型后,商务拓展成了当务之急。“这个市场包括B端和C端,B端一开始非常难,网站上线时只有60个商家,二三十个品牌,其中绝大多数都是我们主动开拓的,但目前上海的600家4S店我们已经跑完了一半。”章正超的说服技巧是告诉商家:“你们的前台只有一个pos机,商场里都用储值卡,难道4S店不能做这样的储值卡?”,这让4S店有了去拥抱网络经济的冲动。虽然媒体从业经验让章正超拥有一定的人脉,但他坦承,做O2O不能全部依靠人脉,最终还得一个个去跑。

在C端,纵横携车网采用了三个方式拓展用户。第一,学习携程,雇学生在停车场向车主发卡;第二,运用水军,通过论坛、百度知道、百度贴吧等途径,让用户知晓自己;第三,做手机APP软件推广。总体上,网站还是在用比较廉价的方式去获取用户。

在网站的运营中,章正超意识到,目前最大的挑战在于如何改变用户的习惯,如何让用户习惯于网上预约修车。毕竟让用户习惯淘宝和京东这些当今著名的公司,都曾经历过一个很长的过程。

点评

某美元基金投资经理

随着车价的不断平民化,有车一族逐渐增多,随之而来的车后市场也在不断增长。一些车后市场属于刚需,如洗车、违章查询、保养、维修等。选择这一又“苦”又“累”的O2O领域,需要长时间深耕,口碑为上,积累在用户心目中的信用度。在用户数达到一定量的时候,可以尝试一些毛利更好的业务来扩充销售额。

美文摘抄加点评 第5篇

翻开早已发黄的页张,试着寻找过去所留下的点点滴滴的足迹。多年前的好友似乎现在看来已变得陌生,匆忙之间,让这维持了多年的友谊变淡,找不出什么亲切感,只是偶尔遇上,淡淡地微笑,如今也只能在这发黄的页张中找寻过去的那些让人难忘的,至少我可以握住这仅剩下一段的”丝线头"

点评:

本段没有华丽的词藻,但是语言质朴有情,显出一份淡淡的无奈和怀念,让人有丝丝感伤之情。表达的情感真实无虚。

美文摘抄加点评 第6篇

一次音乐会,一次心灵的洗礼,让我深有感触,一生受益。那一次,妈妈领我去看一次音乐会,说是别人给他的两张票,也不好浪费,所以我就勉强的答应啦。一路上我沉思着,音乐?到底是一种什么东西?让德国的音乐家贝多芬如醉如痴,坚持不懈;让著名音乐家朗朗那么痴迷。音乐,到底是什么?

进入啦会场,我愣住啦,那么多的人,每个角落里都是人,有工人,学生,老师,店员,手艺人,我想:音乐该有多么大的魅力呀?音乐到底是什么?我坐在位子上静静地等着。“刷”的一声,灯光暗啦,主角周周以轻盈而矫健的步伐出场,这个平静的海面陡然动荡起来,上面卷起啦一阵暴风雨,观众们像触啦电一样给予演员排山倒海般掌声。音乐响起来啦,周周拿着指挥棒,激情高昂的演奏着,那优美的音韵在半空中颤动,辽远而又切近,柔和而又劲爆,优美的音韵像灵泉一般流啦出来,音乐一粒一粒的滚下来,滴在舞台上,溅到空中,落进每个人的心里,引起一片深远的回音。这回音听不见,却淹没啦刚才涌起的那一阵排山倒海的掌声。舞台上激情高昂,优美的音韵,优美的旋律,在周周的`指挥下,流露出来,散发出耀眼的光芒。周周虽然是智障儿童,智商只有五六岁的智商,但是仍然全国各地的巡演。

倾听啦这次音乐会,我收获到啦许多,我懂得啦音乐是什么?音乐就是人们抒发感情,表达感情的一种艺术,音乐可以陶冶情操,音乐是一种声音的艺术。倾听这次耐人寻味音乐会还丰富啦我的课外生活。给啦我一次心灵的洗礼!

一次心灵的洗礼!一次音乐的倾听!一次感受音乐的美丽!

点评:

美文摘抄及点评 第7篇

窗外

从我居室的窗口望出去,可以看到一株高高的芙蓉树。在那烟树参差的春日里红点点,煞是迷人。它牵动我的灵感,撩拨我的文思,久而久之,我竟视这位隔窗而立的“邻居”为知己了。

可是,有一个早晨,我推窗而望,蓦然发现昨夜的一场风雨已将它剥蚀得面目全非。立时,一种“繁花落尽”的悲凉掠过了我的心头!我不由感慨系之:在人生道路上磕磕绊绊,几经周折,几度沧桑,又一次次地失落了许多至爱的朋友,生命不正如同这随风而逝的繁花么?

这件事过了些时日,也就渐渐地淡忘了。一次,我下乡归来,感觉到室内空气有些沉闷,就不经意地打开了窗户,顿觉眼前一亮:一树火红的三角梅映入眼帘,它在夕阳的背景下定格。意外的惊喜使我几乎不能自制,我诧异,当初在落英的背后,为什么竟没有发现这萌动着的不屈的生命呢?

是的,芙蓉的最后一叶花瓣凋落了,人们对它的嘉许也遗忘在往昔的记忆里,可是三角梅却成长了,那火焰般灿烂耀眼的红色向人们昭示着生命的更迭与延续。

谁能说,失去与获得不是一曲交响乐呢?

我久久地伫立窗前 深深感悟到:生命中没有四时不变的风景,只要心永远朝着阳光,你就会发现

每个早晨都会有清丽而又朦胧的憧憬在你的窗前旋转

●点评:

这是一篇优美的哲理散文,作者借窗外的芙蓉树和三角梅告诉我们:

生命中没有永恒不变的风景,只要心怀阳光,每天都会有美丽的风景出现在你的窗外。

作者文笔洗练,在刻画芙蓉树和三角梅的形态的时候,只用寥寥数笔勾勒,没有太多华丽的辞藻,但是我们确实感受到它们都是非常美丽的。我想这归功于作者能抓住两处景物的特质。很多时候,我们写东西不用面面俱到,只要写到事物的神韵,那就大功告成了。

作者的行文非常流畅,多处的心理描写促进了行文的开展,我们可以学习这种叙述方式。一景,一感,一思,其实不是那么难。

正像作者窗外的芙蓉树,正像后来火红的三角梅,正像三角梅之后还可能出现的诸多风景。

我们常说,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可是即使说过听过一万次这句话的我们,依然没有发现美的眼睛。我们总是觉得,生活太枯燥,我们总是觉得,一切都那么理所当然。

其实不是的,只要我们改变心态,我们便会发现,到处都是新的风景。我想作者正是因为有了一颗热爱生活、感恩生命的善感的心,才能从自己的窗外发现无限的风景。

清明雨上

明日清明,不知会不会雨水纷纷。

月影斜雾,遗忘了这即将彷徨于人间的挥毫儒雅的节日,听着许嵩的清明雨上,独自一人回忆起过往,红尘旧梦。

曾经的很多个夜晚,不想再匍匐于现实的尘世俗染里,然后逆着月光,品味着中国风的阳春白雪,奢求着那缓存起来的点点古韵。不想长大,却年年复年年,涓涓心事付流水,又是一年清明。

喜欢挥毫在蒙蒙的薄雨中,忽然的沉默,自然的内里轻挑起几丝弦动,泛起感动的旋律。岁月涟漪,家外的瓦房,石板路,青苔绿痕梦断于记忆。当年,当年,想当年。

夜凉往事已如烟,故人饮觞月明前。窗透无痕思绪断,珠帘谁愿伴我眠。

不想完全的把自己扼杀在现实的所谓里,只是还幻想起那么不觉的愀然空灵,忽视了所有的目光,遗忘下所有的背负。

清明雨上,古韵总会在似水流年里春暖夏凉,任凭世事无常,任凭宇宙洪荒。

昨日太行山上,层迭峰石,突兀傲松,却静止于空洞,亿万年轮,看透了鸢飞戾天,看透了鱼翔浅底,看透了烟雨情愁,看透了日月星辰,木雕流金,将感情深深地埋在悬崖绝壁间。所以我开始彷徨,寻不到你的所藏,庆幸的是,我找到了,太行清明,你把泪已千行的岁月蕴藏在那双明镜的眼眸,雨打湿了眼眶,然后微笑的让行人用她辛辛苦苦打上来的山泉洗手,那无声的暗示,那佝偻的优雅,还有那日日的皱痕,年年倚井盼归堂的眷恋,是太行之行带给我的最美的感动。物言无情人有情,无言泪已拆两行。

明日清明,清明雨上。

●点评:

这是一篇文笔优美、情感真挚的散文。以“明日清明”起文,化用杜牧“清明时节雨纷纷”的诗句,行文充满了古典而绮丽的韵味。诗化的语言,华丽却又不嫌泛滥的词句,读起来仿佛我们也沉浸在清明淡淡的烟雨情愁中了。我也很喜欢许嵩的《清明雨上》,只不过我听歌的时候想的不是红尘旧梦,而是那句“我在人间彷徨,寻不到你的天堂”。可是那又有什么关系,这并不妨碍我喜欢作者的这篇文章,不妨碍我也从作者的行文里找到些共鸣的默契。

巧用排比,信手拈来,一段文字读起来如行云流水,遏制不住的清愁淡雨,让人仿佛要淹没在作者的文字里。于是感动,为文字感动,也为文字背后一颗善感而温柔的心感动。

[名家点评]做企业可以这么简单 第8篇

作者:[日]稻盛和夫

出版社:万卷出版公司

定价:32.00

【 名家点评 】

做企业可以这么简单

稻盛和夫每当碰壁、痛苦烦恼时,都会回到“作为人,何谓正确”这个原点认真思考,依据这个原则采取行动,道理简单到有些让人无所适从

□ 李志军

这是读稻盛和夫先生系列书籍中他写的第一本,也是我读得最轻松的一本,因为篇幅只有8、9万字,而主题不过一两个,但却是一本值得一生玩味的书。稻盛和夫先生是取得过大成就的人,在他的书中,我们可以时时感到他做企业时的热情、坚持,他的一生充满了积极、向上的情绪,这种独特的体悟凝聚成了这样一本薄薄的小书。

在这本书里,稻盛和夫先生并不像许多成功人士那样,洋洋洒洒地提出多少多少条经验之谈,而反复强调的成功经验就是两个:以“敬天爱人”作为做人、做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在经营和人生中,每当碰壁时、痛苦烦恼时,都会回到“作为人,何谓正确”这个原点认真思考,依据这个原则采取行动。道理简单到让人有些无所适从。

这种理念由于过于高调显然与当代人的思维有些格格不入,即使他已经成为日本“经营四圣”的唯一健在者。2009年6月9日晚,稻盛和夫先生在清华大学演讲。在互动环节,有一个学员站起来提问:“你在这里大谈京瓷公司,而美国公司Google、微软等一大批新兴公司在崛起。我们应该去学日本公司还是去学美国公司?”这个问题让全场一愣,大家一起看着稻盛和夫。他沉静地说:“如果学习商业模式,学习一些现代管理的工具和技术,你尽可以去学习美国公司。如果想学习经营之道,还要从中国国学里去找答案。”那个学员接着问:“中国国学?200多年了,中国国学在那里,可是中国人受尽了列强的欺负。我看不出中国国学怎么能帮到中国公司。”稻盛和夫答:“在日本,许多人不信中国国学。我坚信。”

这不是第一次也不会是最后一次稻盛和夫先生面对质疑与挑战。他的理念可能有人会觉得“无法在激烈的企业竞争中生存”、“光凭漂亮话无法战胜其他公司赚更多利润”。但这些漂亮话从稻盛和夫27岁创建企业的时候就开始说了,但是他所领导的京瓷、第二电电,都位列“世界500强”,2010年临危受命,执掌日航帅印,再次创造奇迹,以最短的时间让日航扭亏为盈。作为一位企业家,同时也作为一位智者,稻盛和夫先生既实现了世俗所谓的成功,也构筑了为人所敬佩的大智慧。

经营的大智慧来自中国古典哲学

可以看出,稻盛和夫先生是真心推崇中国的古典哲学,也正如他所言,其中充满了做人、经营的大智慧。“敬天爱人”是《西乡南洲翁遗训》中的语句,天就是道理,合乎道理即为“敬天”。而人都是自己的同袍,以仁慈之心关爱众人就是“爱人”。这也是京瓷的社训。而对中国传统文化熟悉的人都知道,这也不是西乡隆盛君的发明创造,他不过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拥趸。这是我们以先贤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说的核心理念,一是讲“天人合一”、讲“中庸”,就是说要合天道,尊重客观规律,这里包含着十分重要的敬畏意味。二是讲“仁”,“仁者爱人”,为人处事的重要价值观;进而衍生出“己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行为准则。

中国传统文化不仅为我们的近邻所接纳,远涉重洋的美国也对此有所认知。我们目前的合作伙伴,前国际公关协会(IPRA)主席、美国佛罗里达大学公共关系研究院院长兼CEO,Grupp Global Partners总裁罗伯特·格鲁先生也在中国国际公关大会的演讲中提到,孔子在关系建立方面有其简单但非常实用的道德哲学:爱他人,尊敬自己父母,做你认为正确的而不是对你有利的事,实行“互惠”主义(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以德服人,而非以武力或暴力服人。而提倡“知行合一”的一代“心学”宗师,明人王阳明的再度红火,和稻盛和夫先生的推行也不无关联。

回顾管理发展史,在西方世界疯狂学习美式管理思想后,威廉•大内所提出的Z理论掀起了对日本企业的研究,原有“股东利益至上”的企业理念受到强烈冲击。改革开放后,中国的企业家也在如饥似渴地学习。但兜兜转转回来,原来经营的根却在中国。现在的情形是学生回过头来再教老师,这是否是一种反常呢?

中国企业家应该多从人格反思

不能不说,中国的企业家是聪明的群体,是勤劳的群体,也是对学习非常努力的群体。前一阶段有个案例,一群小企业主被所谓的领导力大师忽悠,动辄万金,求得就是一个经营有方的“金手指”。一方面表现出了强烈的学习意识,但从另外一个方面讲,说明中国企业无论从经营理念还是管理思路上都存在着很大的问题。

中国的企业家不是没有回望过自己的祖宗先贤,类似像《从历史看管理》、《国学经典》的课程炙手可热,企业界和研究界一再呼唤中国式管理的诞生。但结果往往误入歧途,求禅问道、钻研厚黑,其实只是拿着现世的种种欲求去寻求古往可资应对的手段。结果是什么?

没有诞生什么伟大的企业,也不要讲什么基业长青,相反是为牟取利润频频突破道德底线。当然,不能将板子都打到企业家的身上,这与中国发展的大环境紧密相关。本来“敬天爱人”是每一个中国人从小熏习的基本伦理,可以说是中国人的文化基因。有敬畏之心,仁爱之意才会坚守企业的道德底线。如今何在呢?

我们太容易对外界妥协,急功近利,所以人家说中国人现在是世界上最着急的民族。曾经有两个关于日本人的例子。一个是国内某知名大学知名的管理学院受日本某公司资助进行课题研究,中方很谨慎地提出了三年的时限,还怕日方觉得长。没想到日方一张口就是签八年,人家说三年能干什么事。另外是最近网上的一个报道,日本人在山东租地种粮食,上来先不下种子,而是花钱改善土质,中国人说日本人真傻,那不耽误挣钱了。日本人真傻吗?

说到底做企业就是做人。稻盛和夫先生说,所谓经营只能是经营者人格的投影。因此,只有具备做人的正确的判断基准,才能在经营实践中有效发挥它的作用。企业是企业家的企业,说白了看的就是企業家的眼界和素质。企业存在社会上的价值是什么?稻盛和夫先生说,企业的经营内容应该是对社会的进步有积极意义的,应该是对人类的生活有正向价值的。天天是“三聚氰胺”、“瘦肉精”、“地沟油”,这是在断子绝孙,那企业岂不成了社会发展的阻碍和祸害?这个道理需要别人再告诉我们的企业家吗?

社会化媒体提供一个企业归真的机会

也许现在仍会有很多人质疑,稻盛和夫先生的成功是一种偶然的成功,不具备可复制性。真的如此?我们只能说在他奋斗的那个时代的确需要更多地坚守与面对孤立。如今社会化媒体时代的到来,对稻盛和夫先生而言可能是一件幸事,因为这种环境迫使企业必须回归其存在的本质,归到比较纯粹的状态。因为社会化媒体所要求的企业文化,与稻盛和夫先生所倡导的理念高度吻合。在经营活动中做出的判断必须是基于世间通行的道理,即“原理原则”。

社会化媒体所造就的高度透明、开放的氛围正在逐步缩小企业有意做错事的机会,企业要想顺利发展,避免危机,必须符合广大社会公众的要求,努力成为一个负责任的“社会化企业”。这一点在中国的传统国学说早有说法,中国的古典《易经》上说:“积善之家有余庆,积不善之家有余殃。”而对于“社会化企业”其所服务的不再仅指是股东,员工、消费者、社会等等利益相关者都要与他们建立和谐、友善、共赢的亲密关系。稻盛和夫先生说,做企业要“在追求全体员工物质与精神两方面幸福的同时,为人类和社会的进步发展做出贡献”。在开展事业的过程中,必须具备通过事业“为社会为世人”尽大义的姿态。这里的“大义”来自于毫无私心的至善动机。并且要达到让人尊敬的程度,与顾客构建这种绝对性的关系,这才是真正的经商。

而在企业的经营过程中,则要追求利益决不能违背道义。企业需要利润,但如果是靠坑蒙拐骗的不法手段获得利润,企业就不可能有持久的繁荣。因此稻盛和夫先生把企业应抱有的光明正大的经营态度称为“谋利有道”。同样,在使用利润的时候,也不能是为了一己私利,而是应该把财富用于社会和世人,必须遵循正确的为人之道,也就是“散财亦有道”。

社会化媒体并不万能,但它却能以一双无形之手为企业提供一次返璞归真的机会。稻盛和夫先生说,关爱之心、谦虚之心、感激之心、实事求是之心,抱着这样美好的心灵,又付出不懈努力的人,一定会时来运转,一定会受到幸运的眷顾。我从灵魂深处坚信这一点,这已成为我不可动摇的信念。企业家们,为什么我们不能像稻盛和夫先生一样秉承天意和自己的诚心去开创属于自己的未来呢?

『 点评人简介 』

李志军:

十篇经典美文点评 第9篇

编制:蔡文 审核:卉原中学高一语文组②

【一】“元芳体”背后的潜规则

蒹葭

继“杜甫很忙”“包青天很黑”之后,近段时间来席卷网络的红人“桂冠”则落到了李元芳头上,一句“元芳,你怎么看?”爆红网络,乃至发展出了在网络上家喻户晓的“元芳体”,一天之内被网友问到250万次。

网友认为,作为长期追随“高级领导干部”的铁血护卫,“李元芳”的回复有着很深的官场智慧。李元芳既要在危险时刻成为力克群魔的孤胆英雄,又要时时处处赔着小心做好“领导同志”的参谋与助手。既不可以“无能”,又不可以“太能”,当他频频遭遇“你怎么看”的提问时,总是先来上一句“此事必大有蹊跷”的万能句式,之后就洗耳恭听“上级”对事件的“神算”与推理,不多言,不妄言,既充分尊重“领导”权威,分寸拿捏得又恰到好处。而且,还能为“领导”断案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所谓“官场潜规则”也不过如此。为什么这里提到了“潜规则”的问题呢?让我们把同样的事件平移到现代的官商场中来看。

单纯听“元芳,你怎么看”这句话,倒是有几分民主意味,可如果下属逢此问则必答“此事必有蹊跷”或“此事背后定有一个天大的秘密”,明明心中有更明确的看法,却总是装出似懂非懂的神态,不免有讨好逢迎之嫌了。

神剧中狄公是一个推理如神、手眼通天的智囊型人物,所以李元芳可以安安心心地做他的一代战将,就算脑袋长时间处于休眠状态也无碍于事件的发展。如果我们的官场中可以少一些元芳体,那么很多闹剧本是可以避免的。

莫言红了,家乡的高粱红也跟着“红了一把”,“万亩红高粱计划”就是“赔本也要种”;贫困县门口种的山寨“迎客松”耗资30多万,却在两年后被拆除;乌鲁木齐飞天女神雕塑从与群众见面到悄然拆除仅仅存在了一个月不到的时间„„如此这般,不一而足。如果作为副手的官员可以直言进谏少说空话的话,可以想见,这些“一把手”、“一言堂”、“权力的冲动”所造成的悲剧就会大大减少。

“们的官员习惯了这种一言蔽之的“规则”,那么最终造成的结果,只能是领导者与人民群众的脱节和社会的停滞不前。【点评】

在我们也嬉笑的说“元芳,你怎么看”的时候,作者却抬起头,仔细打量着对话的 双方,揣测着他们的心理:问的人,不一定是真问;答的人,不一定是真答。神探狄公尚且如此的问;好参谋元芳尚且如此的答;今日诸公又如何问,诸参谋又如何答呢?这是个问题。联系社会的种种乱象,甚至让人怀疑的是,诸公可能根本就没“问”,诸参谋也根本没有“答”的机会!所以说,俯下身的真“问”,和挺直身板的真“答”,都很难得!

【二】 杜甫被很忙真的这么严重吗?

大漠飘雪

最近杜甫突然被很忙了,一些人满怀不平,又上升到高度,有的拿民族情感,有的难拿质议论,有的拿出对大诗人的崇敬的理由睥睨,等等不一而足,总之认为这种涂鸦,是对杜甫的不尊重,是对民族文化的不尊敬。

真的这么严重吗,杜甫被很忙,被看成文化涂鸦也好,被看成文化穿越也好,总之成了一种现象,那就是高调个性的时代,没有什么不可为;在网络媒体时代,没有什么不可流传。这种被一些把课间无聊赖的学生的一种恣意创作,竟然成了一种文化现象,令人想到大禹之水的故事,是堵好,还是疏导好?

不能否认,这些杜甫很忙,李白hold不住的涂鸦,确实是一种文化现象,旅游景点的涂鸦,无论国度发达与否,不分皮肤色泽,涂鸦一直是一种世界文化现象,但课本上的涂鸦,难道是中国特有?具体来说,这些孩子确实太有才了,不仅想象丰富,而且创作的“涂鸦”作品很有喜感,杜甫被涂鸦的画片,充满了现实生活情趣,表现了这些孩子对社会生活的观察、理解,或者现实社会对这些孩子的折射影响、潜移默化。如果拿素质论,拿民族文化情感论,对这些孩子似乎有点小题大做。

杜甫本身就是现实主义诗人,关注现实,关注民生,写下了大量反映当时现实生活的诗句,如“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的著名诗句,当然诗人首先是一个有血有肉的活生生的人,比如引发杜甫热的那首诗“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的诗,虽是杜甫当时心境的写照,可是类似的场景,在浪漫诗人李白的眼里就是“两岸猿声啼不尽,轻舟已过万重山”的心情,说明诗人的生活和情感对诗人的影响有多大,难么为什么要对孩子的天性上纲上线?

孩子们之所以喜欢穿越,一方面和成人世界的“穿越”文化蔓延有关,发生这种现象,很难说都是借古讽今,以史为鉴,更多的是随意的“创作”娱乐,这种影响,很难不对在作业考试升学压力下的孩子们发挥作用,他们如此也就是发泄一下压力,自我娱乐一下神经。在目前这种公信失调,权威失衡的现实中,孩子们的这种创举不应该被棒杀,我们应该以一种欣赏的心态加于引导,不应该对孩子的种种出于好奇的“创作”施加更大的压力,毕竟他们不是主流,也不会对文化的传播发生根本性的改变,充其量是文化繁荣中的一朵浪花而已。【点评】

在中国,长久以来就有太多的官员和太多的家长,他们总是以“威严”示人,稍有

不慎,他们就把一顶顶“高帽子”扣在这些“贱民”和“顽劣子孙”头上。在“杜甫被很忙”事件上,孩子们不就背上了“对祖宗不孝”、“对祖宗文化不孝”的恶名吗?让人庆幸的事,此时作者出现了,他看着这些“大作”,看到了孩子的洞察力,看到了孩子的生活情趣,看到了孩子们的生活现状:太多时候,我们太爱“上纲上线”了,而忽略了事情本身。

【三】节制使用“最美” 防范道德浮夸

曹林

从“最美教师”到“最美司机”,再到“最美孕妇”和“托举哥”,社会涌现出一批感人至深的好人。每涌现一个感人的英雄,舆论就喜欢冠之以“最美”,几乎每个职业都已经发掘出各自行业的“最美”了。毋庸置疑,这样称呼,虽然用多了会让人感觉话语贫乏和赞美套路化,却是公众发自内心的朴素赞美。“最美”是网络用语,带着网络传播的特点(“最”的标签更容易广泛传播)和网络草根的情怀,这便是“最美”符号的源头。

那些美好的行为令人感动促人奋进,不过,“最美”之类的符号用多了,就容易让人产生道德审美疲劳——物极必反,“最”字用多了,就让人没感觉了,甚至产生逆反心理。正如有人抱怨的,现在一看到“最美”,甭管事迹多么感人,首先就没有感觉了。当然了,更让人担心的是,这容易在社会上滋长一种道德浮夸风,大家沉浸于“最美”包围的氛围中,产生一种“道德完美”的幻觉,对现实产生不切实际的认知和判断。

也许对那些英雄的壮举,我们实在找不出更好的词来形容我们受到的震撼和对他们的景仰,于是习惯性地选择了“最美”这个词。确实,无论是吴斌,还是张丽莉,他们的行为让人震撼,再高级的形容词、再高调的赞美都不为过。但这种千篇一律的、套路化的“最美”正的尊重和赞美,并不是使用这种千篇一律的符号,并不是使用华丽的辞藻,而是发自内心的朴素情怀。

另外,“最美”在语言学上也是不合适的。没有最美,只有更美,人类在至真、至善、至美的理想追求中,是没有止境的。对英雄之举,需要恰如其分地评价和赞美,而不是无节制地唱高调,过度高调显然就是“不着调”了。另外,“最美”的标签也不利于典型融入我们的日常生活,冠以“最美”后就被捧上神坛,平凡的公众只能将其供着膜拜,而不会去学习和行动。

我不相信没有比“最美”更合适的词去形容我们的道德典型,“最美”滥用,暴露出了网络语言使用的一种惰性:喜欢从众随大流,缺乏创新精神,热衷于追风赶潮。一个流行词、流行语风行后,不把它用滥、用臭、用到让人反感,是不会罢休的。很多词语,就是在这种过度消费、过度传播、过度阐释中被毁掉的。【点评】

面对眼前这道“最美”的风景线,我们真不知道是“你最美”,还是“谁最美”:“乱花”已经迷了人的眼。当我们习惯了用“最美”评价每个“美”的人和事的时候,让人怀疑的是:“美”是不是已经褪了色,生活是不是已经不太“完美”。在这种千篇一律的赞美声中,作者渴望有“发自内心”的“朴素情怀”,渴望有远去的“创新精神”。到那个时候,你也许会发现,世上“没有最美,只有更美”!

【四】利益诚可贵,仁义价更高

豆啸 在市场经济浸润下的今天,传统思想中的“重义轻利”观仿佛早已雨打风吹去。房子可以重盖,生平可以重写,历史可以新考,疮疤可以遮掩,文化可以展览,艺术可以评价,仇恨可以笑泯,情爱可以俗化„„那利益为什么就不能至上呢?你没有听过?“现今”社会变成了“现金”社会了,所以,有人宁愿坐在宝马里哭也 不要在单车上笑了。

上海“染色馒头”热气尚存,宜昌“毒生姜”仍在熏制,沈阳“兽药豆芽”又在疯长,“楼歪歪”、“桥脆脆”„„我们还有没有安全底线?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圣人孔子早已将这一义利观纳入君子之风,让弟子们好好继承发扬。“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面对义,孟子毅然将生死置之度外,至于远不及生的利,则更不必言之了。这些难道不让那些只追求利益而放弃商业道德的企业汗颜吗?

《吕氏春秋》载:著名的四公子之一孟尝君,可谓逐利的一把好手。一次他派门客冯谖替他去讨债。临行前,冯谖问他是否需要带些东西回来,孟尝君随口说,你看我缺什么就带什么吧。冯谖到了地方,将契据烧毁,并假托孟尝君之命,将债款赏赐给了百姓。次日,他回齐向孟尝君交差,孟尝君倍感意外。冯谖说:“我为您买了义。您只有一块封邑,却从百姓渔利,我将债全部放还,这就是我为您买的义。”次年,孟尝君因不受赏识而被贬回封地。离地百里,便见百姓上前相迎,不禁感叹:“先生替我买的义,真是重于利百倍啊!”以此可见,信义的价值之深。

钱学森抛弃国外高薪厚职,甘愿回国建设祖国航天事业。他曾说:“虽姓钱,但不爱钱。”为祖国伟大事业献身是他们甘之如饴的生活,全国人民上下一心,同舟共济,艰苦拼搏,这便是一种民族大义!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董仲舒也曾说过:“天之生人也,使人生义与利。利以养其体,义以养其心。心不得义,不能乐;体不得利,不能安。”

由此可见,义与利并不一定要站在对立面上。并不是淡泊名利、安贫乐道就一定能体现大义,而腰缠万贯也不一定就是耻辱。

所谓“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在义的范围内追求利,是完全值得提倡的,也是完全符合历史发展的。伯夷、叔齐不食周粟而被活活饿死纵然值得敬佩,但现世的我们完全可以通过其他的方式来体现自己心中的大义。

义与利本就是一朵双生花,在面对取舍时,希望世人能舍利取义,但更希望能“义利双收”。【点评】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的圣人之教还在,“利以养其体,义以养其心”的论

说还在;“冯谖买义”的典故还在,钱学森的民族大义还在??可是“义”在现实生活中却似乎已经不在。作者开篇列举的种种,不禁让我们倒吸一口凉气:我们到底怎么了?在缅怀这些“名言”“名人”的时候,作者并没有苛求我们“舍生取义”,而更希望我们“义利双收”,这是一种宽容,还是一种无奈呢?

【五】四大名著是四面镜子 透视国民的劣根性

张天野

中国古典四大名著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从中我们可以汲取许多养分。不过,在四大名著的字里行间,我们也可以透视到国人的一些毛病。

譬如,随地大小便和乱题字。《西游记》中孙悟空在如来佛的掌心里翻筋斗云,看到五根手指耸立入云,以为到了天边,于是孙大猴子文瘾发作,在中指上题字“齐天大圣到此一游”,顺便还撒了泡猴尿。可怜我佛从此沾染了猴臊气,呵呵。《红楼梦》里有关撒尿的故事也不少。刘姥姥进大观园,由于吃坏肚子, 急咧咧就要在茵茵碧草上解手,亏得被众人制止。刘姥姥乃一介村妪,可鸳鸯这荣国府老祖宗的红人一样是夜晚内急,打算就近在草丛里解决,却撞见了司棋和她情郎这对野鸳鸯。《水浒传》中林冲和宋江这两位,一个是赳赳武夫,一个是落难小吏,却都好题诗。林冲命好,幸好遇到了朱贵,就此逼上梁山。宋江运气就差了, 被黄文炳发现反诗,差点丧命。

注重关系学。《三国演义》里刘关张桃园三结义,从此奠定了蜀汉的基业。《水浒传》里水泊梁山的英雄好汉们,以义气为纽带,使彼此关系紧密。不仅如此,宋江等人去东京汴梁谋划招安大计,走名妓李师师的门路,才得通达圣听。再看《西游记》,西天路上的妖精大都有后台,孙悟空无计可施,只能到处求爷爷告奶奶,动用如来、菩萨和天庭这些关系网,来制服妖精们。整个一个靠关系打妖精嘛。《红楼梦》里的主人公们也深谙此道,四大家族盘根错节,织成一张庞大的关系网。薛蟠打死人命,跟没事人似的,因为他知道,一定会有贾雨村这样的官员去给他揩屁股。大观园成立诗社,找管家婆王熙凤要银子,公子姑娘们也懂得送 顶“监诗御史”的头衔。

西方人讲“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中国虽也有“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的说法,但在封建王朝,更多时候讲的还是“刑不上大夫”。《三国演义》第十七回讲,曹操行军,号令三军不得践踏青苗,违令者斩,言犹在耳,曹操的马惊了,踏坏了青苗,曹操割发代首,居然赢得了美誉。《水浒传》李逵屡次违犯梁山军规,甚至怒砍梁山大旗,宋江只是大声呵斥,或者假意要杀,别人一求情就顺坡下驴。此无他,李逵乃宋江的第一心腹矣。这是“刑不上大夫”的升级版本“刑不加亲”。《西游记》里满天神佛对百姓疾苦漠不关心,却对自己门下私入人间作恶的妖精仁慈得很,一句“这是你师徒该有此劫”,就搭救了妖精。

四大名著是四面镜子,照见国人的毛病。我们读书,切不可讳疾忌医,只道此是小说家言,就放过自身的毛病,这样岂不辜负了几位先贤的教诲? 【点评】

读史可“明志”,读史可“鉴古通今”,可“史”又何尝无处不在,比如“四大名

著”。捧读“四大名著”,我们似乎就是在照镜子,观照到了我们根根“筋骨”和条条“劣根”。“随地大小便和乱题字”的恶习,“注重关系学”的处世之道,“刑不上大夫”的等级观念,作者随手就可以在“四大名著”中找到佐证。在批判书中人物种种劣行的时候,试问你又扮演“四大名著”中的谁呢?

【一】 最踌躇的门

林特特

一个人对你意义非凡,想到他,你便感到软弱。临见一刹那,如横着一道门,心酸、甜涩、怯懦,及至推开,又不知说什么,呵,那真是世上最踌躇的门。

我在三毛的《蓦然回首》中见过它。三毛写,和恩师顾福生约好见面,早到了两分钟,却不敢进门,只静静地站在夕阳下等。等到时间到,等到有人领她进院子,通往客望有人通知她,“顾福生出去了,忘了这一次的会晤”,但门终于开了,顾福生就在她的面前,于是“二十年的光阴飞逝,心中如电如幻如梦”,她变回少女时的样子——“情怯依”。(材料一)

我想起,我的偶像、一位女作家。我曾模仿她的笔调写作文,因她确定了高考志愿,了曾热烈地找过她、千方百计取得她的联系方式,我一句话也说不出,只想哭,“只由衷地感激你美好如初”——后来,我写给她。(材料二)

我想起,我的一个女友,认识一位画家,并爱慕他。画家给她信息、邮件,她从来不回,“其实也回过,只是删删写写,写写删删,永远没发出去。”一次,画家邀她看画天的春天》中,李春天每每撞到梁冰。“见了他,我说什么?”画展归来,女友惆怅地两手一摊。(材料三)

好吧,我推开一扇踌躇的门,发现那人美好如昔,女友靠近却溜走,没推开,也没给自己失望的机会,都算幸运。

要知道,不幸的推门者,在书中比比皆是啊。

老舍在《微神》中写初恋。他对初恋的回忆凝固在旧时门边一双绿拖鞋上,他后来去找初恋,初恋已变成暗娼,他鼓足勇气,再去找初恋,初恋已睡在一口薄薄的棺材里。彻底,幻灭。(材料四)

我总想,最幸运的推门者是谁。是那些挨着透明的门,无限接近,试图推开,却始

终推不开的人吧。如罗曼·罗兰。“我来到波昂,贝多芬的故里„„我重新找到了贝多芬的影子和贝多芬有力的手搀扶起来。”他在《贝多芬传》的序言中如是说。(材料五)

他没有见过贝多芬,却终生在贝多芬身上汲取力量,那力量支持他勇往直前。他不用踌躇,不会失望。【点评】

何谓“最踌躇的门”?作者为我们开启了五扇“门”:三毛面前的门,“我”面前的门,“我”朋友面前的门,老舍《微神》中“他”面前的门,罗曼·罗兰面前的门。这些门有被推开的,有没被推开的;有不透明的,有透明的。推门人有幸运的,也有不幸运的。由他人的“门”到自己的“门”;由现实中的“门”到文学作品中的“门”,作者全方位的为我们诠释什么是“最踌躇的门”。

【二】 快的负面

星竹

某种程度上来说,世界上的许多事情,从来就不是越快越好,过快的速度不但没有令我们受益,还造成了很多危害。“快”让我们过得不幸福。

很多人都以为,皮肤病是因为皮肤长不好才出现问题。但事实恰恰相反,大多数的24天,但免疫系统的破坏会改变皮肤的正常生长周期,不少皮肤病患者的代谢周期缩短到了7天,甚至3天,最快的只要1天。因此,旧的皮肤还没有长好,就被新的皮肤破坏,而新皮肤又被更新的皮肤所破坏,周而复始,皮肤永远无法痊愈。长期以来,皮肤专家一直都在与这种古怪的“快”现象做斗争,只要治愈了这种“快”,皮肤病就会被彻底根治,这个“快”是患者与研究者的大敌。

越南有一种野稻米,一年四季都在疯长,不用浇水施肥。但它像许多物种一样,由于生长过快,机体里囤积了大量的有毒物质,使它成了无法食用的废物。(材料二)但是科学家发现,只要控制住它的生长速度,让它缓慢下来,一切问题便可迎刃而解,野稻米也将从此变为金米粒。

月„„最后美国人发现,他们的技术足可以使一只小鸡在十几天里长到5斤以上。相当可怕。那已经不再是鸡,而像是一块放在笼子里不断膨胀的肉,鸡肉的味道都没了。而淡水鱼在生长素的催促下,20天就能长到3斤重,人吃了难免要患上种种怪病。(材料三)由于生长得过快,鸡和鱼在西方一些国家,已经沦为垃圾食品。于是美国人停止了这些领域的继续探索,开始研究快速肉食对人的危害。

英国人很早就发现了一种对人体非常有害的物质—空气胶,许多人因为呼吸了过量的空气胶患病甚至死亡。但研究发现,空气胶又是一种特殊的漆,这种漆的坚固性赛过钢铁,非常坚硬,如果把它留住,人类将受益无穷。但遗憾的是,这种空气胶只要一生产出来,瞬间就会化成气体挥发掉,并对人体产生危害。(材料四)如今是一个讲究“快”、被“快”字充斥的时代,没有什么事物不是用速度来衡量的,仿佛只要“快”便是先进,便是优越,便是真理。人们把“快”当成了宝贝,完全失去了对“快”公平、公正、全面的评判。

心理学家总结道:人类焦虑、不安、失眠、抑郁、紧张等许多疾病,都与我们生活中对快的追求有关。是快改变了我们,让我们过得不幸福。快的负面,已经让我们付出了很大代价。如果把追求的脚步放慢一些,把对利益的索取放缓一些,去掉三分急切,留住三分轻闲,过随遇而安的生活,我们就能开心许多。【点评】

文章开宗明义:“过快的速度不但没有令我们受益,还造成了很多危害”。为了让读者信服自己的观点,作者先后列举了皮肤病的病因、越南的野稻米、美国的白条鸡、有毒的空气胶四则材料。材料涉及到了人类自身疾病,也涉及到了人类吃的米、吃的肉、吸的空气,这些都关乎人类自身的生存,不得不让我们 “心生敬畏”,让我们重新审视“快”。在这些材料论述的基础上,作者水到渠成的得出了结论:去掉三分急切,留住三分轻闲,过随遇而安的生活,我们就能开心许多。

【三】 人得藐视点什么

陈鲁民

人生在世,你总得藐视点什么东西,或人或物或事。

前也俯首贴耳;鹅的眼睛看东西是缩小的,因而敢于向比他大得多的人发起进攻,常被人用来看家。(材料一)我绝不敢提倡大家都来像鹅那样看东西,但时不时藐视点什么人或物,也是不可或缺的。

曹操藐视天下英雄,在他眼中,袁术、孙策等众多英雄豪杰,或为“冢中枯骨”,或““坚,在他看来,什么百万之众,什么投鞭断流,无非一群“行尸走肉”,消灭尔等如“探囊取物”。(材料三)我辈或许没有曹、谢那样的博大襟怀,但一样可以藐视社会上那些投机钻营的无耻小人,藐视那些拍马溜须的谄媚之徒,不管他们再有权势,也决不与他们为伍。

做不到阮、李“世人皆浊我独清”那般清高自傲,但也完全可以特立独行,洁身自好,藐视那些假名士真草包,假公仆真蛀虫。

南朝山水诗人谢灵运,藐视同行,傲睨诗坛:“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我得一斗,天下共分一斗。”北宋名士刘少逸恃才傲物,目无余子,有妙联曰:“目空天(材料五)我等大可不必像这两位那样狂妄自负,愤世嫉俗,但可于心平气和中藐视那些炒作出来红得发紫的娱乐明星,藐视那些“用身体写作”热闹异常的美女、美男作家。

藐视,除了人,还有物,还有事。那些小恩小惠,蝇头小利,鸡虫得失,别人争得你死我活,用尽浑身解数,我不妨冷眼旁观,“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我藐视你!

打铁先得本身硬,藐视,也得有点资本才行。要想“目空天下士”,自己就得才高八斗,学富五车;要视天下英雄如无物,自己就得是那顶天立地的真英雄;要藐视那些蝇营狗苟之辈,自己就得是独善其身的真君子。而且,要藐视点什么,不论对人还是对物,可能会让自己吃点亏,受点冷落,“进步”比别人慢点,“收益”比别人少点,“名气”比别人小点,但却能使我们抬头挺胸昂然平视,上不愧天,下不愧地,活得堂堂正正,坦坦荡荡。

果真如此,那就会无所畏惧,不佞鬼神,“虽千万人吾往矣。”哪怕你是世界首富,环球名人,哪怕你好运连连,官升如飞,只要来路不正,沾腥带污,我藐视你!【点评】

文章由牛没有所藐视和鹅有所藐视谈来,引出人“藐视点什么人或物,也是不可或缺的”的论断。作者先后列举了曹操、谢安傲视群雄,李白、阮籍藐视权贵,谢灵运、刘少逸恃才傲物三则材料。每则材料各有侧重,从藐视“无耻小人”“谄媚之徒”,到藐视“假名士”“假公仆”,再到藐视“假明星”“假作家”。收束到一起,得出结论:人得藐视一些人。所举材料多有相关史料的直接引用,既增加了材料的真实性,又增强了文章的文学性。

【四】 诚信男孩“震惊”了什么

李泓冰

江苏扬大附中学生徐砺寒估计没有想到,他在放学途中不慎弄坏了他人轿车后视镜后留下的那张道歉及赔偿联系的小纸条,会令车主“无比感动”和“极度震惊”,并引来一连串感人的后续(材料一):被撞车主感动之余主动不让徐砺寒赔偿;一家修车行表态愿意免费为受损车主修车;网友们纷纷感慨,在这个孩子身上看到了美好„„

细看大家对此事的感叹,如出一辙,都觉得男孩的诚信弥足珍贵。现实中我们时常面对的窘境,是互信的缺失,是对陌生人留个心眼儿,是对各种商品、各种服务的疑虑重重,是可能的肇事逃离和得理不让人,更有似乎随处可见、一触即发的争执和吵闹。我们无奈地要成为各种“专家”:要学会验证阳澄湖大闸蟹的“金毛银爪白肚皮”,得掰开月饼学会辨认馅子是否隔年,去修车必须认明修车铺子会不会以次充好„„(材料二)缺乏诚信,人们不得不付出高昂的成本,才能维护商业信用、保证正常运转。更不消说,我们还在为诚信缺乏付出的高昂精神代价。在这样的背景下,一个中学生的赤子之心便更显得珍贵。

在经济急剧增长、城市不断扩张中,曾经倚仗熟人社会道德压力来规制行为的文化传统正遭受挑战,诚信危机在不断挑战国人的承受极限,也弥漫到我们身边的所有领域:„„(材料三)在情感约束越来越少的“陌生人社会”里重建道德规范,虽然艰难但势在必行。徐砺寒的诚信举止,更大的意义是让我们看到了希望:下一代正在告诉我们,“诚信”二字有重塑的可能。

一些城市,比如上海,已经把“诚信”二字,郑重写入城市新的价值取向。确实,诚信不光关乎道德,也关乎一座城市、一个国家的竞争能力。西方学者福山在《信任》一书中说:“一个国家的福利及其他参与竞争的能力取决于一个普遍的文化特性,即社会本身的信任程度。”(材料四)

事实上,我们已经洞悉诚信之于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性。我国郑重提出“把诚信建设早就大力推进“建立健全覆盖全社会的征信系统”。(材料五)然而,托举向善的力量,我们不能全都往“社会”身上一推了之,这是每一个公民必须面对的考题——碰到需要负责的事儿,我们能否像中学生小徐一样,恪守诚信,勇于担当? 【点评】

“诚信”是人们谈论的一个老话题,而本文却不显的“老”,其原因就在于文章以热点材料引入,并以此立意为文。作者联系了社会中“诚信”的种种缺失,从商品造假到学术造假,从对各种服务的疑虑到对别人帮助的顾虑,触摸到了社会的方方面面,让人不得不为我们的未来感到一种忧虑。而作者列举的城市、国家已经把“诚信”写进了城市建设规划中、国家发展体系中,无不反映了社会已经出现的“诚信”危机。材料有“现象”,有“理论”,相得益彰。

【五】 有弯曲才能找到直

李丹涯

欲望总喜欢走猫步,总爱从生活的起点出发,取一条直线,直达目的地。就像一支箭,“啪”的一声射中靶心。走猫步的欲望很强势,很直接,然而,猫步毕竟只属于秀场,下了舞台,我们还是要沿着俗世里弯弯曲曲的路,迂回到达终点。

梦想和现实之间总有一段距离,没有谁可以让他们亲密接触,怀揣着梦想的火种出发的人,如果非要心急火燎地向终点直奔,势必会出现“撞南墙头破血流”的下场,正因为他们太心急,而被梦想的火焰自焚了心灵。

一味走捷径的人势必要误入泥淖,又有谁能说弯路不好呢?

蜿蜒迂回,才能承载汹涌水流的冲击,百川东到海;弹簧因为懂得弯曲,才能承载数以万钧的压力;女人因为有曲线美,才能妖娆妩媚。(材料一)

世界上没有不倒弯儿的生命,每一个关节正因为懂得弯曲,才能完成前进。我们往往都是通过行动上的弯曲,从而完成实践上的直线。

相关文章
创新公共服务范文

创新公共服务范文

创新公共服务范文(精选12篇)创新公共服务 第1篇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公共服务平台对国家或区域的技术创新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科技...

3
2025-10-24
匆匆中学生读后有感

匆匆中学生读后有感

匆匆中学生读后有感(精选9篇)匆匆中学生读后有感 第1篇匆匆读后感500字_读《匆匆》有感当细细地品读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

1
2025-10-24
草莓教学范文

草莓教学范文

草莓教学范文(精选17篇)草莓教学 第1篇“风儿轻轻吹,彩蝶翩翩飞,有位小姑娘上山摘草莓,一串串哟红草莓,好像……”优美的歌词,动听...

3
2025-10-24
仓储类课程范文

仓储类课程范文

仓储类课程范文(精选7篇)仓储类课程 第1篇物流产业是复合型产业,发达的物流能加速传统运输、仓储和零售等行业向现代物流服务领域延伸。...

1
2025-10-24
创造性批评:解说与解读

创造性批评:解说与解读

创造性批评:解说与解读(精选8篇)创造性批评:解说与解读 第1篇创造性批评:解说与解读作为诗性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审美批评,同文学艺术实践...

2
2025-10-24
初二地理试卷分析

初二地理试卷分析

初二地理试卷分析(精选6篇)初二地理试卷分析 第1篇莲山 课件 w ww.5 YK J.COM 4 初二地理试卷分析二、试题所体现的新课程理念和...

3
2025-10-24
常州市河海中学文明班小结

常州市河海中学文明班小结

常州市河海中学文明班小结(精选2篇)常州市河海中学文明班小结 第1篇常州市河海中学2008~2009学年第一学期 八(1)班创 文 明 班 ...

2
2025-10-24
财务负责人身份证明

财务负责人身份证明

财务负责人身份证明(精选14篇)财务负责人身份证明 第1篇财务负责人身份证明及签字样本兹证明为我公司财务负责人。特此证明。身份证复印...

1
2025-10-24
付费阅读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