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内容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测试题
来源:文库
作者:开心麻花
2025-09-19
1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测试题(精选6篇)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测试题 第1篇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测试题附参考答案

一、下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幼稚(zhì)

鲲鹏(kūn)

吞噬(shì)

媲美(bì)

B.挑衅(xìn)

迷惘(wǎng)滑稽(jī)

苔藓(tái)

C.雾霭(aǐ)

迁徙(xǐ)

蹼鹬(yù)

颈雉(zhì)

D.惩罚(chéng)秤砣(tuó)

哂笑(shěn)

诺言(nuò)

二、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与所给注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

A.解 jiě 解决

押解

解释

解数

B.宿sù

宿舍

宿营

宿命

归宿

C.恶wù

厌恶

恶心

恶习

恶劣

D.差chā 差错

误差

出差

差距

三、下列字形有误的一项是

()

A.混淆

深邃

赋予

不过尔尔

B.考察

戈壁

清澈

绵延不绝

C.郭煌

干涸

崩塌

混然一体

D.端详

焦躁

收敛

不可思议

四、下列词语中共有4个错别字,找出来并加以改正

及不可耐

难以置信

误入奇途

振耳欲聋

心安里得

异口同声

错别字:

改正:

五、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小心翼翼(恭敬慎重的样子)

无言以对(来)

B.众目睽睽(睁大眼睛注视着)

广阔无垠(边际)

C.为人所知(被)

精巧绝伦(同类)

D.不自量力(测量)

相形见绌(笨拙)

六、选词填空

1.无论是

的星空,还是不值一提的灰尘,都是大自然精巧绝伦的艺术品。

A.深不可测

B.神秘莫测

C.高深莫测

2.在的阳光下,我乘舟而行,如神仙一般。在船的不远处几只野鸭在 湖面上玩耍,鱼鸥及其他小鸟

地歌唱着……

A.温暖;高兴

B.和煦;欢娱

C.灿烂;愉快

3.它们逢山过山,遇水涉水,沿着一条笔直的路线奋勇前进。

A.前赴后继

B.跋山涉水

C.前仆后继

4.我虽然没有对旅鼠进行过专门研究,所知道的这些只不过是

,但我 总是觉得,过去的事实似乎表明,看来用通常的研究方法和思维方式是难以解开旅鼠之谜的。

A.鱼目混珠

B.道听途说

C.一知半解

七、解释加点词语

1.无论是谁都感到很棘手。

2.我独自一人在巴罗附近的爱斯基摩人村落遗址上徘徊,希望能找到一块值得保存的文物作纪念。

3.你能看清那一道道肋骨的排列走向,看到沧海桑田的痕迹。

4.在自然看来,人类上下翻飞的这片巨大空间,不过是咫尺之间而已。

八、选择下列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

A.《敬畏自然》——严春友——《大自然的智慧》

B.《旅鼠之谜》——位梦华——《善待家园》

c.《大雁归来》——利奥波德——《沙乡年鉴》

D.《喂——出来》——星新一——《不速之客》

九、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敬畏自然》从总体上理性地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提倡一种新的理念:敬

畏自然就是敬畏我们自己。

B.《罗布泊,消逝的仙湖》反映滥用自然资源导致生态环境被破坏。

C.《旅鼠之谜》以北极旅鼠的大量繁殖和怪诞行为给人类提出警告。

D.《大雁归来》涉及人与动物的关系,充满保护野生动物的伦理观念。

E.《喂一一出来》以真实的故事警示世人正视城市环境污染问题。

十、阅读

(一)撒哈拉的变迁

“撒哈拉”在阿拉伯语中意为“大荒漠”。人类自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以来,最早提及“撒哈拉”这个词大约是在公元前430年。当时的希腊学者希罗多德在文献里第一次把“撒哈拉”描述成一片人烟稀少的大沙漠,今天的情形与2000多年前没多在改变:沙海茫茫,无路可寻。

然而“撒哈拉”并不是希罗多德笔下所描述的那样,自古就是不毛之地,这一点从撒哈拉沙漠中发现的史前壁画和岩画可以得到证明。大约在公元前5000年至公元前2500年,撒哈拉处于一个绿茵时代,这里曾有过充沛的雨量,蓊郁的森林,青葱的草原,发达的畜牧业。

这片一度丰腴的沃土,而今为何面目全非呢?据科学家考察研究,这首先缘于“季风雨”的变化。大约在史前期的后期,季风雨从非洲西部及中部把水分带到撒哈拉。公元前1万年左右,撒哈拉草原越来越潮湿;公元前3500年左右,湖泊面积也越来越大。可是,从这以后不知什么原因,撒哈拉的季风雨却少了起来,降雨量和蒸发量发生了无可逆转的失调。降下的雨水本已减少,又很快被太阳蒸发,水分难以积存,江河湖泊日益干涸。撒哈拉大草原就在这种湿润期和干旱勇的反复更迭中,逐渐演变成为大沙漠。

当然,撒哈拉的变化也无不与非洲最早的刀耕火种、乱伐森林、践踏植被有者密切的关系。就这样经过一个世纪又一个世纪,这里的植物枯萎退化。撒哈拉脚热带的“稀树草原”变成“干旷草原”,又从“干旷草原”变为沙漠。

撒哈拉的变化给人类留下了不少值得深思的问题。

1.第1段末尾横线上与上文衔接最恰当的一句是()

A.炎热的气候,行人很少。

B.奇热的气候,少人问津。

C.气候炎热,谁还去问津呢?

D.气候奇热,人迹罕至。

2.从全文看,撒哈拉沙漠形成的过程是:

()一一()一()一(沙漠)

3.第4段中“降雨量和蒸发量发生了无可逆转的失调”一句话在文中的具体含义是什么?

4.指出撒哈拉草原变为沙漠的原因,并谈谈撒哈拉草原变为沙漠给我们启示。

原因:

启示:

(二)为了揭开鸟类语言的秘密,科学家向大自然的鸟巢派出了不少“间谍”,这是一些袖珍电子仪器,包括能自动录音的微型窃听器,与此同时,科学家又用望远镜或录像机仔细观察巢中鸟的一举一动,把叫声和活动对照起来研究,并用电子计算机处理所获得的大量数据。应用这些方法,弄清了不少“鸟语”的含义。

1977年英国巴思大学生物学家哈维博士别出心裁地设计制造了一枚“电子鸟蛋”。它可以测出鸟孵卵时的声音等多方面的情况。

鸟类的语言有哪些特点呢?

“鸟语”的含义极为丰富,有寻找配偶的鸣唱,也有互相联络的歌声,还有报警、示威、恫吓敌害的叫声等等。

鸟类“语言”中也有“方言”、“土语”。例如,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鸟类学家佛令博士发现,正像美国人讲英语、法国人讲法语一样,美国乌鸦的“语言”和法国乌鸦的“语言”也不相同。佛令斯用高质量的录音带,录下美国宾夕法尼亚地方乌鸦的报警声,然后设法放给当地乌鸦听,它们会立刻飞走。可是。放给法国的乌鸦听,它们却无动于衷。反过来,播放法国乌鸦的报警声,宾夕法尼亚乌鸦也没有反应。看来,它们彼此“语言”不通。除了报警,其他像求偶、召唤、觅食等“语言”,法国和宾夕法尼亚乌鸦的“词汇”也不相同。

除乌鸦外,佛令斯在研究了海鸥以后,也发现有这种情况。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鸟类专家,对乌语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编成一本《鸟类语言学辞典》。他们统计了二三千种的“语言”。

人类掌握了鸟语的秘密后,就有可能有目的地利用鸟语,定向地管理鸟类,使之为人类服务。在法国有人把乌鸦挣扎时的痛苦凄叫声用录音机录下。再拿到田间播放,临近的乌鸦听到这种声音就惊慌而逃。10天内,这群乌鸦再也不敢飞这个地方采。若用此法驱散群集飞机场的鸟类,避免飞机和它们相撞而失事,应是一个有效的方法。利用益鸟求偶或合群的召唤叫声的录音,可引来益鸟,使它们啄食害虫,保护森林和庄稼。

1.本文可分三大部分,请在下面的序号内用“‖标出”。

2.第1段中,为了揭开鸟类语言的秘密,科学家做了哪些事情?请简要作答。

3.第6段画横线文字,说明了鸟类的什么特点?

4.第8段中,运用了一个例子,这些例子说明了什么?

5.请简要分析第4段中“极为”这个词语的表达作用。

十一、作文

印第安人有一首歌谣:

只有当最后一棵树被刨

l

最后一条河中毒

最后一条鱼被捕

--

你们才发觉

钱财不能吃

当我们呼吸着城市的废气,承受着各种疾病的威胁,我确确实实地感受到了绿色大自然的可贵,绿色在向我们呼唤,我们应该做些什么呢? 请以“人类生存危机”为题目写一篇文章,不得少于600字。

【参考答案】

一、A(“媲”音为“pi”)

二、B

三、C(“郭煌”应为“敦煌”,“混然一体”应为“浑然一体”。)

四、错别字:及 奇 振 里 改正:急 歧 震 理

五、D(量:估量。绌:不足。)

六、1.C 2.B 3.A 4.B

七、1.棘手:形容事情难办,像荆棘刺手。2.徘徊:在一个地方来回地走。3.沧海桑田:大海边成农田,农田变成大海。比喻世事变化很大。4.咫尺:比喻距离很近。

八、B

九、E

十、(一)1.D 2.绿茵时代或青葱草原 希树草原 干矿草原 3.这句话在文中的意思是降雨量和蒸发量的比例失调,降雨量少与蒸发量的趋势不可改变。4.撒哈拉成为沙漠的原因是:(1)自然原因。由于季风雨的变化使撒哈拉大草原在湿润期与干旱期的反复更迭中,最后处于长期干旱而形成沙漠。(2)人为原因。人类对撒哈拉草原生态环境的破坏,加速了撒哈拉大草原的沙漠化。撒哈拉犬草原变为沙漠给我们的启示是:人类应该强化环保意识。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人类生活的空间,也就是保护人类自身。

(二)1.在2、3之间和7、8之间画。2.(1)录取大自然的鸟巢中鸟的叫声;(2)观察巢中鸟的一举一动,把叫声和活动对照起来研究;(3)用电子计算机处理所获得的大量数据。3.鸟类“语言”中也有“方言”“土语”。4.两

人类掌握了鸟语的秘密后,就有可能有目的地利用鸟语,定向地管理鸟类,使之为人类服务。5.准确地说明了鸟语含义丰富的程度。

十一、略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测试题 第2篇

B A B B A D D B C B D D D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A A A C D C B AC BD AB AD AC

26.⑴竞争最理想的结果是双赢。

⑵①良好的合作创造竞争中的双赢。②要在法律、道德允许的范围内,按照平等、公平、诚信的原则去竞争。③在竞争过程中双方要相互鼓励、相互帮助、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27.(1)诚实守信是为人处事的一种美德。诚实,就是忠诚老实,不讲假话。守信,就是信守诺言,说话算数,讲信誉,重信用。

(2)“人无信不立”。诚实守信是为人之本。诚信是公民的“第二身份证”。一个人要想在社会上立足,并干出一番事业,就必须具有诚实守信的品德。

(3)诚信是金,是与他人合作交往的通行证,(是打开成功之门的钥匙)。

28.(1)生活中处处有合作,生活需要合作。合作是一种力量,也是一笔财富。善于合作,是时代的要求,有助于事业的成功。

(2)竞争与合作相伴相随,竞争也是生活中的一种普遍现象。在生活中,我们需要合作,也需要竞争。通过竞争,我们才更容易找出自己的差距,弥补自己的不足,从而使自己进步、发展得更快。

(3)因此,竞争与合作同样重要。在生活中,我们应正确对待竞争与合作的关系,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竞争,最终实现共同发展,共同提高。

(4)题目观点不正确。

[友情提示:答案仅供参考。参考答案要求较高,综合性较强,请老师注意引导学生学会组织答案]

29.(1)我们学会在合作中竞争,才能达到充分的合作和合理的竞争。竞争和合作的和谐交融,会使我们的集体更强大,使我们每个人更快地进步。

(2)在合作中竞争,要尊重竞争对手,向竞争对手学习。在竞争中互相启发,各显神通,取长补短,携手共进。

30.(1)反映了校园中存在不诚信现象。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测试题 第3篇

本部分的教学内容是人教版Unit 3 I’m more outgoingthan my sister. 中的Section B 1a—1e. 本节课是 一节听说课, 从整体上看, 是在sectionA部分的基础上对学生听说能力的拓展和延伸, 1a-1e是一组完整的听力训练, 围绕“my best friend”这一话题展开, 1a-1b在听前让学生谈论好朋友应具备的特质, 1c-1d让学生听一段关于好朋友的访谈, 听后1e要求学生利用所听信息重新组织语言编新对话。

二、学情分析

(一) 知识与能力目标

通过本课一系列的听、说训练, 让学生掌握本节课的新单词:talented, truly, care about. 并能运用本单元的语言结构——比较级, 展开对好友标准的讨论及朋友之间的对比。

(二) 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本课听力部分多层次, 对角度的挖掘, 从而让学生更容易捕捉重点信息, 通过设置“interview”这一环节提升学生的对本课内容的语言输出能力。

(三) 情感与态度

树立正确的对待友谊的态度, 培养朋友间互帮互助的优良品质。

(四) 教学重、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通过学生听力和对话的训练, 让学生熟练掌握形容词、副词比较级的用法, 将听力中使用的对比方法移为己用。

教学难点:通过熟练掌握本课语言结构, 使学生能够对朋友之间的异同点进行描述。

三、教学过程

Step 1 Greetings and warming up

Make the students get interested in this classand reduce the distance between the studentsand the teacher.

Sing a song about friendship and talk something about friends.

Talk with the teacher.

Step 2 Vocabulary

M a k e t h e s t u d e n t s g r a s p t h e n e w w o r d sthrough creating the situations.

Use different situations to show the new items.

Answer the questions “ Is she a good friend?”to know the new items.

Step 3 Presentation of material

Make the students express their ideas aboutfriends.

Show new items, ask the students to exchangethe ideas

Ask and answer in pairs then present.

Step 4 Listening practice

Make the students get familiar with the targetlanguages, complete the listening material.

Ask the students to fill in the blanks accordingto the recreated chart.

Listen and fill in the chart.

Step 5 Presentation of conversations

Make the students use the items to expressthe ideas about Molly’s and Mary’s best friends.

Ask the students to talk about Molly、Maryand their best friends.

Talk in pairs.

Step 6 Interview

Make the students use the language in real situation.

Ask the students to interview their classmates

Interview the classmates and write down theinformation, then give a report.

Step 7 Homework

Make the students use the items in the life.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测试题 第4篇

本部分的教学内容是人教版Unit 3 I’m more outgoing than my sister.中的Section B 1a —1e. 本节课是一节听说课,从整体上看,是在sectionA部分的基础上对学生听说能力的拓展和延伸,1a-1e是一组完整的听力训练,围绕“my best friend”这一话题展开,1a-1b在听前让学生谈论好朋友应具备的特质,1c-1d让学生听一段关于好朋友的访谈,听后1e要求学生利用所听信息重新组织语言编新对话。

二、学情分析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通过本课一系列的听、说训练,让学生掌握本节课的新单词:talented, truly, care about. 并能运用本单元的语言结构——比较级,展开对好友标准的讨论及朋友之间的对比。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本课听力部分多层次,对角度的挖掘,从而让学生更容易捕捉重点信息,通过设置“interview”这一环节提升学生的对本课内容的语言输出能力。

(三)情感与态度

树立正确的对待友谊的态度,培养朋友间互帮互助的优良品质。

(四)教学重、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通过学生听力和对话的训练,让学生熟练掌握形容词、副词比较级的用法,将听力中使用的对比方法移为己用。

教学难点:通过熟练掌握本课语言结构,使学生能够对朋友之间的异同点进行描述。

三、教学过程

Step 1 Greetings and warming up

Make the students get interested in this class and reduce the distance between the students and the teacher.

Sing a song about friendship and talk something about friends.

Talk with the teacher.

Step 2 Vocabulary

Make the students grasp the new words through creating the situations.

Use different situations to show the new items.

Answer the questions “ Is she a good friend?” to know the new items.

Step 3 Presentation of material

Make the students express their ideas about friends.

Show new items, ask the students to exchange the ideas

Ask and answer in pairs then present.

Step 4 Listening practice

Make the students get familiar with the target languages, complete the listening material.

Ask the students to fill in the blanks according to the recreated chart.

Listen and fill in the chart.

Step 5 Presentation of conversations

Make the students use the items to express the ideas about Molly’s and Mary’s best friends.

Ask the students to talk about Molly、Mary and their best friends.

Talk in pairs.

Step 6 Interview

Make the students use the language in real situation.

Ask the students to interview their classmates

Interview the classmates and write down the information, then give a report.

Step 7 Homework

Make the students use the items in the life.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测试题 第5篇

1.根据拼音,写出的汉字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潺潺流淌、滋润甘chún()的清泉,那是仁厚的土地母亲从自己血管里挤给生民的玉液qióng()浆。有了水,chán()弱的植物就会蓬蓬勃勃,焦渴的动物就会起死回生。有了水,就有了大山的wěng()郁,湖海的浩荡。

A.纯 琼 谗 蓊 B.醇 琼 孱 蓊

C.醇 穹 孱 翁 D.纯 穹 孱 翁

2.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A.桥墩 序幕 雕刻 就地取材 B.口吻 衬托 矫健 前瞻后顾

C.回廊 寂寞 芭蕉 别出新裁 D.殿试 肃穆 啜泣 迥然不同

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删去后不影响句意的一句是()

A.石拱桥在世界桥梁史上出现得比较早。

B.我国的石拱桥几乎到处都有。

C.这些桥大小不一,形式多样,有许多是惊人的杰作。其中最著名的当推河北省赵县的赵州桥。

D.《水经注》里提到的“旅人桥”,大约建成于公元282年,可能是有记载的最早的石拱桥了。

4.将下面的句子调整为语意连贯的一段话。

灞桥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东的灞水上。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桥长386米,一共有64个桥洞。②灞桥,由于当时地处长安附近,地理位置十分重要,自古以来,就是连接长安和长安以东广大地区的交通要道。③是我国历史上最古老而又久负盛名的一座石梁桥。④解放后,为了便于载重车辆通行,桥面由原来的石板改为钢筋水泥板。⑤唐人送别亲友,也多送至灞桥,有“灞桥折柳赠别”的习俗,故又称销魂桥。⑥修建于汉朝,后几经毁建,如今的灞桥是清道光十三年(1833)修建的。

5.用“|”划分文段的层次,并提取其中的两句话作为分层的理由。

石拱桥自身的结构就很美:圆的桥洞、方的石块、弧的桥背,方、圆之间相处和谐、得体,力学的规律往往与美感的规律相拍合。不过我之爱桥,并非着重于将桥作为大件工艺品来欣赏,也并非着眼于自李春的赵州桥以来的桥梁发展,而是缘于桥在不同环境中的多种多样的形式作用。

二、(本大题共40分)

(一)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4分)

苏州园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或者是重峦叠嶂,或者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全在乎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丘壑,才能使游览者攀登的时候忘却苏州城市,只觉得身在山间。至于池沼,大多引用活水。有些园林池沼宽敞,就把池沼作为全园的中心,其他景物配合着布置。水面假如成河道模样,往往安排桥梁。假如安排两座以上的桥梁,那就一座一个样,决不雷同。池沼或河道的边沿很少砌齐整的石岸,总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还在那儿布置几块玲珑的石头,或者种些花草:这也是为了取得从各个角度看都成一幅画的效果。池沼里养着金鱼或各色鲤鱼,夏秋季节荷花或睡莲开放,游览者看“鱼戏莲叶间”,又是入画的一景。

6.全段首句与其他句子间构成___________ 关系。(1分)

7.这段文字意在说明:___________。(2分)

8.假山堆叠的特点是:___________。说明此特点的句子是___________。(3分)

9.池沼的特点是:___________。池沼或河道的边沿布置石头或种花草的目的是:___________。(3分)

10.“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一句中“艺术”与“技术”不能互换的原因是: ___________。(2分)

11.这段文字运用的最主要的说明方法是: ___________,这种说明方法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3分)

(二)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2分)

①中国园林是由建筑、山水、花木等组合而成的一个综合艺术品,富有诗情画意。

②中国园林的树木栽植,不仅为了绿化,而且要具有画意。窗外花树一角,即折枝尺幅,山间古树三五,幽篁一丛,乃模拟枯木竹石图。重姿态,不讲品种,和盆栽一样,能“入画”。拙政园的枫杨、网师园的古柏,都是一园之胜,左右大局,如果这些饶有画意的古木去了,一园景色顿减。树木品种又多有特色,如苏州留园原多白皮松,怡园多松、梅,沧浪亭满种箬竹,各具风貌。可是近年来没有注意这个问题,品种搞乱了,各园个性渐少,似要引以为戒。宋人郭熙说得好: “山水以山为血脉,以草为毛发,以烟云为神采。”草尚如此,何况树木呢?我总觉得一个地方的园林应该有那个地方的植物特色,并且土生土长的树木存活率大,成长得快,几年可茂然成林。

③中国园林妙在含蓄,一山一石耐人寻味。立峰是一种抽象雕刻品,美人峰细看才像。九狮山亦然。鸳鸯厅的前后梁架,形式不同,不说不明白,一说才恍然大悟,竟寓鸳鸯之意。奈何今天有许多好心肠的人,唯恐游者不了解,水池中装了人工大鱼,熊猫馆前站着泥塑熊猫,如做着大广告,与含蓄两字背道而驰,失去了中国园林的精神所在,真太煞风景。鱼要隐现方妙,熊猫馆以竹林引胜,渐入佳境,游者反多增趣味。过去有些园名,如寒碧山庄、梅园、网师园,都可顾名思义,园内的特色是白皮松、梅、水。尽人皆知的西湖十景,更是佳例。亭榭之额真是赏景的说明书。拙政园的荷风四面亭,人临其境,即无荷风,亦觉风在其中,引人遐思。

④远山无脚,远树无根,远舟无身(只见帆),这是画理,亦造园之理。园林的每个观赏点,看来皆是一幅幅不同的画,要深远而有层次。“常倚曲阑贪看水,不安四壁怕遮山。”具体点说:建亭须略低山巅,植树不宜峰尖,山露脚而不露顶,露顶而不露脚,大树见梢不见根,见根不见梢之类。但是运用上却细致而费推敲,小至一树的修剪,片石的移动,都要影响风景的构图。真是一枝之差,全园败景。拙政园玉兰堂后的古树枯死,今虽补植,终失旧貌。至此深深体会到,造园困难,管园亦不易。一个好的园林管理者,他不但要考查园的历史,更应知道园的艺术特征,等于一个优秀的护士对病人作周密细致的了解。

(选自《说园》,有删改)

12.文章开篇说中国园林是“一个综合艺术品”,文章从哪几个角度说明了它“富有诗情画意”?(3分)

13.②③段中的画线句分别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3分)

14.精读第②段,回答问题。(4分,每小题2分)

(1)用原文回答:中国园林的树木栽植有哪些特点?

(2)作者为什么认为“一个地方的园林应该有那个地方的植物特色”?

15.自选角度赏析第④段中的画线句。(2分)

(三)阅读下文,回答下列问题。(14分)

会呼吸的建筑

①当你穿行于城市的钢筋混凝土森林时,当你远途旅行却发现“千城一面”时,越来越多的建筑正在以其优雅的造型、丰富的空间感受和人性化的使用方式努力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其中仿照生物的功能、组织、形象构成来修建的建筑物,就是“仿生建筑”。

②仿生建筑的类型十分丰富,有些仿生建筑不仅拥有与生物相仿的优美外形,而且还像自然界的生物一样“呼吸”着,拥有无与伦比的生命力和创造力,大大缩短了人与自然的距离。它们中有的能够像向日葵花盘一样旋转,有的能够像仙人掌一样开花,有的能够像盛开的马蹄莲一样迎风招展。

③众所周知,向日葵从发芽到花盘盛开这一段时间,其叶子和花盘会一直追随着太阳的位置以获得最充足的阳光。向日葵式的仿生建筑也能够随时跟踪太阳的方向进行旋转,太阳落山以后,控制程序会让房屋自动恢复初始位置。其旋转的动力全都来自于自身的“光合作用”,即由屋顶的太阳能光电板和小型的太阳能电动机提供动力,十分节能。加上其外表面安装了大量的太阳能光电板,它每天生产的电能远远大于旋转所消耗的,于是住户便将多余的电能存入社区电网,冬天或者阴天时再拿出使用,剩余的还能卖钱。“向日葵建筑”中还拥有众多“葵花子”,比如客厅电灯、浴室加热器等,它们的能量都来自于屋顶的太阳能光电板。阳光下,“向日葵”就像璀璨的宝石一样闪闪发光,周围植物的影子由玻璃透到室内去,光影纵横,仿佛置身于树荫之下;黑夜里,“葵花子”们熠熠生辉,五彩斑斓,十分动人。

④仙人掌一般生长在干旱的沙漠里,每次降雨,仙人掌都会竭尽全力吸收、储存水分。城市“仙人掌建筑”也是如此,住户们将各种植物种植在自己大面积的户外阳台上,整个建筑就像一座小型的光合作用工厂,能够吸收城市中的有害气体,并且释放新鲜的氧气,缓解城市的热岛效应,为住户提供清新、优雅的居住环境。每当花朵盛开的时候,红、黄、蓝、绿等色彩交相辉映,在白色建筑表面的映衬下,犹如一幅美丽的百花图,加上天光云影的点缀和追逐嬉戏的飞鸟,其中的住户宛如身处森林之中,十分惬意。

⑤花梗是马蹄莲的中轴部分,除了作为结构主体,还作为整株植物的主要能量传送带,可以将水分、养分及时地在根、花、果实之间运输。“马蹄莲建筑”的塔楼作为整支“马蹄莲”的花梗,在其底部设有集热棚,利用温室效应加热空气,将热量通过中心烟囱的内部气流,源源不断输送给整座建筑。此外,塔楼主体的外表面并不平整,像折过的纸张一样,这样能够保证经过气流的最大化,从而最大限度地利用风能。而且,为了提高顶部风力发电机组的效率,“花”被设计成双弧形截面,将风速提高到环境风速的4倍之多。风儿吹过,“马蹄莲建筑”迎风招展,散发着蓬勃的生机。

⑥其实大自然还有很多神秘之处,蕴藏着无限可能,启发着建筑师的设计灵感。

16.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2分)

A.仿生建筑就是“会呼吸的建筑”。

B.“向日葵建筑”能够随时跟踪太阳的方向进行旋转。

C.“仙人掌建筑”可以缓解城市的热岛效应。

D.塔楼是“马蹄莲建筑”的结合主体。

17.第③④⑤段的顺序为什么不能颠倒?(4分)

18.简要说明第③段加点文字的语言特点。(4分)

19.第⑤段画线句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有何作用?(2分)

20.未来或许会出现怎样的仿生建筑?试举一例。(文中例子除外)(2分)

三、(本大题共10分)

(一)综合性学习。(5分)

你们班想开展一次调查家乡古建筑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如果你是本次调查活动的负责人,请完成下列任务。

21.请你为本次活动拟写一则宣传标语。(2分)

22.请你为本次活动确定几种活动方式。(至少写出三种)(3分)

(二)名著阅读。(5分)

23.《朝花夕拾》中刻画的深受封建思想毒害的妇女形象有________和________。(2分)

24.鲁迅的《二十四孝图》一文,对古时的所谓“孝”持有怎样的态度?(3分)

四、(本大题共40分)

25.根据要求作文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测试题 第6篇

温州育英国际实验学校初中分校

八(下)语文 第五单元过关测评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命题人:杨青霞校对:徐财平姓名:______ 班级:_______ 得分:_____

一、基础知识积累及运用(19分)

1.下面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皲裂(jūn)横柯(kē)骈死(bìng)...

B.吝情(lìn)绮绣(qǐ)黔娄(qián)...

C.沃灌(wò)衔觞(shāng)戾(hù)天 ...

D.媵人(téng)缥(piǎo)碧寥落(liáo)..

2.指出下边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2分)

A.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B.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C.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D.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3.仿照例句续写一个句子。(2分)

例:生命就是龚自珍“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的献身精神;生命就是文天祥“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浩然正气;

4.《水浒传》中,有一位侠肝义胆的英雄,为历代读者所喜爱。为了“打开危险路”,“杀尽不平人”他可以全然不顾什么朝廷法度,佛门清规,更把个人安危置之度外。他就是,绰号。无独有偶,《三国演义》中也有一位这样的人物,长坂坡桥头一声大吼,百万大军魂飞魄散,他就是。(3分)

5.名句积累(10分)

(1)__________________,干戈寥落四周星。《过零丁洋》

(2)千里马常有,__________________。《马说》

(3)《赤壁》中诗人接起兴来对前朝人物和事迹慨叹的诗句:。

(4)《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现在用来比喻新事物必将代替旧事物的客观规律的句子是:。

(5)《山坡羊·潼关怀古》中的主旨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水调歌头》中表现作者感悟人生哲理的词句是:。

由莲山课件提供http:///资源全部免费

二、阅读理解(51分)

(一)与朱元思书(12分)

吴均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6.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2分)

(1)一百许里()(2)横柯上蔽()..

7.下面句中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2分)

A.千丈见底B.有时见日C.窥谷忘反D.泠泠作响

8.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9.作者描绘富春江山水的奇丽多姿,极有层次。第一段总写富春江山水之美,概括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八个字;第二段承“异水”二字,抓住“_________”和“________”的特点,具体生动地描绘;第三段承“奇山”二字,多层次多角度展示富春江两岸群山之美。(4分)

10.作者在欣赏了奇山秀水后发出了怎样的感慨?(2分)

(二)五柳先生传(14分)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

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从此自终。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11.补充课文所缺的语句:,晏如也。(2分)

12.解释下列加点词。(4分)

(1)先生不知何许人也()(2)每有会意()...

(3)造饮辄尽()(4)晏如也()...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2)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14.用文中的语句回答问题。(4分)

(1)五柳先生的读书态度与方法是:(2)五柳先生的居室环境怎样:

(三)送东阳马生序(17分)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15.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4分)

① 无从致书以观()②援疑质理()...

③ 烨然若神人()④色愈恭,礼愈至()...

16.翻译句子为现代汉语。(4分)

(1)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2)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

17.“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的原因是什么?(2分)

18.宋濂之所以成功,除了他“嗜学”“遍观群书”“执经叩问”等因素外,更重要的原因是什么?(用文中的语句回答)(2分)

19.作者从哪几方面谈自己刻苦学习经历的?(2分)

相关文章
运动会跳绳通讯稿

运动会跳绳通讯稿

运动会跳绳通讯稿(精选6篇)运动会跳绳通讯稿 第1篇跳出健康、跳出风采胶州市第六实验小学举行跳绳比赛活动随着一生哨响,胶州市第六实验...

3
2025-09-23
艺术匠心范文

艺术匠心范文

艺术匠心范文(精选10篇)艺术匠心 第1篇一篇文学作品的优秀,源于作者深邃而独特的见识,源于作者独具匠心的表现技巧,源于作者精准而细腻的...

1
2025-09-23
英文入学申请书范文

英文入学申请书范文

英文入学申请书范文(精选9篇)英文入学申请书范文 第1篇Application Letter for AdmissionDear Sir or Madam,My name is ______...

2
2025-09-23
远程网络控制范文

远程网络控制范文

远程网络控制范文(精选11篇)远程网络控制 第1篇1 智能网络现场控制单元的基本结构远程控制依附于网络技术, 其控制模式是客户服务器模...

1
2025-09-23
银行面试题自我介绍

银行面试题自我介绍

银行面试题自我介绍(精选5篇)银行面试题自我介绍 第1篇在准备自我介绍时,我们要先明白自我介绍的目的是什么?其实,HR让你做自我介绍,...

1
2025-09-23
移动安全生产工作总结

移动安全生产工作总结

移动安全生产工作总结(精选8篇)移动安全生产工作总结 第1篇近年来,分公司始终把安全生产作为头等大事来抓,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1
2025-09-23
一缕阳光的小学作文

一缕阳光的小学作文

一缕阳光的小学作文(精选6篇)一缕阳光的小学作文 第1篇当我们汲汲于富贵,戚戚于贫贱时,何不让一缕阳光走进我们的心里,晕开满心的疲惫...

1
2025-09-23
医院2016年医疗质控工作计划

医院2016年医疗质控工作计划

医院2016年医疗质控工作计划(精选12篇)医院2016年医疗质控工作计划 第1篇冕宁漫水湾友松医院2016年医疗质控工作计划2016年我院为进一步...

2
2025-09-23
付费阅读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