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语文总复习资料提纲(精选8篇)
人教版小学语文总复习资料提纲 第1篇
七年级(上册)语文复习提纲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复习提纲
一、词汇积累(加点的要注音)
痴想 隐秘 凝成 喧腾 一瞬间 啜泣 纳罕 头晕目眩 小心翼翼 骚扰 小憩 糟蹋 庸碌 擎天撼地 迸溅 伫立 伶仃 忍俊不禁 仙露琼浆 蜂围蝶阵 盘虬卧龙 缀连 倔强 洗濯 玷污 诅咒 冉冉 雏形 繁弦急管 玲珑剔透 具体而微 慧心 嬉戏 闲适 禀告 厄运 心旷神怡 险象迭生 执著 鞭策 奢望 蹂躏 猝然长逝 酝酿 黄晕 抖擞 镶 水藻 贮蓄 澄清 逝川 湛蓝 唱和 玄奥 犬吠 凝神 津津乐道 丁丁 栖息 归泊 寥阔 枯涸 清洌 梦寐 竦峙 澹澹 骸骨 葱茏
峰峦 预兆 一霎间 狩猎 喑哑 静谧 窸窣 开膛破肚 海域 一叶孤舟 高插青冥 碧瓦飞甍 直接霄汉 黯然缥缈 一切乌有 丫杈 憔悴 肃杀 诀别 荡漾 嫌恶 什物 惊惶 瑟缩 傲然 虐杀 宽恕 恍然大悟 苦心孤诣 攥 逮 怦怦 寒颤 嫩芽 霎时 水波粼粼 罗摩衍那 匿笑 花瓣 沐浴 祷告 妄弃 至爱 炫耀 称职 妥当 头衔 爵士 骇人听闻 随声附和 缥缈 笼罩 疏星 女娲 澄澈 莽莽榛榛 嬉戏 哞哞 潺潺 孪生 痒酥 踉踉跄跄
三、文言文
1、加点词义
项为之强 凹者为壑 作青云白鹤观
徐喷以烟 鞭数十 方出神
鹤唳云端 为之怡然称快 以丛草为林
时有物外之趣 心之所向 驱之别院
舞于空中 拔山倒树而来 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蹲其身 必细察其纹理 盖一癞虾蟆
不亦说乎 人不知而不愠 吾日三省吾身
传不习乎 可以为师矣 不思则罔
不学则殆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诲女知之乎
是知也 必有我师焉 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其恕乎 己所不欲 士不可以不弘毅
水何澹澹 山岛竦峙 幸甚至哉
次北固山下 行不足 听取蛙声一片
恒不一见 无何 始悟 居然城郭 莽莽然
乌有 危楼 裁如星点 黯然缥缈 或凭或立
人烟市肆 俄而雪骤 差可拟 与友期 去后乃至
尊君在否 相委而去 下车引之 入门不顾 智子疑邻
不筑 大亡其财 塞翁 亡而入胡 何遽 将胡马
人皆吊之 居一年 此独以跛之故
2、句子翻译:
(1)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能睁大眼睛对着太阳,非常细小的东西也看得很清楚。或:能睁大眼睛对着太阳,目力足以看清秋天鸟兽身上新长的细毛。
(2)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心里这样去想,那么成千成百的蚊子果然像变成鹤一样。或:心时想的是鹤,那么呈现在眼前或是成千,或是上百飞舞的都是鹤了。(3)故时有物外之趣:所以常常有超出事物本身的乐趣。
(4)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定下神来,抓住了癞虾蟆,用鞭子打了几十下,把它赶到其它院里去了。
(5)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几个人在一起行路,一定有可以做我的老师的人在中间;选择他们的长处来学习,他们的短处,自己如果有,就要改掉它。
(6)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光读书学习,却不知道思考,就迷惑不解;光思考却不去读书学习,就会疑惑而无所得。
(7)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温习旧的知识,进而懂得新的知识,这样的人可以做老师了。
(8)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学习了以后时时温习它,不也是快乐的吗?(9)吾日三省吾身:我每天多次地检查我自己。
(10)士不可以不弘毅:士人不可以不胸怀宽广,意志坚定。
(11)己不所欲,勿施于人:自己不喜欢的事,不要施加在别人身上。(12)孙公子禹年与同人饮楼上:公子孙禹年和同业朋友在楼上喝酒。(13)念近中无禅院:想想附近没有这样的寺院。
(14)或凭或立,不一状:有的靠着,有的立着,姿态各不相同。(15)然数年恒不一见:但经常几年也不出现一次。
(16)中有楼若者,堂若者,坊若者,历历在目,以亿万计:其中,有的像楼台,有的像殿堂,有的像牌坊,清清楚楚地呈现在眼前,数量有亿万个。
(17)既而风定天清,一切乌有,惟危楼一座,真接霄汉:不久,风住天清,一切都没有了,惟独有一座高楼,上与天接。
(18)撒盐空中差可拟:跟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19)未若柳絮因风起:不如比作风吹柳絮满天飞。(20)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谢道韫)就是太傅大哥谢无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21)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真不是人!跟别人约好一块走,却丢下我走了。(22)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您正午不到,就是不计信用;对着人家儿子骂他的父亲,就是失礼。
(23)暮而果大亡其财:晚上果然丢失了大量的财物。
(24)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这家人很赞赏儿子聪明,却怀疑是隔壁的老人干的。(25)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家里有的是好马,他儿子喜欢骑着玩,从马上摔下来,摔断了大腿。
(26)居一年,胡人大入塞,丁壮者引弦而战:过了一年,胡人大举进攻,进了长城,壮年男子都拿起武器作战。
四、诗文默写:
1、《观沧海》中,诗人借助奇特想象来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句子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2、《观沧海》中表现诗人博大胸怀的句子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3、《观沧海》中着力渲染大海那种苍茫浑然的气势,给人一种坚定倔强的感觉的句子是: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4、《次北固山下》中,把平野开阔,大江直流,波平浪静的景象表现出来的句子是: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5、《次北固山下》中,“形容景物,妙绝千古”的诗句是: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6、《次北固山下》中,在描写景物、节令之中,蕴含着一种自然理趣的句子是: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7、《次北固山下》中,表达作者思乡之情的句子是: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8、《钱塘湖春行》中描写莺歌燕舞的诗句是: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9、辛弃疾《西江月》中,表达诗人喜悦心情的句子是: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10、马致远断肠人在天涯。中点明主题的一句是:断肠人在天涯。
11、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表达作者思乡之情的句子是:断肠人在天涯。
12、唐代诗人在《题破禅寺后禅院》中描写禅院幽静的句子是: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13、人们常用曹操的《龟虽寿》中的诗句: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来比喻人虽老了却仍有雄心壮志。
14、孟浩然的《过故人庄》中描绘山村中优美宁静的田园风光的句子是:绿水村边合,青山郭外斜。表现对田园喜爱之情的诗句是: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15、《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把明月人格化,表达对友人不幸遭贬深切同情与关怀的名句是: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16、《论语》中表达要善于向周围有长处的人学习的名句是: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17、《论语》论述学习和思考的辩证关系的句子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18、《钱塘湖春行》一诗中的颔联是: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19、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的主旨句是:断肠人在天涯 20、《题破山寺后禅院》中,表现了华夏文化常常讲究曲折美、层次美的美学思想,诗句是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21、杜牧的《泊秦淮》中表现诗人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的诗句是: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22、晏殊的《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中被誉为“天然奇偶”的两句是: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23、朱熹的《观书有感》中告诉我们,要不断地积累,不断地创新,方能达到一个新的境界。其诗句是: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24、李商隐的《夜雨寄北》中,通过想像,具体细腻而又无限传神地描绘出了一幅良宵美景图的句子是: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25、杨万里的《过松源晨炊漆公店》中,充分表现了前进道路上会有一定困难,要做好充分的准备,不可以被一时的成功所迷惑,失掉了长远的目标的诗句是: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出一山拦
26、李清照的《如梦令》中,表达了主人公急于从迷途中找寻出路的焦灼心情的句子是:争渡,争渡。
人教版小学语文总复习资料提纲 第2篇
1、易混淆的字:
意义在再误悟蒙朦
勇雄采彩景境导道
浩皓奖桨蔓曼跋拔
聘骋憧幢凛颤沁泌
渴喝芯蕊湍喘徒徙
诞涎绚询毅屹辙撤
2、多一笔少一笔、换一笔、移一笔。
加一笔:
狠狼折拆奖桨沁泌
竞竟句旬亨享戊戍
杏夭代伐侍待肓育
换一笔:
导异天夭户尺盲育
移一笔:
庄压末未太犬押抽
3、选字填空:
( )假 部( ) ( )名 ( )天 (暑、署)
( )固 ( )难 ( )定 ( )险 (坚、艰)
浪( )作( ) 消( ) 半途而( )?(废、费)
( )乱 ( )水 ( )战 ( )然不知 (混、浑)
( )心 ( )对 ( )壁 ( )决裂 (决、绝)
4、先判断下列每组成语是否有错,再圈出错字改在括号里。
无事生非 张冠李戴 守株待兔 神机妙算( )
日积月累 颠倒是非 滥竽充数 千钧一发( )
扬眉吐气 南辕北辙 滔滔不绝 自力更生( )
犹豫不决 金碧辉煌 囫囵吞枣 风餐露宿( )
通宵达旦 买椟还珠 安然无恙 没精打采( )
情不自禁 天衣无缝 兴高采烈 不计其数( )
愚公移山 兴致勃勃 汹涌澎湃 自作自受( )
忐忑不安 功无不克 垂头丧气 精兵简政( )
溢彩流光 沁人心脾 等量齐观 音容笑貌( )
5、找一找自己容易搞错的字,查一查字典,再编一些练习题考考你的同学。
小学生寒假复习五大方法
1、先了解孩子的情况。
你的孩子和爸妈关系好不好?先有关系后有管教。上高年级还是低年级?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如何?平时考试、期末考试成绩如何?哪科考得好哪科落下了?如果分四类:学神、学霸、学弱、学渣,你孩子属于哪一类?如果是后两种,家长要花多点时间协助孩子加强补信心、补习惯、补基础。
2、目标明确。让孩子明确假期要做什么,是我要做还是要我做?
要让孩子明白学习他的事情、他的任务。
放假时间比较短,而且还是春节,干扰多诱惑多,但又是开学拉开差距的黄金时期。让孩子既能玩得开心,又能有效地学习,这需要家长协助孩子去平衡。
如果基础差,学习习惯差,那么查漏补缺就是寒假的主要目标,参考孩子考试做错的题目、老师的意见,找出孩子的薄弱环节。
3、制定科学的计划。
家长协助孩子一起制定一个合理的学习计划,玩耍和学习兼顾好,将孩子的生活作息时间安排得井井有条。
语文数学英语交叉进行。记忆部分,英语、语文,根据遗忘规律来科学地安排复习时间,这样可以节省许多宝贵的时间,复习效果也好。
注意,不要让孩子大部分时间花在电视机、或者电脑前。时间多的可以参加兴趣班,培养爱好特长、又可以培养人际交往能力。
4、检查监督计划的执行。
家长每天要检查孩子学习计划的执行力度。在学习计划执行过程中,给孩子多点鼓励、发现孩子进步,应及时给予表扬。这样可以激发孩子的学习动力。
孩子的天性都是爱玩的,注意力很容易被一些新鲜的事物吸引,这也是很多小学生在做作业的时候总是磨磨蹭蹭、三心二意的原因。
如果孩子是低年级的,自制能力差,家长需要花多点时间陪伴,协助孩子培养学习习惯、培养专注力。
自制力差的孩子,建议每天家长陪孩子复习一段时间,比如30分钟、40分钟、一个小时,在这时间段里,注意力都在学习上,不能干其他杂事。告诉孩子,学习不但靠兴趣,还要靠毅力。
坚持一个寒假,你会发现孩子专注力、学习习惯都会改善。
5、考核。
一个假期下来复习成果如何,考核就最清楚了。找一份试题,让孩子做,看能考多少分。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总复习建议 第3篇
一、做好梳理, 构建知识网络
知识梳理是复习课有别于其他类型的课的主要特点, 复习课一定要有知识梳理这一环节。通过知识梳理做到零散知识条理化、系统化, 做到连点成线, 连线成片, 沟通知识间的联系, 形成知识网络。
1.注意预习。复习, 顾名思义, 相关的知识之前学生已零散地学习过。为了提高课堂效率, 课前应该让学生明确要复习什么, 让学生用一定的时间进行回顾和整理。如:复习“数的运算”之前, 先让学生完成教材第76页上的1~3题:我们学过哪些运算?举例说明每种运算的意义。整数、小数、分数的四则运算有什么相同点?有什么不同点?在四则运算中, 如果有0或1参与运算, 有哪些特殊情况?
2.梳理要沟通知识间的联系。知识是分块的, 学习时是零散学习, 复习时就要把零散知识条理化、系统化, 做到连点成线, 连线成片, 沟通知识间的联系。
沟通知识间的联系, 可以用网络图, 如:
沟通知识间的联系, 可以用表格图, 如:
沟通知识间的联系, 还可以用集合图, 如:
3.知识梳理要做必要的笔记。教材上的知识梳理部分更多是以问题的形式进行的。如:教材第73页例5:小数点移动, 小数的大小会发生什么变化?教材第81页例1:你会用字母表示计算公式、运算定律吗?教材第92页例1:哪些运动不改变图形的现状和大小?哪些运动只改变图形的大小, 而不改变现状?……复习时要回答这些问题, 但问题不是仅仅回答而已, 还要记得、会用。由此, 有些问题回答后要做必要的笔记。
4.梳理, 有时不是一气呵成。复习, 内容多, 像教材第72页“数的认识”, 教材安排了6个梳理点。教材整体是按“知识梳理——做一做——练习”安排的, 知识梳理不可能一次完成。复习时不能把所有的知识点都梳理完了再来练习, 要把每一小节的知识点分为若干节课来完成。如:“数的认识”应分为“数的认识 (一) ”和“数的认识 (二) ”来进行梳理。
二、抓计算, 重视问题解决
计算和培养计算能力是小学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 无论是计算题还是实际问题都离不开计算, 有的填空题、选择题也要计算后才会填、才会选。抓计算, 具体抓哪些?抓口算, 抓估算, 抓四则混合运算, 抓解方程, 抓公式的应用。
实际问题的解决是农村班的弱项, 要重视。怎么重视?要抓题中的等量关系这一解决问题的关键。如, 教材第78页做一做第1题:
书店第一季度的营业额为15万元, 第二季度的营业额为16.5万元。第二季度的营业额比第一季度增长了百分之几?
等量关系是:增长的÷标准量。
教材第80页练习十五第9题:
一个旅游景点去年全年接待游客196万人, 上半年接待游客是全年的3/7。第三季度接待游客数是上半年的3/4, 第三季度接待游客多少人?
等量关系是:全年的×3/7=上半年的, 上半年的×3/4=第三季度的。
问题解决, 要用线段图来帮助找题中的等量关系, 教材第83页练习十六第13题:
小明家住在电影院的正西650 m, 小冬家住在电影院的正东700 m。周末两人约好去看下午3时放映的电影。两人下午2:45同时从家里出发去电影院。小明每分钟步行70 m, 小冬每分钟步行65 m。2:55两人能在电影院相遇吗?如果小明先到电影院后不停留继续向东走, 从出发到两人相遇用了多长时间?相遇地点距离电影院有多远?
这道题, 画线段图分析题中的数量关系。要帮助学生积累一定的具体经验, 如, 通过复习要让学生积累解答比较复杂的分数实际问题的经验, 即: (1) 从分率入手, 确定以谁为标准。 (2) 分析谁多、谁少, 确定第一级运算。 (3) 找出等量关系式。 (4) 把等量关系式转化成算式并解答。 (5) 检验, 写出答语。
三、练习巩固, 形成技能
只有知识梳理, 没有练习巩固, 犹如空中楼阁。要牢固掌握所学知识, 一定要练习, 通过练习来巩固所学知识, 通过练习来形成技能。练习一定要体现先练后讲, 促学生自主学习;练习一定要让每一个学生都练, 不要用个别学生的回答代替全体的练习。
1.有的练习要注意提升。人教版的总复习, 有的知识点在回顾与整理部分没有涉及, 这样, 做了题以后要注意提升。如:教材第74页练习十四第2题:下表是有关中国、美国、俄罗斯和印度的陆地面积和人口数的近似数据。
完成习题后要总结出求近似数的方法——四舍五入。
教材第74页练习十四第4题:
填空, 使每横行的各数相等。
完成习题后要总结出小数、分数、百分数互化的方法。
2. 要适当增加练习量。从教材上知识的梳理来看, 有的知识点的复习就没有涉及, 所以教师要增加相应的练习题。数学的学科特点决定了要形成解题技能, 不通过一定量的训练是不可能的, 而教材上每一部分只有一个练习, 每一个知识点只有一道题的练习, 所以教师要适当地增加练习量, 复习的后期要进行一定量的套题训练, 通过练习发现知识缺漏, 通过练习巩固所学知识、形成技能。
3.反对机械重复。要练习, 但笔者反对题海战术。练习要有针对性, 教师要精选练习题, 不要会的知识点重复练, 不会的知识点始终没有练;练习, 不要就练习而练习, 要做到触类旁通, 做到练一题会一类。
人教版小学语文总复习资料提纲 第4篇
教学内容:梳理课文内容,体会文章的情感
教学目标:熟练掌握教材内容及梳理本单元在高考中出现的语言运用题
一、单元体制:本单元共三篇课文
《记念刘和珍君》《小狗包弟》《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这三篇文章从题目上看均属散文,散文是形散而神不散,神就是文章的情,形散而情聚,情感这条红线贯穿文章的始终。
1.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概括文章大意,然后重点读《记念刘和珍君》的第2部分及第4部分,体会《记念刘和珍君》这篇文章当中的情感:
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然而造化又常常为庸人设计,以时间的流驶,来洗涤旧迹,仅使留下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在这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中,又给人暂得偷生,维持着这似人非人的世界。我不知道这样的世界何时是一个尽头!
我在十八日早晨,才知道上午有群众向执政府请愿的事;下午便得到噩耗,说卫队居然开枪,死伤至数百人,而刘和珍君即在遇害者之列。但我对于这些传说,竟至于颇为怀疑。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然而我还不料,也不信竟会下劣凶残到这地步。况且始终微笑着的和蔼的刘和珍君,更何至于无端在府门前喋血呢?
然而即日证明是事实了,作证的便是她自己的尸骸。还有一具,是杨德群君的。而且又证明着这不但是杀害,简直是虐杀,因为身体上还有棍棒的伤痕。
但段政府就有令,说她们是“暴徒”!
但接着就有流言,说她们是受人利用的。
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学生自主探究情感,老师根据学生探究的结果板书:
2.学生有感情的朗读小狗包弟,概括文章大意,然后探究情感,老师根据学生探究的结果板书:
3.学生有感情的自由朗读《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体会其中蕴含了什么思想情感,学生自主探究,交流,教师汇总:
二、链接高考:在考场中出现的与本单元相关的语言运用题
1.(教师投影,学生欣赏)为刘和珍写一则颁奖词(4分)
刘和珍——在黑暗的时代中,你没有沉论;在严酷的高压下,你没有沉默;在枪弹的攒射中,你依然前行。虑及民族存亡,你黯然泣下,为了国家复兴,你奋然前行。你如流星刹那间闪过,却爆发出夺目的光茫。
2.教师再投影课本中其他几个人物的颁奖词,学生欣赏
易水清寒,夺人心魄,因为它知道自己送走的是一个真正的英雄。你的勇气砥砺了你手中的匕首,你手中的匕首又将你的名字刻在了历史的丰碑上。太子丹的邀请只是你义无反顾的契机,真正让你勇者无惧的是你心中的信仰;为国为民,才是侠之大者!(荆轲)
千军万马,战火纷飞,你是未能加冕的帝王;爱恨情仇,尔虞我诈,你是未能立业的英雄。但你的霸气是许多帝王所不及的,你的豪情是许多英雄所缺少的。霸王不成霸业却一样名垂千古。(项羽)
含垢忍辱,你用顽强之志铸就了史家之绝唱;废寝忘食,你用赤诚之心完成了无韵之离骚。一部《史记》,讲述着一个史学家应有的良知;一部《史记》,见证了一个史学家对历史的忠贞;一部《史记》,记载的不仅仅是历史,更是我们民族坚强不屈的精神。(司马迁)
3.请同学们根据以上的几个人物颁奖词,思考:究竟应该怎样写颁奖词?颁奖词的写作
4.教师再读一则颁奖词,让学生猜写的是谁,进一步体会上面的写作方法
当命运的绳索无情地缚住了双臂,当别人的目光叹息生命的悲哀,他依然固执地为梦想插上翅膀,用双脚在琴键上写下了“相信自己”,那变幻的旋律,正是他努力飞翔的轨迹。(刘伟)
三、作业:请大家尝试为霍金写一则颁奖词
人教版小学语文总复习资料 第5篇
一、句子部分 【复习要点】
1、知道什么是句子,从语气和作用上了解句子的类型。
2、扩句和缩句练习。
3、认识几种常见的修辞手法。
4、认识并修改常见的病句。
5、进行句式变换练习。
6、掌握标点符号的用法。【知识平台】
(一)句子及其类型
1、认识什么是句子。句子就是由词或词组构成的,能够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其组成形式是“谁(什么、哪里)”加“做什么(是什么、怎么样)”。
例如:在明亮的教室里认真地 学习知识。认识句子对我们后面的修改病句、句式变换等很有帮助。
2、分辨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四种句子类型。
陈述句:能告诉别人一件事的句子,句末用句号。如:我游览了长城。
疑问句:向别人提出问题的句子,句末用问号。如: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祈使句:向别人得出要求的句子,句末一般用句号,有时也用感叹号。如:油库重地,请勿吸烟!感叹句:带有快乐、惊讶、厌恶等浓厚感情的句子,句末用感叹号。如:我们的生活多幸福啊!
(二)改变句式【备考点】同一个意思可以采取多种形式进行表达。表达样式不一样,语言效果也不一样。变换句式,就是把一个句子改变为另一个句子,意思不变。常见的有:
1、把字句、被字句、陈述句的互换;
2、肯定句、双重否定句的互换;
3、陈述句、反问句、感叹句的互换;
4、直接引用和转述句互换。【应考点】
一、把字句、被字句、陈述句的互换。“把”字句:用“把”字将动作和对象提到动作前面,并在动作前面加上“把”字的句型。“被”字句:将接受动作的对象提到动作发生者的前面,并在动作发生者的前面加上一个“被”字的表被动的句子类型。“把”字句、“被”字句陈述句有密切的关系,可以互相转换,但意思不能改变。【链接考题】他紧紧地握住了老人的手。(变为被字句、把字句)(分析)变被字句时,主语与宾语调换位置后加“被”字,变“把”字句时,如果是“被”字句,将主语与宾语的位置调换加“把”字,如果是陈述句则将“把”字放在宾语前,谓语放在句子末尾。(答案)他把老人的手紧紧地握住了。(把字句)老人的手被他紧紧地握住了。(被字句)
二、陈述句、反问句、感叹句的互换 反问句并不是向对方提出问题,需要对方回答,而是用反诘的语气强调某个问题,表达某种感情。它是问句的一种特殊形式,并不需要回答,答案就在句中,句末用问号;陈述句变感叹句,一般加“多么”“太”“真”等词,句末要加上感叹词“啊”、“呀”等,将句号改为感叹号。【链接考题】他是一个好人(分析)陈述句变反问句,加上“怎么”、“难道”、“什么”等句末尾加上“吗”“呢”,句尾句号变为问号。该题是肯定的陈述句变为反问句,要加上一个否定词表示否定的意思;变为感叹句直接加上感叹词。答案)他难道不是一个好人吗?他真是一个好人啊!
三肯定句、双重否定句的互换 一个句子用否定加否定的形式来表达肯定的意思,强调绝对的事实,语气更坚定有力【例如】我必须去图书馆看书(变双重否定句(分析)双重否定句的语气比肯定句更重一些,但句意不变,方法是加两个否定词:“不„不”或“非„不可”等。(答案)我不得不去图书馆看书。
四、直接引用和转述句互换 把直接叙述改变为间接叙述,要注意三点:一是改变标点;二是改变人称代词;三是看句子的内容。有些句子中个别的和少量的文字须作改动,但不改变句子意思。【链接考题】王亮说:“我要像李永那样关心集体。”(分析)该题是将直接叙述改为转述,那么直接将第一人称“我”变成第三人称“他”。(答案)王亮说,他要像李永那样关心集体。
【专项突破】
一、依照样子写句子。例:这个书包是王强的。这个书包怎能不是王强的呢?谁也不能否认这个书包是王强的
1、那辆自行车是小丽的。
2、这件漂亮的风衣是李萌的。
二、仿照样子改写句子。例1:红红低着头对妈妈说:“我不要皮鞋穿了。”红红低着头对妈妈说,她不要皮鞋穿了。
1、鲁迅给颜黎明的回信中说:“我的信如果要发表,且有发表的地方,我可以同意。”
2、老师告诉小明:“你去大队部找赵老师领《我们爱科学》。”
3、中队长对张铭说:“我去开会,你自己去参加比赛。”
4、詹天佑经常勉励工作人员说:“我们的工作首先要精密。”
5、老人总是摇摇头,长长地吁了一口气说:“莺儿,你还小呢,不懂。”
6、蔺相如说:“我愿意带着和氏璧到秦国去。”
例 2:下课了,老师叫我到办公室去。下课了,老师把我叫到办公室去。下课了,我被老师叫到办公室去。
7、困难没有吓倒他。
8、凡卡将信放在邮筒里。
9、什么也没有打到,还撕破了网。
10、狼牙山五壮士引敌人上了绝路。
11、汹涌的洪水冲毁了古老的大堤。
三.将陈述句改为反问句1在南极考察队员面前,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2种子的力是世界上最大的。3在阳光下,一片青松的边沿闪动着白桦的银裙,像海边上的浪花。4人与山的关系日益密切,使人感到亲切舒服。5游览了长城,我受到了教育。6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7人的身躯不能从狗洞子里爬出。8我的心哪,留在祖国的蓝天上。9在他遇到困难的时候,我不能不帮助他。
【三】修改病句 【备考点】 内容和结构上有毛病的句子叫病句。常见的病句有:成份残缺;搭配不当;重复罗嗦;语序颠倒;前后矛盾;用词不当;指代不明;分类不当;不合事理;含糊不清等。【应考点】
1、先找出句子的主干,检查句子是否完整,搭配是否恰当。
2、如果句子主干没有毛病,就检查辅助成份与主干搭配是否合适。
3、检查句子是否符合逻辑,语序是否合理,指代是否明确,有无逻辑错误等。
4、如果确有错误,就开始动笔修改。【链接考题】(1)学习《革命烈士诗两首》一课,使我受到了深刻的教育。(分析)这个句子的病因是成份残缺,整个句子缺少了主动者,谁学习这一课?谁受到了教育?(答案)使用权
学习《革命烈士诗两首》一课 使 我受到了深刻的教育。
(2)我游览了万里长城、故宫博物院、秦始皇兵马俑和南京长江大桥等名胜古迹。(分析)这个句子的病因是搭配不当。根据常识知道,南京长江大桥不属于古迹。(答案)我游览了万里长城、故宫博物院、南京长江大桥和秦始皇兵马俑等名胜古迹。
(3)秋天的北京是一个迷人的季节。(分析)这个句子的病因是语序不合理。“秋天”和“北京”两个词没有按要求表达的意思排列,使意思表达不清楚。(答案)秋天的北京是一个迷人的季节。(4)全班同学都到齐了,只有王娟同学没有到。(分析)这个句子的病因是前后自相矛盾,“全班同学”中包括王娟同学。既然都到了,怎么王娟同学没有到呢?(答案)全班同学除了王娟没到之外,其余的都到齐了。(5)看到詹天佑留下的伟大工程,许多外国游客都不住地赞叹不已。(分析)这个句子的病因是重复罗嗦,“不住”就是不停的意思,而“赞叹不已”是不停地称赞。(答案)看到詹天佑留下的伟大工程,许多外国游客都不住地赞叹不已。
(6)一进花园,我就闻到一阵阵清香和悦耳的鸟叫声。(分析)这个句子存在不合事理的现象,怎么能闻到声音呢?(答案)一进花园,我就闻到一阵阵清 听到 香和悦耳的鸟叫声。附:常用病句修改符号
1、删除符号:、。如:提高产品产量、质量。
2、增补符号: 或、加 如:一定要中强安全教育。
3、保留符号:、如:要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
4、对调符号:。如:认真总经验结。
5、改换符号:。漂亮 如:我有一件美丽的衣服。
【专项突破】 修改下列病句在括号里注明病因(在原句上修改)
1、多次反复教育我们要好好学习。()
2、爷爷经常想起许多过去的往事。()
3、《为人民服务》这篇文章的作者是毛泽东写的。()
4、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地改善。()
5、菜园里种着西红柿、西瓜、扁豆、茄子等各种蔬菜。()
6、参加会议的同学基本上都到齐了。()
7、我上完五年级了,还有一年没有毕业。()
8、从这件普通的小事中,却说明了深刻的道理。()
9、春天的街心花园飘着醉人的桂花香。()
10、我国人口是世界上最多的国家。()
11、一阵雷雨下了一天一夜。()
12、我肯定今天可能会下雨。()
13、我们必须认真改正并仔细检查作业中的错误。()
14、在会上,纷纷发表自己的意见。()
15、李老师的关怀,我一辈子终生难忘。()
16、我勇敢地冲下山坡,心里不免有些害怕。()
17、大家都讲卫生,我们的健康和疾病就有保障。()
18、世界四大文明古国是中国。()
19、望着邓奶奶的遗像,同学们不禁忍不住放声痛哭。()20、两个新旧社会,真是鲜明的对比啊!()
(四)扩句和缩句
【备考点】 扩句就是通过添加词语,把简单的 句子扩充为个具体、形象的生动的句子。缩句就是把复杂的长句子缩减,去掉全部或一部分附加的成份,留下主要部分。
【应考点】 扩句就是先画出句子的主要部分,找到了主要部分,就可以明确在哪儿加表示修饰、限制的成份,近而思考扩充什么样的词语,还可以抓住句子的主要成份,自己提一些问题。如果回答了提出的问题,也就是在进行扩句。
缩句可按三步进行:
1、先把句子分成“谁”、“做什么”或“什么”、“怎么样”两部分。
2、找每部分的主干部分。
3、最后去掉修饰、限制词语,把主干词语连接成完整的句子。【链接考题】
1、妈妈买来了桔子。(扩句)(分析)这句话的意思表达不具体。如果加上修饰限制的成份就会完整地表达清楚了。方法:先提出问题,谁的妈妈?在哪儿买桔子?买来什么样的桔子?然后填上适当的词语,这就是扩句的过程。(参考答案)小林的妈妈从水果店买来了一袋黄澄澄的桔子。
2、歌声打破了沉寂。(扩写句子)(分析)什么样的歌声?什么地方的沉寂?根据自己的提问填下适当的修饰、限制词语。(参考答案)悦耳的歌声顿时打破了原野的沉寂。
3、我时常怀着深深的感激之情思念着我的启蒙老师们。(缩句)(分析)根据缩句的步骤,自己可以先把句子分成“谁”、“干什么”,然后找每部分的主干词语,去掉 修饰成份,再把主干词语连起来。(参考答案)我思念启蒙老师们。
4、可敬的老科学家静静地思考着这个疑难的问题。(分析)根据缩句的步骤,提问“谁干什么”,自己回答便是缩句。(参考答案)老科学家思考着问题。【专项突破】
一、填上恰当的词语使句子表达的意思更完整 例:他是一名少先队员。他是一名(优秀的)少先队员。
1、周总理听汇报。周总理()听汇报。
2、天空中挂着园月。()的天空中挂着园月。
3、燕子掠过湖面。燕子()地掠过湖面。
4、战士们守卫边疆。()战士们()守卫()边疆。
二、判断下列缩句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1、“这不是伟大的奇观吗?”缩写为“这不是奇观。”()
2、“红军的主力渡过了天险大渡河,浩浩荡荡地奔赴抗日的最前线。”缩句为“主力奔赴最前线。”()
3、“高大挺拔的白杨树像一排卫兵似的的,在宽阔而又笔直的公路两旁排列。”可缩写为“白杨树在公路排列。”()
4、“风景如画的桂林山水,吸引了成千上万的中外游客来此观光。”可缩写为“游客观光。”
三、扩写句子。
1、微风吹拂着柳丝。
2、月亮升起来。
3、雨花石像翡翠。
4、游客登上了长城。
5、屋里走出老人。
6、湖面上漂着雾。
7、时间溜走了。
8、小女孩卖火柴。
9、小鸟唱歌。
四、缩句。
1、大家热情地接待了远方的客人。
2、她的旧围裙里兜着许多火柴。
3、我们追寻诗仙李白在这里游览山水、痛饮狂歌的行踪。
4、繁花似锦的焰火在夜空中构成一幅美妙的图案。
5、童年的往事多得像天上的繁星。
6、我们要努力探索大自然的奥秘。
7、渔夫的妻子桑娜坐在火炉旁补一张破帆。
8、这是第一条完全由我国的工程技术人员设计施工的铁路于线。
9、晌午的太阳热辣辣地照射着整个树林。
10、这是远在万里之外的异国他乡就读的妈妈特意送给我的圣诞礼物。
11、气象台发布了西伯利亚来的寒流即将南下的消息。
12、汉丞相曹操在营寨里听到鼓声和呐喊声。
【五】修辞手法 【备考点】 掌握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反问、设问等修辞手法。
【应考点】 要掌握几种修辞手法的特点:
1、比喻是用具体、浅显的,人们容易理解的事物去给抽象的、深奥的、人们生疏的事物打比方。一个比喻句中有本体和喻体以及比喻词。
2、拟人就是把物当作人写,赋予它们人的思想感情,和人一样会说话、有感情。
3、夸张是把要描写的事物有意地夸大或缩小,使其更鲜明,更突出。
4、反问是用疑问的形式表达比肯定更强烈的情感。
5、设问也就是明知故问、自问自答。
6、把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意义密切相关的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短语、句子排列起来,就是排比。【链接考题】
1、共产党像太阳。(什么修辞手法)(分析)“共产党”是本体,“太阳”是喻体,“像”是比喻词。这是典型的比喻句,把“共产党”比作“太阳”。(答案)比喻。
2、千万颗雨点落在水面上,好像一群小女孩在跳芭蕾舞。(什么修辞手法)(分析)这句话是把“雨点”比喻成“小女孩”,而且还在“跳芭蕾舞”,所以运用了比喻、拟人两种修辞手法。(答案)比喻、拟人。
3、马跑得越快,离楚国不是越远吗?(什么修辞手法)(分析)用疑问句的形式表达肯定的意思——马跑得越快离楚国越远。(答案)反问。
4、是谁准确、及时地按住了大海的脉搏,使它紧随祖国前进的步伐一齐跳?是他们,战斗在海洋台站的海洋工作者。(什么修辞手法)(分析)这句是明知故问,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紧接着作了回答,故是设问。另外,大海是没有脉搏的,这儿把大海当作人写,故又运用了拟人。(答案)设问、拟人。
5、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什么修辞手法)(分析)这个句子中故意把“五岭”说成是“细浪”、“五岭”当作“泥丸”,把事物往小处说,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扩大、缩小、超前)(答案)夸张
6、我们的干部要关心每一个战士,一切革命队伍的人都要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分析)这个句子中连用了三个结构相同、意思密切联系的词组,并且有一个共同的提示语“互相”,所以是排比句。(答案)排比
【专项突破】
一、将句子补充完整。
1、春雨像()一样细。(比喻句)
2、月亮()躲进云朵里。(拟人)
3、蓝天、白云构成()(比喻句)
4、高梁()脸、稻子()腰。(拟人句)
二、判断,是夸张句的在括号里划“√”,不是的在括号里划“×”。
1、桂了花开,十里飘香。()
2、春雨贵如油。()
3、公共汽车里挤得连根针也插不下。()
4、田野里,小虫为他演奏。()
5、冬风生气地吹掉了老鸦的住宅。()
三、照样子,写句子。例
1、空旷的花园里,烧焦的树垂头丧气地弯着腰。例
2、鸬鹚像等待命令的 士兵,整齐地排列在船舷上。例
3、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四、判断下列句子是否用了修辞手法,如果运用了,在括号里注明类型;没有运用则在括号里划“×”。
1、如果我们出了什么事,你们可不要忘了小夜莺。()
2、人群在欢跃,小草也从地下伸出头来向人们微笑。()
3、旷野里一片黑暗,天地交融在一起,什么也看不见。()
4、我好像在哪儿见过你。()
5、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难道不是真理吗(6、他是在介绍白杨吗?不是的,他是在表白自己。()
7、清清的溪水,照着蓝天的影子、照着彩霞的影子、照着山上松树林的影子、照着行人来往的影子。
8、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六】排列句子 【备考点】会把错误的句子排列成一段通顺的话,整理错乱的句子的关键在于分析句子之间的关系,确定应按什么结构排列。【应考点】
1、把要排列的几句话默读一两遍,看看主要意思是什么。
2、用“排除法”找出首句。
3、再读剩下的句子,思考整篇文章的写作顺序和句、与句之间的关系。(写作顺序:时间先后、事情发展、地点空间转换等)【链接考题】 把下面排列错乱的几句话,按一定的顺序重新排列。()
1、他想:这是谁丢的,真不讲卫生。()
2、她看见地上有一团白白的东西。()
3、忽然,他看见有几个小同学在打扫操场,学习雷锋争做好事。()
4、下课了,小丽在操场上玩。()
5、她连忙回头,不好意思地拾起了刚才看到的那一团废纸。()
6、想着她就若无其事地走了。()
7、走过去一看,原来是一团白纸。
(分析)解答此题应先仔细读句子,了解其大意,思考间关系和写作顺序。经过阅读分析,我们知道这段话是按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定的。一般说来,按照事情发展顺序定的文章,应先交代时间、地点,那么我们就确定其中的第4句为第一句。接着“他看见地上有一团白色的东西”,这会是什么呢?——“原来是一团废纸”,后来事情就顺理成章地发展了。排完以后,再按正确的顺序读一读,如果不正确,再修改。(答案)4、2、7、1、6、3、5。
【专项突破】
一、把下列几个错乱的句子,整理成一段通顺的话。
1、多少静静的深夜啊,老师还在灯下备课、批改作业。()
2、如果将来我能取得一些成绩,那我要说,是老师用身躯为我架起了通往成功之路的桥梁。()
3、他们普通而平凡,但他们担负着培育下一代的重任。()
4、那作业本上条条批语、个个红勾,不全都凝聚着老师的心血吗?()
5、他既不像著名科学家那样驰名中外,也不像电影名星那样引人注目。()
6、老师啊,您为我们无私地奉献了一切()
7、老师把一批批学生送到各个工作岗位,而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却像火炬一样燃烧自己。()
8、我赞美桥,更赞美我们敬爱的老师.老师像桥一样朴实。()
9、老师像桥一样辛勤。()
10、老师像桥一样无私。
二、把下面错乱的几句话按一定顺序重新排列,在括号里填上序号,并注明依据。
1、周瑜的兵船跟在后面。()
2、黄盖向曹操假投降。()
3、选有东风的一天作为进攻时间,并在船上装上引火用的东西。()
4、周瑜带兵从后面追杀。()
5、黄盖接近曹操兵船时下令点火,让火船冲进曹营。排列依据:
【七】标点符号 【备考点】 掌握标点符号的用法,会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应考点】 根据标点符号的作用与性质,能正确地使用它,附表为几种常用标点符号的用法。【链接考题】 体会下列句子中省略号的用法。(把番号填在括号里)①、表示文中省略的部分; ②、表示语音的停顿; ③、表示话没说完。⑴、呷一口茶,他们娓娓地说起了小镇的历史、变迁„„()⑵、周恩来同志用命令的口吻说:“不要管我!大家要沉着,不要„„”()⑶张指导员望着那捆书,用微弱的声音说:“你们要„„好好学习„„将来„„”()(分析)第一句省略号前是“说起了小镇的历史、变迁”,表示不止说了这些,文中省略了。所以选第①种;第二句是周恩来话没有说完,故选第③种;第三句指导员临牺牲前已无力说话了,语音是断断续续的,故选第②种。(答案)(1)①;(2)③;(3)②【专项突破】
1、给下面一段话;加上标点。据说 苏东坡有一次作诗时 有意将 申 字写成 甲 字 诗作完后 他周围的朋友个个赞不绝口 独有一个人看了捧腹大笑 嘿 你竟敢笑话东坡大人 其中一个捧场的对笑者喝道 不 苏东坡意味深长地说道 我想他笑的绝不是我
人教版物理中考总复习提纲资料 第6篇
一、浮力
1.浮力及产生原因:浸在液体(或气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或气体)对它向上托的力叫浮力。方向:竖直向上;原因:液体对物体的上、下压力差。
2.阿基米德原理:浸在液体里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大小等于物体排开液体所受重力。
即F浮=G液排=ρ液gV排。 (V排表示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
3.浮力计算公式:F浮=G-T=ρ液gV排=F上、下压力差
4.当物体漂浮时:F浮=G物且 ρ物<ρ液 当物体悬浮时:F浮=G物且 ρ物=ρ液
当物体上浮时:F浮>G物且 ρ物<ρ液 当物体下沉时:F浮
二、简单机械
⒈杠杆平衡条件:F1l1=F2l2。力臂:从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垂直距离
通过调节杠杆两端螺母使杠杆处于水位置的目的:便于直接测定动力臂和阻力臂的长度。
定滑轮:相当于等臂杠杆,不能省力,但能改变用力的方向。
动滑轮:相当于动力臂是阻力臂2倍的杠杆,能省一半力,但不能改变用力方向。
⒉功:两个必要因素:①作用在物体上的力;②物体在力方向上通过距离。W=FS 功的单位:焦耳
3.功率:物体在单位时间里所做的功。表示物体做功的快慢的物理量,即功率大的物体做功快。
W=Pt P的单位:瓦特; W的单位:焦耳;t的单位:秒。
三、光
⒈光的直线传播: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小孔成像、影子、光斑是光的直线传播现象。
光在真空中的速度最大为3×108米/秒=3×105千米/秒
⒉光的反射定律:一面二侧三等大。【入射光线和法线间的夹角是入射角。反射光线和法线间夹角是反射角。】
平面镜成像特点:虚像,等大,等距离,与镜面对称。物体在水中倒影是虚像属光的反射现象。
⒊光的折射现象和规律:看到水中筷子、鱼的虚像是光的折射现象。
凸透镜对光有会聚光线作用,凹透镜对光有发散光线作用。光的折射定律:一面二侧三随大四空大。
⒋凸透镜成像规律:[U=f时不成像 U=2f时V=2f成倒立等大的实像]
物距u像距v 像的性质 光路图 应用
u>2f f f2f 倒放大实 幻灯机 u ⒌凸透镜成像实验: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使烛焰中心、凸透镜中心、光屏中心在同一个高度上。 四、热学 ⒈温度t: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是一个状态量。】 常用温度计原理:根据液体热胀冷缩性质。 温度计与体温计的不同点:①量程,②最小刻度,③玻璃泡、弯曲细管,④使用方法。 ⒉热传递条件:有温度差。热量:在热传递过程中,物体吸收或放出热的多少。【是过程量】 热传递的方式:传导(热沿着物体传递)、对流(靠液体或气体的流动实现热传递)和辐射(高温物体直接向外发射出热)三种。 ⒊汽化:物质从液态变成气态的现象。方式:蒸发和沸腾,汽化要吸热。 影响蒸发快慢因素:①液体温度,②液体表面积,③液体表面空气流动。蒸发有致冷作用。 ⒋比热容C: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1℃时吸收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 比热容是物质的特性之一,单位:焦/(千克℃)常见物质中水的比热容最大。 C水=4.2×103焦/(千克℃)读法:4.2×103焦耳每千克摄氏度。 物理含义:表示质量为1千克水温度升高1℃吸收热量为4.2×103焦。 ⒌热量计算:Q放=cm⊿t降Q吸=cm⊿t升 Q与c、m、⊿t成正比,c、m、⊿t之间成反比。⊿t=Q/cm 6.内能:物体内所有分子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一切物体都有内能。内能单位:焦耳 物体的内能与物体的温度有关。物体温度升高,内能增大;温度降低内能减小。 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做功和热传递(对改变物体内能是等效的) 7.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能量即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凭空消失,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其它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而能的总量保持不变。 五、电路 ⒈电路由电源、电键、用电器、导线等元件组成。要使电路中有持续电流,电路中必须有电源,且电路应闭合的。电路有通路、断路(开路)、电源和用电器短路等现象。 ⒉容易导电的物质叫导体。如金属、酸、碱、盐的水溶液。不容易导电的物质叫绝缘体。如木头、玻璃等。 绝缘体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导体。 ⒊串、并联电路的识别:串联:电流不分叉,并联:电流有分叉。 【把非标准电路图转化为标准的电路图的方法:采用电流流径法。】 六、电流定律 ⒈电量Q:电荷的多少叫电量,单位:库仑。 电流I:1秒钟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量叫做电流强度。Q=It 电流单位:安培(A)1安培=1000毫安 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方向。 测量电流用电流表,串联在电路中,并考虑量程适合。不允许把电流表直接接在电源两端。 ⒉电压U:使电路中的自由电荷作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的原因。电压单位:伏特(V)。 测量电压用电压表(伏特表),并联在电路(用电器、电源)两端,并考虑量程适合。 ⒊电阻R:导电物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符号:R,单位:欧姆、千欧、兆欧。 电阻大小跟导线长度成正比,横截面积成反比,还与材料有关。 导体电阻不同,串联在电路中时,电流相同(1∶1)。导体电阻不同,并联在电路中时,电压相同(1:1) ⒋欧姆定律:公式:I=U/RU=IR R=U/I 导体中的电流强度跟导体两端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导体电阻R=U/I。对一确定的导体若电压变化、电流也发生变化,但电阻值不变。 ⒌串联电路特点: ①I=I1=I2②U=U1+U2③R=R1+R2④U1/R1=U2/R2 电阻不同的两导体串联后,电阻较大的两端电压较大,两端电压较小的导体电阻较小。 例题:一只标有“6V、3W”电灯,接到标有8伏电路中,如何联接一个多大电阻,才能使小灯泡正常发光? 解:由于P=3瓦,U=6伏 ∴I=P/U=3瓦/6伏=0.5安 由于总电压8伏大于电灯额定电压6伏,应串联一只电阻R2如右图, 因此U2=U-U1=8伏-6伏=2伏 ∴R2=U2/I=2伏/0.5安=4欧。答:(略) ⒍并联电路特点: ①U=U1=U2 ②I=I1+I2 ③1/R=1/R1+1/R2或 ④I1R1=I2R2 电阻不同的两导体并联:电阻较大的通过的电流较小,通过电流较大的导体电阻小。 例:如图R2=6欧,K断开时安培表的示数为0.4安,K闭合时,A表示数为1.2安。求:①R1阻值②电源电压③总电阻 已知:I=1.2安I1=0.4安 R2=6欧 求:R1;U;R 解:∵R1、R2并联 ∴I2=I-I1=1.2安-0.4安=0.8安 根据欧姆定律U2=I2R2=0.8安×6欧=4.8伏 又∵R1、R2并联 ∴U=U1=U2=4.8伏 ∴R1=U1/I1=4.8伏/0.4安=12欧 行色匆匆:匆忙赶路的神态。色:这里指神态。 寝不安席:无法安然入睡。 终天之恨:终身的遗恨。 一如既往:跟过去完全一样。 蹒跚学步:学走路时,摇摆不稳的样子。 纷至沓来:纷纷到来。 水落石出:水落下去,石头就露出来。比喻真相大白。 心惊肉跳:形容担心祸患临头,害怕不安。排山倒海:比喻力量强,声势大。 立地顶天:形容形象高大,气概雄伟豪迈。 巧夺天工:形容技艺巧妙。 自作自受:自己做错了事,自己承受不好的后果。 兴高采烈:形容兴致高,精神饱满. 炯炯有神:形容(眼睛)明亮,有神采。 忐忑不安:形容人心神不安定的样子。 汹涌澎湃:波涛翻滚的样子,风浪搏击的声响,形容声势浩大。 刻骨铭心:形容记忆深刻,永远不忘。 恍然大悟:形容猛然一下子明白过来 饱经风霜:形容经历过很多的艰难困苦。 囫囵吞枣:比喻读书等不加分析地笼统接受。 张冠李戴:姓张的帽子戴在姓李的头上了。比喻弄错了对象或弄错了事实。 姗姗来迟:形容女子走路缓慢从容的姿态。现形容慢腾腾地很晚才到来。 逸闻趣事:指世人不在知道而感兴趣的传闻和故事。 抑扬顿挫:声音高低起伏和停顿转折。 哭笑不得:形容处境尴尬,不知如何是好。 泣不成声:哭不出声来。形容十分悲痛。泣,小声哭。 雕梁画栋:指有彩绘装饰的十分华丽的房屋。 暗无天日:看不到一点儿光明。 一反常态:完全改变了平时的态度。 窃窃私语:私下里小声交谈。 引人入胜:引人进入佳境。 竭泽而渔:意思是淘干了水塘捉鱼。比喻取之不留余地,只图眼前利益,不作长远打算。 妙笔生花:才思日进,比喻杰出的写作才能。 阳春白雪:比喻高深的、不通俗的文学艺术。 不同凡响:表示才能出众,本领高强。 别具一格:另有一种独特的风格。 独具匠心:具有独到的灵巧的心思。指在技巧和艺术方面的创造性。 古色古香:形容器物书画等富有古雅的色彩和情调。 余音绕梁: 不落窠臼:比喻有独创风格,不落旧套。 雅俗共赏:形容某些文艺作品既优美,又通俗,各种文化程度的人都能够欣赏。 美不胜收:形容美好的东西太多,一时欣赏不过来。 脍炙人口:形容歌声优美,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 笔走龙蛇:形容书法生动而有气势、风格洒脱,也指书法速度很快,形容书法笔势雄健活泼。 伯牙绝弦:绝,断绝。比喻知己丧亡后,弃绝某种专长爱好,表示悼念。 不解之缘:不能分开的缘分,指亲密的关系或深厚的感情。 人教版七年级英语上册一共包含了十二个单元,其中前三个单元为预备单元,在中考中本册书主要涉及考点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1. 形容词性物主代词和名词性物主代词的简单用法。形容词性物主代词具有形容词的特点,常做定于,修饰名词,位于名词之前;名词性物主代词相当于“形容词性物主代词 + 名词”,可单独使用,后面不必再接名词。 2. 掌握指示代词this, these, that, those和人称代词I, he, she等的用法。This指代较近的一个人或物,these是this的复数形式,指代较近的几个人或物;而that常用来指代较远的一个人或物,those是that的复数形式,指代较远的几个人或物。 3. 掌握可数名词和不可数名词。可数名词的变化规则:(1)一般情况下词尾加 -s。如:book—books(2)以s,x,ch,sh结尾的词加 -es。如:bus—buses,watch—watches;(3)以o结尾的词加 -s或 -es。如:photo—photos, tomato—tomatoes.(4)以辅音字母加y结尾的词,变y为i再加 -es。如:family—families。(5)以f或fe结尾的词,把f或fe变为v,再加 -es。如:leaf—leaves, knife—knives。(6)不规则变化。如:child—children。不可数名词无法用数目计算,无复数形式;做主语时,谓语动词要用单数形式。 4. 掌握Yes/No Questions and short answers. 5. 掌握并运用特殊疑问句Where is/are…? 及其答语:It’s/They’re…和方位介词in, on, under谈论物品所在的位置。Where is/are…? 意为“…在哪里?”,常用于询问人或物的位置。表达人或物所在位置时,通常要借助介词。on意为“在…上”,强调物体在表面上;in意为“在…里面”;under意为“在…下面”。 6. 掌握do和does引导的一般疑问句及其肯定和否定回答,以及实义动词三单变化形式。(1)一般情况,直接在词尾加 -s。如:play—plays;(2) 以s,x,ch,sh, 或o结尾的词要在词尾加 -es。如:go—goes, watch—watches (3) 以“辅音字母 +y”结尾的词要变y为i,再加 -es。如:study—studies;(4) 特殊变化,如 :have—has。 7. 掌握由What, When, How old, How much…引导的特殊疑问句,注意其中主谓一致的原则。 8. 名词所有格的构成。名词所有格是指在某一名词后的右上角写上“’”再加上 -s等,表示“…的”这一结构形式。其构成规则为:(1)一般单数名词,或不以“s”或“es”结尾的复数名词,在单词后写“’s”构成。(2)如果是以“s”或“es”结尾的复数名词构成所有格时,在后面写上“’”即可。(3)表示各自所有时,每个名词都要变成所有格;表示共同所有时,只将最后一个名词变成所有格。 9. 掌握一些 有用的短 语和句型:first name, last name, phone number, watch…on TV, think about, play basketball, after school… 二、典型例题 1. My friend______ a Chinese map. A. has B. have C. is 解析 : friend是单数形式, 根据句意“我朋友有一张中国地图”,故谓语动词用has. 答案:A 2.Tom likes basketball, _____ he doesn’t like volleyball. A. so B. and C. but 解析 : so”因此”, 表因果关系;and”和;又”, 表顺承关系;but”但是”,表转折关系。由句意“汤姆喜欢篮球,但是他不喜欢排球”可知前后两个分句之间是转折关系。 答案:C 3. I am hungry. I want to have some______. A. bread B. hamburger C. noodle 解析 :bread( 面包 ) 是不可数名词,noodle( 面条 ) 是可数名词,hamburger( 汉堡包 ) 是可数名词,some修饰不可数名词或可数名词复数形式。 答案:A 4.-__________ ? - My birthday is December 12th. A. When is his birthday? B. When is her birthday? C. When is your birthday? 解析 : 根据答语“我的生日是12月12日”可知问句是询问什么时候生日,根据答语中形容词性物主代词my可推测问句中的形容词性物主代词为your。 答案:C 5. -_________do you like English? - Because I think it’s very interesting. A. Why B. When C. Who 解析 : why“为什么”;when“什么时候”;who“谁”。由答语“因为我认为它很有趣”知问句问的是“原因”,故应用why来引导特殊疑问句。 答案:A 七年级英语期末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填空 ( 共 15 小题,每小题 1 分,计 15 分 ) ( ) 1. Harry Potter is _____ interesting story and we all like it. A. a B. an C. the ( ) 2. -_____ is the jacket? -It’s blue. A. What B. How C. What color ( ) 3. - Hello! My name is Gina. -______. A. Hello! I’m Han Mei. B. Fine, thanks. C. Good morning! ( ) 4. He is John Smith. John is his _____ name. A. first B. last C. middle ( ) 5. It’s not ____ baseball. It’s ____ baseball. A. you;he B. his;her C. your;him ( ) 6. - Is Kate your sister? - No, ____. A. she is B. Kate is C. she isn’t ( ) 7. _____ my friends. A. This is B. He’s C. These are ( ) 8. Linda likes tomatoes, ____ she doesn’t like potatoes. A. and B. but C. then ( ) 9. - ____ is my bag? - It’s on the sofa. A. Where B. How C. What ( ) 10. She wants ____ her new model plane to school. A. take B. to take C. takes ( ) 11. Let’s ____ TV now. A. see B. watch C. to watch ( ) 12. They ____ like French fries. A. don’t B. aren’t C. doesn’t ( ) 13. - ____ do you like P.E.? -Because it’s relaxing. A. When B. Why C. How ( ) 14. Sonia has ____ vegetables every day. A. lot of B. a lot C. lots of ( ) 15. - ____ is the skirt? - $ 45. A. How B. How much C. When 二、完形填空 ( 共 10 小题,每小题 1.5 分,计 15 分 ) ( ) 16. A. to B. of C. for ( ) 17. A. sound B. sounds C. likes ( ) 18. A. because B. so C. and ( ) 19. A. at B. about C. with ( ) 20. A. four B. three C. two ( ) 21. A. best B. favorite C. like ( ) 22. A. good B. well C. fine ( ) 23. A. isn’t B. don’t C. do ( ) 24. A. for B. to C. with ( ) 25. A. tell B. say C. speak 三、口语交际 ( 共 5 小题,每小题 2 分,计 10 分 ) B: Yes, a hamburger, please. B: Oh, yes. I’m thirsty now. B: Oh, no. I want a glass of vegetable juice. Er… tomato juice, please. B: I think it’s wrong. It can’t be $ 2.7! It’s $ 2.17. 26. ____ 27. ____ 28. _____ 29._____ 30. _____ A. How about some fruit juice? B. Can I help you? C. Here you are. That’s $2.70. D. Here you are. That’s $2.17. E. Anything to drink? F. What else to eat? G. Oh, you are right. I can’t do math. 四、阅读理解 ( 共 20 小题,每小题 2 分,计 40 分 ) A Dale is from zunyi. He is nine years old and his birthday is onNovember 30th. He likes eating apples and bananas. He likes blue verymuch. He has lots of blue clothes at home. Dale’s family is big. Five people are in his family. They are hisparents, his brother, his sister and Dale. Dale’s brother is Nick. He is sixyears old. His birthday is on May 15th. His sister is Rose. She is only threeyears old. Her birthday is on February 7th. Dale’s father is thirty-six yearsold and Dale’s mother is thirty-four years old. They are teachers. Dale hasa good friend in Guiyang. His name is Mike. ( ) 31. Dale likes eating ______. A. pears and carrots B. bananas and apples C. pears and bananas ( ) 32. Mike is Dale’s ______. A. cousin B. brother C. friend ( ) 33. Rose’s birthday is on ______. A. February 7th B. November 30th C. May 15th ( ) 34. _______ is 34 years old. A. Dale B. Dale’s mother C. Dale’s father ( ) 35. Which is right? A. Dale likes black very much. B. Dale’s parents are teachers. C. Dale is ten years old. B ( ) 36. Who are 12 years old? A. Sally and Bob B. Sally and Jane C. John and Jane ( ) 37. What’s Bob’s favorite sport? A. Ping-pong B. Basketball C. Soccer ( ) 38. When is Jane’s birthday? A. On November 1st B. On January 22nd C. On October 5th ( ) 39. What’s John’s favorite food? A. Chicken B. Rice C. Hamburgers ( ) 40. From the table, we know ___ A. Sally’s birthday is on January 22nd. B. Bob likes eating rice. C. Jane can play tennis. C One morning Mr. and Mrs. Green get up early. After breakfast, they goshopping at 7:30. They get to the shop at 7:50. In the shop they see a lot of clothes. Mrs. Green likes them. So she buys a shirt for their son, a skirt for their daughter, and a sweater for Mr. Green. She buys a dress for herself, too. Mr. Green is very tired. He looks at his watch. Then he says,” Oh, it’s12 o’lock. I think we must go home now. It’s late.” So they go out of theshop and begin to go home, but they lose their way. Mr. Green goes along the street. He can’t find the way. He asks an oldman, “Excuse me, sir. Where am I?” The old man looks at him and their car. “You are in your car, sir,” hesays. ( ) 41. Mr. and Mrs. Green get to the shop at _____. A. ten past seven B. seven fifteen C. ten to eight ( ) 42. They buy some _____ in the shop. A. food B. drink C. clothes ( ) 43. They buy their son _____. A. a sweater B. a shirt C. a skirt ( ) 44. “Lose their way” means _____. A. 迷路B. 问路C. 按原路 ( ) 45. Does the old man help them? A. Yes, he does. B. No, he doesn’t. C. He doesn’t know. D Tom, Jim and Sam are good friends. They go to school together andplay together. At school, Tom likes math best. Jim’s favorite subject is Chinese. Samlikes P. E.,They often help each other with theirstudies. After school, they play sports. They all like soccer very much. They play it for more than one hour every day. They like to watch soccer games,too. Saturday and Sunday are their favorite days. Sometimes they playsoccer all day on weekends. 46. What’s Sam’s favorite subject?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7. Who can help Jim with his math?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8. Does Tom like soccer?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9. 将划线句子 (1) 翻译成英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0. 将划线句子 (2) 翻译成汉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词汇部分 ( 共 5 小题,每小题 1 分,计 5 分 ) 51. Tom and Jack ______ (be) good friends. 52. Today is Lily’s ______(twelve) birthday. 53. David ______(not do) his homework at school. 54. His father ______(go) to work every day. 55. This is my pen and that is ______(Linda) pen. 六、语篇阅读 ( 共 10 小题,每题 1 分,计 10 分 ) 56. _______ 57. _______ 58. _______ 59. ________ 60. _______ 61. _______ 62. _______ 63. _______ 64. _______ 65. _______ 七、句子改错 ( 共 5 小题,每小题 1 分,计 5 分 ) 八、书面表达 ( 共 1 小题,每小题 20 分,计 20 分 ) 假如你是Nacy, 下面是你的个人信息,请根据这些信息,写一篇60词左右的英语短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附:七年级英语期末练习题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 共15小题,每题1分,计15分 ) 1—5 BCAAB 6—10 CCBAB 11—15 BABCB 二、完型填空 ( 共10小题,每题1.5分,计15分 ) 15—20 CBCCA 21—25 BABAC 三、口语交际 ( 共5小题,每题2分,计10分 ) 26—30 BEACG 四、阅读理解 ( 共20小题,每题2分,计40分 ) 31—35 BCABB 36—40 BCCAC 41—45 CCBAB 46. P.E./His favorite subject is P.E. 47. Tom./Tom can help Jim with his math. 48. Yes, he does. 49. P.E. is interesting for him. 50. 他们经常在电视上看足球比赛。 五、词汇部分 ( 共5小题,每题1分,计5分 ) 51. are 52. twelfth 53. doesn’t do 54. goes 55. Linda’s 六、语篇阅读 ( 共10小题,每题1分,计10分 ) 56. photos 57. at 58. family 59. big 60. don’t 61. are 62. works 63. but 64. near 65. Its 七、句子改错 ( 共5小题,每题1分,计5分 ) 66. B—but 67. B—for 68. C—去掉the 69. B—Tom’s 70. B—is 八、书面表达 ( 共1小题,每小题20分,计20分 )人教版小学语文总复习资料提纲 第7篇
人教版七年级(上)英语总复习 第8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