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美工区活起来-在多元智能理论下中班美工区活动(精选2篇)
让美工区活起来-在多元智能理论下中班美工区活动 第1篇
摘要:美工区是幼儿自主选择活动的重要场所能让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愿和兴趣来表达自己的体验和情感的极好形式。它既强调幼儿的自主性、兴趣性又为幼儿提供了主动学习的基本条件。以往的美工区往往重视以艺术技能为主线展开的忽视了美工区蕴含多领域学习的可能性。其实美工区活动不仅是幼儿感兴趣的同时也蕴涵着学习的潜能结合多元智能理论它突破了传统教育中幼儿处于被动静止状态通过教师的设计、创设让幼儿在和环境的相互作用中主动进行游戏活动使其涉及到艺术、健康、科学、社会、语言等领域从不同的角度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各方面发展。关键词:多元智能美工区多方面发展 3 Abstractart zone is an important place for young children to choose activities that allow children accordance with their wishes and interests of the excellent form of their own experiences and emotions to express.It stressed that childrens autonomy interest and active learning for young children.The art area tend to attach importance to the artistic skills to the main line and ignore the art district contains the possibility of multi-field study.In fact art activities are not only interested in young children but also implies the potential of learning combined with the theory of multiple intelligences it broke through the traditional education of young children in a passive resting state through the design of the teachers the creation of child care each other and the environment active initiative to conduct gaming activities it relates to the fields of arts health science social language etc.from different angles to promote early childhood emotional development of all aspects of the attitudes abilities knowledge skills.Key wordsmultiple intelligences art districtmultifaceted development 4 美工区是幼儿喜欢的区域游戏之一。新《纲要》明确把“在艺术活动中面向全体幼儿要针对他们的不同特点和需要提供自由表现的机会鼓励幼儿用不同艺术形式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尊重每个幼儿的想法和创造肯定和接纳他们独特的审美感受和表现方式分享他们创造的快乐。在支持、鼓励幼儿积极参加各种艺术活动并大胆表现的同时帮助他们提高表现的技能和能力让每个幼儿都得到美的熏陶和培养。”作为重要内容之一从而促进幼儿的发展逐步提高教育质量。我们班美工区活动是幼儿喜欢的区域游戏之一每次区角活动开始许多小朋友都争着去进行美工区活动可惜美工区人数有限一次只能有六个小朋友去进行绘画、操作、制作。在幼儿进行活动时我们都会做一些示范放在区角或者只放一些在教学活动后所对应的操作材料。为了片面地追求整齐划一引导孩子机械地模仿老师对于能力差的幼儿缺乏足够的耐心教师常常包办代替。在这种情况下美工教学很难起到应有的教育功能对幼儿想象力、思维力的拓展造成了严重束缚幼儿的个性也得不到充分的发挥。还有在美工区活动时有时会发现有的幼儿在进行活动的时候会进行到一半就换活动没有把作品完成。在活动前教师会提醒和鼓励幼儿要坚持完成作品可是到了实践过程中却没想象中那么容易。我时常在想怎么样才能让小朋友们在美工区活动时可以发展幼儿的创造力激发幼儿的创作欲让其在完成作品时有一种成功的喜悦。美工区活动这么让幼儿喜欢但是单纯地绘画或者制作一样东西而没有一些不同的辅助材料来让幼儿进行想象创作那孩子们迟早有一天会厌倦美工区活动而且孩子将得不到全面的发展同时这种活动与新《纲要》艺术领域的目标与要求是不相符的。美国发展心理学家哈佛大学教授加德纳从一个新的角度提出了“多元智能理论”他认为每个人都同时拥有7种相对独立的智能包括语言智能、数理逻辑智能、空间思维智能、音乐智能、肢体运动智能、交际智能、自我认知智能这7种智能在现实生活中错综复杂有机地以不同方式不同程序组合在一起。而正是这7种智能在每个人身上以不同方式不同程度的组合使得每个人的智能都各具特点。现在的教材里的内容都是整合活动而不是单一领域的教学活动可见所有的活动都是培养幼儿综合素质和能力让幼儿更全面的发展。这与“多元智能理论”不谋而合。怎么让幼儿结合多元智能运用多种感官充分感受到美工区的乐趣愿意一直在美工区进行创作活动呢
一、积极创设一个适宜、安全、能让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小天地。首先根据班级的活动场地和本班的班级特色同时依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喜好创设适宜、安全、温馨、富有童趣的美工活动环境。其次在美工区的位置选择上我注意了活动 5 空间要靠窗口让幼儿在光线充足的地方进行操作有利于对颜色的辨识、保护幼儿视力同时要靠近水源方便清洗最关键的是要留有足够大的活动空间在适合进行个别活动的同时稍作调整后也能进行小组的活动。中班幼儿的动作能力明显地发展起来幼儿活动的范围大大扩展活动的积极性有了极大的提高。中班幼儿由于其能力比以前略有发展因此他们更加好动而且探索的欲望更为强烈。心理学家皮亚杰强调“儿童是在周围环境的影响下通过主体与环境的交互作用而获得心理上的发展。”所以在环境创设方面通过教师的一些作品展示以及幼儿出彩的作品给美工区带来了一种美的氛围。因为小朋友们都喜欢喜羊羊与灰太狼这部动画片所以在创设区角的时候与孩子们一起讨论确定创设幼儿喜爱的喜羊羊与灰太狼的动画场景同时在装美工区操作材料的篓子上也是装饰成与这个动画片有关人物的装饰孩子们特别喜欢。
二、投放各个层次、丰富多样的材料。在材料的投放上我遵循着七个原则
1、材料的安全和卫生。
2、材料要能激发幼儿积极主动地与材料进行互动。
3、材料的可操作性和功能的多样性。
4、充分开发和利用多种教育资源丰富材料。
5、材料的相对稳定性和变化性。
6、材料的经济性和需要性。
7、材料投放的层次性和渐进性。首先一定要选择质量好的干净的材料剪刀、尺子等一些铁制品或塑料制品角一定要是圆头的。其次因为同一年龄的幼儿发展水平存在着差异所以我们投放了不同难易程度的材料满足了不同水平幼儿的需求使他们在操作中有成功感、满足感。例如在中班上学期有使用剪子进行剪贴练习的内容。同年龄的幼儿由于能力上的差异而产生了水平上的差异。这就要求教师在材料的投放上不能用一个标准来要求全班幼儿在材料上要有层次的区别对不同水平的幼儿投不同水平的材料让每个幼儿都有练习操作的机会。中班阶段是幼儿游戏水平蓬勃发展的时期他们不但爱玩而且会玩能够自己选择和规定游戏的主题寻找不同的玩法游戏能力和游戏积极性都有了较大的发展。幼儿在选择材料进行操作时并不知道自己是属于哪种水平的因此就需要教师因势利导鼓励他们尝试不同的材料去操作。再次当教师为幼儿提供了丰富有趣的材料时幼儿会为材料而吸引自然会主动地操作材料参与到教育活动中去。在活动《包春卷》中我投放了圆形的纸、画着圆形的纸、各种颜色的小纸屑、油泥、泥工板、豆沙、春卷皮真实的材料一个星期投放两天幼儿在进行游戏时一开始都喜欢拿春卷皮进行制作可是玩过一两次后觉得有些难。有得幼儿包不紧就会露出来。一会儿就有小朋友选择了圆形纸和纸屑进行练习还有的幼儿选择画有圆形的纸先撕或剪出圆形图案再包这样难度又增加了。还有一些小朋友用油泥按出一 6 个圆满形作为春卷皮然后再制作�6�7�6�7一个活动因为材料的多种多样幼儿有更多的选择来进行各种形式的活动增加了活动的有趣性。皮亚杰认为“经验对于智慧的发展永远是必要的。”说明了经验对儿童发展的作用由此我们可得到启示美术活动需要让幼儿感知需要幼儿对材料形状、大小、颜色、表现手法、表现特点等不同要素组成的完整形象整体的感知。因此教育应给幼儿提供充足的材料准备。中班美术活动区应为幼儿准备的材料有油画棒、彩色水笔、彩色铅笔、油画笔、水粉颜料、棉签、宣纸、白纸、剪刀、毛线、点状材料大米、小米、木屑、泡沫塑料屑等让幼儿动手操作材料通过对多种材料的操作则会掌握一定的美术技能幼儿就有可能获得更多的个人经验为再创作打下坚实基础。幼儿在活动区活动时主要是在与材料的相互作用中进行学习得以发展的在美工区的材料为主通过取放使用这些材料促进幼儿多方面能力的发展。按纸的不同质地如皱纹纸、包装纸、卡纸、即时贴、报纸、硬纸板、挂历纸等按废旧材料的不同种类、形状、大小如纸制的包装盒、塑料的包装盒、方型的包装盒、扁平的包装盒、大一些的包装盒、小一些的包装盒等分别放在许多的盒子里在幼儿取放材料进行制作时他必须按照材料的不同特点分类取放通过这一形式幼儿可以练习分类。我将幼儿进行绘画的纸剪成不同的形状分别放在与之形状相对应的盒子里幼儿在取放绘画纸的同时对形状、对应进行感知和认识。幼儿在绘画或制作过程中要对众多材料进行选择决定用哪种材料制作。如要利用盒子制作汽车他就要通过对盒子的大小、形状进行考虑做公共汽车和做卡车所用的盒子的形状就有所不同公共汽车要用长方形的盒子而卡车就需要把长方形的盒子剪下一部分后或将两个盒子拼在一起组成卡车。在思考和不断尝试的过程中幼儿对形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在利用纸进行操作时幼儿会发现有的纸薄、有的纸厚、有的纸容易破、有的纸很结实等等通过这些发现幼儿可以感受到不同纸的性质提高分类、比较的能力。我将笔按不同的性质分别放在不同的笔筒里如彩色水笔、彩色铅笔、彩色蜡笔、彩色荧光笔、彩色签字笔等。还按笔的不同高矮分别放在不同高矮的笔筒里在幼儿使用笔进行绘画时练习分类、对高矮进行感知。在美工区我还投放了有限的剪子和胶棒目的是让幼儿在操作时见到剪子或胶棒在别人正在用时学会商量、合作如你用完了让我用一下先借我用一下然后你再用咱们一起用吧等这样可促进幼儿的交往能力、同伴间相互合作能力的发展。在制作中经常要粘贴一些东西我提供了胶水、双面胶、透明胶条、胶棒等幼儿可以根据自己制作的东西选择不同的粘贴工具如在粘贴薄的纸时可选择胶水或胶棒 7 在粘贴厚的纸或塑料质地的东西时幼儿用胶水就粘不住了于是就会尝试用别的粘贴工具最后选择比较适合的粘贴工具。通过这种尝试可激发幼儿探索的欲望获得一种成功的体验。幼儿通过在他喜爱的美工活动中在与材料的相互作用时认知能力在潜移默化中也得到了提高。这要比硬是要求幼儿在认知区学习分类、对应、比较的效果要好的多因为有效的学习必须要以幼儿的兴趣为基础幼儿的内在动机才是影响学习效果的最重要因素。教师强求幼儿做某一件事只会造成幼儿对这件事的反感反而事与愿违得不偿失。儿童时期幼儿有着多元智能的天赋他们在日常的活动中很自然的运用着多种智能探索周围世界每个孩子智能的侧重点是不同的。在美工区里运用多元智能来体现材料投放的多样性符合了幼儿的多方面的需要照顾到了个别孩子的需要。例如在《可爱的动物》主题活动中美工区中提供了各种毛线、棉花、各种纸张在动手能力比较强的幼儿主动操作教师为其准备的材料幼儿用毛线缠小羊用棉花粘小牛用皱纹纸和废旧纸做小鱼用废旧纸盒、塑料盖制作潜水镜等等语言区常常听到幼儿朗诵儿歌的声音对语言的把握不断提高会用形容词进行事物描述句子的连贯性增强表演区幼儿多为进行故事表演大胆创编动物角色的动作用丰富的表情来塑造故事里的人物为了让它更形象幼儿还运用教师为其准备的头饰进行表演好似自己本身就是那个角色身临其境等等孩子们自由的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区域进行活动。孩子们在做着自己拿手的事情强项智能得到尽情发挥自信就非常的强。作为合作者和引导者的教师鼓励并给孩子机会让他利用自己的强项参与自己的弱项活动幼儿就有了自信相对也强了当他们丛中获得了成功也就获得了更多的自信了
三、教师要在适当的时候进行指导启发和鼓励幼儿进行活动。在幼儿进行活动区活动时教师语言的引导对幼儿活动的情况和能力水平的增强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美工活动主要是一种表现现实生活中人、事、物的创造性活动幼儿在绘画制作过程中经常要表现自己生活周围的事物。在美工区活动《绘画房子》中我引导幼儿想一想你平时见到过的房子是什么样的或结合现处的环境引导幼儿观察房子的样子如房子的上面是什么下面是什么。房顶上有什么房子的身体上有什么等。指导幼儿有顺序的观察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和方法进一步让幼儿知道要画什么必须要知道它是什么样的鼓励幼儿在生活中善于观察培养观察能力。幼儿知道了房子的基本结构后教师要引导幼儿发现房子不都是一个样的让幼儿说一说你见过什么样的房顶如三角形的、半圆形的、扁平的梯形的等你见过什么样的房子的身体如高高的、矮一点儿的等你见过什么样的窗户通过这些让幼儿知道同样是房子但有很多不同之处培养幼儿通过观察知道同样的事物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经过长时间的练习会增强一种概括、分析、综合 8 的能力为今后的学习提供了一定的基本思维能力由于任何新知识都是建立在一定旧知识基础之上的寻找到新旧知识的共同点与不同点对新知识的掌握就比较容易学习的迁移能力也会有所增强。知道了房屋的样子不是千篇一律后为他在绘画中创造能力的发挥奠定了基础幼儿在绘画房子时就不会把房子都画成一个样子了。再经过教师的进一步引导鼓励幼儿画出别人没见过的或画出和别人不一样的房子激发幼儿的创新精神。有些幼儿经常在操作过程中遇到困难就不想画了或不想做了这时我会用积极的语言鼓励幼儿如你肯定会画好的不要着急换个方法再试试我来帮助你等。通过这种方式增强幼儿战胜困难的意识和做事有始有终的品质。由于每个人的智能水平不同幼儿绘画、制作出的成果也会有所差异教师不要以同样的标准来衡量所有的幼儿。只要幼儿通过自己的努力完成一件作品时我都会给予极大的表扬和鼓励增强幼儿的自信心帮助幼儿树立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当幼儿完成作品时我会引导他把自己做的、画的讲给周围的幼儿听这样可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幼儿的倾听能力。幼儿在相互讲解的过程中我还有意识的引导幼儿说一说你听了以后觉得他哪些地方画得、做得、想得、讲得好引导幼儿学会评价他人的优点进一步学习他人的长处培养幼儿的评价能力。
四、通过辅助活动的介入促进幼儿多方面能力的发展。为了使美工活动区更加丰富多彩让幼儿运用多元智能通过辅助性的活动介入到美工活动中更加吸引幼儿促进幼儿多方面能力的发展。在活动区我投放了录音机和短小故事磁带或者儿歌等幼儿通过倾听录音的内容绘画出一幅与故事内容相符的图画或者进行想象画这样幼儿可在绘画过程中提高倾听、理解语言的能力。幼儿还可以到表演区进行现场作画通过观察其他小朋友在表演时做得动作或者造型初步尝试用单线条表现出其动态能力强的幼儿还可以尝试用双线条来表现。通过多元智能理论为依据并根据我班幼儿的特点针对美工区采取的一些活动方式以幼儿占优势的智能促进其它多方面智能的发展。经过一段时间的不断尝试我班幼儿对美工活动更加感兴趣了综合素质和能力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我要将美工区为切入点以点带面的把其它内容的活动融合到其它区域活动中让美工区活起来。9 文献参考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文件《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2001年9月 2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年9月版 3 《从理念到行为——〈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行动指南》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2003年10月第1版 4 丁海东著《学前游戏论》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年5月版 5 《幼儿园自主性游戏指导策略的研究》、《在矛盾冲突中发展游戏》幼儿教育2004年6月版 6 李琳著《幼儿美工区活动研究》学理论·中2011年第四期 7 《美工区活动的材料投放》幼儿教育2008年2月版感谢李琳、丁海东老师的文章给予的帮助
让美工区活起来-在多元智能理论下中班美工区活动 第2篇
[关键词]多元智能 语文教学 教学策略
中职学校的学生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普遍较差,我曾对任教的两个班级进行了测试:要求学生写出“0~10”的汉字大写。结果发现能把这11个字全部写对的寥寥无几,大多数都只能写出四五个。这些数字的大写都是学生进入社会以后或工作时常需要用到的,如果他们的语文水平继续停留在这个水平上,他们的前程真让人担心。学生在写常见的应用文时,也常出现格式不符、错漏百出的情况。更有甚者,到高二年级面试时,还回答不出一句话来!但他们对语文等文化课的学习还是不感兴趣,还认为没有学习的动机、动力。学生的这种现状及他们的想法与“语文学科与社会生活联系十分密切”的特点相违背。面对他们的这种现状及想法,怎样上好、上活语文课,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呢?以下是本人的一些见解及做法。
(一)借鉴多元智能理论,转变教师的教育观
美国著名发展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指出,人至少同时具有八种智能:言语语言智能、数理逻辑智能、视觉空间智能、肢体运动智能、音乐韵律智能、人际沟通智能、自我认识智能及自然观察智能。这八种智能的不同组合及表现构成了每个人不同的智能结构。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 都能以其独特的方式对人类文化做出贡献”,“天生其人必有才,天生其才必有用!”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发挥每一个学生的智能优势,挖掘每一个学生的智能潜力,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这就要求我们每一个教师都要更新教学观念, 一改传统的“朽木不可雕”的想法,树立因“智”施教的教育观。教学中更要改掉以“灌”为主的教学方法。在课堂上,要坚决摒弃我讲,你听;我导,你练的方法;应代之以“ 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教学模式。以学生多种智能的开发和培养为宗旨,努力开发学生的智能强项,探索以“以人为本、适用为主、够用为度 ”的思想来处理教材,使教材呈现出多元化、开放化的趋势。教学内容要以我们选用的教材为依托,教师还可选择难易适度、内容新鲜、信息及时、可读性强的相关材料进行补充。 在教学中注重坚持“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观点,要求学生独立思考,合作学习,刻意创新,掌握语文的相关知识和技能过程。应时刻体现出以人为本的教学观,不能把教学内容的答案单一化、标准化,而应使学生自由发表言论。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和尊严,不应用成绩的高低来评定学生,而应综合他们的实际动口、动手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来进行评价。一句话,
教学活动是双方的。只有教师的教育观转变了、更新了,才有可能使课堂活起来。
(二)借鉴多元智能理论,妥善处理好教学内容
学生的发展是课程的出发点和归宿,从课程开发到课程实施和评价的每一环节,都必须建立在理解学生、尊重学生个性和智能差异的基础上。课程必须适应学生的需要,而不是使学生被动地适应预先规定的课程。学生智能的多元性决定了单一的课程设置不可能满足每个学生的智能发展需求。因此,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尤其是在写教案时,要妥善处理好教学内容。要将教科书的知识与学生生活、现代社会发展紧密联系起来,与他们的学习兴趣、经验和智力层次融合起来,促进师生互动知识的产生。基于这点认识,笔者曾进行过语文课程模块化的教学尝试,本着“加强基础,培养能力、提高素养”的观念,把语文课程分成如下几个模块(草稿)并在教学中努力实践:
这个模块表力图体现以学生为本位, 强调口语交际、动手写作和实践能力,强调实用性,注重学生的实用思维、知识内化的自身需要,旨在培养学生应有的语文基础能力和实践能力。模块的编写一反以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等不同文体为单元的编排体例,分为听读、说写、 应用文和文学欣赏等几个部分。这些都是以能力训练为主线的开放型模块,模块的内容也是以我们选用的教材为依托,教师可以分别选择难易适度、内容新鲜、信息及时、可读性强的相关材料进行补充,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及所学专业对学生进行语文能力的训练。做到训练目标明确、实用性强。
(三)借鉴多元智能理论,采用激发学生各种智能组合的教学方法
要想使学生真正参与教学,就要针对他们的智能差异设计课堂情境,使他们自信,并欣赏自己,认识到自己的强项,能够展示和分享自己的长处。有机会展示自己的长处使得学生希望成为“专家”,这反过来会增强他们的自信和自尊。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必须根据教材内容、学生的知识基础、智力结构特点将多种方法优化配置,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培养他们的多种智力,真正做到“为多元智能而教”。如在上《景泰蓝的制作》这篇说明文时,大多数学生都认为说明文枯燥无味,说来道去就只是说明顺序、说明方法等。但训练学生有条理地介绍解说某一物品或某项活动的能力也是很有必要的。于是,我设计了这样一次活动课:首先由景泰蓝精品图片导入新课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集中他们的注意力。接着进行模拟“厂长竞聘”的教学活动:假如学校建一景泰蓝工厂,工厂将设置几个车间,要包括哪几道工序,需购进什么原料呢?在制作过程中又要注意哪些事项呢?请将这几项内容分类列表(教师提供一表格)。学生分组探讨后派代表(厂长候选人)上台阐述制作景泰蓝的六道工序、工序间的衔接词、操作的具体环节和操作特点等,还可以设计一份图纸进行详细描述。最后,厂长候选人回答教师的提问。通过这样的活动,既让学生全面理解了景泰蓝制作的整个过程及作者如何按制作过程谋篇布局、处理详略等相关的语文知识,为日后介绍解说某一物品或某项活动打下基础,又培养了他们的合作学习能力及人际沟通智能。此外,还训练了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言语语言智能及竞聘的实践能力及视觉空间智能。再如学习《风景谈》一课时,我精讲了第一幅沙漠驼铃画的背景、主体内容,先推出自然风光(画的背景):辽阔、平坦、空旷、寂静、燥热、单调的沙漠;然后,推出人的活动(画面的主体内容):猩红的旗、驼队的出现,声色俱备,顿时使荒原充满生机,从而突出了“自然是伟大的,然而人类更伟大”这一主题。最后要求学生分组探讨:文中用了五幅画面来表现延安军民的火热生活,要求他们借助图画展示或口语表述(也可以为每幅画配音乐)五幅画面的标题、背景、主体内容。任务布置后,学生兴致就来了,课堂马上活了起来,很快就弄清楚了五幅画面的标题、背景、主体内容,有的还给画面配上了音乐,如高原归耕图配《乡间的小路》,延河夕照配《战士打靶把营归》。虽然不是很恰当,但他们真正参与到了教学中,并运用了言语智能、视觉空间智能、音乐智能、人际沟通智能,使作品主题得到了更好的理解。
(四)借鉴多元智能理论树立多元评价观,促进学生智能的发展
多元智能理论启示我们:对学生学业成绩的评定必须从多元的角度进行,因为“多一把衡量的尺子,就多一批好学生”。当一项活动结束后,我就及时对学生的各种语文能力进行评价和反馈,以保证活动顺利有效。一般来说,多以激励性评价为主,凡在课堂上能积极参与活动的,都充分肯定他们的长处和进步,给他们成功的机会。在评价过程中,不仅要注重对学生认知能力的评价(如评价学生的基本知识和各项能力的掌握情况),还重视对非智力因素的评价(如评价学生的兴趣态度、学习习惯、合作精神、遵守课堂纪律的情况等)。通过具体的评价和反馈,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展开有效的语文学习,使他们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
以上只是我在日常教学中的一些初步的实践,要在职校语文教学中开发多元智能,我们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只要有心,就一定会有收获。
参考文献:
[1]陈献兰.新时期学校语文教学的时代特点、自身特色和观念变革[Z]广西经贸职业技术学院.2005,(4).
[2]江明.问题与对策[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