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年龄段的孩子性格范文第1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择2005年2月至2010年3月我院收治的124例耳鸣患者, 其中男80例, 女44例, 年龄最小25岁, 最大60岁, 平均42.5岁, 年龄25~30岁25例, 30~45岁60例, 40~60岁39例, 均经临床确诊, 并排除耳疾患史。均表现为单侧持续性耳鸣, 自觉无明显听力下降, 病程从几小时到2个月不等, 平均 (12.5±7.5) d。
1.2 听力检测
常规声导抗测试加全部频率纯音听阈测试;根据诊断需要, 对部分患者作听性脑干反应、耳蜗电图等进一步检查。使用纯音听力计、增强型声导抗仪, 测试在隔声室进行, 隔声室环境噪声低于20dB (A) 。
1.3 治疗方法
本组所有患者采用综合治疗:低分子右旋糖酐, 三磷酸腺酐, 维生素B, 地塞米松, 川芎嗪每日静脉注射, 10d为1个疗程。并对患者给予充分解释, 消除其对耳鸣的忧虑。
1.4 疗效评价
显效:耳鸣症状完全消失;改善:耳鸣症状明显好转或由持续转为间歇性;无效:耳鸣无改变[3]。
1.5 统计方法
用SPSS 15.0统计软件, 率的比较用χ2检验, 平均值的比较用t检验, P<0.05代表有显著性差异。
2 结果
(1) 听力状况。不同年龄患者各组听力状况见表1, 经统计检验不同年龄组的听力状况构成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P<0.01) , 随着年龄的增加, 听力损害的程度逐渐递增。 (2) 预后分析。疗效与年龄的关系见表2。由表2看出, 年龄越小, 疗效越好 (P<0.01) 。
3 讨论
耳鸣根据病因可分为多种类型, 其中包括剧烈运动或情绪激动时血液循环加剧所引起的生理性耳鸣, 接触噪声后出现的短暂病理生理性耳鸣, 也包括由耳蜗病变等明确疾病引起的病理性耳鸣等。所以, 它是与听觉系统及非听觉系统的多种疾病和状态相关的一种症状及不同病理生理变化的结果。根据病变发生的部位可分为末梢性耳鸣和中枢性耳鸣2种[4]。本文结果显示, 不同年龄组的听力状况构成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P<0.01) , 随着年龄的增加, 听力损害的程度逐渐递增[5]。总之, 尽管不同年龄组的听力状况有所不同, 但耳鸣对其的影响却是相似的, 治疗方面要注意患者情绪心理的疏导和必要的药物治疗, 对耳鸣疗效与听力受损失可能存在年龄差异, 值得在治疗过程中加以注意[6]。
摘要:目的 了解不同年龄耳鸣患者的听力状况与预后分析。方法 124例耳鸣患者根据不同年龄进行纯音听力检测, 然后进行综合治疗, 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不同年龄组的听力状况构成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P<0.01) , 随着年龄的增加, 听力损害的程度逐渐递增。年龄越小, 疗效越好 (P<0.01) 。结论 不同年龄耳鸣患者的听力状况与预后存在差异, 值得进一步研究。
关键词:耳鸣,年龄,听力,预后
参考文献
[1] 刘敏, 陈锡辉, 江广理, 等.性别、年龄和听力损害程度与突发性聋患者耳鸣症状相关性分析[J].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杂志, 2007, 15 (2) :174.
[2] 赵明亮, 熊鹰.听觉系统抑制性神经回路的活动依赖性组构[J].生理科学进展, 2006, 37 (6) :141.
[3] 刘敏, 苏振忠, 陈锡辉, 等.急性单侧耳鸣患者对侧白噪声刺激对畸变产物耳声发射的影响[J].中国临床康复, 2006, 10 (6) :73.
[4] 王慧, 吕宏光, 李旭敬, 等.听力正常的耳鸣患者耳声发射测试[J].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2005, 12 (7) :598~599.
[5] 张倩, 高下.噪声性聋预防机制的最新研究[J].中国临床康复, 2003, 7 (39) :3106~3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