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内容
日本中学范文
来源:漫步者
作者:开心麻花
2025-09-19
1

日本中学范文(精选6篇)

日本中学 第1篇

除了必修的传统体育课之外, 还有一个对日本中学生体育非常有益的“部活动”, 即兴趣小组。“部活动”是学校教育课程之外的活动, 由学生自愿选择参加。

“部活动”的时间一般是在放学后或者上学前, 周末或者长假。指导教师大都是学校的老师, 但有时候也会有当地的居民。当然, 这样的工作是没有报酬的, 或者仅有少许补助而已, 完全属于志愿者活动。一般学生会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相关科目。目前, 几乎所有的项目都有比赛, 如果能在全国的大赛上获胜或者取得好成绩, 就会被称为“英雄”, 而这些成绩对于升高中大有裨益。

很多学生在热心教师指导下, 经受严格的训练。对这些学生来说, “部活动”不是负担, 而是他们课外来学校的一大乐趣, 甚至成为其存在的价值。而且, 在“部活动”里能留下很多美好回忆, 以及与一起挥洒汗水的队友结下的深厚友情。

不得不提的是, 其实从明治维新开始, 日本就把智育、德育、体育等作为教育最重要的三个要素, 但受功利因素影响, 智育一直被社会过分重视。因此, 学习不好的学生就得不到肯定, 而且就连其家长也感觉脸上无光。这样的学生无法自我肯定, 甚至在心中产生了劣等感的萌芽。然而, 体育让这样的学生找到获得认同的机会。他们跑得快, 足球踢得好, 柔道很强, 这些都能成为他们自信的来源, 并让他们找到存在感。例如, 学校一般每年都会举办一次重大运动会, 在全校学生、教师、家长和当地民众等的注视下, 那些跑得快的学生通常成为众人称赞的对象。因此, 在当前偏重智育之风盛行的情况下, 体育在日本仍然发挥着重要的教育作用。

日本中学 第2篇

1.在幼儿园里最使你开心的事是什么?

2.你最喜欢玩什么?

3.你最心爱的东西是什么?

4.你将来想做什么?

5.为什么对待老人和比你小的弟弟妹妹要和善、和蔼?

6.看到朋友摔倒后哭时你会怎么做?

7.今天的面试结束后你回家将做什么?

(如果回答玩的话)玩什么?

(如果回答和妈妈下跳棋的话)和妈妈那个厉害?

(有哥哥的话)和哥哥比哪个厉害?

(有姐姐的话)姐姐的生日是什么时候?

二.中学入学面试题

1.你是怎么知道本学校的?

2.你为什么要志愿本学校?

3.你同时志愿的学校有哪几所?

4.本校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针你是如何理解的?

5.进了本学校后你打算如何度过自己的中学时代?

6.你认为自己有些什么长处和短处?

我女儿经历的面试题

1.你认为笔试什么地方较难?

2.有机会出国的话你首先想去哪里?去那里做什么?

3.你最喜欢做的事是什么?

4.请说出你的准考证号码。

5.进了本学校你打算如何度过中学三年?

6.将来你想成为什么?

7.请在纸上先画上一个圆,然后在圆内画上你自己喜欢画的东西。

三.高中入学面试题

1.你为什么要志愿本学校?

2.中学时代你最致力做过的事是什么?

3.进入高中后想做些什么?

4.你认为自己有哪些长处和短处?

5.在最近发生的事情中对你特别留有印象的是什么?为什么?

日本中学 第3篇

追寻不着,犹叹当年小蛮腰。空余恨,一身五花膘。

——“肥胖”新词

当你发现时间是贼时,它早已偷光你所有的选择。

——这就是传说中的“岁月神偷”

每天起床,都要和心爱的被子上演抵死缠绵、你侬我侬、恋恋不舍、含恨而去的虐心虐身虐恋大戏。

——“起床特困户”每天上演的剧情

林黛玉其实代代常有,那是女孩子的通性;贾宝玉是可遇难求,那是男人们的神话。

——你可以把自己当成林黛玉,但千萬别幻想贾宝玉会随时出现

当你的邻居在深夜两点弹钢琴时你别气恼,你可以在四点钟时叫醒他,并告诉他你很欣赏他的演奏。

——最残忍的报复

你若安好,便是晴天。

——最能打动人心的情话

不管我们喜不喜欢,故事的最后还不是都一样;不管我们原不原谅,要走的路还不是就这样。

——生活一直都往前,路一直都在

时间是治疗心灵创伤的大师,但绝不是解决问题的高手。

——不要指望时间去解决问题

各奔东西又能怎样?别忘了地球是圆的!

——总有一天能相遇

将薪比薪地想一下,算了,不想活了。

——薪水决定寿命

资讯

“英国最美腿”大赛

英国举行“最美腿”选美比赛,英国名模丽莎·史诺顿率领新一届英国美腿选美比赛参赛者出镜,图为参赛者拍宣传照。

大码身材受青睐

英国妇女已经数年成为欧洲体重最超重的人群,关于她们的体重,她们却觉得很舒适,并且很享受,她们的审美也更倾向于丰满有致的女人。无论是被评为英国第一美胸的凯莉·布鲁克还是凭借《广告狂人》一炮而红的克里斯蒂娜·汉卓克斯都是这种类型。

日本中学生培育出白色草莓

提到草莓的颜色,人们会立刻想到红色,然而日本熊本县阿苏市一所高中的学生近日成功培育出一种白色草莓,为其取名为阿苏的小雪,已获得专利许可。

定制天价黄金摩托

美国地产大亨唐纳德·特朗普痴迷于黄金以及大号东西是众所周知的。近期,这位亿万富翁收到了一份令他兴奋无比的礼物——一辆专为特朗普量身定制的黄金摩托车。

网络爆火小名媛

小模特米兰·库尔尼科娃近日网络爆红,粉嫩的皮肤,清澈的双眸,再配上俏皮又天真的表情,简直就是童话里的小公主,也难怪有网友惊呼:“宝贝,你长大了肯定是个妖精。”

沙雕旅馆十英镑可入住

全球首家沙雕旅馆已经在英国西南部多塞特郡的韦茅斯海滩开张。这座沙雕旅馆是由马克安德森和他的几个朋友花费7天时间建造完成的,共耗费了1000吨沙子。沙雕旅馆的外观看起来就是一座沙堡,它共有两个房间,每个房间设有一张双人床和一张单人床,床、枕头、沙发和靠垫等均由沙子雕成。游客只要花10英镑就可以入住。

澳挖出12.76克拉巨型粉钻

矿业巨头力拓集团近日称其挖出一颗12.76克拉的粉色钻石,堪称在澳大利亚发现的最大粉钻。如此大的粉钻通常会被收藏、赠给王室或在克里斯蒂拍卖行拍卖。不过,该拍卖行在244年历史中仅拍过18颗超过10拉的抛光粉钻。

丝袜与日历的完美结合

对于男性而言,日历女郎也许是最亲密的一种存在,除了梦幻性感,更重要的是她随时都陪在你身边,仿佛一个具象化的、触手可及的梦中情人。所以在男性杂志《男人帮》上,日历照片也有了新造型,丝袜、内衣外加粉红外套,满足的是人们最为直接的欲求。

当时髦女郎步入迪士尼童话

时髦女郎误入迪士尼童话世界会是什么样子?卡通造型一定很幼稚与御宅族吗?娃娃脸超模Heather

Marks身着大牌最新华服,将大家带入“全世界最快乐的地方——迪士尼”,还头戴米奇耳朵登上杂志封面。

艺术家雪地踩出巨幅图案

最近,一名法国艺术家在阿尔卑斯山一处滑雪胜地创作了一系列气势恢宏的雪地画,堪称雪地里的“麦田怪圈”。这些雪地画不是栩栩如生的动物形象,而是复杂而精致的图案,功夫之细令人叹为观止。

日本中学 第4篇

关键词:中日关系,日本历史教科书

一、对日本历史教科书分析的价值

二战以后, 日本作为主要战败国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受到了盟国较为严厉的处置, 因此原本弥漫于日本政坛的军国主义和法西斯主义得到了一定的遏制。然而经过二十余年的修养生聚, 日本在战后的废墟上创造了现实中的神话——经济实力位居亚洲第一, 几乎与美国、欧盟并驾齐驱, 伴随经济的快速增长, 日本已逐渐不希望继续扮演政治小国的角色。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 日本开始寻求在国际政坛中加大自己的影响力, 无论是官方的修宪、维和等活动, 还是民间喊出的《日本可以说不》, 都让世人为之侧目。但震惊之余更多的带给亚洲各国的是担忧, 这并不是因为亚洲人民还沉浸在那一场悲剧中, 而是战后曾偃旗息鼓的日右翼势力在国内的迅速壮大!

然而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 当前日本政坛不断膨胀的右翼势力应该有它蛰伏的土壤以及迅速东山再起的原因。笔者希望从日本的学校教育中找到一把能解开这一谜团的钥匙, 为国人全面认识日本社会和其今后的走向提供一个线索。而在纷繁复杂的诸多教育现象中最容易上手的是日本历史教科书的内容的编写。因为民族意识、民族精神的传承相当大的部分需要通过历史科的系统学习, 而儿童一旦在小的时候对某一观念已经开始定型, 如没有特殊的遭遇, 这种印象将长久的保持下去, 一直伴随终身。

笔者此次并没有采用国内人士所普遍知悉的日本新版右翼教科书, 这一教科书虽然知名度很大, 但其出现较晚, 而且迫于压力还未在日国内广泛采用, 因而不适宜作为分析的对象。于是选择了“日本文教出版”发行的《中学生社会科·历史·日本的进程与世界》, 这本教科书早已在日本国内的初级中学中被使用, 具有一定的社会影响力。此外通过对这一教材内容的分析, 我们可以看到日本社会对近代历史上一些重大历史事件的态度, 从而也不难发现中日两国人民对近代历史产生不同理解的缘由。

二、按时代、专题分析有关中国的内容

(一) 对晚清时期中日关系的记录

1. 日清战争 (中日甲午战争)

在第五章“近代日本与国际关系”中 (p198) , 对1894年的中日甲午战争做了较为详细的记录, 但对战争爆发的原因则采用了较为含糊的描写, “为了镇压起义, 朝鲜政府请求清朝出兵援助。而日本也为争取在朝鲜的领导权出兵。于是8月开始了日清战争。”日本出兵朝鲜应该是其征韩侵华的“大陆政策”的关键性一步, 从战争的前后过程中完全可以发现日本对华一战是酝酿许久的, 但仅从其教科书的记录很难真正了解日本当时对外政策的强烈的侵略性、野蛮性。虽然其教科书似乎也认为日本对朝出兵缺乏正当理由, 但也没有给予进一步的说明, 读者读后未必会留下很久的记忆。

但在记述马关条约中, 其教科书明显详尽了不少, “条约的内容是, 清朝承认朝鲜的独立, 向日本支付二亿两 (相当于3亿1000多万日元) 作为赔偿金, 将辽东半岛、澎湖列岛转让给日本等等。第二年又缔结了通商条约, 日本成为进出大陆的开端。”对于以上描写, 任何一个日本儿童都会为自己祖国的出色战绩而感到自豪, 对于一个战败国来讲, 在教科书中片面的描写以往战争的功绩, 让人很难不怀疑其动机。其中有一个词“进出”值得关注, 这个词在语言中属于中性词[注:汉语的进出的词义是进来和出去;收入和支出。日语的進出不仅有进入和出去的意思, 还有向外发展新领域的含义, 虽然和汉语有些许不同, 但是总体来说是中性词汇], 如果是单纯的两国通商不会有多大的分歧, 但从日清战争以后, 日本也参与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已经明显和“进出”的本意不合, 应采用“侵略”一类的贬义词, 更符合当时的状况。

2. 三国干涉

在“日清战争”后, 该教科书又涉及到了一个重要的事件“三国干涉还辽”。 (p199) 在书中是这样描述的“欧美列强在视为‘睡狮’的清朝战败后, 开始瓜分中国。俄国为阻拦日本进出中国, 劝诱法国和德国要求日本将辽东半岛还给清朝 (三国干涉) 。日本接收这一要求, 从清朝得到3000万两 (约4500万日元) 作为代价。日本政府按照中国典故卧薪尝胆的说法, 急速增强军备, 准备与俄国开战”。从以上的叙述中发现这段文字叙述的极为暧昧, 完全隐藏了当时日本政府的态度, 并且给读者一种暗示, 三国干涉还辽是为了瓜分中国, 而日本是欧美列强瓜分中国政策的受害者。

在这一段最后叙述到“日清战争是近代日本第一次对外战争。这场战争胜利, 使得日本成为亚洲的大国。有很多中国和朝鲜人来到日本留学。而国民当中, 歧视中国人和朝鲜人的思想开始蔓延。”这一段叙述是比较客观的, 反映了当时日本社会民众的心态开始出现变化, 这一变化对亚洲今后历史的发展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日本国民的这一心态而且对日今后对外政策的决策也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但在具体教学实践中, 能否对这一变化阐述到位, 笔者有些怀疑。

3. 义和团事件和日英同盟

在教科书中对于义和团事件的描述和我们掌握的史实有一些距离, “中国的民众由于外国商品的流入被迫失业, 为了支付赔款而交纳重税等生活困苦。因此, 以义和团为中心, 排斥外国势力的运动不断扩大。1900那年包围了北京的外国大使馆, 列强为保护其本国国民, 派遣了以日本和俄国为主力的联合军对此进行镇压。” (p201) 在该记述中对于列强出兵的原因, 义和团兴起的原因较为客观, 但没有对之后的《辛丑条约》有任何的涉及, 其实从《辛丑条约》来看, 联军进入北京已决不是单单保护其国民, 要求赔偿那么简单, 而是从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对中国主权进行全面干涉。对《辛丑条约》之苛刻, 国内外很多的材料都给予了证明。综上所述, 日教科书有避重就轻之嫌。

(二) 民国时期和日本关系的记述

1. 辛亥革命与《二十一条》

在本教科书中, 对于辛亥革命采取完全肯定的态度, (p207) 让笔者稍感意外。其中把孙文称为“革命志士”, 成立的“中华民国”为“亚洲第一个共和国”。这一方面或许和孙中山先生的海外经历有关, 另一方面或许日本对于中国的这一场革命给予了极大的期望, 不过后来与袁世凯所签订的《二十一条》也许可以证实这种期待的存在, “1915年 (大正4年) , 日本为了进一步扩大权益, 把二十一条要求强加给中国。袁世凯政府曾一度拒绝, 但是以军事力量作后盾的日本迫使中国政府屈服。为此, 在中国掀起了排日活动。”日本从中华民国中取得了原来在满清时期所得不到的利益, 几乎是独霸中国。而且从以上看似客观的记录中, 笔者看不到一丝对过去历史的忏悔, 如果日本的儿童在读了这些内容后, 能否产生对本民族过去的侵略活动产生抵制的情绪, 实在是一个疑问。

2.“九一八”事变

这是一个敏感的事件, 中日战争中对抗最烈的时期就从这一事件开始。对这一时期的记录直接关系到国人的民族感情。日教科书中是这样记述的 (p241) “1931 (昭和6) 年9月关东军在奉天 (沈阳) 附近, 炸毁了南满洲铁路 (柳条湖事件) , 借口说这是中国人搞的鬼, 以此为契机发动战争, 占领了满洲。这便是满洲事变, 也就是所谓的日中15年战争。”以上记录从事件的客观性来说做到了客观公正, 和中国教科书的口径几乎一致。这应该是二战后日本国内对战争反思的硕果。但对于“满洲事变”这个称号还是存在了严重的殖民色彩。在我国正式的行政区划中, 东北各省各有自己的称呼, 而“满洲”明显带有日本殖民满洲时期的色彩。而且中日两国建交已经三十余年, 对于这样的称谓很容易对两国的年轻人产生不必要的误会, 因为对于中国的年轻人来说, “满洲”这两个字背后更多的是屈辱和落后。

3. 抗日战争

在本教科书中, 对于抗日战争所作的记述让笔者感到满意。特别是对于 (p244) “南京大屠杀”, 记录得较为磊落, 对于战后的年轻人来说, 认真读这段内容会让他们对日本过去的错误有深刻的认识。“日本军占领南京时, 杀害了大量的中国民众 (南京屠杀事件) , 遭到国际性指责, 但这件事没有告诉日本的国民。”对于饱受苦难的中国人民来说, 看到日本教科书能够对此做出客观公正的记述, 可以说已经是足够了, 虽然我们还是没有看到“道歉”这两个字!

在对抗日战争的其他描述中, 我们还看到了一些较客观的描写, 比如“ (日本军, 笔者注) 受到了中国军队和民众的强烈抵抗。无法预测日中战争何时结束, 陷入了难以自拔的状态。”强烈抵抗这个用词写得太好了。在看多了扶桑社教科书将中国军民的反抗说成排日运动, 这种完全无视对方民族性的说辞, 这本教科书能够以他民族的立场来看待这场战争。是非常可贵的, 这反映了出二战后日本社会对战争的一些反思, 右翼势力虽然继续存在, 但相当部分日本民众对战争也表现出冷静的思索。这些是阻碍日本走向新的战争的主要力量。然而从目前国人看到的日本来看, 这一力量似乎在萎缩!

(三) 中国与日本关系的交往

日教科书在1949年后涉及到的中国部分不多, 但凡涉及部分都以中性的口吻进行描述, 很多内容仅仅是叙述史实, 而很少出现评论性的言语。比如新中国的建立“中国共产党把国民政府赶到台湾, 1949年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中国) 。”其中并没有我们一般想象的带有意识形态的偏见。可见日本对我国关系的处理显得相当谨慎, 究其原因, 一方面是历史原因, 侵华战争无论如何都是抹不去的史实, 另一方面中日是邻国, 日虽有美国支持, 但盲目触怒中国明显是不智的。这在中日建交一目中可以明显看出:“…… (日本) 与中国恢复邦交正常化成为重大课题。”“第二年 (1972年, 笔者注) 2月美中关系得到了改善。日本在这样的形式下, 在这一年9月发表了日中共同声明, 与中国恢复邦交正常化。”从以上文字来看, 日本愿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的愿望及其迫切, 中美关系稍有改善, 日就主动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 反映出日本对中国的重视, 当然这种“重视”应是基于中国强大的地缘政治影响力之上的。这一现象反映到日教科书中, 则是对新中国的重大历史事件都尽量采取中性的, 不带有意识形态的口吻。

三、对日本教科书及其中国部分内容的评价

(一) 笔者所采用的教科书是日本初级中学社会历史教科书, 不是一本专业的历史著作, 所以从总量上来说, 涉及中国内容的部分并不是很多, 所应用的中国方面的史料更少。因此只能就日本社会对华的历史态度做一管窥。

(二) 从教科书中看到日本国民对日过去的历史 (此特指近代史) 有了较为深刻的反思, 从甲午战争到抗日战争, 日本社会对过去的对外扩张确实做出了反省, 虽然这一反省能否为他国人民完全接受还有很大疑义。但相较与当前日本咄咄逼人的极右翼势力来说, 这一反省显得难能可贵。在当前情况下, 我们更要紧紧团结好日本社会中较为清醒, 理智尤存的这一部分人, 让日本人反对日本人其效果可能比我们在中国街头游行示威或抵制日货的效果更好

(三) 从我国的历史评价标准来看, 日本的历史教科书对于日本过去的侵略历史还是“尤抱琵琶半遮面”, 就如很多对日批判作品所讲的, 我们几乎无法读到“侵略”一词, 更多的地方是用“进出”, 笔者对日语没有任何基础, 故不知“侵略”和“进出”在日语中是否是同义词。但从整段语义来推敲, 两者的含义应该是不同。既然没有侵略, 当然也就没有“道歉”的理由了。我们看到的是一本中性化的教科书, 如果是英国、法国、美国等国编著此书, 那笔者决不会有太多意见, 但对于给中国人民造成巨大苦难的日本, 有血性的中国人是不会这么就放下历史的血债的。而且此教科书对于日本的儿童来说, 不可能带给他们更多的历史警示。比如对华战争, 日教科书虽然模糊的表示战争爆发的原因是非正义的, 但真正给人予警示的战争结果, 在日教科书中一字未提。缺乏和平主义的教育, 缺乏对法西斯主义的批判, 缺乏对弱小者的同情, 未来的日本青年的价值取向将对亚洲今后的走势产生深远的影响。

日本中学 第5篇

笔者所任教的学校是一所高职类的院校, 而所招收的学生都是标准的“90后”学生。在与这些“90后”学生的接触交往中, 笔者体会到, 他们的思想中出现了一些“70后”“80后”所不具备的新特点。

1. 思想独立, 思维活跃, 但容易以自我为中心

现阶段社会文化思想的“百花齐放”, 多种思想的碰撞, 使成长起来的“90后”学生不再满足于盲目地接受某种思想或理念, 而是具有一定的选择性和自我性。“90后”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 父母的管教趋向于对孩子的过分呵护, 导致自我意识增强, 存在以自我为中心、合作意识淡漠等不足。而在高职院校中, 学生家庭类型相对较多, 来自单亲家庭、离异家庭的学生占有一定比例, 这些学生对家庭的概念比较淡漠, 往往对社会容易产生负面的想法。

2. 受网络影响较深, 知识较丰富, 但缺乏深度

网络是“90后”学生离不开的学习工具, 从网络等媒体中, 学生可以轻易地获得各种文化信息, 扩大了知识面, 开阔了视野。但正是这种便利, 让“90后”的学生出现了“浅阅读”文化现象, 虽然获得了大量信息, 却没有进一步学习和借鉴, 因此他们所获得的知识是严重缺乏深度的, 是没有经过自己的再加工和再思考的。

3. 物质水平提高, 价值观念现实

“90后”的学生正身处经济迅猛发展的时代, 其物质生活水平较以往的学生有很大的提高。在强调物质利益的市场经济和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下, 很明显, 社会环境具有两面性, 既有促进情感健康的一面, 同时也容易造成学生价值观念的现实, 甚至会引起部分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扭曲。

二、日本文化课程的特点

1. 日本文化课程的重要性

众所周知, 语言和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语言既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又是文化的载体。它反映、记录和储存文化, 并使文化的传播成为可能。而文化不仅对语言起着制约作用, 而且需要通过语言表达出来。因此, 学习一个国家语言的同时, 了解其成立、依存的文化背景就显得势在必行。学习日语也不例外。因此, 日本文化课程的开设对于日语专业的学生来说, 就显得尤为必要。而且, 应该说, 该课程相较于其他如语法、听力等课程, 对于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引导是有其优势的。

2. 采用教材的具体情况

日本文化课程是为本校日语专业二年级学生所开设的专业必修课。开设时间为一学年, 每周两课时。二年级上学期采用的教材为《日本世情》, 该教材的内容涵盖了日本的各个方面, 包括地理、历史、政治、经济、文化、艺术、教育、体育、宗教和生活风俗习惯等几乎所有领域。二年级下学期采用的教材为《新编日本史》, 该教材对日本各个时代的社会、经济、文化状况以及对外交往作了较为全面的介绍, 但由于是纯日文编写, 学生阅读时有一定的困难。

三、课堂中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具体引导方式

1.“抛弃”教材, 采用模块化教学

本课程所采用的两本教材解说详细, 内容翔实, 是不可多得的优秀教材。但是, 笔者认为, 如果仅仅抓住教材, 照本宣科, 恐怕是不能提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因此, 笔者采用了一个大胆的办法“抛弃”教材, 即不按照教材固有的具体章节进行授课, 而采用模块化教学。

2. 改“说”为“唱”, 大胆改变课堂模式

在前面分析如今学生心理特点的时候, 笔者曾指出, 学生们通过网络能够轻易地获得各种文化信息, 扩大了知识面, 开阔了视野。

正是基于对学生心理的这一认识, 在讲授《日本世情》第五章第一节《日本的音乐》时, 笔者首先要求学生简单介绍自己所熟知的或喜欢的一两首日本歌曲的名字, 并且要求学生能够唱出其中的一两句。这一环节的运用, 是希望学生能在日语学习活动中克服害怕心理, 能大胆模仿, 敢于用日语表达, 能体会日语学习过程中的乐趣, 体验获得成功的喜悦, 树立学好日语的信心。

3. 展开课堂讨论, 让学生参与进课堂

在讲授《新编日本史》时, 笔者常常采用的办法让学生参与进课堂, 成为学习的主体。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师作用的弱化。学生在看问题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取向是多元的, 有的甚至彼此是冲突的, 这就需要教师进行正确的引导。如果此时, 教师对讨论中的所有观点都简单地赞扬肯定, 那么就会使学生陷入价值观取向的茫然之中, 甚至形成偏激、错误的人生观、价值观。

摘要:日语教学过程中, 教师对于学生情感态度的引导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忽视。根据《日语课程标准》, 学生情感态度方面的要求被分为兴趣动机、自信意志、合作精神、祖国意识和国际视野五个方面。笔者结合“90后”学生的心理特点以及日本文化课程的特点, 提出了在课堂中对学生的情感态度进行引导的几个方法。

关键词:心理特点,日本文化,情感态度,正确引导

参考文献

[1]佐佐木瑞枝.日本世情[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6.

日本中学 第6篇

关键词:历史教学,现代公民,理性认识

中考复习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中日甲午战争》时, 面对中国的战败, 学生一个个气愤;了解了《马关条约》的内容, 那更是愤怒。在学生情绪激动时候, 有部分学生竟然问我“老师, 日本是中国秦始皇时期的人渡海过去建立的。他们是中国人, 怎么这么不地道, 还打中国?”我很惊诧, 几年前的一些论调仍然在严重的影响着这些涉世不深、认识不全面的懵懂的学生, 更是毒害这些天真孩子的心灵。我问学生:“你们希望这种观点是真的吗?”学生的表情是兴奋的。我继续问学生:“你们为什么希望日本人就是中国人?”“日本人是中国人的后代, 咱们多骄傲啊!”“日本多发达, 多有钱啊!”我正色的对学生说:“日本人是不是中国人那要用事实、史实来说明。史实考察的结果是日本人不是中国人。那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宣传呢?”我沉默着看了学生一会, 道:“说起日本, 你们的感情是什么?为什么是这种感情?”学生中爆发出“恨, 日本发动了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日本全面侵华战争、南京大屠杀”, “他侵略我们, 给我们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和痛苦”“很好, 同学们提到了一个词侵略’。侵略是一个国家对另一个国家的侵犯, 是不正义的, 是遭人唾弃的。假如日本人是中国人的话, 情况会发生什么变化呢?”“那就是自己人打自己人, 不是侵略战争了”头脑反应快的学生立刻接口道。“现在明白为什么某些人会这样宣传吧, 这是在为日本对我国犯下的罪恶推卸责任, 混淆我们的认识, 我们可不能中计啊!”学生顿悟似地点点头。我深深地认识到:学生缺乏理性看问题的能力。

教师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理性看问题的能力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自身的体会。

一、发挥教师引导者作用

新课程教学改变了教师的角色, 教师成了教学中的组织者、引导者。在学生理性认识的培养过程中, 教师的引导者的角色相当重要。因为教师“闻道”在先, 并且生活的经历、经验、见识要比学生丰富、深刻, 再加上传统思维的影响, 学生是非常信任教师的。因此, 历史教师要充分担当起学生理性认识的引导者。例如, 学生在复习《辛丑条约》时, 对于中国向外国银行借款要付利息的行为很是不满, 认为不应该收取利息, 而是要无偿借给我国。这就是学生不理性表现, 缺失现代人应该具有的公正意识。我质问学生:他人为什么要无偿给你做事?你为什么不付出就要得到?孔子几千年前就说过“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你在享受权利的同时还要承担相应的义务, 这样社会才能和谐发展, 不断进步。

二、重视史料教学, 为理性认识提供平台

理性指能够识别、判断、评估实际理由以及使人的行为符合特定目的等方面的智能。理性通过论点与具有说服力的论据发现真理, 通过符合逻辑的推理而非依靠表象而获得结论、意见和行动的理由。它的一个重要的特点是全面的认识, 对于人、事或物能够从多个方面去了解再总结。通过理性的概念和特点可以看出, 在历史课堂教学中, 教师要加强史料教学, 因为史料教学可以提供学生理性认识的平台。史料的客观真实性、全面性能够使学生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次全面了解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学生在分析体会认识评价史料的过程中培养了理性认识。例如, 对曹操、李鸿章等人的认识, 学生中普遍存在着负面的看法, 教学中结合史料, 学生就能理性客观认识他们。

三、利用相似历史事件的比较培养理性认识

比较法是历史学习、提高认识的重要手段。相同或相似的历史事件、历史现象放在一起比较可以让人清晰明了, 强化认识。例如, 复习中国近代史鸦片战争时, 英国利用坚船利炮打开我国的大门, 让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学生对英国怀着强烈的不满、仇恨, 认为中国战败主要是由于英国太强大的不在少数。看到学生把责任推到对方, 却看不到自己的不足, 不知反省的态度时, 我给学生介绍了日本历史上的“黑船事件”。当美国用坚船利炮打开日本的国门后, 日本人对这位侵略者却是心怀感激, 不但给侵略者建立了一座公园, 还在当年美国黑船登陆的地方, 树立了一座纪念碑。每年还要举行民间自发的开国纪念活动“黑船祭”。我让学生结合自己的了解、感受, 谈谈中日为什么相同的境遇却是不同的理解认识, 各自带来什么样的后果?学生通过史实认识到中国是继续被侵略, 而日本通过明治维新走向了强大, 摆脱了民族的危机。导致不同命运的原因在于认识的不同:日本人的理性, 中国人的感性。学生得出的结论:自己的对手、敌人同时也是自己的恩人;看待事件要全面, 在坏事中看到积极, 在好事中看到消极;客观理性看问题。

相关文章
表演人才范文

表演人才范文

表演人才范文(精选11篇)表演人才 第1篇六七岁至十一二岁是学龄初期, 即相当于儿童接受小学教育的年龄。这一时期少儿的主要行为活动是学...

3
2025-09-20
保安班长月总结

保安班长月总结

保安班长月总结(精选6篇)保安班长月总结 第1篇篇一:保安班长年终总结个人总结光阴似箭日如梭,转眼间半年已经过去。回顾我们保安队在近...

1
2025-09-20
班主任有关工作培训心得

班主任有关工作培训心得

班主任有关工作培训心得(精选15篇)班主任有关工作培训心得 第1篇20**年8月我有幸在市电大参加了“仙桃市第一期小学骨干班主任高级研修班...

1
2025-09-20
部编版一年级四季教案

部编版一年级四季教案

部编版一年级四季教案(精选6篇)部编版一年级四季教案 第1篇《四季》文清路小学 刘明霞教学目标:1、认识 9个生字和言字旁,虫字旁和折...

2
2025-09-20
办公室文秘的岗位职责有哪些

办公室文秘的岗位职责有哪些

办公室文秘的岗位职责有哪些(精选18篇)办公室文秘的岗位职责有哪些 第1篇1、在董事会的领导下主持办公室的全面工作,负责办公室的日常工...

3
2025-09-20
八年级上册第1课鸦片战争

八年级上册第1课鸦片战争

八年级上册第1课鸦片战争(精选12篇)八年级上册第1课鸦片战争 第1篇《鸦片战争》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及危害;林则...

2
2025-09-20
表面粗糙度测量仪的工作原理

表面粗糙度测量仪的工作原理

表面粗糙度测量仪的工作原理(精选10篇)表面粗糙度测量仪的工作原理 第1篇表面粗糙度测量仪的工作原理分析及其改进方案阳旭东(贵州工业大...

1
2025-09-20
宾馆改造可行性报告

宾馆改造可行性报告

宾馆改造可行性报告(精选8篇)宾馆改造可行性报告 第1篇第一章 总论1.1 项目名称及承办单位项目名称:宝地宾馆改扩建项目 承办单位:...

1
2025-09-20
付费阅读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