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读能力范文(精选12篇)
认读能力 第1篇
1.抽象思维发展受到限制。低年级学生的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其思维活动离不开具体事物的支持,具有思维的具体形象性。英语单词是抽象的符号,而学生的抽象思维从三年级开始才刚刚形成,因此这个阶段学生一旦离开了图画或书本固定位置的提示,认读就会发生困难。
2.缺乏必要的学习策略。在小学英语词汇教学中,受到某些客观条件的限制,学生缺乏词汇学习策略能力,经常脱离一定的语境和英语国家文化背景,孤立、机械地学习和记忆单词。因此学生很难在现实生活或者模拟情景中理解所学词汇。
3.缺少认读的环境。低段学生学习英语词汇主要是借助于图片的帮助。我们可以发现,学生在图片的帮助下可以说出一些单词,但是直接出示单词的时候,学生却存在一定的认读困难。可见没有真实语言环境,学生很难做到单词的正确认读。
二、提升低段学生英语“认读”能力的策略
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可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会为提高认读能力创造先决条件。笔者还发现低段学生有其特定的心理特征:好奇,爱好玩游戏,易于被直观形象、生动活泼、形式新颖的东西所吸引。因此教师应经常采用歌曲、歌谣、游戏等展开教学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有效“认读”英语奠定基础。由于低段学生抽象思维发展的限制,以及学习策略的匮乏,还需要教师帮助他们培养正确的英语学习策略。同时课标在教学建议中指出:学生应该在真实的语境中接触、体验和理解语言,并在此基础上学习和运用语言,这就要求教师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感知“认读”语言的氛围。因此为了有效提升低段学生的英语“认读”能力,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尝试:
1.活用多种形式,激发学生兴趣。
(1)游戏或小组竞赛。教师可以尝试用多种课堂游戏来帮助学生巩固和记忆单词:(1)What’s missing.教师手持新授的单词卡片,领读一遍,然后抽去其中一张单词卡片,学生齐读教师手中卡片上的单词,找出少掉的那一个词。(2)flash cards.教师制作精美课件,让单词一个个飞过,学生快速准确地认识这些个单词。(3)Postman.把学生分成两组,由教师或学生朗读单词。让学生找到桌上的卡片,递给该组的“邮递员”投到对面的篮子里。比一比哪个组运得快。
(2)形象描述。低年级学生的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思维活动离不开具体事物的支持,具有思维的具体形象性,因此教师可以尝试运用形象描述来帮助学生记忆词汇。
(3)简笔画。简笔画是通过目识、心记、手写等活动,提取客观形象最典型、最突出的主要特点,以平面化的形式来展示出既有概括性又有可识性的绘画,学生很感兴趣且易于接受。
(4)编歌谣或顺口溜。低段学生喜欢轻快活泼、节奏感强的歌谣。利用这一点,我们可以把一些单词串成儿歌或童谣,加强记忆。
2.妙用学习策略,促进有效认读。
(1)单词音、形、义的结合。我们在词汇教学中通常可以分成两个步骤。第一步是呈现。学生首先知道听到的单词的语音,然后看到单词的意义,再来联系到它的书写。在教新单词时,教师应将单词与实物或图片同时呈现,而且要有意识的去引导学生观察单词的形式以及模仿正确的发音。第二步是练习。在操练环节上,教师应该采用多种不同的形式来巩固单词,切实做到单词音、形、义的结合。
(2)利用Phonics进行自然拼读。英语与中文不同,它本身就是一种拼音文字,我们可以借助这种特点帮助学生自然拼读单词。比如笔者在教学单词thirteen时候,把单词拆成了th+ir+teen,让学生先从学过的单词bird、girl中感知ir的发音,再来掌握th和teen的发音。笔者发现不少学生可以慢慢把单词拼读出来,因此教师可以培养学生自然拼读能力。
(3)主题认读。单词认读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就是把物体和单词连起来。如果把所有单词都按照主题的方式来记忆,其实只需记住一个主题就可以,学生可以把这些词用意义的方式构建起来。
3.创设良好的英语认读环境。
语言学习需要一种环境,教师要努力想办法使学生沉浸在英语的环境中,为了提高学生的认读能力,教师需要有意识地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英语认读环境。
(1)丰富英语角。教师可以在教室内设置一个英语角。可以贴一些英语主题画、英语标牌和故事画等,也可以放一些学生课内抄写、课外摘录的优秀作品。这样可以形成一个英语认读环境,学生可以加深对词汇的记忆和认读。
(2)英语阅读。现在网络中的英语报刊和资源内容丰富,很容易吸引学生的眼球,教师可指导学生尝试进行阅读。另外,也可以分组让学生出英语小报,然后分发给学生,让学生进行课外阅读。
音标整体认读教案 第2篇
Step1 整体介绍:
1.音素与字母的分类一样,分为元音音素和辅音音素,元音20、辅音28个
2.元音中,单个独立的叫单元音,两个在一起的叫双元音。单元音中,后面带两个点的叫长元音,不带点的是短元音。Step 2整体认读 1.单元音板块:
发音要领:发元音时,丹田用力、声音洪亮、用降调 现在我们就来看一下长元音这一列的6个音。
1)长元音:a.元音认读感冒发烧时,医生会让你张开嘴巴,发出一个什么声音?跟第一个音很相似。Show me your hands.Let’s read it.One two!(打手势)/i:/(伸出一个手指)这是数字几?跟第一个音很相似。Let’s read.One two!/u:/ 我们住的地方叫什么? Let’s read.One two!(打手势)/e/ 这组中唯一一个短音,叫呼唤音,我们在招呼某个认识时,前会加口头语,“唉!小王!”
这个音跟我们第四个音很相似,伸出一根手指放在嘴前,嘴巴张开容 纳一根手指的宽度,嘴角微笑,清脆地读,One two!// 昨天老师加班,一夜没睡,用两个字来表示---熬夜,熬夜的熬跟第五个音比较相似,Show me your hands, Let’s read.One two!/ 没吃饭肚子会怎样?--饿,Do like this!Read it, One two!b.手势操练6个元音:Please read them like this c.拍手朗读6个元音(三变速)
d.6个元音顺口溜:歌谣记忆元音:阿姨吴,爱熬鹅,熬了鹅给宝宝喝。方法:打拍说歌谣利用谐音记忆6个元音---“阿姨吴”你能想到哪三个音?
“爱熬鹅”你能想到哪三个音? 会了这个歌谣,我们就能记住这6个音
2)短元音
a.读短音的方法:我们认识了长音,短音老师不用教,大家自己就能读出来,只要把长音缩短就能读出短音,所以读短音的方法:砍掉尾巴 b.认读短音:
// /I/ // 我们先从长音开始读,One two!(做手势),砍掉尾巴缩回来!// 比/e/长得胖,嘴巴长得大些,能容纳两根手指的宽度,嘴角微笑,发音往前靠,One two!// // 长音,One two!砍掉尾巴缩回来。c.12个元音,长短音配合起来,用手势操练 d.用歌谣记忆单元音
拍手朗读歌谣,然后用歌谣谐音来记忆 Eg: 阿姨的阿,你能想到哪两个音?
3)双元音
a.方法:接下来的双元音,只要会单元音,我们就能读出双元音。双元音是怎么构成的?只需要把两个单音连起来,我们就能读出双元音。所以读出双元音的方法是:单单连,由第一个音自然滑动向第二个音,前长后短、前重后轻 b.认读双元音
方法:点手指—先让学生认两个单音,再用点手指的方式来单单连。Eg: /eI/ 前一个音是单元音中第几个音呢?后一个音是?伸出手指我们一起来单单连:IeIc.打手枪单单连:做好示范—Please read like this.d.拍手直呼:
e.歌曲唱双元音:两只老虎曲调f.归纳记忆双元音 归纳:观察一下三组双元音,每组元音各自的共同点 第一组:3个/I/ 第二组:2个// 第三组:3个// 记忆:3个/I/是哪三个?
2个//是谁? 3个//是谁?
4)五个单个的辅音 a.顺口溜:我也乐呵若 b.认读: 我去掉韵母---/w/ 也去掉韵母---/j/ 乐去掉韵母---/l/ 喝去掉韵母---/h/ 若去掉韵母---/r/ c.歌谣:手表watch,/w w w/ Yes or no, /j j j/ Look listen, /l l l/ Hello hi, /h h h/ Read write,/r r r/
5)3个鼻辅音 a.顺口溜:妈妈奶奶嗯
b.认读:妈妈的妈,去掉韵母---/m/ 奶奶的奶,去掉韵母---/n/ 妈妈奶奶一生气,从鼻子里哼出个声音来---// c.歌谣:双唇紧闭,/m m m/ 舌尖抵上,/n n n/ 舌尖抵下,// d.我的名字是英语:my name English
6)20个成对的辅音
a.解释清浊辅音:清辅音声带不震动,只出气不出声,浊辅音声带振动 b.认读辅音
/p b t d k g / 用汉语拼音来教
Eg: P去掉韵母 轻轻出气读三遍 /p p p/ 口型不变,声带振动,踩油门读浊辅音 /b b b/ /f v/ 清辅音:过生日,我们都会许愿吹蜡烛,为防止口水出来,上齿抵下唇,轻轻出气出蜡烛,one two!浊辅音:口型不变,声带振动踩油门,发动机发动起来(做动作)One two!/s z/ 清辅音:废纸没有,所以把它撕掉(做动作),撕轻轻出气读清辅音 浊辅音:口型不变,声带振动踩油门,发动机发动起来(做动作)One two!// 清辅音:(做演示)手沾到水,手会怎么样?湿轻轻出气读清辅音 浊辅音:口型不变,声带振动踩油门,发动机发动起来(做动作)One two!// 清辅音:遇到这两个小符号,就要咬舌尖,用s的送气方式读清辅音 浊辅音:口型不变,声带振动踩油门,发动机发动起来(做动作)One two!/ts dz/ 清辅音:过年放炮,点引线的时候,会发出什么声音?
浊辅音:口型不变,声带振动踩油门,发动机发动起来(做动作)One two!// 清辅音:肚子饿的时候,会想干什么?吃轻轻出气读清辅音 浊辅音:口型不变,声带振动踩油门,发动机发动起来(做动作)One two!/tr dr/ 清辅音:寄明信片的时候,邮递员都会在上面盖上一个戳,邮戳的戳轻轻出气读清辅音
浊辅音:口型不变,声带振动踩油门,发动机发动起来(做动作)One two!d.整体操练20个辅音 学生分成两组,A组读清辅音、B组读浊辅音(配合动作)
e.十对音总结:三爆四摩三破
Step 3 总结:
音素歌谣
英语音素48,元音辅音分两家 去掉元音20个,还有辅音28 元音又分单和双,12单来8个双 单元音又分长和短,5个长来7个短
双元音音尾有特色,323个,辅音音素28,8个单过10个成家。
介绍拼读规则
Step 1 元+辅:各读各音(快速打拍拼读)
Step 2 辅+元:两者相拼(快速打拍拼读)
Step 3 辅+元+辅:先辅元,再顺延(快速打拍拼读)
Step 4多元多辅:先找元,再辅元,再相连,重音符号是关键 利用四拍法,打拍拼读,四拍法:一拍拼读、二拍连读、三拍重音、四拍单词
小学生英语认读能力的培养 第3篇
“认读”(recognition)的:辨认出某一个单词或者是一个词组是否以前见过,并且能够指出它的基本的词意。它分为两个层次。低层次的认读是最基本的认知活动。通俗地讲,当您“认读”一个词时,就是您见到一个单词后做出“哦,这是××的意思”这种反应的思维活动。此时,您未必能准确地使用这个词,而仅仅是停留在识别层面。从这个意义上讲,认读单词比记忆单词简单。高层次的认读是指能在上下文中识别词的意思,能通过语境推测筛选出最合适的意义从而理解这个词。解决了高层次认读能力培养的问题也就解决了有的学生认识单个单词,但是把它放在句子当中的就不认识的问题。怎样培养认读能力呢?
一、运用板书,吸引认读
为了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在以往备课时我特别关注课堂活动的形式,通过表演、唱歌、游戏、竞赛等小学生容易接受的形式展开教学,却往往忽视了板书的重要性,有时上课我甚至连一点板书都没有;或者等学生会说了我才呈现板书;有时我用多媒体课件呈现单词,画面一闪而过,学生也很难留下长久记忆;有时我的板书没有经过精心设计,随意性较强,也很难帮助学生记忆单词,使学生很难关注单词的拼写和每个单词的特征,进而难以建立音、义、形的关系,所以常常混淆一些形似或音似的单词。
板书是是课堂教学环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要想运用对教学内容提炼和概括,辅助学生认读,我们就要改变以往传统的板书模式,对板书进行“形象设计”,如在原有的基础上加上一些图片资料,使之图文并茂,丰富板书的内容;形式上适当使用彩色粉笔,充实板书的色彩。这样的处理就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达到更好的认读效果。
二、运用卡片,促进认读。
在英语课堂上,我们很多时候会用到实物或者运用实物卡片进行单词教学,每个单词都具有音、义、形三个因素,实物和实物卡片教学实现了对单词的“音”和“义”的教学,那么在对单词进行“形”的教学时,我们便可充分利用自制的单词卡片,以弥补实物和实物卡片教学过程中的不足。我们可把单词卡片制成两种形式:一种是正面单词,反面图片;另一种是正面单词,反面汉语单词。在课堂上我们穿插使用这些单词卡片,巩固了生词,节省了时间,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孩子的认读的能力,长期坚持,可一定程度上减轻社会上所说的“文盲”英语的现状。有时我们还可以通过变换操练形式,来调节学生情绪,活跃课堂气氛。如我们可进行“看看说说”、“看看做做”、“听听指指”等游戏。教师还可充分利用单词卡片检测学生单词的认知情况,在课上或课余时间教师都可随机了解学生掌握情况。学生也可自制小单词卡片,利用这些小单词卡片,可在小组内开展多种练习活动,以复习、巩固认知单词。单词卡片的运用,使英语课堂上的操练形式变换不一,既培养了认读能力,又突出了趣味性,也避免了学生学习语言的枯燥、乏味感。
三、寻找规律,以词引读
培养小学生的英语认读能力,加强识别、记忆固然重要,但有意无意地引导学生认识、总结一些基本规律,可以更方便更牢固地识别、记忆。小学生认读能力的培养从单词认读开始,而单词的认读建立在字母认读的基础上。教学中,教师对有规律的教学内容适当作些整合,或者引导学生交流发现规律,都有助于学生认读。
1、字母变化,巧记单词
英语单词中以某个单词为基础,加、减、换、调一个字母就成了另一个新单词。例如:book-look,mother-father,his-her,shirt-skirt.
2、比较认读,加深记忆
对相似而又不同的单词我进行对比分析,弄清它们的异同以,进行记忆。
比如,三年级的学生经常会分辨不清telephone 和elephant。在教学telephone时,我把elephant与telephone写在一起进行比较,让学生体会其音、形、义的不同。
再如,在教学Unit 11,long-short,big-small等单词的教学时,我同过说反义词的游戏,让学生把学习的单词自己总结。并把前面所学的open-close,turn on-turn off,black-white都进行了归类,加深记忆。
四、通过朗读,带动认读
朗读(read loudly and clearly)就是运用重音、节奏、语调等语音手段把语言材料中的思想感情表达出来,也就是清晰响亮地把词汇、句子、文章等语言文字材料念出来。
为了培养学生在朗读时留意单词的习惯,可以允许适当指读,养成“三到”,即“手到、眼到、心到”。“手到”即读书时要指到所读内容;“眼到”即要看到所读内容;“心到”即要认真思考所读的内容。眼到、手到、口到是认读能力的表现形式。学生跟读磁带时,一定要强调手指着相对应的句子。眼睛随着手走,注意手不要遮住句子。小学生注意力容易分散,加上英语课本动画人物逼真。学生很容易把注意力集中在动画上,嘴里有一句没一句的念着。这样认读效果收效甚微。如果学生养成“三到”的习惯以后,他们看到英语就会主动凑上去,用手指着认读。在家里听录音,也会自动翻开课本指着英语按住复读键或暂停键一字一句的跟读。到了高年级以后学生的认读能力有所提高了,他们就能自然地按音节或是意群来认读,不用再指读了。
五、拓展空间,多渠道认读
语言学习需要一种环境,教师要想办法让学生沉浸在英语环境中,自然而然地习得。为了提高学生认读能力,增强英语水平,教师要有意识地创设一种良好的英语认读环境。如:英语角。
在黑板报上设置英语角板块。英语角中的内容可以分为两部分:一是学习上的重点、难点单词或句子;二是学生课外摘录的作品,还可以是学生自己的小作品。
低年级认读能力的培养探析 第4篇
认读能力, 就是认字、读字、识词的能力, 即通过文字符号的认读和词义的感知, 来了解字词所包含的意义和表达的内容的一种能力。就学习语文和学习写作的程序来说, 也是从认字、识词、造句开始, 然后进入写作、创作阶段的。就一篇文章和一部作品而言, 字是组成词的因素;词是组成句子的基本单位;句是组成段落的基本部分。因字组词, 以词成句, 合句成段, 缀段成篇, 形成有组织的书面语言文章或作品。鉴于此, 阅读中培养认读能力, 这不仅是一个人语言文字修养的表现, 而且也是阅读的基本功和写作的基本功所在。汉代思想家王充说:“文字有意以立句, 句有数以连章, 章有体以成篇。”这就是说, 字、词、句按照作者的意图和思路, 才能组成篇章。这就强调了字、词、句在文章中的基础作用, 所以我们在阅读中就不能忽视认读能力的培养。在课堂教学中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 让每一个学生都能自主、快乐地学习, 是每一位教师的职责。那么, 在低年级识字教学中, 应如何让学生自主地识字, 培养学生的自主识字能力呢?
一、识字与游戏相结合, 激发识字兴趣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何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关键是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 低年级学生的自制能力较差, 注意力难以集中, 而识字又是很单调的。失去了兴趣, 就失去了学习动力, 学习变成一种负担, 而识字让学生觉得枯燥, 其结果可想而知。如何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呢?
针对孩子们贪玩好动的个性特征, 我在教学中采用“游戏教学法”。努力营造一种愉快、活泼的氛围, 让学生能够学得愉快、轻松。在识字课上, 可以设计趣味游戏, 猜字谜、讲故事、听音乐、画图等游戏环节, 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这些活动可以是师生互动, 亦可以是生生互动。识字和游戏结合在一起, 内容就丰富多了, 学生从厌学转到乐学、爱学, 这样学生不但学了很多的知识, 牢记了很多的字, 而且还不断提高了识字的能力。
如“比尾巴”这一课, 我准备好动物卡片, 身子和尾巴分开, 正面画有图案, 反面写有文字, 让学生认识各种小动物及它们尾巴的特点, 学生的积极性就调动起来了, 接下来的识字过程, 他们自由地识字。最后再做“贴尾巴”的游戏, 用反面上的文字把各种动物的尾巴安在身子上, 用正面的图画来检测识字效果。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觉得识字真是有趣极了。他们能自由地游戏, 尽情地学习。我也发现, 学生在游戏中学习、识字的效果非常好。
二、优化方法,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课程标准指出:要注意培养识字能力。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老师要创设各种条件, 加强学生自主学习, 培养识字能力, 切实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首先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 鼓励学生采用适合自己的方法学习, 逐步提高识字能力。在教学中, 采用“先学后教”模式, 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自主识字, 自选生字, 放宽他们的学习自主权。在“教”的过程中, 老师充当引导者的角色, 做总结工作, 学生在自由的空间里, 积极的状态下, 他们的识字能力会提高很快。
其次在识字教学中, 要教给学生学习方法。“授之以鱼, 莫若授人以渔”, 学生掌握了学习的方法, 才能自主地学习, 把握学习的主动权。在识字教学中, 教师不能仅仅满足于学生五花八门的汇报, 要在此基础上注意引导学生探索汉字的规律, 激活学生思维, 使学生在老师的引领下, 掌握一定的识字方法。例如引导学生看拼音识字、看图识字;指导学生学习最常见的偏旁, 运用熟字加一加、减一减和形声字的方法来学习。在教学中, 告诉学生中国汉字大部分都是形声字, 形旁表意, 声旁表音, 掌握了这一原则学生认读生字就不再是难事了。
1. 给字配张画
低年级儿童以形象思维为主, 在学生最初识字时, “日、月、水、火、木”配上了相应的图片, 这几个字在学生心中, 已不再仅仅是笔画符号, 而是一幅图画。在学习汉字时, 我充分运用汉字象形这一特殊的结构功能, 把“字”与“画”有机结合, 减少机械记忆负担, 增强理解记忆和创造记忆。教“看”字, 我画了一个简笔画, 一只手下面一只眼, 学生马上猜出, 是“看”字。在给字配画的过程中, 学生感受到了汉字形与义的关系, 也发展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2. 给字编个顺口溜
顺口溜的语言活泼有趣, 说起来朗朗上口, 具有音乐美, 是孩子们喜闻乐见的形式, 另一方面, 顺口溜在汉字的音形义之间“人为”地制造了一种联系。在学“告”字时, 我给她们说了一个顺口溜, 让他们猜这个字是谁。“一口吃掉牛尾巴。”孩子们猜到了是“告”, 兴奋地大叫起来。我顺势鼓励他们:顺口溜都是爱动脑筋的人编出来的, 你愿意搜集一些顺口溜, 或把学过的字编个顺口溜吗?孩子们问家长, 查书籍, 找到了许多顺口溜, 如“金”, “一个人, 本姓王, 腰里别着两块糖。”在搜集的过程中, 孩子们发现这种学字的方法非常有趣, 于是自己也试着编。在学“府”字时, 学生和我一起编出了“一点一横长, 一撇到南洋, 南洋有个人, 只有一寸长。”编了这个顺口溜, 巩固识字时, 全班没有一个认错的。一个个的顺口溜, 既有趣, 又有效, 其间不时迸出智慧的火花, 闪现创新的光芒, 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在认识过程中始终以学生为主体, 变单调的读, 重复的写, 机械的记为有情有趣的看, 有滋有味的想, 有感有触的实践, 有声有色的渲染, 变浅层次的识字活动为深层次的探究活动。使学生的识字活动成为极快乐极有趣的事, 使学生的识字由乐趣转化为习惯, 进而让主动识字成为他们生活的需要和自觉行动。
三、开展实践活动, 把学生引向广阔的生活空间
著名心理学家维果茨基说过:“活动和交往是发展的源泉。”活动是儿童生活的一部分, 教师在教学中就要注意和社会生活相沟通, 使儿童尽快从“我”的世界跨入更广阔的周围环境, 以吸收各种信息, 扩展想象和思维的空间。因此, 当学生掌握了识字方法, 乐于识字、善于识字后, 教师就要有意识地让学生在生活中识字。
我采用的方式有很多, 如 (1) 利用校园环境, 引导学生识字。 (2) 利用广告牌、商标识字。 (3) 认姓名。班上有很多孩子, 给学生一个座次表, 让学生认名字, 或发作业本认名字。记住了本班小朋友的名字后, 再记别班小朋友的名字。认亲戚、朋友、熟人的名字等。 (4) 让学生逛商场、超市时认字。
不管何种形式, 一定要给学生展示的机会。老师多加赞赏, “你真不简单, 能从商品上识字了!”“你更了不起, 会从广告中认字了!”“你的识字方法真独特!”别小看这一句句话, 它在无形中给学生埋下了一颗颗在生活中识字的种子, 激励他们离开课堂后仍然会去主动识字。
英语认读培训总结 第5篇
通过这次培训,现在我明白了:认读不仅仅指认读一个单词,它还有认读意群,然后逐步过渡到认识这个句子,能够把句子连起来,然后才过渡到对语篇的理解。认读单词,更多是要求孩子们懂得意思,还有懂得它的发音。背单词,更多的是看孩子是否能写出这个单词,而且还要能够知道它的意思。认读是阅读的基础。阅读应该是一个更高级的一个层次,更高级的一种能力,而认读是初步的一种识别单词以及单词意思的一种能力,识别句子意群的一种能力。培养认读就是为了将来能够运用英语,作为一个工具来阅读获取信息。而不仅仅是为了考试。认读能力的培养不能放到高年级去做了,初中一二年级就开始坚持培养孩子的认读能力。老师在呈现单词或者检测学生对单词的理解或者认读等等方面的能力的时候,要想清楚这个活动到底是检测哪个能力。在语境中认读单词比独立的认读单词,如死记硬背单词效果会更好。语法最好是先隐性,即先列好几个句子,然后让学生总结,再让学生应用练习。所用的教学方法,一定要有实效性,不能搞花架子。关键是教师要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和相关知识。形成性评价应用于教学的每个环节,包括课堂上和课后。课堂上积极进行评价,课后让小组长进行评价,都进行记录。终结性评价不只是考试分数,它要和形成性评价的结果相结合,对学生进行评价。在培训即将结束的时候,想说的话真是很多很多,但我明白,只有把培训中学到的知识技能转化成自我前进的内驱力,我才会在教学中有所成。
认读能力 第6篇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认读能力;培养策略
小学低年级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语言技能。低年级的语言技能以听、说、读为主。读主要有认读、拼读、朗读和阅读。认读是基础,只有在具有一定认读能力的前提下,才能进行相应的拼读、朗读和阅读活动。在小学特别是低年级阶段,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英语学习能力中重要的一项能力──认读能力。
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笔者发现,学生在英语学习中的盲读现象频频出现。学生能借助单词卡片读出单词,能和教师进行简单的日常对话,但是打开书本,大多数学生不知道从什么地方开始读,读的是哪个单词、哪句话。这一现象的出现使培养低年级学生英语认读能力显得更为重要。
一、关注教学方法
(一)明确记忆任务。 在一堂课教学中没有明确的记忆任务,则谈不上效率,目标偏离,则高耗低效。因此,让学生明确一堂课的记忆任务有着重要的意义。笔者在每堂课前都会明确地告诉学生,本节课要求记忆几个单词和几个句子。
如在教授水果单词时,要求学生比一比,赛一赛,看谁能在不看图的情况下认识这些水果单词宝宝,能说出的学生还能获得“苹果章”。教师明确了记忆任务,并与评价相结合。学生有了比较明确而具体的认读要求,就能更有效地调动各种信息加工方式,达到识记单词的目的。
(二)巧用图文卡片。低年级学生刚接触英语字母,没有英语的基础,无法涉及拼读的规则。所以,在认读方法上只能采用整体认读的方式,简单讲就是将所学内容作为一个整体,而不是单个地识别。基于这样的原则,我们可以把整个单词、整个句子作为一个整体教给他们,而不是去分析其组成部分,在文字出现的同时一定要用图画辅助教学。如在教授单词thin 和fat的时候,笔者首先呈现两张胖瘦差异较大的人物图片,以图释义。然后整体呈现有图片、单词一体的卡片,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去观察单词的形式和模仿单词的正确发音,为熟练认读做好铺垫。最后,脱离图片单独将单词板书在黑板上让学生认读。
(三)细寻单词规律。英语是一种可分析型、形合语言。教师可以将形相似或发音相似的单词同时呈现让学生辨认比较,以加深、加快学生的记忆。如笔者在教授《牛津小学英语》2AUnit1的生词father,mother,brother时,让学生仔细观察这几个单词有什么共同的地方,学生很快就发现单词末尾都有“ther”字母组合,而且发音也是一样的。通过寻找单词规律学生很快就能认读出单词。
二、培养指读习惯
一种好的学习习惯比学得多少知识更为重要,它是学有所得的前提和保障。小学低年级学生注意力容易分散,有时候教师或录音的朗读开始了他还在做自己的事情,或者光跟着张嘴,心思没有投入进来。因此,特别需要培养低年级学生指读的习惯。
(一)示范指读。教师的示范对学生的指读能力培养起着重要的作用。教给学生指读方法时,教师要及时示范。如在学习句子“What is your father”时,笔者自制了句型卡,边读边逐一指着单词。学生跟读的时候仍逐一指着单词。每堂课将之前所学的句型卡一并贴在黑板上让学生逐一指认。
(二)巧用口令。有节奏感的课堂用语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笔者在开展每次指读任务之前,都会师生互动指读口令。教师口令:Finger, finger, finger。学生口令:Here, here, here。原本注意力分散的学生听到指令后,马上进入到教师布置的指读任务中来。起初,部分学生会找不到指读的对象,教师要耐心细致地巡视指导,使学生养成较好的指读习惯。
(三)变化形式。教师指导学生指读是课堂上常用的形式。学生熟知了指读方法之后,我们可以尝试在课堂开展生生指读活动。如一名学生读出单词或句子,全班同学指出读出的内容,教师巡视学生指读情况。同桌之间也可以开展同样的指读活动。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词句的认读能力,而且锻炼了学生的听说能力。
三、实现家校共育
在培养孩子认读能力的过程中,要想让孩子取得较理想的效果,作为家长,要多与教师沟通,多引导、督促和鼓励。
(一)召开家长会,强化家校合作意识。家长会是家校沟通的桥梁,它能增进彼此的交流。我们要充分发挥家长会的积极作用,与家长达成共识。让家长了解培养孩子低段英语认读能力的重要性,号召家长与教师共同努力,不断提高学生的各项学习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利用家校信息平台,实现家校共育。“家校信息平台”是为实现学校、家庭和教师之间的快捷实时沟通而研发的先进教育网络互动平台。利用这一平台,家校双方能够及时方便地传递信息,有效解决家校之间沟通难的问题,充分实现了社会、学校、家庭和谐共育的教育格局。
培养低年级学生的英语认读能力,有助于培养阅读的基本技能,也有助于培养口语表达能力。在平日的教学中,我们要注重认读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在课内课外,激发学生认读的兴趣,为学生以后学习英语打下坚实的基础,让学生终身受益。
浅谈小学低年级英语认读能力的培养 第7篇
而小学低年级的英语教学毕竟和高年级的英语教学不同, 他不要求学生对单词的死记硬背, 不要求学生去默写单词, 它重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生认读能力的培养应从英语学习的起始阶段开始, 并与听说能力的培养有机结合。在小学英语教学的起始阶段, 认读能力的培养也应当融合在词汇认读教学, 语言的理解与运用教学之中。下面我就针对如何培养低年级小学生的认读能力谈谈我所用过的一些英语教学方法:
一、字母和音标的教学来提高认读能力
在教授单词的发音的时候离不开对字母发音的教学, 学生通过长期有效的对字母发音的潜意识的理解, 就能很快的掌握一个新的单词的发音, 当然, 这需要循序渐进, 日积月累。比如, 在学习apple这个单词的时候, 我就一边教字母a的发音, 通过模仿, 学生们能很快掌握字母a的发音以及apple这个单词的发音, 那么, 在接下来的教学中再遇到单词中字母a发[]的音的时候, 如:map, bag, lamp, hand, happy等, 只要稍微复习一下apple以及a的发音, 学生学以上单词的时候认读起来就很容易, 另外, 通过一些肢体语言, 就很容易把单词的音, 形, 意给有机的联系起来。我们相信通过这种有效的语音教学, 学生不仅在读方面不存在问题, 在认方面也会更加得心应手, 脱离死记硬背。
二、在比较认读中加深记忆
在教授一个新单词的时候, 可以根据单词的形由一个已掌握的单词来导入, 如在学习plate这个单词的时候, 我先出示了一个之前学过的单词late, 通过这样的比较, 学生马上就能认读出来, 很有意思的是, 学生私底下都在说late前面加个p就是盘子的意思, 再如, 在学习ink这个单词的时候, 先出示已经学过的pink这个单词, 这样一对比的话, 不光读音学生可以很轻松的掌握, 在单词意义的理解上也更加轻松,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 如:make-take, know-no (同音法) , toy-boy, whitewrite, book-look等等, 当然, 不是所有的单词都能通过这种方法来教授和学习, 但是只要我们教师根据实际, 化繁为简, 而不是只是单纯的教单词。
三、以丰富多彩的活动巩固认读
丰富的活动可以有效避免教学词汇的单一、枯燥。从而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自然的操练语言知识。音量、语调、节奏的变化进行多种形式的趣味练读。
(音量) 如读单词时, 声音大小游戏 (low and high voice) , 利用手势, 手抬得越高, 学生读得越响, 反之, 手放得越低, 学生读得越小。
教师:mouth the words without sound.学生:Read the words out. (语调) 运用升降调, blue blue It’s blue.
panda双手击掌读单词, 再次击掌读单词, 与生击掌说:熊猫
tiger伸左拇指读词, 再伸右拇指读词, 与生击掌说:老虎。
另外课后辅以恰当的家庭作业很有必要。在提高低年级孩子听说和认读能力方面, 我主要采取以下作业方式:听录音课文和单词, 复习上课的知识, 模仿地道的英语语音语调;把书上的句子和单词写在白纸上, 练习写字的同时还要把写出的单词和句子认读, 想想是什么意思。等等
四、在朗读训练中促进学生的认读能力
对于朗读, 我们常常视指读 (用手指着读) 为一种坏习惯, 可是, 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 适当的指读很有必要, 因为低年级孩子注意力很难集中, 有时候教师或录音的朗读开始了他还在做自己的事情, 或者光跟着张嘴, 心思没有投入进来。要求低年级孩子指读, 一方面可以集中孩子的注意力, 另一方面, 可以培养认读能力, 提高认读效率。等到学生的年龄到达一定层次, 朗读水平到达一定高度, 指读就可以放弃了。小学生对语言的理解应以读为手段, 认与读相结合, 在读中感悟。因此以朗读促认读, 在朗读训练中, 教师先要给学生一定的自主时间, 引导学生自读自悟。朗读训练主要采取:听录音读, 个别朗读, 个人或小组轮读, 齐声朗读、领读、分角色朗读、表演读、比赛读 (男女赛读、挑战读等) 、歌谣读、开火车读、接龙读等。鼓励学生积极模仿和诵读英语, 是培养小学生认读能力的有效方法。坚持朗读既能培养学生的语感, 又能帮助学生理解对话, 理解短文中单词、句子的含义, 强化其对单词和句型的记忆。反复模仿和诵读还有助于学生自我纠正不正确的发音。另外教师要有足够的时间板书起到示范作用, 教师应边讲边示范, 才能起到刺激学生视觉和听觉, 加深学生的印象, 对学生的认读也有一定的作用。
认读能力 第8篇
一、利用汉语拼音的有效迁移, 降低学习难度, 培养认读兴趣
英语是字母文字, 和汉语有很大的区别。如果开始就要求学生认识这些字母文字确有点难。但孩子也有他们的优势, 他们的汉语拼音基础非常牢固, 可有效地利用知识的正迁移, 帮助学生有效地达到教学目的。如英语中多数辅音的发音和汉语拼音有联系。b, p, m, f, d, t, n, g等字母去掉尾音, 稍作变化就是它们的英语发音因素, 字母组合ch, sh等的发音也和汉语拼音相似, 这就让学生避免了英语“全陌生”的概念, 找到了学习的拐杖。利用汉语拼音的有效迁移可帮助学生越过学习认读的第一道障碍, 基本能正确认读英语辅音字母的发音, 大大降低学生认读的难度, 走出“死记硬背”的难关, 大体认识单词的模样。
二、利用英语拼读规律, 帮助学生认读元音发音, 逐步学会自主认读
1. 运用儿歌教授开音节和闭音节。
英语单词80%是有规律可循的。我先从5个元音字母入手, 反复教授它们的发音规律, 利用学生喜欢儿歌的特点编成一些顺口溜, 便于学生记忆。对于开音节单词, 我是这样教的:开音节, 音节开, 元音字母在门外。若是“哑e”堵后门, 元音不变在家待。a, e, i, o, u, 就发字母本身音。如be, go, cake, use, bike。这样有效地解决了开音节的两种构成规律和在发音时发字母本身的音这种规律。对于闭音节的构成和发音规律, 我是这样教的:闭音节, 音节闭, 辅音字母守门外。元音发音短而急变了本性出不去。这形象地解决了闭音节单词中元音字母的发音规律, 如bag, get, bigpot, up。
2. 把字母组合按照发音规律, 组成有韵律的节奏。
如教授ee的发音, 我领学生这样读:ee, ee, ee, /i:/, 同时辅以手势, 从自己的两嘴角向两侧拉长, 既解决了字母组合的组成, 又解决了发长音的难点, 再如对于ea的发音, 我这样教:ea, ea, ea, /e//e//e/连读三遍, 帮助学生增强印象。
3. 适当拓展, 把含有相同字母组合的单词组成一组, 让学生增强自信。
如ee-seewheel, need, feel;oul—should, could, would;ire-fire, firemen, tired;ar-bar, farm, hard, dark, car等。这样, 学生通过学习一个词, 就会读一批词, 达到举一反三的学习目标。
三、多种形式开展认读教学, 让学生爱上认读
1. 游戏教学, 让学生乐此不疲。
课堂上开展多种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学得兴致勃勃, 乐此不疲。如在教会学生生词后, 让学生巩固练习。我让两个学生代表四个组听音之词, 谁指得快而准谁得分。下面的同学给各自的代表计分, 场面热烈。
2. 利用合成词的规律以及组词的特性, 一词多变。
如foot+ball=fooball, basket+ball=basketball, tooth+brush=toothbrush, 学生通过学一个词, 掌握三个词。old—young, heavy—light, 通过掌握反义词, 尽可能多地认读词汇。学习traditional, 可通过组词的方式, 扩大视野。如traditional English food, traditional Chinese food, traditional English clothes, traditional Chinese clothes等。
3. 拓展延伸, 让学生课下也动起来。
给学生适当布置应用性作业, 如每天一句英语谚语。在学了部分食品名称以后, 让学生到超市食品区搜集有关食品的词汇在课堂上展示。
四、加强形成性评价, 以评促学, 形成习惯
良好的上课纪律是学习的保证。良好的学习习惯也是取得学习成效的保障。因此, 我加强了对学生的形成性评价, 把对学生认读能力的培养贯穿到了教学过程中。我制定了课堂表现升级制度, 表现好了得星星, 五个星星换平面贴画, 五个平面贴画得立体贴画, 五个立体贴画换一个小礼物。举行英语单词听写比赛, 期中时听写三十个生词, 及时鼓励成绩好的学生。
五、加强家校联系, 形成认读的浓厚氛围
家长是做好教育的不可忽视的力量, 争取他们的支持, 就能有效地促进孩子的学习和复习。我本着以鼓励为主的原则, 评选英语听写明星, 分满分和明星两个档次。在平时学习阶段, 每个模块听写一次生词, 批改后按成绩用校讯通发给家长。进入总复习后, 每节课听写一次, 每次都给家长公布成绩, 感谢家长的配合。这样, 学生为了能取得好成绩或者得到家长表扬, 都用心准备;另一方面, 家长也时刻关注着自己孩子的成绩。家校合一, 形成记读单词的良好氛围, 也给学生培养了自信向上的好习惯。
巧妙运用卡片轻松认读英语单词 第9篇
一、给小组起名
开学初, 根据教学内容, 我选定了九种动物名称 (lion, mouse, panda, peacock, pig, octopus, ostrich tiger, zebra) 作为小组的名字。经过一个多月的时间, 学生已经基本会说了。考虑到单词只有常接触、勤复现, 才能降低学习的难度, 才能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学会单词, 所以笔者改变了以往从不更换小组名字的做法, 运用北京师范大学项目组下发的卡片, 定期选取九个新单词作为小组名字。各个小组的名字在不断变化, 学生们认识的单词也在不断增多。
二、划分扮演角色
攀登英语第一单元的学习目标是学习家庭成员和朋友的英文表达father, mother, brother, sister grandfather (grandpa) , grandmother (grandma) , friend等, 并能够运用基本句型“This is my”介绍身边的朋友和家人。“每日英语”展示时, 笔者让学生根据角色选择卡片, 粘贴到胸前, 来扮演家庭成员, 这既强化了学生对这几个单词的认读, 又能帮助他们更好地表演。
三、开展多种游戏
根据学习内容以及学生对单词的掌握程度, 笔者组织安排了不同形式的卡片游戏活动, 如我说你出示 (I Say and You Show) 、我出示你说 (I Show and You Say) 、打扑克 (Poker) 、我说你找 (I Say and You Find) 、传卡片 (Pass the Card) 、快动作 (Fast Motion) 、慢动作 (Slow Motion) 、我出示你猜 (I Show and You Guess) 等, 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四、精心组织课前两分钟
笔者把学生手中的单词小卡片一一放大复印, 根据课堂教学的进度, 逐个张贴在教室墙上, 为学生创设“浸润式”英语学习环境。不仅如此, 课前两分钟, 我会安排“小老师”与学生们互动:“小老师”说中文“熊猫”, 学生争着说英文“panda”;“小老师”说英文“triangle”, 学生争着说中文“三角形”。从中文到英文和从英文到中文的练习, 巩固和强化了学生的记忆。为鼓励学生说单词的积极性, “小老师”和我会对争说单词又快又准的学生, 给予小贴画和小印章的奖励。
如何认读电能表及计算电费 第10篇
电能表上设有计度器, 一般它有五位读数, 前四位数在黑色格内表示整数, 最后一位数在红色格内表示小数。
一般电费都是按月计算收缴的, 因此, 每月都要查抄电能表的读数。查抄时只记录整数, 即只抄录电能表计度器的前四位黑格内的数, 不抄录红色格内的数。
月用电量计算公式为:
月用电量=本月电能表指示数-上月电能表指示数
认读能力 第11篇
关键词: 小学生 认读能力 英语单词
英语教师在学生学习英语的小学阶段,要重视学生在起始阶段的英语单词教学,教会学生用正确方法学习记忆单词,使学生学得快乐,学得简单。许多教过一年级的教师,都会碰到同样的问题,有些孩子可以把一本英语书读得毫无错误,可一到考试,尽管是和书上完全一样的单词和句型,但他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一头雾水。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现象?究其原因,是很多孩子的“认读”没有过关。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
一、认读整体,结合图片
在心理学研究中,人们在感知客观对象时,先把握对象的整体部分,再注意其组成部分,这个整体不仅仅是各部分之和,而且实现整体大于各部分之和,这点在儿童认知发展中表现得相当突出。低年级学生的感知是整体的,对文字的认知还未分化,所以不能只让他们认识单个的文字,也不能让他们死记硬背单词。很多心理学的研究说过把握整体刺激对识别其组成部分会产生有益的影响。
据此,我尝试在认读新知的过程中,把整个单词、整个句子作为一个整体教授,摒弃分析其组成部分,在文字出现时一定要注意图文并茂。我会在图片下加上单词、短语、句子,或在其后配上简笔画。如我们在教学动物的时候,首先可以将图片和单词放在一起认读;反复几次之后,可以只给图片或只给模拟的动物声音让学生说出单词;最后可以只出示单词卡,让学生认读。第一个环节是让学生对新知有所熟悉,第二个环节是让学生有意识地回忆刚学过的新知,第三个环节就是让学生熟悉单词形式,增强认读能力。这样环环相扣,逐渐将要求拔高,学生的能力才能渐渐提高。
二、运用感知,加深记忆
心理学总结,人是通过感官获取各种信息来感知周围世界的存在的。人的认识总是经过从简入深、由表及里、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特别是一年级的学生,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较弱,通常要根据具体事物或者表象进行思维。当我们调动学生利用各种感官 认识事物时,能为他们的思维提供形象的直观的印象,能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同时能使他们对事物很快地形成正确的概念,以便牢固记忆。比如在1B Unit 7这一单元中,利用学生的感官认识食品。我们可以利用不同的食品特征,用不同的感觉器官认识他们。比如Coke,它的气味是最特别的,就可以smell;sweet的味道是最甜的,就可以taste;jelly的表皮最光滑,就可以feel。这样教师用一种自然的方式把单词介绍给学生,使认读的发展像说话一样自然,单词像图画一样,只是现实中事物的符号。所以,如果学生听到和看见,且能尝到、嗅到和摸到这些水果,他们很快就会认读了。儿童对英语的感知离不开直观材料的支持,主要目的是加强幼儿对英语的“形—音—义”三者的联系。
三、观察单词,区分不同
小学一年级学生的水平较低,尤其是观察能力。他们大多数还不会独立地给自己提出观察任务,即使对于教师提出的任务,也不能很好地排除干扰,集中注意力观察。孩子们主要由刺激物的特点和个人兴趣、爱好所决定,所以观察的时间短,错误比较多。他们观察事物非常不细心、不全面,常常笼统、模糊,尤其对事物间细微的差别难以觉察,不会表述。在一年级的教材中有很多容易混淆的单词,我们可以通过一些办法解决:
1.区分字形pen,pencil。我们比较它们,一个单词长,一个单词短;rubber的中间是两个b,看上去胖胖的,而ruler的中间是一个l,直直的,就像尺;four和five看上去最像,我就抓住five中间的i有一点,告诉学生,five比four多一点,学生就容易记住。
2.区分语音。虽然一年级学生没有字母的概念,但我们在日常教学中不妨渗透一些语音知识,帮助学生认读单词。在一年级的课本出现a和an的区别,我们可以利用这个环节,教一些元音字母的发音规则。如apple,orange,ice-cream,aoi三个元音的发音就可以教学生认读,帮助学生区分a和an的不同。
3.运用拼音。一年级学生开始学习汉语拼音,有些学生会利用所学的汉语拼音记住单词之间微妙的区别。如melon和lemon,一个是m开头摸摸摸,一个是l开头嘞嘞嘞,如果学生已经掌握了汉语拼音,区分这两个单词就容易了。虽然我们并不鼓励学生这样记忆,但也不失为一种辅助认读的方法。教师要将形相似或发音相似的单词同时呈现让学生辨认比较,以加深、加快学生的记忆,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和观察能力。
四、开展活动,推动认读
1.设计有效多样的课堂教学活动,训练认读。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应尽量根据词义和学生的好奇、疑问心理,创设各种情境,让学生从中体验,激活学生的思维,刺激学生说的欲望,认读和记忆词汇的方法游戏很多。例如在教授周一到周日这七个单词,把单词卡片杂乱无章的放在地上,让两名同学手拿气锤,同学们轮流说单词,那两名同学用气锤砸单词卡片,谁砸的又快又准就是胜利者。在这些丰富的活动中,学生可以不断提高和巩固认读单词的能力。
2.创设平台,提前阅读,在阅读中体验成功。语言学习需要氛围,教师想方设法地让学生沉浸在英语环境中,自然而然地学习。为了提高学生的认读能力,提升学生的英语水平,教师要有意识地创设一种良好的英语认读环境。我们学校到处都是双语标牌,走廊上挂有大幅的中英文墙面文化框:课堂用语、谚语、俗语、笑话、格言等,学生们或是出于一种本能,或是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会不由自主地认读墙上的英语。
3.设计丰富的认读测试,增强认读的信心。学习了一个阶段后,设计一些比较简单的认读方面的练习对孩子们进行测试,这样既可以检测孩子们认读水平,同时可以让孩子们获得满足,增强认读的自信心。例如在班级开展认读单词比赛:水果的单词、颜色的单词、数字的单词,等等;找一找谁最快活动:让学生在限定时间内快速找到指定的单词或句子。认读测试为学生下一步的认读学习提供了依据。
“重听说,轻认读”的现象常常在英语教学中出现,导致学生时常出现认读能力较弱的现象,忽略语言学习的输入和输出平衡,看见单词不会读的情况屡屡出现。简单的机械认读,肯定影响学生学习的兴趣,不利于学生记忆。在教学中,我通过上面的方法,把学生的认读形式变得丰富多样,在认读形式中不断积累丰富词汇、句子,培养学生“听、所、读、写”的能力。总之,寓教于学才能使学生真正喜欢英语,真正自己学英语。
参考文献:
[1]俞琨.对小学英语“读”的思考[J].中小学外语教学(小学篇),2007(6):50-52.
合理选择识字方法扫清学生认读障碍 第12篇
1. 分析明理法。
在教学生字的过程中, 教师要有“明理识字”的观念, 目的是让学生识一字明一理, 从而自觉、主动地去学、去记, 这种教学理念不仅能切实提高识字效率, 而且也培养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如, 教学“从”字时, 教师只须用简笔画, 勾勒出一个人跟在一个人的后面的画面, 学生即可理解“从”字的意思, 并从教师画的画上观察到“从”字的写法, 进而促进对“从”字的音、形、义的理解。
2. 演绎明理法。
展示汉字的演变过程, 运用直观演绎方法, 加强对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如, 教学“山”字时, 可展示“群山图”, 表现出“山”字的大体演变过程, 再观察“山”字各部分的构成。
3. 比较明理法。
可以用比较明理学习法学习字音、字形都很相近的汉字。例如, 教学“清、请、睛、情、倩、晴、蜻、精”时, 让学生这样来记:“有水才说清, 有言去邀请, 有目是眼睛, 有心情意浓, 丽人留倩影, 日出天气晴, 有虫是蜻蜓, 有米人精神。”通过对这些字进行字音、字形、字义上的比较, 再组词, 就易记住了。
4. 推理明理法。
指事字是在象形字的基础上加符号形成的, 会意字和形声字往往是两个或两个以上象形字组合成的, 因此, 教好象形字再教会意字、形声字就容易了。如, 先教“女”和“马”, 再教“妈”。
5. 迁移明理法。
在教学中, 教师注意引导学生在掌握了基本字以后, 将这些知识运用到会意字、形声字的学习中。如, 教学“泡、刨、咆、炮、跑”时, 只需教基本字“包”, 再从偏旁上理解字义即可。
6. 字谜明理法。
教师可根据一些字的形、义的特点, 编字谜让学生猜想分析。这样教学, 符合学生的心理, 有利于学生展开思维的翅膀, 提高学生的想象、分析、推理能力。
二、编顺口溜识字法
顺口溜识字法是根据汉字的结构, 先分析部件或笔画的特点, 然后编成顺口溜以帮助学生记忆字形的一种识字方法。这种方法以其幽默风趣、琅琅上口的特殊魅力深受小学生喜爱。
1. 列举法。
对由几个部件组成的字, 可利用顺口溜把部件列举出来, 达到记忆的目的。如, 在教“拿”时, 可让学生这样记忆:“人人都有一张口和一双手, 口会吃东西, 双手会劳动”。
2. 比较法。
通过比较, 既可以具体地了解事物之间的相似性, 又可以具体地了解事物之间的不同之处。在进行识字教学时, 可通过对两个或一组易混字的某个部件进行比较记忆, 使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1) 两个比较:如, 未末上短“未”, 下短“末”, 上下长短别搞错。
(2) 一组比较:如, 戍戌戊戎, 可以这样编顺口溜:点 (戍) 、横 (戌) 、空 (戊) , 十字交叉就读 (戎) 。
三、字谜识字法
1. 联想猜字法。
联想猜字法是根据字的部件, 并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 通过想象, 从而得出生字的结构或意义的猜字方法, 同时它也是学生使用频率最高的一种猜字法, 它有效地增强了识字的趣味性, 激发了学生的参与意识。
例如, “客人走了要关门” (送) 。
2. 形象猜字法。
形象猜字法是指通过对生字的外形观察, 分析联想而创作谜面的猜字方法。使用形象猜字法需启动、迁移生活经验, 发挥自己丰富的想象力, 对学生思维空间的拓展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大多数学生乐于接受并使用。
例如, 学习“瓜”字时, 学生充分发挥想象, 把它编成谜面:“一根藤, 三根蔓儿, 结个果儿在中间。”
3. 剪裁猜字法。
剪裁猜字法是指借助熟字展开合理的想象, 剪裁掉其中一个部件使其变成另一个生字的猜字法。
例如, “有爸爸, 没父亲” (巴) 。这则字谜初看容易产生歧义, 令人迷惑不解, 细品则构思巧妙, 丝丝入扣。
4. 绘画猜字法。
绘画猜字法是指选择各个部件为具体事物或各个部件象形的字绘成简洁形象的图画, 再抽象成谜面的猜字法。绘画猜字法构建了通往逻辑认识的阶梯, 是发展创造性思维和想象力的重要方法, 具备形象、生动、直观的优势, 极受学生欢迎。
四、歌诀识字法
歌诀法, 是指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要点编成整齐的韵文, 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诵读中学会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在识字教学中灵活运用歌诀辅助识字记形, 辨义正音, 往往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读儿歌是低年级学生比较感兴趣的活动, 教师可以根据汉字的特点, 编一些适合小学生理解水平的歌诀, 让他们反复诵读, 使学生对字形产生直观形象, 从而达到记忆的目的。如, “一点一横长, 一撇到左方, 一对孪生树, 长在石头上” (磨) 。
五、编故事识字法
每一个汉字都在讲述着一个故事, 教师可以让这些故事“走进”学生们的心中, 让汉字“开口说话”, 让学生们被这些故事所吸引, 所感动。如, 在教学“驰”字时, 可以编这样的故事:“马字旁站在前面, 让自己的个子长得高一些、瘦一些, 它告诉身后的也’字:我高一些, 你小一些, 我在前面给你挡住风, 挡住雨, 你就放心地站在我的身后吧!’”学生们听得很认真, 他们脸上的表情由惊奇到喜悦, 个个的眼睛亮亮的。以后的课上, 他们开始模仿教师自己编故事:“欢”中的“欠”跟“又”同住一间小房子。“又”说:“我的捺太长, 要变成点, 这样欠’才能舒服些。”“怎”字上面的“乍”说:“我的竖不能太长, 不然就伤着下面的心了。”学生们的世界多美呀!在他们的眼里, 一个个枯燥的汉字有了生命, 变得鲜活起来。正是因为这样, 他们才记得牢固, 写得漂亮, 他们才爱学乐学, 在汉字的世界里乐此不疲。
六、肢解字形识字法
有些字看起来笔画繁多, 学生一见认为难记、难写, 从而产生了心理压力。但是如果把这些字的某些部件分开来记, 就显得简单明了, 一目了然。如, “鼓”, 可分成十豆十又、“赢”可分为亡、口、月、贝、凡。有些字既可以肢解, 又可在肢解的基础上体现出这个字的意义, 那就更易记住。如, 丸子放在水里煮出来我们享用就是“熟”字。
七、演示识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