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内容
浅议高师专业音乐教育中民间音乐传承方法的研究论文
来源:漫步者
作者:开心麻花
2025-09-19
1

浅议高师专业音乐教育中民间音乐传承方法的研究论文(精选2篇)

浅议高师专业音乐教育中民间音乐传承方法的研究论文 第1篇

论文关键词:高师音乐教育 民间音乐 传承方法

论文摘 要:当前我国高校高师专业音乐教育课程不断完善和进步,专业的课程设置让学生更好地吸收专业知识,然而民间音乐却在无形之中被忽略。现阶段,高师专业音乐教育专业在教材选取方面还存在一定不足,在课程设置方面也明显减少关于民间音乐这部分,由此导致学生对民间音乐不够重视。因此,开设音乐教育专业的高校要对民间音乐更加重视,并且进一步完善教材选择、课时安排等。本文分析了民间音乐在高师专业音乐教育中的现状,并重点探讨了高师专业音乐教育中民间音乐的传承方法问题。

一、民间音乐在高师专业音乐教育中的现状

各个高校的民间音乐在整个音乐专业中的现状主要表现在观念方面、课程方面、教学教法方面、教材方面及师资力量方面,具体表现为:

1。学生对民间音乐的认知存在一定局限性。学生在学习音乐课程时,往往漠视民间音乐,认为民间音乐古老、枯燥、不够流行,不符合当前的学生心理,因此在学习民间音乐的过程中,学生没能形成正确观念,不懂得对民间音乐进行学习和传承,由此导致学生对民间音乐的认知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和肤浅性。

2。课程设置方面。首先,民间音乐的课程设置时间较晚,建国后至今,以国家教育部名义正式下发的高师本科《教学计划》只有两版,真正把民间音乐课程作为一门专业基础必须课而进行设置至今还不到20余年,还有很多高校没有正式设置民间音乐课程。其次,民间音乐的课时相对较少,目前就大部分高校音乐教师所做的教学计划来看,民间音乐所占的课时要比其他专业相对来说少了很多,还有很多学校将民间音乐作为辅助课程。

3。音乐教师的教法还存在一定的缺陷,几乎所有的音乐教师在教学时采用的都是“灌输法”。虽然有部分教师在讲课时能够将课时理论与实践进行有机结合,但具体教授方法却各不相同,有的侧重理论讲解,有的不讲理论,只对学生进行民族乐器的教学,单纯地进行技能方面的训练,或者简单欣赏一些民族器乐曲,这就导致学生对民间音乐的学习不全面。

4。当前高校所使用的民间音乐教材不统一。目前各高校所使用的民间音乐教材尚不统一,很多出版社编写的教材都没有作为民间音乐高师专业统一教材。在教师所选用的教材中,有的是选自他人的出版物,还有的教师用的是自己编写的教材,这些教材基本上是专业音乐院校教材的分支,而教师独立编写并能公开出版的教材明显不足。此外,教师们上课所使用的音响、音像资料绝大部分来自公开出版物,还有一部分是从他处转录的,教师亲自采风所得的资料很少。

二、在高师专业音乐教育中民间音乐传承方法

1。重新树立民族音乐文化观和相应的音乐教育观。

首先,应该树立多元音乐文化观念。

在当今的信息社会,不同的文化相互交流和碰触,这就要求高师院校对文化的多元格局有明确的认识,形成多元的音乐文化观念,重新建立高师音乐教育体系,这既包括民族音乐课程的多元化,又包括教学方法的多元化,同时意味着高师音乐教育不仅仅要融合大量的民间音乐,还要融合其他的国家的民间音乐,更好地汲取前人及当代一切有益于理解音乐文化,并且充分发挥学生个性创造力和符合民间音乐的有效教学方法。

其次,树立与高师音乐教育相适应的民族音乐人才教育观。

高师音乐教育关于民间音乐传承人才的设定,应该结合当地的民间音乐文化实际,各个高师院校所设的音乐教育机构,应当自觉地致力于建设当地音乐文化资源良性循环的互动机制,高师院校应该吸纳当地的民间音乐文化资源,充实其教育内容,担负起建设传统民间音乐文化的职责,并且以这一机制为目标,设定高师院校培养民族音乐人才的规格,实现新型人才教育观。

2。确立民间音乐在高师音乐教育中的主体地位。

首先,多渠道地引进民间音乐文化资源。高师院校的音乐教育机构应该自觉地进行采访和收集当地的民间音乐文化资源,并且将其引进到高师音乐教育之内,或者建立相关专业,或者开设相关课程。此外,将老艺人或者民间音乐家等引进高师课堂进行授课,教授学生特色的民间音乐。

其次,编纂专门的民间音乐教材,教材是实现教育目的的重要工具,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国家教育部门应该组织全国民族音乐学界和高师音乐 教育界的专家和教师共同编写民间音乐方面的教科书,在教材的编写过程中,应该广泛收集和利用我国民族音乐学界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和音乐理论体系的研究成果,特别是应立足于五大集成出版的既有成果,制定将其转化为高师民间音乐教材的规划。

最后,创建新型的`民间音乐教学方法,教学方法体现特定的教育价值观,受特定课程内容的制约,同时也受教学组织的影响。教师应该改变以往传统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使师生及生生之间形成共同的价值观,并且富有创造性。

3。将民间音乐传承作为一项社会系统工程。

民间音乐文化传承是一项社会性的系统工程,它需要社会各界的力量对民间音乐进行整合,作为社会文化与学校教育相结合的高师音乐教育,更应该主动承担起联系社会文化部门和地方音乐文化社团的职能,使传承民间音乐文化、重建地方民间音乐文化成为一个有机的社会行为。

首先,应借助社会力量对高师院校的民间音乐教师进行师资培训,在高师中传承民间音乐,师资是最重要也是最关键的因素。当前我国专业教授民间音乐的教师极度匮乏,因此应该借助社会上各种办学力量,采用举办短期高校民间音乐师资培训班,对高校的民间音乐教师进行深度而系统的专业培训。

其次,成立地方专门的音乐文化研究机构。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各地的民间音乐文化异常丰富,这就体现出地方的音乐研究机构是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因此,各地区应成立地方音乐文化研究机构,以充实对本区民间音乐文化的搜集和整理力量。高师院校也应该创造条件,成立自己的民间音乐研究机构。这样既能提高教师队伍的研究能力,又能突出高师民间音乐的办学特色。

最后,呼吁社会各界重视民间音乐传承。要想更好地对民间音乐进行传承,光靠高师院校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还应该调动社会上一些积极力量,来共同营造一个传承音乐文化的良好环境,因此,应该呼吁社会各界都重视民间音乐的传承。

综上所述,民间音乐作为我国一项重要的音乐文化,急需得到更好、更久远的传承和发展,而高师院校的音乐专业则肩负着这一重要传承使命,希望各高师院校能够有针对性地根据当前现状制定合理的民间音乐传承方法,合理选取民间音乐教材,适当增加民间音乐的教学课时,并增强民间音乐课程的师资力量,同时积极调动一切社会力量来引起全民对民间音乐的重视,使民间音乐得到良好传承和发展。

参考文献:

[1]辛恩利。关于高师音乐教育专业课程建设的思考。艺术教育,2011,1。

[2]梅本红。浅议高师音乐教学。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03,2。

[3]何茜。音乐课程改革与教师教育理念的重建。中国音乐教育,2006,7。

[4]黄耀文。对高师音乐教育改革的几点思考。中国音乐,2008,3。

[5]张计。我国音乐教育与音乐文化协同发展探析。学术交流,2010,2。

[6]罗静。关于社会音乐教育的几点思考。歌海,2010,1。

浅议高师音乐专业创造教育 第2篇

一、在继承传统教学内容的基础上, 改革和更新内容体系

艺术是随着人类社会生活的发展而逐渐发展起来的, 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底蕴, 具有很强的传统性。如云梦编钟、敦煌壁画、唐诗宋词, 无不闪烁着历史的光辉, 并对当代的艺术产生巨大的影响。要实施艺术专业创造教育, 首先要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 改革和创新教学内容。一是要增加艺术专业各学科前言知识及社会需求性强、应用广泛的知识, 使学生形成有利于发展、有利于创新和应用的专业的知识结构等。如音乐学科, 增加流行音乐、乐队配器、合唱指挥、歌曲创作和音乐制作等;学前教育专业增加儿童智力开发、儿童创造力培养、速度练习、儿童歌舞编导及训练, 以及家庭教育等内容。要突出教学内容的前言性, 不断充当和吸取艺术创造的新成果、新理论;要突出主干学科的支撑性, 紧紧围绕培养新型人才, 拓展主干学科的广度、深度和应用性, 充分发挥主干学科在培养创新人才中提纲的功能和作用。二是要注重培养学生创造思维, 培养学生艺术想像力和艺术创造力, 建立培养创新性的思维的内容体系。在课程设置上, 要增设有利于创造能力和培养潜能;注重学生的个性特点, 没有个性就没有创造性, 培养其优秀的个性品质。并通过实践, 将培养创造性思维的内容系统化、规范化。像鼓励幼儿涂鸦一样, 在一定范围内鼓励学生打破常规, 出新创异;开展一系列新评比活动, 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三是要培养学生自我获取知识、自我更新知识的能力, 为不断有新的创造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最大的差别就是应是教育重在培养学生应是能力, 而素质教育重载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应是能力。有了这个素质之后, 可以就在此基础上不断的发展。创造教育和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发展潜力和后劲, 是授之以“渔”, 而不是授之以鱼。高师艺术专业教育, 不仅仅是使学生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还要使其具备获取和更新知识的能力, 使自己在本专业本学科始终掌握最新的知识。为创新知识发展提供基础、动力、途径和保障。

二、在吸取传统教学模式优长的基础上, 实施教法和学学法的创新。

传统的教学模式对于传道、授业、解惑, 具有重要的作用, 其优长应积极吸取。在此基础上, 应实施教法和学法的改革。一是由以往的重“传授知识和技能”的灌输式教学方法向“启发创新式”教学方法转变。传统教育以积累知识为目标。属于知识型教育, 创新教育实施智能型、智慧型教学, 以启迪学生创新思维为出发点, 强化抽象思维和理性思考训练, 是一种启发式、研讨式的教学。如教一种乐器, 除使学生掌握使用技能外, 还要启发学生用这种乐器能不能演奏其它乐器演奏的曲子?这种乐器能不能用现代科技手段加以改进?怎样开发这种乐器演奏的市场?即使一时没有答案, 但也要通过这种形式和方法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思维。二是由“以教为主”向“以学为主”的转变。应着眼于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 突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学习方法的科学性, 综合应用的创造性。艺术专业教学在这方面更有独特的优长。无论是音乐教学还是舞蹈教学, 教学双方都可以角色互换、寓教于乐, 可以互相纠正、互相提高。总之, 教学互容性较强, 应当充分利用和发挥, 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 提高学习效益。三是也要创新一些新的教法和学法模式。随着教育制度的改革, 师范教育的培养目标也要有所变化。因此, 要培养学生的“扩大”就业能力, 培养学生的再升学能力, 培养学生深化专业技能以及利用特长创造财富的能力。可以说:“学”重在学的能力, 重在学创造力, 在掌握一定知识技能的基础上, 能够根据社会的需求, 创造性地工作。因此, 教育的模式应有利于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 应是有利于学生动脑思考, 有利于学生动手操作, 有利于学生自我提高。着眼于此, 应创造新的教学模式, 与其它教学模式互补。建立“模拟化”教学模式, 仿真模拟式学生毕业后的工作实践环境;建立“网络化”教学模式, 使艺术专业教学现资源共享, 远程异地教学;建立“基地化”教学模式, 依托各种力量, 在校内和社会建立教学基地, 实现基地化教学。

三、在保证教学中心工作的的基础上, 实施管法创新

大专院校的管理, 是提高教学质量, 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保证, 艺术专业的管理, 更具有其特殊性。为了培养创造型人才, 在教学管理方面, 一是要改变以往的重教学过程管理轻成果管理的做法, 对历年毕业学生要跟踪调查, 对各科教学工作作出科学评估, 并加以改进。二是要改革考核标准和成绩评定的办法, 把学生的艺术创造力作为考核和评价的一项重要标准和向社会推荐的一项重要条件。三是要利用活动牵引。广泛开展歌唱表演、器乐演奏音乐创作、舞蹈创作等评比活动, 激发和调动学生创新的积极性;定期开展个人演唱会和演奏、舞蹈专长演出等, 培养和发现尖子人才;树立校园歌唱家、校园演奏家、校园舞蹈家等各类标杆, 培养学生的“名牌”意识。鼓励学生积极进取, 努力创新。

相关文章
2024中考体育考试安全预案

2024中考体育考试安全预案

2024中考体育考试安全预案(精选13篇)2024中考体育考试安全预案 第1篇清涧分部2014年初中毕业学业理科实验操作、体育考试安全工作预案为...

1
2025-09-19
2024国培总结

2024国培总结

2024国培总结(精选9篇)2024国培总结 第1篇2017教师国培学习总结当今社会,教事业迅猛发展,各类培训数不胜数,而“国培”对于我们教育发...

1
2025-09-19
2024年单位与单位的新年联欢会主持稿及串词

2024年单位与单位的新年联欢会主持稿及串词

2024年单位与单位的新年联欢会主持稿及串词(精选5篇)2024年单位与单位的新年联欢会主持稿及串词 第1篇2018年单位与单位的新年联欢会主持...

1
2025-09-19
2024年上海市崇明县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及答案

2024年上海市崇明县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及答案

2024年上海市崇明县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及答案(精选6篇)2024年上海市崇明县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及答案 第1篇2017年崇明区初三一模语文试题(一...

1
2025-09-19
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六年级语文教学计划

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六年级语文教学计划

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六年级语文教学计划(精选13篇)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六年级语文教学计划 第1篇2010—2011学年下学期六年级...

1
2025-09-19
2011《农业农村工作知识》高频考点

2011《农业农村工作知识》高频考点

2011《农业农村工作知识》高频考点(精选12篇)2011《农业农村工作知识》高频考点 第1篇2011公考备考:《农业农村工作知识》高频考点2011-0...

1
2025-09-19
以案促改主持词

以案促改主持词

以案促改主持词(精选4篇)以案促改主持词 第1篇主持词同志们:根据市委要求,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局开展案件剖析做好以案促改工作动...

1
2025-09-19
2024致自己的励志说说

2024致自己的励志说说

2024致自己的励志说说(精选5篇)2024致自己的励志说说 第1篇人生,说到底,活的是心情。人活得累,是因为能左右你心情的东西太多。以下是...

1
2025-09-19
付费阅读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