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内容
重症监护室的护工范文
来源:盘古文库
作者:火烈鸟
2025-09-19
1

重症监护室的护工范文第1篇

一、医院感染的定义

医院感染是指住院患者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入院时存在的感染。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医院感染。

(一)属于医院感染的几种情况

1. 无明确潜伏期的感染,入院 48 小时后发生的感染为医院感染。

2. 有明确潜伏期的感染,自入院时起超过平均潜伏期后发生的感染为医院感染。 3. 本次感染直接与上次住院有关。

4. 在原有感染基础上出现其它部位新的感染 ( 除外脓毒血症迁徙灶 ) , • 或在原感染已知病原体基础上又分离出新的病原体 ( 排除污染和原来的混合感染 ) 的感染。

5. 新生儿在分娩过程中和产后获得的感染。

6. 由于诊疗措施激活的潜在性感染,如疱疹病毒、结核杆菌等的感染。 7. 医务人员在医院工作期间获得的感染。

(二)不属于医院感染的几种情况

1. 皮肤黏膜开放性伤口只有细菌定植而无炎症表现。 2. 由于创伤或非生物性因子刺激而产生的炎症表现。

3. 新生儿经胎盘获得 ( 出生后 48 小时内发病 ) 的感染,如单纯疱疹、弓形体病、水痘等。

4. 患者原有的慢性感染在医院内急性发作。

(三) ICU 医院感染的定义 ICU 医院感染是指在入住 ICU 时不存在也不处于潜伏期,而在 ICU 期间所发生的感染;也包括在 ICU 内感染,而在转出 ICU 48 小时内所发生的感染。

二、控制感染的重要性

(一)医院感染关系到患者安全和医疗质量

根据 WHO 的报告,全球每年有数以亿计的患者由于接受医疗服务时发生感染而使其治疗、护理变得更加复杂,导致一些患者病情加重,一些患者不得不延长住院时间,有些患者由此出现残疾,还有些患者因此而死亡。

在发达国家,现代化医院的住院患者中约有 5% ~ 10% 获得一种或多种感染。发展中国家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是发达国家 2 ~ 20 倍,在某些发展中国家,医院感染率高达 25% 。设备消毒不严,人员技术不过关或水平有限,都会增加医院感染的机率。

在美国,每 136 名住院患者中就有 1 人因在医院内感染而导致病情加重,每年约有 200 万例病人发生医院感染,并导致 8 万例病人死亡。 2008 年全国医院感染监测网现患率调查结果,医院感染率为 4.29% ,同年住院患者人数 11483 万人次,相当于 492 万人次感染。

(二)医院感染增加医疗费用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报告,每年由于医院感染增加的费用,在美国 45 ~ 57 亿美元,在英国 10 亿英镑,在墨西哥 15 亿美元。我国研究显示,平均每例医院感染病人增加医疗费用 2400 ~ 5000 元。

(三)医院感染直接影响诊疗技术的发展

有研究显示,医院感染会额外增加 4% ~ 33% 的病死率, 死亡率会因此而增加 。其中,病死率最高的是医院内肺炎和泌尿道感染、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呼吸及肺炎,分别增加病死率为 5% 、 25% 、 35% 。 最近几年,我国医院感染的案例较多。 2009 年,天津市蓟县某妇幼保健院发生新生儿医院感染事件, 6 例重症感染患儿中有 5 例患儿死亡。调查中发现:该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暖箱暖箱污染严重,清洁消毒不彻底。新生儿吸氧所用湿化瓶不更换,消毒液浓度也不合格。 2008 年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新生儿科发生医院感染,导致 9 名新生儿死亡。

PPT13 显示的是 2006 年在安徽省宿州市某医院,为 10 例患者实施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造成患者眼球医源性感染,其中 9 名患者单侧眼球被摘除,这一事件报道引起了全国人民的震惊。

2003 年,某煤业医院呼吸科连续发生 8 例铜绿假单胞菌下呼吸道感染。原因是由于该院湿化瓶和雾化器数量少,常有多人合用、未消毒就用现象,而这些被细菌污染了的医疗用品就是此次医院感染暴发的原因。

1998 年 4 月 3 日 至 5 月 27 日 ,深圳市某妇儿医院,共计手术 292 例,发生感染 166 例,切口感染率为 56.85% 。戊二醛用于手术器械灭菌浓度应为 2% ,浸泡 4 小时,而该院将新购进未标明有效浓度的戊二醛(浓度为 1% )当作 20% 的稀释 200 倍供有关科室使用,致使浸泡手术器械的戊二醛浓度仅为 0.005% ,且长达半年之久未能发现。

海恩法则是德国飞机涡轮机的发明者德国人帕布斯海恩提出一个在航空界关于飞行安全的法则。海恩法则指出,每一起严重事故的背后,必然有 29 次轻微事故和 300 起未遂先兆以及 1000 起事故隐患。这一分析说明了飞行安全与事故隐患之间的必然联系。当然,这种联系不仅仅表现在飞行领域,在其他领域也同样发生着潜在的作用,同样适用于医疗行业中。

“海恩法则”是一种警示,它说明任何一起事故都是有原因的,并且是有征兆的;它同时说明安全因素是可以控制的,安全事故是可以避免的;它也给出了管理者安全管理的一种方法,即发现并控制征兆。同时,这一法则还告诉我们,医院感染事件的发生看似偶然,其实是各种不安全因素积累到一定程度的必然结果。任何医院感染暴发事件都是有端倪可查的,有征兆可寻的、有苗头可发现的、有隐患可排除的,其发生都是经过萌芽、发展、到发生这样一个过程。如果重视每一个征兆、苗头和隐患,及时把安全预防工作做到位,则医院感染暴发事件就会减少甚至可以避免。

我们要有“小中见大”的敏锐眼光和“见微知著”的警觉意识。任何细小问题,都可能是导致医院感染事件发生的“导火索”,甚至是“定时炸弹”。比如手卫生执行不好可能会引发一场医院感染暴发,一次消毒灭菌不合格、一件质量不合格的无菌器械可能会导致一起手术感染, 我们要从中吸取教训。

“此外,海恩法则”告诉我们“亡羊补牢,未为晚也。”但是,医院感染不能以血的教训换重视,更注重的是防范于未然。海恩法则的精髓有两个方面,一个是事故的发生是量的积累的结果;第二是再好的技术,再完美的规章,在实际操作层面,也无法取代人自身的素质和责任心。

(四) ICU 控制感染的重要性 1.ICU 的特点

ICU 是危重患者集中监护和治疗的场所,具有医护人员多、操作多、患者接受侵入性监护及治疗操作多的特点。 ICU 危重患者由于治疗及监测的需要,常经气管、血 管、尿道、胸腔、胃、脑室等途径插入导管,人为造成感染机会增多。

2.N-ICU 患者的特点

患者多有神智障碍,假性延髓麻痹、四肢活动障碍、排尿排便障碍、气管切开或使用呼吸机,所以 N-ICU 是医院感染易感人群和危险因素集中的场所。患者当空腹血糖值越高,抗菌药物使用种类越多,留置胃管及雾化吸入时间越长时,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性越大,医院感染的问题更加突出。

N-ICU 护士常接触病人血液和体液等。护士常被患者的痰液或呕吐物喷到眼睛、颜面及身上各部位。一些致病菌或高耐药的条件致病菌可定植在护士的咽部、结膜、手等部位。而且,护士工作负荷过重,在肌体免疫力低的情况下,极易造成自身感染。

以上几种因素的存在,使得 ICU 控制感染的重要性越发重要 。 3. 神经重症监护病房感染的常见部位、致病菌 ( 1 )构成顺位

下呼吸道、泌尿道、上呼吸道、胃肠道、血液感染。 ( 2 )致病菌

以铜绿假单胞菌多见 (23.2%) ,其次为大肠埃希菌 (19.6%) 。同普通病房相比, ICU 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性比普通病房患者高 5 ~ 10 倍。

三、感染的常见原因

(一)环境及医疗仪器的污染

1. 神经重症监护病房是危重患者相对集中的区域,患者均为卧床及大、小便失禁患者,其排泄物可造成 ICU 中空气污染,污染微生物播散,造成空气传播。

2. 床单位过于紧密,未能达到要求的每张床的使用面积。 3. 空气净化装置的过滤网未按要求定时更换、清洗。 4. 重症监护病房的洗手设施不健全。

5. 先进的仪器设备如呼吸机及其管道难以消毒,可造成感染的传播。

(二)医护人员的因素

1. 工作人员未严格遵守消毒隔离制度。工作人员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可疑污染物时,未戴手套、未及时洗手,污染公共设施,造成医护人员的交叉感染。

2. 对特殊的感染和高度耐药菌未按消毒隔离措施严格管理,引起医院感染。

(三)患者的易感性

1. 神经重症监护病房患者基础疾病严重、并发症多,病程较长、意识不清、长期卧床,较长时间不能进食,全身营养状况和抗感染能力较差,易导致抵抗力降低,生理功能、免疫力下降, 应激能力下降,增加各系统院内感染的机会。 2. 重症监护病房的患者中,高龄患者比例高,重要脏器的储备能力降低,容易并发院内感染。

3. 神经疾病的特点导致感染部位主要为下呼吸道。

神经监护病房病人吞咽困难,常伴有哮喘、糖尿病等合并症,发病时易出现急性肺水肿,导致下呼吸道感染。脑卒中患者、延髓病变或开颅术后患者,由于外伤术后或神经功能受损,神经体液调节功能紊乱,意识、精神障碍、球麻痹,导致呼吸道分泌物排出困难,而正常吞咽反射、咳嗽反射减弱或消失,增加了胃内容物反流和误吸的机会。 鼻饲管刺激喉头分泌物增加,明显增加了误吸的几率,致使坠积性及吸入性肺炎发生的机会大大增加,易引起下呼吸道感染。患者长期卧床,造成肺部淤血,气道分泌物排出困难,痰不易咯出,为细菌的滋生繁殖提供了条件,在肺瘀血基础上并发感染,也是其主要原因之一。

4. 颅脑损伤与脊髓病变患者易导致二便失禁,因此,泌尿系感染与皮肤感染同样是神经重症常见的并发症。

(四)与侵袭性操作有关

1. 机械性刺激是引发院内感染的重要因素。侵入性操作破坏体内正常防御屏障,插管多成为病原微生物入侵的门户。

2. 气管插管、留置氧气管、胃管、尿管、静脉留置管等侵袭性操作是引发院内感染的重要因素。

危重病人多需要机械通气,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是应用呼吸机最常见的并发症,气管插管破坏了会厌部的正常防御屏障,削弱咳嗽反射和纤毛运动,对分泌物的清除及机械通气消毒不彻底均可使感染机会增多。

鼻胃管为胃内细菌定植在咽部提供了极好的通道;留置尿管不仅损伤尿路黏膜,且冲洗膀胱增加了逆行感染的机会;静脉留置管使用时间过长或护理不当,均可造成血液感染。所以,长期静脉留置管一定要做好维护,以预防院内感染。 3. 随着侵入性操作的反复实施、置管时间的延长,患者的整体和局部的抵抗力下降,都极易导致感染,使留置尿管相关感染、动静脉插管相关感染、呼吸机相关感染的发生率增加。这种感染源于机械辅助呼吸以及导尿、插管等护理措施不当导致的医源性感染。

(五)抗菌药物的不合理使用

1. 具有神经系统炎症的重症患者,因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及激素类药物,导致菌群失调,引起二重感染,增加肺部和胃肠道感染的概率。

2. 抗生素的不合理使用是引发感染的因素之一。

(六)完全胃肠外营养

完全胃肠外营养在神经监护病房是其治疗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完全静脉内营养使正常胃肠道功能废弃,引起肠道内厌氧菌生长过度,破坏了肠道菌群的平衡,成为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

(七)抑酸药的应用

为预防应激性溃疡,常应用制酸剂,使胃内 PH 值升高,肠道菌过度生长,易造成肺部感染。

(八)免疫抑制剂的应用

免疫抑制剂的应用容易发生医院感染。

四、感染的监测

(一) 呼吸道感染监测

1. 新入 ICU 患者如有明显的肺部感染,应做痰培养及药敏,选择敏感抗生素, 不要盲目使用广谱 抗生素,对症治疗。

2. 护士吸痰时应注意无菌操作,并严格监测痰液的性质和量,评估感染的程度,及时通知医生。

(二) 泌尿系感染监测

颅脑损伤与脊髓病变患者均会引起大、小便失禁和尿潴留等症状。据文献报道留置尿管在体内 1 周以上可达到 100% 的感染。应重视 ICU 中留置导尿管患者的监测,定期进行尿液检测,留标本时注意无菌操作。

(三)医疗环境感染的监测

每月定期进行微生物监测,内容包括空气、物体表面、无菌物品的无菌效果,使用中的消毒液和紫外线强度等。 最好的办法是通风换气。

五、 N -ICU 医院感染的管理

(一)严格落实消毒隔离制度、减少感染机会 1. 加强医护人员对感染的重视程度

加强医护人员对感染的重视程度,规范护理人员的无菌操作和消毒隔离技术,把院内感染的预防和控制始终贯穿于护理活动的全过程。加强病房管理,严格探视制度,控制探视、陪护人员,减少人员流动,做好患者及家属的卫生宣教及指导。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始终要贯穿在护理活动的任何一环节当中。

2. 加强重症监护病房的管理

( 1 )严格管理探视人员,探视人员要穿隔离衣、戴帽子和口罩。 ( 2 )医务人员着装要整齐,戴帽子和口罩。

( 3 )每天进行紫外线消毒,采用负氧离子清新净化空气装置。 ( 4 )每日开窗通风 2 次, 15 ~ 20min/ 次,保持空气新鲜。 ( 5 )保持空气湿度在 50% ~ 60% ,室温保持在 18 ~ 22 ℃。

( 6 )病房地面和床铺应采用湿式清扫,病室空气和地面用含氯消毒液消毒 2 次 /d ,减少空气中的细菌密度。 3. 定期消毒供氧、吸痰等装置:对氧气湿化瓶、负压吸引器管道、雾化吸入器的透声膜等应定期消毒,及时更换。因这些公共护理用具可使患者吸入少量的细菌气溶胶,沉积于肺部的毛细血管和肺泡,引起交叉感染。

4. 床单位及仪器仪表每天用消毒液擦拭,做到一人一巾一消毒;一患一套检查用具(听诊器、扣诊锤、手电筒、血压计袖套等),每周消毒。

5. 尽可能缩短有创性物品的使用时间,严格掌握各种侵袭性操作的适应证。 6. 提高插导管的一次成功率,减少不必要的机械损伤。

7. 严格执行 ICU 医疗器械和一次性物品使用的消毒隔离制度,尽可能使用一次性物品。

8. 对患者及病原体携带者应采取适当的隔离措施。

(二)做好手卫生 1. 意义

手的清洗与消毒是防止医院感染的最重要措施之一。调查证明,在医院内医院感染往往是通过医务人员的手直接或间接地接触污染物品或病人,使其成为传播医院感染的主要传播媒介。

PPT50 显示的是倡导 手卫生的鼻祖 Ignaz Philipp Semmelweis ,他是德裔匈牙利产科医师 。

他发现实习医生在做过尸检后,不洗手就去接生,产褥热的发生率为 13.1% ;而做过尸检后,先认真洗手再去接生,产褥热的发生率仅为 2.38% 。简单的洗手就可以达到好的消毒效果。

2. 洗手 医护人员的手是传播细菌和医院感染的媒介, ICU 的患者各种检查和操作频繁,造成感染的几率增高。因此应重视医护人员手的清洁,洗手是阻断接触传播、预防医院感染的有效方法。

以下情况下,强调必须做好洗手工作: ( 1 )接触不同病人前,包括穿隔离衣前; ( 2 )接触病人后,包括脱隔离衣后、摘除手套后;

( 3 )对同一病人,需继续处置其另一污染相对较轻的部位之前; ( 4 )每一项操作前后(如呼吸道插管或气管切开); ( 5 )接触清洁物品前;

( 6 )接触污染物品后,包括采样物(如血液、呼吸道分泌物、尿液、粪便等)、均应洗净双手(无论是否配戴手套)。

必要时用手消毒剂对手进行消毒,因为,清除某些耐药菌仅用肥皂洗手是不够的。 3. 手卫生的两种方法

一个是使用速干手消毒剂消毒双手,不需水洗。另一个是采用流动水和肥皂或皂液洗手。但需要注意的是在干手的过程中必须防止二次污染 。现在医院要求必须要有一次性的擦手纸、干手纸,绝对不允许在白大褂上擦,同时也不提倡用毛巾擦,更不提倡甩手。

4. 不用速干手消毒剂的两种情形

沾染了患者的血液、体液和其他明显可见的污染物后,不能用手消,必须用流动水洗;直接接触食品前,也不宜使用用手消去消毒手。

在进行可能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和其他污物的操作时应戴一次性手套进行防护,操作结束后摘除手套,立即做好手卫生。

5. 正确的洗手方法 用清洁剂认真揉搓掌心、指缝、手背、手指关节、指腹、指尖、拇指、腕部,时间 10 ~ 15 秒,双手下垂用流水彻底冲洗干净。

重症监护室的护工范文第2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9年2月至2010年11月在重症监护室进行机械通气的患者50例, 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患者有33例, 年龄19~77岁, 其中男性35例, 女性15例。

1.2 VAP的诊断标准[1]

(1) 外周血白细胞 (WBC) >10.0109/L或4.0109/L, 伴或不伴核左移; (2) 胸片出现新的浸润阴影, 并且肺部啰音增多; (3) 发热, 体温≥38℃或较体温升高1℃; (4) 脓性呼吸道分泌物, 涂片见WBC每个低倍镜视野>25个, 鳞状上皮细胞每个低倍镜视野<10个, 培养出潜在的呼吸道病原菌。具备以上2项以上特征, 并且机械通气48h以上, 就可以诊断为VAP。

1.3 痰液标本收集方法

在机械通气48h以后, 所有分泌物标本都使用一次性无菌吸痰管从患者气管插管的深部吸出, 或者是从拔管顶端收集, 然后将收集到的分泌物做细菌培养。从使用呼吸机开始, 先连续3d每天都要收集标本, 之后可每周收集2~3次标本。

2 结果

2.1 细菌学检查结果

本研究资料33例患者的痰液进行的痰病原菌检查都是阳性结果, 其中有8例患者同时存在2种或者2种以上病原菌感染;其中有21例患者检查出G-杆菌感染, 占63.64%, 铜绿假单胞菌16例, 占48.48%, 肺炎克雷白菌4例, 占12.12%, 不动杆菌3例, 占9.09%, 大肠埃希菌4例, 占12.12%;10例患者检查出G+杆菌感染, 占30.3%, 金黄色葡萄球菌8例, 占23.24%, 肺炎链球菌3例, 占9.09%;真菌感染者2例, 占6.06%。

2.2 临床转归

33例VAP患者经过全面综合治疗, 其中有28例患者康复出院或者转入普通病房, 占84.85%;有5例患者死亡, 占15.15%。

3 讨论

3.1 VAP相关性因素分析

3.1.1 患者自身免疫力降低

在发生VAP前, 患者进行有创性的操作, 首先破坏了气管黏膜的天然屏障, 导致上呼吸道的正常防御、滤过功能丧失, 造成肺部感染, 如肺不张等, 这可能和B-防御素-2有一定的关系, 另外患者的年龄等因素也是引起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一项重要因素。

3.1.2 口咽部定植菌下移口咽部定植菌下移是发生呼吸

机相关性肺炎重要因素。行气管切开或者是气管插管的患者, 其口咽部对感觉的反应就相对迟钝, 从而引起咳嗽反射的减弱或者是消失, 进一步造成口咽部的分泌物反流, 吸入气管, 最终引起肺部感染。

3.1.3 机械通气时间延长

诊断VAP其中的一项标准就是机械通气48h以上, 随着机械通气时间的延长, VAP的发生率越高。

3.1.4 患者的体位平卧位及平卧位的时间延长是引起误吸的危险因素。

3.1.5 消毒不严

3.1.6 其他因素抗生素的使用不当以及患者的年龄、原发病的性质、程度等因素都是发生VAP的重要因素。

3.2 护理措施

3.2.1 口腔护理

口咽部定植菌的下移是引起VAP的重要因素, 因此, 要加强患者口咽部的清洁、卫生, 每天至少对口腔进行2次护理, 根据口腔p H值选择合适的口腔护理液, 以预防口腔病原菌的感染。

3.2.2 呼吸机管路的护理

定时对气管深部的分泌物紧系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 因为呼吸机管路容易引起细菌在此部位聚集, 定期更换呼吸机的气体滤过管道、空气过滤管道以及复苏囊, 加强呼吸机管路的消毒, 缩短机械通气的时间, 切断细菌感染的环节, 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减少呼吸机管道的更换频率, 可有效的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

3.2.3 加强重症监护室 (ICU) 的消毒与隔离

3.2.4 痰液的适当处理

吸痰术是保持呼吸道通畅, 保证机械通气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简单归纳为一吸、二打、三吸, 具体指通过雾化吸入溶液, 翻身叩打患者的背部, 使痰液易于吸出, 在讲谭吸出。

3.2.5 正确的体位

选择合适的体位, 降低因误吸而引发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重要因素。目前提倡采用半卧位, 也就是抬高床头30~45°, 此体位有利于食物的向下运动, 有效的减少了胃内容物的潴留, 进而减少或者是避免了误吸的发生, 进一步降低了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

综上所述, 发生VAP的主要来源和途径是环境微生物的入侵、交叉性感染以及内源性的感染, 因此, 消灭传染源、切断传染途径可有效的降低VAP的发生率。

摘要:目的 探讨重症监护室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病因及护理对策。方法 对我院2009年2月至2010年11月重症监护室收治的50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0例患者中住院期间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有33例, 发生率66%;因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死亡5例, 病死率15.15%。结论 消灭传染源、切断传染途径是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的基本原则。

关键词:重症监护室,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护理

参考文献

重症监护室的护工范文第3篇

普通病房主管医生对患者做综合评估,确定可转入者,请RICU医生会诊RICU医生根据患者的病情以及RICU的收治范围确认应该收入RICU通知患者家属,告知患者的病情适宜转入RICU,签署知情同意书联系RICU,经会诊医生同意后,在有空床的情况下准备收入RICURICU护士分配床位,并做好收治患者的准备病房医生书写转出记录并停止相应医嘱,责任护士整理相应的病历资料、治疗物品转运患者与RICU医生、护士完成床旁交接进入RICU后,立即记录生命体征、组织治疗和抢救。

2、接收急诊或120急危重患者的流程:

重症监护室的护工范文第4篇

2、自觉执行医院及科室的各项管理及工作制度,岗位职责和护理技术操作规

程,严防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

3、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护士素质,贯彻整体护理思想,运用护理程序护理

危重患者。

4、参加所管患者的医生查房,及时了解患者的治疗护理重点。

5、对患者的病情要熟悉了解,包括患者的姓名、年龄、诊断、手术时间、手

术名称、治疗、用药、饮食、重要化验结果、心理状况。

6、所有患者均需详细记录护理记录,每小时必须记录一次患者的生命体征及

尿量,必要时随时记录。

7、负责患者的所有治疗、护理和用药,正确执行医嘱,做到及时、准确、无

误。

8、全面掌握为患者实施监护的方法,如心电监护、持续血流动力学监测、持

续床旁血液滤过的监护、呼吸循环的监护等等。

9、认真做好危重患者的抢救、护理及各种抢救仪器、物品、药品的准备及保

管工作。

10、 密切观察并记录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报告医生,

及时处理。

11、 严格执行无菌技术规程,做好相关的消毒隔离工作,保证患者的医疗护

理安全,积极采取措施,防止发生护理并发症。

12、 协助医生进行各种诊疗工作,负责所有检验标本的采集,并督促外勤员

及时送到检验室。

13、 对新入院或转入患者及家属做好入科介绍,办理患者入院、出院、转科、

转院等手续,做好有关护理工作的登记工作。

14、 及时了解患者的需求,认真解答患者及家属提出的问题,如涉及病情要

请医生回答。

15、 参加护理教学和科研工作,工作中应不断总结经验,积极想办法解决护

理工作中的疑难问题。

16、 爱护和珍惜医院及科室的仪器和物资,避免人为损坏,坚持勤俭节约的

重症监护室的护工范文第5篇

李艳丽

在院领导、护理部及科室领导的大力支持下,我荣幸地参加了四川省卫生厅举办的重症监护第八届专科护士培训班。在这短短的三个月培训中,我付出了很多,但收获了更多。这是一次珍贵的人生经历,它必将影响我今后的职业生涯。

培训包括两个阶段:第一个月脱产理论学习;接下来两个月是临床实践学习。

一个月的理论学习,是我继学校毕业后第一次脱产学习,机会难能可贵,所以我特别珍惜。在经历了7年的临床护理后,现在的我对知识的渴求是发自内心的,不再是像学校学习时是为了考试而学习,而是为了真正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更好地为患者服务。基地也不负众望,请来上课的老师都是各个领域的领军人物,他们为我们讲述并展现了许多新技术、新进展,大大拓宽了我们的知识面。通过一个月的静心学习,对重症监护有了一个系统的认识,对以前一知半解的知识点也有了很好的弥补。同时许多在实际工作中碰到的问题也通过这个平台与各家医院的专科护士进行了探讨,收获很大。

两个月的实践,各基地为我们提供了强大的硬件设施。我是在省医院外科综合ICU和CCU各学习一个月,省医院具有一支强大的护理队伍,护士专业基础知识牢固,学习气氛也很好,团结协作精神也很强,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注重病人的病情评估和病情观察,并能运用有效的带教技能言传身教,这都是我在她们那里看到的闪亮点也是我们所要学习的重点。基地主任还安排了相关的护理科研、护理查房、护理小讲课等,让我们在掌握基础医学理论知识的基础下,学会论文的撰写、科研的开展等,提高了我们自身的综合素质,这对平时写论文经验很少的我来说是一种突破,我非常庆幸自己有一次实践的机会,为我以后的工作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在这三个月的学习中,我有以下体会:

原来我可以做得更好。在没参加培训的时候,我以自己在科室年长的经历和较高的职称享受着科内同事们对我“老师”的尊称,我坦然的指导着同事,积极的带教着学生,参加完专科护士培训后,方知自己其实与专科老师的要求相差太远,实是惭愧。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在这次培训过程中,我对省内高尖端的医学领域有了近距离接触和较多的了解,认识到护理事业职业内涵的深遂与广阔,领略了省内护理界精英们为重症监护护理事业所作出的努力与贡献,同时也使自己对重症监护这份工作增添了更多的热情。我也要做得更好!

理论学习与临床实践相结合的方式是培训最佳的方式。说实话,在参加专业培训以前,受晋升与考试的需要,我们一直也在学习着,培训中很多的理论知识我们在本科的书本上都学习过而且考试过,但由于只为考试而学习和缺乏动手的物质环境,所以所学到的知识很快就成过眼烟云,随着考试的通过而丢弃。这次专科护士培训的学习方式给了我们全新的感觉,两方面让我们学员特别满意。一是课程内容安排合理,所学的即是我们工作中所需要的。二是充足的临床实践让我们有足够的时间消化所学内容,让我们更好的掌握了知识。

培训改变了我的习惯性思维模式。专科护士培训过程中,CPR的学习让我改变了对我们医院一惯传统的心肺复苏技术的认识;人工气道的建立和呼吸机的使用是icu急救病人的当家技术;心电图监测方面一向是我们的薄弱环节,处于越是不懂越是不想学的状态,这次林家弟老师对心电图别样的讲解方式让我对心电图的识别产生了兴趣,改变了我一贯的思维模式,非常受用。

培训期间,好多事情感动着我,好多积极的人物带动着我,帮助我进步。面对飞速发展的医疗事业对护士提出的业务要求,面对当今社会群体不断提高的服务需求,我曾经有过这样感慨:当护士难,当好护士更难,当一个ICU好护士难上加难。学习期间老师们的敬业精神让我深受教育,査蕾老师和马兴群老师发自内心的对病人好,把“把病人当亲人”那句话落到实处的精神,让我改变了自己的想法,让我深切体会到热爱自己的工作,热爱护理专业是多么的重要,“爱病人胜过爱自己”是ICU护士必备的素质。

重症监护室的护工范文第6篇

关键词:急诊;重症监护室;心理护理

由于我国的社会经济在不断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准都在逐渐提升,然而人们对疾病的治疗以及护理的需要也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人们的心理情绪对疾病的恢复会产生一定的影响,急诊重症患者对在治疗期间通常都会出现焦虑或抑郁等不良情绪,这对患者的愈后效果会产生不利的影响。因此,本院提出了心理护理措施,可以有效避免患者在治疗期间所产生的不好情绪。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自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收取的110例脑血管意外的以及肺部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2组患者均为55例,其中临床对照组男性患者有30例,而女性患者为25例,最大的年龄为78岁,最小的年龄为25岁,其平均的年龄为(47.25±2.57)岁;实验组男性患者有31例,而女性患者为24例,最大的年龄为79岁,最小的年龄为26岁,其平均的年龄为(47.79±2.65)岁。2组患者之间无数据差异,可以对比。

1.2研究方法

对照组:临床的护理人员要对患者进行微笑服务,护送患者到病房内,并且为患者创造一个舒适的环境,确保病房安静,温度适中,主动的向患者介绍病房内的设施,以及相关的注意事项等[1]。由于是急诊重症监护室,每天只允许探视一次。

观察组:在急诊重症监护室护理人员需要主动的了解患者内心的想法,鼓励患者正确的面对手术治疗,减少患者的恐惧感,耐心向患者本人讲述该手术的基本方案,并且向患者介绍其他的成功案例,以此让患者的情绪保持稳定,树立良好的信心[2]。在患者住院治疗的期间,护理人员需要积极和患者进行沟通,并且向患者讲述医院内部整体的环境,减少患者对医院的恐惧感。患者因为自身受到了疾病的影响,在临床中很容易出现一些焦虑的情况,这对患者的康复会产生一些影响[3]。因此,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进行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减少患者内心的不良情绪,最后提升患者对医院治疗的信心,增强患者战胜病魔的勇气。在患者治疗的时候,护理人员可以对患者适当的讲有关疾病的预防知识,让患者掌握医治的重要性,根据患者的发病因素,让患者能够清楚明白医治的好处。针对患者提出的问题护理人员要耐心的回答,帮助患者尽可能的解决心理问题。

1.3观察指标

仔细分析2组患者之间的心理情况评分以及护理的满意度[2]。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具有统计学意义分析的SPSS13.0软件进行整体的记载,计量和计数指标分别为平均数±标准差( )、例数/百分率(n/%)的形式表示,检验方法分别为t和卡方,P<0.05,则表示组间有显著差异。

2结果

2.1 分析2組患者之间的护理效果

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情况要低于观察组,差异显著,详情见表1。

2.2 对照组和观察组之间的焦虑和抑郁分析

2组患者在护理之前评分效果基本相同,但护理后,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数据显示P小于0.05,详情见下面的表格。

3讨论

心理护理是目前临床中属于一门由心理学和护理学融合的学科,同时也是指采用心理学的知识以及方法分析研究解决护理工作当中所遇到的情况,是心理学和其他学科相融合的运行措施[3]。在日常中,人们的心理情况是不会对自己的生活产生一些影响,但在身体出现疾病的情况,患者的心理动态会直接影响到疾病的变化。急诊重症监护室患者通常都是病情比较严重的,因此,患者以及患者的家属整体情绪都不是特别的稳定,甚至还有可能会传来一些负面情绪。在临床中熟悉护理操作可以在患者面前取得良好的信任,之后应用心理学的知识针对患者以及家属的心理实施认真的安慰和讲解该疾病的整体预防过程,促使患者的内心负担或是负面情绪能够减少[4]。

综上得知,针对临床急诊重症监护室的患者,给予及时的治疗处理,同时也要增加心理护理,对患者的满意度和心理情绪都会有所提升。

参考文献:

[1]闻秀琴. 发展性照顾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早产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 中国社区医师,2017,33(23):134-134.

[2]周晓华. ICU危重症患者的心理反应及护理分析[J]. 中国社区医师,2017,32(11):174-174.

[3]郝玉芳. 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在急诊胸痛患者抢救中的临床应用[J]. 中国社区医师,2017,33(7):136-137.

[4]邱少聪. 急诊危重监护室呼吸机对急性脑出血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价值分析[J]. 当代医学,2017,23(23):132-133.

相关文章
2月计划范文

2月计划范文

2月计划范文第1篇一、经营情况本月计划销售收入172.77万元,实际销售收入151.03万元,完成比例87.42%.其中散客收入136.22万元,团队收入6.6...

1
2025-09-19
8月诗歌范文

8月诗歌范文

8月诗歌范文第1篇向优秀共产党员党的好干部杨善洲、吴孟超、庄仕华同志学习敬爱的党组织:近期我通过广播、电视、网络等渠道了解到国家正在...

1
2025-09-19
3级证明范文

3级证明范文

s("wzfz");上一篇:星星班范文下一篇:双十禁范文

1
2025-09-19
9字对联范文

9字对联范文

9字对联范文第1篇陆震纶中国的悠久文化,主要依靠汉字流传至今。汉字是华夏文化的载体,没有汉字,中华民族的普遍认同感,炎黄子孙的强大凝...

1
2025-09-19
学生毕业典礼演讲稿范文

学生毕业典礼演讲稿范文

学生毕业典礼演讲稿范文第1篇尊敬的各位家长、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集会,举行毕业典礼。同学们经过勤奋的...

1
2025-09-19
形容精神风貌的句子范文

形容精神风貌的句子范文

形容精神风貌的句子范文第1篇2、行化如神:形容行动变化快得出奇。3、今非昔比:昔:过去。现在不是过去能比得上的。多指形势、自然面貌等...

1
2025-09-19
形容天气很好的句子范文

形容天气很好的句子范文

形容天气很好的句子范文第1篇1、隆冬,北风凛冽,银灰色的云块在季空中奔腾驰骋,寒流滚滚,正酝酿着一场大雪。2、冬季来了!冬季来了,也就...

1
2025-09-19
新入职社工培训心得范文

新入职社工培训心得范文

新入职社工培训心得范文第1篇我于2014年8月开始,到中学参加工作,从来学校的第一天起,我就把自己融入到我们这个大家庭中,不知不觉已经三...

1
2025-09-19
付费阅读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