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纠纷的预防及处置范文第1篇
1 狂犬病的发病机理
狂犬病主要传染源是患狂犬病的动物, 如染毒的犬、猫、野生食肉动物和蝙蝠等传染。当病畜在发病前5d, 唾液中即有较多的病毒, 病毒从伤口侵入人体或是病畜抓伤以及舔人的粘膜、破损的皮肤, 甚至受伤的皮肤接触病畜刚咬过的东西也能引起感染。但是被咬伤的或接触病毒的人, 不一定全部发病, 这主要看被咬伤的部位、伤口的大小与深浅、侵入病毒量的多少以及机体防御功能与免疫状态等情况而决定。
人患狂犬病的潜伏期一般是6~9周, 也有短至10d或长达14年之久, 潜伏期的长短与病情轻重与上述情况有关。
病毒从伤口入侵后, 在局部沿感觉神经纤维上行到达中枢神经系统, 在神经细胞中增殖后又沿传出神经到唾液, 故唾液具有传染性。
狂犬病潜伏期可无任何症状。病人开始发病时, 首先在被咬处有痛痒和蚁走的感觉, 接着出现头疼、疲乏、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症状, 继而脉速、瞳孔放大、多泪、流涎、出汗、心情烦躁、呼吸困难、吞咽时发生痉挛, 见到水或听到水声即发生恐惧, 痉挛更易发作, 所以狂犬病又称为“恐水病”。以后神经刺激症状减少而进入麻痹期, 病人昏迷, 死于呼吸衰竭或循环衰竭。
狂犬病病毒只有在感染人脑组织以后才会出现临床症状, 典型症状是恐风、恐光、恐水, 一旦发病, 死亡率几乎100%。
2 狂犬病的处置要点
狂犬病作为不可治疗但可以预防的疾病, 一旦被狂犬病病毒宿主动物咬伤, 应正确、及时加以处置。
2.1 加强卫生宣教工作
向群众正确宣传狂犬病的严重危害性, 普及、提高防治狂犬病的知识。
2.2 消灭传染源
消灭传染源是预防狂犬病最好的方法, 采取加强动物管理、提倡动物圈养、强化动物免疫、清剿流浪动物尤其是猎狼犬等措施, 减少动物狂犬病和动物携带狂犬病病毒。
2.3 伤口处置
一旦被猫、狗或其他哺乳动物咬伤、抓伤, 立即向伤口方向挤捏, 排出带毒血液污血, 禁止用嘴去吸伤口污血。有条件的, 可按以下进行消毒处理:立即用20%肥皂水、双氧水、生理盐水、碘伏等充分而彻底冲洗, 可采取高压冲洗, 注意消除深处伤口的污物, 必要时用浓硝酸或硝酸银烧灼, 处理好伤口是直接起到除毒作用, 严禁不经任何处理而包扎伤口的危险作法。
在卫生部颁布的《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置工作规范》 (2009版) 中, 明确狂犬病暴露分级, 在暴露后应科学判断, 规范处置。
暴露分三级:一级为接触或喂养动物, 完好的皮肤被舔, 不需要处置;二级为裸露的皮肤被轻咬, 无出血的轻微抓伤或擦伤, 需要彻底消毒伤口, 注射狂犬病疫苗;三级是单处或多处贯通性皮肤咬伤或抓伤, 或是破损的皮肤被舔, 或开放性伤口、粘膜被污染, 需彻底消毒伤口, 注射狂犬疫苗, 还要注射被动免疫制剂 (抗狂犬病毒血清或抗狂犬病毒免疫球蛋白) 。
如伤口情况允许, 应尽量避免缝合。伤口的缝合和抗生素的使用应当综合考虑暴露动物类型、伤口大小和位置、暴露后的时间间隔等情况区别对待。伤口轻微时, 可不缝合, 也不包扎, 用透气性敷料覆盖创面。伤口较大或面部重伤影响面容或功能时, 确需缝合的, 在完成清创消毒后, 应当用被动免疫制剂进行伤口周围的浸润注射以中和病毒。不少于2h后再行缝合和包扎。伤口深而大者应当放置引流条, 以利于伤口分泌物及污染物的排出。缝合一般是稀疏缝合。
2.4 门诊管理
加强狂犬病防治门诊准入制度, 规范管理狂犬病处置门诊, 科学处置狂犬病暴露病人。做好免疫接种期间相关医疗服务。
2.5 接种疫苗, 查漏补种
伤口处理妥当, 应及时接种狂犬疫苗, 必须按时完成全程免疫。如未能全程接种, 则不能保证足够的免疫效果。
在患者完成全程免疫后的1~2周进行抗体水平检测。未达到免疫要求的应引起重视, 及时采取补种措施使抗体达到免疫要求。
摘要:目的 探讨狂犬病的预防处置方法。方法 狂犬病暴露应及时、规范处理伤口, 加强免疫。结论 规范处置狂犬病暴露, 能有效预防狂犬病发生。
关键词:狂犬病,预防处置
参考文献
[1] 张发香, 郑景山, 郑莉, 等.湖北省狂犬病流行病学分析[J].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2007, 18 (3) :31~33.
[2] 杨履渭.微生物学及检验技术[M].广东:广东科技出版社, 1986, 7 (1) .
[3] 左永波.狂犬病暴露伤口处置要点[M].健康报, 2010, 13 (8) .
[4] 杨履渭.微生物学及检验技术[M].广东:广东科技出版社, 1986, 7 (1) .
医疗纠纷的预防及处置范文第2篇
第一条 为依法妥善处理医疗纠纷,保护患者、医院及医护人员的合法权益,保障医疗安全维护医疗次序,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依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和《清远市医疗纠纷预防和调解处理办法》,结合本院实际,制定本预案。 第二条 本预案所称医疗纠纷,是指医患双方对医院的医疗、护理行为和结果及其原因、责任在认识伤产生分歧而引发的争议。
第三条 医疗纠纷的处理,应当遵循实事求是、公正公平、及时便民、依法妥善的原则,做到事实清楚、定性准确、责任明确、处理恰当。
第四条 医院设立医疗纠纷患方接待场所,配备专(兼)职人员接受患方的咨询和投诉。
第五条 成立医疗纠纷处理领导小组负责医疗纠纷的处理,医院办公室、医务科、门诊部负责医疗服务投诉和纠纷的接待,并进行必要的调查、答复、处理和报告;其他相关部门和科室应当配合做好相关工作。
第六条 根据患方的人数、情绪、态度、行为以及医疗不良结果的程度,将医疗纠纷风险分为三级。
一级风险:患方质疑医护人员诊疗行为的真确性和有效性;患者及家属要求复印病例;患者及其家属向科室讨要说
1 法等,经判定可能发生医疗纠纷的情形。
二级风险:患方来院投诉人数少于10人,患方对卫生院的诊疗过程提出质疑,占据卫生院诊疗、办公场所,干扰正常医疗次序;对医务人员人身安全构成威胁;经解释无效,影响其他病人诊疗的等情形。
三级风险:患方来投诉的人数超过10人,聚众占据卫生院诊疗、办公场所,严重干扰医院工作;侮辱、诽谤、威胁、殴打医务人员或者侵犯医务人员人身自由、干扰医务人员正常生活的;患方在医院内实施打、砸、抢等行为,造成财物损坏等情形。
第七条 发生一级以上风险医疗纠纷,当事医务人员应当立即向科室主任或护士长报告。科主任或护士长应当立即到位,及时了解情况,同时向医务科(非上班时间和节假日向行政总值班)报告,必要时医务科工作人员赶赴纠纷现场处理纠纷。
第八条 发生二级以上风险医疗纠纷,医务科接到科室主任或护士长报告后,应当立即向分管院长汇报,同时赶赴现场组织调查。非上班时间和节假日发生医疗纠纷,行政总值班在接到科室报告后应尽快到位,需医务科协调处理的,应通知医务科工作人员及时到位。
第九条 发生三级风险医疗纠纷,医务科应同时向医院主要领导报告,同时向110或当地公安机关报警(情况紧急时,
2 医务人员或医务科工作人员直接报警),掌握基本情况后,向主管卫生行政部门书面报告。
第十条 发生重大医疗过失行为的(导致可能为二级以上医疗事故和3人以上人身损害后果的,以及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情形),医务科应当向医院主要领导报告,并在12小时内向主管卫生行政部门书面报告。
第十一条 发生医疗纠纷后,医院应当立即启动本预案,采取下列应急控制措施,防止事态进一步扩大:
(一) 各相关部门按职责和纠纷风险级别处理要求及 时赶赴现场。
(二) 医务科工作人员应当立即进行初步调查、核实, 有关情况如实向医院领导和卫生行政部门报告,组织相关医务人员采取有效措施,避免或者减轻对患者身体健康的损害,防止损害扩大。接待患方人员,向家属通报和解释相关情况。
(三) 在医患双方共同在场的情况下,按《医疗事故处 理条例》规定封存和启封现场实物及相关病历资料。
(四) 患者在医院内死亡的,按规定将尸体移放殡仪 馆。医患双方不能确定死因或对死因有异议的,建议患方按规定尸检。
(五) 发生二级以上风险医疗纠纷,医院办公室应按医 务科工作人员请求,负责向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申请调
3 解或者向患方所在单位和镇政府(街道办事处)请求参与医疗纠纷处理(或请公安机关协助联系)。
(六) 保安要立即赶赴现场采取有力措施,维护现场秩 序,保护医务人员及病区其他患者的人身安全和医院公共财物的安全。三级风险医疗纠纷时负责报警,并向警方提供证据。
(七) 公安机关民警到达后,由医务科负责向民警介绍 纠纷的基本情况,与民警共同做好患方的教育疏导工作,引导患方依法处理医疗纠纷。
(八) 发现新闻媒体介入纠纷的,医院办公室统一负责 接待,介绍情况,与医务科工作人员共同审核新闻稿。 第十二条 医院工作人员应热情接待患方的咨询和投诉,耐心听取患方陈述,虚心征求患方意见,认真做好笔录和解释工作。
一级风险纠纷原则上由当事医务人员或科室负责沟通协调。
二级风险以上纠纷以医务科工作人员为主负责与患方沟通协调,其他科室及其他职能部门配合,必要时分管院长出面接待。
第十三条 医院工作人员应当告知患方有依法解决纠纷维护自身权益的权利,同时有遵守医院规章制度、维护正常医疗秩序的义务。禁止违法行为。
4 第十四条 患方反映的问题和提出的异议,医务科应及时组织调查、核实。当事医务人员即可使应当积极配合,事实就是反映医疗经过,必要时提供书面情况说明。
第十五条 医务科应及时将医院医疗纠纷处理领导小组的的处理意见向患方通报和解释,答复患方的咨询和疑问。如患方仍有异议,告知其他相关处理办法和程序,引导患方依法解决纠纷。
第十六条 患方依法提出的各种要求,医务科工作人员应当依照规定予以配合和支持。
第十七条 可能构成医疗事故的,且患方索赔额少于1万的,由医务科代表医院在医院接待场所与患方协商处理(双方代表人数不得超过5人)。协商成功签订协议书。
第十八条 对于超越医院处理权限的医疗纠纷应立即报告医调委。根据患方意愿可以申请医调委调解,也可以向卫生行政部门申请行政处理;也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医院有关人员应当积极配合相关部门的调查、核实、评估、处理。
第十九条 医疗纠纷处理完毕后,医院应当按照院内会诊意见、医调委反馈意见及时组织讨论,分析存在问题,责令当事医务人员和科室组织整改,并依法追究当事人责任。
第二十条 医院对医疗纠纷处理成绩突出的科室及个人应给如相应的精神和物质奖励;违反本预案规定,未履行职
5 责,造成人员伤害、财物损失和事态扩大等严重后果的,将依法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英德市黎溪镇卫生院
医疗纠纷的预防及处置范文第3篇
作的情况汇报
为有效预防校园欺凌事件的发生,维护和确保学校的稳定和发展,切实保障师生人身安全,贯彻落实区教育局《关于切实加强预防和处置校园欺凌工作的通知》精神,保障教育教学工作的正常运行,结合我校实际,开展了一系列工作,现汇报如下:
一、领会精神,明确目标
我们认真学习文件精神,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通过加强法制教育,严肃校规校纪,规范学生行为,积极主动和扎实认真地做好预防和处置校园欺凌事件,为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保障校园安全、维护校园稳定、推进平安校园、和谐校园建设提供良好的环境。
二、成立“校园欺凌专项治理”领导小组
为做好校园欺凌有效预防工作,加强领导,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校园欺凌专项治理”领导小组。
(一)、应急处置领导小组: 组 长: xxx 副组长: xxx 成 员: xxx、各班班主任
(二)分工与职责
1、现场指挥组 组长: xxx 组员:xxx 主要职责:
负责指挥和组织校园欺凌事件的处置工作,对重大突发事件处置工作作出重大决策,督促各相关应急处置小组按应急预案及时有效地开展工作。
2、警戒疏散组 组长: xxx 组员: xxx 主要职责:
负责疏散师生,维护秩序,保持现场,协调有关单位(如公安、派出
所、医院等部门)负责维稳和救助。
3、善后处理组 组长:xxx 组员:xxxx 主要职责:
负责对受伤人员进行救治,对重伤员应立即与“120”联系送往医院治疗。做好对受伤学生家长及家属的安抚、慰问和群众思想工作,妥善处理好善后事宜,消除各种不安全、不稳定因素。
4、后勤保障组 组长: xxx 组员: xxx 负责处置安全事件过程中的车辆、接待、物质保障等工作。
三、定期开展“校园欺凌事件”的摸底排查
我校对各年级、各班级定期进行安全隐患和矛盾纠纷进行了全面排查和摸底,各班级结合摸排材料进行自查,汇总材料交到政教处存档,政教处建立隐患和矛盾纠纷排查台账,至今我校没有发现校园欺凌事件。虽然我校目前不存在“校园欺凌”的情况,但是这并不能保证今后不会发生。因此我校继续加强“校园欺凌专项治理”工作力度,进一步进行更加细致的排查,值班组加强对学校门口、厕所、操场、教师宿舍楼梯转角等重点区域的巡查,做好门房管理等,加强预防“校园欺凌事件”的发生。
四、开展以“校园欺凌治理”为主题的专题教育
利用教师会对全体教师进行相关文件学习,强调“校园欺凌专项治理”工作的重要性,部署“校园欺凌专项治理”工作,要求大家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工作上认真对待,明确职责。政教处利用国旗下讲话,专门进行了校园欺凌治理的专题教育,另外各年级组、班级利用周会、班会,加强对学生的宣传教育。要求各班召开“校园欺凌专项治理”主题班会。要明确专项治理的重要性、对班级进一步细致的排查和摸底、对校园欺凌事件的处理办法等,集中对学生开展品德、心理健康和安全教育,以此加强对学生的遵规守纪教育,坚决遏制校园欺凌行为的发生。我校利用校园LED等加大宣传力度,提高了对“校园欺凌专项治理”的认识,加强了安全防范
意识,积极营造了“校园欺凌专项治理”活动氛围。
五、建立处置预案,责任明确
针对我校实际情况,我校建立校园欺凌事件处置预案,为了及时快捷地开展工作,学校成立了现场指挥组、协调联络组、后勤保障组等临时性机构。并对可能发生的欺凌事件的处理方法,提出了具体的操作流程及应对措施。此外,我校建立安全工作领导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与安全分块包片人员、后勤处、各室负责人员、班主任等签订防范校园欺凌事件安全责任书,将安全工作列入教师期末考核内容中,严格执行责任追究制度。凡发生安全责任事故和影响恶劣的安全责任事故,或在各级工作检查中,受到批评的,对有关责任人员作如下处理:根据具体情况,分别给予取消评先评优资格、情节和后果严重的,追究法律责任。
医疗纠纷的预防及处置范文第4篇
1、健全组织,完善制度
成立医院医疗废物管理领导组,由院长罗秋生任组长,副院长谢幼姣、护理部刘碧兰任副组长,成员由各相关科室负责人组成,明确了职责任务,制定了医疗废物管理制度、医疗废物暂存点管理制度、院内医疗废物转运路线、医疗废物管理专职人员职责、医疗废物安全防护等管理制度,组织医院全院职工学习医疗废物的分类及处置知识,配备专职回收人员、专用密闭防渗漏运送工具、专线运输,及时登记记录。
2、医疗废物处置
(1)、每日产生的医疗废物采取分类收集,将感染性废物、生活垃圾、可回收垃圾分类收集,杜绝医疗垃圾与生活垃圾混装,统一规定医疗废物使用黄色塑料袋盛装,生活垃圾用黑色塑料袋盛装,禁止医疗垃圾混入到其他废物或生活垃圾内。
(2)、将医疗废物分别扎口密闭,锐器类医疗废物放入利器盒内3/4满时闭锁,不得再取出,贴上标签。
(3)、病原体培养基、标本、菌种和毒种保存液应先高压灭菌后再按感染性废物处理。
(4)、隔离传染病人或疑似传染病人产生的医疗废物及生活垃圾废物,应用双层专用包装物及时密封,贴上标签。
(5)、凡一次性医疗用品使用后,及时毁形。有血渍污染的一次性用品必须先进行消毒后再收集到暂存点。
(6)、设置合格的医疗废物暂存点,医疗废物收集专职人员定期清洗消毒暂存点和回收车。
3、加强资料登记管理。
相关科室建立医疗废物管理情况登记表,登记核对来源、种类、或数量,以及经办人签名等项目,登记资料保存齐全。
4、杜绝医疗废物外流
制定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和意外事故的应急预案,坚决杜绝医疗废物外流对社会产生不良后果。
5、统一交给衡阳市雁峰雁南医用废弃物回收处理中心收集。
二、医疗废物管理的效果
1、增强了医、护、技及后勤人员对医疗废物的认识,不重复使用一次性无菌用品。
2、通过知识培训和使用硬质锐器盒减少锐器伤的发生。
3、有效的管理医疗废物减少了对社会环境及社会人群的不良危害。
4、大大降低传染性疾病的在院内、院外的传播。
三、对医疗废物管理的建议
1、建议政府加大投入,对无条件的集中处置医疗废物的医疗机构配置符合环保技术要求的焚烧装置,使医疗废物无害化处置规
范化、法制化。
2、有部分医疗废物未见明显血迹,但仍需进行消毒、毁形,导致消毒液滥用,增加消耗,造成消毒液对环境的二次污染,能否取消消毒液浸泡无明显血迹污染的一次性医疗用品。
3、根据《医疗废物管理条例》暂存不超过2天,但目前衡阳市雁峰雁南医用废弃物回收处理中心为1个月回收一次,希望缩短回收处置的时间。
4、有专门部门回收处理病理性、药物性、化学性医疗废物。
医疗纠纷的预防及处置范文第5篇
为了加强医疗废物的安全管理,防治疾病传播,保障公民身体健康,保护环境,甲方现委托乙方同意回收甲方产生的医疗垃圾,由烟台圣洁环保同意处理,甲、乙双方经友好协商,在遵守中国法律、法规的前提下,达成以下协议:
一、乙方责任:
1、 在协议的有效期内,乙方必须保证所持的许可证、护照、证书或批准书有效存在。
2、 乙方明白本协议的医疗垃圾的特点和性质、由医疗垃圾或处理程序所导致或一起的健康、安全和环境危害。
3、 乙方负责医疗垃圾的暂时存放。
二、甲方责任:
1、 甲方将其因使用医疗物品所产生的废物联通废包装物交由乙方处理,合同期内不得将本协议规定的医疗垃圾交由第三方或自行擅自处理。
2、 甲方须如实填写《医疗垃圾回收处理登记表》,保证委托处理的医疗与填写的内容保持一致。
3、 在乙方收取和运输废物前,甲方必须将各种废物严格按不同品种粉笔包装、存放,并贴上标签(标签内容包括废物名称、数量、注意事项等);保证废物包装完好及封口紧密,防治所盛装的废物泄露污染环境。
甲方(签字):
日期: 乙方(签字):
医疗纠纷的预防及处置范文第6篇
xxx镇突发事件和重大矛盾纠纷应急处置预案
各村 、镇直各单位:
为积极应对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和重大矛盾纠纷,高效有序的组织处置,最大限度地保持社会秩序的稳定,减少人员财产损失,根据上级有关要求,结合我镇实际,现制定《xxx镇突发事件和重大矛盾纠纷应急处置预案》(以下简称《预案》)。
一、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我镇行政区范围内发生的可能造成社会不稳定的群体性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群体性事件主要包括:重大安全事故、群众集体性上访、重大治安刑事 1 案件、涉农纠纷事件、严重扰乱社会秩序事件、重大自然灾害等。
二、突发事件和重大矛盾纠纷应急处置指挥系统。
(一)突发事件和重大矛盾纠纷应急处置指挥系统,在镇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各有关职能部门分工合作,各司其职,密切配合,迅速高效,有序开展。
(二)成立xxx镇突发事件和重大矛盾纠纷应急处置领导小组。党委书记任组长,如有特殊情况党委书记不能到位时,由党委书记授权镇长或分管副书记担任。镇长任副组长,成员由分管副书记、党委政府领导成员、镇直有关部门负责人和各村主要负责人组成。领导小组在党政办公室设立应急处置办公室,由分管副书记任办公室主任。
(三)突发事件和重大矛盾纠纷应急处置领导小组的职责:
1、组织有关部门制定本部门的应急处置预案。
2、根据突发事件和重大矛盾纠纷发生情况迅速启动预案,统一部署应急处置预案的实施工作,并对应急处置工作中发生的争议采取处理措施。
3、在本行政区域内紧急调配物资、人员和组织人员、物资疏散工作。
4、做好稳定社会秩序和善后安抚工作。
5、及时将事故原因、责任和处理意见向上级部门汇报。
三、突发事件和重大矛盾纠纷应急处置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职责:
(一)镇派出所负责重大安全事故、重大治安及刑事案件、严重扰乱社会秩序事件、重大自然灾害的现场救助、侦破、制止的组织工作。负责事故区域的警戒和交通管制、负责确定伤亡人数及伤亡人员名单、负责对有关当事人的监控及逃逸人员的追捕、负责保护党政机关、重点部门的工作正常运转、加强对非正常性群体上访事件的劝阻和说服教育工作。
(二)信访办公室:
1、负责重大矛盾纠纷的排查工作。
2、依法制定切合实际的处理意见,化解群众矛盾。
3、积极参与突发事件的善后处理工作。
(三)司法所:
1、负责重大矛盾纠纷的调处工作。
2、提供法律援助。
3、参加相关事件的调查。
(四)镇财政所
负责确保应急处置工作的资金和交通工作。
(五)村委会
3 按要求做好应急处置的相关工作,加强本村的管理,及时汇报可能造成突发事件和重大矛盾纠纷的信息和情况,负责本村的应急处置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