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宽容的心对待孩子范文第1篇
主题分析:小学高年级的学生正从儿童期步入少年期,这是人生最关键的转折时期,是学生从幼稚逐渐走向成熟的时期。这个时期,孩子与父母的交往常常表现出疏远或冲突。这个时期的孩子,逐渐改变对父母死缠活磨式的依恋态度,大多学生渴望摆脱父母的管束走向独立。他们的独立意识日益增强,和父母之间有了明显的思维差别。本次活动针对学生不能把握与父母沟通的技巧、方法等特点,引导孩子尽量去亲近、理解、接纳自己的父母,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
目的要求
1.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去了解父母理解父母,用一颗感恩的心对待自己的父母。
2.引导学生主动与父母沟通,体谅父母的艰辛。
3.学习一些与父母交往的技巧,与父母建立融洽的关系。
4.与父母换位体验。
活动准备
1.学生准备一张全家福。
2.课件:歌曲《常回家看看》。
3.学生6人一组围坐,便于讨论交流。
4.设计一张有关父母信息的测试卡。
活动过程
一、小测试
同学们,在本次活动开始之前,让我们先进行一个小测试,请大家拿出测试卡填写一下。
1.爸爸的生日;妈妈的生日。
2.爸爸最爱吃;妈妈最爱吃。
3.爸爸的爱好;妈妈的爱好。
二、介绍自己的父母
拿出自己准备的照片在小组理介绍自己的父母,可以从父母的外貌特征、习惯爱好、性格特长等各方面介绍。畅所欲言。
三、介绍自己的父母对自己的付出
1.播放课件:学生欣赏歌曲《常回家看看》。伴随着歌曲声教师导入课题:这首歌唱得真好常回家看看,看看父母。是的,父母生我们,养我们,那是何等的辛苦啊!俗话说得好:“可怜天下父母心!”我们的父母为我们不知付出了多少心血,难道我们还没有体会到吗?学生回忆生活中父母是如何为他们操劳和付出的。
2.教师小结:天底下父母是我们最亲的人,他们时时想着我们,处处顾着我们,默默为着我们,我们一定要用一颗感恩的心对待他们。
四、讨论“我心中的父母”
过渡语:可是,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会与父母闹一些矛盾,当然,这些矛盾有的可能是因为我们不懂事或不理解父母或任性造成的,但也有的可能是因为父母的不是造成的,有谁不希望能有个自己满意的父母呢?那么,我们一起来讨论“我心中的父母”该是怎样的!
1.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交流。
2.各组派一名代表全班交流。
教师小结:同学们,父母是不能选择的。其实,你的父母也好,别人的父母也好,都有优点,也都有缺点。就像你我一样,我们每一个人都不会完美无缺的。要想拥有最好的父母,需要你的理解和沟通,一起努力,好吗?
五、给你的建议
1.播放课件:给你的建议
(1)回到家和出家门前,你与父母打个招呼。
(2)每天与父母聊聊天。
(3)相信父母,赞美父母。
(4)经常把自己的想法告诉父母。
(5)不但要记住父母的生日,到时要表示祝贺,而且还要在自己的生日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
(6)自己做错事,要主动向父母承认错误。
以上建议你同意吗?你能做到吗?
2.我的金点子: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自己还能做什么事来表达对父母的爱心。
3.全班展示金点子。
六、活动总结:
同学们,我也是一个孩子的母亲,觉得为人父母很辛苦,因为父母们既要面对繁重的工作,又要维持家庭的经济来源和日常生活,所以,无论父母贫穷还是富贵,我们都应该理解、关心、尊重、谅解、孝敬自己的父母,始终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对待父母。当父母说的话有错误时,要耐心指出,加强沟通。
七、课后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