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油集输与处理工程范文第1篇
1 工程案例分析
某油田的原油的处理规模是每天是7.5万桶, 其中还要设置一个合格的油罐和一个不合格的油罐, 并且油罐的温度要控制在57-62℃之间, 以及油罐的操作压力为0.1KPa。同时对其进行一定的处理之后, 如果原油符合了含水量、含盐量等有关要求之后, 合格的原油通过自动控制或者是其他的输送方式流入到外部输送的增压泵, 对于不合格的油罐, 一定要采取节能的措施, 从而才能减少浪费。
2 在原油集输全过程中的能耗情况分析
在进行原油收集和输送处理的时候, 通常情况下, 消耗的能源主要是电能和热能两种。同时从总体的方面来看, 系统能量的利用率是比较低的, 其主要是因为输送油泵的功率与系统性能不相符合, 并且传统的原油加热锅炉的使用效率比较低。再次在进行油、气以及水分离的时候, 能源的消耗是比较大的, 并且井口原油的物质在进入到分离机以后, 一定要确保油和水能够很好的分离和沉降, 针对这样的情况, 在进入站点的时候, 必须要升高混合物质的温度, 它对于原油集输能源消耗具有非常大的影响。
从目前的现状来看, 各个油田都在大幅度的加快进行油田开发的力度, 针对这样的情况油田井口就有可能出现很高的含水量。与此同时还要一部分比较老的油田, 它们依然采用直接进入站点的方式进行热处理工艺, 这样就使得进行游离水加热的时候, 会吸收很多的热量, 从而就造成了非常严重的浪费。为了尽可能的减少原油在集输中的能源消耗, 在对中质原油和稠油进行处理的时候, 可以适量的加一些药来进行降粘, 为了将原油中的水分脱出, 可以适量的给油进行加温, 从而将输送过程的能源消耗降到最小, 这样就可以很大限度的降低生产的成本, 从而降低对能源的消耗。
3 原油集输储运节能技术和系统的优化运行
3.1 常温集输低耗的工艺技术
近些年, 随着油田开发的不断深入, 常温集输低耗的工艺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并且受到人们的高度关注。与此同时在对各个油田进行试验的时候, 一定要根据天气气候的条件、原油的物质性能以及开发阶段的实际情况, 这样就可以将其分为双管常温集油、单管常温集油以及掺低温水环状常温集油技术三种。其一, 双管常温集油主要是停止原来的渗水管线, 并且降低改变成集油管线。在计量的位置和井口处要对其进行适当的改造, 这样就可以使得主和辅助管道线能够一起进行输油, 采用这种方式任何时候都可以恢复掺水的工艺流程, 对于故障的处理以及冬天的开展井下面的工作也有非常大的好处。其二, 单管常温集油这种方式主要是停止原来的渗水管道线, 并且在生产的时候还要根据油田井口的压力和温度将液体直接输送到计量间。其三, 掺低温水环状这种方式在进行集油的时候, 主要是将计量组中间的油田井口利用一条集油管线将其串联在一起, 这样就形成了一个环形状的集油处理方式。其中环形状的一个端点是提供渗水的, 还有一个端点把油田井口内部产出的油气水等输送进入计量间的管道线中。从目前的形势来看, 在我国范围之内, 这种技术被广泛的应用于比较大的油田中, 并且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通常情况下, 油田采用常温进入站点和计量站常温外部输送两种方式, 并且在实施的过程中还应该取消单管加热井口锅炉、计量站的加热锅炉等, 这样不仅达到了节约能源的效果, 还降低的油田的投资成本, 从反而就有效的降低了管理的难度以及科学有效的提高了油田各个方面的效益。
3.2 油、气混输技术
最近几年, 油、气混输技术是一种新型的技术, 其具体的工艺流程就是在油田井口的三种物质, 例如:油、气、水进行分离之前, 采用混合输送的管道通过海底管道将这些物质直接的输送到处理终端处理器中, 这也是这种技术的整个工艺流程。与此同时在以往, 在进行油气采集和处理的时候, 可以使用天然气压缩机、三相分离器等, 只有这样才能有更好的做好油、气、水的分离和压缩。除此之外, 在采用这种技术的时候, 只要做好一条混合输送的管道和一台混合输送泵就可以了, 这样就可以简单的优化油气混合物的处理工艺流程, 并且减少设备投资的成本, 从而就能够很大限度的减少油田回报的投资时间, 以及提高油田开发经济和整体的效益。
3.3 油气节能处理技术
其一, 液体进行分离以后, 实现要运用比较高的温度对其进行脱水, 然后排出大量的游离水, 这样就可以负荷降低加热的要求, 从而就很大程度的节约了热能。其二, 要利用好进入站点的压力, 并且还要做好原油脱水、进入油罐等环节的工作, 并且还要取消脱水泵, 这样有效的节约了动力的成本费用。同时要想降低热能和动力的消耗, 在施工设计的时候, 可以减少储罐、动力以及加热设备的使用, 这样才能做到简化功能工艺流程以及节约资金的投资成本。油气处理是一个消耗能源的环节, 并且在以往的油气处理过程中, 一般情况下都非常的重视先进性、使用性以及可靠性, 但是其没有对经济性引起高度的重视, 因此油田在不断改革的过程中, 由于其对于节约能源、可靠性的要求在不断的加深, 所以必须要不断的优化运行的程序、简单的优化功能工艺流程, 从而才能够达到节约能源的目的。
3.4 新工艺、新技术的应用推广
在进行原油集输的时候, 由于其消耗了很大的能量, 所以要对技术和工艺进行创新。同时原油的消耗是由很多因素造成的, 这样要想大量的降低原油集输储存和运输过程中的能源消耗, 就一定要使用综合性比较强的技能技术, 这样就可以很好的改造不合理能源的消耗, 从而也能够科学有效的实现降低能源消耗的目的。当今时代, 我国的科学技术在不断的发展, 所以必须要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进行降低能源消耗, 从而就达到了节约能源的目的, 截止到目前为止, 我国油气集输处理技术已经做了很多工作, 并且具有很好的实践效果, 例如:高效率的使用设备和工艺技术。除此之外, 还要不断的创新新工艺和技术, 这样就达到了降低能源的消耗, 提高生产的效益的目的, 从而促进其向低能源消耗、高使用效率以及优质量的方向发展。
4 结语
现阶段, 我国油田在不断的开发, 这样就使得原油集输的工艺要求越来越高, 所以要想更好的适应油田有关单位的发展要求和需要, 必须对各个油田进行研究和分析。同时, 伴随着我国能源和资源的需求量不断的加大, 这样就必须要对石油能源进行高效率的使用。因此, 在进行原油集输的过程中, 一定要根据实际的情况采取有效的节能策略, 并且还要不断的创新技术, 从而才能够保证石油企业健康、稳定的发展。
摘要:在新时期, 对于油田建设的时候, 原油集输系统在整个建设过程中, 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位置, 但是在这一环节中也是消耗能源最多的, 基于此本文主要对原油集输储运节能进行了详细的探究。
关键词:原油集输,储运,节能策略
参考文献
[1] 廖家祺, 陈安民.炼油厂低温热回收利用的途径及技术[J].炼油设计, 2010 (12) 223.
[2] 李洁萍.炼厂硫回收及尾气处理工艺的现状与改进[J].河北化工, 2011 (01) 67-69.
原油集输与处理工程范文第2篇
1 油田原油污水工艺设施
目前, 很多油田原油污水工艺设施在处理污水方面都不达标, 油水分离的效果不佳, 达不到国家要求的排放量, 原来设计的污水处理工艺并不能有效改善污水的现状。所以, 要对污水处理设施进行改造, 可以采用水力旋流器使原油污水的排放达到标准要求。采用先进的设备进行改善原油污水处理不仅能达到环保的要求, 还能确保油田原油的稳定与可持续性发展。
2 油田原油污水处理工艺的缺陷及解决方法
2.1 设备和原油污水处理工艺
将3 个设备生产的油水混合物倒入生产分离器, 经过三相分离后, 分离出来的原油会在原油增压泵的作用下进行深度脱水, 经过深度脱水后的原油经过原油缓冲罐的处理后, 将原油进行外输。而经过分离后的污水混合物需要通过波纹板除油器进行除油, 再经过浮选器进一步除油, 最后将合格干净的水排出, 可排到河里或海里。
2.1.1 原油污水处理后含有油水混合物的情况
在分离器中进行分离时, 可能会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 油水混合物中的油和水并没有得到真正的分离处理, 油水分离的效果不明显。所以, 在原油污水处理工艺中可能会存在处理后的物质中含有油水共存的情况, 这也是后期需要及时注意和解决的问题。
2.1.2设备产液和设备处理能力的关系
通过对液体分流的处理能增加油水混合物在储备中的储存时间, 可以有效提高油水分离的效果, 能从根本上降低油田原油污水中的油的浓度。所以, 设备产液和设备的处理能力之间存在着莫大的关系, 只有设备的处理能力能有效提高, 才能更好的处理设备产液的水油分离效果。
2.1.3 设备产液与设备性能的匹配
实践证明, 由于产液中含有大量的腐蚀性介质, 会对设备、内部零件、纤细部位、管线或其他容器造成一定的影响, 所以, 最好要了解设备的匹配性能, 根据产液的属性来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比如, 可以在产液中增加防腐剂或者在设备上涂抹控制腐蚀物质的防腐层, 这也是为了长期保护设备的性能与使用年限。根据调查发现, 旋流器在原油污水处理中起到很好作用, 它具备体积小、处理能力大灯特点, 能有效满足有限平台的载荷采用旋流器来代替浮选器能达到油水分离更佳的效果。
2.2 相关解决方案
想要总体改造原油污水处理工艺的方案, 需要对设备和处理工艺进行分析, 从根本上改变最初的设计。比如, 从电脱水器中去掉高压电极, 从而使其失去脱水的功效;将原来的钢制管线换成PVC管线;可在上游增加高效的水力旋流器;去除油田原油的增加泵;降低其他平台的来液压力;采用旋流器来代替浮选器等等。采用旋流器来代替浮选器能有效达到水油分离的效果由于油水的密度不同, 最终使得水从水口出, 油从油口出。经过试验研究证明, 在对设备和处理工艺进行分析与处理后, 能确保油田的生产可持续性发展。此外, 还能通过增加相关设备让油水混合物在设备中多停留会, 确保油水分离的更彻底, 从而更好的实现油田原油的可持续性生产。
3 原油污水处理工艺改造的效果与效益
3.1 工艺改造后运行的效果
对原油污水处理工艺改造后为油田的提液挖产留下了很大的发展空间, 为实现了油田的可持续性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据实际情况的数据显示:经过改造后的污水处理工艺大大的提高了油和水的分离效果, 达到了对原油外输的要求标准, 能从根本上确保油田提液的可持续性发展。所以, 原油污水处理工艺改造的效果还是值得肯定的。
3.2 工艺改造后经济效益分析
某油田在原油污水处理工艺的改造方面的投资大概是1000 万元, 主要花费在改造管线、设备, 购买设备, 施工等多方面。如果油田的总产液量是10000m3/d, 原油污水能减少240kg d的原油排放量, 所以, 能一共能减少86t的原油排放。如果按照每桶原油是50 美元计算的话, 那么, 每年就能收回21 万元, 这将远远的超过它所带来的经济效益。改造后的设备能大大提高油和水的分离效果, 进一步提高经济效益。预计, 油田在半个月左右就能收回当初投资的全部资金。所以, 油田原油污水的工艺改造后不仅能做到更环保还能提升经济效益。
4 结语
目前我国在油田原油污水的处理工艺上还存在很多不足还需采用科学、合理、全面的解决方法进行针对性的改造。某油田原油污水经过处理和改造后, 能有效解决原油污水不达标或者其他问题, 从而进一步提升提液系统处理的能力, 这不仅确保油田的可持续性发展, 还为其他油田提供全面且系统的经验与借鉴方法。
摘要:随着我国对油田原油的不断开发, 原油中的污水会直接影响对油田开发的效果, 所以提高污水处理工艺这项工作势必在行, 这样才能更好的保护地下环境, 促进油田原油的可持续发展。目前油田原油污水主要存在不合理的经济适用、过长的工艺程序及较高的成本, 所以, 在对原油污水工艺改造时应全面的针对性的进行改造。本文主要是通过借鉴相关文献来具体分析某油田污水处理设备的性能、原油污水处理工艺缺陷、解决方法及改造后的效果与效益。
关键词:原油污水,污水处理工艺,改造
参考文献
[1] 乔炜.吐哈油田油井采出水处理方法研究及应用[D].中国地质大学 (北京) , 2013.
[2] 蔡钊荣.油田含油污水处理及回用技术[D].中国海洋大学, 2006.
[3] 陈衡.油田高含聚采油废水油水分离剂技术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 2006.
[4] 罗香婷.浅谈油田原油开采污水处理设备改造措施[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 2012, 02:292.
原油集输与处理工程范文第3篇
围油法在漏油事件前期效果比较好, 人们会用泡沫塑料隔绝燃油, 防止扩散, 再用撇乳器吸取, 将其泵入一个回收罐, 上岸后在对原油进行处理。但应对原油泄漏难度很大, 泡沫塑料只在海浪很小的时候有用, 想回收20%的原油都是做不到的。大部分石油不仅会与海床, 海底沉积物结合, 还有可能会蒸发到大气中, 造成一定的污染。
燃烧法是处理海上原油泄露的所有方法中最简单易行的方法, 它只需要专业人员在原油泄露区放一把火即可, 该法适用于泄露原油厚度为2毫米。但由于原油在海水面上, 燃烧掉的只是原油中的一小部分可燃物, 其它不可燃物还将继续留在海中与海里的其它物质结合成稠状物。而且, 使用此方法处理后, 海水中将会留下更难处理的石油残渣, 燃烧生成的气体会造成大气污染。
分散剂法是海上漏油事故中用得最多的一种方法, 其原理是降低油/水的见面张力, 借助海浪的力量, 在海水波动与湍流的作用下, 将成片的漏油分散成小颗粒, 稀释于整个水体中。[]这个方法可以使原油的浓度降低到微生物可以分解的程度。
吸附法是有关部门出动直升机对溢油区域进行严密监控, 出动各类清污船、渔船、清污专业人员, 投入大量围油栏和“吸附颗粒”。[]围油栏漂在水面上, 围成圈将污染油包围起来, 缩小面积, 防止其扩散。当污染区域被围油栏围住后, 即可让清污专业人员往原油泄露区域抛洒“吸附颗粒”, 当白色吸附颗粒变色后, 便可用合适的工具将其捞起清除;或用孔径比吸附颗粒小的网具将变黑的吸附颗粒围进网里, 然后收起清除。这类白色吸附颗粒不是一般的吸附颗粒, 而是具有无味、无毒、不燃、憎水、隔热性能强、吸附性能好的白色的环保颗粒。如果受污区域较小, 而且远离海岸线, 可以利用麦秆、聚苯乙烯、泥炭等物质吸收泄露原油, 然后把它带到海岸上进行较为集中的处理。
目前治理原油泄漏比较有效的方法可以采用微生物方法。23万吨嗜油微生物制剂被投放至海洋, 来帮助处理大连泄露的石油。在2010年墨西哥湾原油泄漏事件发生后, 嗜油菌以大大超乎人们想象的速度清理了大批漏油。
在新的海上原油泄露处理方法中, 概念海洋吸尘器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这款设备会由直升飞机或船只向海洋表面投放, 它可以跟踪漏油来源, 并专注于一个方向进行清理。它会在“吸入”污染海水后, 进行过滤, 将清洁海水再度释放出来。整个清洁过程依靠H2O电池供电, 波浪运动为其提供能量。该方法正处于研究阶段, 是否适用于大面积泄露原油的处理还有待研究。
图表2概念海洋吸尘器工作原理图 (图文来自泡泡网)
在最新的原油泄露处理方法研究中, 我国中科院等离子体所课题组人员通过层层自组装技术, 以钛酸盐纳米带和聚乙烯亚胺为原材料, 构建了可塑性的纳米多孔薄膜材料, 对放射性核素Sr和Cs有优异的富集与吸附性能, 并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实现快速去除。与此同时, 再在薄膜表面覆盖一层挥发性有机硅后, 得到疏水性薄膜, 对水体中的油性物质具有出色的选择性和快速吸附能力, 其吸附容量高达自身质量的23倍。这个发现在为我国在这片领域的空白填上了属于我们国家的知识。
以上各种海上原油泄露处理方法中各有优缺点, 在实际的漏油事故中, 所采取的补救措施一般会根据泄露地点的地理环境、气象条件、所具劳动力将物理、化学、生物三种方法综合, 从而达到最好的效果。但现今无法避免的是, 漏油事故一旦发生, 其所带来的危害与损失仍然是严重、长期、难以预见的。因此与考虑漏油事故后的补救措施相比, 更重要的是防范于未然!
摘要:随着现代经济的快速发展, 机械设备使用率越来越高。因此, 对石油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由于各方面的原因, 海洋中的溢油、漏油、泄油事故有增无减, 如何对泄露的原油进行后处理是当今世界所要面临的主要问题。
关键词:原油泄露,处理,有效,新型
参考文献
[1] 王建英, 李伟.水上灾害事故特点及处置对策研究[J].中国应急救援, 2013, No.3802:2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