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字规范管理制度范文第1篇
但是,在社会的不断发展中,语言却不知不觉地“变了味”。拿汉语来说,仅中国就有着泱泱13亿人口,但就是一种汉语,56个民族就能说出50多个不同的版本,不止是民族的差异,中国南北方同民族人民的口音还不同呢!
教师,是使用汉语的一份子,他的语言文字规范标准对祖国的下一代至关重要,但我自认为,我们的汉语水平基本达到了国家普通话的水准,但也有不足。比如我常说幼儿为娃娃,是常叫OK,因为我也是流行语使用的一份子。虽然这只是一种流行语,但这也是一种较严重的语言扭曲。
除了语言,文字的使用也逐渐被语言所“传染”,乱改动成语,字词发音不准,简直可以用“猖狂”形容。
大街上,商店上的招牌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服装店有“百衣(依)百顺”、“衣衣(依依)不舍”。打开电视有默默无蚊(闻),随心所浴(随心所欲),乐在骑(其)中甚至在我平常做题的时候,都会
经常遇到成语滥用改错的题。天哪,这还是我们洋溢着茶香的汉语吗?
可能因为我是小学语文教师,见到不规范的语言与文字就有种本能的排斥与不满。我也是继承语言与文字文明的一份子,我不想让本民族独特的文化变得不再是本民族的,而成了各种“文明”的结合体。我一定会尽自己的力量,让周围的语言与文字越来越标准,让我中华的文明正确的继承下去!
语言文字规范管理制度范文第2篇
创建汉语言文字精神文明活动规范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创建文明校园为抓手,认真学习贯彻素质教育精神,提高办学质量。进一步落实创建文明工作,争取学校创建文明工作再上一个台阶。
二、本工作目标:
(一)健全组织机构和制度,发挥应有作用
加强领导班子自身建设,充分发挥各班主任及代课教师职能。校领导要深入教学第一线,勇挑重担,以身作则,真抓实干。作风上讲民主,关系上讲和谐,思想上讲开拓,管理上讲严密,学习上讲经常,工作上讲扎实。精诚团结,明确职责,分工协作。
(二)加强德育工作,促进精神文明建设
1.切实加强学校德育工作的领导和管理。校领导要充分发挥核心作用,把德育工作列为重要议事日程,进行专题研究和部署。要形成校长班主任、各科任教师三个工作层面,抓好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三结合”,上上下下、纵横交错、校内校外相互配合、全方位的德育工作网络。 2.建立健全德育工作制度。抓好德育工作,要实行科学管理,要遵循学生的心理和生理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建立健全工作制度,制订切实可行的工作
计划。
3.重视德育工作队伍建设,提高德育工作队伍的能力。选派事业心、责任感强,教育思想端正,热爱学生,作风正派,有较强组织管理能力和教学水平的教师担任班主任。通过学习德育文件、德育理论、现场观摩等途径和形式,增强班主任的光荣感和责任感,提高班主任的理论水平和工作能力。 4.加强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小学生的德育教育,以其年龄特点,要侧重于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把《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教育、训练列入学校工作计划和班队计划。
5.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德育网络体系,全面推进德育工作。德育工作是学校教育的首要环节,要根据学校的工作实际,不断充分和加强德育领导班子,建立一支“管理育人,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的德育工作队伍。 6.充分发挥班队组织的作用,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教育活动少队活动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途径。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要着眼于学生思想的发展,着眼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创造性地开展少先队工作。
(三)切实加强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
学校把精神文明建设列入学校重要议程,语言文字规范化是精神文明创建的窗口工程。 本争创区级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
1.努力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通用语言文字法》的相关条款,让普通话成为校园语言,把规范字作为教师书写、学生学习用字。
2.开展清扫校园不规范用字活动和校园普通话竞赛活动。
(四)优化育人环境
1.优化育人环境,把教师能否做到平等对待家长,热爱学生,作为衡量一个教师文明程度高低的标准之一。提倡使用文明语言,禁止使用教师忌语,使“您早、老师好、对不起、再见”成为学生自然口语,使学校真正成为孕育文明的摇篮。
2.加强校园绿化、美化、硬化和卫生工作。各班开展卫生评比,让学生养成人人讲卫生的好习惯,校园内无脏、乱的地方。
3.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对学生进行艺术熏陶。校园本身就是学生接受艺术教育的乐园,我们注重发挥它“美”的特殊作用。让校园每一寸土地,每一面墙壁,每一项细小的设计都能给人以美的感染,艺术的熏陶,使学生感受到健康向上,奋发进取的力量,使其精神得到净化。
(五)加强学习,努力提高教师业务素质
1.要求教师学好两本书,来提高教师理论水平。要求教师每学期写一篇读书笔记,一至两篇教学论文。
2.举办教职工粉笔字竞赛活动。把普通话教学考核列入教师考核基本项。
3.提高课堂教学水平。开展听课、说课和观摩教学。写一篇优秀论文,设计一份最佳课件。要求老年教师,总结经验,更新观念,带好徒弟。通过以
上途径,提高了全体教师课堂教学水平。
(六)加强双常规管理
语言文字规范管理制度范文第3篇
所在学校
性别
年级
一、判断下列带点的字注音是否正确。
教室shi(
) 调皮diao( ) 载重zai( )
围绕rao(
)
二、判断下列词语的用字是否规范。
按装(
)
兰天白云(
) 迫不及待(
) 目不转晴(
)
拾金不味(
) 重迭(
) 调兵遗将(
)
兴高彩烈(
) 一丝不荀(
)
三、选择正确答案。
1.普通话以(
)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 为语法规范。 A.北京语音
B.汉语拼音
C.北方方言
2..经国务院批准,自1998年9月份第三周是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2009年9月14日至20日是第( )届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
A.十一
B. 十
C. 九
D 八
3.永字的笔画数是(
)
A 4画
B 5画
C 6画
D 7画 4.《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十九条规定(
)
A国家推广普通话
B国家大力推广普通话
C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
普通话水平测查(学生用)
目的: 通过抽样,考察普通话的基本水平和交际应用能力 对象:学生组,各56人 测查方式: 朗读、谈话
朗读内容:学生从本年级所学课文中任选一篇(300字左右);
谈话内容:
1.学校是否成立了语言文字工作领导小组?
答:有,金曙升校长是组长,帅奇芳副校长具体分管。
2.学期学校开展了哪些有关推广普通话的活动?
答:错别字纠正比赛、有小主持人兴趣班,每周三上课、和林学院《东湖之声》广播电台联合办了《没大没小》栏目、中队里开展了啄木鸟行动在校园和街上找错别字、纠错活动、有些班级还出了语言文字专题的墙报、《中华少年》、《六一献词》等名篇朗诵,和现代快板参加六一汇演、进行了学生呢个基础知识考试等。学校校园网还专门开辟了语言文字学校创建专栏(在学习天地版块)。德育处还组织开展了推普周活动。
3.教师上课是否用普通话,有何措施?
答:都用普通话,教师使用普通话纳入教师业务考核的。 4.师生交谈是否用普通话? 答:用。
5.集会、广播是否用普通话? 答:用。
6.参加了街头社会用字调查工作吗?
答:少先队组织同学参加的。其他学生布置了作业。 7.我们有哪些旅游景点,你去过哪些地方?
答:很多:天目山、清凉峰、太湖源、青山湖、神龙川----- 8.大会领导讲话用方言还是普通话? 答:都用普通话的。
9.否进行过语言文字规范化知识的相关培训? 答:进行了,主要以班级为单位,还进行了考试。
10.对学校语言文字工作有何意见或建议。
(答:希望在筹建中的少儿电视台尽快开播。------)
座 谈 提 纲
(学生用)
一、必答题
1. 学校对学生在“说普通话、写规范字”方面有什么样的要求?
答:在校期间与老师、同学交流必须使用普通话。发现有错别字及时改正-------- 2. 你知道学校创“语言文字示范校”这件事情吗?请谈谈你的想法。
答:知道。(很有意义,对我们学习语文有帮助,还可以丰富我们的学习生活-------)
二、随机提问
就有关疑问进行质询(结合实际拟定)
汉字测查试卷
(学生用)
要求:1. 10分钟完成。 2.注意字迹工整规范。
一、听写部分
1、词语 (15个)
2、成语(6个)
3、句子
二、根据拼音写汉字。 jing
ye
si li
bai
chuang
qian
ming
yue
guang yi
shi
di
shang
shuang
ju
tou
wang
ming
yue
di
tou
si
gu
xiang
汉字应用能力测查试卷
(学生用)
所在学校:
年级:
姓名:
一 、字
潮
拂
缠
痕
辞
迅
速
轮
棒
定
二 、词语
粉笔
创作
宣传
变化
农村
标准
光辉
群众
招呼
和平
三、成语
融会贯通
心平气和
足智多谋 孜孜不倦
急流勇进
丰富多彩
四、短语
1.记人之善,忘人之过。
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3.不知则问,不能则学。
在语言文字规范化会议上的讲话
临江市建国小学 李丽娟
语言文字是交际的工具和信息的载体。推动语言文字的规范化、标准化,是普及文化教育、发展科学技术的一项基础工程,是学校义不容辞的责任。它对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实现国家提出的新世纪“普通话初步普及”、“汉字的社会应用基本规范的目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和市语言文字委员会的规定,学校语言文字工作中的长期目标是:教师
和学生的普通话水平达到规定的要求,师生在教育教学、宣传、会议等集体活动中使用普通话;整个校园用字规范化、交谈普通话;校内所有公示牌、专刊、通知栏,上板报的制度、办法及所发文件、通知、文字材料都应逐一监督审查,对不规范用字现象一经发现,应及时纠正并整改。
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是加强学校管理,树立学校良好形象,提高师生员工素质的一项重要工作,只有全体师生行动起来,才能切实做好普及普通话和用字规范化的宣传教育工作,当好社会语言文字规范化的表率,为我国新世纪的语言文字工作目标作出贡献。
普通话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 也是我国的国家语言。积极普及普通话并逐步提高全民说普通话的水平,是国家推广普通话的工作方针,也是一个民族文明的标志。学校是普及普通话的基础阵地,学校普及普通话既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普及和提高全社会普通话应用水平的根本途径。为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通用语言文字法》,普及普通话,实施社会用字规范化,使语言文字在社会生活中更好地发挥作用,我校以推普工作为契机,努力促进和推动本校语言文字规范化的开展,加大语言文字规范化的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的语言文字宣传环境。
强化思想意识,充分认识讲普通话对提高一个学校文明的重要性。讲普通话,写规范字,增强语言文字规范意识,提高语言文字应用能力,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讲普通话,写规范字”已逐步成为广
大师生的自觉意识,师生共同创造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使学校不断的向社会输送掌握民族共同语言的合格人才。
学校是推普的主阵地,培养师生掌握规范的语言是素质教育的一个方面,为培养师生良好的语言素质,保证师生学好、说好普通话,我校要把推普工作纳入到日常的教育教学之中,使其成为教学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是推进语言文字工作规范化、标准化的基础,要强化教师的榜样示范作用,发挥课堂教学,尤其是语文教学的主渠道作用;规范学生的言行;开展各种推普活动。在生活中提醒写规范字,不乱用繁体字或不规范的简化字,促使社会文字规范化、标准化。
语言文字规范管理制度范文第4篇
语言,是人与人交往的桥梁。
语言,是人与人共同的结晶。
在偌大的世界上,有着数不清的语种。汉语,英语,法语,日语,韩语其中使用人数最多的是汉语,使用范围最广的是英语。每个国家都会有相当比例的人会2种以上的语言。所以,语言对人类乃至整个世界都有着重要的意义。但是,在社会的不断发展中,语言却不知不觉地“变了味”。拿汉语来说,仅中国就有着泱泱13亿人口,但就是一种汉语,56个民族就能说出50多个不同的版本,不止是民族的差异,中国南北方同民族人民的口音还不同呢!
中学生是使用汉语的一份子,但我自认为,我们的汉语水平基本达到了国家普通话的水准,但也有不足。比如“我”常说为“偶”,“同学”变成“童鞋”,“什么”变成“虾米”,还有很多。以上的例子连我也不曾“幸免”。因为我也是流行语使用的一份子。虽然这只是一种流行语,但这也是一种较严重的语言扭曲。
我是东北人,在东北的方言中,“俺”,“那尕哒”常常会出现,虽然方言也是一种地域特色,但这对人民的交流和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是绝没有什么好处的,所以方言也成为语言的一大隔阂,而对于这种隔阂,实在是没有哪一种最妥善的解决方法。
以上仅只是一些语言上的问题,流行语尚且有药可解,但方言实在是无药可救了。流行语只要每一个人都注意一些,就不会影响语言的发展。而方言则是一个地域中的人在数千年中人们所形成的语言习惯,根本做不了改变。我身为语言使用者的一份子,决不能看着语言就这么被时间的流沙和“文明”的进步淹没。我一定要从自身做起,克服语言使用上的坏习惯,让正宗的汉语发展下去。
除了语言,文字的使用也逐渐被语言所“传染”,乱改动成语,字词发音不准,简直可以用“猖狂”形容。
大街上,商店上的招牌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服装店有“百衣(依)百顺”、“衣衣(依依)不舍”。打开电视有默默无蚊(闻),随心所浴(随心所欲),乐在骑(其)中甚至在我平常做题的时候,都会经常遇到成语滥用改错的题。天哪,这还是我们洋溢着茶香的汉语吗
?
在看一些大型典礼或晚会的时候,也常有发音不对的地方。今年,我在看中央电视台举办的某颁奖典礼的时候,主持人竟然也读错音,中央电视台的主持人可是国家最优秀的主持人了,竟然也犯把“给(ji)予”读成(gei yu)的错误。当时,我真的有种想重新领他们上小学进修的冲动,于是,当时我就决定要尽自己的力量改变周围人对它的错误读法。
文字也是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决不能让错误的文字误导人们,也决不能让错误的文字蒙蔽人们的双眼,进而错误的发扬下去!
在我的生活中,语言与文字是对我万分重要的。首先,我每天都在使用它。其次可能因为我是语文课代表,见到不规范的语言与文字就有种本能的排斥与不满。还有我也是继承语言与文字文明的一份子,我不想让本民族独特的文化变得不再是本民族的,而成了各种“文明”的结合体。我一定会尽自己的力量,让周围的语言与文字越来越标准,让我中华的文明正确的继承下去!
在不断进化的社会中,就让我们的文明不变,语言和文字不变吧!
普及语言文字标准化与我们每个人都有着脱不掉的关系,这是我们共同的责任,我是,你也是。
汉字是我国一门悠久的历史文化,已经有5000多年的历史了。文字的出现给中华民族翻开了崭新的一页。语言在政治上,它有利于维护国家的主权和尊严,有利于民族团结,有利于政令畅通;在经济上,有利于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形成,消除方言隔阂,促进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和不断完善、繁荣;在文化上,有利于继承和弘扬民族传统文化,增强民族凝聚力;在科技上,它直接促进了计算机、通讯等信息产业的发展,并影响到其他一切高新技术的应用推广;在教育上,有利于培养高素质人才,为社会发展和进步提供必要的人力资源。可是随着社会的发展,错别字越来越多了,有的还是故意弄成这样。比如现在的人老是把“什么”说成“虾米”,把“同学”说成“童鞋”,把“我”说成“偶”这些虽然是一些流行语,但是对哪些刚刚学认字的孩子是十分不良的。
对了,现在还十分流行错字呢!像那些街道上的商店招牌就是个例子,卖衣服的是“衣衣(依依)不舍”,卖蚊香的是“默默无蚊(闻)”,卖电动车的是“乐在骑(其)中”这些看多了,连我也有时候也会写错。天哪,这还是中国汉字吗?
有一次,老师把我们交上去的作文分了下来,还把某位同学的作文拿来“展示”:今天,我到我外婆家了,外婆一贝(见)我来了,就兴致勃勃的(地)跑出来迎妾(接)我。还给我敖(熬)了鸡汤,我见了两眼放光,一口气把她(它)喝了下去,肚子快被掌(撑)破了。外婆它(她)人真好瞧瞧这一段话里就有7个错别字。逗得我们哄堂大笑,那位“创作者”只好把头埋得更低了。
不仅仅在字上有错误,在语言上也有很大的错误。有一天,我在看新闻联播,听说里面的主持人都是经过多轮选拔才选出来的,可没想到里面的主持人也这样,把倒数(dào shǔ)说成了倒数(dǎo shù)。那时,我好想帮他改正错误啊!
我好想把那些乱用错别字和老写错别字的人抓出来,好好地教育他们一顿,跟他们所以说语言与文字的重要性,让他们改正错误,使中华更加美好。
语言文字规范管理制度范文第5篇
一、常规管理
1.将语言文字工作列入学校常规管理工作中,分管领导每 学期至少召开2次会议。
2.将语言文字工作纳入学校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内容,营造语言文字规范化氛围,主管领导认真检查落实。
3.校园设警示标语牌、永久性标语牌;在学校走廊、张贴有关于讲普通话的宣传标语,时时提醒学生养成加强说普通话的意识;在教学楼、图书室等公共场所设“请说普通话,请用规范字”的提示牌;使校园内形成人人都说普通话,都使用规范汉字的氛围。 4.对校内所有公示牌、上墙的制度、办法及所发文件、所写文字材料负责监督审查,对不规范用字现象要立即纠正、整改。
5.校名牌、楼名牌、室名牌及校徽;学校的公文、文件头和校刊校报的刊头报头学校的公章、印鉴、图章;自编自印的各类印刷品等几个方面的用字必须规范化、标准化。
二、教学管理
1.教师在课堂教学和日常教育中应使用普通话,在板书、批改作业、家校联系册、科研论文、案例等中写规范汉字;每学期对教师教案、板书、论文、科研材料等进行一次抽样检查。 5。在听课、评课等教研活动中将用语用字规范作为考核指标之一。
3.加强对各类教材、教辅读物、讲义、试卷、教案、等用语用词的规范审核把关。
4.把普通话口语课作为拓展型课程,纳入教学计划,固定任课教师,使用统一教材,着重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
三、师资管理
1.将普通话合格作为录用教师条件,新教师上岗条件,教师续教育内容。
2.把语言文字应用能力作为对教师业务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 3.将普通话和规范汉字使用能力纳入教师业务学习、职后培训、教学基本功训练的基本内容。
四、学生管理
1.“各科教学都应加强对学生规范意识和能力进行培养”和“作业规范”提出了明确要求:课堂中与教师和同学交流必须使用普通话,语言力求清晰明了。作业书写工整,不写繁体字、异体字、错别字。
2.学生在校园内讲普通话,写规范字是学生行为规范的基本要求。
3.将语言文字规范意识、语文综合能力等纳入学生评优评先的基本条件。学生不会说普通话的,不能评为“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
五、德育工作
1.开展多层次的普通话演讲、朗诵、书法及规范字知识竞赛、口语表达争章活动,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水平;每年9月开展“推普宣传周”活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
2.校广播站每学期播出宣传语言文字规范化的内容2次以上;每学期出1期以上的专题黑板报,积极宣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
3.开展形式多样的推普活动;开展普及普通话专题宣传活动,提高师生语言文字水平;开展综合性社会实践活动,参与社会语言文字工作,促进语言文字规范化。
六、奖惩制度
1.教师要积极参与普通话培训和测试,不断提高自身规范用语水平,语言文字规范的要求纳入到教师业务考核和教学基本功能力考核中,考核结果作为聘用,晋级和评优的条件之一。
2.学校拨出一定的活动经费,用于对本校师生开展各类常规活动竞赛的奖励。
3.在语言文字规范化活动中,对于做得好的个人和班级作为评选优秀个人和优秀集体的依据之一。
语言文字规范管理制度范文第6篇
一、常规管理
1.将语言文字工作列入学校常规管理工作中,分管领导每 学期至少召开2次会议。
2.将语言文字工作纳入学校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内容,营造语言文字规范化氛围,主管领导认真检查落实。
3.校园设警示标语牌、永久性标语牌;在学校走廊、张贴有关于讲普通话的宣传标语,时时提醒学生养成加强说普通话的意识;在教学楼、图书室等公共场所设“请说普通话,请用规范字”的提示牌;使校园内形成人人都说普通话,都使用规范汉字的氛围。 4.对校内所有公示牌、上墙的制度、办法及所发文件、所写文字材料负责监督审查,对不规范用字现象要立即纠正、整改。
5.校名牌、楼名牌、室名牌及校徽;学校的公文、文件头和校刊校报的刊头报头学校的公章、印鉴、图章;自编自印的各类印刷品等几个方面的用字必须规范化、标准化。
二、教学管理
1.教师在课堂教学和日常教育中应使用普通话,在板书、批改作业、家校联系册、科研论文、案例等中写规范汉字;每学期对教师教案、板书、论文、科研材料等进行一次抽样检查。 5。在听课、评课等教研活动中将用语用字规范作为考核指标之一。
3.加强对各类教材、教辅读物、讲义、试卷、教案、等用语用词的规范审核把关。
4.把普通话口语课作为拓展型课程,纳入教学计划,固定任课教师,使用统一教材,着重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
三、师资管理
1.将普通话合格作为录用教师条件,新教师上岗条件,教师续教育内容。
2.把语言文字应用能力作为对教师业务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 3.将普通话和规范汉字使用能力纳入教师业务学习、职后培训、教学基本功训练的基本内容。
四、学生管理
1.“各科教学都应加强对学生规范意识和能力进行培养”和“作业规范”提出了明确要求:课堂中与教师和同学交流必须使用普通话,语言力求清晰明了。作业书写工整,不写繁体字、异体字、错别字。
2.学生在校园内讲普通话,写规范字是学生行为规范的基本要求。
3.将语言文字规范意识、语文综合能力等纳入学生评优评先的基本条件。学生不会说普通话的,不能评为“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
五、德育工作
1.开展多层次的普通话演讲、朗诵、书法及规范字知识竞赛、口语表达争章活动,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水平;每年9月开展“推普宣传周”活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
2.校广播站每学期播出宣传语言文字规范化的内容2次以上;每学期出1期以上的专题黑板报,积极宣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
3.开展形式多样的推普活动;开展普及普通话专题宣传活动,提高师生语言文字水平;开展综合性社会实践活动,参与社会语言文字工作,促进语言文字规范化。
六、奖惩制度
1.教师要积极参与普通话培训和测试,不断提高自身规范用语水平,语言文字规范的要求纳入到教师业务考核和教学基本功能力考核中,考核结果作为聘用,晋级和评优的条件之一。
2.学校拨出一定的活动经费,用于对本校师生开展各类常规活动竞赛的奖励。
3.在语言文字规范化活动中,对于做得好的个人和班级作为评选优秀个人和优秀集体的依据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