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内容
普通动物学期末试题
来源:火烈鸟
作者:开心麻花
2025-09-19
1

普通动物学期末试题(精选9篇)

普通动物学期末试题 第1篇

装 订 线

期末考试

班级: 学号: 姓名: 普通心理学试题

说明:本试卷共有六个大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考生注意: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学号.姓名等项内容填写在答题卡上。

2.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第Ⅱ卷用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答案无效。

一.单选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人的心理现象可分为()A.心理过程和个性倾向性 C.认识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 2.心理是()

A.脑的机能 B.心脏的机能 A.视觉 B.知觉

C.脑与心脏协同活动的结果

D.记忆

D.形象记忆

D.脊髓的机能

3.看到一面五星红旗,这时的心理活动是()

C.感觉

4.一般说来,文艺工作者擅长()

A.动作记忆 B.逻辑词语记忆 C.听觉和运动记忆 A.逻辑思维 B.直觉思维 C.形象思维 D.动作思维

6.具有渲染作用的,比较微弱而持久影响人的整个生活的情绪状态叫()A.激情 B.应急

C.心境

D.情感 D.马斯洛 D.色彩鉴别能力 D.广阔性 7.期望理论是心理学家__________做的一个课堂中的皮格马利翁实验提出的。A.巴甫洛夫 B.罗森塔尔 C.冯特 8.下列哪一种是一般能力()A.记忆力 A.持久性 B.节奏感 B.效果性

C.曲调感 C.倾向性 9.小李是数学系的高材生,但李也喜欢外语、历史、体育、音乐、象棋,这是他兴趣的()10.下列学生属于胆汁质的是()

A.孤僻、敏感、情绪发生慢而强

B.轻率、敏捷、情绪发生快而多变 5.未经逐步分析,迅速对问题的答案作出合理猜测,设想或突然领悟的思维是()

B.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 D.心理过程、心理状态和个性心理 3.考试结束,监考员将试题卷.答题卡一并收回。

C.沉着、淡漠、情绪发生慢而弱

D.热情、粗暴、情绪发生快而强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心理过程包括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2.人的心理的实质是 对客观现实的。

3.记忆的基本过程有、、和回忆。4.知觉是人脑对客观事物 的反映。5.指向性和集中性 的两个重要特点。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16分)

1.反射

2.感觉阈限 3.创造思维 4.道德感

四.判断题(正确的在题干后打√,错误的打×并改正。每小题2分,共10分)

1.性格无好坏之分。()

2.长时记忆的容量是7±2个组块。()3.遗忘就是永远都无法回忆或再认。()

4.心境是指强烈.短暂.爆发式的情绪体验。()5.不与克服困难相联系的行动不是意志行动。()

五.简述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1.注意的功能有哪些? 2.简述影响学生识记的因素。3.引起心境的原因有哪些? 4.简述意志的品质。

5.简述情绪和情感的区别与联系。6.简述能力与知识的关系。

六.论述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

1.举例说明气质与性格的关系。

2.面对激烈的社会竞争,你认为个人应如何树立自信?

普通动物学期末试题 第2篇

广东省顺德市教研室 唐创强

一、你会选吗?(将答案的代号填入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50分)1.植物进行呼吸作用的主要场所是()A.叶绿体

B.线粒体

C.细胞质

D.细胞核 2.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主要是()A.脂类

B.蛋白质

C.糖类

D.维生素 3.用语言进行交流开始于()

A.古人类

B.古代人类

C.近代人类

D.现代人类 4.下列食物成分中,不能为人体提供能量的物质是()A.蛋白质

B.糖类

C.脂肪

D.维生素 5.要用鼻呼吸是因为()

A.鼻腔可以过滤、湿润和温暖吸入的气体

B.鼻腔是气体进出肺的唯一门户 C.可以通过鼻腔黏膜,感受气味的刺激

D.鼻腔可以多吸入氧气 6.下列哪项计划生育措施有利于提高人口素质?()A.晚婚

B.晚育

C.少生

D.优生

7.下列分别为四个同学的胸围差,呼吸功能最好的是()A.8 cm B.7 cm C.6 cm D.5 cm 8.泌尿系统的组成是()

A.肾动脉、肾静脉、肾脏、肾单位

B.肾脏、肾小球、肾小囊、肾小管 C.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

D.肾单位、肾脏、输尿管、收集管 9.血液的组成是()

A.血浆、血小板

B.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 C.血浆、血细胞

D.血浆蛋白、葡萄糖、氨基酸、水 10.健康人的尿液中,检测不到的物质是()A.尿素

B.蛋白质

C.无机盐

D.水 11.人体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是()A.口腔

B.胃

C.小肠

D.大肠 12.胰岛素的主要作用是()

A.降低血糖浓度

B.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C.促进生长发育

D.升高血糖浓度 13.血液中,有运输氧功能的是()A.血浆

B.红细胞

C.白细胞

D.血小板 14.参与身体全部物质交换的是()

A.体循环

B.肺循环

C.冠脉循环

D.血液循环 15.人体内分泌系统中,能分泌生长激素的是()A.甲状腺

B.性腺

C.胰岛

D.垂体

16.在紧急情况下,哪些血型的血可输少量给其他血型的人?()A.O型

B.A型

C.B型

D.AB型

17.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A.神经

B.反射弧

C.神经元

D.脊髓

18.不论远近的物体,正常人都能看得清楚,这是由于()A.视网膜可以前后移动

B.晶状体凸度可以调节 C.瞳孔大小可以改变

D.眼球的前后径可以变化

19.在青春期,生殖器官发育加快,与此关系最密切的是()A.性激素

B.甲状腺激素

C.生长激素

D.胸腺激素 20.眼球内有感光细胞的结构是()A.角膜

B.虹膜

C.巩膜

D.视网膜 21.人类大脑皮层中特有的中枢是()

A.视觉中枢

B.语言中枢

C.躯体感觉中枢

D.躯体运动中枢 22.吸入气或呼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A.二氧化碳

B.氧气

C.氮气

D.其他气体

23.用含某种激素的饲料喂养蝌蚪,能缩短发育时间,饲料中所含的激素是()A.性激素

B.生长激素

C.胸腺激素

D.甲状腺激素 24.神经系统由什么组成?

A.胸、脊髓

B.脑、脑神经、脊神经 C.中枢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系统

D.神经中枢、周围神经系统 25.下列保护我国植被的法律是()

A.《大气污染防治法》《野生动物保护法》

B.《水污染防治法》《水土保持法》 C.《噪声污染防治法》《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法》 D.《森林法》《草原法》

二、你能完成吗?(30分)

(一)填空(20分)

1.在检验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中,把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隔水加热,其作用是

,要加热到叶片变成 为止。

2.人体的内分泌系统由

组成,分泌的对身体有特殊作用的物质叫

,它随着

输送到全身各处,对人体的生长发育和生殖等生理活动有重要的调节作用。

3.外界的声波经过

传到

,其产生的振动通过

传到

,刺激了耳蜗内对声波敏感的,这些细胞就将声音信息通过听觉神经传给

的一定区域,人就产生了听觉。

4.在甲、乙两支试管内各注入2毫升糨糊,然后向甲试管内滴入清水2毫升,向乙试管滴入唾液2毫升,振荡后将两支试管放入

左右的温水里保温,约过10分钟,取出冷却,分别滴入两滴碘液,结果甲试管

,乙试管

,原因上是_________。

5.呼吸系统具有适合与外界进行

的结构和功能;呼吸道具有保证

的结构;肺具有与

相适应的结构特点。

6.在动物和人体内,干细胞能经过细胞的 和

,产生各种各样的细胞,进而形成不同的组织和器官。

(二)识图(括号内填编号,10分)

1.下图为人体心脏构造图,请回答:(5分)

(1)在心脏的四个腔中,开始肺循环的是()。

(2)17世纪,哈维用捆扎手臂的实验证明:

。原因是与控制血液方向相关的构造()和()

只能朝一个方向打开,保证血液按一定方向流动。

(3)经过肺循环,血液由静脉血变成动脉血,是由于

。2.下图为肾单位的结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5分)

(1)用编号和箭头表示肾单位内液体的流动方向:。

(2)1844年,德国生理学家C.Ludwig对尿液的形成作出假设,认为肾小球的作用可能是过滤,滤出液应与血浆一样,只是没有蛋白质。1920年,A.N.Richards用蛙等动物做实验获得成功,他用玻璃微管插入蛙的肾脏,取出液体分析,结果与C.Ludwig的预期一致,从而证明了过滤假说是正确的。你认为,实验成功的关键是玻璃微管应插到()。

(3)⑥中的液体叫

,其成分变化是缺少了

,原因是_______。

三、请你设计(10分)

1.上“近视及其预防”一节课时,老师出示了全国学生视力不良情况调查统计表,供同学们思考: 全国学生视力不良情况调查统计表

你能发现其中的问题吗?请你设计(提出)至少三个问题给大家讨论。(6分)

2.空气质量与健康的关系很密切,有一小组的同学做好了采集用具,准备分别进行探究空气中的尘埃粒子数量的两个实验:

(1)A实验的探究问题是:教室内外空气的尘埃数量会一样多吗?

(2)B实验的探究问题是:一天中的不同时间,一个教室内空气的尘埃数量相同吗?若你是这一小组的一员,你会如何分别设计这两个实验的尘埃采集方案,以便实施计划?

四、请你分析(10分)

1.下为光合作用示意图,请分析并回答:(3分)

(1)该图表示了光合作用的现象,你能简述它的实质吗?

(2)现在,生物圈正受到碳氧平衡失调(温室效应)的威胁,原因是什么?请谈谈你的看法。2.科学探究是解决人类面临重大问题的手段,“非典”(SARS)发生后,科学工作者夜以继日地投入了探索病因的研究,目前,已取得了重大进展。请分析下列两则资料,回答有关问题:(7分)

资料A:①2月18日,国内权威机构宣布,找到了病原体为衣原体(介于细菌与病毒之间,细胞结构极为简单的生物)。②3月19日,香港中文大学宣布,病原体是一种副黏液病毒。③3月25日,美国疾控中心和香港大学宣布,病原体是冠状病毒。不久,世界卫生组织的多个实验室陆续找到了冠状病毒。④4月12日,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和香港大学宣布,已分离出冠状病毒。⑤4月16日,世界卫生组织宣布,正式确认冠状病毒是引起“非典”的病原体,因为把病人身上分离出的病毒接种到黑猩猩体内,发生了和人一样的非典型肺炎。

资料B:①5月23日深圳疾控中心与香港大学宣布,从果子狸体内分离出冠状病毒,基因测序表明,与人的SARS病毒有99%的同源性。②5月24日报道,农业部调查组从果子狸、蛇等动物体内检测到冠状病毒,基因序列与人的SARS病毒的基因完全一致。③专家指出:“非典”病毒来自野生动物。

(1)分析资料A,请你概括出他们在探究前会提出的共同问题是什么?他们先后宣布各自得出的结论,目的是什么?

(2)科学探究要讲究方法,用正确的方法,才有可能得出正确的结论,请你从资料A中指出最有说服力的方法是什么?分析资料A,你能感受到作为科学工作者,应该具备一种什么样的科学精神?

高校普通动物学教法探讨 第3篇

绪论课是指每门学科正式教学开始前的前言课、简介课、概论课、导人课。其内容主要是对该学科进行综合性的概括和介绍, 使学生对这门学科有一个总体的、大概的认识。绪论课重点讲述3个方面的内容, 可以用三个英文疑问词What, Why, How来说明, 第一方面的内容是:介绍什么是动物学 (What) , 其间穿插动物学的发展历史, 教师通过对动物学发展历史的讲解, 不仅可以使学生明确动物学是如何发展起来的, 还可以通过对其中的主要贡献者的简介, 让学生为他们献身科学的精神所打动, 进而产生学习该课程欲望和内在动力。在此同时简要介绍各章节的关系, 构建课程整体的学习框架;第二方面的内容是介绍动物学对科学发展及生产实践的意义, 也就是为什么学 (Why) , 这部分内容也是让学生产生兴趣的所在, 课程中单纯的知识点往往很抽象, 如果把生产实践中是如何利用动物学知识的, 讲解透彻, 是可以让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的。第三方面的内容是针对动物学这门科学自身的特点, 给出这门课程的学习方法, 也就是如何学 (How) 。学生通过了解该学科的学科特点、学习方法和教学内容, 为今后教学过程中师生的良好沟通与配合奠定了基础。绪论课是是第一堂课, 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 学生往往会通过这堂课对任课教师有一个初步的认定, 如果任课教师知识渊博, 旁征博引, 学生对教师有了信任之后, 就能达到“亲其师, 敬其人, 信其道”的目的[1]。这样通过绪论的讲解, 学生不仅构建了动物学学习的框架, 更重要的是对动物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2 反转课堂, 人人参与

反转课堂是伴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而产生的新型教学模式。早在19世纪初, 美国西点军校就进行过相关尝试, 只是未引起关注, 这在当时的技术手段和资源背景下是可想而知的[2]。直到2007年,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与成熟, 孟加拉裔美国人萨尔曼·汗, 他将自己录制的教学视频传到了You Tube网站上, 结果数以万计的学生通过网络参与了他的课程学习。之后科罗拉多州林地公园高中的化学教师乔纳森·伯尔曼和亚伦·萨姆斯则进行了颠覆传统课堂的尝试, 他们把结合实时讲解和PPT演示的视频上传到网络, 让学生在家中或课外观看视频中教师的讲解, 把课堂的时间节省出来进行面对面的讨论和作业的辅导[3]。针对我们自己学生的特点, 笔者也尝试进行了反转教学, 但是发现, 如果把一整章的内容完全交给学生课前预习, 上课由学生讲解讨论的话, 因为每位同学课后所用的时间不同, 理解也不同, 效果并不好。如果只固定某一个问题进行反转课堂的话, 效果就会好很多, 例如在讲解完了原腔动物后, 教师在课堂上已经给学生讲解了各种类型的寄生虫, 并针对寄生虫适应寄生生活这一问题进行了渗透, 将学生分为几组, 让他们课后理解总结寄生虫是如何适应寄生生活的这一问题, 做成简单的PPT形式, 上课时分组讲解讨论。这样就解决了对学生难易适中的问题, 非常容易激发学生的参与率。通过反转课堂, 教师非常容易抓住学生学习该知识点过程中的难点, 有利于针对性的指导。这种组内合作, 组间竞争的机制, 活跃了课堂气氛, 提高了学习效率。

3 教法灵活, 寓教于乐

早在二千多年前, 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就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说明乐知是获取知识的最高境界。古罗马的贺拉斯在谈到文艺的功能时, 明确提出了著名的“寓教于乐”的原则, 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将各具特色的学科内容融入到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中去[4]。动物学本身就是一门趣味性很强的课程, 教师要摆脱单纯的知识灌输, 多结合社会生活的实际运用, 让学生感到知识的生活功能, 以实用的需要激发他们的兴趣, 刺激他们的新奇感和求知欲。比如讲血吸虫及其他寄生虫对人类的健康的危害, 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迫切性。另外, 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 例如再讲鱼类的时候介绍鱼类为什么“死不瞑目”等等, 介绍原生动物疟疾的时候, 穿插介绍我国三位学者献身做试验, 用人工感染的蚊虫叮咬, 首次以实验方法证明了长潜伏期间日疟在我国存在的事迹, 并获得了长潜伏期具体时间的精确记录。这样学生满怀着好奇心在听故事的轻松气氛中获得了知识, 同时被科学家献身科学的精神打动。通过这些新颖、生动的形式扩大了学生视野, 诱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对学习充满乐趣的前提下, 学习效率自然就会提高很多。

4 学生互评, 促进发展

课程考核是课程教学质量检验与反馈的手段, 也是课程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单纯的终结性考核越来越显示出其弊端, 无法公平公正的考核学生;而且以往的课程考核从考题的设计、考核的实施到考核结果的处理, 都是由任课教师独自完成, 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考核, 致使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不强[5]。老师对学生的了解相比学生之间的了解有一定的片面性, 而学生互评可以让学生有效地参与到考核的环节中, 更可能给出代表学生本课程学习水平的成绩。针对本文第二部分的反转课堂, 给出任务模块后, 小组内成员分工合作, 每人完成任务的一部分, 最终合在一起进行答辩。其他小组对答辩小组进行评价考核。由于组内成员的分工合作, 大家对组内每位同学任务的完成情况进行评价考核。最终每位同学得到2个成绩, 1个是其他小组给本小组的成绩, 小组内每位成员相同;第二个是小组内其他成员给的成绩, 每位同学不尽相同。这样实行一段时间后, 由于学生本人不想拖小组后腿, 组内其他成员为了获得较高的小组分数, 也会会督促小组内同学完成好自己所分任务, 所有同学的积极性都有所提高。

5 结语

教学本身就是一门复杂的艺术, 如何针对本门课程的特点, 将各种教学方法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与时俱进, 构建良好的教学氛围, 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是每位教师一生修不完的课程。

参考文献

[1]杨卓娟, 杨晓东.关于高校课程绪论教学的思考[J].中国大学教育, 2011 (12) :39-41.

[2]席亚彬.浅谈反转课堂在高职院校中的应用[J].教育教学论坛, 2015 (16) :101-102.

[3]刘晓路, 邢立宁, 杨振宇, 孙凯.“反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思考[J].时代教育, 2014 (05) :63.

[4]陈德群.论“寓教于乐”的教学[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 2008 (23) :125-126.

《普通生物学》教学改革与探索 第4篇

关键词:普通生物学;教学改革;实践

《普通生物学》是中南林业科技大学(以下简称“我校”)生态学专业开设的基础课程之一,本课程知识面广,包括了植物学、动物学、生理学、生态学、细胞生物学以及生物进化论等的内容,本课程的内容将直接后续其他专业课的学习。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大量物种灭绝,环境污染等生态危机的出现以及公众生态意识的增强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生态与环境问题成为公众关注的热点。当前,我国的生态与环境问题形势严峻,已经进入大范围生态建设、生态恢复以及复合污染综合治理的新阶段,解决这些生态与环境问题需要我国高等教育部门培养大批高质量的生态学专业人才,因此生态学专业已经成为21世纪迅猛发展的专业之一。如何通过《普通生物学》教学改革,提高对生态学专业的热爱,激发对专业知识的学习,也是《普通生物学》教学的目标之一。一般来说,《普通生物学》教学可以分为两个部分,即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理论教学是学生掌握生物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架构的基本途径,是教学过程的重点;实践教学是巩固和应用理论知识,增强感性认识,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基本途径,也是生物学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我们在生态学专业《普通生物学》教学过程中,对该课程理论和实践教学过程进行探索与改革,逐渐构建了适合该专业的课程教学模式,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统筹教学内容,避免知识的过度重复

《普通生物学》是一门综合性高的生物类基础课程,涉及生物学各个分支学科,结合我校生态学专业过去几年的办学经验,如果严格按照该教材设置内容教学,将会有很多内容与以后开设的课程重复,缺乏新意,从而导致丧失对后续课程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因此,我们根据生态学专业所开课程没有动物生理学的特点,按照教材内容讲述讲授动物结构与功能以及植物形态与功能章节,而遗传学和基因工程的基础知识,由于后续开设了《遗传学》课程,这部分的内容就不再为学生讲解。对于生物进化部分,考虑到生态学专业特殊性,对于进化论部分我们重点讲授,并将生物多样性部分中动物器官和系统的进化的知识穿插到这部分进行简要的介绍;对于第生物多样性的进化部分的内容,考虑到生态学专业会有很多野外调查和规划的需要,因此在教学内容上增加了动植物分类的基础知识,详细地为学生讲解植物和动物的进化及分类学基础,让学生了解动植物的分类阶层,各阶层的分类学特征以及分类方法,为学生将来野外实习中动植物鉴定打下基础。

二、运用多媒体直观教学,注重联系生活实际,穿插最新学术研究成果

《普通生物学》课程的大部分内容比较直观,在教学过程中用图片展示效果比较好,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多使用多媒体课件,特别是在讲述植物和动物分类的部分内容,则通过展示多种不同类群的生物图片,比较其差异特点,以便理解和记忆。例如,讲金丝猴时,特别强调其向上的鼻孔,又称为仰鼻猴,运用多媒体把金丝猴的鼻孔特写展示给学生看,学生当然会记得金丝猴又称为仰鼻猴了。在讲解双子叶植物纲与单子叶植物纲的区别时,运用多媒体很清楚地展示其形态与结构上的差异。灵活使用多媒体手段教学,不仅可以提高教学效果,而且还能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接受更多的理论知识。《普通生物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课程,举例可以将理论知识与生活实践相联系,以便提高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特别注意与生活实践相联系,多举例子来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在讲授人体对高山适应的时候,讲述高海拔地区由于氧气稀薄,人体会除主动提高呼吸频率以吸入较多的空气入肺,心搏率和心输出量加大,经过肺和身体的动脉血流量多,重要的是身体还会逐步增加红细胞和血红蛋白的生成,改善血液输送氧的能力,这在运动员的训练中很有意义。比如中国足球过去总会安排在昆明红塔训练基地集训一段时间,以使得运动员体内的氧气输送能力提高,适应足球高强度的运动。此外,《普通生物学》大部分内容属于传统的知识,如果在讲解的时候仅仅停留在书本上的内容,会让学生没有学习激情,因此我们通常结合一些最新科学研究成果和前沿知识,甚至一些科普性质的内容以增加学生的新鲜感和学习兴趣。比如在讲到病毒时,结合禽流感,就是鸟类得了一个感冒,一般不会感染人类,但野鸭、野鹅等野生水禽,很可能通过与人类的密切接触直接将禽流感病毒传染人类,因此我们要避免直接接触。在讲解藻类时,可以让学生了解“赤潮”现象及发生的原因。近年来,我国沿海局部藻类大量繁殖,出现了“赤潮”,对海洋的正常生态结构造成了严重的破坏,“赤潮”已成为一种世界性的公害。例如在讲到生命起源时第一次出现的原始生命的化学构建模块如何组装成复杂分子的基础化学过程是“异养”和“自养”理论争论的焦点。异养理论强调在闪电等一类非生物能源的作用下,首先出现简单分子的原始状态,然后逐渐演化较高形态的复杂分子以及复杂分子体系,最终产生了原始的生命形式。该理论的难点在于种类繁多的复杂有机分子必须自发地产生。而自养理论认为原始生命自身形成是由于铁和硫等矿物质的催化促使简单生物分子产生。自养理论的难点在于目前已知的多步骤生化循环是结构复杂交错的酶复合物而不是矿物质的催化了这些原始生命的反应。微生物学家发现微生物在海底富含一氧化碳的无氧沉积物中生机勃勃,这项发现有助于打破僵局。生命形式可以在这种环境下诞生,这种独一无二的生化形式可能揭示了地球最初的新陈代谢模式,解决了两大阵营之间近二十年的激烈争论。

三、强化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对生物科学的兴趣

教育部文件《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指出:实践学对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具有特殊作用。因此,我们采取如下措施加强了《普通生物学》的实践教学。

1.设计优化合理的野外教学实践内容和教学环节,选择合适的野外教学基地。针对生态学专业野外调查的实际需要,在教学内容上,指导思想是将动物学与植物学识别与生态样方调查相结合,使实习内容更加全面。根据实习基地的生物资源状况,合理设计不同且具体的实习路线、实践教学内容和教学环节。

2.采取教师辅导与学生独立实践相结合的互动教学方式。传统的《普通生物学》野外教学方式是直接向学生灌输式理论知识。这种方式以教师为主导,教学方式与理论教学的区别不大。在野外实习中,教师往往根据实习目的,每到一个实习点,就把学生召集起来,教师讲解实习内容,学生记笔记,返校后整理实习笔记,撰写实习报告,教师批阅实习报告评分等模式。这种实践教学方式实际上是把课堂上以教师为主的“填鸭式”教学方法搬到了野外,并不能够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提高学生观察、分析以及创新能力。很多时候,有些学生在实习过程中根本不听教师讲解,返校后往往抄抄其他同学的笔记应付了事。据此。我们在野外实习过程中采取了“由果溯因”的“互动式”教学模式,这种模式与传统的“灌输式”有根本不同,它以教师辅导与学生独立实践相结合,是以学生为主体的,学生的实习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我们采用两种互动方式:一是由教师经常提问,促使学生集中注意力观察目标动植物,积极思考和解答具体问题,另一种就是每到一个实习地点,首先由教师介绍实习地区情况、实习的内容和研究的思路与方法,然后让学生自己独立观察,提出研究问题。这种带有研究性质的野外实践教学方式可以大大提高野外实践教学的效果。

3.完善野外实践教学成绩评定体系。野外实践教学的成绩评定是检验野外实践教学质量及效果的形式之一。经过多年的总结,我们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进行《普通生物学》野外综合实习的成绩评定:①通过在野外现场活动对学生提出问题和学生解答问题的正确性进行现场考核;②通过野外原始调查记录和各种动物、植物标本的采集情况进行间接考评;③通过考查以实习小组为单位的实习任务的完成情况进行间接考评;④野外实习结束后,在学校进行书面闭卷考试;⑤撰写的实习总结报告。总的来说,通过以上几种方法在教学中的运用,学生实验兴趣浓厚,并且积极地参与教师科研,同时考试合格率也比较高。但也有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比如由于学时有限,无法在短时间内给学生全面讲解《普通生物学》的基本知识,导致学生在高年级研究生入学考试的时候感觉比较吃力,因此如何在这些课程教学改革中寻求一个较好的平衡点,是未来教学中应该考虑的问题。

参考文献:

[1]陈阅增.普通生物学——生命科学通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周济.大力加强教学工作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在第二次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会议上的讲话[J].中国高等教育,2005,(1):3-7.

微生物学期末考试试题B卷答案 第5篇

1.微生物:是一类个体微小、结构简单的低等生物。包括原核微生物、真核微生物以及属于非细胞类的病毒和亚病毒。

2.病毒:病毒粒子指成熟的、结构完整和有感染性的单个病毒,基本成分为核酸和蛋白质。

3.营养:指生物体从外部环境中摄取对其生命活动必需的能量和物质,以满足正常生长和繁殖需要的一种最基本的生理功能。

4.无氧呼吸: 底物按常规方式脱氢后,经部分呼吸链递氢,最终由无机化合物或有机化合物接受氢的过程称无氧呼吸。

5.同步生长:这种通过同步培养而使细胞群体处于分裂步调一致的状态,就称同步生长。

二、填空题(每空0.5分,共6小题12分)

1.芽孢,鞭毛,菌毛,糖被

2.裂解,温和噬菌体,烈性噬菌体

3.被动扩散,协助扩散,主动运输,基团移位

4.灭菌,消毒,湿热灭菌,干热灭菌,防腐,化疗

5.转化实验,噬菌体感染实验,植物病毒重建实验

6.转化,转导,接合,原生质体融合三、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小题10分)

1.A2.B3.C4.D5.C

6.A7.D8.C9.C10.B

四、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小题10分)

1.√2.√3.√4.√5.×

6.×7.×8.×9.×10.√

六、论述题(共1小题20分)

以T4噬菌体为例,试述烈性噬菌体生活史。

答:①吸附:T4噬菌体以尾丝牢固吸附在宿主细胞上后,靠刺突“钉”在细胞表面上。(2分)

②侵入:T4噬菌体尾部所含酶类物质可使细胞壁产生一些小孔,然后尾鞘收缩,尾髓刺入细胞壁,并将核酸注入细胞内,蛋白质外壳留在细胞外。(4分)

③复制 :包括核酸的复制和蛋白质合成。T4噬菌体核酸进入宿主细胞后,会控制宿主细胞的合成系统,然后以T4噬菌体核酸中的指令合成噬菌体所需的核酸和蛋白质。(6分)④装配:DNA分子的缩合-衣壳包裹DNA而形成头部-尾丝及尾部的其它部件独立装配完成,头部与尾部相结合-最后装上尾丝,至此,一个个成熟的形状、大小相同的噬菌体装配完成。(6分)

⑤释放:多以裂解细胞的方式释放。(2分)

普通动物学期末试题 第6篇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题,每小题2分 1.下列属于生物的是()。CA.恐龙骨骼

B.珊瑚C.珊瑚虫D.钟乳石2.斑马发现狮子后迅速奔逃,这种现象反映

生物能够()。C A.进行呼吸B.生长和繁殖C.对外界刺激做出

反应D.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3.生物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下列现象中,属

于生物影响环境的是()。B A.根深叶茂B.大树底下好乘凉C.大雁南飞

D.秋风扫落叶 4.下列属于生态系统的是()。DA.一片农田中所有的田鼠

B.一片森林中的树木C.生物圈中所有的生物D.一片草原5.存在着“藻

类→小虾→小鱼→大鱼”这样一条的食物链,如果水受到DDT的污染,那么下列生物中DDT

含量最多的是()。D A.藻类B.小虾C.小鱼D.大鱼6.右图是某

同学“用显微镜观察人口腔上皮细胞装片”时看到的图像。若使图像中口腔上皮细胞移至视

野的中央,应将玻片标本()。

DA.向上移动B.向下移动C.向左移动D.向右移动7.制作临时装

片时应尽可能地避免产生气泡,其操作的关键性步骤是()。DA.撕取的洋葱表皮要

尽量的薄B.将撕下的材料平展在载玻片的水滴中 C.在载玻片的中央滴清水时,大小要适宜D.先用盖玻片的一侧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再平稳放下盖玻片 8.现在科学

家成功地利用干细胞培育出了心肌细胞,这种转变的原因可能是()的结果。DA.细

胞分裂B.细胞生长C.细胞成熟D.细胞分化9.“西湖春色归,春水绿于染。”此处的“绿”主要指哪类植物()。A A.藻类植物B.苔藓植物C.蕨类植物

D.种子植物 10.下列能作为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是()。D A.藻类植物

B.种子植物C.蕨类植物D.苔藓植物 11.胚的组成是()。CA.胚芽胚

轴胚根胚乳B.胚芽胚根胚轴胚乳子叶C.胚芽胚根胚轴子叶

D.种皮胚芽胚轴胚根子叶 12.对于植物繁殖后代来说,花最重要的结构是()。

CA.花托和萼片B.花瓣和花托C.雌蕊和雄蕊D.萼片和花瓣13.小明

帮父亲收获玉米时,发现有些“玉米棒子”上只有很少的几粒玉米。你认为造成这 些玉米

缺粒最可能的原因是()。D

2014初中期末考试题库

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

A.水分不足B.光照不足C.无机盐不足D.传粉不足14.移栽茄子秧、黄瓜秧时,其根部总是带有一个土坨,这是()。B A.防止秧苗出现萎蔫现象

B.防止秧苗的幼根和根毛受到损伤 C.有利于根系吸收水分和无机盐D.有利于秧

苗根的呼吸15.绿色植物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中,把银边天竺葵放在暗处24小时的目的是()。BA.让有机物积累起来B.让有机物运走消耗C.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D.不让植物产生二氧化碳 16.贮藏蔬菜、水果

要保持低温,这是因为()。BA.温度低,减少细菌病害B.温度低,呼吸作用弱,有机物消耗少C.温度低,促进光合作用积累D.温度低,蒸腾作用

弱 1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A.植树造林会消耗大量的地下水,会加重旱情 B.植物的蒸腾作用散失大量的水分,是一种浪费 C.植物的气孔很小,因此,通过气孔散失的水分很少D.在植物体内,水往高处流。18.“小草依依,踏之何忍。”设置这些提示语提

醒人们不要践踏小草,因为经常在草坪上行走,会造成土壤板结,从而影响草的生长。土壤

板结影响植物生长的主要原因是()。CA.植物缺少无机盐,影响生长B.植

物缺少水,影响光合作用 C.土壤缺少氧气,影响根的呼吸D.气孔关闭,影响蒸

腾作用 19.在实验设计中,下列选项中不能作为一组对照的是()。DA.25 ℃和

0 ℃B.有光和无光C.有空气和无空气D.温度和水分 20.提倡“免

赠贺卡”、“免用一次性筷子”的出发点是()。B A.减少个人的经济支出

B.节约木材,保护森林C.减少固体垃圾D.移风易俗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60分)1.生物圈包括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的表面。2.在一定的地域内,和

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做生态系统。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能力,但是这种能力是有一定的。如果外界干扰过于严重,生态系统就会遭到

。3.右图是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结构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①属于植物细胞的是图

。②动植物细胞都具有的结构是

。(填字母代号)③图中结构B名称是,它的作用是

。④“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种现象 主要决定于图中的(填字母代号)。⑤构成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

。4.植物的生活需要多种无机盐,其中需要量最多的是含的、含的和含的无机盐。5.根吸收水分的部位主要是根尖的,这个区域生有大量的。根尖生长最快的区域是

。6.植物开花、传粉、受精后,子房发育成,发育成果皮,发育成种子。7.生物的呼吸作用是在活细胞的内完成的;光合作用是在完成的。8.根据光合作用的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上面式子中 a

表示,b表示

。(2)绿色植物在黑夜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从而说明

是光合作用不可缺少的条件。(3)为了充分利用光照,提高农作物产量,种植农作物时

应该

。9.古书《说苑·正谏》中有这样一段记载:“园中有树,其上有蝉,蝉高居悲鸣饮露,不知螳螂在其后也;螳螂委身曲附,欲取蝉而不知黄雀在其傍也。”虽然这是用以比喻社会

现象的寓言,但却反映出生态学中的丰富内容。请回答:(1)这段话说出了生物界中的吃与被吃的关系,这种关系可用下列哪条食物链来表示()。A.螳螂→蝉→黄雀

B.蝉→螳螂→黄雀C.树→蝉→螳螂→黄雀D.黄雀→螳螂→蝉→树(2)

你认为这条食物链会存在于下列哪种生态系统中()。A.草原生态系统B.海洋

生态系统C.淡水生态系统D.森林生态系统(3)其中树是生态系统中的()。

A.生产者B.消费者C.分解者D.什么都不是10.在甲、乙、丙、丁四

个培养皿中分别放等量的棉花,再将相同数量(各100粒)的绿豆种子放在上面,在不同条

件下进行培养。数日后记录种子萌发情况如下表。

装置 甲 乙 丙 丁

场所 日光下 日光下 黑暗中 黑暗中

温度 23 ℃ 23 ℃ 23 ℃ 23 ℃ 棉花干湿状态 潮湿 干燥 潮湿 干燥 数日后种子 萌发

情况发芽 未发芽 发芽 未发芽 发芽 未发芽 发芽 未发芽 92801009370

100(1)根据本实验,可得出的结论是:种子萌发需要。(2)

种子萌发后,如果继续培养几周,幼苗生长较好的应该是组。你判断的理由

是。(3)甲组中有8粒种子没有萌发,请你给一个

合理的解释。(至少写两点)。

11.右图是模仿英国科学家普利斯特利做过的一个实验示意图(注:玻璃罩是密闭的)

(1)该实验中,甲和乙是做为一组

实验。(2)在乙中,植物光合作用为小白鼠呼吸提供了,同时小白鼠呼吸所产生的也为植物光合作用提供了原料。(3)该对照实验中只有一个变量是

。(4)第一次实验后,发现结果与假设不一致时,下列不符合科学探究做法的是()。

A.否定原来的假设,得出与假设相反的结论B.按照原来的实验方案重复多次,检验实

验结果是否一致 C.检查实验方案,并通过实验重新检验假设七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查生物学试题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

分。)1.C2. C3. B4. D5. D 6.D7. D8. D

9.A10.D 11. C12. C13. D14. B15. B 16. B17. D

18. C19. D20. B

二、非选择题:(共60分。)1.大气圈、岩石圈。2.生

物、环境、自动调节(或自我调节)、限度、破坏。3.①甲; ②B、C、D;③细胞膜、保护和控制物质进出; ④ C; ⑤细胞。4.氮、磷、钾。

5.成熟区、根毛、伸长区。6.果实、子房壁、胚珠。7.线粒体、叶绿体。8.(1)

叶绿体、氧;(2)光照;(3)合理密植。9.(1)C;(2)D;(3)A。10.(1)一定的水

分;(2)甲,幼苗只有在阳光下进行光合作用,才能正常

生长;(3)胚是死的、胚不完整、种子处于休眠期(说出一点得1分,说出两点即可)。

普通动物学期末试题 第7篇

八年级语文听力材料

一只章鱼的体重可以达70磅。但是,像这样一个庞然大物,身体却非常柔软,柔软到几乎可以随心所欲地将自己塞进任何想去的地方。

章鱼没有脊椎,这使它可以穿过一个硬币大小的洞。它们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将自己的身体塞进海螺的壳里躲起来,等到鱼虾走近,就咬断它们的头部,注入毒液,使其麻痹而死,之后就可以美餐一顿了。对于海洋中的其他生物来说,它可以称得上是最可怕的动物之一。

但是,人类却有办法制服它。渔民掌握了章鱼的天性,他们将小瓶子用绳子串在一起沉入海底。章鱼一看见小瓶子,都争先恐后地往里钻,不论瓶子有多么小、多么窄。

结果,这些在海洋里无往不胜的章鱼,成了瓶子里的囚徒,变成了渔民的猎物,变成人类餐桌上的美食。是什么囚禁了章鱼?是瓶子吗?不,瓶子放在海里,瓶子不会走路,更不会去主动捕捉。囚禁了章鱼的是它们自己。它们向着最狭窄的路越走越远,不管那是一条多么黑暗的路,即使那条路是死胡同。

普通动物学期末试题 第8篇

A.蛋氨基 B.色氨酸 C.赖氨酸 D.精氨酸 2.鸡患曲爪麻痹症的主要原因是由于缺乏()。

A.VBi B.VB2 C.VB6 D.VA 3.反刍动物比单胃动物能更好的利用()。

A.蛋白质 B.脂肪 C.无氮浸出物,D.粗纤维 4.动物体内缺锌的典型症状为()。

A.贫血 B.佝偻病 C.夜盲症 D.皮肤角质化不全 5.新生幼畜及时吃上初乳,可获得抗体,这对其健康极为重要,其原因是幼畜可以从初乳中直接吸收()。

A.葡萄糖 B.免疫球蛋白 C.维生素 D.乳糖 6.放牧的牛在采食大量青草后会出现“草痉挛”,其原因是大量青草导致牛体内缺乏()。

A.钙 B.磷 C.镁 D.硫 7.属于含硫氨基酸的是()。

A.赖氨酸 B.蛋氨酸 C.色氨酸 D.精氨酸 8.下列各物质中,只有()属于粗脂肪范畴。

A.水溶性维生素 B.脂溶性维生素 C.配糖体 D.胶质 9.动物对饲料中营养物质的消化方式不同,下列哪一种消化属于化学性消化?()A.胃蛋白酶的消化 B.牙齿咀嚼 C.肌胃收缩 D.微生物发酵 10.必需脂肪酸为()脂肪酸。

A.短链脂肪酸 B.长链饱和脂肪酸 C.长链单不饱和脂肪酸 D.长链多不饱和脂肪酸 二、选择填空题(每空3分,共30分)(综合法体内消化试验法离体消化试验滤过扩散渗透VE硒铜锰)11.动物营养需要的研究方法主要是综合法和析因法两种。

12.引起动物白肌病是因为动物缺乏VE或硒。

13.根据试验动物种类不同以及试验要求的不同,一般消化试验可分为三大类,它们是、尼龙袋法、体内消化试验法和离体消化试验。

14.饲料中养分被动物吸收的机理可分为滤过、扩散和渗透三种。

15.请写出任意两种微量元素:铜和锰。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 16.反刍动物瘤胃微生物是如何消化吸收饲料粗蛋白的? 答:饲料蛋白质进入反刍动物瘤胃后,在微生物的作用下,部分蛋白质分解为肽和氨基酸’(3分)一部分氨基酸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分解为氮、二氧化碳和挥发性脂肪酸。(4分)瘤胃微生物可以利用肽、氨基酸和氨合成微生物蛋白质。未被瘤胃微生物降解的饲料蛋白质进入皱胃和小肠。(3分)17.影响钙、磷吸收的因素有哪些? 答?:(1)酸型环境中有利于钙磷的吸收;

(3分)(2)饲料中的钙磷比例在1~2:1范围有利于钙磷的吸收利用;

(3分)(3)饲料中的维生素D的供应可促进肠道对钙的吸收;

(2分)(4)饲料中的植酸、草酸与钙合成不溶解的钙盐,过多的脂肪与钙结合成钙皂也阻碍钙的吸收。(2分)18.动物体与植物体的化学组成有什么区别? 答:(1)水分:动植物体都含有一定量的水分。植物体含水量变化范围较大,一般在s%—ss%,动植物体含水量变化范围较窄,平均在60~70%之间。(1分)(2)粗蛋白:动物体干物质中蛋白质含量变化很小,而植物中蛋白质含量变化比较大。(1分)(3)粗脂肪:不同植物性饲料的脂肪含量不同,一般油料植物脂肪含量比较高。动物体内育肥动物脂肪含量比较高。(1分)(4)无氮浸出物:饲料中的无氮浸出物主要成分是糖和淀粉;

动物体内不含淀粉,只有糖元和葡萄糖,而且在动物体内的含量仅为1%以下。(1分)(5)粗纤维:粗纤维是植物的细胞壁,动物体内则不含有纤维素和半纤维素。(1分)(6)粗灰分:粗灰分中主要成分是矿物质。植物性饲料灰分含量变动很大,动物体内灰分大部分是钙磷。(1分)动植物体化学元素基本相同,都是碳、氢、氧、氮含量最多。除这4种元素外动植物体还含有钙、磷等微量元素。一般植物性饲料由于种类不同所含化学元素差别很大,而不同种类动物体的化学元素之间差别不象植物那么大,动物体中钙、钠含量多余植物体,而钾少于植物体,同时其它元素之间也存在一定的差异。(4分)19.动物缺乏维生素A时,其主要缺乏症有哪些? 答:维生素A缺乏时,各种动物均会出现食欲减退,生长受阻,体重下降甚至死亡的现象。(2分)主要缺乏症如下:

(1)在暗视野情况下,动物视力减退或完全丧失,患夜盲症;

(2分)(2)上皮组织干燥或过分角质化;

(2分)(3)出现繁殖功能障碍;

普通动物学期末试题 第9篇

七年级语文参考答案

一、书写水平考查(共3分)

1.(3分)评卷老师根据全卷书写质量酌情计分。

二、听的能力考查(共8分)

2.(2分)悬崖峭壁摇摇耳聪目明摇摇心平气和摇摇脚踏实地3.(2分)寓言摇摇不受外界环境干扰,才容易获得成功

4.(2分)盲人摇摇聋人 5.(2分)成功者和失败者(过河的与没有过河的)

三、积累与运用考查(共17分)

6.(2分)C7.(2分)A

8.(2分)C9.(2分)A

10.(3分)昆虫的史诗摇摇蟋蟀摇摇心理战术

11.(共6分)①(1分)忧郁的日子里须要镇静

②(1分)雌兔眼迷离盂

③(1分)妇拍而呜之榆

④(1分)荷笠带斜阳 虞

⑤(2分)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四、阅读能力考查(共26分)

12.(1分)环境摇摇心情(意近即可)

13.(2分)之所以产生这种错觉,是因为“我冶把戏台想象得非常美好,仿佛仙境一般,表现了我想去看戏的急迫心情。(意近即可)

14.(2分)心理描写。(1分)表现了“我冶完全陶醉在美丽的夜景当中。(1分)(意近即可)

15.(3分)答案示例:清晨,太阳从山谷间缓缓升起,将天地染成一片金黄。河水波光粼 粼,荡漾着金色的微波。鸟儿们激动起来了,高高低低地唱着各种曲子。微风迎面吹拂,泥土、野花、青草,大片的荷花散发出扑鼻的香味。小孩子们在花溪河浅水处踩水嬉戏,大人们弯下腰捧起了凉凉的水,真惬意!好一个十里河滩!(至少调动两种感官,语言优美,感情真挚即可。)

七年级语文参考答案摇第1摇页(共2页)

16.(2分)第一人称摇摇插叙

17.(2分)“我赢了,他也不赖皮,立正,对着我喊冶,表现了老爸的诚实守信,(1分)随后补充的“虎父无犬子!冶表现了老爸的欣喜之情和风趣幽默的性格特点。(1分)(意近即可)

18.(2分)老妈与老爸的教育理念形成鲜明的对比,以突出老爸教育理念的正确及给我的积极影响。(意近即可)

19.(3分)说“你是真功夫冶本是老爸和“我冶游戏时的一项规则,老爸的目的是在游戏 中培养“我冶的抗挫能力。以此为题,既概括了全文的中心,(1分)生动刻画了老爸的智慧形象,(1分)也表达了“我冶对老爸的由衷赞美之情。(1分)(意近即可)

20.(共2分,每空0郾5分)淤竞跑,赛跑摇摇于黄河摇摇盂从前摇摇榆断

21.(2分)天向西北倾斜,所以日月星辰都朝西北方向移动。

22.(3分,第1问2分,任意回答出两点即可;第2问1分。)

(1)淤都有着远大理想,并为之而努力奋斗。于信念坚定,不惜牺牲生命。盂都改造了旧世界。榆都是失败者,但都表现出非凡的气魄。

(2)精卫、孙悟空、唐僧、普罗米修斯、赫克托耳、耶稣、闻一多、斯科特等。

五、综合性学习水平考查(共8分)

23郾(1分,每空0郾5分)(1)淤摇摇摇(2)于或盂

24.(共4分,每空1分)为老人祝寿,常常用福如东海,寿比南山(或福寿绵长、福寿无 疆,也可以只写“福如东海冶或“寿比南山冶);拜年时,常常用万事如意(或恭喜发财);预祝他人事业成功,常常用马到成功(或一帆风顺);临别时,祝他人旅途顺利,常常用一路平安(或一路顺风、一路福星)(符合题意即可;如写四字短语,意思恰当也可)

25郾(3分)要求:淤至少运用2个成语;于成语运用恰当;盂语言通顺。

示例1:自古以来,凡成大事者无不是手不释卷,如饥似渴地学习,每天闻鸡起舞,夜以继日。只要持之以恒,便会发现有志者事竟成。

示例2:这个年代,闻鸡起舞,也许有人会讥讽;这个年代,手不释卷,也许有人会鄙夷;这个年代,持之以恒,也许有人会唾弃。但,惟有勤奋,惟有好学,惟有坚持,才能有志者事竟成!

六、写作能力考查(共40分)26.(40分)略

相关文章
2025年全国注册监理工程师延续注册-系统考试试题

2025年全国注册监理工程师延续注册-系统考试试题

2025年全国注册监理工程师延续注册-系统考试试题(精选6篇)2025年全国注册监理工程师延续注册-系统考试试题 第1篇2015年全国注册监理工程...

3
2025-09-19
秋九年级思想品德备课组工作计划

秋九年级思想品德备课组工作计划

秋九年级思想品德备课组工作计划(精选12篇)秋九年级思想品德备课组工作计划 第1篇九年级思想品德备课组工作计划一、指导思想:高举有中...

1
2025-09-19
2024年实验高中安全知识竞赛策划书

2024年实验高中安全知识竞赛策划书

2024年实验高中安全知识竞赛策划书(精选11篇)2024年实验高中安全知识竞赛策划书 第1篇2014年大方县“安全生产月”系列活动之安全知识竞...

2
2025-09-19
2010年预防传染病工作总结

2010年预防传染病工作总结

2010年预防传染病工作总结(精选15篇)2010年预防传染病工作总结 第1篇2010年丰都中心小学疾病和传染性疾病防控工 作 总 结传染病防治...

1
2025-09-19
退伍兵简历自我评价

退伍兵简历自我评价

退伍兵简历自我评价(精选5篇)退伍兵简历自我评价 第1篇2016退伍兵简历自我评价退伍兵简历自我评价【退伍军人简历自我评价(一)】入伍十八...

1
2025-09-19
2020年医院各部门科室岗位职责

2020年医院各部门科室岗位职责

2020年医院各部门科室岗位职责(精选4篇)2020年医院各部门科室岗位职责 第1篇医院各部门科室岗位职责2020年总结(一)保安队长职责一、实行...

2
2025-09-19
2020给老人的新春祝福语

2020给老人的新春祝福语

2020给老人的新春祝福语(精选10篇)2020给老人的新春祝福语 第1篇2020给老人的新春祝福语11、怀揣崭新希望,穿过泥泞沟坎,义无反顾奔向...

1
2025-09-19
2022--2023 第二学期明德小学少先队计划

2022--2023 第二学期明德小学少先队计划

2022--2023 第二学期明德小学少先队计划(精选12篇)2022--2023 第二学期明德小学少先队计划 第1篇2022-2023学第二学期小学教师个人课...

1
2025-09-19
付费阅读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