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内容
皮肤过敏原范文
来源:漫步者
作者:开心麻花
2025-09-19
1

皮肤过敏原范文(精选12篇)

皮肤过敏原 第1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03例患儿均为缓解期哮喘, 其中男57例, 女46例;年龄16个月至18岁, 平均年龄7岁, 其中幼儿4例 (3.9%) , 学龄前期儿童66例 (64.1%) , 学龄期儿童33例 (32.0%) 。哮喘诊断均符合全国儿科哮喘协作组制定的诊断标准。

1.2 皮肤点刺试验

(1) 选用由丹麦ALK公司提供的1 3种变应原液, 分别是:屋尘螨、粉尘螨、热带螨、艾蒿、狗毛、豚草、猫毛、花粉Ⅳ组、花粉Ⅰ组、霉菌Ⅰ组、德国小蠊、霉菌Ⅳ组、美洲大蠊。所有患儿进行过敏原测试前已停用抗组胺药物及糖皮质激素l周以上。 (2) 皮肤点刺部位选用左前臂屈侧, 采用75%乙醇消毒后, 在皮肤上每间隔2cm进行一种过敏原点刺, 用盐酸组胺作阳性对照, 生理盐水作阴性对照, 15min后观察点刺部位过敏原反应。 (3) 结果判断标准:皮肤指数 (SI) =过敏原直径/组胺直径。正常为阴性 (-) :SI=0;一级 (+) :SI<0.5;二级 (++) :0.5SI<1.0;三级 (+++) :1.0SI<2.0;四级 (++++) :SI≥2.0。

2 结果 (表1)

由表1可见, 本组患儿以螨的阳性率最高, 包括粉尘螨、屋尘螨、热带螨, 其次为动物毛, 包括狗毛和猫毛, 往下依次为蠊、霉菌, 植物和花粉阳性率较低。

3 讨论

过敏原点刺试验是将微量无害的可疑过敏原刺入皮肤, 与皮肤中致敏肥大细胞表面的特异性IgE相结合, 经一系列的酶激活, 使肥大细胞脱颗粒, 释放组胺等多种化学介质, 从而使点刺局部皮肤出现丘疹和红晕反应。因其操作简单、快速、花费低且敏感性高, 安全性好, 近年来广泛应用于哮喘特异性诊断。明确过敏原可使哮喘患儿尽可能地避免接触相关诱发物质, 避免病情加重和再次发病, 而且对常规治疗无效者可进一步做特异性免疫治疗。

本研究显示, 本地区儿童支气管哮喘患儿主要以屋尘螨、粉尘螨、热带螨过敏为主, 其后依次为狗毛、德国小蠊、猫毛、美洲大蠊、霉菌Ⅰ组、霉菌Ⅳ组, 花粉过敏较少。故尘螨可能是本地区儿童哮喘的最主要的吸入过敏原。尘螨也是世界范围内最常见的潜在室内过敏原及诱发哮喘的主要病因。

皮肤过敏原 第2篇

脸部皮肤过敏怎么引起的 脸部皮肤过敏的发生和防治。Jin Fumin小编详细为您讲解,希望对您有真正意义上的帮助

脸部皮肤过敏,常常表现为面部皮肤发红,发炎,起粟粒样小红疙瘩,甚至脱皮、流黄水,细菌感染还会化脓,既严重影响美观,又造成病痛。

为什么会发生过敏反应,而造成每个人过教反应的物质又各不相同呢?医学家们经过研究发现,对某种物质发生过敏的人,他(她)的血液里含有某种特殊的物质,从而造成他自己特有的过敏反应。专家们把引起过敏反应的外来物品叫做过敏原,把体内对过敏原起反应的物质叫做反应素。反应素是一种特殊的抗休球蛋白,叫做免疫球蛋白E,就是这种物质形成了某些人的过敏反应体质。人们在初次接触某种过敏原的时候,促使体内形成一些特殊的浆细胞,这种细胞产生大量免疫球蛋白E分子,经血液循环散布到全身,附着在血管周围的肥大细胞和血液中的嗜喊性粒细胞上。当过敏原,比如羽毛,药物或花粉,吸进人体以后,就被弃粘膜的分泌物迅速消化为10多种抗原蛋白质。当过敏原被第二次吸入人体的时候,每一个抗原蛋白质分子就和一个免疫球蛋白E分子拉起“手”来,使细胞放出一种主要是“组织胺”的物质,从而引起毛细血管扩张,渗透性增高,平滑肌收缩;人体就出现皮肤红肿等一系列过敏性反应。

有些青年不断变换化妆品的使用,使皮肤来不及调整,引起皮肤

焕活抗敏方案

Jin Fumin——过敏体质修复专家

过敏反应。特别是使用各种护肤霜、营养霜等发生脸部皮肤过敏时,应即停止使用一段时间,用温热毛巾洗敷脸部,让皮肤得到一段时间的休息、调整。要避免烈日暴晒和冷热风猛吹。严重时可请医生诊治,或服些过敏性药物。主要是服些抗组织胺药物,如异丙嗦、金芙敏等。经过治疗和护理,过敏反应会逐渐消失的。

宝宝皮肤过敏了 第3篇

饮食引起的

奶粉:新生宝宝在最初几个月肠胃里的消化酶还不足,所以对食物非常敏感,大约50%-70%的宝宝会出现异位性皮肤炎、起红疹等皮肤过敏症状。

辅食:开始给宝宝添加辅食的时候,要遵循由少到多,由单一到多样的原则。每增添一种辅食都要密切观察宝宝一周,因为很多食物都容易引起皮肤过敏。常见的致敏食物有:鸡蛋、牛奶及奶制品、花生类食物、面粉类、海产品、西红柿、马铃薯、食品添加剂、红肉等等。

季节引起的

春天花粉:春天带宝宝外出踏青是最好的季节,可是百花盛开带来不仅有美景,还有让宝宝皮肤过敏的罪魁祸首——花粉。

秋冬干燥:秋冬季节气候逐渐干燥,很多宝宝出现皮肤干痒,只有适度保湿才能安度两季,这就是皮肤过敏的常见表现。

环境引起的

汽车尾气:居住在城市中的宝宝不得不面临越来越多的汽车,而汽车尾气更是如影随形地遍布大街小巷,这些废气不仅对宝宝的呼吸道造成很大刺激,而且会直接诱发宝宝皮肤过敏。

家庭卫生:家里所用的床垫、地毯、沙发等含有大量的纤维,不但容易滋生螨虫,而且能直接刺激宝宝的呼吸道。螨虫更是对宝宝构成了严重的威胁,皮肤敏感的宝宝会因此反复过敏。

宠物毛屑:日本医学研究人员的一项调查表明,如果1岁以下的宝宝生活在饲养猫和兔子等宠物的家庭,宝宝会明显增加患过敏性皮炎的几率。因为动物的排泄物和毛皮屑非常容易引起宝宝皮肤过敏。

潮湿霉变:潮湿阴暗的环境是霉菌滋生的温床,如地下室、浴室等,而霉菌又是导致宝宝皮肤过敏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建议妈妈少让宝宝接近这些地方,而且浴室要勤通风,定期更换滤网和使用空气过滤器。

宝宝皮肤过敏啥症状

宝宝皮肤过敏通常在其接触过敏原30-60分钟后出现,包括一般症状和行为症状两个方面的变化。

一般症状

宝宝面颊、鼻头及耳垂潮红,皮肤表面出现荨麻疹、风疹、湿疹、红斑,耳道湿润,耳痛,鼻塞,打喷嚏,黑眼圈,眼睑肿胀、下垂,头痛,唇干,皮肤干燥或多汗,眼角或手掌出现皱纹,皮肤红肿痒痛,腹痛,腹泻,腹胀,便秘,臂、腿或关节处有湿疹,反复感染,慢性咳嗽,哮喘,呼吸浅而快或不规则,脉搏紊乱,血压升高,关节发紧等。

行为症状

0?1岁的宝宝表现为持续哭喊或尖叫,不能进食或需要不停地进食,烦躁或极度萎靡,入睡困难或嗜睡,不愿被抱,用手抓挠皮肤,摇头等。

宝宝皮肤过敏啥对策

确定并停止接触过敏源

宝宝常在接触过敏原不久就表现出身体不适和行为变化,所以锁定过敏原能够从根本上解决宝宝皮肤过敏问题。多数情况下,停止接触过敏原后,宝宝的过敏反应会自然消失。

常见致敏食物:宝宝可能对任何食物过敏,不过90%左右都是以下8类食物造成的——蛋,奶,花生,小麦,大豆,坚果(如核桃、腰果等),鱼类(如金枪鱼、三文鱼、鳕鱼等),甲壳类水产(如虾、蟹、贝类等)。

常见致敏环境:花粉,灰尘,霉菌,烟草、雾霾、香水、杀虫剂、汽油、油漆、清洁剂、药物、宠物、地毯等等。

护理小心到位

宝宝皮肤过敏时:妈妈应密切关注,千万不要让宝宝用手去抓挠,而是帮他轻轻的摸摸,以防止“痒-抓-痒”的恶性循环。

宝宝皮肤过敏后:要减少洗澡次数,并且在洗澡过程中,不给宝宝使用刺激性肥皂,而且洗后应马上给宝宝涂抹保湿剂。

妈妈可以尝试为宝宝按摩脚底的涌泉穴,每日一次,每次点按或点搓30-50次,也可以用艾叶煮水给宝宝泡脚,都能起到缓解宝宝皮肤过敏的效果。

调整生活环境

维持宝宝房间适当的温度和湿度,宝宝不能长时间呆在空调房里,如果实在太热,妈妈可以在房间里放上一盆凉水,这样既可以降低温度,又可以增加湿度。

如宝宝因宠物过敏,建议妈妈忍痛割爱,将宠物送出。如果一定要养,平时应勤对宠物进行清洁和毛发梳理,以免皮、毛屑及其他过敏原到处乱飞,还要定期清理家中的地毯、卧室床垫等家居用品。

如果宝宝对花粉或植物过敏,外出应避免让宝宝近距离接触花粉或嗅闻花草,家中尽量减少居室绿植的摆放。

谨慎用药及时就医

宝宝皮肤过敏常用的口服药有复合维生素B、维生素C等,继发感染还要用抗生素。外用药视皮肤病变状态而定,出水糜烂或红肿时用2%硼酸水溶液湿敷,渗液与糜烂消失后用湿疹霜。

当宝宝出现皮肤过敏时,妈妈切忌盲目用药,应及时带宝宝到医院就诊,医生会在充分了解宝宝病情的基础上做出诊断,并根据其实际情况采取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两款脱敏美味汤

下面这两种汤所需食材简单,省时好做,美味易吸收,宝宝爱喝而且都有清热解毒,辅助缓解皮肤过敏的功效。

绿豆海带汤

食材:绿豆30克、水发海带50克(干品25克)、糯米100克、红糖30克。

煮法:将各种食材洗干净,若干海带要泡发;将绿豆和糯米放入锅中,加适量清水,大火煮沸,转小火煮成粥;放入海带,再煮15分钟,加入红糖即可食用。

薏米红豆汤

食材:薏米30克、红小豆30克、冰糖20克。

煮法:先将薏米、红小豆浸泡30分钟,然后放入锅中;加适量的清水,大火煮沸,转小火煮至熟烂;加入冰糖,即可食用。

衣食住行全方位预防宝宝皮肤过敏

“衣”

衣服是与宝宝零接触且时间最长的“第二层肌肤”,建议妈妈给宝宝选择纯棉、宽松、透气性好的衣服,以免粗糙、紧绷的衣物摩擦肌肤而引起过敏。

新购买的衣服触感比较硬,应洗涤一次后再给宝宝穿,洗衣粉最好选择宝宝专用且添加剂少的。

nlc202309040721

尿布是最贴身宝宝的衣物,也是最容易引起湿疹、瘙痒等敏感反应的物品,所以妈妈一定要为宝宝选择质地柔软、吸水性强的尿布,并要及时更换。

当妈妈抱宝宝时也应穿柔软的衣服,以免宝宝皮肤会和妈妈的衣服发生摩擦而过敏。

“食”

母乳喂养能大大降低过敏几率,因此妈妈最好坚持六个月的纯母乳喂养。如果六月龄宝宝的肠道吸收仍不稳定,容易呕吐,则添加辅食时间还要向后延长。

为了避免宝宝皮肤过敏,添加辅食期间,每次只给他吃一种新食物,并且间隔几天之后,再加入另一种新食物。这样如果发现宝宝皮肤过敏,就能清楚地判断出究竟是哪种食物引起的。

体质敏感的宝宝在饮食上尽量避免食用海鱼、海虾、河蟹等含大量异体蛋白的食物,进食应该清淡而富有营养,多吃新鲜果蔬和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不吃或少吃油腻、过甜食品,尽量减少或避免调味料及色素。太咸、太辣等刺激性强的食物都有可能对皮肤造成影响,因此,宝宝必须忌口刺激性食物。

“住”

要注意保持房间的清洁,柜子底下、角落、床下这些容易积灰尘的地方应特别注意打扫干净;居室必须勤通风换气,特别是空气晴好时应经常让室外的新鲜空气与室内污浊空气进行交换,这样才能有效防止室内细菌、病毒的传染与侵害。

宝宝房间湿度达到50%是最合适的,环境太干燥,会伤害宝宝的鼻黏膜,可能引起感冒、咳嗽;环境太潮湿,又容易滋生细菌,这两种环境都很容易让宝宝皮肤过敏。酷暑时节,妈妈也不要整日整夜开空调,可以在宝宝的房间放一盆凉水降温并增加湿度。在使用空调的季节,应每月清理或更换过滤网。

经常换洗宝宝的被单、枕套和被套等床上用品,最好在阳光好的时候经常晾晒。妈妈可以每周用热水洗涤一次宝宝的床上用品消灭尘螨。每周或隔周给房间吸一次尘,但吸尘时要让宝宝离开房间,以免灰尘引起宝宝皮肤过敏。宝宝的房间尽可能避免使用蚊香、清新剂、杀虫剂等挥发性物质。

用抑制霉菌的消毒剂定期清洗浴室,及时通风换气。如有条件,还可以考虑给浴室换一套好的通风系统。

“行”

适度运动可以提高宝宝的抵抗力,但是春天带宝宝出门游玩时,应尽量远离花丛,以免花粉引发皮肤过敏。

不带宝宝到新装修的公共场馆游玩或人家做客,因为油漆、涂料等也是引起宝宝皮肤过敏的来源之一。

带宝宝外出游玩时,应及时洗脸和洗手,尽快将一些过敏物质清洗掉,这样可以减少过敏的几率。妈妈带宝宝出去散步时,少接触人群和小动物,也不要选择风大的时候,以免灰尘成为过敏原。

皮肤过敏原 第4篇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1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98例过敏性皮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同时再选取46例健康人员。将观察组分为男性48例, 女性50例, 年龄 (15~68) 岁, 平均年龄 (46.7±2.8) 岁, 平均病程 (5~12) 年。临床诊断湿疹2例, 荨麻疹37例, 瘙痒症18例, 过敏性紫癣5例, 过敏性皮炎11例。所有患者均通过皮肤并及性病学予以诊断。并将对照组分为男性24例, 女22例。

1.2 方法

取静脉血4ML放于干燥的真空管, 分离血清等待检测。利用过敏源测仪, 试剂盒, 通过免疫印迹法对患者的血清总Ig E (t Ig E) 进行检测, 同时在对特异性Ig E (s Ig E) 进行测定, 即对食入过敏原以及吸入性过敏原进行检测, 食入性过敏原包括大豆、花生、牛奶、蛋白、牛肉、鱼、海鲜、烟曲霉、羊肉以及黑根霉等, 吸入性过敏原包括各种动物毛皮屑、粉尘、香烟、各种花类等。具体操作:将血清标本滴入检测板上, 等待一段时间之后再加入酶标抗体, 同时滴入显色剂, 半小时之后再观察, 如颜色有开始的桔黄色变化成蓝色则为阳性, 而桔黄色没有变化则为阴性, 且对照检测板的阴性与阳性进行比较。

1.3 统计学方法

将研究所得数据录入SPSS19.0软件中进行统计学分析, 计数资料以χ2检验, 并以 (%) 表示, 若 (P<0.05) , 则差异显著, 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比较, 观察组的特异性Ig E (t Ig E) 检测结果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具体见表一、表二。

表一观众组与对照组吸入性的特异性Ig E (t Ig E) 检测对比

表二观察组与对照组食入性的特异性Ig E (t Ig E) 检测对比

3 讨论

过敏原的种类极其多, 通常情况下, 过敏性皮肤病患者是很难提供与临床症状相应的信息, 对治疗以及预防方面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因此只有正确的将过敏原找到, 才能为临床的治疗以及预防提供诊断的依据。有关研究表明过敏性疾病又称变态反应性疾病。它是一种接触性导致敏物质引起过敏反应以及变态反应的疾病[2], 该病的临床表现有荨麻疹、皮炎以及湿疹等。

有学者指出通常引起过敏性皮肤病的过敏原包括:动物毛皮屑、蛋白质、牛奶、粉尘、花类、海鲜类等。本研究采用免疫印迹法对观察组98例皮肤患者进行血清总Ig E (t Ig E) 以及特异性Ig E (s Ig E) 测定, 同时对对照组的4例健康人员也采用特异性Ig E (s Ig E) 测定。观察组患者的特异性Ig E (s Ig E) 明显高于对照组, 两组比较差异显著 ( <0.05) 有统计学意义。

本研究中的98例过敏性皮肤病患者大多数都是过敏性体质, 无论是食入性过敏原还是吸入性过敏原, 它的特异性Ig E (s Ig E) 阳性率明显要低于总Ig E (s Ig E) 。目前还没有一种方法能够将所有的过敏原检测出来。而大部分过敏性皮肤病的过敏原都食入性以及吸入性有关。吸入过敏原主要以粉尘以及动物毛皮屑最高, 因此必须对其进行重视[3]。同时食入性过敏则以牛奶居高, 而海鲜类的过敏原也比较多, 这可能与生活水平以及地域有很大关系。为此只有及时的检测出过敏原, 才能有利于多过敏性皮肤病进行治疗与预防。

摘要:目的:分析过敏性皮肤并患者的过敏原并为血清过敏原检测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98例过敏性皮肤患者, 同时再选取46例健康人员, 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均采用免疫印迹法对患者的血清总Ig E (t Ig E) 以及特异性Ig E (s Ig E) 测定, 同时也采用此方法对对照组中食入性以及吸入性过敏原进行检测。对两组进行测定结果的分析,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特异性Ig E (s Ig E) 明显高于对照组, 两组比较差异显著 (P<0.05) 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血清过敏原的测定可以进一步将过敏原检测出来, 从而有利于对治疗与预防。

关键词:过敏性皮肤病,过敏原,血清过敏原检测

参考文献

[1]马川, 李林峰, 陈学荣, 等.过敏性皮肤病患者血清吸入性过敏原特异性Ig E研究[J].临床皮肤科杂志, 2002, 31 (1) :15-16.

[2]张蕊娜, 许颖, 段晓涵, 等.过敏性皮肤病1774例过敏原检测结果分析[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2012, 26 (4) :317-318, 329.

皮肤过敏怎么治 第5篇

2、忌长久待在干燥环境中。比如空调的干燥程度是沙漠的十倍,长期处于如此干燥的环境中,对于敏感性肌肤的恢复十分不利。因此要尽量想办法增加空气中的湿润度。

3、忌蒸桑拿。敏感性肌肤要绝对禁止蒸桑拿。不管是干蒸还是湿蒸。

4、忌食。吃的方面一样要多加注意。烧烤一定不能吃,再好吃都不要吃,对敏感肌肤会造成极大的破坏,使肌肤严重缺水。煎炸的要少吃,当然最好也是不要吃,不管是主食还是零食。辛辣的也要少碰为妙。同时也要少饮酒。

5、保持皮肤清洁。春天多风沙,这些灰尘与分泌旺盛的皮脂相混合,易造成皮肤粗糙,故应时刻保持皮肤清洁,可用温和的洗面奶及柔肤水,帮助杀菌、清洁、柔软肌肤。

6、不要随意更改往日用惯的化妆品品牌。因为皮肤需要适应新的气候,正处于一种抵御、适应外界环境能力较为薄弱的时候,随意更改品牌的话,很容易出现过敏。

7、随时注意皮肤的保湿。增强皮肤的抵抗力,可选用清爽型、亲水性护肤品,原来冬季使用, 的含油多的护肤品应尽量少用。

雾霾“上脸”易致皮肤过敏 第6篇

皮肤容易产生过敏等不适症状 调查发现,雾霾天气时包括湿疹、荨麻疹等过敏性疾病患者增加。雾霾中的“雾”和“霾”区别很大:雾是水蒸气凝结而成;而霾是指空气中的灰尘螨、硫酸、硝酸、有机碳氢化合物等大量极细微的干尘粒子均匀地浮游在空气中,使空气浑浊,尤其最直接接触人体的呼吸系统和皮肤。

PM2.5等小颗粒会不会通过毛孔钻入皮肤?专家表示,这要看颗粒大小与皮肤屏障功能有没有受到损伤。通常情况下,皮肤毛孔的分泌是外泄而不是内吸的,因此人们不用担心皮肤会像呼吸一样吸入有害颗粒。

导致皮肤不适的主要原因,是空气中含有PM2.5的粉尘会降落在皮肤表面,可引起皮脂腺和汗腺阻塞,导致皮肤发炎。对于敏感性皮肤的人来说,雾霾天气中一些重金属颗粒及带有化学成分的颗粒,导致皮肤瘙痒,甚至皮肤过敏。

引起过敏的“罪魁祸首”就是这些化学物质。它们落到皮肤上会刺激皮肤,破坏皮肤屏障;同时,这些物质本身就是一种过敏源,引起皮肤过敏。进行物理阻隔 保湿防晒不能少 雾霾天气该如何保护我们的皮肤呢?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少接触或者进行物理阻隔,首先,应该尽量减少外出,晨练等锻炼应暂停。确实需要外出的,应该做好防护措施,如戴口罩、穿长袖衣物、戴帽子。外出回来后应及时清洗衣物和暴露的皮肤。

同时,应该让皮肤自身变得厚实,增强抵抗能力。例如用保湿类的护肤品在皮肤表面形成一层膜,可以起到阻隔作用。此外,还应该使用防晒霜。皮肤受到损伤后对紫外线的抵抗能力就会下降。不要认为遇到雾霾天气时,紫外线不会伤害皮肤。其实云层对紫外线几乎起不到任何隔离作用,90%的紫外线都能穿透云层。

过敏性皮肤患者如果皮肤出现又红又肿、瘙痒特别明显的症状,尤其是发生在面部,一定不要自行使用激素类的药物。经常涂抹激素类药膏,可能会产生激素依赖性皮炎等其他问题。?笪摘自《法制晚报》

皮肤过敏原 第7篇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420例中男247例(58.81%),女173例(41.19%),年龄1~14(平均6.63)岁,均有典型的过敏性鼻炎史和体征,如阵发性连续性喷嚏、清涕、鼻痒、鼻塞、揉鼻子、抠鼻子和鼻黏膜苍白等,部分患者有过敏性家族史。所有病例试验前7d未使用或停用全身糖皮质激素、抗组胺药物、白三烯药物,危重哮喘患儿未在选取之内。

1.2材料点刺液是由浙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的标准化变应原点刺液。皮肤点刺试剂盒共有11种常见变应原试剂(包括粉尘螨、户尘螨、蟑螂、香烟、狗毛、猫毛、葎草花粉、蒿属花粉、玉米花粉、牛奶、海虾)及阴性、阳性对照。

1.3方法点刺操作方法由专科护士进行操作,儿童取坐位,手臂放松放于桌面,以生理盐水擦拭受拭者前臂屈侧皮肤后,将阴性对照、各种变应原点刺液、阳性对照按顺序依次滴在已清洁的前臂屈侧皮肤上,每两滴间距离不小于2cm以防反应红晕互相融合。点刺时,避开血管,绷紧皮肤,将点刺针透过液滴,垂直刺入皮肤,对每种试液应更换新的点刺针,2~3min后用棉签拭去皮肤上的残留液,以组胺为阳性对照,生理盐水为阴性对照,15~20min后观察试验结果并测量丘疹大小。

1.4试验结果判断标准根据变应原点刺液与阳性对照所致丘疹面积之比判断反应级别:比值为阳性对照丘疹0%-25%或与阴性对照相同者为(-);26%~50%者为(+);51%~100%者为(++);101%~200%者为(+++);200%以上者为(++++)。

1.5统计学处理所有数据应用Excel录入,采用SPSS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过敏原皮肤点刺试验结果420例儿童过敏原皮肤试验总阳性例数360例,总阳性率85.71%,其中粉尘螨阳性率最高,占310例(73.81%),其次为户尘螨288例(68.57%),蟑螂85例(20.24%)。变应原种类及阳性率结果见表1。

2.2 360例变应原阳性儿童合并多种变应原阳性情况前三位分别是合并二种变应原155例(占43.1%),三种变应原66例(占18.3%),一种变应原45例(占12.5%)。333例尘螨过敏儿童中,265例(79.58%)对粉尘螨和户尘螨二种尘螨均呈阳性反应,20.42%儿童仅对粉尘螨或户尘螨单一过敏。变应原阳性种类见表2。

尘螨过敏儿童中,粉尘螨阳性儿童310例,男197例,女113例;户尘螨阳性儿童288例,男188例,女100例。经过不同性别儿童尘螨阳性对比分析,P值=0.659,表明粉尘螨和户尘螨阳性者在性别上无统计学差异(P>0.05)。

2.3不同年龄儿童尘螨变应原阳性情况按儿童年龄,分成1~3岁组、~7岁组和>7岁三组。粉尘螨阳性儿童310例,1~3岁为40例,~7岁为139例,>7岁为131例;户尘螨阳性阳性儿童288例,1~3岁为39例,~7岁为129例,>7岁为120例。分析三个年龄组尘螨变应原过敏情况,P值=0.97,说明三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表明粉尘螨和户尘螨阳性者在年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

2.4不同年龄儿童尘螨变应原阳性反应强度的对比分析按儿童年龄,将观察对象分成分成1~3岁组、~7岁组和>7岁三组,分析三组尘螨变应原过敏强度,三组过敏阳性率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果见表3。

2.5不良反应除部分阳性反应者略感局部皮肤瘙痒外,无1例发生其他过敏反应。

3讨论

随着生活方式的现代化以及人类生态环境的急剧变化,过敏性鼻炎有逐年增高趋势,其中以发病率升高更为明显。英国的一项研究显示:1958年出生的儿童,16岁时过敏性鼻炎患病率为12%;1970年出生的儿童,16岁时过敏性鼻炎的患病率为23%,几乎比1958年出生组增加1倍[3]。在过敏性疾病的流行病学研究中,过敏原检测是诊断的重要依据。

尘螨作为全球性分布的过敏原,已成为变应性鼻炎和哮喘最常见、并占优势地位的致敏原因[4]。本研究显示,玉溪地区儿童过敏性鼻炎以吸入性过敏原为主,过敏原皮肤点刺试验阳性率为,85.71%与报道相一致[5],过敏原主要以尘螨为主。尘螨总体阳性率高达79.29%,前5位变应原分别是粉尘螨(73.81%)、户尘螨(68.57%)、蟑螂(20.24%)、蒿属花粉(14.05%)、玉米花粉(12.86%)。玉溪属于亚热带高原季风气候,气候湿润,冬暖夏凉,四季温差小,适宜多种植物生长,而花粉等也随温度及湿度增高,其浓度也相应增高。另外,随着生态立市城市建设步伐加快,城市绿化面积增大,造成更长、更严重的过敏季节。尘螨多在潮湿、温暖的环境中生存,由于地处温暖、湿润地区,较适宜尘螨的繁殖生长,故尘螨皮肤点刺阳性率高。因此,如何清除尘螨成为了预防过敏性疾病的关键问题之一。此外,蟑螂阳性率20.24%,位于第三位,与生活环境有密切有关。另外,由于社会经济状况改善,导致生活方式多样化,人们更多时间在室内度过,造成接触更多尘螨、蟑螂等过敏原,导致尘螨、蟑螂为过敏性疾病的主要过敏原。尽管儿童对吸入性过敏原过敏者多见,而牛奶、海虾、香烟的阳性率亦不高,可能与科学知识的普及,多数过敏儿童家长有意识地让孩子较少食用该类食品及居住城市良好环境有关。另外值得关注的是,随着宠物进入家庭生活以来,猫毛和狗毛过敏引起的变应性鼻炎有增高趋势。因此,充分了解过敏原种类与分布特征对认识变应性鼻炎发病的自然规律和及时诊治、预防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本研究过敏儿童中对单一过敏原过敏者较少见,大部分是对多种过敏原过敏,检出2种及以上过敏原阳性者315例(87.5%),高于文献报道[6]。因此过敏原作用时常以2种或2种以上同时致敏,形成协同作用,导致症状的加重,粉尘螨或户尘螨的单一成分尘螨脱敏治疗,因此接受一种尘螨免疫治疗是否对另一种尘螨过敏也有效,值得高度关注。本研究结果显示,333例尘螨过敏儿童中,265例(79.58%)对粉尘螨和户尘螨二种尘螨均过敏,其原因可能是对这2种尘螨共同过敏,也可能是这2种尘螨具有同源性的蛋白质成分,产生了IgE抗体的交叉反应。尘螨1组抗原既有交叉反应的IgE抗体,也有各自的特异性抗体,而尘螨2组抗原的IgE抗体则几乎全部存在交叉反应[6]。Saridomichelakis等[7]的动物实验也证明,户尘螨和粉尘螨之间存在较大程度的交叉反应。国内的临床研究表明,使用单一的屋尘螨进行脱敏治疗刺激机体所产生的IgG4抗体能同时识别户尘螨和粉尘螨两种抗原,使机体产生对这两种过敏原的免疫保护作用,证实了两种尘螨之间存在交叉反应,对于临床的特异性脱敏治疗颇有意义[8]。虽然本研究观察到高比例的过敏儿童对粉尘螨和户尘螨反应同时呈阳性的现象,但我们并未弄清究竟是这两种过敏原间存在交叉反应性,还是患儿确实对两种尘螨均过敏,这值得我们在往后的脱敏治疗中继续关注。

文献报道不同性别变应原SPT阳性率无明显差异[9]。本组结果也显示不同性别及年龄亦无显著性差异,与文献报道相符。

关于不同年龄组尘螨变应原反应强度的情况,本组结果显示随着年龄的增加,尘螨变应原的过敏情况越来越严重,与文献[10]报道一致。本组不同年龄组儿童对尘螨变应原的反应强度有差异,7岁以下儿童尘螨变应原的阳性程度明显低于7岁以上儿童,以1~3岁更加明显,说明不同年龄段儿童,对尘螨变应原的过敏强度可能不同,这与3岁以下婴幼儿体液免疫发育不完善有关。

本文结果表明,粉尘螨、户尘螨是本地区引起儿童变应性鼻炎的最主要过敏原之一,其次是蟑螂,这与当地气候温暖、湿润及人们生活方式多样化有关。在诊治过敏性鼻炎过程中,要考虑常见变应原,为患者家庭防护提供特异性指导方案,帮助患者有意识的避开相应的致敏原,是过敏性鼻炎防治的重要环节,并可有效的预防和减少过敏性疾病的发生,并根据患儿年龄和变应原的过敏强度找到合适的脱敏治疗时机,才能达到最好的治疗效果。

摘要:目的 了解玉溪地区儿童变应性鼻炎过敏原的种类和分布状况。方法 应用11种标准化过敏原对420例变应性鼻炎儿童进行皮肤点刺(SPT)试验。结果 过敏原SPT阳性患者为360例(85.71%)。过敏原种类分布依次为:粉尘螨310例(73.81%)、户尘螨288例(68.57%)、蟑螂85例(20.24%)、蒿属花粉59例(14.05%)、玉米花粉54例(12.86%)、葎草花粉49例(11.67%)、海虾44例(10.48%)、香烟39例(9.29%)、猫毛36例(8.57%)、狗毛35例(8.33%)、牛奶28例(6.67%)。结论 玉溪地区皮试阳性率最高的过敏原依次是粉尘螨、户尘螨、蟑螂,其中尘螨皮试阳性率明显高于其他过敏原。过敏原皮肤点刺试验可以协助诊断,并对变应性鼻炎儿童的防治及免疫治疗提供依据。

关键词:变应性鼻炎,过敏原,皮肤点刺试验

参考文献

[1]戴红,宫新玲,韩进.烟台地区过敏原皮肤点刺试验结果分析[J].临床肺科杂志,2010,5(5):647.

[2]Chan EY,Dundas I,Bridge PD,et al.Skin-prick testing as a diagnostic aid for childhood asthma[J].Pediatric Pulmonology,2005,39:558-562.

[3]廖浪霞,严达尊,曾东良.过敏性鼻炎患儿过敏原检测分析[J].实用医技杂志,2011,18(1):25-26.

[4]宋薇薇,高军,冯晓娟,等.辽宁地区变应性鼻炎过敏原调查及其临床意义[J].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杂志,2009,17(1):46- 47.

[5]兰海燕,刘爱华,唐立伟,等.600例变应性鼻炎患者过敏原试验临床分析[J].中国中医药,2010,8(2):116.

[6]皮蕾,刘海英,刘云锋,等.广州地区1136例过敏患儿常见过敏原分布及尘螨交叉反应分析[J].临床儿科杂志,2011,29(1):51-54.

[7]Sarido Michelakis MN,Marsella R,Lee KW,et al.Assessment of cross-reactivity among five species of house dust and storage mites[J].Vet Dennatol,2008,19(2):67-76.

[8]肖晓雄,黄东明,崔碧云.屋尘螨脱敏治疗对变应性鼻炎及哮喘患者血清粉尘螨特异性IgG_4抗体的影响[J].中华临床免疫和变态反应杂志,2009,3(1):34-38.

[9]Osman M,Hansell AL,Simpson CR,et al.Gender-specific presentations for asthma,allergic rhinitis and eczema in primary care[J].Prim Care Respir J,2007,16(1):28.

皮肤过敏原 第8篇

1.1 一般资料

我院儿科自2007年3月10日~2012年1月住院及门诊就诊的患儿做过敏原点刺试验者共计326例, 随机选取80例, 男47例, 女33例, 年龄7个月~4岁, 其中3岁9例, 4~7岁42例, 8~14岁29例, 所有病例发病前1周均未使用糖皮质激素、抗阻胺药和免疫调节剂。

1.2 方法

采用皮肤点刺试验, 选用吸入性过敏原14种, 包括粉尘螨、户尘螨、葎草花粉、蒿属花粉、法国梧桐花粉、玉米花粉、香烟、蟑螂、棉絮、羽毛、猫毛、狗毛、青霉菌、酵母菌;食物性过敏原18种, 包括海蟹、鸡蛋清、鸡蛋黄、带鱼、茄子、桃子、香蕉、牛奶、扇贝、苹果、番茄、牛肉、大豆、花生、草莓、芒果、海虾、黄鳝。将过敏原皮试液点于皮肤, 用组胺及生理盐水作阳 (阴) 性对照。

2 结果分析

患儿过敏原皮肤点刺试验总阴性例数17例, 总阳性例数63例, 总阳性率78.8%, 其中吸入组粉尘螨阳性率最高占44% (35/80) , 其次是户尘螨阳性率占35% (28/80) , 葎草花粉19% (15/80) , 青霉菌14% (11/80) , 猫毛13% (10/80) , 蟑螂、蒿属花粉11% (9/80) , 棉絮10% (8/80) , 酵母菌、玉米花粉8.0% (6/80) , 其他香烟5例, 梧桐花粉、狗毛各3例, 羽毛1例。食物组中花生阳性率最高占21% (17/80) , 其次是大豆阳性率占15% (12/80) , 鸡蛋清13% (1080) 扇贝10% (8/80) , 其他海蟹、牛肉、桃子、番茄各4例, 鸡蛋黄、海虾、草莓、牛奶、带鱼、芒果、苹果各2例, 黄鳝、香蕉各1例, 茄子:无。吸入性过敏原以阳性或强阳性为多, 食物性过敏原以阳性或弱阳性居多, 且多与吸入性过敏原阳性并存, 吸入性过敏原阳性率远远高于食物性过敏原阳性率。吸入组皮肤过敏原点刺试验结果依次为粉尘螨、户尘螨、葎草花粉等, 全部阴性28例 (35%) ;2种以上阳性者23例 (29%) ;3种以上阳性者19例 (24%) 。食物组皮肤过敏原点刺试验结果依次为花生、大豆、鸡蛋清等, 全部阴性40例 (50%) ;2种以上阳性者16例 (20%) ;3种以上阳性者8例 (10%) 。

3 讨论

3.1 过敏原点刺试验操作方法

我院儿科过敏原点刺液及点刺针均由浙江我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提供。试验前3d停用抗组胺类、β2受体激动剂、激素等。哮喘急性发作期禁做过敏原点刺试验。将过敏原液点于患儿前臂屈侧皮肤, 持点刺针将针尖垂直点压在液滴中, 一液一针, 不重复使用, 破皮而不出血, 且深度一致。结果观察:点刺8min后观察组胺反应, 再过10min后观察抗原的皮肤反应。判断标准[1]: (1) 过敏原风团反应与阴性对照相同为 (-) ; (2) 过敏原风团反应范围=标准组胺风团反应范围的1/4为 (+) ; (3) 过敏原风团反应范围=标准组胺风团反应范围的1/2为 (++) ; (4) 过敏原风团反应范围=标准组胺风团反应范围为 (+++) ; (5) 过敏原风团反应范围=标准组胺风团反应范围2倍为 (++++) 。

3.2 回避方法

(1) 对于食物变态反应患者的最佳治疗方法是禁食致敏食物。食物过敏原的回避应严格, 不仅应禁食该种食物, 亦应禁食含该食物成分的一切食品[2]。

(2) 消灭尘螨的主要手段以物理方法为主, 包括加热、冷冻、高压蒸气、紫外线照射 (40℃环境下暴露24h可将螨杀死) 。室内卧具应简洁, 尤其注意卧室及床上卫生, 枕头、床褥应用防螨罩 (套) , 对尘螨的清除有一定的作用, 卧室中的地毯, 代之以仿亚麻油地毯或木地板。使用、皮革和简单的木质家具以替代纤维填充的家具;花粉很难完全避免接触, 在花粉季节应尽量少去植物生长茂盛的公园、郊外, 尽量待在室内, 减少户外活动, 如果必须外出建议戴上专用的防花粉口罩。有条件的患儿可在花粉季节暂时或久居致敏花粉较少或无该种植物的地区;蟑螂、动物毛、羽毛应避免接触、灭蟑;青霉菌和酵母菌是室内的过敏原, 黑暗、潮湿、通气不良的环境适于生长, 室内应经常通风, 避免使用加湿器, 并做好地下室、卫生间的卫生工作。远离烟草烟雾, 患儿及其家长都不应吸烟。过敏原皮肤点刺试验是目前公认的最好的皮试方法, 是发现过敏原和协助诊断的简便方法[1]。所选80例患儿中, 无一例在试验后出现全身过敏反应, 仅部分患儿在皮肤点刺局部有瘙痒感, 很快自行消失, 此点刺法对皮肤刺激极微, 痛苦小, 很少出现假阳性, 同时可以进行多种过敏原点刺测定, 操作连同点刺结果的判定30min左右可以完成, 故过敏原皮肤点刺试验特别适用于儿童, 安全、操作简便、快速、反应明显, 可以作为明确过敏原的首选方法, 为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并采取相应的回避措施, 以便提高患儿的生命质量。

参考文献

[1]胡亚美, 江载芳.诸福棠实用儿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2:632-636.

皮肤过敏原 第9篇

1材料

1.1 药物与试剂

绿原酸:购于四川广汉生物制品有限公司, 系从杜仲叶中提取分离, 含量>98% (HPLC法) , 临用前以生理盐水溶解稀释, 调pH至4.0~4.5, 过滤除菌。人血白蛋白注射液:奥克特珐玛药剂生产有限公司产品, 规格:50ml (10g) , 批号:5110146332, 临用以0.9%氯化钠注射液稀释成10%浓度的溶液;伊文思蓝:中国医药集团上海化学试剂公司进口分装, 批号:F20020913;0.9%氯化钠注射液:浙江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新昌制药厂, 批号:050615, 规格:250ml/瓶。

1.2 动物及饲养环境

豚鼠, DHA品系, 体重250~350g, 购自无锡市惠山江南实验动物场, 动物许可证号:SCXK (苏) 2004-0003;饲养于本院动物房 (清洁级) , 温度18~24℃, 相对湿度60%~80%, 全价颗粒饲料来源于浙江省实验动物中心。

2方法

2.1 主动全身过敏试验

取健康豚鼠18只, 体重250~350g, 雌雄兼用, 随机分为3组, 每组6只, 分别腹腔注射0.5%、2.0%绿原酸供试液 (绿原酸高、低剂量组) 和10%人血白蛋白生理盐水溶液 (阳性对照组) 各0.5ml/只, 隔天注射1次, 连续3次致敏, 然后于首次注射后第14天和21天, 各组每次取3只豚鼠, 分别静脉注射0.5%、2.0%绿原酸供试液和10%人血白蛋白生理盐水溶液2ml/只攻击, 按全身过敏性反应评级标准 (表1) 观察并判定豚鼠过敏反应等级;另取健康豚鼠6只, 直接静脉注射2.0%绿原酸供试液作为空白对照组, 也按全身过敏性反应评级标准进行观察。

结果判定:评级≥2时, 为过敏试验阳性。

2.2 被动皮肤过敏试验

先取健康豚鼠24只, 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 阳性对照组, 绿原酸高、中、低剂量组, 每组6只, 雌雄各半, 空白对照组腹腔注射0.9%氯化钠注射液0.5ml/只, 阳性对照组腹腔注射1%人血白蛋白生理盐水溶液0.5ml/只, 绿原酸低剂量组腹腔注射0.5%绿原酸供试液0.5ml/只, 中剂量组腹腔注射1.0%绿原酸供试液0.5ml/只, 高剂量组腹腔注射2.0%绿原酸供试液0.5ml/只, 隔天注射1次, 连续5次, 然后于末次注射后第10天, 各组颈动脉采血, 2000r/min离心10分钟, 分离血清备用。另取正常豚鼠24只, 随机分为4组, 每组6只, 雌雄各半, 将上述抗血清用生理盐水稀释成1:2、1:8、1:32三种稀释度, 在预先剃毛的豚鼠背部两侧皮内注射各对应组的抗血清0.1ml, 每种稀释度注射两点, 点与点间隔2.5cm;24小时后, 各组耳缘静脉注射致敏剂量的相应药物0.5ml, 加1%伊文思蓝生理盐水溶液0.5ml共1.0ml, 30分钟后处死各组动物, 剪取背部皮肤, 测量皮肤内层蓝斑直径, 相同稀释度两点取平均值。

2.3 数据统计

计量数据均表示为均数±标准差undefined, 检验方法为t检验;等级资料采用Ridit检验, 以P<0.05为统计学差异有显著性。

3结果

3.1 主动全身过敏试验结果

致敏后14、21天绿原酸高剂量组豚鼠在静脉注射2.0%绿原酸供试液2ml攻击后均出现轻微颤抖、呼吸急促、竖毛等现象, 个别有抓鼻和几次咳嗽, 按全身过敏性反应评级标准评级为1~3级;而低剂量组豚鼠仅有个别出现轻微抓鼻、颤抖或竖毛, 按全身过敏性反应评级标准评级为0~1级 (见表2) 。空白对照组豚鼠在静脉注射2.0%绿原酸供试液2ml后均出现轻微颤抖、呼吸急促、竖毛等现象, 个别有抓鼻和几次咳嗽, 按全身过敏性反应评级标准评级为1~3级。人血白蛋白组致敏后14、21天攻击中所有豚鼠均出现咳嗽、呼吸困难、痉挛、抽搐、大小便失禁、休克死亡等过敏反应, 并均于注射攻击后5分钟内死亡, 按全身过敏性反应评级标准评级均为4级, 表明人血白蛋白注射液过敏反应阳性。

与空白组比较*P<0.05

由于绿原酸高剂量组攻击后出现的症状以及严重程度与未致敏的空白对照组豚鼠注射等量绿原酸后的表现相近, 而低剂量组出现症状及程度均明显较轻, 提示该现象可能是绿原酸静脉给药直接药理作用所致, 非绿原酸所致的过敏反应。

3.2 被动皮肤过敏试验结果

空白组、绿原酸高、中、低剂量组致敏豚鼠血清注射于正常豚鼠皮内, 再静脉注射给予相应的致敏药物以及伊文思蓝染料, 结果均不使正常豚鼠皮肤内层产生蓝斑 (蓝斑直径均为0) , 表明空白对照组、绿原酸三个剂量组被动皮肤过敏反应均为阴性;而人血白蛋白组6只豚鼠均出现明显的蓝斑, 其蓝斑直径 (平均值) 随稀释度增加而减少, 但三种稀释度蓝斑直径均大于0.5cm, 表明人血白蛋白组被动皮肤过敏反应阳性。

4讨论

绿原酸是植物体在有氧呼吸过程中经莽草酸途径产生的一种苯丙素类次生代谢化合物, 在植物界广泛分布, 清热解毒类中药中大多含有绿原酸, 因其为抗菌解毒、消炎利胆的有效成分, 通常被作为质控指标;有学者认为清热解毒类中药注射剂静脉给药过敏反应发生率较高与绿原酸是致敏物质或半抗原物质有关[1], 但文献分析表明多数报道为首次用药即发生过敏, 即没有致敏过程, 且与每次使用剂量、浓度显著相关, 与经典过敏反应机制明显不同。

类过敏反应是指无免疫系统参与的, 由药物直接刺激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而释放大量组胺, 首次用药即表现出与过敏反应相似症状的临床反应[2];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 该类反应的发生率在全球范围内呈上升趋势, 已引起各发达国家的广泛重视, 可诱发类过敏反应症状的麻醉药物包括阿片类药、肌松药、硫喷妥钠、丙泊酚等, 事实上任何药物的使用都可能诱发;虽然此前少有报道提及中药注射剂的类过敏反应, 但由于中药注射剂成分复杂, 制剂成型过程中又添加大量辅料, 因此短时间大量进入血管 (尤其在临床使用不当时) , 与主要存在于血液中的嗜碱性粒细胞直接接触, 很可能促使后者发生非免疫性的脱颗粒反应, 也即类过敏反应;如孙立等[3]报道, 在中药注射剂中广泛使用的吐温-80可引起Beagle犬或豚鼠发生类过敏反应

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绿原酸被动皮肤过敏试验结果为阴性, 较高剂量静脉给药可使豚鼠出现轻微颤抖、呼吸急促、竖毛等现象, 个别有抓鼻和几次咳嗽, 与未致敏豚鼠注射等量绿原酸后的表现相似, 而低剂量组出现症状及程度均明显较轻, 提示该现象可能是绿原酸静脉给药后直接药理作用所致, 非绿原酸所致的过敏反应;我们前期研究结果也发现, Beagle犬静脉给予绿原酸出现与剂量相关的颤抖、流涎、流泪甚至呕吐等类似过敏症状, 其血浆组胺浓度也异常升高, 绿原酸体外可诱导豚鼠腹腔肥大细胞和大鼠嗜碱性粒细胞 (RBL-2H3细胞) 发生非免疫性脱颗粒, 因此推测绿原酸引发的可能是类过敏反应, 这可能也是绿原酸含量较高的中药注射剂静脉给药易发生过敏反应的原因之一。

参考文献

[1]韩启明, 蒋玉风, 吴建华, 等.我院常用中药注射液不良反应文献分析.新疆中医药, 2003, 21 (5) :55.

[2]田玉科.麻醉期间的过敏反应及类过敏样反应.实用医学进修杂志, 2004, 32 (3) :129.

改进药物皮肤过敏试验用物设想 第10篇

1材料

1.1针头采用锋锐程度高的材质作原材料。

1.2双室瓶采用该药物使用的玻璃瓶和隔膜材料。

1.3药物皮肤过敏试验用盒采用该批号药物和稀释液。

2方法

2.1针头采用锋锐程度材质高做成斜面为45°的针头。

2.2无菌粉末采用双室瓶装入定量 (第五版《基础护理学》关于药物皮肤过敏试验液配制要求的剂量) 该批号的皮肤过敏试验用药物 (上室装稀释液, 下室装该药物) 配TB注射器和相应针头, 做成药物皮肤过敏试验用盒。

2.3药物注射液 (破伤风抗毒素、胸腺肽、鲑鱼降钙素注射液) , 按第五版《基础护理学》药物皮肤过敏试验液配制要求剂量, 将稀释液直接装入TB注射器且带有相应的针头, 做成药物皮肤过敏试验用盒。

3讨论

3.1针头锋锐, 斜面小, 进入表皮与真皮之间的阻力减小, 损伤降低, 疼痛减轻, 易于进针。药物皮肤过敏试验患者由传统药物皮肤过敏试验方法的轻疼感转为微疼感。

3.2注射用无菌粉末装入安瓿或适宜容器中, 临床用前用适当溶酶溶解。常用于水中不稳定的药品[2], 故采用双室瓶:药物皮肤过敏试验用盒保存方法及时间同该药物。

3.3药物皮肤过敏试验用盒的使用, 节省卫生资源, 减少医疗废物产生;在护理人力资源相对缺乏[3]的情况下, 为临床护士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使她们有更多的机会对患者进行观察、护理、交流思想, 以及加强业务学习等, 将护士还给患者, 减少及避免护理差错事故的隐患, 从而提高病区管理及护理质量。

3.4传统药物皮肤过敏试验液配制用物多, 需要用原药物稀释配制皮肤过敏试验液, 有些物品昂贵, 一旦患者皮肤过敏试验呈阳性, 造成药物浪费, 如鲑鱼降钙素注射液, 给患者经济造成损失。本方法一定程度上减少了部分患者的医疗支出。

摘要:目的 减轻药物皮肤过敏试验患者痛苦, 节省卫生资源, 减少护士劳动强度, 减少医疗废物给环境造成的压力。方法 拟采用将定量皮肤过敏试验用药物装入双室瓶和/或注射器, 且带有用锋锐程度高材质做斜面适当的针头, 做成药物皮肤过敏试验用盒。结果 该方法可使药物皮肤过敏试验患者由传统皮肤过敏试验法的轻疼转为微疼, 节省人力、物力。结论 药物皮肤过敏试验用盒, 制作简单, 节省资源, 减轻护士压力, 值得推广。

关键词:药物皮肤过敏试验,注射,试验液配制

参考文献

[1]李小寒, 尚少梅.基础护理学 (第五版) [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2:356-263.

[2]杨莘.静脉输液护理指南[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2009:85.

皮肤常过敏小心手机捣乱 第11篇

原来,2013年时小林买了iPhone 5手机,开始当起了“低头族”。她的皮肤过敏主要是手机金属框造成的。随后,医生建议她给手机换一个橡胶套,再坚持口服和外用药物,目前她的情况已经大为好转。

随着各类新款智能手机频频上市,人们玩手机的时间更长。一些过敏体质的人往往会出现一些原因不明的皮肤病。主要表现一是皱纹加深,虽然很多智能手机都采用大屏幕,但文字还是很小,很多人读手机的时候会不自觉将眼睛眯起来,这些动作会无形中增加眼角以及眉间的皱纹;二是黑斑增加,一些习惯煲电话粥的人,会因为手机变热而影响到耳朵也变热,时间一长,手机产生的紫外线极易在面部形成黑斑;三是皮肤过敏,手机荧幕沾到的细菌或脏污物,在煲电话粥时直接黏在脸上,这是产生粉刺或肌肤干燥的原因。此外,一些生产厂商在制造手机外壳时,常添加镍、镉、铬等金属成分,使其外观更漂亮,这些金属又是常见的过敏原,炎热天气下,人出汗多、毛孔扩张,容易引起接触性皮炎。

如果一段时期皮肤过敏反复发作,且你又属于“低头族”,就必须警惕手机捣乱了,可尝试以下办法予以避免。一是用手机前勤洗手;使用手机时不要吃东西或喝饮料,避免吃入细菌以及手机沾上食物残渣;少把手机借给别人,避免病菌交叉感染。二是尽量使用耳机,让皮肤远离手机,既可降低手机辐射,也可使易感染的面部、口唇、耳朵等部位减少细菌侵害。三是选择干净地方放手机,必要时买个专用手机套,并和钱包等物品分开放。过敏体质者休息时尽量将手机置于距离身体两米开外的地方。还要定期清洁手机。可用沾有酒精的棉球经常擦拭,或将手机送维修、销售点,让客服人员进行专业清洁。

皮肤过敏原 第12篇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 (2005版) 规定:使用青霉素类抗生素前均需做青霉素皮肤过敏试验, 阳性反应者禁用。但《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对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必须做皮肤过敏试验未做明确规定, 只是简要说明对有过敏史或过敏体质者等, 可根据情况用原药做皮肤过敏试验。鉴于目前医疗纠纷问题较为突出, 并且头孢菌素类药物皮试液浓度无统一规定, 造成临床科室护理人员盲目配制皮试液。新疆巴州人民医院护理部要求护理人员在为患者使用头孢菌素类药物前, 须用药品原液为患者进行皮试。

根据李家泰主编的《临床药理学》;贾公孚、谢惠民主编的《药害临床防治大全》, 现用头孢皮试液浓度有300μg/m L、500μg/m L和600μg m L的差别, 因500μg/m L的浓度便于配制, 采用单位较多。以下为头孢菌素类药物皮试液的配制方法, 以供临床护理人员参考使用, 见表1。

阳性结果判断标准:皮试液注射20min后判断。 (1) 局部出现红肿, 直径>1cm或局部红晕或伴有小水泡; (2) 出现丘疹, 同时丘疹周围伴有伪足时; (3) 注射局部虽然为阴性, 但有全身反应 (麻木、发热、头痛、眩晕、耳鸣、不安、脉速、不快感、口感异常、便意、出汗等) 情况时根据临床现有规格的注射器及药品瓶体容量, 以上配制方法在临床运用中非常适用, 且步骤简单, 有利于指导护理工作步入正规。

相关文章
提高学生文学素养

提高学生文学素养

提高学生文学素养(精选12篇)提高学生文学素养 第1篇汉字是汉族几千年文化的瑰宝, 掌握好规范汉字的书写方法能满足现今社会现实的需求,...

1
2025-09-19
天和地范文

天和地范文

天和地范文(精选8篇)天和地 第1篇天津市河北区 河北区实验小学 三年三班 赵恬琳・・天上有星星,星星亮晶晶。・・天上有太阳,太阳红...

1
2025-09-19
体育专业学生实习自我鉴定

体育专业学生实习自我鉴定

体育专业学生实习自我鉴定(精选9篇)体育专业学生实习自我鉴定 第1篇转眼间我一个学期的练习工作已经竣事,这段时间里我们从学生一下酿成...

1
2025-09-19
天然气应用与节能减排

天然气应用与节能减排

天然气应用与节能减排(精选11篇)天然气应用与节能减排 第1篇关键词:天然气集输系统,节能减排技术,研究分析1 引言天然气是世界公认的高...

1
2025-09-19
通用个人总结范文

通用个人总结范文

通用个人总结范文(精选9篇)通用个人总结 第1篇通用技术小知识点总结1.价格贵、成本高不算两面性;影响其他行业的发展不算两面性;物品的...

1
2025-09-19
提效降耗工作计划

提效降耗工作计划

提效降耗工作计划(精选6篇)提效降耗工作计划 第1篇机运科减人提效、节支降耗措施节支降耗是煤矿提高经济效益的根本所在。结合本单位实际...

1
2025-09-19
探索者的精神遗产论文

探索者的精神遗产论文

探索者的精神遗产论文(精选10篇)探索者的精神遗产论文 第1篇每个伟大公司的后面都有伟大的创始人, 每个创始人都有其伟大的简单法则。这...

1
2025-09-19
统计法 统计职业道德 统计人员的个人伦理自主性

统计法 统计职业道德 统计人员的个人伦理自主性

统计法 统计职业道德 统计人员的个人伦理自主性(精选10篇)统计法 统计职业道德 统计人员的个人伦理自主性 第1篇统计法 统计职业道...

1
2025-09-19
付费阅读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