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关于镜头影评范文第1篇
《英雄》影评
由古至今,“荆轲刺秦王”的故事一直被人们传颂,风萧萧易水寒,壮士去兮不复返!太子丹聘荆轲以刺秦王,赠利匕,得燕督亢图和樊於期首级以近其身,欲刺时,失之,惜之!从而“侠”之一字也被定义为独立个体抵抗强权的精神核心。近期我回顾了张艺谋导演的《英雄》,这便是一部以“荆轲刺秦王”的故事为背景拍摄的一部华语动作电影。
张艺谋拍的这部电影《英雄》在当时其实是一部有争议的作品。2002年上映的时候,因为剧情的重复拖沓,场内场外骂声一片,但也创造了中国大陆电影新一轮的票房神话和电影产业化模式,并在西方电影市场真正拉开了中国大片时代的帷幕。时已过迁,现在回过头再来看时,觉得张艺谋真是在用心阐述自己的“侠义”观。电影中无名和秦王三次的对话,每次对话都阐述了不同的侠义精神,并且层层递进,最后上升到“胸怀天下”的大义上来。这样的设计是巧妙的,也是完备的。再加上这部电影里演员的演技、光影画面和配乐均属一流,让我觉得这真是一部难得的武侠片。
《英雄》一剧中无名和秦王的交谈交替讲述了三个与刺秦有关的故事。先是无名虚构的反杀刺秦三人的故事一:先杀长空,再诱使飞雪杀残剑,最后在飞雪方寸大乱时杀之。而秦王则更相信自己的揣测出的故事二:为完成刺秦,无名与长空串通,由己杀之,而后再邀残剑飞雪之一献身,其间飞雪为爱而先伤残剑,再为刺秦捐躯。最后,无名坦诚公开了真实的故事三:为完成刺秦,经过串通,无名假杀长空,后与飞雪联手伤残剑,再于秦军阵前假杀飞雪。影片在叙事结构上呈现为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影坛上颇为流行的由不同视角来建构的“分段讲故事”的叙事模式,这种突破可谓是同时迎合了中西方的文化语境和意识形态。
《英雄》中有一个宏大理念,就是残剑写下的“天下”两字。这两个字,令无名主动放弃了刺杀计划,而刺秦故事原有的核心也遭到完全地摘除和偷换。在刺秦的过程中有过这样的一个场景:赵人残剑曾经刺杀过秦王,但是最后放弃了,对于飞雪的质问,残剑说他从书法中悟出了一个道理,秦王不能杀,七国连年混战,百姓受苦,唯有秦王才能停止战乱,一统天下。在《英雄》里,这个宏念大概便是秦王的最后追求:“天下”。
电影《英雄》取材来自大众所熟悉的“荆轲刺秦王”的故事,这并不需要翻阅多余的历史资料,观众便能立刻进入电影的文化语境,加上影片中所运用的通俗易懂的白话文独白,也使观众没有任何隔阂感,就能顺利进入情境。它是中国电影产业化道路的一块里程碑,它在艺术和商业结合的中国武侠类型片的发展上,有着丰富的启示意义。影片在“天下”的大义与大爱中落下了帷幕。这也便是影片所想向我们传达的道理。
英雄关于镜头影评范文第2篇
2、影视类资源在写作教学中的运用
3、极简与局限:《邻居的窗》叙事审美探微
4、梅兰芳无声戏曲电影美学观念探析
5、俯视手掌的权力:重回男性凝视的网红直播视频
6、《前程似锦的女孩》:身份叙事、空间叙事与观众在场
7、中外纪录片对中国形象构建的比较分析
8、论电影的镜头语言对电子游戏的影响
9、关于将传统电影工艺引入VR电影的思考
10、合理运用微课提升语文阅读教学实效
11、比较徐静蕾和麦婉欣的导演风格
12、高效运作我国植入式广告的策略分析
13、动画影视创作中的节奏设计
14、巧用“镜头艺术”进行语言文字运用训练
15、搭建灵性平台提高鉴赏能力
16、电影资源在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中的应用
17、微电影”资源在小学品德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18、浅谈影视信息资源在中职作文教学中的应用
19、借鉴影视文化, 优化记叙文写作
20、品读“五特” 感悟《背影》
21、张艾嘉电影中的叙事与影像
22、电影镜头的情感表达
23、动画电影的人物微表情研究
24、论纪录片中镜头语言的表达功能
25、让“真我”形象在动态生命中闪光
26、写作就像拍电影 要做聪明的小导演
27、浅析特写镜头在影视作品中的作用
28、《龙猫》与死神传言:“震惊”的积累与消解
29、表演心理学视角下的周迅表演艺术研究
30、银幕上的崇高客体: 当代中国电影中的崇高审美文化流变
31、李玉VS范冰冰:爱她就要折磨她
32、“电影鉴赏”语文拓展课的教学
33、中小成本国产电影的特点
34、把摄影的方法运用到作文教学中去
35、The Outlook
36、灵魂的飞跃,情感的启迪
37、电影与电视是同一种艺术
38、如何让影视元素巧入文章
39、习作中的“特写镜头”
40、电影植入式广告,路在何方
41、浅析商业广告中特写镜头的重要性
42、戏曲电影:光影流动间的中国故事
43、“情”与“美”的细腻流露
44、议景别匹配时应注意的问题
45、虚拟、再现与表现三种文化在电影中的还原
46、影视作品该如何与广告“恋爱”
47、细节描写教学方法初探
48、论长镜头在影视作品中的运用
49、浅析景深镜头在影像创作中的运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