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VC聚氯乙烯(精选5篇)
PVC聚氯乙烯 第1篇
“HexamollDINCH信赖伙伴”合作项目专门面向在软质PVC产品中采用巴斯夫HexamollDINCH增塑剂的亚太区粒料厂商、生产商和品牌商。参加该项目的公司需完成包括产品安全测试、工厂评估等在内的认证流程。
巴斯夫亚太区石油化学品高级副总裁潘柯瀚博士 (Dr.Torsten Penkuhn) 介绍说:“巴斯夫希望通过这一合作项目聚集业内领先企业的力量, 确保整个软质PVC价值链的产品安全。为社会提供安全可靠的产品, 是巴斯夫与我们的信赖伙伴的共同使命。建立信任网络将有助于我们的合作伙伴获得最优质的原材料, 也使买方能够追踪增塑剂质量、确保产品物有所值。”
通过巴斯夫上海增塑剂应用实验室及国际领先的检测认证机构-德国莱茵TV集团 (TV Rheinland) 的认证后, HexamollDINCH用户将享受到巴斯夫提供的一系列特别服务, 包括专享技术支援服务、行业信息共享、全球交流平台等等。巴斯夫期望2012年底前信赖伙伴的数量能达到40家左右。
PVC浆料汽提回收氯乙烯技术进展 第2篇
1 汽提技术影响因素研究
氯乙烯在PVC中溶解度取决于温度, 回收氯乙烯实质在于提高浆料温度, 降低氯乙烯在PVC树脂中的溶解度, 同时增加氯乙烯分子的动能, 加快氯乙烯在PVC粒子中的散失速度。故温度愈高, 溶解度愈小, 脱除速度愈快, 树脂中残留的氯乙烯愈少。但是, 温度太高, 当高于105℃, 树脂会发生脱氯化氢的降解反应, 使其变黄、变黑, 影响产品质量, 因此汽提温度不宜过高。停留时间与氯乙烯脱除量也有关。一定温度下延长浆料汽提停留时间有利于氯乙烯的脱除。浆料汽提时, 氯乙烯前期脱除快, 是因为前期浆料中存在大量游离氯乙烯;后期脱除速度慢, 是因为在PVC颗粒孔隙中吸附的氯乙烯首先要解吸出来, 然后才能再从浆料中脱除, 延长停留时间主要是为了提高树脂中残留氯乙烯的脱除程度。但是停留时间过长, 会降低装置生产能力, 增加能耗和使树脂发黄。抽真空也有利于氯乙烯单体的脱除, 一般讲, 在汽提时, 真空度是汽提浆料温度的函数。温度越高, 真空度越高, 回收效果越好。但真空度对浆料汽提温度和动力消耗有影响, 要综合考虑。此外, 疏松型孔隙率高的PVC树脂较紧密型低孔隙率的PVC树脂易脱除氯乙烯单体。
2 汽提技术发展与优化
2.1 汽提槽
PVC浆料实施汽提最初主要借助于汽提槽, 其结构特征为立式圆柱釜式容器。在进行汽提操作过程中, 槽顶抽真空, 浆料会通过槽顶进入, 汽提槽连接蒸汽鼓泡, 这样可以更好的实现浆料增温, 这样可以提升氯乙烯物质的去除。
因为浆料以及回收气会在槽内出现返混情况, 料液高度响度也比较高, 造成了残留去除的难度相对较大, 速度也更慢。为了确保PVC浆料不会出现变黄情况, 气体温度也不能够设置太高, 控制在75-80℃最佳。
釜式汽提完成之后, 浆料当中氯乙烯残留相对较大, 通常情况下需要达到200x10-6以上, 浆料完成干燥之后, 树脂当中实际残留量应当会降到 (8-15) -6, 我国PVC树脂质量相关指标当中对氯乙烯实际残留量具有控制标准, 残留总量不应当超过10x10-6, 为此, 采用这种方式进行生产, PVC树脂产品质量不能够达到相应标准。但是汽提槽技术操作方面, 针对小型工厂来说使用优势明显, 为此, 我国大多数小型PVC厂均采用这种方式进行生产。
2.2 筛板穿流汽提塔
筛板穿流汽提塔技术出现主要是在二十世纪的七十年代初, 这项技术的优势特点就是汽提操作过程可以在塔内完成, 通过对塔内设置筛板的方式, 塔顶气体蒸汽以及流经的浆料通过筛板进行对流, 并通过热能以及氯乙烯单体之间的热质交换, 最终可以去除掉浆料当中包含的氯乙烯物质。塔顶抽真空时的真空度应当达到-0.06~-0.055MPa。因为筛板塔当中产生的温度相对较高, 会达到100~105℃, 又因为浆料本身停留在汽提塔当中的时间相对比较短, 这种情况下温度即使是偏高也不会对生产质量产生影响。同时, 出塔之后的浆料与进入塔内的浆料会完成热交换, 进而可以重新回收热能。在筛板塔当中会出现板效率较低情况, 为此, 需要设置较多的塔板, 提升塔高。例如日本的一些公司就已经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时采用额筛板穿流汽提塔, 在塔板设计方面采用的是18块塔板, 板间距设计为450mm, 世纪开孔率达到10%左右。筛板直流汽提塔的实际生产效果优于槽式类型, 汽提塔完成汽提之后的浆料当中氯乙烯残留总量可以达到 (40-70) -6, 通过干燥之后, PVC树脂产品当中的氯乙烯实际残留能够控制在5-6, 因此可以很好的满足食品级标准。除此之外, 汽提塔蒸汽耗能相对槽式效果更佳。
2.3 溢流筛板汽提塔
社会经济繁荣发展, 使得现代社会当中人们对生存环境与卫生情况越来越关注, PVC产品作为应用在医用领域当中一种至关重要的设备, 其中PVC树脂产品当中实际氯乙烯残留需要进一步降低, 采用传统技术无法有效控制氯乙烯残留, 为此, 需要对这项技术进行优化与创新。溢流筛板汽提塔控制氯乙烯效果明显, 使得树脂当中氯乙烯残留可以有效控制在5-6左右。溢流筛板塔筛板开孔孔径相对于穿流方式较小, 浆料无法通过筛板孔流下, 大师气体加热方式则能够通过蒸汽方式完成穿流。浆料进入到筛板可以直接流下。因为浆料通过筛板方面会出现停留时间较长情况, 为此, 塔板效率可能相对较高, 塔板设置为4-6块左右。
溢流筛板塔汽提效率高, 浆料汽提后其残留氯乙烯含量在 (5~10) x10-6, 干燥后树脂产品中残留氯乙烯含量小于0.4x10-6, 符合医用级PVC产品质量标准。
需要注意的是溢流筛板汽提塔本身因为孔径相对较少, 开孔率比较低, 不能够使塔板背面形成足够的湿润空间, 汽提蒸汽产生夹带浆料也会在这个过程中产生粘滞性效果, 进而形成黑黄点, 这种情况下, 浆料质量会受到影响。溢流汽提塔当中附带的浆料也会发生粘滞效果。浆料当中参入消泡剂之后, 可以延长到20天时间以上再进行煮塔否则PVC成品中会黑黄点过高, 导致产品不合格。针对以上溢流塔的缺点, 人们又开发了在溢流筛板背面进行热脱盐水喷淋冲洗技术, 为节约热脱盐水, 设计了间隙脉冲喷淋。这种措施实施, 溢流筛板塔不再需要周期煮塔, 也不需要加消泡剂, PVC浆料不会再因汽提原因产生黑黄点, 产品质量有了保证。虽然需要增加使用少量热脱盐水, 但对生产成本并无太大影响。螺旋板换热器设计及制造技术的进展使其在PVC浆料汽提工艺热能回收中的应用成为可能。早期的螺旋板因易堵塞未能在PVC浆料汽提工艺中得到实用。
结束语
综上所述, 现代社会经济发展, 促进科学技术的进步。PVC树脂应用技术研究领域不断在扩展, 使得PVC树脂产品当中残存的氯乙烯需要越来越低。溢流筛板汽提塔技术工艺能够更好的满足这项需求, 为此, 可以在国内技术行业当中得到进一步推广。
摘要:具体分析了PVC浆料汽提过程中多种类型汽提塔应用技术发展情况, 希望能够对实现PVC应用技术推广提供帮助。
关键词:PVC,氯乙烯,汽提塔
参考文献
[1]陈波.PVC聚合工艺动态模拟全局求解策略与应用[D].北京:北京化工大学, 2007.
[2]薛之化.我国PVC生产技术创新 (续完) [J].聚氯乙烯, 2011, 4:1-12.
[3]崔小明.我国电石法PVC树脂节能减排技术进展[J].石油和化工节能, 2010, 4:3-7.
[4]王冀锋, 常喜斌.PVC树脂浆料汽提系统工艺及管道设计要点[J].广州化工, 2013, 15:233-236.
PVC聚氯乙烯 第3篇
1 测试方法概述
1) 测量依据:
GB/T10002.1-2006《给水用硬聚氯乙烯 (PVC-U) 管材》。
2) 测量方法:
根椐GB/T10002.1-2006《给水用硬聚氯乙烯 (PVC-U) 管材》.称取试样在空气中和浸渍液中的质量a、b, 由下计算试样密度:
undefined
式中:ρt温度为t℃时试样的密度g/cm3;
ρx浸渍液的密度g/cm3;
a试样在空气中的质量g;
b试样在浸渍液中的质量g;
2 不确定度分量及评定
测试结果由下式给出:undefined。
式中:undefined三次直接测试结果的平均值;
Δρt系统效应的修正值, 本例中为0;
由上式得出不确定度包括两部份, 实验室行政重复性导致的不确定度分量undefined和系统因素导致的不确定度分量u (Δρt) , 两部分是独立存在的, 合成不确定度:
undefined2.1 不确定分量undefined的计算
对同一试样重复测试3次, 按贝塞尔公式计算其标准偏差,
表1中的值可用重复性测量的结果, 按GB/T10002.1-2006规定, 重复测量3次, 计算标准偏差 , undefined的计算式为:
undefined
自由度ν=3-1=2
2.2 不确定分量u (Δρt) 的计算
对测试结果ρt有影响的因素主要包括:
天平的称量不确定度 (g) ;
浸渍液温度的变化进而引起浸渍液密度的变化, 导致的不确定度;
函数关系式可表示为:
ρt=f (a, b , ρx)
对试样在空气中和在浸渍液中的质量, 是在同一台天平上称量而来的, 其称量结果可认为是相互独立的,
undefined
由公式undefined
各分量的灵敏系数为
undefined
对试样的测试温度, 在 (20±3) ℃下进行, 浸渍液用蒸馏水, 在 (20±3) ℃温度变化范围内, 浸渍液的密度不确定度为0.0012
则: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3 合成不确定度和扩展不确定度
undefined
扩展不确定度 (k=2)
U=kuc (ρt) =20.0083=0.017 g/cm3
4 给水用硬聚氯乙烯 (PVC-U) 管材密度测试结果不确定表示
对本次测量结果可表示为:
(1.439±0.017) g/cm3
也可以表示为:
(1.439±0.017) 103 kg/m3
PVC聚氯乙烯 第4篇
未增塑聚氯乙烯 (PVC-U) 塑料门窗成型后由P V C-U型材与其内部的增强型钢组成, 由于钢材的强度比铝合金要好得多, 所以P V C-U型材与增强型钢共同作用组成的未增塑聚氯乙烯 (PVC-U) 塑料门窗具有很高的强度, 可以承受很大的风压。JG/T140-2005《未增塑聚氯乙烯 (PVC-U) 塑料窗》、J G/T 1 8 0-2 0 0 5《未增塑聚氯乙烯 (PVC-U) 塑料门》中以安全检测压力值 (P3) 进行分级, 其分级指标值P3按表1规定。
2 几种常见窗型受力情况分析
窗型种类繁多, 各种窗型的窗在风荷载作用下, 承受与外窗平面垂直的横向水平力。外窗各框料间构成的受荷单元可视为四边铰接的简支板。在每个受荷单元的四角各作45°斜线, 使其与平行于长边的中线相交。这些线把受荷单元分成四块, 每块面积所承受的风荷载传给其相邻的构件, 每个构件可以近似地简化为简支梁上呈矩形、梯形或三角形的均布荷载。图1为常见窗型的受力情况。
建筑外窗在风荷载作用下, 受力构件上的总荷载 (Q) 为该构件所承受的受荷面积 (A) 与施加在该面积上的单位风荷载 (W) 之乘积, 按下式计算:
式中:Q为受力构件所承受的总荷载, 单位为牛顿 (N) ;
A为受力构件所承受的受荷面积, 单位为平方米 (m2) ;
W为施加在受荷面积上的单位风荷载, 单位为帕 (Pa) ;按现行《建筑结构荷载规范》中取值。
当进行建筑外窗的强度计算时, 其受力构件上的总荷载 (Q) 为该构件所承受的受荷面积 (A) 与该窗的强度等级相对应的单位荷载 (WG) 之乘积。
建筑外窗的受力构件在材料、截面积和受荷状态确定的情况下, 构件的承载能力主要取决于与截面形状有关的两个特性, 即截面的惯性矩与抵抗矩。截面的惯性矩 (I) , 它与材料的弹性模量 (E) 共同决定着构件的挠度 (f) 。截面的抵抗矩 (Wj) , 当荷载条件一定时, 它决定构件应力的大小。当建筑外窗用料采用标准型材时, 其截面特性可在《材料手册》中查得。当建筑外窗用料采用非标准型材时, 其截面特性需要通过计算来确定, 简单矩形截面的惯性矩:I= (bh3) /12;截面的抵抗矩:Wj=2I/h。在受风压情况下, 外窗构件主要受弯曲力和剪切力。在安装五金件的地方还要受到集中应力, 但根据常规经验, 窗的受力变形, 主要是通过窗主要受力构件挠度变化情况, 是否在安全允许范围内来决定该窗是否为合格品。窗 (门) 面板为单层玻璃或夹层玻璃:挠度f±L/300;窗 (门) 面板为中空玻璃:挠度f±L/450;单扇固定窗:挠度f±L/150;单扇单锁点平开窗 (门) :挠度f10mm。 (L:受力杆件长度) 塑料外窗受力构件受荷载情况可近似简化为简支梁上承受矩形、梯形或三角形均布荷载, 受力情况见图2。
构件受梯形荷载时, fmax随K值大小而变化, K=0即为矩形荷载, K=0.5即为三角形荷载, 在K为其它值时, 取了偏保守的平均值fmax=QL3/64EI。由于塑料弹性模量大大低于衬钢, 不少人计算外窗受力构件挠度时只计算衬钢挠度, 而忽视了型材本身抗风压强度。型材弹性模量虽只有衬钢的1/100, 但型材壁厚, 截面积也大, 所以型材的惯性矩远远大于衬钢, 其实型材也担负了一定比例的风压, 当外窗受风压时, 由于型材与钢衬通过螺钉紧密连接在一起的, 产生相同的挠度, 现以均布载荷图为例计算外窗-受力构件型材与钢衬分别受力情况。设型材弹性模量E1、钢衬材弹性模量E2、截面惯性矩I1、I2。
由上面公式整理可得出Q1/ (E1I1) =Q2/E2I2= (Q-Q1) /E2I2设定值A=E2I2/ (E1I1) 则
计算与检测所得挠度实例分析, 以外框为15001500 (mm) 左右推拉窗为实例, 通过理论计算在各段风压的情况下, 受力构件产生的挠度与该窗经门窗检测站抗风压实测数据作比较, 二个窗扇靠中间的直档在受风压时产生相同的挠度, 把S1+S2作为任何一扇窗直档受风压面积是不恰当的 (图3) 。
型材弹性模量E1=2.6 4 k N/m m 2, 惯性矩I1=1 6.6 6 c m 4, 钢衬弹性模量E2=210kN/mm2, I2=1.42cm4根据前面 (5) 、 (6) 式算出Q1=0.13Q, Q2=0.87Q即将窗型窗扇中间受力构件直档型材受总风力13%, 加强钢衬受风力87%。该直档受梯形荷载, 挠度f=QL3/64EI式中Q (受力构件总荷载) =WS (W-风压, S-面积) , 则前面 (5) 、 (6) 式:
当L (直档) =139cm, W=100Pa (0.1kN/cm2) 时S1=S2=4219cm2, f1= (0.13WS1L3) / (64E1I1) = (0.130.110-442191393) / (6426416.66) cm=0.052cm=0.52mm同理得出W=300Pa、500Pa、700Pa、900Pa时该窗型窗扇直档受力后挠度, 见表2。
从表2中可看出挠度理论计算值略小于检测站实测值, 约小15%, 应该说误差不大, 也符合实际状态, 因为制作关系, 钢衬实际短于型材窗构件长度, 误差即在此产生。
3 提高未增塑聚氯乙烯 (PVC-U) 塑料门窗抗风压性能的措施
未增塑聚氯乙烯 (PVC-U) 塑料门窗在高层建筑中使用, 主要考虑问题就是其抗风压性。必须由建筑设计人员确定出外窗所需经受的最大风压, 然后根据设计风压的要求, 主要受力构件挠度的计算, 再将建筑上设计的实际窗样经门窗检测机构作三性 (气密性、抗风压性、水密性) 测试, 将结论比较分析, 就能作出正确论断。对于高层建筑上使用未增塑聚氯乙烯 (PVC-U) 塑料门窗, 应遵循下列原则。
单位:千帕
(1) 窗面积不宜过大, 窗型宜选择内开, 内开下悬式和推拉。单樘面积在1.5m 2以下。因设计需要窗型实在较大, 可考虑用高强度金属拼管将窗洞分割。
(2) 组合窗主要受力构件不宜过长, 1.5m以下较妥当。
(3) 普通低层用未增塑聚氯乙烯 (PVC-U) 塑料门窗的PVC型材, 其型材壁厚一般在2.0 m m~2.5 m m之间, 而高层建筑用未增塑聚氯乙烯 (PVC-U) 塑料门窗的PVC型材壁厚一般在2.5mm~3.0mm之间, 这样可以很大程度地增加型材的截面积, 进而增加型材的焊接强度。在同样的外形尺寸下, 型材的惯性矩也会增加很多, 提高了型材的抗弯能力。
(4) 选择合理的型材内腔结构, 主要是在型材内筋分布合理的基础上, 尽可能增大增强型材腔室的尺寸, 而加大型材使用的增强型钢尺寸, 提高型材成窗后的强度, 使型材成窗后能承受更大的风压。
4 结语
通过对各型门窗在抗风压时的受力分析, 提出提高其抗风性能的措施, 加之对未增塑聚氯乙烯 (PVC-U) 塑料门窗在型材断面结构设计、型材配方设计、门窗的风格及选材设计、制作过程、安装过程等方面的进一步优化, 使塑料门窗在抗风压方面可以满足高层建筑的使用要求。
参考文献
[1]JG/T140-2005, 未增塑聚氯乙烯 (PVC-U) 塑料窗[S].
PVC聚氯乙烯 第5篇
巴斯夫将推出两种用于提高橡胶和聚氯乙烯(PVC)聚合效率的新型液态抗氧化剂,为橡胶和PVC制品提供更大的设计自由。
IrgastabIS 6113L是一种全新高性能液态抗氧化剂,具有较低的熔点,应用于合成橡胶,特别是聚丁橡胶(BR)和丁苯橡胶(SBR)。终端应用主要为轮胎、鞋履、手套、传送带和其它橡胶制品。这种添加剂能够提高生橡胶的色稳定性和门尼粘度。由于熔点较低,它还有助于降低加工难度。
Irgastab IS 3026L新型乳液抗氧化剂在链终止效率和热稳定性之间达到了良好的平衡,特别适合用于稳定PVC聚合反应。得益于热稳定性优异、分散均匀和投料简单等优点,这种高性价比的解决方案可在聚合工艺中提高PVC的质量。此外,由于性能高效,Irgastab IS 3026L的添加浓度可低至0.03%~0.08%。产品可用于生产硬质PVC物品,如门窗、管道和板材;以及软质物品,如PVC合成革、防檪檪檪檪檪檪檪水布和帐篷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