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a期货基础知识(精选4篇)
pta期货基础知识 第1篇
PTA:关于批准精对苯二甲酸(PTA)期货交割品牌
和免检交割品牌的通告
来源:中宇资讯
日期:2015-3-20
关于批准精对苯二甲酸(PTA)期货交割品牌和免检交割品牌的通告
(2015)第 12 号
根据《郑州商品交易所精对苯二甲酸(PTA)交割品牌管理工作指引》(试行)相关规定,经考察,批准海南逸盛石化有限公司、江阴(汉邦)石化有限公司、翔鹭石化(漳州)有限公司生产的 PTA 为期货交割品牌;批准江苏海伦石化有限公司生产的 PTA 为期货免检交割品牌。以上交割品牌和免检交割品牌的启用时间为 2015 年 3 月 30 日。特此通告。
郑州商品交易所
2015 年 3 月 20 日
pta期货基础知识 第2篇
白糖:减产炒作仍将持续
一、行情回顾
自2009年初以来, 随着国内白糖市场炒作减产消息使得白糖期价出现触底反弹以及2月份广西糖业协会公布减产数据以来, 白糖期价持续强势反弹。从年初的3000元每吨以下开始上涨, 到目前近月合约最高达到3900元每吨以上, 而远月合约则受到未来种植面积减少和产量下降的预期支撑, 走势相对坚挺, 其中1001合约近期最高涨到4100元每吨以上。在4.24日云南昆明举行的2009年全国食糖产销形势分析会上, 公布的数据显示, 2008/09榨季, 国内白糖在去年1484万吨产量的基础上减产250万吨, 今年的产量预计为1234万吨, 今年国内白糖市场供求关系发生了变换和逆转, 由过去供大于求变为供小于求, 或者供略小于求。数据再次确定了本榨季国内白糖减产的消息, 对市场构成利多基调。
二、国际糖市简述
(一) ICE原糖与主要经济指标的相关性近期原油价格在50美元附近弱势震荡, 不过近期ICE原糖价格呈现震荡上涨格局;CRB指数近期出现反弹, 对原糖价格利多。
(二) 国际糖市供需在2008/09榨季, 巴西产糖量仍然较高, 达到3245万吨, 出口量相对较大, 达到2025万吨;另外印度目前也由之前的食糖生产和出口大国变为净进口国, 主要由于其国内强大的消费需求, 预计2008/09年度食糖产量为2287万吨, 消费2500万吨, 且今年印度食糖也可能出现减产;加上中国今年食糖出现大幅减产, 这些因素将可能导致全球食糖供不足需。预计2009/10年度, 全球食糖产量为1.62亿吨, 较上一制糖期减少640万吨;消费量为1.66亿吨, 全球产销缺口预计为360万吨。全球食糖未来供应可能会偏紧, 将给ICE白糖期价带来利多支撑。
(三) 基金持仓分析近期ICE糖价走势震荡偏强, 基金净多持仓量未出现显著增加, 后期继续关注持仓量变化与外盘糖价走势情况。
三、08/09榨季国内食糖市场分析
(一) 中国食糖供需基本情况目前本榨季生产即将结束, 白糖价格在高位运行, 全国食糖产量约为1234万吨, 减产250万吨左右。其中广西减产幅度最大, 约180万吨;广东减产41万吨, 甜菜糖减产27万吨。
(二) 国内糖料播种面积2008/09年度国内糖料播种面积约为2798万亩, 其中甘蔗种植面积为2441万亩, 甜菜种植面积为358万亩。由于前期的旱灾导致宿根蔗断垄缺苗现象明显, 单产可能下降, 预计下一年度国内糖料种植面积将可能会出现减少, 总体种植形势不乐观。主产区广西4月15日18家主要制糖企业集团上报数据统计, 今年已完成甘蔗种植面积1280万亩, 比去年同期略减, 宿根蔗断垄缺苗现象明显, 总体种植形势不乐观;云南省预计2009年的种植面积会有所下降, 主要原因是部分州市蔗农积极性不高和受天气干旱影响;广东09/10榨季的甘蔗种植面积和08/09榨季种植面积210万亩相比, 能够达到190万亩左右, 减少20万亩;海南省预计为115万亩。福建省预计下榨季种植面积有可能有所减少, 为8.9万亩左右。北方普遍认为种植面积会有所减少。综合来看今年糖料种植形势不乐观。
(三) 国内白糖市场产销情况简析08/09榨季国内糖料种植面积较往年有所增加, 不过销糖量和销糖率与往年同期相比不尽如人意, 现货市场销售比较疲软, 成交清淡。3月末, 全国累计生产食糖1128万吨, 累计销售食糖552.91万吨, 销糖率49.04%;3月份净销糖量约为137万吨, 低于2月份的190万吨, 比去年同期约136万吨的净销糖量略高。
(四) 郑糖持仓情况分析从持仓量来看, 目前郑州白糖持仓量相比3月份的高峰期出现减少, 不过白糖期价却仍出现大幅上涨, 说明目前白糖为多头市场, 空头大量减仓。
(五) 白糖价格走势及期现价差分析近期白糖市场现货价格上涨较快, 截止到4.27日, 广西地区白糖现货价目前已经达到3720元每吨的高位, 不过现货市场成交情况仍然不容乐观。目前白糖现货市场和期货市场近月合约价差在50元每吨左右, 不过期货市场远月合约价格较高, 主要是对于未来国内糖料种植面积将可能会减少, 消费需求会增加的预期。
四、未来市场展望
未来一两个月白糖价格将继续围绕减产和消费的热点话题而出现多空双方的激烈争夺, 短期内可能仍然持续强势, 但是中长期走势还需视消费需求和种植面积情况去判断。在5月份中, 白糖1001合约期价很有可能将是围绕3800-4200元的价格区间出现宽幅波动。
PTA:再起波澜
一、行情回顾
经历了2月份的下跌, 3月份PTA主力合约迅速拉升突破6400阻力位后, 给了PTA更大的上升空间, 因此, 4月份的PTA期货仍然在震荡中上升, 但上涨幅度已经有所减小。当然, PTA期货的上涨, 都是在PX及PTA现货由于供应紧张导致价格上升的背景下进行的。不过, 不同于现货市场的是, PTA期货近期呈现近强远弱的格局, TA905临近交割, 跟涨现货明显, 而主力合约TA909则受到资金打压, 另外受整体商品市场回调影响, 走势偏弱, 与现货及近月的价差拉大, 但预计这种价差偏离的情况不会维持太久。
二、基本面分析
(一) 供需分析先来看一下国内目前PTA装置的运行情况: (1) 宁波逸盛一套65万吨PTA装置因PX供应不足本周四开始停车一周左右, 另一套装置后期也有检修的可能, 大连逸盛75万吨装置现开工基本正常。 (2) 翔鹭石化160万吨PTA装置上周中起恢复开车, 负荷在7成左右。 (3) BP珠海一套60万吨装置本周二已开车, 但90套万装置随后计划本周末停车。 (4) 华联三鑫两套装置开工正常, 另一套装置近期将安排开车。 (5) 宁波三菱PTA装置因PX供应不足, 降负荷10-15%左右。其他几大主流PTA供应商开工率基本稳定, 当前国内PTA整体开工率在76%左右。从下游来看, 目前聚酯开工率稳定在75%左右, 对PTA的需求稳定。受原料PTA再度转升支撑, 聚酯市场走势稳中坚挺, 产销正常, 工厂库存保持在较低水平, 下游织机开机正常, 对化纤的采购需求稳定。不过, 聚酯经过多次大幅上涨之后, 织造厂的接盘能力也在不断经受考验。据海关统计, 3月我国PTA进口量为41.75万吨, 进口单价733.35美元/吨;其它对苯二甲酸进口量10.02万吨, 进口单价703.92美元/吨, 合计进口51.77万吨, 同比下降13.09%, 环比微降0.67%。在国内开工不足而需求稳定的情况之下, 对PTA的进口量本应增加, 但由于受商务部对韩泰产PTA反倾销的影响之下, 出现了进口量降低的趋势。统计数据显示, 今年前三个月国内PTA产量约在220余万吨, 进口量约160万吨, 有效供应量在380万吨左右。而根据国内聚酯装置运行负荷情况来看, 一季度平均负荷在75%以上, 以当前2492万吨的聚酯总产能来核算, 对PTA的消耗量约在400万吨左右, 供应缺口仍较大。聚酯企业一般以合同货采购为主, 而在合同货供应不足时, 只得从现货市场补购, 使得本来就库存有限的现货货源更加紧张, 卖方普遍惜售, 从而一步步推涨了行情。
(二) 季节性分析被看作中国纺织风向标的中国轻纺城, 今年一季度总成交额达到了153.25亿元, 同比增长了5%, 作为聚酯的下游, 面料的成交量的增长也是聚酯负荷能够保持稳定的原因之一。从面料成交的季节性来看, 4-6月为成交量的活跃季节, 即传统的需求旺季, 对PTA行情形成季节性支撑。
(三) 产业链分析PTA的上涨, 最直接的影响因素便是其原料PX的推涨, 而PX装置检修及新产能投放缓慢是导致PX上涨的原因。PX装置方面, 一季度里新投产的金陵石化PX装置运行时有波动, 而大化福佳装置正式投产时间也继续延期至4月之后, 包括市场重点关注的福炼、中海油等两套装置在前期预报的5月底6月份基础上, 也仍将继续推迟。新装置的投产计划一拖再拖, 而前期老的PX装置为了回避新装置集中投产的锋芒而在3月开始便集中安排了检修计划, 这使得5月特别是5月上半月里PX紧张的程度更趋明显。国外装置方面, 自二季度以来亚洲的众多PX装置进入检修周期, 以及几套PX装置出现故障停车, 更加剧了PX供应的紧张状况。韩国S-Oil70万吨/年的装置仍在进行检修, 计划在六月月中旬重启。SK能源计划关闭2号PX装置, 其年产能为38万吨, 时间可能在5月或6月, SK能源1号PX装置的年产能为41万吨。东南亚地区, 印度Pertamina在上周重启之后降低Cilacap炼厂芳烃装置的开机率, 第二季度, Pertamina将无法在现货市场上提供PX。Pertamina的Cilacap炼厂年产27万吨的PX。PX装置的负荷极低, 造成PX价格的疯涨, 目前亚洲PX现货已经站稳1100美元/吨关口, 正向1200美元/吨发起攻击。PX短期供应紧张是不争的事实, 但中期来看, PX的供应紧张局面在未来一段时间后将会打破。一方面, 除了后续国内三套PX新装置为市场增加220万吨的产能供应能力外, 仅仅是几套检修的老PX装置在5月末6月里将全部结束检修的预期, 就很有可能使得6月或者后期市场的供应紧张的程度有可能出现缓和的可能。从PX的生产经营利润分析, 估算PX厂家需要PX-石油脑350-400美元/吨的价差, 那么, 按照目前亚洲石脑油市场价格438美元/吨CFR日本的价格计算, 亚洲PX市场现货船货价格应不低于778美元/吨, 而亚洲地区PX现货船货价格在1115美元/吨CFR左右, 因此, 目前PX生产厂商利润相当丰厚。PX生产商认为PX和异构级二甲苯之间的价差应在170-180美元/吨以上才能保证利润空间, 近期亚洲异构级二甲苯市场价格稳定在710美元/吨CFR中国, 与亚洲PX现货差价超过400美元/吨, PX生产商收益水平相当良好。PX极大的生产利润刺激, 也给后市PX负荷的提升带来了隐患, 令后市PX价格承压。
与PX类似的是, 目前PTA生产的现金流同样也很充裕。从下游的角度来看, 面对4月的大幅暴涨, 一部分下游客户已经感觉到无所适从。尽管从近两天丝价再度出现大幅拉涨之后, 还是有不少贸易商在“买涨不买跌”的心态支配下, 继续追高行情, 但是总体来看, 当前下游涨价的基础与之3月时候相比则稍显薄弱。终端织造方面, 国务院办公厅24日公布了《纺织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 这份规划对今后三年中国纺织工业的发展提出了一系列综合性应对措施, 以确保纺织工业稳定发展, 促进纺织工业的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 从去年年底开始, 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有关振兴纺织工业的政策, 出口退税率从原先13%提升到了16%, 对部分出口的纺织外贸企业来说也已经起到一定得积极作用。海关数据显示, 3月纺织品服装出口121.64亿美元, 同比增长2.96%。其中纺织品单月出口47.32亿美元, 同比下降6.35%;服装单月出口74.32亿美元, 同比增长9.92%。一季度纺织品服装累计出口340.62亿美元, 同比下降9.03%, 与前两个月14.54%的降幅相比有所缓和。其中, 纺织品累计出口120.17亿美元, 服装累计出口220.45亿美元, 增速分别为-15.6%和-5%, 比1-2月有所回升。虽然3月情况已经有所好转, 但总体依旧不乐观。而在糟糕的国际经济形势下, 贸易保护主义继续有所抬头, 继印度宣布从4月起到09月25日为止对从中国、泰国和越南进口的纱线、织物征收反倾销税之后, 2009年4月3日, 土土耳其外贸署函告中国驻土使馆经商参处称, 土耳其国内产业申请对华出口的聚酯合成纤维产品 (土海关税号:5503.20.00.00.00) 进行反倾销期中复审调查。由此可见, 在今后的出口中, 纺织行业仍将遭遇贸易壁垒的困扰。
三、后市展望
短期来看, PX和PTA的供应依然紧张, 与整体商品相比, PTA相对独立的行情仍然值得期待。但是盲目的乐观是不可取的, 供应紧张主导的行情并不具备长期牢固的根基, 生产利润已经很可观, 不要忘记PX和PTA新产能的投放和前期检修装置的重新开工。技术上看, TA909目前7270附近阻力较大, 若能突破, 谨慎看高一线至7900, 当然PTA现货离这一目标已经只差半步, 期货到达目标位的难度稍大, TA909支撑6636.需要注意的是, 大宗商品经过前一轮快速上涨之后, 大部分都步入调整, 而对PTA的操作, 需密切关注PX及PTA、聚酯负荷的变化来决定短线操作思路。
PTA期货跨期套利策略分析 第3篇
【关键词】PTA期货;跨期套利;模型分析;期货投资
一、研究背景
在现今世界经济市场中,期货交易占据了一个重要的地位。中国的期货市场从建立到如今经过了20多年的螺旋上升式的发展,市场制度得到不断的完善,期货市场的交易逐渐成熟,正在国际PTA市场中成为举足轻重的角色。而在PTA期货的众多投资方式中,跨期套利因其具有的操作简易、投资灵活、周期短、风险低等特点而逐渐成为市场投资者最为常用的投资手段。虽然PTA期货跨期套利的风险较其他投资方式而言已经较低,但要想规避风险,做出正确的投资决定,获得巨大的投资收益,仍然需要对市场进行深入的研究,正确分析出PTA期货跨期套利的操作策略。
二、PTA期货跨期套利理论概述
跨期套利是市场期货套利投资交易方式中较为稳健的一种,它是指投资者在选定的期货交易所中,同时进行一种期货合约的买入与卖空,并且这种期货合约有着不同的交割月份,然后投资者在对市场进行一段时期的观望后,选择一个合适的时机将两份期货合约进行对冲平仓的交易,通过两份合约所存在的价格差值而获取自身收益。但是在复杂的、不断变化的期货交易市场,期货合约的价格一直会发生波动,因此投资者就需要根据市场的发展进行预测,抓准时机进行对冲操作。
影响PTA期货合约价格的因素一般分为以下三类:季节性供求变化因素、突发事件因素、人为因素。季节性供求变化因素是指当市场上的期货产品处于供应大于需求或者是投资者消费淡季的时候,近月期货合约的价格就会越来越与现货价格相一致,而与远月期货合约的价格差距则逐渐增大。相反,在市场上商品出现供不应求或者是市场进入消费旺季时,则近月期货合约价格与远月期货合约的价格差会变小。
突发事件影响因素一般是指在交易期间可能会出现的企业的生产率变化、自然灾害等特殊原因而对PTA期货的供求关系产生影响,进而对市场上的PTA期货交易价格产生一定的影响。人为因素多指在期货市场交易操作时,可能会有市场中的投机者对某一合约进行大批量的交易操作,而对该期货合约的总体价格造成剧烈波动。
三、PTA期货跨期套利模型分析
目前在进行市场跨期套利交易时,多依循两种跨期套利模型,即模型套利模型、趋势套利模型。
模型套利是指依循市场中某一期货合约的往期交易价格进行建模预测,当市场上的合约价差处于模型数据预测的不合理价位时进行建仓入市的交易操作,而当这两份合约的价格差进入到建模预测的合理价位差区域时,投资者便可以进行平仓出市,将手中的期货合约进行卖出操作的套利交易方式。
趋势套利模型是指利用市场中的交易信息对于期货合约的价格差的波动趋势进行预测,从而进行相应的交易操作。趋势套利模型依循的是合约的价格差的变化趋势,而并不是价格差的具体数值,市场上期货的价格可能一直处于变化的状态,但其价格差却总存在一定的变化趋势,利用趋势套利模型可以看清这种变动趋势从而进行交易操作,但这种模型也存在着一定的不足,因为当投资者一旦能够看到明确的价格差变动趋势,则意味着下一瞬这种趋势就会又有所变动,而趋势套利模型就要求能够找到这一趋势变动的时机,从而帮助投资者制定合理的投资策略。
四、PTA期货跨期套利存在的风险
现如今的期货市场中PTA期货跨期套利交易存在的风险主要为市场风险、噪音交易者的风险、交易风险以及资金存在的风险。
市场风险主要是指在市场交易的时间范围内,PTA期货套利的合约价格可能出现的畸形波动,这种波动可能有三个方面的形式:一是期货价格的不符合市场规律的波动;二是在市场环境中,期货价格可能总是呈现过于稳定的价格波动;三是开平仓时出现交易障碍,即投资者不能以理想的价格买入或卖出合约。
噪音交易者的风险是指部分投资者在期货跨期套利交易的过程中,没有获得正确有效的市场信息,而因为个人的投资习惯、自身情绪等因素将噪音当作信息进行了市场交易,或是部分非理性的投资者误信市場上由投机者故意放出虚假信息,没有进行全面的信息收集而盲目进行交易的现象。
跨期套利交易所存在的交易风险一般是指投资者在进行建仓或者平仓行为时发生的意外风险。这些意外风险可能由迅速的市场价格的变化引起,也可能因交易者的操作错误而形成。
而资金风险则多存在于投资者对于资金的管理问题上。部分投资者因跨期套利的低风险性而忽略了对于风险的预估,大意地进行满仓操作,而可能忽略了当市场价格出现剧烈波动时的价格偏差,从而造成了投资者的资金亏损。
五、结论
在我国的期货交易市场中,跨期套利因其风险较低、投资方式灵活、收益较高的优点,而成为众多投资者的首要选择,但投资者仍然需要对市场进行全面、完整的分析才能做出正确的投资策略。在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到,在降低了交易风险的同时,投资者的潜在收益也将被限制。通过进行模型套利模型以及趋势套利模型的分析,投资者能够获得较为全面的投资策略,但这些模型在实践中仍存在不足,需要不断进行改进与优化,从而能够协助投资者对市场交易做出正确的投资策略,更好地进行PTA期货跨期套利投资。
参考文献
[1]焦洁.PTA期货跨期套利策略分析[D].河南大学,2014.
[2]陈国禹.我国股指期货跨期套利策略研究[D].广西大学,2012.
[3]高翔.中国股指期货市场跨期套利策略的分析与实践[D].西南财经大学,2012.
[4]裴磊.国债期货跨期套利策略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5.
[5]吴庆念.股指期货的套利策略研究[J].时代经贸(下旬刊),2007,(5).
pta期货基础知识 第4篇
PTA (精对苯二甲酸) , 是重要的大宗有机原料之一, 广泛用于与化学纤维、轻工、电子、建筑等国民经济的各个方面, 与人民生活水平的高低密切相关。2006年12月18日, PTA期货在我国的郑州商品期货市场正式上市交易, 中国成为全球首个上市PTA期货的国家。自上市以来PTA交易规模不断扩大, 成交量、持仓量稳步增长。PTA期货已成为我国期货市场中交易最活跃、发展最快的期货品种之一。近年来国内学者对期货市场有效性的进行了较为广泛的研究, 对化工期货研究也不胜枚举。特别是针对期货市场内部结构、运行特征等方面的也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但对于PTA这一品种的研究还比较少。特别是对PTA期货市场价格波动与成交量、持仓量之间存在的深层关系研究还比较缺乏。本文针对郑商所的PTA合约, 通过研究期货价格收益、交易量和波动性之间的动态关系, 希望对我国PTA期货市场结构的内在特征和价格形成机制进行讨论。
二、文献综述
(一) 国外文献
金融市场中的标的物价格变动反映了市场对新信息的反应, 而交易量则反映了投资者对新信息认同的差异程度, 波动性则表示价格波动的剧烈程度;持仓量反映基本的套期保值活跃程度和未知情交易的数量。近年来国内外许多学者对期货市场的价格波动、成交量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了大量的实证研究。Ragunathan等 (1997) 对澳洲期货市场研究发现在交易量对价格波动存在显著的即期效应。Crouch等 (1970) 发现金融资产的绝对收益与交易量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Clark (1973) 提出混合分布假设解释了这一现象。Copeland于1976年提出连续信息到达假设是解释金融资产绝对收益与交易量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的另一种理论。
(二) 国内文献
崔海蓉 (2010) 对利用FIEGARCH模型实证分析了上海期货交易所铜、铝、天胶和燃料油四个期货品种的成交量与价格波动的关系。结论显示, 铝、天胶和燃料油的价格波动与成交量正相关, 持仓量与价格波动负相关, 对铜期货来说, 其价格波动与成交量和持仓量没有相关关系。祝青 (2010) 借助VAR和扩展的GARCH模型, 分别研究3个月的欧洲美元定期存款期货、3个月期英镑 (英镑空头) 利率期货日价格波动等两个序列和其对应的交易量之间的计量关系, 对其动态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刘卉等 (2005) 对我国上海期铜、大连豆粕、郑州强麦期货市场的收益率波动性、交易量和未平仓合约数代表的市场深度的变动模式进行研究。对持仓量和价格波动的比较有代表性的研究有:戴毓等 (2006) 研究表明当期持仓量对价格波动具有很强吸收作用, 持仓量和期货价格波动呈反向变动, 但滞后期持仓量无法解释对期货价格的波动性, 证明用持仓量的历史数据预测未来的价格波动是不可行的。田新民等 (2005) 发现, 预期和未预期交易量与价格波动正相关, 未预期交易量对价格波动的影响比预期交易量大;预期和未预期持仓量与价格波动负相关, 未预期持仓量对价格波动的影响比预期持仓量大。陈浩 (2010) 通过对股指期货成交量、持仓量、收盘率及波动率分别建立相应的GARCH族模型, 探究出他们之间变化关系, 然后运用成交量和持仓量相结合指标预测T+1日现货指数走势, 运用波动率的变化规律预测现货指数阶段行情。林虎等 (2011) 发现中国市场月度收益率与滞后一个月的异常交易量显著负相关。研究认为:交易量上升代表着市场分歧程度和受关注程度的增加, 在卖空约束下会使得股票价值高估, 从而造成未来收益率下降。高辉等 (2007) 。发现中国上海与英国伦敦金属两市期货价格之间存在Granger因果关系、协整关系、同向变动关系和长期的共同趋势。从以上研究的过程和结果来看, 国内系统分析期货市场收益波动, 持仓量及交易量之间相互作用关系的还比较少, 本研究拟以PTA这一新型期货作为对象进行研究。
三、研究设计
(一) 样本选取
本文针对2006年12月份上市的PTA期货合约, 选择每年2月份交割的PTA期货合约的每日收盘价格和对应的交易量序列作为代表。选择下一个最近期月份即3月份交割的期货合约作为代表, 以克服价格波动的缺点。按照上述方法产生PTA期货的连续价格序列和对应的交易量、持仓量序列, 时间跨度为2007-04-26日至2010-04-26日。
(二) 变量定义和模型建立
连续期货价格序列记为Ft, 交易量序列记为Vt, 持仓量序列为Ot (727组数据) 。定义期货价格的收益与绝对收益分别为Yt (定义收益波动, 后起待用) 和|Yt|。计算方法如式1、2所示。对交易量、持仓量取其相对变动值, 计算方法如式3、4所示。
持仓量表明套期保值的活跃程度和未知情交易的数量, 反映了市场深度。为分析市场深度对期货收益波动的影响, 选择持仓量作为信息流的替代变量。在GARCH (1, 1) 模型的方差方程中引入持仓量, 即得如式5~6所示模型:
交易量反映了投资者对信息认同的差异, 是期货市场中的重要变量。为考虑信息流对期货价格相对收益波动的影响, 将交易量作为信息流的替代变量, 并加入GARCH (1, 1) 模型, 效果如式7~8。
在单独分析了各个因素间的影响之后。考虑分析持仓量、交易量同时变化对收益波动的影响。由于GARCH模型对系数的非负约束, 而EGARCH模型可以反映过去残差的数量对波动的影响, 对了解条件方差对条件期望的影响十分有效。因此选用EGARCH模型, 并引入交易量、持仓量, 得到如式9所示模型:
四、实证检验
(一) 描述性统计及平稳性检验
对相对收益, 交易量、持仓量的描述性统计结果如表 (1) 所示。结果表明:期货的收益呈现尖峰、厚尾特性, 其偏度为负值、峰值显著大于3。这和戴毓等对燃料油期货的研究结果相似。有所不同的是PTA期货的交易量的偏度为正, 峰度较大。这可能与PTA期货市场的运行时间相对较短, 尚未达到PTA期货的成熟程度有关。此外, 对相对收益, 交易量、持仓量做了ADF检验, 以确认其平稳性。结果如表 (2) 所示。结果表明, 经过处理后的相对收益, 交易量、持仓量序列均为平稳。
(二) 相关性分析
相关性结果如表 (3) 。可以发现:PTA期货持仓量与交易量存在较强的相关关系, 这表明PTA期货市场的持仓量与交易量的变化是同步运行的。PTA期货的持仓量与收益具有负相关关系且统计上显著, 这与Leung的研究相似, 可能是与PTA期货的波动性较弱, 投资者的反向操作有关。大多数情况下:当市场行情看好时, 持仓量变小, 交易者更愿意卖出未平仓合约, 获利了结。PTA期货的收益与成交量不相关, 而绝对收益与交易量存在正相关关系。这一结论同华仁海 (2005) 的研究结论相似, 也说明PTA期货在价格上升与下降过程中交易量的变化是对称的。
(三) Granger因果检验
为进一步分析PTA期货收益与交易量, 持仓量之间的相互引导关系, 进行了Granger因果检验。检验结果如表 (4) 所示。结果表明:PTA期货的交易量对PTA期货相对收益具有一定的引导作用, 而PTA期货相对收益和绝对收益对PTA期货的交易量不存在引导作用。交易量对预测绝对收益无效说明我国PTA期货市场信息传播符合混合分布的假设。PTA期货相对收益和绝对收益对PTA期货的持仓量具有明显的引导作用, 说明收益和绝对收益变化的信息对于预测市场深度有一定的帮助, 与戴毓的研究结论不完全一致。交易量与持仓量具有单向的Granger因果关系。即持仓量对交易量具有引导作用。
(四) 回归分析
模型回归分析结果见表 (5) 至表 (8) 所示。 (1) 持仓量与相对收益分析。模型估计结果如表 (5) 所示。结果表明:较小的AIC和SC说明方程拟合效果较好。小于0且统计量显著的γ1表明滞后1期持仓量对期货价格波动具有较强吸收效应。结果与戴毓等的研究相同。 (2) 交易量与相对收益分析。模型估计结果如表 (6) 所示。结果表明:较小的AIC和SC证明明方程拟合效果较好。大于0且统计量显著的对应系数γ2表明当期交易量对期货价格波动具有一定的解释作用。可以经由上一期的交易量变动预测下一期期货价格的波动。波动持续性指标c1+β1大于0说明波动方差具有较强的持续性。 (3) 持仓量、交易量与相对收益分析。分析结果如表 (7) 所示。分析表明:较低的AIC和SC说明方程拟合效果较好。导致持仓量系数γ1小于0的原因可能是:持仓量和交易量同时增加对收益波动的影响小于持仓量下降或不变, 而交易量增加的影响, 该结果与高辉等的研究有一定差别。交易量系数γ2大于0说明当期交易量对波动方差具有很强的解释作用。导致这种结果的原因可能是同时考虑当期交易量和当期持仓量对期货价格波动方差的影响小于交易量增加而持仓量不变的情况。 (4) 相对收益与交易量, 持仓量的方差分解分析。VAR模型是一组等式方程式构成的方程组, 其中每一个变量都是由其自身的滞后项和方程组中其他变量以及其他变量的滞后项所决定的。把系统内部n个内生变量的变动按照其成因分解为与各方程新息相关联的n个组成部分, 从而了解各信息对模型内生变量的相对重要性, 随着滞后期的延长, 信息对各个变量的影响将趋于平稳。检验结果如表 (8) 所示。结果表明:PTA期货市场的交易量的自身滞后阶数、收益波动和持仓量分别解释了79.38%, 0.279%和20.34%的残差扰动, 且三个变量解释基本稳定在第20期。PTA期货交易量的扰动部分大多数来自于自身, 持仓量对交易量又十分强烈的影响, 这与格兰杰因果检验结果一致。PTA期货市场的收益波动性的自身滞后阶数、交易量和持仓量分别解释了98.7%、0.61%和0.69%的残差扰动, 且三个变量解释基本稳定在第20期。PTA期货市场的持仓量的自身滞后阶数解释了86.87%的残差扰动, 而收益波动性解释了11.11%的残差扰动, 说明收益波动对持仓量有较大的影响, 这与格兰杰因果检验结果一致。
五、结论
通过研究郑商所PTA期货的收益波动与交易量, 持仓量之见的内部动态关系, 得到以下结论:PTA期货的持仓量与交易量较强的相关关系表明PTA期货市场的持仓量与交易量的变化是同步运行的。PTA期货的交易量对PTA期货相对收益具有一定的引导作用, 交易量与持仓量具有单向的Granger因果关系。滞后1期持仓量对期货价格波动具有很强的吸收作用。当期交易量对期货价格波动具有一定的解释作用, 故可以经由上一期的交易量变动预测下一期PTA期货价格的波动, 且波动方差具有较强的持续性。同时, 比较明显的杠杆效应存在于PTA期货中, 表现为正向冲击产生的波动大于反向冲击。PTA期货交易量的扰动部分大多数 (79.38%) 来自于自身, 持仓量对交易量较强的影响 (持仓量解释了接近20.34%) 。PTA期货市场的收益波动性的自身滞后阶数解释了绝大多数98.7%的残差扰动, 持仓量和交易量的影响不大。PTA期货市场的持仓量的自身滞后阶数解释了86.87%的残差扰动, 收益波动性解释了11.11%的残差扰动, 说明收益波动对持仓量有较大的影响。
摘要:本文分析了PTA期货市场收益波动性交易量和持仓量之间关系。研究表明:PTA期货市场信息传播方式基本符合混合分布假设。其中PTA期货市场持仓量与交易量同步变化且持仓量对交易量具有单向引导作用。滞后期持仓量和当期交易量分别对期货价格波动具有强吸收作用和部分解释作用。PTA期货交易量、收益波动和持仓量的扰动大多数来源于自身。持仓量对交易量, 收益波动对持仓量均存在较强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