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内容
picc防治论文
来源:开心麻花
作者:开心麻花
2025-09-19
1

picc防治论文(精选6篇)

picc防治论文 第1篇

(作者简介:姓名王子琴,籍贯:四川成都人,性别女,出生年月日1982年12月18日,学历:大专,工作单位: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驻成都办事处医院,职称护师,研究方向xx,单位邮编610041); 详细地址: 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驻成都办事处医院 成都市洗面桥横街20号 骨科 手机号:***

PICC导管感染的防治及护理

王子琴 单位: 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驻成都办事处医院 骨科 四川 成都 邮编:610041

【摘要】目的 临床上外周静脉置人中心静脉导管手术治疗,引起有关的血源性病菌感染,为此提出一些防治及护理措施。方法 经过分析采用PICC置管的患者的治疗过程,随访记录肿瘤患者的愈后情况并作讨论。结果 遵守严格的医护操作章程,降低甚至杜绝并发症的发生,延长外周静脉置管的导管的使用期限。结论 采用外周静脉置管方式进行治疗的肿瘤患者,严格遵守无菌技术的操作章程,以免造成血管的损伤,这一治疗方法在预防导管的相关感染时时发挥了极大的作用。

【关键词】PICC;导管感染;防治;护理

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英文缩写为PICC),是经外周静脉插入静脉导管,使其尖端处在上腔静脉或者锁骨的下静脉部位。这种方法创伤相对较小小,避免了多次穿刺造成的血管损伤问题的发生,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导管受到病原菌的侵入感染[1]。该治疗方式对患者PICC导管感染的防治及护理工作上特别有效,十分有意义。因此,非常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以减轻肿瘤患者的病痛,早日恢复健康。

一、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2008年9月至2009年9月之间于我院肿瘤科室进行PICC置管治疗的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45例,女性患者35例,年龄在41~76岁,置管时间在半个月到四个月之间,对肿瘤患者进行穿刺置管。该过程要严格遵守操作章程,实现置管的工作后要拍摄X片子进行导管尖端位置的确定,之后对患者置管后的情况进行记录。本实验调查发现,发生感染的患者4例,感染率为5%,患者的感染部位只是在穿刺点位置的周围,并伴有局部红肿的现象,严重的会有些许化脓和血源性病菌感染的症状。

1.2方法

对4位肿瘤患者的导管感染部位进行清洁消毒处理,按时更换无菌纱布敷料,揭下敷料时一定要注意从一头慢慢揭下,以免造成患者的不适,对穿刺点使用浓度为75%的酒精或者其他消毒液进行消毒,应对穿刺点周围的一定大的范围进行消毒,以将感染部位处理干净,最终患者的感染部位完全处理好,不影响置入的导管的使用期限。

根据患者导管感染的程度不同,患者的穿刺点及其周围红肿范围也不同,按照患者导管处感染范围的大小,要对患者每天一次、每天三次甚至每天更多次数地进行无菌棉质敷料的更换,有的还要进行清洁消毒。在精心的医护下,患者的病情已有很大的好转。

二、结果

本次研究结果中有2例患者使用75%的乙醇消毒并外敷白醋拌匀的仙人掌糊状物,发现效果十分好。有2例中度感染的患者,除了常规的乙醇消毒外并辅以如意黄金散外敷。这两种轻中度感染患者在治疗三到四天后治愈,并不影响置管的使用期限,但在这湿敷过程中导管长期在酒精中浸泡的话,会影响到患者的身体健康,此外使用中药进行湿敷时,要尽可能地绕开穿刺点位置。另外的4例相对重度导管感染的患者会发烧浑身发冷,出现休克症状。导管中的感染病原菌在培养基中呈现阳性,在无菌的环境下彻底拔下导管,患者的感染症状将会有所好转。

三、讨论

在癌症及肿瘤患者的治疗上,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的治疗效果十分突出和有效,但是减缓患者的精神和经济压力,防治及护理导管感染这一并发症却成为当今的一大难题。3.1导管的材质与患者导管感染的联系

导管材质的选择正确与否与导管受感染有着十分重要的联系,患者体内置入的导管最理想的材质是光滑柔韧性好、结实耐用、细菌真菌及纤维蛋白等不易粘附在导管壁上的无血栓形成的导管。并且要根据患者的年龄、体重以及血管的粗细来选择合适的导管型号,这样做是为了使血管的内壁不会受到导管的强烈摩擦,于是就降低了导管感染的可能性。此外多腔导管比起单腔导管,由于导管通道多,更增加了导管感染的可能。

3.2置管的位置与患者导管感染的联系

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的位置常常选择肘窝处既粗又直的血管,该处主要是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和头静脉等。而其中的头静脉血管中瓣膜多,并粗细不均匀、弯曲,置管后患者极易发生导管感染。再就是肘正中静脉是贵要静脉和头静脉的分支,多数是用来输液或抽血化验的。最适合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的是贵要静脉,其位置易于确定,并且血管较粗,容易进行置管操作,这是最容易实现置管的且导管不易受到病菌入侵感染的位置[2]。

3.3是否在无菌环境下与导管感染的联系

选择在较好的无菌操作环境下,一般地要经过半小时的紫外线消毒,在治疗科或处置科,进行严格的无菌操作,导管也需要使用生理盐水浸泡三到五分钟,以减少置入导管时对血管内壁造成严重的磨损,继而导致细菌入侵导管感染。

3.4导管置入时停留的时间会影响导管感染

一般来说,3天或是15天拔出导管。但是由于选用先进的材料和规范的护理操作,患者的置管时间已经延长了,像乳腺癌患者的置管可在体内停留120天,但是随着导管在身体中停留时间的加长,患者体内导管受到感染的机会就会越大。于是,临床护士人员要扎实地掌握PICC外周静脉置管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以对肿瘤患者置入导管感染的防治及护理起到积极的作用。及时地有效地应对患者的感染问题,要有熟练规范的无菌操作技术,以避免肿瘤患者出现病菌感染不适应的症状,严重的还会导致出现心律失常、脑栓塞、导管断裂、渗血以及红肿等问题[3]。

综上所述,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极容易受到感染,防治及护理导管感染这一并发症的产生成为医护人员的重要任务。这就要求在预防时,要严格地采用无菌操作技术,每隔一段时间就要更换输液器,以输液器用的过久造成患者导管感染,及时地帮患者做好置管部位的清洁和消毒工作,并为患者进行一定的心理指导教育和疾病护理相关教育,以减轻患者的病痛,使得患者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 万红,钟晓祝,李君.中心静脉导管感染因素分析及护理研究现状[J].护理研究,2012,19(9):1791.[2] 张琳西.中央静脉插管感染的发病机理及预防[J].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2013,16(1):25-26.[3]钟华.中心静脉插管引起感染的主要因素及控制措施[J].护理研究,2011,15(6):317.

picc防治论文 第2篇

一、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

以我科2009年1月~2010年1月接受PICC置管术的肿瘤患者共105例为研究对象。在临床中对2009年1月~2010年1月留置PICC患者观察组(5例)穿刺局部感染情况进行分析,其他100例无感染患者进行对照,总结穿刺点感染因素及预防对策。

2、判断感染的标准

美国疾病控制中心定义的局部感染为:导管入口处红肿、硬结,有脓性分泌物。

3、结果

在留置PICC过程中,加强预防处理,可有效降低穿刺点的感染产碱假单胞菌发生率。

二、分析引起留置PICC管穿刺点感染的相关因素

我们根据对照组患者留置PICC期间的临床经验,总结出如下几点可能因素:

(1)护理操作因素

1、护士操作欠熟练,不能做到一针见血,反复穿刺。

2、选择穿刺部位不当(在肘窝穿刺),应在肘窝下二横指处穿刺最佳。

3、操作时是否严格无菌操作,注意加强巡视有关。

4、与导管置入后固定是否牢固有关。

(2)与导管的材质有关,有些导管材料有利于血栓形成,从而增加感染风险。

1、与应用的化疗药物及患者骨髓抑制的严重程度有关。

2、与患者的身体状况有关,如白细胞计数低于4109/L,或大剂量化疗后白细胞“零”期,炎性反应极弱等。

3、与患者对留置PICC日常护理的注意事项的掌握程度有关。

三、预防感染

鉴于较高的感染发生率,我们对B组留置PICC的.患者加强了预防处理,具体如下:

(1)预防护理,预防感染

加强护士PICC置管术的操作培训:可行的、周密的预防规范和医务人员的教育,对降低和预防感染至关重要。应由经过专业培训并合格的护士进行穿刺,术者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坚持洗手制度,穿刺前严格消毒穿刺部位,减少皮肤细菌移居体内机会,三遍酒精,三遍碘伏(不脱碘,以便不断有碘离子释放,达到长效消毒作用),消毒范围1010cm,顺时针方向逆时针方向交替进行,碘伏自然待干,穿刺时要避开局部感染灶。操作时应戴口罩、帽子、无菌手套、穿无菌手术衣等。置管中,操作者技术要熟练,避免反复穿刺,减少感染几率。如进行缝扎固定,注意固定不能过松而致导管脱出,也不能过紧压迫皮肤造成皮肤局部坏死,增加感染机会。置管后,保持穿刺处皮肤清洁,保持局部覆盖无菌贴膜干燥(透明贴膜为宜,便于观察穿刺点变化),减少皮肤感染。穿刺后24小时内更换无菌敷料,纱布敷料至少每2天更换1次,透明贴膜至少每7天更换1次,天气炎热、汗液浸湿或贴膜松脱、穿刺点出现渗血、渗液时及时更换贴膜。妥善固定导管,穿刺点局部细菌繁殖,可随导管反复移动被带入体内或导管头端导致导管感染产碱假单胞菌。

(2)谨慎选择导管,预防感染

选择医用高等级硅胶材料导管,此类导管柔软,生物相容性好,不良反应少。对应用有明显骨髓抑制的化疗药物,应注意监测血常规,密切观察穿刺局部情况,并注意监测生命体征变化。穿刺前要认真评估患者的一般情况,了解患者所患疾病、白细胞计数、有无全身潜在感染源等。加强对患者携带PICC的日常护理宣教,穿刺24小时内适当限制臂部活动,避免导管刺激穿刺点,注意保持敷料清洁干燥,淋浴时注意保护敷料避免浸湿,指导患者学会自我观察。加强巡视,观察穿刺局部有无发红,硬结、压痛及分泌物,各种操作严格无菌技术规范。

(3)感染的处理

及时更换敷料,适当增加更换频率。如穿刺点有白色分泌物需取分泌物作培养,并及时、彻底将分泌物清除,同时用紫外线治疗仪照射局部或穿刺点局部应用2%碘酊。如患者出现不明原因的高热、全身乏力、倦怠、寒战等症状,同时抽取外周静脉血和中心静脉血做培养,及时拔除导管并做导管尖端细菌培养,并根据培养结果遵医嘱选用敏感抗生素,注意观察体温及局部情况。

四、讨论

picc防治论文 第3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6年1月~2009年2月我科放置外周中心静脉导管患者50例, 男32例, 女18例, 年龄43~85岁, 平均68岁, 各种癌症46例, 肺部感染1例, 脑梗3例。

1.2 方法

首选贵要静脉, 次选正中静脉, 末选头静脉。在预期穿刺部位10cm以上扎止血带。先用皮尺测量从穿刺点至右胸锁关节, 然后向下至第三肋间距离, 顺时针一次逆时针一次, 再顺时针一次消毒。消毒范围上、下直径20cm, 两侧至臂缘, 铺洞巾后穿刺。穿刺者一手固定皮肤, 另一手以15~30度角进针, 见回血后减小穿刺角度, 推进1~2 mm, 右手保持钢针针芯位置, 左手单独向前推进外插管鞘, 左手拇指固定插管鞘, 食指、中指按压插管鞘末端外上方的静脉止血, 右手撤出针芯, 固定好鞘管, 插管鞘下方垫无菌纱布, 自插管鞘处缓慢匀速置入PICC导管, 插管至预订长度后从血管内撤出插管鞘。保留体外5~6cm以安装连接器, 用20ml生理盐水脉冲式冲洗导管, 安装肝素帽, 常规用X线摄片定位证实导管末端位置在第三胸椎与第四胸椎水平之间, 相当于上腔静脉处方可输液。

2 结果

50例患者中1次性置管成功47例, 成功率94%, 至化疗结束发生静脉炎1例、导管堵塞1例、静脉血栓形成1例、导管相关感染1例。并发症发生率总计8%。

3 护理分析及并发症防治

3.1 静脉炎

静脉炎是PICC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发生率为2.6%~9.7%, 发生原因:穿刺技术不够熟练, 反复送管、导管过粗, 导致血管内膜损伤;置管后期发生的血栓性静脉炎与化学刺激和患者的特殊体质有关。处理方法:行如意金黄散调醋湿敷或33%硫酸镁湿敷, 2~4次/d, 30~60 min/次, 可同时应用阿司匹林等药物。预防措施:置管前消毒时要等到消毒剂晾干后再行穿刺, 否则消毒剂可沿穿刺道侵入血管造成化学性刺激, 引起静脉炎;输入刺激性药物如某些化疗药时, 可用硫酸镁湿敷;导管脱出部分勿再送人血管内, 以防止局部皮肤表面细菌通过皮肤与血管之间的开放窦道逆行侵入, 造成细菌性静脉炎。

3.2 导管堵塞

发现导管堵塞应在6 h内处理, 此时血栓形成时间尚短, 对溶栓药物反应较敏感, 复通机会较大。原因:导管扭曲、打折、药物结晶沉积、异物颗粒堵塞等引发的非血栓性堵塞或血液返流在管腔内形成血凝块或血栓。处理方法:导管扭曲打折时, 解除扭曲和打折即可解除阻塞。血栓形成堵塞导管通常发生于导管的体内末端, 因血液返流形成血栓阻塞导管, 此时可采用肝素或尿激酶进行脱内鞘治疗。防治:推注药物时, 不同药物之间用生理盐水充分冲管, 以防止因药物的配伍禁忌导致沉淀物而堵塞管道;在封管时当使用带有针头的注射器时, 在注射器内还有最后0.5 ml注射液时, 以边推注边退针的方法, 拔出注射器的针头;封管应采用正压封管。

3.3 静脉血栓

晚期肿瘤患者血液黏稠度高, 处于高凝状态, 中心静脉导管毕竟是一种异物, 长期留置在血管中容易形成涡流, 导致血栓形成。如术肢出现肿胀、麻木等不适, 经血管超声确诊血栓形成, 可给予全身溶栓药物治疗, 如溶栓治疗失败, 可在导管室行溶栓取栓治疗, 必要时可拔除导管。

3.4 感染原因

感染多由于无菌操作不严或换药不及时等原因引起。处理方法:进行理疗、热敷、加强局部护理、换药等, 必要时口服抗生素, 一般无需拔除导管。防治:无论置管操作过程中还是置管后的导管护理, 都必须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 这是预防感染的关键。其次应定期换药, 每周2~3次用碘伏换药可有效预防感染。另外, 导管口细菌培养及更换肝素帽应1次/周。

经外周导人中心静脉置管在患者的治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同时又会给患者造成并发症的危险, 所以, 护士在护理过程中, 一定要有高度的责任心, 严格无菌操作, 做好相应的护理, 尽量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使外周导人中心静脉置管发挥出应有的效能。

摘要:目的 分析对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 (PICC) 患者的护理, 及时发现并发症, 找到处理方法和预防措施。方法 对50例PICC置管患者的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 总结其并发症的防治。结果 50例患者中一次性置管成功47例, 成功率94%, 至化疗结束发生静脉炎1例、导管堵塞1例、静脉血栓形成1例、导管相关感染1例。并发症发生率总计8%。结论 PICC置管后的并发症如能及时发现, 并根据其发生原因及时正确处理, 一般均可解除。但应以预防为主。

picc防治论文 第4篇

【关键词】PICC;静脉炎 ;防护

【中图分类号】R4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455(2012)02-0033-01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是指由外周静脉(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头静脉)穿刺置管,导管尖端定位于上腔静脉的导管,用于为患者提供中长期的静脉通路。主要适用于婴幼儿、外周静脉血管条件差的患者或需要长期进行补液等静脉治疗的患者,以及需输注化疗药等刺激性药物和高渗、粘稠液体的患者[1]。其中静脉炎是PICC置管后常见并发症,发生率高达2.6%—9.7%[2]。如何降低静脉炎的发生率、减轻患者的痛苦,是护理工作中急需解决的重点和难点。本文对PICC置管并发静脉炎的防治进行了综述,为PICC进一步的应用研究提供参考。

1 静脉炎预防

1.1 选择合适的血管

目前公认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为PICC置管首选静脉[3]。因为贵要静脉位置较深,解剖结构直,管径粗,且管腔由下至上逐渐变粗,静脉瓣较少,在置管体位下是导管顶端到位最直、最短的途径,利于置管顺利完成,发生静脉炎的机率相对较低。而头静脉表浅,有分支,且管腔由下而上逐渐变细,静脉瓣多,增加了置管的难度,易发生静脉炎。杨浩义等研究结果显示贵要静脉置管所致静脉炎发生率3.8%,肘正中静脉为15.5%,头静脉为32.8%,提示头静脉穿刺更易发生静脉炎[4]。充分表明PICC置管应首选贵要静脉,次选肘正中静脉,头静脉为第三选择。

1.2 选择适宜的导管

正确选用导管是减少PICC并发症的第一步[5]。导管型号越大,对血管内膜的损伤越大,机械性静脉炎发生率越高。在非高速滴注的情况下,尽量选用小管径的导管,以防止导管过粗引起的血液流速减慢及导管在血管内形成异物刺激,造成静脉炎、上肢肿胀、疼痛;并且选择硅胶类导管,因为硅胶类材料柔软光滑,生物相容性较好,损伤血管内皮程度小,不易出现静脉炎。

1.3 摆放正确的体位

传统方法在置管时术侧肢体外展90°,置入导管至肩部位置时,嘱患者下颌靠近术侧肩膀,使锁骨下静脉与颈内静脉之间形成一锐角,导管顺利通过后,头恢复原位,有一定的预防导管异位的作用。但在实践中由于患者体位配合不佳,或者血管存在变异,异位仍时有发生。复位时可将患者穿刺侧上肢上举与颈部角度<30°,使锁骨下静脉与颈内静脉成锐角,同时加大锁骨下静脉与上腔静脉的角度,有利于导管顺血管方向进入上腔静脉,而不易进入颈内静脉和锁骨下静脉、腋下静脉反折。也可在插管时使患者取半坐卧位,使肩部高于心房平面,床头抬高约45°,以增加上腔静脉的回流血量及流速,导管可以依靠重力的作用下行,避免进入颈内静脉及对侧无名静脉。

1.4 提高置管的技巧

护士的穿刺技巧与静脉炎的发生率正相关,即穿刺次数越多,静脉炎的发生率越高。一次穿刺成功可减轻穿刺针头对血管壁和血管内皮的损伤,减少静脉炎的发生。因此,应熟练掌握置管技巧,护士资质准入制度是减少静脉炎发生率的重要环节。自1994年起,美国有55个州开始对PICC技术培训学员的资质,利用多种形式、培训资源、培训内容、一定的时间完成护士PICC的资质培训。要保证PICC安全有效顺利地发挥治疗作用,主要依靠护理技能的支撑,资质准入制度是保证穿刺者提高一次性置管成功率的手段,这也是促进PICC发展的重要举措,是与国际护理接轨的基础。置管后X线摄片确定导管的位置是否正确,即导管头部位于上腔静脉与右心房交界处为宜,一般位于上腔静脉的下1/3处最佳。穿刺过程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1.5 提高置管后护理

置管后24h常规消毒更换敷料1次,以后每周消毒局部并更换敷料2次.肝素帽每周更换1次,保持局部干燥清洁,穿刺术后立即预防性应用增强型透明贴可有效降低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率。置管后24h内给予湿热敷,可以促进炎症的消散和局限,解除疼痛。在静脉用药前后,应使用10ml以上注射器以10~20ml生理盐水脉冲方式冲管,使冲洗液在管腔内产生湍流,清洁和漂净管壁;封管时使用肝素,亦采用脉冲方式,注射最后0.5~1.0 ml时。边推注边撤注射器,以达到正压封管;建议使用具有自动正压腔功能的可来福接头,可有效减少血栓的形成。输注化疗药物、高营养物质、酸碱药物等刺激性药物后,应及时以生理盐水脉冲式冲管。

2 静脉炎的处理

护士应熟悉静脉炎的分级标准,即0度:无临床症状(体征); I度:红(疼或不疼)、肿(疼或不疼)、静脉无索条改变、触摸无硬结;II度:红(疼或不疼)、肿(疼或不疼)、静脉有索条改变、触摸无硬结;Ⅲ度:红(疼或不疼)、肿(疼或不疼)、静脉有索条改变、触摸有硬结。依此标准可早期识别静脉炎的发生。一旦确诊为静脉炎,如为机械性静脉炎,立即停止输液,抬高穿刺侧肢体以利于血液回流,局部用50%硫酸镁湿热敷,3次/d,每次30min,间歇期可用喜疗妥涂擦或以金黄散加蜂蜜加地塞米松调成糊状外敷,效果较好;换药时勿用酒精棉球消毒穿刺点,以免引起化学性静脉炎。血栓性静脉炎则应回抽血凝块或以尿激酶、链激酶、组织纤溶酶原激活剂注入导管,待导管通畅后再应用局部治疗等对症处理;感染性静脉炎以抗感染治疗为主;化学性静脉炎亦应用局部治疗。若以上治疗无效,应及时拔管。

3 健康教育

住院期间落实PICC维护相关健康教育,指导病人进行穿刺侧肢体适当活动,可做手指曲伸锻炼和腕关节的活动,避免剧烈活动、负重、避免长时间压迫穿刺侧肢体。穿刺侧肢体避免测血压及做静脉穿刺,淋浴时用保鲜膜包裹穿刺点上下至少10cm,淋浴后检查贴膜内有无浸水。患者及家属出院前学会对置管侧肢体上臂臂围、导管外露长度、穿刺针眼周围有无发红、疼痛、肿胀、渗出等情况的观察,偏远地区的患者家属要学会换药。同时为患者建立热线咨询,告知患者,PICC管以及周围一旦出现任何异常情况,如红肿热痛等不适,可以立即撥打医院热线电话,并与相关护士联系,告知应该采取的解决措施。

4 小结

近年来PICC在临床输液治疗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随之出现的并发症阻碍了输液治疗的顺利进行,特别是静脉炎的发生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加重了患者的经济负担和心理压力。因此,临床工作中,如何预防静脉炎的发生尤为重要,应加强护理人员的责任心,学习防治静脉炎相关知识的进展,掌握新方法、新理论,有预见性观察和护理,早预防、早处理,是防治PICC置管后静脉炎发生的根本保证。

参考文献:

[1] 王建荣,李冰.经外周穿刺中心静脉导管应用现状及研究进展[J].中国护理管理,2009,9(2):10.

[2] 廖建鄂,谷小燕.PICC致机械性静脉炎原因分析与防治[J].现代肿瘤医学,2007,15(10):152.

[3] 邹勤,谢娟,陈民宵.PICC置管后肢体肿胀的护理及研究进展[J].现代肿瘤医学,2007,15(9):1367—1368.

[4] 杨浩义,丁 蔚,乔美珍.肿瘤患者化疗中PICC置管常见并发症的原因及护理[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9,30(18):2324-2325.

PICC护理应用效果研究论文 第5篇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研究所选对象为本院2014年1月~2017年2月收治的15例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患儿,患儿在入院后2~4d,经脑积液检查证实为化脓性脑膜炎。患儿中男11例、女4例;日龄5~27d,平均日龄(16.2±4.7)d;体重2.02~4.10kg,平均体重(3.37±0.85)kg。

1.2方法全部患儿均给予PICC穿刺,行万古霉素联合特治星每隔8h治疗1次,PICC管选择法国UTAH1.9Fr导管,具体的护理方法如下。

1.2.1置管前①健康宣教:护理人员应详细告知患儿家长PICC置管的作用、意义,并向其讲解PICC置管的优点和可能出现的问题,叮嘱患儿家长签署知情同意书。②及时插管:成功穿刺时是PICC置管成功的关键,所以在实际的临床应用中,应在患儿血管没有被破坏时及时给予PICC置管。③对患儿病情变化进行认真观察,将相关的抢救物品准备好: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的病情比较危重,而且病情发现变化快,所以在PICC置管期间,护理人员应对患儿的生命体征和一般情况进行认真观察,如果患儿出现异常情况则应及时进行对症处理,防止患儿在PICC置管期间病情突然发生变化而出现意外。④严格执行相关的无菌操作技术:穿刺部位应保证无感染灶,穿刺前应对穿刺部位进行认真消毒,让感染发生几率有效降低;在实际的送管过程中,应对导管外塑料保护膜进行缓慢剥脱,送管和剥脱应同时进行,注意动作轻柔,避免损伤血管内膜,穿刺后选择生理盐水将局部血迹洗干净,同时选择0.5%聚维酮碘消毒,除了镊子外,其他物体不能和导管接触。

1.2.2置管后①床边保护性隔离:护理人员在和患儿接触前,应认真洗手消毒,如果医护人员被怀疑存在感染病灶,则不能为患儿提供护理服务。②专人看护:对置管部位进行认真观察:选择高年资护理人员对患儿进行24h轮流管理,对患儿的PICC穿刺点进行认真观察,看是否存在痛、热、红、肿,有无硬结或者液体渗出,避免出现静脉炎,在出现问题时应及时进行对症处理。每班护士应对导管刻度进行认真观察记录,对导管进行认真检查,看其是否存在打折现象。如果导管部分脱出,则应进行局部固定,不能将脱出的导管再次送入到血管中,避免发生感染,及时向臨床医生报告,同时认真做好相关的交接班记录。③换药护理:换药之前护理人员应将双手洗干净,并戴好无菌手套,穿刺后刺入应进行常规换药,对3M敷贴进行定时更换,如果敷料存在污染则应及时跟换。④拔管护理:拔管时应对针眼周围皮肤进行认真消毒,然后对穿刺点进行消毒,将导管缓慢拉出,对针眼处进行有效止血,然后选择密闭式敷料进行敷贴,保留时间应>24h,并对导管完整性进行检查。

2结果

全部15例患儿中,14例患儿穿刺成功,1例患儿因肥胖而穿刺失败。穿刺成功患儿中2例经头部右颞浅静脉穿刺,2例经右腋下静脉穿刺,10例经右贵要静脉穿刺。有2例患儿发生堵管,经成功溶栓后继续使用。留置时间为12~46d。

3讨论

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患儿病程较长,常常需要2~8周时间的抗生素q.8h.治疗,临床中常常应用的万古霉素会严重刺激患儿血管,破坏严重,留置针的留置时间较短,而且容易导致外渗坏死,反复穿刺不但会让患儿的痛苦增加,同时还会使护理人员的工作量增加[2]。采用PICC置管能直接到达上腔静脉,血流速度较快,能输注具有较强刺激性和高浓度药物,外渗几率较低,同时留置时间较长,不需要对患儿进行反复穿刺,并发症发生率较低,能让患儿痛苦有效减轻,让患者的疗程和住院时间缩短,让治疗费用减少[3-5]。

本研究中,2例患儿发生堵管,分析原因可能和药物间配伍禁忌或者冲封管手法不正确有直接关系。所以应加强护理人员的培训工作,让其掌握脉冲式正压冲封管的正确方法,在应用万古霉素前后,应加强冲管,同时应和医生进行有效协商,24h输注5%葡萄糖注射液3ml/h,让管道保持畅通。PICC置管常常选择右贵要静脉,如果患儿比较肥胖,肘部血管不明显,则可以选择右腋下穿刺;另外如果患儿肘部穿刺比较困难,也可以选择头部右颞浅静脉穿刺。

picc防治论文 第6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组患者210例, 男76例, 女134例, 年龄20~78岁, 平均58岁, 肺癌50例, 胃癌70例, 乳腺癌75例, 肝癌6例, 骨肿瘤3例, 肠癌6例, 所用的药物为诺维苯、紫杉醇、长春瑞宾、氟尿密啶、阿霉素等, PICC导管留置时间40~310d, 尽管PICC有许多优点, 但仍存在一些并发症, 经及时处理后均顺利完成化疗周期。

1.2 穿刺方法

采用BD公司4~5F导管, 置管前向患者及家属说明置管的优点, 解除患者的思想顾虑, 签署知情同意书.置管中严格按照BD公司提供的安全型PICC操作程序进行操作。置管过程特别注意: (1) 安全型穿刺鞘在开启包装时, 切勿触碰白色按钮, 以免穿刺针弹回影响使用。 (2) 回抽导丝较测量刻度少于1cm以免损坏导管。置管成功后在护理记录单上记录穿刺日期、时间、部位、导管置入长度、臂围, 患者主诉及用药情况等。

2 护理

2.1 置管前护理

详细向患者说明置管的目的、注意事项、穿刺方法、经济费用, 获得患者及家属的同意并在知情同意书上签字, 做好健康宣教工作, 消除患者的心理压力, 使患者认识到置PICC管不影响日常生活, 而且避免了化疗药物对血管的损害, 使患者在置管时真正做到身心放松状态。

2.2 置管后护理

2.2.1置管过程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 动作轻柔、穿刺部位24h更换无菌敷贴一次, 以后每周更换1~2次, 如有渗血及时更换, 并按压数分钟, 每次输液前先注入20m L生理盐水确认导管通畅, 输液后用20m L浓度为100U/m L的肝素盐水脉冲方式正压封管。换药时观察并记录导管刻度, 自下向上撕去无菌贴膜, 注意观察插管处有无红、肿、热、痛、液体渗漏等, 及时询问患者自觉症状, 给予心理护理。

3 置管后相关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

3.1 静脉炎

本组26例出现静脉炎, 穿刺上方发红、肿胀, 患者自觉疼痛, 处理方法:首先抬高患肢, 行50%硫酸镁湿敷4~6次/d, 每次10~30min与海普林交替外用, 可同时给予口服阿司匹林、双嘧达莫等药物, 必要时可给予激素治疗, 也可局部理疗, 更有效的是金黄散加黄酒外敷, 3d左右症状消失, 有文献报道静脉炎的发生率为2.6%~9.7%[1], 通常与穿刺插管时的机械性损伤有关, 后期出现的静脉炎与化学刺激及患者的特殊体质有关。静脉炎的预防: (1)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消毒后待干再行穿刺, 否则消毒剂可沿穿刺道侵入血管造成化学性刺激, 引起静脉炎。 (2) 减少机械性刺激, 尽可能选择贵要静脉, 同时, 送管时动作要轻柔, 以减轻对血管内皮的机械损伤, 避免在同一血管反复穿刺, 防止引起血管损伤导致血栓性静脉炎。 (3) 加强置管后的护理, 更换敷料时, 导管脱出部分切勿再送入血管内, 以防止局部皮肤表面细菌通过, 皮肤与血管之间的开放窦道逆行侵入, 造成细菌性静脉炎。

3.2 导管堵塞

本组12例导管堵塞, 据统计, 导管在使用过程中导管堵塞占拔管的21%[2], 其原因大致分两大类:血栓性堵塞和非血栓性堵塞, 前者是由于血液返流, 在管腔内形成凝血块或血栓所致;后者原因较多, 如导管扭曲、打折、药物结晶沉积等。处理方法:血栓形成堵塞导管, 通常先抽吸, 将抽出凝血块弃掉, 尿激酶溶栓反复进行, 直到回血良好, 导管通畅。导管堵塞的预防: (1) 使用可来福末端连接, 此接头有正压封管的作用, 防止回血。 (2) 正确冲管封管, 采用20m L生理盐水脉冲式动作, 使冲洗液在管腔内产生湍流, 清洁和漂净管壁, 文献报道[3], 生理盐水能维持细胞外液容量和渗透压, 与体内水钠平衡及血循环密切相关, 充于血管内可防止血栓形成, 有效防止堵管。

3.3 导管异位

为了减少导管异位的发生, 插管至20cm左右时, 嘱患者头转向穿刺侧手臂, 下颌靠近肩部, 以便导管顺利进入上腔静脉。特别消瘦的患者由助手按压颈部血管, 防止进入颈静脉。做X线检查, 以确认导管尖端位置[4]。

3.4 导管感染

PICC导管相关的感染主要有3种:局部感染、隧道感染、导管相关的血流感染。引起导管相关感染的微生物最常见是表皮葡萄球菌, 约占的CR-BSI 30%, 其次是金黄色葡萄球菌, 约占13.3%, 再者是肠球菌, 约占12.8%, 另外约有5.8%CR-BSI的是由念珠菌引起的[5]。本组1例患者发生导管感染, 体温在38~38.5℃, 遵医嘱应用抗生素, 局部给予热敷、理疗、换药, 经处理后症状消失, 继续使用至疗程结束, 一般无需拔除导管。

导管相关感染的预防非常重要, 应采取综合措施: (1)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选择合适的消毒剂及皮肤消毒方法, 采用合适的敷料覆盖导管部位, 可选用火棉胶敷料, 其可释放银离子, 抑制细菌生长, 常用的普通透明敷料有增加导管感染的风险。 (2) 每周一次低剂量抗凝剂和溶栓剂, 预防管内血栓形成, 应用含抗生素的导管, 可使管腔内保持较高的抗生素浓度, 以减少导管内的菌落数。 (3) 制定严密的护理流程及护理措施, 培养护理人员的技术, 加强责任心, 认真实施。

4 小结

PICC是在直视下穿刺外周血管中心静脉置管, 操作简便、安全, 在导丝引导下置管成功率在96%以上, 置管后避免了化疗药物对血管的损伤, 而且可自由活动, 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但该方法易引起相关的并发症, 所以要求护理人员必须做好置管操作、置管后护理、以及对并发症的正确预防、处理, 才能提高PICC置管的安全使用率, 使患者真正体会到“一针治疗”的优越性。

摘要:目的 总结化疗患者应用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PICC) 的护理及并发症的处理措施。方法 采用BD公司的PICC导管留置, 严密观察并发症的发生, 及时采取预防和护理措施。结果 280例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无1例出现留置失败情况, 均能按计划完成化疗周期。结论 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护理要点、并发症的观察并及时处理、对患者的健康宣教, 是治疗顺利进行及预防各种并发症发生的关键。

关键词:PICC,化疗,并发症,护理

参考文献

[1]谭海梅.肿瘤病人行PICC置管的临床观察与护理研究[J].实用护理杂志, 1999, 15 (11) :37-38.

[2]赖丽芳.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在老年病人中的应用及护理[J].现代护理, 2001, 7 (8) :73-74.

[3]郑春辉.PICC的并发症及防治[J].中华护理杂志, 2004, 39 (9) :700-702.

[4]郭秀茹.PICC置管116例体会[J].河南外科学杂志, 2005, 11 (5) :5.

相关文章
2024中考体育考试安全预案

2024中考体育考试安全预案

2024中考体育考试安全预案(精选13篇)2024中考体育考试安全预案 第1篇清涧分部2014年初中毕业学业理科实验操作、体育考试安全工作预案为...

1
2025-09-19
2024国培总结

2024国培总结

2024国培总结(精选9篇)2024国培总结 第1篇2017教师国培学习总结当今社会,教事业迅猛发展,各类培训数不胜数,而“国培”对于我们教育发...

1
2025-09-19
2024年单位与单位的新年联欢会主持稿及串词

2024年单位与单位的新年联欢会主持稿及串词

2024年单位与单位的新年联欢会主持稿及串词(精选5篇)2024年单位与单位的新年联欢会主持稿及串词 第1篇2018年单位与单位的新年联欢会主持...

1
2025-09-19
2024年上海市崇明县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及答案

2024年上海市崇明县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及答案

2024年上海市崇明县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及答案(精选6篇)2024年上海市崇明县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及答案 第1篇2017年崇明区初三一模语文试题(一...

1
2025-09-19
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六年级语文教学计划

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六年级语文教学计划

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六年级语文教学计划(精选13篇)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六年级语文教学计划 第1篇2010—2011学年下学期六年级...

1
2025-09-19
2011《农业农村工作知识》高频考点

2011《农业农村工作知识》高频考点

2011《农业农村工作知识》高频考点(精选12篇)2011《农业农村工作知识》高频考点 第1篇2011公考备考:《农业农村工作知识》高频考点2011-0...

1
2025-09-19
以案促改主持词

以案促改主持词

以案促改主持词(精选4篇)以案促改主持词 第1篇主持词同志们:根据市委要求,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局开展案件剖析做好以案促改工作动...

1
2025-09-19
2024致自己的励志说说

2024致自己的励志说说

2024致自己的励志说说(精选5篇)2024致自己的励志说说 第1篇人生,说到底,活的是心情。人活得累,是因为能左右你心情的东西太多。以下是...

1
2025-09-19
付费阅读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