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内容
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教学设计
来源:火烈鸟
作者:开心麻花
2025-09-19
1

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教学设计(精选6篇)

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教学设计 第1篇

4.1.1 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第1课时)

金井中学

曾慧婷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初步认识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概念。

2、能从具体物体中抽象出立体图形,能找出立体图形类似的实物。

二、过程与方法

1、经历从实物中抽象出几何图形的过程,体会数学建模的思想,形成由具体到抽象的思维方法。

2、在探索实物与立体图形关系的活动中建立空间观念,发展几何直觉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形成主动探究的意识,获得数学活动的成功体验。

2、体会数学与美的和谐统一以及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3、培养团结协作的精神。★重点与难点

一、重点:认识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发展几何直觉。

二、难点:从实物中抽象出立体图形。★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师生共同欣赏投影仪上的图片,并共同总结:我们生活在一个图形的世界中,图形世界是多姿多彩的,其中蕴含着大量的几何图形,本节我们就来研究图形问题。(在观察活动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对图片倾注的情感。并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总结出:从实物中抽象出的各种图形统称为几何图形.。

二、建立模型,认识立体图形 分一分:将下面的几何图形分为两组

总结:有些几何图形的各部分不都在同一平面内,它们是立体图形.如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圆锥、球等.有些几何图形的各部分都在同一平面内,它们是平面图形.如线段、角、三角形、长方形、圆等.活动1:连一连

活动2:摸一摸

拿出一个教具箱,请同学分别上台按老师说出的几何体形状摸出相应的几何体。活动3:做一做

学生用课前自己准备的橡皮泥分别做成本课所学的几何体。四人小组合作,做好后向全班展示自己的作品,比比谁做的更漂亮。

三、回顾联想,重新认识平面图形 活动4:画一画 你能分别画出与它们形状相类似的几何图形吗?

思考:上面画出的图形和前面所学的图形有什么不同? 活动5:找一找

你能看出下列图中包含哪些简单的平面图形吗?还能举出几个例子吗?

四、反馈应用,拓展思维 比一比

练习

1、请你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它们有什么异同?

找一找

练习

2、下列物体中含有哪些立体图形?

想一想

下面的立体图形可以怎样归类?

五、归纳小结,回归生活

(1)几何图形的分类(2)生活中的数学图形

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教学设计 第2篇

一教材分析:

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七年级上册第四章《几何图形初步》的第一节《4.1 几何图形》的第一小节《4.1.1 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第1课时——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为后面的简单几何图形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二学情分析:

学生在小学已经学过了一些简单且常见的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例如: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梯形、圆形、棱形、正方体、长方体等等。而且学生在日常生活也会接触到很多各种各样的几何图形,所以学生在学习本节课时,容易接受理解。且能举一反三。

三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可以从实物的外形中抽象出几何图形,并能区分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了解棱柱和棱锥。

2、过程与方法:通过生活中常见的实物,观察抽象出相应的几何图形。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空间感,并让学生积极参与快乐学习。

四教学重难点:

1、重点: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概念与区别。

2、难点:如何从实物的外形中抽象出几何图形。

五教学过程:

一:温故知新:小学学过或生活中常见的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有哪些?请举例?(创设问题,引起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找基础差的学生回答,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积极性)

二:直入主题:今天就来学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并展示学习目标以及重难点(让学生明确自己的学习任务与应达到的预期效果)

平面图形到立体图形的推广 第3篇

先看一道常见的平面几何问题。

例1.正三角形ABC内任一点到三边距离之和等于正三角形的高。

证明:设正三角形ABC边长为a, 正三角形内一点记为P, 连PA, PB, PC,

这题有很多种证法, 但是上述做法的优点是很容易推广到立体图形。

例2.求证:从内任一点到四个面的距离之和等于正四面体的高。

证明:设M是正四面体A-BCD内一点,

M到面ABC, DAB, DBC, DCA的距离分别为x, y, z, t,

正四面体的高为h。

因为正四面体的每个面的面积相等,

记为S体积记为V。

M把正四面体分为4个部分,

体积分别记为V1、V2、V3、V4,

所以x+y+z+t=h。

在平面几何中, △ABC的边AB和AC上分别取它们的中点E、F, EF的连线叫做△ABC的中位线, 有:EF∥BC, 且

易见, 四面体A-BCD的三个侧面的半面线成一个三角形, 称之为四面体A-BCD的中位面。

例3.四面体A-BCD的中位面△BC′D′平行于底面△BCD, 证明:

证明:由BC∥B′C′, CD∥C′D′, DB∥D′B′,

我们发现平面几何与立体几何存在着很多内在的联系, 再来看一个例子。

例4.在△BCD中, 若BC和CD边上的高交于A点, 求证:CA为BD边上的高。

这道题可以用向量的知识简单的证明, 只要证明即可, 证明如下:

例5.四面体A-BCD中, 若AB⊥CD, BC⊥AD, 求证:AC⊥BD。

证明:过A点作AE⊥面BCD, 连接BE, CE, DE,

则AE⊥CD。

又因为AB⊥CD, AE∩AB=A,

所以CD⊥面ABE。

又BE奂面ABE,

所以CD⊥BE。

同理可证DE⊥BC。

由例4可知CE⊥BD。

由射影定理得:AC⊥BD。

对于例5, 我们可以看成是例4三角形中点A拉升出平面BCD的特殊情形。

《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教学建议 第4篇

关键词:立体图形;平面图形;几何;教学建议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09-0161

“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是人教版七年级第四章“图形认识初步”的起始课。从内容上看,这是一节概念课,是学生在初中阶段第一次用几何研究的方法研究几何体的课程,它为学生今后学习复杂的几何体奠定了基础。在前不久的市级赛课活动中,有四位教师执教此课题,教学方式与达成的效果各不相同。在本文中,笔者结合课堂效果评价和专家的点评,就“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提出自己的几点建议。

一、教材内容分析

第四章“图形认识初步”是学生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渡。整章教学内容是这样呈现的:世界存在丰富多彩的几何图形——以长方体为例;让学生感知从物体中抽象出平面图形及立体图形的过程——从不同方向看立体图形得到平面图形和想象几何体的展开过程;认识可以用平面图形表示立体图形,以及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联系——线与线相交成点,面与面相交成线,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的角度进一步认识基本几何图形:点、线、面、体,并初步引入几何图形的集合观点——学习最基本的平面图形、直线、射线、线段和角的知识。

二、教学方法分析

教材要求我们通过结合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互相转化的学习来发展空间观念。一些主要的概念、性质等是本章的重点内容,虽然许多概念学生之前已有初步的了解,但比较分散,现在需要比较系统地学习,进一步加深认识。另外,学生对图形的表示和画图、作图,对几何语言的学习、应用等,都需要一个逐渐熟悉的过程,这些对于他们今后的学习都很重要,同时也是本章的难点。

“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这一节课首先通过引言中北京奥林匹克公园的俯瞰图和4.1节开始的实物照片入手,展示现实生活中多姿多彩的图形世界,旨在与将要学习的图形与几何知识发生联系。教科书从学生生活中熟悉的长方形物体入手,让学生经历从具体物体的外形抽象出几何体、平面、直线、点等概念以及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的概念的过程。

为了遵从教材的整体性,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多从实物和模型出发,让学生感受到几何知识的应用无处不在。学生也可通过辨析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概念,体会数学概念的严谨与简洁美。同时,结合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互相转化,使学生对常见的几何图形进行合理的分类,多角度地发展空间观念。

三、教学建议

1. 用好章前引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新教材与过去的教材相比,无论是在内容、编写体例,还是在教学程序等方面都作了大幅度的调整和修订。如新教材增设了章前图及引言、读一读、想一想等内容,这些内容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品德和能力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但是,这些内容在实际教学中却被一部分教师忽略。对于本节课来讲,它是学生在初中阶段系统学习几何的起始课,教师应合理运用章前引言,让学生感受到几何学的研究方法、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了解学习几何知识的目的和必要性,这对学生今后学习各种更复杂的几何图形及其性质具有重要的意义。

2. 利用多媒体欣赏图片,从图片中找到熟悉的图形,引出概念。由于本节课需要利用多媒体欣赏图片,因此,教师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寻找几何图形、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强调学习几何的意义,能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几何的兴趣。同时,在欣赏图片的过程中,通过抽象出诸多几何图形的过程,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几何研究的对象与方法,引出几何图形的概念。

3. 在身边熟悉的事物中寻找几何图形,强化对几何图形的认识。教师在教学中可以设计这样的教学环节:让学生说出生活中的几何图形,同时强调看问题的角度。教师也可以让学生从教室以及教师身上的衣物中找寻熟悉的几何图形或随机在教室中拿出实物,与学生共同辨析它们是什么几何图形。

4. 注重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概念的关键词辨析,体会数学概念的严谨与简洁美。对于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的概念,有些教师可能忽视了对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概念的关键词辨析,认为只要能识别图形即可。这实际上这降低了学生的认知水平。对于这节课的要求,笔者认为,教师应指导学生从几何学研究的角度理性地辨析图形,因此,对概念本身的关键词的含义应要做准确理解,从而使学生学习图形之后,能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5. 制作模型,利用实物模型研究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关系,强化分类的合理性。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拿出事先制作的学具,让学生在模型中寻找立体图形中有哪些平面图形,从而体会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关系。通过观察各类立体图形的特征,教师可引导学生对简单的几何体进行分类,也可在小结中拿出模型与学生共同总结,如师生总结正方体是棱柱、是四棱柱、是柱体、是立体图形、是几何图形的过程实际上强化了学生对类别之间的包含关系。

6. 在游戏中,强化学生对各种几何图形的认识,提高审美情趣。教师可以在学生较疲倦时,以做游戏的方式强化学生对几何图形的认识,提高审美情趣。如赛课中,有位教师让学生用平面图形拼出图案,并给予寓意。另一位教师设计“几何图形”猜一猜,让学生在游戏活动中认识几何图形,发展空间观念。

总之,对于这样的概念课,教师要创设合理的学习情境,让学生感知几何图形、立体图形、平面图形间的关系。结合实物,对概念的关键词做好辨析。同时,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生活环境,让学生认识简单几何体的特征,并结合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互相转化的学习达到发展空间观念的目的。

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教案 第5篇

教学设计

(一)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思想:

教学本课时内容,让学生感知周围千姿百态的建筑物美化了我们的生活,各种水果丰富了我们的饮食,这其中蕴涵着许多图形的知识,明确本章我们将认识一些基本的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通过图片直观感知自然界的规则物体,并能找到与它们相似的立体图形,即实物→立体图形,由学生经历数学概念的抽象和形成过程。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观察比较柱体、锥体、圆柱、圆锥的相同与不同之处,通过练习、分组讨论帮助学生学会正确识别图形,丰富学生对空间图形的认识和感受,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发展形象思维。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观察认识我们周围的规则物体,能找到与它们相似的立体图形;

正确识别柱体、锥体、球体、圆柱、圆锥……逐步体验数学概念的抽象和形成过程。2.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认识周围的图形,提高识图能力,发展抽象思维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养成热爱生活、善于观察思考的良好习惯,对空间图形有好奇心,感受到数学在人类发展史中的重要作用。

教学重难点:

重点:识别柱体、锥体、球体、圆柱、圆锥……并能说出生活中与规则物体相似的基本图形。难点:立体图形的类似地方以及不同地方。建立和发展空间观念。教学准备:

教师:圆柱、正方体、圆锥、球、四棱锥各一个模型(或课本上图4.1.1-4,1.5的立体图形的图片),棱锥、棱柱各若干模型,生活中规则形状的物体图形的图片(或实物)若干。

教学方法:引导式。

易错点:(1)识别几何体时没有抓住其特征;

(2)从不同方向看几何体时,易忽略了方向。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我们生活在一个千姿百态的世界,各种各样的图形到处可见。今天老师就带你们一起去领略祖国的美景。(出示图片:奥运五环、风车、地球仪、魔方。)学生高兴的欣赏着,议论着。千姿百态的建筑物美化了我们的生活,展示了建筑师的聪明才智;各种水果满足了生活的需求,它们蕴涵着许多图形的知识。(让学生交流得到的立体图形。引出课题。)在这些实物中有没有大家熟悉的立体图形?

二、展开。

一、立体图形:几何图形的各部分不在同一平面内

1.今天上学时你见过哪些立体图形?长方体(教学楼)、球体(篮球)。(出示图片:长方体、球体、柱体)。

请学生找出这些物体中与所给的立体图形相似的物体,可以小组讨论,小组代表发言。(帮助学生直观感知柱体、锥体、球体,让学生用手比划,用数学语言描述。)2.圆柱、棱柱、圆锥、棱锥概念的形成。

让学生跟着老师看图,并轻声表达。(出示立体图形三棱柱、四棱柱、五棱柱……三棱锥、四棱柱、五棱锥……等)让学生饶有兴趣地依次类推往下数,结合图形得到多面体的描述性定义。

找出立体图形4.1.1~4.1.5之间的类似与不同之处了

学生讨论得出:图4.1.

1、4.1.2中的图形虽然都是柱体,但前者上下两个都是圆,而后者上下两个都不是圆面;图4.1.

3、4.1.5中的图形虽然都是锥体,但前者的底面是圆,后者的底面不是圆。

二、平面图形:几何图形的各部分在同一平面内

1.今天你见过哪些平面图形?长方形、圆、三角形、五边形等(出示图片:长方形、圆、三角形、五边形等)。

4.请学生讲讲理解概念时的困难,可请学生做小老师相互帮助,相互提高,相互交流,排除困难。(图片展示丰富了学生的视觉,增加了荚感。由实物找相类似的立体图形,锻炼了学生的抽象能力,为形成概念埋下伏笔。,卜组交流能让学生生动活泼的学习,及时发现尚存的不足。通过让学生比较图形,感知图形之间的差异,产生学习新知的愿望,圆柱、棱柱、圆锥、棱锥的概念便一呼而出。本堂课的概念都是描述性说法,因此只要求学生能识别图形,不要求掌握严格的概念,关键在于培养学生学习立体图形的兴趣。及时小结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排除学习障碍,培养学生的责任感、自信心。)

三、巩固练习:课本随堂练习第119页

四、课堂小结。

请大家谈谈这堂课的收获和困惑。

1.柱体、锥体、球体、圆柱、棱柱、圆锥、棱锥、四棱锥、四棱柱、多面体的概念。2.会在实物中找出相类似的立体图形,会写出简单立体图形的名称。

(由学生小结,既锻炼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又使知识条理化。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实事求是、善于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增强他们的学习责任感和自信心。)

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教学设计 第6篇

一、教材分析:

1.教学目标、重点、难点 教学目标:

(1)了解几何体从不同方向看,得到的是平面图形;

(2)能画出从不同方向看一些基本几何体(直棱柱、圆柱、圆锥、球)以及它们简单组合得到的平面图形的示意图;

(3)能辨认从不同方向看简单物体的形状.(4)使学生通过研究简单立体图形的三种视图,来进一步认识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的关系,体会到数学知识的普遍联系性、规律性,培养热爱数学的情感.重点:会辨认从不同方向看一些基本几何体以及它们简单组合所得到的平面图形.难点:会辨认从不同方向看一些基本几何体的简单组合所得到的平面图形;

2.认知难点与突破方法.学生的认知难点是会辨认从不同方向看一些基本几何体以及它们简单组合所得到的平面图形.突破方法是:(1)让学生从不同方向看几何体和它们的简单组合,说出看到的平面图形,或画出示意图;(2)比较给出的多个平面图形的异同,从中辨认出给定的立体图形的视图;(3)用课件的动画功能帮助学生理解视图.3.例、习题的意图:

例1(补充)、例2(补充)、练习1、2(1)(2)(补充)和习题3.1第10题都是通过让学生画(或辨认)基本几何体以及它们的简单组合的三种视图,使他们感觉到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的密切关系,培养他们的观察想象能力、抽象能力和初步的空间观念,这些题在“几何体的组合”的结构上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符合认知特点.习题3.1第4题和练习2(3)(补充)体现的是生活中实物的视图,培养了学生的应用意识.教材113页探究,让学生画由多个正方体组合成的立体图形的三种视图,教师还可改变正方体的个数和码放秩序,来改变立体图形的形状,使学生更深刻地体会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的密切关系,更好地培养他们的观察、抽象能力.二、新课引入:

1、欣赏诗句,引入新课.不远横识近看庐高成山低岭真各侧面不成目同峰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是宋代诗人苏轼的著名诗句(《题西林壁》),你能说明“横看成岭侧成峰”的意思吗?

2、欣赏从不同方向看实物的图片:

(1)

只缘身 在此山中

(2)

从上面看

从正面看

从左面看

(3)请画出从正面、左面、上面看图1中的长方体所得到的平面图形.从正面看 从左面看 从上面看

图1 从不同方向看立体图形,就会得到平面图形,把这样的平面图形称为立体图形的视图,从正面看得到的图形,叫正视图;从上往下看得到的视图称为俯视图;从左面看得到的图形叫左视图.探讨立体图形的视图时,由于从正面看与从后面看、从上面看与从下面看、从左面看与从右面看所得图形相同,因此,一般只须了解以上的三种视图就可以了.这三种视图,简称三视图.设计师画一个立体工件的设计图,往往只画出它的三视图,工人师傅可根据三种视图做出立体图形,另外,计算机可将三种视图合成立体图形.今天,我们研究简单立体图形的三种视图.说明:引入1和2(1),为了让学生体会:从不同方向看立体图形,所得的图形不同;引入2(2)让学生体会从正面、左面、上面三个方向看实物所得到的图形,为下面打下基础;引入2(3)通过画从正面、左面、上面三个方向看正方体得到的不同的平面图形,自然引出三视图的概念,并简单说明三种视图的作用、研究它的必要性.三、例题讲解:

例1(补充)、画出图2中立体图形分别从正面看、从上面看、从左面看的视图(只要求形状正确,不做尺寸要求).图2 说明:先请学生凭想象画,再摆出实物模型,请学生从三个方向看一看,检验自己画的三个视图.再展示动画课件帮助学生理解视图.答案:

从正面看 从上面看 从左面看

例2(补充)、图3是由几个正方体组合成的一个立体图形,请画出它从正面看、从上面看、从左面看的视图(只要求形状正确,不做尺寸要求).图3 说明:先请学生凭想象画,再摆出实物,请学生从三个方向看一看,检验自己画的三个视图,帮助学生提高空间想象能力,感受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的关系.答案:

从正面看 从上面看 从左面看

3、教材113页探究.说明:先请学生观察探究中的图形,凭想象画出三个视图,再利用正方体实物(如粉笔盒)摆出“组合立体图形”,请学生从三个方向看一看,验证自己画的三个视图.再通过改变实物正方体的个数和码放秩序,来改变“组合立体图形”的形状,请学生再练习画视图.四、随堂练习:

1、(补充)选择题

图4是由7个小正方体搭成的几何体,则从图4左面看它得到的平面图形是()

答案:B

图4 A B C D

2、(补充)填空:

(1)图A、B、C是图5从正面、上面、左面看得到的视图,则

从_____面看得图A 从_____面看得图B 从_____面看得图C 图5

A B C 答案:正,左,上.(2)图A、B、C是图6从正面、上面、左面看得到的视图,则图6从上面看得图_____;从左面看得图_____;从正面看得图_____,A B C 答案:B,C,A.(3)图7是圆锥的立体图形,从正面看它的视图是_____,从左面看它的视图是_____,从上面看它的视图是_____.图7 A B C 答案:A,A,C(4)一辆汽车从小兰面前经过,小兰拍了一组照片,如图7,并编了号,请你按照汽车被拍摄的先后写出正确的顺序:_________________

① ② ③

图8 分析:此题从多个方向看汽车,注意小兰是观察点,汽车由远及近,经过小兰,又往前走,致使观察的方向不断变化.答案:②①③

五、小结

1、从不同方向看立体图形,得到的是平面图形,这是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又一密切的关系.2、会辨认从不同方向看一些基本几何体以及它们的“简单组合”所得到的平面图形,会画出示意图.六、课后作业

1、教材习题3.1第4、10题

相关文章
运动会跳绳通讯稿

运动会跳绳通讯稿

运动会跳绳通讯稿(精选6篇)运动会跳绳通讯稿 第1篇跳出健康、跳出风采胶州市第六实验小学举行跳绳比赛活动随着一生哨响,胶州市第六实验...

3
2025-09-23
艺术匠心范文

艺术匠心范文

艺术匠心范文(精选10篇)艺术匠心 第1篇一篇文学作品的优秀,源于作者深邃而独特的见识,源于作者独具匠心的表现技巧,源于作者精准而细腻的...

1
2025-09-23
英文入学申请书范文

英文入学申请书范文

英文入学申请书范文(精选9篇)英文入学申请书范文 第1篇Application Letter for AdmissionDear Sir or Madam,My name is ______...

2
2025-09-23
远程网络控制范文

远程网络控制范文

远程网络控制范文(精选11篇)远程网络控制 第1篇1 智能网络现场控制单元的基本结构远程控制依附于网络技术, 其控制模式是客户服务器模...

1
2025-09-23
银行面试题自我介绍

银行面试题自我介绍

银行面试题自我介绍(精选5篇)银行面试题自我介绍 第1篇在准备自我介绍时,我们要先明白自我介绍的目的是什么?其实,HR让你做自我介绍,...

1
2025-09-23
移动安全生产工作总结

移动安全生产工作总结

移动安全生产工作总结(精选8篇)移动安全生产工作总结 第1篇近年来,分公司始终把安全生产作为头等大事来抓,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1
2025-09-23
一缕阳光的小学作文

一缕阳光的小学作文

一缕阳光的小学作文(精选6篇)一缕阳光的小学作文 第1篇当我们汲汲于富贵,戚戚于贫贱时,何不让一缕阳光走进我们的心里,晕开满心的疲惫...

1
2025-09-23
医院2016年医疗质控工作计划

医院2016年医疗质控工作计划

医院2016年医疗质控工作计划(精选12篇)医院2016年医疗质控工作计划 第1篇冕宁漫水湾友松医院2016年医疗质控工作计划2016年我院为进一步...

2
2025-09-23
付费阅读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