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内容
picc堵管原因分析
来源:火烈鸟
作者:开心麻花
2025-09-19
1

picc堵管原因分析(精选6篇)

picc堵管原因分析 第1篇

Picc堵管的原因分析和护理

PICC是从外周置入的中心静脉导管,通常经肘部静脉(贵要静脉、正中静脉和头静脉)穿刺,使导管尖端位于上腔静脉的一种置管技术,它因不受年龄、性别、疾病种类的限制,只需外周穿刺,风险小、创伤小、成功率高等优点,并可避免患者因长期输液或输注高浓度、高刺激性药物所造成的血管损伤,留置时间长,因而目前被广泛应用于长期静脉输液、肿瘤化疗、肠外营养、老年患者输液、新生儿加强监护病房患者及反复采血、输注血液制品者等[1]。尽管 PICC 有许多优点,但其并发症也频繁发生,如导管堵塞、静脉炎、静脉血栓形成、导管异位、导管断裂等,其中导管堵塞是导管留置过程中除感染之外最常见的并发症,发生率高达21.3%。导管堵塞中有57%为血栓栓塞,27%为非血栓因素,16%为机械因素,并且随着使用时间的延长而增加。

一、堵管原因分析

1.血凝性

1.1封管手法不当,导致血液回流堵塞。部分护士手法不熟练,不明确彻底封管的标准和封管的流程,封管时未能做到正压,血液反流,导致导管堵塞。

1.2推迟封管或延长封管间隔 留置导管的住院及带管出院病人必须每三天冲封管一次,有3例病人出院后未及时回院冲管,导致导管堵塞。

1.3输液滴完后未及时更换导致血液反流 有3例病人输液滴空后未及时发现,血液反流至输液管前端,导致导管堵塞。

1.4上腔静脉压力突然增高 化疗后病人经常反复呕吐,咳嗽,呃逆;置管侧手臂用力过猛或活动过多,导致胸腔压力过大;血压过高,血液反流。

2.非血凝性

主要是药物性堵塞:输注有配伍禁忌的药物;输注有配伍禁忌的药物前后没有用生理盐水冲管;输注脂肪乳、甘露醇、造影剂等一些大份子、粘稠度高、易结晶的药物,沉积在管腔,导致堵塞;输注人血白蛋白或血制品时滴速过慢。其中有一例病人输注完甘露醇后堵塞。

3.机械性

通常为病人前臂弯曲;PICC敷料松脱或固定扭曲;敷料固定不当,当病人前臂弯曲时,导管打折。

二、护理

1、加强护理人员培训 提升操作人员责任心,促进操作人员的自我提高和改进能力。统一冲管封管方法和规范流程,对全科护士培训双腔导管的知识,普及堵管发生原因的知识,并对每位操作人员进行考核,确保每位操作人员技术都过关。

2、做好健康宣教 向病人讲述PICC的目的和优缺点,注意事项和并发症。让病人明白及时冲封管的重要性,对于住院治疗留管的病人,尽量少外出,不在外面过夜。带管出院的病人,做好宣教,及时回院冲管,外出期间拇指夹松脱,及时回医院处理。输液期间多巡视病房,保持输液通畅,及时更换输液,防止液面过低导致血液反流堵管。

3、减轻上肢压力 做好健康宣教,病人置管上肢避免负重,剧烈活动,受压。及时处理病人出现的血压高,颅内压增高,反复的呕吐,咳嗽和呃逆等。

4、合理使用管路,正确封管 导管末端统一使用正压接头。使用前:先检查导管是否通畅,打开拇指夹,用10-15ml生理盐水回抽,看到血液回流至延长管中,脉冲式冲管,再连接补液。使用后:无论是否使用了所有的管腔,注射完毕均需对所有的管腔逐一用10-20ml生理盐水脉冲式冲洗每个管腔,再依次用5-10ml肝素盐水正压封管。冲洗结束后先撤下注射器,再关闭拇指夹。拇指夹一旦夹闭,不要随意打开。一旦打开,必须重新冲封管。输液时双腔接头应该交替使用。

5、熟悉药物配伍禁忌,及时冲管 护理人员要熟悉药物的理化性质,配伍禁忌。输注有配伍禁忌的两种药物之间,要用生理盐水100ML冲管。输注脂肪乳、甘露醇、造影剂等一些大份子、粘稠度高、易结晶的药物,输注完毕后用20-30ML的生理盐水脉冲式冲管,再继续输注其他药物。

6、妥善固定导管,防止导管脱出,扭曲。固定方法:延长管统一使用强力固定胶布)。保持输液管道通畅。

三、小结

PICC 和其他静脉给药方式相比, 更加安全可靠,PICC管的应用为病人的检查和治疗提供安全的保证,具有一定的优越性,降低PICC堵管发生率,不仅提高患者和护士的满意度,还减轻了护士的工作量和压力,减少了患者的住院费用及缩短了病人的住院时间。

picc堵管原因分析 第2篇

中心静脉置管(PICC)导管留置时间长,操作维护简单,安全有效,不仅可以减少重复静脉穿刺的痛苦和局部不良反应,保护外周静脉, 还可以有效避免反复静脉穿刺所导致的痛苦及化疗药物外渗导致的局部组织溃烂与坏死,因此是肿瘤患者的首选置管方案。但在使用过程中常因多种因素引起导管堵塞,是困扰医务人员的主要问题。目前国内对血栓性栓塞应用肝素钠和尿激酶的报道较多,故分别用肝素钠和尿激酶进行再通。

PICC堵管的分类

根据PICC导管堵塞原因可分为机械性、非血栓性和血栓性三种类型。

导管堵塞再通方法

1机械性堵塞:原因是夏天敷贴脱落所致接头连接处导管扭曲,经修剪导管重新更换接头后解除堵塞。

2非血栓性堵塞:由于药物引起的沉淀,可用对抗剂(碳酸氢钠、盐酸)调节,使沉淀物恢复到溶解状态。

3血栓性堵塞:根据其发生的时间,分为A组和B组,A组应用肝素钠,B组应用尿激酶。具体操作方法如下。

撕去贴膜,去除正压接头或肝素帽,带无菌手套,消毒穿刺部位及导管,观察导管的体外部分有无血液,如有较硬的凝血块,应用指腹反复揉搓,将血块揉碎,消毒导管的接口,如导管接口处有凝血块,应修剪导管更换导管接头。

A组连接三通,使三通的接口处于关闭位置。消毒三通的一个接口,连接20ml注射器(抽好生理盐水10ml),消毒三通的另一个接口,连接吸好肝素液的5ml注射器(肝素钠注射液2ml)。将连接5ml注射器的三通口关闭,连接20ml注射器的三通口开放。回吸20ml注射器,将PICC导管内抽空,使导管内形成负压并关闭此三通口,同时打开连接5ml注射器的三通口,利用导管内负压将肝素液吸进导管,使肝素液在导管内保留20min后关闭此三通口,并开放连接20ml注射器的三通口,用20ml注射器抽吸并观察抽出液体的情况,反复重复此过程,直到抽出回血。如导管通畅即回抽5ml血液弃掉,然后用生理盐水冲管,去掉三通连接肝素帽(或正压接头),继续输液,如患者不输液应用肝素钠液正压封管。

picc堵管原因分析 第3篇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8年9月7日到2009年10月7日到本科就诊的50例白血病患者,男28例,女22例,年龄19~74岁,平均40岁,其中患急性白血病12例,患慢性白血病38例,50例患者中选择贵要静脉置管35例,头静脉置管15例。

1.2 材料

采用美国巴德公司生产的单腔三向瓣膜式导管,型号为4.0Fr。

1.3 方法

(1)按照PICC使用指南,选择肘部静脉用皮尺测量将患者手臂外展与躯干成90度,测量自穿刺点至右胸锁关节,然后向下至第三肋间隙。①消毒穿刺点皮肤,铺洞巾穿刺。插入测量长度,在穿刺点覆盖纱布,外贴透明贴固定,再用弹性绷带加压包扎,穿刺结束后行X线摄片,以确定导管位置。封管时,封管液采用1:500肝素比生理盐水,抗凝作用持续12h。②封管方法采用正压封管,即边推封管液边退针,使液体充满管腔,选择≥10ml注射器。③封管时再启用时,若液体滴入不畅,切勿用力挤压导管,以免小凝血块挤入血循环而发生阻塞。

(2)部分堵塞:能够输入液体,但不能抽出回血[1]。

(3)完全堵塞:既不能输入液体,也不能抽出回血。

2 结果

(1) 10例堵管均进行肝素再通处理,再通成功9例,再通失败导致拔管1例。

(2)封管方法不正确发生例数2例发生率4%,药物性堵管2例发生率4%,血液返流4例发生率8%,留置时间(超过12个月)发生例数2例发生率4%。

3 讨论

因为堵管等原因导致拔管的为数不少,赵洁等报告,堵管后经溶栓处理无效导致拔管占非计划拔管3.11%,但关于白血病患者使用PICC堵管原因尚无系统分析。根据以上结果笔者总结如下。

(1)正确使用封管液和封管方法封管液采用1:500肝素比生理盐水,抗凝作用持续12h。②封管方法采用正压封管,即边推封管液边退针,使液体充满管腔,选择≥10ml注射器。③封管时再启用时,若液体滴入不畅,切勿用力挤压导管,以免小凝血块挤入血循环而发生阻塞。

(2)与输注血液制品和高营养有关血制品分子颗粒大,粘稠度高,血小板可沉积于任何进入血管系统的异物表面,然后引起纤维组织沉积。因此在输血和输高营养时护士要加强巡视,保持输注通畅,速度过慢容易堵管,输完后用生理盐水彻底冲管,更换肝素帽,减少有行成分的附着。

(3)药物配伍禁忌药物pH值的不同是导致配伍微粒产生的主要原因,微粒能堵塞导管的尖端[2]。高浓度和脂溶性的液体,易附着在导管壁上,随着深静脉置管管腔的部分或完全堵塞。在滴注脂肪乳,50%葡萄糖等高浓度和脂溶性的液体前后,均用生理盐水5~10ml冲管,冲管方式采用脉冲式,使液体在导管内形成小旋涡,以加强冲管效果,对血液粘稠度高的患者,用20~30ml生理盐水做冲管液,冲净血管内的药液和血液,另要增加冲管次数。

(4)血液返流接可来福接头,凡置管患者尽量使用可来福接头,以保证管腔内正压,减少血液回流。

(5)堵管与留置时间有关系留置时间越长堵管的几率越大,因留置时间越长,血小板可沉积于进入血管系统的PICC管的表面,引起纤维组织沉积,最后可在导管外周形成纤维蛋白鞘,导致堵管。在日常维护中,采用正确的冲封管方法,在给予肝素不相容的药液,液体或血制品前后使用生理盐水冲管,最后用肝素溶液封管,封管液量应两倍于导管+辅助延长管容积,才能彻底清洁导管壁,延缓纤维蛋白鞘的形成。

关键词:白血病,堵管,PICC置管

参考文献

[1]陈寿松,彭正银.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神经系统恶性淋巴瘤研究进展[J].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2005:10(4):309-315

picc堵管原因分析 第4篇

【关键词】外周静脉留置针;堵管;原因;防范对策;护理

目前在临床上静脉留置针为常用的一种输液手段,其具有操作简单、套管柔软、留置时间相对较长等诸多优势,深受广大患者和护理人员的青睐。然而有调查结果显示[1],尽管静脉留置针的优势明显,但是依旧会引起静脉炎、堵管等问题,对临床输液护理工作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本次研究中出于对外周静脉留置针堵管原因以及相应的防范对策进行分析探讨的目的,对我院收治的接受外周静脉留置针患者展开了分组护理,对堵管发生情况了对比,并比较堵管与未堵管患者的相应情况,总结分析了堵管原因,现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中资料来源于我院收治的接受外周静脉留置针患者,抽取其中的210例作为研究对象,在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后,各105例,在对照组中包括有男:62例,女43例,年龄40-87岁,平均(65.3±12.6)岁,原发疾病包括:冠心病患者25例,高血压患者17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16例,脑梗塞患者22例,脑出血患者14例,扩张型心肌病患者11例。观察组中包括有男61例,女44例,年龄44-86岁,平均(64.7±13.2)岁,原发疾病包括:脑梗塞患者26例,冠心病患者18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16例,高血压24例,脑出血13例,其他疾病8例。以上统计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年龄、性别比例以及原发疾病等无明显差异(P>0.05),存在比较价值,所有患者均自愿接受临床研究,并签署了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1.2.1 研究方法

将以上统计的210例患者按照入院时间顺序进行编号,单号患者入选对照组,双号患者入选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在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则是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接受防范留置针堵管的护理干预措施,而后对这两组患者的堵管发生率进行对比分析,并对比堵管者与未堵管者的相应资料,总结堵管发生原因。

1.2.2 堵管防范对策

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防范留置针堵管的护理干预,具体内容包括:① 保证封管液剂量准确。多数情况下成人用肝素钠溶液浓度在125U/ML,然而针对出血性疾病则不适宜采取肝素封管,应采取生理盐水作为封管液,保证血管内的药液与血液得以冲净,一般剂量为5ml,但是存在出血倾向者禁用肝素。② 采取脉冲式正压封管。正压封管法就是利用肝素稀释液或者是等渗盐水进行封管的过程中,采取便推注便推出针头的方法,保证封管液可以充满整个管腔,能够使套管内保持足够正压。脉冲式正压封管能够对血液粘附管壁内后引起的堵管进行有效的避免。脉冲式冲管能够保证冲管液在导管与导管附近血管内形成一个小漩涡,对血管壁造成一定的冲击,这样有利于导管内残留药物、血液的冲净,减少了血管内的药物与血液沉积,缩短了刺激性药物在局部血管的滞留时间从而减少堵管的发生。③ 注射高浓度液体后及时充分冲管。在注射甘露醇,脂肪乳、白蛋白等药物时会增加堵管的发生率,因此在输注该类药品时应及时采取等渗盐水进行有效冲管。若是患者需输注脂肪乳剂,则可与氨基酸、葡萄糖等溶液进行混合,在稀释后再输注,也可经三通管将脂肪乳剂同氨基酸注射液同时输注,从而减少脂肪微粒附着在血管壁上。④ 控制留置时间。一般静脉留置针在超过96小时后会增加炎症反应以及堵管的发生危险,目前关于静脉留置针的留置时间还未出现一定统一的标准,然大量临床实践与经验表明,留置时间在3-5天时安全性较高,切忌超过1周。⑤ 对药物的配伍禁忌严格掌握。⑥ 做好患者的健康教育,实现患者的自我防范。

1.3 堵管的判断方法

输液速度减慢或停止,静脉推注使阻力较大或者是无法推注,不回血;出现穿刺部位渗液,置管肢体出现局部潮红甚至是肿胀者均可视为发生堵管。

1.4 数据处理

研究中相关数据资料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处理,患者年龄等相关计量资料采用均数加减标准差( ±s)形式表示,在对比过程中,针对计量资料的对比以t检驗,针对计数资料的对比以Χ2检验,在P<0.05时,视为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堵管率比较

经统计发现,观察组患者在留置静脉留置针期间,发生堵管者9例,发生率为8.57%,对照组患者在留置静脉留置针期间,发生堵管者25例,发生率为23.81%。显然观察组患者堵管发生率较对照组发生显著降低(P<0.05)。

2.2 堵管原因分析

本组210例患者在留置静脉留置针期间共有34例出现堵管现象,通过与未堵管患者进行比较发现,造成堵管的原因主要为:封管液剂量不足者10例(4.76%),封管操作不当者14例(6.67%),输注营养液以及刺激性药物后冲洗不彻底者6例(2.86%),留置针在静脉中留置时间过长者3例(1.43%),患者凝血功能异常者1例(0.48%)。

3 讨论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临床上静脉留置针的应用率逐渐升高,其能够减少反复穿刺给患者带来的痛苦,使输液工作能够顺利完成,减少了护理人员的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然而由于诸多因素会导致静脉炎以及堵管等不良现象的发生,给临床护理带来了一定的影响[2]。本次研究中出于对外周静脉留置针堵管原因以及相应的防范对策进行分析探讨的目的,对210名接受静脉留置针患者展开了分组护理,结果发现,经护理干预的观察组患者堵管发生率较对照组发生了显著降低,可正式,留置针堵管经合理的防范后可得到有效避免,临床护理人员应对其给予关注。通过对比堵管者与未堵管者的相关资料发现,堵管发生的主要原因为封管操作不当,其次为封管液剂量不足,以后一次为输注营养液以及刺激性药物后冲洗不彻底、留置针在静脉中留置时间过长以及患者凝血功能异常。因此在今后的临床护理工作者,相应的护理人员应依照原因,实施有针对性的护理防范对策,以减少堵管的发生,保证输液工作的顺利完成[3]。

综上所述,造成外周静脉留置针堵管的原因较多,护理人员应加强防范,并应注意患者的健康教育,实现患者的自我防范,最终实现减少堵管发生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倪元红.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堵塞的预防和处理[J].肠外与肠内营养,2009,12(01):786-787.

[2] 秦汝娟,周兴萍.静脉留置针临床应用与常见并发症的预防[J].海军医学杂志,2011,11(01):453-455.

picc堵管原因分析 第5篇

【摘要】 目的 分析探讨对乳腺癌PICC置管化疗患者实施PICC堵管预防及处理措施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1月到2014年1月接收PICC置管化疗的乳腺癌患者120例,按照随即数字表法随即分为实验组(n=60)和对照组(n=60),对实验组患者实施PICC管堵管预防性护理,对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PICC管堵管的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PICC管堵管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乳腺癌PICC置管化疗患者采取的堵管的预防及处理的护理措施能有效地减少堵管发生率,能够改善护理工作质量,提高护理满意度。

【关键词】乳腺癌:PICC置管化疗;堵管预防

经外周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eal catheter PICC)是经引导针引导,有外周静脉(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头静脉)穿刺,将硅胶管置入,并将其顶端位于上腔静脉内或锁骨下静脉内的一种导管置入技术【1】,为患者提供一条无痛的、安全的输液通道,在乳腺癌化疗中被广泛应用。但也可能引发静脉炎、穿刺点感染、导管堵塞等问题,在这些问题中,发生到导管堵塞的可能性最大【4】,本研究旨在研究实施PICC管堵管预防性护理的应用效果。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选取2013年1月到2014年1月间在我院接收接受PICC置管化疗的乳腺癌患者120例。所有患者均经病理确诊,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即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其中实验组患者年龄38.1~38.2岁,平均(38.1~68.2岁,平均(52.2±6.3)岁;对照组患者年龄37.8~69.1岁,平均(51.9±6.9)岁;实验组置管时间4~6个月,平均(8.2±2.1)个月,对照组置管时间为6~10个月,平均(8.5±2.3)个月;实验组患者病程平均(2.5±0.9)年,对照组患者病程平均(2.4±0.8)年。且两组患者所用药物均为多西他赛、环磷酰

胺及表(比)柔比星等药物;两组患者的年龄、置管时间、病程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1.2研究方法

1.2.1对照组护理方法

采用常规的PICC置管化疗的护理方法:置管前全面评估患者的健康状况与静脉血管条件。置管后,24~48小时内及时更换敷料,以后每周更换1--2次;输液前后对PICC管进行正压封管,治疗间歇期每隔7日冲管一次并更换一次敷料及肝素帽,肝素帽可能被污染、被破坏时或有有血液残留时要更换肝素帽。1.2.2实验组护理方法

在采用常规的PICC置管化疗护理的基础上实施PICC管堵塞的预防性护理。①置管前应该选择静脉瓣少的静脉,如贵要静脉。②置管后,在输液完毕或者没有输液治疗时,对PICC导管进行脉冲式SASH封管法,即在患者每天进行输液前,先用10~20mL生理盐水(S)脉冲式冲洗导管,然后治疗用药(A),在输液结束后又用10~20mL生理盐水对导管进行脉冲式冲洗,对有瓣膜脱落的导管再用2mL100U/mL的肝素盐水正压封管。③在输液过程中,应用输液泵,以准确控制输液速度,维持导管输液流畅,因其有报警系统,护理人员可以及时处理各种因素促发的导管堵塞。④输液前护理人员要严格按照药物配伍要求配制各种药物,防止药物混合后形成药物微粒导致导管堵塞。⑤一般情况下不从导管抽血化验或者注入全血,如需利用导管抽血或注入全血应在操作完毕用20ml生理盐水注射器冲管,以免血液在导管内凝固导致堵塞。⑥输入高浓度溶质药物时,先用生理盐水冲洗导管至洁净通畅,还可以采取低浓度间接输入法。⑦在向患者输入脂肪乳剂时,要将脂肪乳剂和氨基酸溶液混合后降低浓度再输入,输液期间,输液完毕需用20ml生理盐水注射器冲管,冲掉沉积在导管壁的脂肪乳剂以防堵管。⑧输液时间超过24h,每隔8小时冲管一次,以防堵管。

1.2.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PICC管堵塞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满

[5]

满意,一般,不满意四个级别。以导管完全堵住,不能从导管内抽出回血,也不能推注液体作为判断堵管的标准。1.2.5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6.0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处理,定量资料使用x±s表示,使用t检验、x2检验等行统计分析。P<0.05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PICC导管阻塞发生率的比较

实验组发生导管阻塞的有5例,发生率为8.3%,对照组发生导管阻塞的有13例,发生率为21.7%,两组导管阻塞发生率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实验组和对照组PICC导管阻塞发生率的比较 组别 发生导管阻未发生导管阻

X2

P 塞例数(%)塞例数(%)

实验组(n=60)对照组(n=60)2.2两组护理满意度的比较

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非常满意、满意和不满意三项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选择非常满意的频率要显著高于对照组。详见表3。

组别 实验组 对照组 Z值 P值 4.讨论

乳腺癌在我国的发病率仅次于子宫颈癌,占全身各类恶性肿瘤的7%~10%,而且近年来有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乳腺癌的治疗方法有手术、化学治疗、放射治疗和生物治疗等,化疗是改善乳腺癌患者生活质量的一种非常重要的方法[6]。PICC置管化疗具有诸多优点,能够减少患者的疼痛,保护患者的血管,减少许多并发症的发生,所以PICC置管在乳腺癌的化疗中应用得越来越多[7]。n 60 60

表2

两组护理满意度的比较

非常满意

满意

不满意 0(0%)5(8.3%)

13(21.7%)47(79.3%)

5(8.3%)

55(91.7%)

4.183

0.041

一般 3(5.0%)

45(75.0%)12(20.0%)

25(41.7%)22(36.7%)8(13.3%)

-5754 0.000

我科自2012年来乳腺癌病人化疗时均采用PICC置管。使用过程中发现PICC导管发生堵塞是相对容易发生的一个问题,发生堵塞后不仅会影响患者的治疗计划,而且还增加了患者的经济负担[8]。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护理工作者对PICC置管堵管的问题进行了很多深入的研究和临床实践,取得了很多的成果[9]。导致堵管发生的原因也有很多:输入浓度较高的药物时,由于操作不当,导致药物在导管内形成药物微粒堵塞导管;病人血液处于高凝状态导致血流缓慢,形成纤维蛋白鞘导致导管堵塞;导管对血管内膜的摩擦、损伤导致血栓性静脉炎的形成,从而导致导管堵塞;护理工作人员冲管和封管的方法不正确,没有做到脉冲冲管和正压封管,导致导管的堵塞;导管接头出现松动、脱落没有及时发现,从而导致导管堵塞;患者在肢体不能活动、没有家属陪同或者熟睡状态下不良的体位使导管发生扭曲导致导管堵塞[10, 11]。我们针对这些可能造成PICC导管堵塞的问题,找出相应的预防导管堵塞的护理策略,降低导管堵塞的发生率。

在本研究中实验组的PICC导管堵塞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这是因为实验组所采用了PICC导管堵塞预防性护理,置管前选择静脉瓣少的静脉降低了导管摩擦和损伤血管形成血栓性静脉炎导致PICC导管堵塞的可能性;护理工作人员在进行封管时,严格采用了脉冲式SASH封管法,确保了正压封管,从而降低了因护理工作人员封管方法不正确而导致的PICC导管阻塞;在输液过程中应用输液泵,能够让护理人员及时发现导管不通畅的情况,尽可能减少PICC导管堵塞的问题;护理工作人员严格根据药物配伍要求配制药物,减少了药物微粒导致导管阻塞的情况;在输入高浓度药物和脂肪乳剂的情况下,采取了相应的方法减少了堵塞发生的可能。在进行护理满意度调查时,实验组患者选择非常满意的频率要显著高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选择不满意的频率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这说明采取PICC导管阻塞预防性措施可以减少患者因更换导管所承受的疼痛,让患者的治疗计划顺利进行,而且可以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从而使患者对我们的护理工作更加满意。

综上所述,对接受PICC置管化疗的乳腺癌患者采取的预防堵管处理措施效果显著,能够降低PICC导管发生堵塞的频率,而且能够改善护理工作质量,提高护理满意度。

参考文献

picc堵管原因分析 第6篇

关键词:泵送砼;堵管;坍落度

摘要:总结砼防渗墙施工中导致堵管的几个常见原因及预防措施,在实际生产操作过程中,由于外界条件的变化,造成堵管的原因往往不止这些。但只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操作,做到防微杜渐,不断地从每一次堵管中总结经验和教训,就能将堵管的可能性降到最低。

目前泵送砼以其作业速度快、劳动强度小、生产效率高的优点,在砼防渗墙工程施工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但泵送砼过程中的堵管现象是经常出现和难以处理的问题,造成施工中堵管的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人的因素

1.1操作人员精力不集中

输送泵操作人员在泵送砼施工中应精力集中,时刻注意泵送压力表的读数,一旦发现压力表读数突然增大,应立即反泵2~3个行程,再正泵,堵管可排除;若已经进行了反泵,正泵几个操作循环,仍未排除堵管,应及时拆管清洗,否则将使堵管更加严重。

1.2泵送速度选择不当

泵送砼时,速度的选择很关键,操作人员不能一味图快,否则可能欲速则不达。首次泵送时,可用泥浆湿润泵管,由于初始时管道阻力较大,此时应低速泵送,泵送正常后,可适当提高泵送速度。当出现堵管征兆或某一盘砼的坍落度较小时,应低速泵送,将堵管消灭在萌芽状态。1.3余料量控制不适当

泵送砼时,操作人员须随时观察料斗中的余料,余料不得低于搅拌轴,如果余料太少,极易吸入空气,导致堵管。料斗中的料也不能堆得太多,应低于防护栏,以便于及时清理粗骨料和超大骨料。

1.4停机时间过长

因故停机期间,应每隔5~10min(实际操作视砼泵送时气温、砼坍落度、砼初凝时间而定)开泵一次,以防堵管。对于停机时间过长,已初凝的砼,宜清除而不宜继续泵送。

1.5管道未清洗干净

上次泵送完毕,管道未清洗干净,会造成下一次泵送时堵管。所以每次泵送完毕后一定要按照操作规程将输送管道清洗干净。

2物的因素

2.1砼的坍落度过小导致的堵管

砼坍落度较小无法泵送时,应及时将砼从料斗底部放掉,若贪图省事,强行泵送极易造成堵管。另外,此种情况严禁在料斗中加水搅拌。

2.2管道连接原因导致的堵管

管道连接方法不当很容易导致堵管,接管时可遵循以下原则:

管道布置时应按最短距离、最少弯头来布管,尽量减小输送阻力,从而也就减少了堵管的可能性。

泵出口变径管处,不许直接接弯管,至少应接入1m直管后,再接弯管。

泵送中途接管时,应用水或槽孔泥浆润滑一下所接管道内壁,并排尽空气,否则极易造成堵管。

垂直向下的管路,出口处应装设防离析装置,预防堵管。

2.3砼或砂浆的离析导致的堵管

砼或砂浆遇水时,极易造成离析。在泵送砂浆(初浇或洗泵)时发生堵管现象,就是因为砂浆与管道中的水直接接触后,砂浆离析而引起的,预防办法是:泵前用泥浆或水湿润管道后,泵送砂浆之前,放入一海绵球,将砂浆与水分开。泵送完毕清洗管道时,也要放入一海绵球,将水与砼分开,否则极易造成堵管。

2.4局部漏浆造成的堵管

由于砂浆泄漏掉,一方面影响砼的质量,另一方面漏浆后,将导致砼的坍落度减小和泵送压力的`损失,从而导致堵管。漏浆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

2.4.1输送管道接头密封不严。输送管道接头密封不严,管卡松动或密封圈损坏而漏浆。此时应紧固管卡或更换密封圈。

2.4.2砼泵活塞磨损严重。操作人员应经常观察水箱中的水是否浑浊,有无砂浆,一旦发现水已浑浊或水中有砂浆,表明砼活塞已经磨损,此时应及时更换活塞,否则将因漏浆和压力损失而导致堵管,同时还会加剧活塞和输送缸的磨损。

2.5砼坍落度过大或过小

砼坍落度的大小直接反映了砼流动性的好坏,砼的输送阻力随着坍落度的增加而减小。泵送砼的坍落度一般在18~22cm(塑性墙)范围内,对于长距离的泵送一般需控制在21cm左右。坍落度过小,会增大输送压力,加剧设备磨损,并导致堵管。坍落度过大,高压下混凝土易离析而造成堵管、爆管等。

2.6含砂率过小、粗骨料级配不合理

细骨料按来源可分为:河砂、人工砂(即机制砂),其中河砂的可泵性较好,机制砂的可泵性稍差。细骨料按粒径可分为:粗砂、中砂、细砂,其中中砂的可泵性较好;粗骨料按形状可分为:卵石、碎石。卵石的可泵性好于碎石。骨料的最大粒径与输送管道的最小口径也有关系,卵石应小于1/3泵管口径,碎石应小于1/4口径,否则也易引起堵管。

由于材料的不同,细骨料的含量(即含砂率)、粗骨料的级配都存在一个最佳值。通常情况下,含砂率不宜太低,应大于40%,超径粗骨料的含量不宜过高。合理地选择含砂率和确定骨料级配,对提高砼的泵送性能和预防堵管至关重要。

2.7水泥用量过少或过多

水泥在泵送砼中,起胶结作用和润滑作用,同时水泥具有良好的保水性能,使砼在泵送过程中不易泌水。水泥的用量也存在一个最佳值,若水泥用量过少,将严重影响砼的吸入性能,同时使泵送阻力增加,砼的保水性变差,容易泌水、离析和发生堵管。一般情况下1m3砼中水泥的含量应大于320kg,但也不能过大,水泥用量过大,将会增加砼的黏性,从而造成输送阻力的增加。

另外水泥用量与骨料的形状也有关系,骨料的表面积越大,需要包裹的水泥浆也应该越多,相应地水泥的含量就越大。因此,合理地确定水泥的用量,对提高砼的可泵性,预防堵管也很重要。

2.8外加剂的选用不合理

外加剂的种类很多,如:加气剂、减水剂、超塑化剂、缓凝剂、泵送剂等,根据墙体强度要求和水泥的品种,合理地选外加剂,对提高砼的泵送性能起到很重要的作用。不合理的外加剂将使砼的可泵性和流动性变差,从而导致堵管。

2.9砂浆量太少导致的堵管

因为首次泵送时,搅拌主机、混凝土输送车、料斗、管道等都要吸收一部分砂浆,如果砂浆用量太少,将导致部分输送管道没有得到润滑,从而导致堵管。砂浆用量可按每100m 管道(管径13cm)约需0.50m3砂浆计算,搅拌主机、料斗、砼输送车搅拌罐等约需0.20m3左右的砂浆。因此泵送前一定要计算好砂浆的用量。砂浆太少易堵管,砂浆太多将影响砼的质量或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3环境因素

主要表现为气温变化导致的堵管:夏季施工气温较高,管路在强烈阳光照射下,砼易脱水,从而导致堵管,此时可在管路上洒水或加盖湿草垫等来降低混凝土温度;亦可合理安排成槽时间,泵送砼时避免高温时段。冬季施工应采取保温措施,可沿管路架设70cm×50cm(宽×高)铁皮暖棚,棚内燃煤以确保管内砼保持适宜温度,温度过高会导致砼早凝,过低又可能影响砼墙质量。

4结束语

以上是总结的砼防渗墙施工中导致堵管的几个常见原因及预防措施,实际生产操作过程中,由于外界条件的变化,造成堵管的原因往往不止这些。但只要我们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操作,做到防微杜渐,不断地从每一次堵管中总结经验和教训,就能将堵管的可能性降到最低。

参考文献

[1] 水电水利工程混凝土防渗墙施工规范[S].

[2] 水工混凝土施工规范[S].

★ 工地搅拌站自拌砼和泵送施工质量控制

相关文章
创新公共服务范文

创新公共服务范文

创新公共服务范文(精选12篇)创新公共服务 第1篇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公共服务平台对国家或区域的技术创新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科技...

3
2025-10-24
匆匆中学生读后有感

匆匆中学生读后有感

匆匆中学生读后有感(精选9篇)匆匆中学生读后有感 第1篇匆匆读后感500字_读《匆匆》有感当细细地品读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

1
2025-10-24
草莓教学范文

草莓教学范文

草莓教学范文(精选17篇)草莓教学 第1篇“风儿轻轻吹,彩蝶翩翩飞,有位小姑娘上山摘草莓,一串串哟红草莓,好像……”优美的歌词,动听...

3
2025-10-24
仓储类课程范文

仓储类课程范文

仓储类课程范文(精选7篇)仓储类课程 第1篇物流产业是复合型产业,发达的物流能加速传统运输、仓储和零售等行业向现代物流服务领域延伸。...

1
2025-10-24
创造性批评:解说与解读

创造性批评:解说与解读

创造性批评:解说与解读(精选8篇)创造性批评:解说与解读 第1篇创造性批评:解说与解读作为诗性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审美批评,同文学艺术实践...

2
2025-10-24
初二地理试卷分析

初二地理试卷分析

初二地理试卷分析(精选6篇)初二地理试卷分析 第1篇莲山 课件 w ww.5 YK J.COM 4 初二地理试卷分析二、试题所体现的新课程理念和...

3
2025-10-24
常州市河海中学文明班小结

常州市河海中学文明班小结

常州市河海中学文明班小结(精选2篇)常州市河海中学文明班小结 第1篇常州市河海中学2008~2009学年第一学期 八(1)班创 文 明 班 ...

2
2025-10-24
财务负责人身份证明

财务负责人身份证明

财务负责人身份证明(精选14篇)财务负责人身份证明 第1篇财务负责人身份证明及签字样本兹证明为我公司财务负责人。特此证明。身份证复印...

1
2025-10-24
付费阅读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