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内容
皮肤激光美容科
来源:漫步者
作者:开心麻花
2025-09-19
1

皮肤激光美容科(精选8篇)

皮肤激光美容科 第1篇

关键词:外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激光美容科

手术、外伤、激光损伤和烫伤等情况下出现的皮肤创伤十分常见,创面的修复时间对预后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创面的修复在外科研究中非常重要,随着医学的发展和新型药物的研发,新型促瘢痕修复药物广泛应用于组织修复中,并且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本院在2014年1月~2015年12月对各种在光子和激光创伤修复中应用了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该药在促进创伤表面愈合、预防瘢痕形成及减少局部感染等方面发挥了明显的作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对象共120例,其中男性20例,女性100例,年龄17~56岁,将以上人员随机平分为两组,对照组接受有创、微创或无创等技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增加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治疗(药物名称为金因肽,由深圳市华生元基因工程发展有限公司研发)。每组分别含色素痣5例,脸黄疣5例,皮肤疣5例,皮赘5例,太田痣10例,两颧褐青色斑10例,雀斑10例,老年斑10例。入选患者均不存在心、肝、肾等疾病,且不存在光过敏和药物过敏史。

1.2 治疗方法

对于色素痣、脸黄疣、皮肤疣及皮赘患者采用二氧化碳激光局部有创治疗,将色素或疣体进行碳化和气化,局部出现了原皮损大小不同面积的缺损,创面面为真皮浅层;太田痣与两颧部位存在褐青色斑患者采用双波长脉冲激光不损伤表皮无创治疗,患者由于局部热损伤,出现红肿现象且具有明显的灼烧感,同时存在散在性点状皮肤损伤;雀斑与老年斑患者采用光子嫩肤治疗,借助光子的选择性热损伤原理,针对损伤色素比较深的皮损,灼烧感以及疼痛感将会更加明显,有效治疗的深度为表皮浅层。以上治疗实施后可以采用间断冷敷对治疗的副作用进行减轻,局部损伤治疗过程中,治疗部位不能接触水。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观察组患者接受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局部使用5~7d,每天使用1~2次。

2 结果

以创面愈合时间作为治疗评价指标,预后色素沉淀及瘢痕恢复情况等作为愈后评价指标。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创面愈合时间更短,结痂及其脱落时间缩短了2~3d,且色素出现明显减轻,未遗留瘢痕,治疗总有效率为100%,而对照组仅为55%,局部不存在一例不良反应。见附表。

3 讨论

色素痣、汗管瘤是皮肤深度损伤,借助二氧化碳激光可以彻底清除皮损,但若是皮损深度较为严重,在激光治疗中十分容易留下凹陷性瘢痕,出现瘢痕增生现象,激光治疗原则为由浅入深、分次治疗,治疗效果较为安全、理想且治疗效果会较为美观。部分色素痣及老年疣可能会出现病变,若损害深、体积大,需要将其彻底切除,二氧化碳激光治疗小面积良性皮损效果较好,且二氧化碳对皮肤组织的损害局部表面损失。针对太田痣和两颧部位褐青色斑痣可以使用调Q超脉冲激光治疗方式,短时间可将色素颗粒进行选择性瞬间气化和碎裂,避免损伤周围正常组织,在随后的炎症反应中和色素可以不但可以被巨噬细胞清除在体外,其中的黑色素可以实行修复,最终实现色素的治愈且不会留下瘢痕。双波长激光损害皮肤组织的部位主要是表皮细胞[1,2,3]。对此,在治疗前首先要实行局部消毒,并且保持治疗后创面干燥,无需使用局部抗生素,降低感染率。光子嫩肤是微创治疗手段,原理为选择性光热作用,将光能转化为热能,利用560-1200nm强度的脉冲将皮肤穿透,并实现皮肤的选择性吸收,不会破坏正常组织,但是可以破坏周围的色素团。达到治疗目的,在该过程中要结合皮肤的承受能力采用合理的治疗参数,避免皮肤出现一过性热损伤,此外还要在色斑处形成黑色焦化结痂,附着在皮肤表层,既保护了正常皮肤,又实现了对色斑的有效清除,同时保证皮肤的嫩白、光洁[4,5]。

表皮生长因子是一种广泛存在人体及动物机体内可促进或移植多种细胞生长的多肽,氨基酸残基量是53个,分子量6000Da[6]。它是人体内分泌过程中的重要生长因子,帮助细胞增殖,上皮细胞再生。皮肤表层的创面愈合病理和生理过程十分复杂,传统分期可以分为炎症期、细胞增殖期和组织塑型期,各种因素都有可能会影响创面的愈合。创伤修复时间、速度、数量之间存在一定联系,创面修复过程中,机体会对内源表皮细胞的生长因子进行调动,并且将生长因子在创面部位积累,创面的愈合程度与生长因子的数量存在联系[7]。我国的相关学者利用基因重组技术研制了外源性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溶液,该溶液生物活性和内源性高度一致,体外研究显示,外部使用微量表皮生长因子可刺激皮肤上皮细胞加速生长,同时对纤维细胞和角质细胞产生增殖效果,对新血管形成、核酸、蛋白质、羟脯氨酸等的合成产生一定的影响,实现各种创面的重塑,缩短愈合时间。

美容科利用激光治疗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去除瑕疵,实现皮肤的美化,激光仪器治疗后会造成多种皮损状况,激光美容后,局部皮损应用外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修复效果十分理想。其主要优势有:减轻局部炎症反应,避免感染,加快创面的修复和愈合,减少瘢痕。并且该药的安全性高、使用方便、无毒副作用。

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组织修复创面愈合时间较快,结痂脱落时间平均缩短2~3d,且后遗色素出现明显减轻,通常不会留下瘢痕,治疗总有效率达到100%,而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仅为55%,且局部未出现不良反应。

综上可知,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的局部使用可以明显促进创面的重建,明显缩短创面愈合时间2~3d,有效减少色素沉着及瘢痕出现。

参考文献

[1]王文竹,张衍国,杨春香.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在文绣术后皮肤美容修复中的应用[J].中国美容医学,2015,24(3):43-44.

[2]蒋丹,张忠杰.皮肤软组织扩张器及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在面颈部瘢痕整形中的应用研究[J].河北医学,2014,20(10):1591-1594.

[3]任晓军.金创膏、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治疗糖尿病皮肤难愈性溃疡的比较研究[D].泸州:泸州医学院,2014:12-33.

[4]刘朋飞.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联合磺胺嘧啶锌凝胶治疗深Ⅱ度烧伤创面的临床疗效观察[D].泸州:泸州医学院,2014:15-26.

[5]陈丽.微晶磨削术联合外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修复皮肤瘢痕105例疗效观察[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12,26(4):357-358.

[6]耿康,郭力.重组人表皮细胞生长因子在创面修复中的应用[J].西部医学,2012,24(12):2247-2249,2252.

激光美容治疗皮肤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第2篇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我院2014年11月~2015年11月间在我院运用激光美容术治疗皮肤病的患者200例,其中男60例,女140例。年龄1岁~65岁,平均年龄35岁。患病期在1个月~10年,平均4.3年。其中各种色素沉着,痣,皮赘等良性肿瘤110例,其中扁平疣等病毒性皮肤病50例,黄褐斑、雀斑等色素沉着性皮肤性疾病40例。产生的病变位置主要存在于面部、胸部、背部、颈部、上肢,下肢等部位。所以患者都在手术出院后的1~2个月内跟踪调查。

1.2 治疗方式

先采用常规情况消毒手术,1%普奋卡因或者1%-2%的利多卡因溶液进行局部浸润性麻醉。在手术之前保护病变以外的正常皮肤,并将病变部位暴露,手术时将激光器的刀头垂直于病患处,由外向内依次扫描治疗,患处皮肤上产生的焦化物用盐水棉球或者酒精棉球擦拭,然后继续扫描直到病变组织完全除去结束。治疗的范围大小以及深浅根据病变的大小、部位以及性质确定。手术后伤口比较小的可以开放不用包扎治疗,3天内手术部位不能见水;伤口大的必要时用无菌纱布适当包扎,并定时进行更换,按患者的实际情况通过服用抗生素类药物防止感染,在1月~2个月内按时检查。

1.3 疗效评定标准

痊愈标准:患者症状完全消失;显效标准:患者症状明显缓解,或者患处缩小>50%;有效标准:患者症状稍微缓解,或者患处缩小50%以下;无效标准:患者症状没有改善,或者在术后1~2个月症状复发。

2 结果

激光美容术用于皮肤美容治疗上是非常有应用价值的,将激光技术与美容整形技术相结合,在很多皮肤性疾病的治疗中应用广泛,而且治疗效果好。在我院200例患者治疗效果及治疗后瘢痕形成情况的统计中,存在良性肿瘤,色素痣30例,皮损60处,痊愈57处,显效3处,无瘢痕59处,增生性瘢痕1除;疣状痣20例,皮损25处,痊愈25处,全部无瘢痕;皮赘20例,皮损30处,痊愈29处,显效1处,无瘢痕29处,萎缩性瘢痕1处;脂溢性角化15例,皮损20处,痊愈15处,全部无瘢痕;血管瘤10例,皮损10处,痊愈9处,显效1处,无瘢痕9处,萎缩性瘢痕1处;皮脂腺囊肿15例,皮损15处,痊愈15处,全部无瘢痕。色素障碍,雀斑30例,皮损48处,痊愈46处,显效2处,无瘢痕47,萎缩性瘢痕1;黄褐斑20例,皮损42处,痊愈42处,全部无瘢痕。病毒性皮肤病,扁平疣20例,皮损32处,痊愈29处,显效3处,无瘢痕30处,增生性瘢痕2处;寻常疣20例,皮损38处,痊愈34处,显效4处,无瘢痕32处,增生性瘢痕2处。激光治疗皮肤疾病在操作过程中关系到多方面的原因,肯定会存在一些缺点,其中存在一些萎缩性瘢痕或者增生性瘢痕的情况发生,分析其中的原因,激光技术本身所有缺陷之外,还有激光功率大小的选择、患者的皮损程度等[2]。皮损程度越浅,激光的功率设定的较低,患者愈合恢复的时间就愈短,皮损恢复的程度就越好,反之,皮损程度越深,设定的激光的功率就越高,患者的愈合时间就越长,恢复效果越差,在皮肤损伤的深度为0.4mm的时候,患者的皮肤恢复状况最差,在治疗过程中应当格外注意[3]。

3 讨论

激光在皮肤美容领域的应用十分广泛,治愈率也比较高。具有术中不出血,手术也清楚的特点。既能准确安全地去除病变的组织,有效的达到治疗的目标,还能有效地让正常的皮肤组织保留,为术后恢复架构一个理想的身心环境,达到不留或者少留瘫痕的目的。另外,激光手术是通过激光的生物学作用产生高能量,能准确聚焦和它穿透力强的单色光在作用于人的皮肤组织上,再通过医学上的技术,将体表妨碍健康或者是容貌的一些东西去掉,针对各种存在于皮肤上的病变或者生理上的一些相对不足或者不满意,通过恢复或者增加容貌的满意度。手术是操作者应该十分熟悉皮肤的结构以及医学激光的荃础,通过不断探索和熟悉激光美容的操作技能。比如对治疗面部色素痣、斑等,除了恶变或者高度疑似恶变外,把色素肿物全部去除,一般情况下汽化到真皮浅层就可以了;皮脂腺痣跟疵状痣汽化产生致密均质的组织物就可以了。还有汽化时应该顺着皮肤纹路的走向,不可以跟皮纹垂直或者较大角度的汽化,反之受皮肤弹力张力的方向作用,术后会出现比较明显的瘫痕的机率[4]。激光对皮肤疾病可以产生很好的疗效之外,但是少数病例仍然很难达到短期的效果,残留一部分萎缩性瘫痕或者增生性瘫痕的情况,对与爱美心理很强的尤其是青少年患者,必须在手术前查询有没有瘫痕体质并对患者说明可能产生的情况,在对激光功率的选择上、皮肤损伤深度的准确掌握也同样十分重要[5]。患者手术后,一些患者在激光治疗伤口结痂脱落之后露出的新鲜皮肤会出现色素沉着的现象,这是正常的恢复反应,通常情况下一般会在半年之后自己消退。患者必须注意新皮肤的护理,以免出现感染的情况。如果出现增生性瘢痕,可以通过浅层放疗环节的治疗;对于萎缩性瘢痕可以减少皮肤是刺激,不用马上进行处理。

综上所述,通过激光美容术在皮肤美容邻域的应用以及患者临床观察,说明了只要手术严格准确掌握皮肤的病变部位大小深浅、性质以及激光的使用功率,注意病变位置周围没有病变皮肤的保护、手术后伤口的护理以及及时查看,就能够比较好地做到皮肤病运用激光的治疗,并且达到令患者满意的效果,针对皮肤病变或者爱美人士的皮肤改善上,激光美容术将有广阔的应用范围。

参考文献

[1]王晓芳,郭晓娜,乔蕾颖等.点阵激光治疗面部痤疮凹陷性瘢痕疗的临床疗效及护理体会[J].中国医疗美容,2015,(4):49-51.

[2]王岚,贾玉玺,王振,等.C02点阵激光不同能量参数治疗面部皮肤老化的疗效[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5,(9):2496-2497.

[3]朱格非,麦慧.点阵铒激光联合bFG F治疗面部凹陷性痤疮瘢痕34例[J].重庆医学,2014,(1):53-54,57.

[4]李伟,张玉洁,胡筠,等.激光点云结合逆向工程快速构建软组织立体模型在美容外科的应用[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5,(15):2346-2350.

皮肤性病科教学大纲 第3篇

(供临床医学专业用)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皮肤性病学是临床医学的一门学科,是学习研究皮肤性病的基础理论、发病原因、发病机理、临床症状和治疗的学科。皮肤性病学是一门直观性很强的临床学科,需要大量的感性认识,因此我们在多媒体教学中加入了大量的图片,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同时注意在课堂和临床实习过程不断的积累,并且与已经学到的皮肤性病学理论知识相结合,达到建立皮肤性病学知识框架的目的,便于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不断充实。本课程授课时间在第四学期进行,为期近一个学期,总学时24学时,临床见习2学时,主要以理论课时为主。皮肤性病是考查科目,课时结束后即进行考查。主要是理论考查。

二、课程目标

为适应现代医学专科教学的需要,培养新的实用型的专科技术人才,以全国皮肤性病学专科教材为理论指导,编写临床医疗、妇幼专业的皮肤性病教学大纲,在编写过程中,根据本课程的学时,选择教材中的常见病、多发病,科学的、系统的编写好教学大纲,注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对皮肤病、性病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的介绍,着重阐述其临床特点和防治要点,力求提高学生认识常见疾病、以解决实际问题的独立工作能力。

三、课程衔接

本课程是在第二学年已经完成基础理论课程的基础上,开始学习临床课程的,皮肤性病学是临床课程之一,在学习之前结合临床实际,简要复习皮肤的结构、功能以此为切入点,以整体的观念学习皮肤性病。

四、教学方法

注重思想性、科学性、启发性、先进性和实用性的有机结合,皮肤性病学分为理论教学和临床见习,以全国皮肤性病学专科第六版为基本教材,参照本科第七版《皮肤性病学》本科教材。利用本教材的彩色版,借助多媒体教学进行授课,使学生对皮肤病有充分的感官认识,弥补了见习课的所见不足,促进能力目标的达成。

五、学时分配

序号 章节内容 理论学时 实验学时 备注

1总论 皮肤的结构与功能 皮肤病的常见症状与诊断 3 2 2 病毒性皮肤病:带状疱疹、单纯疱疹、寻常疣、扁平疣、尖锐湿疣、传染性软疣;细菌性皮肤病: 3 3 真菌性皮肤病:疥疮 3 4 性传播性疾病 3 5 变态性疾病 湿疹,接触性皮炎、荨麻疹 3 6 红斑鳞屑性皮肤病 3 7 自体免疫性疾病 3 8 皮肤病的治疗与常用的外用药物 3 合 计 24

第一章 总 论 【教学内容】

一、皮肤的结构

二、皮肤的功能 【目的与要求】

一、掌握皮肤的结构,由表皮和真皮和皮下组织及皮肤附属器构成。掌握皮肤的常见功能,保护的功能、感觉的功能、吸收的功能、调节体温的功能、分泌和排泄的作用、免疫的功能、代谢的作用。

二、熟悉表皮的结构,表皮由角质形成细胞构成,分为基底细胞层、棘层、颗粒层、透明层和角质层,以及表皮内来源于神经脊的黑色素细胞、朗格汉氏细胞、麦克尔细胞等。熟悉真皮的结构,真皮由纤维、细胞和基质构成,熟悉皮肤附属器的结构,熟悉皮肤的神经、血管、和肌肉及其结构与功能。

三、了解表皮细胞、真皮组织和皮下组织、皮肤附属器的结构特征和作用。【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多媒体。

第二章 皮肤病的常见症状和诊断 【教学内容】

一、皮肤病的常见症状

二、皮肤病的诊断与实验诊断 【目的与要求】

一、掌握皮肤病的常见症状与体征,自觉症状、他觉症状,皮肤病的症状是诊断皮肤病和鉴别皮肤病的重要依据,自觉症状包括瘙痒、疼痛、麻木、蚁行感和烧灼感等。他觉症状是指视觉和触觉检查出来的客观病变。包括原发性皮疹、继发性皮疹、原发性皮疹有斑疹、斑块、丘疹、风团、水疱和大疱、脓疱、结节、囊肿等,继发性皮疹包括糜烂、溃疡、鳞屑、痂、浸渍、裂隙、瘢痕、萎缩、抓痕、苔癣样变等。

二、熟悉皮肤病的诊断与诊断方法。

三、了解皮肤病辅助诊断的各项实验室检查。【教学方法】 课堂教学、多媒体。

第三章 病毒性皮肤病

【教学内容】

一、带状疱疹

二、单纯疱疹寻常疣

三、扁平疣

四、尖锐湿疣

五、传染性软疣 【目的与要求】

一、掌握带状疱疹、单纯疱疹、寻常疣、扁平疣、尖锐湿疣、传染性软疣的病因、临床症状、治疗原则及常用药物。

二、熟悉带状疱疹、单纯疱疹、寻常疣、扁平疣、尖锐湿疣、传染性软疣病毒的传染过程,发病机制、鉴别诊断。

三、了解其实验室检查,包括血常规检查及细胞学检查。【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多媒体。

第四章 细菌性皮肤病 【教学内容】

一、脓疱疮

二、麻风病 【目的与要求】

一、脓疱疮

(一)掌握脓疱疮发病原因、诱发原因、临床表现与分型,有寻常型脓疱疮、大疱性脓疱疮、深部脓疱疮、新生儿脓疱疮。掌握其诊断标准、治疗原则。

(二)熟悉脓疱疮的诊断条件,鉴别诊断。实验室检查了解其少见类型。(三)了解脓疱疮的预防与隔离

二、麻风病

(一)掌握麻风病原因、传染途径、临床分型及临床特点。(二)熟悉麻风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三)了解麻风病早期、及时、足量、足程、规则治疗的原则,和建立麻风流行病学的调查,以预防为主。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多媒体。

第五章 真菌性皮肤病 【教学内容】

一、头癣(黄癣、白癣、黑点癣、脓癣)

二、手、足癣,股癣、体癣 【目的与要求】

一、掌握各种癣的发病原因,临床分类、临床表现,诊断原则,实验室检查,治疗原则和预防措施等。

二、熟悉真菌的传播途径发病机制,常用药物,实验室检查,真菌检查的方法,综合治疗原则和预防措施等。

三、了解真菌的生物特性,各种癣治疗的用药特点。临床上浅部真菌病,深部真菌病的发病位置。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多媒体。第六章 动物性皮肤病 【教学内容】 疥疮 【目的与要求】

一、掌握疥疮的发病原因,传播途径,临床特点,治疗原则。

二、熟悉诊断要点:防治措施。

三、了解疥疮的预防措施。【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多媒体。

第七章 性传播疾病 【教学内容】

一、淋病

二、梅毒 【目的与要求】

一、掌握性传播疾病的途径,性交是主要的传播方式。间接接触传播 血液传播 母婴传播、胎盘、产道、哺乳等方式传播。掌握淋病、梅毒传染过程,潜伏期,临床分期、分型,不同时期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各期的诊断标准、治疗原则。

二、熟悉梅毒、淋病实验室检查项目要求。

三、了解性传播疾病的种类预防措施等。【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多媒体。

第八章 湿疹和皮炎类皮肤病 【教学内容】

一、湿疹

二、接触性皮炎 【目的与要求】

一、掌握接触性皮炎、尿布的发病原因,致病特点,有明显的接触史。

二、熟悉接触性皮炎的治疗及注意事项。

三、了解接触性皮炎、尿布皮炎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第八章 药疹、荨麻疹 【教学内容】

一、脓疱疮

二、麻风病 【目的与要求】 【教学方法】

一、掌握引起药疹的发病原因;掌握药疹的发病机理;掌握药疹的临床类型。

二、熟悉药疹的治疗,停用一切可疑的药物,避免一切刺激。

三、了解药疹诊断与鉴别诊断

四、了解过敏性休克

第二节 荨麻疹

一、掌握急性荨麻疹、慢性荨麻疹的临床表现。

二、熟悉荨麻疹的治疗及常用的药物。

三、了解荨麻疹的发病原因

四、了解荨麻疹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第三节 丘疹性荨麻疹

一、掌握丘疹性荨麻疹临床表临床特点

二、熟悉丘疹性荨麻疹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根据风团样丘疹,中央有小水疱不难诊断,需与水痘鉴别。熟悉丘疹性荨麻疹治疗及常用的口服药物及外用药物。

三、了解丘疹性荨麻疹的致病原因。

第四章 红斑鳞屑性皮肤病 第一节 银屑病 【教学内容】

一、脓疱疮

二、麻风病 【目的与要求】 【教学方法】

一、掌握银屑病临床分型,寻常型银屑病、脓疱型银屑病、掌跖脓疱型银屑病、泛发性脓疱型银屑病、关节型银屑病、红皮症型银屑病。掌握各型银屑病的临床表现及特征。

二、熟悉银屑病的治疗原则常用的药物,熟悉其药理作用不良反应等。

三、了解其发病原因和发病机理;了解银屑病治疗中的注意事项;了解银屑病诊断要点与鉴别诊断。

第二节 慢性单纯性苔藓 了解慢性单纯性苔藓的致病因素。

掌握慢性单纯性苔藓的临床表现特点。皮损肥厚、对称、剧痒、病情顽固为主要特征。了解慢性单纯性苔藓的诊断标准。

熟悉慢性单纯性苔藓的治疗常用药物,注意事项等。

第五章 结缔组织病 【教学内容】

一、脓疱疮

二、麻风病 【目的与要求】 【教学方法】 红斑狼疮

掌握红斑狼疮的发病因素,发生机制,临床症状,临床分型,详细了解各型红斑狼疮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包括常规检查,免疫学检查等。

掌握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诊断标准。

熟悉红斑狼疮的治疗原则,常用的药物,糖皮质激素是目前治疗SLE的首选药物。免疫抑制剂免疫调整剂。

了解红斑狼疮与内科的联系。

第六章 大疱性皮肤病 【教学内容】

一、脓疱疮

二、麻风病 【目的与要求】 【教学方法】 天疱疮

掌握天疱疮的临床表现,临床分型,各型天疱疮的特点。了解天疱疮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熟悉其治疗原则。常用的外用药物。

第七章 皮肤病的治疗 【教学内容】

一、脓疱疮

二、麻风病 【目的与要求】 【教学方法】

掌握皮肤病的常使用方法,常用的治疗方法有 熟悉外用药物的作用、适应症、特点。

皮肤激光美容科 第4篇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研究60例行皮肤激光美容治疗的患者中, 男18例, 女42例;年龄13岁~65岁, 平均年龄 (38.6±2.1) 岁;36例为色素性皮肤病、24例为血管性皮肤病;治疗次数为1~6次, 平均次数 (3.9±1.1) 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各30例, 两组在年龄、症状等方面没有明显差异, 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取综合护理干预, 具体措施如下:

1.2.1提升患者自我护理能力。行激光治疗后, 护理人员需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 指导患者如何做好自我护理。给患者发放宣传手册, 叮嘱患者治疗后七天内需防止感染, 防晒剂需规避使用, 并尽可能减少外出日晒, 使用太阳帽或防晒伞, 让发射的紫外线对皮肤造成刺激的情况能够有效规避, 并且不应采用双敏性药物。给患者如何使用防晒剂, 并要求患者在日晒前30min使用防晒剂, 约3h使用一次[2]。特别是有大量流汗等状况, 需重复使用, 并快速清理。激光手术后, 为降低皮肤的疼痛感, 可利用毛巾包裹冰块。教会患者如何使用保湿剂使皮肤保持湿润。另外, 护理人员需告之患者注意饮食, 多摄入糖类、蛋白质等营养食物。

1.2.2提升患者内在审美素质。患者需树立正确审美观, 并具备高尚的审美情操, 护理人员需给患者有利的指导及建议。通过开展讲座提高患者对审美的认知, 让患者了解到美的内在本质。通过心理咨询平台, 通过沟通交流, 增强患者的自信心。

1.2.3心理护理干预。对于患者对疾病的担忧感进行了解, 对患者采取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干预, 让患者认识皮肤激光美容的优势, 并举例治疗效果良好的病例, 增强患者自信心。教患者深呼吸进行放松, 并消除焦虑状态;细心向患者讲解激光治疗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 消除患者对这些正常不良反应的焦虑感。为患者建立健康档案, 让患者通过前后比较发现自己皮肤的变化情况, 以此增强患者自信心。

1.3判定指标

1.3.1观察指标包括:患者的焦虑程度、对美容治疗的信任程度以及对护理的满意度。

1.3.2焦虑程度使用国际通用的焦虑自评量表[3]:满分为100分, 分数越高代表焦虑程度越重;对美容治疗的信任程度使用模糊数字评分方法, 满分为10分, 10分表示患者对皮肤激光美容非常信任, 0分表示不信任。

1.3.3将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分为三个等级。分别为: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总满意度= (非常满意+满意) 例数/n100%。

1.4统计学分析

文中所有数据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 统计方法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显著, 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的焦虑程度、信任度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焦虑程度降低, 对美容的信任度提高, 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明显 (P<0.05) , 有统计学意义, 详情见表1。

注:与对照组比较, P<0.05

2.2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总满意度 (96.67%) 明显高于对照组 (70.00%) , 两组数据差异明显 (P<0.05) , 有统计学意义, 详情见表2。

注:与对照组比较, P<0.05

3讨论

在临床美容中, 皮肤激光美容是一种非常有效的美容方法。但同时, 美容患者会伴有不同程度的焦虑情绪及对皮肤激光美容的不信任感。因此, 给予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便显得极为重要。本组研究提到的综合护理干预较为全面, 能够让患者了解到皮肤激光美容的相关性知识及优势所在, 降低患者焦虑程度的同时, 也能够增强患者对皮肤激光美容的信任。综合护理干预主要包括了:提升患者自我护理能力、提升患者内在审美素质以及以增强患者自信心为目的的心理护理干预。

本组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患者的焦虑程度降低, 对美容的信任度提高, 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明显 (P<0.05) ; 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总满意度 (96.67%) 明显高于对照组 (70.00%) , 两组数据差异明显 (P<0.05) 。

综上所述:在皮肤激光美容治疗中, 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效果显著, 既能降低患者的焦虑程度, 又能提高患者对美容的信任度及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 因此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摘要:目的:探究在皮肤激光美容治疗中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抽取2013年3月2014年3月在我院行皮肤激光美容治疗的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 各3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 观察组采取综合护理干预, 对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焦虑程度、对美容的信任及对护理的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两组数据差异明显 (P<0.05) 。结论:在皮肤激光美容治疗中, 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效果显著, 既能降低患者的焦虑程度, 又能提高患者对美容的信任度及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 因此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关键词:皮肤激光美容,综合护理干预,焦虑

参考文献

[1]张俊花, 安荣真, 张惠芹, 等.护理干预对激光美容治疗皮肤病的效果评价[J].中外医学研究, 2014, 5 (5) :34-36.

[2]郑青花.皮肤激光美容治疗的综合护理干预分析[J].当代医学, 2013, 4 (15) :23-25.

激光美容在皮肤科应用的研究进展 第5篇

1 激光美容应用的常见疾病

1.1皮肤色素增加性疾病

色素性皮肤病临床常见,影响美观。皮肤色素增加性疾病主要包括太田痣、颧部褐青色痣、脂溢性角化症、黄褐斑、伊藤痣、点状色素斑、咖啡斑、雀斑、纹身、炎症后色素沉着、意外粉粒沉着症等。临床往往选用特异性的激光参数(波长、能量、脉宽) 来治疗特异性的靶或色素(黑色素、血红蛋白素)。 杨菁等[1]应用Q开关Nd:YAG激光治疗色素性疾病患者239例,对色素性皮肤性的有效率由高到低依次为:雀斑(100% )、脂溢性角化症100% )、蓝黑色文身(100% )、颧部褐青色痣(87.18% )、咖啡斑(40 .40% )。研究取得了满意的疗效,认为Q开关Nd: YAG激光对浅表性色素皮肤病疗效确切,对较深在色素皮肤病疗效欠佳,可能是因为激光作用的“靶部位” 黑素细胞分布于真皮深部,单次激光难以奏效,故需要多次激光。Q开关Nd:YAG激光的1064 nm大光斑、 低能量模式在许多研究中被选用。Zhou等[2]用病例对照研究,50例黄褐斑患者经过9次治疗后通过黑素指数和黄褐斑评分评估临床疗效,3个月后统计复发率。结果提示黑素指数和黄褐斑评分分别下降了35. 8%和61.3%,但复发率达64%。点阵激光尤其是非剥脱性点阵激光治疗黄褐斑越来越受到重视,其波长主要有1927nm,l550 nm,1540nm,1410 nm等。 非剥脱性点阵激光具有组织损伤小、穿透力强、恢复快的优势,虽然其治疗黄褐斑的机制尚不清楚,但多项研究[3]提示具有明显疗效。点阵激光治疗黄褐斑虽然短期可见到较好疗效,但长期疗效仍不十分肯定。点阵模式Q- 开关红宝石激光是近期出现的治疗色素增加性皮肤病的新型激光设备,Q- 开关模式下脉冲宽度为20-40 ns,原理为选择性光热作用,该波长作用目标为黑素,选择性破坏黑素,对周围正常组织无明显损伤。目前,Q- 开关红宝石激光已经被广泛且有效地用于治疗雀斑、黄褐斑、太田痣、咖啡斑及纹身等色素增加性皮肤病。张振[4]等应用点阵模式的Q一开关红宝石激光治疗黄褐斑,5次治疗结束后观察4周,39例患者MASI评分平均分值从15.38±7 .14降至9.41±7.61,降低38.82%,31例(79 .49% ),MASI评分值较治疗前降低,20例(51. 28% ) 患者MASI评分值下降超过50%,8例(20. 51% ) 患者在治疗后MASI评分值不变或轻度升高, 治疗前和5次治疗结束后4周MASI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708,P<0.05)。研究表明,点阵模式的Q- 开关红宝石激光治疗黄褐斑的临床疗效好、不良反应少,因此,多次点阵模式的Q- 开关红宝石激光是治疗黄褐斑的有效手段。研究还认为红宝石激光释放波长为694 nm的激光束对黑素有更高的选择性( 吸收系数是755 nm波长的1.5倍,1064 nm波长的8.8倍),而且红宝石激光已足够能穿透位于表皮层中的黑素颗粒及真皮浅层噬色素细胞内的黑素颗粒的皮肤深度。建议治疗过程中需注意从低能量开始, 缓慢提高能量密度,并且扫描需均匀,以避免产生色素不均。鲍琳琳[5]对比1550nm点阵激光与红宝石激光治疗黄褐斑,结果发现红宝石激光治疗黄褐斑短期内疗效较1550 nm点阵激光更好, 但1550 nm点阵激光治疗效果更稳定, 且安全性更高。Q- 开关翠绿宝石激光是一种固体激光,其介质为Be AL203与铬所组成, 即翠绿宝石晶体,能释放755nm的激光,脉冲持续时间短于治疗靶的热驰豫时间,波长是黑色素小体吸收峰值波长之一。光线作用在黑色素小体上,导致黑色小体溶解,它能量稳定准确、光束均匀,治疗温和。具有疗效高、痛苦少、治疗后局部反应轻、护理要求低、无瘢痕等特点,是目前治疗皮肤色素性病变且损伤小、有效的治疗方法[6]。有研究者[7]用Q- 开关翠绿宝石激光治疗颧部褐青色痣,对46例颧部褐青色痣观察结果的分析,发现91%的患者第1次治疗后, 皮肤会出现暂时性色素沉着, 2 ~ 6个月颜色逐渐消退。马明远等[8]的研究显示Q开关翠绿宝石激光对太田痣、雀斑、文身有效率可达100%,咖啡斑的有效率可达97%,颧部褐青色痣88.3%,认为激光的治疗参数可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皮损部位颜色来选择。雀斑位置较浅,可选择较低能量,一般经1 ~ 2次治疗即可取得满意效果。黑色素痣较深者如太田痣、 文身等,需要3 ~ 5次可完全治愈。王芳芳等[9]研究结果显示雀斑、脂溢性角化、文身、太田痣治疗率为100%,颧部褐青色痣为90.6%,两者治愈率相近。

1.2增生性瘢痕

增生性瘢痕是修复过程发生异常导致组织过度增生所形成。最初临床常常应用传统的CO2或Er:YAG激光治疗成熟的增生性瘢痕,其复发率达到90% 或更高。因此,应该避免单独应用此方法去除瘢痕[10]。 临床观察发现[11],应用脉冲Nd:YAG激光治疗增生性瘢痕时发现其在一定能量时Ⅰ型前胶原基因表达和成纤维细胞的胶原合成可受到抑制。调Q开关Nd:YAG激光治疗深肤色瘢痕疙瘩的患者,能量密度1.8 ~ 2.2J/cm2,光斑直径7mm,每间隔1 ~ 2周治疗1次,能取得满意效果,是一种有效、安全的治疗手段。脉冲染料激光波长为585nm、595nm,其发射的光被瘢痕中的血红蛋白所吸收,发生热凝固性坏死, 导致胶原纤维受热,造成胶原纤维重新排列,成纤维细胞的活性受组织胺和其他因子所影响,从而抑制瘢痕增生[12]。钟珊等[13]应用595nm染料激光治疗22例增生性瘢痕和瘢痕疙瘩患者后VSS评分、VSS各分项目评分及改善率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非剥脱点阵激光疗法是一种非侵入性治疗,非剥脱点阵激光作用的靶目标是水,光束作用于真皮层,产生热变性, 对增生性瘢痕的颜色及厚度有很大的改善,同时术后恢复的时间短,副作用少,目前已被建议作为增生性瘢痕的首选治疗[14]。

1.3凹陷性瘢痕

凹陷性瘢痕是由于损伤修复过程中胶原的合成受抑制而形成,组织学显示毛囊皮脂腺单位数量减少和真皮厚度变薄。激光作用于表皮层,通过表皮的修复、 再生和真皮热损伤刺激胶原,角质形成细胞分泌各种细胞因子刺激胶原的合成,从而改善临床症状。黄跃深等[15]应用超脉冲CO2点阵激光治疗痤疮后表浅凹陷性疤痕,对照组予以常规手术治疗,试验组予以超脉冲CO2点阵激光治疗,对两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75.4%,显示超脉冲CO2点阵激光治疗痤疮后表浅凹陷性疤痕的疗效优于常规手术治疗方案, 具有积极的临床选择。钱欢等[16]使用1540nm波长的非剥脱点阵式铒坡璃激光应用于华人皮肤不同凹陷性瘢痕治疗,结果显示所有病例均有改善, 有6例患者(30.0% ) 的临床改善结果达到接近完全改善(76%到100% ),8例(40.0% ) 显著改善(51%到75% ),1例(5.0% ) 有很小或没有改善,认为应用1540nm波长的非剥脱点阵激光治疗仪进行面部凹陷型瘢痕并发症少,效果满意。Cho等[17]比较1550 nm非剥脱点阵激光和点阵CO2激光改善凹陷性痤疮瘢痕的疗效,治疗后3个月非剥脱点阵激光改善程度不如点阵CO2激光,而非剥脱点阵激光脱痂、术后红斑持续时间和疼痛指数明显短于点阵CO2激光。同时还认为,不同类型痤疮瘢痕点阵激光治疗后疗效不同,冰锥型痤疮瘢痕疗效较差,而碾压型或浅货车型疗效较前者好,采用点阵CO2激光Deep FX联合Active FX模式疗效更佳。

1.4皮肤血管病变

包括先天性血管瘤、老年性血管瘤、蜘蛛痣、毛细血管扩张症、静脉湖和化脓性肉芽肿、血管角皮瘤等。常用的激光有脉冲染料激光、可变脉宽倍频掺钕钇铝石榴石激光、强脉冲光源、翠绿宝石激光、半导体激光等。激光可被血液中的氧合血红蛋白选择性吸收,产生热量可以使病变血管凝固或破坏,从而达到治疗目的。1064nm钕:钇铝石榴石(Nd:YAG)激光可用于各种血管病变的治疗,尤其在治疗血管较深的鲜红斑痣中可提供超过脉冲染料激光的改善效果。钟淑霞[18]等应用长脉冲1064nm Nd:YAG激光治疗794例鲜红斑痣患儿,其有效率为87.56%,研究发现不仅能够有效治疗深层血管瘤,且具有治疗次数少的优势,但部分混合型血管瘤同单纯型相比,疗效较差。 其原因可能是某一特定脉宽的激光只对一定大小的血管产生损伤作用。此外,激光照射的能量大多被浅层血管吸收,而激光的能量密度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减少, 同时由于深部血管密集分布而互相覆盖,所以深部血管接受的能量相对减少,容易产生治疗抵抗。另外, 患儿的年龄与疗效的关系非常密切,年龄越大疗效越好。这可能是因为年龄较大患儿血管瘤的血管较粗, 对长脉冲1064 nm Nd:YAG激光反应较好;亦或在治疗时,较大年龄患儿可能使用较高的能量,而年龄较小的患儿,由于皮肤薄嫩,在治疗时使用相对较保守的能量,故疗效较差。鲜红斑痣是一种常见的先天性毛细血管畸形。多年来脉冲染料激光仍是治疗鲜红斑痣的金标准,然而治疗后大多数皮损并不能完成消退。 难治性鲜红斑痣治疗方法最新进展,主要包括改良的脉冲染料激光、光动力疗法、脉冲染料激光+ 光动力疗法以及脉冲染料激光+ 血管扩张抑制剂的联合应用[19]。595nm脉冲染料激光联合1064 nm Nd:YAG也是治疗难治性鲜红斑痣的一种有效手段[20], 这两种波长激光的协调热作用可以同时降低治疗所需热量及其副作用。鲜红斑痣在脉冲染料激光治疗后复发的原因是血管再生及血流再灌注,脉冲染料激光治疗后及时予静脉注射血管扩张抑制剂可以提高疗效。Loewe等[21]发现,静脉注射雷帕霉素后再给予595 nm,脉冲时间1.5ms,能量密度7、8、和10 J / cm2;光斑直径10 mm、的激光治疗,发现Ki一67表达减少,新生血管减少,可作为血管扩张抑制剂治疗鲜红斑痣。研究也发现,给予同样参数的脉冲染料激光+ 咪喹莫特组治疗鲜红斑痣亦能提高临床疗效。由于血管的异质性及激光局限性,目前尚无标准化的治疗方案,治疗方案存在个体化差异,必要时应根据疗效随时调整治疗方案。

1.5皮肤年轻化治疗

皮肤年轻化实质上是对抗皮肤老化的过程,目前已有多种激光设备用于紧肤除皱的美容治疗,作用机理主要是刺激真皮内的胶原细胞活化以产生更多的胶原纤维。点阵激光作为一种新型激光,可以将激光以微束形式作用皮肤表面,诱导真皮胶原重建,使肤色及皮肤质地得到进一步改善,从而达到局灶性换肤效果。点阵激光适应范围广,几乎可以涵盖非剥脱或剥脱激光治疗的所有疾病,点阵激光皮表重建是目前最适合亚洲人的换肤方式,现已成功用于祛斑、嫩肤、 除皱、瘢痕等。临床上常用的点阵激光根据对皮肤组织的作用方式不同分为剥脱性激光和非剥脱性激光。 剥脱性点阵CO2激光对于皮肤松弛、皱纹及瘢痕都有很好的治疗作用,但由于这类激光具有剥脱明显、穿透较深,所以仍有不良反应发生,包括水肿、色素沉着等。徐芳等[22]采用点阵CO2激光对26例患者进行除皱治疗,治疗3个月后显著改善者为60%,不良反应有治疗早期的灼痛感、红肿。疗程结束后不良反应逐渐消退。黄琳等[23]通过对16例受术者面部鱼尾纹处皮肤使用Er:YAG 2940 nm点阵激光进行4周治疗, 结果16例受术者眼角皮肤皱纹逐渐变浅、大部分消失。认为YAG 2 940nm点阵激光的除皱疗效显著。非剥脱点阵激光目前已经成为面部年轻化治疗的首选方案,其除皱作用主要是激光作用于治疗皮肤区域后, 通过选择性吸收及光的生物热效应,早期即可较快地引起新生胶原增多,快速地改善皮肤老化的临床症状, 达到紧致皮肤、除皱和改善肤质的目的。其安全性能好,术后副反应非常轻微,无色素沉着等不良反应。 缺点是疗效总体上达不到激光磨削除皱术的疗效且治疗次数较多、起效时间较慢。Bjet Ting[24]用低密度非剥脱点阵CO2激光进行年轻化治疗,超声成像显示, 真皮密度增加72.7%,口周皱纹改善80%,证实非剥脱性点阵CO2激光能够显著改善皱纹、皮肤质地以及点状色素斑。曾丽等[25]应用射频联合点阵激光治疗面部皮肤光老化,研究中发现射频治疗组、射频联合点阵激光治疗组患者面部皮肤细纹改善有效率分别为79.59%、92.00%,皮肤紧致程度改善有效率分别为80.61%、91.00%,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故认为射频和点阵激光联合应用对面部皮肤光老化的治疗效果优于单纯使用射频治疗,在皮肤年轻化治疗中有很好的应用前景。魏红等[26]观察点阵红外光技术联合1540 nm非剥脱点阵激光在面部松弛治疗中的疗效, 结果经过16周的治疗,患者面部皮肤收紧,面部皱纹减少变浅,毛孔变小,肤质细腻光滑。 治疗后皮肤无色素沉着,无渗出及结痂。考虑到非剥脱点阵激光疗效常在治疗后1 ~ 3个月较为明显,因此,可以联合A型肉毒毒素、玻尿酸等即刻效果明显的治疗手段,使患者达到满意的年轻化治疗效果。苏雪莲[27]使用Lux1540- 非剥脱点阵激光联合A型肉毒毒素治疗60例额头皱纹患者,治疗后7天、1、3、 6个月进行随访评价,研究结果发现,术后即刻可观察到静态皱纹的改善,其动态皱纹的远期效果改善更加明显。治疗可同时改善额部的动态皱纹和静态皱纹, 并有明显的紧肤作用,且不良反应较轻,是进行额部年轻化治疗的理想方法。同时建议为了达到持续的除皱效果,激光则可反复多次治疗,以期达到更持久的美容效果。

1.6毛增多症

激光脱毛机制是利用选择性光热动力学原理,选择性地被毛囊内黑素颗粒吸收,产生光热效应,毛囊干细胞和毛球被彻底破坏,达到脱毛,具有方便快捷, 安全高效,效果永久性等特点。但缺乏色素的金发和白发效果不好。常用694nm红宝石激光、 755 nm紫翠绿宝石激光、800 nm半导体和1064 nm Nd:YAG激光。 柏睿[28]用长脉冲翠绿宝石激光755 mm波长对40例患者进行脱毛治疗,结果发现此方法可永久去除不同部位毛发,疗效显著,治疗区域无色素沉着、色素减退及瘢痕形成。施小婉[29]用长脉冲可调脉宽1064nm Nd ∶ YAG激光进行脱毛治疗,并比较光斑垂直照射与光斑倾斜照射两种治疗方法的疗效,结果发现采用光斑倾斜照射治疗组比光斑垂直照射治疗组的平均清除率高出8% ~ 12%, 毛发再发生率低2% ~ 6%。认为让光斑朝着皮肤毛发的生长方向作用, 探头与皮肤成一定倾角, 相对于光斑垂直作用于皮肤, 疗效更好。李雪萍等[30]研究对比810 nm半导体激光与755 nm翠绿宝石激光脱毛效果,结果提示2种激光脱毛治疗在唇部、发际、腋部、四肢部位脱毛效果差别不大。但观察两者不良反应的发生,810 nm半导体激光脱毛的不良反应比755 nm翠绿宝石激光发生低。

2激光术后常见并发症及其处理

激光技术在皮肤美容中的效果较好,但是在临床实践中还是不可避免地存在并发症,常见如下:

2.1即刻起泡

主要因为激光治疗时选择的能量太高,脉宽的时间过长所导致。所以治疗中要选择正确的治疗参数。 水疱过大时应抽吸疱液,加压包扎,并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2.2紫癜

多见于血管性疾病的治疗,术后要及时冷敷,禁用抗凝药物。

2.3色素沉着或色素减退

色素沉着的轻重与激光设备及操作者的经验密切相关。激光治疗后一定要做好防晒工作,避免紫外线照射。贫血痣、晕痣则跟色素减退有关系,如果出现症状,就要谨慎地治疗。

2.4感染

创面较大时常会并发感染,治疗中要严格遵循无菌操作,术后注意护理,必要时应用抗生素。

2.5瘢痕

多见于瘢痕体质或治疗参数不当所致,要尽量避免发生。

3结语

皮肤激光美容科 第6篇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调查时间为2013 年6 月至2015 年6 月;调查对象为我院接受治疗的皮肤色素痣患者共300 例。根据治疗方法的差异对患者进行分组治疗, A、B、C三组各为100例。A组患者中, 男女分别为33 例、67 例, 年龄范围为28 ~ 55 岁, 平均 (41.6±3.4) 岁;B组患者中, 男女人数分别为34 例、66 例, 年龄范围为27 ~ 56 岁, 平均 (42.0±3.3) 岁;C组患者中, 男女人数分别为35 例、65例, 年龄范围为27 ~ 55 岁, 平均 (41.4±3.1) 岁。 患者的皮损大小范围均在0.1cm×0.1cm ~ 2.5cm×2.5cm之间。统计学分析, 三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分析无统计学差异 (P> 0.05) 。

1.2 方法

A组:根据色素痣的大小选取相应的液氮冷冻刀, 对色素痣组织表面进行按压, 约5s左右停止。等待10s消融。再次对色素痣的表面进行按压, 暂停后等待消融。如此反复2 ~ 3 次, 至色素痣部位有一定的红肿症状。在治疗后保持治疗区域内干爽, 等待其自行脱痂。

B组:设置超脉冲CO2 激光波长为10.6μm, 术前对患者治疗区域部位的皮肤进行清洁与消毒, 以0.5% 的利多卡因进行局麻。治疗过程中对于色素痣部位进行均匀照射, 同时以酒精棉球对形成的碳化物仔细擦除直至无色素。后对照射部位擦拭红霉素眼膏, 无需进行包扎。

C组:术前进行常规消毒与铺巾, 术区以利多卡因进行局部浸润麻醉。根据色素痣大小作手术切口, 若色素痣较小, 则选择做“s”形切口, 切口尽可能的深入真皮, 保持切口边缘平整, 对色素痣进行完全切除。后以缝合针及丝线对切口进行缝合处理。在缝合过程中需保持切口平整, 后以免缝胶对切口进行粘贴。若色素痣较大, 除了进行上述操作外, 还需对患者进行皮瓣修复。

1.3 疗效判定

治愈:治疗后皮肤外观恢复较好;好转:治疗后皮肤外观有所改善;无效:治疗后皮肤外观恢复未达到上述标准。治疗总有效率%= 治愈率%+ 好转率%。

1.4 术后随访

本次治疗后6 个月, 对三组患者进行随访。以了解三组患者色素痣复发情况。

1.5 统计学分析

以SPSS18.0 统计学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处理, 计量与计数资料分别为 (均数 ± 标准差) 及百分比形式表示, 组间采用t检验卡方检验, P < 0.05 存在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2.1 治疗总有效率分析

A组患者治愈率为59%;B组患者治愈率为67%;C组患者治愈率为86%, 以C组患者治愈率最高。同时, A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67%;B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72%;C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6%。以C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最高。具体数值见表1:

2. 26 个月随访结果

对患者进行为期6个月的临床随访, 其中, A组复发率为33%、B组复发率为26%、C组复发率为2%。三组患者中, 以C组复发几率最低。

3讨论

色素痣临床上常见的先天性色素系统良性病变, 该种病变因多发生于患者面部、颈部等明显部位, 可对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影响。随着现代生活水平的提高, 越来越多的患者要求以医学手段去除色素痣, 以更好的提升自身形象。目前, 临床上治疗色素痣的方法主要包括冷冻、激光与手术治疗三种。

冷冻治疗是指主要通过液氮的冷冻性使得细胞坏死, 并在细胞内外形成冰晶, 这样细胞便会脱水, 并改变了细胞内部的PH值, 改变了细胞内类脂蛋白复合物的结构, 使得局部的微循环闭塞。该项治疗操作简单, 患者多耐受, 且治疗后无明显瘢痕。因此许多患者愿意尝试冷冻治疗, 但该项治疗多适用于较为浅显的色素痣, 而对于深度较大的色素痣, 则达不到理想的效果。但值得注意的是, 冷冻治疗次数不可过多, 避免发生皮肤萎缩。

激光治疗作用机理为使得色素痣细胞发生气化与碳化, 在治疗后, 可使得病灶周围的组织结痂, 色素痣脱落[3]。但在结痂脱落后, 可留下凹痕, 因此可对患者的外观产生影响。且在激光治疗过程中, 需进行局麻, 因此患者内心是较为紧张的。激光治疗效果还受医师水平的影响, 一旦操作不当, 还可导致色素痣恶变, 需加以重视, 且治疗多由水平较高的医师进行。手术治疗则具有较多的临床优势, 包括应用范围广、效果明显等。在手术治疗前, 由医师对患者进行伤口设计, 以保障患者术区的美观程度[4,5]。同时, 由本次调查结果可知, 在冷冻、激光及手术三种治疗方法中, 手术治疗法具有治愈率、治疗总有效率高及复发率低的特点, 优于冷冻及激光法。由此可见, 手术治疗在三项治疗中优势最为明显。

综上所述, 手术法治疗色素痣具有较好的效果, 但在治疗过程中, 需对病变特征进行明确的判断, 以保障治疗效果。此外, 治疗后应加以随访, 以更好的跟进患者预后。

摘要:目的 比较冷冻、激光及手术治疗皮肤色素痣的疗效及美容效果。方法 我院皮肤科收治皮肤色素痣患者300例, 对患者进行分组。分别为A组100例, 实施冷冻术治疗;B组100例, 实施激光治疗;C组100例, 实施手术治疗。对三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治疗后的美容效果进行分析。结果 A组患者治愈率为59%, 治疗总有效率为67%;B组患者治愈率为67%, 治疗总有效率为72%;C组患者治愈率为86%, 治疗总有效率为96%, 以C组患者治愈率及治疗总有效率最高。6个月随访, A组复发率为33%、B组复发率为26%、C组复发率为2%。其中以手术治疗治愈率最高、复发率最低。结论 冷冻、激光及手术法治疗皮肤色素痣疗效比较, 以手术法效果最佳。

关键词:冷冻,激光,手术,色素痣,疗效,美容效果

参考文献

[1]张幸莹, 陈英.三种方法治疗皮肤色素痣疗效分析比较[J].中国医疗美容, 2014, (2) :103-103, 109.

[2]孙杨.先天性色素痣的临床特征、病理深度及其住院手术治疗评估[D].郑州大学, 2011.

[3]田怡, 张文红.CO2激光结合Q开关激光治疗色素痣临床疗效综合评定[J].激光杂志, 2009, 30 (4) :79-79.

[4]唐亚娟, 孙朗炎, 康定华, 等.皮肤色素痣的4种治疗方法比较[J].临床皮肤科杂志, 2004, 33 (10) :637-637.

激光治疗皮肤光老化的疗效观察 第7篇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收集2010年7月至2013年7月近3年内到我院就诊的70例皮肤光老化患者及其相关临床资料, 其中有男性病例6例, 女性病例64例, 年龄段在22岁至57岁之间, 平均年龄是 (34.5±2.4) 岁。所有入组患者均表示有程度各异的面部皮肤粗糙、缺乏弹性及出现色素斑 (如老年斑、黄褐斑等) , 均经相关临床检查和体检后确诊, 纳入免疫功能和凝血正常者[2], 排除既往有光敏性皮炎疾病史、阳光暴晒史、短期内 (3周) 有祛斑产品使用史, 以及药物过敏体质和无法配合研究者, 所有入组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原则将其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 组间一般资料的比照, 差异不明显, P>0.05, 符合可比条件。

1.2方法

对照组在临床上依照治疗方案给予服用西安博爱制药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佳蓉片进行治疗, 每次口服5片 (0.23g/片) , 早晚饭后各服用1次, 1疗程1个月, 连续用药4个月后观察治疗效果。

观察组在上述用药的条件下施加激光技术治疗, 仪器选择Contour profile YAG激光器, 仪器波长参数是2940nm, 激光作用深度超过6um至50um。激光照射前先指导患者用洗面奶对面部进行清洗, 选取适量复方利多卡因乳膏涂抹于整个面部, 并用保鲜膜对其进行封包, 待2h后, 再用清水对面部进行清洁。常规75%酒精对面部消毒, 并给予眼罩佩戴, 以免治疗期间伤及眼部。完成上述步骤后再为患者进行全面部扫描, 治疗参数以患者的实际病情为准。每次治疗后需间隔25d后再继续治疗, 总共治疗5次。

1.3疗效评定[3,4]

治疗前、治疗后随访第6、12及18个月对两组患者的皮肤光老化情况进行拍照, 同时参照描述性评分法、图像分析法对两组照片进行评估。在疗效方面, 设置显效、有效及无效三项。显效:治疗后患者的皮肤光老化评分改善超过2个等级, 或是评分改善跨2个分值;有效:治疗后患者的皮肤光老化评分改善1个等级或跨1个分值;无效:治疗后患者的皮肤光老化评分改善在1个等级以下。除无效例数外, 其余例数用于临床疗效的计算。

1.4统计学方法

研究应用SPSS17.0统计包软件版本, 其中计数资料以卡方形式加以检验, 统计学意义以P<0.05进行判断。

2结果

2.1两组病例的临床治疗结局比照

观察组治疗后有显效、有效例数共31例, 临床疗效是88.6%, 而对照组治疗后取得的临床疗效是54.3%, 可见观察组的治疗结局更理想, 比较差异明显 (P<0.05) 。详见表1。

2.2两组病例的随访结局比照

观察组治疗后随访18个月, 发现共有4例患者出现反弹的情况, 发生率是11.4%, 较之对照组的31.4%有优越性, 比较差异明显 (P<0.05) 。详见表2。

2.3两组病例的不良反应比照

观察组治疗后有5例出现轻微的皮肤结痂、渗血等情况, 未经处理后自行消除, 治疗期间两组均无严重不适出现。

3讨论

皮肤光老化是由于人体皮肤长时间反复在紫外线的照射下暴露, 导致皮肤发生具有结构性特征变化的一种疾病。从生理组织学方面来看, 皮肤光老化是由于胶原纤维分泌受到抑制, 或是因弹性纤维发生变性反应引起。目前医疗界及学术界普遍认为紫外线是导致皮肤光老化的首要原因, 其次还包括皮肤的生理、病理问题和性激素水平等多种方面。临床治疗时, 往往可见皮肤光老化患者存在着皮肤粗糙、松弛, 色斑沉淀、毛细血管增大、皮肤癌变以及过早产生皱纹等典型表现, 需要尽早予以积极、有效的治疗, 以免病情加重, 给患者的生命健康及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

目前临床对皮肤光老化的治疗方式有许多种, 诸如化学剥脱术治疗、激光治疗、强脉冲光治疗及药物保守治疗等[2, 4]。常规药物保守治疗 (如佳蓉片) 虽能够通过促进皮肤抗氧能力, 调节皮肤组织结构, 并对基质金属蛋白酶的高表达加以控制, 由此来起到防治皮肤光老化的良好效果, 但整体效果并不是特别理想。张维苹等研究[5]应用佳蓉片为29例皮肤光老化患者进行治疗, 发现其临床疗效仅为55.2%, 且治疗后随访2年内, 有9例患者出现反弹现象。相对来说, 激光对于该疾病的治疗则很有帮助。

铒激光技术是我院最近些年逐步用于治疗多种疾病的一项新操作技术, 能够在尽量减少热损伤副作用的情况下, 对皮肤表层组织加以汽化, 促使其生长速度加快, 由此来起到改善皮肤组织色泽、质地的作用。且该治疗方式也不会给患者的周边皮肤及深部组织造成损害, 安全性理想、可靠。孙志文等研究[6]应用铒激光对126例皮肤光老化患者进行治疗, 发现色斑、皱纹、毛孔粗大等指标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多在90.0%以上, 且治疗期间有部分患者出现结痂、烧灼感及点状出血等轻微症状, 除部分有烧灼感者需要冷敷处理外, 其余病例均可自行恢复。在本次研究中, 我们通过为观察组提供激光治疗, 结果发现, 该组的临床疗效达到了88.6%, 较之对照组的54.3%突出 (P<0.05) , 且治疗后随访, 发现该组的反弹发生率更低 (P<0.05) , 与相关报道存在一致性[6,7]。

综上所述, 为皮肤光老化患者提供激光治疗, 能够取得更为理想的临床疗效, 尽量避免反弹, 且安全、可靠, 是今后医院单位提高本病治疗水平的关键, 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孙志文, 关斌.E光联合铒激光治疗皮肤光老化147例[J].中国美容医学, 2010, 19 (5) :718-719.

[2]李石峰, 谭军, 李高峰, 等.非剥脱性嫩肤技术在皮肤光老化中的应用[J].激光生物学报, 2010, 19 (4) :525-526.

[3]邹彦芬, 叶庭路, 钟绮丽, 等.双波长复合点阵激光治疗皮肤光老化的疗效观察[J].中国美容医学, 2012, 21 (3) :501-502.

[4]王医林, 邓丹琪.皮肤光老化预防及治疗[J].皮肤病与性病, 2009, 31 (1) :25-27.

[5]张维苹, 单鸣, 康涛, 等.口服佳蓉片配合激光治疗皮肤光老化疗效观察[J].中国美容医学, 2009, 18 (9) :1337-1338.

[6]孙志文, 关斌, 杨坤, 等.铒激光治疗126例面部皮肤光老化疗效观察[J].中国美容医学, 2009, 18 (10) :1494-1495.

皮肤激光美容科 第8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选择2013年2月-2015年9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60例颜面部皮肤基底细胞癌患者, 男32例, 女28例;60例患者病灶都发生在头面部, 其中16例患者病灶发生在颞侧、上颌, 34例患者病灶发生在鼻旁, 10例病灶发生在鼻翼、鼻梁及下眼睑;60例患者病程均在5年以内, 病灶大小都在1.5 cm以内;60例患者中有1例患者曾应进行过外用药治疗, 出现溃疡长期不愈;所有患者均未接受过任何手术治疗。根据数字表法随机将患者分成常规组与心理护理组, 各30例, 观察组男15例, 女15例, 平均病程 (3.3±1.1) 年, 对照组男17例, 女13例, 平均病程 (3.6±1.2) 年。两组患者性别、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手术过程

对所有患者进行常规消毒, 并用1%利多卡因在患者病灶周围进行局部的浸润麻醉, 麻醉成功后, 利用激光沿着真皮深层实施激光切割术, 器械的功率为15~20 W, 切割过程中光斑的直径在1 mm以内, 照射距离在1 cm以内, 气化过程中光斑的直径为1 mm, 照射的距离为1 cm, 凝固止血过程中光斑的照射距离在1 cm以上, 光斑的直径在1 mm以上。切割过程中应对患者病灶的血供及溃疡情况进行仔细的观察, 并结合具体情况来决定切割的深度, 如果有条件可以一边切割一边进行病理切片, 这样可以保证完全将病灶切除。

1.3 护理方法

常规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模式, 心理护理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重视心理护理。首先, 因为患处位于患者的颜面部, 患者会因为担心术后恢复效果而出现犹豫、抑郁、失眠等情绪障碍, 因而可在病房播放舒缓的音乐, 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其次, 因为术中剥离的组织比较多, 可能会对患者产生一定的刺激, 术后患者可能会对预后效果及手术失败产生担心。这种情况下, 护理人员应该用高度的责任感与同情心来关怀患者, 与患者用友善的语言和态度聊天, 探究患者喜欢的或感兴趣的事物, 来分散其精力, 帮助患者消除紧张、恐惧、焦虑等心理, 引导患者利用科学的、正确的态度来评价和面对手术。此外, 还应该将患者术后的情况进行说明, 告知患者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对疾病恢复的重要性, 还可以利用一些神经营养药来对消极情绪进行缓解。

1.4 疗效评定标准

患者的所有病灶均消失, 且皮肤平整, 没有瘢痕或瘢痕表浅现象, 为治愈;患者的所有病灶均消失, 皮肤稍欠平整, 有瘢痕表浅现象, 为显效;患者病灶均消失, 皮肤欠平整, 有瘢痕增生存在, 患者表示可以接受, 为有效;患者的病灶始终存在, 甚至在术后不久就再次复发, 为无效[2]。总有效=治愈+显效+有效。

采用焦虑 (SAS) 、抑郁 (SDS) 自评量表评价患者的心理状态, 共20个条目按1~4级评分, 分数越高说明焦虑抑郁程度越严重。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6.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 (%) 表示, 比较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常规组30例于激光术后的72 h内伤口结痂, 20 d内伤口开始愈合, 所有患者伤口平均愈合时间为 (16.2±1.9) d, 总有效率为93.3%。心理护理组30例患者于激光术后的72 h内进行伤口结痂, 在18 d内伤口开始愈合, 所有患者伤口平均愈合时间是 (15.5±2.3) d, 总有效率为100%, 无一例无效。两组总有效率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1。

2.2 两组患者心理状况比较

心理护理组患者焦虑、抑郁度评分均低于常规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2。

2.3 随访情况

术后病理诊断提示, 28例结节溃疡型, 32例色素型, 随访时间在3个月~2年, 随访期间无一例复发。

3 讨论

基底细胞癌 (basal cell carcinoma, BCC) 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癌类型, 主要源于基底细胞或者毛囊外根鞘上皮性低恶性肿瘤[3]。多见于面色较淡的人面部等曝光部位, 与长期的日晒相关, 还可能是因为大剂量X线照射、煤焦油衍生物、烧伤、瘢痕等原因造成。这种疾病多发于患者的颜面部, 中老年患者比较常见, 特别是室外工作人员, 基底细胞癌多发生于30岁后, 70岁为高峰, 基本损害为针头至绿豆大, 半球形, 蜡样或半透明结节。多数患者就诊时已是晚期, 肿瘤范围比较大, 且呈现局部浸润生长趋势。此外, 这种疾病的发展过程非常缓慢, 临床治疗方法有很多种, 例如利用外科手术进行切除、利用放射线进行照射、激光及冷冻等相关疗法。

利用激光术治疗基底细胞癌效果极佳, 它的愈合速度非常快, 术后痛苦非常小。利用激光术进行治疗不会造成严重的细胞形态学改变, 手术者在气化过程中可以对不同的皮肤表面进行辨别, 如果达到了正常真皮的状态就可以停止气化, 这种治疗方法还有效的控制了治疗深度, 治疗后愈合恢复非常快速, 且无复发。在手术过程中首先应绕肿瘤一周作凝固气化, 将其和周围组织分开, 将肿瘤细胞向四周扩展的通路得到了切断, 肿瘤细胞转移得到了避免。因为激光存在热效应的特点, 在手术过程中出血量比较少, 术业相对清晰一些, 有利于分辨正常与非正常组织, 有效控制了切除肿瘤的深度[3], 术后愈合的速度非常快, 且术后瘢痕表浅。

在本次治疗过程中, 手术者坚持治疗原则, 选择病灶小、病程短的患者作为治疗对象, 因此, 术中和术后的情况都比较好, 患者伤口平整, 瘢痕表浅, 有效避免了外科手术切除中的缝合、拆线等步骤, 患者的面部不会出现变形现象, 避免了因为植皮而出现的肤色差异问题[4]。本次研究结果显示, 心理护理组利用激光术治疗基底细胞癌的总有效率为100%, 无一例无效。常规组总有效率93.3%, 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但心理护理组患者焦虑、抑郁度评分均低于常规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说明心理护理有效的改善了患者负性情绪。术后病理诊断提示, 28例结节溃疡型, 32例色素型。随访时间3个月~2年, 随访期间无一例复发。

颜面部基底细胞癌患者的心理护理非常关键, 因为患处位于患者的颜面部, 因为担心术后恢复效果, 多数患者会出现焦虑、担忧、失眠等不良心理情况, 这种情况下护理人员的护理工作显得非常关键[4,5]。在护理人员与患者之间形成良好的护患关系, 让患者心理感受到温暖, 对护理人员产生依赖感, 这是心理护理成功的基础。如果患者出现了术后不适, 护理人员应及时采取措施帮助患者解决问题, 告知患者手术恢复需要一个过程, 达到减轻形象紊乱期的心理问题。

总之, 颜面部患者的心理护理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 心理护理对疾病转归非常关键, 在治疗和护理过程中应结合患者不同的心理特点, 为患者提供心理上的支持和疏导, 并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为患者提供舒适的病房环境, 可见心理护理工作任重而道远。

摘要:目的:对颜面部皮肤基底细胞癌患者激光术后的心理护理展开分析。方法:随机抽取2013年2月-2015年9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60例接受激光术的颜面部皮肤基底细胞癌患者, 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心理护理组 (n=30) 和常规组 (n=30) 。常规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模式, 心理护理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重视心理护理, 观察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常规组总有效率为93.3%, 平均愈合时间 (16.2±1.9) d, 心理护理组总有效率为100%。平均愈合时间 (15.5±2.3) d;心理护理组患者焦虑、抑郁度评分均低于常规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颜面部患者的心理护理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 心理护理对疾病转归非常关键, 在治疗和护理过程中应结合患者不同的心理特点, 为患者提供心理上的支持和疏导, 有助于改善患者负性情绪。

关键词:颜面部皮肤基底细胞癌,激光术,心理护理

参考文献

[1]刘海莹, 德琳, 徐冬, 等.飞秒激光联合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治疗近视患者的护理[J].护理学杂志, 2010, 18 (8) :49-51.

[2]江琳艳, 刘翠兰, 沈美琴.血管化皮瓣转移整复颧部基底细胞癌6例手术护理[J].实用医学杂志, 2014, 21 (1) :151-152.

[3]陈庆丽, 秦超, 孟小鑫, 等.45例钬激光前列腺剜除术围术期的护理体会[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4, 42 (14) :64-66.

[4]朱慧敏, 王婷, 李婷, 等.30例颜面部皮肤恶性肿瘤行Mohs显微描记术的护理[J].全科护理, 2014, 23 (35) :3306-3307.

相关文章
创新公共服务范文

创新公共服务范文

创新公共服务范文(精选12篇)创新公共服务 第1篇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公共服务平台对国家或区域的技术创新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科技...

3
2025-10-24
匆匆中学生读后有感

匆匆中学生读后有感

匆匆中学生读后有感(精选9篇)匆匆中学生读后有感 第1篇匆匆读后感500字_读《匆匆》有感当细细地品读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

1
2025-10-24
草莓教学范文

草莓教学范文

草莓教学范文(精选17篇)草莓教学 第1篇“风儿轻轻吹,彩蝶翩翩飞,有位小姑娘上山摘草莓,一串串哟红草莓,好像……”优美的歌词,动听...

3
2025-10-24
仓储类课程范文

仓储类课程范文

仓储类课程范文(精选7篇)仓储类课程 第1篇物流产业是复合型产业,发达的物流能加速传统运输、仓储和零售等行业向现代物流服务领域延伸。...

1
2025-10-24
创造性批评:解说与解读

创造性批评:解说与解读

创造性批评:解说与解读(精选8篇)创造性批评:解说与解读 第1篇创造性批评:解说与解读作为诗性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审美批评,同文学艺术实践...

2
2025-10-24
初二地理试卷分析

初二地理试卷分析

初二地理试卷分析(精选6篇)初二地理试卷分析 第1篇莲山 课件 w ww.5 YK J.COM 4 初二地理试卷分析二、试题所体现的新课程理念和...

3
2025-10-24
常州市河海中学文明班小结

常州市河海中学文明班小结

常州市河海中学文明班小结(精选2篇)常州市河海中学文明班小结 第1篇常州市河海中学2008~2009学年第一学期 八(1)班创 文 明 班 ...

2
2025-10-24
财务负责人身份证明

财务负责人身份证明

财务负责人身份证明(精选14篇)财务负责人身份证明 第1篇财务负责人身份证明及签字样本兹证明为我公司财务负责人。特此证明。身份证复印...

1
2025-10-24
付费阅读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