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语教学中教师的角色 (人教版英语七年级)(精选10篇)
口语教学中教师的角色 (人教版英语七年级) 第1篇
摘要:In the oral lesson, the teacher should be a Motivator, Informant, Conductor, Diagnoser and Corrector. The teacher must seek to encourage the students with a sympathetic attitude.
关键词:口语 角色 教师 激励 组织
一、导言
就语言的工具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英语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工具,特别是口语。所以老师在教学中的表演的角色也非常重要。教师有责任教会学生运用英语获取信息和表达思想的能力。而这种能力以必要的社会文化背景知识为前提。仅仅让学生学习英语语言的符号系统是不够的,还要让学生通过听、说、读、写、译等方面的语言实践活动去学习、积累、应用英语、丰富情感,发展英语语言能力,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和思想道德品质。
口语课的目的是使学生获得较好的学习能力。口语是一个系统,而且他不是孤立的,他是听、说、读、写诸能力中的一种,他涉及到目的语的文化背景,他又与说话人的目的、动机、性格、爱好都有密切联系。口语课更加注重各因素的综合运用,即鼓励学生调动现有的学习能力,考虑基本的交际文化背景进行交际,注意在交际中内容言之有物,语言形式准确、流畅。那么在口语课上,教师应转变角色,从知识的传递者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引导者、激励者和参与者,把学习的主动权真正还给学生,让师生彼此间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创造一种合作学习的环境。
二、促进者
在我看来,教师在口语课中作为一个促进者是非常重要的。每个懂得英语这门语言的人都会知道,没有促进,人不会进步。
如果你要学生对英语感兴趣,你就得让他们对你及你所做的感兴趣。无论你的班级有多大,你必须去认识他们个体,而不是作为一个数字。不要认为花在了解学生身上的时间是浪费了的。相反的,这更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学习。
同样的,教师的设问也非常重要。教师设问决不要过于具体,要具有开放性。这样做会使教学效果大为增强,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性思维能力颇有效益。教师设问决不要仅限于课本,应诱导学生深入的、多角度,多方位去思考问题,由此及彼地联想。教师决不能以学生敢于提问,课堂气氛活跃为满足,而应进一步诱导他们升华、提高。在课堂交际活动中,教师的任务是创设情景。而真正的交际活动应当由学生完成。当我们组织 pair/group work 时,可以多组同时进行,讨论方式也不必拘泥于一种模式。引导学生克服对教师的依赖心理,大胆活动。在讨论到“To become more beautiful is a kind of suffering?” 这一问题时,我的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了热烈的讨论,有的提出观点,摆出事实;有的排小品来阐述观点。尤其是学生的小品,幽默、有趣、既符合生活事实,又不乏学生丰富的想象。有一组女生,将中学生中的一个热点“上网”和社会的一个常见现象“假冒伪劣商品“相结合,演出了一幕精彩的小品。也有同学深入思考,将话题升华至更高的境界:Inner beauty is more important than outer beauty。(内在美比外在美更重要) 。所以教师作为一个促进者,应该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出发,大力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积极开展师生互教互学的课堂教学模式,真正做到教学相长。例如,在教授Cartoons and Comic Strips 《卡通和连环漫画》时,可以利用学生对卡通和漫画的兴趣,让学生自己找寻卡通故事或连环漫画,在全班用英语讲解;或者可以模仿卡通真人秀的形式,让学生上讲台自己用英语表演。这样一个让学生自己体验、实践、参与的学习方式和课堂教学模式将大大激发学生上英语课的兴趣,既让学生熟悉了课文内容,掌握了文中字、词、句的用法,又提高了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和表演能力,同时也加强了学生之间的竞争与协作意识,使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得到进一步的增长,起到了一举多得的效果。
三、组织者
组织者,意味着教师应该组织英语课,让课堂更加严谨、有序。所以教师应在课前好好准备,在课堂教学中采用“以学生为中心”的主题教学模式,设置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课堂交际活动,如小组活动(group work)、双人活动(pair work)、角色扮演(role play)、游戏(games)、讨论(discussion)等组织、管理好课堂教学活动,尽量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让所有学生都从语言实践活动中等受益,让学生通过语言实践掌握语言知识重点和交际技能,使学生在参与中体验乐趣,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对大多数学生而言,我们几乎无法找到说英语的好环境,所以最后的地方是教室。作为一名英语教师,必须创造一种气氛,激励学生打开自己的嘴巴,但是教师必须树立一个榜样。教师必须用英语来组织课堂,这样可以激发学生说的欲望,这时候,教师就应该提供机会,让学生尽情发挥。
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很大程度上是靠教师培养出来的。由于不同学生学习的习惯、学习的基础和生理、心理素质参差不齐,学生的学习效果有一定的差异。教师既要面向全体学生,由于根据学生的社会家庭情况,生理、心理、年龄和学习特点,根据他们的生活习惯和个人兴趣爱好注意发展他们的个性,帮助他们排除心理障碍,减少顾虑,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增强学生的自尊和自信,促进学生的积极参与。学生遇到困难时,教师要及时引导,学生跃跃欲试愿意接受任务时,要及时予以锻炼的机会;学生的学习情绪不高时,要予以鼓励,肯定成绩;学生在学习上取得成绩时,要及时提出更高的要求。
并且可以根据教学材料,组织学生练习、讨论、表演或者复述。尽一切努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当我每次在上课时让学生在班上对话时,我总是选出一两个最好的表演者。这样做,将在他们中形成竞争的氛围。当然,有一些害羞、后进的学生,教师就必须给予更大的耐心和自信。你可以要求他们去进行一些简单的对话,并且表扬他们的进步。千万不要忽视他们。
四、引导者
作为语言教师,主要还要注意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尽力培养学生对英语学习过程本身的兴趣。上课要有激发学生兴趣的内容,及时获得对学生的情况和需要的反馈信息。通过现代化教学技术的运用,使得我们语言教学内容有更大的信息量,具有时代感,知识性和趣味性强,以满足学生的求知欲,以使他们发现新的东西,并对其产生热情,带动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在英语口语课上,学生的思维会出现阻塞。思维阻塞是指思维主体或囿于旧框框或限于知识水平,对所思考的问题不理解而“欲进不能”,即所谓的“百思不得其解”的状态。这种思维状态的实质是思维主体在已知与未知或浅知与深知之间出现断裂,不能顺畅延续。此时,教师就应设法“架桥开导”,以帮助学生接通思路,把思维引向深入。许多抽象的内容,需要高度集中的注意力和紧张的思维活动,才能理解它,如果始终一种枯燥的材料刺激学生大脑,难免使学生的思维出现倦怠,表现为厌恶或不思。它是因长期处于同一环境或连续学习同一内容或长时间思考同一问题,而出现的一种思维疲劳状态。矫正这种思维病态的方法是“换元”。“换元”指的是变化学习要素,包括换境、换位、换角度、换素材,其目的是激活学生学习兴趣,以趣导思。作为英语教师首先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综合性较强的图文信息作为思维训练的素材,在设计问题上要注重让学生自己发现规律,尤其要突出新颖性,对学生的求知欲进行积极的诱导,使其由兴趣平淡不求甚解,迅速进入对教学内容产生浓厚兴趣。例如改教师提问、学生回答为学生提问、教师导答。前面我提到有学生自制的幻灯片,在他们解说过程中,因为是学生自己赶兴趣的话题,学生便会自发的向解说的同学提问,老师这时只是辅助的作用。或者经过重新插入图像,来调节课堂气氛。在将健美(aerobics)这课时,讨论好有关健美的各因素后,我又插入了一段flash,诙谐有趣的反映了在做健美运动时,人们所遭受的痛苦,这样一下子消除了学生的思维倦怠,使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并适时提出问题:“Is aerobics a kind of suffering or a kind of necessity?“
五、激励者
激励艺术是创新教育的一个重要手段,是学生进行创新学习的力量之源,适时、适当的赞许是老师对孩子莫大的支持和鼓励。“喜欢赞美”是人之天性。特别是缺乏自信的学生,赞美如枯木逢春、春风化雨,如鱼后天晴的一缕阳光。但是在实际的操作中要注意激励赞美的时间、场所、内容、形式、效果等,概而言之,也就是要把握激励的艺术。下面就结合个人的实践与体会,谈一谈在英语口语课中实施激励的有效途径。
直接法:这是在教育教学中最经常使用的一种激励方式。它要求针对学生的良好表现给以直接的充分的肯定和表扬。这种表扬可以是各方面的,包括学习、纪律、创新、艺术、态度、活动等方面。教师要通过了解、观察、分析,及时捕捉学生身上的闪光点,以口头或书面形式,在全班进行公开的、面对面的表彰和鼓励。这种做法会大大提高学生的自信心,激发他们的参与热情,使学生在思想、纪律方面进一步提高对自己的要求,同时还会增强班级凝聚力,从而起到“一石双鸟”的作用。
间接法:一个班级中的学生构成,特别在性格、喜好等方面是多种多样的。有的学生外向,喜欢当面被表扬;有的学生内向,钟情于委婉、含蓄的表扬方式。因而,老师要在充分了解学生个性的前提下,对一些学生最好采用间接的激励方式。比如,在和某个学生谈话时,可以故意提到另外的一个或数个学生,并对其在某个方面的优点进行表扬。当这个学生把谈话内容转达给相关同学时,就会对相关同学产生激励效果,从而产生推动其更加努力的作用。
期待法:布鲁姆在掌握学习的乐观主义教学理论中强调,要给以每位学生以美好的期待。事实上,期待本身就是对学生的一种肯定和信任,这种良好的期待会不断上升,转化为对学生的激励和鼓舞,使学生在学习、思想、生活中产生一种拼搏向上的动力,从而使之发奋努力去改造和提高自己。在实际操作中,期待的形式可分为两种:话语期待和沉默期待。话语期待是结合学生的实际,对其提出具有现实意义的目标和追求,这是最常见的方式。沉默期待往往被忽视,它需要师生间情感的沟通和心灵的默契。比如在学生取得阶段性进步时。不要急于给以表扬,沉默会使之觉得自己做得还不够,从而更加努力;在偶犯小错误时,沉默会使之觉悟、警醒。实践证明,期待--特别是沉默期待,会对学生产生意想不到的激励作用。
美国加洲大学柏克来分校神经解剖学教授玛丽安、黛尔蒙德教授指出:“在富有激励因素的环境中,人脑会变得更好,否则,就会朝相反的方向发展。”实践证明,一则充满激情的话语,一句温馨感人的赞扬,一席感人肺腑的谈话,一个充满期待的眼神,都能激起学生进步的信心和学习的热情,从而迈开奋发向上的步伐,这,应该是达到了教育者教育的最高境界。
六、参与者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物质条件的提高,教育领域技术,新设备的使用已基本普及。英语是一门工具性学科,它所需要的辅助教学设备主要是“听”与“视”,本人在展示课上采用了实用,有效的多媒体教学,做到“图文并茂”,“声情并茂”,达到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良好效果。
上课一开始,一曲欢快,轻松,节奏感强的音乐将同学们引入学习英语的环境之中,随后录音机中放送一段抑扬顿挫、语音地道的英文,让学生们用耳又用脑辨猜它的内容,通过这一听力训练,既而引导到口语练习上。
屏幕上上打出一幅一幅清晰的彩色人像图片,大都是学生所熟悉和热衷的电影明星,歌星亮丽的照片并配以相关的英文,大家议论纷纷,课堂气氛热烈而又活跃。每个同学都投入,兴趣甚高。屏幕上又展现出或长或圆的脸型和种种流行的发型,让同学各取所好,根据自己的审美观念,艺术情趣和时尚潮流,自主地为各类图片作搭配,并当场让学生自己比较效果,评论优劣。最后从屏幕上看到朝夕相处的数学黄老师的照片时,全班同学先是一愣,然后是哄堂的笑声。同学们热情高涨都争着要“创造性”地为黄老师在屏幕上设计一个理想、好看的发型,都想当今天这堂课的“最佳发型设计师”。教师就是这样用新型教学设备创设英语交际情景,激发学生自主地创造性地完成表达“任务”。
课堂所用的电化教具,能在有限的教学时间里,扩大课容量,大幅度增加学生的实践机会,促进语言知识的巩固,熟练技巧的形成和语言能力的培养。电教设备的使用使教学过程变得生动、形象、直观并能集中学生注意力。学生在教师创设的语言环境中,不但保持主动学习的兴趣,还能提高学习、记忆英语的能力,让学生在全员参与的情况下进行口语练习,有效的提高了口语水平。现代教学技术的使用促进了学生的参与,为我的教学注入生机和活力。
不同的教具的使用、不同的教法的运用都体现了教师作为一位参与者的作用。
结语
在中国,大多数的学生学习英语,但是他们只是将他作为一个科目。语言是一种让我们交流的工具,所以口语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教师在其中的角色。总而言之,教师必须想尽一切办法告诉学生英语的重要性,并且激励学生。马克思曾经说过:当人们学习一种外语的时候,他们不会将所有的东西都翻译成自己的语言;当他们使用这种语言时,他们会试图忘记所有自己的。所以,在口语教学中,教师应充当不同的角色。
摘要:
1. David Nunan, The learner-centered curriculum: A study in second language teaching ISBN 7-81080-287-9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 Vivian Cook, 1991,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and language teaching Edward Arnold (pulishers) Ltd.
3. 刘润清,胡壮麟,外语教学中的科研方法,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口语教学中教师的角色 (人教版英语七年级) 第2篇
情景化教学是一种创设真实交际场面而进行教学的一种方式。英语教材里有许多具有交际功能的语段,稍加整理便可成为实用的交际材料而进行实践。
英语教学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英语能力,我们所理解的语言能力,既不是一个孤立的单项语言知识的识记和掌握,也不是语言学习中的某些技能要求,而应该是在此基础上综合发展了的高层次要求--即实际使用英语语言进行有效实际的能力。语言交际是双向互动,交际无非是传递信息和接受信息,传递信息就是说和写,接受信息就是听和读,听和说是口头交际,读和写是书面交际,这种语言交际活动,必须结合具体的语境条件而实现,必须考虑到具体的场合、时间、地点、对象等诸项因素。这就要求我们不仅要掌握语言知识而且要会语言技能,要求我们创造性地灵活而又准确地使用英语语言,用正确掌握的语言知识和相关技能,去解决语言交际中未曾遇到过的新问题,这也是语言应用中的应变能力,从某种意义上讲,英语能力是一种创造性的思维活动。
情景化教学其根本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考虑。
情景教学应该寓教于乐之中。
心理学研究表明七年级学生在学习英语心理和生理上有很多优势:他们具有瞬间记忆力特别强,好奇心也很重,模仿力特强、表现欲旺盛,不怕出错,在学习英语过程中能够大胆地参与对话且乐于表演,由于学生由于学汉语的时间很长,受母语的影响很大,所以现在小学兴起了一股双语教学热是有一定道理而且可行的,其口型、舌位还没有形成习惯定形,尽早进行英语训练,容易学到纯正、地道的英语语言、语调。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娱乐活动中学英语,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产生学习英语的欲望;同时培养学生初步的听、说能力,良好的语言和语感,为今后八年级的学习阶段打下基础,这就需要我们低年级的英语教师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让他们快快乐乐地学英语。七年级学生正处于好玩好动注意力集中不稳定时期,其模仿性和可塑性极强,其表现欲旺盛,只要适当正确引导,也并非十分困难。
一.、教唱英语歌曲,形成良好的学习气氛
让学生在愉快欢乐的气氛中,巩固了学到的语言知识,锻炼了用语言的能力。在第一节英语课里首先应该让学生对学英语感兴趣,这是最起码的要求,这也是入门学英语的必要条件。例如,先教会“I CAN SAY MY ABC!”这首歌,这对于26个字母的教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为以后的教学也起到启发的作用。又如教材里有不少简单易学易懂的英文歌曲,教师还可以从课外找一些合适的来补充,尽管教歌曲可能花时间多一些,但从长远来看,其教学效果是不容易忽视的,同时还可以克服有少部分学生怕开口的羞涩心理。让学生受到学习的乐趣,提高不少英语学习内容可以用歌曲形式表达,这有助于效率激发兴趣和分散难点。
因此,在英语教学中融音乐与英语为一体,能帮助学生理解对话,表现情景内容,创设有声语言环境,使学生自然投入。在唱歌过程中,可以根据歌曲内容进行问答或分角色对话,体现歌曲中的交际情景。让学生从机械、呆板、单调、紧张的学习环境中解脱出来,消除学习疲劳,并感到学习有时也是一种乐趣。
在上课前唱一首英文歌曲无疑可以增加学习英语的课堂气氛,有老师每周教一首简单的英语歌曲,如果时间允许,应该值得推广。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无疑是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尤其是语感方面。
二、利用手势语进行创设模拟真实情
学生是十分好动好奇的,有些场景不可能都把教具拿到现场教学的。要解决这个问题,可以适当利用手势语去加以化解。例如,要操练What are you doing?What is he doing now? What am I doing?当你要表达众多的动作时,为了让学生理解,不必要搬很多教具来课堂,只需用手势语表达即可,如走、拉、坐、画、写、开关门窗等等;再比如下雨的情景,你总不能真的等到下雨才上吧。有些内容不能借助实物,但可以借助图片,我们平时注意收集一些对教学有用的图片以备不时之用。另外,掌握一些简单的简笔画速写也可以解决有关时态教学的问题。简单明了的速写也可引起学生积极参与教学的兴趣,这在平时的教学中本人深深体会到这一点。
一个简单的动作,一个鼓励的眼神,一个恰如其分的手势,有时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在平时的前景教学当中,应该适当加以运用,我们应该在教学中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手势语风格,使学生很容易懂得老师的教学意图,从而达到课堂教学顺利进行。
.三、运用电化教学手段,可以调动学生的视听感官
使用电化教学也是情景教学的一个重要手段。有条件的可以使用多媒体教学,图文并茂和声像结合的教学课件可以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这适合小学生好奇、求趣、求新的年龄特点。教师将学生要学的对话融于 其中,会加深学生对语言的理解,帮助学生在语言与表达对象之间建立起联系,从而调动学习积极性,使学生更自觉、更有趣地进行英语交际活动。情景化教学可以使语境现实化、实用化、体现英语作为一门交际语言功能的性质,还可以预先制作一些小板书、使用幻灯机等而要求学生看图即兴演说,然后加以补充修改完整。多媒体也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由于外语教学中必须包含语言的机械操练,因此,教学中应该在各个环节重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特别是创造性思维的能力。
传统的教学手段在创设情景时仅考虑提供场景,在发展学生思维方面局限性较大,而多媒体则以其灵活多样的形式为学生的发展思维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当要学习有关颜色的.词汇时,虽然可以通过使用实物进行教学,如彩色粉笔、黑板颜色、墙壁、门窗、等实物,但远不如使用电脑课件那么生动活泼有趣,如一只正在汪汪叫的黑狗、一只可爱的绿鹦鹉等,这些图音并茂的声像结合教学理所当然会受到学生的欢迎,也会使教学效果更加好,学生对知识的印象会更加深刻。 . 四、设计游戏情景复习日常用语
在教授新课时,可先利用无声录像启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再运用有声录像与文本同步出现的手段,使发散性思维与收敛性思维相结合,有利于激发学生的积极思维。在对话复习教学中设计适合儿童口味的游戏情景,是寓教于乐的好方法,能帮助教师把单调乏味的复习工作变得生动活泼,为学生在轻松自然的气氛中进行语言操练创造了条件,使学生乐而好学。
低年级的学生爱说,爱画,爱想象。比如我教学“What is this/that?”这个句型时,可以先准备好几个里面分别装有苹果、桔子、香蕉、梨子等的袋子,先告诉学生:“There are some fruits in these bags, for example apppleorangepearanana If you guess I willl give it to you! Now class,who try?”这时学生的反应是热烈的,很想知道里面装有啥东西,我故作神秘的样子,从而引入课堂教学,并且让能够正确回答问题的学生真正品尝和分享这些水果,可以想象课堂气氛是多活跃。也可以使用简笔画进行教学,效果也是不错的。我们在教学当中应该充分挖掘教材的内容,灵活机动地使用已经学过的句型套用新词汇,或利用新句型套用已学过的词汇,使新知识能自然的引出与过度,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新内容的难度,亦可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对学生多一份宽容多一份关爱
人无完人,何况是学生。我们应该一分为二地看问题,有些学生以前没有学过英语,作为英语教师一定要注意给学生一个很好的开端,让学生养成英语课就是语言课,听说领先,读写跟上。
性格开朗的学生学习会主动些,对于内向的学生就需要老师的适当启发与鼓励,怀有宽容之心,对每一个学生的点滴进步都应该及时表扬,使学生在学习当中不断体验成功,不要因为纠正语言的错误而挫伤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否则教师就真正犯了一个最大的错误。对勇于实践的任何创造,我们都应该采取鼓励的态度去支持和理解,同时也要明确的告诉学生,错误是不可避免的。对不同的学生应该有不同的具体要求,对中等生多一些关注,对学习感到困难的学生多一份关爱与鼓励,对学习优良积极主动的学生要求更高,尽量达到全体进步,从而使在平时的前景教学中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
在情景教学的对话或表演中,难免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如何正确的而又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的同时,委婉地提出改进的建议以便改正,又能提高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这是每个教师都应该思考的严肃问题。
参考文献:
《英语教学法》张之洞 主编
《英语教学与研究》 1-4期
《初中英语教育教学法》
《教育学基础》 教育科学出版社版
高中英语口语教学中的教师角色 第3篇
关键词:口语教学,教师角色,课堂活动
口语作为语言技能的一部分, 对学生英语水平的整体提高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新课标对口语的教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它对高中阶段口语要求如下:1、能就国内外普遍关心的问题如环保、人口、和平与发展等用英语交谈, 表明自己的态度和观点;2、能把握交谈分寸, 会用客套语, 会提出问题, 会结束谈话;3、能经过准备就一些专题作5-10分钟演讲并回答有关提问;4、能用英语接受大面试;5、能作一般性口头翻译;6、能在交际中恰当地表达自己的情感;7、能对交际中产生的误会加以澄清或解释。
新课标要求学生能用较为得体的语言进行真实地口语交际, 着重想提高学生在真实情境下自由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然而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 学生的口语水平却并未真正地提高, 主要原因如下:
1、从学生本身来说, 由于自信不足, 学生进行口语表达的兴趣和热情受挫
学生经过小学和初中一段时间的英语学习后, 进入高中学习阶段, 他们的英语成绩逐步出现了两极分化。这种两极分化尤其体现在口语上, 部分学生在小学、初中时因为得到了比较多的、比较好的锻炼机会, 他们敢于在课堂上、公众场合下开口说英语。自然到了高中, 他们也往往会勇于表现, 持有较高的学习热情;因此, 他们在英语课堂上敢于开口用英语表达自己的观点。相反地, 也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由于在以前的口语学习当中训练过少, 对开口说英语存在着恐惧心理, 唯恐出错, 怕受老师责备, 更怕被同学耻笑。这种恐惧心理常常导致学生在口语表达时显得焦虑和紧张, 极大地影响了他们正常的思维和顺利的表达。久而久之, 学生对于口语的表达兴趣和热情就会大减, 导致自信缺失, 如此恶性循环, 便不难解释一大部分学生学的是“哑巴英语”了。
2、从客观而言, 学生缺少锻炼英语口语所需的语境和机会
我们经常可以发现, 有人在国内学了好几年的英语, 没听到讲一句, 然而到国外一年, 他们就能说滔滔不绝地用地道的英语交流, 这充分地说明语言环境对英语口语水平的提高有很大影响。由于我国学生不是生活在真实的英语语言环境中, 学生仅在英语课堂上偶尔使用点英语。除此之外, 学生很少在其他场合下使用英语进行交流。另外, 我国在教育方面的实际投入资金有限, 由于师资力量参差不齐, 口语教学实施场地有限, 这些客观存在的负面影响导致了全国基本上都实施大班教学, 每一个班上都有五六十个左右的学生, 这就导致学生个体参与口语训练的机会很少。再加上历年来大部分地区高考并没有对口语的要求, 在应试教育影响下, 对于口语的教学有时甚至处于可有可无的状态。
那么该怎样克服这些制约因素, 组织有效的口语教学呢?笔者认为作为课堂的组织者, 教师在口语教学中的角色甚为关键。教师如能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应该教学效果能更佳。
首先, 教师应该是一个锐意的改革尝试者。虽然近几年高考尚未对口语进行系统的评分要求, 但作为英语教师势必知道培养学生使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是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 因而口语教学是英语教学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 也是素质教育发展潮流的大方向, 教师应该勇于尝试, 大胆改变传统英语课堂一味灌语法和语言知识的现象, 探讨行之有效的口语教学方法。
其次, 教师本身便是一个关键引导者。在目前外语教学一般缺乏真实的语言环境和语言输入量不足的情况下, 教师在提高学生口语能力的训练中起核心作用。课堂上教师不仅是学生外语输入的重要提供者, 而且是外语输入质量的控制者, 对外语教学起着关键作用。外语教师必须具备扎实的专业技能, 必须具备较高的口语能力。教师的口语能力为学生提供楷模, 为课堂交际提供可靠保障, 因此作为英语教师, 我们必须积极地提高自身素质, 提高课堂英语的使用要求和准确率。有条件的话更要主动积极地多参加口语培训和口语教学的专业学习。
最为重要的是, 教师必须是一个用心的组织者。
首先, 良好的课堂气氛是前提。教无定法,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不拘一格, 综合学生、教材、方法及自身的特点, 开展教学活动, 激活学生热情, 强化学生自信, 培养学生兴趣, 唤醒学生潜能。教师要充分备课, 备学生、备教材、备方法, 要体现口语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创新性。不要因为学生讲得不好而大发雷霆, 要多引导, 多鼓励。教育的过程本是教师与学生之间, 即生命体之间的信息交流, 这信息不仅有知识的内容, 更有情感的蕴意。我们经常会听说过这样的情况, 学生由于喜欢某一位教师而努力学习他的课。这说明融洽的师生关系是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保证。正向心理学家罗杰斯指出的那样:“创造良好的教学气氛, 是保证有效进行教学的主要条件, 而这种良好的教学气氛的创设又是以良好的人际关系为基础或前提的”。在课堂中, 老师的一个微笑, 一句“Quite Good!”都会给学生带来莫大的鼓励, 所有的学生都有希望得到老师的关心, 鼓励, 理解和帮助, 都希望能心情愉快地参加教学活动, 良好的学习气氛将会促进教学效果。同时在口语课堂组织中教师通过关注不同层次的学生的交互提问, 合作对话, 更能唤起较落后学生潜藏的感情, 求得情感共鸣, 获得学生的信任, 成功的口语教学亦是促进暂时落后的学生的有效通径。
其次, 教师设置合理的口语交流情境和材料是关键。要想让学生说开口说英语, 首先应该让学生置身于一个真实的语言环境中, 创造较好的情景进行而不是机械的模仿甚至背诵。高中学生能思考, 有丰富的想象力和一定的生活经历, 有一定的英语语言知识可以进行交流。根据这一情况, 教师选择一些大家认为重要的、有趣的、新颖的切合学生生活的话题让学生交流。小到家庭, 学校, 大到国内国际;材料可以自编、也可以从学生中收集;形式可以是表演、朗读、也可以是讲故事、新闻采访等。做到人人有话题可讲, 其他同学也可以进行评论、提问等, 让学生自由地求异发散, 阐述自己的看法, 观点。还可以让学生根据课文编一些与课文有关的小对话, 这样学生就可以以课文为背景充分发挥想象, 既能激发学生兴趣, 增长知识, 又能培养学生使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与此同时, 还使学生尝到了成功的体验, 从而增强了自信心, 开口说英语的欲望也就强烈了。
同时, 教师在口语教学中应注意启发学生进行发散性的思维。一问多解是培养学生横向发散思维的一种方式, 是训练学生拓宽思路的有效手段, 也是开拓学生创造性思维的主要途径。学生在口语练习中最易出现一问多解的精彩局面, 由于同学间的相互启发, 思维由集中而发散, 由发散而集中。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认为发散思维与创造力有直接关系, 它可以使学生思维灵活, 思路开阔;而集中式思维则具有普遍性、稳定性、持久性的迁移效果, 是学生掌握规律性知识的重要思维方式。在英语口语教学中, 教师若注意对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 则学生对语言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便会得到加强。如, 让学生回答“Have you ever been to Shanghai?”时, 引导学生不要局限于“Yes, I have.”“No, I haven’t.”, 要广开思路, 要求每个学生在作肯定、否定回答时, 附加不同的句子, 这样才会得到丰富生动真实的回答.
For example:Yes, I have.But it’s too big for me, I was lost that day!
Yes, I have.It’s very interesting;I want to go there again.
No, I haven’t.How I wish to go there.!
No, I haven’t.But I wish some day I could go there.…………
又如,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英语必修1 Unit 4主题是关于earthquakes的对话, 因为学生知识面已经很宽, 在教学过程中只要让学生开动脑筋, 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多给些提示他们一定会尽可能多的说出一些除了earthquake以外的关于disaster的词语, 如:flood, drought, sandstorm, typhoon, volcano, 等。这样不仅可以增加学生的词汇量, 又能给学生在练习对话时提供足够的参考内容。在此过程中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也得以真正提高。
最后, 教师还要努力成为一个有智慧的纠错者。笔者曾从听课中发现学生在口语活动课中表达出现的错误如未及时纠正, 易引起其他学生误以为其为正确而模仿接受。比如在一堂公开课中, 一位学生对explanation一词读错, 授课教师未及时纠正, 导致该生一再重复错误, 后几位发言的学生也出现了同样的问题。由于教师授课的匆忙引起的类似问题是比较普遍的。心理学研究表明, 教师的反馈距离学生出现错误的时间越长, 评价的作用就越弱。因此在口语教学中, 教师要及时判断和纠正学生出现的错误, 特别是严重错误。但同时要注意这样做是需要智慧的, 如因为纠正导致学生更不愿意开口便得不偿失了。笔者认为, 严重的句子结构混乱的问题可以正式指出纠正, 但像句子不合语法, 个别单词读音错误或流畅度不够的问题需要注意修正方式。比如可以采用小组讨论时学生进行自我修正或其他学生修正。教师修正更提倡隐性修正, 即不当面指出学生的错误, 而是通过转述、复述或评价学生发言时给出正确的示范直接帮助学生纠正。同时还要注意避免教师抢夺学生话语权的现象
口语教学中教师的角色 (人教版英语七年级) 第4篇
关键词:英语教师;口语教学;规划人;对话人
中图分类号:G623.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0×(2012)06-0015-02
一、目前英语口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学生口语水平参差不齐,有的学生在课堂上能够比较流畅地用英语进行交流,而有的学生则无法正确表达自己的思想。这样就给大班教学条件的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的开展带来困难,教师不得不采取“适中”的教学方法去迎合大部分处于中间层次的学生。在这种“中庸”的教学之中,口语差的学生很难融合到课堂活动中去,时间久了就会产生自卑和厌烦心理,继而自我放弃;而对于口语水平比较拔尖的学生,始终参与这种难度较低的活动会使他们产生懈怠,无法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学生心理障碍影响口语学习效率。外语学习者的最大障碍就是他们的胆怯和紧张隋绪,担心自己说错,担心同学会嘲笑自己。因此害怕开口。尤其是发音不好的学生害怕在同学和老师面前暴露自己的“缺陷”,因而本能地筑起心理屏障,极少或者从不参加课堂活动,甚至对整个外语学习产生排斥心理。另一方面,参加了课堂活动却表现不佳的学生,会因此产生害羞、恐惧甚至于愤怒等情绪。这些情绪如果得不到正确疏导,学生学习英语特别是口语的积极性会逐步降低,同时会造成他们的外语学习动力和自信心的减退,形成学习上的恶性循环。
二、教师在口语教学中应该扮演的角色
(一)做口语教学中的“规划人”
大量的研究都表明,在课堂教学中有效的组织和计划是十分重要的,英语能力的培养尤为如此。要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设计者,教师必须具备以下几方面的能力:
1.挖掘和运用教育资源的能力。只有学会开发和有效利用教育资源,才能顺利完成教学任务。教育资源主要包括校内教育资源,如图书馆等;校外教育资源,包括图书馆、展览馆等广泛而丰富的社会资源和自然资源;现代信息资源,如校内信息资源,校外计算机网络资源等。只有这样,才能设计出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和交际任务,提高学生练习口语的积极性。
2.教师必须具备确立课堂教学目标的能力。教学目标的设定必须以学生的现有水平为基础,必须确定课堂教学活动的结果,明确学生需要练习哪些内容。在设定教学目标时,教师不应过分强调学生对知识和事实的获得,而将他们的态度、兴趣和情绪等排除在外。
3,实施课堂教学策略的能力。富有经验的教师能在课堂上灵活运用各种各样的教学策略,以适应学生的多种需要和各异的学习风格。具体操作时,引入课题和吸引学生注意的技巧不应仅在教学的开始出现,而应该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同时,教师在表扬或奖励学生时需要采用多种多样的形式,可以是言语的,也可以是非言语的。有时对学生眨眨眼或拍拍他的头或肩膀就意味着“做得不错”。
4.营造宽松教学氛围的能力。成功地创造一种宽松的教学氛围能使学生们更多地积极参与到学习过程中,也为教师观察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提供机会。具体而言,教师要对学生寄予较高的成功期望,要允许学生就学习活动提出自己的建议,可以让学生自己来组织小组活动,从而体现教师的信任,要营造一种令学生敢于表现的课堂环境和氛围,在教室里形成一种“相互信任”的课堂气氛。
(二)做课堂学习中的“对话人”
课堂中的交流是口语水平提高的渠道,如果没有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交流、生生交流,教和学都将无法顺利进行。从这个意义上说,教师在学生课堂学习中扮演着一个“对话人”的角色。教师要想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做到有效地与学生交流,就应该具备在各种不同形式和环境中与不同人进行有效交流的能力。要能够正确地认识自己和学生的交流风格。作为一个有效的交流者,教师必须了解自己和学生。汉密尔顿和帕克区分了四种基本的交流风格:封闭型、盲目型、隐蔽型和开放型。教师在了解学生具体的交流风格后,便可以同学生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流。同时,教师还要了解与不同风格学生交流的策略。作为教师,应该基于学生的人格特点、情境和环境的变化灵活地使用多种交流策略。
根据口语水平普遍存在的问题,教师可根据具体情况制定合适的教学目标,选择有效教学策略以激发起学生练习口语的积极性,当好“规划人”和“对话人”。当然,口语水平的提高需要教师、学生的共同努力,同时也需要健全有效的测试机制,二者缺一不可。
参考文献:
[1]刘润清,外语教学研究的发展趋势[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9,(1),
[2]张向奎,吴晓义,课堂教学监控[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3]钱莉娜,刘
口语教学中教师的角色 (人教版英语七年级) 第5篇
一、口语流利,发音准确。
我们学校的几位老师听了这三位老师的课后,一致认为她们的英语发音都很到位,很标准,语言醇厚,吐字流利。并且在课堂上非常注重语音和词汇教学,并通过反复诵读和句型操练做得词不离句,让每个学生都能真正进入课堂,做课堂的主人。尤其是蔡老师她的教态亲切自然,端庄大方,使人如沐春风。
二、导入新颖,气氛活跃。
新颖的导入是成功课堂教学启动的有效途径。蔡老师通过Look for the gifts!这一砸金蛋小游戏让学生复习了数字0-9,同时又引入和本节课相关的话题,学生很感兴趣。吴老师借助歌曲“The rainbow”讲课堂自然过渡到“A rainbow clothing store”,做得很成功。
三、注重情境,培养兴趣
我感受深的是,每个教师在英语课上都会设计一些情景。英语教学一直在强调情景,因为这是一门语言课,学单词,学句型为的就是学生能在真实的语境中去运用。因此语境的设立是至关重要的。实验中学的刘老师通过呈现本人到山东旅行的照片来讲述自己的tour story,真实、形象、生动而且贴近学生生活,从而让学生也有话可讲。同时也很好的融入了人文情感教育和爱国教育。
四、评价紧跟,激励为主
在每个老师的课堂上,我发现,老师们很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注重主体参与,教学中互动模式多样,重视对学生的评价机制。评价方法分为两种,一种为个人评价,一种为小组评价,老师们采用发小星星、发卡片等。从课堂表现看,这些评价极大调动了学生们学习积极性。这点,我觉得在我们平时教学中是完全可以效仿的。
口语教学中教师的角色 (人教版英语七年级) 第6篇
2、谈谈自己遇到的有关伤害动物的故事,并分角色进行模拟对话,练习运用自己知道的知识和充分的理由劝阻别人不要伤害动物,激发学生关心动物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能有感情的说出自己了解的动物故事,培养孩子倾听的能力。
【教学准备】搜集有关动物的故事以及相关资料。【教学方法】通过讲、议、评的方法提高口头表达能力。【教学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通过本单元课文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许多有关动物的故事,我们对动物有了初步的认识。今天我们再来谈论与动物有关的话题。
【设计意图:明确本次口语交际的内容。】
二、明确话题要求,自主选择话题
1、指名读口语交际的内容,明确每一个话题的具体要求。
2、选择自己喜欢的话题说,做好交流准备。
3、指导口语交际:
话题一:
⑴ 出示视频:《地震中狗救主人》的故事。学生听后说说自己印象深的部分,或者说说对故事角色的认识。
⑵ 介绍自己了解到的动物故事。
你知道哪些动物的故事?在众多的故事中,哪一个给你留下深刻印象,你就讲哪一个故事。
⑶ 在进行话题一的交际时注意把故事介绍清楚,小组内的成员可围绕这个故事进行评议和讨论。
话题二:
⑴ 如果你是小明,你将怎样劝说爸爸。
⑵ 你还知道那些伤害动物的事?遇到这种情况你该怎么做。
【设计意图:启发学生采用情景模拟对话练习,话语要清楚明白,要有说服力,表演时要注意体态、表情等。】
三、小组内讨论交流
选择话题一的小组,从小组中选择一个最好的故事准备在全班交流。选择话题二的小组,分好角色进行模拟对话,从小组内选择两位同学准备在班内交流。引导学生针对交际花体,研究交际方法,总结叫就注意事项。
【设计意图:这样可以让全班同学得到交流的机会,也可以帮助一些学生打开思路,得到启发,从而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四、召开动物故事会
1、选择五个小组推荐的五名同学讲故事。
2、讲完后,学生评价,谈感受。(引导学生会倾听,能针对别人的发言有重点地表达。)
【口语交际训练,通过教师提纲契领的提示,让孩子们打开想象的翅膀,美美地说,好好地想,仔细地听,认真地思。】
五、模拟场景,分角色进行对话
选择两组分角色进行模拟对话。注意表情、动作、神态。
1、对话完毕,学生评价。
2、学生补充有关伤害动物的故事,并谈一谈遇到这种情况应该怎么做。
【设计意图:布置说话要求,让学生有明确的目标,明确说的方法;布置倾听任务,让学生听得更认真仔细;在交流的过程中,达到口语训练的目标。】
六、总结延伸
同学们,通过今天的交流,我们又知道了许多与动物有关的故事,我们还知道目前还存在许多伤害动物的事件。在今后的生活中,我们要继续搜集有关动物的故事,我们还要带头宣传保护野生动物,让动物永远和我们人类友好相处。
【设计意图:通过这个环节,让学生懂得动物对人类的重要性,提高学生课外交流的欲望。】
七、板书设计:
口语交际 七
口语教学中教师的角色 (人教版英语七年级) 第7篇
英语课堂需要趣味教学。如何激发并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之成为学习的动力呢?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
一、培养正确心态,树立学习信心
首先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心态,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培养 “为自己而学”的心态;回报父母和国家的心态;“先付出后收获”的心态;激发学生“做学习的主人翁”意识,使他们产生“我能学好英语”的信心,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排除万难,奋勇拼搏。
二、建立情感沟通,融洽师生关系
大量事实表明:如果学生对某个老师有好感,他们便对这位老师的课感兴趣并分外重视,因而肯下功夫学好这门课,甚至“爱屋及乌”,对与之相关的东西也格外关注。因此,教师要主动建立情感沟通,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关系和谐,感情融洽,学生才会进得来,留得住,其乐融融地搞好学习。
三、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学习气氛
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其乐融融的学习气氛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着极大的影响,因此,教师要以满腔的热情投入课堂教学,以洒脱的仪表、文雅大方的举止、简洁幽默的谈吐吸引学生,以饱满的精神状态、轻松愉快的表情感染学生。让学生在英语的环境中愉快自然地操练,不断提高听、说、读、写的基本能力。
四、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课内外结合,让学生学玩结合,学用结合
实践证明:单一的教学方法往往是乏味的,即便是一个好的方法,经常用也会逐渐失去它的魅力。为了激发、保持和巩固学生的兴趣,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探索与之相应的好的教学方法,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课内外结合,让学生学玩结合,学用结合。
比如教字母,教师可以把字母做成卡片,让学生做字母排队游戏,分组进行字母排队比赛,教唱字母歌。这样做学生学得快而好,其乐融融,印象自然深刻。
再比如教数字,可以让学生收集自己家里所有的数字,如电话号码、手机号码、身份证号码、摩托车号码,全家人穿的鞋子的尺码、衣服的尺码、父母的身高、体重、家里的藏书数量、自己的零用钱等等。这样一节枯燥的数字课就会上得热闹非凡,学生们也会兴趣盎然。
教单词的时候利用具体情景,培养学生灵活运用单词的能力,学会在交际中使用单词。比如教window,我们就可以使用直观教具,指着窗户问:“What’s this?”然后用英语介绍:“It’s a window.”接着再重复几次,窗户的音形意就深深印在学生脑子里,以后看到窗户他们就会脱口而出window。教师还可以用模拟、示范动作或面部表情介绍词汇。如:Look!I am closing the door. I am writing some words on the blackboard. 然后利用手势、动作指导学生模仿做,效果也比较好。总之,利用具体情景教词汇,生动活泼、快而有效,容易引起学生兴趣,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此外,教句子可进行听力比赛、单词造句比赛。教课文,可根据体裁和内容的不同,采用模拟对话、扮演角色、讲故事、述大意、改人称、变对话为叙述、变叙述为对话、即兴口头作文、看图说话、组句成文等多种形式。这样就可把“死书”教活,学生学得有趣,用得机会多,效果必然好。
口语教学中教师的角色 (人教版英语七年级) 第8篇
《普通初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英语课程要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标准》更加突出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亲身体验和参与,这为情境教学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提供了新思路。与此同时,《标准》大力倡导任务语言型教学,这也阐明了语言情景有助于学习者交际功能的发展,可见情境教学法有其存在发展的广阔空间。
二、情境教学法的内涵
20世纪60年代,情景教学法(Situational Method)开始为英国外语教学界所采用。国内情境教学法的研究则可以追溯到学者张士一。国内情境教学法起初应用于语文学科。1978年,小学语文特级教师李吉林通过广泛借鉴和吸收国外教学中运用的情境教学模式和理念,将情境教学法作为一种独特的教学方法进行了多次探讨,并在小学语文教学领域中进行实践,形成了比较完善的情境教学法理论体系。随后,情境教学法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并且在各个学科得到广泛使用。随着英语课堂教学的不断改革和完善,情境教学被引入英语教学中,这给英语课堂教学带来了生机和活力,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国内外关于情境教学法的概念不尽相同,目前国内比较流行的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内容,以促进学生心智发展的一种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的核心在于激发学生的情感。”
三、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实施情境教学法的有效策略
(一)精心创设语言情境,符合教学目标和内容
情境的创设多种多样,可以利用实物、图片、多媒体以及表情、动作等体态语言来实现。创设情境是为实现教学目标、体现所教内容服务的,不能只追求其形式的多样化而忽视了为目标和内容服务的功能性(殷文杰,2006)。所以在课前,教师一定要认真分析教材内容,把握好教学重、难点和教学目标,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运用丰富的情境手段,采取多种方式帮助学生感知话题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从而促进他们思维的发展。
(二)合理应用教学资源,充分利用语言情境来开展情境教学
在课堂中,为了把英语的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更好地融入到真实的情境之中,教师应该利用多样化的教学资源(食物、图片、投影仪、录音以及身体语言),有序合理地呈现学习内容,将英语教学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变得清晰易懂,进而激发学生参与课堂、表达自我的动机和欲望,提高他们学习效率。
(三)情境教学要突显学生的主体意识
情境教学的对象是学生,所以教师在情境教学中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充分利用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情境教学中去,积极自主地思考和探究,而不是被动地接受。在教学中利用真实生动的情境创设,不仅有利于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学习,还有利于学生积极主动地配合教师的教学工作,达到学生合作学习的目的(刘正喜,2012)。情境教学结合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以及外语教学的协作、互动的特点,可以发挥最佳效能,提高英语课堂教学的效率。
四、情境教学法在初中英语课堂中的课例分析
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与掌握,提高学生对知识的认知效率,教师需要营造良好的语言环境,使学生尽可能多地接触英语,增强学生的语感,最终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笔者将以人教版初中英语教材七年级(下)Unit 5Why do you like pandas?为例阐释如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有效运用情境教学法,为学生学习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从而使学生在形象化的教学情境中更好地学习。
(一)导入环节
上课伊始,笔者播放最近热映动画电影《疯狂动物城》的主题曲Try everything,以这样一种视听结合的方式开场,不仅可以调节课堂气氛,让学生兴奋起来,而且可以不费力气地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从而使他们以饱满的情绪投入到接下来的学习中去。随后,笔者以“我问你答”游戏形式向学生提问What animals do you like best?Why?设计该环节的目的有两个:一方面是为了让学生回忆起上节课学习的关于描述动物特征的英语表达,主要是复习一些描述性的形容词;另一方面是为即将要讲的内容做铺垫。
(二)呈现环节
在呈现环节,笔者播放《疯狂动物城》的宣传片,给出情境,以Who has a good memory的游戏形式让学生尽可能多地说出他们看到的动物,从而激发他们头脑中存在的已有图式。随后,在描述动物特征的环节,笔者播放四个典型动物(Cheetah,gazelle,rabbit,sloth)的电影片段,让学生用之前的知识进行描述,然后笔者引导学生进行归纳,得到描述动物时我们要从相貌、喜好、能力和特征四个方面进行介绍的语言结构,引导他们掌握描述动物特征的技巧,加深他们语言信息的输入。作为一门语言教学,英语教学不仅要传授给学生一些关于英语语言的基础知识,更关键的是要教会学生如何把已掌握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熟练地用英语进行阅读、写作和与人对话、交流,形成一种技能(刘正喜,2012)。所以在教授完学生如何描述动物的特征后,笔者播放影片中狐狸、绵羊的片段,组织他们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讨论并解决影片中狐狸、绵羊的特征,让他们可以做到学以致用。在这个课堂任务中,笔者考虑学生的实际英语水平,适当地向学生们提供一些备用句型作为辅助,如:
(三)采访环节
在采访环节,笔者给学生设定情境,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互相采访。采访的主题是:你最想成为电影中的哪种动物?为什么?这个课堂环节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的情感体验,调动他们参与课堂活动,同时将英语教学的情境创设作为一种思想教育的手段,教育学生爱护动物,传递了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价值观念。
(四)表演和配音环节
经过前面的课堂环节,学生已经熟练掌握描述动物特征的技巧,接下来笔者截取电影中的2-3个片段,让学生进行配音表演。笔者设计这一教学环节的目的是利用多媒体的语音和图像功能给学生提供一个真实的语言环境,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模拟对话等形式身临其境,参与到课堂学习中,从而激发他们表演的欲望。学生配音、表演的过程也是他们学习英语知识的过程,这不仅有助于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还有助于提高他们的语言模仿、表达能力和英语实际应用能力。
五、结语
总之,情境教学法是英语教学的重要手段,教师通过对情境教学法的研究,拓展了新的教学途径,增强了教学的直观性、形象性,改进了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丰富了教学实践活动。与此同时,情境教学法的应用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积极调动了课堂氛围,为师生提供了真实或虚拟的交流平台。因此,情境教学法是对新课程改革的一种有效的探索。
参考文献
[1]刘正喜.新课标下英语情境教学策略的优化[J].教学与管理,2012(27):132-133.
[2]殷文杰.初中英语课堂情境教学的实施与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
口语教学中教师的角色 (人教版英语七年级) 第9篇
一、准备环节
教师在教学前所作准备时是组织者。
1.充分备课,确定方法
教师在备课时确定教学思路和方式,力求每一节课都有新意,
且在思考口语教学的活动形式,要多样化、趣味化,由易到难,贴近生活。
意境教学,从做中学意境要符合英语国家的风俗习惯。教师应努力创设生活化情节,让学生在生活体验中产生感性认识,激发学习兴趣,从做中学,从学中做,并提高教学质量。
2.组织作用,团队协作
教师要组织、激发、鼓励和帮助学生来完成学习任务,且要有组织、引导、应变能力。学生通过竞争,合作、协作的环境来促进学习和进步。
3.渐进教学,科学有序
教师对学生进行训练时,先从单词、短语的模仿,再过渡到对句型的听说训练,逐渐训练学生对话,再引导进行自由交谈,整个过程应做到有序科学进行。
二、教学环节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是主导者、促进者、参与者、帮助者和控
制者。
1.精彩导入,情景教学
导入是要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提高学生积极参与的热情。精彩导入应具有趣味性和启发性。如再加以情境教学,就会使学生的学习热情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
2.主导指导,把握任务
此环节表现在对整个教学内容的安排上,教师应提供丰富的语言材料及背景知识,使学生有话可说,与学生一起选定表演方式、安排角色、熟悉台词,这样才能使教学内容可控,发而不散,松而不乱。
3.情感支持,表扬鼓励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满足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感受到情绪变化,教师要表扬鼓励,学生就能愉悦认可。
4.因人施教,科学训练
根据性格采取不同教学方法。性格外向的要保护积极性,严格要求;性格内向的,要积极鼓励。并结合科学训练,如模仿训练、复述训练,分组、分角色对话或表演等。
5.激发热情,示范引导
此环节,教师可采用对抗与合作,比赛与表演等活动形式,来激发学生热情,使其主动大胆地参与。
6.双向交流,帮助咨询
教师要认真组织对话,要争取同每个学生进行交流,运用灵活的交流方式,掌握学生情况,并及时解决出现的问题,使部分学生有机会弥补自己的缺点,充分发挥所长。
三、评价环节
教师在教学活动完成后是研究者、评估者。此时要看三个标准:学生的开口的次数、语音、语调的标准性和口语表达方式、内容的广度和深度。教师要从中发现教学过程中的优缺点,改正缺点,发扬优点。
中学英语口语教学中教师的各种角色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各环节及各种角色有机结合互相联系、互相促进,才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口语教学中教师的角色 (人教版英语七年级) 第10篇
名词单复数变化规则
1、规则变化
1) 一般情况直接加s,如photophotoscarcars
2) 以s,sh,ch,x等结尾的词加es,如busbuseswatchwatches
3) 以ce,se,ze,(d)ge等结尾的词加s,如licenselicenses
4) 以辅音字母+y 结尾的词变y 为i再加es,如babybabies
5)以“f”,“fe”结尾,把f或fe改成 v + es,如wifewives
2、不规则变化
1)childchildrenfootfeettoothteeth
mousemicemanmenwomanwomen
注意:与 man 和 woman构成的合成词,其复数形式也是 -men 和-women。
2)单复同形
如 deer,sheep,fish,Chinese,Japanese
但除人民币元、角、分外,美元、英镑、法郎等都有复数形式。如:
a dollar, two dollars; a meter, two meters; a pound,two pounds
3)集体名词,以单数形式出现,但实为复数。
如: people police cattle 等本身就是复数,不能说 a people,a police,a cattle,
但可以说 a person,a policeman,a head of cattle。
the English,the British,the French,the Chinese,the Japanese等名词,表示国民总称时,作复数用。
如: The Chinese are industries and brave. 中国人民是勤劳勇敢的。
4)以s结尾,仍为单数的名词,如:
maths,politics,physics,news,the United States,the United Nations 是单数。
如:The United Nations was organized in 1945. 联合国是1945年组建起来的。
5) 表示由两部分构成的东西,如:glasses (眼镜) trousers, clothes
若表达具体数目,要借助数量词,如 a pair of glasses; two pairs of trousers
四. 当堂过手训练
1)、写出下列名词的复数形式
him _________this ___________her ______
watch _______child _______photo ________diary ______
day________ foot________ book_______ dress ________
tooth_______ sheep ______box_______ strawberry _____
thief _______yo-yo ______ peach______ sandwich ______
man______ woman
2)、用所给的单词的复数的正确形式填空:
1.There are so many________(wolf)in the forest.
2.There are three ______(chair) in the classroom.
3.These _______(tomato) are red.
4.______(hero) are great.
5.My brother looks after two ______(baby)
6.There are some ______(deer) eating the grass.
7.My father likes to eat _______(potato).
8.Chinese ______(people)like to eat noodles.
9.I have a lot of ______(toy) in my bedroom.
10.I help my mother wash ______(dish) in the kitchen.
11.I have two______(pencil-box).
12.There are some ______(bus)in the street.
13.Peter has eight _____(foot).
14.Linda has three _______(tooth).
15.There are some ______(child) in the garden.
16.Michael likes the ______(mouse).
17.There are some ______(goose)in the river.
18.My uncle and father are _____(man).
19.Tom and King are _____(boy).
20.Linda has three ______(tooth).
五. 中考链接
选择填空
1. There are four _________ and two _________ in the group.
A. Japanese, Germen BJapaneses, Germen C. Japanese,German D.Japanese, Germans
2. That’aart book. A. an B. a C. the D are
3. The boys have got _________ already.
A. two bread B. two breads C. two pieces of bread D. two piece of bread
4. There _________ some _________ in the river.
A. is ,fish B. are, fishs C. is, fishs D. are ,fish
5. There _________ two _________ in the box.
A. is watch B. are watches C. are watch D. is watches
6. The _____ meeting room is near the reading room.
A.teacher B.teacher’s C.teachers’ D.teach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