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弃疾水龙吟赏析范文第1篇
学习目标:
学会赏析诗词语言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古典诗词作为我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作为当代中学生我们有责任和义务把它继承并传承下去。所谓“胸藏万汇凭吞吐,腹有诗书气自华”,赏析诗词对于提升我们的文化品位和人文素养都大有裨益,这也是语文中考的重要考点之一。首先我们来了解语文中考中古诗词阅读常见的考点。
二、 了解赏析诗词的常见考点
1理解诗意 字词句的理解、内容的归纳概括、
作品的思想感情。
真题回放:
2010年河南中考《饮酒》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中的“真意”指的是什
么?
2008年河南中考《游山西村》
请概括诗人游山西村时的所见所闻。 2011年河南中考《行路难》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表达了诗人怎样的
思想感情?
2、感知形象 借助联想和想象,感知诗词中的景物、形象,体会其意境。
真题回放:
2009年河南中考《江城子 密州出猎》
请用自己的话描述“千骑卷平冈”所展现的狩猎场面。 2011年黄冈中考《春望》
请对本诗尾联刻画的人物形象作简要赏析。
3、分析技巧 对表现手法、修辞手法、表达方式、巧妙构思等
进行评析。
真题回放:
2011年铜仁中考《赤壁》
在初中阶段我们学习了几十首古诗词,有的咏史,有的写景,有的叙事请问杜牧的《赤壁》属于哪一种写法?本诗在运用这种写法上有什么特点?
4、赏析语言 词语的锤炼、名句的领悟等。
真题回放:
2011年河南中考《行路难(其一)》
分析最后两句诗中的“破”“挂”妙在何处。 2010年河南中考《饮酒(其五)》
请从炼字角度说说“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妙在何处。
2008年河南中考《游山西村》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是广为流传的佳句,你认为人们会在什么情况下引用它?为什么? 2007年河南中考《次北固山下》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一联历来被人称道。请选一个角度,作简要赏析。
由此看出,赏析语言是中考的重点及热点,所以老师就把学会赏析古诗词语言作为本节课的目标。
四、明确目标
学会赏析古诗词语言
五、授新课
到底该如何着手去赏析古诗词语言?在第一轮的复习中,我和我们班的同学一起总结出了一个简单的“三步走”策略,可能不够成熟、不够完善,希望对大家能有一些帮助。
第一步:定角度
我们可以从哪些角度进行赏析呢?先看几道例题:
1、2011年怀化中考《赤壁》
人们对这首诗的后两句颇为喜爱,请从表现手法上对这两句进行赏析。
2、2011年河南中考《行路难》
分析最后两句诗中的“破”“挂”妙 在何处。
3、谈谈你对“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过零丁洋》文天祥)的理解。
挑学生回答自己在做题时会从哪个角度进行赏析。由此确定赏析古诗词语言的三个角度:表达技巧、炼字、内容。
以上三道例题较容易确定赏析角度,如果遇到这样的试题你怎么办?
出示例题:2007年河南《次北固山下》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一联,历来被人称道。请任选一个角度,作简要赏析。
2011年盐城《雁门太守行》“黑云压城城欲摧”是千古名句,试分析其成为名句的原因。
挑学生说说自己的方法。 小结。
第二步:思方法
确定好角度是基础,接下来该如何去做?每个角度都有其相应的方法和技巧。
(一)如何从表达技巧角度进行赏析
1、先看例题及其参考答案并进行分析:
试题分析:这首小令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试举出其中一点简要分析。(2009年 成都 马致远《天净沙 秋思》)
参考答案:运用了寓情于景的手法,作者选用“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和“夕阳”等景物,将“断肠人”的情感寓于其中,充分表达了诗人漂泊天涯的孤寂愁苦之情。
答案有四个要点组成:表达技巧,描写内容,评价效果,作者情感。
2、再看例题
试题分析: 体会“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的妙处。(文天祥《过零丁洋》)
参考答案:这句运用了双关的修辞手法,巧妙地借用惶恐滩和零丁洋两个地名,写出了形势的险恶和心境的悲苦。渲染了悲愤艰危的气氛,为后面情绪转为激昂蓄势,表达自己愿舍生取义、以死报国的赤胆忠心和民族气节。
答案有四个要点组成:表达技巧,评价效果,描写内容,作者情感。
3、由此总结方法:技巧+效果+内容+情感
4、掌握常见的诗歌的表达技巧
5、分组练习
(1)请对“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两句做点赏析。(曹操《观沧海》)
(2)“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一句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
(二)如何从炼字角度进行赏析
1、先看例题及其参考答案并进行分析:
试题分析:请从炼字角度说说“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妙在何处。 (河南2010年《饮酒(其五)》)
参考答案:“见”字是没目的地看的意思,生动地描绘了作者在东篱下采菊时的悠闲,不是有意去“望”,而是无意所“见”,从而很好地表现了诗人悠然恬静的心境。
学生来分析
答案有个要点组成:解释词意,描写内容,评价效果,作者情
感。
2、再看例题
《望岳 》一诗中的“钟”字有一字千金之誉,请说说它的好处。
参考答案:“钟”字是聚集的意思,运用了拟人的手法,生动形象地凸显出泰山的神奇秀丽是大自然营造而得。表现了诗人的喜爱赞叹之情。 学生分析
答案有四部分组成:解释词意,表达技巧,描写内容,评价效
果,作者情感。
3、学生总结方法:词意+(技巧)+效果+内容+情感
4、温馨小提示:
一是重点关注动词,二是要关注形容词,三要关注特殊词(叠词、拟声词、颜色词等)。
熟记常用术语:准确、生动、形象、传神、委婉、含蓄、凝练、精辟、简洁、明快、清新、隽永、新奇、优美、绚丽、质朴、自然、奔放等
5、练习
2011年日照《 钱塘湖春行》(白居易 唐)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中的两个动词很有表现力,请说说这两个动词好在何处。
提示:词意+技巧+效果+内容+情感
(三)如何从内容角度进行赏析
1、先看例题及其参考答案并进行分析: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这两句诗历来被人称道。请试着对这两句诗加以赏析。
参考答案:作者借景抒怀,把抽象的道理寓于具体形象之中,阐述了只有站得高,看得远,才能不怕阻挠,不被眼前的困难吓倒的哲理,同时表现了诗人不畏艰难,对前途充满信心的思想感情
学生来分析
答案有四部分组成:(技巧+效果)+哲理+情感
2、再看例题
试题分析:谈谈你对“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过零丁洋》文天祥)的理解。
参考答案:人难免一死,为拯救祖国而死,一片赤诚之心垂
于青史,映照千古。诗句表明了诗人舍生取义的决心,充分体现了他的民族气节。 学生来分析
答案有两部分组成:句意+情感
3、分组练习
根据自己的理解,对“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这两句诗,加以赏析。(白居易《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提示:(技巧+效果)+哲理+情感
说说你对“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理解。
提示:句意+情感
(四)小结
1、从表达技巧角度赏析
方法:技巧+(效果)+内容+情感
2、从炼字角度赏析
方法:词意+(技巧)+效果+内容+情感
3、从内容角度赏析 方法:句意+情感
(技巧+效果)+哲理+情感
第三步:勤练习
选定角度是基础,思量方法助你行,勤加练习更重要。方法是固定的,也不是万能的,所谓“能读千赋则善赋,能观千剑则晓剑”,大家只有在不断做习题的过程中才能融会贯通、灵活运用。
六、练习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一联,历来被人称道。请任选一个角度,作简要赏析。(2007年河南《次北固山下》)
获嘉县照镜第一初级中学 冯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