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S系统故障药房应急预案(精选10篇)
HIS系统故障药房应急预案 第1篇
医院信息系统故障药剂科应急预案
为防止因医院网络信息系统出现故障而影响临床及门诊患者用药,保证医院正常医疗秩序和工作稳定,确保患者能够得到及时、有效地治疗,结合我院实际,特制定药剂科应急预案,望各科室、各部门在应急情况下遵照执行。
一、中心药房工作预案
(1)严格按照网络中心通知的时间及要求进行操作;
(2)网络故障时,由各临床科室填写本科药品请领单,药房根据临床科室提供的药品请领单进行发药;
(3)网络恢复时,由临床科室补录摆药医嘱,药房对补录的摆药医嘱进行发药并确认,同时与发药时药品请领单内容详细核对,如发现内容不符,须详细追查;
(4)网络恢复后对出院带药处方及时进行确认;
(5)数据补录工作结束后应查看电脑内药品库存与实际库存相符情况。
二、门诊药房工作预案
(1)严格按照网络中心通知的时间及要求进行操作;
(2)网络故障时,由门诊医师开具纸质门诊处方,药房根据患者已缴费的处方进行调剂、核对、发药;
(3)网络恢复后,由药房对已发药的处方在电脑上进行发药确认,同时与发药时处方上药品名称、规格、数量、金额进行详细核对,如发现内容不符,须做好记录,交到药剂科主任及收费处;
(4)数据补录工作结束后应查看电脑内药品库存与实际库存相符情况。
(5)各药房在网络故障时,必须向科主任汇报;如上班人员不足,必须临时增加药师上班。
药剂科 2012年2月6日
HIS系统故障药房应急预案 第2篇
应急预案的制定
建立指挥协调组:成立HIS应急预案指挥协调组,由主管院长总负责,业务院长、行政机关的科员和各相应职能部门的科主任组成。其主要职责是负责HIS的安全领导,负责制定系统安全规章制度,检查督促安全责任制和各项措施的落实情况,制定信息系统故障及应急预案并指挥实施演练。
成立技术保障组:由软件开发公司的工程师和本院的计算机网络中心人员组成。其主要职责是负责保证信息系统的稳定运行,日常管理维护,信息网络风险评估,系统安全技术保障预案的制定并协助指挥协调组定期实行演练,及时总结和汇报信息系统运行中的安全稳定状况和改进意见,负责系统应用人员安全操作技术培训。
确定应急预案的使用等级:根据系统故障在网络运行中发生的对业务范围的影响,持续的时间,划分故障的等级,我们把整个服务器系统挡掉了,网络完全瘫痪,所有的前台业务不能通过计算机完成,并把10分钟内不能恢复的情况作为最严重的等级,也就是立即启动预案的等级,而把网络上的路由器、交换机等局部故障作为次要等级,可参照本预案执行。
应急预案的重点保障对象:根据故障发生时对业务影响的程度,把下列部门列为重点对象,如急诊挂号、门诊挂号、收费、药房、住院登记、住院结算、护士工作站、医师工作站。
建立故障应急预警系统:业务部门发现计算机故障应在第一时间向计算机值班人员和本部门科主任汇报,由计算机技术人员迅速排检原因。若预计在10分钟不能排除故障时,应立即向应急指挥协调组汇报,下达应急预案的启动命令,同时向院长汇报情况。
制定相关部门的业务应急流程:包括应急指挥协调组、技术保障组、业务部门和后勤部门在应急状态下的业务组织细则和操作规程,在接到指令后应迅速展开应急预案的实施。
预案在我院的应用
我院曾在2004年4月发生了一次整个服务器无法访问,最终导致系统瘫痪的故障。应急预案在这次故障的发生时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现将应用实况介绍如下。
应急预案的启动:2004年4月22日上午9∶00时左右,门诊、急诊挂号室和收费部门同时报告计算机运行缓慢,存储系统出现故障。计算机中心的技术组接到报告后,立即检查服务器,发现数据库在磁盘上空间不够用,立即组织抢修,并向指挥协调组汇报,时间大约需要3小时,建议立即起用应急预案。指挥组接到报告后,命令相关部门启动应急预案。预案的实施如下。
指挥协调组:立即向预案中设立的重点窗口张贴告示,告之患儿家长医院计算机系统出现故障,需要手工操作,并派专人分头到门诊、急诊、住院处现场办公,负责解释和维持秩序。由于预案的迅速启用、组织安排得当,患儿家长比较理解。
业务部门:①门诊挂号:科主任将少量备用挂号票据取出给急诊挂号员,为急诊患儿挂号,并立即派人领取其他窗口票据,同时将患儿姓名、通讯方式、挂号类型记下,挂号室全部实行手工挂号,按患儿的挂号类型收费。②门诊收费:向财务部门领取手工发票“三联单”,两人一组,一人划价,一人收款,并按照事先准备好的收费标准本进行核对。③药房窗口:不再通过计算机的流水号进行摆药出库,而恢复到凭处方发药,并在处方背面做特殊标记。④医技窗口:不再通过计算机进行收费核对,而是核对手工发票和收费“三联单”。⑤住院登记:对医保患儿和普通患儿,全部按普通患儿手工登记并对医保患儿做特殊标识。⑥住院预缴金与结算:收取住院预缴金暂时用手写收据,出院收回并换成正式收据;对非医保患儿按照打印或手写的医嘱单进行核算结帐。若有医保患儿留下通讯方式,查看预缴金后,先让患
者出院暂不进行结算,待系统故障恢复后再进行结算处理。⑦住院医师工作站:起用医嘱本,手工开具医嘱,手工书写各种医疗文书。⑧护士工作站:转入系统开展前手工操作模式,手工填写医嘱单、治疗单、输液单和摆药单,并做好住院患者和预出院患者的解释工作。⑨住院药房:根据病房护士站的手工摆药单进行摆药,并做好登记,以便故障排除后录入微机。
系统恢复后的工作:①业务部门:3小时后,网络恢复正常运行,各部门恢复计算机操作。每个部门指派1名工作人员,补录在手工操作时产生的各种信息,包括费用信息、住院登记信息、医嘱信息、医疗文书等。告知参加医保患儿的家长在20天内来院重新进行结算。并派专人对故障发生过程中的信息记录进行跟踪核对。②指挥协调组和技术保障组:分析故障发生的原因,写出书面报告,总结经验教训,制定整改措施。
讨论
以患儿为中心和保障医疗工作不间断的运行是儿童医院HIS故障应急处置的基本要求[3]。所以,医院的工作人员必须以患儿为中心,千方百计解决好患儿的就医工作。
制订严格的工作范围和职责是HIS应急故障发生时的有利保障:信息安全指挥协调组应定期听取HIS安全工作汇报,查找安全隐患,制定安全目标责任制,分工到人。针对医院的工作特点,对不同的部门划分安全等级,制定了安全奖惩制度等30余项安全规章制度。根据各部门的业务特点,制定周密的应急预案,在故障预警、各部门应急状态下的操作流程、数据处理等方面做出明确规定。做到各个岗位在HIS故障发生时有人去做、去管,各自工作范围既不重叠,又没有遗漏,做到故障发生后人员不慌乱、数据不丢失、患者就诊井然有序、医疗工作不间断。
HIS系统故障药房应急预案 第3篇
现有调度自动化系统应急预案大多缺少科学方法的支撑,因预案难用而束之高阁的现象普遍存在,针对调度自动化系统应急预案完备度这一问题进行量化分析评价更鲜见研究。
应急预案完备度对应急处理具有重要影响。面对待评价预案集,需对如下问题做出回答:预案是否完备?有多完备?哪些地方应予完善?预案修订人员对上述问题往往无法回答,其原因在于目前对预案的评价多来自主观感觉,预案完备在哪,不完备在哪不容易讲得清楚,而这又直接导致了对预案进行科学评价和有针对性的完善修订这一工作开展困难,预案制定或修订者也对其存在一定畏难情绪。
相关学者高度重视应急预案的完备性研究[1,2,3],并指出完备性已成为制定或修订预案的一个重要参考评价准则[2]。文献[3]指出需建立应急救援预案检查表对完备性进行检查,但研究未涉及到定量评价方法。文献[4-5]等类似文献采用故障树分析方法对不同系统进行了安全分析,为本文所提雷同问题进行了有效探索。文献[2]利用已有成果,将故障树分析法应用于自然灾害类应急预案的完备性评价,对本文的研究具有借鉴意义。
本文使用故障树分析理论对待评价预案进行了完备度量化分析,并对在评价过程中反映出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其研究价值有两方面。(1)建立了针对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应急预案标准故障树,该故障树可供同质问题使用和参考。(2)根据故障树找出了缺失基本事件,并进行了预案完备度量化计算,其作用在于:对调度自动化系统应急预案的修订提供了评价标准和具体做法,该标准和做法对类似问题有一定参考价值。
1 建立标准故障树
1.1 故障树分析法简介
故障树分析法(Fault Tree Analysis,FTA)是一种分析评价复杂系统可靠性的有效方法。故障树是一种树状逻辑因果关系图,它用规定的事件、逻辑门和其他符号描述系统中各种事件之间的因果关系。FTA已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从宇航、核能进入了电子、电力、化工及交通等领域。
通常采用的建立故障树的方法是演绎法。先选定系统中不希望发生的故障事件为顶端事件,再去寻找所有引起顶端事件的直接原因,循此方法逐级向下寻找和演绎,一直寻找到引起系统顶端事件发生的全部原因(基本事件),最终形成了使用逻辑门将各级事件相连接的一棵以顶端事件为根,中间事件为节,基本事件为叶的倒置故障树[4]。本文中涉及的故障树中的主要的构图元素如表1所示。
1.2 建立故障树
故障树的建立是FTA中的重要内容。目前,国内针对调度自动化系统应急预案建立的故障树尚未见到文献报道。首先需明确的是,本文的研究目的是对应急预案的完备性进行评价,故障树的顶上事件应该是我们不愿意发生的事情,故而,顶上事件确定为“应急预案不完备”。
如何对故障树向下分析是下一步要解决的问题。为保证分析正确而权威,应该收集应急预案相关的法律法规、研究深入的应急救援程序和被公认为成熟完备的本行业应急预案,据其建立标准故障树[2]。本文认为除此之外,另有一条实用可行的方法:根据上级部门发布的应急预案编制导则等权威性制度或文件建立标准故障树,其优点在于:(1)将应急预案的制定与评价纳入到本行业本单位的应急预案制定与管理体系当中,避免脱离体系另起炉灶;(2)便于上级部门对下级部门应急预案进行检查与评价。
本文针对预案应急对象,根据《某电网公司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编制指南》[6],将故障树最顶上事件向下寻找到7个主要的中间事件(即直接原因):未进行应急准备、未进行监测与预警、未进行应急响应、未进行后期处置、未进行应急保障、未进行培训和演练及未明确预案附则内容,其标准故障树如图1所示。这7个主要中间事件的标准故障树如图2到图8所示,故障树符号与故障树事件对应关系及相应权重如表2所示。
2 基本事件权重
基本事件对顶上事件发生的影响程度不同,应计算出各基本事件的权重。计算底部基本事件的权重和安全分析的主要方法有事故隐患分析法、结构重要度分级法、概率重要度分级法,加权结构重要度分析法[5]等。注意到目前关于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应急预案的实施记录及统计分析数据相当缺乏,使用概率统计的各种方法难以应用,比较可行的是结构重要度分级法。文献[2]出于相同考虑,提出用式(1)计算权重,即为了准确地表示各基本事件的重要程度,从故障树的结构方面来确定各事件权重,从顶上事件开始,逐层计算,直至所有事件的权重计算完毕为止。这一方法为本文所采纳,计算后各基本事件的结构权重见表2。
其中:事件ej是ie的直接上层事件;t是事件ej的直接子事件的数量;p(e i)是ie的权重。
3 完备性分析
取出笔者制定的某待评价预案[7],对照表2中的基本事件集,找出该预案缺失的基本事件如表3。
得到缺失基本事件的作用有两方面:一是可据其进一步完善预案,二是据其权重可对预案的完备度进行量化分析。本文提出用式(2)计算应急预案的完备度。
式中:n为缺失基本事件的数量;N为全部基本事件的数量;p(e i)和p(e j)表示基本事件权重。
使用式(2)计算待评价预案的完备度如下(因条件事件C211与C221未发生,M2对应基本事件未参与计算)。
通过计算,该应急预案的完备度为75.91%,不完备度为24.09%。提高完备度的方法是:针对表3中缺失基本事件对预案进行修订完善。
4 结语
在评价过程中有如下问题可供进一步探讨。①现有研究还停留在对某单一预案进行评价的阶段,可将其扩展至对预案集进行整体评价。②采用本文方法进行的量化分析对上级部门发布的应急预案编制导则本身的权威性提出了高要求。③应急预案制定过程的标准化与流程化是一个必然方向,这有助于推动该过程的计算机化。
应急预案研究的最高目标应该是预案实用化,完备性评价是其实现途径之一。实用化研究的其他内容笔者将另文介绍。
参考文献
[1]吴宗之,刘茂.重大事故应急预案分级、分类体系及其基本内容[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3,13(1):15-18.WU Zong-zhi,LIU Mao.Gradation and categorization system of emergency plan for major accidents and their main contents[J].China Safety Science Journal,2003,13(1):15-18.
[2]刘吉夫,张盼娟,陈志芬,等.我国自然灾害类应急预案评价方法研究(Ⅰ):完备性评价[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8,18(2):5-11.LIU Ji-fu,ZHANG Pan-juan,CHEN Zhi-fen,et al.Study on evaluation method of natural disaster emergency plan in China(part l):completeness evaluation[J].China Safety Science Journal,2008,18(2):5-11.
[3]邢娟娟.重大事故的应急救援预案编制技术[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4,14(1):57-59.XING Juan-juan.Technique for drawing up emergency response protocol for severe accidents[J].China Safety Science Journal,2004,14(1):57-59.
[4]胡勇.基于故障树分析法-电力变压器故障诊断[D].合肥:合肥工业大学,2002.HU Yong.The fault diagnose of electric power transformer basing on fault tree analysis[D].Hefei:Hef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2002.
[5]景国勋,贾智伟,段振伟,等.最小割集在系统安全分析方法中的应用[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4,14(5):99-102.JING Guo-xun,JIA Zhi-wei,DUAN Zhen-wei,et al.Application of minimum cutset in system safety analysis[J].China Safety Science Journal,2004,14(5):99-102.
[6]某电网公司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编制指南[EB/OL].http://km.yepg.com/html/portlet/km/exhibit/viewCommon.jsp-1=1&knowledgeId=8a3486cc1c44f121011c68f4a3160796&canClose=1&canCancel=0
[7]云南电网公司.云南电网公司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编制指南[EB/OL].[2008-01-25].http://km.yepg.com/html/portlet/km/exhibit/viewCommon.jsp-1=1&kno wledgeId=8a3486cc1c44f121011c68f4a3160796&canCl ose=1&canCancel=0Yunnan Power Grid Corporation.Compilation guide of the sudden events preplan of Yunnan Power Grid Corporation.[EB/OL].[2008-01-25].http://km.yepg.com/html/portlet/km/exhibit/viewCommon.jsp-1=1&kno wledgeId=8a3486cc1c44f121011c68f4a3160796&canCl ose=1&canCancel=0
HIS系统故障药房应急预案 第4篇
2006年10月10日下午1时35分,由于中国民航信息网络有限公司(简称“中航信”)离港系统的主机出现技术故障,导致包括上海虹桥机场、北京首都机场、广州白云机场等全国多个机场离港系统瘫痪近1个小时。
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此次事故的发生?离港系统一再发生故障,为什么始终得不到改善?解决这个问题已是势在必行,因为就在不久前(2006年1月11日),由于同样原因造成首都机场发生类似事件。
信息技术应用飞速发展的今天,信息系统在整个机场运营管理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机场信息系统的安全性是否有可靠的保障?应急预案措施能否良好地实施和贯彻下去?一旦出现问题该由谁负责? 这些都是民航应该思考的问题,而不能以各种各样的理由去搪塞旅客和媒体。
离港系统故障惹祸
离港系统是机场为旅客办理乘机手续的关键计算机信息系统,具有离港控制、航班旅客信息提取和处理、超重行李处理、登机牌、行李牌打印等功能,它关系到办理乘机手续和交运行李等环节。
“由于所有的旅客信息都要从中航信的系统中提取,出了故障,便办不了登机牌,甚至连行李托运都没办法进行。”机场工作人员告诉《IT时代周刊》记者。
上海机场运行指挥部门传来消息,10月10日13:30分至14:15分,虹桥机场离港系统一度瘫痪。机场指挥人员对记者说:“幸好这个时段离场航班不是非常密集,手工办理手续还能勉强应对,如果是机场繁忙时段,肯定来不及,会造成航班延误。”
与此同时,当天下午,首都机场、白云机场等多家机场的中航信离港系统发生故障。首都机场国内离港系统因此瘫痪50分钟,造成33个出港航班延误,近千名旅客滞留。据首都机场新闻中心介绍,下午1点28分离港系统瘫痪,致使离港航班无法办理登机手续,后只好紧急启动手工办理。
与上海虹桥机场不同,10日下午1点35分,正是白云机场离港航班最繁忙时段,南航值机员突然发现办理旅客登机手续的离港系统无法操控,同时机场所有航空公司值机柜台都传来不能办理登机手续的消息。由于白云机场出港航班近七成旅客使用的是电子客票,因离港系统故障而不能查询或办理登机手续,航空公司只好用手工方式为旅客办理行李托运手续。受离港系统瘫痪的影响,从13点35分后起飞的航班也被迫推迟。据统计,白云机场直接受到影响的航班有20个,受影响的旅客多达2000多人。
据了解,目前国内所有航空公司、138余家机场的实时数据传输和交换都是采用中航信提供的技术。虽然这次不少机场及时启动了应急预案系统,但速度却慢了很多,效果也不敢恭维。如果是发生在五一、十一、春节这样的大型节假日,后果可能不堪设想。
垄断的必然结果
离港系统故障早就见怪不怪了,今年1月11日上午10:30分至11:10分,同样由于中航信离港系统出现故障,导致了包括成都、上海、北京在内的全国多家机场无法正常运转。
为什么系统故障一再发生,却始终得不到有效解决,问题出在哪里?这其中究竟隐藏着怎样的矛盾和利益纷争?
据了解,中国民航离港系统是由中航信独立运营的,垄断的直接结果就是竞争的荡然无存。目前,国内绝大部分机场使用的都是中航信的离港系统,而这次国内多家机场受到影响,就是中航信的离港系统故障造成的。
对于中航信垄断旅客信息的“大一统”运行方式,一位从事信息化专业教学的专家认为:“信息统一能给行业和企业带来不少便利,但与此同时,过度集中的信息管理模式也会带来相应的风险,如果系统其中一个环节出现故障,势必会造成‘相继效应’,导致局部甚至全面的系统瘫痪。”
据了解,截至2005年,我国境内民用航空定期航班通航机场135个(不含港澳),其中绝大部分都使用中航信的离港系统。有专家表示,垄断式运营方式虽然便利了民航资源的管理,但同时也使这一运营模式显得非常脆弱。近几年,仅首都机场就已发生过好几起离港系统瘫痪的事故,这就是很好的例证。为此,民航业内人士承认,目前国内大部分机场和航空公司都使用中航信的离港系统,的确容易导致“牵一发而动全身”。“中航信的系统一旦出现事故,就会令很多机场和旅客陷入被动。这是中航信离港系统的一个不足之处。”
然而,民航的相关负责人却说,把机场的“瘫痪”归咎为中航信离港系统的“垄断”是一种误解。他表示,“如果各个机场都拥有各自的离港系统,便会出现不同标准和规范,如此‘诸侯割据’的局面,带给旅客的将是更多不便。目前来看,中航信离港系统的好处绝对要大于它的不足。”
显然,民航方面是在给自己找借口!既然存在不足,就应该想方设法去改进,提高系统的安全性,而不是推脱其辞。应急预案不足 管理混乱
近年来,民航信息化建设有了很大的改善,一些大型的信息系统得到了广泛应用,如离港系统、空管信息系统等。这些系统已成为保证航班正常运转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但这些信息化系统也潜藏着不少问题,一旦其中一个环节出现故障,就可能会影响航班的正点和准时。
如何化解这种危机呢?最有效的办法通常就是启动应急预案措施,尽可能减少系统故障带来的影响。
虽然应急预案效果无法与原有系统相比,但它的确可以减少损失。这也就是这次故障中一些航空公司只延误几个航班,而有的航空公司延误了数十个航班的主要原因。
当然,管理混乱也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2002年的首都机场离港系统故障,至今让人记忆犹新,备份系统形同虚设,管理人员疏导不力,最终数百架航班被迫延迟,数万旅客滞留,机场基本处于瘫痪状态。
民航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人士一针见血地指出:“民航、航空公司与机场条块分割,机场建了离港系统却没有获得使用权,各家航空公司租用离港平台却没有维护责任,而系统的维护企业与系统提供商在市场上却正处于竞争关系。正是这种权利与义务的断层、责任与利益的分离,导致了离港系统被机场数据库隔绝孤立。”
明眼人都知道,这样的事故绝不是偶然,它涉及整个航空业的管理体制、责任制度、技术水平和安全意识。只要这些层面的问题得不到解决,危机随时都有可能发生。
离港信息系统与客座订票系统联系紧密,是属于各家航空公司自己独立使用的系统。根据民航总局的规定,机场的基础设施,包括离港信息系统由机场统一购置,各家航空公司向机场租用这个信息平台。也就是说,离港信息系统的所有权和使用权是分开的。而为这个系统提供技术支持和维护的则是民航总局下属的一家上市公司(中航信)。
这种模式的诟病就是,事故发生了,但却没有人负责,大家互相推委。
信息系统故障应急预案 第5篇
随着本院信息化建设的逐步深入和完善,医院的管理和医疗活动对计算机网络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信息和网络安全故障将会给医院的医疗工作造成严重影响。为了保证医院各项工作的正常运行,最大限度地降低医院信息系统故障对医院工作和病人就医造成的影响,特制定以下医院信息系统故障应急预案。
一、故障判断及预案启动的判定
根据信息系统故障发生的原因、程度、影响的业务范围、发生的时间和持续时间等综合因素判定故障的类别和启动相应预案的时机。
1.全院停电,属极端情况。故障判定:后勤保障部。启动条件:在诊疗高峰时段预计1小时内不能恢复的;已知要长时间停电的。
2.全院信息系统故障。故障判定:信息科。具体如下:医院软硬件系统故障;规律性的全系统工作不稳定等。启动条件:在诊疗高峰时段预计1小时内不能恢复的。
3.局部性网络故障。故障判定:信息科。指部分线路或楼层交换机突发故障,如重点业务部门光纤线路和交换机故障。启动条件:在诊疗高峰时段预计1小时内不能恢复的。
4.单点故障:指单一终端的软硬件故障;单一病人信息丢失;偶然性的数据处理错误;由于违反工作流程、操作不熟练或使用不当的错误。启动条件在诊疗高峰时段预计30分钟内不能恢复的。
二、故障应急预警和组织实施 坚持“先处置后处理”的原则。先让病人能够得到正常就医,在保证就医前提下再满足业务流程处理的需要。
1.网络故障的判定:由于各种原因导致整个、局部或终端系统不能运行,不能正常访问医院和医保中心数据,即被视为网络故障。各业务部门发现问题后要尽快向信息科和本部门领导汇报,由技术人员迅速排査原因。
2.信息科确定故障类别,一旦确定为全院性故障,立即上报医院主管领导并立即组织协调系统恢复工作;医院主管领导组织各职能科室,按医疗、物资、信息的管理分工,分别通知并组织转入手工或单机操作,做好应急准备工作。
3.若故障在预计的时间内不能排除时,由应急指挥协调小组决定,启动分类急条。确定专人担任总协调、总指揮,门修部立即在相 示,并分头到门验,急、佳院部等,负责解释和维持序关的窗口张贴
三、应急预案的具体措施
1.全院停电情况或全院性网络故障(由主管信息的副院长组织并协调)按照各业务部门服务对象的不同,直接为病人提供服务的部门为重点保障对象。如门急诊挂号、收费、各级药房、入院处置、住院结账,病区护土站、病区医生站、医技科室等,各部门转入手工或单机操作,其应急预案如下
(1)门急诊挂号收费:挂号收费窗口转入单机模式运行或手工操作,正常后及时录入挂号收费数据,自动上传明细数据;医保病人可根据具体情况采取暂时自费结算,或者押医保卡后先用药,系统正常后再刷卡结算。(注意事项手工挂号时需记录处方号与病人信息以备系统正常后录入,收费窗口在切换单机和网络时要注意核对收据号,防止收据号出错。
(2)各级药房:门诊药房凭手工处方发药,分类存放,以备系统恢复正常后发药减账时核对。住院药房根据病房护士站的手工领药单进行发药,并做好登记,待系统恢复正常后根据病区领药信息核对后进行电脑减账。
(3)入院处置:入院全部手工登记,住院号根据系统中止时的最大住院号往后顺延,正常后再补录住院信息。(注意事项:系统中止时最大住院号如未记录下来,则使用临时住院号区分,如LS000,做好相关记录,在系统恢复后按正常住院号对应后补录;另如有两人以上同时手工登记,要注意手工按排住院号时不能重复。)
(4)住院结账医保结账,可以核对好出院病人的详细地址和联系方式,做好解释工作后先离院,待系统恢复正常后再通知病人来院结账。自费结账,可以核对好出院病人的详细地址和联系方式,做好解释工作并补足欠款后先离院,待系统恢复正常后再通知病人来院结账。(注意事项:手工操作时发生的补记账或退账费用需另行记录,在系统正常后要补输入系统再补结账)。
(5)护士工作站:转入系统开展前的手工操作模式,做好各类医嘱相关收费记录及操作记录登记,以备系统恢复正常后再补录入电脑系统,手工填写治疗单、输液单和领药单等各种单据,并做好住院病人和预出院病人的解释工作。(6)住院医生站:手工书写医嘱单和各种医疗文书,系统恢复正常后补录。
(7)门诊医生工作站:在处方签和病历本上手工开立药品,检査、检验、治疗、输血、手术项目由手工开立申请单。
(8)分诊叫号:由分诊护士收集就诊病人的挂号券,当前病人就诊完毕后分诊护士按挂号顺序把病人逐个叫入诊室内,回单病人也由护土按排,依次插入待诊队列中。
(9)检验科、影像中心等医技科室的收费按病区、住院号和病人姓名记录费用后及时交到住院处。做好必要的记录以备系统恢复正常后再补录入电脑系统。
(10)手术室、麻醉科做好手工登记和费用记录,待系统恢复正常后再补录入系统。
(11)血库转为手工发血,记录好病人信息及对应血袋编号,在系统恢复正常后再补录入系统进行发血记账。(注意事项:手工登记信息要完整准确)
(12)银联刷卡业务暂停。
(13)仓库、总务、供应室等手工操作,详细记录出入库等各种单据信息,待系统恢复正常后补录。
(14)其它部门的应用系统,如各类查询系统、0A、成本核算系统等均暂停使用。
局部性网络故障(由信息科和相关科室主任组织协调)出现故障部门按全院停电情况的方式处理 3.医保故障:(由医务科、财务科和相关科室主任组织协调)①太仓医保采用电信的光纤接入,如出现故障,则医保病人结算按全院停电情况处理;②如果医保中心服务器故障,则医保病人按全院停电情况处理
4.单点故障(软件问题现场解决,硬件问题启用备用机)直接报信息科处理。
四、系统恢复后的工作
1.业务部门:各部门恢复计算机操作。每个部门指派合适的工作人员,尽快补办或完成在手工应急操作时产生的各种信息。医保病人通知本人来院重新进行结算。
2.对故障排除过程必须详细记录。内容包括故障发生时间、性质、类别、程度、维修情况、组织情况、负责人、主要维修人员、效果、系统恢复时间等,对故障发生过程中的信息进行跟踪核对;分析故障发生的原因,总结经验教训,制定整改措施
五、故障报告电话 后勤水电维修及高压配电: 信息科:
下班时间拨打总值班,呼叫信息科值班人员总值班:
六、应急处理流程
网络服务器故障是指因硬件或软件原因致使医院信息管理系统运行停止。一旦故障发生,按下列规程处理信息科应设24小时专人值班,监控网络运行。一且发现问题,在及时处理的同时迅速向科长汇报。故障排除后,应及时记录,并在科室会议上汇报。2.遇到较大故障,应迅速按以下几方面进行工作:(1)故障检修:系统管理员査找故障原因,修复系统
(2)技术联络:迅速与承包商或公司取得联系,采取有效手段获得技术支持。
(3)院内协调:通报全院各科室故障情况,并到关键科室协助工作 3.在停机期间,相关科室应组织抢录小组在岗待命,一旦系统恢复,当日立完成对重要数据的录入,第二天完成全部数据补录生.故障排除后,信息处应协助重要科室进行数据恢复处理。
医院信息系统故障处理应急预案 第6篇
为有效防范医院信息系统运行过程中产生的风险,预防和减少突发事件造成的危害和损失,建立和健全医院计算机信息系统突发事件应急机制,提高计算机技术和医院业务应急处理和保障能力,确保患者在特殊情况下能够得到及时、有效地治疗,确保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持续、稳健运行。
根据国家信息安全相关要求和有关信息系统管理的法律、法规、规章,并结合医院的实际,编制本预案。
一、组织机构和职责
根据计算机信息系统应急管理的总体要求,成立医院计算机信息系统应急保障领导小组(简称应急领导小组),负责领导、组织和协调全院计算机信息系统突发事件的应急保障工作。
1.领导小组成员: 组长由院长担任。副组长由主管副院长担任。
成员由信息科、财务科、院办、医务科、护理部、门诊部、药剂科、等各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组成。
应急小组日常工作由信息科承担,其他各相关部门积极配合。2.领导小组职责:
(1)负责医院信息化建设全面领导工作;(2)组织协调、监督检查各科室信息化建设工作;
(3)组织相关科室负责人定期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信息化工作,根据医院信息化需要对管理模式和工作流程进行调整;
(4)研究决定医院信息化建设中的重大事项。(5)制定医院内部网络与信息安全应急处置预案。(6)做好医院网络与信息安全应急工作。
(7)协调医院内部各相关部门之间的网络与信息安全应急工作,协调 1
与软件、硬件供应商、线路运营商之间的网络与信息安全应急工作。
(8)组织医院内部及外部的技术力量,做好应急处置工作。
二、医院信息系统出现故障报告程序
当各工作站发现计算机访问数据库速度迟缓、不能进入相应程序、不能保存数据、不能访问网络、应用程序非连续性工作时,要立即向信息科报告,夜间与总值班联系,由总值班联系信息科值班人员。信息科工作人员对各工作站提出的问题必须高度重视,做好记录,经核实后及时给各工作站反馈故障信息,同时召集有关人员及时进行分析,如果故障原因明确,可以立刻恢复的,应尽快恢复工作;如故障原因不明、情况严重、不能在短期内排除的,应立即报告应急领导小组,在网络不能运转的情况下由应急领导小组协调全院各部门工作,以保障全院医疗工作的正常运转。
三、医院信息系统故障分级
根据故障发生的原因和性质不同分为三类和其它故障:
一类故障:由于服务器不能正常工作、光纤损坏、主服务器数据丢失、备份硬盘损坏、服务器工作不稳定、局部网络不通、价表目录被人删除或修改、重点终端故障、规律性的整体、局部软件和硬件发生故障等造成的网络瘫痪。
二类故障:由于单一终端软、硬件故障,单一病人信息丢失、偶然性的数据处理错误、某些科室违反工作流程引起系统故障。
三类故障:由于各终端操作不熟练或使用不当造成的错误。针对上述故障分类等级,处理原则如下:
一类故障——由信息科主任上报院应急小组领导,由医院应急领导小组组织协调恢复工作。
二类故障——由系统管理人员上报信息科主任,由信息科集中解决。三类故障——由系统管理员单独解决,并详细登记维护情况。
1、当信息科一旦确定为网络整体故障时,首先是立刻报告应急小组领导,同时组织恢复工作,并充分考虑到特殊情况如节假日、病员流量大、人员外出及医院有重大活动等对故障恢复带来的时间影响。
2、当发现网络整体故障时,各部门根据故障恢复时间的程度将转入手工操作,具体时限明确如下(如病人或病情需要可随时转入手工操作):
(1)30分钟内不能恢复——门诊挂号、住院登记、门诊医生、药房等部门转入手工操作。
(2)6小时内不能恢复——住院医生工作站、护士工作站、手术室、医技检查转入手工操作。
(3)24小时以上不能恢复——全院各种业务转入手工操作。
五、应急数据恢复工作规定
1、当服务器确认出现故障时,由网络管理员按《数据备份恢复方案》进行系统恢复。
2、网络管理员由信息科长指定专人负责恢复。当人员变动时应有交接手续。
3、当网络线路不通时,网络管理员应立即到场进行维护,交换机出现故障时,应使用备用交换机。
4、对每次的恢复细节应做好详细记录。
5、平时应定期对全系统备份数据要进行模拟恢复一次,以检查数据的可用性。
六、网络服务器故障应急处理规程
网络服务器故障是因硬件或软件原因致使医院信息管理系统运行停止,一旦发生故障,按下列规程处理。
1、信息科应设专人管理,监控网络运行。发现问题,在及时处理的同时迅速向科室领导汇报。故障排除后,应完成故障报告,在技术讨论会上汇报。
2、遇到较大故障,信息科工作人员应迅速集合,集体攻关。具体分为3个组做以下工作:
(1)故障检修:集中系统管理员继续分析故障、查找原因、修复系统。(2)技术联络:迅速与软、硬件供应商取得联系,采取有效手段获得技术支持。
(3)院内协调:通知全院各科室故障情况,并到关键科室协助数据保存。
3、全院各系统使用科室制定相应的系统故障数据保护措施,并建立数据抢录小组,发现停机,应保存断点,保护原始数据,断点前后表单分开存放。
4、在停机期间,相关科室应组织数据抢录小组在岗待命,一旦系统恢复,当日应立即完成对重要数据的录入,第二天完成全部数据补录。
5、故障排除后,信息科工作技术组应按制定方案分片包干,协助重要科室进行数据补录工作。
6、故障排除后2天内,信息科应组织技术研讨会,分析故障原因,制定预防措施,完成故障排除报告院领导
七、应急保障
(一)平时网络与信息安全的防护
1、组织管理措施:应急组织机构要进行层层把关,层层落实,对组织机构中的人员及联系方式,要做到及时更新,并进行定期的安全知识培训。
2、技术保障:一方面进行网络设备的安全加固,例如增加防火墙、入侵监测设备等,对已知的系统漏洞及时安装补丁程序,另一方面要进行技术储备,对内部进行人员定期培训,同时采取通过向专业网络安全公司购买安全服务的方式,加强处理紧急情况的能力和效率。
3、在网络工程建设和规划方面,要切实加强网络安全方面考虑,设计时要考虑设备的冗余备份,信息存储的异地备份等。
(二)应急预案演练
热工控制系统故障专项应急预案 第7篇
应急预案
1总则
1.1编制目的:为防止热工控制系统故障导致事故扩大,避免由于热工控制系统故障导致设备损坏事件的发生,特制定本预案。
1.2编制依据:本应急预案依据《火力发电厂设计技术规程》、《火力发电厂热工控制系统运行检修导则》、《火力发电厂热工仪表及控制装置技术监督规定》、《枣庄市建阳热电有限公司公司重大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等结合《防止电力生产重大事故的二十五项重点要求》编写。
1.3热工控制系统故障:指热工控制系统硬件、软件以及系统出现故障导致锅炉、汽轮发电机组本体设备、辅助设备、其他相关系统及设备的控制故障,造成设备被迫停止运行,对机组安全运行及设备健康状况构成严重威胁的事件。
1.4适用范围:本应急预案适用于枣庄市建阳热电有限公司热工控制系统故障事件的应对工作。
1.5热工控制系统现况:枣庄市建阳热电有限公司#
1、#2炉、1#机DCS系统为XDPS分散控制系统。DCS系统的控制范围覆盖模拟量控制系统MCS、顺序控制系统SCS、燃烧器管理系统BMS、数据采集 1 系统DAS、汽轮机控制系统DEH、给泵汽轮机控制系统MEH和电气控制系统ECS。控制室里,采用CRT控制并辅以大屏幕显示。
2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
2.1分散控制系统操作员站和过程控制单元等故障,导致控制信号消失或被控对象失去控制;
2.2分散控制系统网络或模件总线通信故障,导致信息传输中断或坏质量;
2.3热工控制系统软件存在缺陷、错误,导致控制系统发出错误指令;
2.4热工控制系统电源故障,导致控制系统停止工作; 2.5汽机控制系统(DEH)或给水泵汽机控制系统(MEH)故障,导致汽机或给水泵汽机不能正常控制和运行。
3应急处置基本原则
3.1当分散控制系统局部故障,重要的局部区域信号异常、部分主重要运行参数失去控制或其显示不能真实反映实际工况时,由值长按照规程,通过运行方式的调整、现场监视和操作等可以利用的一切手段,尽可能使机组运行稳定、设备处于安全状态。当部分操作员站(OIS)出现故障时,应由可用操作员站继续承担机组监控任务(此时应尽量减少操作),同时迅速排除故障。
3.2当全部操作员站出现故障时(所有OIS“黑屏”或“死机”),若主要后备硬手操及监视仪表可用且暂时能够维持机组现况,则转用后备操作方式运行,同时排除故障并恢复操作员站运行方式,由值长 按照规程布置处理,并立即检查故障原因,尽快排除。否则应立即停机。
3.3当全部操作员站出现故障时(所有OIS“黑屏”或“死机”),由于无可靠的后备操作监视手段,运行人员不能通过操作员站对运行设备进行控制,必须通过硬手操设备立即停机,防止事故扩大,避免设备损坏事件的发生。
3.4当分散控制系统环网发生严重通信故障时,导致信息传输中断,造成所有数据不能进行刷新,由值长按照规程布置处理,并立即联系检修检查故障原因,尽快排除。否则应立即停机。
3.5当分散控制系统过程控制单元节点离线或主、备控制器模件均出现故障(中断运行)时,在无法维持机组的安全可靠运行时,应立即采取停机措施。
4应急处置体系 4.1应急组织机构 应急指挥领导小组: 组 长:王洪平
副组长:郝培龙 王磊 张明 杨松川 刘大海
成 员:由运行部、检修部、技术部部门专工、热控专业相关班长、班组技术员、相关设备工作负责人组成。
4.2应急指挥领导小组职责:
4.2.1提出修订应急预案,负责定期组织演练,监督检查各部门在本预案中履行职责情况。4.2.2领导小组成员在事故发生后,应立即赶赴事故现场进行现场指挥,对发生事件启动应急救援预案进行决策,迅速组织力量赶赴现场进行事故处理;全面指挥应急救援工作。
4.2.3负责向上级报告本厂的事故情况和事故处理进展情况。4.2.4组织实施事故恢复所必须采取的措施。
4.2.5组织事故调查,认真分析事故发生的原因,总结应急救援的事故教训,并形成总结报告上报上级有关部门。
4.2.6组织落实整改。4.3工作小组职责:
4.3.1对可能产生的问题提出事故预想,负责提供技术指导。4.3.2定期组织演练,加强技术培训。
4.3.3定期巡查设备, 及时发现设备隐患并采取措施予以消除。4.3.4督促职工严格遵守安全工作规程和运行、检修规程,正确执行各项运行操作、做好日常维护检查和检修消缺工作。
4.3.5根据事故情况对设备采取相应保护、隔离措施。4.3.6及时向事故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报告重大事故隐患或事故情况,及时通知专业应急组和其它事故应急小组赶赴现场进行应急处理、救援;
4.3.7参加调查事故原因,进行事故分析。
4.3.8根据故障情况提出整改意见,按照审批程序审核后,及时落实整改。
5预防与预警 5.1危险源监控点
5.1.1热工控制系统工作环境包括控制室及电子设备间的空气质量、温度和湿度、抗电磁干扰能力等,以及现场设备的运行环境。
5.1.2热工控制系统电源及接地。5.1.3仪用气质量及系统的可靠性。5.2危险预防
5.2.1认真执行定期巡检制度,加强对热工控制系统的监视检查,特别是发现主控制模件、环路模件、重要子模件、电源等故障时,应及时通知运行人员并迅速做好相应对策。
5.2.2认真执行定期维护、校验制度。
5.2.3定期通过操作员站、工程师站对有关设备状态进行检查、分析和判断,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5.2.4机组检修前,有针对性的对存在缺陷的系统或设备进行试验,查出问题,在检修中消除设备缺陷。
5.2.5检修后对热工控制系统进行完整的检查、试验。5.2.6认真执行软件修改、审核、审批程序,软件的修改、更新、升级必须履行审批受权及责任人制度。
5.2.7认真执行热工保护管理制度,严格履行保护定值修改、审核、审批程序,程序修改后必须检查验证。
5.2.8认真执行工作票制度,切实做好安全措施。5.2.9投入运行的模拟量控制系统应定期做扰动试验。
5.2.10认真执行软件管理制度,规范热工控制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的管理。在修改、更新、升级软件前,应对软件进行备份。未经测试确认的各种软件严禁下载到已运行的热工控制系统中使用,必须建立有针对性的热工控制系统防病毒措施。
5.2.11认真执行图纸资料管理制度。
5.2.12认真执行备品备件管理制度,在工程师站备有适当的应急备件。
5.2.13热工控制系统配置应能满足机组任何工况下的监控要求(包括紧急故障处理),CPU负荷率应控制在设计指标之内并留有适当裕度。
5.2.14主要控制器应采用冗余配置,重要I/O点的冗余配置应分配在不同的板件上。
5.2.15系统电源的设计应可靠、合理。一是电源设计的负荷率;二是电源应冗余配置,保证两路电源的独立性。
5.2.16通信负荷率设计必须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保证在高负荷运行时不出现“瓶颈”现象)之内。
5.2.17系统接地必须严格遵守技术要求,电缆必须采用质量合格的屏蔽电缆。
5.2.18操作员站及少数重要操作按钮的配置应能满足机组各种工况下的操作要求,特别是紧急故障处理的要求。紧急停机停炉按钮配置,采用与DCS分开的单独操作回路。
5.2.19控制器故障时,主要参数应有独立其控制器的参数监视,控制器(包括电源)故障和故障后复位时,保护和控制信号的输出应处于安全位置。
5.2.20对涉及机组安全的执行机构、阀门等现场设备,在失电、失气、失信号的情况下,能够向安全方向动作或保持原位。
5.3预警
5.3.1热工控制系统模件、电源状态指示异常; 5.3.2操作员站显示异常、控制键盘异常; 5.3.3报警窗发出异常报警; 5.3.4监控画面出现异常显示。5.4预警程序
一旦发生热工控制系统故障现象,应按照事故处理规程处理。立即通知检修部所有热控班组或值班人员(夜间或节假日),检修部、运行部专工和部门负责人。在出现危及机组正常运行的事件或危及设备安全的情况时,立即向应急指挥领导小组报告。
指挥人员及应急工作组成员到达现场后,向运行人员了解情况,迅速排查原因,组织相关人员实施必要的安全措施,尽可能保护设备安全。
5.5应急联系电话
集控室:8298066 8298016 生产经理:8298005 检修经理:8298006 总工程师:8298007 控制中心:8298030 运行副部长:8298060 技术副部长:8298070 6应急处置
6.1按照应急处置基本原则,当3.1款所列事件发生时,值长应立即发出改变运行方式的指令,通过运行方式的调整、现场操作等可以利用的一切手段,使机组及设备尽可能处于安全状态。同时,向应急指挥部汇报,通知应急工作小组成员尽快到达现场,检查热工控制系统工作状态,确定故障点,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消除不安全因素。该状态下的应急工作由值长统一指挥。
6.2按照应急处置基本原则,当3.2款所列事件发生时,值长应立即按照事故处理规程处理。向生产副厂长、检修部、运行部、技术部负责人汇报,通知应急工作小组成员尽快到现场。该状态下的应急工作由生产副厂长(或生产副厂长指定的应急指挥领导小组成员)统一指挥。
6.3按照应急处置基本原则,当3.3款、3.4款、3.5款所列事件发生时,值长应立即下达通过硬手操设备停机、启动应急设备的指令,并对下列设备进行检查。向厂长、生产副厂长、检修部、运行部、技术部负责人汇报,通知应急工作小组成员尽快到现场。该状态下的应急工作由厂长(或生产副厂长)统一指挥。
6.3.1检查并确认发电机已解列; 6.3.2检查并确认汽机已跳闸; 6.3.3检查并确认锅炉已跳闸; 6.3.4检查并确认厂用电已切换成功;
6.3.5检查并确认盘车油泵或事故润滑油泵运行; 6.3.6检查并确认发电机密封油泵运行; 6.3.7检查并确认汽机盘车正常; 6.3.8检查确认真空破坏阀状态; 6.3.9检查并确认所有抽汽逆止门已关闭;
6.3.10检查并确认汽机疏水门、蒸汽管路疏水门已打开;6.3.11检查并确认汽轮发电机监测仪表参数; 6.3.12检查并确认给水泵汽机已跳闸; 6.3.13检查并确认给水泵汽机油泵运行; 6.3.14检查并确认给水泵汽机疏水阀开启; 6.3.15检查并确认汽机盘车正常;
6.3.16检查并确认快关阀、所有油枪轻油阀已关闭; 6.3.17检查并确认磨煤机摆阀已关闭; 6.3.18检查并确认所有一次风机已跳闸; 6.3.19;检查所有引风机状态; 6.3.20检查确认循环水泵状态; 6.3.21检查确认电气系统及设备状态; 6.3.22检查确认定冷水泵状态; 6.3.23检查确认真空泵状态。
7事故处理恢复
7.1查找故障原因,按系统(电源、气源、通讯、汽轮机控制、模拟量控制、顺序控制、锅炉炉膛安全监控、保护联锁控制等)、按区域(分散控制系统设备、汽机侧就地设备、锅炉侧就地设备、其他系统就地设备等)排查,确定应急工作方案,执行安措,消除缺陷。
7.1.1通过试验判断是现场设备故障还是分散控制系统设备故障;
7.1.2若是现场设备故障,在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后,进行设备修复、校验或更换等工作;
7.1.3若是分散控制系统通讯故障,复位通讯模件,不成功则更换模件;
7.1.4若是分散控制系统主控制模件故障,切换到冗余模件,不成功则更换模件;
7.1.5若是分散控制系统辅模件故障,更换模件;
7.1.6若是电源系统故障,排除故障原因后,逐级恢复供电。7.2在值长的协调指挥下,逐步恢复功能,对故障点进行功能恢复试验。
7.3协助运行启动机组。8事故调查分析与整改
8.1及时记录并打印事故发生时的事件、跳闸首发信号、运行参数、趋势记录等原始资料。
8.2由当值运行人员提供详细的监控信息。8.3由检修人员提供详细的检查、处理情况汇报。
8.4由安全办负责人召集应急指挥部成员、应急工作小组成员、当值运行人员、参与应急的检修工作负责人召开事故分析会。
8.5由应急工作小组成员填报事故报告,编写详细的事故原因分析,提出整改建议,经审核、审批后贯彻执行。
HIS系统门诊业务应急处理构想 第8篇
关键词:信息化,应急方案,应急服务器,后台进程程序,日志文件,完整性,一致性,连续性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医院的各类医疗信息网络化、数字化也飞速发展。作为医院信息管理系统,是医疗数据采集工具,集病员基本信息、财务信息、医疗信息、影像信息、检验信息、体检信息、药品信息、卫生材料信息、后勤物资信息为一体,是医院信息数字化运营的核心。随着医院各类信息数字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医院对信息系统的依赖性也越来越强。软件系统中的数据库作为医院信息系统的核心担当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其数据正确和安全运行非常重要。
随着医院对HIS系统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以及医院规模化逐渐普及,许多医院存在总院+分院模式。为了保证各类医疗数据的集中统一处理和医院内部财务核算及行政管理能一致,往往采取总院与分院通过外部光纤互联,共同使用一套信息系统,那么当总部医院核心部门或分院或窗口部门的网络出现故障或不能正常使用时,如何保障医院的门诊业务能正常运行,如何解决总、分院的操作人员在不清楚诊疗、药品和材料的最新收费价格的情况下保证门诊业务的正常运行就成为医院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1 问题分析
当HIS主数据库或者核心网络出现故障导致门诊的HIS系统不能使用时,由于医院的性质决定了门诊业务不可能暂停,故而必须制定严格的应急方案,并按照方案进入门诊应急收费、发药流程,待数据库修复或网络恢复后再将故障期间的业务数据恢复到主服务上的HIS系统中。由于无法连上主服务器,所以门诊操作人员无法登上HIS系统,也就无法进行正常的收费划价以及发药业务。就算是手工办理这些业务也是有很大的困难,因为门诊操作人员无法及时掌握到医院最新诊疗收费价目、药品库存及收费价格等重要信息。
2 解决构想
为此就需要在总院或分院的收费室中各配置一台应急服务器,应急服务器能与门诊业务的电脑组成一个小型的局域网,需要保证日常应急服务器能与HIS服务器联网并能实时正常进行数据更新,这样才可能保证门诊业务不暂停。
重要的事是编写后台进程程序,每天定时多次从HIS主服务器数据库中将部门、人员、收费项目、药品目录等等不经常变化的基础数据同步到各应急服务器的数据库中,实时同步票据号、库存、价格等经常变化的数据,并同时产生数据变化日志文件,以便系统管理员定期检查数据同步结果,以防止应急服务器上数据同步失败而系统管理人员不知道的情况出现。在应急情况下,基础数据包括部门、人员、收费项目、药品目录是不允许进行改变操作,只允许收费人员进行收费操作和药房人员进行药品的发药,因为不经常变化的数据不会恢复到主服务器数据库中,它们的数据量太大,在恢复中会耽误很多时间。
门诊操作员怎样登录应急服务器进行正常工作呢?日常通过控制登录地址的方式使各门诊操作员不能连接到应急服务器的数据库,只能连接到HIS主服务器上进行收费操作。在出现断网或者HIS数据库故障等情况导致HIS系统不能使用的情况下,系统管理员立即到收费室更改应急服务器的地址为主服务器的地址,从而使门诊操作员仍然像平时正常化那样进行划价收费和发药,从而保证门诊业务能的不间断运行。
在故障解决后,系统管理员通过运行恢复后台程序把故障期间应急服务器上所产生的各类业务数据自动恢复到HIS主服务器数据库中。后台程序需要同时产生日志文件供系统管理员检查数据恢复结果,以确保HIS系统业务数据的完整性和一致性。后台程序需要处理好票据、库存、收费等变化的数据,保证数据在主数据库中的连续性,这一点非常重要。系统管理员在确定数据恢复无误后运行删除后台程序删除应急服务器上的收费、库存、票据的变化的数据,确保应急数据库中的这些数据库干净,为下次故障做好准备。
3 结束语
整个应急系统的构想中的关键几点:
1)如何编写后台控制程序,决定应急方案的实施。
2)保证应急HIS数据库与正式HIS数据库基础数据的一致性。
3)保证应急HIS数据库在同步上传到正式HIS数据库时,门诊业务数据的完整性、一致性、连续性,这点至关重要。
)医院系统中的门诊业务系统需要保证小时不间断运行,所以就需要提前考虑规划建设HIS应急系统。
参考文献
[1]蔡文涛.浅析数据备份[J].中国医疗前沿,2010(5).
药剂科信息系统故障应急预案 第9篇
1、药剂科信息系统遇一般故障,及时通知信息中心,最快速解决问题。
2、如遇短时间难以解决的严重问题,启动故障应急预案。
3、药剂科除门急诊外的其它部门,在预案启动后,所有药品的出库采取暂时借
药方式,包括各药房、配置室向药库领药,住院患者用药。待系统恢复正常,所有借用药品进行偿清。
4、门急诊患者用药,启动《门急诊药房电脑系统故障应急预案》
门急诊药房电脑系统故障应急预案
一旦门急诊药房电脑系统发生故障,部门负责人应及时与信息处取得联系,确认状况:
1、若为小故障,能及时排除,要求发药人员向病人做好解释工作,简单处方凭病人的取药单配方发药,在取药单上做好已发标志,并将病人的姓名、取药号进行登记,等系统恢复后,打出处方进行确认;对于复杂处方,向病人做好解释工作,等系统恢复后再配方发药。
HIS系统故障药房应急预案 第10篇
一、编制目的
为有效防范医院信息系统运行过程中产生的风险,预防和减少突发事件造成的危害和损失,建立和健全医院计算机信息系统突发事件应急机制,提高计算机技术和检验科业务应急处理和保障能力,确保患者在特殊情况下能够得到及时、有效地治疗,确保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持续、稳健运行。
二、编制依据
根据《内蒙古网络与信息安全应急预案》及国家信息安全相关要求和有关信息系统管理的法律、法规、规章,并结合医院的实际,编制本预案。
三、适用范围
适用于检验科各类应用系统
四、组织机构
根据计算机信息系统应急管理的总体要求,成立检验科计算机信息系统应急保障领导小组(简称应急领导小组),负责领导、组织和协调检验科计算机信息系统突发事件的应急保障工作。
(一)人员构成: 组长:田永丽
副组长:李阳,段弘 张建强 凌海峰
成员:何斌
兰宁
王元霞
李建雄
邓小英
董敖渤
贾姝洁
段立志
刘晶
(二)工作职责:
(1)制定检验科内部网络与信息安全应急处置预案。(2)做好检验科网络与信息安全应急工作。
(3)协调医院内部各相关部门之间的网络与信息安全应急工作,协调与软件、硬件供应商、线路运营商之间的网络与信息安全应急工作。
(4)组织医院内部及外部的技术力量,做好应急处置工作。
五、应急处置程序
(一)医院信息系统出现故障报告程序
当各工作站发现计算机访问数据库速度迟缓、不能进入相应程序、不能保存数据、不能访问网络、应用程序非连续性工作时,要立即向信息中心报告。信息中心工作人员对各工作站提出的问题必须高度重视,做好记录,经核实后及时给各工作站反馈故障信息,同时召集有关人员及时进行分析,如果故障原因明确,可以立刻恢复的,应尽快恢复工作;如故障原因不明、情况严重、不能在短期内排除的,应立即报告应急领导小组,在网络不能运转的情况下由应急领导小组协调全院各部门工作,以保障全院医疗工作的正常运转。
(二)医院信息系统故障分级
根据故障发生的原因和性质不同分为三类和其它故障:
一类故障:由于服务器不能正常工作、光纤损坏、主服务器数据丢失、备份硬盘损坏、服务器工作不稳定、局部网络不通、价表目录被人删除或修改、重点终端故障、规律性的整体、局部软件和硬件发生故障等造成的网络瘫痪。
二类故障:由于单一终端软、硬件故障,单一病人信息丢失、偶然性的数据处理错误、某些科室违反工作流程引起系统故障。
三类故障:由于各终端操作不熟练或使用不当造成的错误。其它故障:由于医保线路、医保端引起的医保系统故障 针对上述故障分类等级,处理原则如下:
一类故障——由信息科主任上报院应急小组领导,由医院应急领导小组组织协调恢复工作。
二类故障——由系统管理人员上报信息中心主任,由信息中心集中解决。三类故障——由系统管理员单独解决,并详细登记维护情况。
(三)发生网络整体故障时的首要工作
1、当信息中心一旦确定为网络整体故障时,首先是立刻报告应急小组领导,同时组织恢复工作,并充分考虑到特殊情况如节假日、病员流量大、人员外出及医院有重大活动等对故障恢复带来的时间影响。
2、当发现网络整体故障时,各部门根据故障恢复时间的程度将转入手工操作,具体时限明确如下(如病人或病情需要可随时转入手工操作):
(1)30分钟内不能恢复——门诊挂号、住院登记、门诊医生、药房等部门转入手工操作。(2)6小时内不能恢复——住院医生工作站、护士工作站、手术室、医技检查转入手工操作。
(3)24小时以上不能恢复——全院各种业务转入手工操作。
(四)各部门的具体协调安排
1、所有手工操作的统一启动时间须由信息科通知,相关部门严格按照通知时间协调各项工作,在未接到新的指示前不准擅自操作计算机。
2、门诊挂号、收费工作协调
(1)门诊收费处由门诊部主任、财务科负责联系协调,与信息科保持联系,及时反馈沟通最新消息;
(2)当网络系统运行中断超过30分钟时,要通知收款员转入手工收费程序;(3)门诊收款员要建立手工发票使用登记本,对发票使用情况做详细登记;
(4)当系统恢复正常时,由收款员负责对网络运行稳定性进行监测,如不稳定,及时向信息中心反馈情况。
(5)网络恢复后,操作员要及时将中断期间的患者信息输入到计算机;
3、出院结算处的工作协调
(1)由财务科科长总体负责联络协调;
(2)原则上不在住院处、记帐处进行费用补录,以防止出现帐目混乱;
(3)当系统停止运行超过24小时,对普通出院患者,推迟出院结算时间。对急诊出院的患者应根据病历和临床护士工作站记录,进行手工核算,出具手写发票。
(4)在网络停止运行期间,出院患者急需结算时,应由该科护士工作站追查是否还有正在进行的检查项目,并向出院结算处提供详细费用情况后,方可送交结算。
4、医生工作站的协调
(1)医生工作站由医务科组织协调;
(2)病历中处方、医嘱、病历、检验、检查申请单一律采取纸质手写方式;(3)出院带药由主管医生负责掌握经费情况,如出现费用超支时原则上不予带药;(4)对即将出院或有出院倾向的患者,主治医师要在检查申请单上要注明;
5、护士工作站的协调
(1)护士工作站由护理部组织协调;
(2)网络故障期间应详细记录患者的所有费用执行情况;
(3)详细填写每位患者的药品请领单(包括姓名、住院号、费别、药品名称及用量),一式两份,一份用于科室补录医嘱,另一份送药房作为领药凭证。
(4)接到信息科通知恢复运行时间,按要求补录纸质信息。
6、医技检查工作协调
(1)医技工作站由医务科组织协调;
(2)网络故障期间HIS、LIS等信息系统转入手工方式;
(3)在网络停运期间应详细留取、整理检查申请单底联;
(4)网络恢复后根据手工检查单登记,通过手工记价补录患者费用。(注意与收费处、临床科室联系沟通)
(5)对即将出院或有出院倾向的患者,检查科室应及时通知科室或住院处沟通费用情况。
7、药房工作协调
(1)药房工作站由医务科组织协调;
(2)严格按照信息中心通知的时间及要求进行操作;(3)准备好纸质药品价格表,以便手工划价,并及时更新。
(3)网络故障时,门诊根据医生的手工处方划价、发药;住院根据临床科室提供的药品请领单发药;
(4)网络恢复时对门诊手工处方统一交收费处进行补录,对住院临床科补录的药品医嘱进行发药并确认;同时与发药时药品处方、请领单内容详细核对,如发现内容不符,须详细追查;
(5)网络恢复后对出院带药等其他纸质处方及时进行确认;
各工作站接到重新运行通知时,需重新启动计算机,整体网络故障的工程恢复工作,由信息中心严格按照服务器数据管理要求进行恢复工作。
(五)应急数据恢复工作规定
1、当服务器确认出现故障时,由网络管理员按《数据备份恢复方案》进行系统恢复。
2、网络管理员由信息科主任指定专人负责恢复。当人员变动时应有交接手续。
3、当网络线路不通时,网络管理员应立即到场进行维护,当光纤损坏时应立即使用备用光纤进行恢复,交换机出现故障时,应使用备用交换机。
4、对每次的恢复细节应做好详细记录。
5、平时应定期对全系统备份数据要进行模拟恢复一次,以检查数据的可用性。
(六)网络服务器故障应急处理规程
网络服务器故障是因硬件或软件原因致使医院信息管理系统运行停止,一旦发生故障,按下列规程处理。
1、信息科应设专人管理,监控网络运行。发现问题,在及时处理的同时迅速向科室领导汇报。故障排除后,应完成故障报告,在技术讨论会上汇报。
2、遇到较大故障,信息中心工作人员应迅速集合,集体攻关。具体分为3个组做以下工作:
(1)故障检修组:集中系统管理员继续分析故障、查找原因、修复系统。
(2)技术联络组:迅速与软、硬件供应商取得联系,采取有效手段获得技术支持。(3)院内协调组:通知全院各科室故障情况,并到关键科室协助数据保存。
3、全院各系统使用科室制定相应的系统故障数据保护措施,并建立数据抢录小组,发现停机,应保存断点,保护原始数据,断点前后表单分开存放。
4、在停机期间,相关科室应组织数据抢录小组在岗待命,一旦系统恢复,当日应立即完成对重要数据的录入,第二天完成全部数据补录。
5、故障排除后,信息中心工作技术组应按制定方案分片包干,协助重要科室进行数据补录工作。
6、故障排除后2天内,信息科应组织技术研讨会,分析故障原因,制定预防措施,完成故障排除报告院领导
六、应急预案落实措施
(一)平时网络与信息安全的防护
1、组织管理措施:应急组织机构要进行层层把关,层层落实,对组织机构中的人员及联系方式,要做到及时更新,并进行定期的安全知识培训。
2、技术保障:一方面进行网络设备的安全加固,例如增加防火墙、入侵监测设备等,对已知的系统漏洞及时安装补丁程序,另一方面要进行技术储备,对内部进行人员定期培训,同时采取通过向专业网络安全公司购买安全服务的方式,加强处理紧急情况的能力和效率。
3、在网络工程建设和规划方面,要切实加强网络安全方面考虑,设计时要考虑设备的冗余备份,信息存储的异地备份等。
检验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