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树栽培学论文(精选6篇)
果树栽培学论文 第1篇
浅谈常绿果树杨梅
学生:xx 摘要:杨梅亚热带常绿果树,产海南岛,台湾有其变种恒春杨梅。杨梅果实富含营养物质,色泽艳立,汁液多,甜酸适口。了解杨梅的生物特性,针对特性进行栽培。
关键字:栽培技术 生理特性 价值
杨梅为我国特产水果之一。发展杨梅生产对开发山区经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扩大对外贸易具有积极意义。其中它的优势有以下几点:
1、是一种淡季上市的水果。
2、营养价值高。色泽艳丽,汁液多,甜酸适口。
3、用途广。果实除鲜食外,还可加工制成蜜饯、罐头、果汁、果酱、果干、果酒等。
4、适应性强。树性强健,耐寒耐旱,适应性广,栽培容易。
5、树冠整齐,姿态优美,是绿化造林、美化环境的良好树种。
一、生长特性
树性:杨梅为雌雄异株果树,当雌雄株未开花以前尚无法肉眼识别,使用化学药剂可初步区分♀♂株。进入结果期后,雄株高大,枝叶茂密,雌株较矮小,枝叶稀疏,叶形雌株比雄株大,树冠多呈自然开心形,层性明显。依据性别变化特征,暂将栽培的杨梅分作以下四个类型:雌株:植株上只有雌花,无雄花;雄株:植株上只有雄花,无雌花;雌性为主的两性株;雄性为主的两性株。
根系:根系较浅,主根不明显,细根发达,大部分根系分布在5~60cm的土层内,尤以5~30cm最为集中,少数深达1米以上。根的水平分布约大于树冠1~2倍。杨梅具灰黄色肉质菌根,呈瘤状突起。杨梅树供给放线菌碳水化合物,同时从菌类中获得有机氮化物。杨梅能在荒山瘠地生长结果良好,就是因为固氮菌和杨梅根系共生的结果。根深叶茂。根域限制栽培是近几年实行的新型栽培技术,将果树种植在不织布栽植袋内,通过控制根系生长,达到缓和枝梢生长的目的。
芽:一般为单芽,通常除顶芽和其附近4~5个芽抽生枝梢外,其下部的芽处于潜伏状态,称隐芽。隐芽寿命长,刺激后能随时抽发,因此杨梅树冠易更新复壮,寿命长。杨梅枝上的顶芽为叶芽,着生花芽之节无叶芽。花芽圆形,较长较大;叶芽比较瘦小,萌动比花芽迟20佘天,萌芽后约15天展叶,同一植株,萌芽展叶比较整齐。
叶:杨梅叶片常互生,多簇生于枝端。幼叶展开后,转入生长阶段,叶片的大小与枝条类型有关:一般春叶>夏叶>秋叶;着生在徒长枝上的叶较大,着生于纤细枝上的叶则短小而较宽,普通营养枝上的叶形变化小。着生在幼树的叶的边缘锯齿较多,正常情况下,抽生春梢以后,即行自然落叶,春梢发生前的落叶,往往是由于病虫害或旱涝等原因引起的不正常落叶。叶片的颜色、大小及养分含量等,明显地反映出树体营养状况是否正常。因此,进行叶分析可以作为指导科学施肥的依据。
枝条:枝条互生,节间短,雌株比雄株更短,分枝呈现伞状,质脆易断。有徒长枝、普通营养枝、结果枝、雄花枝
二、生长规律
杨梅一年可抽3次梢。春梢:4月份抽生,着生于先年的春梢或夏梢上;占全年抽梢量的70%,长约9.5~20.5cm;夏梢:6~7月抽生于当年的春梢和采果后的结果枝上,少数在上年生枝上抽生。平均长约7cm。秋梢:8月份抽生,大都从当年生春梢或夏梢上抽生,秋梢细短。经过花芽分化,开花,坐果与果实发育进行结果。
三、对外界环境条件的要求
影响杨梅生长发育的自然因素很多,气温、水分、土壤是其生长发育必不可少的基本条件,称生存条件;而海拔高度、地势、坡向、坡度等也对杨梅的生长发育有很大影响,称辅助条件。
温度:杨梅是较耐寒的常绿果树,适宜于年均温15~21℃,绝对最低温度不低于-13℃的温度条件下生长,当冬季出现最低气温-9℃连续3天以上就会使树体受冻,造成大幅度减产。
水分:杨梅为喜湿耐荫的果树,栽培地点水分充足,气候湿润时,则树体生长健壮,寿命长,结实多,果实大而味甜汁多。会出现枯萎,所以需适时补充土壤水分。
土壤:要求土壤松软,排水良好,含有石砾,pH4~6的砂质红壤和黄壤。因此,凡狼蕨、杜鹃、松、杉等植物生长良好的地方,最适于栽植杨梅。又因杨梅与菌根共生,故在比较瘠薄、排水良好的山坡地反而比平坦沃地生长结果更好,而生长在平坦沃地的植株往往会引起树体徒长,容易落花落果。地形、方位、风:山地起伏小的地方杨梅自然分布较多,陡峭山坡地很少分布。栽培中为了方便管理,一般栽植在坡度为5~30度之间的山坡地上。坡向与杨梅品质关系密切:阴山(北坡)杨梅柔软多汁,风味佳良;向阳地(南坡)杨梅果实肉粒尖而质硬,汁液少。
社会条件 :杨梅果实是无果皮的浆果,且果实采收期恰逢高温高湿,不耐贮藏。因此,发展杨梅时,最好在人口集中、靠近城市、交通便利的地方建立果园。实践证明杨梅是山区红、黄壤水土保持的先锋树种,且作为山地的防火林带树特佳。
总之,环境对杨梅生长发育影响大小,与各生态因子综合作用有关,各因子相互也不能代替。不同品种所需生态条件有所不同。我们要研究自然条件,抓住主要因子,制定相应技术措施,创造最适于杨梅的生态环境,以争取杨梅早产、丰产、稳产、优质。
四、栽培技术
苗木培育:繁殖方法。实生:大部分实生树所结果实品质低劣;嫁接:保持优良种性,经济效益高;压条、扦插:繁殖系数低,根系不及嫁接苗发达,仍不能在生产上大量应用。
(一)嫁接育苗
应注意:
1、忌连作:选择没有种过杨梅的地段或没栽种过龙柏、水杉、柑橘、松树、桃、槭树的园地,否则杨梅植株生长矮小,枝干细弱,树冠大小还不及轮作地上栽培的植株的50%。适宜的前作植物有水稻、蔬菜以及各种豆科作物。
2、砧木种子的处理。
3、播种与移栽。
4、嫁接,杨梅的嫁接方法,小砧木多采用切接;大砧木就地嫁接(已定植,不再移栽)时,除切接
外,还可用劈接、皮下接和嵌合芽接等。砧木多为共砧(同种或同品种间的嫁接)接穗:选用1~2年生枝。嫁接时期:主要在2/上~3/下,以早接为宜(过迟树液流动,伤流冲动伤口,使细胞窒息,影响愈伤组织形成)。为减少根部树液上升,抑制伤流,各地积累了丰富经验,处理方法有以下几种:(1)就地嫁接后,切断部分根系;(2)嫁接前掘取砧木,剪去部分主、侧根,在室内嫁接或定植后再嫁接;(3)砧木环割,嫁接口以下5~6cm处进行交叉环割,每轮环割保苗30%皮层。(4)大砧木就地嫁接时,留一枝不接,使树液引向这一枝条,嫁接成活后,次年即可除去或在其上再行嫁接。(5)提早砧木剪顶,嫁接前15天或在冬剪时剪去砧木上部。
(二)栽植
栽植前先修筑好梯田,做好水土保持工程。栽植距离一般为4×5米,亩栽40株左右。栽植时期:以春季萌芽前或春梢停止生长时比较适宜。栽植时应注意配置雄株,由于雄株花粉多,且随风飞扬,只需配置雌株的1%~2%即可,如产地有野生杨梅可保留作授粉树。
栽植时挖定植沟或定植穴,宽1~1.2m,深0.7~0.8m,表、底土分开堆放;每个定植穴内用垃圾35-40kg或堆肥50kg或家禽粪便25~30kg或饼肥3~4kg,再加磷酸钙1kg。有机肥不足时,土壤改良的效果甚微。
杨梅采用根域限制的栽培方式,可矮化树冠,提高栽植密度,管理方便,增加抗风能力,减少落果损失,疏花疏果、采收方便,达到优质大果
(三)、土壤管理和改良
果园土壤管理是调节和改良土壤条件的重要环节。其目的是提高土壤肥力,改良土壤结构,加重深层土壤熟化,进一步控制水土流失,更有利于杨梅的生长和结果。
合理间作:在杨梅幼树种植以后到进入盛果期以前,树冠及根系的分布范围较小,可以利用株、行间空隙地间作其他作物。应注意所栽培的作物不能离主干太近,一般以树盘滴水线为度。否则会影响杨梅生长。
(四)施肥 需肥量:根据对杨梅果实的分析,每吨果实需N1.4kg,P2O5 0.05kg,钾1.5kg,钙0.05kg,镁0.16kg,加之茎叶的生长需要更多的各种营养元素。不同树龄的杨梅对氮、磷、钾的要求有差异,幼龄树为扩大树冠,每亩施用N、P、K的比值以1.0:0.5:1.0较为适当;进入结果期后以0.5:0.5:1较为适宜。
施肥时期和种类:根据根系生长动态和地上部发育规律
(1)基肥:9~10月份施入土壤。施下肥料经分解以后,即可作为10月份根系生长的养分,使根系强壮发达,到第二年春梢生长时,根部可以吸收充足的水分和无机盐供开花,有利于春梢生长和幼果膨大。种类:禽畜粪便、堆肥、饼肥、草皮泥、肥土和垃圾,厩肥25~30kg/株或堆肥40~45kg/株或草皮泥,肥土1000~2000kg或饼肥(菜饼或豆饼)3.5~5kg/株。
(2)萌芽肥:3月份在叶芽萌动前,施一次速效性追肥,如尿素或肥田粉。小年树或常年基肥较足时,可以不必再施。
(3)壮果、促花芽分化肥:6月底~7月初。作用:由于春、夏两次梢生长和开花结果,消耗了大量养料,接着便是杨梅花芽分化和发育期,这次追肥,对补充养分消耗,抵抗干旱,满足花芽分化所需的营养起着重要作用。肥料种类:以有机肥、草木灰、人粪尿为主,可适量施用硫酸铵、硝酸铵、硫酸钾、氯化钾、过磷酸钙等。用量:盛果期树:每株用(NH4)2SO4或NH4NO30.5~
1kg或尿素0.5kg,再加上K2SO4或钾2.5~3kg或草木灰10~15kg。过磷酸钙可以隔年施一次,每次用量1kg/株左右。幼年树:每株用量按上述各种肥料减半。
根据果农的经验及调查观察:认为杨梅不宜单独施用磷肥,单施磷肥,坐果率虽然提高,但果形变小而不端正,品质降低。
年施肥量:根据养分年吸收量、天然供给量、根瘤年固氮量和肥料利用率推算,18株/666.7㎡东魁杨梅的年间施肥量:未结果幼年树N 3.5kg,P2O5O.9kg,K2O 3.0kg,施肥比例为100:25:86; 成年结果树N9.2~10.6kg,P2O52.3kg,K2O 12.3kg,施肥比例为100:21~25:116~125。
施肥方法:依据树龄大小等特性,杨梅常采用下列几种施肥方法(1)盘状施肥:幼年园较适宜,深20~30cm。
(2)环状施肥:适于大树,按树冠大小挖环状沟,沟的深度随肥料种类而定,有机肥宜深,化肥稍浅。(3)穴状施肥
(4)放射状施肥:以主干为中心,与树冠周围的切线垂直,挖5~7条放射状沟,沟长70~80cm,宽30~40cm,深30cm,靠近主干处宜浅,离主干处远则逐渐加深。
培土:山地杨梅园由于土壤经常冲刷,根系容易暴露土外。培土可以保护根系,增加根系的伸展和吸收范围。培土一般就地取材,最适用的是山地表土、草皮泥,也有用塘泥等,每株250~500kg。
五、果实的采收与贮藏
成熟期正值梅雨季节,果成熟后极易腐烂和落果,同时成熟期很短。采收应注意的事项:
1、采收:杨梅果因品种、产地不同,成熟期也不同,采收时间也不一致,采收时应随熟随采,防止果熟过度,造成落果或腐烂,影响产量;轻拿轻放,采收前先剪去指甲;宜在晴天傍晚或清晨采收。
2、贮藏:杨梅果实采收后,在常温下一般保鲜2~4天;在0~0.5℃,湿度85%~90%的条件下,可保鲜7~15天。
3、加工:采收的果实可及时送加工厂,一是冷藏处理,在-18℃冷库中可保鲜6个月,二是加工成杨梅罐头、杨梅蜜汁、蜜饯、杨梅干、杨梅酒等。总结:到目前为止,杨梅栽培上还存在很多问题,我们应:加强宏观指导,因地制宜,全面规划,根据杨梅的生长特点,在交通方便的适宜生态区、加工工业发达的地方,集中建立商品基地,其它地方可分散种植以满足鲜果市场的需要;根据鲜食和加工的需要,确定主栽品种,合理安排早、晚熟品种;加强栽培技术的规范化研究,尤其是开展矮化密植的栽培研究;杨梅是多汁桨果,极不耐贮,要特别加强对运输、贮藏保鲜、销售和加工工艺以及产、供、销一条龙的研究。发掘现有杨梅种质资源,加强杨梅新品种的选育;加快深加工研究,开发杨梅药用产品; 利用杨梅共生固氮特性,大力发展杨梅生态经济林。
参考文献:《园艺学实践》 《果树栽培学》
果树栽培学论文 第2篇
2、矮化中间砧:将具有爱华特点的砧木枝条用作中间砧,利用基砧根系发达,固地性、抗性、适应性强的特点,已达到爱华树冠的目的3、成枝力:萌发的芽抽生成枝的能力
4、果实发育天数:指果树从盛花期到采收期这段时间
5、计划密植(加密栽植):在永久行或永久株之间再增加临时行或临时株的栽培模式
二、1、苹果主要砧木:山定子、海棠果、西府海棠、湖北海棠(毛山定子、河南海棠)
2、我国梨树主要种类有:沙梨、秋子梨、白梨、西洋梨、新疆梨
3、草莓的茎可分为:新茎、根状茎、匍匐茎
4、桃的果实发育可分为:幼果膨大期、硬核期、果实迅速生长与成熟期
5、普通桃的四个变种:蟠桃、油桃、寿星桃、碧桃
6、葡萄的芽可分为:冬芽、夏芽
7、确实苹果负载量的方法:叶果比法、枝果比法、间距法、干周法
8、果实成熟度可分为:可采成熟度、生理成熟度、食用成熟度
三、1、落叶果树有明显的生长期和休眠期(对)
2、初期结果树的果实品质完全显示出该品种应有的特性(错)
3、葡萄品种梅鹿辄是鲜食品种(错)
4、梨树花芽开花顺序为中心花先开,边花后开(错)
5、桃果实生长曲线为单“S”形(错)
四、1、简述苹果整形修剪的目的?A、培养所需要的树体结构(若不修剪,树体过大,树叶过多,枝条紊乱)b促使结果与生长趋于平衡,年年丰产,稳产c保证树体通风透光d提高果实产量和品质e降低病虫害的发病率f合理整形修剪是丰产、稳产、优质的基本保证
2.日韩梨的网架栽培特点:(与传统直立栽培相比):a、主枝一直保持旺盛的顶端生长优势,主枝程度上下均一致,这样可使树体内养分,水分从根部到主枝顶端的输导畅通,使树冠与侧生结果枝的培养不发生矛盾b、骨干枝层次清楚,主、侧枝程度比合理(7:3),这样使树体内的养分、水分能在主侧枝间,上下位的侧枝间,各种枝条间合理分配c、有利于结果枝,发育枝的培养和及时更新d、田间操作方便,提高工作效率
3、桃树的生长结果习性及适宜的树形结构:自然开心型、主干型、丫字型。
生长结果习性:A枝:分为生长枝和结果枝,生长枝包括发育枝、徒长枝、单芽枝;结果枝分为徒长性果枝、长果枝、中果枝和花束状果枝B芽:分为叶芽、花芽、潜伏芽C花芽分化与开花坐果:桃树花芽分化的时间在6月下旬枝8月中旬,是自花结实异花授粉植物D果实发育:1果实为真果2有明显的外、中、内三层果皮;中果皮为食用部分,内果皮木质化,成为坚硬的核3果实生长为双S图形,2个迅速生长期,其间一个缓慢生长期(硬核期)E对环境条件的要求:1温度:南方品种群年均温在12摄氏度,夏季25摄氏度,冬季零下2摄氏度以下,750h以上,才完成休眠2光:桃特喜光,光照不足,枝梢延长,花芽分化少,质量差,易落花落果3土壤:土壤不易粘重,喜沙质壤土,怕涝,忌积水,土壤中水分过多
4、东方梨和西方梨的区别:A果实外观形态不同(西方梨呈葫芦形,东方梨呈圆形)B果实生理成熟后果肉硬度的不同C植物形态的不同(植株叶片有差别),枝条颜色不同(东方梨:黄褐色,灰褐色,粗,密。西方梨:紫褐色,青褐色,红褐色,疏)D结果习性的不同(亚洲梨从短果枝腋花芽结果,西方梨开始结果时,从中长枝的顶花芽结果)E食用方法不同(亚洲果实不需要后熟即可食用,欧洲梨需后熟方可食用)
五、根据你的学习体会,谈一谈我国苹果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发展
问题:1生产布局和品种结构不完善2良种苗木繁育体系不健全3栽培管理因素制约了产业发展水平4科技支持力度不够5产业链有待进一步完善,采收、贮藏、运输、销售一条龙体系还未普及6国内外市场竞争压力大7苹果产业化程度较低,采后环节薄弱
《果树栽培学》教学效果初探 第3篇
一、研究了解学生,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传统的教学模式中, 学生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 课堂上以教师主讲, 学生被动接受为主。然而, 作为当代教师, 应意识到教师的角色其实是多重的, 进入课堂之初研究、了解学生, 知道学生的具体情况、实际水平、学习状态及需求, 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安排合理的教学内容, 采用多种方式, 有目标、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学, 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激发了学生专业兴趣, 同时建立了良好师生关系、促进了师生互动交流。根据多数学生是内蒙古生源, 和内蒙古地区果树实际生产情况, 在安排果树栽培课的教学重点时, 从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水平和需求出发, 对内蒙古主栽果树和有特色的果树等重点内容进行归纳总结, 对重点内容反复进行讲解、强调, 实践证明, 在对学生进行研究、了解后再进行教学效果较好, 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的, 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对学习内容理解巩固较扎实。
二、明确教学目标, 合理组织教学内容
在研究了解学生的基础上, 明确教学目标, 合理组织教学内容是顺利完成教学任务的前提。在教学中, 明确教学目标为:使学生掌握果树生长发育等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栽培技术, 学会结合当地生产实际, 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术解决生产上存在的问题。
组织教学内容时以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主, 不断吸收果树生产、科研等方面的新技术充实教学内容。注重立足本地区, 讲授内容偏重于本地区主要树种, 增加实践应用内容。如:对于当地主栽果树葡萄、小苹果等及特色果树榛子都做了详尽的介绍, 并结合果树春季修剪和葡萄秋季修剪及埋土防寒等实践操作, 保证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提高了动手操作能力。由于教学内容与当地生产结合紧密, 又有动手操作, 所以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果树栽培学的主动性, 提高了教学效果。
三、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在教学过程中, 改变传统的单靠粉笔教学的课堂模式, 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和先进教育手段, 使许多难以理解的专业知识能够形象化、图片化、直观化, 增强了学生的感性认识, 使学生在单位时间内获得和掌握尽可能多的专业知识, 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为此, 我们从果树生产一线收集大量的教学素材和教学图片, 制作了信息量十分丰富的多媒体课件, 实行多媒体教学。多媒体教学尽量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使课堂讲授的内容真实、生动、直观,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讲解修剪原理和技术时, 教师制作了修剪过程的动画, 并与田间的实物图片相结合, 将复杂的修剪原理和技术形象化、直观化, 促进了学生对修剪原理和技术的理解和掌握, 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从而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运用讨论式教学, 在教学中注意挖掘教材, 设置疑点问题, 引导学生抓住焦点问题进行讨论。讨论式教学能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 也能够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通过对比、总结, 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归纳总结和独立思考的能力。总之, 在教学过程中要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 注重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加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引导学生独立思考,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实践证明, 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能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朝着更好的方向努力, 明显提高了教学效果。
四、强化实践教学, 注重应用能力的培养与训练
果树栽培学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应用性和灵活性等特点。强化实践教学对培养适应21世纪社会要求的应用型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于果树栽培学来说, 现代化教育手段取代不了实地操作训练。不会做、不熟练永远是实践性教学要解决的问题, 因而本课程内容体系强化了实践教学。在实践教学中依据园艺植物生长发育规律, 按季节安排教学实习, 并增加了综合性实验的比例。实验教学采取室内与室外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室内主要以园艺产品的实物为素材, 对果树各器官进行解剖, 了解其构造以及各器官间的相互关系。室外主要以现场教学为主, 重在对果树生长发育规律的观察研究, 如茎、枝、芽特点、开花结实习性、物候期等, 教师在现场讲解, 学生再分组观察记载。
教学实习主要是强化果树专业技能的训练。教学实习采取校内基地实习和校外实习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校内基地实习强调实际操作和技能训练。实际操作就是让学生参与果树栽培管理生产的各个环节的操作。技能训练主要是强化嫁接、修剪等专业基本技能的训练。嫁接、修剪等技术不是操作几次就可以掌握的, 需要多练习, 教师应现场指导, 现场考核, 要求人人过关;校外实习部分主要是选择有代表性的、管理水平高的果园, 结合单位生产实际, 进行相关的观察、记载、操作和管理,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果树生产一线的实际问题, 开阔学生的视野, 掌握果树生产前沿的新技术、新设施以及企业的现代化的经营管理理念。教学实习重在培养学生在果树生产实际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 从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总之, 教学中教师起着主导的作用。教师是教学工作的组织者和实施者, 教学的方向、内容、方式方法、进程结果等都是由教师的教学决定的。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方法以及学业成绩, 也都受到教师教学的影响。在果树栽培学教学中, 把重点放在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主动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利用信息资源能力上, 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 使学生在教学中起到真正的主体作用。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学效果, 从而提高了专业技术人才培养质量。
摘要:果树栽培学是一门以现代生物学理论为基础的综合性应用技术科学。教学过程中, 做到研究了解学生,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明确教学目标, 合理组织教学内容;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强化实践教学, 注重应用能力的培养与训练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 培养适应21世纪社会要求的应用型人才。
关键词:果树栽培,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于泽源果树栽培.高等教育出版, 2005.
[2]教育学考试大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3]刘春生, 徐长发.职业教育学.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2.
果树栽培学论文 第4篇
關键词:果树栽培学 提高 教学效率
《果树栽培学》是中等职业学校农学类种植专业课。它是一门以现代生物学理论为基础的综合性应用技术学科。经过这门课的学习,主要使学生了解果树生产概况,掌握果树生长发育的基本规律,掌握果树栽培方面的实际知识和栽培技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必须做到了解学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明确教学目标,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我觉得要提高教学效率,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加强专业思想教育
大多数学缺乏对职业高中教育的正确认识,认为读职业高中没有出路,是无奈之举。尤其是农学专业,更是觉得没有前途,所以学习起来没有动力,整天提不起精神学习。所以,要提高教学效果,在教学中,教师要留意用理想教育的方法引导学生接触乡村,开展实践。我在教学过程中经常将一些有关农业的新闻内容穿插在讲课过程中。如讲到育种目标时,正好前几天在新闻中提到今后新品种要具备“高产、优质、安全、生态、广适”的特点,我将这些内容讲给学生听,立刻引起了学生的兴趣,提高了学生专业面以及学习专业的兴趣。
同时,教师应就农学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方向及前景跟学生进行交流,逐步改变了学生原来的学农就是种地,农学就是和黄土地打交道的传统观念,让学生认识到现在农学类专业所呈现出的蓬勃上升之势,从而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对本专业的热爱,增强了学习本专业的热情。
二、激发学生对《果树栽培学》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有了兴趣,才能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学生一旦对一门专业课感兴趣,就会愉快、主动地去学习。这对学生学习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知识,提高教学质量和培养实际操作动手能力都有重要作用。因此,要想让学生学好《果树栽培学》这门课,首先要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特别注意教学内容的新奇性、兴趣性和教学言语的艺术性。例如,我结合教材论述学习果树栽培的重要性,在教学内容上引用当今国内外栽培技术的最新成果,经过对一些自己所见所闻的事例进行分析和诱导,很好地激发了学生对果树栽培的兴趣。另外,在教学过程中,我不受课本章节的束缚,灵活处理,把果树生产季节和教学内容联系起来,把学生比较感兴趣的实践性强的内容与实际生产结合起来,既培养了学生动手能力,又激发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学习兴趣。
三、充分利用现代技术改进教学方法
好的教学方法,可以使课堂教学生动,使学生更易了解和把握知识。传统的“黑板+粉笔”的教学形式已不能完全适应现代教学的需求,单纯的“说教式”教学方法很难提高教学质量。尤其对于《果树栽培学》这一类的专业课,学生平时就对果树这些实物见得较少,对其细节的变化更是一无所知,单靠讲解根本想象不出来。所以,要提高教学效果就需要充分运用直观教学、实物教学和演示教学等各种手段,发挥多媒体教学在现代化教学中的作用。多媒体具有处理文字、图形、图像、视频等综合能力,集中了幻灯、投影、录像等教学媒体的优点,非常适合“果树栽培学”课程的特点。尤其是针对一些抽象的教学内容,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既直观又生动,学生很容易接受,也便于教师的讲解,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另外,在多媒体课件中链接一定长度的影像资料,可以增加了教学内容的直观生动性,使学生在观赏中掌握了知识,增强了学生的感性认识。
四、注重实验和实习教学
《果树栽培学》是实践性极强的学科,学生要学好这门课,就必须加强实习操作。学生在实习动手过程中,就会发现自己的知识不足,对问题理解得不深,因而进一步促使他们去学习去探索。所以,加强实习操作,是发展学生思维和动手能力,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如在课堂上讲解果树嫁接成活原理和影响嫁接成活因素等基础理论后,但若没有实践嫁接技能训练,学生是不能够实际掌握这个技术的。我在教学中非常注重实践教学环节,并将实践教学内容分成两方面:第一是实验教学方面,主要是以果树实物为素材,对果树各器官进行解剖,主要观察根、茎、枝、芽的特点、开花结实习性、物候期等,研究果树的生长发育规律。第二是实习实训教学方面,即利用校内果园作实习基地,目的是让学生参与果树栽培管理生产的各个环节,强化嫁接、修剪等专业基本技能的训练。另外,充分利用学校“送教下乡”活动,组织学生深入生产一线,让学生参与家庭果园的管理。到社会为果农服务,既让学生体会了果树生产栽培广阔的前景,又让学生加深了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培养增强了动手能力。
五、组织开展课外兴趣小组活动
在进行课堂教学的同时,为提高学生兴趣和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组织成立各种课外活动小组。比如,为了了解常见果树当前种植品种,成立了果树品种调查组,通过学生亲自去走访调查,既学到了知识又丰富了学生的课外活动。此外,结合学校的活动,开展专业技能竞赛和果树栽培技术知识讲座等,不但提高了学生的技术,而且拓展了学生视野。
以上是我在近几年教学过程中总结的几点看法。但教无定法,还需要在教与学的实际中不断探索和分析总结,进而提高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孙海英.也谈《果树栽培学》的教学.神州,2011(2X).
[2] 高玉刚,金永玲. 果树栽培学实践教学改革初探.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1(3).
[3] 邹元.在《果树栽培学》教学过程如何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4] 宫德印,高全国. 电视录像在果树栽培实验教学中的作用.实验技术与管理,2000(5)
[5] 张小红,霍书新,冯莎莎. 《果树栽培学》教学改革探讨.学周刊:C,2012(1).
果树栽培学作业1 第5篇
一、填空题
1、果树是以生产可生食的()或()为主的或用其植株作()的木本藤本,或多年生草本植物。
2、果树年周期生长中存在()生长和()生长两种类型的生长。
3、我国主要果树有()、()、()、()、()等五大类。
4、当前生产上应用的主要苹果品种有()、()。较新的品种有()()、()等,乔化砧木主要有()、()。
5、苹果枝按功能分为()枝、()枝、()枝、()枝。
6、苹果芽按性质分为()芽和()芽。
7、苹果花芽分化分为()分化、()分化和()分化三个时期。
8、苹果生产上主要应用和有发展前途的树形有()、()、()()四种。
9、幼树期修剪的主要任务为()、()。
10、苹果、梨的施肥分为()和()二种。
11、梨的种类很多,栽培上主要品种系统有()、()、()()四种。
12、梨树根系顶端优势强()根生长快,()根生长少而弱。
13、苹果、梨深翻方式有()、()、()三种。
14、梨树一般以()枝结果为主,()结果较差。
15、果园土壤含水量以田间持水量()为宜。
二、选择题:
1、果树为多年生植物故对土壤管理要求()。
A、较低
B、较高
C、无特殊要求
D、与其他作物相同
2、果树通常采用()繁殖。
A、种子
B、扦插
C、压条
D、嫁接
3、苹果主要结果枝为()。
A、短果枝
B、中果枝
C、长果枝
D叶丛枝
4、一般萌芽力强的品种比萌芽力弱的品种结果()。A、早
B、晚
C、相同
D、无关系
5、苹果、梨多数品种为()。
A、百花结实
B、百花不实
C、单性结实
D、无要求
6、苹果可实部分是由花器的()发育而成的。A、花萼
B、子房
C、花柱
D、胚珠
7、苹果小叶病是缺()元素引起的。
A、Fe.B、Zn
C、B
D、Ca
8、盛果期树的修剪应以()为主。
A、保持树
B、保持树体生长势
C、保持高产、稳产
D追求最高产量
9、对大年树应()。
A、保花保果
B、促发育枝
C、促进花芽分化
D、多栽少甩
10、苹果大型果的叶果比为()。
A、60—80:1
B、40—60:1
C、40—20:1
D、越小越好
11、苹果梨施肥的最佳时期为()。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12、梨花先开放的为()。
A、边花
B、中心花
C、同时开
D、无规律
14、果园间作物可以是()。
A、高杆作物
B、矮杆作物
C、均可
D、不可间作
15、梨树花序为()。
A、伞形总状花序
B、伞花序
C、穗状花序
D、头状花序
三、名词
1、穴贮肥水
2、疏花疏果
3、矮化砧木
4、花芽分化
5、芽的异质性
6、顶端优势
7、整形
8、结果枝
9、授粉授精
10、根外追肥
11、短截
12、一年生枝
13、叶面积指数
14、三套枝
15、坐果
四、问答题
1、我国果树生产存在的问题?
2、我国果树的发展趋势?
3、苹果、梨芽分类?
4、枝条类型
5、苹果花芽分化过程?
6、苹果、梨修剪方法?
7、如何提高果实品质?
8、促使苹果、梨早期丰产的主要措施?
9、如何促进果实高品化?
10、针对中国即将加入WTO,果树产业的发展方向与对策?
果树栽培作业2
一、名词解释:
1、冬芽
2、夏芽
3、副梢
4、卷须
5、伤流
6、篱架
7、棚架
8、棚篱架
9、柱式架
10、催芽期
11、花束状果枝
12、徒长性果枝
13、单枝更新
14、双枝更新
15、多主枝自然开心形
二、填空:
1、按地理分布和生态特点,可将葡萄归纳为三个种群()()()。
2、葡萄花有三种类型,即()、()和()。
3、葡萄按成熟期分有()品种、()品种和()品种。
4、葡萄的根系类型分为()、()、()。
5、葡萄新梢由()、()、()、()、()()、()。6、葡萄果穗由()、()、()、()、()组成。
7、篱架可分为()、()、()。8、桃的种类有()、()、()、()和()。9、桃树芽有()和(),()是独花芽。
10、桃枝分为()和()生长枝按长短分()、()和()。果枝据长短分为()、()、()、()()。
11、在地下水位较高的地方,桃树易发生()病和()病。
12、杏树的芽有()和()之分。
13、杏单花芽与复花芽着生点位的高低和数量与()有关。14、杏幼树期修剪应掌握的原则为()、()、()、()15、杏的四次灌水期分别为()、()、()、()。
三、判断题
1、欧亚种群分为东方品种群、西欧品种群、黑海品种群。()2、山葡萄属于北美种群。()
3、葡萄苗主要用扦插繁殖,其根系一般为气生根。()4、葡萄主干是指自地面起到第一次分枝处的一段茎。()5、葡萄新梢有主梢和副梢之分,主档由副芽萌发而成。()6、葡萄新梢不形成顶芽,只要气温高于100C,可一直持续生长到晚秋。()
7、葡萄的夏天芽,又称裸芽,不带鳞片,着生于冬芽一边,当年即可萌发。()
8、葡萄的花序和卷须不是同源器官,但都是茎的变态。()9、葡萄有自花授粉的能力,又可异花授粉,常称为兼性自花授粉。()10葡萄需埋土防寒的地区,应随落叶随修剪。()
11、桃树成熟时按肉质的特性分为白肉桃、黄肉桃、红肉桃。()12、桃树的花芽的纯花芽,一芽一花腋生,可分为单花芽和复花芽。()13、复花芽多,花芽着生点位高,花芽充实,排列紧凑是丰产性状之一。()
14、杏树的中果枝长度一般为10—40厘米。(15、杏树以中果枝和短果枝结果为主,花束状果枝次之,长果枝结果能力较差()
四、问答题:
1、葡萄落花落果的原因和防止措施? 2、葡萄夏季修剪的主要措施有哪些? 3、葡萄保护地栽培的关键措施有哪些?
果树栽培学自学课程心得 第6篇
果树栽培学自学课程心得
在果树栽培的学习中,我们自学了第一章(我国果树种类及地理分布)、第二章(果树的生命周期和年生长周期)和第四章(生态环境对果树生长发育影响)。我在自习的过程中,基本掌握了章节的主要内容,一下是我对这几个部分知识的认识与收获。我国果树种类及地理分布
这一章主要介绍了我国果树的种类与分布情况、果树的分类依据及方式,并对我国果树带进行了划分。我在这章的学习中收获到以下几点知识。1.1 果树定义
果树主要指能生产人类食用的果实、种子及其衍生物及做砧木的陆生的木本、多年生草本或多年生藤本植物。1.2 目前产量前10的水果
目前全世界产量前10的水果依次为:柑橘、苹果、葡萄、杧果、梨、桃和油桃、菠萝、李和草莓。1.3 我国果树分类
我国主要果树种类资源共47科,98属,280种。其中裸子植物2科,2属,2种。双子叶植物42科,90属,267种。单子叶植物共3科,6属,1种。种类极多,分布较广。
学习这一部分内容时,发现我国果树资源种类极多,很难记忆,不过现在基本能记住主要常见水果的科属,也了解到蔷薇科和芸香科是所有科属中较为重要的科。1.4 果树的分类
果树常以生长特性、形态特性或果实构造为分类依据,可以用植物学方法或园艺学方法加以分类。
1.4.1 果树生物学特性分类
据冬季叶幕特性分落叶果树和常绿果树。据植株形态分乔木、灌木、藤本和草本果树。据果实结构分仁果类、核果类、浆果类、坚果类、聚复果类、荚果类、柑果类和荔果类。1.4.2 根据果树生态适应性分类
根据果树生态适应性可分为寒带果树、温带果树、亚热带果树和热带果树。1.5 我国果树带划分
根据各地自然条件(气温、降水、海拔、维度等)、果树分布实况及参考过去的果树带划分方法,可以吧我国果树分为八个自然分布带:热带常绿果树带、亚热带常绿果树带、云果树栽培学——自学课程心得
贵高原常绿落叶果树混交带、温带落叶果树带、旱温落叶果树带、干旱落叶果树带、耐寒落叶果树带及青藏高原落叶果树带。
自学本部分内容时,了解了8个划分带,也记住了各个带在我国领域中的分布,及各果树带中的主要水果种类。果树的生命周期和年生长周期
2.1 生命周期的意义
生命周期指种子植物在其个体发育过程中,经历的萌芽、生长、结实、衰老和死亡这一过程,这一过程包含了全部的生命活动。
实生果树个体发育的生命周期包括两个明显不同的发育阶段,即幼年(童期)阶段和成年阶段。当果树从幼年阶段进入成年阶段时,果树实现质的飞跃和改变,成为阶段转化。
了解果树生命周期,有利于指导缩短幼树期、延长成年期、推迟衰老期和制定栽培技术方案。
2.2 实生树生命周期
实生树是由种子萌发长成的果树个体。实生树个体发育的生命周期划分为幼年阶段、成年阶段和衰老阶段。2.2.1 幼年阶段
(1)概念:幼年阶段也称童期,是指从种子萌发起,经历一定的生长阶段,到具备开花潜能的这段时期。
(2)特点:果树童期特点是生长迅速,树冠和根系离心生长并迅速扩大。光合面积逐渐增大,同化物质逐渐增多。
(3)性成熟过程:树体逐渐具备形成性器官的生理基础和能力并最终实现开花,童期的这一动态过程叫性成熟过程。
(4)形态组织特征:枝条直立生长;具有针刺或针枝,密集而分枝角度大,芽体小,叶片小而薄。木质部发达,以木质纤维为主,导管少,栅栏组织和叶脉不发达。
(5)生理生化特点:童期枝条呼吸强度高,苹果酸和可溶性氮含量高,还原糖、淀粉、蛋白质、果胶物质较少。童期叶片RNA含量低而RNA酶活性强。2.2.2 成年阶段
(1)结果初期:树冠和根系仍快速扩展,叶片同化面积增大。此期部分枝条先端开始形果树栽培学——自学课程心得
成少量花芽,花芽质量差,部分花芽发育不全,坐果率低。
(2)结果盛期:树冠分枝级数增多并达到最大限度,年生长量逐渐稳定。此时期叶果比比较适当,花芽容易形成。正常情况下,生长、结果和花芽形成易达到平衡。
(3)结果后期:地上部分枝条分枝级数渐高,先端枝条及根系开始回枯。产量不稳,大小年结果现象明显。,果实变小、含水量少、含糖较多。2.2.3 衰老期
树势明显衰弱,枝条逐步衰亡,结果量少,树冠更新服装能力显著下降。
2.3 营养繁殖树的生命周期
营养繁殖树是指通过压条、扦插、嫁接、根插等营养器官繁殖法获得的果树植株。营养繁殖树的生命周期和实生树生命周期基本一致,只是童期更短。
2.4 果树的年生长周期
果树随一年中气候而变化的生命活动过程即果树的年生命周期。生态环境对果树生长发育影响
3.1 温度
温度是影响果树分布的主要因素之一,各种果树的地理分布是受温度条件的限制,其中主要是年平均温度、生长期积温和冬季最低温。3.1.1 果树的三基点温度
果树维持生命与生长发育的最低温度、最适温度、最高温度,即称为三基点温度。在最适温度范围内果树表现为生长发育正常。最低温度与最高温度是果树生命活动与生长发育终止时的下限温度与上限温度。该温度范围内表现为生长发育出现异常,受到抑制或完全停止。3.1.2 温度对果树生长发育的影响
温度影响果树的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在果树器官的生长发育讲到影响根系、茎、枝、芽、叶、花、果实生长发育的因素中都有详细的论述,在此就不再重复。3.1.3 温度对果树生理代谢的影响
温度影响果树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蒸腾作用、营养物质的吸收及代谢等生理过程。温度对这些生理代谢的影响因树种和品种而不同。
3.2 光照
光照是果树的生存因素之一,是果树光合作用的能量来源。果树生长发育与产量形成都果树栽培学——自学课程心得
需要来自光合作用形成的有机物质。3.2.1 果园的光照状况
果树对下光和后光的利用不如上光和前光,但可增进树冠下部的生长与果实品质,因此在建园和采取管理措施时不能忽视,对提高产量、增进品质起相当大的作用。3.2.2 果树的需光度(对光的需要程度)
对于不同果树要判断其需光的程度,可根据测定其光补偿点和饱和点高低来进行,光补偿点与光饱和点高的果树较为喜光。反之,一般在较低光照下能达到最大光合作用,而且光补偿点也低,是耐荫树种。3.2.3 果树的受光量
果树的受光量取决于光的辐射强度;树冠形状、大小、结构;叶幕状况:叶面积指数、叶片的向性。
3.2.4 光照对果树生长发育的影响
会对果树光合作用、营养生长、果树生殖生长和光照与品质,光照好着色好(花青素形成多)。
3.3 水分
水是果树生存的重要生态因素也是果树体内的重要成分,足够的含水量使细胞保持膨压状态,以维持正常的生理活动。3.3.1 果树需水量
果树的需水量是指生产单位干物质所消耗的水分的单位数。即果树在生长期或某一物候期所蒸腾消耗的水分总量与同一时期生产的干物质总量的比值。果园的需水量包括土壤的水分蒸发和树体表面的蒸腾耗水之和。3.3.2 水对果树的影响:
水是果树的生存因子;水影响果树的生长发育;水是果树物质吸收、运输和分配的介质或载体;水影响果树的产量和品质。
3.4 土壤
土壤是果树栽培的基础。果树生长发育所需的水分和矿质营养主要都是通过土壤吸收的。土壤的温度、水分、通气性、酸碱度都会影响果树的生长。
3.5 地势
地势对果树的影响是通过海报高度、坡度、坡向等影响光、温、水、气、热在地面上的果树栽培学——自学课程心得
分配,进而影响果树的生长发育,其中以海拔高度对果树的影响最为明显。课程心得
果树栽培学是我们接触的第一门正式的专业课,自知对我们很重要,学的也比较认真吧。也很感谢两位老师对我们的专业讲授与悉心指导。
周老师在上课伊始就让我们写了自己对这门课的希望与要求,感觉这样很好,让我们在开始学习之前就明白了自己想学什么,然后有针对性的去吸取知识。然后值得一提的是我们的“买水果”计划,这个挺有新意的,让同学们主动的去了解水果,并与大家分享。但是相对来说比较占用时间吧。
再说说我们上课的内容吧,两位老师的思路都非常清晰,让我们能比较容得的掌握重点知识。而且都跟我们讲了很多知识点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既让我们记住了知识点,也提前给我们讲授了生产上可能遇到的实际问题。
最后,两位老师跟我们的交流都很多,我们不明白的问题能及时反应给老师,并得到及时的解答。这个也很利于我们对知识的消化与吸收的。谢谢两位老师。教学建议
5.1 对果树栽培学的教学意见
(1)周老师给我们补充的内容比较多,导致PPT信息量较大,希望周老师能精简一下PPT内容,我们做笔记的时候才能很快记录哈。
(2)建议一下周老师在PPT中尽量少设置一些链接,不然内容跳跃我们有时候抓不住思路,不利于我们的知识框架搭建。
(3)建议周老师在绪论部分用的时间压缩一点,前面速度较慢,但后期的速度我们确实有点难于跟进。
5.2 对果树栽培学自学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