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内容
关于剪力墙、柱、梁拆模后混凝土质量缺陷专项处理方案
来源:莲生三十二
作者:开心麻花
2025-09-19
1

关于剪力墙、柱、梁拆模后混凝土质量缺陷专项处理方案(精选5篇)

关于剪力墙、柱、梁拆模后混凝土质量缺陷专项处理方案 第1篇

关于剪力墙、柱、梁拆模后混凝土质量缺陷

专项处理方案

一、适用范围

本施工方案适用于泉州晋江220kV洋埭变电站工程地下室剪力墙交接及生产综合楼1#和2#楼柱交接、楼板反梁、楼梯处部分漏浆导致蜂窝、麻面及较深孔洞,还有部分由于拆模不当至柱、梁边角破损等缺陷整改。

二、编制依据

《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2011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1 《混凝土泵送施工技术规程》JGJ/T 10-2011 《混凝土裂缝修补灌浆材料技术条件》JG/T 333-2011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666-2011 《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质量通病防治工作要求及技术措施》基建质量〔2010〕19号 《国家电网公司基建质量管理规定》国网(基建/2)112-2014 《国家电网公司基建技术管理规定》国网(基建/2)174-2014 《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标准工艺管理办法》国网(基建/3)186-2014 《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安全文明施工标准化管理办法》国网(基建/3)187-2014 《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标准工艺

(一):施工工艺示范手册》(2011版)《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标准工艺

(三):工艺标准库》(2012版)《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标准工艺

(四):典型施工方法》(2012版)工程涉及的主要国家或行业规范、标准、规程、图集、地方标准、法规图集

三、作业流程

采取水泥砂浆或混凝土修补,施工流程为:旧混凝土凿毛→用清水冲洗饱和→支模→水泥砂浆或混凝土修补→养护,具体为:

3.1首先对待修补部位的松散混凝土进行凿除,做到小锤细凿,避免损伤结构钢筋。3.2对凿除部位用毛刷刷干净,并用水冲洗,使其无松动石子及粉尘。

3.3进行支模,要求模板支设牢固,并留设浇筑口和清理口,确保支模时的垃圾能清理干净。清理后及时封堵清理口。

3.4对修补处涂刷一层水泥浆进行界面处理,以使新旧混凝土能结合良好。3.5 采用水泥砂浆或细石混凝土进行浇筑修补,用钢筋仔细捣实。

3.6 砂浆或混凝土终凝后拆模,加强洒水养护,避免新旧混凝土结合处开裂。

四、工艺流程说明及主要质量控制要点 4.1 施工准备 4.1.1 人员配备

施工人员根据缺陷存在的数量及部位,由施工员合理安排。

要求模板面清理干净,不得粘有干硬水泥砂浆等杂物。

木模板灌注砼前,用清水充分湿润,清洗干净,不留积水,使模板缝隙拼接严密,模板缝隙应用包装胶带纸或腻子等堵严,防止漏浆。

模板涂模剂应选用长效的涂刷均匀,不得漏刷。

砼振捣必须落实到人,按操作规程分层均匀振捣密实,严防漏捣,每层砼均匀振捣至气泡排除为止。

4.3 混凝土蜂窝

4.3.1 现场现象

现场部分柱、剪力墙底部混凝土局部酥松,砂浆少、碎石多,碎石之间出现空隙,形成蜂窝状的孔洞。

4.3.2 原因分析

1)、混凝土搅拌时间不够,末拌均匀,和易性差振捣不密实。

2)、未按操作规程浇注砼,下料不当或下料自由倾落高度过大,造成骨料分离。3)、砼一次下料过多,没有分段、分层灌注,振振捣不实或漏振或振捣时间不够。4)、模板孔隙不严密,或模板稳定性不足,振捣砼时模板移位,造成水泥浆流失。

4.3.3 整改处理方案

混凝土有小蜂窝,可先用钢丝刷加水刷洗干净,充分湿润后凉干(内湿外干),然后用1∶2或1∶2.5水泥砂浆修补(为保证混凝土表面颜色一致,要求水泥采用与商品混凝土同品牌、同批次的水泥);如果是大蜂窝,则先将松动的碎石和薄弱松散颗粒剔除,尽量形成喇叭口,外口大些,然后用清水冲洗干净湿润,凉干后支模,用高一级的细石混凝土仔细填塞捣实;对较深的蜂窝,清除困难时,可埋压浆管、排气管,表面抹砂浆或浇筑混凝土封闭后,再放水泥砂浆,把蜂窝中的石子包裹起来,填满缝隙结成整体,必要时可进行水泥灌浆处理,并加强养护。

4.3.4 防治措施

1)、保证模板缝隙拼接严密,发现缝隙大时要及时修补,防止漏浆;木模板要充分浇水湿润;浇筑前要清除干净表面灰浆等脏物,并刷好脱模剂。

2)、混凝土应拌合充分均匀,颜色一致,宜采用减水剂。

3)、控制好下料,保证混凝土浇筋时不产生离析,现场混凝土浇筑自由倾落高度不得超过2m,如超过,要采取串筒、溜槽等措施下料。

5)、保护层混凝土要振捣密实,正确掌握脱模时间,防止过早拆模,碰坏棱角。4.5 混凝土柱缺楞少角 4.5.1 现场现象

现场部分柱、剪力墙在拆模后发现柱边缺楞少角。

4.5.2 原因分析

1)、浇筑前模板内未清理干净,有小木块、模板等杂物掉入。2)、木模板湿润不够,吸水粘结,在拆模时带出棱角。

3)、过早拆模,混凝土未达到足够的强度,拆模时用力过猛、过急,碰坏棱角。4)、混凝土成品未保护好,在后期施工被破坏。4.5.3 整改处理方案

先将缺楞少角处松动的碎石和薄弱松散颗粒剔除,然后用清水冲洗干净湿润,凉干后支模,模板安装必须横平竖直,用高一级的细石混凝土或者混凝土浆仔细填塞捣实,修补完后要适时浇水养护,注意成品保护。4.5.4 防治措施

1)、在浇砼前先清理干净模板内和垫层上的杂物,对于梁里面采用长钳子或者火钳清理。2)、在柱模底部留设清理口,确保支模时的垃圾能清理干净,清理后及时封堵清理口。3)、混凝土必须按操作规程分层均匀振捣密实,严防漏浆。

4)、拆除柱模板时,混凝土也具有足够的强度;拆模时不能用力过猛、过急,注意保护棱角。5)、加强成品保护,对于处在人多运料等通道时,混凝土阳角要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

五、修补后的检查

各项整改工作应组织技术经验较丰富、工作责任性强的工人进行修补,并随时接受项目部、监理部的认可和检查,确保100%达到修补要求,不得再发生一次较明显的质量缺陷,保证本次修补质量。

修补一周后的混凝土,通知监理一起复查,从外观上作一次全面的检查和验收,检查是否棱角方正、表面平整,并初步判别是否外光内实,是否有轻微的缺陷发生等。并作好书面的纪录。

关于剪力墙、柱、梁拆模后混凝土质量缺陷专项处理方案 第2篇

关键词:混凝土,方案,施工

混凝土施工是建筑施工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 混凝土本身的质量和施工中的规范性对整个建筑工程的质量也会产生非常大的影响, 虽然我国的混凝土施工质量和施工工艺都有了很大的提升和发展, 但是在正式施工的过程中还是存在着很多的问题, 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仅会给施工质量带来非常大的负面影响, 还会给工程建设的进度带来很大的不利, 同时对于建筑企业来说也不利于其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人们的生活质量不断提高, 所以对建筑工程又提出了很多新的要求, 所以在工程建设的过程中一定要保证工程的建设质量, 发现问题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对其进行及时的纠正, 只有这样, 才能更好地保证工程建设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1质量缺陷总述

随着社会的不断向前发展, 建筑行业的施工工艺水平和建筑材料不断开拓创新, 但是建筑行业中还是存在不同程度的质量问题, 这些质量问题通常是由于振捣不到位引起, 下面以实例对建筑工程中, 墙柱混凝土的出现的质量现象进行整体性的描述。墙梁板柱混凝土于2013年10月15日浇注完毕, 墙板侧面模板于2013年10月20日拆除, 经过检查, 发现多处墙板混凝土存在不同程度的蜂窝、麻面、烂角、漏筋及部分漏振等缺陷。具体如下:柱下10cm*20cm振捣不到位造成蜂窝;墙柱边缘角部高30cm漏浆造成烂角;柱根部20cm高振捣不到位造成烂根;1800mm范围内漏振, 造成大面积蜂窝、麻面、断层等。

2原因分析

造成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在混凝土浇捣过程中, 浇捣的力度不符合相关文件所制定的标准和要求, 还有很少的一部分是因为模板加固的过程中, 强度没有达到规定的标准和要求, 接缝时没有连接牢固。相关数据显示。在混凝土进行浇筑时, 准备工作不是十分的充分, 在对墙柱进行浇捣的过程中, 振动棒操作人员对规范操作的掌握还不是十分的熟练, 对操作中需要掌握的一些关键点还不是十分熟悉, 若干处的混凝土浇捣时间不足, 或者是浇捣时经常会出现用力不恰当的现象, 所以也会导致浇筑的结果非常不尽如人意, 质量上自然也就得不到很好的保证。从更加深层次的角度来看,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工程管理部门的工作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工程监理在正常的工作当中没有完全发挥自己的职能, 对工程交底工作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对施工规范性的检查不到位, 对施工队伍的专业资质也缺少必要的核查, 在操作过程中监督工作并不十分充分, 不能够很好地对混凝土浇筑状况予以及时的规范, 最终导致了质量问题的出现。

3针对混凝土缺陷的处理方案及施工方法

在施工过程中混凝土施工的质量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混凝土的表面出现了蜂窝眼, 第二是混凝土的薄弱环节出现了掉角现象、第三是由于振捣的力度不是非常均匀导致了有些部分的漏振现象, 最后一点是混凝土的某些结构出现了比较严重的漏筋现象, 针对这样的问题可以这样处理, 首先是将漏振的地方全都凿开, 将结构内部影响整体质量的松散结构进行及时有效的处理, 然后再次支模, 使用比原来标准高一规格的混凝土进行重新的浇筑施工和养护。

3.1剔凿前准备工作:如果是大面积重新浇筑, 首先需要检查把它当成支座的模板支撑具体情况, 如果发现了支撑不牢固或者是容易导致结构出现下沉的情况要及时将其进行进一步的加固, 保证周围模板结构的稳定性, 这样就可以很好的避免在施工当中出现支撑结构发生位移或者是下沉的情况, 从而更好地保证了施工质量。

3.2剔凿注意事项:剔凿主要采用人工剔凿, 工具主要采用钢钻。剔凿时从上到下进行, 先将松散、不密实的部位剔凿掉, 然后再剔凿相对较为密实的混凝土, 剔凿过程中注意不能将钢筋凿断或凿弯, 高处作业必须搭设牢固可靠的马蹬或架子, 确保施工人员的安全。以上三处要求从墙柱顶、梁板底下开始, 沿漏振部位整个截面剔凿掉所有松散混凝土直至下部与楼面交接部位处。

3.3对剔凿混凝土后的钢筋进行清理, 用钢丝刷刷掉粘在钢筋上的浮浆及混凝土土碎渣, 确保钢筋与后浇的混凝土之间良好的裹握能力, 并对地面进行清理扫净, 对上部及下部混凝土接合面处进行凿毛, 必要时对模板支设点部位进行砂浆找平保证根部模板与楼面接触面的平整度, 最后放设模板控制线。

3.4浇注口的留设:由于本次浇注为中间墙柱的补浇注, 其上下部位均有已施工完毕的结构构件, 故浇注时为方便下料及振捣, 须在模板上留设下料口 (兼振捣口) , 具体是在模板顶部留设喇叭口, 喇叭沿墙肢上口长度留设 (以能保证振动棒的震动能将墙内各处混凝土均振捣密实) , L型或T型墙肢应在各个方向的墙肢上均开设喇叭口, 喇叭口处混凝土在浇注后即剔凿掉, 并对接口处用磨光机进行打磨处理。

3.5混凝土的浇注

3.5.1在进行混凝土浇筑施工之前, 要先将模板的底口进行仔细的密封, 在对其进行密封时要选择质量符合施工标准的砂浆, 一定要确保封堵的密实程度, 这样就能够很好地避免根部出现漏浆或者是腐烂的现象。

3.5.2混凝土采用C25 (原标号C20) 微膨胀混凝土, 配合比在施工前由具有专业资质的实验室出具。水泥采用标号为42.5普通硅酸盐水泥, 石子采用粒径0.5-1青石子, 砂为中砂, 膨胀剂采用UEA型膨胀剂, 施工前均进行复试并合格。

3.5.3混凝土采用现场搅拌, 搅拌机选用350型强制式搅拌机。混凝土原材料要求上料前每盘进行过磅, 每盘的误差均应在规范要求范围内, 坍落度应为3~5cm, 混凝土开盘前应报开盘申请及开盘鉴定等资料, 待建设方、监理方签署后开盘。

3.6对局部烂角、露筋的处理方案

对局部烂角、露筋的处理首先要求对其周边范围内的松散石子及浮浆清楚干净, 然后修整钢筋, 然后将边角模板支设起来, 即可浇水湿润, 用高一标号细石膨胀混凝土进行修补。

结束语

混凝土施工技术虽然处在不断成熟的阶段, 但是在施工过程中还是存在着很多的问题, 只有严格控制混凝土的施工质量, 才能防止施工过程中出现各种问题, 在确保了工程质量的同时也保证了工程能够按时完成, 如果在工程中发现了一些质量问题要及时的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补救。

参考文献

[1]任月静, 王雪峰.浅谈砼施工的质量控制[J].民营科技, 2010 (2) .

[2]张明轩, 高全臣.清华大学科学馆加固工艺实例分析[J].建筑结构, 2007 (S1) .

关于剪力墙、柱、梁拆模后混凝土质量缺陷专项处理方案 第3篇

【关键词】墙柱;混凝土;质量缺陷;处理方案

在目前社会发展中,混凝土工程越来越普遍,已成为建筑工程施工项目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也是各类建筑结构施工中应用最为广泛的原材料之一。因此,在混凝土结构施工中,其施工技术和施工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着整个工程的施工效益和质量,同时还决定着建筑结构的使用功能和使用寿命。但是就多年的工程施工实践总结,目前社会中多数混凝土工程在施工中还存在着极为严重的质量缺陷与隐患,尤其是以墙柱结构为主的混凝土工程质量问题更是普遍存在,因此在工程施工中对于这种工程质量问题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和优化越来越重要,已成为整个工程项目中最为关注的工程环节。

1.混凝土施工

混凝土是当前建筑工程施工中最为常见的材料之一,其在施工的过程中以造价低廉、生产工艺较为简单和原材料收集的优势得到了人们的高度重视与关注。在当今时代,随着能源问题的不断加剧,混凝土施工技术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与关注,其施工技术和结构体系都得到了合理科学的优化与发展,已成为现代化建筑工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和工作重点所在。在目前的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施工而言,其在施工中对于高层建筑结构的质量安全也提供了新的保证要求和发展依据。然而在科学技术不断完善的今天,混凝土工程在施工中质量隐患仍然较为严重,造成了诸多的工程质量缺陷与影响。虽然在目前的工程建筑中,人们对于工程质量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和认可,但是在实践工作中各种隐患的存在比比皆是,这就需要我们在工作中大力的钻研和探讨,对期出现质量隐患的原因和现象深入总结,从而提出相关的质量控制措施和预防标准。

2.实际工程案例分析

2.1工程概况

某工程项目墙梁板柱混凝土于2011年10月15日浇注完毕,墙板侧面模板于2011年10月20日拆除,经过检查,发现多处墙板混凝土存在不同程度的蜂窝、麻面、烂角、漏筋及部分漏振等缺陷。具体如下:柱下10cm*20cm振捣不到位造成蜂窝;墙柱边缘角部高30cm漏浆造成烂角;柱根部20cm高振捣不到位造成烂根;1800mm范围内漏振,造成大面积蜂窝、麻面、断层等。

2.2原因分析

本工程在施工的过程中极容易在外墙结构上出现蜂窝、麻面以及漏筋等质量现象,这些问题的存在主要是由于混凝土结构在施工的过程中施工原材料质量不佳、管理控制手段不科学以及施工管理要求存在着极大的缺陷而引起的。因此在目前的工程施工中,对这种现象进行了深入系统的调查与研究,经过调查我们发现,在施工的过程中多数工作人员对于混凝土材料的比例控制不够科学,特别是在振捣棒进行振动操作的时候,对于设备的操作不够你熟练,使得无法及时合理的对工程中存在的种种质量缺陷进行提前预防,同时在工作的时候振捣不够均匀,使得多处部位在振捣中出现漏振的现象,造成了大量蜂窝以及麻面的产生。这些问题的出现深入研究和总结发现,多数都是项目部内部管理不到位,对班前交底不充分,对班前准备工作检查不仔细、不彻底,未能对专业混凝土工的水平进行审查,导致不熟练工进入作业面进行操作,且在混凝土浇注过程中,值班技术人员未能对混凝土浇注的操作进行全程跟踪监督检查,未能及时发现存在的不规范操作行为,导致了问题最终的出现。

3.针对混凝土缺陷的处理方案及施工方法

本次混凝土质量缺陷主要分为以下几类:(1)蜂窝麻面;(2)掉角烂根;(3)漏振;(4)露筋。由于面积大、结构部位重要,因此是本次事件中最重大的质量缺陷。该三处的处理计划沿漏振部位全部剔凿开,将松散、不密实的混凝土全部凿除掉,然后重新支模,用高一标号微膨胀细石砼重新浇注、重新养护。

3.1剔凿前准备工作

对以上准备大面积剔凿重新浇注的墙柱部位,首先检查以其作为支座的周边梁板的模板支撑情况,对于支撑不牢或在其支撑墙板凿除过程中可能会发生下沉的梁板进行增加支撑的方法进行加固支撑,确保其周围梁板模板支撑牢固可靠,在施工过程中因其支座部位不发生下沉或变形,以至于影响结构。

3.2剔凿注意事项

剔凿主要采用人工剔凿,工具主要采用钢钻。剔凿时从上到下进行,先将松散、不密实的部位剔凿掉,然后再剔凿相对较为密实的混凝土,剔凿过程过程中注意不能将钢筋凿断或凿弯,高处作业必须搭设牢固可靠的马蹬或架子,确保施工人员的安全。以上三处要求从墙柱顶、梁板底下开始,沿漏振部位整个截面剔凿掉所有松散混凝土直至下部与楼面交接部位处。

(1)对剔凿混凝土后的钢筋进行清理,用钢丝刷刷掉粘在钢筋上的浮浆及混凝土土碎渣,确保钢筋与后浇的混凝土之间良好的裹握能力,并对地面进行清理扫净,对上部及下部混凝土接合面处进行凿毛,必要时对模板支设点部位进行砂浆找平保证根部模板与楼面接触面的平整度,最后放设模板控制线。

(2)重新绑扎、修正原有墙柱钢筋,按设计要求调整水平筋、竖向筋及箍筋间距并绑扎牢固,按要求放置水泥垫块,要求垫块间距不大于800mm,梅花型放置。钢筋绑扎、修正完成后报请建设方、监理方进行验收,验收合格后进行模板支设。

凡属隐蔽工程项目,首先由班组、项目部各楼主工长、质检员逐级进行自检,自检合格后由质检员会同监理工程师一起复核,检查结果填入隐检表,由双方签字。隐蔽工程不经签证,不能进行隐蔽。

3.3混凝土的浇注

(1)混凝土浇注前先对模板底口进行封堵,封堵采用砂浆,封堵应严密牢固,防止根部漏浆、烂根。

(2)混凝土采用C25(原标号C20)微膨胀混凝土,配合比在施工前由具有专业资质的实验室出具。水泥采用标号为42.5普通硅酸盐水泥,石子采用粒径0.5-1青石子,砂为中砂,膨胀剂采用UEA型膨胀剂,施工前均进行复试并合格。

(3)混凝土采用现场搅拌,搅拌机选用350型强制式搅拌机。混凝土原材料要求上料前每盘进行过磅,每盘的误差均应在规范要求范围内,坍落度应为3-5cm.混凝土开盘前应报开盘申请及开盘鉴定等资料,待建设方、监理方签署后开盘。

(4)对局部麻面的处理。对麻面的处理,首先将麻面表面浮浆用钢丝刷刷掉后,用掺适量膨胀剂的同混凝土标号的水泥砂浆进行抹面处理,处理时要注意对接触面进行湿润,抹面时应用力进行挤压,以使结合部位能有效结合,并且待修补面有一定强度后对接合面进行磨光处理。

4.结束语

关于剪力墙、柱、梁拆模后混凝土质量缺陷专项处理方案 第4篇

1墙柱混凝土质量缺陷概述

为了分析我国部分建筑单位在墙柱混凝土施工中存在的质量缺陷问题, 笔者参阅了大量施工资料, 对某具有针对性的案例进行了分析, 这个案例中, 建筑墙柱的混凝土存在这严重的质量缺陷, 笔者对其进行了分析, 以供参考。某建筑工程, 在对墙柱进行施工时, 墙梁板的现浇混凝土的操作存在问题, 当拆卸模板后发现, 混凝土浇筑的墙体存在很多蜂窝、气泡等质量问题。具体的情况是:

1.1由于施工人员振捣混凝土的技术不精, 使墙柱下部形成了大量的蜂窝状墙体, 还有的墙柱根部存在烂根的情况, 这主要是现浇混凝土时, 振捣不均匀引起的。

1.2在现浇混凝土时, 由于浇筑的技术存在问题, 而且操作缺乏规划性, 使得建筑墙柱的边缘出现了很多烂角的情况, 浇筑的工作非常考验着施工人员的技术, 稍有遗漏就会影响墙柱边缘的质量。

1.3振捣技术是保证混凝土现浇质量的重要技术, 振捣的范围过窄, 会使墙柱出现麻面的情况, 这也影响了墙柱的美观性。

2墙柱混凝土质量缺陷的原因

根据上文质量缺陷问题的描述可以发现, 施工技术影响着施工的质量。墙柱混凝土的施工需要用到振捣技术, 在现浇混凝土的过程中, 施工人员振捣技术的掌握情况, 决定了墙柱的质量。除了施工人员的技术, 模板安装也影响了墙柱的最终质量效果。振捣不均匀以及振捣范围不够广都会使墙柱的质量出现缺陷, 所以在施工前, 需要做好准确工作, 加强施工人员的振捣技术, 规范其操作, 通过培训提高施工人员的责任心, 这样可以有效的提高施工的质量。但是我国的施工队伍, 由于素质与技能不高, 很多施工人员在现浇混凝土的过程中, 没有扩大振捣的范围, 而且振捣不够均匀, 振捣的时间也不够长, 振捣深度也不够, 这些操作不规范的行为使得墙柱底部出现了大量蜂窝以及麻面的现象。出现这些问题同时也说明我国的施工单位监管存在漏洞, 对施工的过程监管力度不够, 没有对施工人员进行必要的培训, 使得很多施工人员在缺乏相关知识与技术的前提下直接上岗操作, 严重影响了施工的质量与墙柱的质量, 这些问题使得墙柱混凝土质量存在严重缺陷。

3墙柱混凝土质量缺陷的处理方案

墙柱混凝土质量缺陷主要分为以下几类:蜂窝麻面、掉角烂根、漏振、露筋。由于面积大、结构部位重要, 是建筑施工中最重大的质量缺陷。处理这些质量缺陷的方案具体包括:

3.1剔凿前准备工作:对以上准备大面积剔凿重新浇注的墙柱部位, 首先检查以其作为支座的周边梁板的模板支撑情况, 对于支撑不牢或在其支撑墙板凿除过程中可能会发生下沉的梁板进行增加支撑的方法进行加固支撑, 确保其周围梁板模板支撑牢固可靠, 在施工过程中因其支座部位不发生下沉或变形, 以至于影响结构。

3.2剔凿注意事项:剔凿主要采用人工剔凿, 工具主要采用钢钻。剔凿时从上到下进行, 先将松散、不密实的部位剔凿掉, 然后再剔凿相对较为密实的混凝土, 剔凿过程中注意不能将钢筋凿断或凿弯, 高处作业必须搭设牢固可靠的马蹬或架子, 确保施工人员的安全。

3.3对剔凿混凝土后的钢筋进行清理, 用钢丝刷刷掉枯在钢筋上的浮浆及混凝土土碎渣, 确保钢筋与后浇的混凝土之间良好的裹握能力, 并对地面进行清理扫净。

3.4混凝土的浇注

3.4.1混凝土浇注前先对模板底口进行封堵, 封堵采用砂浆, 封堵应严密牢固, 防止根部漏浆、烂根。

3.4.2混凝土采用C25的微膨胀混凝土, 配合比在施工前由具有专业资质的实验室出具。水泥采用标号为42.5普通硅酸盐水泥。石子采用粒径0.5-1青石子, 砂为中砂, 膨胀剂采用UEA型膨胀帮, 掩工前均进行复试并合格。

3.4.3混凝土采用现场搅拌, 搅拌机选用350型强制式搅拌机。混凝土原材料要求上料前每盘进行过磅, 每盘的误差均应在规范要求范围内, 坍落度应为3-5cm。混凝土开盘前应报开盘申请及开盘鉴定等资料, 待建设方、监理方签署后开盘。

3.5对局部烂角、露筋的处理方案

对局部烂角、露筋的处理首先要求对其周边范囝内的松散石子及浮浆清楚干净, 然后修整钢筋, 然后将边角模板支设起来, 即可浇水湿润, 用高一标号细石膨胀混凝土进行修补。

3.6对局部麻面的处理

对于建筑过程中墙体混凝土出现的麻面现象处理时, 应该先将麻面的表面上的浮浆处理掉, 并在原用型号水泥的基础上掺入适量的膨胀剂, 从而对混凝土表面进行抹面处理, 在处理的过程中应该注意到先对接触面进行湿润处理, 进行抹面施工时应该用力挤压, 才能使结合韶位紧密结合, 并且修补面有一定强度后还需对其进行磨光处理。

4结论

墙柱是构成建筑的基础结构, 墙柱的施工离不开对混凝土的应用, 混凝土的强度很高, 而且具有很好的抗震性, 是建筑施工中常用的建筑材料, 使用混凝土建成的建筑一般结构更加稳定, 抗震性更强, 这类建筑在社会中也比较常见。近年来, 我国建筑行业在不断发展同时, 很多建筑也出现了一些质量问题, 经过调查发现, 墙柱的质量问题较为严重。影响墙柱混凝土施工质量的因素很多, 建筑墙体出现质量缺陷一般是在施工阶段引起的, 与施工人员的技术有着较大的关系, 施工人员没有掌握正确振捣技术, 并且操作不规范, 使得墙柱混凝土质量出现了很多质量缺陷问题, 这也缩短了建筑的使用年限。

摘要:混凝土是建筑施工中经常用到的材料, 混凝土的优点很多, 不但强度与稳定性很高, 而且还具有一定的抗震能力, 混凝土由于优良的特性在建筑施工中应用极其广泛。墙柱是建筑的主要组成部分, 而且起着重要的承重作用, 墙柱混凝土的施工质量影响着建筑的整体质量。我国建筑行业发展迅速, 在施工的过程中也引进了很多外国先进的技术、设备以及材料, 这提高建筑工程的施工效率与进度, 但是一味的追赶进度, 也带来了一定的质量问题。分析了我国墙柱混凝土施工存在的质量缺陷问题, 并分析了质量缺陷发生的原因以及处理方案, 希望可以有效的避免墙柱质量问题的发生。

关键词:墙柱混凝土,质量问题,原因,处理方案

参考文献

[1]吴文东.浅谈混凝土质量缺陷的处理方案[J].科技致富向导, 2009 (16) .

[2]刘勇.关于对建筑结构裂缝问题的探讨[J].科协论坛, 2007 (12) .

关于剪力墙、柱、梁拆模后混凝土质量缺陷专项处理方案 第5篇

【关键词】墙柱混凝土;质量缺陷;处理方案;稳定性;抗震

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建筑行业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在市场中占据着主导地位。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以及人们的需求,建筑行业必须要向市场提供更多优质的建筑产品。混凝土是建筑工程建设过程中主要的施工材料之一,其质量直接影响到建筑工程的质量,为了保证其施工质量,我们在科学技术发展的基础上引进了各种先进的技术,从而不断完善混凝土施工工艺,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但是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即用因因为外界各种原因的影响,导致混凝土的施工质量不达标,最终出现气泡、蜂窝等现象,如果技术人员没有对其及时进行处理,那么这些小问题就会不断扩大,导致建筑工程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也不利于施工单位良好形象的树立。气泡、蜂窝、麻面等是混凝土工程中常见的质量通病,本文就对该问题进行详细分析,采取有效的处理方案,保证建筑工程的使用质量与价值。

一、建筑工程混凝土质量缺陷问题分析

在现代化社会发展中,建筑行业得到了迅猛的发展,为了满足社会及人们的需求,施工人员在其建设过程中引入了大量的先进设备以及建筑材料,这就提高了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但是在实际工作中,由于施工人员施工不合理或者外界环境的影响,混凝土极容易出现各种各样的质量问题,影响到建筑工程的正常使用。例如在对混凝土进行振捣的过程中,没有振捣均匀或者不合理的振捣,都是导致混凝土出现质量问题的原因。某项建筑工程,施工人员在对其墙柱浇筑混凝土之后第五天开始拆卸模板,当模板拆卸完毕之后,墙板上浇筑混凝土的部位存在大量的气泡、蜂窝、麻面,极大的降低了建筑工程的质量。

二、建筑工程混凝土质量缺陷的原因分析

一般来说,混凝土的振捣问题是导致混凝土出现质量问题的主要原因,而墙柱上模板安装问题则很少导致混凝土出现质量问题。根据调查统计,施工人员在对墙板柱浇筑混凝乳是,如果没有做好前期准备工作,或者施工人员的经验不足,没有掌握较好的专业技能,导致在浇筑过程中出现问题,或者在振捣过程中没有达到设计的要求,那么就会导致混凝土出现各种质量问题。但是这大多归咎于监理部门,由于监理人员没有妥善的管理整个施工阶段,在施工之前没有对准备工作再三的检查,在施工后又没有验收,这就导致上述各种质量问题的出现。

三、建筑工程混凝土质量缺陷的处理方案

由上述可知,麻面、蜂窝、气泡等是混凝土工程中最为常见的质量通病。而根据对本工程的分析发现,蜂窝、麻面、烂根、露筋、漏振是该工程的主要质量问题,由于出现的部位相对属于重要部位,我们在对其处理过程中,一定要予以重视,从而保证该建筑工程的使用价值。首先,我们需要将该部位已经出现质量问题的部位全部凿除,并将其中密实度不高的混凝土清除掉;其次,在重新支模;最后,采用比之前混凝土强度等级高一级的混凝土进行重新浇筑,浇筑完成之后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养护,从而保证其质量,避免质量问题再次发生。

1、凿除前的准备工作:由于我们需要对建筑工程已出现质量问题的部位全部凿除,因此我们在凿除之前,一定要检查该工程,了解其周边模板的支撑情况,如果墙体结构中出现支撑不稳现象,那么施工人员需要采取有效的方法对其加固,从而保证其稳定性,避免建筑工程出现不均匀下沉而影响到整个工程结构。

2、剔凿注意事项:剔凿主要采用人工剔凿,工具主要采用钢钻。剔凿时从上到下进行,先将松散、不密实的部位剔凿掉,然后再剔凿相对较为密实的混凝土,剔凿过程过程中注意不能将钢筋凿断或凿弯,高处作业必须搭设牢固可靠的马蹬或架子,确保施工人员的安全。

3、对剔凿混凝土后的钢筋进行清理,用钢丝刷刷掉枯在钢筋上的浮浆及混凝土土碎渣,确保钢筋与后浇的混凝土之间良好的裹握能力,并对地面进行清理扫净。

4、浇注口的留设:由于本次浇注为中间墙柱的补浇注,其上下部位均有已施工完毕的结构构件,故浇注时为方便下料及振捣,须在模板上留设下料口(兼振捣口),具体是在模板顶部留设喇叭口,喇叭沿墙肢上口长度留设(以能保证振动棒的震动能将墙内各处混凝土均振捣密实),L型或T型墙肢应在各个方向鲍墙肢上均开设喇叭口,粥叭口处混凝土在浇注后即剔凿掉,并对接口处用磨光机进行打磨处理。

5、混凝土的浇注

(1)混凝土浇注前施工人员应该先对模板底口进行封堵,封堵采用砂浆材料,在封堵的过程中,施工人员需要注意的是要保证其密实度以及稳定性,避免建筑工程施工完毕之后再次出现漏浆或者烂根现象。

(2)混凝土采用C2501标号C20)微膨胀混凝土,配合比在施工前由具有专业资质的实验室出具。水泥采用标号为42.5普通硅酸盐水泥。石子采用粒径0.5一l青石子,砂为中砂,膨胀剂采用UEA型膨胀帮,掩工前均进行复试并合格。

(3)混凝土采用现场搅拌,搅拌机选用350型强制式搅拌机。混凝土原材料要求上料前每盘进行过磅,每盘的误差均应在规范要求范围内,坍落度应为3-5cm。混凝土开盘前应报开盘申请及开盘鉴定等资料,待建设方、监理方签署后开盘。

6、对局部烂角、露筋的处理方案:对局部烂角、露筋的处理首先施工人员需要对已出现质量问题周边范围内的松散石子及浮浆清楚干净,然后修整钢筋,然后将边角模板支设起来,此时施工人员需要对其进行浇水湿润,用高一标号细石膨胀混凝土进行修补。

7、对局部麻面的处理:对于建筑过程中墙体混凝土出现的麻面现象处理时,应该先将麻面的表面上的浮浆处理掉,并在原用型号水泥的基础上掺入适量的膨胀剂,从而对混凝土表面进行抹面处理,在处理的过程中应该注意到先对接触面进行湿润处理,进行抹面施工时应该用力挤压,才能使结合韶位紧密结合,并且修补面有一定强度后还需对其进行磨光处理。

四、结束语

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混凝土由于具有稳定性高、刚度大等特点被广泛应用在工程项目当中,虽然目前由于社会的发展以及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混凝土的施工工艺也有了一定的发展,但是在施工过程中,还是会因为施工不当等各种原因以致于建筑物出现多种质量缺陷,这极大的影响到了建筑工程的外在美观造型,也缩短了建筑的使用寿命,也直接影响到建筑物的使用质量。

参考文献

[1]吴文东,李亚新.浅谈混凝土质量缺陷的处理方案[J].科技致富向导,2009(16)

[2]刘勇.关于对建筑结构裂缝问题的探讨[J].科协论坛(下半月),2007(12)

[3]吴文东,李亚新.浅谈混凝土质量缺陷的处理方案[J].科技致富向导,2009(16)

相关文章
2024中考体育考试安全预案

2024中考体育考试安全预案

2024中考体育考试安全预案(精选13篇)2024中考体育考试安全预案 第1篇清涧分部2014年初中毕业学业理科实验操作、体育考试安全工作预案为...

1
2025-09-19
2024国培总结

2024国培总结

2024国培总结(精选9篇)2024国培总结 第1篇2017教师国培学习总结当今社会,教事业迅猛发展,各类培训数不胜数,而“国培”对于我们教育发...

1
2025-09-19
2024年单位与单位的新年联欢会主持稿及串词

2024年单位与单位的新年联欢会主持稿及串词

2024年单位与单位的新年联欢会主持稿及串词(精选5篇)2024年单位与单位的新年联欢会主持稿及串词 第1篇2018年单位与单位的新年联欢会主持...

1
2025-09-19
2024年上海市崇明县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及答案

2024年上海市崇明县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及答案

2024年上海市崇明县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及答案(精选6篇)2024年上海市崇明县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及答案 第1篇2017年崇明区初三一模语文试题(一...

1
2025-09-19
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六年级语文教学计划

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六年级语文教学计划

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六年级语文教学计划(精选13篇)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六年级语文教学计划 第1篇2010—2011学年下学期六年级...

1
2025-09-19
2011《农业农村工作知识》高频考点

2011《农业农村工作知识》高频考点

2011《农业农村工作知识》高频考点(精选12篇)2011《农业农村工作知识》高频考点 第1篇2011公考备考:《农业农村工作知识》高频考点2011-0...

1
2025-09-19
以案促改主持词

以案促改主持词

以案促改主持词(精选4篇)以案促改主持词 第1篇主持词同志们:根据市委要求,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局开展案件剖析做好以案促改工作动...

1
2025-09-19
2024致自己的励志说说

2024致自己的励志说说

2024致自己的励志说说(精选5篇)2024致自己的励志说说 第1篇人生,说到底,活的是心情。人活得累,是因为能左右你心情的东西太多。以下是...

1
2025-09-19
付费阅读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