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歌眼镜范文(精选6篇)
谷歌眼镜 第1篇
等到明年谷歌眼镜向公众开放销售的时候, 我们就会发现它的昂贵是多方面的 (编注:开发者版本的谷歌眼镜售价1500美元) 。为设备本身支付的费用自然不必说 (无线运营商不会采用卖手机的方式, 推出低价的合约机) , 消费者还需要购买更大更快的流量套餐。而这样做的结果, 就是给国家的互联网基础设施增添新的巨大压力。
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一切, 我们首先需要了解谷歌眼镜是如何联网的。谷歌眼镜本身不能使用蜂窝数据, 在没有Wi-Fi的情况下, 它通过用户的手机或平板电脑作为移动热点, 利用这些设备的流量上网。
美国Verizon公司曾对网络共享服务每月额外征收20美元的费用, 直到联邦通信委员会 (FCC) 做出相关规定后才改为免费。现在这些流量都将从套餐总额中扣除。AT&T公司则专门开设了网络共享的流量套餐, 与普通的蜂窝数据分开计算, 但最高每月要额外征收50美金。
其实, 互联网在十年前也经历过一次类似的转变。那时消费者纷纷去购买能将一个网络接入点分配给多个终端的无线路由器, 而早已习惯于向住宅内每一个终端都收取费用的电话公司就傻眼了。时至今日, 美国大多数住宅宽带提供商会免费送住户一个无线路由器。
可以看出, 现在的情况与过去是多么相似:当年的Wi-Fi允许多台电脑共享一个互联网账户, 如今的手机运营商也将成为可共享移动宽带网络的主要销售商。
杀手级的设备
那么, 一个网络共享的世界会是怎么样的呢?很遗憾, 有关于网络共享发展状况的数据少得可怜。无论是监测着全球网络通信状况的阿卡麦 (Akamai) 公司, 还是每年都会研究全球宽带发展趋势的思科 (Cisco) 公司, 抑或是进行着互联网调查项目的皮尤 (Pew) 调研中心, 都不了解这方面的情况。
但是, 我们可以做一个粗略的估算。10%的美国人表示, 如果可能他们愿意体验谷歌眼镜, 这可不是一个小数目。而这种对谷歌眼镜的浓厚兴趣 (也包括对其他可穿戴设备的兴趣, 比如传闻中的i Watch) , 将彻底改变网络共享服务的现状。网络共享服务将会从一个可有可无的东西变为不可或缺的必需品。同时, 如果FCC不要求所有的无线运营商都提供免费的网络共享服务, 将会给AT&T这样的运营商带来巨大的收入。
试想, 如果明天同时有3500万美国人拿到了谷歌眼镜, 这个国家的通信基础设施会在一夜之间多承受多少压力?前FCC副总经济师、斯坦福大学研究人员格雷戈里罗斯顿 (Gregory Rosston) 说, 我们之前就见过这种情况:“i Phone改变了人们实际所需的流量, 而这带来了两个结果:运营商提升了自身的承载能力, 消费者为了数据花出更多钱。如果谷歌眼镜流行起来, 相似的事情还会再次发生。”
反过来, 对无线数据需求量的大幅提升又会导致通信信道的拥堵。为防止这一情况发生, FCC明年的计划是买涨广播电视公司宝贵的无线频谱, 再将其拍卖给移动运营公司。这一交易计划早已进行了一段时间, 但是谷歌眼镜以及类似设备的诞生促使其更早更干脆地完成。
网络共享将变得更广泛, 但是很难精确预测它会带来的结果。谷歌眼镜比普通手机耗费的流量更多、更少, 还是持平?以录制一段5分钟720p分辨率的视频为例。因图像质量设置的不同, 上传并经过压缩后生成的下载或缓冲文件的大小在2.6MB到40.6MB之间。而其源素材, 也就是谷歌眼镜实际传输到网络上的素材, 可能比这还要大。
谷歌当然希望人们能在日常生活中频繁地使用谷歌眼镜来拍照、录像, 就像使用智能手机那样。但是, 经验也告诉我们, 人们总能以一种开发者从未想过的方式利用他们的新技术。
Varity的凯文凯勒 (Kevin Kelleher) 这样说:“伴随着谷歌眼镜的发布, 人们讲故事的方式以及听别人讲故事的方式, 都可能开始发生巨大的变化。这也不仅仅局限于那些将生活片段上传网络的人, 包括剧情片、纪录片、电视节目、电视游戏在内的许多领域的原有秩序都将被扰乱, 就算不是被现在的谷歌眼镜, 将来也会被别的技术扰乱。”许多领域的原被扰乱, 就算不
而所有这些文化输出都需要与互联网的连接。所以不光谷歌眼镜会以这种方式流行, 就如同罗斯顿所言, 其他的可穿戴设备技术也有可能成为杀手级网络共享设备, 又或许它们会同时发力, 给国家的互联网基础设施带来复合性的影响。
Wi-Fi可以是答案吗?
伴随着通信量的急速增加, 无线运营商需要尽其所能地减轻施加在通信网络上的压力。研究表明, 到2017年, 46%的移动数据将通过Wi-Fi传输, 而非3G或4G网络。如果谷歌眼镜真的会导致流量需求量大幅提升, 这一数据将是十分重要的。
所有在机场或者咖啡店呆过的人都知道, 这些公共场所的Wi-Fi网络在高峰时间将会变得非常拥堵。电信业专家罗格恩特纳 (Roger Entner) 认为, 谷歌眼镜和其他相似设备可以使用支持更新Wi-Fi标准的无线功能模块, 帮助减缓这一拥堵情况 (现在谷歌眼镜所支持的仍然是2000年左右的标准) 。
这就又让我们想起了前面提到的频谱拍卖。从广播电视那里买来的频谱有多少将被卖给其他公司, 又有多少将被留下供蓝牙和Wi-Fi等开放获取技术使用, 这些都是热议中的话题。频谱拍卖的最终结果将会在较长一段时间内决定移动技术的极限所在。反过来, 人们如何使用无线可穿戴设备, 也将决定电信公司们如何进行资源分配、是否进行战略收购, 同时也为创业者提供了机会。
罗斯顿说:“我们不知道最后会流行的是谷歌眼镜还是苹果的i Glass什么的, 这对运营商来说也无所谓。他们要么努力提升自己的承载能力, 要么利用所谓资源匮乏’来提高价格。而我认为他们会双管齐下。” (Nonmarking编译自《华盛顿邮报》)
谷歌摘下眼镜 第2篇
除了科技发烧友们,普通老百姓对于这款叫好不叫座的可穿戴智能设备一直心存疑虑——饱受非议的“逆人性”和“隐私风险”,以及将消费者拒之门外的高达1500美元的售价。在中国的几家电商平台上,谷歌眼镜2.0预售价甚至被标成了19999元,这样的价格,显然肾都不够卖了。
虽然谷歌CEO拉里·佩奇曾表示:“戴上谷歌眼镜就像生活在未来。”但1月19日,谷歌就宣布将谷歌眼镜从Google X部门转交给消费者产品部门,并正式关闭Google Glass Explorer计划(谷歌眼镜探索计划),隔日,谷歌官网上的Explorer 版谷歌眼镜下架,宣告了这款“高科技”产品正式退出市场,不过谷歌仍鼓励开发者在这一平台上有所作为。
作为一项划时代的创新发明,谷歌眼镜的走红与衰落都同样迅速。在2012年这款人机交互产品刚推出的时候,谷歌眼镜曾被评价为当年最酷、最具创新的可穿戴数码设备一——你可以戴着它去任何地方,只要法律法规允许或是没有引起众怒,它可以被作为手机的第二块“增强现实显示屏”来使用。不过两年过去,不仅项目面临暂停,也在2014年末美国《技术评论》杂志盘点科技界技术失败时,榜上有名。
对于关闭项目计划的决议,谷歌CFO Patrick Pichette这样向公众解读:“当内容团队无法跨过障碍时,我们会考虑其他更多的可能性。例如让他们停下来,重新去调整他们的战略,而这正是我们对待谷歌眼镜的态度。对于那些可能希望的项目,我们的态度更加强硬,关闭项目的决定,我们之前做了很多次。”
虽然Pichette并没有明确说放弃了谷歌眼镜的进一步研发,却仍然传递出一个信息——谷歌眼镜项目的进展并没有当初预期的那么顺利。
对于谷歌眼镜的暂时失败,科技爱好者们总结了两条教训:首先是“逆人性”,谷歌眼镜并没有给人的实际生活带来更多的便捷、省力和安全可靠,比如眨眼操控拍照本是谷歌眼镜功能上的一大亮点,但是许多人在实际测试使用时,却发现需要不断把视线挪到右上方,对焦取景时还需把脖子作为三角架来不断调整。
另一点心得来自于个体对隐私和版权的关注。此前在美国的一次民意调查中,有大约72%的受访者拒绝购买和佩戴谷歌眼镜,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担心个人隐私和安全问题,这继而触发一些影院禁止使用谷歌眼镜。
不过,谷歌眼镜的折戟并没有影响人类在这一领域的探索,全球IT巨头频频发力,正努力在这片潜力无限的市场安营扎寨。
1月的早些时候,在拉斯维加斯的消费电子产品展上,爱普生就向外界力推了自己的智能眼镜产品,同时,索尼也正式发布了Smart Eyeglass Attach——一款可以附加在普通眼镜上的可佩戴产品。紧接着,微软在不久前也发布了HoloLens,根据介绍,这款头戴产品可以将数字世界投放到真实世界当中。在国内,联想的研发生产链也已有所行动。
在1月28日的一份报告中,AugmentedReality.org做了预言,到2020年前,智能眼镜的出货量将达到10亿,十年内出货量就将超过手机。
谷歌眼镜 第3篇
Holo Lens实际上是一款可穿戴增强现实设备,没有线缆,不需要依赖电脑和智能手机,可以独立运行。它有一个透明的屏幕,让使用者在看到真实世界的同时也将全息影像呈现在他们面前,为使用者带来“最先进的全息电脑世界”。Holo Lens可以通过简单的手势或语音设置来完成包括选择、移动和调整的操作。它还装有立体音效系统,让使用者同时可以听到符合环境的环绕音效,让使用者更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另外,利用Holostudio开发工具,使用者能够在全息影像中自行创建属于自己的全息影像物体,甚至之后可以通过3D打印将这些物体打印出来,与其他人分享。可以说Holo Lens为使用者呈现了很多至今人们不敢想象的场景,带来了一个完全不同的未来世界,犹如“魔法”一般,把科幻变成现实。
H o l o L e n s的发布,让人们很容易联想到谷歌眼镜。2012年谢尔盖.布林(谷歌联合创始人)带领一群模特戴上谷歌眼镜在纽约时装周上亮相,至今令人印象深刻。人们不可避免地将Hololens与谷歌眼镜相比,毕竟它们都是头戴式的可穿戴设备,混合了数字世界和现实世界。
这样看来,或许Holo Lens就相当于谷歌眼镜的升级版?答案显然是否定的。虽然Holo Lens仍处于相对早期的发展阶段,还没有产品上市,只有少量的发布会演示,但是很明显,将两者比较之后,我们会发现它们从多个角度来看都截然不同。
Holo Lens VS谷歌眼镜:设计
从外形上看,谷歌眼镜与普通眼镜类似,机身小巧,不太引人注目。这样设计的目的在于让使用者佩戴舒适,可以如戴着普通眼镜一样走路、写字,处理他们的日常事务,方便整天佩戴。
与谷歌眼 镜相比 , 微软Holo Lens要相对笨重。Holo Lens类似于战斗机飞行员所佩戴的护目镜,安装于一个厚厚的环绕式头带装置上,便于使用者佩戴。Holo Lens适用于使用者在一个相对固定的地方于一段时间内集中地完成一系列任务。微软首席营销官克里斯.卡波斯勒称相比谷歌眼镜来说,Holo Lens更多地适合在家庭和工作场所使用,而谷歌眼镜将注意力放在户外场景。如果说谷歌眼镜类似于一部智能手机,那么Holo Lens就相当于一台笔记本电脑。
关于眼睛部分的设计,微软Holo Lens与谷歌眼镜明显不同。谷歌眼镜是左右非对称式的设计,关键工作单元全部集中在右半边,仅仅在使用者的右眼镜片上方配备了一个微型半透明半反射式棱镜显示屏,数据将通过微型投影仪投射到这个显示屏上,使用者可以通过显示屏看到虚拟图像。
微软Holo Lens则是双眼眼镜型设计,在黑色的镜片上包含了透明的显示屏,复杂的全息影像世界通过显示屏展现在使用者双眼前,真实感很强。
Holo Lens VS谷歌眼镜:功能
微软Holo Lens与谷歌眼镜都是建立在相同的基本前提——这两个设备都是增强现实(即AugmentedReality,AR)头戴式设备。它们不会像有些虚拟现实(即VirtualReality,VR)产品那样切断了与真实世界的联系,而是将虚拟的图像文字等与真实的世界相叠加。VR技术与AR技术最大的区别在于,VR技术创造出一个全新的虚拟世界,而AR技术则是将虚拟世界与真实世界相结合,实现对真实世界的增强感,使用者在看到虚拟事物的同时也可以看到周围真实的世界。
微软Holo Lens和谷歌眼镜都捆绑了语音识别软件,使用者可以发出语音指令,Holo Lens同时还加入了人的头部移动和点击手指等操作,可以进行空间定位及隔空手势等更细致的控制。谷歌眼镜有一个简单的触摸板,使用者可以用手指在触摸板上来回滑动实现操作,通过一个简单的类似时间轴的界面使用者可以浏览卡片。
除了这些表面上的相似,实际上这两个设备具有不同的功能。
谷歌眼镜大多是简单的日常任务和通知,就像人们通常处理智能手机的操作一样,包括传入的信息、天气警报等。相反,微软Hololens完成的是复杂的沉浸式计算任务,如其他人可以在Skype(Skype是一款即时通讯软件)上教使用者如何修理电灯开关;玩诸如Minecraft(Minecraft是一款带有生存冒险元素的建造类游戏)等身临其境的桌面游戏;或者探索一个虚拟的火星世界。
Holo Lens VS谷歌眼镜:软件
谷歌眼镜可以通过它自己的Android操作系统运行一些轻量级的应用程序,而微软Holo Lens将直接建立于Windows 10系统之上。本质上,Holo Lens是一台配有屏幕的头戴式电脑,它可以运行较复杂的应用程序。Holo Lens可以运行那些为谷歌眼镜所制作的简单应用程序,同样也可以很容易地呈现那些针对Oculus Rift的引人入胜的游戏体验和应用。
Holo Lens VS谷歌眼镜:未来
微软Holo Lens和谷歌眼镜是两个完全不同的设备,只是表面上看起来有些相近。事实上,在不久的将来,人们都将有机会使用它们。你可能在早晨戴上谷歌眼镜来处理你的来电、短信和电子邮件。然后你可能戴上微软Holo Lens进行一个小时的电话会议。如果是周末,你可能会戴上Holo Lens让你的水管工朋友教你如何修理厕所。这两个不同的设备你都可以佩戴一整天。
微软Holo Lens和谷歌眼镜等智能可穿戴设备拉近了数字世界与真实世界的距离,使人们获取信息和感知世界的能力得到了提升,为我们带来了一种全新的生活体验,或许将来可以完全颠覆手机或个人电脑的传统使用方式。
当然,它们目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存在很多缺陷和不足。提升设备系统性能,解决诸如电池和屏幕等技术问题,改进更方便的佩戴形式,开发更多的用户体验应用等,都是它们需要不断完善的。总之,无论是谷歌眼镜还是微软H o l o L e n s ,这两个概念(或者成品)在人们接受它们之前,都将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谷歌眼镜的窘境 第4篇
谷歌眼镜是谷歌公司最新推出的眼镜式可穿戴电脑,用户可以在使用眼镜的同时,利用声音和肢体的指令发送邮件、信息和上网等活动。
目前,谷歌还没有确定这款眼镜最终的市场模式。谷歌提醒佩戴者在生活中佩戴时遇到的反应,或许会遭遇许多反对的声音。一名技术营销顾问SarahSlocum 在2 月21 号凌晨1 点半戴着谷歌眼镜来到了旧金山的莫洛托夫潜水酒吧。一位32 岁酒吧的常客布莱恩说,莫洛托夫真的不适合谷歌眼镜,当天晚上他没有在酒吧。当Sarah 走进酒吧,客人们明显的反感起来,其中一个女人对她竖了中指, 另外一个男人扯下了她的眼镜逃走了, 虽然最后还给了她, 但是Sarah 的手提包和其他随身物品在骚乱中都丢了。这期间Sarah 用谷歌眼镜将这混乱的瞬间记录下来,传到了YouTube 视频网站。视频中,竖中指的女人还大声的说到“你正在毁了这座城市”。这样的反对情绪在其他因为高科技的快速涌入而引发的争论中也有所体现。有些人认为谷歌眼镜是现代战争完美的代表。
偶然间知道,我和录像中的女人有共同的朋友,她并没有接受媒体访问叙述事情发生的过程而是以匿名的方式告诉我,当Sarah 戴着谷歌眼镜走进酒吧后, 她觉得很不舒服, 觉得自己会被录像。她表示:”我无法相信戴着这种眼镜的人,她并没有正对着我坐,不过当她看向我时,我对她竖了中指,她应该知道我讨厌她戴着那东西。” 她是一名酒吧刚下班的酒保,因为她引起了媒体的热议,被酒吧解雇了。
“大家平时觉得我柔声细气的,没想到我会对她说出那样的话,但是我觉得我有责任保护这个城市”,她告诉我。“当我看着她戴着眼镜时,我想到我的朋友们被赶出这里,能够生活在这里的人都是一些科技人。我在这里出生长大,这是我第一次想要离开这里。”
同样在旧金山湾区长大的Sarahs承认,这场冲突的部分原因是因为一些人认为谷歌眼镜是特权阶级的象征,和在这一区域逐渐出现富裕的科技人。“我认为这冲突的根本是科技人与非科技人之间的冲突。”
“谷歌眼镜被认为是少部分人才能享有的新玩意。”她说,“酒吧的人把我设想成了那些超级富有的精英或特权人物。可是,我也是通过辛苦的工作,才得到不错的收入的,我非常理解这些人的想法,我并不是科技新贵、百万富翁。”
Sarah 是在一个月以前从一个研发者朋友那拿到的眼镜, 她被准许加入谷歌眼镜的测试程序。具体来说, 是通过一小组试验员的体验, 收集产品在实际应用中的反应和周围人群的认知情况。Sarah 觉得谷歌眼镜还是获得了大多数人的热烈反响,“99 % 的体验都是非常积极的”,我问她这一次的体验为什么会出现事故,Sarah 认为是人们对于产品的误解和不熟悉造成的 “当一种新型科技问世总会遭到一些抵抗”的假象。
另外, 还有隐私的问题,其实公众并不是很清楚谷歌眼镜究竟是怎样工作的,只是猜想它一直处于录像的状态。匿名女人回忆说当她竖完中指后, 她发现眼睛上的灯亮了,她要求Sarah 关掉,却被拒绝。“我说了有人对着我拍照让我很不舒服,脸部识别真的吓到我了。”
为什么同样进行拍照,手机和相机被人们欣然接受,而谷歌眼镜却备受冷眼呢?因为谷歌眼镜绕开了熟悉的拍照动作。而这一动作恰好是获得被拍者许可的礼貌行为。当你举起相机时,任何人都知道你在做什么,而谷歌眼镜在人们不知情的情况下开始拍照,会给人们一种鬼祟欺骗的感觉。
近日,谷歌新闻发言人对该视频发表看法,他表示由谷歌眼镜引发的此次冲突在于礼节性的问题,这也是谷歌测试组的工作目的,他们佩戴眼镜是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谷歌眼镜。上个月谷歌刚刚发布了消费者使用礼仪手册。
Sarah 表示谷歌眼镜的佩戴原则要与手机一样,当你走入酒吧或饭店不会有人要求你拿出手机,如果这样他们就要倒闭了。谷歌眼镜也要做到这一点。
她和许多人都认为不久之后,市场上,处处都可以看到谷歌眼镜,Sarah说,“可讽刺的是,或许现在恨我戴眼镜的人,在6 个月或1 年内就会戴上这款眼镜。”当我问那位视频中的匿名女人,她是否会在6 个月或1 年内戴谷歌眼镜时,她大笑着说“:别逗了,我连手机都是很晚才买的。我绝对不会戴这种眼镜,绝对!”甚至在一些高科技圈中,对谷歌眼镜的兴趣也并不大。
美消防员为谷歌眼镜开发消防应用 第5篇
Jackson每天的工作是在消防部门与火灾对抗, 在休息时间, 他就编写一些app。Jackson已经设计出了两款谷歌眼镜app可以用来节省消防员的时间。其中一款应用会在谷歌眼镜的投射屏幕上显示地址, 地图, 以及911急救中心的记录, 并且还会自动导航以获得现场, 从而节省消防员的时间。另一款app为"找一个消防栓", 它可以显示距离紧急呼叫地方最近的消防栓在哪里。
除了以上的两款app, Jackson还建立了另外两个app, 其中一个app可以在消防员进入建筑之前, 提供建筑蓝图、平面图、紧急出口以及其它重要的信息。另一款是为消防车设计的, 当抢救被困在火灾里的人时, 可以显示应该使用消防车上的那些工具以帮助救援工作。这两款app目前还在设计中。
谷歌眼镜“起死回生”? 第6篇
今年1月,由于在消费市场上频频受挫,谷歌眼镜关停相关消费者开发项目。经过半年时间的调整,目前谷歌眼镜出现向企业市场发力的迹象,这有可能成为未来谷歌眼镜在消费市场重振旗鼓的关键一步。
比如,波音公司的一些工程师正在抛弃部分制造业务中所需要的传统指令手册,改为佩戴智能眼镜,以快速获得手册内容。根据一份研究报告显示,目前使用谷歌眼镜或类似设备的企业将会在三到五年时间里为公司节省10亿美元;其中主要在技术修理、医疗保健和制造行业,无需双手操作访问互联网、摄像头和视频通话这些功能将会派上大用场。美国一家医疗机构在使用谷歌眼镜实时记录问诊过程后,医生用于输入数据的时间比例从33%降低到9%,与病人沟通的时间比例则从35%增至70% 。根据美国联邦劳工统计局的数据,大约4600万美国人从事的行业,需要可穿戴设备的协助。而到了2022年,这一数字将增长到5200万人。而一项来自市场研究公司的最新研究则显示,全球68%的受访企业表示会优先考虑将可穿戴产品引入公司,这一数据与2010年只有43%的企业将雇员使用移动设备设定为首要或高优先级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有分析认为,谷歌转战企业市场,其实就是对整个市场实行化整为零、各个击破的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