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忘却的纪念范文第1篇
“也许我告别,将不再回来;也许我倒下,将不再起来;如果是这样,你不要悲哀,共和国的旗帜上有我们血染的风采。”这是一首纪念自卫反击战的歌。原唱者徐良是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战斗英雄。越战期间,他所在班全体战士壮烈牺牲,他孤军作战,出生入死,腿部重伤。中央电视台的军民联欢晚会上,与王虹共同高歌一曲《血染的风采》。这一时期的故事是不能忘怀的,代表着新中国的强大与神圣的尊严!
2012年2月17日是中国对越自卫反击战33周年纪念日,这场早已成为历史的战争对于作为90后出生的中学生来说无疑是陌生的,但撕开伤口纱布我们隐约还能看到它的痕迹。
一、近代中越关系
19世纪70年代法国入侵越南,攻占河内,越南邀请中国刘永福黑旗军南下抗法,黑旗军痛击法军收复河内。19世纪80年代初期法军卷土重来,再次攻占河内,清军应邀援越抗法。但此时的清王朝已是落日余辉,虽然经过冯子材等爱国清军的努力扭转了战局,中国军队节节胜利,但腐败的清政府却决定“乘胜即收”向法国求和。1885年夏双方在天津签定《中法新约》,清政府承认法国对越南的殖民统治,从此法国开始了对越南长达半个多世纪的统治。
二战爆发后,日本侵占了东南亚广大地区,中越军民共同抗击日本法西斯。
1945年8月,越南人民在印度支那共产党领导下进行了民族民主革命,取得胜利。9月越南民主共和国成立,胡志明任共和国主席。不久法国重新侵入越南,越南人民在中国人民的巨大支援和老挝、柬埔寨人民的密切配合下,进行了9年抗战。1954年取得了奠边府战役的胜利,法国被迫签署关于恢复印度支那和平的日内瓦协议,以北纬17度为界,越南北方获得解放。
赶走了豺狼又来了恶虎,1954年9月29日美国宣布不管法国同意与否,将从1955年1月起向南越提供军事援助。1964年8月美国制造“北部湾事件”,并以此为借口,对越南北方进行了大规模的轰炸。1965年1月28日7月28日美国决定扩大战争,并派出人数众多的地面部队。战争期间,中国政府和人民不惜作出重大民族牺牲,从武器、弹药到粮食、被服,向越南提供了巨额无偿援助,并先后派出防空、工程、铁道、后勤保障和海军扫雷部队共32万人,用鲜血和生命保卫越南的领空和交通运输的畅通,使越南北方得以抽调大批部队赴南方作战。1973年1月美国终于在和平协定上签字,3月美军全部撤出越南,1975年5月1日越南南北统一。
二、中越为何反目
在长期的反对外来侵略的斗争中,中越两国和两国人民之间的传统友谊源远流长。但越南刚刚统一就疯狂地排华、欺辱华侨;又不断在领土和领海问题上与我制造事端,根本不顾两国人民传统友谊之大义,这是为何?
这还要从二战后的美苏争霸开始说起。20世纪70年代苏联处于攻势,美国迫于形势变化转为战略收缩,于是调整了对外战略。1971年美国乒乓球队访华揭开中美关系新篇章,中美两国从此开始酝酿关系正常化。这对当时仍与中国友好而与美军交战的越南来说,却无疑是个坏消息。因为这将意味着中国将有可能减少甚至终止对越南的支持与援助,越南心中不满。中美关系正常化对苏联来说也是一大坏消息,这对同中国交恶的苏联无疑构成重大威胁。这样苏联加速拉拢越南,促使越南迅速投向苏联,并在南北统一后立即开始了反华的举动。
中国政府一向以和为贵对其尽力忍让,却更进一步强化了越南的野心。国际关系上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1979年中美建交,邓小平随后访美,被问及对越政策时,胸有成竹地说:“小朋友不听话,该打打屁股了?”其实大军早就严阵以待,只等一声令下了!
1978年11月底,广州军区、昆明军区、成都军区的参战部队完成一切行动准备。12月8日,中央军委下达战略展开命令。12月13日,下达开进命令,至12月底,中国军队9个军、22.5万人云集广西、云南中越边境,箭在弦上。
人民日报关于开战的报道中透露我军战役部署:以第41军、第42军、第43军、第54军、第55军和第50军(缺149师)为东线兵团,由许世友指挥,从广西方向出击;以第11军、第13军、14军和第50军149师为西线兵团,由杨得志指挥,从云南方向出击。我之战役决心:有限时间,有限纵深,集中优势兵力,迂回包围,速战速决,歼敌速回。
1979年2月17日晨, 集结在中越边境上的中国军队,以9个军的兵力,从广西、云南两个方向对越南6个省11个县发起进攻,空军部份战机起飞,沿边境我方一侧巡逻,海军部份战舰进入北部湾保卫石油平台。3月4日,攻下谅山,形成进逼河内之势,谅山以南,一马平川,无险可守。自古越南叛乱,若中国大军破谅山,越南王即自缚请降。战略目的基本达到,3月5日中央军委下达撤军命令,3月16日完成撤军行动,对越自卫反击战告一段落,之后的战斗和对峙到1987年才真正结束。
三、新时期中越关系
这场战争过去33年了,对于今天幸福生活的我们没有理由,也绝不能忘记这幸福来之不易。战争是痛苦的,对两国人民都是伤害,只有和平才是唯一出路。1991年11月,应江泽民总书记和李鹏总理的邀请,越共中央总书记杜梅、部长会议主席武文杰率团访华,双方宣布结束过去、开辟未来,两党两国关系实现正常化。
此后,两党两国关系全面恢复并深入发展。两国领导人保持频繁互访和接触,双方在各领域的友好交往与互利合作不断加强。1999年初,两党总书记确定了新世纪两国“长期稳定、面向未来、睦邻友好、全面合作”关系框架。2000年,两国发表关于新世纪全面合作的《联合声明》,对发展双边友好合作关系作出了具体规划。2002年2月27日至3月1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江泽民对越南进行正式友好访问。2003年4月7日至11日,越共中央总书记农德孟对华进行工作访问。2004年5月20日至24日,越南政府总理潘文凯应邀访华。2004年10月6日至9日,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正式访越并出席第五届亚欧首脑会议,双方发表《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政府联合公报》。两党两国领导人均表示要继续加强和发展中越传统友谊和全面友好合作关系,进一步充实和丰富“长期稳定、面向未来、睦邻友好、全面合作”16字指导方针的内涵,把中越关系不断提高到新的水平,使两国和两国人民永做好邻居、好朋友、好同志、好伙伴。2009年2月23日中越双方举行仪式,共同庆祝历时八年的勘界立碑圆满结束。
中国有句俗语说,和则两利,斗则两伤。我们的一贯立场是劝和促和。希望我们这两个一衣带水的社会主义邻邦能一直和谐相处,团结共荣!
河北省秦皇岛市新世纪高级中学历史教师:强英俊邮编:066004
为了忘却的纪念范文第2篇
第一册现代文《为了忘却的记念》检测学案
一、字音
围剿()逮捕()拘禁()爱憎()模样()模型()模具()校字() .........
吮吸()信札()客栈()编辑()累及()囚系()煞尾()载誉() ........
刊载()下载()倔强()袭击()竦身()斐然()寓所()似的().........
夹衫()夹袄()冤枉()姓殷()殷实()殷红()偈子()被难()........
汗流浃背()罗曼谛克() ..
二、字形
chuō()穿juã()别juã()择juã()议yóu()其要juã()xiá ()想闲xiá()liáoliáo()无几仓huáng()失措惊()失措急于事()凤凰涅()()身而出
三、选出下列各句中使用最恰当的词语。
1、我也没有这么高慢,对于一位素不相识的投稿者,会(草率、轻率)的写信去叫他。
2、我将译文和原文粗粗的对了一遍,知道除几处(误译、曲译)之外,还有一个故意的(误译、曲译)。
3、我想,这(大约、大概)就是林莽先生说的“又一次的被了捕”的那一次了。
4、他们自尊心很强,一不小心,极容易得到(曲解、误解),所以倒是故意回避的时候多。
5、目的是在介绍东欧和北欧的文学,输入外国的版画,我们都以为应该来(扶植、扶助)一点刚健质朴的文艺。
6、他今年看上去有四十了,而你比他(年青、年轻)。
7、我担心他做不来,但是他却(简洁、简捷)地说:只要学起来!
8、你所问的问题不是我所学专业,我对这种技术实在(隔膜、隔阂)。
9、我又疑心柔石的近来要做大部的小说,是(发源、发祥)于她的主张。
10、在军阀混战时期,经常上演我方唱罢你登场的局面,时局(变换、变幻)莫测。
四、判断加点词语使用是否正确。
1、 这位历经沧桑的老人说话总是隐约其辞,令人一听就明白他说的意思。 ....
2、 杜牧一生政治失意,曾浪迹扬州。他自感明珠暗投,精神颓唐,写下了不少格调不高的“扬州诗”。 ....
3、 今天,年代不同了,情随事迁,我们许多人似乎已经没有说豪言壮语的习惯,在听到这样的格言警句时,反而感到....
有些陌生,有些别扭。
4、 你有什么意见,不妨斩钉截铁地说出来。 ....
五、判断下列各句标点符号的使用是否正确,如有错误并加以改正。
1、我便写一封信去解释:“说初次相会,说话不多,也是人之常情,并且告诉他不应该由自己的爱憎,将原文改变。”
2、他还留下什么:“何立从东来,我向西方走”的偈子。
3、前年的今日,我避在客栈里,他们却是走向刑场了,去年的今日,我在炮声中逃在英租界,他们则早已埋在不知那里的地下了,今年的今日,我才坐在旧寓里,人们都睡觉了,连我的女人和孩子。
4、白莽并没有这么高慢,他曾经到过我的寓所来,但只是因为我要求和他会面,我也没有这么高慢,对于一位素不相识的投稿者,会轻率的写信去叫他。
5、我问他为什么代你收信的是这么一个怪名字的女士(怎么个怪法,现在也忘却了。),他说她就喜欢起得这么怪。
6、他像是不喜欢国民诗人这个名字,都改成“民众诗人了”。
7、谁料竟会落在三道头之类的手里的呢,这岂不冤枉!
8、除买纸之类,大部分的稿子和杂务都是由他做,如:跑印刷局,制图,校字之类。
9、有时我在路上遇见他,只要在相距
三、四尺前后或左右有一个年青漂亮的女人,我便疑心是他的朋友。
10、当追捕的差役刚到寺门之前,他就“坐化”了,还留下了:“何立从东来,我向西方走”的偈子。
自小多才学,平生志气高。别人怀宝剑,我有笔和刀。
德州州二中高一语文学案NO编制人:孙连平审核人:陈秀霞
第一册现代文《为了忘却的记念》检测学案答案:
一、 字音:
Jiǎodài bǔjìnzēngmúmómújiàoshǔnzházhànjílěixìshāzàizǎizàijuãjiàngxísǒngfěiyùshìjiājiáwangyīnyīnyānjìbâijiādì
二、 字形:
戳诀抉诀尤诀遐暇寥寥皇慌功槃挺
三、
1、轻率
2、误译曲译
3、大约
4、误解
5、扶植
6、年轻
7、简洁
8、隔膜
9、发源
10、变幻
四、
1、隐约:不明显,不清楚。形容说话躲躲闪闪,使人不易完全明白。与“一听就明白”矛盾。
2、正确。原意是明亮的珍珠,暗里投在路上,使人看了都很惊奇。比喻有才能的人得不到重视。也比喻好东西落入不识货人的手里。
3、正确。情况变了,思想感情也随着起了变化。
4、不正确。形容说话或行动坚决果断,毫不犹豫。
五、
1、去掉引号。
2、去掉冒号
3、把“去年的今日”和“今年的今日”前的逗号改为分号。
4、 “我要求和他会面”后加分号。
5、把括号放到“名字”后,同时把括号内的句号去掉。
6、“国民诗人”加引号,同时把“了”放到引号外。
7、“三道头”加引号。
8、把冒号去掉。
9、把顿号去掉。
10、把冒号去掉。
为了忘却的纪念范文第3篇
一、说教材
《为了忘却的纪念》是鲁教版高中语文教科书第一册第二单元的第一篇讲读课文,本单元的话题是“跨越时空的美丽”。这是一篇以记叙为主,又与抒情,议论相结合的悼念性散文。文章通过对白莽,柔石等烈士的回忆,抒发了对烈士们的无限崇敬和怀念之情,歌颂烈士们的优秀品质和革命精神,以及对反动派的深切愤恨。文章入选高中语文教材,作为讲读文本,有许多方面值得学习。
二、说教学目标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发展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内容,理清思路,概括要点,理解文本所表达的思想、观点和感情。”“要阅读优秀作品,品味语言,感受其思想、艺术魅力。发展想象力和审美力。”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依据本文特色,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我确定本文的教学目标如下:
(1)知识能力目标:弄清题目的含义,推敲文中过度语句,理清课文整体思路,结合中心和语境,理解含义深刻的语句;学习本文记叙、议论、抒情想结合的学习方法。
(2)过程方法目标:引导学生做主合作探究地学习,教师起组织和引导的作用。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联系文章的写作背景和目的,
教学重点难点:
1、揣摩语言,理解含义深刻的语句。
2、体味作者对革命烈的深切怀念和歌颂之情,以及对反动派的愤怒和憎恨之情。
3、理解本文记叙、议论、抒情相结合的写作特点。
三、说教法
根据文本的特点和学生的领悟能力,充分落实高效课堂的精神,课堂上,我准备采取以下方法实施教学:
1、朗读法:每一篇文章都有其独特的内涵,只有反复朗读,才能领会其中深刻丰富的思想内涵。
2、讨论法:引导学生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体验合作的乐趣,感受成功的喜悦。
3、点拨法:在于学生的平等对话的合作互动中。加强对学生的点拨指导,循序渐进,培养学生能力。
4、情景设置法:充分利用课件展示创设情境,使学生自然地融入到课文的意境中去,思想上产生共鸣。
四、说学法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要求:“语文教学应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帮助他们树立主体意识,探寻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途径。”基于此,我准备引导学生采用一下学法进行学习:
1、勾画圈点法:做到不动笔墨不读书
2、朗读法:反复朗读,体会课文蕴含的丰富内涵。
3、合作法:合作学习,在讨论交流中,培养理解能力。
4、探究法:,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探究文章主旨,提升人生境界。
五、说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导入新课,积累基础知识:
1、新课伊始,我准备这样导入:学者林贤治曾经写了一部著作,题目是《守夜人札记》,
礼赞了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上一个清醒,执著,孤独而又坚强的战士。这位“守夜人”就是
鲁迅。今天,我们学习鲁迅先生的《为了忘却的记念》(板书课题)
2、让学生根据课前预习,交流对鲁迅及写作背景的了解。
3、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教师进行总结。
这样设计,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查找信息的欲望,培养学生积累知识
的能力。
第二环节:整体感知,理清层次。
1、学生默读课文,思考“左联”五战士和鲁迅的交往过程。
2、学生在小组交流的基础上,推荐同学在班内交流自己的看法,其他小组同学评价补
充。
3、教师小结。目的是帮助学生抓住要点,从整体上感知课文内容。
第三环节:赏析语段,品味语言。
1、忘却和记念,文章题目中两个意义相反的词联系在一起,有何用意?
(忘却”二字的特定含义是“将悲哀摆脱,给自己轻松一下”即摆脱悲哀,化悲痛为力
量。“为了忘却”,正说明难以忘却,烈士的往事历历在目,烈士的鲜血如在眼前,两年以来,
“悲愤总时时来袭击我的心,至今没有停止”,此其一。其二,对烈士最好的纪念,是踏着
他们的血迹奋然前行,“夜正长,路也正长”,只有化悲痛为力量,才能奋然前行,争取光明。
其三,纪念烈士,将烈士生前言谈举止、音容笑貌记述下来,正是为了让烈士永远活在人们
心里,永不忘却,让后人永远纪念他们。
即为了战斗,要以战斗作为对烈士更好的纪念。)
2、默读课文,勾画朗诵文中含义深远,感情浓郁的语句。
a学生首先在小组内朗读自己勾画的语段,交流对这些语段的理解,其余同学补充。
b各小组推荐一两名同学在班内交流自己的看法,其他小组同学评价补充。
3、指导朗读含义深远,感情浓郁的句子。注意把握作品内涵,感情基调和朗读节奏。
此环节让学生自由读、齐读、赏析、交流,培养学生的感悟探究的能力,敢于大胆发表
自己的见解。
第四环节:探究问题,理解主旨
1、文中作者用了三个典故,用意是什么?引导学生讨论文章的主旨。
2、教师小结:鲁迅在文章中提到的是我国古代奸邪残害忠良斗三个大冤案,大悲剧。
用司马昭杀害嵇康、吕安,秦桧杀害岳飞,朱棣杀害方孝孺这些惨案冤狱,映射国民党蒋介
石杀害柔石等革命者和进步青年。抒发对烈士的怀念和尊敬,表达了反动派必然灭亡,人民
革命一定胜利的坚定信念。
3、文章做写作方法上有什么特点?(
1、记叙、议论、抒情完美结合;
2、典故运用,
各臻其秒,文章出色;3结构严谨完整,繁中有简,重点突出)
第五环节:收束全文。
1、总结全文,学生总结本课的学习内容、学习方法、,也可以谈谈学习收获,给教师的
建议。
2、教师总结。
第五环节:拓展延伸 ,布置作业。
1、预习《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2、以“难忘的”为题,写一段叙述、议论、抒情的文字。
2作业1的安排重视预习,培养良好学习习惯。 作业2的写作训练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
板书:
为了忘却的记念为了战斗的记念
一、与白莽的交往
二、与柔石的交往
三、柔石、白莽被捕
四、五人遇难
五、抒发悲愤
为了忘却的纪念范文第4篇
端午节是为了纪念谁
1、纪念屈原说
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屈原,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他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屈原遭馋去职,被赶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他在流放中,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离骚》、《天问》、《九歌》等不朽诗篇,独具风貌,影响深远(因而,端午节也称诗人节)。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五日,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
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人们见后纷纷仿效。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棕子。
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2、纪念伍子胥说
端午节起源传说相关人物:屈原与伍子胥
端午节的第二个传说,在江浙一带流传很广,是纪念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前476年)的伍子胥。伍子胥名员,楚国人,父兄均为楚王所杀,后来子胥弃暗投明,奔向吴国,助吴伐楚,五战而入楚都郢城。当时楚平王已死,子胥掘墓鞭尸三百,以报杀父兄之仇。吴王阖庐死后,其子夫差继位,吴军士气高昂,百战百胜,越国大败,越王勾践请和,夫差许之。子胥建议,应彻底消灭越国,夫差不听,吴国大宰,受越国贿赂,谗言陷害子胥,夫差信之,赐子胥宝剑,子胥以此死。子胥本为忠良,视死如归,在死前对邻舍人说:“我死后,将我眼睛挖出悬挂在吴京之东门上,以看越国军队入城灭吴”,便自刎而死,夫差闻言大怒,令取子胥之尸体装在皮革里于五月五日投入大江,因此相传端午节亦为纪念伍子胥之日。
端午节节日简介
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等;端午节是中国汉族人民纪念屈原的传统节日,更有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蒿草、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的习俗。“端午节”为国家法定节假日之一,并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端午节(英文为Dragon Boat Festival或Double FifthFestival)又称为端阳节,为每年的农历5月初五日,在湖北、湖南、贵端午赛龙舟活动端午赛龙舟活动州、四川一带,端午节又分为大端午与小端午。小端午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大端午为每年农历五月十五日。
时至今日,端午节在中国人民中仍是一个十分盛行的隆重节日。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该民俗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09年9月30日在阿联酋首都阿布扎比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会议决定:中国端午节成功入选《世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端午的禁忌
(一)、阳刃之日,毒气攻身。
此日为五月初五,从农历气象上看,正是夏至左右,故也是一年之中阳气最盛的日子;也是实际上的羊刃日,这个农历的五月,阳刃为凶,本来就是所谓的“毒月”,共有“九毒日”,而端午又是“九毒”之首,故称为“毒日”。而从五行上看,任何一种五行过旺或过衰,都会形成邪气,都会对自然气候或人身健康,构成威胁与伤害;何况这个时节,也是毒虫坏虫肆虐猖獗的时候;故这一天需要在房门上,插艾、插桃技、插菖莆以驱鬼;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或在儿童身上洒雄黄酒,以驱虫避邪,保障健康。
(二)、祭祀之日,阴气伤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