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内容
武侠电影音乐赏析管理论文范文
来源:盘古文库
作者:莲生三十二
2025-09-19
1

武侠电影音乐赏析管理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电影艺术 电影音乐 欣赏

一、电影音乐概述

电影是一门视觉艺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视觉艺术,而且是一门以导演为中心,集表演、摄影、美术、音乐等多门艺术为一体的综合艺术。电影和其他“综合性视觉艺术”(如歌剧)有着很大的不同。这是因为电影这门艺术有它的特殊性,它的特殊性在于完成这门艺术的最后一道综合程序是要观众参与来完成的。

由于欣赏电影是人们的心理和生理的活动,这就使得电影必定要成为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视觉艺术。因为人类所具有的感官体验是和视听同时进行的,我们可以做个实验,把一部已经配有中文字幕的影片在播放时关掉扬声器,只看字幕和画面,尽管影片的内容都能看明白,但是你会觉得心里非常难受。几乎是在电影诞生的同时,人们就发现了这个“心理排斥”现象。早期的电影是没有声音的,被称为“默片”。它只有流动的画面,是单纯的“电影”。1895年的12月28日,法国发明家卢米埃尔兄弟在巴黎卡布辛大街14号大咖啡馆中,首次售票公映了他的影片。这不仅仅标志着“放映术”的完成,同时也标志着电影的真正诞生。被称做世界电影史上的第一部影片的《工厂大门》,是以设在里昂的卢米埃尔兄弟自己家的工厂作为背景拍摄下来的工人下班的景象。尽管人们看了影片后惊喜万分,但是随之而来的反映就是“心理排斥”总觉得影片少了某些因素。卢米埃尔兄弟,马上想到了“音乐”,他俩在放映的同时邀请了钢琴家做现场的伴奏,所演奏曲目均是通俗的小品音乐,也可以说世界上最早的电影音乐由此而诞生了。从中可以看出,音乐也是最早加入电影这门综合艺术的成员。在当时。电影音乐在电影中的地位却是很低的,音乐只是成为弥补视听不平衡的一种方法。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逐渐发现了音乐在电影中的重要作用,现在为电影而创作的音乐,已成为电影综合艺术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二、电影音乐的主要作用

电影音乐与纯音乐作品有着很大的不同。它既要有相当完美的艺术性、独立性,又必须顾及与电影画面的关系。因此在写作或欣赏电影音乐前必须明白电影音乐在电影中的作用。即:在电影中,音乐起着重要的作用,是电影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1、描绘作用

这是较为常见的处理手段。主要用音乐渲染、烘托画面的情绪和气氛,加强画面所表现的事物的节奏特征。如汽车、火车的奔驰,人物间紧张地追逐,风啸雷鸣、海浪汹涌等,还可以对自然景象加以描绘,比如草原、海洋、科幻片中的太空景色等。

2、抒情作用

主要用于塑造人物性格,表现人物的内心思想与感情、心理的变化等。音乐表达了作曲家对特定人物的理解和态度,带有一定的评价意义。观众通过音乐的描述,可以进一步理解人物,并唤起对人物的爱憎,电影音乐的抒情作用通常在电影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3、剧作作用

音乐参与影片的情节发展,成为影片结构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包括刻画人物的复杂内心矛盾、表现人物之间的外部冲突。它能直接推动剧情发展,深化影片内容。

4、背景气氛作用

音乐以特定音调、乐器音色、风格,在影片的局部或整体中表现时代特征、民族特点、地方色彩,强化特定的影片基调与气氛。这时电影音乐加强了它的认识功能。把观众引入特定的情景之中。

5、结构贯串作用

同样的音乐在影片中多次反复(或变化反复)出现,在情节发展过程中起着纽带作用,既能使整部电影完整、统一,又能使观众在心理上获得前后贯串的感受。

三、电影音乐与电影画面的关系

由于电影音乐是电影综合家庭中的一员,所以电影音乐与电影画面关系的处理是一个重要的问题。一般来说电影音乐与电影画面有四种形式。以电影《辛德勒的名单》为例子。

1、音画同步

音乐基本上与画面吻合,情绪、节奏一致,视听统一,观众在观看画面时,不知不觉地接受音乐。这是最常见的一种音画关系。这种形式类似美术中的素描,即音乐与画面的内容完全相同,音乐随着画面的变化而变化。比如电影《辛德勒的名单》片头音乐的处理就是如此。影片开始后的第3分12秒钟,音乐进入。这段音乐长达7分33秒钟,在这个长度中电影画面有这些镜头:酒吧、酒吧的另一角、酒吧里众人合唱(此段需做前期录音)、军队行进的合唱。在这7分33秒钟的音乐中。节奏及情绪都和每一次镜头的转换保持同步。

2、音画平行

音乐并不解释画面,而以自己的独特方式将画面贯串起来,造成一种完整的形象。比如画面是一组短镜头,描写时间过程、人物成长或脑海中回忆的各种片断时,音乐只表现出一种情绪或着力刻画人物的内心世界,使画面的蒙太奇更为凝聚集中,以加深观众对影片的理解。又比如,影片中的人物开始回忆往事,时间跨越几十年,画面中出现回忆者的各种时代各种不同情绪的场景,而音乐只是刻画“回忆”这一情绪,并不顾及各个时代,各个场景。电影《辛德勒的名单》的第17分23秒钟至第29分11秒钟,有一段长达11分50秒钟的音乐。在这个时间段里电影画面有以下一组镜头:马路上逃难的犹太人群在德军监视下神情痛苦地行走着、一个犹太人家庭在德军监视下整理着离家的行李、逃难的犹太人群被德国人辱骂、广场上犹太人群登记身份、辛德勒与人在车上谈论生意、生产铝锅的车间、辛德勒的工厂在广场上招工、生产搪瓷产品的车间。这么多的画面,但是音乐只有一种情绪“痛苦”而且乐队写得非常简单,速度非常缓慢。不管画面如何变化,音乐似乎在独立地走着。

3、音画对位

“对位”是音乐的术语,指两条旋律同时出现,时分时合,似乎各自独立,但是关系极其严谨。在这里指的是音乐与画面形成类似音乐中两个声部的对位关系。时而同步。时而不同步,甚至与画面在情绪、气氛、格调、节奏、内容上造成对立、对比,从另一个侧面来丰富画面的含义。产生一种潜台词。形成新的寓意,使观众得到更深的审美享受。电影《辛德勒的名单》的第35分27秒钟电影画面有四个内容组成:辛德勒和妻子在酒店边吃饭边谈话、辛德勒和妻子一起跳舞、辛德勒和妻子睡在床上讲话、辛德勒在火车站送别妻子。这一段音乐从饭店的小提琴手的独奏开始,一直是舞曲风格。有时候音乐与画面紧密相关(跳舞时),有时又有所分离(夜深人静时)。音乐和电影画面如同两个复调声部,时分时合。

4、音画逆行

音乐与画面所表现的内容截然相反,形成强烈的反差,给观众一种视觉和听觉的不协调的感觉,并由此产生心中的震撼。电影《辛德勒的名单》1小时58分19案叫绝秒钟,画面是:德国军人强迫犹太人不分男女,全部脱光衣服检查身体,被检查出他们认为不健康的人,就被拖到边上处死。广场上,惊恐万分的犹太人哭着、喊着、跑着。而此时有一个德国军人拿起一张唱片,并通过扩音器向广场播放。唱片里传出优美的抒情歌曲声,与画面里惊恐的场景完全相反。这种强烈的反差在观众的心里产生极大的震撼。

5、音画游离

电影音乐并不直接为剧情服务,而是起到扩大空间、延续时间的作用,它并不渲染影片的细节,而是用相当独立的姿态以自身的音乐力量来解释或发掘影片的内涵。观众可以在音乐与画面游离的情况下,自己领悟影片的真谛,得到丰富的联想与感受。电影《辛德勒的名单》的第67分45秒钟,画面是辛德勒站在山上,俯瞰着城里的全景,这时城里纳粹正对犹太人进行屠杀,一队队犹太人死在纳粹的枪口下。而这时候的音乐是一首由童声演唱的歌谣,旋律优美动听,和残酷的画面毫无关系。观众在圣歌般的音乐声中,感受画面的残酷,此时的观众通过音乐已经感受到影片的内涵了。

结语

要更好、更深刻地了解与欣赏电影音乐,还取决于欣赏者对各类音乐知识了解与掌握的程度。在欣赏电影音乐时,应该有一个全方位的欣赏角度。比如,音乐的写作手法、风格、乐队编制等方面的音乐知识,都直接和欣赏电影音乐有密切的关系。在有些电影中,还直接插入了古典音乐的片段。电影《钢琴师》中就有大量肖邦的钢琴作品。如果对肖邦及他创作的钢琴作品有深刻地了解,则对欣赏这部电影音乐有着很大的帮助。电影音乐欣赏是一个新的课题,还在探讨与发展之中。在今后的若干年中,这个课题将会有很重要的地位与前景。

武侠电影音乐赏析管理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音乐赏析;教学;小学音乐教育;欣赏

音乐不是实物,欣赏也并非具象,将如此抽象而虚无缥缈的概念传输给小学生将会是教学的攻坚克难部分。但同时,小学生经历少,没有音乐糟粕的熏陶,对新事物接纳能力强,从小对学生音乐欣赏的培养将深刻影响学生未来对艺术和美的欣赏与接纳能力,使之形成良好的情操。而对于老师而言,在教学中具有针对性的开展教学,掌握学生年龄特点,激起学生好奇心与求知欲,教育进程必将事半功倍。

一、音乐欣赏对学生音乐学习的意义

自政府发表文件提出:将德智体美教育作为教育重要方面。对于小学生教育工作来讲,基础学科的教育重要性不如艺术学科。小学生年龄尚小,心智尚未成熟,审美尚未培养完全,容易被家庭或社会氛围带偏。从小对学生音乐欣赏的培养将深刻影响学生未来对艺术和美的欣赏与接纳能力,使之形成良好的情操。

以交响童话为例,从故事本身入手,将音乐转化为丰富而有趣的图画呈现在学生面前。学生可以具体的了解到音乐背后的内涵,张开想象的翅膀。为欣赏交响童话主题的理解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提高了音乐欣赏教学的效果。此外,一个好的音乐氛围将影响学生的成长环境。试想,一个校风差,学风歪的学校里,如何开展良好素质教育?又如何让学生接受美的熏陶?从音乐这个小的点做起,以点带面,进而带动整体。创造一个良好而美丽的校园风尚。经常播放富有时代意义和精神的作品如《让我们荡起双浆》、《一个真实的故事》、《闪闪红星》等。潜移默化的对学生的爱国情感进行熏陶,激发学生对党和国家的敬爱之情,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二、如何将欣赏融入教学

(一)以欣赏为线,贯穿唱歌、乐理与基本技能

音乐教学重在欣赏,欣赏作为中心内容,占据教学主导地位。因此,在教学中,以欣赏为前提,通过乐器、歌唱、演奏等形式,给学生的认知带来新的体验。同时,将基础知识融入音乐本身,加以引导学生欣赏学习。将会是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一项重要手段。例如欣赏歌曲小白船的时候,不单单只是对单一乐曲个体进行播放。而是加入动画,多媒体等其他新奇因素,以来增加动画性激起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二来多元素结合,理解与感受也将更加深刻。节奏、速度、起伏、情感的多方面融合,是学生更加投入到音乐所展现的情境中,加深对旋律的印象,更好感受音乐之美。

(二)引导学生欣賞,从感情认识到理性知识

从感觉抓起,引导学生感知音乐,相对于直接教授刻板的基础知识,先感受音乐实属更好的选择。不仅仅对于小学生,对任何学习者而言,由简到难,由易到难才是学习之道。此外,感受所带来的兴趣是无价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喜欢这门艺术,想要去更深入的了解,激发学生想要学习理性知识的欲望,基础知识将不再刻板,而是学习爱好的铺路石。学习也将会充满乐趣。

(三)发挥学生创造性,感受美、创造美

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在引导学生学习基础知识,感受他人作品的同时,激发学生独特本身创新性与创造能力也是教学的重要内容。正是有了千千万万个不同的创造体,音乐这门艺术才能经久不衰,愈发美丽。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一步步了解艺术产生的情感,感受到了艺术的美,而这些所有学过的、看过的、听过的都将成为学生宝贵的财富,为学生的创造性埋下伏笔。教师是学生创造力萌芽并发展的园丁。在课堂上给予学生创造音乐的机会,引导学生将想象力转化成具体可见的实体。不仅仅是学生对音乐欣赏能力的飞跃,更激发学生创造的动力,并让学生明白,艺术不是天花板不可触及,任何人都可以去创造、去感受。

综上所述,音乐教学绝不能只停留在传统模式,改革创新,用最新的思想与那些稚嫩而新鲜的孩子们碰撞,亦师亦友,用最具针对性的教学方式,以最贴近孩子思维方式的教学模式,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采用最适合学生特点、浅显易懂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参与到课堂,融入到教学,不断更新教学模式,为更好的将欣赏这一艺术能力为学生所理解并掌握。写无止境,教无定法,只有不断求新探索,才能不断完善,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是与生俱来的,它需要可以引导和激发的。一堂音乐课,教师如果能科学地、充分地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做到愉快教学、轻松学习,学生就一定能在广阔的音乐天地驰骋,我们的音乐课也会更加具有意义。

参考文献:

[1]韩文华.小学音乐欣赏教学策略研究[J].作文成功之路(下),2018(07):11.

[2]朱尧鸿.音乐欣赏在小学音乐教育中的作用及应用分析[J].新课程,2021(30):73.

[3]李霖.从教育目标看小学音乐欣赏课的人文价值[D].西南大学,2020.

[4]王金金.多媒体应用于小学音乐欣赏教育的解析[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9(03):4-5.

[5]熊睿.基于小学生心理发展特点的小学音乐欣赏教学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9.

武侠电影音乐赏析管理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译文批评赏析经典英美文学

前言:伴随时代的不断发展,以及社会体系的不断完善与进步,人们越来越重视精神生活的丰富与体验。因此,本次研究针对经典的英文文学作品进行翻译学的研究和探讨,希望能够通过切实有效的理论分析掌握深厚的翻译工作技巧,并从中寻找到有效的理解和沟通途径。重视对翻译文本的批评与赏析理解,主要是为了更好的体会不同地域的文化特色,进而更加有助于各个国家之间的交流和往来。针对批评翻译方式的合理性进行探讨,掌握翻译文本中批评与赏析的具体表现元素及内容。希望可以通过本次的研究加深不同国家之间的文化交流和往来,实现世界一体化进程的加速要求。我国社会体系的发展要求与世界接轨,在完善相关工作内容的过程中就需要深入的掌握和体会相关的文化、经济事业发展内容,以及西方国家未来的发展方向,通过精神文化方面的了解与沟通,能够更快的促进我国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实现综合国力的提升目标。

一、批评与赏析概述

翻译工作中的批评和赏析的概念非常相似,也正因为两个专业词汇的含义理解非常的困难,所以才在相关理论研究的工作当中占据了非常重要的位置。翻译学中的批评和赏析概念存在一定的关联性,同时又是相互区别的,关注到两项理论的矛盾关系,进行相关的理解,能够更加有效的提升翻译工作的准确性和质量。翻译学中的批评英译为translation criticism[1]。主要是指在固定的社会环境氛围当中,遵循客观的翻译工作原理,采取一些翻译工作的技巧,进行相关内容的翻译。针对不同类型的文学作品进行翻译制作,采取科学的方式进行文学作品的翻译,进而满足实际的翻译工作需求。针对文学作品展开的翻译批评工作不能是随意的,需要根据一定的原则进行,在实际的翻译批评过程中需要进行具有针对性的理解,避免出现不贴合实际的翻译批评,也不能对相关的文学作品提出个人观点性的评价,需要在科学理论的支持下进行相关理论的应用[2]。需要保证翻译批评理论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是严格遵守历史事件的,也是具有客观性认知的,能够从整体的评论和系统的理解角度进行探讨,实现对翻译文本和原著内容的深刻理解,进而保证对原创作品的理解是正确的、客观的。翻译的赏析与翻译的批评理论存在一定的关联,但是也具有较大的差异,翻译的赏析主要是遵循原本语言结构的特点,针对不同语言习惯的文化进行得体的翻译,以婉转翻译的角度进行表述,这种翻译方式不必刻意的关注语法和词汇的应用,主要的作用在于清晰的理解原文的内容,尽管容易出现一些比较不符合语言习惯的句式[3]。

二、翻译文本中批评与现有角色问题

针对英美文学作品的经典之作进行翻译,主要是观察古典文学的写作特点,以及英美文化的语言习惯,针对其中涉及的相关文本内容进行细致的分析和翻译,最终获得贴合文本内容的相关句式,进而获得文学作品的翻译文本。针对英文经典文学的翻译需要掌握好几个方面的理论体系和内容,针对古典文学进行深入的理解,从而获得有价值的翻译文本。针对翻译文本当中的批评翻译理论进行分析,还存在现有角色区分上的问题[1]。针对英美古典文学的翻译,需要掌握其中的翻译指向性元素,针对文学作品本身进行翻译效应的理解,重视对翻译的工作进行辅助,提供全面的帮助才是批评理论对翻译文本工作做出的最大贡献。针对翻译的文本进行理解,需要体会读者的接受能力和思维,重视对文学作品内涵的解读,进而促进文学作品本身与读者的交流和沟通。另外,还需要针对英美古典文学的经典之作进行深刻的解读,从翻译的角度进行客观的评价,要掌握批评和赏析之间的差异,充分的应用批评和赏析的翻译功能性,实现对原著作品的深入解读,保证作品的原创性需求,构建一个科学的评价体系,在评价体系内参考翻译的元素进行解读。最后,针对翻译的交流工作进行沟通和解读,需要在实际的作品翻译工作结束前进行文学艺术的赏析,进而实现对文学作品翻译文本的正确认知,保证翻译工作的准确性和深刻性要求[4]。

三、古典文学作品翻译的差异

在英美文学创作的过程的当中,需要创作人灵活的运用思维的优势,在作品的表达过程中展示出修辞等语言技巧的精髓。通过经典文学作品的创作能够更加深刻的呈现出作者的内心世界,也能够展现出作家独特的审美视角。古典的英美文学作品中充盈着不同的人物形象和丰富的环境氛围色彩,可以充分的体现出作家的创作灵感和修辞手法特征,以良好的文学功底展示出不同的文学作品艺术特色。对于人物的刻画和描写更加彰显出人物的性格特征[5]。针对文学作品的不同翻译文本进行解读,掌握翻译文本的翻译工作者思维,才能够更好的诠释作品中的艺术特色和思维。翻译工作者需要认识到作品中的故事情节,针对文学作品中存在的人物形象进行深刻的体会,掌握人物性格特点形成的众多因素,保证将人物的翻译深入到每一个细节。例如,不同的翻译工作者能够将同一部作品中的人物进行巧妙的翻译,针对语言、动作等细节使用不同的修辞手法进行刻画,这样就体现出古典文学作品翻译的差异性,也是文学作品翻译的审美视角解读[6]。

四、翻译文本批评的合理性升值

针对英美经典文学的翻译工作存在翻译文本上的批评合理性探究,重视对翻译文本的合理性升值空间探讨,能够更好的完善翻译工作的质量和工作效率,进而也能够提升读者与文学作品创作者之间灵魂与思维的交流。任何一部文学作品的翻译都存在不同的环境和氛围元素,针对不同条件因素的翻译也存在差异性的理解和不同形式的描述[7]。翻译工作者需要体会文学作品创作者的创作思维,针对读者的理解能力进行深入的研究,保证翻译文本的内容与读者的理解差异降低最低的标准。读者在阅读文学作品的翻译文本过程中,会产生与创作者具有一定思维和语言文化差异的内容,这也是文学作品创作过程中存在的解释文学差异性。针对理解和创作上的差异选择批评和赏析的翻译方式,能够更好的为读者和文学作品的创作者建立一个沟通的桥梁,实现对文本内容的细致理解[8]。针对文学作品中出现的不同人物和环境实体进行分析,重视不同读者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对文学作品翻译价值的提升。不同的翻译文本存在不同的价值,提供一个良好的价值体系才能够更加有助于丰富文学作品本身的价值,才能够满足不同层面读者的需要,也就是对文学翻译文本价值的提升[9]。

五、翻译文本中批评与赏析具体体现

(一)从修辞方式分析译文批评与赏析

翻译工作最为重要的工具就是语言,语言也是英美文学作品体现其价值的主要途径。作者在创作文学作品的过程当中会充分的利用语言和词汇进行文本内容的丰富,保证实际翻译工作的准确性和科学性。通过作者独特的思维进行语言的表达,也非常有助于对文学作品内容的丰富,更加爱有助于体现出作品中人物的特色和生活氛围,对于环境的烘托作用也十分的明显。重视对不同情感和不同环境氛围的描写,是文学作品创作的重要内容,也是翻译批评工作的重心。重视对相关翻译工作理解,选择恰当的翻译词汇进行修饰和调整,更够更加有效的丰富作品的内涵和审美价值,也能够通过科学的修辞手法降低原著与翻译文本之间的差距和矛盾[10]。形成良好的语言体系,科学的使用词汇及修辞手法,是保证修辞工作顺利进行的关键,也是保证翻译工作质量的重要途径。重视对翻译作品的理解,才能够更好的应用词汇,保证翻译文本的阅读审美价值。不同的修辞手法对于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具有良好的展示作用,也能够或含蓄、或奔放的表达作品中的情感[11]。

(二)从人物语言角度分析译文批评与赏析

通过翻译的批评和赏析技巧进行人物语言的翻译,主要是为了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英美文学作品的解读和赏析,通过实际的人物语言进行故事情节和内涵的表达,进而彰显出文本的艺术特征。翻译文本的批评和赏析翻译技巧功能主要体现在对人物语言的翻译工作当中,这是一种非常良好的语言翻译手段,也是最能够贴近原著的翻译技巧。展现人物的个性和特色,就是通过对人物语言的描写达成的,在实际的工作工程当中可以进行人物性格色彩的描写,也是翻译工作体现与原著降低差异的重要途径[12]。不需要华丽的辞藻就能够展现出原著的内涵和特色,主要就是依靠对人物语言形象的描写。因此,翻译的工作也需要通过对人物语言的描写达成对相关内容的叙述,进而让读者能够最为贴切的感受到原著中的情感色彩,也能够让读者真正的品位作者的心理变化。掌握文学作品中人物的语言特征,就能够最为精确的区分人物的特征,进而拉开不同人物之间的形象塑造需求。让每个人物都体现出其鲜活的形象,也彰显出人物的真实感觉[13]。

(三)从读者接受程度分析译文批评与赏析

翻译批评和翻译赏析的技巧在英美经典文学作品翻译工作当中的应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针对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和探讨,不能忽视翻译批评和翻译赏析针对读者接受程度的理解与研究。从读者的角度进行接受程度的考量,希望通过实际的批评和赏析掌握文本翻译工作的准确程度,也是为了让读者更好的理解作品本身,进而深入的感受作品中的情感[14]。经典的文学作品是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人类文明的具体表现,也是人们精神世界不断丰富和完善的证明。从翻译工作的角度进行思考,重视对读者理解程度的研究,主要是为了让读者更好的体会文学作品的内涵,只有掌握了文学作品翻译的技巧,才能够更好的向读者展示不同的语言文化和社会背景,进而让读者能够从作者的角度去赏析这部作品,也让读者能够通过简单的翻译文本理解到作者创作的思维,这才是翻译文本展现原著魅力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15]。

结论:综合上述研究观点总结能够发现,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在物质生活不断提升的过程中,人们对于精神生活的质量追求也越来越高。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加速,西方文学在我国社会得到了普遍的认可,人们在迅速接纳英美文学的同时,也希望建设更高标准的翻译工作平台,渴求良好的翻译工作质量促进社会精神文明的进一步建设与完善。英美文学作品在语言体系上与我国的文化存在很大的差异,为了充分的理解和体会英美文学中的文学价值,我国翻译工作者在不断的努力和完善当下的翻译工作体系,希望通过批评和赏析的方式深入的理解和体会英美经典文学的相关内容。面对不同的翻译文本进行文化元素和文化类型的分析与探讨,主要是为了了解更多的文学体裁和类型。从批评和赏析的角度进行翻译质量和工作效率的研究,主要是为了更好的体现文学作品翻译的使用价值,在良好的翻译工作体系构建过程中进行不同翻译文本的作品审美价值体会。

参考文献

[1]Siobhan Brownlie.Narrative Theory and Retranslation Theory. Across Languages and Cultures.2006

[2]Bassnett Susan,Andre Lefevere.Constructing Cultures:Essays on Literary Translation. Journal of Women s Health.2003[3]Susam-Sarajeva,S.Multiple-entry visa to travelling theory. Target . 2003

[4]蒋晖. 浅谈经典英美文学的译文批评与赏析之方法[J]. 名作欣赏,2012,21:144-145+157.

[5]陈毅,窦琴. 鉴赏翻译作品,领悟翻译真谛评《翻译批评与赏析(第二版)》[J]. 中国教育学刊,2015,08:114.

[6]钟洁玲. 译文批评和赏析方法在经典英美文学中的探讨[J].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2015,08:187-188+190.

[7]李桂丽. 翻译批评在翻译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 价值工程,2013,05:248-249.

[8]陈丽丽. 浅谈经典英美文学的译文批评与赏析之方法[J].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2013,07:33-34.

[9]司亮. 基于英美经典文学译文的批评和赏析方法探究(英文)[J]. 中国外资,2013,10:276+278.

[10]高迎春,洪梅. 原型批评视角下《肖申克的救赎》赏析[J]. 电影文学,2013,19:94-95.

[11]王志慧. 为英美文学赏析提供思考框架浅谈结构主义批评对英美文学教学的启示[J]. 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01:26-28.

[12]杨修红,史胜翠. DBAE理论中的艺术批评方法研究多维视角下的达芬奇经典作品赏析[J]. 美与时代,2007,09:24-27.

[13]郭淑荣. 赖斯翻译批评模式下的《你是人间的四月天》英译赏析[J]. 海外英语,2016,06:84-86.

[14]郭淑荣. 赖斯翻译批评模式下的《你是人间的四月天》英译赏析[J]. 海外英语,2016,06:84-86.

[15]张文勋,邹文,刘洪泉. 从跨文化交际的视角看我国翻译批评研究[J].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04:75-76+80.

武侠电影音乐赏析管理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音乐赏析;教学;小学音乐教育;欣赏

音乐不是实物,欣赏也并非具象,将如此抽象而虚无缥缈的概念传输给小学生将会是教学的攻坚克难部分。但同时,小学生经历少,没有音乐糟粕的熏陶,对新事物接纳能力强,从小对学生音乐欣赏的培养将深刻影响学生未来对艺术和美的欣赏与接纳能力,使之形成良好的情操。而对于老师而言,在教学中具有针对性的开展教学,掌握学生年龄特点,激起学生好奇心与求知欲,教育进程必将事半功倍。

一、音乐欣赏对学生音乐学习的意义

自政府发表文件提出:将德智体美教育作为教育重要方面。对于小学生教育工作来讲,基础学科的教育重要性不如艺术学科。小学生年龄尚小,心智尚未成熟,审美尚未培养完全,容易被家庭或社会氛围带偏。从小对学生音乐欣赏的培养将深刻影响学生未来对艺术和美的欣赏与接纳能力,使之形成良好的情操。

以交响童话为例,从故事本身入手,将音乐转化为丰富而有趣的图画呈现在学生面前。学生可以具体的了解到音乐背后的内涵,张开想象的翅膀。为欣赏交响童话主题的理解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提高了音乐欣赏教学的效果。此外,一个好的音乐氛围将影响学生的成长环境。试想,一个校风差,学风歪的学校里,如何开展良好素质教育?又如何让学生接受美的熏陶?从音乐这个小的点做起,以点带面,进而带动整体。创造一个良好而美丽的校园风尚。经常播放富有时代意义和精神的作品如《让我们荡起双浆》、《一个真实的故事》、《闪闪红星》等。潜移默化的对学生的爱国情感进行熏陶,激发学生对党和国家的敬爱之情,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二、如何将欣赏融入教学

(一)以欣赏为线,贯穿唱歌、乐理与基本技能

音乐教学重在欣赏,欣赏作为中心内容,占据教学主导地位。因此,在教学中,以欣赏为前提,通过乐器、歌唱、演奏等形式,给学生的认知带来新的体验。同时,将基础知识融入音乐本身,加以引导学生欣赏学习。将会是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一项重要手段。例如欣赏歌曲小白船的时候,不单单只是对单一乐曲个体进行播放。而是加入动画,多媒体等其他新奇因素,以来增加动画性激起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二来多元素结合,理解与感受也将更加深刻。节奏、速度、起伏、情感的多方面融合,是学生更加投入到音乐所展现的情境中,加深对旋律的印象,更好感受音乐之美。

(二)引导学生欣賞,从感情认识到理性知识

从感觉抓起,引导学生感知音乐,相对于直接教授刻板的基础知识,先感受音乐实属更好的选择。不仅仅对于小学生,对任何学习者而言,由简到难,由易到难才是学习之道。此外,感受所带来的兴趣是无价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喜欢这门艺术,想要去更深入的了解,激发学生想要学习理性知识的欲望,基础知识将不再刻板,而是学习爱好的铺路石。学习也将会充满乐趣。

(三)发挥学生创造性,感受美、创造美

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在引导学生学习基础知识,感受他人作品的同时,激发学生独特本身创新性与创造能力也是教学的重要内容。正是有了千千万万个不同的创造体,音乐这门艺术才能经久不衰,愈发美丽。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一步步了解艺术产生的情感,感受到了艺术的美,而这些所有学过的、看过的、听过的都将成为学生宝贵的财富,为学生的创造性埋下伏笔。教师是学生创造力萌芽并发展的园丁。在课堂上给予学生创造音乐的机会,引导学生将想象力转化成具体可见的实体。不仅仅是学生对音乐欣赏能力的飞跃,更激发学生创造的动力,并让学生明白,艺术不是天花板不可触及,任何人都可以去创造、去感受。

综上所述,音乐教学绝不能只停留在传统模式,改革创新,用最新的思想与那些稚嫩而新鲜的孩子们碰撞,亦师亦友,用最具针对性的教学方式,以最贴近孩子思维方式的教学模式,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采用最适合学生特点、浅显易懂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参与到课堂,融入到教学,不断更新教学模式,为更好的将欣赏这一艺术能力为学生所理解并掌握。写无止境,教无定法,只有不断求新探索,才能不断完善,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是与生俱来的,它需要可以引导和激发的。一堂音乐课,教师如果能科学地、充分地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做到愉快教学、轻松学习,学生就一定能在广阔的音乐天地驰骋,我们的音乐课也会更加具有意义。

参考文献:

[1]韩文华.小学音乐欣赏教学策略研究[J].作文成功之路(下),2018(07):11.

[2]朱尧鸿.音乐欣赏在小学音乐教育中的作用及应用分析[J].新课程,2021(30):73.

[3]李霖.从教育目标看小学音乐欣赏课的人文价值[D].西南大学,2020.

[4]王金金.多媒体应用于小学音乐欣赏教育的解析[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9(03):4-5.

[5]熊睿.基于小学生心理发展特点的小学音乐欣赏教学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9.

武侠电影音乐赏析管理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 英语电影 音乐 联觉

基于新媒体时代的空前繁荣,全球多元文化的的融合、碰撞异常激烈。如何在英语电影作品中正确理解音乐的作用是深度感受多元文化的重要因素。电影音乐的作用包含了诸多方面,普遍认为有以下几点:(1)概括内容,深化主题;(2)描绘景物,交代环境;(3)渲染气氛,烘托情绪;(4)刻画形象,突出主体;(5)抒发情感,挖掘内心世界;(6)激发联系,引发时空转变;(7)参与剧情,推动剧作作用;(8)有助于形成画面节奏,有利于画面连接,提示画面段落。在电影赏析中,明晰电影音乐的作用和理解音乐诸多要素在电影作品中的创新运用是全面理解电影作品内容和深刻文化内涵的重要基点。此外,还需了解电影音乐的发展历程和特性。

一、电影音乐的发展历程和特性

1.电影音乐的发展历程

自1895年12月28日由法国巴黎路易卢米埃尔和奥古斯特卢米埃尔兄弟用他们自己发明的“活动电影机”,首次公开营业放映了自己摄制的《火车进站》等影片开始,电影在全世界真正诞生。同时,也标志着无声电影时代的开始。

直至1927年,由于光电管的发明,声波能够转换成电磁波记录在胶片上,美国华纳公司摄制公映的影片《爵士歌王》,加入了主要以歌唱和音乐伴奏为主的有声内容,标志有声电影时代的正式来临。中国的第一部有声影片,是1931年由明星影片公司和百代公司联合摄制的采用腊盘配音方式的故事片《歌女红牡丹》。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影音乐得到了迅猛发展。20年代末期,音乐的地位已经从画面的陪衬发展到了被当做电影中的一个重要因素。此时期具有代表性的电影音乐是由作曲家佛里德里克霍兰德尔为德国影片作曲的《蓝色天使》和卡罗尔拉塔乌斯作曲的《卡拉马佐夫兄弟》。此后,随着大批配乐大师的崛起和越来越多的著名音乐家加入到电影音乐创作,一方面,电影音乐的形式、内容更加多样化。另一方面,电影音乐理论和实践得到了空前的繁荣。具有代表性的著作有《电影音乐:对历史、美学、技巧的特征和发展可能性的总结》、《为电影作曲》、《电影音乐技巧》、《电影音乐美学》等。

2.电影音乐的特性

基于时间的、运动的艺术属性决定了由视觉画面和听觉声音两大部分构成的电影音乐的特性。研究学者普遍认为,电影音乐包含以下特征:具有“确定性”的内容、具有“灵活性”的结构、具有“多元性”创作。

内容的“确定性”是指音乐与画面内容的关联性。由于音乐与电影画面中展现的事物、人物与戏剧情节密切相关,所以人们往往根据画面形象内容和电影剧的剧情来感受音乐,而作曲家进行电影音乐创作时不能像创作纯音乐那样可以自由选择题材、内容进行自由的发挥,而必须根据电影的表现内容,影片的题材、内容、主题风格进行创作。

结构的“灵活性”是指音乐作品与电影艺术结合以后在电影作品中所表现出来的特异性质。显然地,一部纯音乐作品大都可以归属某一创作流派。其创作特征必须遵循一定流派的结构,且必须具有完整性。而电影音乐并非纯音乐作品,它必须兼顾画面结构和剧情的表达,因此,电影音乐的表达经常显示出被分割的乐句、乐思、主题,正如大多数人的观点:电影音乐经常是“去头”“削尾”的,其结构形式灵活多样。

创作的“多元性”是指在电影音乐作品中,通过各种手段对音乐诸多要素的创新使用,比如:火车车轮滚动的声音、声调怪异的女生等,这些音乐要素包含了旋律、节奏、力度、速度、音色等,表现出了创作手法和风格上的“多元化”。

二、电影音乐的分类和作用

1.电影音乐的分类

普遍认为,电影音乐的分类应依据电影性质的不同类别。因此,大多数学者认同电影音乐应根据电影的四大类型(美术片、新闻纪录片、科学教育片、故事片)分为:美术片音乐、新闻片音乐、科学教育片音乐和故事片音乐。

以上几类电影音乐既有共性,又有差异。一方面,音乐在其影片中的地位都非常重要,都起到强调画面动作、解释画面内容的作用,与画面紧密关联。并且,在形象性、概括性、色彩性、幻想性等要素上都有显著的相同点。另一方面,又因为电影内容的性质决定了在其音乐的选择和运用上存在的差异。美术片往往在制作上先创作好音乐,然后根据音乐的长度和速度进行动画的设计和绘制;新闻纪录片音乐一般由作曲家专门创作或根据影片需求进行编选;科教片音乐侧重强调音乐的叙述性、描绘性;故事片音乐具有强烈的音乐综合性艺术功能特征。

2.电影音乐的作用

电影音乐的功能性作用受制于电影自身的性质差异。因此,其作用既可以表现出单一的功能,又可以是多种功能的结合。也就是说,在不同的电影作品或同一部电影作品中,音乐有可能只发挥一种作用,也有可能发挥多种作用,并且还会产生创新的意义。

一般认为,其作用大致可以分为八个方面。第一,通过特定的音乐内容与电影的主题深度关联。表现在与电影的风格,主角的身份、气质、性格等具体方面的概括与深化,以贝多芬《命运》音乐主题在电影中的运用为代表之一。第二,通过特定的音乐内容与电影环境、景物的深度关联。其主要表现为运用相应的音乐内容形象地渲染、强调画面效果,例如对画面中的格斗、狂奔的骏马、雷鸣闪电、狂风暴雨等运动特征的音乐模拟。美国大型动画片《狮子王》是其代表作之一。第三,通过特定的音乐内容对电影内容的情绪、气氛进行烘托与渲染。例如美国心理惊险片《沉默的羔羊》,是反映美国社会犯罪问题的代表作之一。导演通过运用戏剧悬念,以此营造恐怖气氛,给观众强烈的心理刺激,其主题音乐以此为依据渲染气氛。第四,通过特定的音乐内容对电影形象进行刻画,并突出主体。这一作用主要表现为侧重于对人物表情、精神、气质、职业特征等形象的刻画,同时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例如,美国经典影片《巴顿将军》中一开始对巴顿将军的人物揭示。作曲家戈德斯密斯为此人物设计了三段主题音乐:首先,以小号的嘹亮刻画灵魂再生;其次,用管风琴与宗教相联系;最后,用长笛演奏的军队进行曲突出军人主体。第五,通过特定的音乐内容,对电影情感的抒发,以及对人物形象内心世界的挖掘。概括来讲,主要是在人的情感之喜、怒、哀、乐方面的关联。第六,通过特定的音乐内容激发观众的联想,引发时间、空间的转变。第七,通过特定的音乐内容对剧情、剧作起到参与、推动的作用。例如,传记电影《莫扎特的故事》、《格林卡》、《音乐之声》、《贝伦夫人》、《红磨坊》等。第八,通过特定的音乐内容,对画面节奏的形成、连接、画面段落的提示起到促进作用。

三、电影音乐要素的赏析

1.电影音乐的形式美

构成电影音乐形式美的基础要素包含了音乐的音高、音强、音色及音长四个基本要素。在此基础上,电影音乐的形式美具体的体现在旋律、音色、节奏、调式调性上。

在旋律方面,主要依据旋律的不同进行方式来展现形式美。比如:第一种:平行式(同向平行进行),以肖邦降D大调前奏曲《雨滴》中在中声区以单一的节奏和单一的音高进行为例。第二种:级进式(二度音程间的上下进行)。第三种:跳进式(二度音程以上的进行),其包含分解和弦跳进型(如《蓝色多瑙河》中,主要围绕135原位和弦的跳进)和突跳型(如《孤独的牧羊人》中音程在八度、七度和九度之间的跳跃)。第四种:环绕式(以某一个音为中心的运动方式),如《泰坦尼克号》的主题。第五种:模进式(音型的模仿重复)。

在音色方面,主要体现在人声和器乐类型上。人声一般分为女高音(包括花腔女高音、抒情女高音、戏剧女高音)、女中音、女低音、男高音(包括抒情男高音和戏剧男高音)、男中音、男低音、童声。此外,乐器的分类包含了中国民族乐器和外国乐器两大类(见下表):

在节奏方面,主要通过不同的节奏型体现各种电影音乐风格。如:美国乡村音乐节奏型、现代爵士音乐节奏型、古典宫廷小步舞曲节奏型、非洲原始部落音乐节奏型、古典圆舞曲节奏型等。在调式方面,大调式体现出明亮的音乐风格,多用于表现宽广、热情、雄伟、舒展的情绪;小调式则相反,色彩较暗淡、柔和,多用于体现抒情、忧伤的情绪。

2.电影音乐的内容美

构成电影音乐内容美的基础要素是人们的感觉器官与音乐相关要素的相互关联作用,也就是心理学家称作的“联觉”心理现象。在此基础上,电影音乐的内容美具体的体现在与音高体验的联觉对应关系;与音强体验的联觉对应关系;与速度、节奏相关的联觉对应关系;与发音时间相关的联觉对应关系;与紧张度相关的联觉对应关系;与印象新异性体验的联觉对应关系。以上几方面已经有详细的研究总结,如音乐美学研究专家张前老师在其专著《音乐美学教程》中将其归纳如下表所示:

①与音高体验的联觉对应关系

②与音强体验的联觉对应关系

③与速度、节奏相关的联觉对应关系

④与发音时间相关的联觉对应关系

综上所述,英语电影赏析涉及了诸多方面,既包含了电影知识,又包含了音乐知识,此外,还涉及了诸多心理学方面的内容。更重要的是,其跨文化的电影内容常常是影响和评价欣赏者审美能力的重要方面。因此,笔者认为有必要厘清电影音乐的发展历程和特性、电影音乐的分类和作用、电影音乐形式美和内容美的具体内涵。

参考文献:

[1]陈斌,程晋.影视音乐[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

[2]尹爱青.学校音乐教育导论与教材教法[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10.

[3]张前.音乐美学教程[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2.

[4]张法.跨文化的学与思[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6.

项目级别: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项目

项目名称:英语电影资源在大学生审美能力培养中的运用研究

项目编号:2012C159

所属学科:电影其他学科

学科代码:7603599

相关文章
财务工作实习报告范文

财务工作实习报告范文

财务工作实习报告范文第1篇财务自查报告本学期,本人担任学校财务及报账员,为了严肃财务制度,加强财务监督和管理,提高学校资金使用效益...

1
2025-09-19
纯文本外链的作用范文

纯文本外链的作用范文

s("wzfz");上一篇:财务工作实习报告范文下一篇:财务部岗位职责全范文

1
2025-09-19
财务部岗位职责全范文

财务部岗位职责全范文

财务部岗位职责全范文第1篇前 言为加强公司正规化管理,强化对员工的管理,使各项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依,特制定本《内部规章制度》,各...

1
2025-09-19
村务公开内容目录范文

村务公开内容目录范文

村务公开内容目录范文第1篇2、党组织任期目标和近期目标; 3、党组织班子成员责任分工情况; 4、党费收缴情况; 5、发展党员情况;6、党员示...

1
2025-09-19
餐厅经营工作计划范文

餐厅经营工作计划范文

餐厅经营工作计划范文第1篇在筹备期的前10天里,请保持清晰的头脑,将组织形态(预计是多少人的组合)、组织名称(就是贵公司宝号)、股东人数...

1
2025-09-19
初三语文综合训练范文

初三语文综合训练范文

初三语文综合训练范文第1篇第一阶段:9月-10月本阶段约2个月,主要进行速度、力量、弹跳、耐力和灵敏等身体素质的全面综合训练,为形成较全...

1
2025-09-19
长途运输工作计划范文

长途运输工作计划范文

长途运输工作计划范文第1篇2 汽车司机应持有有效驾驶证、行车证;不得驾驶与证件不相符合的车辆。不得私自将车辆交给他人驾驶。3 车辆不得...

1
2025-09-19
财务个人事迹材料范文

财务个人事迹材料范文

财务个人事迹材料范文第1篇XXX同志,男,现年XX岁,大学学历,XX职称,现任XXXX,主要负责XXXXX。该同志自2014年8月份进入该岗位工作以来,...

1
2025-09-19
付费阅读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