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时代手绘动画艺术论文范文第1篇
摘 要:当下,环境艺术手绘表现的综合功能及价值已经得到广泛的认可,但系统整理环境艺术设计手绘表现发展的理论研究十分缺失。环境艺术设计手绘表现的价值及其发展研究对当下设计的均衡发展,尤其是设计理论的完善及对设计教育的推动都是极其有意义的。
关键词:环境艺术;手绘表现;手绘表现发展
当下,越来越多事实证明了手绘表现在设计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愈来愈多的专业人士肯定了手绘表现的综合功能(比如提升设计师艺术修养、帮助思考推敲构思、准确体现设计意图便于交流等),乃至环艺手绘表现已发展成一项成熟的产业,由此可见对手绘表现及手绘表现图的发展历史进行系统研究亟需开展并意义重大。
环境艺术设计手绘表现对象环境中的所有景致,其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可以是写生草图,也可以是设计思维火花的瞬间闪现的记录,更多的是设计效果的完整体现的形式展现。绘图这种无界限的人类共同语言,是设计者必须具备且不可缺少的技能。绘图的意义就像音乐家手中的五线谱一样,对思维的表现能做到一目了然,跨越时间、空间的界限,为所有人理解。一般来说传统手绘表现是从绘画中发展出来的,它将设计内容用徒手绘图的方式,应用透视原理让画面以较为接近真实的三维效果展现在二维的平面上。使用的工具主要是铅笔、钢笔、马克笔、喷笔以及水性颜料等。手绘表现发展是手绘表现发展历史的梳理,其按一般史学研究惯例,以时间的纵向发展为序展开研究,将国内外艺术设计手绘表现的起始阶段到20世纪中叶的设计师的设计图的手绘表现进行系统的梳理和阐述,分析艺术家及其作品的特点,明确其在设计表现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一、手绘表现自身研究的价值
手绘表现是用来记录、表达眼睛看到或头脑中设想到的事物的一门语言,是极需要想象力、观察力和审美能力的非常智能性的工作。手绘表现图既快捷又成本相对低廉制作出非凡的思想景象,具有无可比拟的信息传达效果。综观设计艺术的发展,我们都清楚的看到在研究过程借助于绘画形式的设计表现图,相对于文字、语言等表达方式,无论是信息传达的有效性、直接性方面,还是在对不同群体、不同地域的传达跨越性与兼容性方面,都具有无可比拟的信息传达效果。
1.手绘表现图的实用价值及美学价值。手绘表现是一种语言或通讯传输方式,它不应仅仅是“描述”或渲染某种已设计好的作品,而且也应该是表达思想和在其中进行思考的语言方式。语言既是表达思想的手段,又是形成思想的先决条件,思维依语言的规则进行,语言限定了思维方式。设计语言是非常严格规定的语言。手绘表现图的实用价值主要体现在:提升设计师艺术修养、帮助思考推敲构思、准确体现设计意图、便于设计交流和提升美化设计方案等。手绘表现图的美学价值在于图的本身就是一幅艺术作品,它如绘画作品一样,有其内在的精神价值和美学品味,体现着作者个人的艺术风格和思想倾向。手绘的价值就是通过绘画的技巧把环境对象简单化,使抽象的艺术外形化、形象化。手绘将空间想象的意境以及设计的色彩理念充分的表现出来。
2.传统手绘表现的思路及方法的继承和发展。研究手绘表现,不仅是系统全面地整理各个时期设计师手绘表现图,了解不同的风格特点、不同的创意、不同的表现思路和方法,还要密切关注各种影响手绘表现的综合因素——表现对象的基本功能、艺术审美、时空观、工具媒介、几何学和光学等科学技术知识等。比如建筑手绘表现图,它作为表现建筑的重要载体,必然受到当时建筑本身的风格特征(譬如中世纪的建筑表现图和建筑本身风格特征的关系)的影响,受到当时哲学思想、审美意识、乃至艺术观念和风格流派(譬如20世纪初诸多艺术流派及观念和手绘表现的关系)的影响。
3.倡导环保绿色设计及设计表现手法。绿色设计(Green Design)是20世纪80年代末出现的一股国际设计潮流。绿色设计反映了人们对于现代科技文化所引起的环境及生态破坏的反思,同时也体现了设计师道德和社会责任心的回归。绿色设计在现代化的今天,不仅仅是一句时髦的口号,而且也是切切实实关系到每一个人的切身利益的事。这对子孙后代,对整个人类社会的贡献和影响都将是不可估量的。绿色设计不仅仅体现在设计产品、设计对象、设计概念上,也应该体现在设计过程及表达过程中。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传统手绘表现比当下“时髦”的电脑数码表现更绿色,更符合“低碳”的时代需求。
二、手绘表现发展研究的意义
1.梳理历史、研究历史,“以史为鉴,可以知兴废”。历史是先辈们创造的,反映了先辈们在生活之中的宝贵的经验,是后人的精神财富。梳理并探究设计手绘表现发展的历史过程,可以了解设计和设计手绘表现及其之间的渊源关系,明确设计手绘表现在历史不同时期学术上的意义和历史价值。
2.完善设计理论,推动设计教育。当前国内外设计理论的书籍很多,可对于设计表现则缺乏系统而深入的研究,理论的匮乏、观念的滞后,将会影响设计的均衡发展,此类研究不仅将有助于提升我国设计水平,而且会推动我国设计教育。科学下的专门史分支,当然得服从历史科学的学术原则与方法。历史不是各个地区发展过程的总和,而是“世界各地相互的关系”。所以,手绘表现艺术历史固然由各个手绘表现现象所组成,但不是各个手绘图现象的堆砌和罗列,而是人类手绘表现活动全部内容的有机的统一体,它讲述的应当是历史上各个手绘图现象之间的关系。这就要求教师在讲述时,应力避孤立地按风格、或按朝代而论的倾向,而注重它们前后乃至上下左右的关系,也就是各种手绘表现风格在嬗变、更迭中的前后传承和同一时代不同手绘现象之间、同一手绘表现图各内部的综合关系。研究表明环境艺术设计表现的历史是久远的,特别自从文艺复兴期间发明透视绘图法后有了更大的发展,正是由于布鲁内莱斯基、达·芬奇、米开朗基罗和拉斐尔等先哲的努力寻求,发现以科学的方法能够利用图示充分的定义表达事物或结构。再后来的设计师们充分利用并发展了图示的综合功能,使现代设计知识不再被看做是只有在行业协会才能创造出来的“神秘事物”,19 世纪更是发展了用钢笔、铅笔、水彩等工具绘制设计表现图的技法,设计表现的工具和技法最大限度的扩大了,这一点在建筑表现画上得到充分体现,但一般认为正统的建筑渲染图还是学院派的水墨渲染画“ 柱式”。19 世纪末20世纪初,伴随产业革命以及西方现代艺术运动,以功能主义的纯净一扫学院派的浮华装饰,揭开了人类艺术设计的新纪元。随着一批现代设计大师和设计表现大师的出现,设计表现也被推向一个全新的天地。到了20 世纪中叶,在建筑表现方面又有了新的变化。一是建筑表现上恢复装饰风格,提倡历史主义和人情味,这在后现代建筑师文丘里、格雷夫斯等人的建筑画中得到体现;二是建筑画向艺术性、欣赏性方向发展,建筑画展在法国、意大利、美国等地很受欢迎,除了设计和表现功能外,收藏价值不菲;三是朝多元化发展,各种主义也进入建筑画领域,出现了各流派的建筑画,比如夸大、歪曲建筑的形体和环境,或折衷地将媒体混在一起建筑表现的探索。
3.比较研究。古罗马著名学者塔西陀曾说:“要想认识自己,就要把自己同别人进行比较。”比较是认识事物的基础,是人类认识、区别和确定事物异同关系的最常用的思维方法。比较研究法现已被广泛运用于科学研究的各个领域。在中西方的手绘表现图及表现发展历史研究中,比较研究是一种重要的研究方法。文章对中西方的手绘表现图及表现发展历史进行比较,探索其背后之哲学思想、审美意识等关系,提炼当下手绘表现优化方法及其发展趋势。
三、结语
环境艺术手绘表现是一个不断理解、创造和完美描述环境对象的过程,风格的出现是设计师对客观物象真情实感的流露与想象力的表现,是自我学识修养、个性气质以及表现习惯的自然流露。艺术风格只可借鉴不可抄袭,因为,艺术不是计算公式,一切照搬和模仿都是有害无益的。历史上每个知名艺术家都有其独创的特点,他们在表现中要么敢于尝试新的方法和手段,要么有不断创新的胆识和热情,都是在表现实践中挖掘自己的独创潜能,使个人的风格特点在不断的探索、发展中形成。在设计与表现实践中,美是艺术家追求的永恒而高尚的目标,对这一目标的追求是段艰难而痛苦的历程,在对美的探索、发现和创造过程中美可以上升至纯粹的精神境界。精湛的表现技能成熟于不断的积累和思学磨练之中,在深邃的艺术之海中探索和追求,是对设计师的韧性、气质、品格的培养过程。研究表明就环境艺术手绘表现而言,“约束中的自由”是手绘表现对技法的认知和表现思想在实践中逐渐归于成熟的表现,表现美是心灵感悟的成熟,是表现的自由。用艺术手法将精神和生命注入环境形象是表现的艺术目标,手绘表现技法自由任意的性格、纯然质朴的品质、凝练艺术的手法,可感染和触动人的审美意识,使之去感受艺术的神韵而进入美的意境,如同用心灵感受天边悠远而神奇的述说一样妙不可言,这就是手绘表现的价值所在。当然,“学习历史”从而“创造历史”就是手绘表现发展研究的价值所在。
(责任编辑:徐智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