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内容
危险因素中儿科护理论文范文
来源:盘古文库
作者:火烈鸟
2025-09-19
1

危险因素中儿科护理论文范文第1篇

化工生产工作较为特殊,与其他行业的生产活动进行比较,可知该行业的生产工作危险性极高,稍不注意便有可能引发安全事故,这给化工生产作业人员、整个化工厂造成的危害较大,所以需要化工厂管理层及员工对化工安全设计工作加强重视,采取有效办法做好该设计工作,科学合理应对各项引发化工生产安全事故的危险因素,确保相关安全设计内容在之后的化工生产中可以充分发挥作用,化工企业可以实现安全生产的目标。

1.化工生产过程中主要的危险因素

(1)物料与工艺

化工行业在生产过程中对专业性的要求很高,工作人员需要具备较高的技术和丰富的经验才能操作化工生产设备。化工生产所涉及的物料种类包括中间体、产品、原料等,同时,化工物料存在的形式也不相同,如固态、气态、液态等,不同的物料其储存的条件也不相同。同一物料在使用方面会因为不同的工艺在使用上有所差异,例如物料的放置流速、温度等,因此,设计相关人员必须要熟练地掌握物料的化学性质、物理性质以及在不同工艺上的使用差别,减少错误,这样才能将危险控制到最低[1]。

(2)化学反应装置

①反应器类型

化工设计相关工作人员要切实结合生产需求开展设计工作,以化学物质特点为依据,严格把控化工生产作业,保障生产作业更加的安全、高效的进行,促进企业稳步发展。因此,设计相关工作人员要充分考虑企业状况,使用恰当的反应器,在经济性和安全性之间做出准确判断,取得最佳的平衡,确保化工安全设计工作更加合理。

②设备材料性质

在化工生产过程中,不同的化学反应有其相对应的反应装置。因此,在开展化工安全设计工作过程中,要充分分析,掌握各种材料与设备的特点,严格按照生产标准与规范开展设计,从而使产品的质量得到有效保证。如果设备材料选择不当,则可能导致设备腐蚀或出现不可控的化学反应,这些因素都会增大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为企业带来巨大的损失[2]。

(3)电气设备

化工生产过程中,电气设备是保证生产顺利开展的基础。随着自动化、智能化水平的提高,通过电气设备智能化监控系统能够直接反映出化工生产状况、安全情况,同时还能够以数字自动化方式显示出设备运行过程中每一环节的安全情况。化工行业由于存在较高的安全风险,对电气设备各方面要求也更加严格。所以,要给予电气设备足够的关注,确保电气设备可以有效的运行,做好检测和预防爆炸、火灾等监测工作。特别是电气设备存在于化工生产的各个环节,因此,要重点防控由于人为原因导致操作不标准引发的一系列事故。总之,相关人员在实际设计中要高度重视电气设备,确保电气设备的稳定性、安全性[3]。

(4)废弃物排放

随着化工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所产生的废弃物也随之增多。除了采用合理设计来减少废物的产生,对于废弃物的排放也要采取合理的方式进行处理,减少排放物对周围的任何环境造成的伤害。因此,化工安全设计过程中对于废弃物排放要引起重视,全面开展设计工作。

(5)化学工艺反应

化工厂借助于化工产品生产原材料及相关的反应装置进行作业时,存在着化学工艺反应不确定性问题,尤其是在反应期间没有做好化工工艺设计工作,没有控制好原材料的使用量,或者在不符合化工工艺设计相关要求的前提下进行化工反应,那么极容易造成化工副反应,诱发化工生产爆炸事故。例如化工厂进行硫酸制备作业期间,存在的化学工艺设计危险因素为硫磺置放的环境中存在非常多的硫化氢,如果该物质超过一定的浓度,就会发生爆炸事故,或者进行熔硫操作期间,硫物质在空气环境中放置过长的时间,会导致酸物质产生,该物质与生产设备接触后便会引发设备被严重腐蚀的问题。

2.化工安全设计中防控危险因素的具体策略

(1)进一步强化物料管控

针对化工生产原材料这一危险因素进行化工安全设计应对时,需要做好下列工作:对本化工厂开展的相关化工生产项目内容进行充分的调查了解,并对这些生产项目生产所需要的化工原材料种类、数量、存放条件、性质、危害等内容作以把握,以此设置专门的原材料保存环境,进行各类化工生产原材料的良好保存,定期对材料存储质量及环境条件合格与否等情况进行严格的检查,确保化工原材料可以在良好的保存环境中安全的保存,使得一些原材料在适宜保存的环境中浓度达标,而部分容易和空气发生氧化作用的原材料抗氧能力大大提升,从源头规避化工生产意外,降低原材料危险因素对化工厂安全生产的不良影响;进行原材料安全设计工作时要注意对各个原材料具体生产时使用的化学工艺进行提前明确,在进行相应的化工项目生产时可以选取一定量的材料进行高可行性原材料使用计划的编制,防止发生使用量未良好控制及化学工艺选择不当所致的化工生产安全事故[4]。

(2)进一步强化反应装置危险管控

在化工生产作业中主要采用连续式和间歇式这两类反应装置。无论何种类型的化学反应都离不开反应装置,而且每一种特定装置都有不同的安全设计要求。所以,相关设计人员要充分考虑反应机理,合理选择反应装置。而化学反应装置在一定程度上又受到工艺环节的影响。所以,也要充分的了解与掌握化工工艺特点以及设备特征,来挑选出最合适的化工设备。在化工安全设计过程中,在选择设备材质时,要充分结合生产要求以及生产特点与工艺。确保化工生产的效率与质量,以安全为基础开展生产作业,还需要充分考虑温度、压力等情况。对高压容器则有更加严格的要求,高压设备的强度必须要达到规定标准,从而可以有效的降低危险事故的发生率。同时,设计人员也要做好密封方面的设计工作,最大程度地防范泄漏事故。如果发生泄漏,生产人员生命将受到严重威胁,也会为企业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因此,必须要进行冗余设计,以保证化工设备发生一般性超温超压时,依旧有较强的性能。与此同时,还应制定预警机制,在设备运行异常时可以预报风险,规避事故的发生。

(3)进一步完善安全防护装置

化工生产中潜在的很多因素都有可能导致出现危险事故。特别是安全防护装置失效所引发的事故率更高,由于这些防护装置要在高温、高压等特定的环境下运行,要加大安全防护装置设计的力度,通过科学合理的设计,将化工生产风险控制到最低。在合理应用安全阀、防爆板、排泄管等的同时,还要将报警、控制、急停等装置进行系统整合,从而最大程度地管理与控制危险工况引发的异常现象,设置完善的连锁联动机构,进而使安全防护装置发挥预期的作用。

(4)进一步强化电气设备管控

化工安全设计中,要对易燃易爆场所展开详细的爆炸危险区域划分工作,严格依据危险程度,合理确定电气设备的防爆类型和防爆等级。与此同时,也要禁止非防爆的手持电气设备靠近爆炸危险区域。合理采用DCS、PLC、SIS等控制系统,提升自动化和智能化程度,减少因人为操作失误而引发的事故。

(5)进一步强化废弃物管控

化工厂安全设计人员进行废弃物设计时,需要制定完善的化工厂废弃物绿色安全处理工作机制,对于本化工企业作业期间产生的废弃物种类、废弃物对于环境的破坏性影响及对作业人员身体造成的危害、废弃物标准处理办法及流程等内容进行明确说明,以此为化工厂化工作业废弃物的绿色安全无污染处理提供指导,促使这些存在一定安全及污染风险的废弃物得到妥善的处理,而且化工生产安全管理人员在后续的生产作业中要对具体的废弃物处理工作进行实时监督核查,一旦发现安全处理不到位之处及时提示工作人员来处理,确保化工生产废弃物安全处理得当。

(6)优化化学工艺反应

化工安全设计人员需要联合技术人员共同对各项化学工艺设计情况进行可行性研究,如果存在设计问题,尽快对工艺优化革新,使得化学工艺在应用中有着较高的应用安全性,不会发生由于化学工艺设计不良所致的安全生产问题。同时化工安全设计人员要对化学反应过程加强监督管理,以此从具体的细节入手找出化学工艺反应不严谨之处,使得反应风险可以被及时扼杀,无论是化工生产期间应用的原材料、反应装置,还是反应期间产生的废弃物,均要通过安全人员的严格检查,过程中认真把握化工反应时的温度、噪声及操作人员的意见,从而对引发安全事故的化学反应问题进行有效发现与妥善处理,避免发生化学反应事故。

3.结语

总体来说,在化工安全设计过程中,有许多的危险因素,如果不采取有效的管控措施,一旦发生事故,不但会直接造成人员伤亡和巨大的经济损失,而且会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因此,相关设计人员在开展设计工作时,要准确辨识危险因素,使化工安全设计更加的合理化、科学化,将危险控制到最低,以保障企业在日益激烈竞争中健康发展。设计相关人员也要与时俱进,不断加强自身的知识储备以及技术水平,在设计中秉承“安全第一、以人为本”的准则,不断完善与优化化工安全设计工作。

摘要:分析现阶段我国化工企业进行化工生产安全设计工作的基本情况,可知存在着较多的危险因素,如果没有对这些危险因素进行有效的管理控制及处理,那么易导致企业在后续的化工生产期间出现种种安全问题,威胁化工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不利于化工企业正常有序的发展,所以需要化工安全设计人员对出现的相关安全设计危险因素进行准确把握。因此,企业要高度重视安全设计工作,制定行之有效的控制措施,将安全事故发生概率降到最低,不断提高化工安全设计质量。

关键词:安全设计,化工,设备材料

参考文献

[1] 叶胜.化工安全设计中的危险因素及应对措施初探[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9(10):74+76.

[2] 姜海超.化工安全设计中应对危险因素的措施[J].化工设计通讯,2019,45(08):189-190.

[3] 伍燕碧.分析化工安全设计中的危险因素及应对措施[J].云南化工,2019,46(06):147-148.

危险因素中儿科护理论文范文第2篇

1 检测准备中的危险因素

实验操作之前对气瓶间进行巡检,如果气体压力不足3bar需及时更换气瓶。除普通气瓶间N2和O2外,特别要注意特气间CH4、NO、NH3、SO2和SO3以及等气体工作状态是否正常。这些气体中CH4属于一级可燃气体、NH3属于二级可燃气体。

部分可燃气体爆炸极限如表1所示。可以发现,脱硝催化剂检测危险性当中,相关气体的爆炸性较强。而原料气中NO、NH3、SO2和SO3等气体均为吸入有毒或液化后皮肤接触有腐蚀性,这类气体在实验检测中使用最为频繁,一旦发生泄漏将成实验室最主要的危险因素。在实验安装相关气体检测报警仪,可以有效检测实验室室内和设备内部可燃或有毒气体含量并超限报警。而实验室检测人员需加强对实验室原料气体性质的了解,做好接触控制和个体防护,熟悉相应的消防和急救措施。

蜂窝式催化剂应选取无明显物理损伤的完整单元体作为测试样品。平板式催化剂应按截面尺寸为(150mm±3mm)(150mm±3mm)进行裁切,试样长度与催化剂模块的原始高度保持一致[6]。在使用剪板机时,需要一个人在前方操作,一人在后方进行尺寸的调整和样品的收集。需要注意的是,在前面的人员操作的时候,后方人员不得操作;在后方人员操作的时候,前方人员不得操作,最大程度上避免被锋利刀片误伤。在样品放置的时候,操作人员不可将手置于横梁下方,剪板机下刀的时候横梁将下落,防止手指被压受伤。此外,检测人员在样品制备过程中需佩戴防割手套和防尘口罩,防治手指割伤和催化剂粉尘吸入。

2 检测过程中的危险因素

脱硝催化剂工艺特性指标的检测应采用专门的测试装置,装置流程见图1。为了保证催化剂活性检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检测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有关产品试验方法中规定的组分、流量、温度等烟气条件进行操作。当条件出现波动时,须及时频繁地予以调节,使之稳定。同时较其他化工产品的检测而言,脱硝催化剂工艺性能的检测时间长、温度高,且工艺复杂,测试过程存在着诸多安全隐患。

2.1 高温运行的危险

脱硝催化剂检测温度通常为280~450℃。测试过程中意外飞温(温度过高)会导致催化剂烧结,造成晶体颗粒增大,微孔数量减少,比表面积下降,使得活性位大量减少,催化剂活性下降,影响实验准确性[7,8,9]。检测中由于操作温度较高,同时也会带来一些安全隐患。

(1)高温的表面易引起与之接触的可燃物着火;

(2)高温下的可燃性气体混合物,一旦空气进入系统与之混合并达到爆炸极限时,极易在设备和管道内发生爆炸;

(3)温度已达到或超过其燃点的可燃气体一旦泄漏即能引起燃烧爆炸;

(4)高温能使金属材料发生蠕变,降低设备的机械强度[10]。

2.2 腐蚀和堵塞的危险

由于SCR催化反应中,主要是还原剂NH3将烟气中的NO反应生产N2和H2O。在温度较低时,NH3、生产的SO3以及副产NO2等气体等遇水均会生成强腐蚀性的氨水、硫酸和硝酸,会对反应器系统和烟气净化及排放系统产生腐蚀损坏。故检测人员在测试前需用N2进行足够时间的吹扫,等到达测试温度后再通入测试气体。此外,烟气净化和排放系统需保持一定的温度防止水蒸气过早冷凝,且排烟管道需选用防腐材质。

工业脱硝系统中,催化剂能使烟气中SO2氧化生成SO3,SO3与SCR脱硝过程(简称SCR过程)中未反应的氨(逃逸的氨)反应生成硫酸氢铵。硫酸氢铵是具有粘性的物质,在烟气中会黏附飞灰,堵塞催化剂和脱硝系统[11] 。在实验室检测中,同样要避免硫酸氢铵生产对反应器系统、催化剂以及采样管线产生的危害。

3 结语

(1)脱硝催化剂性能检测准备中存在爆炸、中毒的危险因素;制样过程中存在手指外伤、粉尘吸入等危险。

(2)脱硝催化剂性能检测操作中涉及高温运行、设备腐蚀、堵塞等不可忽视安全隐患。

(3)催化剂性能检测过程必须符合安全操作规程,采取必要的预防和应急措施,防患于未然。

摘要:根据脱硝催化剂性能检测的特点,对检测的准备和测试过程中原料气状态、制样过程和操作条件等方面进行危险因素分析。指出检测中存在爆炸、中毒、外伤、设备损伤等不可忽视的安全隐患,应引起企业和检测人员的重视。催化剂性能检测必须符合安全规范要求,采取必要的预防和应急措施,防患于未然。

关键词:脱硝催化剂,性能,检测,危险因素,预防

参考文献

[1] 环境保护部,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S].2015.

[2] 西安热工研究院.火电厂SCR烟气脱硝技术[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13.

[3] 朱林,吴碧君,段玖祥,等.SCR烟气脱硝催化剂生产与应用现状[J].中国电力,2009,42(8):61-64.

[4] 黄进,林翎,李俊华,等.烟气脱硝催化剂性能测试方法国家标准研究[J].China Standardization,2013,4:70-74.

[5] 陶莉,何德良,周年光,等.在运烟气脱硝催化剂的表征及性能评价[J].工业催化,2013,21(1):64-69.

[6] 国家能源局.DL/T 12862013火电厂烟气脱硝催化剂检测技术规范[S].2013.

[7] Balikdjian J P,Davidson A,Launay S,et al.Sintering and phase transformation of V-loaded anatase materials containing bulk and surface V species[J].Journal of Physical Chemistry B,2000,104:8931-8939.

[8] Chary K V R,Kishan G,Bhaskar T,et al.Structure and reactivity of vanadium oxide catalysts supported on anatase Ti O2[J].Journal of Physical Chemistry B,1998,102(35):6792-6798.

[9] 李倩,王虎,王晓伟,等.脱硝催化剂用钛白粉的性质与表征[J].山东化工,2014,44(24):28-31.

[10] 彭佳.化肥催化剂在活性检测过程中存在的危险因素研究[J].农业与技术,2016,36(9):54-56.

危险因素中儿科护理论文范文第3篇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择2010年3月至2010年5月来我院进行健康体检者。纳入标准: (1) 体检中经超声检查证实的GD患者; (2) 年龄≥45岁; (3) 入院时无明显腹痛、发热和黄疸等临床症状表现; (4) 居住在沈阳市区5年以上。排除标准: (1) 心、脑血管病患者; (2) 高脂血症患者; (3) 有高血压病、糖尿病、肾脏疾病及其他影响血脂疾病者; (4) 长期服药抗氧化和调脂药物者。对照组选择同期在本院进行体检中结论健康者, 符合GD组纳入标准的 (2) 和 (4) , 并除外全部排除标准, 按下列条件进行1∶1配对: (1) 性别相同; (2) 年龄相同。

1.2 方法

1.2.1 GD检出及诊断方法

受检者空腹10~1 2h后, 由同一组专业人员按腹部二维超声操作常规进行检测, 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 凸阵探头频率3.75MHz, 患者采用仰卧位及左侧卧位, 常规检查肝胆, 作多切面观察, 纪录胆囊大小, 囊壁厚度等情况以及内部回声, 有结石者对其形态、大小及数目作记录。诊断标准为胆囊或胆管内强回声团。

1.2.2 常见危险因素调查方法

参考有关文献设计“GD常见危险因素调查表”, 主要有: (1) 坐位工作; (2) GD家族史; (3) 吸烟; (4) 饮酒; (5) 高血压病; (6) 脂肪肝; (7) 体重指数; (8) 空腹血糖浓度 (9) 血清胆固醇 (TC) 浓度; (10) 血清甘油三酯 (TG) 浓度。该调查表主要数据来自体检报告, 由专门调查员统一填写。

3讨论

近几年来, GD患病率急剧增加, 已成为肝胆外科临床中常见疾病之一。超声诊断技术的发展和进步使GD确诊并不困难, 这个方法同时又准确性高、简便易行, 特别适合人群健康体检和流行病学调查。国内近年来一些报道[1]证实, GD在自然人群中检出率为1.7%~9.0%, 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 患病率有上升趋势, 中老年GD住院例数约占同期外科住院同龄病人总数的10%~25%。由于GD患病率居高不下, 其危险因素研究也逐年增加, 从目前发表的文章来看, 尽管对GD患病的危险因素进行了广泛探讨, 但由于入选调查对象和诊断标准的不同, 统计结果有很大的差异。我们选择96例长期居住在沈阳中部城区的中、老年GD患者为分析对象, 确诊方法是经腹部超声证实的, 并按年龄和性别与对照组1∶1配对, 统计结果发现, 中、老年GD组的坐位工作例数、GD家族史、脂肪肝例数以及体重指数、空腹血糖浓度、血清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浓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这与其他一些同类观察[2~3]结果接近。GD发病机制至今尚未完全阐明, 一般认为, 胆石形成是环境、生活习惯和遗传因素共同作用结果, 其中肥胖、家族遗传史、脂质和糖代谢紊乱扮演着重要角色。

鉴于沈阳地区中、老年GD患者发生与生活方式、体内脂质和糖代谢紊乱关系密切, 而这些又都是心、脑血管病患病的重要危险因素, 并可以各种干预手段达到消除或逆转, 主要方法包括坚持有规律有氧运动、药物治疗和制定健康的膳食计划。

1.2.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0.0分析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 用t检验进行组间计数指标显著性测定, 用χ2检验进行组间计量指标显著性检测, P<0.05代表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共配成96对, 其中男31对, 女65对, 2组对象常见危险因素比较见表1。

表1 2组对象常见危险因素比较 (x-±s)

注:与对照组比较:a P<0.05, b P<0.01

摘要:目的 进行沈阳中部城区中、老年胆石病 (GD) 患病危险因素病例对照分析。方法 选择今年春季在我院体检中检出的中、老年GD患者96例, 进行常见患病危险因素调查, 并与同期体检结论健康者1:1配对 (相同年龄与性别) 比较。结果 共配成96对, 其中男31对, 女65对。中、老年GD组的坐位工作、GD家族史、脂肪肝例数以及体重指数、空腹血糖浓度、血清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浓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P均<0.05~0.01) 。结论 中、老年GD常见危险因素有坐位工作、GD家族史、脂肪肝以及血清脂类和糖代谢指标异常。

关键词:胆石病/中、老年,危险因素,血清脂类,血糖

参考文献

[1] 吴崇学, 朱坤潮, 卢红荪, 等.老年胆石病患病及危险因素分析[J].肝胆胰外科杂志, 2004, 16 (2) :140~141.

[2] 熊廷刚.老年胆石病患者危险因素分析[J].亚太传统医药, 2009, 5 (3) :89~91.

危险因素中儿科护理论文范文第4篇

1 乳化炸药生产过程中危险因素分析及安全措施

1.1 油水相制备

油水相制备主要设备有液态硝铵贮罐、水相溶解罐、水相贮备罐及油相熔化罐及贮罐, 为蒸汽盘管加热及夹层保温。该工序主要危险有热烫伤、油水相温度失控导致燃烧、爆炸。采取的安全措施有: (1) 设备、蒸汽管线及阀门等加热设施采用保温防烫措施, 职工操作须穿戴齐全劳保扩具; (2) 规范管理, 严格操作, 严禁水、油相配制时混入杂物或其他易燃物品; (3) 油水相温度控制采用现场指示及远程控制, 当班操作员时刻检查, 若温度超标, 控制室会报警并提醒操作人员降低加热温度。

1.2 乳化

乳化工序主要设备有:油水相输送泵、油水相输送管路、乳化器及相应的超温、超压、超电流、断流、断水、振动等安全保护联锁系统。该工序是乳化炸药生产的关键工序, 也是主要的危险点, 我们在生产过程中遇到过油相开机时不稳定或流量上不去的现象, 经分析是过滤器滤网堵塞所致, 检查也发现油相管路使用时间长, 沉积碳化引起内腔变小。该工序主要危险因素有: (1) 断料空转; (2) 油相沉积炭化导致管路堵塞输送不畅; (3) 油相材料或配方改变导致成乳差; (4) 混入机械杂质; (5) 基质温度高; (6) 冷却水断流导致乳化机局部热量聚集而得不到及时散发; (7) 乳化机设计不合理或转子与定子之间有摩擦、撞击; (8) 控制参数被随意更改; (9) 系统计量仪器、仪表未经过检定或计量有误; (10) 自控系统失效。以上一种或多种因素偶合均可能产生爆炸。云南包装厂去年“3。11”事故, 根据专家分析, 乳化器爆炸是乳化基质热分解积累造成, 促成热分解是若干种因素的偶合:既有乳化器隔套与主轴的转动摩擦, 又有反复开机未冲洗夹杂着硝酸铵在乳化器内结晶被机械撞击、摩擦生热;该厂以高分子乳化剂 (T154) 为主, 成乳性差, 须较优高的机械剪切力;同时对温度、压力等参数的安全联锁均失灵[1]。

采用连续乳化自动控制工艺, 对人员素质、设备管理、控制系统要求高, 必须精心操作, 严格管理, 定期检查、确保系统可靠有效。采取的安全措施有: (1) 控制室操作员选派责任心强的员工并经技术转让方培训合格后才能上岗; (2) 油水相过滤装置每日检查, 清除杂质, 确保过滤合格; (3) 每天生产结束用水冲洗时试验断水、断流安全保护情况, 每月定期全面检查试验安全联锁装置, 确保有效。同时对安全联锁参数设置管理权限, 其他人员不能随便修改; (4) 定期对仪器仪表进行校验检测, 确保计量准确。 (5) 定期清理油相输送管路, 确保管路畅通。

1.3 凉药工序

凉药设备有钢带冷却机。主要危险因素有:a) 炸药进入转动传动部位内摩擦;b) 拉紧装置张力不够, 辊筒与钢带摩擦;c) 挡板与钢带间隙不够造成摩擦跑偏、强力摩擦或钢带断裂。采取安全措施有: (1) 基质布料时, 薄而均匀摊开, 符合防殉爆厚度要求, 离两边距离保持5CM以上, 防止基质掉入辊筒转动部位; (2) 每日检查转动传动部位, 及时清理杂物或散落的基质;每日检查钢带运行, 及时调整防止走偏或摩擦; (3) 加密设置钢带防护支架, 在钢带旁边设置“注意防钢带断裂”的警示标识。公司自乳化线2009年运行以来, 凉药钢带一直安全运行。

1.4 敏化工序

敏化工序主要设施有:敏化机、珍珠岩料仓、珍珠岩加料机等, 主要危险因素有: (1) 混入机械杂质; (2) 敏化机机械故障。采取的安全措施有: (1) 珍珠岩料仓加料口设置除铁装置, 加料防止杂物加入并及时清理除铁装置; (2) 每周定期检查, 及时检修敏化机及加料机, 防止叶片松动或脱落。

1.5 悬挂输送

公司2013年8月安装运行以来, 其主要危险因素有: (1) 运行支架车上螺丝经过振动易脱落落入料车; (2) 机械碰撞伤害。采取的安全措施: (1) 每日检查螺丝, 每班生产前及时加固, 同时在运行支架车上安装一个不锈钢托盘, 接住脱落的螺丝。 (2) 料车输送通道全封闭, 设置警示标识, 运行时人员严禁进入。

1.6 装药

公司有四台装药机, 两台产自河北石家庄晓进机械公司RZZY6000乳化大直径灌装机, 输送泵的驱动电机为伺服电机自带有转矩控制系统, 如果物料中有异物、灌装管堵塞, 或者传动系统有故障, 其所需转矩就会提高, 如果扭矩超过设定值200NM, 就会自动发出警示, 并立刻停止工作, 双卡封口机接不到封口命令, 也处于待机状态, 同时人机界面显示报警画面, 提示用户停机检查设备。另两台为萍乡火工机械厂产RZY-32装药机, 采用液压装药方式, 用于装∮32药卷产品。主要危险因素有: (1) 装药机药缸入口硬性物质进入装药机内导致摩擦、撞击引发事故; (2) 装药机故障, 自动控制联锁装置失灵; (3) 电气设备故障, 漏电保护装置失效引发触电伤害。采取的安全措施有: (1) 每班时时检查, 严防硬物质掉入, 特别要防止悬挂输送料车内掉进螺丝; (2) 定期试验RZZY6000乳化大直径灌装机安全联锁装置, 确保可靠有效; (3) 定期检查测试接地装置, 杜绝漏电, 防止触电。2013年10月, 公司RZZY6000乳化大直径灌装机装药时, 由于悬挂系统螺丝掉入料内引起装药机叶片断裂引起扭矩增大, 万幸的是当时装药机安全联锁有效, 实现了自动停机。2014年河北唐山乳化炸药装药机“3.07”爆炸事故, 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必须重视RZZY6000乳化大直径灌装机安全使用, 除加强检查检修, 做好维护保养外, 必须对装药机安全联锁装置进行定期试验, 由原来的三个月次调整到每月一次甚至更短, 同时必须加强管理, 防止金属等硬质杂物掉入装药机内。这是保证安全生产运行的两个重要前提。

1.7 包装

包装工序主要设施为∮32药卷自动中包包装系统及大直径药卷包装系统, 该工序主要危险因素:热烫伤;漏电、触电及机械伤害。主要安全措施: (1) 在∮32药卷自动中包热合设施旁设置防烫警示标识; (2) 定期检测设备的导静电及接地装置, 防止漏电; (3) 设置防机械伤害警示标识, 同时加强培训, 规范操作。

2 结语

安全生产是民爆行业永恒的主题, 要避免事故的发生, 加强管理是关键, 对生产过程危险因素进行分析, 并制定相应安全对策措施加以落实, 也有利于指导乳化炸药生产安全平稳运行。河北唐山的“3.07”爆炸事故, 进一步警醒我们, 必须加快科技兴安步伐, 进一步改进工艺技术设备, 提高本质安全水平, 保障行业安全平稳发展。

摘要:文章分析了中低温乳化炸药生产线的工艺特点及危险因素并制定了相应的安全措施, 对搞好乳化炸药生产线安全管理有参考借鉴作用。

关键词:乳化炸药,危险因素分析,安全措施

参考文献

危险因素中儿科护理论文范文第5篇

1 石油化工设备检修中的危险因素

石油化工设备种类较多, 检修任务重, 且部分化工设备加工的产品具有较高危险性, 操作不慎容易引发安全事故。实践证实, 石油化工设备检修中的危险因素主要涉及动火作业、设备内作业以及高空作业。

1.1 动火作业

动火作业指为检修需要在禁火区进行切割、焊接操作, 或在可能发生易燃易爆区域进行可能产生火花、火焰的操作。实践表明, 动火作业时的危险因素包括:首先, 动火作业安全意识差, 尤其作业前未及时将附近易燃物品清理干净, 以及未根据动火实际情况采取安全防护措施。其次, 动火操作时未严格按照相关规定作业, 存在侥幸心理, 尤其未严格执行动火作业规章制度等, 导致动火作业面临较大危险。最后, 动作作业专业技能水平低, 未能很好把握火焰与设备接触时间, 导致设备穿孔, 导致设备中的介质泄漏, 引发烧伤、爆炸事故。另外, 停车后续工作不规范, 如对动火设备进行吹扫、置换、隔绝等安全处理时不规范、不到位, 导致设备中融入其他介质而发生危险。

1.2 设备内作业

石油化工设备包括很多容器、管道、锅筒、罐、槽等设备, 在这些设备内检修作业时, 操作不当容易引发安全事故, 危险因素包括:未对设备进行充分的通风, 含氧量不足, 导致人员窒息情况发生;进入设备内检修时未对设备内的物质成本进行分析, 或其中的有害物质未清除干净便进入作业, 增加中毒事故发生机率;检修时未按照相关规定穿带好防护用具, 或使用电源不规范, 导致中毒或触电事故的发生。

1.3 高空作业

部分石油化工设备检比较高, 检修操作时有坠落的风险。检修人员高空作业时的危险因素有:高空作业时未认真检查安全措施, 一旦安全措施存在问题, 容易发生安全事故;搭设脚手架时未严格按照规范进行, 使用的设备、器具、材料等不符合高空作业要求等。

2 设备检修中的危险因素预防措施

通过分析不难发现石油化工设备检修存在较多危险因素, 石油化工企业应提高认识, 认真分析检修作业中的危险因素, 积采取针对性预防措施, 以有效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 营造安全的生产氛围。

2.1 做好充分准备

石油化工企业应充分认识设备检修工作业中的危险因素, 一旦设备出现故障及时通知技术人员进行检修, 并要求其做好充分的检修准备。首先, 要求技术人员认真分析出现故障的设备类型及所处的工作环境, 根据故障表现初步判断故障发生位置及发生原因。其次, 了解与故障设备相连的其他设备, 如故障问题较为严重应切断与其相连的设备。同时, 对设备中的介质性质进行分析, 掌握介质是否有毒、是否易燃易爆等, 采取检修前的处理工作。例如, 将有毒气体排出干净, 并进行充分的通风等。最后, 根据化工设备检修需求, 穿戴好必要的检修工作服、准备后检修作用的器具。同时, 明确检修作业流程, 高效的完成设备检修工作。

2.2 加强制度管理

为避免石油化工设备检修作业中安全事件的发生, 石油化工企业应加强制度管理, 以严格的制度约束检修作业中的不良行为, 杜绝检修作业违规行为的发生。首先, 石油化工企业应根据检修作业情况, 不断完善制度内容, 尤其应加大违规检修行为的处罚力度, 从制度层面入手提高技术人员认识, 自觉规范检修工作行为。其次, 制定检修作业监督制度。进行检修作业时企业应排专门人员, 对检修行为、检修质量进行监督, 尤其认真检查技术人员采取的安全防护措施是否规范, 是否按照相关设备的检修流程进行检修操作等, 必要情况下给技术人员针对性指导, 避免检修作业误操作行为的发生。最后, 设备检修完毕后不应急于投入使用, 应做好验收工作, 即对设备性能进行测试, 满足生产要求后, 才能投入使用。

2.3 做好安全培训

做好安全培训是提高技术人员检修技能及检修工作效率的重要途径, 为此, 石油化工企业应将安全培训当做检修作业的重要工作来抓。一方面, 做好设备检修前的岗前培训。众所周知, 石油化工设备故障发生具有突发性特点, 进行岗前培训不仅有助于提高技术人员分析故障能力, 掌握设备检修的重点与难点, 而且可使技术人员掌握一定的检修技巧, 在检修作业中少走弯路, 提高检修作业效率。另一方面, 根据以往石油化工设备出现故障及检修情况, 组织技术人员开展日常的培训工作, 使技术人员了解不同设备故障的表现特征, 以及有效的检修措施, 为实际的检修工作提供指导。

3 结语

石油化工设备检修中危险因素多而复杂, 贯穿整个检修作业中, 因此, 石油化工企业应认真分析检修作业中的危险因素, 要求检修人员做好充分的检修准备, 并通过完善制度, 提高对检修作业的管理水平。同时, 做好检修技术人员的培训工作, 不断提高其业务素养, 为及时排除设备故障奠定坚实基础。

摘要:石油化工设备类型多, 检修技术要求高, 尤其对检修中的危险因素加以识别, 掌握不同检修工作危险因素, 采取针对性预防措施, 对降低检修事故发生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石油化工设备检修中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 探讨相关的预防措施, 以供参考。

关键词:石油化工设备,检修,危险因素,预防措施

参考文献

[1] 崔冬冬.浅谈石油化工设备检修中不安全因素及措施[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 2011, 09:18+20.

危险因素中儿科护理论文范文第6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根据WHO (1999 年) 的糖尿病诊断和分型标准, 对2012 年1 月2013 年12 月在该院住院及门诊就诊的2 型糖尿病患者选取60 份较完整的病例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 根据有无合并蛋白尿把患者分为糖尿病组和糖尿病肾病组, 糖尿病组30 例 (男19 例, 女11 例) , 年龄51~71 岁, 平均 (59.07±10.44) 岁; 糖尿病肾病组30 例 (男20 例, 女10 例) , 年龄50~72 岁, 平均 (58.82±9.92) 岁。经统计, 两组性别、年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糖尿病肾病诊断标准[2]:u AER<20 μg/min为糖尿病组, u AER≥20 μg/min为糖尿病肾病组。

1.2 方法

分别对两组的年龄、 病程、BMI、FBG、Hb Alc、TG、TC、HDL-C、LDL-C、SBP、DBP、UA、u AER、吸烟、饮酒等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

1.3 统计方法

应用SPSS13.0 统计软件对结果进行处理。 定量指标用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两组间样本的比较采用t检验或 χ2检验。 对发生糖尿病肾病可能起作用的因素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2 结果

2.1 两组一般资料的比较

糖尿病肾病组病程、FBG、Hb Alc、UA、u AER及吸烟、 饮酒比例明显高于糖尿病组, 其中病程、FBG、Hb Alc、UA、u AER水平以及吸烟比例与糖尿病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或0.01) 。 见表1。

2.2 糖尿病合并肾病的多因素回归分析

以2 型糖尿病有无尿蛋白为因变量, 对可能发生作用的因素 (年龄、病程、BMI、FBG、Hb Alc、TG、TC、HDLC、LDL-C、SBP、DBP、UA、u AER、吸烟、饮酒) 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 结果显示糖尿病肾病与病程、Hb Alc、UA、u AER、吸烟有关, 见表2。

注:*与糖尿病组比较P<0.05, **与糖尿病组比较P<0.01。

3 讨论

糖尿病患者出现肾脏病变的可能机制: 多元醇通路的激活;蛋白质非酶糖基化终末产物 (AGEs) 的作用;蛋白激酶C (PKC) 的活化;葡萄糖的毒性及氧化应激增强; 血液流变学的改变可导致肾脏内皮细胞和上皮细胞损伤, 破坏肾脏正常的滤过屏障, 引起蛋白尿增加;细胞因子异常, 损伤因子合成增多, 保护因子合成减少, 使血管内皮细胞损伤, 这些细胞因子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构成巨大的细胞因子网络, 通过旁分泌或自分泌作用导致肾脏系膜细胞增殖、 系膜区扩张及细胞外基质增加;高血糖状态可致纤维蛋白原升高[3], 影响患者肾脏微循环, 最终导致DN的发生。

结果显示糖尿病肾病组病程、FBG、Hb Alc、UA、u AER及吸烟比例明显高于糖尿病组, Logistic回归分析, 结果显示糖尿病肾病与病程、Hb Alc、UA、u AER、吸烟有关, 说明随着糖尿病病程的延长, 机体暴露于代谢异常状态下的时间越长, 发生糖尿病肾病的危险越大。Hb Alc合成增加相应地造成氧合血红蛋白减少, 引起组织器官缺氧, 造成毛细血管的内皮细胞和上皮细胞受损, 肾小球滤过膜被破坏和通透性增加, 加剧肾小球毛细血管的损伤和白蛋白尿的形成。 随着糖尿病肾病的发展和肾脏功能的减退, 导致UA排泄障碍, 体内UA滞留过多。DN患者的血UA越高, 糖尿病肾病患者早期肾功能损害的患病率越高, 表明UA水平是患者早期肾功能受损的危险因素之一[4]。 微量白蛋白尿 (MAU) 是指尿中微量白蛋白排泄率为20~200 ug/min或24 h尿白蛋白为30~300 mg/24 h, 但尿常规检查呈阴性的一种状态。 它是糖尿病肾病分期中的亚临床过渡阶段, 也是诊断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一个窗口。 微量白蛋白尿是糖尿病肾病的早期标志, 及时有效地减少尿白蛋白, 是逆转或延缓旱期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和发展、 保护肾脏的关键。 2 型糖尿病患者在确诊糖尿病后每年均应做肾脏病变的筛查[1]。 及早进行尿白蛋白检查, 及时地发现患者的肾功能减退情况, 在早期阶段积极治疗是可逆的, 对于糖尿病肾病患者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5]。 吸烟可增加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脑血管意外等的发生, 加速糖尿病肾病的微血管并发症[6]。 因此, 减少吸烟甚至停止吸烟是糖尿病肾病的治疗途径之一。

高血糖、高尿酸、吸烟是2 型糖尿病肾病发生的危险因素, 控制血糖、降低尿酸、戒烟是预防和治疗2 型糖尿病肾病的关键。

摘要: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肾病的相关危险因素从而为预防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60例已经确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尿白蛋白排泄率 (uAER) 分为糖尿病组和糖尿病肾病组 (uAER≥20μg/min) , 对两组患者的年龄、病程、体重指数 (BMI) 、血糖、血脂、血压、血尿酸 (SUA) 、uAER、吸烟、饮酒等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糖尿病肾病组的病程较长, HbAlc、FBG、UA、uAER的水平及合并吸烟的比例高于糖尿病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FBG、HbAlc、UA、uAER、吸烟是2型糖尿病肾病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 高血糖、高尿酸、吸烟是2型糖尿病肾病发生的危险因素, 控制血糖、降低尿酸、戒烟是预防和治疗2型糖尿病肾病的关键。

关键词:2型糖尿病,糖尿病肾病,尿酸,尿白蛋白排泄率,危险因素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 (2013年版) [J].中国糖尿病杂志, 2014, 22 (8) :2-42.

[2] Witte EC, Lambers Heerspink HJ, de Zeeuw D, et al.First morning voids are more reliable than spot urine samples to assess microalbumin uria[J].J Am Soc Nephrol, 2009, 20 (2) :436-443.

[3] 林兰, 倪青, 董彦敏.糖尿病肾病的病因学研究述评[J].医学研究通讯, 2000, 29 (2) :16-20.

[4] 曾淑云, 邓文彬, 邱宇, 等.血尿酸与尿微量白蛋白及肾功能关系分析[J].中国医药, 2013, 8 (9) :1280-1281.

[5] Comper WD1, Osicka TM, Clark M, et al.Earlier detection of microalbuminuria in diabetic patients using a new urinary albumin assay[J].Kidney Int, 2004, 65 (5) :1850-1855.

相关文章
办公楼物业管理流程范文

办公楼物业管理流程范文

办公楼物业管理流程范文第1篇1. 接听、转接电话;接待来访人员。2. 负责办公室的文秘、信息、机要和保密工作,做好办公室档案收集、整理工...

2
2025-10-24
北大山鹰社五位学子范文

北大山鹰社五位学子范文

北大山鹰社五位学子范文第1篇3.既然痛苦是躲不过的,那么就痛痛快快去接受。 4.不要因为一次挫败,就忘记你原先决定想要到达的远方!把书山...

1
2025-10-24
变电站增容改造设计范文

变电站增容改造设计范文

变电站增容改造设计范文第1篇1.运行条件海拔不超过3000m 设备运行期间周围空气温度不高于55℃,不低于-25℃日平均相对湿度不大于95%,月平...

2
2025-10-24
办房产证资料及流程范文

办房产证资料及流程范文

办房产证资料及流程范文第1篇无论买的期房、现房及二手房,都存在着办理房产证的问题。首要要了解什么是房产证?房产证是通过交易对所购买房...

3
2025-10-24
变电所施工三措一案范文

变电所施工三措一案范文

s("wzfz");上一篇:办房产证资料及流程范文下一篇:八大禁令和四项原则范文

1
2025-10-24
八大禁令和四项原则范文

八大禁令和四项原则范文

s("wzfz");上一篇:变电所施工三措一案范文下一篇:班干部期末工作总结范文

2
2025-10-24
班干部期末工作总结范文

班干部期末工作总结范文

班干部期末工作总结范文第1篇时间过得很快,转眼间本学期即将过去,根据学校安排6月27-29日全校统一进行期末考试。考试是教学评价的一种手...

1
2025-10-24
百度新员工入职培训范文

百度新员工入职培训范文

百度新员工入职培训范文第1篇由于聘任制的实行,目前医院的员工流动性很大,对医院不满意可以随时提出辞职,不利于医院的工作安排,也对医...

2
2025-10-24
付费阅读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