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服务贸易研究论文范文第1篇
服务贸易作为一种20世纪兴起的新兴贸易类型,在国际对外经济中的地位不断提升,对国际经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相较于西方发达国家,我国服务贸易起步较晚,但发展速度快。当前,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我国正处于产业结构升级的关键时期,分析我国服务贸易及其结构的现状,对我国服务贸易的发展与结构优化具有重要意义。
一、我国服务贸易规模发展概況
(一)整体规模不断扩大,但增速不稳定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服务贸易发展迅猛,1982年我国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为45亿美元,到2016年规模已达到6575亿美元,是1982年服务贸易规模的146倍。由图1-1可以看出,除2009年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外,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整体呈上升趋势,规模不断扩大,到2015年我国已经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服务贸易进出口国。从增长速度来看,我国服务贸易增速不稳定,波动频繁;整体来看,在经历了高增长后,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增长率趋于平缓。
(二)逆差规模进一步扩大
1995年我国服务贸易逆差为9亿美元,此后逆差程度逐渐加深。2016年,我国服务贸易出口额为2093亿美元,进口额为4492亿美元,进出口逆差达到2409亿美元。这说明我国服务贸易规模虽然发展迅猛,但对外依存度过高。而长期的服务逆差,说明我国服务贸易存在竞争力低下的问题,抗风险能力有待加强。
(三)发展势头良好
服务贸易作为新兴的贸易方式,具有高附加值和低能耗的特点,各国越来越重视服务贸易的发展。尽管我国的货物进出口总额的比重大,但增速却逐渐放缓。与货物贸易相比,近年来,我国服务贸易占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的比重不断提升,据统计,2000年我国服务贸易占对外贸易的比重为12.29%,到2015年这一比重已经达到16.04%。随着全球经济的复苏,服务贸易由于资金流动性要求低、贸易保护壁垒少等原因,服务业的恢复要比其他行业迅速。因此,服务贸易作为经济发展多样化的重要推动力,将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二、我国服务贸易结构发展概况
从贸易结构分析,无论出口还是进口,我国的服务贸易主要以旅行和运输两种传统服务贸易为主,尤其以进口较为明显。根据国家统计局年鉴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服务贸易中运输和旅行所占比重高达76.07%,且进口的旅行服务贸易比重(58.13%)远大于出口旅行服务贸易的比重(21.32%),这说明我国对传统服务贸易的需求巨大。
从发展趋势来看,近年来传统服务贸易出口占比由2008年的54.12%下降至2016年的37.55%,而新型服务出口增长较快,保险服务、金融服务、电信计算机和电信服务、专业和管理咨询服务的占比均显著增加,专业和管理咨询服务和电信计算机和电信服务为新兴服务出口前两大行业。进口方面,传统服务贸易中的旅行呈现小幅增长,新兴服务贸易中知识产权使用费和专业和管理咨询服务占比较大。
总体而言,我国新兴服务贸易结构正在逐步优化,但仍然存在发展滞后,规模较小,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因此,我国必须加大对资本密集型服务贸易的投入,不断优化服务贸易结构,从而带动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 (作者单位为山西财经大学国际贸易学院)
我国服务贸易研究论文范文第2篇
4月12日,“展望十三五”系列报告会第三场报告会在京举行,《光明日报》记者采访了商务部党组书记、部长高虎城。
记者:新时期我国对外开放面临的内外部环境有哪些主要特征?
高虎城:“十三五”时期,国内外发展的环境更加错综复杂。从国际看,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没有改变,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深入发展。同时,国际金融危机深层次影响在相当长时期依然存在,全球经济贸易增长乏力,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明显增多。
从国内看,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发展前景依然广阔,同时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仍然突出。经济发展最显著特征就是进入新常态,主要有以下特点:经济增速从高速转向中高速。我国经济增速从10%左右的平台下降到7%左右的平台,既有短期有效需求不足的原因,更是由于劳动力、土地等长期供给条件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经济结构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举。我国已进入工业化中后期阶段,制造业增长放缓并逐步迈向中高端,服务业发展速度呈加快趋势。发展动力从主要依靠资源和低成本劳动力等要素投入转向创新驱动。我国劳动力素质普遍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显著增强,高储蓄率积累了充裕资金,新产业、新业态和新商业模式快速发展,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蓬勃兴起,新的增长动力正在积聚。
总体来看,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有条件主动谋划新的对外开放战略布局,同时也面临着诸多风险和挑战。
记者:“一带一路”建设已进入全面实施阶段,“十三五”时期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有哪些主要举措?
高虎城:2013年,习近平主席在出访哈萨克斯坦和印度尼西亚期间,提出了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大合作倡议,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和许多国家的积极响应。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是新时期我国对外开放和经济外交的顶层设计。
“十三五”时期,是“一带一路”建设全面实施的关键阶段。要在准确把握“一带一路”深刻内涵的基础上,扎实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引领我国新时期的对外开放,为世界和平发展作出贡献。一是加强与相关国家战略对接,把各国发展战略确定的目标、路径和举措深度对接、优势互补,建立更加紧密的互利合作关系。二是畅通“一带一路”经济走廊,与相关国家共同推进中蒙俄、新亚欧大陆桥、中国-中亚-西亚、中国-中南半岛、中巴和孟中印缅六大经济走廊和海上丝绸之路战略支点建设。三是深化经贸合作,推进沿线大通关合作,建立国际物流大通道,充分发挥边境经济合作区、跨境经济合作区和境外经贸合作区的功能,扩大与相关国家贸易往来,推进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四是加强金融合作,发挥好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和丝路基金作用,共建“一带一路”建设金融合作平台。五是密切人文交流合作,加强教育、文化、旅游、体育、卫生、科技等领域合作,鼓励丰富多样的民间文化交流,为“一带一路”建设夯实民意基础。
记者:我国正在推动从外贸大国迈向贸易强国,请问工作着力点在哪些方面?
高虎城:“十三五”时期,我国将实施优进优出战略,着力推动对外贸易从数量扩张转向质量提升,从大进大出转向优进优出。
一是加快传统出口产业转型升级。鼓励企业加大创新力度,增加研发投入,培育和发展自主品牌,提高产品质量和附加值,建设国际营销和售后服务网络,从价格竞争力向技术、质量、品牌、服务等综合竞争力转变。鼓励有实力的电子商务企业到海外建设仓储中心、展示中心,带动生产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出口。
二是壮大装备制造等新的出口主导产业。通过投资带动贸易,大力推动轨道交通、工程机械、电力设备、通信设备等装备产品出口,打造新的出口主导产业,进而带动相关的技术、标准、服务出口,推动我国出口从消费品为主向消费品和资本品并重转变。
三是大力发展服务贸易。在巩固运输、旅游等传统服务贸易的同时,加快发展与货物贸易相关的金融保险、物流、研发设计、营销、售后服务、咨询、法律、会计等服务贸易出口。同时,努力扩大文化、中医药、软件和信息服务等新兴服务出口,优化服务贸易结构,把服务贸易打造成为外贸新增长点。
四是提升进口综合效益。实行积极的进口政策,扩大先进技术、设备、服务进口,提升国内生产技术和服务业水平,促进国内产业升级。稳定能源资源产品进口,保障国内能源资源供应安全。合理增加一般消费品进口,丰富国内市场高端优质商品供给,满足居民消费升级需要。
记者:请问“十三五”时期我国利用外资主要有哪些举措?
高虎城: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利用外资是我国的长期方针。利用外资的政策不会变,对外商投资企业合法权益的保障不会变,为各国企业在华投资兴业提供更好服务的方向不会变”。李克强总理指出,“中国利用外商投资总的政策不会变,但具体政策确实在变化,是在向更多吸引外资、放开更宽领域的方向变化”。“十三五”时期,一方面,我们将继续在优化投资环境上下功夫,放宽投资准入,有序扩大服务业开放,进一步放开一般制造业,吸引外资进入高端制造业和现代农业,增强外资对华投资信心,促进利用外资稳定发展;另一方面,坚持引资和引技引智并举,着力提高利用外资质量。发挥好外资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的作用,优化外资产业投向。发挥好外资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功能,鼓励外资投向中西部地区,促进产业链向中西部地区延伸。鼓励外商投资地区性总部、研发中心等功能性机构,鼓励外资研发中心升级为全球研发中心和开放式创新平台,提高外资的技术溢出效应。
记者:请问“十三五”时期我国在推进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提高对外投资水平方面有哪些主要考虑?
高虎城:近年来,我国企业走出去的能力和意愿增强,对外投资进入快车道。“十三五”时期,加快走出去步伐,优化全球产业和要素资源布局,坚持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推动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深度融入全球产业链、价值链、物流链。
一是优化全球布局。推进与东南亚、南亚、中亚、东北亚等周边国家产能合作,争取在周边国家落地生根;实施中非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基础设施等十大合作计划,带动装备和产能走入非洲;统筹中欧合作和中国—中东欧国家“16+1”合作,推动我国装备和产能进入欧洲市场。
二是分类推进产业合作。装备制造业以承包工程为先导,重点面向基建投资需求旺盛的传统市场和新兴市场;产能富余的优势产业贴近原料来源地和市场,鼓励开展加工制造,延伸产业链;劳动密集型产业有序向劳动力资源丰富、生产成本低、贴近目标市场的国家投资建设。
三是引导企业集群式走出去。支持境外经贸合作区建设,合理规划境外经贸合作区的国别和产业布局,建设一批加工生产基地、农业产业基地、海外能源资源利用基地、科技研发基地和商贸物流节点,增强产业集聚效应,推动我国产业集群式、链条式走出去。
记者:请问“十三五”时期我国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有哪些重点工作?
高虎城:“十三五”时期,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我们将两手并重,一手抓好国内改革试点工作,扩大开放,提高监管水平,营造良好营商环境;一手推动对外商签高水平的贸易投资协定,健全有利于合作共赢、同国际投资贸易规则相适应的体制机制。重点抓好以下四方面工作:
一是建设好自由贸易试验区。两年多来,自由贸易试验区形成了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和改革成果,取得积极成效。下一步将建设好、管理好、发展好现有4个自由贸易试验区,进一步扩大开放,压缩负面清单,全面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放宽市场准入,继续做好试点经验复制推广,研究扩大自由贸易试验区试点工作。
二是继续营造良好营商环境。健全外贸、外资、对外投资等涉外法律法规体系,制定颁布外国投资法。建立便利跨境电子商务、市场采购贸易、外贸综合服务企业等新型贸易方式的体制,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反垄断、外商投资安全审查等方面的制度建设,健全社会诚信体系。
三是加快推动中美、中欧投资协定(BIT)谈判。中美投资协定谈判启动于2008年,迄今已进行了24轮,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中欧投资协定谈判启动于2013年,已进行了9轮,双方已经就协定范围达成共识。下一步将继续推动与中美、中欧投资协定谈判,争取早日达成互利双赢的协定,促进双边跨国投资发展。
四是完善对外投资管理体制。进一步完善备案为主、核准为辅的对外投资管理体制,简化境外投资管理程序,取消束缚对外投资的不合理限制。强化境外安全风险评估和安全预警机制,健全安全风险预警机制和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机制,构建海外利益保护体系,维护我国公民、法人在海外的正当权益。
记者:“十三五”时期,我国如何更好地参与全球经济治理、承担国际责任和义务?
高虎城:面对全球经济治理体系变革的新趋势,“十三五”时期,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对外工作新部署、新理念,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促进国际经济秩序朝着平等公正、合作共赢的方向发展,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
一是推动国际经济治理体系改革和完善。维护世界贸易组织在全球贸易投资自由化中的主渠道地位,稳步推动多哈回合谈判取得积极成果,促进多边贸易体制均衡、共赢、包容发展。推进二十国集团从危机应对机制向长效经济治理机制转变,加强贸易投资机制建设,促进全球经济平衡、金融安全、经济稳定增长,办好二十国集团杭州峰会。继续推动落实我国在IMF的份额和投票权提升,建设好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推动成立上海合作组织开发银行。
二是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扩大自贸区网络覆盖范围,加快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中日韩自贸区等谈判,争取结束中国—海合会、中国—斯里兰卡、中国—马尔代夫、中国—格鲁吉亚自贸区谈判和中国—巴基斯坦自贸区第二阶段谈判,推进与“一带一路”相关国家和地区的自贸区建设,推动亚太自贸区进程,推动与以色列、欧盟、加拿大等国家与地区建立自贸关系,逐步形成立足周边、辐射“一带一路”、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贸区网络。
我国服务贸易研究论文范文第3篇
摘要:2011年,服务业利用外商直接投资金额首次超过制造业。这些外资的流入对我国服务业的结构优化具有重要作用。文章先从我国服务业利用FDI的现状入手,进而构建理论模型,并选取1997-2011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对我国利用FDI进行服务业的结构调整进行了实证分析。结论表明:FDI的流入对我国服务业的结构优化具有正向的作用,并且主要是通过人力资本流动效应来促进服务业结构优化的,现阶段研发费用对于服务业结构优化的作用尚不明显。
关键词:服务业;FDI;结构优化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后期资助项目“中国承接服务业国际转移的经济效应研究”(13FGL002);山东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山东省现代服务业发展与科技支撑能力研究”(2011GGX10601);济南市科技局软科学招标项目”济南市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对策研究”。
作者简介:方慧,女,山东寿光人,山东财经大学国际经贸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国际服务贸易、国际直接投资;魏文菁,女,山东淄博人,山东财经大学国际经贸学院,研究方向:国际直接投资。
2011年12月15日,商务部指出:“服务业利用外资金额占整体比重首次超过制造业”。纵观我国全年利用外资的情况,2011年我国服务业实际使用外资的增速每月都超过制造业,其利用外资金额占整体的比重也一直在持续增加,最终在11月份首次超过制造业,这说明我国调结构的宏观政策取得了显著成效,我国服务业的结构不断优化。从商务部提供的数据来看,我国在2011年,外商投资合同项目27712个,实际使用外资金额1160.11亿美元。随着国民经济持续平稳较快增长,国内市场潜力逐步释放,投资环境不断完善,中国吸收外资的长期优势正在形成,中国仍是全球最具吸引力的投资国之一。
四、结论与政策建议
服务业FDI的流入对我国服务业结构的升级和优化具有正向作用,但由于我国服务业对外开放较晚,开放程度不够高,所以呈现出来的效果不是很显著,随着我国服务业的不断开放和外资的大量流入,FDI对服务业结构的作用效果会越来越明显。为此,我们建议:
1.合理地引导FDI在服务业内部的流向
对于占主导地位的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的传统服务业,我们应该在利用成本优势的基础上,有选择性的吸引 FDI,充分利用FDI所产生的技术溢出效应,学习国外先进的管理经验和营销理念,从而有力地改造这些传统服务业。现代服务业是国家的支柱,尤其是金融业等生产性服务业,为了使其高效运转,我们应该适当的放宽政策来吸引外资。同时,还应该积极地发展像教育、文化、体育等需求潜力大的行业。只有发展了这些服务业,我国才能更合理、更高效的调整服务业内部结构。
2.改善服务业外商直接投资的环境
不仅要加强法律、政治、经济等软环境,健全服务业外商直接投资的管理体制,而且还要完善公共事业、公共设施和交通等硬环境。制定一些保护投资主体利益的法律政策来吸引外商投资者,逐步打开服务业市场。同时,政府要起好引导作用,为企业主体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
3.大力培养服务业人才,扩大人力资本的投入
人力资本的投入对我国服务业的结构优化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应大力培养高技术、高科技的知识性人才,加大对教育和科技创新的投入力度,将外资引向技术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的服务行业,同时,也可吸引国外的先进人才来国内。
4.加大研发和科技创新的力度
目前,我国的技术水平对服务业结构的作用还尚未发挥出来,因此政府和企业应大力鼓励自主创新和保护知识产权,加大科技投入,营造一种良好的科研环境。通过外资投入所带来的技术溢出效应和“干中学”效应,来学习西方先进的技术和知识等,从而不断提高服务业的竞争力,促进服务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参考文献:
[1]KOLSTAD L,VILLANGER E.Determinants of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in Services [J].European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2008,24(2): 518-533.
[2]BALA R,MATTHEW Y.The Determinants of Foreign DirectInvestment in Services[J].The World Economy,2010,33(4):573-596.
[3]唐宜红,王林.我国服务业外商直接投资的决定因素分析[J].世界经济研究,2012,(10):75-80.
[4]杨仁发,刘纯彬.中国生产性服务业FDI影响因素实证研究[J].国际贸易问题,2012(11):107-116.
[5]BLOMSTROM M,KOKKO A.FDI and Human Capital:A Research Agenda[R].http://www.oecd.org/dev/Technics,2002.
[6]方慧,吕静,段国蕊.中国承接服务业国际转移产业结构升级效应的实证研究[J].世界经济研究,2012,(6):58-63.
[7]崔日明,张志明.服务业FDI 与我国服务业结构优化:机理分析与实证研究[J].辽宁大学学报,2012(1):60-69.
[8]BROWNING H C,SINGLEMANN J.The Emergence of a Service Society[M].Springfield:National Technical Information Service, 1975:32.
[9]董娜,熊璐.服务业FDI对优化我国服务业内部结构的影响[J].宏观经济,2008(11):82-83.
我国服务贸易研究论文范文第4篇
摘 要:北京市“十二五”时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指出,实施“留学北京行动计划”,完善外国留学生服务体系,加大政府奖学金资助力度,建设一批国际化的品牌学科专业和课程,推动北京成为外国学生留学中国的主要目的地,适应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的需要。基于这种背景,在梳理北京高等教育境外消费服务贸易出口发展现状的基础上,依据钻石模型分析了其竞争优势,并就其国际竞争力与英国伦敦进行了对比,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高等教育;境外消费服务贸易出口;竞争优势;国际比较
北京高教境外消费服务贸易出口发展现状
一是来京高等教育留学生招生人数逐年增长。例如:2009年-2010年,北京高等教育留学生招生人数为21,889人;2012年-2013年,这一数字上升为29,165人。北京近几年加大了留学生教育管理,优化留学生服务,吸引留学生来京学习:开通留学网站,举办教育博览会,设立来京留学生奖学金项目;通过留学生奖学金等政策鼓励各高校招收留学生;开展各种活动,展示中华文化魅力,为留学生提供交流和学习的平台。
二是生源结构单一。来京的留学生主要以亚洲学生为主,所占比例在57%以上,主要分布在韩国、日本、印尼、越南、泰国等国家。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我国同这些周边国家地理位置接近,文化具有相似性,汉语对这些国家的学生来说更容易学习。而欧美等发达国家距离中国较远,语言和文化也有很大差异,汉语对于这些国家的学生来说不易接受。同时,能进行全英文授课或双语教学的北京高校为数不多,很多留学生因此被拒之门外。
三是来京留学生接受教育的层次较低。来京接受学历教育的留学生人数较少,只有25%左右,其中多数是培训生,有70%以上,并且以自费生为主,高达76%以上。因此,北京高等教育境外消费出口主要还停留在语言培训等非学历教育上,出口的竞争力不够。
四是北京高校留学生数占在校生数的比例低。2001年-2010年,北京市普通高校留学生数占在校生(含普通本科生、专科生和研究生)总数的比例呈增长趋势并保持在4%左右。2010年,北京市留学生占普通高校在校生数的比例达到历史最高水平4.35%,而同年英国高等教育统计局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伦敦地区高校2009-2010学年的国际留学生人数为102,000人,约占伦敦高校注册学生人数417,000的25%。由此可见,北京市该项指标仍明显低于伦敦等主要世界城市的发展水平[1]。
北京高教境外消费服务贸易出口竞争力分析
1.钻石模型分析
哈佛商学院教授迈克尔·波特的“钻石模型”指出,一国的国内经济环境对企业提升自身的竞争力可能会有很大影响,其中影响最大、最直接的六个因素分别是:生产要素、需求要素、相关产业和辅助产业、企业的战略及组织结构和竞争状态、机遇、政府行为。
一是生產要素。就高等教育而言,生产要素主要指教育经费、社会声誉、师资、设备资料、专业学科、课程体系、研究能力、管理水平、校园文化等有形和无形的因素,其中师资和社会声誉是最主要的要素。社会声誉是重要的高校服务生产要素,是高校获得优质生源、办学资金的保证。北京堪称全国高校中心,其高等教育质量和水平居于全国领先地位。中国校友会发布的2015年中国大学排行榜100强中,北京高校占据21席。“211工程”中,北京高校占到全国总数的1/5 以上,有22所高校,居全国首位;“985 工程”中,北京高校占到全国总数的1/5 以上。但是,从国际层面上看,国际高等教育研究机构QS发布的2016-2017年度最新世界大学排行榜,北京高校无一挤进前十名,几乎全被英美高校占据,其中美国占据5席,英国占据4席,国内最知名的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分别排名25和41。因此,北京高校虽在国内具有较高的社会知名度,较强的竞争力,但是在国际上的知名度不高,竞争力不强。师资是高等教育最重要的高校生产要素,是高校核心竞争力的基础,是高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主体力量。根据上大学网2012年发布的《上大学网中国“211工程”大学2012级本科新生师资力量排行榜》《上大学网中国“985工程”大学2012级本科新生师资力量排行榜》,北京各有3所高校位居前十。这说明北京部分高校的师资在国内具有很强的竞争力。但是,从总体来看,北京高校的师资力量有待提高。根据《北京高等教育质量报告》相关数据,在2001年—2005年间,在影响北京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关键因素之一的师资队伍的水平和素质方面,虽然教师数量持续增长,但与学生数量的增长不同比,并且存在着明显的科类差异;虽然教师队伍的年轻化程度、高学历化程度不断提高,但面临着科研能力和教学能力等“质量提高”的更艰巨任务[2]。
二是需求因素。迈克尔·波特认为一国需求条件是一个行业或一项产品是否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一国的高等教育需求影响着该国教育规模、质量、国际化程度以及国际竞争力。如果一国高等教育需求旺盛,则该国高等教育容易形成规模,提高效率,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优势。反之,该国高等教育发展受限,国际竞争力较弱。目前,来京留学生的需求主要集中在短期语言学习上,而北京出国留学的学生主要集中在接受长期学历教育上。这种需求结构的差异是形成北京高等教育境外消费服务贸易逆差大的原因之一。北京外国留学生的市场需求占有的全球细分市场份额不大,北京高等教育竞争力有待提高。
三是相关产业和辅助产业。高等教育服务贸易的竞争力受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科学技术、文化传统、语言等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推动的相关产业和辅助产业的发展程度影响着高等教育服务贸易的竞争力。就经济实力而言,北京综合经济实力居于全国前列,第三产业规模位居大陆第一,北京城市竞争力居全国第三,居世界第五。北京经济的发展,带动了产业的振兴,为更多的留学生来华学习提供了锻炼和提升的平台。就科技而言,北京拥有中国科学研究院等知名研究机构,如中关村科技园,2012年城市科学发展指数全国排名第二。就文化传统而言,北京是历史文化名城,拥有三千余年的历史、八百六十余年的建都史和六项世界文化遗产。北京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成为吸引外国留学生的一个亮点。就语言而言,汉语普通话以北京话为基础,这也是北京吸引外国留学生的优势之一。
四是企业的战略、组织结构和竞争状态。高等教育服务贸易需要国家制定相应的政策,建立完善的教育服务体制、体系,制定合理的管理制度。高等教育服务贸易竞争力的提升来源于教育领域的公平竞争,而我国高等教育市场都由国家垄断、政府主导,缺乏良好的竞争力。在国家高等教育大环境的影响下,北京高等教育服务市场同样缺乏竞争力。另外,北京高等教育国际化程度也不高。高校留学生规模、生源结构、留学生占在校生数的比例是衡量教育国际化程度的重要指标。然而,北京高校在上述指标上的表现一般,北京高等教育国际化程度不高。
五是机遇。随着中国经济和国际地位的迅速增长,世界范围内的汉语热持续升温。北京2008年成功举办了奥运会,提升了国际影响力,更多的留学生想来北京看看。北京建成“世界城市”的目标对北京高等教育对外开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北京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高度重视来华留学生教育工作,为北京高等教育服务贸易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
六是政府因素。开放的、积极的法律和政策能够引导和推动高等教育服务贸易的发展。反之,会阻碍高等教育服务贸易的发展。北京作为教育对外开放最发达地区之一,积极实施“扩大教育对外开放行动计划”“学校奥林匹克教育行动计划”。《北京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以“扩大教育开放”战略为契机,努力推动北京高校来华留学事业在新时期实现新突破。这些措施提高了北京高等教育的吸引力和竞争力,推动了北京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
2.国际比较分析
一是留学生规模小。就北京和伦敦而言,伦敦2009-2010学年、2010-2011学年、2011-2012学年招收的留学生数是北京的4倍以上。北京和伦敦同是首都,但是北京对留学生的吸引力远远低于伦敦,北京高等教育境外消费服务出口额与伦敦存在很大差距,处于竞争劣势。
二是北京高校人才培养国际化程度和留学生师资国际化程度不如世界知名高校。一个学校的留学生数(尤其是学历生数占其学生总数的比例)越高,其人才培养国际化程度越高。北京大学留学生数量占学生总数10%,清华大学还不到5%。而哈佛学院达到16%,剑桥大学达到18%,麻省理工学院达到24%。北京高校人才培养国际化程度与世界一流大学存在很大差距[3]。北京高校留学生师资国际化程度不高。欧美发达国家的通用语言是英语,北京只有少数高校能进行全英文授课或者双语教学。教师授课的语言问题阻碍了北京高等教育境外消费服务贸易出口的发展。
三是北京高等教育境外消费服务贸易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逆差。北京高等教育境外消费服务贸易的出口目的国主要是亚洲国家,而进口来源国主要是发达国家。据北京留学服务行业协会的最新统计,2008年北京自费留学人员当中选择去美国、英国、澳大利亚这三个国家的人数占到了自费留学人员总数的近六成。因此,北京教育服务贸易境外消费对发达国家的逆差大。
四是北京留学生管理制度落后于发达国家。首先,教育收费制度落后。发达国家自1980年以来实行留学生教育成本回收策略,而北京仍然实行的是我国1997年颁布实行的《自费生来华留学生收费标准》,收费在1.4万~3.4万元人民币之间浮动,而欧美国家普遍在1.5万~2.5万美元之间,收费较发达国家低的多。这种收费价格的差异反映了教育水平的差异,北京留学生教育的投资力度还不够,竞争力不强。其次,北京发展留学生教育的市场意识不够。发达国家为招收留学生成立了专门的协调机构,如美国成立了联邦协调委员会,法国有“法兰西教育专署”,德国有专门的海外学生服务公司,澳大利亚在海外设立许多咨询服务机构。北京高校缺乏招生意识,没有充分利用各种资源,进行海外宣传。最后,留学生政策不如发达国家灵活。有些发达国家,如英国为留学生提供免费医疗,北京留学生就医需要自费购买医疗保險。多数发达国家给予了留学生打工的政策方便,留学生打工方便。而北京只允许留学生到市内其他学校担任外教等工作。打工限制条件多降低了留学生来京学习意愿。
北京高教境外消费服务贸易出口发展对策
1.搞好宣传,提升教育品质,扩大留学生生源
北京留学生规模与世界留学生人数较多的城市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需要将宣传、提升教育品质有机结合起来,既要练好内功,又要做好宣传。就宣传而言,一些发达国家为开拓留学生市场,从官方到民间,从政府到高校通力合作,建立了一些留学生招生机构。北京可以借鉴这些发达国家的做法,成立专门机构,相互配合,扩大宣传,宣传介绍北京的教育资源、生活环境、留学政策等。例如:德国56所高校成立专门的海外学生服务公司,负责向留学生提供各种具体细致的服务。目前,我国已经开通“留学中国”网站,上海开通了“留学上海”网站,北京也可以效仿开通“留学北京”网站,让各国留学生更方便地获取来京留学的信息,因为有很多留学生想来京接受学历教育,但是他们又不知道哪些学校和专业更适合自己。就提升教育品质而言,北京可以鼓励有能力的高校建设留学生精品课程,留学生精品教材,并设立留学生教师基本功大赛等评比。鼓励各高校多开展面向留学生的全英文授课课程,为留学生接受学历教育提供更多的选择。此外,北京各高校应积极加强与国外高校的交流与合作,推动与国外大学尤其是发达国家大学的学分互认。
2.完善制度吸引留学生来京学习
完善后勤管理制度,根据留学生国家、民族、宗教等不同的风俗习惯为他们提供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让他们学得舒心,住得舒心。鼓励各高校成立专门的留学生服务组织,为留学生提供各种帮助,如新生入学、换汇、就医等。完善留学生医疗保险制度,为留学生看病就医提供便利条件和保障。完善留学生奖学金制度,加大对来京留学生学习的资助力度。除北京市留学生奖学金外,鼓励各高校设立留学生奖学金,吸引更多的优秀留学生人才来京学习。完善留学生实习和就业制度。来京留学生毕业后,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想留京工作。他们具有较高的学历和专业背景,有着较强的国际交往能力,为北京建设世界城市提供了必要的国际化人力资源。北京可以借鉴国际惯例及其他省市(上海、广州)的做法,制定更能适应形势发展的留学生在京实习和就业的相关制度。
3.搞好留学生文化体验活动,借力北京文化软实力
很多留学生来京学习是因为北京作为六朝古都的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蕴。因此,北京市应继续办好已有的各种留学生活动,如北京外国留学生中国文化节、留学生烹饪大赛、留学生汉语辩论赛、留学生汉语之星大赛等,建立留学生活动的长效机制。另外,北京市还要积极鼓励并支持各高校组织留学生开展文化体验活动,如游览名胜,制作中国传统美食,学习中国书法、剪纸、太极拳等。这些文化体验活动容易在留学生之间形成口碑宣传,可以扩大北京高校的国际知名度,吸引更多的留学生。
参考文献:
[1] 周春红,郭秀晶. 入世十年来京留学教育事业发展的成就与问题[J].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2012(3):126.
[2] 郭秀晶,周永源. 北京高校留学生教育发展的SWOT分析[J]. 北京教育(高教版),2009(12):8.
[3] 弓永穹. 北京市境外消费教育服务贸易现状与对策分析[J]. 对外经贸实务, 2012(7):84.
[4] 郭素红.优化北京高校外国留学生教育的问题及对策[J].北京社会科学,2011(3).
[5] 马寿海.北京留学生教育服务业的发展[J].人口与经济,2009(5).
[6]张国军.我国境外消费教育服务贸易发展现状及对策[J].中国高教研究,2014(1).
[7]靳希斌主编.国际教育服务贸易研究—理论、规则与行动[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5.
[8]張亚.高等教育服务贸易理论与政策研究[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9.
[9]Michael.“Flows costs and benefits of foreign students to the US: do we face a problem?”[D].Conference on Foreign students on US campuses, 1995.
[10]Lien D.“Financial assistance of for study abroad students: An economic analysis”[J].International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Finance, 2010(19).
(作者单位:北京青年政治学院)
[责任编辑:陈 栓]
我国服务贸易研究论文范文第5篇
摘要:随着世界范围内经济改革深入和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服务贸易日益成为各国对外贸易竞争的关键因素。文章从我国服务贸易的发展现状入手,指出制约其发展的国内原因和国际原因,并尝试提出相应对策建议。
关键词:服务贸易;现状;滞后成因;对策
在全球经济化不断加深和产业革命不断升级的今天,全球服务贸易快速发展,不仅贸易规模在不断扩大,贸易结构也在不断的升级,各个国家之间的贸易竞争日渐激烈,贸易竞争的重点也从货物贸易逐步转化为服务贸易。纵观各个发达国家和部分经济发展较快的发展中国家,从他们的经济发展经验来看,加大对服务贸易的发展对于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发展、增加就业机会、提升国际竞争力等都有着积极的意义。
一、我国服务贸易发展现状
从20世纪90年代起,我国的服务贸易开始发展起来,贸易对象从运输、通信、旅游等传统服务业逐渐转型为金融、保险等现代服务业,并且贸易领域还在不断扩大,服务贸易总额也在不断上升。虽然我国服务贸易发展趋势良好,发展速度较快,但是在发展水平上还是远不及发达国家和部分发展中国家。
(一)我国服务贸易发展速度快而稳
虽然我国服务业较其他发达国家起步晚,但是自从2001年我国加入WTO以来,服务贸易发展稳健,贸易总额不断增长,经过国家政策的鼓励和民众的努力,我国的服务贸易已经具有了相当的规模,并且发展势头良好。十八大以来,我国服务贸易额更是呈大幅度增长,每年都会迈上一个新台阶:2012年我国对外服务贸易总额居世界第四位;2013年上升至第三位;2014年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达6043.4亿美元,增速比我国货物贸易高出8.4%,占世界比重的6.2%,成为世界第二大服务贸易国;2017年我国实现服务贸易进出口5.8%的增幅,总额达到6956.8亿美元,连续四年位居全球第二。
(二)我国服务贸易正从传统服务业向现代服务业转型
在我国服务贸易迅速发展的同时,传统服务业虽然所占比例过半,但所占比重却在年年降低。据统计,近几年我国新兴服务进出口普遍快速增长,电信、计算机等信息服务和文化服务进出口增长迅速,增幅均超过20%;专业管理、咨询服务和技术服务进出口总额較往年也有明显增加。这意味着我国服务贸易正在进行产业结构化的转型,由传统服务业向现代化服务业迈进,我们正走在通往世界服务贸易发展先进水平的道路上。
(三)服务贸易逆差居高不下
虽然近几年我国服务贸易发展迅速,在服务贸易的总量上有大幅度的增加,但服务贸易的逆差也是持续走高,并且居高不下。2012~2014年我国服务贸易逆差总额持续高升,从896亿美元上升至1599亿美元; 2015年有所缓和,服务贸易逆差总额下降为1366亿美元;2016年在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走低的情况下,逆差额却反常创下新高达2601亿美元;虽然近两年服务贸易逆差的现象开始有所缓和,但是逆差总额数据还是维持在一定的高度,这对于我国的外汇储备和未来服务贸易的发展都是不利的。
二、我国服务贸易发展滞后的成因
(一)起步晚、基础薄、国际竞争力弱
当前全球服务贸易主要集中在欧美和东亚地区,发达国家是其中的主力军。我国的服务贸易由于起步晚,现在还处于产业初期,发展缓慢且产业内基础薄弱,大多数从事服务贸易的企业都未形成相应的规模,加上我国科技实力不够雄厚,多以劳动密集型的传统服务业为主,国内服务贸易机制不够成熟,导致我国服务业在国际市场上处于劣势,国际竞争力相对较弱,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我国服务业的快速发展。
服务贸易竞争指数TC用于衡量一个国家某一个产业在国际竞争中是否具有竞争优势。TC指数的取值范围为(-1,1),指数越接近1,国际竞争力越大;越接近-1,国际竞争力越弱。可用如下公式衡量:
其中Xij表示i国j产品的出口额,Mij表示i国j产品的进口额。
从表1可以看出,近几年我国服务贸易竞争指数始终为负值,与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差距明显,且总体呈现下降趋势,在2016年达到最小值-0.37,2017年有所缓和,说明近些年我国服务贸易持续处于净进口状态,且远落后于世界平均水平。对比印度,我国同属于人口基数在世界排名数一数二的人口大国,但是在服务贸易上,印度的发展水平却高于我们国家。
(二)资本、技术、知识密集型产业创新不足
在大数据、人工智能时代到来的今天,资本、技术和知识密集型产业的重要性日益体现。国外服务贸易发展较好的发达国家都已经从传统服务业过度到现代服务业为主,而我国运输、旅游、建筑三大传统服务业仍然占据主导地位。近年来我国大量使用资本、知识和信息的现代服务贸易例如金融服务、知识产权使用费和电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等出口比重不断上升。但是该类服务贸易在我国起步晚,技术创新和服务模式创新较薄弱,研发经费投入不足,发展比较缓慢,规模仍然非常小,与世界水平相比仍有很大的距离。
(三)高层次国际服务贸易人才短缺
金融、知识产权使用费、信息技术等新兴服务领域都需要大量的专业化、国际化高端人才,我国虽拥有世界上最大的劳动力市场,但在人才培养和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明显不足,外贸人才的需求空缺极大,尤其体现在服务贸易方面的人才需求。虽然全国各大高校都已经纷纷增开了与服务贸易相关的课程,相关企业也开始培养行业内人才,但是人才数量仍旧处于并且将在未来较长时间内处于空缺状态。人才短缺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我国服务贸易企业向全球价值链高端发展的瓶颈,长期必将影响我国服务贸易行业整体的竞争力。
(四)贸易壁垒、法律限制
随着国际贸易竞争环境不断恶劣,各国为了维护本国的经济利益,支持和保护民族企业发展,开始构建各式各样的贸易壁垒。例如,美国“FBSEA法”(即《1991年外资银行监管加强法》)的颁布,限制了中国金融企业进入美国。除此之外,美国在WTO市场准入承诺中,在阿拉斯加等24个洲不允许外国政府拥有或控制的保险公司设立分支机构,不允许非寿险分支机构设立在纽约州。这些严格的市场准入和复杂的相关法律法规,严重阻碍了中国服务企业提供者对外服务输出,成为我国服务贸易长期逆差的重要因素。
三、促进我国服务贸易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深化服务业改革、加大支持力度
为提升我国服务业的国际竞争力,努力赶超发达国家,全面深化服务业改革意义重大。一要建立健全服务贸易运行机制,完善知识产权保护法等具体的行业性法规,并不断加强服务贸易统计、监管体系;二要推进服务业结构升级调整,扩大对新兴服务业的税收优惠,加大金融支持力度。三要逐步放宽教育、文化创意、专业咨询等领域的外资准入和政策限制,优化投资环境,吸引优质资本和云计算、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前沿技术的进入。
(二)鼓励金融、咨询、信息技术等新兴服务的创新
新兴服务行业是未来全球服务贸易发展的主要趋势,也是国家间服务行业竞争力的集中体现。目前我国在这方面已经远落后于发达国家,金融、保险、知识产权使用费等现代生产性服务领域国际竞争力明显不足,因此应鼓励、支持新型服务部门的创新。企业自身应增加技术研发投入,提高核心关键技术的创新和掌控能力,力争在某一领域抢占全球制高点,并积极融入全球价值链,吸收国外经验,提高核心竞争力。
(三)加快服務贸易人才的培养和引进
在对我国服务贸易的相关人才的培养,不仅要注意对人才数量的培养,也要重视对人才质量的培养,通过建立完整的人才培养机制,采用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培养方式,加以相关的激励,在调动人才积极性的同时发挥其创造力,为服务贸易注入新鲜的血液。另外,应该适当引进外部人才,为其提供解决落户、配偶就业等便利和优惠政策,留住一批精于业务、沟通能力强的复合型服务贸易人才,更好地促进我国服务贸易的发展。
(四)抓住“一带一路”、服务外包新机遇
“一带一路”沿线的基础工程建设可以为我国服务业带来新的市场,也为我国传统服务业的经济增长带来了突破机遇。丝绸之路经济带的主要通过中亚、俄罗斯到达欧洲,沿途多以发展中国家为主,通过我国具有优势的传统服务贸易在沿途的发展,与当地达成服务贸易合作关系,不仅可为我国带来大量的资本储备,也可为我国进军高附加值的新型服务业打下坚实的基础,是调整我国服务贸易结构的好机会。服务外包是服务出口的新增长点,是推动经济转型发展的新动能。直接方面,承接服务外包可以增加出口;间接方面,承接服务外包不仅可以调整产业结构,优化外商投资结构,降低贸易摩擦,还存在吸收先进的技术水平和管理经验等外溢效应。
参考文献:
[1]许翔宇,孙希华.世界服务贸易格局与中国服务贸易发展研究[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8(07).
[2]段亚琳.我国服务贸易结构问题分析[J].现代营销(创富信息版),2018(10).
[3]刘海静.中美服务贸易逆差成因分析及对策[D].河北经贸大学,2015.
[4]贝淑华,陈紫菱.我国生产性服务贸易的发展现状及国际竞争力分析[J].中国林业经济,2019(04).
[5]陈永强,徐成贤.国际服务外包促进服务贸易的途径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13(12).
(作者单位:江苏省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
我国服务贸易研究论文范文第6篇
[内容提要]本文通过构建VAR模型,运用单位根检验、Johansen协整检验、误差修正模型、脉冲响应函数和预测方差分解方法,对1980-2005年来外部冲击对我国进口贸易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结论表明:我国进口与外部冲击之间的协整关系显著,其中与国际石油价格、国际游资数量呈负相关,与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外国通货膨胀水平和外国出口能力呈正相关;外部冲击对我国进口的影响具有自我修正功能,而且作用程度是个缓慢增加的过程。其中,在各项外部冲击中,国际游资冲击是最主要的一项冲击。
[关键词]外部冲击 进口 VAR模型 Johansen协整
引 言
自1980年以来,我国的进口贸易保持了平稳、快速增长。进口是一国国际贸易活动中的重要经济活动,一直以来是政府部门制订对外贸易调控政策的重要依据。近年来,由于国际形势的剧烈变化、全球金融贸易不确定性因素的显著增加,国际经济中的很多不确定性因素,诸如国际石油价格、国际游资、外国通货膨胀水平等,给我国经济带来了一些波动性影响,特别是对我国的进口贸易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因为外部冲击在开放的经济体系中是不可避免地,所以有必要及时、全面地对外部冲击的影响进行具体的定量分析,总结出规律和关系,为今后有效地应对外部冲击提供理论依据。
本文联合考察了国际石油价格、国际游资数量、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水平、外国通货膨胀水平和外国出口能力这五个外部冲击变量,通过构建VAR模型,运用单位根检验、Johansen协整检验、误差修正模型、脉冲响应函数和预测方差分解方法对1980-2005年来外部冲击对我国进口贸易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
模型构建与数据来源
本文首先构建外部冲击对进口贸易影响的模型,如下:
IM=α0<+α1OIL+α2HOTM+α3REER+α4FINF+α5FEX+ε (1)
在这里,IM表示我国进口额,OIL表示国际石油价格,HOTM表示国际游资数量,REER表示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水平,FINF表示外国通货膨胀水平,FEX表示外国出口能力。a1,a2,a3,a4,a5都是系数项,a0是常数项。
其中,国际游资(HOTM)的数量和外国出口能力(FEX)这两个变量的数据无法直接获得,需要经过计算得出。对于国际游资数量来说,本文以2002年国际收支平衡表中净误差与遗漏项目从借方转变到贷方为分水岭,分为两个阶段来计算。第一阶段:从1980-2001年期间,运用“直接测量法”估算我国短期资本外逃项目,具体来说是利用我国国际收支平衡表上的“净误差与遗漏”加上“非银行私人部门短期资本流出”的数额来估计,数据来源于国家外汇管理局网站,网址是http://www.safe.gov.cn;第二阶段:因为从2002-2005年期间,在大量短期国际资本流入我国境内进行“房地产炒作”和“人民币升值投机”的背景下,中央银行相应地、大规模地发行了票据作为我国政府接受非正常外资流入的举措,所以本文以中央银行发行票据作为代理变量,数据来源于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执行报告》,网址是https://www.fsi.com.cn。外国出口能力(FEX)是由我国5个主要进口伙伴国家(地区)--美国、日本、欧盟、韩国和台湾的每年的出口额乘以相应年份的权重,得到的加权平均数作为代理变量。数据来源于Bureau van Dijk Electronic Publishing(简称BvD)中Economist Intelligence Unit(简称EIU)Countrydata数据库,网址是https://www.eiu.bvdep.con.
此外,国际油价(OIL)的数据来源于BP Statistical Review of World Energy June 2005,网址是http://www.bp.com/statistiealreview,实际有效汇率(PEER)的数据来源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国际金融统计》(International Financial Statistics),汇率指数的标价方法为外币/人民币,基期为2000年(2000年=100),指数增加表示人民币升值。进口额(IM)、通胀率水平(FINF)的数据同样来源于EIU Countrydata数据库。所有数据样本区间为1980-2005年。
实证结果分析
本文采用Eviews软件,首先对各变量进行单位根检验,以确定变量的平稳性,这是变量之间存在协整关系的前提条件;如果确认各变量有单位根,再进行Johansen协整检验;若协整关系存在,利用误差修正模型反映变量之间的动态调节机制;最后,使用脉冲响应函数和预测方差分解来描述因变量自身滞后值的一个标准差随机扰动项所产生的影响。
1.单位根检验
在检验时,依据赤池信息准则(AIC)最小化原则,选择趋势项和常数项是否存在以及最优滞后变量的阶数,来确定ADF检验的基本类型(c,t,q)。其中c表示常数项,t表示趋势项,q表示滞后阶数。通过检验,发现MI,OIL,HOTM,REER,FINF和FEX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下均接受了原假设,为非平稳变量。其次,我们分别对它们取一阶差分,结果AIM,AOIL,AHOTM,AREER,AFINF和3FEX在1%显著性水平下均拒绝原假设,为平稳变量,即所有变量均为一阶单整,记为I(1)。结果见表1。
2.Johansen协整检验
如果非平稳变量之间的线性组合能构成平稳关系,则这些非平稳变量就是协整的,即存在着某种长期均衡关系。接下来,利用Johansen协整检验判断上述非平稳变量之间是否存在协整关系,并进一步确定它们之间的符号关系和具体的似然比数值。首先确定VAR模型的结构。
IM=1.2770*IM(-1)-1.4484*OIL(-1)+1.7879*HOTM(-1)+0.4435*REER(-1)+1.3804*FINF(-1)+0.1008*FEX(-1)-60.4448 (2)
在VAR模型的基础上,可以得到协整检验的具体结果,如表2所示。
可以看出,我国进口与这些外部冲击变量之间至多存在两个协整方程,其中一个标准化方程如下:
IM=-0.9854OIL-3.2637HOTM+0.3123REER+0.4150FINF+0.1214FEX (3)
(2.1712) (0.9724) (0.6742) (2.0900) (0.1663)
最大似然比:-468.4864
协整方程表明,我国进口与国际石油价格、国际游资数量呈负相关,与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外国通货膨胀水平和外国出口能力呈正相关。其中,国际石油价格每上升1个百分点,我国进口就会减少0.9854个百分点;国际游资数量每增加1个百分点,我国进口就会减少3.2637个百分点;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每升值1个百分点,我国进口就会增加0.3123个百分点;外国通货膨胀水平每增加1个百分点,我国进口会增加0.4150个百分点;外国出口能力每增加1个百分点,我国进口会增加0.1214个百分点。
3.误差修正模型
根据格兰杰定理,具有协整关系的非平稳变量都可以表示成误差修正模型。上文已经证明了各变量之间存在协整关系,因此存在描述变量之间由短期波动向长期波动调整的误差修正模型。误差修正模型把变量的长短期参数集于一体,可以很好地描述变量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对短期变动“负反馈”的调整机制。我们将模型改写为如下的误差修正模型的形式:
D(IM)=-0.0175*[IM(-1)+212.6793*OIL(-1)-128.0563* HOTM(-1)-71.6769*REER(-1)-101.6139*FINF(-1)-19.3357*FEX(-1)+9677.1605]+0.8298*D[IM(-1)]+1.0813。D[OIL(-1)]一1.5044。J[HOTM(一1)]-0.0720*D[REER(-1)]-0.3823*D[FINF(-1)]-0.4518*D[FEX(-1)]+20.5165 (4)
(4)式中,误差弹性系数为-0.0175,该系数反映了误差修正模型自我修正的动态机制。如果在当年,外部冲击对我国进口产生了负面影响,那么在接下来的一年,误差修正项就会逐渐减弱这种负面影响。显然误差修正项的系数越大,系统自我修正功能就越强。外部冲击的短期波动会导致进口的波动,但受长期均衡机制的影响,通过误差修正模型的反向调整,使得外部冲击的波动程度不太大,其一定会回归到长期均衡路径。而且,在不考虑其他方面对进口贸易影响的条件下,外部冲击向长期均衡水平的调整会对进口产生有利的影响。
4.脉冲响应函数
脉冲响应函数刻画的是在扰动项上加一个一次性的冲击对于内生变量当前值和未来值所带来的影响。对一个变量的冲击直接影响这个变量,并且通过VAR模型的动态结构传导给其他内生变量。横轴表示冲击作用的滞后期间数(单位:年),纵轴表示我国进口的变化,实线表示脉冲响应函数,虚线表示正负两倍标准差偏离带。
从图1可以看出将反应时间设定为10期。起初,给定外部冲击的一个标准差的冲击,考察了国际石油价格、国际游资数量、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外国通货膨胀水平和外国出口能力的正向冲击对我国进口的响应函数。总的来说,在第1~5期内外部冲击对我国进口的影响不大,呈现平稳态势。在第6期后外部冲击会促进我国进口的增长,在最后第10期达到最大值,整个过程是个缓慢上升的过程。此外,进口贸易的正向自冲击,有利于自身的改善,不过改善作用从第6期以后才显著起来。综上所述,各种各样的外部冲击都会给我国进口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但是都是同向的影响。
5.预测方差分解
预测方差分解将系统的预测均方误差分解成系统中各变量冲击所作的贡献,从而了解到各信息对模型内生变量的相对重要性,即变量的贡献占总贡献的比例。通过比较这个比例,就可以估计出该变量的作用时滞,还可以估计出该变量的相对大小(见表3)。
结果表明,外部冲击对我国进口的影响在短期内不明显,越往后期越大,在第10期达到最大。其中,在外部冲击中,国际游资数量是最主要的一项冲击,呈现逐渐增加的态势,从期初占总冲击的8.98%增加到期末时的55.69%。其次,是石油价格和外国出口能力这两项冲击,分别从期初的3.68%和0.17%上升到期末的8.42%和0.47%,这表明呈现出缓慢增加的态势。接下来,是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从期初的0.05%,下降到期末的0.008%,表明呈现出缓慢下降直到平稳的态势,不过这个过程很微弱。最后是外国通货膨胀率水平的冲击,从期初的0.87%,先上升到2.34%,再缓慢下降到1.69%,呈现先增后减的态势。
结论
本文通过构建VAR模型,运用单位根检验、J0hansen 协整检验、误差修正模型、脉冲响应函数和预测方差分解方法,对外部冲击对我国进口贸易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出以下三个结论:
(1)我国进口与外部冲击之间的协整关系显著。其中,我国进口与国际石油价格、国际游资数量呈负相关,与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外国通货膨胀水平和外国出口能力呈正相关。
(2)外部冲击对我国进口的影响具有自我修正功能。外部冲击的短期波动会导致进口的波动,但通过误差修正模型的反向调整,使得外部冲击的波动程度回归到长期均衡路径。
(3)脉冲响应函数表明,在期初外部冲击对我国进口的影响不大,呈现平稳态势。从中期后外部冲击会促进我国进口的增长,在最后一期达到最大值,整个过程是个缓慢增加的过程。其中,通过预测方差分解方法表明,在外部冲击中,国际游资冲击是最主要的一项冲击。
因此,应该增强我国对国际石油价格变动的适应能力,积极应对国际游资的流出入,大力完善人民币汇率的形成机制,避免国际通货膨胀水平的直接影响,积极应对外国出口能力的变化,全面应对外部冲击,更好地促进我国进口贸易的发展。
(责任编辑:张晓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