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公害蔬菜标准化技术范文第1篇
无公害茶叶生产中的病虫防治技术
茶叶在生产过程中,不可避免要受到有害生物危害,要做到既控制病虫为害,又保证茶叶无有毒有害物质残留,必须从茶园生态系的整体平衡出发,以农业防治为基础,充分利用生态控害措施和茶树自身的抗耐病虫能力,实施有害生物综合治理技术。
1 健身栽培,增强树势
发挥茶树自身的抗病虫作用和耐害补偿效应,破坏有害生物发生的生态基础,实现控虫抑病与丰产、优质栽培有机结合。主要有:
(1)选用抗病虫害、优质、高产的良种,汰除感病劣种。
(2)合理密植,保持茶丛通风透光。新开发茶园以采取双条植,大行距150cm、小行距33cm、株距33 cm为宜。
(3)合理修剪,培养宽、壮、密、实的树冠结构。
(4)科学施肥,做到全营养平衡供应。坚持地下施肥与叶面追肥相结合,增施有机肥,秋冬季以施用枯饼或人畜粪、土杂肥等有机肥为主,适当控制速效氮肥用量,以免越冬茶梢嫩绿而发生冻害和诱发白星病等病害。
2 保护利用自然天敌
(1)在茶园行间蓄留矮化良性杂草或刈割山杂(嫩)草进行茶树行间覆盖,增加土壤有机质,促进茶园降温保湿,优化天敌栖息环境,同时进行人工助迁青蛙、蟾蜍、蜘蛛、肉食性瓢虫等捕食性天敌,扩大茶园中天敌生物的种群规模。
(2)采集利用茶园僵蚕及病菌感染虫体等防治茶园害虫。
(3)防病杀菌时限制使用铜制剂,保护芽枝霉、韦伯虫座孢菌、多毛菌等有益微生物,抑制黑刺粉虱、蚧壳虫、害螨的种群数量。
3 科学合理进行化学防治
(1)加强病虫监测:搞好病虫调查,掌握病虫发生动态,及时防治主要病虫,适当放松次要病虫。春茶一般不进行化学防治,夏茶重点抓好茶小绿叶蝉、茶毛虫、黑刺粉虱的防治,兼治其他病虫。
(2)抓好冬季清园,减少病虫基数:茶季结束后全面清除病虫枝叶,并喷施石硫合剂等矿物源农药封园,降低越冬害虫基数。
(3)充分利用天敌的控虫抑病作用,放宽防治指标,给天敌生长繁殖保留一定的时间和空间。
(4)控制药剂种:禁止使用甲胺磷、三氯杀螨醇、氰戊菊酯等高毒、高残留农药和对天敌杀伤力较强的农药,推广使用低毒、低残留的鱼滕酮、苦参碱等植物性农药以及吡虫啉系列、苏云金杆菌(Bt)系列、白僵菌及核多角体病毒制剂防治虫螨为害,使用菌立灭、大生M-45防治茶树病害。
无公害蔬菜标准化技术范文第2篇
1.技术简介
无公害蔬菜是指农药残留不超过国家标准、硝酸盐含量不超标、“三废”等有害物质不超标、病原微生物等有害微生物不超标、避免环境污染的商品蔬菜。采用综合防治技术控制病虫害是无公害蔬菜生产最关键的一个环节。蔬菜病虫害综合防治的原则是:培育和选用抗病虫品种,或采用调节蔬菜生育期等一系列措施,提高蔬菜对病虫的抵抗能力;防止新的病虫侵入,对已有的病虫采取压低越冬技术、切断传播途径等手段,防止病害侵染,或将虫害消灭于严重为害之前;通过栽培管理,改善菜田生态系统,创造一个有利于蔬菜生长发育而不利于病虫发生发育的环境条件。
2.操作规程
(1)农业防治通过选用抗病品种采取健身栽培、合理轮作等一套农业措施,提高蔬菜抗逆性,减轻病虫为害。包括:①因地制宜选用抗病虫品种。②种子处理和苗床高温消毒。③适时播种,根据当地气象预报和蔬菜品种特性,选择适宜的播期。④采用中棚或温室育苗、营养钵育苗,采用高温促根及早炼苗,防止苗徒长,可减轻苗期病害,幼苗健壮,增强抗病力。⑤深翻整地,施足腐熟基肥,合理轮作、间作。深翻可促进病残株、落叶在土下腐烂,并将地下病菌、害虫翻到地表,不利于其越冬,减少病源、虫源。⑥改进栽培方式,加强田间管理。控制温室、大棚的生态条件,防止病害发生。⑦嫁接防治土传病害。
(2)物理防治①使用黑光灯可以诱杀多种害虫;利用阳光晒种杀虫灭菌;使用遮阳网抑病。②使用黄板、蓝板或白板诱杀害虫;使用银灰膜或银灰拉网、挂条驱避害虫。③晒种、温汤浸种等高温处理种子;高温灭杀土壤中的病虫;高温闷棚抑制病情。
(3)生物防治首先,瓢虫、草蛉、食蚜蝇、猎蝽等捕食性天敌的利用;赤眼蜂、丽蚜小蜂等寄生性天敌的利用;捕食性蜘蛛和螨类的利用。其次,利用苏云金杆菌(Bt)、白僵菌、绿僵菌、核型多角体病毒(NPV)、阿维菌素类抗生素、微孢子虫等原生动物杀虫。第三,利用藜芦碱醇溶液、苦参、苦楝、烟碱、双素碱等植物源农药防治多种害虫。第四,在病害防治方面,可以利用黄瓜花叶病毒卫星疫苗S52和烟草花叶病毒弱毒疫苗N14防治病毒病,还可以使用井岗霉素、多抗霉素、庆丰霉素、农抗120、Bo-10(武夷菌素)、农用链霉素及新植霉素等农用抗菌素防治病害。
无公害蔬菜标准化技术范文第3篇
1 农业防治
虫害的防治是多方面的, 在种植的阶段, 农户就要考虑到今后农产品虫害的防治问题。因此在植株选择方面, 就要尤为慎重与谨慎。很多农产品虽然是同一种类, 但很多植株天生具有某种特性可以更好地成长, 从而达到高产的效果。
1.1 在植株方面选择优良品种
在防虫害种植方面, 植株的选择尤为重要。有些品种天生具有耐虫害的特性, 因此在种植之前选择具有相应抗性的植物, 是减少虫害的最好方法[1]。这样不仅减少了病虫害的发生, 还可以减少植物喷洒农药的次数, 使蔬菜无公害。
1.2 实行合理的种植方案
在适当的时机进行合适的种植, 是提高产量的前提条件;同时, 根据当地的情况制定适当的种植方案, 也是减少虫害的有力措施。首先, 选择恰当的播种时间与播种时机。通过预测虫害的高发期而进行相应的播种, 可以有效地进行规避。其次, 对播种的土地进行深耕精翻, 也是预防虫害的重要手段。通过翻地不仅可以将深层次的营养翻出, 还可以破坏埋藏在土壤中的虫卵, 减少害虫数量。再次, 对于种类相却较远品种作物应当合理混合, 实现种植的轮替, 使虫害风险分散。最后, 在收获后, 及时清理田地中残留的枯枝败叶, 因为这些遗留物很容易成为害虫繁殖的温床。
1.3 积极实施防虫措施
仅仅是进行种植方案的改变, 对于虫害的防治来说也远远不够。围绕着蔬菜的种植, 应当进行积极的防虫措施。对很多容易着生虫的作物, 如白菜或者其他同类型的蔬菜, 可以设置防虫网对害虫进行有效的隔离[2]。此外, 大棚种植也可以起到很好的作用, 在大棚中进行蔬菜种植。不仅可以做到防虫害, 还可以进行高温闭棚杀菌, 让蔬菜可以更好地保持新鲜与健康。
2 生物防治
2.1 培育害虫的天敌进行防治
一般来说, 虫害都存在天敌。如很多和害虫的幼虫, 是鸟类欢迎的食物, 还有一些害虫是其他昆虫的食物。因此, 在虫害发生的早期, 先不要进行农药的喷洒, 而是先观察在单位区域内, 害虫与其天敌的存在比例。如果在合适的范围之内, 就可以静观其变, 一段时间之后害虫的数量就会有所下降。但很多时候, 天敌的数量不足, 这种情况之下需要人工投放天敌。例如, 饲养一些植株瓢虫之类的昆虫, 在虫害发生的早期进行投放, 从而起到遏制的效果。
2.2 利用生物绿色农药进行防治
绿色无公害蔬菜标榜的就是无害无农药。因此, 在面对病虫害的过程中, 化学药剂是不能被使用的。为此对人体无害的生物农药, 是保护蔬菜的最佳选择。这种生物农药一般都是引起害虫死亡的细菌, 但是对人体没有任何害处[3]。这种农药的应用不仅可以将害虫大量的杀死, 还能保持蔬菜的无害。但是唯一的缺点就是, 长期使用会导致害虫产生抗药性。因此要根据实际情况使用。
3 物理防治
物理防治也是一种无害灭虫的好选择, 其核心原理是利用昆虫的趋光性, 以及对颜色的反应来达到目的。首先, 应该大力推广黑光诱杀装置。这种装置如同我们常见的灭蚊灯, 在夜晚很多昆虫都有趋光性。因此, 在装置的中心设置黑光灯, 并在外围加上通电的铁丝, 达到灭虫的效果。其灭虫效率高, 范围大, 距灯光200 m之内的飞虫, 均可被有效地杀灭。其次, 利用颜色来驱虫, 银色与白色是许多昆虫厌烦的颜色, 在蔬菜的种植中, 将蔬菜用银色的反光材料覆盖, 可以有效的起到驱虫效果。还有就是黄色来吸引害虫, 进行集中诱杀, 也是高效防治害虫的办法。对于传统的防虫, 诱杀也不失为一种积极的办法, 可以有效地控制虫害的损失。例如, 在种植茄子时, 可以搭配少量土豆。由于茄子的害虫更喜欢土豆, 因此可以减少茄子的损失。同时, 可以通过对土豆的农药喷洒, 来集中灭杀害虫。这种集中诱杀的方式, 可以配合前面集中方法来综合治理, 达到多方面防治的效果。
4 化学防治
对于无公害蔬菜, 农药的使用是受到严格控制的。因此, 化学方式并不是首选措施, 在无公害蔬菜的种植过程中, 应当遵循科学、适量、交替用药[4]。让蔬菜中有毒有害物质, 可以得到充分的排放。同时, 应该准确掌握农药的半衰期, 是进行交替、科学用药的前提。严禁出现高频率的农药使用, 防止害虫产生相应的农药抵抗性, 防止因有害物质在蔬菜中的残留而危害消费者的身体。
5 结语
无公害蔬菜的种植, 一定要采用科学合理的虫害防治措施, 相关的方法与流程要尽量做到综合实施。通过多方面的治理, 不仅可以有效降低虫害的损失, 还能消除农药对蔬菜的残留, 从而满足当下人们对高品质蔬菜的需求;同时, 化学药剂使用的减少, 也使生态环境得到了良好的保护, 从而达到平衡发展。
摘要:民以食为天, 国以粮为本。对于食物的需求一直是人类长久以来的目标, 而随着社会的发展与科技的进步。越来越的农产品被冠以科技的外衣, 但是这些食物与蔬菜对人体有着一定的危害。因此, 无公害蔬菜越来越被大众关注。但由于无公害蔬菜种植存在着大量虫害, 导致产量难以提高无法成为社会主流食品供应。所以对虫害的防治, 将会是提高无公害蔬菜产量的关键。
关键词:无公害蔬菜,虫害防治技术
参考文献
[1] 顾吉群, 顾吉能.无公害蔬菜常见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技术[J].北京农业, 2014 (6) :97.
[2] 田梅.无公害大棚蔬菜常见病虫害的防治技术分析[J].农业与技术, 2014 (6) :120.
[3] 王书凤.无公害蔬菜的病虫害防治技术探究[J].吉林农业, 2010 (11) :74.
无公害蔬菜标准化技术范文第4篇
1 阳春市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推广的现状
1.1 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阳春市位于我国广东省西南部地区, 气候环境优越, 为农产品种植提供了丰富的条件。自1999年以来, 阳春市凭借优越的气候和地理环境, 大力发展农业, 在水果、蔬菜和玉米等作物生产中取得了较好的成绩。20世纪初, 阳春市蔬菜种植面积就已经超过了2万hm2, 凭借其标准化的生产技术, 种植的无公害蔬菜以清甜爽口、无污染等特征远销港澳地区。阳春市不仅被称为玉米示范性基地, 其无公害蔬菜的生产技术还得到了我国其他地区的借鉴。总的来说, 阳春市的农业生产呈现稳步发展的状态。
1.2 公害蔬菜生产技术推广的现状
阳春市作为无公害蔬菜生产的重要基地, 其产品不仅在内陆地区受到了人们的喜爱, 而且在我国港澳地区的销量也是非常可观的。本文对阳春市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的推广现状进行了调查。
首先, 该项生产技术的推广给阳春市甚至是广东西南部其他地区的农民带来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从蔬菜生产的总体情况来看, 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确实处于正在推广状态中。根据不完全数据统计, 2015年阳春市无公害蔬菜的产量比2014年蔬菜的产量增长了10%。其无公害蔬菜种植的面积也仍在不断地增长。目前, 参与无公害蔬菜种植的农民数量也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 但是纵观近年的整体情况, 参与农业生产的人数有下滑的趋势。
其次, 无公害蔬菜生产地基逐渐趋向品牌化。根据近几年的研究表明, 阳春市的无公害蔬菜生产企业逐渐增多, 但大部分是对无公害蔬菜进行再加工。所以在这一过程中, 如果生产质量得不到保证, 不仅不利于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的推广, 还会影响到当地的农业经济建设。因此, 无公害蔬菜品牌化对生产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最后, 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仍然有待进一步推广。调查发现, 阳春市很多地理环境即适合种植蔬菜的地方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利用, 所以需要相关推广人员加大技术推广的覆盖面积。同时, 已经种植无公害蔬菜生产的农民, 还存在种植技术不专业等问题, 需要推广人员加强种植技术的指导。
2 阳春市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推广调查中发现的问题
经过多年的发展, 阳春市的无公害蔬菜已经成为该地区种植业中的优势产业, 但在进行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推广中, 也遇到了一系列问题。
2.1 劳动力减少, 产业组织化程度低
近年来, 阳春市务农人员逐渐减少, 根据调查表明, 有意愿务农的人员年龄偏大, 且身体素质较低。所以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的推广偏向老龄化。从技术生产的角度而言, 不利于生产规模的扩大以及经营[1]。推广中的种植人员对于技术接受能力不强, 所以使得生产中出现的问题也较多, 制约了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的整体组织与实施。
2.2 积极性不强, 推广体系有待完善
从生产总量来看, 这些年阳春市的无公害蔬菜销量是比较可观的。但从推广角度来看, 参与生产的人数并没有太大的波动与增长。可见无论是推广方还是生产方, 积极性都不强[2]。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农户对于推广技术的掌握程度低, 导致各个地区的产量差异大, 农户积极性受到打击。所以完善体系, 增强农户的积极性是十分必要的。
2.3 普及范围小, 推广力度有待提升
根据上文分析可知, 阳春市无公害蔬菜的生产技术在产量上取得的成绩是可惜的, 其销售普及的范围也比较广。但作为一项先进的农业技术, 如果仅仅是在当地进行推广, 就会限制其发展的速度。当前, 阳春市的各个县级地区并没有得到完全的普及, 因此需要加强宣传, 制定一系列的方案来完善推广工作。
3 阳春市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推广的建议
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推广实施的主体主要有省、市或者县农技中心, 其中, 实施的具体方案交由省农技中心负责制定, 对推广方案进行分步骤进行, 明确主要推广的无公害蔬菜品种, 制定出可行的技术方案。
3.1 加强培训宣传, 落实生产技术
各推广单位要注重蔬菜品种的选择, 并充分利用网络媒体进行推广宣传, 并印发多种关于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的资料, 加强农户对于该项技术的认识。在推广中, 特请农技专家制定技术可行性方案, 对推广的工作人员进行统一培训。然后以组的形式将工作人员分配到各个基层进行技术的宣传与指导。技术人员对农户进行培训要深入田间, 手把手进行操作, 使农民真正地掌握无公害蔬菜的生产技术。
3.2 建立示范基地, 带动技术推广
在阳春市的各个县建立无公害蔬菜生产示范基地, 并插标立记, 使该示范基地的管理人员、承包人员、生产技术都成为该县各个地区的示范。通过建立无公害蔬菜示范种植基地来带动其他地区生产技术的推广, 同时将其作为推广工作与农民之间联系的一个重要枢纽。农户在生产技术上遇到问题时, 可直接来示范基地进行请教, 示范基地的推广人员应及时解答疑问, 保证推广工作的高效实施。
3.3 加强督促与评比工作的实施
在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的推广过程中, 可以成立专门的督查小组, 对推广工作进行督促检查以及考核。为了保证推广工作以及农户生产的积极性, 应在推广地区展开定时的评比, 选取能够代表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实现的农户以及地区作为示范榜样, 并给予物质奖励, 以此提高其他地区农户生产的积极性。此外, 要对负责该项生产技术推广的工作人员进行评比, 选取工作积极, 技术指导性强, 深受群众爱戴的工作人员作为推广工作群体中的榜样, 调动其他推广工作人员和单位的积极性, 增进阳春市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推广的示范性。
4 结语
当前, 我国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的推广工作并不明显, 但为了保障人们生活品质的提升, 对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进行有效的推广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本文在阳春市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推广工作的调查基础上, 分析了该项技术推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并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 对于阳春市进行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的进一步推广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摘要:随着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 人们对于各类产品的安全与质量要求越来越高。所以, 与人们饮食直接相关的各项生产技术的推广也变得至关重要。结合相关理论知识与实际情况, 对阳春市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的推广进行了调查, 并针对调查结果分析推广中存在的问题, 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
关键词: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推广,调查
参考文献
[1] 陈志宏, 魏周玉.蔬菜无公害生产中绿色防控技术的使用及推广策略[J].农业科技与信息, 2015, 2 (3) :16-18.
无公害蔬菜标准化技术范文第5篇
主要荣誉:2010年荣获平顶山市“巾帼建功标兵”称号、“平顶山市农村青年创业致富带头人标兵”称号;2011年当选河南省第九次党代会代表,被评为“河南省优秀共产党员”,荣获河南省2011十大杰出大学生村干部“创业之星”称号;2012年荣获“河南省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标兵”称号;2013年荣获“全国农村科技致富女能手”称号。
创业
选定无公害蔬菜大棚
初见赵军丽,已经无法从她身上找到一个城市姑娘的痕迹,粗糙的手掌,黝黑的皮肤,瘦小的身上沾着点点泥浆,在一群正在大棚采摘西红柿的农村妇女中难以辨认,唯一能够确认赵军丽的是她那一副近视600多度的眼镜。
2004年,经过公开选拔,29岁的赵军丽成为平顶山市第一批大学生村干部,被安排到叶县田庄乡贫困的西孙庄村。
“给鱼不如给渔。作为传统农业村,地处偏僻的西孙庄村村民一年一亩地净收入仅有600多元,收入来源主要靠外出打工。咋能让村民富起来一直是我在考虑的问题。”赵军丽说。2008年,田庄乡调整产业结构,出台了很多优惠政策,鼓励群众发展蔬菜产业,得知消息,她连忙召集群众开会,发动他们搞大棚蔬菜,但西孙庄村群众胆小怕失败,都持观望态度。任凭她讲得口干舌燥却收效甚微。甚至有个别群众还说:“既然种菜恁好,你自己咋不种?”就是这一句玩笑话,深深触动了她,让她萌生了自己投资建蔬菜园区,然后带领村民共同致富的设想。
她首先上网查阅有关资料、与菜农们交流探索,并到山东寿光、周口扶沟等地实地考察。心里有了数,她开始筹措建棚资金,拿出了自己平时攒下的钱,去亲戚家东讨西借,将城里的房子抵押贷款。2009年10月,她投资50多万元,承包了50余亩地,搞起无公害蔬菜种植,终于建成了冬暖式日光温室大棚一座和巨型大棚三座。
由于没有经验,当年出现了亏损。后经农业技术人员指导,赵军丽逐渐掌握了育苗等技术。因为育苗的时候晚上需要有人监控温度,白天赵军丽让丈夫照看大棚,晚上赵军丽就定时起来监测温度,仅仅两个多月她就瘦了20多斤。经过一季的努力,2010年3月底,大棚里的蔬菜成熟了,由于种植的蔬菜不喷洒农药,全部施用豆饼和农家肥,口感上乘,前来批购蔬菜的商家络绎不绝,收入40多万元。仅这一季就收回成本的三分之二,同时也解决了村里三十余名妇女农闲时的工作问题。
发展
先后带动四村庄致富
在她的带动下,西孙庄及其附近3个村庄群众相继投入到发展蔬菜产业上,共有30多户群众建起蔬菜大棚和日光温室100多座,占地2000多亩,走上了种植蔬菜的致富路子。
为了能更好地带领村民致富,田庄乡领导调赵军丽到柏树李村担任党支部副书记,希望能通过她的示范引导,把田庄乡东南部的几个村也带动起来,赵军丽没有丝毫犹豫就同意了。2010年8月,赵军丽来到柏树李村,又投资60万元,承包土地60亩,建起了叶县女大学生村干部创业示范基地,主要种植黄瓜、豆角、西红柿、芹菜、辣椒、西葫芦等反季节蔬菜。蔬菜基地建成后,赵军丽安排了周边村庄妇女群众40多人就业。
赵军丽创业的成功,也激发了叶县大学生村干部的创业热情。随着“赵军丽效应”的扩展,田庄乡专门成立了蔬菜办,而由此生产的无公害蔬菜已经过了国家无公害农产品的认证。“赵军丽效应”也给叶县大学生村干部起到示范作用,目前叶县已有99名大学生村干部单独或引资上项目119个,总投资2135万元,涉及畜牧、蔬菜、烟叶等产业,带动周边及当地群众上项目470个。
本刊记者刘迎旭
无公害蔬菜标准化技术范文第6篇
主要荣誉:2010年荣获平顶山市“巾帼建功标兵”称号、“平顶山市农村青年创业致富带头人标兵”称号;2011年当选河南省第九次党代会代表,被评为“河南省优秀共产党员”,荣获河南省2011十大杰出大学生村干部“创业之星”称号;2012年荣获“河南省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标兵”称号;2013年荣获“全国农村科技致富女能手”称号。
创业
选定无公害蔬菜大棚
初见赵军丽,已经无法从她身上找到一个城市姑娘的痕迹,粗糙的手掌,黝黑的皮肤,瘦小的身上沾着点点泥浆,在一群正在大棚采摘西红柿的农村妇女中难以辨认,唯一能够确认赵军丽的是她那一副近视600多度的眼镜。
2004年,经过公开选拔,29岁的赵军丽成为平顶山市第一批大学生村干部,被安排到叶县田庄乡贫困的西孙庄村。
“给鱼不如给渔。作为传统农业村,地处偏僻的西孙庄村村民一年一亩地净收入仅有600多元,收入来源主要靠外出打工。咋能让村民富起来一直是我在考虑的问题。”赵军丽说。2008年,田庄乡调整产业结构,出台了很多优惠政策,鼓励群众发展蔬菜产业,得知消息,她连忙召集群众开会,发动他们搞大棚蔬菜,但西孙庄村群众胆小怕失败,都持观望态度。任凭她讲得口干舌燥却收效甚微。甚至有个别群众还说:“既然种菜恁好,你自己咋不种?”就是这一句玩笑话,深深触动了她,让她萌生了自己投资建蔬菜园区,然后带领村民共同致富的设想。
她首先上网查阅有关资料、与菜农们交流探索,并到山东寿光、周口扶沟等地实地考察。心里有了数,她开始筹措建棚资金,拿出了自己平时攒下的钱,去亲戚家东讨西借,将城里的房子抵押贷款。2009年10月,她投资50多万元,承包了50余亩地,搞起无公害蔬菜种植,终于建成了冬暖式日光温室大棚一座和巨型大棚三座。
由于没有经验,当年出现了亏损。后经农业技术人员指导,赵军丽逐渐掌握了育苗等技术。因为育苗的时候晚上需要有人监控温度,白天赵军丽让丈夫照看大棚,晚上赵军丽就定时起来监测温度,仅仅两个多月她就瘦了20多斤。经过一季的努力,2010年3月底,大棚里的蔬菜成熟了,由于种植的蔬菜不喷洒农药,全部施用豆饼和农家肥,口感上乘,前来批购蔬菜的商家络绎不绝,收入40多万元。仅这一季就收回成本的三分之二,同时也解决了村里三十余名妇女农闲时的工作问题。
发展
先后带动四村庄致富
在她的带动下,西孙庄及其附近3个村庄群众相继投入到发展蔬菜产业上,共有30多户群众建起蔬菜大棚和日光温室100多座,占地2000多亩,走上了种植蔬菜的致富路子。
为了能更好地带领村民致富,田庄乡领导调赵军丽到柏树李村担任党支部副书记,希望能通过她的示范引导,把田庄乡东南部的几个村也带动起来,赵军丽没有丝毫犹豫就同意了。2010年8月,赵军丽来到柏树李村,又投资60万元,承包土地60亩,建起了叶县女大学生村干部创业示范基地,主要种植黄瓜、豆角、西红柿、芹菜、辣椒、西葫芦等反季节蔬菜。蔬菜基地建成后,赵军丽安排了周边村庄妇女群众40多人就业。
赵军丽创业的成功,也激发了叶县大学生村干部的创业热情。随着“赵军丽效应”的扩展,田庄乡专门成立了蔬菜办,而由此生产的无公害蔬菜已经过了国家无公害农产品的认证。“赵军丽效应”也给叶县大学生村干部起到示范作用,目前叶县已有99名大学生村干部单独或引资上项目119个,总投资2135万元,涉及畜牧、蔬菜、烟叶等产业,带动周边及当地群众上项目470个。
本刊记者刘迎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