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内容
我国能源结构统计分析范文
来源:盘古文库
作者:火烈鸟
2025-09-19
1

我国能源结构统计分析范文第1篇

文章针对于新能源客车的车身结构设计以及它所能承担的强度进行了研究和分析, 从性能、性价比和材料多方面对比分析, 力求寻找最合适的新能源客车的车身材料以及合适的结构设计, 为环保工程和汽车工程尽绵薄之力。

二、车身材料简单分类

车身材料应符合车身设计, 制造, 装配和维护的要求。它还需要满足使用, 安全和美观的要求。目前市场上的大多数传统汽车都是钢结构, 占整个汽车行业的80%。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各种新型材料已广泛应用于车身, 包括铝合金和碳纤维复合材料。

1915年, 福特生产出第一个钢体, 铝合金和塑料零件, 只有部分车, 1980年, 高强度钢板开始广泛应用于汽车车身面板, 从现在甚至在未来一段时间里, 这种类型的原材料仍旧在投入使用中。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聚丙烯腈基碳纤维的发展”成立于1962年, 开展了大量的基础研究。这种新材料是一种公认的碳纤维材料, 这种材料H已经在太空飞行中被广泛使用了好几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材料成本逐渐下降, 并将在近期内在民用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三、各种新材料的性价比

新材料比传统钢材密度高三到七倍, 这对车辆的重量有利, 但对于密度和重量而言却不足以起到决定性作用。铝和镁、UM合金和塑料, 高强度复合纤维材料是替代传统钢材的主要材料。拉伸强度方面, C维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远远优于其他材料。与钢相比, 碳纤维复合材料的质量是钢的一半, 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冲击能量吸收能力是钢的4~5倍。框架和前部使用碳纤维复合材料保险杠框架呈现塔式塌缩柱, 通过材料, 加工工艺, 产品结构设计, 倒塌柱在前部碰撞中破碎成许多小块, 在吸能效果的过程中, 保证船员的安全。

耐腐蚀性在汽车的许多地方, 都需要受到环境条件的影响, 如汽油, 油, 汽车车道的化学腐蚀和高盐度, 高温, 寒冷的雨水和下雪的天气等。因此, 所需材料必须具有耐腐蚀性。钢的耐腐蚀性通常需要特殊的防腐处理。在不同的条件下很难保证其一致性和使用寿命。铝和镁合金是优良的防腐材料。但它们具有与钢相同的一致性和使用寿命。FRP, 塑料和碳纤维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耐酸, 耐碱, 耐盐和耐溶剂性, 因此它们是优异的耐腐蚀材料。它的使用寿命比其他材料更长。

新材料在降低燃油消耗方面优于传统钢板。由于钢板的发展和传统工程塑料的长度长, 钢铁和工程塑料的制造成本相对较低。虽然铝合金和铝镁合金的历史不长, 但大部分工艺都是钢板。NG技术可以借鉴传统钢板冲压工艺的经验, 制造成本相对可以接受, 但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开发时间较短。不能实现批量生产技术, 而且在T工作时间比较长。他处理它, 所以其成本最高。) 简单的比较材料本身的成本, 每吨的价格从低到高:塑料钢板-玻璃纤维-铝合金-碳纤维复合材料。

加工工艺钢板:冲压, 轧制, 弯曲等。铝及镁合金:冲压, 轧制, 挤压等塑料:注塑, 吸塑, 吹塑等, FRPCFRP:低压成型处理。碳纤维复合材料:长纤维缠绕法, 碳毡短纤维模具或喷射成型, 石墨布层压等。

汽车轻量化的发展对身体的安全性提出了新的安全和舒适要求。数据分析表明, 在相同的条件下, 性能更轻, 安全系数更低, 因此材料本身的性能也更高。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汽车需求量不断增加, 对舒适性的需求也越来越高。舒适度的一个重要指标是振动和噪音。复合材料, 尤其是非金属复合材料, 具有比金属材料更高的吸声性能。

四、如何正确的应用各种材料

钢:车身骨架, 白车身等结构件, 铝合金和铝镁合金:缸体, 缸盖, 轮辋, 缓冲器, 散热器, 冷凝器等, 受到冲击, 振动载荷和腐蚀。工程塑料:室内装饰, 外部装饰等行李架及各种电气传感器外壳。FRP:前保险杠, 天花板等。碳纤维复合材料:目前, 民用车中使用最广泛的碳纤维是车轮, 刹车块, 传动轴等, 广泛应用于跑车和方程式赛车。

五、在新能源材料开发中可能遇到的问题

新材料不能应用于汽车的原因是设计者创新思维的主要原因。新材料应运而生, 新的设计理念应该得到迅速发展, 整个汽车行业甚至整个行业都能迅速发展。虽然国家大力鼓励和支持新能源, 新材料和新技术的开发, 但由于发展速度相对较慢, 实现新材料零部件的大规模生产是很难的, 这使得市场难以普及。必须快速更新规章制度, 新材料开发, 新能源, 新技术, 国家标准等, 规范市场, 合理利用这些新资源。

六、结语

随着科学技术和工业的快速发展以及关键技术的突破, 除了引进几种典型材料外, 还有其他一些如陶瓷, 金属粉末等, 通过设计改进, 结构创新, 车身制造也可以是多样的。有必要在车身重量轻的设计中开发更合理的轻型车身结构和部件。合适的材料可以在正确的位置上使用, 以最低的成本以最少的材料获得最佳的结构性能, 这是经济可靠的。

摘要:现如今, 能源问题成为了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 人类所创造的环境污染也越来越严重, 对于国际汽车行业, 能源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能源的日渐枯竭给新能源的发掘和发展创造了条件, 但是新能源却给汽车的车身带来了一系列的挑战, 汽车行业迅速应对, 一些新材料兴起, 为汽车的生产产生了关键作用。能源的枯竭导致新能源的快速发展, 但新能源的发展给车辆的重量带来了新的挑战, 一些新材料的应用起到了关键作用。新的研究数据表明, 车身的材料对于减重方面的作用比较大, 几乎起了关键性的作用。

关键词:新能源客车,车身结构设计,强度分析

参考文献

[1] 王宏雁, 陈君毅.汽车车身轻量化结构与轻质材料[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9.

[2] 鸣图.汽车轻量化材料应用研究的成功范例[J].新材料产业, 2006 (11) :19-22.

[3] 杨忠敏.谈现代汽车的材料及其轻量化技术[J].汽车研究与开发, 2004 (6) :51-55.

[4] 黄金陵汽车车身设计[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8

[5] 侯文彬, 张红哲, 迟瑞丰, 等.车身结构概念设计集成系统的实现[J].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2009, 15 (2) :240-244

我国能源结构统计分析范文第2篇

姓名:周文锋

学号:2011211098

摘要:农村居民消费结构是衡量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本文以多元统计分析理论为基础,采取因子分析法,运用SAS软件,来研究2012年我国各地区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状况,并对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按照因子得分进行排序,发现南北方农村居民消费存在一定差距,由此作出综合评价,进而为提高农村的消费水平提出一些政策建议。

关键词:消费结构 因子分析 综合评价 南北差距

一、引言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近年来,国家在完善城乡流通网络、增进农村消费便利方面加大了政策支持力度,尤其是农村流通体系的建设,推动了农村消费潜力的释放。2014年公布的"一号文件"连续11年聚焦三农,而历届两会期间,多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纷纷提出多个关于三农问题的议案,可见国家一直特别关注农村问题。而消费结构的变动可以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居民生活富裕程度,尤其对农村更能说明其进步的情况。因此,本文以农村居民消费结构为依据,利用中国统计年鉴的截面数据,对我国农村居民消费进行综合探讨,这对提高人们生活水平、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二)文献综述

国内学者对我国的农村居民消费状况作了很多分析,总结来说,大致从消费结构和消费水平这两方面或文字性分析或统计方法研究或计量建模探讨,比如孙艳玲对我国各地区农村居民消费结构所做的因子和聚类分析,方国斌对影响我国农村居民消费因素所做的回归分析等等。本文先进行我国各地区2012年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主因子提取及因子得分排序,以反映这31个地区农村消费质量的特征,将结果与实际结合,来综合评价各地区农村经济发展状况。

二、实证分析

(一)因子分析

考虑到各指标间并不是独立的,此外中国地域辽阔省份较多,因此统计数据繁多且关系复杂,要利用此数据对消费结构进行有效分析,基于消除相关性影响的多元统计分析方法是较为理想的方法。而因子分析是从研究相关矩阵内部的依赖关系出发,把一些具有错综复杂关系的变量归结为少数几个综合因子的一种多变量统计分析方法。因子分析的基本思想是根据相关性大小把变量分组,使得同组内的变量之间相关性较高,但不同组的变量相关性较低。每组变量代表一个基本结构,这个基本结构称为公共因子。对于所研究的问题就可以试图用最少个数的不可测的所谓公共因子的线性函数与特殊因子之和来描述原来观测的每一分量。也就是从一些有错综复杂关系的经济现象中找出少数几个主要因子,每一个主要因子就代表反映经济变量间相互依赖的一种经济作用,抓住这些主要因子就可以对复杂的经济问题进行分析和解释。综上考虑,用因子分析来分析我国农村居民的消费结构比较合理,它可以有效地处理31个省市的大量数据,更加清晰深入的说明我国当今农村居民的消费结构状况。

由2013年《中国统计年鉴》得到关于我国31个地区2012年反映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

8个有较强代表性的指标数据。各支出方面分别如下:X1(食品)、X2(衣着)、X3(居住)、X4(家庭设备及用品)、X5(交通通讯)、X6(文教娱乐)、X7(医疗保健)、X8(其他)。

表一:我国31个地区农村居民家庭人均消费支出表(单位:元)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x1 x2

x3

x4

x5 1398.8 604.33 625.99 912.25 668.71 699.03 611.34

x6

x7 760.41 543.75 490.25 588.87 548.77 840.52 727.02

x8 228.4 156.77 149.75 157.42 176.23 204.15 167.67 232.74 251.11 144 193.13 105.59 120.21 146.21 169.68 136.56 232.66 108.84 155.2 85.98 101.9 84.3 66.22 90.52 136.37 100.42 121.62 172.21 110.21

n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944.76 947.97 3019.86 780.72 1817 396.58 1859.98 501.77 2379.76 481.75 2299.99 517.86 2268.76 478.74 2164.94 544.64 4847.59 704.43 3049.11 610.7 3947.31 751.58 2180.8 331.94 3403.46 471.44 2232.83 264.96 2321.46 454.75 1701.75 424.12 2154.01 316.41 2574.81 317.99 3658.66 319.46 2085.63 156.47 2410.07 178.86 2216.15 380.18 2514.16 338.52 1740.58 226.81 2080.61 241.07 1592 1520.1 1648.6 372.62 332.72 303.14

2199.75 773.55 1263.51 451.3 1137.31 349.9 1142.14 298.29 1078.97 268.98 979.77 836.77 754.72

250.52 251.93 229.66

1152.67 1125.25 336.17 358.49 498.02 513.97 556.56 606.26 518.04

1066.27 766.08

1834.07 646.13 1493.21 532.95 1950.08 604.41 1139.78 346.9 1165.78 426.7 1030.18 278.31 1399.9 1060.7

405.75 361.63

1704.83 952.1 1499.95 902.23 516.6 794.98 494.46 937.55 525.11 496.1 481.58 760.07 453.01 435.58 489.31 463.94 371.35 470.19 363.95 503.34 436.03 683.73 620.79 646.42

385.92 565.83 342.7 500.98 343.83 394.63 400.22 466.63 270.24 253.97 394.23 329.29 226.44 289.22 40.86 445.47 327.3 283.28 373.36 261.74

1028.96 253.39 746.05 510.06 380.6 380.45 635.34 468.81 591.87 497.24 446.46 383.95 306.54 482.24 498.29 282.51 362.63 82.67 619.94 398.01 520.06 492.14 444.18

1311.05 1184.18 724.23

1206.16 397.86 1088.23 373.5 1196.1 1200.8 828.62 557.02 787.41 758.37 804.39 251.62 682.3

378.53 274.63 207.47 413.54 333.2 211.36 247 173.31 250.43

1258.06 298.69 1209.74 257.4 1033.17 304.95 1298.54 219.11 1858.62 404.47 1891.37 463.35 1891.1 429.95

(数据来源:2013年中国统计年鉴-分地区农村居民家庭平均每人消费支出)

对上述数据进行因子分析,发现前两个公共因子的累计方差贡献率已达到87.13%,能够充分反应原变量信息,因此选取这两个公共因子进行因子分析,结果显示,第一主因子载

荷都在0.85以上,第二主因子载荷普遍偏小且有较多负值,这样对公共因子解释意义不明显,所以对载荷矩阵进行正交最大方差旋转,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如图所示:

表二:旋转后的因子载荷阵

指标 食物(x1) 衣着(x2) 居住(x3) 家庭设备(x4) 交通通讯(x5) 文教娱乐(x6) 医疗保健(x7) 其他商品及服务(x8)

第一主因子(Factor1)

0.31002 0.86817 0.51620 0.51853 0.64179 0.75125 0.85310 0.67733 第二主因子(Factor2)

0.90191 0.37088 0.71229 0.77636 0.70290 0.58723 0.38472 0.61184

从表二可以看出,factor1在衣着,医疗保健,文教娱乐上有大于0.7的正载荷,结合实际该因子可以解释为发展富裕因子;factor2在食物,家庭设备,居住和交通通讯上有大于0.7的正载荷,可以理解为生存基本因子。

2个主因子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了居民的生活质量,从整体来看,发展富裕因子成为第一主因子,反映了农村居民的生活逐渐走向富裕的发展方向。由此看出,我国现阶段农村居民消费的情况有了很大的改善与提升,支出的比重正在向衣着、文教娱乐、医疗保健等方面倾斜,说明农民生活早已满足最基本的吃与住,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在向着多元的消费文化迈进。

进一步,由分析得出的数据我们可以令公共因子f3.5480183factor13.4223480factor2

6.9703663然后我们计算各地区因子得分并对其排序,结果如下:

表三:因子得分及排序

Obs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group 北京 上海 浙江 江苏 天津 福建 广东 山东 吉林 内蒙古 辽宁 黑龙江 湖北 山西

n 1 9 11 10 2 13 19 15 7 5 6 8 17 4 Factor1 2.53276 0.75513 0.70289 1.22681 1.64547 -0.90643 -1.35324 0.16319 1.50205 0.47255 0.66407 1.35466 -0.24621 0.50691 Factor2 1.53741 2.60414 2.06215 0.86579 -0.0766 1.41688 1.80451 0.16193 -1.28681 -0.39177 -0.73043 -1.50894 0.05798 -0.75526 f

2.04406 1.66296 1.37027 1.04955 0.79996 0.23428 0.19717 0.16257 0.13276 0.04818 -0.02061 -0.05132 -0.09686 -0.1128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宁夏 河北 湖南 安徽 陕西 河南 青海 新疆 四川 重庆 江西 广西 海南 甘肃 云南 贵州 西藏 30 3 18 12 27 16 29 31 23 22 14 20 21 28 25 24 26 0.32133 0.14116 -0.78756 -0.41678 0.38776 0.06968 0.01797 -0.15271 -0.68941 -0.40314 -1.04057 -1.40832 -1.4559 -0.36473 -1.10994 -1.10807 -1.02139 -0.66918 -0.48389 0.41883 -0.00541 -0.88042 -0.59122 -0.58884 -0.53876 -0.05876 -0.37134 0.12549 0.35831 0.28714 -0.91951 -0.22387 -0.51887 -1.10067 -0.165 -0.16573 -0.19524 -0.2148 -0.2349 -0.25481 -0.27997 -0.34225 -0.37977 -0.38752 -0.46805 -0.54093 -0.6001 -0.63712 -0.67489 -0.81878 -1.06031

表三的排序方式是根据综合因子的得分情况来排序的(我们可以稍微改变一下程序语句,便可得出按照第一主因子和第二主因子的得分的排序情况)。下表是各因子排名的前几名省份。

表四:因子排名的前几名省份 第一主因子

北京、天津、吉林、黑龙江、江苏、上海、浙江、辽宁、山西、内蒙古、陕西、宁夏、山东、河北、河南、青海等

上海、浙江、广东、北京、福建、江苏、湖南、广西、海南、山东、江西、湖北、安徽、四川、天津、云南、重庆等

北京、上海、浙江、江苏、天津、福建、广东、山东、吉林、内蒙古、辽宁等 第二主因子

综合因子

下面是第一主因子和第二主因子的得分图:

三、综合评价及政策建议

表三因子得分结果和表五影响因素相关分析表明:

(1)从综合因子排名来看,前十与第一第二因子排名省份大部分相同,而这些省份多处于东部沿海地区,说明我国农村居民的整体消费水平是由东部较发达地区的消费水平所决定。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北京、上海、浙江、江苏,这些地区的农村居民在8个方面的消费普遍较高,其优良的地理优势和经济条件为农村居民的生存发展提供了宽松的环境。

但区别来看,第一主因子得分较高的大部分为北方省份,比如河北、山西、陕西、宁夏、内蒙古、青海以及东三省等地,说明北方一些省份的农村居民在衣着、医疗保险、文教娱乐等方面支出比重大一些,生活向着发展富裕方向迈进,消费结构向着多元化均衡发展。而第二主因子得分较高的大部分为南方省份,说明南方一些省份相比北方来说在基本的生存支出方面还有很大的比重,在衣着、文教娱乐、医疗保险等方面支出稍低,消费水平有待提高。

(2)根据凯恩斯的收入决定论,消费由边际消费倾向和收入水平决定。国民收入增加时,短期内消费也增加。因此,就收入的角度分析,为提高南方省份的消费水平,政府可结合当地多山多水的自然因素,鼓励农民大力发展果园种植业和水产养殖业,实现农民增收。同时可加大乡镇企业的投资与建设,提高农村劳动力就业水平来增加农民收入。

(3)从农村人口自然增长率来看,它与农村居民消费水平呈负相关,且相关性显著。由于近几年我国的城乡一体化发展及农民迁移城市的情况,乡村人口逐渐减少。但因为农村人口基数较大,所以仍对农村的消费存在制约作用。因此,在农村应当继续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鼓励农民少生优生,减轻农民的生活负担。

(4)除了上述可量化因素以外,一些其他因素比如说交通因素也影响着南北方农村消费水平,南方山区丘陵多,这成了制约南方农村经济的条件,因此各地政府应该加大农村基础交通设施的资金投入,加快道路建设,进而加快物品流通,刺激农村消费,促进农民消费

水平提高。

参考文献:

我国能源结构统计分析范文第3篇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很多学者运用博弈论的方法研究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Dong X运用博弈论的方法建立了分析地方政府和潜在污染企业的利益冲突的分析框架, 用理论和数值方法得出了实现更清洁生产的政策。政府应动态调整补贴政策:在企业进行新能源汽车研发前期, 对企业进行适当的补贴;在新能源汽车上市前, 应注重新能源汽车基础设施的建立;在新能源汽车进入市场后, 对购买新能源汽车者提供必要的支持, 扩大新能源汽车使用的市场份额。

二、模型构建

(一) 模型假设

为方便模型的讨论和分析, 做出以下假设:

(1) 假设汽汽车企业生产的车只有两种:新能源汽车 (NEV) 和传统燃油汽车 (TOV) , 它们种类之内没有区别。汽汽车企业只能选择生产NEV和TOV的一种。

(2) 假设NEV推广博弈模型的博弈方包括政府、汽汽车企业和消费者。即博弈方集合为

其中, 博弈方1代表政府, 包括中央政府部委和各级地方政府, 负责制定和执行相关政策。博弈方2为汽车生产企业, 从事各类汽车生产和销售。博弈方3为消费者, 购买汽车以满足自身需求。

(二) 博弈方的策略选择

(1) 政府的策略选择。由于NEV现阶段的技术条件下, 成本高且性能和适用便利性都不如TOV, 要发展NEV离不开的政府政策的支持, 因此本文不考虑没有政府政策支持的情形。而实际发展NEV过程中遇到的障碍, 主要有NVE售价比TOV高得多和NVE充电不方便的问题, 针对这两类问题, 假设政府分别出台相应政策, 在缩小NEV和TOV购买成本方面可以实行的政策是购车补贴和制定汽车碳排放权制度, 在解决充电不方便方面可以实行的政策是设置专款用于企业研究更便捷的充电设备以及增加充电设备。政府的两个策略分别设为s11 (缩小购车成本差距策略) 和s12 (增加充电便利性策略) 。即博弈方1的策略空间为

(2) 汽车企业的策略选择。为便于分析, 假设汽车企业只能选择生产NEV或TOV, 分别记为策略s21和s22, 则博弈方2的策略空间为

由于NEV的市场还较小, 模型不考虑规模效应导致的成本变化, 假设政府未施加影响时NEVVTOV的预期销售收入分别为In和It, 生产成本分别为Cn和Ct。政府策略s11未对汽车企业产生影响, 因此不影响其生产成本, 而策略s12将降低汽车企业生产NEV的成本, 其成本实际为Cnf=Cn-αF。为量化NEV对空气质量的改善, 以及TOV对空气的污染, 模型假设Wn和-Wt分别表示社会福利的增加和减少。

(三) 模型表示和博弈树

根据以上讨论, 本文的博弈模型可以表示为

三、均衡分析和数值算例

(一) 纳什均衡解

博弈方i选择策略si1的概率设为pi1, 选择另一策略的概率为pi2, 则有

根据各策略组合的得益情况, 各博弈方的得益函数为

(二) 数值算例

设政府的补贴额度Rs=40单位, 碳排放权费用Rc=10单位, 增加NEV使用便利性的专款F=5单位, 其他的参数分别设为In=140, Cn=120, It=90, Ct=60, Wn=2, Wt=3, Rn=100, Rt=110, α=0.5。代入模型计算得到混合策略纳什均衡解为:p11=0.66, p21=0.15, p31=0.46。接着, 保持其他变量取值不变, 分别考察考察补贴额度Rs、碳排放权费用Rc、增加便利性专款额度F以及F中企业的占比α对均衡解的影响, 混合策略纳什均衡解都随着补贴额度Rs的增大而减小, 即政府选择缩小购车成本差距策略、企业选择生产NEV策略、消费者选择购买NEV策略的概率都随Rs的增大而减小。说明当补贴标准定得较高时, 会加重政府的财政负担, 政府倾向于减小选择缩小购车成本策略的概率, 进而企业将减小选择生产NEVEV的概率, 消费者也将减小购买NEV的概率, 这样将不利于推广新能源汽车。

随着碳排放权费用的增大, 混合策略纳什均衡解都相应变大, 说明把碳排放权费用定价较高时, 政府选择该策略的概率变大, 企业选择生产NEV的概率变大, 消费者选择购买NEV的概率也变大, 因此如果政府制定碳排放权制度, 将能够更好更快地推广新能源汽车。

随着增加便利性专款F的增大, 混合策略纳什均衡解都相应变大, 说明当F变大时政府选择缩小成本差距策略的概率变大, 企业选择生产NEV的概率变大, 消费者选择购买NEV的概率变大, 因此增加用于增加NEV使用便利性的专款F, 将能够促进NEVV推广。

随着专款F中企业占比α的增大, 混合策略纳什均衡解基本不变, 说明企业和消费者分享的专款F共同促进了NEV的使用便利性, 企业得到的F部分用于RD改善充电等体验, 消费者得到的F部分也体现于充电网络的改善得益中, 所以α的变化对策略均衡解影响不大。

摘要:本文结合我国新能源汽车推广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建立了基于政府、企业、消费者的三方完全且完美动态博弈模型。通过求解混合策略纳什均衡解, 以及对均衡解进行数值算例分析, 结果表明政府应在财政补贴政策逐步退坡之时, 逐步制定碳排放权制度, 并继续安排专款支持企业R&D支出和改善充电网络等不断优化新能源汽车消费者的使用体验, 降低消费者的隐形成本, 如此则能逐步建立新能源汽车推广的长效机制。

关键词:新能源汽车,博弈论,均衡分析,碳排放权

参考文献

[1] BP世界能源统计年鉴2016年6月[R].2016.

[2]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新能源汽车蓝皮书: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报告 (2017) [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7.

[3] Diamond D.The impact of government incentives for hybridelectric vehicles:Evidence from US states[J].Energy Policy.2009, 37 (3) :972-983.

我国能源结构统计分析范文第4篇

[摘 要] 近年来,山东省的出口贸易获得了快速的增长。本文从商品结构、地区结构、方式结构、主体结构、区域结构等方面对山东省的出口贸易结构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优化出口贸易结构的建议。

[关键词] 出口贸易 结构 山东

作为全国重要的贸易省份,山东出口贸易一直保持快速增长。2007年山东出口额为752.4亿美元,增长28.3%,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6个百分点,位居全国前茅。本文利用有关统计资料分析其出口贸易结构,以期得出结论并提出建议。

一、山东省出口贸易的商品结构分析

2000年~2005年期间,初级产品在山东出口中所占比例大致保持在20%,呈现连续下降趋势,已经从2001年的23.7%下降到2005年的16.8%。工业制成品在山东出口中占绝对垄断地位,比重在75%以上,呈现连续出现上升趋势,2005年比重已经达到83.2%。

在出口的初级产品中,食品及活动物所占比例最大,保持在15%左右,但比重有所下降;非食用原料及矿物燃料、润滑油及有关原料的比例相对较小,且都呈下降趋势;饮料及烟类以及动植物油、脂及蜡的比重更小,均不到0.5%的比例。

在出口的工业制成品中,杂项制品是重要商品,但其比例一直在下降,已经从2000年的33.4%下降到2005年的24.3%;按原料分类的制成品的比重基本维持在25%左右,2005年升至28.9%,成为比杂项制品更有竞争力的出口商品;机械及运输设备产品的份额也呈直线上升,已从15.7%上升到24.1%;化学成品及有关产品地位比较次要,稳定在5%左右。

二、山东省出口贸易的地区结构分析

从地区结构分析来看,2006年中国山东省10大出口贸易地区依次为:美国、欧盟、日本、韩国、东盟、中国香港、加拿大、印度、俄罗斯、澳大利亚。2002年~2006年期间,这10个地区所占份额之和基本保持在85%左右,但呈下降趋势,已从87.5%下降到83.3%,说明山东省出口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其中,美国、欧盟、日本和韩国是山东出口的主要市场,比例约为65%。2006年山东最大的出口市场是美国,其次是欧盟;而日本近年来的地位不断下降,从排名首位下降到第三位,比例从25.4%下降到15.9%;韩国是山东第四大出口市场。东盟和香港是山东比较重要的出口市场,份额在5%左右。

三、山东省出口贸易的方式结构分析

从出口方式分析来看,2000年~2006年期间一般贸易所占份额从48.1%上升到51.4%,呈现上升趋势,一直占据主体地位;加工贸易在2000年~2003年期间所占份额表现为下降的态势,从51.5%下降到46.6%,但近年有回升的态势,基本保持在48%的水平;其他贸易方式所占比重则非常小,不到2%,这说明山东出口贸易的主要方式是一般贸易和加工贸易。

四、山东省出口贸易的主体结构分析

从出口主体分析来看,2002年以来,三资企业一直是山东出口的主导力量,比重都略高于50%;国有企业在出口中的地位显著下降,已从2002年的32.6%下降到2006年的18.8%;集体企业占据约10%的出口份额,比重稍有下降;私营企业的出口迅速成长壮大,成为重要的出口力量,其2006年出口份额已经与国有企业不相上下。

五、山东省出口贸易的区域结构分析

2002年~2006年期间,山东的出口贸易主要来源于青岛、烟台、威海、潍坊、淄博、济南等几个城市,它们共占有山东出口贸易约80%的比重,其中最重要的就是青岛、烟台和威海这三个沿海城市。青岛拥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一直占有约40%左右的份额;烟台是山东第二大出口城市,占有15%左右的出口份额,地位在上升;威海拥有10%左右的份额。潍坊、淄博、济南这几个半岛城市共占有15%左右的出口份额。其他剩余城市所占份额相当小,共约占20%的出口比例。这说明山东出口贸易的区域结构非常不平衡。

六、结论与对策

1.山东省出口结构比较集中于工业制成品,充分体现了山东要素禀赋条件和比较优势特征。出口商品主要集中在具有竞争力的食品及活动物、按原料分类的制成品、机械及运输设备和杂项制品。今后,在扩大出口规模、提高效益的同时,应实施商品结构多元化战略,避免对某种商品过度依赖,扩大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的商品出口。

2.近年来,山东省出口市场主要集中于美国、欧盟、日本和韩国。因此,应积极实施多元化市场战略,以规避贸易风险、缓和贸易摩擦。

3.加工贸易和一般贸易是山东省重要的出口贸易方式。在当前外贸形势下,应实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战略,着重提高产业层次和加工程度,增强省内配套能力,促进企业进入国际化产业链中附加值高、技术含量高的环节。

4.外资在山东的出口贸易中占据着相当重要的地位,私营经济正在逐步成为山东出口的中坚力量。外资在出口中占据半壁江山,所占比例过大。因此,山东应大力发展本省的内资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和私营企业的发展,促进其成为出口贸易的主体。

5.山东省的出口贸易区域分布非常不平衡,主要集中在沿海城市。在保持沿海城市出口贸易优势的同时,应实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积极发展内陆城市的出口贸易,改善出口贸易失衡的现状。

参考文献:

[1]栾敬东 李 靖:我国农产品出口结构变动趋势分析[J].宏观经济管理,2004(3)

[2]刘 鹏 赵丽敏:山东出口贸易比较优势的实证分析[J].山东纺织经济,2006(5)

[3]周 延 杜运苏:山东省出口产业比较优势的实证分析[J].山东经济,2006(3)

我国能源结构统计分析范文第5篇

【摘要】 本文基于VAR模型,采用1990—2011统计数据,利用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和脉冲响应分析的计量方法对我国对外贸易结构与产业结构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产业结构变化与出口结构变化之间存在单向的因果关系,与进口结构变化之间存在双向的因果关系;产业结构变化对出口结构变化的冲击存在正向效应,而出口结构变化对产业结构变化的冲击效应短期内不稳定,长期为零。

【关键词】 产业结构 出口结构 进口结构

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传统的劳动力资源禀赋价格不断上升,人民也更加注重生活环境,依靠廉价劳动力和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走到了尽头。在开放经济条件下,经济增长越来越依赖于内部产业结构升级和外部贸易结构优化。产业结构反映国内生产结构,贸易结构反映外部需求结构,生产结构决定消费结构,消费结构反作用于生产结构。因而,国内产业结构决定对外贸易结构,对外贸易结构反作用于国内产业结构,产业结构与贸易结构之间构成了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互动关系。过去几十年我国经济取得高速发展,但经济增长长期动力不足,其中,产业结构升级滞后、贸易结构优化缓慢是制约经济长期稳定发展的重要原因。因此,系统研究产业结构和贸易结构之间的内在联系,通过有效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与贸易结构优化,寻找到促进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点,对我国经济实现稳定、健康发展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一、变量选择和数据说明

1、变量选择

韩晶(2000)和蓝庆新、田海峰(2002)运用各组成部分增长率与其占比变化的乘积之和定义了对外贸易结构与产业结构变化的指标,研究了贸易结构变化与经济增长转型之间的关系。该指标值越大,说明经济总量的变化更多地由经济系统结构变化引起的。该指标计算简单,数据容易获得,且能较全面的反映结构变化对经济增长率的贡献,因此本文将选取这些指标来度量进出口贸易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变化。以产业结构变化为例,具体推导公式如下:

假如经济总量指标有n个产业组成部分,总的指标值:

Y=■Yi (1)

式中Yi(i=1,2,…n)由各个产业组成部分的指标值组成。上式两边同时对时间求导,并运用全微分公式得:

■=■■=■■×■■+■■×■■-■■ (2)

■t(i=1,2,…n)表示t时期各产业在总产值中所占的比例,式(2)中第一项为基期结构不变情况下各产业增长率的贡献,第二项是产业增长率中结构变化的贡献。将经济总量指标的增长率按式(2)进行分解,离散后得产业结构变化近似值为:

■■×■■-■■(3)

从式(3)可以看出,结构变化以部门增长速度为权重对各部门占总值的比重变化做加权求和。它考虑了影响结构变化的两方面的因素:一是各组成部分的增长速度,二是各组成部分比重的变化。对一些自身增长速度为正,但比重逐渐减少的部分,其对结构变化的贡献为负;对自身增长速度为正,并且比重逐渐增加的部分,其对结构变化的贡献为负。令EX、XM分别表示一国出口额和进口额,同理可得出口结构变化和进口结构变化近似值,分别为:

■■×■■-■■ (4)

■■×■■-■■ (5)

本文以中国统计年鉴为基础,把总产值分成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三部门来计算各年产业结构变化值,出口额和进口额按附加值高低分为初级产品和工业制成品两部门来计算各年出口结构变化值和进口结构变化值。

2、数据说明

本文数据全部来自于历年中国统计年鉴(1990—2012)。在计算各变量值时,需要用到各年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出口额、进口额的实际值,由于统计年鉴公布的数据均是以当年价格为基础计算的名义值,为此我们以1900年为基期,利用CPI指数对各产业、出口额和进口额进行平滑调整。令y、ex、im分别表示产业结构、出口结构、进口结构变化,运用相关数据,计算各年y、ex、im值,如图1所示。

由图1可以看出,我国产业结构、出口结构在1991—2011年之间总体上比较平缓,二者在1991—1993年间波动相对较大,其余年份波动较小,且波动趋势相近,这表明二者之间很可能存在某种对应的关系;进口结构变化呈波浪状,最大的波峰出现在2000年,2004年和2008年也出现了较大的波动,其余年份波动比较平稳。

二、实证分析

1、平稳性检验

传统的计量经济学模型通常假定经济时间序列是稳定的,或者要求时间序列具有稳定性,否则可能出现虚假回归问题,因此在检验前需先对各指标时间序列的平稳性进行单位根检验。这里采用ADF检验方法对y、ex、im序列进行单位根检验,根据SIC准则选择最优滞后期(计算软件为stata 12.0(下同))。检验结果如表1所示。从检验结果可知,对于所有变量序列,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都拒绝原假设,即三个变量的水平值都是平稳的。

2、向量自回归模型

由于所有变量都是平稳的,可以直接对它们建立向量自回归模型。在进行VAR模型前,首先要确定各内生变量的滞后阶数。实际应用中,对于滞后区间的确定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在stata中一般运用LR、FPE、AIC等标准综合确定最优滞后阶数。由表2可以看出,LR、FPE、AIC、HQIC、SBIC都指向四阶滞后期,而且在此滞后期,各方程的拟合优度较好。因此,本文建立一个VAR(4)模型,该模型的内生变量为y、ex、im,外生变量为常数项。用矩阵表示如下:

Zt=yexim,Xt=C=c1c2c3

在分析VAR模型时,往往不分析一个变量的变化对另一个变量的影响如何,而是分析变量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因果关系方向如何以及当一个误差项发生变化,或者模型受到某种冲击时对系统的动态影响,即脉冲响应分析。因果关系分析可以通过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脉冲响应分析可以通过脉冲响应函数实现。

3、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

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的原假设是变量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对三个变量进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检验结果如表3所示。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的结果表明:在产业结构变化方程中,出口结构变化和进口结构变化均是产业结构变化的原因;在出口结构变化方程中,进口结构变化是出口结构变化的原因,产业结构变化不是出口结构变化的原因,但二者联合起来是出口结构变化的原因;在进口结构变化方程中,产业结构变化和出口结构变化是进口结构变化的原因(上述分析是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进行的)。综上可知,产业结构变化与出口结构变化之间存在单项因果关系,产业结构变化与进口结构变化、进口结构变化与出口结构变化之间均存在双向的因果关系。

4、脉冲响应分析

脉冲响应函数反映的是扰动项一个标准差大小的冲击对于内生变量当前值和未来值所带来的影响。对一个变量的冲击直接影响这个变量,并且通过VAR模型的动态结构传导给其他所有的内生变量。VAR模型进行脉冲响应分析的前提是模型是平稳的,即脉冲响应冲击必须是收敛的,否则做脉冲分析毫无意义。因此首先需要对模型进行稳定性检验,检验结果如图2所示,模型的单位根均小于1,都落在了单位圆内,因此,该模型可以用来做脉冲响应分析。

分别给定每个变量一个单位大小的冲击,得到脉冲响应冲击图(见图3)。由图知:当在本期给出口结构变化一个正单位的冲击时,短期内会对产业结构变化产生负效应,但中长期内会对其产生正效应,并最终收敛于0,对进口结构变化的影响则循环往复,短期内波动较大,长期影响为0;当在本期给进口结构变化一个正单位的冲击时,对产业结构变化和出口结构变化几乎没有任何影响;当在本期给产业结构变化一个正单位的冲击时,对出口结构变化的影响短期内波动较大,但均为正效应,长期内仍收敛于大于0的正值,对进口的结构的影响短期内在0上下浮动,长期内趋于0。

脉冲响应结果说明:出口结构变化并不一定带动产业结构同方向变化,短期内甚至是相反的,这主要是因为我国出口产品多为附件值低的工业制成品,高新技术产品较少,因此出口对带动国内产业结构升级作用不明显;产业结构变化可以带动出口结构同方向变化,说明国内的产业结构升级总是能够带动贸易结构优化;进口结构变化对产业结构变化的影响不显著,这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主要实行出口导向型发展战略相吻合。

三、结论及政策建议

本文基于VAR模型,采用1990—2011统计数据,利用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和脉冲响应函数对我国对外贸易结构与产业结构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格兰杰因果关系的结果表明出口结构变化和进口结构变化均是产业结构变化的原因,产业结构变化是进口结构变化的原因,但不是出口结构变化的原因,这主要是由于我国出口商品中低附加值商品比重过大导致的。脉冲响应函数的分析结果表明产业结构变化对出口结构变化的冲击存在正向效应,而出口结构变化对产业结构变化的冲击效应不明显。根据本文的分析结果,提出以下促进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政策建议。

第一,不断优化出口商品结构以带动国内产业结构升级。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出口贸易结构优化是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因素之一,而目前我国的出口结构变化对产业结构变化的作用不明显,提高我国出口商品中技术产品的比重是解决该问题的关键。具体来说,我国不仅需要提高传统部分产品的附件值,更要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通过优惠政策促进高附加值产品出口。

第二,优化进口商品结构。脉冲响应分析结果虽然表明出口结构变化对产业结构变化冲击几乎无影响,但因果关系检验表面,进口结构变化仍然是产业结构变化的原因,即长期进口结构优化对产业结构升级仍然具有正效应。因此,在进口时,我国应着重引进国内稀缺的高新技术产品,必要时,对此类产品的进口实施优惠政策。

第三,加快转变国内经济增长模式,促进产业结构合理化发展,实现产业结构与贸易结构良性互动。产业结构升级可以促进我国贸易结构优化,贸易结构优化反过来又加快产业结构升级。因此,我国应主动制定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政策。改革开放以来,为加快经济增长,我国长期实施出口导向型的粗放经济增长模式,且出口商品以低附加值工业品为主,导致我国产业结构升级滞后。因此,当务之急,我国需转变经济增长模式,由粗放型经济向集约型经济转变。

【参考文献】

[1] Peter C.Y.Chow. Causality between export growth and industrial development:Empirical evidence from the NICs[J].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1987(1).

[2] Mazumdar Joy. Do Static Gains from Trade lead to Medium Run Growth[J].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96(6).

[3] Michaely M.Export and Growth: an empirical investigation[J].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1997(4).

[4] 高越:我国进出口对GDP及三个产业影响的实证分析[J].国际经贸探索,2003(4).

[5] 李磊:中国出口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实证分析[J].财贸经济,2005(5).

[6] 张燕、陈漓高:从对外贸易角度看中国产业升级的路径——基于投入产出法的实证分析[J].世界经济研究,2007(12).

[7] 陈建华、马晓逵:中国对外贸易结构与产业关系的实证研究[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2009(2).

[8] 袁欣:中国对外贸易结构与产业结构:“镜像”与“原像”的背离[J].经济学家,2010(6).

[9] 韩晶:贸易结构变化对经济增长转型影响分析[J].贵州财经学院学报,2000(5).

[10] 蓝庆新、田海峰:我国贸易结构变化与经济增长转型的实证分析及现状研究[J].株洲工学院学报,2002(2).

我国能源结构统计分析范文第6篇

1 我国氯碱产业发展产品结构调整目标

在产业机构的调整中, 应该注重氯碱产品制备的精细化工的深入建设, 以结构调整为中心, 落后产能的应该将其淘汰, 从而发展清洁生产, 在调整的过沉重注意政策方针的落实。相关部门应该对国内氯碱企业的转型设计作出有效地引导。促进PVC进出口、烧碱进出口、EDC、VCM产品和乙烯产品的进出口量达到两旺。在推进产业机构战略性调整的过程中, 应该重视氯碱产品的制备效率提高, 大力发展氧化石蜡提取技术、聚醚多元胺制备技术、甲烷氯化物产品制备、以及环氧氯丙烷类产品、ADC氯乙酸类的产品产量提高, 通过产业产品结构促进行业附加值较高的产品链条最终形成。

2 我国氯碱产业发展产品结构调整路径分析

2.1 我国氯碱产业发展产品市场现状

针对我国氯碱产业发展中存在的技术转化效率不高和产能过剩的问题, 相关部门必须要加以重视, 制定出一条符合我国氯碱产业发展的健康道路。在国纯碱、氯碱产品的单价销售价格始终徘徊在较低的水平。以2015 年下半年某一时间段的纯碱、氯碱产品价格为例。每一吨轻质纯碱的单价为2000元, 一周之内的氯碱产品的价格涨幅为~2.44%, 一个月的氯碱产品的价格涨幅为5.26%, 三个月的氯碱产品价格涨幅为~1.48, 本年度氯碱产品的整体涨幅仅仅为18.69%。除此之外, 采用乙决法和乙烯法进行氯碱产品的制备会产生有毒有害的工业代谢物, 并且其产品的销售价格也比较低, 氯碱产业的投入和回报不成正比, 从而导致行业的经济效益比较低。

技术产品科技含量较低的烧碱 (以纯度为99%为例) , 在产品制备和销售过程中, 每一吨烧碱产品的单价为3750元, 一周之内的氯碱产品的价格涨幅为1.35%, 一个月的氯碱产品的价格涨幅为0.00%, 三个月的氯碱产品价格涨幅为4.17%, 本年度氯碱产品的整体涨幅仅仅为13.64%。

2.2 积极发展和壮大氯碱生产行业中附加值高的产品类型

对于氯碱产业中轻质纯碱、PVC产品、烧碱类产品这些发展潜力较低的行业, 多发展利润率较高的电石制备方面等利润率较高、价格较高的工业产业。其中, 电石制备行业的年度价格销售涨幅到达了51.61%。在需求市场信息采集方面, 我们发现, 国内氯碱行业下游的需求增速虽然有较为明显的增加放缓的趋势, 但是从整体上来看, 尚未能够对氯碱产品的货源供应形成稳定的支持。面对充满复杂性和不稳定性的国际环境, 主要出口国家的而需求量应该成为我国氯碱产业发展中产品结构调整的风向标。乙烯基原料价格变动下国内外产品的竞争力对比将会在一定程度上对进口市场产生影响。

3 我国氯碱产业发展产品结构调整展望

随着我国在氯碱产业方面管理力度的不断加强, 其产业结构正逐渐整合与优化。我国今后氯碱产业变化可从以下几方面展开讨论:首先在氯碱产业的规模方面会得到改善。传统产业存在规模较大但实力偏弱现象, 未来这一产业的发展会得到较好的整合, 通过兼并与合作提升整个行业的竞争优势。其次在市场竞争优胜劣汰的背景下, 未来一些小型氯碱生产企业或无法适应市场发展规律的企业将逐渐退出市场, 而未被淘汰的氯碱生产企业将逐渐适应市场需求, 提升自身竞争力。再次,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 氯碱生产企业若没有创新意识, 迎合市场需求去发展自身产品, 只会逐渐降低竞争力, 失去市场份额, 最终退出市场。最后, 氯碱产业的发展是显而易见的, 产业联合会带给该产业更广阔的发展前景, 在协同效应下实现企业生产经营的最优化。

目前我国相关管理者应加强引导氯碱产业的正确发展, 在市场门槛上加以提升, 避免小型、不正规、不适应市场需求的氯碱生产企业进入市场。对投资规模严格控制, 避免盲目投资。对现有的氯碱企业须在产品质量以及环境意识上提高要求。产品必须符合市场需求并满足安全性要求;环境意识需要提升对环境污染的控制程度, 不可盲目扩张产业规模。另外, 可鼓励氯碱生产企业通过精细化工提升自身竞争力。

4结语

为了保证我国氯碱行业走上“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工业发展道路, 技术人员应该制定出更加高效率的氯碱产品制备工业计划, 从而保证行业的可持续发展。企业在进行产品结构调整的过程中, 一定要根据市场需求采取相应的调整动作, 严格防止出现“供过于求”的现象。

摘要:近年来, 我国国内的氯碱行业的产业发展存在过热和无需的问题, 由于产能增长的过快, 并且氯碱制备的工业技术并不强, 导致我国氯碱产业制取行业的发展始终徘徊在经济附加值较低的产业链循环之中。在氯碱产业法发展中积极使用“新研发技术”和“新制备工艺”, 有利于提高我国氯碱产业发展的集体竞争力。本文根据我国氯碱产业发展的产品结构模式展开讨论, 提出几点有利于行业内部调结构、促发展的可行性措施。

关键词:氯碱产业,行业发展,产品结构,调整分析

参考文献

[1] 张文雷“.氯平衡”考验产品结构“高成本”推动产业升级[J].中国氯碱, 2012, (2) :1~4.DOI:10.3969.

[2] 邓科, 吴海贤, 张定明等.微利时代下氯碱产业的成长密码~~由“柯达申请破产保护”引发对氯碱产业可持续发展战略选择的思考[J].氯碱工业, 2013, (8) :1~7.DOI:10.3969.

相关文章
办公楼物业管理流程范文

办公楼物业管理流程范文

办公楼物业管理流程范文第1篇1. 接听、转接电话;接待来访人员。2. 负责办公室的文秘、信息、机要和保密工作,做好办公室档案收集、整理工...

2
2025-10-24
北大山鹰社五位学子范文

北大山鹰社五位学子范文

北大山鹰社五位学子范文第1篇3.既然痛苦是躲不过的,那么就痛痛快快去接受。 4.不要因为一次挫败,就忘记你原先决定想要到达的远方!把书山...

1
2025-10-24
变电站增容改造设计范文

变电站增容改造设计范文

变电站增容改造设计范文第1篇1.运行条件海拔不超过3000m 设备运行期间周围空气温度不高于55℃,不低于-25℃日平均相对湿度不大于95%,月平...

2
2025-10-24
办房产证资料及流程范文

办房产证资料及流程范文

办房产证资料及流程范文第1篇无论买的期房、现房及二手房,都存在着办理房产证的问题。首要要了解什么是房产证?房产证是通过交易对所购买房...

3
2025-10-24
变电所施工三措一案范文

变电所施工三措一案范文

s("wzfz");上一篇:办房产证资料及流程范文下一篇:八大禁令和四项原则范文

1
2025-10-24
八大禁令和四项原则范文

八大禁令和四项原则范文

s("wzfz");上一篇:变电所施工三措一案范文下一篇:班干部期末工作总结范文

2
2025-10-24
班干部期末工作总结范文

班干部期末工作总结范文

班干部期末工作总结范文第1篇时间过得很快,转眼间本学期即将过去,根据学校安排6月27-29日全校统一进行期末考试。考试是教学评价的一种手...

1
2025-10-24
百度新员工入职培训范文

百度新员工入职培训范文

百度新员工入职培训范文第1篇由于聘任制的实行,目前医院的员工流动性很大,对医院不满意可以随时提出辞职,不利于医院的工作安排,也对医...

2
2025-10-24
付费阅读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