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内容
文化执法干部素质思考范文
来源:盘古文库
作者:漫步者
2025-09-19
1

文化执法干部素质思考范文第1篇

1 油田企业基层政工干部进行素质建设的重要意义

基层政工干部作为石油企业基础设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对企业的正常发展和运转都有着重要的意义。通过提升和加强基层政工干部的素质, 对提高基层政工干部的思想觉悟, 提升行动力有积极作用。基层政工干部的意识得到提高, 能够使基层干部充分认识到自己自己当前所处的位置, 明确自己的工作的重要性, 进而主动地参与到基础职责和任务当中。在这一过程中, 就增强了员工的凝聚力, 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 解决在工作中出现的问题, 并根据自己所掌握的技术和知识进行作业, 从而保障了企业基础工作的顺利进行, 进而推动企业的大发展。

2 当前石油企业基层政工干部出现的素质问题

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国家对企业的深化改革进度的加快, 使我国石油企业中的问题也逐渐凸现出来。特别是在当前人们的生活节奏较快的背景下, 在一切以经济利益为重的前提下, 很多人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被扭曲, 人性中的假丑恶也显现出来, 具体表现为“自私自利、损人利己”等。所以, 油田企业中基层正干部也存在这样的问题, 油田企业政工基层干部的素质参差不齐, 在很大程度上严重影响了企业的发展和员工的工作效率。同时, 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大背景下, 石油企业大多都是抓紧时间搞建设, 促发展, 在繁重的工作状态下, 企业对基层政工干部的素质建设有所忽视, 从而使员工整体的工作态度不端正, 得过且过, 使很多重要的工作得不到开展。除此之外, 油田企业没有对基层政工干部进行系统的、统一的培训, 没有建立起自身固定和统一的理论知识和素养, 导致企业有一点变动, 就会导致很多员工心神不宁, 最终导致企业在国家进行企业深化改革的过程中遭受巨大损失。

3 对当前油田基层政工干部的素质建设

在清楚地认识到当前油田企业基层政工干部所存在的问题之后, 就要结合当前社会发展的实际形式, 完善相应的管理制度, 培养提高基层政工干部的素质, 促使政工干部具有良好的思想意识和行为能力, 为油田企业的发展做出伟大贡献。

3.1 加强对油田企业基层正公干部的政治素质建设

作为一名企业的基层干部, 首先自身就必须要具备良好的政治素质。政治素质是指导政工干部行为的标准。只有基层政工干部的政治素质过硬, 才能够充分地透彻地理解国家的发展方针, 才能明确上级的指示, 才能升华社会主义科学发展观。同时, 基层政工干部还要具备良好的工作作风和思想道德, 这是对基层干部具备政治素质的具体体现, 在行为工作的过程中, 要充分展现自己干部的模范作用。由于基层干部通常都是在企业基层工作, 很多工作都需要亲自动手工作, 因此养成良好的行为作风, 端正自己的工作态度, 在工作中以身作则, 严格要求自己, 和别的员工之间进行和睦相处, 不仅有利于为威信的建立, 而且还能提高员工工作的积极性。

3.2 要着重培养基层政工干部的理论知识

丰富的理论知识是基层干部的行为指南。, 只有员工具备了丰富的理论知识, 才能在实践中充分发挥自身的才干, 用丰富的理论知识指导行为。所以, 企业要对基层政工干部进行系统的, 科学知识和理论知识的培训, 充分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以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这些丰富的理论知识充实基层干部, 使其树立正确的认识, 在不断的工作和学习的交替过程中, 使基层政工干部具有有效的素质, 从而指导员工做好基层工作。

3.3 切实培养油田基层政工干部的专业素质

油田基层政工干部具备良好的专业素质, 是实现基层干部熟练工作的基础。首先, 政工干部需要和别的员工和上级进行沟通, 因素, 需要具备良好的语言沟通能力, 在工作过程中遇到问题或是要传达上级指令时, 能够清楚明白的表达出来。在遇到各种矛盾时, 要以清晰的思路和说理说服被人, 做到处事公平公正。其次, 基层干部应该能够在工作中把握重点, 整理资料和汇报工作的过程中简明扼要, 抓主要点, 提高工作效率。从而使石油企业的基层工作得到良好的开展。

4 结语

基层政工干部的素质建设是油田企业发展过程中的软实力体现。切实加强基层政工干部的素质, 才能促进基层员工工作的积极性。才能在企业深化改革的潮流中得到稳健发展, 推动各项基础工作的顺利开展。

摘要:近年来, 随着工业化进程和社会主义建设进度的快速发展, 我国的石油企业也得到良好的发展。石油是保障我国工业正常开展和能源正常供应的基础, 因此, 石油企业的工作质量是非常重要的, 特别是对油田企业的基层政工干的素质要求非常高。油田企业的基础政工干部推动了石油企业的基础工作的进行, 同时也有力地促进了石油企业的员工凝聚力。在当前的经济背景和社会背景下, 要极力提高基层政工干部的素质, 才能最大限度地保障石油企业实现高质量的发展。本篇文章主要针对石油企业基层政工干部的素质建设进行相关探讨, 通过发现问题, 解决问题, 全面提高政工干部的素质。

关键词:油田企业,政工干部,素质建设

参考文献

[1] 耿爱红, 刘光雷.浅议提高政工干部队伍思想政治素质和工作能力的方法及途径[J].才智, 2010, 13:281~282.

[2] 刘明星.提高电力企业政工干部素质的策略分析[J].中国电力教育, 2013, 30:136~137.

[3] 李彤.浅谈新形势下如何做好当今油田企业政工工作[J].科技创业家, 2014, 03:232.

[4] 贺小芹.新时期油田企业加强政工干部队伍建设的有效途径[J].东方企业文化, 2013, 10:42.

文化执法干部素质思考范文第2篇

1 我院体育专业学生文化素质现状

1.1 文化素质“先天不足”

体育专业大学生入校前文化基础偏差, 这与一些中学片面追求升学率和应试教育有极大的关系。个别中学校长、教师公开宣称:既不能胜任理科、又学不了文科, 那就搞体育算了。文化成绩差因而导致了体育考生文化素质先天性严重不足, 这就是体育专业大学生文化素质普遍较低的根本原因之一。

由于高校体育院、系的招生要同时考虑体育术科成绩和文化基础成绩两个因素。在历年新生录取中, 文化成绩的分数线都低于其他专业新生, 其文化成绩仅相当于其他专业的70%-80%。为了考上大学, 60﹪的学生才借助于体育这块跳板。而出于兴趣爱好和强身健体的原因的只要35﹪。这就充分显示了对其加强我校体育专业文化素质教育的必要性。

1.2 文化素质水平总体低下

文化素质是内在和外在的结合, 其偏低的表现既有显性的一面, 也有隐性的一面, 主要表现为: (1) 多数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差。 (2) 学生书面表达能力弱。 (3) 学生计算机能力差。 (4) 思维空间狭窄。

1.3 学生综合素质普遍偏低

有很多学生以实用主义和个人爱好的态度来对待学习, 对提高综合素质缺乏正确的认识。普遍认为专业技术才是最主要的, 就忽视基础知识和综合素质的培养, 因而也影响了学生自身文化素质的发展。

由于各种社会环境的影响, 造成部分学生道德失犯, 校园内不道德的行为常有发生, 据调查显示, 其体育专业学生犯规的频率都比其他专业学生高。

2 改变现状的对策思考

2.1 改变教育观念

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是要以思想道德素质教育为灵魂, 以科学文化素质为基础, 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为提高我校体育专业学生的文化素质, 在课程设置时, 应力求范围宽广, 拓展专业面, 使“体、文、理、管”相互联系、相互渗透。这样有利于培养基础扎实, 知识面广, 具有跨学科综合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另外, 教师的示范作用和榜样力量, 能给学生留下美好的形象, 对学生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将会使学生受益终身。因此, 加强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 直接取决于广大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和教育思想的转变因而必须加强我院教师的综合能力。

2.2 加强跨学科课程的融合

在专业课教育中, 应加强基础学科的学习, 打下良好的理论基础。要加强我院体育专业大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 就更要通过体育专业课的教育与指导, 使学生具备作为体育专业人才所应具有的人文、社会、自然科学等方面的相关知识和基本素养。因此, 这就要求教师结合专业课教学溶入人文社科类的知识, 拓展学生知识面。

2.3 重视校园文化建设

文化素质的提高不仅仅只靠书本上和说教的东西, 需要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 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具有辅助的作用, 是重要而潜在的课堂。充分利用学生的业余时间, 组织知识性、趣味性、竞赛性相结合的丰富校园文化、艺术、体育等活动, 从而将文化素质教育渗透到体育专业学生喜爱的校园文化生活中去, 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 使他们的人生追求, 价值取向和良好的思想品德在不知不觉中养成。

摘要:我院体育专业学生文化素质的现状:我院体育专业学生高考应试教育的副作用愈加明显;文化素质先天不足, 文化课教育缺失;综合素质偏低等现实问题。针对此类问题, 本文提出转变教育教学观念;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完善跨学科课程体系;重视校园文化建设等对策。

关键词:体育专业,文化素质,改革

参考文献

[1] 李政, 唐君玲.高师体育专业实施素质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J].四川体育科学, 2002, 9 (3) .[1]李政, 唐君玲.高师体育专业实施素质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J].四川体育科学, 2002, 9 (3) .

[2] 喜珍, 李湘浓.高校体育专业人才培养与素质教育[J].体育学刊, 2004, 1 (1) .[2]喜珍, 李湘浓.高校体育专业人才培养与素质教育[J].体育学刊, 2004, 1 (1) .

[3] 张宁, 陈忠.以素质教育为主导, 深化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对策[J].体育科学研究, 2004, 3 (1) .[3]张宁, 陈忠.以素质教育为主导, 深化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对策[J].体育科学研究, 2004, 3 (1) .

[4] 曾令川, 刘小林.高校体育课程改革与体育素质教育探讨[J].四川体育科学, 2004, 9 (3) .[4]曾令川, 刘小林.高校体育课程改革与体育素质教育探讨[J].四川体育科学, 2004, 9 (3) .

[5] 李俊法, 文源东, 李显增.对体育院校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思考[J].体育科学研究, 2002, (01) .[5]李俊法, 文源东, 李显增.对体育院校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思考[J].体育科学研究, 2002, (01) .

文化执法干部素质思考范文第3篇

1“文化”与“素质教育”具有双向

互动效应, 对培养优秀的、高素质、国际型医学人才具有重要的现实作用

关于文化的概念, 人类学家Edward Tylor[2]提出了涵盖面最广、最精确的定义之一, 他认为“文化”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以及包括作为社会成员的个人而获得的其他任何能力、习惯在内的一种综合体。文化还具有如下的一些特性:文化不是先天所有的, 而是通过后天习得的;文化大部分是隐性的, 只有与异文化接触时, 才会感到自身文化的独特之处;文化对人们的行动具有指南性;文化是动态的、传承的;文化具有渗透性等。只有准确的理解和利用好文化的内涵与特质, 才能更好的指导我们的工作。

“素质教育”是指通过科学的教育途径, 将人的先天素质和后天社会诸因素的影响相结合, 使自然人转化为社会人, 消除一个人的认识和社会历史文化发展之间的差距, 以达到人的完善与发展的教育。

文化建设和素质教育相互促进, 互为补充, 相得益彰。文化是素质教育的基础素质教育是文化得以实现的有效途径。几年来, 我校根据留学生实际情况和个性化特点, 以培养高素质国际型医学人才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从医学文化、校园文化、心理文化、公寓文化、传统中国文化等方面积极探讨了医学高等院校留学生文化建设和素质教育的模式与途径。

2 积极探索医学留学生文化建设和素质教育的多种模式

2.1 构建医学文化培养高素质国际型医学人才的关键所在

“医学文化”, 是医学科学实践与医学人文精神的有机整合。医学本身蕴含着深厚的人文关怀和固有的道德准则, 有着深刻而明显的文化烙印。可以说, 医学文化是一种独特的文化形式。医学人才的综合素质不仅包括医学知识、技能、方法这样的医学素质, 还包括医学伦理素质、思想道德素质等医学人文素质。只有当医学科学素质与医学人文素质相互促进、和谐发展、融合共建时, 才能真正实现医学教育的根本目的。几年来, 我校对医学留学生的医学文化建设和素质教育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2.1.1 打造“课堂-课程-课外”三维一体的医学文化培养模式

其一, “课堂”是指营造人本化课堂。课堂文化主要由教师、学生、环境三个主体要素组成。在课堂文化的建设上, 首先, 我们要求教师们不仅传授医学基础理论知识, 更多的是将人文医学理念传授给留学生。苏格拉底、白求恩、库普, 一个个熟悉的名字, 一段段鲜活感人的故事, 传递给留学生的是他们曾用生命去追求人生的纯粹, 医学追求的最高境界, 也是医学的生命之所在人性的温度!其次, 我们教室环境布置上, 大力渲染医学文化。教室里增设了医学名家的肖像画, 医学名家的名言警句等内容, 在师生进入课堂的一瞬间就能充分感受到医学文化强有力的冲击效应。留学生通过教师的传授, 环境的渲染和熏陶, 从身边开始, 从课堂开始, 逐渐树立起关爱生命、救死扶伤的崇高的医学职业道德。

其二, “课程”是指增设医学人文课程。把医学专业课程与人文课程结合起来, 形成一个既有医学知识层次, 又有思想内涵, 内容全面的学科体系。使医学课程在多元文化的烘托下焕发出更多的智慧与活力。如: (1) 在新生入学教育中, 我校为留学生开设了医学史课程, 通过学习对医学发展沿革有了清晰的认识, 也对医学全程教育有了一个初步的感受和体会, 可以帮助留学生树立明确的学习目标, 对未来自我塑造、自我实现画下心中的蓝图。 (2) 医学伦理学的开设, 使留学生明晰自己未来的职业道德, 恪守自己的职业操守, 引导留学生在器官移植、基因转移等一些有争议的医学实践中, 做到有所为而有所不为。 (3) 我校的解剖学实验课堂上, 开展了“无语体师”活动。留学生在课前对尸体致敬, 记住他们的名字。在清明节期间, 面向大海开展祭奠活动, 牢牢铭记住这些为他们医学学习做出伟大贡献的“英雄”们。

其三, “课外”是指注重医学的社会性、实践性教育。实践教育是医学生向优秀的医生过渡及完成转变的重要过程。医学留学生只有在医疗和社会实践中才能使医德不断得到磨练、纯化和提升。因此, 我们十分注重医学留学生的社会实践培养。一方面可以帮助医学留学生树立救死扶伤、治病救人的医学人道主义精神。如有针对性地组织印度籍留学生看望柯隶华大夫的遗孀。九旬老人谈到柯隶华大夫从印度远涉重洋到中国抗战前线救死扶伤, 为中国抗日解放事业贡献了毕生精力的时候, 留学生们无不被柯隶华大夫的崇高精神深深打动。留学生们也更加懂得精湛的技术、浓烈的爱心和丰厚的人文素养才是一个合格医生的完美组合。另一方面, 利用实践教育的机会, 让留学生接触社会, 接触民情, 提升他们日后从医的道德水准。如我校举办的“留学生志愿者牵手单亲儿童素质拓展行”主题活动;留学生志愿者到老人服务中心献爱心活动;512汶川地震后为地震灾区人民献血献爱心活动等。每一次留学生志愿者的爱心公益活动, 都如同一堂生动、现实的医德医风教育课, 在这个过程中留学生们把爱心、把感动留给了中国人民, 把仁心仁术的医德理念融入到自己今后的职业生涯中。

2.1.2 倡导高尚的医德医风养成是实现医学文化的最终目标

通过以上三维一体的医学文化实现模式, 真正把医学素养与人文素养有机地结合起来, 进而培养具有崇高品德的医学人才是医学文化的目标, 也是我们开展文化建设和素质教育的重中之重。在医学文化的实践中, 我校更加注重学生在临床教学实践阶段的培养。在实习过程中, 除了巩固临床技能, 更注重向医务人员学习礼仪知识、日常行为规范, 树立救死扶伤、高尚的医德, 为日后培养和建立良好、和谐的医患关系, 树立崇高的职业道德奠定良好的基础。

2.2 打造以留学文化为特色的校园文化培养高素质国际型医学人才的亮点

校园文化是以学生为主体, 以校园环境和活动为主要内容的群体文化。留学文化是指来自世界各国的留学生在共同学习、生活过程中在本民族文化基础上, 不同文化之间相互交融碰撞之后所形成的一种独特的文化。留学文化经过了文化的涤荡和冲刷过程, 克服了不良文化的消极因素保存了文化的精髓和核心部分, 更有利于实现文化的融合, 更好地实现留学生的素质教育。建设以留学文化为特色的校园文化, 对推动中外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全面提高留学生的综合素养有重要的作用。如我校每年一度的留学生文化艺术节系列活动, 中文歌曲比赛、各国独具特色的风情舞蹈表演, 不仅使留学生感受了艺术氛围, 而且提高了留学生的艺术创造和鉴赏能力增强了留学生之间沟通力和对多元国际文化的认可力, 进而增进了留学生之间的沟通和理解, 彼此间学习和借鉴不同文化间优秀的文化内涵;汉语演讲比赛、辩论赛等应用性文化活动, 对留学生汉语言文化素质的提高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汉语言能力的提高不仅有助于留学生的日常生活, 更重要的是可以使医学生更好地与病人展开沟通和交流。此外, 我校还积极与电视台等传媒单位展开合作, 为留学生策划一些节目表演和社会实践的好机会, 为留学生实现自我, 了解中国国情及当地的风土人情、融入大环境搭建有益的平台。

2.3 营造公寓文化培养高素质国际型医学人才提供服务保障

可以说, 留学生来中国求学, 公寓就是他们的家。优美、洁净、整齐的公寓环境, 人性化、现代化、温暖的服务是文化建设的载体。杰出的教育家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要让学校的每一块墙都会说话。恰恰如此, 能让公寓的每一面墙都会说话正起到了留学生文化建设“润物细无声”的积极作用。丰富多彩的公寓橱窗文化宣传是留学生了解中国及学校的一个重要窗口;公寓走廊上各国风光展示让留学生更多地感受异国风情, 仿佛置身于自己的祖国;每日的冷暖出行小贴士, 公寓管理员嘘寒问暖的问候, 使留学生体会到了管理中的人性关爱;每年的留学生饮食文化节, 无疑在促进各国留学生对异国饮食风俗习惯了解的同时也增进了留学生之间的友谊和交流。公寓管理教师将中国人民善良、热情的民族情结融入对留学生的日常帮助和交流中, 为留学生的人格培养和感受中国文化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可以说, 公寓如家, 温暖的公寓环境, 温馨的公寓设置, 温情的公寓管理, 使留学生拥有了家一样的感觉。

2.4 倡导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为培养高素质国际型医学人才注入了活力

中国传统文化已有五千年的历史, 至今仍不乏大量优秀的文化被世人所沿用。在对高素质国际型医学人才的培养中, 学习感受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可以在留学生素质教育过程中打上浓重的中国烙印。书法、国画、京剧、太极拳等中国传统文化在今天依然受到留学生们的追捧和推崇。特别是传统中医学置身于文化全球化的背景之下, 生长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土壤, 凭借与中国传统文化背景一脉相承的优势发挥着独特的魅力。就此我校专门为留学生开设了中医学、针灸学、推拿学等传统医学文化课程。中医学所倡导的“天人相应”的境界、推崇的“整体思维模式”, 不仅与当今以生物生理自然社会为轴心的医学模式相吻合, 而且与现代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相融通, 同时还与当代人在生活方式上追求“返璞归真, 重回自然”的热浪相适应。“大慈恻隐、普救含灵”的理念和注重医家人格修养相吻合, 这些都是中医文化的内在灵魂。通过了解和学习中医文化, 留学生们不但从不同角度更加全面地了解医学体系, 而且为了解中国、中国传统文化打开了一扇新视窗。

2.5 培育健康的心理文化培养高素质国际型医学人才的心灵处方

一个人的心理状况直接影响到一个人的精神面貌和学习工作状态。这一点, 对于留学生显得尤为重要。对于大部分的留学生而言, 都会在来到中国之初或多或少的出现“文化休克”现象。 (文化休克[3]是指一个人突然进入到不熟悉的文化环境时, 因为失去自己熟悉的所有社会交流的符号和手段而产生的一种迷失、疑惑、排斥甚至恐惧的感觉。) 因此, 健康积极的心理对医学留学生尽早安心在华学习, 克服异国求学所产生的文化休克现象具有重要的疏导作用, 同时帮助留学生学会感恩、珍爱生命、正确面对人生的痛苦、挫折和失败, 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我校成立了留学生心理咨询室, 定期邀请心理学方面的专家为留学生讲座、谈心、缓解压力, 帮助他们尽快适应来华留学生活。还组织留学生参与以心理健康为主题的校园文化拍摄活动。通过这样拍摄活动, 提高了留学生的心理素质和道德修养, 增强了社会责任心和使命感, 在留学生心中播撒下感恩和爱的种子, 我们相信这种爱将得到传承和延续。

总之, 近些年来, 我校以培养高素质国际型医学人才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积极探索多种形式的医学留学生文化建设和素质教育模式, 并积累了大量宝贵的经验。实践表明, 在培养高素质国际型医学人才中, 医学文化、留学文化、校园文化、心理文化、公寓文化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摘要:近些年,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医学高等教育也得到迅速提升, 来华医学留学生人数大幅度增加。面对这样的新形势, 如何搞好留学生的文化建设和素质教育, 全面提升医学留学生的文化内涵和综合素质, 是当前我国医学高等院校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结合我校自身工作实践经验, 延展了文化和素质教育的内涵及特性, 初步探索了医学高校留学生文化建设和素质教育的全新模式和多种途径。

关键词:医学高校,留学生,文化,素质教育

参考文献

[1] 张秀琴.外国留学生工作研究[J].在中国高教学会外国留学生教育管理分会第四届第五次常务理事 (扩大) 会议上的讲话[R].2009:1.

[2] 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8.

文化执法干部素质思考范文第4篇

1.1 思想政治素质教育

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确立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前提。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提高, 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内容, 也是高校教育工作的首要任务。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 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质素, 促进大学生全面成才和全面发展。

谈论工程应用型大学生的素质时, 人们更多关注的专业知识、科研水平及职业能力, 很少考虑政治素质在其中的地位, 但我们所处的时代背景及展望未来的前景都要求高等教育培养出真正担负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重大任务的高素质人才。在大学素质教育过程中应加强与思想政治素质教育的融合, 使他们成为祖国建设的真正人才。

1.2 文化自信

习近平指出:文化自信, 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我们坚持和倡导文化自信, 就是要对悠久的民族传统文化保持自信, 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保持自信, 对改革开放以来形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保持自信, 就要坚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

工程应用型大学以培养高等应用型人才为主要特征, 现代工程的发展要求人才具有多层次的知识结构外, 还要具备全面的能力素质。这些能力包括正确的政治是非分辨能力和德育创新能力, 归纳、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 组织管理协调能力。也就是技术素质、工程素质和人文素质的统一。

2 工程应用型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教育的现状及问题

工科院校大学生作为具有相对高层次文化水平的社会群体, 思维活跃, 反应敏锐, 对社会发展、时代变革的适应性强。大多数大学生政治立场坚定, 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充满信心, 主流价值取向积极健康向上。但同时, 由于工程技术大学生生源群体结构较单一, 人文教育的缺乏、社会阅历的不足以及西方价值观念的影响, 部分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思想政治素质教育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效果有待进一步提高。

2.1 政治情感迷茫, 政治是非的辨别力不强

工程技术类大学, 重“理工”多于重“人文”, 再加上青年大学生涉世不深, 人生阅历和社会阅历不足, 对社会上的很多现象认识不清, 受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和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以及网络上各种社会思潮的影响, 青年大学生的, 思想状态不稳定, 经常处于波动变化和动荡矛盾之中。有些学生对一些深层次的政治理论问题认识模糊, 不能做出理性分析和客观评价, 对现实社会政治生活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困惑不解。部分学生政治观念模糊, 对政治表现出冷漠和排斥的现象, 对思想政治素质价值的认同度大大降低, 对接受思想政治素质教育更缺少一种动力。

2.2 理想信念淡薄, 国家意识形态弱化

新世纪对工程应用型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新要求。学会如何做人、如何工作、如何对人对社会负责, 这既是人才激烈竞争所逼, 也是考核合格大学生的一个重要内容。目前, 在校理工科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情况在总体上是积极的、健康向上的。但理工科大学生中也有部分学生轻视思想政治教育课程, 对于高校“两课”教学内容不认同。在思想深处, 理想信念模糊, 存在马克思主义信仰淡漠、理论淡化的现象, 甚至少部分学生漠视或抵制马克思主义。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一大批西方思潮的涌入国内, 在较大程度上影响到了我国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 冲击了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在西方文化和不良思潮的强势攻击下, 以国家和民族的情感作为根基的思想政治素质教育受到很大的影响, 有些学生怀疑否定马克思主义, 怀疑否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部分学生信仰还出现了低俗化倾向。

2.3 民族文化认同感低, 道德品质有待提高

全球化的进程使得西方文化毫不费力地进驻我国, 电影、电视、网络等现代媒介手段以其文化产品的魅力吸引着大学生的眼球, 进而使大学生逐渐产生认同感并接受其价值理念, 西方式的生活方式削弱了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 同时大学生的基本素质、思想观念、价值取向、道德品质等都发生了一系列深刻的变化。由于受应用型人才的办学理念影响, 在教学中重专业、轻素质, 重技术轻人文, 重能力轻素质。一些理工科院校的大学生进入社会后, 知识面窄, 缺乏事业心和责任感, 缺乏团结协作精神, 不善于与人合作共事, 缺乏独立的思考, 没有个性, 没有激情, 没有社会责任感, 有的只是一点狭窄的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

3 以文化自信促进工程应用型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教育的思考

3.1 以传统文化自信加强道德素质教育

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 是民族的根基和血脉, 如果丢掉了, 就割断了精神命脉。习近平指出,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 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 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中国文化源远流长, 博大精深, 我们有独具特色的语言文字, 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 精彩纷呈的文学艺术, 完备深刻的道德伦理等, 包括很多可以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髓。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 形成了传统的伦理道德规范, 培育了中华民族传统的道德文化和民族精神, 对增强民族凝聚力、振奋民族精神、整合社会价值、维护社会秩序发挥着积极作用。

优秀的传统文化对于提高工程应用型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目前经济、文化全球化加速发展, 多元文化、价值观不断涌现。优秀传统文化宣传教育不足导致大学生传统文化知识匮乏, 传统美德观淡薄, 人生观、价值观出现偏差。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就要坚定不移地以优秀传统文化为教育资源武装广大学生, 培养高素质、高质量的人才。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教育资源, 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成为高校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模式。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 努力实现中华传统美德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要善于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发展现实文化有机统一起来, 紧密结合起来, 在继承中发展, 在发展中继承。坚持从历史走向未来, 从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

3.2 以马克思主义自信加强理想信仰教育

理想信念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综合素质的核心内容, 其解决的是高等教育“培养什么样的人”这一根本问题。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 理想信念教育就是要工程应用型大学生树立起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坚定信念, 树立起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坚定信念, 就要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发展的曲折性和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 就要正确认识社会主义事业的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 就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制度自信、理论自信和文化自信。

习近平同志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提出, “不断开辟21世纪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 让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放射出更加灿烂的真理光芒。”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是人类思想文化发展史上最伟大的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 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意识形态。当前, 时代变化以及我国发展的广度和深度远远超出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当年的想象。中国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点紧密结合起来, 不断开辟21世纪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

3.3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加强价值观教育

思想政治素质教育的核心就是指价值观教育。我国思想政治素质教育目的是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观为核心。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 要“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既是对全社会的要求, 更是对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教育的要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和反映了社会各方面思想观念的最大公约数, 根源于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根源于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 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

当代大学生是党和国家未来事业的接班人和建设者。作为大学生成长的摇篮, 高校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理想信念、凝聚共同价值追求的重要场所, 肩负着帮助他们“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的重要任务。在大学生中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 有利于他们明确健康发展的方向、积聚服务社会的力量、鼓舞奋发向上的斗志、筑牢道德品质的基础。

结束语

大学生教育是我国高层次人才培养的主要来源, 尤其是综合能力、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为主要特征的新型工程应用型人才的思想政治素质状况, 直接关系到我国高新科学技术的发展, 直接关系到我们社会主义事业的成败得失。我们要以对民族传统文化自信、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自信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来促进工程应用型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教育, 促进大学生全面成才和全面发展。

摘要:思想政治素质是素质教育的根本, 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内容, 也是高校教育工作的首要任务。本文通过分析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教育的现状, 从文化自信角度, 探讨如何进一步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 为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教育提供新方法、新思路, 推动工程应用型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教育。

关键词:文化自信,工程应用型院校,思想政治素质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2016.7.1.[1]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2016.7.1.

[2] 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外文出版社, 2014.9[2]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外文出版社, 2014.9

相关文章
财务工作实习报告范文

财务工作实习报告范文

财务工作实习报告范文第1篇财务自查报告本学期,本人担任学校财务及报账员,为了严肃财务制度,加强财务监督和管理,提高学校资金使用效益...

1
2025-09-19
纯文本外链的作用范文

纯文本外链的作用范文

s("wzfz");上一篇:财务工作实习报告范文下一篇:财务部岗位职责全范文

1
2025-09-19
财务部岗位职责全范文

财务部岗位职责全范文

财务部岗位职责全范文第1篇前 言为加强公司正规化管理,强化对员工的管理,使各项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依,特制定本《内部规章制度》,各...

1
2025-09-19
村务公开内容目录范文

村务公开内容目录范文

村务公开内容目录范文第1篇2、党组织任期目标和近期目标; 3、党组织班子成员责任分工情况; 4、党费收缴情况; 5、发展党员情况;6、党员示...

1
2025-09-19
餐厅经营工作计划范文

餐厅经营工作计划范文

餐厅经营工作计划范文第1篇在筹备期的前10天里,请保持清晰的头脑,将组织形态(预计是多少人的组合)、组织名称(就是贵公司宝号)、股东人数...

1
2025-09-19
初三语文综合训练范文

初三语文综合训练范文

初三语文综合训练范文第1篇第一阶段:9月-10月本阶段约2个月,主要进行速度、力量、弹跳、耐力和灵敏等身体素质的全面综合训练,为形成较全...

1
2025-09-19
长途运输工作计划范文

长途运输工作计划范文

长途运输工作计划范文第1篇2 汽车司机应持有有效驾驶证、行车证;不得驾驶与证件不相符合的车辆。不得私自将车辆交给他人驾驶。3 车辆不得...

1
2025-09-19
财务个人事迹材料范文

财务个人事迹材料范文

财务个人事迹材料范文第1篇XXX同志,男,现年XX岁,大学学历,XX职称,现任XXXX,主要负责XXXXX。该同志自2014年8月份进入该岗位工作以来,...

1
2025-09-19
付费阅读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