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内容
污水处理厂工艺流程图范文
来源:盘古文库
作者:漫步者
2025-09-19
1

污水处理厂工艺流程图范文第1篇

2007年,12月,由北京四通工控技术有限公司负责调试的河南临颖县5万吨/日水处理自动化工程,现场已调试完毕,目前已顺利通过用户验收。

该项目由北京金州工程技术有限公司BOT建设工程,并委托我公司负责自动化系统,这是我公司承接的又一个水处理项目。我公司负责整个系统的仪表、自动化的设备成套安装、采购、现场调试等工作。

目前污水处理厂大多数采用生化处理工艺,运行经济可靠,处理能力强,效果好,但由于运行工艺过程复杂,机电设备品种数量也比较大,因此,对整个自动化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要求比较高,本系统就是针对生化处理工艺具体要求,用目前先进的SIEMENS的S7-300系列可编程控制器来实现城市污水处理生产过程的监控和数据采集。

二、处理工艺:

整个污水厂由以下设备工艺构成:

格栅---拦截较大杂物

进水泵房---将污水提升至较高的水位,以便污水凭借重力通过其他工艺流程

沉砂池---从污水中分离比较重的无机颗粒。分为平流式、竖流式、辐流式(曝气式)

初次沉淀池---主要是对污水悬浮物进行沉淀。通过重力沉降作用自悬浮液中去除固体颗粒的作用每个沉淀池包括五个区:进水区、沉淀区、缓冲区、污泥区、出水区。

生物池---使用生物处理法去除污水中可生物降解的有机物,主要方法有活性污泥和生物膜法 鼓风机房---使用活性污泥法时,向曝气池提供生化反应所需的氧气。

二次沉淀池---同初次沉淀池

反应池---为了合理安排投加絮凝剂后液体的搅拌以形成速度梯度,从而达到混凝作用而设计的一道工序。

过滤池---使水经过一种多孔物料而将悬浮物质分离出来的一种工序,用以去除原水在混凝沉淀后的残留絮体和杂质。

加药间---加药间系为向源水中投加化学药剂所设。

加氯间---为了满足使用需要,水中应保持一定量的余氯,以抑制水中病菌的生长。

排水泵房---通过动力排放污水

污泥回流泵房---将二沉池排放的部分污泥送回生物池,提高生物利用率

污泥泵房、污泥溶缩池、污泥脱水间---污泥在最终处置前须进行处理,降低有机物含量并减少其水分,减小危害程度,便于运输和处理.

污水处理厂工艺流程图范文第2篇

海南省文昌市文城污水处理厂设计与运行

摘要:海南省重点项目文昌市文城污水处理厂设计建设规模为6104 m3/d,采用循环活性污泥处理工艺(CAST)对污水处理厂收纳的城市污水进行处理,该处理工艺具有布置紧凑,抗冲击能力强,较适本工程的水量水质特点,通过对设计中的相关参数的总结分析,为今后污水处理厂的稳定运行提供借鉴。

关键词:污水处理;循环活性污泥法;生化处理

海南省文昌市文城污水处理厂设计建设规模为6104 m3/d,厂址位于海南省文城镇以东、红旗溪与文昌河交汇处,生化处理工艺采用循环活性污泥法处理工艺,是海南省重点项目之一;近期处理规模3104 m3/d,采用循环活性污泥处理工艺处理污水处理厂收纳的市政污水,该工程于2008 年建设2010 年8 月建成并投入试运行。厂本文拟通过设计层面上的总结分析,为今后污水处理厂设计及其出水水质稳定达标的提供借鉴。

1.工程进水水质

文城污水处理厂所处理的废水主要为市政污水,包括居民生活污水、商业设施排水、公共设施排水、一定量的食品加工及其它排水。该污水主要以有机污染物为主,同时含有一定的难降解物质以及一定的氮、磷等物质。属于可生物降解污水。其中,工业废水约占30%,生活污水约占70%,在结合周边城镇污水处理厂的进水水质并综合考虑之后该厂进水水质如表

1文城污水处理厂进水水质表1

该污水处理厂进水水质可生化性较好,考虑到排放要求,需要对进水中的有机物、氮、磷均要有一定的去除率,最终所选的处理工艺必须具有除磷脱氮的功效。经过对多种适用工艺的比选和论证,本着先进适用的原则,本工程采用循环式活性污泥法作为生化处理工艺;与其它处理工艺比较,该工艺以一组反应池整合了传统方法及其他改进方法中的调节池、初次沉淀池、曝气池及二次沉淀池,整体布置紧凑简单,无需复杂的管线传输,工艺路线简洁且更具有灵活性;在污水处理厂刚建成运行时,流量一般来说较设计值低,循环式活性污泥Page 1of

5系统可以调节液位计的设定值使用反应池部分容积,降低风压、减少风量,避免了不必要的电耗;循环式活性污泥法将生物选择理念与序批式活性污泥法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池中的易引起污泥膨胀的丝状菌因生物选择性和反应条件的不断循环变化而得到有效的抑制;传统活性污泥法及氧化沟法泥水分离方式均采用动态沉淀的方式,泥水分离效果不易保证,而循环式活性污泥法在沉降和滗水阶段不进水,沉淀和排水完全在静态环境下进行,可确保良好的固液分离效果,不仅能够充分保证较高的出水水质,而且能充分地保留更多的活性污泥,为保证处理效果创造了有利的条件;采用了成熟稳定的自动化控制和先进的监测仪器和设备降低了日常劳动强度;该工艺处理流程简单,控制灵活,可根据进水水质和出水水质控制指标及处理水量,改变运行周期及工艺处理方法。适应性很强;同时,该工艺在运行时序上类似于推流式,而在空间布置上又近似完全混合式,运行中既具有推流式反应推动力较大,去除(污染物)速度较快的特点,又兼有完全混合式抗冲击能力较强的特点,与以往的传统工艺相比存在着显著的优越性。其工艺流程见图

1进水

废渣

外排2.主要处理构筑物

(1)格栅及进水泵房。格栅井与进水泵集水井合建,格栅井内设两台回转式格栅除污机,每台格栅间隙16mm,宽度1300mm;格栅的启停由PLC根据栅前、后水位差自动控制,也可由现场人工就地控制。分离后的栅渣经提升收集后外运填埋。而鉴于城市发展对卫生安全及环境保护的要求,将格栅除污机建于室内,这样有利于进行臭气的收集处理。 垃圾填埋厂

进水泵集水井内设高效污水潜污泵4台,每台水泵流量840 m3/h,扬程18m, 可以根据水位控制水泵开停也可以使水泵按顺序轮换工作。同时,每台水泵可根据进水情况通过变频器实施变频,保持运行于高效点,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

(2)细格栅及旋流沉砂池。本工程细格栅间与旋流沉砂池合建,格栅间内设两台自清式格栅除污机,每台格栅间隙3mm,宽度1900mm,格栅倾角60°;细格栅由现场PLC根据格栅前后的水位差自动控制启停,经格栅分离出的栅渣由螺旋输送机输送至压榨机减容后装车外运。格栅间内的臭气经由收集装置排至除臭系统。

本工程设两座旋流式沉砂池,单座池径3650mm,池深4340mm,处理能力为1980m3/h。沉砂池日产砂量1.8m3,每座沉砂池各采用一台气提泵定期将池内沉砂排至砂水分离器,该气提泵分别配套一台罗茨鼓风机(风量1.83m3/min,升压0.06Mpa);进入砂水分离器的沉砂经砂水分离后装车外运。

(3)循环式活性污泥反应池(CAST池)配水井。为了保证CAST池内各池处理负荷基本一致,本设计在CAST池进水端设一座配水井,该井平面尺寸为4.5m2.4m,高8.25m,超高1.0m。

(4)循环式活性污泥反应池(CAST池)。近期CAST池按3万m3/d规模设计,设一组CAST池,池内分4座反应池;预留一组4座CAST反应池位置作为远期发展之用;每座反应池的平面尺寸为69.3m22m,最大水深5.0m,超高0.8m,总容积为7623 m3,每组反应池总有效容积30492 m3。每座反应池分为生选择区和主反应区,选择区的容积约占反应池总容积的10%~15%;反应池BOD5污泥负荷0.095 kgBOD5/(kgMLSSd);池内混合液悬浮物质量浓度(MLSS)为4000mg/L;TN污泥负荷0.021kg/(kgd);TP污泥负荷0.002kg/(kgd);主反应区气水比为7.07。

循环式活性污泥反应池的设计运转周期为4小时,其中进水曝气2小时, 沉淀1小时,滗水1小时,每座反应池按时间顺序间歇运行,同组四座反应池轮流进水,从整体看,进水和出水是连续的,但各池是间歇的,每相邻两座CAST池为一个生化处理系统,同一时间只有不同系统的两池进水和曝气,只有一个池在沉淀或滗水。在进水的同时进行曝气、回流污泥,设计回流比20%~30%;设回流污泥泵5台(其中1台库房备用),单泵流量140 m3/h,扬程7.0 m,配用电机功率为7.5 kW;回流污泥泵将主反应区处于“饥饿”状态的活性污泥泵送至选择区,在污泥选择区通过设在其内的潜水搅拌机与来自旋流沉砂池的富含有机污染物的来水充分混合;潜水搅拌机共设9台,每座反应池的选择区内设2台,库房备用1台,

搅拌机由设备厂商根据选择区水力流态的分析确定型号及布置位置,桨叶直径Ø520mm,电机功率3.0kw;曝气强度和曝气历时可根据进水水质及主反应区内的溶解氧进行调整,主反应区的溶解氧值逐步达到2~3mg/L,使反应池有机物降解、同步硝化反硝化、生物过量摄磷等生化反应处于最佳的环境中;在完成曝气反应和静态沉淀后,反应池开始滗水和排泥;每座反应池设计最大滗水高度1.31m,平均滗水高度0.91m,设计最大滗水量1800 m3/h,在每座反应池末端设一台一拖二式的摇臂滗水器,将泥水分离后的水滗出池外;剩余污泥泵设置在反应池后端的泵井内,共4台,单泵流量75 m3/h,扬程15m;正常工作时,每座反应池对应一台剩余污泥泵,相邻两座反应池的剩余污泥泵干式安装在同一座泵坑内,在其中一台水泵出现故障情况下可以通过切换装置实现互相备用;剩余污泥泵在滗水阶段的后期通过池内的多点吸泥管将剩余污泥抽送至污泥缓冲池,经提升至污泥脱水机脱水缩容外运。

每座反应池的主反应区设置膜片式微孔曝气器2959个,供气量大,氧转移率高,单个曝气器设计供气量1~3m3/h。

生化池的进水、曝气、回流、沉淀、滗水、排泥可在控制室内按时间顺序进行集中控制。进水水量、水质的波动可以根据进、出水水量、水质通过调整鼓风量、曝气时间、污泥回流比、排泥量及运行周期等运行参数来控制。

(5)鼓风机房。主要为循环式活性污泥反应池的曝气装置提供气源,为了空气管路布置顺畅,尽量减少空气管路的压降,鼓风机房考虑近远期分别设置,近期鼓风机房内设3台罗茨鼓风机,2用1备,其中一台工作的鼓风机交替为同组2座反应池供气;另一台工作的鼓风机交替为其余同组另2座反应池供气;备用的鼓风机可替代任一台发生故障的工作鼓风机。

每台鼓风机设计流量Q=75 Nm3/min,设计升压P= 58.8 Kpa。鼓风机可根据设在循环式活性污泥反应池主反应区内的溶解氧的变化,通过变频调速自动调节供气量,实现在满足供气量要求下的节能降耗。

(6)紫外消毒渠。采用紫外消毒工艺,本工程近期设一座紫外消毒渠,远期再增设一座消毒渠。紫外消毒渠的设计流量为近期高日高时流量0.497m3/s。消毒渠长约5.60m,宽1.02m,水深1.3m。渠内设4个紫外消毒模块,消毒指标:粪大肠菌群数10 000 L-1,消毒渠旁共壁建一座超越渠,以便检修维护;消毒渠全部设备由自备的控制设备控制,运行操作简便,可无人长期管理。

(7)污泥脱水间。污泥脱水机间内的设备按近期规模配置,建筑尺寸按远期考虑。来

自CAST池的剩余污泥在此进行浓缩脱水,使其体积降至最低以便于运输处置。脱水间近期处理规模573 m3/d(含水率99.2 %),内设有卧式螺旋沉降离心机2台 (远期增设一台),单机转鼓直径Ø520 mm,及其配套螺旋输送机,污泥投配泵、污泥切割机,絮凝剂计量泵、冲洗水泵、自动絮凝剂制备装置(远期更换处理能力更大的设备以适应增加的污泥量)。

3.经济效益分析

由于设计期间,三材等建筑材料价格较高,该工程预算总投资约6359余万元,随着建材价格的调整,工程建设投资将会得到有效的控制;工程近期总用电负荷731kVA,单位水量能耗为0.288kWh/m3。污水处理的吨水能耗指标受很多因素影响,如进水情况,出水要求,处理工艺流程,工程所处的地理位置等。该污水处理厂能耗指标相比其它处理工艺略占优势,吨水能耗指标处于平均值。目前,文城污水处理厂已建成通水,并已投入试运行阶段,出水COD等污染物指标完全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中规定的一级B标准,即工程的设计排放标准;该工程的建成和运行,将改善文昌市的水环境质量,保护市民的健康,促进工农业、旅游业的发展;该污水处理厂的建成对保证海南省文昌市经济建设及环境治理都有深远的效益。

4.结语

(1)通过工程设计及实地考察,循环活性污泥法处理工艺将SBR技术和生物选择器加以有机结合,具有优异的抑制污泥膨胀能力,降低了运行管理的难度,适用当地的运行管理水平;循环活性污泥法处理工艺因采用非限制曝气方式,即边进水边曝气的曝气方式,抗冲击负荷能力强,其控制灵活,可根据实际进水水质进行调整,适应工程进水水质特点,保证了出水水质稳定。

污水处理厂工艺流程图范文第3篇

1 实验工艺流程

在工艺流程中一般习惯采用中和调节、污水沉淀、气浮处理的水酸解化方式来调节酸碱值的大小以及降低污水中固体悬浮物的浓度, 因为一般在污水处理的过程中, 工业污水酸碱值变化幅度很大而且水质不均, 采用这种方式可以良好保证生物处理环节的有效性, 完全除去污水中的ss、codcr和P以及N。

2 工艺方式的选择

2.1 气浮药剂的使用

经过专家学者的不断实验与研究, 迄今为止市面上已经出现了很多种类的气浮药剂。并且这些气浮药剂在处理高浓度抗生素污水的时候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对于污水内的固体悬浮物与相关化学耗氧量都有很高的除去率。一些业界专家们利用分散型水介质阳离子pam来对每升内含有65000毫克固体悬浮物和50000毫克codcer的工业污水进行处理, 固体悬浮物以及codcr的去除率分别高达到99.1%和76%。与以上不同的是本次实验中所采用的气浮药剂是聚合氯化铝和阳离子型的pam。其中PAM的浓度为0.03%, 聚合氯化铝浓度为1%。pam分别加入浓度为每千克10mg、5mg、, 3mg、将配置好的聚合氯化铝分别加入浓度每千克200mg、150mg、100mg。然后进行气浮药剂实验, 并检测进出水中的固体悬浮物以及codcr的浓度。

2.2 水解酸化工艺

水解酸化工艺流程主要就是控制好污水酸碱度以及停留时间, 将厌氧反应准确控制在酸化以及水解阶段。利用一些细菌生长周期以及生存环境的不同, 对其进行水解酸化处理, 这样工业污水中一些难以分解的大分子就会慢慢被变成很容易就能分解的小分子, 使其生化毒性逐渐降低, 提高工业污水的生化性。在此流程中同时设置了两个长宽高分别为5 米、5.3米、5.3 米的反应器, 有效容积120m3。反应器底部设置了药剂填料层, 其填料空间占据将近反应器一半的容积。当填料层填满后, 可以进行挂膜, 使水解酸化程度不断提高, 同时也可以过滤一些微小的杂质, 从而降低污水中各种污染物的流失量。然后利用水泵向反应器中注水, 让工业污水在气浮后可以长时间的停留在水解酸化的反应器当中, 一般停留6 个半h、13h、26h为最佳时间。完毕后在检测出进出水过程中各种污染物的浓度以及水中vfa的浓度。

2.3 sbr负荷工艺

sbr工艺是由好氧与厌氧两个过程进行不断交替形成的。具有以下优点:耐冲击性强、脱氮率高、除磷率高、可以灵活调整工序、占地面积小、操作简单、成本低等。一般这种工艺主要用于一些小规模的污水处理工程中。要想处理高浓度污水, 必须要采用好氧与厌氧以及一些其他工艺同时进行联合处理。此流程中采用的是两个长宽高尺寸分别为5.2米、6.3米、5.4米的反应器, 容积为125 立方米。 污水中污泥浓度为每升2000mg, 排出量占总数的35%, 全程排水时间为一小时, 沉淀和进水共计两小时。通过加入清水可以有效调节进水中过程中cod的浓度, 同时调节相关操作时间可以调整污水中的污泥负荷。然后检测出在进出水中的污染物浓度, 从而确定sbr的负荷承受力。

3 化工厂污水处理工艺的改进思路

3.1 除COD

在除COD时, 可以采用增加污泥浓度的方法, 同时延长曝气的时间, 加大污染物的讲解力度。从而提高污水的可生化性。

3.2 改造基建设施

做好构筑物的功能调整, 其中包括: (1) .调整好氧池、厌氧池、缺氧池以及沉淀池的顺序 (;2) .调整好氧池、厌氧池、缺氧池以及沉淀池的相关功能; (3) .改变设备进出水的位置, 同时改变回流量 (;4) .改变气浮药剂的投放方式以及药剂使用量。

3.3 对于除磷的改进

近年来, 化工企业在处理污水时对于除磷的要求越来越高。主要影响除磷率的因素有:设计参数、水质原因、环境原因等。提高除磷率的有效途径主要有以下几点: (1) .增加厌氧池:可以提高污泥的沉降率, 将好氧和厌氧交替进行, 可以提高除磷效果; (2) .把硝态氮的影响降到最低:尽可能减少硝态氮与磷的接触, 在除磷之前设置好缺氧段, 先完成脱氮之后再进行除磷; (3) .降低厌氧池的DO浓度:保持好厌氧池中的DO含量, 防止其产生快速降解现象, 保证脂肪酸的数量, 从而提高除磷率。

4 结语

通过以上分析证明:利用气浮、水解酸化、sbr工艺处理化工企业的高浓度污水很具有推广价值。目前我国市场经济快速发展, 要想良好顺应行业的发展要求, 化工企业在污水处理工作上必须要严阵以待, 不断完善相关工艺流程, 时刻把节能、环保、提高效率放在发展第一位, 这样才能使得企业的生产效率更加符合国家标准。不仅促进了企业自身的良好发展, 同时也为我国环境保护工作做出了巨大贡献。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飞速发展, 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与此同时工业生产规模也在不断加大。但是生产过程中却产生了大量的污水, 严重污染人们生活环境的同时也给化工企业在污水处理工作上加大了工作负担。国家虽然在这方面实施了一系列的治理措施, 但是伴随着科技的发展, 依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目前水资源严重贫乏的现象, 更是警戒了人们要时刻注意保护用水, 必须利用科学技术对污水进行治理和改造将其转化为可用水。本文介绍了化工企业污水处理实验以及相关流程, 同时也对目前企业在污水治理过程中存在的相关问题给出了合理的建议。

关键词:化工企业,污水处理,实验,措施,抗生素

参考文献

污水处理厂工艺流程图范文第4篇

字体:大 中 小 打印当页正文

【摘要】小城镇的建设对推动我国城市化进程及经济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然而,目前我国小城镇水污染严重,对适宜的污水处理工艺进行技术经济比较是十分重要的。本文立足小城镇实际,对小城镇污水处理工艺选择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小城镇;污水处理;工艺

一、小城镇排放污水的特点

小城镇排放的污水一般由居民日常生活、小型餐饮服务、小型轻工业和手工业生产以及公共卫生服务设施排放的污水组成,工业废水以农产品加工的废水为主,水中基本上不含重金属和有毒有害物质,个别畜牧业和水产养殖业发展好的小城镇,污水的主要成分是畜牧和水产养殖物污水和居民生活污水。小城镇的污水水质完全不同于城市污水,各个小城镇之间的污水水质也不完全相同,没有类比性,不可能像城市污水一样,有一个参考的、类比的水质资料。小城镇污水的主要成分为生活污水,占到 50%以上,但小城镇污水量较小,生活污水占的比重较大容易造成污水的时不均匀性,同时也引起水质的波动。加之小城镇的企业生产落后,污水中污染物浓度高,综合因素造成了小城镇的污水污染物含量比城市偏高。另外污水中悬浮物浓度、氮和磷的含量也要高些,尤其是一些小城镇排水系统不完善,大多采取明渠排水,雨水和地下水入渗现象严重,降低了污水中的有机物浓度。

二、小城镇污水处理工艺选择

1、氧化沟工艺

氧化沟是一种曝气池呈封闭的沟渠形的延时曝气工艺,污水和活性污泥的混合液在环状的曝气渠道中不断循环流动,又称“循环曝气池”,是传统活性污泥法工艺的一种变形和改进。氧化沟工艺由于具有较长的水力停留时间,较低的有机负荷和较长的污泥龄,因此相比传统活性污泥法,可以省略调节池、初沉池、污泥消化池,有的还可以省略二沉池。并且由于其曝气装置是定位的,在两曝气装置之间溶解氧沿流程逐渐降低,混合液的状态可以由曝气装置后的好氧状态逐步过渡到下一个曝气装置之前的缺氧状态,因此可以认为在氧化沟中好氧厌氧交替出现,可以达到同步脱氮除磷的目的。 (本文由一体化污水处理生产厂家广东春雷环境工程有限公司采编,如有侵权请告知)

2、A2/O 工艺

A2/O 系统一般采用推流式活性污泥系统,原污水首先进入厌氧区,兼性厌氧的发酵细菌将废水中的可生物降解的大分子有机物转化为 VFA(挥发性脂肪酸)这一类小分子发酵产物。聚磷菌可将菌体内积贮的聚磷盐分解,所释放的能量可供专性好氧的聚磷菌在厌氧的“压抑”环境下维持生存,另一部分能量还可供聚磷菌主动吸收环境中 VFA 一类小分子有机物,并以 PHB 形式在菌体内贮存起来。随后废水进入缺氧区,反硝化细菌就利用好氧区中经混合液回流而带来的硝酸盐,以及废水中可生物降解有机物进行反硝化,达到同时去碳和脱氮的目的。接着废水进入曝气的好氧区,聚磷菌除了吸收、利用废水中残剩的可生物降解有机物外,主要是分解体内贮积的 PHB,释放能量可供本身生长繁殖,此外还可主动吸收周围环境中的溶解磷,并以聚磷盐的形式在体内贮积起来。由于排放的剩余污泥中含有大量能过量积贮聚磷盐的聚磷菌,污泥中磷含量很高,因此比一般的好氧活性污泥系统大大地提高了磷的去除效果。

3、SBR 工艺

连续流工艺中污水先进入反应池,然后进入沉淀池泥水分离,而间歇式活性污泥法SBR 则是通过在时间上的交替运行来实现这一过程的,它在流程上只有一个基本单元,将调节池、曝气池和二沉池的功能集于一池,进行水质水量调节、微生物降解有机物和固、液分离等。经典 SBR 反应器的运行过程为:进水曝气沉淀待机,SBR工艺是二级生物处理工艺中较优的工艺,也是目前小城镇污水处理厂建设采用最多的工艺之一。由于处理工艺流程简单,处理效果好的独特优点,逐渐引起世界污水处理界的广泛关注。在亚洲、北美和欧洲等很多国家广泛应用于小型污水领域,日本是使用最多的国家。随着计算机和自控技术的发展,SBR工艺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开发了许多新的改良型工艺,如CAST工艺、NUITANK工艺等。

4、曝气生物滤池工艺

生物滤池是由土壤自净、污水灌溉及原始间歇沙滤池发展而来的一种人工生物处理技术,属于生物膜法的一种,受气温变化影响小,现已由低负荷发展到高负荷,进一步扩大了其应用范围。目前,生物滤池处理技术已逐渐发展有曝气生物滤池、变速生物滤池等,也有和其他工艺段组合的工艺如厌氧水解-生物滤池等。曝气生物滤池集生物降解、固液分离于一体的污水处理工艺。池内底部设承托层,其上部则是作为滤料的填料,在承托层设置曝气用的空气管及空气扩散装置,处理水集水管兼作反冲洗水管也设置在承托层内。被处理的原污水,从池上部进入池体,并通过由滤料组成的滤层,在滤料表面形成有微生物栖息形成的生物膜。在污水经过过滤层的同时,由池下部通过空气管向滤层进行曝气,空气经滤料的空隙上升,与下向流的污水相向接触,空气中的氧转移到污水中,为生物膜上的微生物提供充足的溶解氧和丰富的有机物。在微生物的新陈代谢作用下,有机污染物被降解,污水得到处理。

5、生物稳定塘处理工艺

生物塘是经过人工适当修整地土地,设围堤和防渗层地污水池塘,主要依靠自然净化功能使污水得到净化的一种污水生物处理技术。除其中个别类型的如曝气塘外,在提高其净化功能方面,不采取实质性的人工强化措施。污水在塘中的净化过程与自然水体的自净过程相近。污水在塘内缓慢的流动、较长时间的贮留,通过在污水中存活微生物的代谢活动和包括好氧、兼性和厌氧三种状态。好氧微生物生理活动所需要的溶解氧主要由塘内以藻类为主的水生浮游植物所产生的光合作用提供。近几十年来,各国的时间证明,生物塘能够有效地用于生活污水、城市污水和各种有机性工业废水的处理,能够适应各种气候条件。 (本文由一体化污水处理生产厂家广东春雷环境工程有限公司采编,如有侵权请告知)

6、人工湿地处理工艺

人工湿地处理技术是20世纪70年代末发展起来的一种污水处理技术,它利用自然生态系统中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的三重协同作用来实现对污水的净化作用。人工湿地系统是在一定的长宽比及底面坡度的洼地中,由土壤和按一定坡度充填一定级别的填料混合结构的填料床组成,废水可在填料床缝隙中流动或在床体的表面流动,并在床体表面种植具有处理性能好、成活率高、抗水性强、生长周期长、美观及具有经济价值的水生植物,形成一个独特的动植物生态环境对废水进行处理,既达到废水处理的目的,又可利用废水中的营养物质和水于农业。

7、CEPT

化学强化一级处理(CEPT)是在一级处理的基础上发展而来,通过投加一定浓度的化学药剂促使污水的各种颗粒沉降、胶体脱稳,对部分溶解性的污染物也有一定的去除能力。它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削减污染负荷,出水接近二级排放标准。化学强化一级处理技术最能吸引小城镇污水处理工程的优势是投资少、运行费用低,这些比较适合我国现阶段小城镇的实际情况,此外,化学强化一级处理技术的近期效益很突出,有利于缓解小城镇现阶段的资金困难。因此,这种方法很适合中等发达的小城镇。经济水平中等的小城镇的资金实力一般很弱,要一步到位建设污水处理工程可能会有很多的困难,可以先进行强化一级处理,然后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小城镇的经济实力的逐步壮大,待经济实力允许时,再考虑后续处理,这样一方面减少了发展给环境带来的危害,另一方面减轻了政府的财政负担。

三、结语

总之,小城镇污水水质、水量变化较大,小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工艺技术选择考虑建设标准的要求,根据所选的工艺技术特点和污水处理设施营运管理的基本要求,结合当地实际情况科学合理的设置。

参考文献:

[1]陈长太,阮晓红,小城镇发展现状与污染问题[J].福建环境,2003 (2).

[2]张凯松,周启星,孙铁珩,城镇生活污水处理技术研究进展[J].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2003,25(5).

[3]王保学,王银川,小城镇污水处理现状与展望[J].国外建材科技,2007

污水处理厂工艺流程图范文第5篇

3.1污水处理构筑物设计计算 3.1.1中格栅

3.1.1.1设计参数:

3设计流量Q=60000m/d 栅前流速v1=0.6m/s,过栅流速v2=1.0m/s 栅条宽度s=0.01m,格栅间隙e=25mm 栅前部分长度0.5m,格栅倾角α=60°

333单位栅渣量ω1=0.06m栅渣/10m污水

3.1.1.2设计计算

(1)设过栅流速v=1.0m/s,格栅安装倾角为60度则:栅前槽宽B12Qmax20.91.01.34m 栅前水深hB121.3420.67m

v2(2)栅条间隙数nQmaxehvsin20.9sin600.0250.671.055.6(取n=58) (3)栅槽有效宽度B=s(n-1)+en=0.01(58-1)+0.02558=2m (4)进水渠道渐宽部分长度L1角)

(5)栅槽与出水渠道连接处的渐窄部分长度L2(6)过栅水头损失(h1)

因栅条边为矩形截面,取k=3,则h1kh0kv22gsin32.42(0.010.0254BB12tan121.342tan200.9m(其中α1为进水渠展开

L120.45m

)31229.81sin600.094m

(0.08~0.15)

4/3其中ε=β(s/e)

h0:计算水头损失

k:系数,格栅受污物堵塞后,水头损失增加倍数,取k=3 ε:阻力系数,与栅条断面形状有关,当为矩形断面时β=2.42 (7)栅后槽总高度(H)

取栅前渠道超高h2=4.3m,则栅前槽总高度H1=h+h2=0.67+4.3=4.97m 栅后槽总高度H=h+h1+h2=0.67+0.094+4.3=5.06m (8)格栅总长度L=L1+L2+0.5+1.0+1.1/tan=0.9+0.45+0.5+1.0+1.1*4.97/tan60°=6m (9)每日栅渣量ω=Q平均日ω1=

3600000.061000

3=3.6m/d>0.2m/d 所以宜采用机械格栅清渣 (10)计算草图如下:

图2 中格栅设计简图

3.1.1.1设计参数:

3设计流量Q=60000m/d 栅前流速v1=0.6m/s,过栅流速v2=0.8m/s 栅条宽度s=0.01m,格栅间隙e=10mm 栅前部分长度0.5m,格栅倾角α=60°

333单位栅渣量ω1=0.06m栅渣/10m污水

3.1.1.2设计计算

(1)设过栅流速v=0.8m/s,格栅安装倾角为60度则:栅前槽宽B12Qmax20.90.81.5m 栅前水深hB121.520.75m

v2(2)栅条间隙数nQmaxehvsin20.9sin600.010.750.8139.6(取n=140) 设计两组格栅,每组格栅间隙数n=70条

(3)栅槽有效宽度B=s(n-1)+en=0.01(70-1)+0.0170=1.39m 所以总槽宽为B=1.392+0.15=2.93m(考虑中间隔墙厚0.15m)

L1BB12tan12.930.752tan202.99m3m(4)进水渠道渐宽部分长度(其中α1为进水渠展开角) (5)栅槽与出水渠道连接处的渐窄部分长度L2(6)过栅水头损失(h1)

因栅条边为矩形截面,取k=3,则h1kh0kv22gsin32.42(0.010.014L121.5m

)30.81229.81sin600.21m

其中ε=β(s/e)

h0:计算水头损失

k:系数,格栅受污物堵塞后,水头损失增加倍数,取k=3 ε:阻力系数,与栅条断面形状有关,当为矩形断面时β=2.42 (7)栅后槽总高度(H)

取栅前渠道超高h2=0.3m,则栅前槽总高度H1=h+h2=0.75+0.3=1.05m 栅后槽总高度H=h+h1+h2=1.05+0.21+0.3=1.26m (8)格栅总长度L=L1+L2+0.5+1.0+1.1/tan=3+1.5+0.5+1.0+1.1*1.05/tan60°=6.67m (9)每日栅渣量ω=Q平均日ω1=

34/3

600000.0810003

=4.8m/d>0.2m/d 所以宜采用机械格栅清渣 3.1.2污水提升泵房

本设计采用干式矩形半地下式合建式泵房,它具有布置紧凑、占地少、结构较省的特点。集水池和机器间由隔水墙分开,只有吸水管和叶轮浸没在水中,机器间经常保持干燥,以利于对泵房的检修和保养,也可避免对轴承、管件、仪表的腐蚀。

在自动化程度较高的泵站,较重要地区的雨水泵站、开启频繁的污水泵站中,应尽量采用自灌式泵房。自灌式泵房的优点是启动及时可靠,不需引水的辅助设备,操作简便;缺点是泵房较深,增加工程造价。采用自灌式泵房时水泵叶轮(或泵轴)低于集水池的最低水位,在高、中、低三种水位情况下都能直接启动。泵房剖面图如图2所示。

图3 污水提升泵房设计简图

3.1.2.1设计概述

选择水池与机器间合建式的方形泵站,用6台泵(2台备用),每台水泵设计流量:Q=1390L/s,泵房工程结构按远期流量设计

采用AAO工艺方案,污水处理系统简单,对于新建污水处理厂,工艺管线可以充分优化,故污水只考虑一次提升。污水经提升后入平流沉砂池,然后自流通过厌氧池、缺氧池、曝气池、二沉池及计量堰,最后由出水管道排入受纳水体。

各构筑物的水面标高和池底埋深见高程计算。

3.1.2.2集水间计算

选择水池与机器间合建的半地下式方形泵站,用6台泵(2台备用)每台泵流量为:Q0=1390/4=347.5L/s 集水间容积,相当与1台泵5分钟容量

3W=0.35560=105m

2有效水深采用h=2m,则集水池面积为F=105/2=52.5m 3.1.2.3水泵总扬程估算

(1)集水池最低工作水位与所需提升最高水位之前的高差为:

21.8(13.910.60.12.0)9.4m

(2)出水管线水头损失

每台泵单用一根出水管,共流量为Q0=1390/4=347.5L/s选用管径为600mm的铸铁管,查表得v=1.66m,1000i=5.75m,设管总厂为30m,局部损失占沿程的30%,则总损失为:

30(10.3)5.7510000.20m

(3)泵站内的管线水头损失假设为1.5m,考虑自由水头为1.0m (4)水头总扬程为H21.8-13.90.21.51.010.3m取11m 3.1.2.4校核总扬程

泵站平面布置后对水泵总扬程进行校核计算 (1)吸水管路的水头损失 每根吸水管的流量为350L/s,每根吸水管管径为600mm,流速v=1.66m/s,只管长度为1.65m。

沿

1.655.751000i0.01m

直管部分长度1.65m,进口闸阀一个(0.609)Dg600350偏心管一个(0.2) 局部损失

2

2(0.5+0.609)1.66/2g+0.24.88/2g=0.41m 吸水管路总损失为:0.01+0.41=0.42m (2)出水管路的水头损失:管路总长度取25m,渐扩管1个(0.609)90度弯头四个(1.01)

沿程损失 255.75/1000i=0.14m

22局部损失(0.3+0.609+41.01)1.7/2g+0.24.88/2g=0.94m 出水管路总损失为 0.14+0.94=1.08m (3)水泵所需总扬程为

21.8-13.9+1.5+0.42+1.08=10.9m。

取11m。采用6台长沙水泵厂制造的56LKSB-10立式斜流泵,两台备用。该泵单台提升流量340L/s,扬程11.3m,转速370r/min,功率500kW

2污水泵房设计占地面积120m(12*10)高10m,地下埋深5米。

3.1.3、沉砂池

采用平流式沉砂池 3.1.3.1 设计参数

设计流量:Q=1157L/s(设计1组,分为2格) 设计流速:v=0.25m/s 水力停留时间:t=40s 3.1.3.2设计计算

(1)沉砂池长度: L=vt=0.2540=10.0m (2)水流断面积:

22A=Qmax/v=1.39/0.25=5.56m 取5.6m。 (3)池总宽度:

设计n=2格,每格宽取b=3.5m>0.6m,池总宽B=2b=7m (4)有效水深:

h2=A/B=5.6/7=0.8m (介于0.25~1m之间)

(5)贮泥区所需容积:设计T=2d,即考虑排泥间隔天数为2天,则每个沉砂斗容积

V1Q1TX2K1015110523521.2102.5m

3(每格沉砂池设两个沉砂斗,两格共有四个沉砂斗)

353其中X1:城市污水沉砂量3m/10m, K:污水流量总变化系数1.2 (6)沉砂斗各部分尺寸及容积:

设计斗底宽a1=2m,斗壁与水平面的倾角为60°,斗高hd=0.5m,则沉砂斗上口宽:

a2hdtan60a120.5tan6022..6m

沉砂斗容积:

Vhd6(2a22aa12a1)20.56(22.6222.6222)2.66m(略大于

23V1=2.6m3,符合要求)

(7)沉砂池高度:采用重力排砂,设计池底坡度为0.06,坡向沉砂斗长度为L2L2a210.021.123.9m

则沉泥区高度为

h3=hd+0.06L2 =0.5+0.063.9=0.734m 池总高度H :设超高h1=0.3m, H=h1+h2+h3=0.3+0.5+0.73=1.46m (8)进水渐宽部分长度: L1BB12tan2073.52tan205.4m

(9)出水渐窄部分长度: L3=L1=5.4m (10)校核最小流量时的流速:

最小流量即平均日流量:Q平均日=Q/K=1390/1.2=1157L/s 则vmin=Q平均日/A=1.157/5.6=0.21>0.15m/s,符合要求 (11)计算草图如下:

进水出水

图3 平流式沉沙池设计计算草图

图4 平流式沉砂池计算草图3.1.4、初沉池

3.1.4.1.设计概述

3本设计中采用中央进水幅流式沉淀池两座。则每座设计进水量:Q=25000m/d采用周边传动刮泥机。

3232表面负荷:qb范围为1.5-3.0m/ m.h ,取q=2/mh 水力停留时间(沉淀时间):T=2h 3.1.4.2.设计计算

(1)沉淀池面积: 按表面负荷计算:AQ2qb10000022241042m

2(2)沉淀池直径:D4A410423.1436m16m

有效水深为:h1=qbT=2.02=4m Dh1302.512(介于6~12)

(3)贮泥斗容积:

本污水处理厂设计服务人口数为80万人。贮泥时间采用Tw=4h,初沉池污泥区所需存泥容积:

VwSNT1000n0.50801044100022433.33m

3设池边坡度为0.05,进水头部直径为2m,则: h2=(R-r)0.05=(18-1)0.05=0.85m 锥体部分容积为:

V13h(R2Rrr)2130.85(1821811)96.9m333.33m3(4)

二沉池总高度:

取二沉池缓冲层高度h3=0.4m,超高为h4=0.3m 则二沉池总高度

H=h1+h2+h3+h4=4+0.85+0.4+0.3=5.55m 则池边总高度为

h=h1+h3+h4=4+0.4+0.3=4.7m (5)校核堰负荷:

径深比

Dh1h53040.46.8

介于6-12之间,符合要求。 堰负荷

QnD11573.143625.12L/(s.m)2L/(s.m)

要设双边进水的集水槽。

(6)辐流式初沉池计算草图如下:

出水进水排泥图6 辐流式沉淀池出水55004700进水850

图4 幅流式初沉池设计计算草图

3.1.5、厌氧池

3.1.5.1.设计参数

3设计流量:最大日平均时流量Q=1.39m=1390L/s 水力停留时间:T=1h 3.1.5.2.设计计算

(1)厌氧池容积:

3V= Q′T=1.3913600=5004m

(2)厌氧池尺寸:水深取为h=4.5m。 则厌氧池面积:

2A=V/h=5004/4.5=1112m

池宽取50m,则池长L=F/B=1112/50=22.24。取23m。 设双廊道式厌氧池。

考虑0.5m的超高,故池总高为H=h+0.3=4.5+0.5=5.0m。 3.1.6、缺氧池计算

3.1.6.1.设计参数

3设计流量:最大日平均时流量Q=1.39m=1390L/s 水力停留时间:T=1h 3.1.6.2.设计计算

(1)缺氧池容积: V=Q′T=1.3913600=5004m

(2)缺氧池尺寸:水深取为h=4.5m。 则缺氧池面积:

2A=V/h=5004/4.5=1112m

池宽取50m,则池长L=F/B=1112/50=22.24。取23m。 考虑0.5m的超高,故池总高为H=h+0.3=4.5+0.5=5.0m。

33.1.7、曝气池设计计算

本设计采用传统推流式曝气池。 3.1.7.1、污水处理程度的计算

取原污水BOD5值(S0)为250mg/L,经初次沉淀池及缺氧池、厌氧段处理,按降低25%*10考虑,则进入曝气池的污水,其BOD5值(S)为: S=250(1-25%)=187.5mg/L 计算去除率,对此,首先按式BOD5=5(1.42bXCe)=7.1XCe计算处理水中的非溶解性BOD5值,上式中

Ce处理水中悬浮固体浓度,取用综合排放一级标准20mg/L; b-----微生物自身氧化率,一般介于0.05-0.1之间,取0.09; X---活性微生物在处理水中所占比例,取值0.4 得BOD5=7.10.090.420=5.1mg/L. 处理水中溶解性BOD5值为:20-5.1=14.9mg/L 去除率=187.514.9187.50.92

3.1.7.2、曝气池的计算与各部位尺寸的确定

曝气池按BOD污泥负荷率确定

拟定采用的BOD-污泥负荷率为0.25BOD5/(kgMLSSkg)但为稳妥计,需加以校核,校核公式:

Ns=k2Sef

MLVSSMLSSK2值取0.0200,Se=14.9mg/L,=0.92,f=代入各值,

Ns0..75

0.020014.90.750.920.242BOD5/(kgMLSSkg) 计算结果确证,

Ns取0.25是适宜的。

(2)确定混合液污泥浓度(X)

*11根据已确定的Ns值,查图得相应的SVI值为120-140,取值140 根据式 X=106SVIR1Rr

X----曝气池混合液污泥浓度 R----污泥回流比

取r=1.2,R=100%,代入得: X=106SVIR1Rr=10614011.2114286mg/L 取4300mg/L。

(3)确定曝气池容积,由公式VV100000187.50.25430017500m

3QSNsX代入各值得:

根据活性污泥的凝聚性能,混合液污泥浓度(X)不可能高于回流污泥浓度(Xr)。

106rSVIr1061401.28571.4mg/L X

按污泥龄进行计算,则曝气池容积为:

VQCY(SSe)XV(1Kdc)105140.5(187.514.9)4300(10.0714)0.7518900m

3其中

3Q----曝气池设计流量(m/s)

c----设计污泥龄(d)高负荷0.2-2.5,中5-15,低20-30 Xr---混合液挥发性悬浮固体平均浓度(mgVSS/L)Xv=fx=0.75*4300mg/L

3根据以上计算,取曝气池容积V=18000m (4)确定曝气池各部位尺寸 名义水力停留时间

tmvQ18000241054.32h 实际水力停留时间

tsv(1R)Q1800024(11)103

52.16h 设两组曝气池,每组容积为18000/2=9000m

2 池深H=4.5m,则每组面积 F=9000/4.5=2000m池宽取B=8m,则B/H=8/4.5=1.8 ,介于1-2之间,符合要求。 池长 L=F/B=2000/8=250m 设五廊道式曝气池,则每廊道长: L1=L/5=250/5=50m 取超高0.5m,则池总高为 H=4.5+0.5=5.0m 3.1.7.3、曝气系统的计算与设计 本设计采用鼓风曝气系统 (1)、需气量计算 每日去除的BOD值:

BOD5100000(87.520)10001.6810kg/d

4理论上,将1gNO3-N还原为N2需碳源有机物(BOD5表示)2.86g.一般认为,BOD5/TKN比*11值大于4-6时,认为碳源充足。

原污水中BOD5含量为150-250mg/L,总氮含量为45-55mg/L,取BOD5为200mg/L,氮为50mg/L,则碳氮比为4,认为碳源充足。

+-AAO法脱氮除磷的需氧量:2g/(gBOD5),3.43g/(gNH3-N),1.14g/(gNO2-N),分解1gCOD--*12需NO2-N0.58g或需NO3-N0.35g。

+-++因处理NH4-N需氧量大于NO2-N,需氧量计算均按NH4-N计算。原水中NH3-N含量为+35-45 mg/L,出水NH4-N含量为25mg/L。

+平均每日去除NOD值,取原水NH4-N含量为40 mg/L,则:

NOD=100000(4025)=1500kg/L

1000100000(4525)=2000kg/L

1000日最大去除NOD值:

NOD=日平均需氧量:

7O2=BOD+COD=21.681000+4.5715001000=4.045510㎏/d 4取4.110㎏/d,即1710㎏/h。 日最大需氧量:

7O2max=BOD+COD=21.21.681000+4.5720001000=4.94610㎏/d 即2060㎏/h。

最大时需氧量与平均时需氧量之比:

O2(max)O2206017101.2

3.1.7.4、供气量的计算

本设计采用网状膜型中微孔空气扩散器,敷设于距池底0.3米处,淹没水深4.2米,计算温度定为30摄氏度。

*14选用Wm-180型网状膜空气扩散装置。

其特点不易堵塞,布气均匀,构造简单,便于维护和管理,氧的利用率较高。每扩散器服务面积0.5㎡,动力效率2.7-3.7㎏O2/KWh,氧利用率12%-15%。查表*得: 水中溶解氧饱和度 Cs(20)=9.17mg/L, Cs(30)=7.63mg/L. (1)空气扩散器出口的绝对压力(Pb):

3Pb=P+9.810H

5其中:P---大气压力 1.01310Pa H---空气扩散装置的安装深度,m 533Pb=1.01310Pa+9.8104.2=1.42510Pa (2)空气离开曝气池面时,氧的百分比:

Ot21(1EA)7921(1EA0)0 其中,EA---空气扩散装置的氧转移效率,一般6%-12% 对于网状膜中微孔空气扩散器,EA取12%,代入得:

Ot21(10.12)7921(10.12)0018.43%

(3)曝气池混合液中平均氧饱和度(按最不利温度条件30摄氏度),即:

Csb(T)CS(Pb2.026105Ot42)

其中,CS---大气压力下,氧的饱和度mg/L 得Csb(30)7.63(1.425102.026105518.4342)7.63(0.70340.4388)8.71mg/L (4)换算为在20摄氏度的条件下,脱氧轻水的充氧量,即:

R0RCS(20)T-20[CSB(T)-C]1.024

取值а=0.85,β=0.95,C=1.875,ρ=1.0; 代入各值,得:

R01.7109.170.85[0.951.08.71-1.875]1.02430-202236.9kg/h 取2250kg/h。

相应的最大时需氧量为:

R0(max)20609.170.85[0.951.08.71-1.875]1.02430-202694.kg/h 取2700kg/h。

(5)曝气池的平均时供氧量: GSR0A0.3E10022500.3121006.2510m/h

43(6)曝气池最大时供氧量:

GS(max)

3RmaxA0.3E10027000.3121007.510m43/h

(7)每m污水供气量:

6.251010000042415m空气/ m污水

333.1.7.5、空气管系统计算

选择一条从鼓风机房开始最长的管路作为计算管路,在空气流量变化处设设计节点,统一编号列表计算。

按曝气池平面图铺设空气管。空气管计算见图见图5。 在相邻的两廊道的隔墙上设一根干管,共5根干管,在每根干管上设5对配气竖管,共10条配气竖管,全曝气池共设50根曝气竖管,每根竖管供气量为:

362500501250m3/h

曝气池总平面面积为4000m。

3每个空气扩散装置的服务面积按0.49m计,则所需空气扩散装置的总数为:

40000.499000508164个

为安全计,本设计采用9000个空气扩散装置,则每个竖管上的空气扩散装置数目为:

180个

6250090006.95m3每个空气扩散装置的配气量为:/h

将已布置的空气管路及布设的空气扩散器绘制成空气管路计算图进行计算。 根据表4计算,得空气管道系统的总压力损失为:

(h1h2)61.609.8603.68Pa

网状膜空气扩散器的压力损失为5.88kPa,则总压力损失为:5880+603.68=6483.68Pa 为安全计,设计取值9.8kPa。

空气扩散装置安装在距曝气池底0.3米处,因此,鼓风机所需压力为:

P(4.50.31.0)9.850.96kPa

鼓风机供气量:

最大时供气量:7.110m/h,平均时供气量:6.2510 m/h。

根据所需压力和供气量,决定采用RG-400型鼓风机8台,5用3备,根据以上数据设计鼓风机房。

3.1.7.6、回流污泥泵房

取回流比R=1,设三台回流污泥泵,备用一台,则每台污泥流量为

Q0*1

343

43115712578.5L/s

选用螺旋泵的型号为LXB-1000。据此设计回流污泥泵房。

3.1.8、二沉池

3.1.8.1.设计概述

3本设计中采用中央进水幅流式沉淀池六座。则每座设计进水量:Q=25000m/d采用周边传动刮泥机。

3232表面负荷:qb范围为1.01.5 m/ m.h ,取q=1/mh 水力停留时间(沉淀时间):T=2.5h 3.1.8.2.设计计算

(1)沉淀池面积: 按表面负荷计算:AQ4qb1000001624694m

2(2)沉淀池直径:D4A46943.1430m16m

有效水深为:h1=qbT=1.02.5=2.5m<4m Dh1302.512(介于6~12)

(3)贮泥斗容积:

为了防止磷在池中发生厌氧释放,故贮泥时间采用Tw=2h,二沉池污泥区所需存泥容积:

Vw2Tw(1R)QR(12R)n22(11)11571(12)6514m

3设池边坡度为0.05,进水头部直径为2m,则:

h4 (R-r)0.05=(15-1)0.05=0.7m 锥体部分容积为:

V13h(R2Rrr)2130.7(1521511)56.23m3

另需一段柱体装泥,设其高为h3,则:

h351456.231520.65m

(4)二沉池总高度:

取二沉池缓冲层高度h5=0.4m,超高为h2=0.3m 则二沉池总高度

H=h1+h2+h3+h4+h5=2.5+0.3+0.65+0.7+0.4=4.55m 则池边总高度为

h=h1+h2+h3+h5=2.5+0.3+0.65+0.4=3.85m (5)校核堰负荷: 径深比

Dh1h5Dh1h3h5302.50.4302.50.650.410.34

8.45

均在6-12之间,符合要求。 堰负荷

QnD11573.143062.05L/(s.m)2.9L/(s.m)

符合要求,单边进水即可。

(6)辐流式二沉池计算草图如下:

出水进水排泥

图6 辐流式沉淀池出水45503850进水700650

图6 幅流式二沉池设计计算简图

3.1.9计量堰设计计算

本设计采用巴氏计量槽,主要部分尺寸:

L10.5b1.2(m)

L2=0.6m L3=0.9m B1=1.2b+0.48(m) B2=b+0.3(m) 应设计在渠道直线段上,直线段长度不小于渠道宽度的8-10倍,计量槽上游直线段不小于渠宽2-3倍,下游不小于4-5倍,喉宽b一般采用上游渠道水面宽的1/2-1/3。

当W=0.25-0.3时,

HH10.70为自由流,大于为潜没流,矩形堰流量公式为QM0bH(2gH)1/2

*16其中m0取0.45,H为渠顶水深,b为堰宽,Q为流量。查表得; Q=1389L/s 则 H1=0.70m,b=1m 则 L10.5b1.2(m)=0.51+1.2=1.7m L2=0.6m L3=0.9m B1=1.2b+0.48(m)=1.21+0.48=1.68m B2=b+0.3(m)=1.3m 取H2=0.45m,则HH10.450.70.640.7为自由流。

计算简图如图7:

图7 巴氏计量堰设计计算简图

3.2 污泥处理部分构筑物计算 3.2.1污泥浓缩池设计计算:

污泥含水率高,体积大,从而对污泥的处理、利用及输送都造成困难,所以对污泥进行浓缩。重力浓缩法是利用自然的重力沉降作用,使固体中的间隙水得以分离。重力浓缩池可分为间歇式和连续式两种,我们选用间歇式重力浓缩池。如图8所示:

图8 污泥浓缩池设计简图

3.2.1.1浓缩污泥量的计算

XY(SaSe)QKdVXV

其中,X 每日增长(排放)的挥发性污泥量(VSS),㎏/d; Q(Sa-Se) 每日的有机污染物降解量,㎏/d;

Y 污泥产率,生活污水0.5-0.65,城市污水0.4-0.5; VXV----曝气池内,混合液中挥发性悬浮固体总量,㎏,XV=MLVSS; Kd衰减系数,生活污水0.05-0.1,城市污水0.07左右

4343取Y=0.5,Kd=0.07,Sa=187.5mg/L,Se=20mg/L,Q=12.0110m/d,V=210m,则:

XV=fMLSS=0.754300/1000=3.225㎏/L XY(SaSe)QKdVX0.5187.520100043V41050.072103.225

0.3910m/d剩余污泥量:QSXfXr

1RRXfXrXrX111390043008600mg/L

QS0.758.6

3604.65m3/d

采用间歇式排泥,剩余污泥量为604.65m/d,含水率P1=99.2%,污泥浓度为8.6㎏/ 3m;浓缩后的污泥浓度为31.2g/L,含水率P2=97%。 3.2.1.2浓缩池各部分尺寸计算

(1)浓缩池的直径

采用两个圆形间歇式污泥浓缩池。有效水深h2取2m,浓缩时间取16h。 则浓缩池面积

ATQ24H16604.65242201.42m3

则其污泥固体负荷为:

MQCA604.658600201.4225.8kg/md

3浓缩池污泥负荷取20-30之间,故以上设计符合要求。 采用两个污泥浓缩池,则每个浓缩池面积为:

A0=201.42/2=100.71㎡

则污泥池直径:

D4A04100.713.1411.33m

取D=12m。 (2)、浓缩污泥体积的计算

VQ(1P1)1P2604.65(199.2%)197%

3161.24m/d

3则排泥斗所需体积为161.2416/24=107.5m (3)、排泥斗计算,如图,其上口半径r2D26m

其下口半径为0.5,污泥斗倾角取45度,则其高h1=2.5m。 则污泥斗容积

V13h1(r1r1r2r2)184.7m>107.5m

2233(4)、浓缩池高度计算:

H=h1+h2+h3=2.5+2+0.3=4.8m 排泥管、进泥管采用D=300mm,排上清液管采用三跟D=100mm铸铁管。浓缩池后设储泥罐一座,贮存来自除尘池的新污泥和浓缩池浓缩后的剩余活性污泥。贮存来自初沉池污泥333400m/d,来自浓缩池污泥161.24 m/d。总污泥量取600 m/d。设计污泥停留时间为16小时,池深取3m,超高0.3m,缓冲层高度0.3m。直径6.5m。

3.2.2 储泥灌与污泥脱水机房设计计算

采用带式压滤机将污泥脱水。选用两台

机房按照污泥流程分为前后两部分,前部分为投配池,用泵将絮凝剂加入污泥。后面部分选用7D75型皮带运输机两台,带宽800毫米。采用带式压滤机将污泥脱水,设计选用两台带式压滤机,则每台处理污泥流量为:

Q60024212.5m3/h

选用DY2000型带式压滤机两台,工作参数如下: 滤带有效宽度2000毫米; 滤带运行速度0.4-4m/min 进料污泥含水率95-98%,滤饼含水率70-80% 产泥量50-500kg/h㎡ 用电功率2.2kW 重量5.5吨

污水处理厂工艺流程图范文第6篇

典型的城市污水处理工艺流程主要包括机械(一级)处理、生化(二级)处理、污泥(三级)处理三个工段。

机械(一级)处理工段,主要去除污水中呈悬浮状态的固体污染物质。包括格栅、污水提升泵房、沉砂池、初沉池等构筑物,处理的原理在于通过物理法实现固液分离,将污染物从污水中分离。机械(一级)处理是所有污水处理工艺流程必备工程(尽管有时有些工艺流程省去初沉池),是二级处理的预处理。经过一级处理的污水,BOD一般可去除30%左右,达不到排放标准;

生化(二级)处理,是整个污水处理过程的核心,主要去除污水中呈胶体和溶解状态的有机污染物质(BOD,COD物质),去除率可达90%以上,使有机污染物达到排放标准。目前大多数城市污水处理厂都采用活性污泥法(AAO法)。生化处理的原理是通过生物作用,尤其是微生物的作用,完成有机物的分解和生物体的合成,将有机污染物转变成无害的气体产物(CO2)、液体产物(水)以及富含有机物的固体产物(微生物群体或称生物污泥);多余的生物污泥在沉淀池中经沉淀固液分离,从净化后的污水中除去;

污泥(三级)处理,常利用生物脱氮除磷法,混凝沉淀法,砂滤法,活性炭吸附法,离子交换法和电渗析法等,能进一步处理难降解的有机物、氮和磷等能够导致水体富营养化的可溶性无机物等。此工段中,在生化处理工段的污泥,先到污泥泵房,部分污泥回流至生化处理工段,另一部分污泥(剩余污泥)用污泥泵快速输入到污泥浓缩池。在污泥浓缩池浓缩一定时间后,上清液回流到污水提升泵房的集水池;浓缩后的污泥再回到另一格污泥调节池,用污泥泵提升到污泥脱水车间。污泥在脱水车间脱水后,制成泥饼外运。

二、各工段主要设备及工艺详述

(一)机械处理工段: 1.格栅池

(1)格栅和水流形成35°角,因为折流的形成,即使厚度小于格栅缝隙的许多污物也能被分离出来;

(2)格栅装备有冲洗装置,挡耙装置,具有自净功能;

(3)圆柱形结构使格栅比传统格栅过水流量增大,水头损失减少,而且格栅前的堆积平面减少;

(4)所有与水接触的部件都由不锈钢制作成,并经过酸洗纯化处理,在所有的民用污水和大多数工业用水中,防腐性能强,寿命长;

(5)通过格栅一体化打捞,输送,压缩处理,既节省了占地面积,也减少了垃圾的后续处理费用;

2.调节池

污水调节的原因:

对于工业企业,由于生产工艺的原因,在不同工段、不同时间所排放的污水差别很大,尤其是操作不正常或设备产生泄漏时,污水的水质就会急剧恶化,水量也大大增加,往往会超出污水处理设备的正常处理能力;对于城市污水,尤其是学校、居民小区等人员集中的地方,由于用水量和排入污水中杂质的不均匀性,也会使得其污水流量或浓度在一昼夜内有较大的变化。这些问题都会给处理操作带来很大的麻烦,使污水处理设施难以维持正常操作。因此,对于特征上波动比较大的污水,有必要在污水进入处理主体之前,先将污水导入调节池进行均和调节处理,使其水量和水质都比较稳定,这样就可为后续的水处理系统提供一个稳定和优化的操作条件。

调节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提供对污水处理负荷的缓冲能力,防止处理系统负荷的急剧变化; (2)减少进入处理系统污水流量的波动,使处理污水时所用化学品的加料速率稳定,适合加料设备的能力; (3)在控制污水的pH值、稳定水质方面,可利用不同污水自身的中和能力,减少中和作用中化学品的消耗量; (4)防止高浓度的有毒物质直接进入生物化学处理系统; (5)当工厂或其他系统暂时停止排放污水时,仍能对处理系统继续输入污水,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

3.沉砂池

常采用平流式、曝气式两种形式。

(1)平流式:平面为长方形,采用机械刮砂。因构造简单,除砂效果较好,加之除砂设备国产化率高,已成为我国建成城市污水厂沉砂池的主要池型;

(3)曝气式:曝气沉砂池与平流式沉砂池一样也是平面呈长方形,只是在平流沉砂池的侧墙上设置一排空气扩散器,使污水产生横向流动,形成螺旋形的旋转状态。曝气沉砂池可以克服“平流沉砂池中沉砂夹杂15%有机物,使沉砂后续处理难度增加”的缺点。除砂效率高,有机物与砂分离效果好。大有取代平流式沉砂池之势;

本作品中所示为曝气沉砂池。

(二)生化处理工段: 4.AAO污水处理技术

AAO法又称A2O法,是英文Anaerobic-Anoxic-Oxic第一个字母的简称(厌氧-缺氧-好氧法),该法是20世纪70年代,由美国的一些专家在AO法脱氮工艺基础上开发的,是一种常用的污水处理工艺,可用于二级污水处理或三级污水处理,以及中水回用,具有良好的脱氮除磷效果。氮磷含量较多时建议使用,生活污水处理方面应用较多。

其基本单元和功能为:

(1)厌氧反应器,原污水与从沉淀池排出的含磷回流污泥同步进入,本反应器主要功能是释放磷,同时部分有机物进行氨化;

(2)缺氧反应器,首要功能是脱氮,硝态氮是通过内循环由好氧反应器送来的,循环的混合液量较大,一般为2Q(Q为原污水流量);

(3)好氧反应器曝气池,这一反应单元是多功能的,去除BOD,硝化和吸收磷等均在此处进行。流量为2Q的混合液从这里回流到缺氧反应器。

(三)污泥处理工段 5.二沉池

即二次沉淀池(secondary settling tank )

二沉池是活性污泥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除进行泥水分离外,还进行污泥浓缩,由于水量、水质的变化,还要暂时储存污泥。其作用主要是使污泥分离,使混合液澄清、浓缩和回流活性污泥。其工作效果能够直接影响活性污泥系统的出水水质和回流污泥浓度。

原则上,用于初次沉淀池的平流式沉淀池,辐流式沉淀池和竖流式沉淀池都可以作为二次沉淀池使用。大中型污水处理厂多采用机械吸泥的圆形辐流式沉淀池,中型也有采用多斗平流沉淀池的,小型多采用竖流式。

6.污泥浓缩

污泥浓缩(sludge thickening)是采用重力或气浮法降低污泥含水量,使污泥稠化的过程。

污泥浓缩是降低污泥含水率、减少污泥体积的有效方法。污泥浓缩主要减缩污泥的间隙水。经浓缩后的污泥近似糊状,仍保持流动性。

该工艺是减少水处理构筑物排出的污泥的含水量,以缩小其体积的一种污泥处理方法。适用于含水率较高的污泥。例如活性污泥,其含水率高达99%左右。当污泥含水率由99%降至96%时,污泥的体积可缩小到原来的1/4。为了对污泥有效地、经济地进一步处理,须先进行浓缩。浓缩后的污泥含水率一般为95~97%。污泥浓缩中所排出的污泥水含有大量有机物质,一般混入原污水一起处理;不能直接排放,以免污染环境。

污泥浓缩的方法,主要有重力浓缩法、气浮浓缩法和离心浓缩法。

本作品所示的为重力浓缩法,浓缩池的构造类似沉淀池,大多采用直径为5~20米的圆池,内设搅拌机械作缓慢搅拌。

在浓缩池中,固体颗粒借重力下降,水分从泥中挤出,浓缩污泥从池底排出,污泥水从池面堰口外溢(连续式)或从池侧出水口流出。

三、污水处理厂处理工艺的基本流程总结:

整个过程为:

污水进入厂区一级处理:先通过1.格栅池(打捞渣滓)到2.污水泵(提升污水的高度)再到3.沉沙池(以重力分离为基础,将污水的比重较大的无机颗粒沉淀并排除);然后进入二级处理:从4.生化池(采用活性污泥法去除污水里的BOD

相关文章
办公楼物业管理流程范文

办公楼物业管理流程范文

办公楼物业管理流程范文第1篇1. 接听、转接电话;接待来访人员。2. 负责办公室的文秘、信息、机要和保密工作,做好办公室档案收集、整理工...

2
2025-10-24
北大山鹰社五位学子范文

北大山鹰社五位学子范文

北大山鹰社五位学子范文第1篇3.既然痛苦是躲不过的,那么就痛痛快快去接受。 4.不要因为一次挫败,就忘记你原先决定想要到达的远方!把书山...

1
2025-10-24
变电站增容改造设计范文

变电站增容改造设计范文

变电站增容改造设计范文第1篇1.运行条件海拔不超过3000m 设备运行期间周围空气温度不高于55℃,不低于-25℃日平均相对湿度不大于95%,月平...

2
2025-10-24
办房产证资料及流程范文

办房产证资料及流程范文

办房产证资料及流程范文第1篇无论买的期房、现房及二手房,都存在着办理房产证的问题。首要要了解什么是房产证?房产证是通过交易对所购买房...

3
2025-10-24
变电所施工三措一案范文

变电所施工三措一案范文

s("wzfz");上一篇:办房产证资料及流程范文下一篇:八大禁令和四项原则范文

1
2025-10-24
八大禁令和四项原则范文

八大禁令和四项原则范文

s("wzfz");上一篇:变电所施工三措一案范文下一篇:班干部期末工作总结范文

2
2025-10-24
班干部期末工作总结范文

班干部期末工作总结范文

班干部期末工作总结范文第1篇时间过得很快,转眼间本学期即将过去,根据学校安排6月27-29日全校统一进行期末考试。考试是教学评价的一种手...

1
2025-10-24
百度新员工入职培训范文

百度新员工入职培训范文

百度新员工入职培训范文第1篇由于聘任制的实行,目前医院的员工流动性很大,对医院不满意可以随时提出辞职,不利于医院的工作安排,也对医...

2
2025-10-24
付费阅读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