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内容
伟大的转折说课稿范文
来源:盘古文库
作者:开心麻花
2025-09-19
1

伟大的转折说课稿范文第1篇

我们知道,文化大革命以阶级斗争为纲,给我国造成了巨大危害。文化大革命结束后,我国出现了怎样的局面呢?在课本的导言部分明确告诉我们,我国开始纠正错误。1977年中国恢复了文化大革命后的第一次高考。

除了恢复高考,我国还陆续纠正了文革中的哪些错误呢?

整体感知:利用知识树,整体感知本课知识目标。

让我们一起看知识树,整体感知这一课内容。“第8课伟大的历史转折”可以从几个方面学习?

中国为什么徘徊?怎样实现的转折?又是如何推进转变的呢?请同学们带着这些问题,进入今天的学习。

预习导学:细读课文,自主学习,落实知识目标,发现问题。

第8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

一、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1.原因 2.时间 3.结果 4.意义

二、十一届三中全会 1.时间 2.地点 3.内容

4.意义

三、民主与法制的加强

1.平反冤假错案:请举一例

2.颁布一系列法律:

① 布时间及法律名称 ②颁布意义

展示反馈:注意倾听,踊跃发言,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活动一 解决自主学习的问题

活动方式:提出预习导学时遇到的问题,合作解决问题。

活动二 突破难点

(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与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内在联系)

活动方式:分角色朗读,融入情景,互问互答问题。

《北京街头的谈话》

旁白:1976年文化大革命结束,人们欢欣鼓舞。

张三:听说了吗?“四人帮”被抓起来了!

李四:这些年,全国上下整天忙着闹革命,学校停课、工厂停工。国家都乱成什么样子了!

张三:希望彻底纠正文革中的错误,让我们能吃饱饭!

赵五:文革中,有很多人被打成反革命,整天被批斗游街。不知道能不能平反冤假错案。

李四:是啊!不过,我们现在的领袖认为“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都是正确的,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仍然坚持左的指导思想呢。

张三:“两个凡是”方针,使全国工作出现了徘徊不前的局面。已经引起了全国上下的不满了。

赵五:我们不要乱说了。

同学提问,同学回答,同学纠错:

1.剧中的谈话发生在什么事件结束后?

2.结合剧情你知道当时人们渴望什么吗?

3.你能否说出“两个凡是”的方针实质上是坚持了什么思想吗?此方针在当时产生了哪些消极作用?

4.面对这些问题,请结合预习说出以邓小平为首的老一辈共产党人是如何做的?这样做,有什么意义?

活动三:突出重点(十一届三中全会)

活动方式:观看十一届三中全会视频,两分钟准备,完成记者采访。

记者:我现在位于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会场。大家可以看到,前面坐着许多出席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代表。下面我们针对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采访几位代表。

1.这位代表您好!请问这次会议上重新确立了怎样的思想路线?

2.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做了怎样的转移?请你说一下这次会议做出了什么伟大决策?

3.这次会议还形成了新的党中央领导集体,它的核心是谁?

记者:可见,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它完成了党的政治路线、思想路线、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是改革开放的开端。从此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讲解整理:加强前后知识联系,体验情感,自主构建知识结构。

一、听歌曲《走进新时代》,针对其中歌词,教师总结升华本课。

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做主站起来;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

(1)“当家做主站起来”标志性事件是什么?代表人物又是谁?

(2)“改革开放富起来”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代表人物又是谁?

正是在这些领路人的带领下,我们才幸福地生活在新时代。作为新世纪的中学生,我们要不断探寻真理,长大后为国富民强做贡献。

二、学生自主完成一棵知识树,整理本课知识。

课堂练习:巩固、反馈、检测,小组内做出评价。

一、单项选择题。

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的伟大转折。这里的“转折”主要是指( )

A.党的工作重点是由“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到经济建设上来

B.经济体制改革的内容由农村转到城市市场经济

C.经济改革的目标由建立计划经济转到建立市场经济

D.国家对外政策由奉行闭关锁国转到实行对外开放

2.中共八大和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相同之处是( )

A.决定实行改革开放

B.是党的历史上的伟大转折

C.纠正了党的“左”倾错误

D.以加强经济建设、集中力量发展生产为主要任务

二、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实现四个现代化,要求大幅度的提高生产力,也就必然要求多方面的改变同生产力发展不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改变一切不适应的管理方式、活动方式,因而是一场广泛、深刻的革命。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

请回答:

1.材料中提到,实现四个现代化对中国社会提出了什么要求? 2.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要决定有哪些?

3.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有何伟大的历史意义? 学教后记: 参考答案:

预习导学:

展示反馈:

活动二:1.文化大革命结束后。2.人们渴望纠正文革错误。3.左倾错误思想阻碍纠错,引起全国人民的不满。4.在《光明日报》上发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思想理论界展开一场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这样做使人们认识到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

活动三:1.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2.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3.邓小平。 讲解整理:

一、新中国的成立,毛泽东;改革开放,邓小平。 课堂练习: 1.A 2.D

二、1. 要求大幅度的提高生产力,也就必然要求多方面的改变同生产力发展不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改变一切不适应的管理方式、活动方式。

2.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

3. 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它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是改革开放的开端,从此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伟大的转折说课稿范文第2篇

我们知道,文化大革命以阶级斗争为纲,给我国造成了巨大危害。文化大革命结束后,我国出现了怎样的局面呢?在课本的导言部分明确告诉我们,我国开始纠正错误。1977年中国恢复了文化大革命后的第一次高考。

除了恢复高考,我国还陆续纠正了文革中的哪些错误呢?

整体感知:利用知识树,整体感知本课知识目标。

让我们一起看知识树,整体感知这一课内容。“第8课伟大的历史转折”可以从几个方面学习?

中国为什么徘徊?怎样实现的转折?又是如何推进转变的呢?请同学们带着这些问题,进入今天的学习。

预习导学:细读课文,自主学习,落实知识目标,发现问题。

第8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

一、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1.原因 2.时间 3.结果 4.意义

二、十一届三中全会 1.时间 2.地点 3.内容

4.意义

三、民主与法制的加强

1.平反冤假错案:请举一例

2.颁布一系列法律:

① 布时间及法律名称 ②颁布意义

展示反馈:注意倾听,踊跃发言,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活动一 解决自主学习的问题

活动方式:提出预习导学时遇到的问题,合作解决问题。

活动二 突破难点

(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与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内在联系)

活动方式:分角色朗读,融入情景,互问互答问题。

《北京街头的谈话》

旁白:1976年文化大革命结束,人们欢欣鼓舞。

张三:听说了吗?“四人帮”被抓起来了!

李四:这些年,全国上下整天忙着闹革命,学校停课、工厂停工。国家都乱成什么样子了!

张三:希望彻底纠正文革中的错误,让我们能吃饱饭!

赵五:文革中,有很多人被打成反革命,整天被批斗游街。不知道能不能平反冤假错案。

李四:是啊!不过,我们现在的领袖认为“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都是正确的,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仍然坚持左的指导思想呢。

张三:“两个凡是”方针,使全国工作出现了徘徊不前的局面。已经引起了全国上下的不满了。

赵五:我们不要乱说了。

同学提问,同学回答,同学纠错:

1.剧中的谈话发生在什么事件结束后?

2.结合剧情你知道当时人们渴望什么吗?

3.你能否说出“两个凡是”的方针实质上是坚持了什么思想吗?此方针在当时产生了哪些消极作用?

4.面对这些问题,请结合预习说出以邓小平为首的老一辈共产党人是如何做的?这样做,有什么意义?

活动三:突出重点(十一届三中全会)

活动方式:观看十一届三中全会视频,两分钟准备,完成记者采访。

记者:我现在位于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会场。大家可以看到,前面坐着许多出席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代表。下面我们针对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采访几位代表。

1.这位代表您好!请问这次会议上重新确立了怎样的思想路线?

2.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做了怎样的转移?请你说一下这次会议做出了什么伟大决策?

3.这次会议还形成了新的党中央领导集体,它的核心是谁?

记者:可见,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它完成了党的政治路线、思想路线、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是改革开放的开端。从此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讲解整理:加强前后知识联系,体验情感,自主构建知识结构。

一、听歌曲《走进新时代》,针对其中歌词,教师总结升华本课。

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做主站起来;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

(1)“当家做主站起来”标志性事件是什么?代表人物又是谁?

(2)“改革开放富起来”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代表人物又是谁?

正是在这些领路人的带领下,我们才幸福地生活在新时代。作为新世纪的中学生,我们要不断探寻真理,长大后为国富民强做贡献。

二、学生自主完成一棵知识树,整理本课知识。

课堂练习:巩固、反馈、检测,小组内做出评价。

一、单项选择题。

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的伟大转折。这里的“转折”主要是指( )

A.党的工作重点是由“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到经济建设上来

B.经济体制改革的内容由农村转到城市市场经济

C.经济改革的目标由建立计划经济转到建立市场经济

D.国家对外政策由奉行闭关锁国转到实行对外开放

2.中共八大和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相同之处是( )

A.决定实行改革开放

B.是党的历史上的伟大转折

C.纠正了党的“左”倾错误

D.以加强经济建设、集中力量发展生产为主要任务

二、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实现四个现代化,要求大幅度的提高生产力,也就必然要求多方面的改变同生产力发展不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改变一切不适应的管理方式、活动方式,因而是一场广泛、深刻的革命。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

请回答:

1.材料中提到,实现四个现代化对中国社会提出了什么要求? 2.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主要决定有哪些?

3.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有何伟大的历史意义? 学教后记: 参考答案:

预习导学:

展示反馈:

活动二:1.文化大革命结束后。2.人们渴望纠正文革错误。3.左倾错误思想阻碍纠错,引起全国人民的不满。4.在《光明日报》上发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思想理论界展开一场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这样做使人们认识到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

活动三:1.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2.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3.邓小平。 讲解整理:

一、新中国的成立,毛泽东;改革开放,邓小平。 课堂练习: 1.A 2.D

二、1. 要求大幅度的提高生产力,也就必然要求多方面的改变同生产力发展不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改变一切不适应的管理方式、活动方式。

2.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

3. 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它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是改革开放的开端,从此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伟大的转折说课稿范文第3篇

1.下列不属于十一届三中全会内容的是

A.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B.停止使用“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 C.实行改革开放

D.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2. 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标志是

A.新中国的建立 B

.三大改造的完成 C.十一届三中全会

D.“文化大革命”的结束

3. 在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中否定的错误是 A.“阶级斗争为纲”

B.党和国家面临资产阶级复辟的危险 C.“两个阶级和两条道路的斗争是主要矛盾” D.“两个凡是”

4.新时期比较完善的宪

法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第四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D.《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5.建国以来,我

国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是指 A.党的七届二中全会 B.党的“八大” C.党的十一

届三中全会 D.党的“十五大”

二、材料解析题 阅读下列材料: 19

78年5月,《光明日报》发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文章,开始了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文章尖锐地指出,“四人帮”加在人们身上的精神枷锁还远没有完全解脱,对“四人帮”设置

的禁区“要敢于去触及,敢于去弄清是非”。这篇文章引起广泛的注意。邓小平、叶剑英、胡耀邦等中央领导同志和绝大多数地方领导人都支持这篇文章的观点。邓小平提出要完整地准确地理解毛泽东思想,主张“拨乱反正,打破精神枷锁,使我们的思想来个大解放”。

请回答: (1)

材料反

映的是理论界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情况,为什么要开展这次大讨论?

(2)经过讨论得出了什么结论?

(3)这次讨论有什么意义?

三、问答题

1.中共“八大”和十一届三中全会

决策的相同核心点是什么?这两次决策实践结果有何差异?

2.以下三位领导人分别是谁?他们在中国人民前进的道路上经历了三次历史性的巨大变化中起了怎样的作用? 参考答案

一、1.D 2.C 3.D 4.B 5.C

二、(1)否定“文革”,反对“两个凡是”。

(2)重新确定了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

(3)是一次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

三、1.①核心都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

②“八大”的正确决策被从理论上修改,没有得到很好地贯彻,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正确决策得到全面落实。

2.①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

②第一次巨变是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

伟大的转折说课稿范文第4篇

光裕初级中学

袁辉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掌握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的简要过程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的背景、内容及意义。

(2)了解平反冤假错案和拨乱反正的基本史实 2. 过程与方法

(1)分析真理标准讨论是如何突破“两个凡是”的禁锢从而掀起思想解放运动,培养历史分析的思维能力。联系八大等历史,领悟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历史意义。

(2)联系中共八大历史,结合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理解其伟大的历史意义,培养历史综合的思维能力。 (3)举例说明文革中民主法治遭到严重破坏,结合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关于民主法治方面的建设,让学生树立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的正确理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培养学生崇尚科学的精神,确立求真、务实、创新、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从拨乱反正的史实中,认识我党具有正视现实、改正错误、开拓前进的勇气和品格,激发爱党情怀。 (3)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我国从此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探索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成就辉煌。

教学重点

十一届三中全会及民主法治建设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

如何理解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共和国历史上的伟大转折

教学方法

学习方式:自主学习,合作交流。 教学方式:情景教学,问题探究。 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毛泽东身为党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人物,为何决定发动文革”? 文革中出现过哪两个反革命集团? 粉碎“四人帮“,结束了十年文革的**。但是“左”倾错误并未纠正,文革遗留的政治、思想、和经济上的混乱,还尤为严重。如何摆脱这种困境,打开新局面,是摆在党和国家面前的首要问题。在这关头,一位伟人力挽狂澜,一次会议拨乱反正,使中国摆脱了**,步入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今天,我们学习第八课《伟大的历史转折》。

教师引领,合作探究 两年徘徊

教师:阅读课本上第一段的内容,概括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历史背景。 学生:学生自主阅读探究

教师:哪一事件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 学生: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教师:找一学生阅读第一段小字后,补充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的具体情况。 师生: 明确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的作用 教师: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是针对当时什么的? 学生:“两个凡是”的方针(并让生齐读其具体内容) 教师: 对于“两个凡是”的方针,你们是怎么看的? 学生:分小组讨论交流,找代表作答。

教师:归纳“两个凡是”的方针的危害性,引导学生理解“两个凡是”的方针阻挡系统纠正文革错误。 “两个凡是”的方针,引起了全国上下的不满,于是,由胡耀邦等领导人掀起了一场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目的就是要反对“两个凡是”的方针。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教师:下面请同学们观看一段关于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视频,结合课文内容,找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时间、地点、并按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三个方面找出其主要内容。 学生:1978年底,在北京召开。 主要内容:

A思想路线:彻底否定“两个凡是”的方针,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B政治路线: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

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C组织路线:实际上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 教师:中共八大与十一届三中全会有什么共同点? 学生:思考并作答

教师:明确共同点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任务 教师:这次会议的召开又有何意义?

学生: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它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是改革开放的开端。从此,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 教师:十一届三中全会在中共党史上的地位类似于哪次会议? 学生:遵义会议

教师:A思想纠错:遵义会议纠正了王明德左倾错误,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主张。 B领导核心:遵义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的正确领导。

C历史地位:遵义会议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 过渡: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建国以来伟大的历史转折,可文革中冤假错案层出不穷,若不解决,社会仍很难向前发展。因此,平反冤假错案,纠正文革的错误是大势所趋。

民主与法制建设的加强

教师:吃一堑,长一智。吸取了“文革”的教训,我国加强民主法制建设。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在民主法制建设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教师:播放《刘少奇同志追悼会》视频片段 学生:平凡冤假错案----为刘少奇平反

教师:刘少奇是国家主席,在“文革”中被拘禁,最终被迫害致死。说明了什么? 学生:加强民主与法治的重要性

教师:作为中学生,你知道全国人大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颁布了那些法律?哪些与你密切相关? 学生:阅读教材,寻找答案

教师:展示(颁布了第四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劳动和社会保障法》、《环境保护法》等

教师:举你身边的一个例子,说明人们提高法治观念的重要性,或不遵守法规的危害。 学生:举例并交流法治的重要性。

课堂小结

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完成了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拨乱反正,是改革开放的开端。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平反冤假错案和民主与法制建设的加强,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安定团结的社会环境,人们可以心情舒畅、精神振奋地投身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去,我国民族复兴大业走上了“快车道”。

课堂小测

1.生活的细节不经意间也会折射出社会政治光谱。1977年的上海市高考作文题自是《在抓纲治国的日子里》。“抓纲”在当时是指 ( ) A.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B.以阶级斗争为中心 C.以文化建设为中心 D.以军事斗争为中心

2.1978年9月,针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前途问题,邓小平提出“归根到底要发展生产力”。不久,中共中央召开重要会议,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路线,并决定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这次会议是 ( ) A.中共一大 B.遵义会议 C.十一届三中全会 D.古田会议

3.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历史上的一个伟大转折,这次会议的召开标志着 ( )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B.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C.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发生转移 D.政治体制改革全面启动

4.会议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作出将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这次会议是 ( ) 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C.中共十四大

B.中共十二大

D.中共十五大

5.1978年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最为深远的意义是( ) A.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B.形成了市场经济体制 C.提高了中国的威望 D.结束了“文化大革命”

6.“文革”结束后,我们先后冲破了“个人崇拜”、“计划经济崇拜”和“所有制崇拜”的樊篱。使中国人冲破“个人崇拜”藩篱的历史事件是 ( ) A.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B.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C.粉碎“四人帮”反革命集团

D.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

板书设计

伟大的历史转折

真理的标准

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时间 地点

思想上:彻底否定 重新确立

内容 政治上:停止使用 工作重点 实行

组织上:形成以 为中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

相关文章
6月5日世界环境日范文

6月5日世界环境日范文

6月5日世界环境日范文第1篇1875年的5月20日,17个国家在法国巴黎签署了“米制公约”,这是一项在全球范围内采用国际单位制和保证测量结果一...

1
2025-09-19
10级迎新晚会总结范文

10级迎新晚会总结范文

10级迎新晚会总结范文第1篇从9月16日我们知道自己有幸成为文艺副部,就开始策划迎新方案。一个月的辛勤准备让我们的晚会有很多值得自豪的闪...

1
2025-09-19
7月黄道吉日一览表范文

7月黄道吉日一览表范文

s("wzfz");上一篇:语言学概论01任务范文下一篇:6月党组织学习内容范文

1
2025-09-19
6月党组织学习内容范文

6月党组织学习内容范文

6月党组织学习内容范文第1篇参加人员:全体中心组成员 学习内容:1.推动全党学习和掌握历史唯物主义更好认识规律更加能动地推进工作(《人...

1
2025-09-19
315宣传活动策划范文

315宣传活动策划范文

315宣传活动策划范文第1篇一、认真学习,提高水平今年,我对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及**...

1
2025-09-19
512汶川特大地震范文

512汶川特大地震范文

512汶川特大地震范文第1篇2《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灾志图志》图、照、表的选用总要求、技术规范及行文规范一、 总要求1.图、照图、照注重典...

1
2025-09-19
80岁生日祝寿词范文

80岁生日祝寿词范文

80岁生日祝寿词范文第1篇再过三天就是李老先生九十寿辰,值此宗族同贺之际。我谨代表***********全体职工,向老前辈表示衷心的祝贺:祝老前...

1
2025-09-19
985211名单范文

985211名单范文

s("wzfz");上一篇:小学生获奖感言范文下一篇:幼儿园放假通知范文

1
2025-09-19
付费阅读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