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保工作计划范文(精选9篇)
品保工作计划 第1篇
2014年工作总结及2015工作计划
一、2014年目前生产车间品质状况:
1.注塑车间品质不稳定,目前注塑车间只有个QA作成品抽查,没有机台巡检品管作制程管控,品质由注塑领班管控品质问题多,优其是晚班异常居多。2.注塑车间样板、色卡、检验规范等资料不完整。
3.注塑生产时首件确认及新产品签样确认不到位,巡检及终检抽检力度不够。
4.经常发生的问题未对作业员作培训及教育,注塑经常派两人去客户返工,浪费人力工时,降低客户对我司的信誉度,需要在厂内管控好产品品质,减少返工报废率。
5.装配拉线生产现场环境卫生及周边7S做得不到位,(输送带脏污,作业工作台脏污,地板灰尘没有做日常清洁)做外贸成品等白色的产品品质需改善。
6.品质发生异常时,责任部门没及时作返工处理解决,没有对产品品质作系统数据分析改善。
二、针对以上问题2015年品保部工作计划如下:
1.注塑车间白晚班增加一个品保员,对样品、色卡、巡检、终检作管控,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改善,减少报废品及不良品。
2.要求组装线品保对拉线环境卫生作监管,对客户要求品质严格的产品作好检查控制点,对之前客户投诉的不良作原因分析及改善措施,配合销售部争取得更多的订单。3.出货批次合格率目标:≥95% 4.每月客诉目标:≤3件
5.认真执行公司绩效考核制度,对下属人员表现好的给予相应奖励,对经常出错表现差的相应处罚。
6.完善相关ISO相关体系文件,检验标准及相关表单,争取更多的客户或机构审厂通过。7.对部门品保人员及相关作业员每月作品质意识及检验技能培训并考核,培训计划如附件。
品保部:李国良 2015-1-20
品保工作计划 第2篇
具体的工作计划
1. 采用日报表对当天的工作进行记录,采用周报和月报对当周或当月工作进行总结并制定下周的工作计划。各责任人按计划行事,并做到跟踪,验证并保证总体任务的完成。
2.对品管部各个控制作业和产品标准用文件的方式予以标准化,让各检验人员严格按文件作业,规范操作。针对原来的进料、出货检验方法和判定标准不统一,检验员检验时要经常相互探讨,并制定相关缺陷样品封存,查找产品标准并亲自参与功能测试,并将其形成标准文件。先后修改和拟制了原材料和成品的检验项目和判定标准等多份文件及表格,为作业员提供判定准则
安全工作计划为先 第3篇
我曾经有幸参加美国杜邦公司一个厂房的扩建项目。在这个项目的安全管理中, 除了杜邦公司的安全手册这本“大圣经”之外, 还有一本“小圣经”《承包商安全手册》 (《Contractor Safety Handbook》) 。当你通过现场安全教育以后, 就会得到这样一本小小的手册, 里面除了对各种工作的基本安全要求外, 还列举了十条安全原则 (My Safety Principles) , 而第一条就是“计划每项工作 (Plan Every Job) ”。
由此可见, 计划在安全生产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是多么重要。可以这么说:安全工作, 计划为先。
今天, 我们所进行的项目依然遵循着计划为先的精神, 从项目一开始, 就以集团公司的安全体系为蓝本, 结合业主的要求和项目的具体情况, 制定了全面的安全计划。其中, 健康安全环境管理计划 (HSE Management Plan) 包括了项目安全管理工作的方方面面, 如各级人员的责任划分、领导和承诺、供货商和承包商安全调整、隐患和风险管理、职业健康和卫生、安全工作系统、事件事故管理、安全信息管理等。这就概括出了整个项目防止工伤、职业病和环境破坏, 取得安全目标的安全管理途径和战略。
除了这个总体的、战略性的、指导性的计划外, 我们还有各种各样的具体工作计划。例如每一项危险性较大的工作都要召开工作安全分析 (J SA) 会议, 并要求在工具箱会议上向所有作业工人传达JSA的内容, 最后还必须得到多方签字的工作许可证。所有的工作有计划地进行, 始终处于可控状态。
如今, 我们的项目已接近尾声, 8月份首批4个模块就要装船出海了。从2008年8月8日正式开工到目前为止, 700万工时无损工伤害的记录受到了业主和相关各方的表扬和肯定, 这也是“事前制定工作计划, 事中执行计划”带来的骄人成绩。
品保委在京召开会员大会 第4篇
12月5日,中国外商投资企业协会优质品牌保护委员会在北京召开会员大会。此次会员大会进行了主席团换届选举,飞利浦公司王志平当选品保委执行主席,美国高通公司罗恩·戴维斯、强生公司陈小东、微软公司云轩、英特尔公司麦达信、IBM公司张艳当选品保委副主席,通用电气公司张为安当选品保委荣誉主席。
此次会员大会期间,“品保委”与“在华日资企业知识产权保护联盟”签署了合作备忘录。“品保委”还邀请了世界海关组织的人员参加会议,加强沟通,增进了解。同时,“品保委”与“全国打击侵权假冒办公室”还举行了外商企业座谈会。“品保委”的会员代表向“全国打击侵权假冒办公室”反映了知识产权保护执法、司法实践中存在的旧问题以及出现的新问题,并就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计划中的一些立法、修法项目与与会领导进行了交流、沟通。
高晓松“被出书”案二审开庭
品保部工作清单 第5篇
002.组织质量计划的制定;
003.对质量计划的完成情况进行检查和督促; 004.对质量计划的完成情况向上级主管汇报; 005.制订并完善质量部的工作计划; 006.执行部门工作计划; 007.对部门工作计划的完成情况进行检查和督促; 008.总结部门工作计划完成情况并向上级主管汇报; 009.协助起草品质政策,订立质量目标; 010.组织制订并完善产品检验标准; 011.监督产品检验标准的执行情况; 012.负责组织对产品质量出现异常情况的调查、处理和裁决; 013.协调本部门与其他部门的活动; 014.协调本部门内部活动;
015.上下级信息的传达与沟通;
016.在有关质量问题上,与专家、技术顾问以及外界组织进行联络; 017.确定本部门的组织架构、岗位职责; 018.规定本部门下属的管理和监理职能; 019.向上级主管汇报质量管理和质量检验情况; 020.协助下属工作人员处理重要的和困难的行政管理或技术性问题; 021.选拔并批准任命下属人员;
022.对下属人员工作进行检查、监督、考核及评估; 023.对下属的培训工作;
024.制止并报告所发现的一切可能影响产品质量情况的行为和因素; 025.组织处理客户投诉; 026.参与对供应商质量方面的审查; 027.负责对供应商进行质量方面的辅导; 028.负责对产品放行的批准; 029.对合同质量要求的评审; 030.不良物料报废的批准;
031.CER的会签; 032.参与产品的设计评审、验证及确认并提出改进建议; 033.接待第二方、第三方对产品质量和质量体系的认证及后续联络; 034.外部人员查阅质量体系文件和质量记录的批准;
035.完成上司交办的其它工作; 来料控制 036.制定进料检验和试验程序;
037.制定、审核和批准《进料检验标准》; 038.确定进料抽样计划;
039.进料样板的管理(建档、标识、保管及更新); 040.安排和组织IQC的日常工作;
041.依据《进料验收单》填写《进料检验记录表》,并将《进料检验记录表》分发IQC检验员;
042.依据《进料检验标准》、《抽样计划表》、样板和《进料检验记录表》对来料进行抽样 043.对抽取的样品进行检验,并将检验的结果记录在《进料检验记录表》上; 044.《进料检验记录表》的审核;
045.《进料检验记录表》的批准; 046.《进料检验记录表》的归档;
047.对已检的物料根据检验的结果贴上相应的状态标识(合格、让步接受、退货、选用、隔离);
048.来料检验不合格时,填写《进料检验不合格品处理单》,并提交QE; 049.对进料检验不合格品进行确认并填写《进料检验不合格品处理单》相应栏目; 050.对进料检验不合格品进行处理并填写《进料检验不合格品处理单》相应栏目; 051.将《进料检验记录表》和《进料检验不合格品处理单》分发相关部门;
052.填写《进料验收单》,并将其返回货仓部; 053.填写《进料检验日报表》; 054.对《进料检验日报表》进行审核; 055.将《进料检验日报表》输入电脑; 056.《进料检验日报表》的归档; 057.做《进料检验周报》; 058.《进料检验周报》的审核;
059.《进料检验周报》的归档;
060.做《进料检验月报》;
061.《进料检验月报》的审核;
062.《进料检验月报》的归档; 063.统计供应商季度来料情况,并进行质量评分;
064.对供应商季度质量评分结果进行审核; 065.将供应商的质量评分反馈采购部; 066.向供应商/采购部反馈来料品质异常情况; 067.对生产中发现进料问题时的跟进,并协助有关部门处理;
068.收集进料不合格品信息,协助QE进行不合格品分析;
069.对特殊或紧急物料优先安排检验; 070.对紧急放行物料的标识;
071.对生产过程中选出的来料不合格品进行确认,并协助采购部进行处理; 072.供应商到厂解决来料问题的接待及联络; 073.对钉槽套、平台不锈铁片料,以每种每批量领取1块(片),交给五金部负责人进 行折型试验,并填写试验报告; 制程控制 074.制定制程检验和试验程序;
075.制定、审核和批准《制程检验标准》(首检、巡检和抽检)、《QC流程图》;
076.确定制程抽样计划; 077.制程样板的管理(建档、标识、保管及更新); 078.安排和组织制程QC的日常工作; 079.按照《制程检验标准》(首检、巡检和抽检)、《QC流程图》要求,对五金部、塑胶部和装配部生产的在制品、半成品进行首检、巡检和抽检; 080.检查上拉的物料有无正确的产品标识和状态标识; 081.检查生产设备、工装夹具状态标识是否正常; 082.检查各重要生产工序(位)有无相应的作业指导书; 083.检查生产作业人员是否按相应作业指导书正确操作; 084.检查生产不合格品有否进行隔离、标识; 085.对上述080~084条检查不符合情况填写《质量异常通知单》,将其提交生产部门,并反馈给上司; 086.对《质量异常通知单》的纠正情况进行跟进; 087.对关闭后《质量异常通知单》进行统计、分析并将结果反馈给相关部门;
088.对《质量异常通知单》进行归档;
089.对生产产品进行首件确认; 090.记录《产品首检报告》; 091.《产品首检报告》的审核;
092.《产品首检报告》的归档; 093.定期巡查生产各工序(位),并抽取规定数量产品进行确认;
094.记录《巡检报告》;
095.《巡检报告》的审核; 096.《巡检报告》的归档;
097.制程巡检情况的统计、分析,并向相关部门报告; 098.对首检、巡检所发现的情况应及时向所在的生产班组反馈,记录其状况,跟进纠正情况,并向上司报告;
099.对制程生产的零部件、半成品按《制程检验标准》、抽样计划表和样板进行抽样、检验,并将结果记录在《制程抽检报告》上; 100.《制程抽检报告》的审核; 101.《制程抽检报告》的批准; 102.《制程抽检报告》的归档; 103.对已检的物料根据检验的结果贴上相应的状态标识(合格、隔离、让步放行); 104.检验不合格时,将《制程抽检报告》提交QE处理; 105.制程抽检情况的统计、分析,并向相关部门报告; 106.制程不合格品的确认;
107.制程不合格品的处理决定; 108.制程不合格品/批的返工/返修跟进; 109.做好交接班记录及注意事项的提醒; 110.工程不良的统计、分析,协同工程部、生产部进行原因分析,提出纠正措施,并跟进其改进;
终检控制 111.制定最终产品的检验和试验程序; 112.按合同或客户要求制定、审核和批准《成品检验标准》和《成品包装规范》;
113.确定成品检验抽样计划; 114.成品样板的管理(建档、标识、保管及更新);
115.安排和组织终检QC的日常工作; 116.按《成品检验标准》及其抽样计划对生产线提交的成品机进行外观、功能、包装等方面进行抽样检验,填写 《成品抽检报告》; 117.《成品抽检报告》的审核; 118.《成品抽检报告》的批准; 119.《成品抽检报告》的归档; 120.对已检的成品根据检验的结果贴上相应的状态标识(合格、隔离); 121.检验不合格时,报告生产部门进行处理;
122.跟进生产部对不合格成品的处理情况;
123.填写《成品检验日报表》; 124.《成品检验日报表》的审核;
125.《成品检验日报表》的归档; 126.成品检验情况的统计、分析,并报告相关部门;
QA 127.安排和组织QA的日常工作; 128.落货或客户验货前的品质检查及测试; 129.核对顾客提供的资料,按生产落货单的要求,核对包装方法、生产数量、箱唛、说明书、招纸等; 130.按照客户的要求和产品试验规程对成品进行掂箱测试、寿命测试等; 131.填写《成品试验报告》; 132.《成品试验报告》的审核;
133.《成品试验报告》分发相关部门;
134.《成品试验报告》的归档; 135.在生产计划一览表上注明客户验货时间、生产日期、验货情况及使用物料方面的变更;
136.查巡当生产完成订单的80%时通知客户来厂验货; 137.陪同客户按预定的日 期到厂验货;
138.陪同客户清点完成产品的数量及抽箱; 139.安排QC拆箱拆包装及陪同测试; 140.签署《客户验货报告》,复印存档并将结果按要求传真香港或客户处; 141.整理报告,将同一订单的QA报告、终检报告、寿命测试报告、同客户验货报告装订在一起存档; 142.处理有关客户投拆事宜,了解当时的生产状况及物料的使用情况及在检测当中易出现的问题并汇报给上司; 143.就品质问题与客户、香港公司电话或传真联络; 144.收到成品样板制做通知,填写《样板制做登记录》,并登录在《样板制做目录》内;
145.复印样板制做通知给QC组长共同跟进:包括物料的使用、颜色的搭配、移印的要求、功能测试的结果反馈、包装方法、装箱数量、生产日期、入仓时间等; 146.对样板机制作进度的测试及统计; 147.收到参展返回剩余产品及客户退机的验收单,派人进仓领取产品,148.对参展返回剩余产品及客户退机进行检验、测试、分析、统计,并向相关部门报告;
149.将参展返回剩余产品及客户退机经重新检测合格后进行清洁包装,同不良机修复合格包装后入仓,不能修复的填写报废单,申请报废; 150.客户签样的管理; 品质工程 151.品质工程工作的策划;
152.品质工程人员工作的组织、安排及跟进、考核; 153.检验和试验的策划 154.质量控制点的设置; 155.检验标准的制定; 156.按照工程文件、合同和客户要求对产品(进料、生产零部件、半成品、成品)检验和试验标准的制订/修订、审核和批准; 157.制定零部件检验标准(进料、制程); 158.零件图分析 159.零件结构分析 160.配合零件的尺寸对比 161.将零件进行试装 162.确定测量基准 163.确定重要尺寸 164.确定尺寸的测量工具及方法 165.对零件进行测量,检查所定的方法 166.确定外观检查项目 167.确定功能互配项目 168.和主管/工程技术人员分析检验项目 169.制定检验文件 170.检验文件的审批 171.检验文件交文员分发 172.来料及生产中发现的不良品的可接受样板(限度样板)的签署; 173.《QC流程图》的制定/修订、审核和批准;
174.《成品包装规范》的制定/修订、审核和批准; 175.设计质量记录格式;
176.核查检验标准与有关图纸及BOM的一致性;
177.检具设计工作; 178.查看工程图纸的相关尺寸 179.设计检具 180.联系工模进行制作 181.检具评估并跟进检具在生产现场的使用情况 182.对QC进行产品检验标准的培训,并指导其检验工作; 183.制程改善 184.进料及制程检验不合格品的确认; 185.收到不合格品报告及不合格样品 186.对不合格项目与标准进行比较
187.确认不合格项目
188.查找与不合格相关的零部件(尺寸)189.将之与零部件进行实配 190.必要时,对产品进行试验并收集有关数据进行分析 191.确定不合格项目的影响程度 192.回复不合格报告,提出处理意见
193.让步放行物料的跟进及分析,并将结果反馈相关部门
194.对生产现场的品质巡查; 195.查看工程记录表 196.查看品质异常报告 197.分析统计报表中的不良状况变化情况 198.向QC、生产检查人员、测试人员、维修人员了解产品质量状况
199.对出现的异常作出初步判断 200.与生产/工程技术人员共同分析 201.比较类似产品的状况 202.检查相关质量记录及工程技术资料 203.对判断为异常的零件与正常零件安排相应测试
204.利用不同零件进行试装,对比功能 205.进行总结 206.采取相应的改善措施,且跟进其结果,并向相关部门反馈
207.必要时,建议将改善好的措施纳入相应质量体系文件 208.解答QC提出的有关品质问题;
209.测量尺寸超出公差范围
210.配合尺寸出现异常 211.功能异常 212.模具(零部件)的质量评估 213.收到评估单; 214.查找相应的工程技术资料(改模通知,制作通知,工程图纸); 215.确定要检测的重要尺寸; 216.安排计量室检测重要尺寸; 217.测量结果与设计要求的比较,分析; 218.了解模具的结构;
219.开内部联络书,联系生产部试装;
220.检查现场试装过程有无异常;
221.试装结果的分析、确认;掟 222.必要时,安排特殊试验(如寿命试验、掟箱试验); 223.特殊试验的分析、确认;
224.与工程部技术人员讨论评估结果; 225.模具综合评估,填写评估单; 226.将评估单返回工程部; 227.产品的安规认证工作
228.熟悉产品的安规要求; 229.熟悉安全认证的一般流程; 230.向认证机构咨询认证的流程; 231.准备用于认证的产品; 232.对产品进行确认; 233.准备认证资料; 234.提出认证申请; 235.必要时,陪同安规认证人员进行认证工作; 236.安规认证中提出问题的跟踪处理;
237.回复认证公司提出的问题;
238.联系财务办法付款手续;
239.认证证书取得; 240.总结认证的相关事项,并知会相关人员; 241.组织相关部门执行认证的特殊要求; 242.复审跟进; 243.有关安规资料的翻译;
244.其它
245.参与合同评审;
246.收到合同 247.确认合同产品的品质保证能力(产品规范/规格、测试手段及方法)248.填写合同评审单 249.合同返回PMC 250.参与设计评审; 251.接到工程部设计项目评审通知 252.阅读有关的工程设计技术资料
253.根据类似产品进行比较,收集信息 254.参加评审会议 255.对于评审内容进行讨论 256.参与供应商的选择、评估工作;
257.需要时,实地考察供应商质量保证情况 258.评审供应商提供的调查表 259.(参与)供应商提供样板的评估
260.统计供应商来料状况并据此进行质量评分
261.陪同供应商来厂了解有关产品品质问题,商讨双方有关检验标准及解决方法,将结果向上司和采购部反馈
262.到供应商处沟通来料品质问题
263.重大工艺更改的质量评估; 264.参与新产品开发时样机的故障分析; 265.对新产品的包装材料、纸箱、通过实际装配及掟箱进行综合评估,将结果记录在 评估单上返回采购部;
266.ECN所涉及物料处理的跟进; 267.客户验机的故障分析; 268.必要时,对重要的品质异常情况向相关部门提出纠正和预防措施要求,并跟进其落实情况。269.提出/收到纠正与预防措施要求 270.对纠正项目进行确认 271.发布纠正与预防措施通知单
272.参与责任部门问题分析,协助制订改善措施
273.收到返回纠正与预防措施通知单
274.检查改善措施的实施进度
275.确认改善措施的实施效果
276.对评估合格的纠正预防通知单结案/评估不合格另发纠正与预防措施通知单 277.必要时,修订相关文件 278.产品试验; 279.试验结果的分析 280.试验报告的提交 281.(塑胶部工艺参数的整理); 282.本部门人员的培训; 283.产品基本知识 284.零件配合的现状 285.功能异常的基本分析 286.公司体系程序运作的基本情况 287.仪校工作 288.五金,塑胶零件加工的相关知识计量工作 289.计量工作的策划; 290.确保公司计量设备量值传递的正确性;
291.计量设备控制文件的制定(《计量设备管理作业程序》和《自制检具管理办法》等); 292.计量设备的申购管理;
293.计量设备申购单的审核; 294.组织计量设备的验收; 295.计量设备的发放; 296.对公司所有计量设备统一编号,并建立《计量设备台帐》、《计量设备履历表》、《计量设备个人工具卡》;
297.对公司的自制检具统一编号,并建立《自制检具台帐》、《自制检具履历表》、《自制检具个人工具卡》;
298.编制、审核及批准各种计量设备的使用说明书; 299.对计量设备使用者进行计量知识培训; 300.编写内校设备的校验规程、自制检具校验规程; 301.审批内校设备的校验规程、自制检具校验规程; 302.建立《计量设备校验周期表》、《自制检具校验周期表》;
303.审批《计量设备校验周期表》、《自制检具校验周期表》;
304.建立外校设备的允收标准;
305.审批外校设备的允收标准; 306.完成校验自制检具用的样板; 307.校验自制检具用的样板的确认; 308.负责公司所有计量器具到期校验,包括外校、内校及自制检具的校验; 309.对外校设备送至技术监督局授权单位校验; 310.对内校设备、自制检具进行校验,并完成校验记录;
311.内校设备、自制检具校验结果的确认; 312.校验异常情况的处理; 313.对所有校验记录整理归档;
314.对校验后的计量设备和自制检具作好“合格”、“停用”、“限用”的状态标识;
315.定期对《计量设备台帐》、《计量设备个人工具卡》及实物进行核对,做到帐、卡、物一致;
316.定期对《自制检具台帐》、《自制检具个人工具卡》及实物进行核对,做到帐、卡、物一致; 317.对不能继续使用的计量设备进行确认并申请报废;
318.不定期地到生产线检查计量设备、自制检具的使用及标签是否漏贴或遗失情况;
319.计量室所有计量设备的维护、保养,并作好记录;
320.制作《计量设备检验工作月报表》;
321.审核《计量设备检验工作月报表》; 322.计量工作的分析与检讨; 323.精密测量 324.精密测量工作的策划; 325.检测任务的安排;
326.对精密测量设备的工作状态进行定期检验; 327.IQC来料的委托检测项目的检测与记录;
328.五金、塑胶零部件的首件检测的委托检测项目的检测与记录;
329.模具评估的委托检测项目检测与记录;
330.对自制检具进行检测;
331.验证QC投影数据;
332.精密测量记录的审核; 333.计量检测记录的整理、归档,计算X、R,并填于相应表格; 记录、文档及其它管理
334.记录管理 335.进料检验报表的收集、统计及归档;
336.制程首检、巡检、抽检报告的收集、整理及归档;
337.工程记录表的收集、统计及归档;
338.建立工程记录表月报表及月份对比报表并归档; 339.质量异常通知单的整理、统计及归档; 340.让步放行物料跟踪表的收集、统计、分析及归档;
341.产品终检报告的收集、统计及归档; 342.QA掟箱试验、寿命试验报告的收集、整理、分析及归档;
343.客户检验批退率统计及归档; 344.客户抱怨处理报告的归档;
345.合同评审记录及合同变更单的传阅及归档; 346.工程发文(制作通知书、模具评估报告、ECN、CER等)的传阅管理及归档; 347.CER及其样板的内部分发并建档; 348.内部联络书的传阅管理及归档;
349.发出、接收传真的传阅及归档; 350.文档管理 351.品质部质量体系文件的打印; 352.打印后按《权责区分表》之规定,请相关人员签名; 353.填写“文件分发申请”送到文控中心; 354.收到受控文件后知会相关人员参阅; 355.建立/刷新文件目录并归档保存; 356.其它管理 357.人力资源管理; 358.人力资源的策划 359.任职资格的确定 360.人员增补的申请 361.协助人事部门人员招聘 362.部门人员的考勤(工卡管理、加班申请等)
363.人员离职的审批 364.离职面谈 365.离职手续的办理 366.部门办公文具的申领、登记及分发; 367.其它日常事务的处理; 368.文件和资料的复印
369.内部联络单等的分发
370.来客接待
ISO9000工作 371.ISO9000工作的策划; 372.组织制订并完善公司质量管理体系文件;
373.监督公司质量管理体系的实施情况及其有效性并向上级主管汇报;
374.制定文件和资料控制程序(制订/修订、审批、发放、回收、归档等); 375.质量体系文件编写 376.按规定的格式编写; 377.编写运作流程;
378.编写文件;
379.编制相应质量记录表格; 380.组织相关人员讨论、会签; 381.文件的审批; 382.文件的发放; 383.文件培训; 384.文件修订的管理
385.收到“文件修订申请单”; 386.查核有无权责批准人签名和签名是否正确; 387.按“修订申请单”之修订内容进行修订; 388.按《权责区分表》之规定给相关人员签名; 389.文件升版按发放程序发放; 390.文件和文件修订申请单归档; 391.文件的分发
392.查核文件号、修订号、文件签名是否符合规定; 393.依据“文件分发申请表”或《权责区分表》复印、整理; 394.按文件性质及“文件分发申请表”盖上“受控”、“非受控”印章; 395.填写分发记录; 396.分发、签收、回收旧文件、登录分发状况; 397.文件的补发 398.收到补发申请; 399.查核所填内容之正确性及情况是否属实;
400.查核有无文件批准人签名; 401.复印、登记、分发、签名、归档; 402.文件的归类:将不同的文件分开整理;
403.文件的归档及作废文件的处理 404.在电脑内建立文件档案、更新目录; 405.在文件夹内放入最新文件、更新目录; 406.取出过时文件; 407.过时文件盖“作废”章; 408.作废文件归档; 409.作废文件的处理; 410.文件总览表的建立、更新; 411.品质手册、程序书、三级文件、文件修订申请、文件发放记录、文件补发申请; 412.外部受控文件的建档、管理:国家及国际标准、行业标准、检定规程等;
413.生产设备、工具、夹具、模具的建档管理:设备/仪器说明书、设备一览表、夹具、工具一览表、模具一览表; 414.有关ISO推行资料的分类、归档、保存; 415.内部质量体系审核 416.制定内审程序; 417.制定内审计划; 418.指定内审组长; 419.编制每次内审计划; 420.内审计划的审批;
421.检查清单的编写;
422.检查清单的审核; 423.审核的实施; 424.审核报告和不符合项报告的提出;
425.对不符合项原因的分析、纠正措施的执行的跟进;
426.不符合项报告的结案并提交管理评审;
427.所涉及文件的修订; 428.管理评审 429.制定管理评审程序; 430.制定管理评审计划; 431.组织收集管理评审资料; 432.组织管理评审; 433.管理评审报告的提交; 434.管理评审报告所涉及不符合项的跟进和结案;
品保部3月份工作总结 第6篇
3月份品保部进行了以下工作:
1、按照9001质量体系要求对品保部的文件进行再次梳理,并新增了各工序检验指导书,完成下发了2个文件;对其他部门的文件修订进行符合质量体系的指导。
梳理完成的文件:《质量例会制度》、《产品标识和可追溯制度》、《产品检验状态标识管理规定》、《产品质量检验通则》、《监视与测量设备管理规定》、《品质保障部质量考核办法》、《品质保障部涉及质量记录管理规定》、《质量事故分析会制度》《品质保障部各类人员职责》。
已重新下发的文件:《品质保障部质量考核办法》、《质量例会制度》,并利用班前会的时间对内部员工进行了讲解培训。
新增了原材料(板材、各种型材)、下料、铆焊、涂装、表面处理、热处理、钳工、机加(铣、车、磨、镗、数控、加工中心)、装配、三坐标、储运等检验指导书,目前正在征询车间意见阶段。
2、召开了北京奔驰车门线吊具、奔驰NG80夹具、北盛滑板质量事故分析会,对暴露的质量问题进行调查、分析并下发通报。
3、进行了覆盖公司全部量具的使用、保养大检查,发
现2件遗失的游标卡尺,对不符合《监视与测量设备管理规定》的现象进行了考核通报。
4、参加了企划部多次组织的涉及工艺部、综合部、制造部、品保部质量体系文件的讨论会。
5、为了提升检验人员的综合素质,降低错漏检率,品保部内部进行了量具使用、保养培训会及测量技能交流会,对周问题汇总中涉及的错漏检项组织员工进行分析讨论。
6、根据《一周生产实物问题汇总》进行了周质量考核,周质量考核适时的遵照新的《品质保障部质量考核办法》进行。
7、与综合部一起参加了多次天津市举办的人才市场招聘会,主要还是由于薪金的问题,招聘结果不理想。
8、对机加车间工时定额进行验证,主要是批量件的定额工时偏松,系数需要调整。
9、参与了采购部组织的对4家外包供应商遴选的市场调查,对其进行质量保证体系、加工能力等的认定。
10、对3月份(2.25-3.23)生产实物问题进行汇总、分析总结,为月质量例会做准备。
11、每周组织TPM个别改善分科会及各改善圈的学习及改善活动,提高参加人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工作中暴露出的问题:
1、由于同时承担着9001体系认证中品保部文件的修订、审核工作,机加车间工时定额的组织工作,TPM分科会工作,多功能小组质量体系保证等工作,使自己显得力不从心,什么都没有达到理想的要求,又不能够用更多的时间深入到生产车间和检验岗位上,对品保部内部的日常工作弱化了管理、监督及组织,暴露出了一些问题,使得公司的质量保证体系不能够发挥出应有的功能。
2、对重大的质量问题不敏感,没有组织有效的、及时的质量问题分析会。
刘康
品保经理年终工作总结 第7篇
首先感谢余总;胡厂长及唐总监给我机会成为惠州正牌科电有限公司一员,感谢骆志勇经理;胡丽娟课长为制造五部品管付出辛勤的工作。在此祝愿TTC品牌驰名中外,大展宏图。
我是2016年11月14日入加惠州正牌科电有限公司,时间过得很快转眼在TTC团队工作学习生活己有二个多月了,在日常工作中通过自己的所见,所闻感觉到TTC是一个朝气,上进,包容的团队,我很荣幸能够容入这个团队。在这段时间同大家一起学习工作生活的日子里使我对TTC的企业文化及经营理念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在日常工作学习中使我体会到了TTC正向着品牌国际化,生产自动智能化,生产精益化及管理细节化而大步努力前行!2017年是大家“撸着袖子加油干”的一年,相信我会更加努力实干,在日常工作中不断学习,不断提升自己。
经过TTC近二个月的工作学习,在公司领导和同事的支持与合配下,我渐渐适应了新的工作生活环境,同时也初步掌握了自己的本职工作,以及各部门的运作流程,现对工作中所发现的问题总结如下:
一.产品质量品质不稳定(包括成品及材料)
1.塑胶材料/五金材料特采批次非常多,很多尺寸达不到《工程图面》要求.造成IQC进料异常,迫于生产压力需要安排人员返复试做确认反复特采上线生产致使生产组装过程中产品品质不稳定,造成外动作业员打手感返复挑选返复重工(有时是百里挑一),浪费人力物力,增加不良流出客户端的风险。
建议改善方案:
1.建议将多次特采(不影响产品手感)之尺寸确定为标准,工程修改《工程图面》相关特采尺寸。
2.《工程图面》上标立的重点尺寸太多(有的图面多达20个左右重点尺寸),塑胶/五金品管根本没有时间测量那么多数据(存在做假问题),建议工程部重新评估《工程图面》重点尺寸,尽量控制在10个以内。
3.针对五金/塑胶多次不合格的尺寸(影响产品手感),可以一套一套模具进行清查修模,使之生产之材料能够达到确立的标准内(或可以接受范围内)确立标准修正图面。
4.以上五金/塑胶材料相关重点尺寸确认达到修订之《工程图面》要求后,工程重新整理《BOM》标注清楚配合模号等相关重要信息。
二.加强对供应商的管理.1.严格执行采购和供应商管理程序.2.每月向供应商宣导我司的品质政策及品质要求让其清楚明了,从而可达到提升品质的目的.3.每周把供应商的来料品质状况以邮件形式发给供应商,让其知悉,以利后续品质改善与提升.4.每月5号前对供应商供货情况及生产现场实地确认,并将评定结果以邮件形式发给供应商,对供货不能满足我司要求的,必须提供书面的改善对策,持续督导改善提升.5.对连续3个月供货被评为最差的供应商不定期品质会议检讨,要求会议上做出检讨,并提供正规书面8D报告,让其感到有危机感.从而达到提升其产品品质的效果.三.改善品管与其它部门的沟通技巧.1.培训下属与人沟通的技巧和方法.a.端正沟通心态,就事论事,避免感情用事.b.以大局利益为重,不能只考虑本部门利益.c.以换位思考的方法与人沟通.d.尊重对方,注意讲话的语气和表达方式.2.严格按产品标准检验,减少不必要的相互争执.3.培训下属依程序要求来处理问题,反馈和记录品质信息,以便及时得到上级的支持与协助.四.品管课人员的培训 1.有QC人员(包括IQC;IPQC,FQC及OQC)必须会熟练使用卡尺;千分尺,拉力计;扭力计;微电阻测试仪等工作必须使用的测量仪品。
2.品管组长及QC人员(包括IQC;IPQC,FQC及OQC)会正确操作2.5D;投影机等精密光学测量仪器。
3.品管组长以上人员必须熟练操作键盘力度及行程测试仪,能够正确判定曲线图形态及识别。
4.所有品管人员必须能够熟练看懂《零部件工程图面》; 《成品工程图面》等技术标准的参考资料。
5.所有检验员熟练掌据《检验规范》的重点检验内容导入相关培训。
6.所有人员必须掌据自己职位的工作职掌并熟练运用于工作中并导入相关培训。7.基础QC手法培训。8.全力推行全员品管。
注:以上内容培训材料包括《SOP》;《工程图面》及自行编订的教材等。
品保日常工作要求培训教材 第8篇
讲师:赵占龙2012.11.23
一.培训目的:
为使新进品管通过集中培训的方式熟悉检验标准和检验方法,培养品质观念,初步掌握现场独立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培训内容:
1.什么是质量检验:
检验:通过观察和判断,适时结合测量、验证所进行的符合性评价,是一种符合性的判断。
检验工作的内容与要求:
1)熟悉与掌握规定的要求(质量标准),包括检验规范、产品的技术文件(工艺规范、产品图纸、样板、受控的产品标准、订单资料)、与产品相关的法律法规
2)测量:按照产品检验指导书要求对产品的一项或多项特性进行测试、检查
3)比较:把检验的结果与规定要求(质量标准)相比较,然后观察每一个质量特性是否符合规定的要求(产品规格/款式、包装、外观及功能性品质)。
4)判定:符合性判定(检验员职责)和适用性判定(技术及业务职责)。
5)处理:
原材料:合格盖蓝章转序,不合格盖红章或红色不合格标签标识隔离,降级或退货处理。
半成品:合格盖蓝章转序,不合格盖红章或红色不合格标签标识隔离,返工、降级或报废处理。
成品:合格方可入库,不合格需通知相关部门返工或降级、报废处理。
6)记录:对过程三检及相关的质量情况等数据需进行记录,质量记录需符合ISO质量记录控制程序。
2.品管人员日常工作程序:
首件检查制程检验终检产品送检样品检工艺及卫生监督电脑作业品质宣传及监督 品质例会
1).做什么:首件检查
如何做:a.在做首件检查之前应预先准备好生产样、订单资料、产品检验规范、受控文
件及相关色卡等资料。
b.首件检查合格方可生产,不合格应通知车间调整并重新送检
c.对首件检查的结果要予以记录,并保留首件样品挂在指定的位置到生产完毕(作为生产过程品质基准样本)后留样观察。
好与坏的标准:
好:有准备及时完成,做首件同时检查工艺及卫生是否符合要求,对结果及时记录,对不合格的情况进行追踪改善直至合格并再做记录。
不好:没有做准备不知道车间生产什么,首件时找不到样品及检验标准,对结果记录不及时或没有记录,对不合格情况不追踪或已追踪但没有要求车间重新送检也没有记录。
2).做什么:过程检验
如何做:在做首件检查之后应及时对现场品质进行跟踪是否符合品质要求; a.检查在线产品规格/款式是否符合生产样、首件样、订单要求及受控文件。
b.按照批量抽取一定数量产品统计不良率并记录品质状况,并掌握重点不良的项目(系统/偶尔),分析产品的原因,及时进行调整或通知车间进行调整,并跟踪整改情况,对不良品要标识及隔离,确认整改后的措施要有效并可以预防下次再发生。
C.对机台(是否正常运转、工艺是否调试恰当),人员(是否掌握操作方法,是否不按工艺野蛮作业),原料/来料(是否盖合格章,是否经过验证适用),工艺(是否不适用,会影响品质),环境(是否整洁或对产品及作业产生不良影响)要进行检查,出现不符合情况应通知车间及时进行纠正。
d.对产品的检验规范/工艺规范/生产样/受控文件要进行检查是否可以正确的指导生产及检验。
E.对现场的产品是否有做好定制定位及标识,如果发生不良的时候是否可以追溯。F.历史不良或容易产生不良的项目是否有进行跟踪,改善后的品质是否可以满足要求。g.现场的工艺和卫生是否按照标准执行,是否违反标准,是否有进行检查并进行记录。好与坏的标准:
好:有记录,能分析到品质不良产生的主因并采取措施进行改善,能预防下次再发生,现场不良确实得到标识隔离,产品确实返工并经过检验合格,对品质管理的重点项目每日进行了检查,对多次发生的问题是否进行了统计并强烈要求改善。
坏:无记录或作假记录,没有发现品质问题,发现品质问题不反馈不处理,或者不及时反馈或等待生产完成后再处理,对不良品不标识不隔离,对日常发生的主要不良项目没
有汇总,品质问题重复的发生没有要求车间采取相应的纠正预防措施。
3).做什么:终检
如何做:要求严格按照AQL标准进行抽样检查,注意抽样的随机性与均衡性应涵盖所有的人员、机台、班次、日期的产品,对尾数件必检。对检验的结果要做好记录,对不合格的情况应用书面形式反馈车间返工,并追踪返工后的结果,返工完成后要重新检验合格方可转序或入库。
好与坏的标准:
好:有记录,重新检验确实执行并由记录,不合格发生后下次是否有适当的预防措施。坏:无记录,没有检验或做假记录,对不合格产品没有做追溯,产品标识不明显(合格与不合格混在一起),不合格的问题没有预防措施下次还会再发生。
4).做什么:产品送检
如何做:应在车间生产一段时间后进行送检,送检的数量要求依据批量看抽样表进行抽取。批量大时样品应涵盖不同日期、班次、人员、机台等,送检要及时避免化验工作延误。
5).样品检验:
如何做:分为出货样及打样品,找到相关的资料(打样新品根据样品单),检验合格后要开立样品检验报告单给相关部门,出货样在生产过程中抽取,出货样及打样品要求车间贴好相应的标签方可开单放行。
6).工艺及卫生监督:
注意违反工艺及卫生会对品质产生重大的影响,有些即时看不见但仍存在严重的隐患,对卫生监督表要求每日各项目进行检查并要求车间整改且车间主管确认,对发现违反工艺的应立即通知车间主管、QE工程师到现场处理,对已经产生不良影响的产品要进行追溯。
7).品质宣导及监督:
品管人员的角色扮演应为检验员、技术员、宣导员。
品质宣传的内容:
a.待生产的产品品质注意要点及操作注意事项
b.品质好与坏,合格与不合格的标准要进行宣传沟通,必要时应使用品管限度样品对关键岗位人员进行培训。
c.对工艺及卫生要遵守的事项要反复的强调和要求。
8).电脑作业:
a.日常巡检、终检资料输入(ERP系统)
b.订单资料查看
d.不良资讯及客诉资料查询
e.受控及标准文件查看
9).品管例会
a.每天早会要求及强调的事项必须执行及监督
b.品质会议上交代的事项要求在工作日记上记录,并第一时间去执行
三、品质观念
1.品质是生产出来的,是设计出来的,是预防出来的,是管理出来的,不是检验出来的。
2.品质“三不”观念:
a.不接受不良品
b.不制造不良品
c.不流出不良品
3.品质“四不”观念:不争执、不停线、不妥协、不客诉
4.不得一味为自己的看法辩护,而不深入探讨其他人的推理。
5.自己尽了什么努力,可以让问题不再发生。
6.三即三现原则:即刻前往现场,即刻了解现场实情,即刻处理现场问题
四.纪律要求
1.进入洁净车间必须按照要求着装,衣、帽、鞋等
2.不得佩戴首饰,如戒指、手镯、耳环等,不得留长指甲、涂指甲油等
3.随身携带检验记录表单、订单资料及相关标签。
4.至少2小时巡检一次且录入表单及标识产品状态
5.不得串岗、离岗时间不能超过20分钟
6.检验章必须保管好,不得乱扔乱放而出现被人乱盖章
7.盖章时必须先检查产品在盖章,不得只看标签不看产品,防止内容物与标识描述不符
8.不允许坐在线上聊天,而非工作
9.不得玩手机游戏、看电子书等
10.不允许上班时间有睡觉现象
11.未经主管同意或未请假私不得私自不上班或不跟线加班
12.不允许私下议论别人是非,影响团队合作精神
2010年公司品保岗位工作总结 第9篇
在泽创,虽然仍主要从事我的老本行——品保工作,但由于金百泽的样板快板性质及泽创的外协外发性质,又使得我的工作内容和工作范围更富有挑战性。我喜欢接受这样的挑战,因为这将使我的职业生涯更加生动、丰富和进步。编辑。
回首2005年在泽创走过的风风雨雨,虽然称不上轰烈,却也算得上充实。比起以前,工作时间长了,工作量大了,报酬少了,但我却心甘情愿到无悔。因为,在金百泽,在泽创,那种奉献和付出的企业文化已熔入所有人的骨子里。在这里,我可以罗列几点我最深的感受: 再一个感受是温暖。我是从国营单位走出来的,以往对民营企业有过传闻中的担心和顾虑。但金百泽/泽创从领导到员工人人都随和没有架子,也没有因职务而分尊卑。我本人入职,武总就亲自面试过。这让我在惊讶的同时颇为感动。在我入职实习期间,只要有问,答者必彬彬有礼、言之凿凿,很快就能熟悉起来。从下到下的高层、中层、基层干部,没有端架子、打官腔的,并且年轻人居多,很容易打成一片,消除生疏感,感知认同。人与人、部门与部门间的平等,我从一件小事上最有感受:以往总认为财务部是“老爷单位”,高高在上,动动嘴皮,各部门就得跑个不停。没想到,我第一个月的现金工资(当时的工作地点是国际文化大厦),是财务部的武清亲自送来泽创的,和颜悦色的,把我感动得不行。并且听说还得继续去送泽创钻孔厂的工资。那时起,我就在心里认可了金百泽/泽创。还有就是人情味。没有人情味的企业,很难想象会有活力和动力。金百泽/泽创深厚的人情味,坚定了我在泽创长期发展的兴趣和信心。记得第一次把公司的福利(纸巾、牙膏、浴液)拿回家的时候,家里人都开玩笑:不错啊,又过上共产主义生活了。由于家庭住址的关系,泽创迁至科技园总部后,我的上下班极为不便,叶副总常常关心询问,并且为我考虑和申请将工作地点迁住总厂。仅此一点,已令我暗自决心以加倍的努力予以回报。
还有很多很多,令我对金百泽/泽创生出认同并力争维护。当然,一个企业如同一个人,人无完人,企业的方方面面也不可能尽如人意。对此,我也有一些感受。
作为金百泽的子公司,我感觉在泽创所获得的支持尚不足够。泽创公司虽已独立核算,但与金百泽集团存在必须的不可分割的联系,需要依附金百泽获得支持与协助。如iqc借用总厂成检空间、工具、包装等,从总厂售卖/提供原材料,由总厂测试,入库后由总厂物流发货,由总厂代接客诉.„..。在这中间,人情上的协助成分太多,制度的支持成分不够。以致于泽创各岗位工作起来常常感叹一个字“闷”,累不怕,闷就很可怕了。泽创出现过领料从早上领到下午还没办好手续的情况,出现过分厂回的急板一周后仍未在总厂排上测试计划的情况,出现过四处求人帮忙搬板、四处找位置放板的情况。这些,无疑会造成对工作效率和工作热情的影响。
在泽创也有感觉委屈的时候。记得有次为下完订单,泽创几个岗位的人一起加班,由于天冷下雨考虑到安全问题,八点钟到楼下等通勤车回去,适逢行政人事部开会,一下子下来十几个人,只留下一句“我们都坐不下了,怎么泽创还有人在这儿等车”就绝尘而去,留给我们的是伤感和无助。泽创回来待总厂协助测试的板,跟进时,得到的回复多是“我们金百泽的板都测不过来,哪有时间测你们泽创的板”。iqc员工为了包一款急单,没有按惯例等待金百泽包完即插队包装,被金百泽员工推到地上,委屈得直哭。我们多么希望能真正感受到金百泽与泽创是平等的,是真正的一家人。
回首2005年,在泽创,主流上的进步和活力,仍让我备感庆幸。通过八个月的充电、学习和磨练,我自信在业务能力、岗位能力、职业技能方面有了长足的进步。表现在:
对电路板各方面的认知更为全面。一方面体现在对样板和外发单的认识增加了,另一方面对电路板的品质、价格、交期、工艺认识更全面了。以前除了fr4,很少接触铝基板、陶瓷板、无卤素板;除了常规工艺,很少接触沉银、沉锡、喷纯锡;除了品质,很少关心价格、交期,除了厂内,很少与合作厂家打交道的经历。而在泽创,这些都是我的基本工作内容。伴随着新鲜感,我也确实从中受益非浅。通过多次邮件的磨练,语言和主题的精炼性更好了,有分厂将我的邮件打印出来做范文传递的历史。我也深知泽创人虽少,每个人在沟通过程中,一言一行都代表着泽创的整体形象。在这方面,我及我的同事们都将一如继往地说好每一句话,做好每一件事。本身素养的提高。每个人在更换新的环境接受新的工作时,必须期望获得更大的进步和发展。在泽创,独立性要提高,依赖性要减少,突发事件、应变能力、抗压能力要加强。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很难。做不到,会被淘汰;做到了,就是进步了。以前最怕叶副总出差,叶副总出去了,分厂报价高了不知怎么侃价,分厂打死都交不出货来的情况不知该怎么催,对于总部关于分厂工艺能力的提问不能准确及时地回复。在这几个月的锻炼下,这些工作,在我和同事们的努力下,都可以应刃而解,我在欣慰的同时,也很骄傲。环境造人,我相信,在泽创提供给我的这个平台上,我可以做得更好。
展望2006年,我在思索,2005年做得好的,要保持;2005年做得不好的,要改进。我计划在2006年做如下的改进和期望:
1、永远保持学习的状态。人不学习就不会进步,不进步就是退步。2006年,如迁往总厂工作,我仍将向上级向同事向同行学习,做好独立承接客诉,同时促进分厂品质提升的工作。
2、完成相关的二级、三级文件,从体系上获得固化。
3、期待获得集团制度上的更多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