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内容
乒乓球教练员管理制度
来源:漫步者
作者:开心麻花
2025-09-19
1

乒乓球教练员管理制度(精选6篇)

乒乓球教练员管理制度 第1篇

工 作 总 结

尊敬的各位领导 张总、各位同仁:

大家下午好!

我叫,任00俱乐部00分校教练员。几年前应张总之邀加入00事业。创业伊始,举步维艰,我和诸位风雨同舟,艰苦奋斗、顽强打拼,其中几多辛酸几多欢欣,如今再看00事业已是铮铮日上的另一番新景象了。在新的一年迎来之际,蓦然回首往年的点滴工作,心底更多了一份厚重和责任,激发了我在新的一年里不断努力和进取的信心;回首过去,展望未来,让我信心满怀!我感受如下:

一、发扬狼队精神,形成高效集体

社会发展需要个人的智慧,同时更需要发挥团队的力量。具备了团队精神,我们才能更好的施展个人才华,实现自身价值;才能更好地发挥团队的力量,形成文明和谐高效的集体。工作中听从总教练工作安排,树立全局意识,分工协作,形成高效集体。

2011年4月授命入驻00分校以来,我不敢懈怠,全力协助总教练进行经营,圆满完成00俱乐部中部张总交付的经营和教学任务的同时,还积极主动的参加各种活动。00队员2011年在市八运会上都有不俗表现,结束了00县在市运会上没有本县队员参赛的历史。在00县青少年乒乓球比赛中00队员囊括了单打前八名,这在起步晚,底子差的00县来说已是骄人的成绩了,这极大的树立了我们00形象,展示了我们00风采。这就是一个企业的文化和价值的体现,这也是张总不断教导我们的狼队精神的结果。

二、遵守职业道德,提高自身业务,教球育人

热爱教练员工作,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认真履行教练员职责,以身作则,教球育人。善于学习,认真钻研,及时了解和学习先进的乒乓球技术,不断提高技术水平和训练教学能力。自觉接受和配合主教练的业务协调和训练管理,维护和保证训练秩序。关心队员在校的学习情况,不断培养队伍团结互

助的团队精神和爱护公物的品德,促进队员德、智、体全面发展。与队员家长经常沟通,及时全面了解队员的情况,不断改进训练方法,达到教球育人同步发展的教学效果。保证训练队伍的稳定发展。

三、2012充满机遇和挑战

新的一年开始了,正值寒假招生,还有许多问题有待我们去认真研究、积极解决。如招生问题、新老队员分层训练问题、学员管理问题、与家长交流沟通问题等等。

回顾2011年,其中有奔波之辛苦、传球之劳累,亦有收获之甘甜,成功之喜悦。我会克尽职守、努力工作。为我们00文化产业的发展尽心尽力!

谢谢大家

乒乓球教练员管理制度 第2篇

1、用重心控制球

2、用“迎”的手法把球拉得更爆

3、“照着来球收小臂”

4、业余横板横板的反手没有想象的那样好

5、为“身前击球”而做引拍

6、练习基本功球时,一定要有节奏

7、身体重心一定要低

8、击球时必须放松

9、协调用力是基础

10、向前用力是指导

11、用力支点是关键

12、用力方法是技巧

13、鞭打式发力

14、多体会“打”和“磨”的比例

15、拉球时要先预判根据旋转拉球

16、反手拨是横牌反手技术的基础

17、把拍子想象成你的手,吃住球扔出去的感觉!和 很薄的撞!!

18、球拍在发球时松些好

19、越用力时,挥拍越要下压 20、四分之一定律

21、拉加转球时要“双腿”下蹲

具体分析:

1、用重心控制球 即打球主要是全身发力,不是单纯靠手臂,利用腿,腰等身体部位的动作集中发力 击球,表现出来就是身体的重心控制有用身体重心拉球、打球并送出的感觉,有 用自己身体重心压住来球并送出的感觉。反冲时,也要用重心来控制球只有前臂

和手腕动作,没有用重心来调节弧线,经常压不住球或回球质量不高。提前判断 来球的落点及旋转,晚了就来不及做动作,被迫只用前臂和手腕击球,另外动作 不要大,因为如果来球旋转稍强的话,落台后弹起来很快,不好找点。

2、用“迎”的手法把球拉得更爆 要让弧圈球暴力,应尽量采用主动迎球的手法。要有这个“迎”的意识,即一身体 要迎前,二步法要迎前,三手法也要迎前。向前的基础力量的产生的问题,FO RWARD,LOOP INTO THE BALL,就是要向前拉住球。这个力要靠向前的重心交换 来完成。(右手为例)右实左虚的弓箭步一定要做得完全,即右脚踩实,右脚尖和 球台底线平行,指向东。左脚稍前,脚尖着地,脚跟一定要提起来。上身要含胸 收腹。以王励勤、马林榜样,他们含胸收腹作得很充分,二人含胸含到上身基本 都和台面近乎平行。这样的作得好处一是重心会自然地落到两腿的前脚掌;二是 这种机制使发力时必须向前,含着胸自然人就向前哈。像马林、刘国政抢冲凶的 时候差不多要趴在案子上就是突出的例子。向上不向前的情况也会自然地被避 免。

3、“照着来球收小臂” 手臂不往回拿,而是尽量迎前往前扫,它自己不能往前了会自己回来,你不用操 心,往回拿就没劲了。

4、业余横板横板的反手没有想象的那样好 业余横板的问题确实是集中在反手和中路。反手是横板的特长,但很多业余的没 有开发好,结

果成了弱点,以至于敌不过直板的推挡。还有,我觉得很多横板战 位离台过近,影响了正、反手的转换。其实也是由于站位远了反手的问题。所以 练好反手是打好横板的关键,而肘的控制相当重要。得反手者得天下。横板反手 一定要敢于主动加力抢先加力。

5、为“身前击球”而做引拍 身前击球是指在身体的重心--肚脐前方击球後。

6、练习基本功球时,一定要有节奏 对方过来的球,回击时要以基本相同的速度回击,双方才能有节奏的练下去,而 且不累,这样才能提高手感。

7、身体重心一定要低

身体重心一定要低,这样打球才稳。反手位厕身时,身体更要低,才能打的准。但注意要活用,当中近台拉前冲时重心不要压得太低,否则导致引拍太低,拉球 压不住弧线,易出界。

8、击球时必须放松 击球时,手臂必须放松,有用腰转动打球的感觉。打球要有击打(快攻)的感 觉,不是摩擦。要主动去击打球,不要被动的让球来顶你的球板。腰部要放松,不要紧张,否则看起来是直着腰板打球。其实,整个打球过程中,只有击球的瞬间是紧张的。

9、协调用力是基础 ——腿、跨、手必须同时同方向动作

10、向前用力是指导 ——腿、腰、手都必须首先向前用力作用于球,在此前提下向其他方向调节

11、用力支点是关键 ——近网球瞬间支点在腕关节,近台球瞬间支点在肘关节,离台球瞬间支点在持 拍手一侧的髋关节!

12、用力方法是技巧 ——根据来球和自己的战术目的,可以采取加力,借力、合力、摩擦、弹击等不 同方法

13、鞭打式发力 无论是王励勤还是孔令辉他们都在追求一种鞭打式发力的方法拉弧圈,只不过王 励勤的爆发力(击球力量,更优于其他选手)所谓鞭打式发力是以腰跨作为向前 发力的一个支撑点,在击球一瞬间,腿部撑住腰跨,有肉眼看不见的一个暂停,形成一个稳固的支撑点,使手臂得以发力更优化。拉弧圈必须用手腕,现在的弧 圈是撞击和摩擦的组合,手腕触球的弹击成分多,摩擦成分少,这个球就比较爆。反之球就比较转!手腕动作要强调力量从食指中指传递到拍子的击球部位,而不 是从手掌心传递,食指和中指兼有控制方向的功能,为了控制低弧线因此也就出 现手腕向里钩的现象。你们可以仔细观察著名乒乓运动员的弧圈分解图,注意他 们的腰跨动作和手腕动作。老瓦就是先从侧面像要搂人一个大嘴巴子那样,把球 搂住,然后向前 SNAP,即在接触球的那瞬间用爆发力在包住球的基础上收甩。

球不是被擦走的,而是边搂边摩兜走的(打磨)。快触球的时候大臂好像被锁住了,前臂刷的一下像鞭子一

一样向前抽甩。外观上是向前敬礼到额前,敬到不能再向前 敬为止,然后手臂自然地也就必须收回还原。拉前冲,肩要放松、要有等球的一 瞬间。

14、多体会“打”和“磨”的比例 撞击球过多。可能当你前冲不冲时你会以为多向前撞击球即可弥补速度,这有点 饮鸩止渴,其实撞击球过多易造成弧线不好,失误多;且因旋转不强,也使拉出 的球前冲不强,特别是在近台以外。摩擦过多会导致球速满,力量小。

15、拉球时要先预判根据旋转拉球 拉球时不视来球旋转,就一种动作。有很多老球痞认为只要手感好啥球都可一样 拉------当然不是说上下旋的区别,而是同种性质的旋转可不大考虑强弱。诚然,如果手感好时很多上诉情况都能上台,但这样拉过去的球质量显然要打折,并且 大多数业余球手不可能象那帮老球痞那样一天到晚的泡在球馆里,要养成“盯球” 意识,平常多留心来球旋转,比赛时就成习惯了

16、反手拨是横牌反手技术的基础 基础打扎实了,攻、拉、弹、挑等就容易了,横拍要练好反手必须先练好拨。

17、把拍子想象成你的手,吃住球扔出去的感觉!和 很薄的撞!!秘籍一:‘球感“(吃球瞬间的手感)来自是 YE(软球板好吃球),这是发挥最佳 手感靠自身发力的器材秘籍,你可以感觉到马琳是用全身的力量把球吃进球拍然 后甩出去!(当然这个过程太快了)狠不得一板把球打破的架势。秘籍二:来 自炉火纯青的动力定型——“蹬腿转腰”。秘籍三:拍面触球是内弧线轨迹,保 证球拍与球的入射角很小,几乎只有 5--10 度!这也是胶皮海面能吃住球的重 要原因,很薄的磨擦,我教队员的时候形容为:很薄的撞!!而不是很厚的撞,我们都知道:很薄的撞是摩擦、是弧圈球,很厚的撞是击打是攻球!!当然,这个很薄的撞是靠”蹬腿转腰“来完成的,此时的手臂并没有收,而是自然伸直和 身体的运动轨迹是一体的!!但也就是在’很薄的撞”的同时大幅度往前转腰,身体重心移到左前,仔细观察可以发现马琳的身体前倾的很厉害,这样是为了发 挥肩引带大臂的作用,也就是用身体的力量把手臂抡出去,这样就有了:“把拍 子想象成你的手,吃住球扔出去的感觉”,最后由前臂手腕作微调!!这个过

程当然是瞬间的。此秘籍的分量为 35%,但这个秘籍的感觉不太容易获得,因为 要非常快才能产生,我给学生讲的是时候用“0。秒”来形容。01 不知你能否理解?!射入角很小,很薄的撞,球拍像和案子平行。好处是球很爆,不惧下旋。但要具 体情况具体对待要根据球的旋转高度落点位置以及你
的战术意图来确定你的击 球拍形和角度。秘籍四:立腰或收紧腰,右脚尖朝右,而不是右后方,膝盖稍内 扣(这样可以蹦住转腰的力量)手臂固定拍型,在膝盖的上方吃住球,我给学生 讲解的时候形象的理解为:“包膝盖”摩擦,这就形成了一个自然的弧型轨迹,你 不妨试试!如果要发大力,或冲中台,就要再加上肩的动作。关节就要适当 打开,这样肩也是一个旋转的支点。再说就又会让人觉得复杂,不过我的感觉就 是加大动作只是让开一些,不要想太多。还是要以肘为轴,要不然就没有鞭打了。没有鞭打的弧圈球,就是费力、大动作、没有效率而且又不转的弧圈球。如果能 做到肩、肘、手腕三个关节陆续一气呵成的收甩,那你的正手就自然很暴了。

18、球拍在发球时松些好 球拍在发球时松些好,灵活!而且有转动,手腕转动方向的平面与胳膊的直线垂 直,击球后,要稍微“颠一下”身体,可以很好的放松同时回到标准准备动作。为了 “颠一下”身体,击球瞬间脚后跟要抬起来。打球要有 4 个意识:盯球判断来球,移动脚步,击球,还原。

19、越用力时,挥拍越要下压 越用力时,挥拍越要下压,而不能上托,越要压住球,前倾的要比发力小时多点。攻球时手腕要有点弧线,这样球速要快一些。20、四分之一定律 开始练习正手攻球,要牢记个 1/4,一是,手臂挥拍的轨迹是 1/4 园,球拍摩擦 球也是球的 1/4,手臂挥拍放松至起始位置也是按原先的 1/4 圆弧--陆教练在 球案上以端线为直径,中线与端线的交点为圆心,划一园弧,右半边的弧线就是 手臂挥拍的下投影;然后面对墙,以自己的身高,作攻球的准备动作,以腰部高 度划 1 横线,眉毛高度为最高点,划一圆弧,这是前面的投影。正手攻球,执拍 右手拇指压拍,食指放松,中指顶拍,在划 1/4 圆弧过程中,拇指和中指有 1/4 圆弧的微调动作,击球上部 1/4 圆弧;同时前臂也要有 1/4 圆弧的旋转。

乒乓球教练员管理制度 第3篇

多球训练方法的使用为中国乒乓雄霸世界乒坛和辉煌成绩的取得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乒乓球竞技水平的发展不仅以技术的发展和创新为基础, 还依赖于训练方法的不断研究、创新和发展。多球训练方法沿用至今, 在研究上多侧重于训练密度、训练强度和训练量的研究, 而对多球训练中教练员喂球能力、喂球效果和喂球效果控制的方面研究欠缺。喂球效果的选择和控制作为多球训练的首要因素, 直接影响训练效果。加强对教练员喂球能力和喂球效果控制和喂球效果选择的研究, 以增强多球训练方法的科学性, 从而提高其在训练中的成效。

1 乒乓球多球训练方法的产生及其特点和作用

乒乓球多球训练方法是60年代原中国乒乓球队教练李仁苏从日本女排教练大松博文的排球训练法中移植过来的一种训练方法[1]。从低水平的启蒙训练到高水平的国家队训练, 多球训练方法对世界乒乓技术水平的发展起着突出的贡献作用, 并有其特点和作用。

1.1 多球训练的特点

多球训练可以连续不断供给相同和不同落点、速度、旋转、长短、线路、高低、力量和节奏变化的球, 供球的方式表现为以上八种因素融合和任意的变化, 形成各种可能的击球情况;多球训练可以增加单位时间击球练习的密度和强度, 练习的密度和强度具有可控性;多球训练的难度具有控制性和多变性;多球训练供球的情况具有复制性和再现性;多球训练与单球训练的区别在于, 供球不受对手回球的影响和限制;在技战术训练体系训练的过程中, 针对性强, 训练成效快, 效果突出;多球训练的合理使用, 可以有效的节省训练时间;其特有的训练作用, 是单球训练不可取代的。

1.2 多球训练的作用

多球训练在不同水平阶段的主要作用表现在:低水平阶段, 单一技术的动作定型作用。多球训练对初学者和低水平者, 通过反复多次的单线、定点的训练, 对建立正确的基本动作动力定型或不断纠正错误的基本动作动力定型等均能收到很好的效果[2];中水平阶段, 结合性技术和基本战术形成。多球训练对中级水平选手, 主要提高组合技术的形成和基本战术的形成;高水平阶段, 多球训练提高训练强度和难度, 突出优势技术, 弥补弱势技术, 提高技战术质量和稳定性, 发展新难技术动作, 适应某种打法, 发展专项素质等[3]。

多球训练在技术训练层面的主要作用表现在:利用单位时间内训练密度大, 次数多的特点促进技术形成, 强化技术质量;在摆速训练中, 有效提高单位时间内击球的速率;在步法训练中, 能增大其活动范围, 提高训练难度。在专项素质训练中, 可通过控制供球时长、频率、落点、速度、旋转、长短、线路、高低、力量和节奏的变化, 有效发展选手的协调素质、灵敏素质、力量素质和耐力素质, 判断能力和反应能力, 并在体能训练过程中培养运动员克服困难的顽强意志。

2 教练员多球训练喂球能力和应具有的多球训练思想

优秀的教练员不仅需要具备稳定的喂球能力和多变的喂球能力, 还要具备能根据训练目的的不同确定有效喂球方式的思想。

2.1 教练员应具备的喂球能力指标和能力要求

多球训练喂球效果是指供出的多球在落点、旋转、长短、弧线、球速、力量、频率、节奏和连续性因素的在量度上的整体效果。不同的训练水平, 不同的训练内容, 不同的训练目的, 要求教练喂球的效果各不相同。优秀的教练员应该具备的良好的喂球控制能力, 见表1所示。

任何多球训练喂出的多球, 都是以上九种能力的以不同方式呈现的综合体现, 多球训练是否有效果, 取决于教练员的喂球是否符合训练内容所要求的喂球标准, 喂球效果是关键。

2.2 教练员多球训练的思想

训练不一定出效果, 只有训练方法科学, 才能使训练效果最大化。多球训练并不是多了就好, 也不是少了就好, 应遵循合适的度量;多球训练强度大, 连续不断的供球会增大身体负荷, 适度的训练密度是多球训练中的关键问题;喂球的效果万千不同, 应针对不同训练水平、不同训练内容、不同训练目标, 合理选择喂球效果, 使喂球效果符合训练水平、符合训练内容所要达到的要求;合理的喂球效果可缩小多球与单球训练的差别;多球训练只有和单球训练共同作用, 才能提高训练效果和比赛能力。

3 不同训练内容下, 教练员多球训练喂球效果的要求

训练水平具有阶段性, 乒乓球训练包括技术训练、步伐训练、反应应变训练、战术训练专项体能训练等, 不同训练内容, 对喂球效果要求不同, 应体现出差异性。

3.1 单一技术和组合技术多球训练教练喂球要求

单一技术和组合技术的发展分为动作的形成阶段和动作的改进和提高阶段。在技术动作形成阶段, 要保证练习者要以正确的动作反复的击球, 刺激肌肉的神经条件反射, 逐步形成正确的动作结构;在动作的改进和提高阶段, 任务是固定手法, 纠正错误动作, 较快掌握正确动作, 提高动作质量, 建立起比较固定地动力定型。在多球训练中, 教练员的喂球效果要求如表2所示。

3.2 步伐训练

步伐是乒乓球运动的生命, 步法是各项训练的基础, 击球的准确性、爆发力、相持能力、连续进攻以及贯彻积极主动、抢先上手、抢先发力的战术意图都有赖于步法的移动来实施。步伐应运用合理, 移动流畅。多球步伐训练中, 喂球效果要求如表3所示。

3.3 击球力量和击球的流畅性训练

力量是乒乓击球质量的重要决定因素, 流畅性是乒乓球乒乓球技术与技术衔接, 攻防转换重要因素。在力量和流畅性训练时, 喂球效果要求如表4所示。

3.4 反应应变能力和战术训练

反应应变能力是乒乓球选手应具备的重要能力, 快速反应应变能力是选手在比赛中合理使用技战术的前提, 反应应变能力训练是通过不定点的组合技术训练完成。战术是技术综合应用的外显, 是比赛的灵魂, 战术要具有稳定性, 多样性和应变性。反应应变能力和战术训练喂球效果如表5所示。

3.5 移动速度和耐力训练

移动速度快是下一板正确击球的保证, 步伐不仅要使用合理, 还要移动快速;良好的耐力是移动速度持久的保障, 大强度的耐力训练是培养运动员意志品质的良好手段, 耐力训练不能影响运动员击球的步伐和手法。速度和耐力训练喂球效果如表6所示。

4 结论与建议

1.多球训练相对于单球训练的缺点和不足。多球训练超越了发球、接发球和第三板抢攻这一阶段, 使技术训练与前三板结合不上;教练员喂球的路线和落点变化和与比赛相比易判断, 降低了判断来球的要求;在比赛中击球时每一板的相互联系关系和制造机会球目的性在多球训练中难以体现。喂球效果的进一步提高, 可以使多球训练与单球训练和比赛更加接近, 多球训练要与单球训练合理的结合运用, 才能更好发挥其训练效果。

2.教练员应具有多球训练思想和良好稳定的喂球能力。喂球效果与多球训练的密度、强度以及训练量是不同的概念。喂球效果是教练员喂出的球在九种效果指标上以不同的量度组合的结果, 这种组合结果是由训练内容和训练目的决定的, 组合结果具有可变性;喂球效果反应瞬时训练强度和瞬时训练密度;多球训练的密度、强度和训练量与训练组数、组时长和组间隔时间有关;多球训练的组数和时间长短, 应依据训练对象的技术水平和专项素质而定。

摘要:采用文献资料和专家访谈法对多球训练方法进行了分析研究, 提出了喂球效果的概念和教练员应具备的多球喂球能力指标;针对不同训练内容提出了合理的喂球效果的要求, 使多球训练方法更加科学, 达到训练成效最大化。

关键词:多球训练,教练员,喂球效果

参考文献

[1]蔡继玲, 吴修文.乒乓球[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1999.347.

[2]史健.乒乓球运动动力定型理论在多球训练中的应用[J].中国体育科技, 1982, (3) :19-22.

[3]黄国坚.关于乒乓球多球训练方法的探讨[J].体育科技, 1999, (1) :20-21.

乒乓球教练员心理训练技能 第4篇

“焦虑”是包含有紧张,不安,惧怕,愤怒,烦恼,压抑,神经过敏,担忧以及自主神经系统的唤醒水平的一种复杂的情绪状态。不确定性是焦虑的根源。一般认为焦虑水平在赛前某一时刻达到最高水平,随着比赛的开始,焦虑迅速下降。这一现象通常出现于赢得该场比赛的运动员身上。当运动员输掉该场比赛后,则其赛后的状态焦虑可能比赛前状态焦虑高,尤其是高特质焦虑者,或者经常体验到失败的运动员他们赛后会体验到更高程度的焦虑。

教练员应该怎样看待和处理这样的心理问题,这其中有一个心理学的归属问题。

在平常的运动训练中,根据运动员的心理变化可以把运动员的行为分为异常行为,正常行为,超常行为。异常行为是指日常生活和训练中,由于某些原因使运动员产生严重的心理障碍,从而引起与众不同的行为。正常行为是指在日常训练比赛中虽然产生一些心理问题,但能维持正常的训练和比赛的行为。超常行为是指能够控制自己的心理状态超水平发挥技战术的行为。在平常的训练工作中,运动员都有可能在这三种行为中进行转化,但属于两种不同的运动心理学范畴。

图示如下:

从图中可以得知,异常行为转化为正常行为属于临床竞技运动心理学范畴。而使正常行为转化为超常行为属于教育竞技运动心理范畴。前者是教练员的职责,当然当运动员由正常行为向异常行为转化时,教练员有责任帮助运动员解决心理障碍,但要解决这些心理问题需要特殊的心理疗法,所以只能依赖心理学家。当一个运动员尚处于正常行为范围之内的赛后焦虑状态时,无论是临床心理学家还是教练员恐怕都不希望他的行为滑向异常范围。遏制住这种滑变的趋势是教练员的工作职责之一。如果教练员忽视对运动员赛后焦虑的及时疏导解除工作,就有可能造成该运动员失败感的积累,产生无能感,挫折感,导致对训练和比赛产生畏难情绪。发生逃避行为或相反的攻击行为。从而影响到他的运动生涯及整个运动队的持续发展。那么教练员能否成功地解除失败运动员的赛后焦虑以及如何解除呢?

实践证明赢不一定会导致运动员的赛后焦虑水平下降,输也不一定会使运动员的赛后焦虑水平提高。因为除了比赛结果这个因素之外,运动员本身的认知因素也起着重要的作用,即运动员所理解的相对成就水平或对比赛的自我评价影响着赛后焦虑的升降。

笔者针对这一实际情况,总结多年来的工作经验,在训练中采用了认知调整的模式对失败运动员进行赛年焦虑的解除工作。步骤如下:

1.认识触发消极思维的事件。如:全国锦标赛未入八强或某场比赛失利。

2.认识必须中断的消极思维。如:“对方这个发球我可能接不着,我要出丑了”。我就知道自己扣不上,何必扣呢”?“我不善于打近台。为什么最后决定胜负的那个球不远调?”(实际当时情形不可能远调)。运动员必须认识到这些思维的不合理性。

3.引起放松反应并大声地命令自己。“停止”!即不要再在这个牛角尖里钻下去,要“抽身”出来。

4.把注意力集中到有关的线索或定向的任务上。此时,失败后的运动员也许正在训练馆和某一队员复演赛场情势,则须把注意力移到当前的或接球或扣杀球的任务上来,如运动员在卧室独累,可将注意力集中到关键动作的回忆上。

5.用现实的有效的思维来代替消极思维。如:对自己说“当时情形下,我那种处理是唯一可能成功的处理,换别人也一样。”并想象用有效动作重新处理了该球。这样运动员在想象上解决了难题顿开了茅塞获得了成就感,这就会激起他进一步在下次比赛中重新打击对方的愿望与信心。这个过程可由教练员帮助完成。

6.用想象去创造一个情境,使产生消极思维,然后用信号来中止思维,再用有效的思维去代替它。

7.运用中止思维的技术,即在各种产生焦虑情绪的情况下进行练习,使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在有关的线索上和定向于任务。

乒乓教练作文 第5篇

乒乓教练作文

刚放假,我和孔子、聪聪参加了乒乓班。我们的乒乓教练长着尖尖的下巴,脸型看上去像一只猴子,脸上还布满了青春痘。最初的训练啊,凶得很。我们一商量,送了他一个外号――“尖嘴猴腮”。说他严厉吧?的确是啊,在基本动作训练的最后一天,我们和教练对打。由于是初次尝试,许多人都控制不了球的`方向,身子扭过来扭过去的,忙极了,互相看看,都情不自禁地哈哈大笑。“尖嘴猴腮”有些生气了,眉头渐渐皱了起来,一会儿,他的“狮吼功”来了:“安静!不准笑!”把我的耳朵快震聋了。几个正在哈哈大笑的同学也像被点了穴一样,一动不动的。真是“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啊!过了一会儿,几个调皮的同学以为没事了,又开始“蠢蠢欲动”了。“尖嘴猴腮”一边给我们“喂球”,一边瞄着其他人,他看到有两人正在悄悄开心说笑,眉头就又皱起来了,这回,他使出了“乒乓神功”,抓起两个球,“嗖!”的就飞了出去,球不偏不倚落到他们头上。大家都看呆了。于是,接下来的训练也就老老实实的,没人敢偷懒了。怎样,我们的教练厉害吧?别看教练训练时这么严肃,有时他还是会开玩笑的。我们初级班里有一个“小萝卜头”。教练很喜欢他。最后一天,休息时,“尖嘴猴腮”突然大步冲过去,一把抱起“小萝卜头”,往空中一抛,吓得他哇哇大叫,等把他稳稳接住后,教练又将他塞进装乒乓的大脸盆。“小萝卜头”不知是力气不够还是怎么了,在盆里挣扎着,尖叫着,就是爬不起来。“尖嘴猴腮”在一旁乐得拍手跺脚的。笑够了,抱起“小萝卜头”又转开了,过了十几秒钟才停下。他自己是一点没事,苦了“小萝卜头”,跌跌撞撞像个醉汉,都快摔跤了。我们目睹了这一连串的“恶作剧”,又是笑,又是后怕,幸亏没找上我们折腾。这就是我们的乒乓教练,一个活脱脱的“两面派”。不过,7天下来,我们基本能够开始对打了。又看了许多“精彩”的搞笑镜头,说实话,大家开始喜欢他了,商量后我们决定以后叫他“悟空脸”了!

乒乓小教练优秀作文 第6篇

每个人都有一技之长,在学习的同时,也会将此给予别人。这几天,我就过足了教练瘾我荣幸地成为了乒乓球助理教练,给刚入门的一些队员发多球。

因为乒乓球队里人多,高教练忙不过来发多球,所以就把给初学者发多球的.任务交给了我。我以前给队友也发过多球,那称得上驾轻就熟,不过给初学者发多球,那还是史无前例的。但还是要积累经验的,我端着球来到球台边上。一个一年级的小同学跃跃欲试,第一个自告奋勇来让我发。我看到他那样子,心想:勇气可嘉,不过打的时候千万不能老打飞呀!

我从球盆里拿出三个球,曲腿弯背,将球仍在球台上,挥起球板“啪”发了过去,那名同学很认真地将球打了过来,随后几个球他很少失误,我也慢慢放松下来。可是好景不长,他见越打越顺,就开始发力,“呯、呯、呯”好几个不是出界就是下网。我正想让他轻点儿,一个球又被他打飞了,而且朝我飞来,我躲闪不及,“呯!”正中我的脑门。这一刻让我想起了《我的兄弟叫顺溜》里顺溜打掉司令员的钢盔那一幕,我心中非常愤怒,可毕竟他刚学,我只能捂着头,嘴里念叨:“你准,真准。”我那几个老队友看到我被“爆头”都笑得站不起来。那个小同学看到我这个样子,又开始认真地练了起来。

相关文章
表演人才范文

表演人才范文

表演人才范文(精选11篇)表演人才 第1篇六七岁至十一二岁是学龄初期, 即相当于儿童接受小学教育的年龄。这一时期少儿的主要行为活动是学...

2
2025-09-20
保安班长月总结

保安班长月总结

保安班长月总结(精选6篇)保安班长月总结 第1篇篇一:保安班长年终总结个人总结光阴似箭日如梭,转眼间半年已经过去。回顾我们保安队在近...

1
2025-09-20
班主任有关工作培训心得

班主任有关工作培训心得

班主任有关工作培训心得(精选15篇)班主任有关工作培训心得 第1篇20**年8月我有幸在市电大参加了“仙桃市第一期小学骨干班主任高级研修班...

1
2025-09-20
部编版一年级四季教案

部编版一年级四季教案

部编版一年级四季教案(精选6篇)部编版一年级四季教案 第1篇《四季》文清路小学 刘明霞教学目标:1、认识 9个生字和言字旁,虫字旁和折...

1
2025-09-20
办公室文秘的岗位职责有哪些

办公室文秘的岗位职责有哪些

办公室文秘的岗位职责有哪些(精选18篇)办公室文秘的岗位职责有哪些 第1篇1、在董事会的领导下主持办公室的全面工作,负责办公室的日常工...

3
2025-09-20
八年级上册第1课鸦片战争

八年级上册第1课鸦片战争

八年级上册第1课鸦片战争(精选12篇)八年级上册第1课鸦片战争 第1篇《鸦片战争》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及危害;林则...

2
2025-09-20
表面粗糙度测量仪的工作原理

表面粗糙度测量仪的工作原理

表面粗糙度测量仪的工作原理(精选10篇)表面粗糙度测量仪的工作原理 第1篇表面粗糙度测量仪的工作原理分析及其改进方案阳旭东(贵州工业大...

1
2025-09-20
宾馆改造可行性报告

宾馆改造可行性报告

宾馆改造可行性报告(精选8篇)宾馆改造可行性报告 第1篇第一章 总论1.1 项目名称及承办单位项目名称:宝地宾馆改扩建项目 承办单位:...

1
2025-09-20
付费阅读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