乒乓球社团活动方案(精选8篇)
乒乓球社团活动方案 第1篇
乒乓球社团活动方案
指导教师:常民
活动对象:社团成员的学生 活动场所:学校操场乒乓球台 时间:2017年6月
目录
1、章程
2、课程简介
3、教学内容
4、教学进度与教时安排
5、教学设计
6、教学方法
第一章总则
一、为了丰富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推动我校乒乓球运动的开展,提高运动水平,营造健康向上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每周周二下午放学后开展乒乓球社团成员活动,促进同学们的相互了解,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二、乒乓球社团的宗旨是:“发展国球运动,提高竞技技能,丰富文化生活,增进同学交流”,激扬更多的同学投身其中来,强身健体,丰富校园文化活动,提高乒乓球水平,树立顽强拼搏的精神,并在活动中逐渐树立起团队意识。使他们掌握这项体育技能,为发展终身体育创造了条件。
三、我们的口号是“我运动,我健康,我快乐!”。
四、乒乓球社团对在校期间从事乒乓球活动和比赛进行组织和管理。
第二章社团成员须知
一、参加乒乓社团的条件(1)喜爱乒乓球运动,有提高自身球技的意愿和坚持不懈锻炼的毅力,能够长期坚持参加社团活动的。(2)凡有我校正式学籍的在校生均可申请加入本社团。(3)因学校的场地限制,社团成员不能超过30人,所以社团成员选拔时择优入社。
二、组织机构与活动机构设置:指导教师(1人),团长(2人);由指导教师和团长共同负责协会纳新、培训、组织比赛。社团的日常工作由团长全权负责。社团成员每学期开全体会议一次,其任务是:听取并审查组织机构的工作报告,通过本工作计划。
课程简介
一、课程性质根据《教学计划》制定,乒乓球在学校学生中备受欢迎。
二、活动对象:学生。
三、内容提要:乒乓球是在台面上,由单人或双人隔网对抗的项目,它是集竞技、健身、娱乐、休闲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深受大众所喜爱的运动项目。教学内容包括乒乓球发展概论、乒乓球教学、乒乓球训练、乒乓球比赛规则以及乒乓球各项单项技术、各项组合技术、各项单项战术、各项组合战术、以及教学比赛等实践课内容。
教学内容
1、乒乓球运动发展概述
2、乒乓球的基本理论1)乒乓球常用术语2)提高击球质量的五大要素3)乒乓球击球动作结构
3、乒乓球的基本技术1)发球技术3)搓球技术5)攻球技术2)接发球技术4)推挡球技术6)弧圈球技术
4、乒乓球的基本步法:单步、滑步、跨步
5、乒乓球的基本战术:发球抢攻战术、接发球战术、对攻战术、拉攻战术、搓攻战术
6、乒乓球的多球训练1)多球训练的作用2)多球训练方法 教学设计
1.中年级教学设计教学重点学习正手攻球技术,反手推挡或拨球技术,发球技术等;了解乒乓球的场地器材、运动的基本特征和简单规则;掌握和运用直拍握法、横拍握法、站位与基本姿势、基本步法、正手攻球、反手推挡或拨球、反手推挡与正手攻球结合技术、平击发球和简单上下旋转发球等基本技术;介绍搓球和拉球技术;能够熟练地运用乒乓球运动的基本技术、专项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比赛规则,提高身体的专项运动能力;培养乒乓球教学的基本能力。
2.高年级教学设计教学重点正反手结合技术,不同旋转发球技术,搓球和拉球技术等;准确、灵活的运用反手推挡技术、正手攻球技术和平击发球技术能力;掌握左推右攻技术、推挡侧身攻技术、正手拉球、反手搓球技术、发转与不转球和上下旋发球技术等基本技术;介绍台上挑打技术和抢攻技术;提高控制球的能力,具备一定的乒乓球专项运动能力;掌握乒乓球专项理论、比赛规则和竞赛的组织,能够组织小型比赛;从事乒乓球业余训练。
教学方法
1.讲解法讲解法是乒乓球教学工作中一种运用语言法的最普遍的形式。即教师用语言向学生说明教学的任务、内容、要求、动作名称、动作要领等进行教学的一种方法。它在理论教学、思想教育和技术教学中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2.直观教学法动作示范目前仍然是教学中教授基本技术的重要教学手段。它是以教师具体动作为范例,建立学生对动作形象、结构、要领和方法的正确概念,示范动作是否成功和准确将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动作示范有完整示范,也有根据动作结构和教学要求进行的分节示范。⑴完整示范:主要目的是建立学生对这一动作的完整技术概念,如进行正手近台攻球动作示范时,教师要对站位、步法、身体姿势、挥拍动作、击球时间以及腰、髋等部位与手臂动作的协调配合等技术环节都要充分展示在学生眼前,要提示学生观察教师的整体动作,使之形成正手近台攻球的正确形象。⑵分解示范:目的是让学生明了和掌握动作的细微技术,教师的完整示范,学生只能形成动作概念和引起学习兴趣,但不可能全部了解动作技术的细微之处,也就不能进行有效地练习,教师必须要根据动作结构和教学要求,进行对某个动作分解示范并组织练习,才能最终掌握动作的完整技术。还是以教授正手近台攻球为例:教师可把这一动作分割成握拍角度,前臂动作,击球时间,身体姿势,腰、髋、脚的协调配合动作等,依据教学要求重点进行层次分明的示范和练习,就可达这一示范的预期效果。⑶战术示范:当教学进行到一定深度,学生基本掌握了正手近台攻球、反手搓球、发球、反手推挡等基本技术后,则应适时安排战术练习的教学内容。虽然学生还不具备进行某一战术的足够技术能力,但注意对其战术意识培养,也是乒乓球教学中一个重要方面。实践证明,进行战术练习,对提高学生学习动作的兴趣和进一步提高动作的规范,向较高难度动作学习的欲望都有促进作用。
3.条件诱导法利用附加装置引导技术动作的方向、幅度和用力方法。如:适当升降网高,调整学生击球弧线的高度;在对方球台上放置一物品,提高学生击球的准确性。
4.口令和指示法这是在教学中,教师以命令方式进行的一种语言方式,是有效指挥学生活动的一种方法。一般指在进行准备活动、组织练习或在练习动作时进行要点提示,如:“上步”、“不要抬肘”等。
5.口头评定法在教学中教师的简单口头评定,往往能起到鼓舞士气、加强自信心、提高学习兴趣的意外教学效果。在乒乓课教学中,学生经常为掌握动作进行练习而不得要领时,表现出急躁甚至困惑,教师在这时对其动作某一点加以肯定,只简单说出“好的”就会扭转暂时的低落情绪,同时也要指出动作中存在的缺点和纠正方法。也可用这种方法,对学生在课堂的表现提出口头表扬或批评,这对安定课堂秩序、建立良好的教学环境、提高教学质量都能起到较好的作用和效果。
6.“默念”和“自我暗示”法在学习和练习动作中,培养并养成“默念”及“自我暗示”的习惯,对掌握技术要点及纠正错误动作都有积极促进作用。因为语言与肌肉活动感觉有一定联系,无声语言不仅能在头脑中表达动作过程,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表达动作的形象。“默念”是在做动作前默想整个动作过程或动作的某些要点,以便在练习中努力完成动作过程。“自我暗示”是在练习中暗自默念或小声提示在动作中某些不足和习惯性的动作错误,如“不要翻腕”、“慢啦”、“用力”等等。7.模拟练习和辅助性练习法乒乓课教学,教师讲解示范完动作要领后,让学生不上台,或站在球台的击球位置但不击球,握拍进行动作模拟练习,这一练习要保持经常性,每次课都抽出一定时间进行练习,教师要规定练习次数或时间,如要求必须完成100次或以时间规定为一组,完成三组。在进行练习时,教师随时提示动作的某些错误,到队伍中进行个别纠正,必要时再次讲解、示范,教师也可带领学生一起做。这一练习方法的意图是让学生建立正确动作概念。
8.打一板球和自抛自打的练习方法乒乓球的技术要求是提高连续攻球能力,但学生往往怕攻不到台内,造成思想负担和顾虑,对形成正确技术产生不利影响。因此,设法使学生进行练习时不要怕打出台外或不过网,采用打一板球或自抛自打的练习方法较为适当。如进行正手近台攻球教学时,两人一台进行练习,互给对方高度长短适中的正手位球,只打一板,交替进行,不仅能使之放开动作也有时间让学生思考和自我纠正错误动作。
9.一推一攻,对推、对攻练习法教学进行到一定深度,大多数学生都能基本正确地掌握反手推挡、正手攻球等基本技术,此时就要提高连续打球的能力。⑴对推练习:二人反手对推斜线,这是乒乓球技术练习最基本方法。在每次课练习时,教师除技术指导和纠正错误动作外,还应提出量和质的要求,使学生每次练习中都能感受到有新的体会和收获。在发球练习中也可采用对发形式练习或一发一接交替进行。⑵一推一攻练习:二人交换进行正手攻球(近台)和反手推挡练习,教师要讲明练习目的,使之互相配合,共同提高连续打球能力,不能“一板打死”,以中等力量,力争多打来回,从中体会动作。⑶对攻:是指二人正手斜线攻球练习,这一练习要求配合默契,因为提高了速度,也就加大了难度,教师要特别注意动作变形,并要求在对攻练习中,体会节奏感和击球的时间以及步法移动。
10.巡视指导法所谓巡视,就是教师在学生进行练习时,到每个台上或有计划地到几张台上,进行技术指导和了解学生掌握情况及存在问题。必要时教师可在每张台上与每个学生进行练习,如进行正手攻球练习时,教师可把力量、高度适中的球送到对方正手位,让学生很舒服地把球打回。教师的陪练能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会很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但教师要掌握与学生的练习时间,不能过长,掌握在每个学生3分钟为宜,同时进行技术指导,个别对待。教师在进行个别指导或在某一张台与学生练习时,也要兼顾其他台的练习情况,严格按照教学内容进行练习,不能放任自流。
11.多球练习教学法多球练习方法是乒乓球初学阶段的最有效的教学方法,一个人不断地供给练习者定点球,练习者站好位置,按照正确动作挥拍击打来球,在连续不断的击球过程中,重复正确的技术动作,逐步形成正确的技术动作,随着练习次数的增加和练习数量的增多,形成了正确技术的动力定性,达到了自动化程度,此时学生已经完全掌握。同时在供球练习过程中教师及时发现错误,立即纠正错误,在不断练习和不断纠正错误中建立正确的技术动作。此种练习方法,由于学生多,每个学生都做到要经过2-3节课。由于每次只能照顾一个学生,其他的学生无法进行指导与教学。因此要尽快地培养学生能够进行多球供球练习的能力。
12.个别指导教学法个别指导教学法是在不影响其他同学练习情况下的练习方法,采用个别指导练习时,不影响整体练习时间和练习次数,针对性强,效果好,是乒乓球课教师广泛使用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经常性的个别指导有利于提高乒乓球的教学质量。
2017年6月
乒乓球社团活动方案 第2篇
——乒乓球
指导教师:
XXX
时
间: 2016年4月
乒乓球社团活动计划
一、指导思想:
乒乓球运动是一项同学非常喜爱的活动,通过乒乓球活动,引导同学树立“健康第一”的理念,以新颖活泼的体育活动为载体,培养同学合作、诚信、果敢、公平等优良品质,发展同学个性特长,促进同学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健康和谐的发展,丰富学校文化生活。
二、组织布置:
建立以乒乓球社团为首的训练小组,学生自愿报名参与。
三、训练任务:
1、熟悉乒乓球知识。
2、掌握乒乓球的基本打法、发球、接发球。
3、掌握乒乓球的基本赛规则。
4、参与乒乓球竞赛。
四、训练时间:
每周三下午课外活动时间。
五、训练地点:
操场乒乓球台
六、具体训练内容:
第一周至第二周 熟悉球性,握拍、颠球练习,对墙推球练习。
第三周:学习准备姿势与站位。练习步伐移动,第四至七周:发球练习,正反手发球。
第八至九周:接发球练习,推挡球。第十周至第十二周:削球、搓球练习。
第十三至第十六周:攻球、对打练习。
乒乓球赛事电视导播方案 第3篇
1.1 真实、客观
体育比赛具有公开性、客观性,客观记录比赛就是将比赛现场“完整的”传递给观众。导播应做到准确地运用电视手段完整的将整场比赛全面、真实地传递给观众。
1.2 公平、公正
2004年,雅典奥运会电视台委员会(AOB)对公用信号的公共性提出了明确要求,包括“公平、公正无偏见的表现参赛各方”“镜头使用一定要平等”“镜头分配时间要平等”“奥运会的舞台是为所有运动员搭建的”“对于成绩一般的运动员在画面表现力上也要适当照顾”等。
1.3 把握比赛重心
随着比赛进行及成绩变化,比赛重心不断变化,观众关注的焦点也在变化。总体要求是“优先表现获胜方”,在比赛结果出来后,导播要依据这一原则,选择画面侧重表现获胜方。
2 具体实施方法
2013年,中国乒乓球俱乐部超级联赛(女子)郭跃领军的八一队将主场之一设在淮安市淮阴区体育健身中心体育馆,并首次获得乒超联赛的总冠军。淮阴区作为主场承办地之一共进行了4场比赛,其中三场由我台进行录制(包括冠亚军决赛),在乒超联赛的网站以及淮安台进行了直播。下面就以八一冀中能源队对阵山西大土河华东理工队的比赛为例,介绍一下转播经验。
2.1 A机位的布置(图1)
讯道①③属于盯人机位(图2),架设在内外广告板之间,机位稍高于球台,用于抓取双方选手的发球动作、赢球输球的表情,景别为中景、近景、特写。
讯道②为全景机位(图3),负责拍摄比赛的内场,也就是运动员比赛活动的范围。架设高度约为6m,位于场地中轴线,画面顶部可以清晰的看到内外两层广告牌,底部超过主客队球员休息区人员的高度。
讯道④为主客队反应镜头(图4、图5),架设在内外广告板之间,机位的高度与人站立视线齐平。拍摄主客队休息区教练、运动员在输赢球时的表情,暂停、局间休息时教练与队员之间的交流。
讯道⑤为网前机位(图6、图7、图8),架设于讯道②的正下方,球场中轴线位置,运动员休息区的后方,架设高度与球台齐平,拍摄镜头为球员发球特写、双方对阵的特写,以及休息、暂停时给球网特写,便于显示比分字幕。
+②讯道为无线,拍摄现场观众(图11)。
讯道⑥为慢动作机位(图9),该机位位于讯道②的右侧下方,高度约为4米,该机为慢动作技术机位,拍摄整张球台,在播放慢动作时看出球的运动轨迹。
+①讯道拍摄整个体育馆的全景(图10),位于②讯道的左侧。
2.2 B切换流程
(1)比赛前画面为+①讯道大全景画面,在此时上双方比赛俱乐部对阵名,以及双方运动员对阵名单。
(2)练球时间用①、③讯道给运动员特写,上运动员人名字幕条。
(3)通常比赛时发球前给发球运动员近景或特写,发球瞬间切换为②讯道全景机位,一次比分内球不结束不切换其他机位,一球结束后给运动员席反应镜头,两个队用④讯道轮流拍摄。
(4)切换时可以做些变化:发球时可以使用⑤讯道网前特写镜头及对方等待球的镜头。一球结束后也可以切换比赛选手得分表现的自信表情以及失分选手的表现。
(5)比赛暂停时,要切换选手与教练交流的画面,尤其要切换要暂停一方的画面。暂停时⑤讯道拍球网模糊画面,上技术统计字幕。
(6)每一局结束时最后一球及暂停前一球要给慢动作。擦网、擦边得分或失分的球要尽量做回放。
3 结语
通过这三场乒超联赛的直播工作,我台的乒乓球赛事转播水平得到加强。着眼于即将在淮安举行的江苏省第十八届运动会,我台将通过多场次多种体育赛事的转播以进一步磨合队伍、演练阵容,为提升体育比赛转播水平、为观众奉献精美比赛画面而竭尽全力。
参考文献
[1]方庆昭,萧雁.电视导播实用教程[M].上海:文汇出版社,2013.
乒乓球多球训练的教学方案设计 第4篇
关键词:运动训练;乒乓球运动;多球训练;训练处方
中图分类号:G808.17;G84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7116(2009)04-0074-07
Design of a teaching plan for multiple Ping-Pong ball training
XIONG Zhi-chao
(Peace and Happiness Association,ST. Paul’s Co-Educational College,Hongkong,China)
Abstract: This multiple ball training plan is designed according to such 4 stages in the Ping-Pong technique formation pattern as generalization, differentiation, solidification and automation. Complicated tactic and technique combined training, move training, training for difficult techniques that are usually hard to grasped in one-on-one training, athlete’s physical, mental and volitive capacity exercises, are implemented in the entire multi-ball teaching and training via the use of such 3 training means as “multi-point plus multi-ball”, “interactive multi-point plus multi-ball” and “single training with multi-ball”, intensified training is carried out in an action specific way by means of ball supply, and the said problems are settled one by one.
Key words: sports training;table tennis game;multi-ball training;training prescription
多球训练法是20世纪60年代日本女排大松博文教练率先在排球训练上运用的一种训练手段,长期以来被中国乒乓球队吸收和广泛地应用于乒乓球训练中,经过几代人的创新和发展已成为当今世界乒乓球训练中的一种有效的辅助练习方法。实践证明,多球训练法不仅对乒乓球技能形成的各个阶段的学习、动作技能形成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而且对较复杂的技、战术组合练习、步法及对练中很难上手的难度技术,都能通过供球的形式有针对性地进行强化训练,从而产生很好的教学训练效果;同时还对运动员身体、心理等方面的锻炼起到积极作用。本文在设计多球训练教学时,以循序渐进的原则按乒乓球技能形成的规律:泛化、分化、巩固、自动化4个阶段并根据运动员各个阶段的技术特点来设计多球教学训练方案,设计理念是:运用“多点多球”、“交互式多点多球”、“多球单练”3种训练手段贯穿于整个多球教学与训练中。
由于坊间乒乓球教科书并没有涉及多球训练教学设计方面的具体内容,而目前从事乒乓球教学的体育教师、教练员又急需这方面的教材作为参考。有鉴于此,笔者将自己从事乒乓球十余年教学与训练中积累的经验,以教学随笔的形式整理成文(训练处方)予以发表,希望能起到拋砖引玉的作用。乒乓球教学与训练涉及的技战术内容很广泛,限于篇幅,恕不能一一列举,在此只从中精选出多个训练处方供读者参考。
1多点多球训练方案
多点多球顾名思义就是:教练事先设计好供球路线,连续供球到球台的各个方位让运动员接球。比如连续供5个球在球台的某处让运动员打球,教练供(1、3、5、7、9),运动员就打(2、4、6、8、10)。可易亦可难,非常适合学习新技术。尤其对初学者,离不开多球训练。实践证明,多点多球训练能更大程度地帮助初学者建立起技术动作的条件反射,强化记忆功能,加快学习进度,使技术动作尽快定型。又如在学习难度较高的技术时,由于许多高难度技术的练习在对练中难以达到预期效果,而通过多点多球的形式有针对性地进行强化训练则效果明显。
1.1单一步法(泛化阶段)──左推右攻+正手摆速跳步攻5点多球训练处方
器材:5张球台,一个拦截多球大网,200个球,5个纸盒。
教学方法:一名教练对10名运动员,运动员上台打多点多球前,先全体在5张台上做徒手手步法,然后每一队员轮流在1号台打5点多球。没轮到打多球的队员按顺时针方向从2至5号台继续做徒手手步法,直至规定时间为止。
教学内容:5点多球练习(教练供1、3、5、7、9的内容,运动员跟着打2、4、6、8、10的内容)见表1。
教学目的:通过多点多球学习跳步和提高手脚的协调性。
教学要点:这个多球练习应安排在泛化阶段的后期,即队员已经掌握了左推右攻和正手两点摆速攻的基础上进行。教练供多球时先从慢开始,无论从球速上还是节奏上都较比赛时要慢,待运动员能从容跟上教练的供球速度时,就应逐步加快供球速度了。衡量供球快与慢的标准就是看在供球加速后运动员能不能完整地完成规范的技术动作。
1.2前后步法(分化阶段)──短台攻结合近台攻训练处方
器材:同1.1节。
教学方法:见1.1节。
教学内容:由3组独立的前后步法(正手位一组、中间位一组、反手位一组)+推侧跳,合四为一而成的8点多球综合练习(见表2)。
教学目的:以前的步法训练多重视左右步法,对前后步法重视不够,本练习正是针对这个问题而设计成短台、近台前后步法的练习。
教学要点:前后步法(入台容易退台难)比左右步法难。所以这个练习的重点是抓退台的步法,一定要让运动员手脚协调地按入台(步法)→击球(手法)→退台(步法)→击球(手法)的程序来完成。
教学提示:在熟练完成上述练习后,教练员可视队员的实际情况增加难度,在正手位和中间位各加进一个中台打,形成短台、近台、中台前后步法练习,从而使前后步法的练习更臻完善。
1.3近台相持技术(巩固阶段)——反手斜线相持变直线转正手打+正手斜线相持变直线转反手打训练处方
器材:同1.1节。
教学方法:一名教练对10名运动员,教练在中间球台按教学内容连续不断地供球,运动员一个接一个地上台打多球(每人打7点多球换另一人),尚未轮到的另4张台的8名运动员(另一人负责拾球)一起同步在球台做这个内容的徒手手步法练习。当换人时,全体运动员步调一致按顺时针方向轮换位置(队员要保持队形不能掉队,否则罚跑步),直至规定时间为止。队员做徒手时,动作一定要做完整且能与打多球队员的速度同步。这样设计既保证了训练的密度和强度,又有利于提高练习专项身体素质(耐力)和培养运动员勇敢顽强的拼搏精神,在极端困难条件下有吃苦耐劳的意志品质,同时还培养了运动员近台相持的线路变化意识。
教学内容:7点多球练习(1)见表3。
单球练习:B做陪练并规定用“同线回接”+“逢直变斜”有限制地打单球,让A主练。
教学要求:以反手位练习为例,规定发球只发斜线,A发球后,B必须“同线回接”直至A反手变直线,B必须“逢直变斜”以便让A转正手打斜线,双方形成正手相持。A通过这样的练习就能达到强化该内容的目的。正手位同理(略),双方要交换角色。
可变形式:单球练习:主练运动员A从反手开始,连续反手攻/搓斜线相持两板,变直线(此时辅练运动员B跟着A运动员的直线变斜线)转正手连续攻/搓斜线相持两板,变直线再转反手攻/搓,形成循环往返的基本功练习。来回次数越多越好。A、B双方要交换位置练习。
教学目的:培养运动员反手斜线相持变直线就要有正手位打的意识。正手斜线相持同理(略)。
教学要点:线路变化意识是利用了对方打球的习惯性思维定式(逢直变斜)来实现的。
1.4合理使用步法(自动化阶段)──侧身攻+交叉扑右打+推挡侧身攻+正手跳步攻结合技术训练处方
所谓合理使用步法就是在设计多球教学时应考虑乒乓球技能形成的规律,即各个阶段技能的学习是有先后次序的,比如在泛化阶段、分化阶段、巩固阶段,教练员就不要让运动员过早学习交叉扑右打,否则运动员就会不管来球远近,产生取交叉步打而舍弃跳步打的倾向。因为在泛化、分化阶段单一步法的基础还不牢固,即使到了巩固阶段也很容易受到上述因素的影响;一旦形成了错误的动力定型,就很难纠正了。自动化阶段的运动员也应预防滥用交叉步的倾向出现,使运动员懂得根据什么样的来球选用什么样的步法。本篇练习在教学设计上考虑到了这个问题并实施了一些预防措施,使步法练习能朝向合理使用的方向发展。
器材:同1.1节。
教学方法:参考1.3节。
教学内容:7点多球练习(2)见表4。
教学目的:让运动员懂得根据什么样的来球选用什么样的步法。
教学要点:此练习要注意两个方面:其一,交叉扑右打时左脚踏地的同时右手要同步打球的上升后期(第2点)或最高点(第3点),甚至手比脚快,有个凌空的瞬间,然后右脚才落地。其二,这个练习在设计时安排了两个侧身攻后,分别接交叉扑右打和跳步正手攻,目的是让运动员认识到合理使用步法的重要性。即侧身不一定要扑右,能用跳步打到的球决不用交叉步。
2交互式多点多球训练方案
前面使用过的多点多球训练法是教练做主,设计好定点内容让运动员跟着打。而交互式多点多球训练是教练按照乒乓球比赛线路变化规律来设计的套路,让运动员做主。当运动员变化线路时,教练按照比赛规律跟着变化(供球),或者教练供球变化线路时运动员按照比赛规律跟着变化(打球)。其实这种训练就是教练用多球与运动员比赛,比供定点的多点多球训练来得真实且效果好。能使运动员有自己击球后反馈来球的机会,教练所供的球与球之间有内在的联系,球的变化不小。非常适合用于培养运动员线路变化意识的训练。
2.1战术(自动化阶段)──反“调右压左”和破“调右压左”战术训练处方
器材:同1.1节。
教学方法:教练供交互式多点多球与运动员练习反“调右压左”战术和破“调右压左”战术,另4张台的8人规定A用“逢斜变直”调右;B就用“逢直变斜”反调右或打中路破调右来打单球练习,双方要交换角色练习,然后轮换打交互式多点多球。
教学内容:两个交互式4点多球练习(这时教练扮演的角色是接发球抢攻者,而运动员则是发球抢攻者。运动员发球后教练才开始供球,这样的设计比较逼真,能让运动员感受到像在比赛而不是在练习)(表5、6)。
教学目的:通过交互式多点多球来练习线路变化意识和强化反“调右压左”和破“调右压左“战术的应用。
教学要点:反“调右压左”和破“调右压左”战术效果各有千秋,使用时应两者结合练习效果会更佳。
教学分析:当对方使用“调右压左”战术时,自己应该怎样接很重要,如果用上面的训练处方反调右是主动进攻,当对方坚持压左时,自己有时间回防反手位反压左;当对方打斜线,自己在正手位等着反拉,形成主动相持,主动权仍在我手中。如果用下面的训练处方,“打中路杀两角”战术来破对方的“调右压左”战术,效果更理想。因为打中路球时,对方回球到我方中路的几率很高,然后杀他斜线大角。我们正是利用这点充分发挥正手连续进攻的威力来实现破“调右压左”战术的。这是运动员在被动中变主动的后发制人战术,是高水平运动员必须掌握的技术。
教学提示:在比赛中假如对方已经移到中间位置时,就不要打中间了,可考虑打他反手位(直线),这样对方回球只能到我方中路或中路偏反手位,不可能到我反手大角。这样,战术效果是一样的。
2.2主动防守(自动化阶段)──“4+2侧身扑右打”主动防守技术和“2+4侧身扑右打”攻防转换技术训练处方
所谓主动防守就是:“运动员事先设计好套路,有意给对方进攻的机会,算准对方的回球线路,提前移动到最佳的击球点击球,在防守中谋求胜利或为转攻创造更大的可能性”[1]。
有时运动员侧身来不及在最佳点(第2点)冲斜线,就只能拉加转(下降第4点)过渡,由于对方贴直线的可能性最大(运动员已估计到对方回球线路),故可提前迅速交叉扑右打最佳的第2点,形成主动防守局面(由被动相持变为主动相持),这就是“4+2侧身扑右打”技术;有时运动员侧身接发球抢攻虽然抢在最佳的击球点(第2点)上,但被对方打回空档位时,交叉扑右不可能再打上升点,只能打下降点(第4点)来过渡一板,形成攻防转换的局面(由主动相持变为被动相持)。这就是“2+4侧身扑右打”技术。
器材:同1.1节。
教学方法:交互式多点多球练习,另四张台的八人单球练习下面的内容(A与B交换角色),然后轮换打交互式多点多球。
教学内容:两个交互式4点多球练习(见表7、表8)。
教学目的:通过交互式多点多球练习以上内容来提高主动防守和线路变化意识。
教学要点:由于这两个内容有一定难度,故可通过交互式多点多球的训练为运动员调整“4+2侧身扑右打”主动防守技術和“2+4侧身扑右打”攻防转换衔接技术练习的难度,提高训练效果。认识“4+2侧身扑右打”与“2+4侧身扑右打”的区别:前者交叉扑右冲时是迎前冲台内球,左脚踏地的同时,右手要同步冲在球的上升后期(第2点),甚至手比脚快,有个凌空的瞬间,然后右脚才落地。后者交叉扑右拉时是稍微离台拉球的下降点(第4点),手和脚可不同步,右脚先落地右手才拉球,技术要求低于前者。常用于攻防转换时的过渡板(侧身抢冲,但被对方打回空档位)。斜杠“/”后面的内容也要练。
教学分析:“4+2侧身扑右打”和“2+4侧身扑右打”的第2板摆短都是接发球抢攻者事先设下的圈套(接抢者反手位有空档),诱对方回我反手位,然后第4板迅速侧身,前者在第4点(被动)挂起加转斜线,后者在第2点(主动)冲直线,表面看来后者比前者优势明显,但假如被对方打回空档位时,到了第6板两者的战况就大不一样了,前者形成主动防守的局面(主动相持)而后者形成攻防转换的局面(被动相持)。这说明了比赛场上是瞬息万变的,如果说第2与第4板的衔接充分体现了主动防守意识的话,那么,第6与第8板的衔接靠的就是第6板打线路变化意识起的作用。打中路是最佳选择,为第8板取胜创造有利条件;打斜线(反调右)次之;打直线最被动。可见主动防守意识在比赛中,尤其是接发球抢攻第2板控制球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为第4板创造有利条件,而线路变化这种意识也贯穿于整个比赛当中,如发球抢攻和接发球抢攻段(前段)及形成攻防转换后的相持段(后段)都离不开它。两者的结合是成为乒乓球高手必不可少的条件。这是高水平运动员必须掌握的技术。
3多球单练训练方案
当运动员的乒乓球运动技能进入到自动化阶段时,教练员就应多安排他们以“多球单练”为主,定点与不定点交互式多点多球为辅的原则。所谓多球单练就是采取一对一,有一方队员进行防守,由第三者供球双方按照技术或战术的要求,从实战出发,如此反复练习,队员自己不需要检球,一个球打完后接着进行下一个球的练习。这种练习对抗性很强,能和实战相结合。训练的难度和强度有时甚至超过了比赛。主要用于技、战术的分解、组合技术、个人的特长技术、实战练习和综合线路及步法等训练。一般在已经有技术基础并且水平相当的队员之间进行;赛前集训也常常应用。
3.1发球抢攻和接发球抢攻一体化(自动化阶段)
1)发球抢攻第3板与第5板、接发球抢攻第2板与第4板的衔接技术及其后的相持能力训练处方。
过去发球抢攻基本上在台内挑打、拧、抢冲半出台球后,与第5板形成攻防转换的局面或台内劈长、回摆后,与第5板形成主动防守的局面。自乒乓球改革无遮挡发球后,发球抢攻第3板直接得分率愈来愈低,已经很少看到第3板能在台内挑打、拧、抢冲半出台球了,这是因为接发球一方在完全看清对方发球旋转的情况下,能主动采取进攻性技术进行接发球的缘故。接发球由原来的以快摆短、劈长为主体配合挑打的手段正向目前的以挑打为主体配合快摆、劈长的手段转变。可以说现在的接发球抢攻第2板比发球抢攻第3板更容易得分。因为现在发球抢第3板上旋球的机率要大于发球抢攻下旋球,而抢攻上旋球的难度又大于抢攻下旋球[2]。所以说第3板实际上已经失去了昔日直接抢攻得分的优势,从这个意义来讲,发球抢攻第3板已沦为过渡性技术。这时关键在于打好第3板反控制球上下功夫,如提高近台反拉对方从台内挑打的上旋球和从下旋拉起的加转弧圈球能力,同时要有很强的主动防守和线路变化意识,才能为第五板创造条件。因此最后解决战斗还得靠第5板及其后的相持能力。最后,发球抢攻第3板与第5板要形成一个整体。如果对方第6板不死,那么,第5板与第7板就形成又一个整体。“每一环技术是互相衔接的,一环扣一环,组合起来才是一个整体的技术”[3]。接发球抢攻同理(略)。这就是发球抢攻与接发球抢攻一体化的体现。
器材:同1.1节。
教学方法:教练与A、B运动员多球单练发球抢攻第3板与第5板、接发球抢攻第2板与第4板的衔接技术及其后的相持能力练习,另4张台的8人单球练习这个内容,A与B交换角色。然后轮换打多球单练。
教学内容:两个多球单练练习见表9。
教学目的:通过多球单练的强度与密度训练第3板的反拉及第2板的进攻性接发球能力还有线路变化和主动防守意识。
教学要点:左边的练习重点是提高第一回合第3板反拉对方从台内挑打起来的上旋球能力。右边的重点是加强第一回合第2板台内挑打、拧的能力。只要练好了左边第3板的反拉及右边第2板的进攻性接发球,第二回合的连续相持能力也会不断提高。这是高水平运动员必须掌握的技术。斜杠“/”后面的内容也要练。
教学提示:这3个回合只作教学参考。实际上,一开始练习时可能很快就失误了,通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后就能对拉到更多。
2)可变形式:第2与第4板攻防转换衔接(台内无死角)训练处方。
器材:同1.1节。
教学方法:由4组独立的接发球抢攻第2与第4板攻防转换衔接技术,合4为1而成的8点多球综合练习,教练供8点多球与队员一对一练习打3次换人,没轮到的队员参考1.3节练习。
教学内容:8点多球练习见表10。
教学目的:通过多点多球的练习来强化接发球抢攻第2板与第4板的衔接能力。
表10第2与第4板攻防转换衔接内容
教学要点:打完每一组都要还原,再打下一组。
3.2过弧圈关(自动化阶段)──提高近台反拉对方从下旋拉起的加转弧圈球及其后的相持球能力训练处方
器材:同1.1节。
教学方法:多球单练(教练派短下旋不定点球至A运动员台面,A全正手摆短,规定B全正手劈长对方正手位,使双方正手形成→拉加转→反拉加转→正手相持对拉的局面),另4张台的8人单球练习这个内容,然后轮换打多球单练。
教学内容见表11。
教学目的:这是个综合能力的训练,通过这个训练可以熟练掌握摆短、劈长、拉加转、反拉对方从下旋拉起的加转弧圈球(主动防守意识)及提高正手相持能力。
教学要点:这个训练的重点在B运动员反拉对方从下旋拉起的加转弧圈球,练好这项技术(反拉第二点即上升期),后面的连续对拉能力也会不断提高。这是高水平运动员必须掌握的技术。斜杠“/”后面的内容也要练。
教学提示:这两个回合只作教学参考。实际上,一开始练习时可能很快就失误了,通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后就能对拉到更多。
4讨论
多球训练虽然是一种很有效的训练方法,但教练员必须注意以下两个关系和一个作用:
1)处理好供多球的快与慢的关系。
多球训练应该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从易到难。要控制供球的速度,对初学者的供球,应该先从慢开始,无论从球速上还是节奏上,以便他们领会动作要领,改进技术动作。这种慢是为了今后的快,随着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就应逐步加快供球的速度,但不能无限制地快。衡量供球快与慢的标准就是看你在供球加速后,各级水平的运动员能不能完整地完成规范的技术动作。
2)处理好多球训练与单球训练的关系。
多球训练与单球训练的时间安排应是1︰2。通常在多球训练之后,安排一定时间进行常规的单球训练,以弥补多球训练的不足,否则会产生不良的后果。所以多球不能代替单球训练,道理是“单球练习时双方击球都受对方上一板来球性质的制约,从而决定了还击下一板球的性质、节奏、战术走向等。而多球练习容易淡化对来球性质的判断,不能更好地应变,意识单一”[4]。
3)教练员在多球教学設計与训练中的作用。
多球训练的成效取决于教练员供多球的技巧和教学设计的理念是否先进,能否把握乒乓球技术发展的趋势,训练的方法手段能否跟上世界乒乓球技术发展的潮流。可以说,人人都会供多球,但要把多球供好,供出水平并不容易,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教练员供多球的训练思路和教学水平。一名优秀的教练员并不在于他本身有多丰富的打球经历,而在于是否善于学习,是否善于钻研[5];在此基础上,具备在教学设计及训练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在训练中发现队员该用跳步时却用了交叉步,这是一种不合理使用步法的现象,究其原因,主要是过早让运动员练习交叉步产生的后遗症,违反了不同技能学习的次序有先后之分的规律。纠正或预防措施是在设计多点多球时,把两次侧身攻各接着一个交叉扑右攻及一个跳步攻,让运动员懂得根据什么样的来球选用什么样的步法(详情请参考1.4节训练处方),就能解决问题。如果教练员具备了较好的素质和较丰富的经验的话,我相信他一定能对整个乒乓球教学设计和训练过程的把握起到积极的作用。
笔者认为,以上所设计的训练处方很方便实用,能为体育教师、教练员解决一些教学训练方面的问题。但在此,笔者也想提示一下:多球训练只是乒乓球教学与训练中的一部分辅助练习方法,读者在教学训练时不要生搬硬套,要根据乒乓球运动技能形成的规律,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结合运动员的实际水平来灵活运用。可以说上述的所有训练处方都是可变化的,例如在部分训练处方的后面设计了一个“可变形式”。但愿这些训练处方能给读者在教学与训练中有所启示。
参考文献:
[1] 钟宇静,王大中. 乒乓球运动中的“主动防守”[J].乒乓世界,2008(6):12.
[2] 吴敬平. 乒乓球直板反胶打法训练[M]. 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8:30.
[3] 吴敬平. 乒乓球直板反胶打法训练[M]. 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8:31.
[4] 国家体育总局. 乒乓球:中国体育教练员岗位培训教材[M]. 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5.
[5] 吴敬平. 乒乓球直板反胶打法训练[M]. 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8:139.
乒乓球社团比赛活动方案 第5篇
一、活动依据
为积极开展学生全面性社团活动,提高我学校的乒乓球运动技术水平,以此来丰富中学生的业余生活。使他们的身心得到有益的锻炼。
二、活动的目的
通过他们参加此项活动,促进提高乒乓球运动技术水平。并有利于激发他们勇敢顽强、不畏困难、敢于拼搏的信念。培养他们集体主义、遵纪守法、文明礼貌的好习惯。把对未成年人的思想品德教育渗透到活动当中去。使他们的综合素质得到提高,本着寓教于乐,达到育人的目的。
三、活动的基本内容
1、比赛时间:2016年12月中旬
2、比赛地点:学校教学楼前
3、组队形式:以乒乓球社团为单位
4、比赛形式:比赛采用小组内三局两胜淘汰制,前四名选手采用三局二胜循环赛制。
5、比赛人员
九年级: 方立龙
顾星星
纪洋
郭帅
边晰茹
八年级: 王昱搏
乔昊
张永成李瑞
郑洋
王涛
班彩玲
六年级: 马帅
张瑞
陈星
乔丁丁
张海波
方立伟
五年级: 陈泽
戴泽
雷震
张建青
四年级: 付国
王丞
高博宇
史浩行 张鑫
张耘旭 王生龙
三年级: 白飞飞
张永乐
苗皓轩
郭皓楠
白吉
四、活动难点预测
活动的重点:让更多的学生了解乒乓球运动并参与到活动中来。
活动的难点:让更多的学生掌握更多的乒乓球运动技巧,提高乒乓球水平。
五、活动规则及要求
在原有的规则上,比赛组别、比赛办法和奖项设置上有很大创新。通过丰富有趣的比赛形式,使更多的学生真正喜欢乒乓球运动。
1.比赛组:三、四、五年级为乙组;六、八、九年级为甲组。
2.比赛办法:以社团为单位,按照不同组、规则的要求进行比赛并录取名次。
3.比赛形式:男
女子单打。
4、比赛顺序由赛前学生抽签决定。
5、每名选手需按时参赛,迟到15分钟视为自动弃权。
6.奖项设置:各组均取一、二、三等奖各一名。
红墩界九年制学校
乒乓球活动方案 第6篇
一、指导思想
为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增强学生体质,培养学生对乒乓球活动的兴趣爱好,发展学生个性特长,提升学生的体育素养,特开展兰考县高级技工学校学生乒乓球比赛活动。
二、比赛时间、地点
2017年5月21日下午在学校乒乓球场举行比赛。具体淘汰赛比赛时间根据天气等原因另行通知。地点:青少年活动中心
三、参赛对象
15级电子商务班、16级电子商务班、16级厨师班、16级汽修班、16级数控班
四、比赛项目
男子单打
五、参加办法
1、各班单打项目男运动员限报四人,报名后一律不得更改。
2、各班运动员必须具有正式学籍的在校学生,并能保证自己身体健康者方可参赛。
3、各班需详细填写报名学生的班级、姓名,于2017年5月16日之前上交学校教务处,以便安排比赛顺序和比赛场次。
六、比赛办法
每场比赛采11球制,获胜一方在接下来的一局比赛中率先发球;
(1)第一轮:淘汰赛。A组:16级电商班和15级电商班8名学生抽签选择对手,直接淘汰四名。B组:16级汽修班和16级厨师数控班8名学生抽签选择对手,直接淘汰四名。
(2)第二轮:淘汰赛的8名获胜者按照抽签的方式选择对手,淘汰4名。
(3)第三轮:第二轮胜出的四名决出前三名。
七、比赛规则
1、采用国家体育总局审定最新乒乓球竞赛规则。运动员发球时必须向上明显离手,发球时,球应放在不执拍手的手掌上,手掌张开和伸平。球应是静止的,在发球方的端线之后,比赛台面的水平面之上,发球员须用手把球几乎垂直地向上抛起,球下降到被击出前不能碰到任何物体。当球从抛起的最高点下降时,发球员方可击球。严禁合力发球,比赛时未持球拍的手不得触摸球台。
2、比赛采用40mm比赛用球,标准比赛球台。
3、运动员由学校提供球拍。
4、每场比赛教练员(班主任)可暂停一次,时间为1分钟。每局比赛结束后教练员有1分钟时间对运动员进行指导。
八、裁判员名单
总裁判:王赛
裁判员:孙笑言、梁新新、焦虹婓、胡光裕
决赛
5月7日下午
8人(8进4淘汰赛)5月5日下午
A组8人
(16进8淘汰赛)
B组8人
5月2、4日
乒乓球活动方案 第7篇
为深入学习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推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全面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和《全民健身条例》,激发全县公众对体育运动的热情,弘扬竞技体育精神,丰富广大职工的业余文化生活,大力推动我县乒乓球运动的开展,提高广大职工的身心素质,增强团结合作与顽强拼搏的意识,同时为全县广大乒乓球爱好者提供交流学习的机会,促进全县和谐发展,借助乒乓球运动的优势,引导社会各界积极参与体育锻炼,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激发全县上下紧紧围绕改革引领、创新驱动、战略支撑、绿色崛起的总目标,以健壮的身体、饱满的激情积极投身三大攻坚战。按照县委统一部署,县委组织部、宣传部、高邑县总工会、文广新局于八月八日前,组织举办高邑县首届“板城九至尊杯”机关职工乒乓球团体大赛。具体事宜如下:
一、比赛时间:2014年8月7日(星期四)上午7点59分开幕,时间半天。
二、比赛地点:高邑县仓房村、西富村乒乓球训练基地
三、比赛安排及要求:
(一)致辞、讲话
主持人:县政府副县长 魏书江
1、县人大副主任、县工会主席张彦法致辞。
2、石家庄同大商贸有限公司董事长李中林先生致辞。
3、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苏瑞宣布比赛正式开始。
(二)比赛方法及规则
1、采用国际乒联最新的《乒乓球比赛竞赛规则》执行;
2、比赛分预赛、复赛两个阶段进行:预赛采用抽签分组循环赛制,每胜一场积3分,负一场积1分,弃权积0分(并判对方3:0胜);如出现积分相同的情况,则依次比较相互的胜负关系、净胜局数、净胜球数,决定排名,每个小组排名前两位的队出线进入复赛;复赛采用交叉淘汰赛制,直到决出冠、亚、季军。
3、每场比赛采用5盘3胜制。
4、每个运动员每场团体赛最多参加两盘比赛;比赛中首先进行两盘单打比赛;第三盘进行的是双打比赛,未参加前两盘单打的运动员必须参加双打比赛;接着进行的两盘均是单打比赛,必须由之前仅参加双打比赛的运动员和仅参加单打的运动员完成。
5、每局比赛11分;发球时每2球轮换,10平后每1球轮换;每局打到10平时,其中一方先多得2分才为获胜;每局赛后交换场地,决胜局时有一方得到5分则交换场地。
(三)奖励方法
比赛设一等奖一名、二等奖二名、三等奖三名,优胜奖四名,对获奖代表队给予奖品和荣誉证书。
(四)裁判与申诉
1、本次比赛裁判由比赛主办单位指派;
2、比赛中有主裁判、助理裁判、记分员各1人;
3、比赛中必须绝对尊重裁判和对手,如比赛过程中有不尊重裁判或对手的行为,视情节轻重由当值主裁判给予相应处罚,处罚等级依次分为:警告、判失1分、判失1局、判本场比赛负、取消比赛资格;
4、如参赛方不服裁判判决,须在当场比赛结束后当天内向本次比赛主办单位书面投诉,主办单位在收到投诉书24小时内进行答复。
(五)比赛要求
1、团体比赛各队,在每场比赛前10分钟于比赛场地中填写出场顺序表并交于当值裁判,上交后不能更改;
2、比赛进行中,参赛运动员出现伤病无法坚持比赛按该队员弃权处理,不能替换或改期;
3、各参赛队须提前到比赛场地报到,比赛开始后迟到10分钟作弃权处理;
4、赛后双方运动员及当值裁判需在比赛记录表上签名。
5、参赛队名称、负责人及人数要求。(见附件2)
6、各代表队统一着装,装备自备。
7、本次比赛解释权归大赛主办单位,未尽事宜另行通知。
(六)相关单位职责分工(见附件3)
四、组织领导
1.加强领导。为确保这项活动的顺利进行,县成立“板城九至尊杯”机关职工乒乓球团体大赛活动领导小组(见附件1),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活动的组织指挥、协调检查等工作,办公地点设在文广新局。
2.高度重视。各乡镇和县直单位要高度重视,一把手要亲自组织、亲自参与,县委政府代表队注意邀请县四大班子领导参加比赛,把这项活动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抓好落实。
3.协调配合。各代表队的负责单位要认真负责本代表队所有单位的组织、协调、训练。已单独组队的单位不再参加其他代表队。
乒乓球社团活动方案 第8篇
一版式风格与分类
字幕的功效是直观、清晰地传递比赛信息,因此,简洁是对乒乓球赛事字幕版式设计的第一要求。针对乒球比赛灵动、灵巧、灵活的特点,字幕条设计也要呈现流线型、运动感的风格,圆角矩形与三角形有机搭配,渐变色在字幕条中合理使用,从而将丰富且明快的图文资讯呈现于屏幕,为球迷更好地观看比赛提供服务。
乒乓球赛事字幕版式分为“比赛介绍”、“场馆介绍”、“裁判介绍”、“每盘对阵”、“选手站位”、“选手介绍”、“赛中比分”、“赛后比分”、“暂停”、“评述”、“局点/赛点”、“团体详细对阵”、“团体详细比分”、“团体赛后比分”等十余项(图1)。
二字幕机配置与使用使用
硬件作为基础设施必不可缺,只有在充分了解并完全操控字幕机的前提下.通过软件制作出与之相适配的字幕版式,才能最大限度地提升并扩大设备使用效果。
淮安台2005年购入的6+2讯道标清转播车配置的是大洋D3-CG Express字幕系统,未安装体育比赛外挂播出插件,也一直未作升级,因此无法满足体育赛事转播要求。为应对本次赛事直播,购置了一台大洋D3-CG Live高清字幕机,并携带有Sports Broadcast 2.0专业体育转播模块。
通过对器材供应商提供的字幕DEMO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决定放弃其样式库中预存的简单图元加文字的输出模式,将制作方法调整为在图形图像处理软件中进行字幕版式设计,并将设计完成的图文制作成大洋字幕机可识别的文件格式,与赛事直播模块桥接后完成字幕制作工作。
三版式制作方法
1. 局点/赛点+暂停+评述+选手站位
这一版式是此次乒球比赛字幕模板的基本样式,“场馆介绍”、“裁判介绍”及其他都与其保持一致,只是在圆角矩形的长度与颜色上有所改变(图2)。
字幕条的制作是在Adobe PhotoShop中完成的,步骤如下:
(1)制作圆角矩形
首先,在工具栏中选取“圆角矩形”,并将其半径设置为2px (像素),如图3;
第二,制作任意大小的圆角矩形;
第三,点击工具箱中“移动工具”,此时一定要将show Transform Controls (显示变换控件)前的复选框勾选,;将鼠标移至圆角矩形边线处或外围,当鼠标变为“水平调整”、“垂直调整”或“旋转调整”时,单击鼠标左键,呼唤出圆角矩形属性调整窗口以准确定位其大小;默认情况下,W (宽)与H (高)的尺寸以百分比计,若要精确至像素,需将鼠标放置在“W”与“H”的数值框内,右键单击,出现单位选择对话框,点选pixels即可。将圆角矩形设置为宽200像素,高28像素。
(2)设置水平斜切角度
圆角矩形制作完毕后,按照前文的方法,呼唤出其属性调整窗口,并更改斜切角度为-20°。
(3)栅格化图层
如图4所示。
(4)添加图层样式(Layer Style)/填充渐变色(Gradient Overlay)
点击层信息下的效果按钮,为圆角矩形填充渐变色,具体数值如图5。
(5)添加图层样式(Layer Style)/斜面和浮雕效果(Bevel and Emboss)
图7 为圆角矩形样式条在直播中的具体应用。
2. 比赛介绍
比赛介绍版式如图8。此版式由赛事Logo+赛事名称+比赛双方组成。
图9标注了渐变衬底与文字属性的具体数值。赛事名称没有专属Logo,所以自主选用了中文字体方正粗谭黑简体与英文字体Batman的组合:比赛双方的名称为方正大黑体。赛事名称衬底圆角矩形的制作方法与前文所述圆角矩形制作方法相同。
3. 选手介绍
从乒超联赛官方网站下载运动员报名图片及技术特点简介,制作成信息更加丰富的选手介绍模版(图10)。
字幕版式由运动员头像与形状各异的三个三角形组成,作为字幕衬底的三角形,其不透明度被降低至57%(图11)。
4. 赛中比分
赛中比分如图12所示。字幕条是随着比赛进行及时更新比分的底图样式,由选手姓名+大局分+小局分+发球权组成,姓名字体为“微软雅黑”,大局分字体为“ProximaSansRegular”,小局分字体为“楷体”。大局分的衬底为等边圆角矩形,不透明度100%,它将姓名与小局分做自然隔离。发球权标识则随着每两分的交换发球而在两位(对)选手间间隔出现。
发球权标识制作在Adobe PhotoShop中完成,方法如下:
●选择自定义形状工具(Custom Shape Tool)中的三角形:
●点击鼠标左键,并按下Alt键与Shift键,绘制出一等边三角形;
●在不松开Alt键与Shift键的同时再按住空格键并点击鼠标左键移动,为三角形选择合适的位置;
●将其旋转90°;
●填充白色,与未作斜切的圆角矩形编组,以完成发球权标识的制作
5. 团体详细对阵
团体详细对阵如图13。乒超联赛的赛制是五盘三胜制的团体比赛,详细对阵版式中包含有赛事Logo、赛事名称及参赛队伍名称,这三者的衬底是不透明度为100%的渐变圆角矩形,运动员姓名衬底的圆角矩形不透明度降低为75%,中间以等边圆角矩形做队员名称分隔;左侧为主队出场队员,在字幕机中需设置为右对齐,而右侧的客队队员名单被设置为左对齐。
图14是各字幕版式在直播中的屏幕截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