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讲义《幼儿园绘画与手工》(宋英)(精选2篇)
培训讲义《幼儿园绘画与手工》(宋英) 第1篇
幼儿园绘画与手工
简笔画
学习简笔画的目的是通过目识、心记、手写等综合活动,提取客观形象最典
型,最突出的主要特点,以平面化、程式化的形式和简洁洗练的笔法、表现出既有概括性又有可识性和示意性的对象形态。通过学习掌握最基本的简笔画的绘画方法,认识到简笔画在幼教中的重要性,并能灵活运用其中。教学过程:简述、概括、基本练习、案例讲解
• 概念:
简笔画是运用简洁洗练的笔法,简略概括地状物造型,简明扼要地表情达意的绘画形式--------程式化、符号化。
它生动活泼,形简意赅,是少年儿童喜闻乐见的一种通俗艺术。• 特点:
用笔简练,形象简括,快捷作画,应用简便,易识易懂,好学好记。是幼教、小教的教师在教学中直观、有效的教学手段。• 造型原理:
集中体现在“简”字上,从简求简。• 七巧板的启示。• 造型特点:
运用几何形------“基本形”这种造型语言表现物体形象,有很强的概括性和包容性------运用“基本形”表现典型特征。即“一形多物,一物多形”。
• 学生尝试添画,感受简笔画的造型特征: • 人物头像、表情、拟人化动物:
人类相互识别的重要标志:头型(脸形)、五官、发型都能表现出一个人的性格特征,表情更能把心态体现。
• 头型(脸形):方、椭圆、圆、梯形、三角形、倒三角等 • 表情:注意三庭五眼的年龄特点。
观察人物面部表情变化的规律,将它们运用到人物表情的表现中。分析欢乐、悲伤、惊讶、严肃、发愁等表情的五官特点的变化:
喜:眉眼舒展,眼睛弯弯,嘴角上翘。
乐:大笑时,头部可上扬,嘴成半圆形,眼睛笑成一条缝。
悲:可低头,两眉间距较大,嘴角下弯。
惊讶:头发会竖起来,眉向上举起,离眼距离高,嘴微张。
严肃:双眉靠近眼睛,嘴微靠近鼻子。
怒:竖起眉毛,瞪大眼睛,嘴角向下,头发竖起。
愁:五官集中,紧锁眉头。
• • 头部角度变化图示讲解
拟人化动物的画法介绍
• 练习:
临摹、收集、写生或创编各种内容的简笔画,深入体会和理解简笔画的特点及其造型规律。强化基本形意识,养成概括地表现形象的习惯。
如:日常见到的各种物体形象,如:桌椅板凳、床、箱子、包包、衣服、人物、植物、建筑等等。
要求:(1)落笔自信、干脆、熟练,线条流畅,作画速度快。先分
析后画,胸有成竹 自信。
(2)总结简笔画的特点及画法。
(3)要求画面有概括性、可识性和示意性。
(4)比较一形多物,一物多形的效果。
(5)内容丰富,用钢笔完成。
※用线方法:宜重、宜稳、宜实==>灵活、稳重、潇洒、自信。规格:4开,画满、内容丰富。
打格放大
是幼儿园环境布置、绘制教具等幼教工作中不可缺少的技能技巧。打格放大步骤:
• 先把临摹作品的复印件上下左右均等地分割成正方形的小格子,用尺和笔画出清晰的线条。
• 取大若干倍的画纸,将纸用铅笔和尺上下左右分成同样数量的均等正方形的小格子。
• 将临摹作品和自己画纸上的格子相对应的内容逐一画出,可以从任何一个格子开始临摹。
• 最后整体调整整幅画的线条,特别是格子与格子之间线的连接处是否自然合适。
• 剪纸
感受剪纸艺术,并学会制作简单的剪纸艺术作品
一、剪纸艺术介绍:
剪纸是中国古老的传统民间艺术。很久前,人们就把剪纸作为一种乐趣,点缀和美化生活。每到喜庆年节,家家窗户上都贴出红红绿绿的窗花、门楣。这就是剪纸迎春的风俗,寄托着对生活的美好愿望。
定义:是一种以刀代笔在纸上造型的一门艺术。是以纸为材料,经过剪、刻、染等方法,塑造出各种艺术形象,用于生活环境的装饰和喜庆活动的点缀。二.剪纸艺术特点:
单纯、简洁、明快、朴实、富有装饰性。
剪纸的内容十分丰富,多以表达吉祥、美好的寓意。
三、剪纸技法介绍:
1、常用装饰纹理:花纹、几何纹、锯齿纹、月牙纹等
2、刀法、剪法:游剪、破剪、抠剪、切刀、划刀、破刀、钻孔、针刺等
3、类型:花边造型、四方连续、网状帘饰、团花、染色剪纸、套色剪纸等
四、练习:
內容: 用单色纸剪刻一幅剪纸作品 要求: 1)造型简洁、单纯.2)剪刻精美,富有装饰情趣.
培训讲义《幼儿园绘画与手工》(宋英) 第2篇
我们通过介入信息技术,为幼儿提供动态的声形并茂的对象,这时候教师需要引导幼儿注意当中的细节,教师可以对一些细节进行放大、聚焦等技术的处理这样重点内容就显而易见了,在通过观看时间的长短结合教师的细致讲解,这样幼儿能够更加细致的观察事物。我们还可以进行人机互动,让幼儿尝试创造性的绘画,这对能够锻炼幼儿的表达能力。
如大班绘画教学活动“百变水果袋”,这项活动的重点是让幼儿根据动物自身的特点给水果袋画出色彩美丽的图画,并且能够通过画面展示出水果前后遮挡的相应关系。教师需要让幼儿先观看一些动画故事的教学课件,让幼儿在观察中充分了解水果袋百变图案与不同动物的相互关系,然后教师在使用电子白板在让幼儿进行排序,让幼儿通过水果袋进行装水果的游戏过程中充分的理解水果袋与水果之间里外遮挡的对应关系,还要了解水果与水果形成的前后遮挡之间的关系。
以上教学课例,教师主要采用信息技术手段Power Point与电子白板进行紧密的结合,有效的帮助幼儿通过全方位的观察事物的特征,来创造完成自己的绘画作品。教师不是利用一些简简单单的范画来让幼儿机械的复制这些图画,而是通过幼儿自己的观察和欣赏以及思考来设计自己的绘画作品让,在这样的教学活动中体现了幼儿主动性和积极性的学习态度,发挥了幼儿自身的创造与想象能力。
二、信息技术与手工教学的巧妙融合
幼儿园关于手工类的教学活动一直有个难题需要我们来进行解决,在教学活动中究竟是分步骤示范还是完整示范呢?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在教师进行手工示范的过程中很多细微的动作幼儿很难进行逐一的模仿,导致很多幼儿根本没有办法看清楚以至于手忙脚乱,经常出现一些错误的操作示范。通过信息技术我们能够完美的解决这个问题,在手工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先通过电子图片和简短的视频来为幼儿营造有趣的游戏情景,这样能够有效的提高幼儿学习手工的兴趣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通过教师的示范操作根据教学需要的内容可以提前录制好特别需要注意的操作环节的微视频,通过微视频的展示让幼儿清楚的了解如何操作。如在幼儿手工教学活动中“动物的拖鞋”,这个教学的活动重点是提高幼儿自身的创造和想象的能力,为动物设计适合的拖鞋,让幼儿通过这一活动学习剪对称的图形。作为教师我们可以通过网络色彩鲜艳、生动形象的小动物拖鞋的美丽图片,引导幼儿在欣赏的过程中想象自己喜欢的动物形象,进一步拓展幼儿的思维逻辑和兴趣爱好。观察完教学课件后教师在幼儿面前出示我们身边的普通拖鞋然后提出问题,让幼儿开动大脑进行积极思考,并要求幼儿之间进行互动交流,然后在白板上让幼儿尝试拼贴出不同动物的造型。在这项幼儿活动中幼儿可以根据观察到的图片和动手操作,从而激发幼儿想象的能力,学会发现美、感受美,使幼儿自身的审美能力、想象能力、创作能力得到相应的发挥。
三、信息技术与美术欣赏教学的巧妙融合
传统形式的美术欣赏教学活动,主要采用的纸质的图片或实物让幼儿进行教学观察和欣赏,然后由教师进行从旁讲解来帮助幼儿提升美术作品的审美能力,从客观上角度上直接限制了幼儿主动性和积极性的学习。而采用信息技术手段能够让幼儿在视听的完美艺术中享受没的过程,并且能够多方位的让幼儿了解美术作品中的艺术美。教师运用Power Point、电子白板、网上视频或手机视频、DV拍摄等信息技术手段,自制美术作品方面的视频供给幼儿欣赏,这样通过教师自制的视频比较有针对性,完全能够适合幼儿具有的欣赏水平以及理解能力,从而有效的提升美术教学的效果。
在幼儿美术教学欣赏活动中“米罗和他的作品”,这项活动的教学重点主要是利用多种渠道让幼儿欣赏和表述对作品的感受和理解。作为教师首先要考虑到选材能否适合幼儿的年龄特点,设置的内容要够吸引而且具有童趣适这样幼儿才能进一步了解名画。其次,在教学活动中我们让幼儿从形状、线条、色彩等等方面逐步的引导幼儿进行有层次的欣赏美术作品,教师然后利用交互式白板将教学活动变得更加有趣。接着,由于我们的信息量比较大的作品,运用电子白板的信息技术手段,利于聚光灯的效果让幼儿从整体到局部的完成欣赏过程,在欣赏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幼儿自由大胆的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思维逻辑,培养幼儿对美术艺术的创新能力。
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