扑克游戏读后感200字(精选12篇)
扑克游戏读后感200字 第1篇
扑克游戏读后感200字1前几天,姑妈来我们家看我,顺便教了我一个扑克牌游戏——吹牛,游戏规则是:先石头剪刀布,谁赢谁先拿事先准备好的背面朝上的扑克牌,接完,谁的牌里有红桃四,谁就先出,如果那个人先出两个J,或者那个人也可以骗另外一个人,如果另外一个人不信就可以接他的牌,如果是真的,就把那些牌给揭牌的人,如果是假的,就把这些牌给有红桃四的人;如果有人不出,就说“过”,每个人有三次“过”的机会。看分数是这样看的:谁第一个把牌出完,谁就赢。我刚开始还不会玩,可是慢慢地我会玩了,还老是赢。
我喜欢姑妈教我的扑克牌游戏。
扑克游戏读后感200字2这一天,我们大家的聚集在一起,打扑克,是凯伊姐教我们的叫做“斗鸡”,听名字特别好笑,但是玩起来特别好玩。
有一局我二姐有一个大牌,我哥哥也有个大牌,他们俩一直赌,我哥哥已经把钱都赌进去了,我二姐那里还有很多,到我哥哥那里时,他就说:“行了,我拿十个,看你牌。”我二姐毫不客气地说:“看就看,谁怕谁。”大家一看牌,大部分一看是一样的,分不清,凯伊姐一看说,是我二姐赢了,我妹妹和我都为我二姐高兴,后来,哥哥那里没钱了,我们大家都给他分一点。
到了后来,我们都熟悉了游戏,二姐给我发牌时,一看我是一个“天”我赢了他们许多。最后,妈妈说看会书吧,我们只好看书了!
扑克游戏读后感200字3由于前四天我连续获得扑克牌冠军的美誉,心里美得不得了,没想到今天妈妈给我来了个打擂台。
说是打擂台,我倒是跃跃欲试。爸爸已经排好牌了,注意!这可不是一般的排牌!是分成四摞,每人13张,自己抽一摞,抽到好不好的牌可是你自己的运气咯!
我选了最后一摞,一看,这是何等何等何等的——倒霉!其实我并不倒霉,我可以再次拿冠军的,但是我竟然出散牌的时候——应该先出3的,我出了4!结果悲催的我被妈妈拿走了第一名的桂冠,更可恨的是妈妈最后一个拿牌,最后的牌有两张令人向往的鬼啊!我恨不得跪在妈妈面前,拿着一把斧头砍下头给妈妈坐下!
大家不要犯我这个错误。
扑克游戏读后感200字4今天,我上完英语自然拼音课后,妈妈带我去周记吃中午饭。妈妈约了两个朋友一起吃饭。在那里,我又认识了两个新朋友,一个是比我小点的妹妹,一个是比我大的哥哥。
吃过中午饭后,我和哥哥妹妹玩起了扑克牌。玩完了“斗大”后,哥哥教我和妹妹玩“十点半”。哇,哥哥和妹妹好幸运呀!一开始,哥哥抢先赢了第一局和第二局,妹妹接着又赢了几局。不过,幸运也不总是围绕着他们,因为在后面的原几局里,我好不容易赢了七局。其实,这个游戏是关于数学计算和练习一个人的判断能力。
今天,真开心!希望还能约在一起玩扑克牌,让哥哥教我和妹妹玩更多的东西。
扑克游戏读后感200字 第2篇
《扑克游戏》这本书很薄,但是富有想象力,作者是美国著名作家苏姬摩根斯坦。故事的大致内容是这样的:新学期又开始了,班里来了一位新老师,名叫乌伯特盛旦。盛旦老师发给同学们每人一副扑克牌,每张牌的正面写着不同的字,有:一张牌可以逃学一次;一张牌可以迟到一次;一张牌可以没带作业;一张牌可以没写作业;一张牌可以不听课;一张牌可以上课睡觉;一张牌可以发出噪音;一张牌可以随时随地放声歌唱同学们又兴奋又惊讶,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而且,同学们真的可以用这些牌行使一下特权(不过一张牌只能用一次)。以后,盛旦老师又教给了同学们如何快乐地安排自己的生活。可是一位女校长不喜欢盛旦老师,将他赶出了校门。
我真希望也有一位这样的乌伯特盛旦老师,他教育、引导同学们自由、快乐成长的方法,是我渴望的。那些奇妙的扑克牌也让我垂涎,能逃学、能迟到、能大胆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实在是太神奇了。乌伯特盛旦老师让整个班的同学都学会了热爱生活而不是只知道守规矩、死读书。只可惜,盛旦老师最后被学校辞退了,看来,这样的开明教育是很难的呀!
扑克游戏读后感 第3篇
一张牌可以睡个懒觉、一张牌可以逃学一次、一张牌可以不做作业这可不是一个天真又懒惰的学生写出来的愿望清单。这就是乌伯特.盛旦老师发明的扑克游戏。可不要认为盛旦老师是一个大懒神。恰恰相反,他想教给学生们很多很多东西。也许有些东西并不是教科书上的的知识,但对于学习如何热爱生活来说,却是必不可少的
新学期一开学,盛旦老师就给每个同学发了一包扑克让在这个学期里用。同学们的想法都不同,有的同学很快就用光了、有的同学一直攒着不用一学期下来,老师问同学们老师最喜欢那种孩子?有同学说:肯定是喜欢那些没有用扑克的学生。可盛旦老师却不这麽认为,因为老师发这些牌就是让学生们用的。
没错,我们一生下来就拥有很多扑克牌,这些牌是什么呢?学会走路的扑克牌、学会说话的扑克牌、学会生活的扑克牌、学会爱的扑克牌、变得开心的扑克牌这些牌都是生活赐给我们的,所以我们要把他们都用掉。有些扑克错过了用的最佳时期就再也没法用了。譬如:一张认真学习的扑克牌,小时候不努力学习等到老了记忆力下降再也没机会了。所以,古人说: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扑克游戏读后感 第4篇
这个故事告诉我这样一个道理:生活中有许多扑克牌,这些牌都只能使用一次。随着时间的增加、扑克牌的减少,孩子们发现一旦没有了牌,只能不去干错事。也就是干了一次错事,就不能干第二次,这就是这位老师教育孩子们的方法。
我看完这本书之后立刻推荐给妈妈看,妈妈一口气看了三遍,说很好看。
第二天,我就收到了十张扑克牌,上面分别写着“一张牌可以打一次电脑游戏”、“一张牌可以乱扔东西”、“一张牌可以光脚走路”、“一张牌可以玩水”、“一张牌可以不写毛笔字”、“一张牌可以不下围棋”、“一张牌可以跟爸爸妈妈一起睡”、“一张牌可以随时随地乱叫”、“一张牌可以不刷牙”、“一张牌可以点菜让妈妈做”。
其实妈妈是想告诉我:这些牌上写的都是坏习惯。游戏是不能多玩的、东西是不能乱扔的、光脚走路是不健康的、玩水是不好的、毛笔字是要天天坚持写的、围棋是要经常下的、我应该独立睡觉了、不可以随便乱叫、要爱惜牙齿、妈妈很辛苦,妈妈做什么我就吃什么、不挑食。
扑克游戏读后感200字 第5篇
——读《扑克游戏》有感
暑假里,我读了一本名叫《扑克游戏》的书,它让我深有感触。文中盛旦老师和同学们的精彩经历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本书的作者是美国的苏姬·摩根斯旦为。在书中,作者讲述了盛旦老师给同学们每人一份特别的礼物:一副扑克牌。这副扑克里面的牌有各种各样的用处,通过了一个学期的扑克游戏,盛旦老师帮同学们养成了好习惯。
其中有一个活动内容是:在邮局寄一封信。为了完成任务,大家来到了市中心的邮政总局。但这里人实在太多了,大厅里的座位上坐满了人。看到这样的情景,同学们恨不得早点把信寄出,逃离这个拥挤的地方。只见盛旦老师在门口的取号机上按了一下,领到了一个排队号,并要求每个人都拿一个号码,排队等待。因为没有可以坐的位置,大家只好站在大厅里焦急地等待,期盼着电子屏幕上能快点出现自己的号码。可就这样一直等着,真是无聊极了!于是玛玛尔就出了一张可以唱歌的牌,轻轻哼起了阿拉伯的流行歌曲,给自己解闷,其他人也纷纷出了自己想要的牌,时间不知不觉就过去了……终于每个人都到柜台办完了邮寄手续。这个环节让我明白了,做事要有耐心,要学会想办法。
在这本书里,我看到了很多自己的影子,发现了自己的不足之处。它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做任何事要持之以恒。我决定以后不会做漫不经心,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人了。只要我能把一件事情从头做到尾,不管成功还是失败,只要我努力去做了,这对我来说也是一种成功,因为我努力了。
一星教师点评
四星佳作 ★★★★
《扑克游戏》读书笔记 第6篇
开学第一天,盛旦老师便发给同学们每人一些神奇的扑克牌,从此,同学们的生活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自从有了扑克牌,同学们便用扑克牌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他们有的逃学,有的在课堂上吃零食,有的睡懒觉大家都非常喜欢上乌伯特盛旦老师的课。
然而女校长佩雷兹夫人却不这么想,终于,女校长被激怒了,她大发雷霆,把盛旦老师开除了,盛旦老师很伤心。他在给同学们上最后一节课时,举行了一场“扑克派对”,查理送给老师一张大扑克牌,上面用金笔写着“一张牌可以快乐的享受退休的日子”这几个大字,当盛旦老师看到这些字后,开心的笑了,他笑得那么甜,那么香。
读完《扑克游戏》这本书,我明白了:在你被别人爱的同时,要学会怎样去爱别人,学会生活,学会忍耐,学会沟通,学会开心,学会独立,学会自己去做决定,学会书本上并不见得有而生活中又必须面对的一切。
每个人从一出生手里就有一副扑克牌,我们要做的不是积攒这些扑克牌,也不是把这些扑克牌一下全部都用掉,而是合理的使用这些扑克牌,让扑克牌在我们的一生中体现出它们的价值。
《扑克游戏》读书笔记 第7篇
这本书主要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个班级的班主任叫乌伯特盛旦,他在学生们刚开始上学的时候发给学生每人一副扑克牌,上面都写着“一张牌可以逃学”、“一张牌可以睡个懒觉”之类的话。刚开始是老师教学生们怎么使用扑克牌,之后,学生们已经不用老师教,自己发明扑克游戏的新玩法,比如集体使用扑克牌,在数学课上跳迪斯科。最后,这位老师终于被校长开除了,学生们在老师举行的派对上送给了老师一个硕大的信封,上面写着“一张牌可以快乐地享受退休的日子。”现在,学生们已经学会了使用扑克牌。
这个故事告诉我这样一个道理:生活中有许多扑克牌,这些牌都只能使用一次。随着时间的增加、扑克牌的减少,孩子们发现一旦没有了牌,只能不去干错事。也就是干了一次错事,就不能干第二次,这就是这位老师教育孩子们的方法。
我看完这本书之后立刻推荐给妈妈看,妈妈一口气看了三遍,说很好看。
第二天,我就收到了十张扑克牌,上面分别写着“一张牌可以打一次电脑游戏”、“一张牌可以乱扔东西”、“一张牌可以光脚走路”、“一张牌可以玩水”、“一张牌可以不写毛笔字”、“一张牌可以不下围棋”、“一张牌可以跟爸爸妈妈一起睡”、“一张牌可以随时随地乱叫”、“一张牌可以不刷牙”、“一张牌可以点菜让妈妈做”。
其实妈妈是想告诉我:这些牌上写的都是坏习惯。游戏是不能多玩的、东西是不能乱扔的、光脚走路是不健康的、玩水是不好的、毛笔字是要天天坚持写的、围棋是要经常下的、我应该独立睡觉了、不可以随便乱叫、要爱惜牙齿、妈妈很辛苦,妈妈做什么我就吃什么、不挑食。
《扑克游戏》读书笔记 第8篇
妈妈很快满足了我的愿望,我成功与她见面了,她是一本薄薄的小册子,封面简单大方,作者是美国的苏姬·摩根斯坦,这本书曾荣获国际大奖、法国女巫文学奖及法国时间儿童文学奖等等。
这本书主要讲了一位名叫乌伯特·盛旦的老师,她与别的老师迥然不同,他给他的每个学生准备了一幅扑克牌,每张牌可以干一件正常或破例的事情,如:逃学一次,上课时跳舞,慢慢做事,拥抱喜欢的人,亲吻一次老师等等,有的同学用牌大手大脚,甚至到"黑市"买牌;反之,有的同学倍加珍惜,一直没有用.之后,盛旦老师与众不同的教育被古板的女校长屡次发现,最终,可爱的盛旦老师被迫提前退休。
这本书小细节说明大问题,令我爱不释手,我认为在现在她的教育方法都是可圈可点的,这种方法奇特.最主要的是教会了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教会我们学会如何生活,同时,我觉得生活中也需要扑克牌,如:我想送给妈妈一张全身心放松的牌,送给爸爸一张不发脾气的牌,送我一张去打羽毛球的牌……
多人扑克游戏:钓鱼 第9篇
[牌局]扑克一副,抽掉大小王。二至数人皆可。洗牌、切牌,各牌手按逆时针顺序轮流抓牌,每次~张,每人抓3张。
[打法]
(1)抓牌结束后,将余牌中翻出4张明着摊到桌上,由最先抓牌者察看自己手上的牌,看能否用其中的一张或数张与已放在桌上的4张牌中的某一张之和凑为14。如行,则将这些牌收到自己的面前,然后从余牌中取出一张,放到桌上,使其仍保持有4张牌,并将手上牌补至3张,然后各下家依此法游戏;如果某位牌手的手中牌不能与桌上的任意一张凑成14,则弃权,由下家继续进行;如所有的牌手都不能从桌上凑成14,那么就将这4张牌打掉,再从余牌中翻出4张,继续进行直到游戏结束。
(2)当余牌全部用完,所有的牌手都不再能凑出14时,则此局结束。然后计算各牌手的得分,记分规则为黑桃牌4分,红桃牌3分,方块牌2分,梅花牌1分。将各牌手“钓”到的牌分别计出分来,分高者为胜。
扑克游戏折射孤独心理 第10篇
有一种扑克牌的玩法,由一名“法官”负责“导演”游戏的全过程,扑克牌数量与人数相等,除一张黑色牌以外,其余全部为红色。“法官”手握扑克牌
,牌面朝下,每个人从“法官”手中摸一张,谁摸到了黑色的一张,谁即是这轮游戏的“杀手”。游戏开始时,“法官”宣布:“请所有的人闭上眼睛。请杀手’睁开眼睛。请杀手杀人’。”“法官”见证“杀人”过程,而“杀人”的方式和过程不过是用手指一下某人,或是仅仅用眼睛示意一下。此时,“法官”说:“请所有的人睁开眼睛。谋杀案发生了。谁被杀了?”就在参与游戏的人寻找死亡感觉的时候,“法官”突然与某人握握手:“恭喜你!你已经被杀’了。”此人即退出游戏。随后,开始寻找“杀手”。所有的人包括“杀手”在内,开始依次指认“杀手”,并说出理由。对被指认的“嫌疑分子”,进行举手投票表决,如果超过半数,“法官”即宣布此人“死刑”。如果此人正好是“杀手”,此次游戏结束;如果是一位“无辜者”,此人也只好“冤死”而退出游戏,其余的人继续指认“杀手”,直至最后“破案”。能将所有“无辜者”“冤死”,“杀手”也就取得了最后的胜利。
这即是目前在年轻人中颇为流行的扑克牌“杀人游戏”。
大学毕业后工作才一年的女孩小芬这样描述:在游戏过程中,那种被杀、被怀疑和相互猜测的感觉特别刺激,
当“法官”宣布有人“被杀”的时候,每个人都在感觉这个“被杀”的人是不是自己?闭眼的时候有没有过什么异常的感觉?而“指认”“杀手”的过程也很有意思。她认为游戏的魅力在于它本身包含了很多东西,猜测、期待、想像、分析、判断、观察、侦破与反侦破游戏的过程几乎综合了人们所有的心理活动。
对于“杀人游戏”,首都医科大学心理咨询中心洪鸿老师认为,作为一种娱乐,游戏本身无可厚非,但若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考察,游戏所折射出的实际上是青少年对人际关系的特定态度,在游戏中反映出的其实是青少年内心深处的孤独感。
她认为,游戏的吸引力在于它满足了青少年的一些心理需求,比如推理分析、判断能力、对不确定性所带来的刺激的渴望等―――游戏中判断“杀手”的过程,需要玩家去判断、了解别人怎么想。这本是每个人都有的愿望―――它是人与人间相互了解和沟通的需求。满足这个需求的正常途径是通过人际沟通,以“你好,我也好”角度处理人际关系来获得,这种模式有助于形成安全、稳定的人际关系,它是一个人取得社会支持、克服孤独感的基础。而“杀人”游戏中了解别人的渠道则是猜测和不确定的,在游戏过程中,每个人都是孤独的、都没有安全感。
洪老师认为,如果为了放松,游戏本无好坏,但实现人生的需求仅仅通过这种不健康模式来满足的话,则是危险的,因为游戏中猜测、运气等的不确定性会影响青少年看世界的角度,从而强化心理的孤独感和无助感。健康时报记者 杨锐
有趣的扑克游戏作文 第11篇
最后,我最先赢了7局,获得35分。爸爸决定带我去上饶玩并奖励我一个新书包作为礼物,我心里乐开了花,默默期待明天五一节快点到来。同时,我深深感到
找扑克小学作文
今天,我们上一堂变魔法课,其中,留给我印象深刻的当然要数周彬变的找扑克了。
周彬来到讲台,先笑嘻嘻地问:“要不要洗牌?”
“要!要!”全班同学大声地喊着。
周彬有娴熟的动作“哗哗”地洗着牌,洗完后,他翻出一张红桃7让大家看,只见他用手拿着扑克向同学们摆动着,他笑着问:“都看好了吗?”
“好了。”同学们肯定地说。突然,他将扑克迅速地合上,然后拿着牌,找着那张红桃7,你还别说,真奇了,他居然把红桃7给找了出来,教室里发出一阵惊讶不已的声音来。崔吉猛得跳起来,高兴地说:“我知道了!”
周彬听到了,当然不相信,便让崔吉来变给他看,崔吉有写不好意思,不过还是走上了讲台,正想翻出一张牌,下面的`同学叫着:“先洗牌!先洗牌!”
崔吉难为极了,因为他不会洗牌,便请陆炀帮他洗,洗完了,可以开始了,他先学着周彬的样子翻出一张牌,给同学们看,“好了!好了!”同学们说。
可崔吉却没把牌合上,好像在想着什么,同学们也疑惑不解,个个呆呆地望着崔吉,可崔吉举棋不定,好像不会了,过了几分钟,崔吉才在同学们的笑声中走下了讲台。
德州扑克游戏规则介绍 第12篇
德州扑克使用52张扑克牌,没有王牌。你手中发到2张底牌(只有自己知道哦),桌面上共发放5张公共牌(大家都能看到的)。你可以从这7张牌里挑选最大5张的组合,按照比牌规则,谁的牌面最大谁就获胜。(注:玩家数量2-10人不限)
德州扑克发牌和押注:
开始前先定庄家(就是按顺序最后下注的啦)位置,庄家的下家两人下底注,其他人不需要下注。离庄家近的人只用下底注的1/2,所以成为小盲注,下全底注的称为大盲注。每局后庄家位置下移一位,大小盲注也相应移动。
一次牌局有四轮押注过程
第一轮:每个选手发到2张不公开的底牌
由大盲注的下家开始下注,可以选择跟注(底注多少就补多少),加注(底注的1倍或更多)或弃牌(牌不好,放弃这局的比赛了)。依次选择直到大盲注(没有人加注)或加注玩家的上家结束。
第二轮:发出前3张公共牌
由小盲注开始押注,玩家可选择让牌(不下注码,观望,如果都让牌了就可以免费看牌了),下注(按不同游戏的规则下注码)或弃牌。
第三轮:发出第4张公共牌(转牌)
基本和上一轮相同。(注意:多了一张公共牌,你的牌面转变了,要重新判断自己的形势了)。
第四轮:发出第5张公共牌(河牌)
同上。(提醒:你的牌面已经固定下来了,比牌还是放弃,输赢就在这里决定了)
比牌规则:
比牌不分花色,从大到小比牌(如:都有一对,对子大的胜出;对子相同,则比谁的单张更大,以此类推)。若依次比完大小相同,则均分注码池内的注码。皇家同花顺同花顺四头豪斯(葫芦)同花顺子三头两对一对杂牌
百年传统扑克玩法
德州扑克游戏在欧美是有着上百年历史的一种扑克玩法。近几年来这种扑克游戏迅速升温,成为人们茶后饭余,亲朋聚会的热门话题。这当然是和奖金数目惊人的世界扑克大赛被电视直播密不可分的。
2004年秋美国ESPN首次在黄金时段播出“世界扑克锦标赛”以后,这款经典的纸牌游戏就被推上了沸点,一发不可收拾。随后,这款扑克游戏更是搭上了互联网的便车,“网罗”了不少在线玩家。
搜索引擎公司Lycos, Inc.去年六月最后一周的报告更显示,“扑克”作为关键词一度超越了“Britney Spears”、“Paris Hilton”成为搜索榜的榜首,并至今一直名列前茅。在西方“扑克”就是“德州扑克”的代名词,如今扑克在欧美已经是老少咸宜的游戏,好莱坞明星Ben Affleck、Matt Damon都是忠实的扑克爱好者。非官方数据显示全球目前有超过一亿个扑克玩家。
威吓、诡诈 — 斗智、斗勇的纸牌游戏
玩过扑克的人都知道,扑克是充满挑战性和戏剧性的纸牌游戏。从发得底牌开始,你的第一大挑战就是估算自己的获胜概率和猜测对手的获胜概率。而随着接下来陆续出现的几张牌,各人的获胜概率也会跟着变。往往在开始看似机会渺茫的玩家可以在一瞬间然扭转乾坤。这时就得看你怎么去掌握当时的局面了。
控制局面靠的是胆量,而筹码是扑克牌局里的心理武器。玩家可以一次押上很多的筹码以吓跑对手,“偷鸡”得手,也可以在稳操胜券的情况下押上小数目,引对手上钩。在无上限游戏里,最刺激的场面无疑是有人“全押”——也就是把手上的所有资本一次押上的时候。这种背水一战的举动背后往往意味着有人将被淘汰出局。
所以说,扑克本身就是一个斗智、斗勇的游戏。在数学与战术中寻刺激,在威吓、诡诈里求生存。把对手“骗上贼船”或者吓跑的那种“得逞”的满足感和把一大堆赢来的筹码扫到自己面前的那种胜利感更是扑克最大的魅力所在.把刺激搬上网 — 足不出户与世界比高下
扑克可以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流行起来,互联网真要领头功。一般初出道的玩家都不喜欢面对对手在牌桌上的咄咄逼人;在线上他们则没有这些顾虑。由于彼此看不到对方,躲在电脑前的新手也可以更悠闲地边玩边看兵书甚至参考获胜概率,使游戏更容易上手。把发牌和数筹码的工作留给电脑,不但节省时间,也去掉了牌局之间的冷场。同时,打牌不用约时间,足
不出户即有成千上万个来自各个国家的对手和你切磋,这是现实生活中所无法做到的。如今在网下能玩的,网上一样能玩,不但不失扑克游戏本身的娱乐性和挑战性,而且还更胜一筹。因此,在线玩家的人数是整个扑克风里飙升的最快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