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内容
排水工程现状范文
来源:开心麻花
作者:开心麻花
2025-09-19
1

排水工程现状范文(精选12篇)

排水工程现状 第1篇

关键词:建筑工程,排水建筑,设计现状

引言

建筑工程的给排水系统的主要作用是对建筑工程中的水进行较为及时的排放, 这样不仅可以保证建筑中污水、废水、雨水排放的清洁, 也可以有效的提高建筑施工质量。所以, 在建筑建设的过程当中, 相关部门必须对提高给排水系统的设计水平给与更多的关注, 并全面的思考建筑给排水系统在运行过程中所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而可以针对具体的问题来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法, 以保证建筑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

1 给排水建筑设计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随着我国建筑领域化速度的不断加快, 建筑工程的基础设施也都应当逐步的进行完善, 作为建筑工程中建筑给排水系统也必须要逐渐的完善。今年来, 管道的布设和排水系统的施工工艺也都得到了很好的改进, 技术也越来越成熟。

同时, 随着建筑规模的不断扩大, 建筑给排水系统的规模也随之不断的壮大。在建筑工程给排水系统为一个建筑施工带来了很大的便利的同时, 排水系统也会经常的遇到一些问题, 这就需要我们给与更多的关注, 提高认识, 而且要针对具体的问题, 来施行有效的解决措施。

1.1 早期的建筑给排水系统已经逐步的被淘汰

随着我国社会建设与经济的不断发展, 促使建筑的基础建设效率不断的提高, 这样, 早期的建筑给排水系统已经逐步的被淘汰。

我们必须看到进步, 在以前建筑行业的基础设施建设中, 由于技术条件的落后以及人们的整体设计理念不到位, 早期排水设施的使用效率已经大大的降低。而且很多建筑给排水系统, 还由于长时间的搁置停用, 导致排水管道的极度老化失修, 经常会出现管道开裂和渗漏现象, 致使道路排水系统的功能完全不能有效地发挥, 也大大的影响了建筑给排水的效率。此外, 早期修建的排水泵站等设施也由于长时间的搁置停用, 而且没有得到很好的维修与养护等原因, 其运转的效率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这也导致建筑给排水系统难以承载现代化生活条件下越来越大的排水量, 直接影响了建筑工程。

1.2 污水和废水的排水量加大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居民对于生活质量的要求也不断的提高, 由此也带来了污水和废水的排水量加大。另外, 由于全球环境变暖的影响, 很多的地区会出现短时间的降雨量非常大的情况, 这也大大的增加了一个建筑给排水系统的压力, 甚至会导致排水系统在短时间内根本无法承受样的压力而出现大面积的积水状况, 这严重的影响了很多居民的正常生活, 也大大的影响到了建筑工程的环境保护工作进行。

1.3 建设初期时很多的地区没有建设给排水系统

至有一些单位或业主为了排放自己的废水, 私自布设了很多低级的排水管道。而这些排水管道在设计和施工方面, 尤其是在日常的清理与养护方面, 都存在着严重的不规范、不科学和不合理的地方。一旦这些排水管道出现了堵塞的状况, 就会严重的影响到整个建筑的环境, 最主要的是还为建筑工程建设人员在进行建筑排水管道的设计和施工方面增加了一定的难度, 大大的影响了建筑废水的排放效率。

总体来说, 社会与经济的飞速发展, 在很大程度上还是促进了建筑给排水系统施工技术的发展。

2 如何提高建筑工程中的给排水设计质量

2.1 更加科学、合理地规划建筑给排水系统

很多时候, 由于建筑内部建设程度的不同, 一些老城区的建筑给排水系统就很难再适应这个建筑的发展, 所以就需要我们的建筑工程施工人员必须要针对不同城区的具体发展模式, 并积极考虑到各类社会环境因素和自然环境因素的影响, 来制定更加科学的新型给排水系统, 以缓解建筑排水系统的压力。

而新型的排水系统在具体的规划和建设过程中, 还要注意与老的排水系统相互利用, 并通过现代化、科学的手段, 来搞好新老排水系统的结合, 尤其要注意两者之间管道的衔接问题, 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的提高排水效率, 并降低建筑工程的成本。

2.2 注意建筑排水系统的维护工作

建筑排水系统管道能否发挥应该发挥的作用, 还要看它的维护状况是否良好, 再好的管道在长时间的使用过程中, 也会出现一定的管道老化或渗水等问题, 这也能大大的降低建筑排水系统的运行效率。所以, 建筑施工人员必须要对这个问题加以重视。在具体工作过程中, 可以把这些管道按损坏的严重程度进行分类, 对老化和损坏程度比较轻的排水系统管道, 可以只进行比较简单的维修工作, 而对老化和损坏程度比较严重的管道则要进行有效的维修, 必要时还要进行更换。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的保证建筑排水系统的排水效率, 并有效的降低整个工程的成本。

3 结语

国内城市排水现状 第2篇

上海申城排水两大困境 现为“一年一遇”标准 来源:解放网 发表时间:2011年6月28日

“检验一座城市或一个国家是不是够现代化,一场大雨足矣……或许有钱建造高楼大厦,却还没有心力去发展下水道;高楼大厦看得见,下水道看不见。你要等一场大雨才看出真面目来。”台湾作家龙应台说。近日,北京,武汉,杭州……一场豪雨下来,城市顿时变泽国。

当暴雨来临时,上海的排水系统是如何展开运作的?今天,我们将带着此问题从申城排水泵站、积水改造点、防汛办、小区、下沉式商场……为您解析上海地下排水系统。

上海排水系统

90年代末两次大暴雨启动上海积水点改造

从全国来看,上海整个排水系统建成的时间并不算长,只有100多年历史,但却发展迅速,截止到2010年,全市共有公共排水管道11488公里,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

权威资料显示,1840年上海开埠以前,城区只有传统的排水沟渠,雨水和污水直接排到河道。1862年开始,英租界从当时的中区(今黄浦区东部)开始建设雨水管道,随后,法租界、闸北等区域也开始改建排水管道。不过当时各地区设计原则和标准各不相同,设计指标也整体偏低。到上世纪中叶,市区雨后路面积水的情况已经比较突出。

解放后,市政部门对排水系统进行了大规模建设,也兴建了很多泵站。不过上海市区排水系统真正得到较大改善,是在上世纪90年代末遭遇两场大暴雨之后。1997年8月中旬,受“11号”台风影响,上海遭受了“潮、涝、风灾”,造成达6亿多元的直接经济损失。两年后的梅雨季节,上海又出现了8次大暴雨过程,市区再次发生严重洪涝灾害,造成经济损失也上升到8亿多元。“1997年那场雨特别具有典型意义,降雨量刚刚达到每小时36毫米的防汛标准,就造成全市170多条道路进水。”时隔多年后,上海市排水管理处负责人回忆说,就是从那两次大暴雨以后,上海开始了道路积水点的改造工程。

积水超过1个小时的路段都要被纳入统计

随后,上海投入巨资购置养护机械设备,同时,引入先进的管道检测系统,如声纳检测,电视检测等仪器,用于下水管道的养护质量检查和监管。昨天下午,记者在车站北路维护现场也看到,养护工人将声纳检测仪放入排水管道后,淤泥的厚度数据很快就自动显示在电脑上,“里面的情况非常清楚,很方便。”一位师傅告诉记者。

2009年初,上海又启动了排水管道“养护大会战”,加强排水管道养护监管和绩效考核,不仅奖罚分明,还在国内首次引入第三方检测评分,为了做到考核切实客观公正,全市光是考评机构就有40多家。

市排水处负责人解释说,上海地形低平,又受地面沉降的影响,建筑工地泥浆、生活垃圾杂物、饭店油污等排到下水管道后,非常容易导致管道堵塞。“暴雨是突发的,排水管道平时的维护却是默默无闻的”。加大管道养护后,现在每年市区所有排水管道平均会疏通2次,排水管道的排水功能得到明显提升。排水系统的标准也从以前的半年一遇提高到“一年一遇”。这位负责人透露,积水时间超过1个小时的路段都要被纳入积水统计,“现在市民对积水容忍度也越来越低,要争取做到暴雨后两三个小时左右就把全部积水排掉。”

面临问题

市区排水管道敷设空间紧缺

来自上海市防汛指挥部的统计显示,在城镇排水系统方面,目前上海已建排水系统基本达到“一年一遇”排水标准(即每小时36毫米),机场、中央商务区等重点地区达到“三至五年一遇”排水标准

(每小时50至56毫米)。不过,记者查询后发现,与巴黎等国外先进大城市“五至十年一遇”相比,上海差距其实非常明显。对此,市防汛指挥部新闻发言人章震宇也显得有些无奈,他告诉记者,排水标准每提高一年,就意味着投入可能将翻番。“其实现在上海排水方面面临的最大问题不是简单地提高防御标准,而是市中心排水管道敷设空间的紧缺。”

据章震宇介绍,排水管道敷设的位置以地下2.5米至6米为最佳,但是由于近年来上海轨道交通越来越四通八达,加上电信、电力等管线改建入地,这使得在市中心越来越难找能适合敷设排水管的位置。“现在个别地方不得不采取变通的办法。如本来应该敷设直径为1米的大排水管道,就改为敷两根直径为50厘米的小管道,貌似差不多,但真正下暴雨时,排水效能还是有明显差别。”

市区每米管道年养护费仅20.48元

来自市防汛指挥部的统计显示,上海将建雨水排水系统361个,排水能力4138立方米/秒,服务面积843平方公里。目前已建成255个,排水能力3100多立方米/秒,服务面积550多平方公里,分别占规划数的70%、74%和66%。也就是说,上海目前城镇排水设施建设相对滞后,尚不适应城市发展需要,还有30%多的地区是系统空白。

市防汛指挥部还指出,已建成的排水系统中,有112个属于不完善排水系统,其中有4个低于“一年一遇”的标准,分别在定海港、松潘路、周家浜和周家嘴路地区。

对此,市排水处负责人说,虽然上海近年来加大了排水系统的资金投入,“十一五”期间排水能力提升了约25%,“十二五”期间也计划新增500立方米/秒泵排能力,但排水系统的建设仍然滞后于城市发展。同时,还有一个尴尬的现实是,排水设施维护投入不多,如2009年市区每米管道的养护经费是17.68元,2010年则是20.48元,“可以说,这个经费在全国大城市中都属于较低的水平。”

建筑排水地漏现状问题和解决对策 第3篇

关键词:建筑排水;地漏;现状问题;解决对策

合理的利用地漏,能够确保地面的水可以及时的排出,并能有效的对排水管道内的臭气腐气进行隔绝,避免其进入室内。而为了能够使地漏的有效功能得到充分发挥,就要求我们必须对地漏进行水封装置的设置工作。合理的水封装置能够有效的阻止排水管道中的害虫与有害氣体进入室内环境当中,防止疾病的传播、提高空气的质量,对人们的身体健康以及生活水平都能起到重要的保障。这就要求地漏系统中的水封装置必须能够保持一定的深度,从而能够对排水系统中的气压变化起到一定的抵挡作用。

一、建筑排水地漏中所存在的问题

(一)地漏的水封高度不达标

工程施工在进行地漏的有效密封工程活动时,通常采用的是传统的水封密封、机械密封以及机械与水封联合密封这三种主要的密封手段,其中传统水封密封主要依赖于地漏自身存储结构中的存水弯来进行水分的存储活动,从而有效的确保排水系统中的有害气体能够被充分隔绝,而机械密封则更多的需要运用机械原理进行地漏的密封,由于其很难保证对地漏进行严格的密封,且机械部分往往容易受到阻塞,造成装置的老化与破损,因此已经被禁止使用在地漏的密封工程中。由于机械密封方式容易造成地漏系统的阻塞情况,而在许多传统的水封装置中又存在着严重的水封高度的不合格现象,对水封装置的实用性与可靠性造成不小的影响[1]

(二)采用不恰当的水封装置

现阶段,在我国的《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中已经明确规定,工程建设禁止使用钟罩式地漏和机械密封,然而在我国目前的市场实际调研中发现,仍有部分工程使用机械密封装置来进行地漏的密封工作,这就容易造成地漏系统的老虎与损坏现象。同时,有部分地区打着采用传统密封与机械密封相结合的双重密封方法的幌子,实际上却没有真正的使得密封装置达到地漏所规定要求的水封高度,一旦将不恰当的水封装置运用到地漏系统中,不仅仅会造成地漏的有效功能得不到充分的施展发挥,还会进一步对地漏系统造成严重的损害而进一步减短地漏的使用寿命。

(三)人们对地漏的重视性不够

虽然地漏已经被广泛运用到人们的生活中,但是现阶段我国仍旧普遍存在消费者对地漏功能的认识不高的现象,且大部分人对地漏的认识层面仍然只能停留在“排水口”这个阶段,没有正确的认识到地漏的功能特性,甚至有部分人认为地漏不需要利用恰当的水封装置来进行密封工作,造成地漏的保护措施不够,对地漏的使用方法不当而造成地漏的堵塞与损坏现象。目前我国市场上的地漏产品繁多,价格也多种多样,许多消费者因对地漏的功能特性了解不足,在选择购买时过分注重地漏的价格特征而忽略了其功能特性,往往会选择一些价格便宜但质量水平不高的地漏产品,长时间的使用造成地漏的损坏,而部分消费者又对其不够重视,没有及时的对地漏进行维修与清理,使得地漏的功能特性得不到充分的展示。

二、建筑排水地漏问题的解决对策

(一)选用符合标准的地漏产品

在进行地漏产品的选择时,必须严格按照相关的规范要求,选用质量合格的地漏产品,并严格控制水封高度,一般来说需要将水封的高度控制在50mm以上,使其能够更好的进行地漏的密封工作。同时,由于排水系统中的水质复杂多样,如果采用单一的机械密封手段往往不能更好的达到密封效果,这就要求我们充分的进行传统水封与机械密封的有效联合,并需要其优先采用传统水封的方法来满足水封规范的要求,再进一步运用合理的机械密封,来进一步防止返溢现象,并能充分的阻止有害蚊虫等进入室内,将机械密封安装在传统水封之上,加强对传统水封的性能研究,进一步寻找能够有效判定水封性能的合理化理论,来找到真正适合的水封方式,在不同的建筑工程中的不同场合,有针对性的采取不同的技术手段来完成地漏的水封工作,加强控制管理,对地漏的质量进行严格监管,来进一步确保地漏的功能作用能够得到充分的发挥[2]

(二)提高对地漏的重视性

为了使地漏能够更好的为人们的生活质量与生命健康提供更加高质量的服务,就需要不断提高消费者对地漏的重视,严格规范市场秩序,将质量不合格的地漏产品进行有效的控制,来有效的避免其流入市场。同时,要求地漏的供应商对地漏的重要性进行有效的宣传,并要求其必须明确的说明地漏的正确使用方法,对水封罩的使用与清洗进行详细的使用说明,并对盖罩的原因进行充分的解释,并对因缺乏有效的水封罩而对地漏以及室内环境所能造成的灾害进行充分讲解,从而进一步使得消费者能够充分的认识到地漏对于家居生活质量的重要作用。

(二)及时进行地漏的清理维修

许多老式的地漏在长时间使用之后,就会产生下水速度越来越慢的情况,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污水在排放过程中,由于有大量的污物附着在存水弯里,如果平时缺乏清理,就会造成水流不畅。因此,为了更好的发挥地漏的功能作用,就要求我们定期使用工具对水封槽进行有效的清理与维修工作。而在许多新式的地漏中,我们可以直接将地漏芯取出,然后再在清水里进行有效的涮洗工作,确保地漏芯无损坏现象,来有效的确保地漏与下水管接口的安装的严密性,一旦发现地漏存在质量问题或者损坏现象,就要及时的对其进行有效的维修,如果损坏程度过大那么就要对其进行更换,从而使地漏能够更好的为室内的环境质量提供保障[3]

结语:

地漏是实现排水管道与室内地面之间有效连接的重要接口,作为建筑给排水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地漏性能的好坏能够直接影响到整个室内空气质量的高低,对建筑的环境与居住人员的生命健康起着重要的作用。这就要求我们必须选用质量合格的地漏产品,并有专业的操作人员来进行地漏的安装工作,从而有效的阻止排水管道中的害虫与有害气体进入室内环境当中,进一步防止疾病的传播,提高空气的质量,保障人们的生活质量与身体健康。

参考文献:

[1]邱乃意,刘德明,戴晓斯等.建筑排水地漏现状调查存在问题与分析[J].福建建设科技,2013,(1):68-69.

[2]陈斌.一种大便器排水地漏实用新型设计及运用技术[J].四川建筑,2011,(4):216-217.

排水工程现状 第4篇

1建筑给排水技术发展过程

建筑给排水技术的发展大致可以归纳为三个阶段,即初级阶段、摸索阶段和发展阶段[1,2,3]。各阶段的发展状况如下:

(1)初级阶段发展,初级阶段是建筑给排水技术发展在房屋建筑工程基本装备阶段,为了满足建筑物日常的给排水需求,实现建筑物预期的给水和排水目的,对建筑给排水技术做了规范化要求设计。

(2)摸索阶段发展,在初级阶段发展的基础上,增加了对原有建筑物的给排水管道的检测和改进技术,又在对建筑给排水设备设计的基础上将室内排水管道的设计也纳入到了建筑给排水设计的范围,形成了建筑给排水技术发展的摸索阶段。在该阶段一个完整的给排水系统已经基本形成并完善。

(3)发展阶段,该阶段是给排水技术发展最快的阶段,也给排水真正意义上的建筑给排水发展阶段,在该阶段形成完善的给排水专业设计队伍、施工队伍,设备、管道及施工组织设计也更加专业完善,一些建筑给排水专业究组织在此阶段也开始形成。

2建筑给排水技术介绍

随着生产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水资源愈来愈变成了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资源,对它的依赖越来越强,同时水资源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特别是在建筑行业,必须需要大量的水资源来完成,因此必须注重建筑给排水的技术发展状况直接决定着建筑水资源的利用率[4,5,6]。除此之外,随着人口数量的增加,建筑规模也越来越大,使得人们的日常用水需求也在不断增大,从这方面来说,建筑给排水也更应当引起人们的重视。随着给排水完整体系的形成,研究建筑给排水的科研队伍也逐步建立起,并有一些先进的给排水设备也应运而生,并投入到了实际生产当中,而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如增压设备,是目前发展最快、使用频率最频繁的给水设备,它不仅应用于建筑工程给排水,还用于了人们的日常用水。

3给排水施工时存在的一些问题

(1)管道方面的问题,管道的埋设在给排水工程中是一道非常重要的工序,管道的埋设质量贯穿于管道施工整个过程。管道的埋设质量的好坏直径关系到建筑给排水系统的工作效果,施工中须做好施工质量控制,在施工完毕还需做好其后续维护工作。从生活用水来说,人们的生活用水随着人口的增加也在不断的增大,这些人口的增加和管道供水量的增加给给排水管道都带来了巨大的压力,特别是在一些管道的接口处,越容易发生破坏,直接影响到施工质量,同时浪费水资源,增加了施工成本。

(2)消防贮水系统的设计不够规范,根据规范要求,消防已经成为现代建筑物必不可少的的重要施工环节,为了在发生火灾时能够及时有效的采取措施,在建筑物给排水设计时必须设计独立的消防用水系统,但是目前国内对于消防贮水系统的标准要求很不规范,在结构方面和设计方面都存在着规范要求不明确的特点,当发生消防问题时,给排水系统就会承受巨大的压力,同时在消防系统建立起来后缺乏管理人员,水箱满时无人控制,使水四处溢流,对水资源造成严重的浪费。

4建筑给排水技术的应用范围

(1)市政工程中的应用,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发展,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对给排水的要求不断提高,为了满足城市用水的需求,在进行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时,可采用市政管网作为临时给排水系统,对于底层建筑物采取一次加全压完成供水工作,当建筑物为高层是则可采取二次加压的方式保障居民的日常用水需求。

(2)改进消防贮水系统中的应用,消防贮水系统的设计要与具体的建筑结构相结合,严禁闭门造车,当人们居住聚集时采用一个系统完成给排水处理,若居民居住较为分散时可考虑采用多个消防贮水系统进行处理。

5建筑给排水技术的发展前景

(1)建筑给水发展,建筑给排水作为建筑给排水建筑工程的重要部分,建筑形式和建筑结构的变化,建筑给排水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建筑给排水进行完成后,需要对建筑给水进行定期的水质监测设备和监测软件进行效核,保证给排水工程的输送安全和输送质量安全,同时也为人们创造一个节能的社会。特别是在南方地区每年降雨量较大,因此可在建筑物顶部设排水管道,通过排水管道将雨水收集并统一汇流至蓄水池,再对蓄水池的水经过净化后引应于城市的绿化、公共厕所的冲洗等,这样不但约了水源美化了环境,而且还减小了城市供水的压力。

(2)水泵的隔振技术,水泵在建筑给排水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是建筑给排水的关键设备。目前国内采用的技术最先进的水泵隔振技术是橡胶隔振技术,该水泵功率大,重量轻,噪音小等特点。

(3)管道连接材质,目前我国采用最多的给排水管道接口材料为塑料管,与不锈钢相比,维护维修拆卸方便,不易损坏也不生锈,能更好地保证水质,属于我国建筑行业的一种新型材料,目前在建筑行业被大量应用。

(4)大力发展太阳能技术,太阳能目前最为绿色环保的能源,由于对大量的水进行加热,对电能的消耗特别大,同时加热量又很有限,因此采用太阳能加热环保又经济,因此将太阳能的供热性能通过技术改造,使其应用到建筑给排水系统中,为用户提供方便快捷的热水服务,所以这也将成为未来给排水发展的主要方向。

6结语

建筑业的发展与民生紧密相连,一个地区建筑业的发展也反映出该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城市化水平。在建筑业,对排水技术要求也在不断地提高,排水系统的发展也成为建筑辅助工程中的核心工程,因此建筑给水排水技术的发展水平直接关系到了建筑业的发展,加大给水排水技术的开发力度,增强给水排水的科研投入,将成为我们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通过技术改进,减少水资源的浪费,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又为人们提供优质可靠水,实现绿色环保经济健康的用水环境。

摘要:在建筑工程中,给排水工程是最为重要的一项附属工程,它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建筑工程的质量,还关系到水资源的节约和循环充分利用问题。本文首先介绍了我国建筑给排水发展过程,并对建筑给排水做了简单的介绍,分析了现阶段在给排水技术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它的应用范围,最后对其发展趋势做了展望,提出目前在建筑业给排水工程一个发展方向,努力将太阳能充分的一建筑给排水系统密切结合起来,使其在建筑业发挥更大的作用,进而节约能源保护环境。

关键词:建筑给排水,技术研究,发展趋势,太阳能

参考文献

[1]姜文源,何志坚.建筑给排水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向[J].给水排水,2007,(S2):5-17.

[2]夏明丽,刘振强.建筑给排水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向[J].给水排水,2011,(08):34一36.

[3]李进.建筑给排水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J].江西建材.2016,(10):127-131.

[4]董俊颖.分析建筑给排水技术的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J].民营科技,2015,(03):104-105..

排水工程合同 第5篇

甲方:

乙方:

签约地点:

经甲乙双方友好协商就排水工程达成如下协议:

一、工程概况

工程名称:

工程地点:

二、施工现场内甲方不提供搭建临时设施的场地,乙方可到周边租用民

房作为仓库和宿舍。

三、水电接口位于红线内总配电房间和总水表处。乙方使用时,安装计

量表,费用乙方承担。配合费由乙方自己与有关工程队商定自负。

四、工程造价:根据年月日招投标乙方报价,工程总价为整。(¥元)

五、工程中所用材料由乙方负责采购,质量必须符合国家标准及满足图

纸设计及甲方指定产品要求。本工程严禁使用不合格或不符合设计要求的材料,一经发现限期退场,造成损失由乙方负责。乙方必须服从甲方监督管理,并配合给水、有线、电信、供电、消防、绿化、智能化、煤气等工程队的施工,不得发生打架等事件,施工中的质量问题必须及时整改。

六、一期工程乙方必须于 2009年 5 月 1 日开工,工期为 30日历天(即

2009年5月1日至2009年5月30日),乙方不得有任何理由提出延长工期,延误工期按每天1000元罚款;二期工程,甲方安排在2010年上半年实施,工期为30日历天,开工时间甲方另行通知。

七、工程付款:1.工程进度完成一半时支付30%,计元整,工程

全部完工后一周内支付60%,计元整。2.余款在2010春节前结清。

八、工程保修按国家及建设部规定。工程完工后壹周内,乙方向甲方提

供完整的竣工资料及竣工图贰套。

九、乙方必须做好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不得发生安全事故,如发生事

故,一切责任与赔偿由乙方负责,甲方不负任何责任及赔偿。

十、《招标文件》与《报价书》和本《合同书》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

十一、本合同一式肆份,甲乙双方各执贰份,双方签字盖章后生效。

甲方(代表签字):

乙方(代表签字):

铁路建筑给排水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 第6篇

【关键词】铁路建筑;给排水;发展趋势

0.引言

建筑安装工程当中的给排水工程是整个建筑工程中的重要组成,建筑给排水不只是有着稳定性及可靠性,并要能够在防震以及防噪方面得到有效加强。我国的科学技术不断的发展进步,所以在给排水技术方面也不断的成长,在这一发展背景下加强对铁路建筑排水技术发展现状进行理论研究就有着实质性意义。

1.铁路建筑给排水发展阶段及技术发展现状

1.1铁路建筑给排水发展阶段分析

从实际的发展来看,铁路建筑给排水在当前已经得到了迅速发展,总体来讲经过了几个重要的阶段。从初级发展阶段来说主要是处在房屋卫生技术的设备阶段,也就是从上世纪六十年代开始,这一阶段的发展也标志着我国在给排水的设置上朝着专业化方向发展,而相关的专业人员也开始上岗工作。再者就是到了反思阶段,这一过程主要体现在室内排水阶段,在建筑给排水设计规范正式审批通过之后也就标志着我国通过工程的时间,对以往的机械性采取国外的经验造成的失误进行了反思和总结,从而逐渐对我国的建筑给排水技术体系形成得到了确立[1]。最后就是到发展阶段,随着我国的科学技术有了很大的进步,在给排水发展层面也较为全面,技术上的突破对一些设计问题得到了解决,并形成了铁路建筑给排水的独特系统。

1.2铁路建筑给排水技术发展现状分析

对铁路建筑给排水技术的发展状况的分析而言,给水技术层面上的气压以及水泵等都是较为常用的增压设施,技术应用也逐渐的成熟。从水箱样式材质发展来看呈现出了多样化的特征,使用的过程中对水质不会造成影响,并在结构等诸多方面有着优势。给水系统布置及方式都逐渐得到了统一化,而争论相对较多的就是变频调速供水技术。给水对铁路建筑相关居住人员的生活有着重要影响,所以必须要得到充分重视,为能够保证生活用水得到正常的供应,就必须要对给水系统采取增压处理,水泵及气压等技术的应用就较为广泛。

另外在分区给水方面,由于铁路建筑的给水系统通常是采取调节方便的比例式减压阀,故此有着较稳定的性能特征,所以在实际中也得到了广泛应用。而在储水调节装置方面,新型的水箱也得到了广泛应用,通过复合钢板及镀锌钢板等材质制作而成的水箱能够在水质的保护上起到重要作用。这不只是对水箱的质量得到了提高,同时也对其安装时间得到了有效缩短[2]。

从铁路建筑的排水技术的发展现状来看,主要就是在卫生器具以及特制配件单立管排水系统、地漏设施等技术方面。其中的卫生器具方面在近些年得到了长足发展,如大力按摩浴缸通过喷嘴设计产生了大量回旋式气泡及冲击水流,进而就能达到最好的保健效果,这地冲水量的节约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并有着对噪音降低的作用。还有就是在特制配件单立管排水系统技术上,这一技术要比普通单立管排水系统通水量增大了1/3,这对管的数量及通气条件等都有了很大程度的改善,随着不断发展这一技术也将会在铁路建筑中得到广泛应用。

还有就是地漏设施及通气系统方面的相关技术,其中的通气系统主要是在建筑适应能力上有着多样化的系统,通气阀则是在这一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而在地漏设施技术上当前已经设计出了深水封地地漏以及防凍地漏等高品质的地漏产品。为铁路建筑排水系统的发展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3]。

2.铁路建筑给排水技术的发展趋势分析

铁路建筑和普通的建筑给排水系统的应用有着一定的差异,所以要对其得到充分重视,从建筑给水方面,过程及各项的指标和给水设施等诸多方面都要和国家的相关标准相符合。针对一些比较陈旧的给水设施和技术要进行淘汰更新,通过新型的环保设备进行实际应用。瓷片式的水龙头有着冷热水混合机使用方便的效果,但也存在着用水阻力大的问题,此时可通过光电感应等多样化的用水设备进行控制用水量。从管道连接上主要可采取沟槽式以及承接口的方式进行应用,进而保障建筑给水质量。与此同时,在先进技术的作用下来对污水的回流污染进行避免将会成为未来重要的发展方向。

高新技术的出现使其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其中的计算机CAD技术在建筑的给排水系统中的应用将是重要的发展方向,这一技术能够有效的将设计功效得到最完善的发挥,并能提高绘画能力。能够完成住宅的给排水及消火栓等和生活有着紧密相连的系统应用。另外在水消毒技术及压力流排水系统开发上也有了很大的发展。例如ZTL型的真空加氯机就是通过工程塑料以及高防腐性能隔膜等进行对加氯机中的腐蚀问题得到了解决,在使用效果层面较为显著,有着较长的使用寿命[4] ;二氧化氯消毒设备在铁路建筑中广泛推广应用使消毒能力更加高效、广谱、无残留、无副产物,并具有脱色、除臭、除异味的强氧化功能,取得很好的效果。

其中的设计问题是最为重要的,尤其是要保证铁路建筑给排水系统质量,建筑给排水实用新技术在未来的发展主要会从普及新型节水设备的推广上进行实施。并针对热水系统的完善进行加强,还有就是中水的开发,通过对中水作用的充分利用,来节约水资源的使用。再者就是雨水的利用,这一发展方面和中水有着相似的作用,均是对水资源的节约,最后就是真空节水技术的应用方面,将成为重要的发展方向,这主要是为能够提高卫生洗具及下水道冲洗效果采取的技术,最为主要的是对水资源的节约。

3.结语

总而言之,在当前的经济不断发展背景下,不管是哪一领域的建筑给排水系统及技术的应用,最为重要的就是对水资源的节约。处在水资源比较缺乏的阶段,这对建筑的给排水系统的整体发展而言也面临着很大挑战,作为铁路建筑领域也是如此。由于本文篇幅限制不能进一步深化研究,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以待后来者居上。

【参考文献】

[1]王生太.建筑与小区给排水设计中的节水节能措施[J].陕西建筑,2014,(06).

[2]陈楠,汪冠宇.浅析建筑给排水设计中九项节水节能措施[J].给水排水,2013,(S1).

[3]陈志杰.高效节水微灌的发展历史及特点[J].内蒙古水利,2013,(02).

排水工程现状 第7篇

关键词:城市排水,污水截留,A/O活性污泥法,提升泵站

1现状概况

至2009年末, 中心城区已建有明渠17.95km, 各类排水管线172.19km, 包括管道143.09km、暗渠29.10km, 排水泵站14座。排水量约为33万m3/d, 其中工业污水约为28万m3/d。

现有排水分为11个区, 分别为东坎子、兴东、菜市、站前、六道、福春、帽盔山、滨江、瓦房、浪头和山区排水区。

2存在问题

(1) 排水设施破损、失修严重。主城区排水设施建设年代较早, 失修严重, 无法彻底更换解决。城市中心区的管道最早修建于二三十年代, 经过几十年的运行, 大部分已经酥裂变形, 损坏严重。由于旧城区采用雨污合流制, 管道非汛期水量明显不足, 不能保证必要的流速, 致使管网淤积严重, 造成过水断面减少, 雨季经常出现排水不畅的情况, 以至于形成内涝。

(2) 工业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 导致排水管网腐蚀严重, 排水能力受到影响。目前丹东市仅有化纤公司、啤酒厂和油制气厂建有废水处理设施, 其余工业企业单位的废水均未经处理。随着城市不断地发展, 城市用水量标准不断提高, 排水量亦逐年加大, 旧有管渠的排水能力明显不足。从长远来看, 这将会对工业项目的投资和建设产生不利影响, 对经济的持续发展不利。

(3) 鸭绿江水质污染严重。丹东市至今尚无污水处理厂, 污水得不到处理, 直接排入河体, 严重污染了中朝界河鸭绿江, 导致鸭绿江城市中下游的水源产生水质性缺水。

(4) 截洪沟淤积严重。

3排水工程规划

根据《丹东市城市总体规划说明书》 (2000年~2020年) , 老城区规划用截流干管将现有的合流制排水系统截留后统一送往污水处理厂;安民新区规划采用分流制排水体制。

保留原有11个排水区, 新增文安、安民、五龙背、蛤蟆塘四个排水区。

根据丹东市的地形特点及发展状况, 规划新建4座污水处理厂, 分别是:

(1) 三道沟污水处理厂:总体规划中提出近期在丹东轻工机械厂旧址新建1座10万m3/d二级污水处理厂, 远期形成20万m3/d的处理规模, 规划占地14ha。管网系统及泵站在规划期内重点改造, 新设截流干管, 中途设提升泵站3处, 分别位于东坎子、兴七路、帽盔山。

(2) 安民污水处理厂:规划中远期在柳林河东侧新建二级污水处理厂1座, 处理规模25万m3/d, 占地面积为20ha。管网系统及泵站均为新建, 截流管道需中途设提升泵站2座, 新建沿江提升泵站8座及配套设施。

(3) 蛤蟆塘污水处理厂:中远期在蛤蟆塘建设1座二级污水处理厂, 处理规模为1.5万m3/d, 占地面积为2ha。实行雨、污分流制。

(4) 五龙背污水处理厂:中远期在五龙背建设1座二级污水处理厂, 处理规模为1.5万m3/d, 占地面积为2ha。

预测新建污水截流干管、污水提升泵站及污水处理厂的工程总投资约为92000万元。

结论:在城市建设发展速度较快的今天, 在完成城市排水规划的同时, 要结合城市在建和已建的排水设施, 制定投资少见效快的近期排水实施方案, 解决近期排水问题, 降低污水对已建成区的环境污染程度, 营造城市中心的良好环境风貌。

4排水工程建设进展

目前, 三道沟污水处理厂已进入可行性研究阶段, 工程由两部分组成, 即污水截流工程和污水处理厂工程, 总投资为26837万元, 预计2008年初建成投产。

根据丹东市近几年的城市发展和建设的实际情况, 污水处理厂厂址选择在丹东市天元毛纺厂旧址, 近期设计规模调整为15m3/d, 远期处理规模调整为30万m3/d。污水厂按远期规模布置, 近期规模建设。污水处理方案为A/O活性污泥法, 污泥处置方式为卫生填埋。处理后污水排放水质见表1, 满足辽环发 (2000) 107号《关于辽宁省辖区内城市二级污水处理厂执行排放标准的通知》的排放标准的要求。

污水截流干管采用合流制, 按远期30万m3/d的规模一次性铺设完成, 管道采用玻璃钢管, 沿沿江景观路自市区一直铺设到位于三道沟附近的该污水处理厂, 其中污水截流干管总长为12.6km。

截流干管从四道沟净水厂旁边经过, 该段管径为DN2400, 四道沟净水厂反应池、沉淀池的排泥水可直接排入截流干管, 送到下游约2.6km外的污水处理厂与其它城市污水一并处理。

参考文献

[1]张荣, 齐珊娜, 齐欣, 等.天津市排水规划及排水设施建设[J].中国给水排水, 2010, 26 (12) :19-21.

[2]李燕群, 何通国, 刘刚, 等.城市再生水回用现状及利用前景[J].资源开发与市场, 2011 (12) :42-46.

[3]李玲莉, 刘华敏.再生水回用在我国的应用前景[J].北方园艺, 2011 (22) :185-187.

我国城市排水现状探讨 第8篇

1.1 城市排水现状

在我国, 城市排水体制一般分为合流制与分流制, 建设时间较早的排水体制多为合流制, 是将生活污水、工业废水、雨水汇集在一条管道内排出, 这种排水方式无疑增大了排水处理系统的处理量, 增大了投资和运行成本。而近些年来, 随着城市排水系统的发展和完善, 新建的排水体制基本都考虑了雨污分流问题, 将生活污水、工业废水以及雨水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管道排出。但是需指出的是, 在我国大部分城市, 尤其是排水管线修建较早的城市, 已有的排水管道管径过小、布置错综复杂, 已成为既定的事实, 因此在现代化城市排水的需求方面存在着短时间内无法避免的矛盾。

此外, 随着水环境要求的不断提高和水环境污染问题的日益严重, 城市排水系统中的重要环节, 城市污水处理厂正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据住建部最新统计, 截至2012年3月底, 全国设市、县累计建成城镇污水处理厂3198座, 处理能力达到1.38亿立方米/日;正在建设的城镇污水处理项目约1300个, 处理能力约2700万立方米/日。由此可见, 我国城市污水处理处理厂建设已经具有一定规模, 但在县城一级仍有所欠缺。此外, 随着近年来水资源紧缺的问题日益突出, 我国对城市污水厂出水的利用更加重视, 特别是在一些北方缺水地区, 污水厂的出水以大部分用作中水的形式进行回用, 常见的形式有灌溉农田、城市景观用水、工业冷却水以及市政杂用水等。

1.2 城市排水存在问题

1.2.1 排水管网遗留问题严重

在我国一些城市地区, 排水管网建设时间较早, 管线布置往往缺乏合理规划, 加之城市电力、通信、天然气管网错综复杂, 这给城市排水管网的新建带来了很大的不便。同时由于部分早期修建的排水管道存在着设计标准低、使用管径小、年久失修等问题, 因此直接导致城区排水不畅, 淤积现象严重, 特别是在暴雨时, 内涝情况极其严重, 给附近居民的正常工作和生活带来了非常大的不便。

1.2.2 排水管网缺乏统一规划和规范化管理

排水管道通常作为市政道路的附属工程进行建设, 考虑因素主要是市政道路建设的需要, 譬如, 建设某道路时, 其规划中下游管道可能还未建设, 但是为了解决排水问题, 就只能改变初始排水设计方案, 或绕道或勉强接入其它的排水系统, 这样必然会令建设投资大大增大或使排水管网连接不合理。此外, 城市排水也缺乏规范化的管理, 行业主管部门在排水管理中责权不明、政事不分, 现有的网管管理通常是采取专人分片包干的形式, 在管理过程中缺乏现代化的监管手段, 可以说, 目前城市排水存在的不畅问题很大程度上和排水管理有着较为直接的关系。

1.2.3 维护管理资金不畅

排水设施的运行管理跟资金的筹措有着重要的关系, 为保证排水管理的可持续正常运行, 国家先前出台了“排水设施有偿使用费”相关收费制度, 在开展企事业单位和个体工商户收费中, 收费力度不断下降, 加之被收费单位及个人本身缴费的意愿就不强, 因此收费效果较差。同时由于物价上涨、职工工资上调、设备更新等因素, 排水管理支出多大于收入, 造成维护管理资金不畅的问题。

1.2.4 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二次污染严重

尽管我国城市污水处理厂建设已具备一定规模, 但是城市污水厂污泥处理设施的建设仍较为滞后。如此一来, 大量不经脱水的污泥进入环境, 将会造成极其严重的二次污染问题。据相关统计表明, 我国在运行的大部分城市污水处理厂的污泥都是采取简单填埋或简易堆放处理, 即使送入正规的卫生填埋场, 若污泥未经稳定化和脱水处理, 进场的污泥也达不到混合填埋的要求。因此, 城市污水处理厂的污泥的处理也就成为目前城市排水系统中的一大难题。

2 城市排水发展建议

由上所述, 我国城市排水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 但是仍存在着一些问题尚需解决。为此, 在今后的城市排水中应做好以下工作:

(1) 在城市规划中不断改造旧城区合流制排水系统, 采取截流合流制管道中的污水到新建污水管网中, 以及新建雨水和污水管网的形式结合, 逐步以实现从合流制到分流制排水的过渡。

(2) 对于城市排水系统, 要结合城市总体规划进行合理规划, 制定城市排水中长期发展战略规划, 因地制宜开展建设。

(3) 尽快加大排水费收取力度, 所有排放污水者都应按其排放污水的水量和污染物含量承担有关付费, 其中对居民进行排水收费是必然趋势, 因此在相关工作中一定要制定严格并且有理有据的收费额度及标准。

(4) 应拓宽城市排水的投资渠道, 吸引社会资本以BOT、BOO等多种投资建设方式, 参与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和运营, 发挥企业经营的主观能动性, 保障城市排水事业的健康发展。

(5) 对污水污泥的处理, 应一方面加大污泥处理设施建设和投资力度, 另一方面加大污泥资源化处理研究, 应以无害为基础, 以资源化为目标, 在解决污泥二次污染的同时, 实现污泥资源的资源化利用, 将我国的排水事业推到一个全新的高度。

参考文献

[1]刘丹梅.浅析我国城市排水系统现状及前景[J].科技创新导报, 2011, (24) .

我国大中城市排水规划研究现状 第9篇

1 我国城市排水体系概况

根据我国城市规划协会地下管线专业委员会所做的全国城市地下管线的调查表明, 我国排水管线的总里程数目已经突破30 万km, 地下管线主要分为污水管线以及雨水管线。我国城市早期的规划排水系统依据是一年一遇的洪水标准, 因此早期我国城市雨水管线设计重现期较低。由于较低的设计标准已经不满足使用要求, 近年来我国对于大中城市设计标准有所提高, 根据我国城市排水系统最新的设计标准《室外排水设计规范 ( 2011) 》的规定, 在一般大中城市的排水设施设计暴雨重现期为1 年~3 年, 重点城市的排水设施设计暴雨重现期为3 年~ 5 年, 是原有设计规范的3 倍。

目前我国城市排水系统一般是由管网搜集系统、排水口以及泵站提升系统组成, 部分大中城市的排水系统还建有雨水调蓄池等调蓄设施。

2 大中城市排水体系问题

引起大中城市内涝的最根本原因就是雨水量大以及排水管线规划设计的不足。我国大中城市排水体系出现的问题主要是污水排水管线的问题以及雨水排水管线的问题。

首先是由于我国排水体系的设计排涝标准较低, 原规划的设计排水量标准较低, 未能考虑到城市居民的快速增长。设计的排水管道流量不能负担起污水以及雨水的汇水总量, 同时排水管线的埋深较小, 接纳范围小。

由于历史经济原因, 早期城市建设的污水以及雨水排水是一起的。现在很多大中城市的市区内仍未实行分流体制, 使得污水雨水混流, 最终排入河道, 排水效率低下并且影响城市生态环境。

部分大中型城市的污水主干管线以及污水处理厂的建设相对滞后, 污水处理厂的建设与污水排水管线的建设不相配, 同时由于部分污水厂的规划分布不合理, 进而引起有水排不出的局面, 最后只能溢流至就近河道。

除此以外, 管理不善也是较为严重的问题, 某些单位没有根据要求, 将污水雨水分流管线错接入市政管网, 影响污水雨水分流, 同时集水系统的养护较差。

3 排水规划研究进展

依据我国现有大中城市的排水规划出现的问题, 我国提出了建设智慧化海绵城市的思路[1] ( 见图2) , 从图2 可以看出, 通过相应传感器将监测数据进行收集, 传输到云服务器进行处理分析, 通过合适的分析模型得到解决方案, 根据解决方案进行指挥执行, 最后将收集到的执行后数据进行反馈, 用以修正模型, 可以对下一步的监测数据进行运用, 从而实现了智能化学习的过程。

除此以外, 我国对于以前城市内涝模型, 优化大中城市排水系统也有相应的研究进展。许乙青等[2]通过将道路本体透水化与道路选线分级化措施结合规划, 将地面海绵化处理, 加强了城市地表水的循环过程, 并且加速了渗水速率, 减缓了城市雨水排水系统压力, 提高了生态水网完整性, 使得城市的排水系统得到了改善。许涛等[3]对238 个大中城市进行内涝弹性评价, 建立灰箱模型, 发现城市内涝弹性与城市发展水平呈现负相关, 立交桥区域为内涝高发区; 且城市绿地系统未能改善内涝弹性, 城市防洪系统对城市内涝弹性起到了负面影响。周玉文等[4]通过改进快速评估模型, 解决了在管网资料较少而难以搭建模型的问题, 并且使得该模型在低重现期以及高重现期的情况下均达到了较好的模拟淹水效果。崔建国等[5]以山西河曲排水工程为背景, 通过Infoworks ICM构件模型对城市排水调蓄池的位置选取进行了研究, 相关数据表明, 基于Infoworks ICM为研究方法的模型可以较为准确的模拟城市降水过程, 能有效评估到大中城市的排水能力强弱, 并根据不同重现期下的模拟结果, 有效的选择城市排水调蓄池的位置, 减小城市管网的排水压力, 提升城市整体的排水能力。周影烈[6]通过将反规划理论运用到城市排水规划当中, 将其分为管网规划、水系规划以及绿地规划三个部分, 并将城市管网、绿地、水系三个系统有机结合, 建立了综合排水模型, 加强了城市排水能力。

4 结语

城市排水规划是城市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大中城市的排水规划问题尤为重要。城市排水规划的不断优化是解决城市内涝的基本前提, 只有充分分析内涝形成的根源, 进而对大中城市的排水系统进行优化, 城中看海现象才会真正成为历史。

参考文献

[1]李运杰, 张弛, 冷祥阳, 等.智慧化海绵城市的探讨与展望[J].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2016 (1) :161-164, 171.

[2]邹宇, 许乙青, 邱灿红.南方多雨地区海绵城市建设研究——以湖南省宁乡县为例[J].经济地理, 2015 (9) :65-71, 78.

[3]许涛, 王春连, 洪敏.基于灰箱模型的中国城市内涝弹性评价[J].城市问题, 2015 (4) :2-11.

[4]周玉文, 赵树旗, 王乾勋, 等.快速评估模型在排水防涝规划中的改进应用[J].给水排水, 2016 (2) :45-48.

[5]郭芝瑞, 崔建国, 张峰, 等.基于Infoworks ICM的城市排水调蓄池位置选择[J].给水排水, 2016 (2) :49-52.

建筑给排水现状及发展趋势 第10篇

在我国, 水资源呈现南多北少, 东多西少的格局特点。由于水资源的分布不均, 我国又受季风气候的影响, 降水量季节性差异较大。因此我国的建筑给排水设计需要与具体实际情况相结合, 同时由于我国的水资源短缺, 所以建筑给排水设施也应尽量采用节能减排的产品, 因此更加需要科学的建立给排水系统从而缓解我国的水资源短缺现状。

1 建筑给排水现状分析

1.1 给排水材料

在我国, 传统的给排水管材料主要是镀锌钢管, 这种管材可能会由于其生锈导致在运输水时使水的质量变差, 并且还有一大缺陷就是由于其材质会造成在管道接缝处和管道与阀门连接处发生漏水现象。因此, 针对给水管道材料由传统的镀锌钢管转变到现在使用新型管材料和质量较高的接口。目前大多使用的是硬聚氯乙烯管, 它具有质量轻、抗压性强、耐腐蚀性强和输送水的阻力小等优点, 从而降低管网漏水情况的发生, 目前许多建筑给水管管材都采用这种材质, 并且它还有一个优点是安装方便, 减少了人工费用, 同时也减少了对钢材的使用, 有利于资源的节约。

1.2 建筑给水设施

建筑给水系统主要有生活给水、工业给水和消防给水。目前我国在建筑物上给水设施建设存在着地区化的差异, 在某些城市, 给水管道老化, 承压能力差, 供水水压无法满足较高楼层居民的使用, 所以二次加压设备在我国广泛的应用, 增压设施在建筑给水中占有较大的比例, 所以这种二次增压设施发展速度飞快, 成为目前我国在建筑给水方面主要应用的增压设施, 目前常用的增压设施主要有气压给水设备、变频调速给水设备和水泵等。

1.3 建筑排水系统现状

建筑的排水系统主要由排水管道、地漏组成, 其中排水管道材质主要是铸铁, 但由于是铁材质容易生锈从而造成经常出现排水、漏水现象, 给居民造成困扰。目前, 我国市场上出现了一种新型排水管道, 虽然能缓解生锈现象的发生, 但是由于是塑料材质, 所以它比其他材质的噪声要大, 也由此在一些建筑排水中会安装消音装置, 或者将管道安装在距离卧室较远的地方。

在一些特殊地方需要应用地漏设施比如:在卫生间、厨房等。目前, 我国的给排水设计规范要求严格控制地漏水封的应用, 在特殊地段的地漏设施中还出现了采用DN75型号地漏, 将地漏与存水弯相结合起来, 对水封深度进行了有效控制, 有一些建筑为了防止漏水现象的发生, 会在土建施工过程中采取预埋套管的方式防止漏水现象, 排水管道施工时根据实际情况可以采用一些隔音材质或者减压阀门, 防止共振噪声产生, 为居民营造良好的居住环境。

2 综合管廊与建筑排水的结合

2.1 综合管廊简介

综合管廊就是指地下城市管道的综合走廊。即在城市地下建造一个空间隧道, 将电力、通讯、燃气、供热、给排水等各种工程管线集于一体, 在2015年的《城市综合管廊技术规范》中对于管廊的管理设计有很多的修订和完善。

2.2 综合管廊与排水系统总体设计

在综合管廊内设置排水系统, 主要来满足综合管廊的少量结构漏水和在检修时所排除的水。目前, 我国正在综合管廊中设置自动排水系统, 从而满足综合管廊自动管理的需求。在综合管廊的底部安装排水明沟, 并通过排水明沟将综合管廊中的积水汇入集水坑, 并在集水坑设置排水泵, 排到就近接入的城市排水系统中, 并设置逆止阀。排水系统进入综合管廊需要面临的还有许多问题, 因为综合管廊中不仅仅只有给排水设施, 还有天然气、电力、热力等管道, 所以排水系统设计需要满足更高的要求, 从而解决其所面临的问题, 比如避免天然气泄漏蔓延到其他综合舱室, 就需要对其进行单独的隔离;还有避免综合管廊中的热力管道高温水对于排水系统的影响, 需要对排出废水的温度进行控制, 使温度尽量不高于40℃。

在无综合管廊的情况下, 由于过街、预留管线等因素, 管道在道路出现穿插的情况, 排水管道的建设不用担心上方管线等措施来减少其竖向占用的空间, 但是为了使排水系统进入综合管廊, 就需要考虑到综合管廊的尺寸大小, 因排水管道为重力管, 综合管廊相当于一个压力管, 所以目前对于排水管道与综合管廊的交叉位置需要提前做好布局, 排水管道和综合管廊在竖向上的相对位置有如下3种情况:排水管道在综合管道上侧, 排水管道在综合管廊的下侧, 排水管道在综合管廊的影响范围内。前两种情况对排水管道的影响并不大, 最后一种情况, 对于红线宽度大于50 m且双边均设置排水管道的道路, 可以在适当的高程设置连通管线, 从而减少综合管廊所带来的阻力影响;但对于红线宽度小于50 m的道路, 目前一般设置单边的排水管道, 如果此时右侧排水收集管不能自综合管廊顶部穿越接到左侧排水主管, 就需要我们设置倒虹吸管道使其穿越到排水管道, 或两侧建设排水管道, 这也势必将造成排水管网工程量的增加。

目前, 我国正在逐步建设综合管廊, 而排水系统入廊也是一个必然的趋势, 所以排水系统和综合管廊的合理控制就显得十分重要。将排水管道纳入综合管廊虽然需要较大的代价, 但是目前有很多地下商业开发地区, 例如:地下商场、超市等, 而综合管廊需要埋入到地下很深层的位置, 这也有利于将排水管道的施工成本降低, 对于地下设施建设的同时, 可以将真空排水管道进入综合管廊, 需要合理的规划, 考虑各方面的因素, 将其与综合管廊更加优化的设计, 让二者互为补充, 更加合理的配合, 从而实现资源节约的理念。

3 建筑给排水的发展趋势

3.1 给水系统中水的质量提高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 许多的高科技技术已经在建筑给排水中发挥作用, 水的质量也不断提高, 比如:dcs控制系统、管道模型软件、程序逻辑控制 (PLC) 技术、离子交换技术、光化学氧化法、变频供水设备、电动调节阀、组合式软化水技术等。正因为这些高技术的应用, 所以我国的给水系统不断完善, 给水水质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3.2 排水效率增强的发展趋势

在排水技术的不断提高和发展中, 信息技术也对排水效率的提高具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所以提高排水效率是我国必然的发展趋势, 在一些较为先进, 发展水平较高的城市, 所产生的城市废水, 工业污水、雨水经过排水系统的装置处理之后就已经可以直接向城市供水, 这不仅提高了城市排水效率, 而且同时也有利于资源的节约, 缓解水资源短缺的现状, 达到高效、节能、环保的要求。

3.3 建筑给排水理论的丰富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 我们所接触的知识也更加丰富, 这给建筑行业的给排水理论发展也提供了良好的国际环境, 相对于发展中国家的我们而言, 这是一个重大的机遇, 也是一个挑战。我们可以借鉴学习国外大量的理论来丰富自我, 在借鉴中创造研究我们自己的给排水理论。促进我国建筑给排水技术理论知识水平的提高。通过技术交流, 将理论应用于实际。

3.4 建筑给排水人才高素质化

伴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 建筑给排水系统的建设需要越来越多的人才, 这些人才不仅仅只是需要理论知识还需要有创新的理念, 与此同时也需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 为现在建筑给排水设施的建设储备充足的人力资源。

4 结语

建筑给排水系统的建立在遵守规范设计标准的同时, 也需要节能环保意识, 在我国水资源短缺的情况下, 更要注重建筑给排水设计, 从而使资源得到更加优化的配置。要想做好给排水的设施的优化, 就需要不断的创新建筑给排水设计体系, 完善给排水工程中的不足。

参考文献

[1]杨琦.探求面向未来的建筑给排水技术发展方向[J].给排水, 2016 (10) :1-3.

[2]王颂贤.建筑给排水主流技术探讨[J].科技与企业, 2013 (7) :187.

排水工程现状 第11篇

关键词:市政排水工程;聚乙烯塑钢缠绕排水管;应用

聚乙烯塑钢缠绕排水管是一种新型的柔性管,在实际的市政排水工程施工中的应用可以利用该管材的弹性来消除地下排水管道因非正常荷载造成的巨大压力,从而防止排水管道因管材永久性变形而出现泄漏或损坏现象的发生,大幅度提高排水管道的施工质量,有效延长排水管道的使用期限。

1 聚乙烯塑钢缠绕排水管简介

聚乙烯塑钢缠绕排水管是一种新型的结构壁塑料管,主要是由塑钢复合的异型带材经螺旋缠绕焊接,然后在边缘搭接而形成的。聚乙烯塑钢缠绕排水管管材是一种柔性管材,该管材具有自重轻、环向刚度强、安装简单且密封性能较好等优点,而且该管材的施工成本低,可以在施工现场进行加工制作,这不仅节省了施工企业的施工材料运输成本和施工费用,而且具有较好的耐腐蚀性,可有效防止建筑结构出现裂痕,提高建筑结构整体的承载能力,因而这种聚乙烯塑钢缠绕排水管主要适用于埋地排水管道施工中,已经成为建筑工程排水施工中的重要建筑材料。

2 聚乙烯塑钢缠绕排水管道连接技术

聚乙烯塑钢缠绕排水管在排水施工中的主要施工技术体现在该排水管管道的连接技术与设计,首先,聚乙烯塑钢缠绕排水管的连接技术主要体现在卡簧式连接技术措施,卡簧式连接技术主要适用于规格为DN/ID200-2600的聚乙烯塑钢缠绕排水管,卡簧是一种紧固构件,主要防治该管材轴线上或孔上的零部件发生轴向运动现象,此连接技术要求管端连接部位的螺旋槽内在密封区域焊接的塑料密封快数量不应少于两个,而且还应该确保密封快的高度与加强肋片的高度相同,卡簧式连接结构主要是由最内层薄壁橡胶层、內层封胶板、中间层发泡橡胶层与外层不锈钢活套构成的,其中最内层的薄壁橡胶层是紧套在管端上,起着密封的作用,而中间层发泡橡胶层具有一定厚度且弹性较好,因而起着填充的作用,在发泡橡胶层发生变形的情形下可以利用外层不锈钢活套的紧固螺栓使内层封胶板上的应力均匀,这样可以确保管表面平整性、加强肋片高度相同,从而提高排水管道的密封性能,另外,卡簧式排水管连接结构中外层不锈钢活套可以起到密封作用和补强作用,其密封作用主要是利用不锈钢活套上的紧固螺栓来调整不锈钢活套对内层橡胶板的紧固应力情况,以此保证排水管道的密封性,而不锈钢活套的补偿作用主要是指可以补偿聚乙烯塑钢缠绕排水管材连接部位的强度和刚度;此外,对于规格为DN/ID800-2600的聚乙烯塑钢缠绕排水管材,也可以采用电热熔管道连接技术,利用电热熔带上的电热元件在通电后产生的高温作用,将塑钢缠绕管管端与电热熔待焊接成为一体,这种电热熔连接技术中制成电热熔带的塑料与聚乙烯塑钢缠绕排水管才的塑料是相同的,而且由于制成的电热熔带具有一定的厚度和宽度,可以提高聚乙烯塑钢缠绕排水管管道的连接效率和质量。

3 聚乙烯塑钢缠绕排水管施工技术在市政排水工程中的应用

3.1 管道连接技术的应用

首先,在开始尽心卡簧式管道连接之前,要做好准备工作应该先检查该管材便面、加强肋片顶面是否存在破损、凹凸或钢带裸露现象,若存在以上现象,应该立即采取措施确保管材平整性和完好无缺,,同时还需要确保塑料密封快焊接的牢固性,以及塑料密封快与加强肋片之间无缝隙紧密连接,若发现存在缝隙应该及时修补,另外,还应该做好管内杂物清洁工作,确保管内的清洁程度符合标准;其次,在进行卡簧式管道连接中应该将中间层发泡橡胶板缠绕造橡胶套外面,确保发泡橡胶板位于灌顶的中部,同时要使用胶带粘结固定,防止发泡橡胶板变形和轴向振动;此外,还应该将卡簧式连接结构中最外层不锈钢活套套在中间层发泡橡胶板上,而且在外层不锈钢活套制作成型过程中要维持连续圆顺的变形,不能出现死弯和褶皱不良现象,而且在不锈钢落套弯曲成都到位后将紧固螺丝拧紧,在紧固螺栓拧紧过程中还要使用橡皮锤敲击不锈钢活套表面,以此确保不锈钢活套与中内层橡胶板之间的均匀连接,防止连接表面凹陷部位,保证管道连接成型表面的平整性。

3.2 管道结构施工技术的应用

聚乙烯塑钢缠绕排水管材形成的管道,其施工工艺流程主要是沟槽开挖、施工排水降水、基础施工、管道敷设及连接、闭水试验、回填、变形检测及控制等,因而在具体的市政排水工程中严格按照施工工艺进行,确保施工质量,其施工要求包括:①在沟槽开挖施工工艺中沟槽的形成,应该结合市政工程施工现场的地下水位、土质特征等情况来确定,而在沟槽开挖时施工人员应该严格控制市政工程基底的高程,防止工程基面发生振动,确保工程地基基面平整性和稳定性,若出现沟槽超挖或基面振动现象时,施工人员可以通过换填砂石料或者粒径超过40mm的碎石来夯实基面,确保基面的平整性,另外在设计沟槽槽底的宽度时需要结合市政工程具体施工要求,和排水管材管径的大小,来计算和确定科学合理的排水管材地下埋设深度和宽度;②在施工排水降水过程中,在排水管靠近建筑物的位置降低地下水位时应采取预防措施,防止地下水位的降低影响附近的建筑物,而且地下水位降低程度应该根据施工现场土质对水的渗漏性能来确定地下水位的降低深度;此外,在基础施工中应该在管底以下原状土质地基或者经砂石、碎石换填夯实之后的土质地基上铺设中粗砂基础层,而对于土质较差的地基应该在地基表面铺设砂砾基础层,另外,在软土质地基铺设基础层之前应该采取加固措施,在地基具有足够的承载力之后进行中粗砂基础成的铺设工序,管道敷设完后进行回填土作业时不得停止降低地下水;③待管道连接工序完成之后要进行闭水试验或蓄水试验,若发现管道出现渗水、漏水现象,应当立即停止闭水试验,应该管道连接和铺设存在问题的部位进行修补,在第二次闭水试验中没有渗漏水現象,则说明管道链连接铺设工序质量达标;④在排水管道隐蔽工程验收合格之后才能进行沟槽回填作业,在采用机械进行沟槽回填工序时应该确保沟槽回填均匀、夯实与碾压压实,确保排水管道与建筑物的紧实,防止出现偏移现象,同时在沟槽回填作业时要在管内设置支撑体系或预防变形措施,避免管道发生竖向变形,确保回填土质的砂石与碎石的紧密性,提高管道的耐腐蚀性和抗渗漏性能。

4 结 论

总之,聚乙烯塑钢缠绕排水管的管材性能、管道连接技术和施工技术是市政排水工程中重要的施工技术,聚乙烯塑钢缠绕排水管的应用极大提高了市政工程排水管道的耐腐蚀性能和抗渗漏能力,确保排水管道排水功能的充分发挥,提高了整个市政工程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张勇,张学兵,刘波,韩青.聚乙烯塑钢缠绕排水管设计概述[J].西南给排水,2009.31(5):33.

[2]王亚辉,陈新风,付明明.聚乙烯塑钢缠绕排水管在市政排水工程中的应用[J].给水排水.

[3]贾永红.谈聚乙烯塑钢缠绕排水管在道路工程中的控制[J].山西建筑,2010.36(36):290.

浅谈农村排水系统现状及应对措施 第12篇

1 农村排水系统的现状

农村排水设施普遍缺乏, 排水管线覆盖率低。只有部分镇区铺设污水管道, 多采用雨污合流的排水体制。并且存在忽视污染治理问题, 造成水体污染严重。大部分村庄均采用明渠, 少量采用明沟盖板形式, 污水任意排放。而且沟渠的排水断面普遍偏小, 常被垃圾堵塞, 致使污水漫流, 严重影响环境。有些边远和落后的农村地区甚至根本没有排水设施的建设, ;因此迫切需要建设经济、高效、节能、技术先进的污水处理工艺。

2 农村排水总体规划建议

(1) 污水系统。规划采用雨污分流的排水体制, 村庄主干道敷设雨水干管和污水干管, 管道采用钢筋混凝土管。规划在全村分散设置水冲式生态厕所, 这种厕所污水可以通过生态处理, 进行循环利用, 以减少污水排放量, 降低污水处理负担, 同时节约供水要求。目前污水的分散处理技术已经成为国内外生活污水处理的一种新理念。与集中处理相对而言, 分散处理, 特别是小型固定式生活污水净化槽具有处理性能好;设置费用低;安装方便、用时少;地埋式, 不受地形影响;可保持地表水平衡。污水分散处理技术以简单实用、管理方便为原则, 在设计上应根据排放等级标准, 采用投资运行费用少、除污能力效率高、维护管理简单方便、抗冲击能力良好的模块化、定型化处理工艺技术。三格式化粪池出水对河网水质存在一定影响, 应逐渐淘汰。规划建小型生态污水处理厂, 生活污水经污水管道收集, 排入污水厂, 经生态处理后用于农业灌溉。

(2) 污水生态处理。根据经济条件, 相当数量农村还不能在污水治理上投入大量资金, 所以规划采用一种高效、节能的生态污水处理方式芦苇湿地污水处理系统, 以代替投资及运转费用高昂的常规处理方式。农村许多地区自然生长芦苇, 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经初步处理后, 排入芦苇湿地系统, 通过土壤对污水的截留, 物理化学吸附、化学分解、沉淀及微生物的氧化降解, 使污水中的有害物质在湿地中被芦苇富营养植物吸收。消除了污染, 改善了生态环境, 同时也得到了芦苇资源, 而且净化后的水还可以再用于种植养殖。这种处理系统具有工艺简单、技术可靠、净化效果有保证的特点, 并且运行维护简便, 只需加强管理即可达到预期目的, 非常适合农村污水分散处理的要求。如:人工湿地处理技术。人工湿地类型可分为表面流和潜流两类, 潜流湿地处理主要有垂直流和水平流两种方式, 在我国生活污水人工湿地处理中, 潜流方式占主导地位。近几年, 人工湿地在我国新农村建设中得到广泛应用, 北京郊区农村、河北白洋淀等地已成功建设一批人工湿地污水处理场, 日处理规模从几吨到几百吨。

(3) 水污染控制。首先, 径流污染控制, 是从源头上减少污染负荷的根本措施。增加村庄内垃圾清扫频次, 提高清扫质量, 扩大清扫范围, 并采取奖惩措施, 确保地面清洁, 杜绝垃圾随意堆放或直接倒入水体的行为。其次, 通过工程措施在保障交通运行的同时, 增加道路路面的降水渗透率, 降低径流系数, 减少径流的汇集量。再次, 对若溪河河道坡岸加强护理, 种植对污染物具有截流净化作用的植物, 例如芦苇、茨菇等水生植物, 建设绿色防护, 减少径流污染的输入。并对河道进行工程清淤, 减少底泥污染物的继续释放。

(4) 雨水系统。针对部分干旱地区农村水资源缺乏的问题, 规划进行雨水的集蓄利用, 对原有雨水管网进行改造, 根据农村的自然、经济条件, 采用相对较为简易的房屋屋顶集雨系统, 其收集利用程序如下:屋顶接水, 接水槽, 落水管, 过滤池, 地下蓄水池, 净水池, 用户这就要求屋面雨水的排除设计有别于传统的落水管直接排至地面的设计方式, 规划对新建地区住宅雨水管道的设计予以改进, 使落水管以适当方式向建筑物外继续延伸, 室外雨水管道的雨水口也向建筑物靠拢, 使屋面雨水通过雨水管渠收集系统, 进行贮存。集蓄屋顶雨水的蓄水池应设在室外, 埋在地下, 并设溢流管, 池水面上的浮游物可在大雨时溢流至排水管道或使溢流的雨水经地层渗透。为防止雨水在蓄水池中停留时间过长导致水质恶化, 蓄水池有效容积不宜过大。新建住宅屋顶接水面积和净水池容积, 并综合考虑需水量等因素, 确定蓄水池容积并通过管道将雨水分别输入净水池, 净化后供给村民使用。同时, 雨水集蓄应使集流面避开污染, 石棉瓦、油毡等屋面的雨水不能蓄入蓄水池。而且在降雨前和降雨初始阶段, 要对屋顶集流面进行彻底打扫, 或平时适当覆盖集雨面, 以保证集蓄雨水的水质。

(5) 农村生活污水新技术。生态厕所。生态厕所是采用具有良好多孔性、吸水性、排水性的锯末或麦秸作为微生物的繁殖场所, 在反应箱内进行人工强化堆肥处理。生态厕所内的粪尿和锯末混合, 在微生物作用下得到快速降解, 其产物可作为肥料及土壤改良剂。目前生态厕所在日本部分城市已经进入实用阶段, 在我国的江苏已进行试用。据M.A.Lopez Zavala等试验分析, 影响生态厕所正常运行的有温度、湿度和混合频率三个主要因素, 其最佳的操作工况为温度50℃~60℃、湿度50%~60%、混合频率15~25次/d。若在最优和一般工况区以外运行或湿度、温度变化大, 对排泄物降解可能停止, 将会产生异味, 并可能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因此生态厕所的运行管理比较严格。

3 结语

总之, 农村是实现污水资源化利用最有利的地方, 污水经处理后可就近回用于农田, 人畜粪便处理后用于农作物的堆肥。因此, 农村污水治理应尽可能考虑污水资源化, 采用分散式分质处理系统和相应的处理技术。在污水处理规划和实施中, 应从当地环境保护目标出发, 充分考虑技术经济性, 合理确定污水处理深度和排放标准。另外, 农村污水处理应着眼于环境效益最大化, 治理费用最小化, 采用技术成熟、操作简便、运行费用低的污水处理工艺技术。

摘要:论文结合农村地理环境、自然条件、经济水平、环境目标要求等实际情况, 分析了当前我国农村的排水系统的现状, 介绍了几种适合农村生活污水分散式处理实用技术, 并对其工艺过程、以及处理效果进行了简要的分析。旨在加快污水设施建设, 改善农村居住环境。

关键词:农村,排水系统,措施

参考文献

[1]贾静, 傅大放, 马强, 等.苏南农村地区分散式污水的处理与回用[J].中国给水排水, 2007, 23 (6) 31~34.

相关文章
创新公共服务范文

创新公共服务范文

创新公共服务范文(精选12篇)创新公共服务 第1篇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公共服务平台对国家或区域的技术创新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科技...

3
2025-10-24
匆匆中学生读后有感

匆匆中学生读后有感

匆匆中学生读后有感(精选9篇)匆匆中学生读后有感 第1篇匆匆读后感500字_读《匆匆》有感当细细地品读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

1
2025-10-24
草莓教学范文

草莓教学范文

草莓教学范文(精选17篇)草莓教学 第1篇“风儿轻轻吹,彩蝶翩翩飞,有位小姑娘上山摘草莓,一串串哟红草莓,好像……”优美的歌词,动听...

3
2025-10-24
仓储类课程范文

仓储类课程范文

仓储类课程范文(精选7篇)仓储类课程 第1篇物流产业是复合型产业,发达的物流能加速传统运输、仓储和零售等行业向现代物流服务领域延伸。...

1
2025-10-24
创造性批评:解说与解读

创造性批评:解说与解读

创造性批评:解说与解读(精选8篇)创造性批评:解说与解读 第1篇创造性批评:解说与解读作为诗性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审美批评,同文学艺术实践...

2
2025-10-24
初二地理试卷分析

初二地理试卷分析

初二地理试卷分析(精选6篇)初二地理试卷分析 第1篇莲山 课件 w ww.5 YK J.COM 4 初二地理试卷分析二、试题所体现的新课程理念和...

3
2025-10-24
常州市河海中学文明班小结

常州市河海中学文明班小结

常州市河海中学文明班小结(精选2篇)常州市河海中学文明班小结 第1篇常州市河海中学2008~2009学年第一学期 八(1)班创 文 明 班 ...

2
2025-10-24
财务负责人身份证明

财务负责人身份证明

财务负责人身份证明(精选14篇)财务负责人身份证明 第1篇财务负责人身份证明及签字样本兹证明为我公司财务负责人。特此证明。身份证复印...

1
2025-10-24
付费阅读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