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的人性设计(精选2篇)
苹果的人性设计 第1篇
关键词:技术美学,人性化,产品设计,苹果产品
现代产品的批量标准化生产和大量消费是当今工业设计发展的推动力。市场竞争和批量标准化生产催生了工业设计的诞生。工业设计既不属于工程方面设计遇不属于美术设计, 它包括艺术和科学, 综合了技术、艺术、人文和环境等诸多要素, 使产品在外观、结构、和性能得到统一, 在满足功能的同时也兼顾了人的审美要求。随着科学的进步和各种文化思想的涌现促使着设计的不断发展。每一种设计风格和思潮出现都需要适合社会的发展。工业设计作为一门学科体系, 离不开理论的支撑, 技术美学在这种需求的态势下应运而生。技术美是技术活动和产品所表现的审美价值, 一种综合性的美。从它的组成上看, 既有功能美也要有艺术美的因素。其产品的造物结构、形式与功能的关系等等都是技术美学本体论的重要内容。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 对人性化技术和现实环境问题的研究逐渐成为美学研究的重点。技术美成为了人性化的尺度, 同时人性化也成为了设计的原则之一, 已经成为当今设计的主流。人性化和技术美在设计中无论何时都是紧密相连的。
一、苹果产品依托的技术美学及人性化设计背景
技术美学是商品经济和现代生产方式发展的产物, 是技术科学和社会科学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的产物, 是技术与艺术的结合。人性化设计是指在满足人们的物质需求的同时, 加入精神与情感需求的设计。它包含了产品设计的社会性与安全性的要求, 并在设计中注重产品的进一步扩展和深化。“人性化设计”作为当今设计的主流, 体现了后工业时代特色, 是工业文明发展的必然产物。随着功能和结构的不断发展, 为方便人们使用提高效率成为当今设计的任务之一。
二、苹果产品设计解析
在当今的工业设计领域里, 苹果公司的产品设计无疑是最成功的, 在他们没有充分认识到设计所带来的重要性时苹果公司却是一个快要倒闭的公司。当乔布斯重新担任苹果公司的CEO并聘请乔纳森伊夫为整个苹果公司的设计部门主管时, 苹果产品精彩绝伦的设计就因为这一对黄金搭档的合作变得让人期待。强势的老板再加上有着坚定不移的设计取向和完美创造力的设计师, 甚至设计师的设计能够超越老板的的愿景, 因此苹果的产品每一款都是经典和完美。苹果产品在市场之所以成功离不开他们对新工艺、新材料的孜孜不倦的追求。他们通过不断的尝试新工艺、新材料并突破传统的色彩观念融入创新功能以简约的造型方式体现出苹果产品自己的人性化设计和技术美学风格。下面就从三个方面来分析苹果成功的因素。
第一节, 苹果产品的造型语言
苹果公司设计主管乔纳森伊夫曾说过:“不要想在产品中塞进太多东西, 专注于重要的事物上, 只做人们真正关切的事物, 否则产品会因为太过复杂而宣告死亡, 保持简单是很困难的事情。”从上面的这句话我们不难看出苹果的设计原则就是以简洁的外观、好用的功能为宗旨。苹果的造型方式就是简约设计, 比如正四边形, 比例控制良好的矩形, 在此基础上引入圆角。而这是大部分人对苹果产品风格的大致印象, 实际上苹果一直在变, 从1998年以来, 苹果产品上可以看出这些圆角和曲线的进化历程。从以大大小小的完美圆弧和彩色半透明风良好结合的浪漫主义时期代表产品iMac G3以及iBook G3 (Clamshell) 直到后来的Power Mac G4, 从一开始到后来相对稳定的后浪漫主义时期, 我们可以看到大的圆弧开始慢慢收缩, 产品的外观开始慢慢趋向理性。2001年1月发布的PowerBook G4这个在材质上有着钛合金版的, 外型上和PowerBook G3相比大大简化的产品, 正式标志着苹果的产品又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 那就是“理性主义”。设计者将多余设计的曲面统统去掉, 用最简洁的直线和平面来重新设计。PowerBook G4也为苹果今后的产品线以及为苹果的产品定下了简洁硬朗的基调, 就是简洁平面和小圆弧的过度。
第二节, 苹果产品的色彩运用
众所周知, 产品的形式美是由造型, 色彩, 材料等多方面因素综合而成的。但在众多的因素中, 色彩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能最先引起消费者的注意, 并给人以深刻的印象。色彩能使人产生联想和感情, 在产品设计中, 合理利用色彩的感情规律, 可以更好地表达设计主题, 唤起人们的情感, 引起人们对该产品的兴趣, 最终影响人们的选择。在设计界, 有个着名的色彩拯救企业的例子那就是苹果公司。从色彩设计上看苹果IMAC丰富的色彩使它从千篇一律的电脑中脱颖而出。在它的设计中, 造型与色彩相得益彰, 具有极强的表现力和感情色彩, 改变了人对电子产品旧观念。原来电脑等高科技产品也可以是彩色的, 可以是五彩斑斓的。在现代设计的色彩运用中, 融入了设计师和消费者个人的情感、喜好和观念。当然在iMac的时代, 缤纷的色彩无疑是给看惯了黑、白、灰的消费者带来了一场视觉的盛宴, 人性化的设计使他们对产品有了更多的兴趣和选择权。随着时代和科学技术的发展, 人们的消费心理的不断改变, 使苹果在最近几代的产品色彩上又有的新的变化。为了迎合人们对高科技产品的推崇, 苹果产品的色彩又回归到了经典的黑、白、灰的色彩, 但是与过去现代主义设计中的黑、白、灰的方式有所不同。新的产品通过亚克力、金属铝这两种不同材质的运用来体现产品的色彩关系。 (例如:PowerBook G4现款iMac、Macbook Pro、Magic Mouse) 。
第三节, 苹果产品采用的新型材料
除了以上两个重要因素之外, 材质的选择也是产品不可或缺的要素, 但与前两个因素不同的是, 产品材质的在很大程度上来自源于人们对它的触觉, 这种触觉和视觉的互相融合, 让人们在产品的使用过程中产生各种各样情感体验。木材让人联想起温馨而布料让人联想起舒适, 金属则会令人产生浪漫而玻璃则会令人产生典雅的感觉。这或许就是材料给人们带来的神奇表现。在产品中运用将这样的材质, 往往会使产品或多或少的带上情感倾向。在工业设计界, 苹果公司不仅在造型方式和色彩设计上是领导者的位子, 在新产品的新工艺和新材料上也是业界的领导者。正如iMac的畅销一方面归功于色彩设计, 但是其在材质方面的运用也是功不可没的, 而且现在透明的材质早已成为iMac电脑的标志。进入21世纪的今天使用透明亚克力材质的时代已经过去, 透明亚克力技术的大众化趋势已经体现不出苹果公司在材料运用上的领导地位。苹果公司把新材料的开发目标放在了金属材料上, 2001年, 苹果推出第一台钛合金制作的电脑MacBook Pro笔记本电脑, 她的诞生标志着iMac之前那种更趋于新奇异常的设计语言的终结。由于钛合金材料太昂贵, 苹果公司并没有把重心放在钛合金材料上, 他们把目光放在了又轻又可回收的金属铝的研发上。铝材料的特性主要体现在可机加工性、可成形性、可锻性、非铁磁性、无毒性这些特性无疑对于有前卫的设计能力敢于创新的苹果公司来说是一种很好的契机。
综上所述, 技术美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是“以人为本”。工业设计的目的是为人们提供合理的产品与服务, 技术美学对“人性化”设计的研究, 是为了产品能够符合人们的需要, 尤其是人们的审美需要。在文化整合过程中技术美学把生态的因素和社会伦理的审美文化加入到了工业设计的过程中, 在自觉追求技术美的过程中逐步领会到社会的进步, 通过提高生活情趣引导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 实现人与环境的和谐。如果说当今人类社会生活和科技的发展为数字化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那么人性化设计则是为这种条件进行升华与诠释。在琳琅满目的产品中以人性化设计、时尚科技为主的产品总是脱颖而出。人性化设计不仅包括功能方面的, 还包括造型、色彩、材料等方面, 一件获得成功的电子产品是要符合多方面的要求, 因此技术美是功能和形式的统一, 没有哪个是哪个主导的问题, 功能和形式的和谐一体才是技术美最为本质的特性。
参考文献
[1]徐恒醇主编.《实用技术美学——产品审美设计》[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5年版.
[2]郑应杰《工业品设计美学》[M].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年版.
[3]何晓佑、谢云峰编著《人性化设计》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 2001
[4]《苹果电脑IMac的案例分析》姜霖2001年.
[5]《乔布斯证明产品设计可以创造奇迹》2003年.
[6]朱介英《色彩学-色彩设计与配色》中国青年出版社.
[7]邱志涛《现代设计与技术美学的思考》[J]株洲工学院学报, 2002
人性化设计及工业设计的论文 第2篇
20世纪末所提倡的“让世界充满爱,让残疾同胞的生活跟正常人一样”使得“无障碍设计”成为当今工业设计的一个重要课题。所谓“无障碍设计”,实际指无障碍物、无危险物、无操纵障碍的设计,向残疾人提供特适合的生活器具及环境,使他们在生活上得到照顾,在精神上得到安慰。无障碍设计在人机关系上应该做到更科学、更严谨地观察分析,设计师要根据不同类型的障碍和情况来差异化细微设计,合理解决他们的特殊问题,体现关爱与帮助,给予他们完整、平等的认同感。
2特殊群体的人性化设计
开始普及“无障碍”思想的同时,为特殊人群进行设计也是人性化设计向全面纵深方向发展的趋势。这种设计的本质即是创造一种新的更健康、更科学的生活方式。
(1)对老年人的人性化设计。随着老年问题逐渐成为全世界所关注的问题,老年人相对于青年人,在生理技能上,视力、听力、肢体和心智方面都在逐渐退化,但是许多产品在设计时并没有考虑到老年人的特点,导致老年人用起来不适宜、不方便,甚至可能带来危害。所以,在设计老年人用的产品时,应关注老年人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中实际需求的细微层面,从而实现真正对老年人的生活给予支持。
(2)针对儿童的人性化设计。孩子对现代日新月异的产品表现出越来越大的兴趣,然而,为孩子,尤其是幼儿使用而设计的产品却又很少。在对于儿童使用的产品进行设计时,应有所不同,既要带有青年人产品中那种朝气蓬勃的气质成分,又要带有成年人产品中简易、安全、方便的功能成分,并表现儿童充满可爱、稚气、幻想的特点,将智力趣味性与隐含的愉快气息融于产品之中。开发既简单又安全实用,既有时代感又活泼可爱,能从小激发孩子们智力的产品是“人性化”设计深入发展的重点方向之一。
(3)针对女性的人性化设计。随着市场进入了细分化的时代,在庞大的消费群体中,女性群体成为一股不能被忽视的消费力量,工业设计中的性别差异非常值得我们认真研究。要设计出针对女性的人性化产品,需首先对女性的生理特征、心理特征、审美心理和消费心理及行为方式等进行了解分析。
(4)对病人的人性化设计。因为病人更需要得到关心,所以设计师更需要对医院的环境和医疗器械进行人性化设计,需倾注更多“以人为本”的观念去设计医疗产品,设计师们达成了为病人提供更体贴、更舒适的产品的一致共识。
(5)对其他少数人群的人性化设计。“以人为本”的设计目的是为人服务,这是至今已为人们所共识的概念。设计要运用科学技术创造人的生活和工作所需要的物和环境,并使人与物、人与环境、人与社会相互协调,其核心是为“人”。所以,人性化设计考虑的是对所有人的人性关怀,任何一个个体我们都不能忽视,哪怕他们只是占有少部分,设计师都需表现出对他们人性的关怀。设计就是这样让物质从无到有、从粗到精,不断满足着各种人对各方面的需要。
3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