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宫产产妇的产后护理(精选8篇)
剖宫产产妇的产后护理 第1篇
资料与方法
2013年12月-2015年2月收治行剖宫产手术产妇58例, 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针对性护理组和常规护理组。针对性护理组30例, 年龄21~38岁, 平均 (28.56±2.49) 岁, 孕39~41周, 平均 (39.46±1.33) 周。常规护理组28例, 年龄22~39岁, 平均 (29.13±2.64) 岁, 孕38~41周, 平均 (39.15±1.07) 周。比较两组产妇的一般临床资料,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具有可比性。
常规护理组方法: (1) 生命体征护理:密切观察产妇的呼吸、脉搏、血压等生命体征, 一旦出现异常情况, 及时通知医生; (2) 饮食护理:术后产妇要禁食8 h, 避免肠内积气, 用湿棉棒滋润口唇, 加强营养的供给; (3) 病房护理:保持室内空气的清新, 为产妇营造一个舒适的病房环境; (4) 防止肠粘连:协助产妇进行翻身活动, 避免肠粘连。
针对性护理组在常规护理组的基础上进行针对性护理: (1) 心理护理:剖宫产术后会引起刀口疼痛, 再加上新生儿的哭闹, 会使产妇出现焦躁情绪, 要给予适当的心理疏导, 降低产妇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 (2) 泌乳护理:给予科学的开奶指导, 指导产妇哺乳喂养的正确姿势; (3) 出院指导:指导产妇家属出院后的护理, 保证充足的营养。
疗效评价标准: (1) 焦虑自评量表 (SAS) :采用1971年Zung编制的, 包括20个项目, 50分为分界值, 用于评定产妇的主观焦虑感受, 分值越高, 产妇的焦虑情绪越大;反之, 产妇的焦虑情绪越低。 (2) 抑郁自评量表 (SDS) :采用1965年Zung编制的, 包括20个项目, 53分为分界值, 用于评定产妇的抑郁状态及严重程度, 分值越高, 产妇的抑郁情绪越高;反之, 产妇的抑郁程度越低。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对本文所得数据进行检验, 采用t检验所得计量资料, 采用χ2检验所得计数资料, 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两组产妇的SAS、SDS评分比较:治疗前两组相比, 产妇的SAS评分、SD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护理干预后, 两组的SAS和SDS评分均比治疗前有所下降, 但针对性护理组SAS和SDS评分下降更大, 比常规护理组更低, P<0.05, 见表1。
两组护理结果比较:两组的恶露排净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及泌乳时间比较, 针对性护理组都显著短于常规护理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2。
讨论
随着剖宫产手术的发展和成熟, 目前采用剖宫产手术一般为身体状况欠佳或者胎儿过大者, 术后恢复时间长, 疼痛程度高[2]。产后护理能够有效帮助产妇手术后的快速恢复, 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受到了广大剖宫产产妇的好评[3]。本研究搜集我院妇产科收治的58例2013年12月-2015年2月行剖宫产手术的产妇, 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 对比针对性护理组和常规护理组的护理效果。通过试验发现, 针对性护理组的SAS和SDS评分均比治疗前有所下降, 并且针对性护理组下降幅度更大[4]。因此, 产后护理对剖宫产产妇效果更好。
综上认为, 对剖宫产产妇给予产后针对性护理的效果十分显著, 产妇的抑郁、焦虑情绪得到缓解, 产后身体状况恢复快, 临床护理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1]徐建群.不同产程剖宫产术影响母婴结局的临床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 2014, 30 (35) :90-91.
[2]惠蓓红, 赵辉.妊高征产妇分娩期心理研究与护理干预体会[J].中国社区医师, 2014, 30 (23) :145-146.
[3]张新艳.综合护理干预对产妇产后情绪的影响[J].中国社区医师, 2014, 15 (21) :106.
高龄产妇产后护理四大要点 第2篇
高龄产妇产后护理四大要点,高龄产妇经过十月怀胎,身体消耗很大,再加上难以承受分娩所带来的创伤,高龄产妇普遍存在身体恢复慢的问题,不少高龄产妇产后都要经历慢性咳嗽、便秘、糖尿病和抑郁症这四重难关的考验。所以,高龄产妇的产后护理和调养就显得尤为重要。那么高龄产妇产后护理四大要点是什么呢.要点一
1、分娩3月内产妇忌多吃味精。一般而言,成人吃味精是有益无害的,而婴儿,特别是12周内的婴儿,如果在摄入高蛋白饮食的同时,又食用过量味精则不利。因为味精内的谷氨酸钠就会通过母亲的乳汁进入婴儿体内,使婴儿出现味觉差、厌食,而且还可造成智力减退,生长发育迟缓等不良后果。
2、产妇忌过多吃鸡蛋。医学研究表明,分娩后数小时内,最好不要吃鸡蛋。因为在分娩过程中,体力消耗大,出汗多,体液不足,消化能力也随之下降。若分娩后立即吃鸡蛋,就难以消化,增加胃肠负担。
3、产妇忌多吃红糖。虽然红糖营养丰富,释放能量快,具有温补性质。但因为红糖性温,如果产妇在夏季过多喝了红糖水,必定加速出汗,使身体更加虚弱,甚至中暑。要点二:产后宜温补不宜大补
高龄孕妇产后都很虚弱,一定要吃些补血的食物,但不能吃红参等大补之物,以防虚不受补。比较适合的是桂圆、乌鸡等温补之物。此外,要补充蛋白质。蛋白质可以促进伤口愈合,牛奶、鸡蛋、海鲜等动物蛋白和黄豆等动物蛋白都应该多吃。对于所怀BB个头大的产妇,由于子宫增大压迫下肢静脉,容易引起痔疮,所以还应多吃水果蔬菜。总体说来,产妇的饮食宜清淡可口、易于消化吸收,且富有营养及足够的热量和水分。而对于高龄孕妇们来说,由于身体和子宫的恢复都会更慢,短期内不宜再怀孕,所以更需要做好避孕措施。要点三:产后42天都要静养
专家指出,高龄孕妇产后首先要注意的就是静养。不仅是刚生完头几天要静养,在整个产褥期(产后42天)都要在安静、空气流通的地方静养,不宜过早负重及操劳家务。高龄孕妇中有60%都是剖腹产,手术后的第一天一定要卧床休息。在手术6小时后,应该多翻身,这样可以促进淤血的下排,同时减少感染,防止发生盆腔静脉血栓炎和下肢静脉血栓炎。李莉平解释说,产妇刚分娩之后,体内的凝血因子一般会增加,以促进子宫收缩和恢复,也能起到止血的作用。但如果老躺着不动,容易引起血流缓慢,会导致血栓形成,从而造成下肢坏死和盆腔供血障碍。
在手术24小时后,产妇可下床活动,在48到72小时后,孕妇还可以走得更多一些。这样可促进肠蠕动,减少肠黏连、便秘及尿潴留的发生。当然,到底慢走多久才算合适,还是要根据产妇的身体状况来进行调整。
要点四:谨防慢性咳嗽和便秘
对于顺产的高龄产妇来说,一旦出现慢性咳嗽和便秘,一定要及时治疗。原因在于产后盆腔韧带松弛、盆底肌肉受伤,咳嗽时用力,会造成子宫托垂、膀胱膨出及直肠膨出,严重时甚至会小便失禁,也不利于盆底肌肉的恢复。比较好的办法是坚持做保健操,包括吸气、屏气、缩肛运动。
剖宫产产妇产后护理 第3篇
1 剖宫产产妇产后护理
1.1 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
剖宫产术后宫腔积血多发生在术后2h内, 因此在术后2h内应严密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尤其是血压的变化, 最好是每15~30min测血压脉搏一次, 观察小便的颜色, 尿量的多少尿管是否通畅等并记录, 同时做好急救的准备。
1.2 术后多翻身
术后要多翻身动作, 增加在床上的活动量, 这样会使肠蠕动做恢复地更快, 也可防止下肢静脉血栓的形成, 可让产妇自己选择自己舒适的体位, 最好是每30min左右换一次体位, 这样可以促使肠蠕动早排气, 让患者早进食补充精力, 减少输液给患者带来的不便、疼痛。
1.3 产后的饮食
在术后6h内产妇应当禁食这是因为手术容易使肠子受刺激使肠蠕动功能受到抑制, 肠蠕动减慢, 肠腔内有积气, 因此术后会有腹胀感为了减轻肠内的胀气, 术后暂不要进食, 如果觉得口干, 也不能喝水, 可用棉签蘸温开水擦拭一下产妇干裂的嘴唇。术后6h产妇可进食流质饮食, 以促进肠蠕动的恢复, 如菜汤等, 忌牛奶、豆浆、甜食。动力学表明, 在腹部手术几小时后小肠的张力和蠕动存在胃排空和小肠的吸收在24h内恢复, 结肠在48h内恢复功能而剖宫产的产妇大多数都比较年轻术中多无肠道刺激, 其术后恢复早期进食的可能性大, 进食时间越早通过事物刺激胃肠道, 可促使肠蠕动的恢复, 使肛门排气早, 以减轻患者的腹胀等并发症的发生。早进食有利于产妇能量的摄取, 有利于术后身体的恢复和增加乳汁的分泌, 并能减少术后输液的量, 同时降低了住院的费用。
1.4 产后要早开奶
产后要尽早开奶, 喂奶间隔不要超过3h, 也可按需喂养, 因为宝宝的吸吮可以促使子宫的收缩, 减少子宫的出血, 使伤口尽快地复原, 同时母乳喂养可增加母子的感情, 提高婴儿的免疫力, 减少奶胀的发生带来的痛苦, 如发热。
1.5 保持身体的清洁
术后要注意阴道出血的情况, 保持会阴不的清洁, 勤换卫生巾。一般术后的产妇出汗比较多, 要多督促患者家属勤帮产妇抹身换衣, 衣服湿了要勤换, 以免着凉。产妇有发热的一定要严密检测体温, 同时要勤洗头及做好口腔的卫生, 让患者保持干净, 有了好的心情, 才能保证身体更好地恢复。
2 讨论
2.1 传统式护理方法
按剖宫产常规护理术后观察生命体征、子宫收缩情况, 腹部切口渗血与阴道出血情况, 肛门排气后进食, 尿管于术后24~48h拔除, 拔除尿管后离床活动, 按医嘱常规静滴抗生素。
2.2 护理干预的方法
(1) 在传统式护理方法的基础上加于改良, 注重健康教育。实验组于手术前均接受健康教育, 由责任护士主讲, 给孕妇予心理疏导及相关知识的宣教, 讲解在各个时间段所要做的术前准备, 如何配合医师、护士、麻醉师做好哪些准备, 手术前、手术后的注意事项, 讲解母婴同室、母乳喂养及早接触早吸吮的好处, 鼓励家属陪伴, 消除恐惧心理。 (2) 讲解手术环境、手术方法、麻醉方式及效果, 交待术中可能听到的声音, 指导术中配合要点及注意事项, 让孕妇及家属预先熟知治疗经过, 可以减轻其盲目紧张, 更好配合。 (3) 术后6h开始鼓励并协助床上活动, 每2h翻身1次, 8~12h后取半坐卧位, 以促进肠蠕动;术后6h开始进食流质, 但忌奶和糖类及油腻汤类等易胀气食物, 待肛门排气后进普食, 强调合理的平衡膳食对产后恢复及泌乳的好处、并取得产妇家属的积极配合。术后12h内即可拔除尿管, 拔管前进行膀胱功能训练3次, 拔管后观察产妇排尿情况, 并协助床上排尿, 以及鼓励离床活动。
对剖宫产产妇手术前、手术后实行护理干预, 经临床实践证明, 能明显减轻患者对手术的心理应激, 使其主动配合麻醉医师和手术医师, 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 保证母婴平安, 有利于术后康复和母乳喂养, 减轻手术后的并发症。患者术后尽早翻身及8~12h取半坐卧位, 以利于改善胃肠功能, 使腹肌松弛, 减轻切口疼痛和减少止痛剂的应用, 鼓励患者尽早离床活动, 可促进肠蠕动的恢复, 有利于子宫复位, 恶露排出顺利及身心健康。同时, 尽早离床活动, 有减少静脉血栓形成的可能。实验组术后早进流质, 刺激胃肠蠕动, 有利于胃肠功能恢复, 有利于母乳喂养成功。据有关报道[2], 乳汁分泌不足, 常见于术后禁食时间长, 恢复饮食后流质和半流质饮食不能及时补充营养及产妇怕痛的心理与术后体位受限等原因。因而实验组胃肠功能恢复快, 肛门排气早, 患者进食早, 有利于恢复体质及分泌乳汁, 满足母乳喂养需要, 提高剖宫产产妇母乳喂养的成功率。留置导尿管是引起泌尿系感染的主要原因, 留置导尿管时间越长, 受感染的机会就越大。实验组采用12h内拔除尿管, 不仅缩短了导尿管留置的时间, 而且, 实验组选择在膀胱功能训练3次后拔除尿管, 提高了拔除尿管后第一次排尿的成功率。由此可见, 对剖宫产产妇手术前、手术后实行护理干预, 对其术后康复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剖宫产,产妇,护理
参考文献
[1]乐杰.妇产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4:85.
剖宫产产妇的产后护理 第4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9年10月至2011年4月在我院妇产科进行剖宫产产妇120例, 随机分为两组, 干预组60例, 年龄 (27.5±4.8) 岁, 孕周 (38.5±1.2) 周;传统组60例, 年龄 (27.6±5.1) 岁, 孕周 (38.6±1.1) 周, 两组年龄、孕周等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1.2 方法
1.2.1 传统护理
按剖宫产常规护理术后观察生命体征、子宫收缩情况, 腹部切口渗血与阴道出血情况, 肛门排气后进食, 尿管于术后24~48 h拔除, 拔除尿管后离床活动, 按医嘱常规静脉滴注抗生素。
1.2.2 护理干预
1.2.2.1 孕妇于术前均接受健康教育, 责任护士给予孕妇心理疏导及相关知识的宣教, 讲解在各个时间段所要做的术前准备, 如何配合医生、护士、麻醉师做好哪些准备, 术前、术后的注意事项;讲解母婴同室、母乳喂养、早接触、早吸吮的好处, 鼓励家属陪伴, 消除恐惧心理;讲解手术环境、手术方法、麻醉方式及效果, 指导术中配合要点及注意事项, 让孕妇及家属预先熟知治疗经过, 可以减轻其盲目紧张, 更好配合[2]。
1.2.2.2 产妇剖宫产术后入病房头垫枕头平卧2 h后, 护士帮助产妇早期翻身并详细指导家属。根据产妇意愿选择舒适的体位, 翻身时应先将腹带包好创口, 以免活动时牵扯皮肤引起创口疼痛;术后6 h开始鼓励并协助床上活动, 每2 h翻身1次, 8~12 h后取半坐卧位, 以促进肠蠕动;术后6 h开始进食流质, 但忌奶和糖类及油腻汤类等易胀气食物, 待肛门排气后进普食, 强调合理的平衡膳食对产后恢复及泌乳的好处、并取得产妇家属的积极配合;拔管前进行膀胱功能训练3次, 拔管后观察产妇排尿情况, 并协助床上排尿, 以及鼓励离床活动。
1.2.2.3 在产后4 d内每日由护理人员提供2次乳房护理。首先用温度为40℃~45℃的热毛巾盖住整个乳房, 热敷时间为5 min;然后, 用右手示指、中指、无名指的指腹, 从乳房根部向乳晕做螺旋式按摩, 力度以产妇不出现痛苦表情为宜;哺乳后, 两手相对从乳房边缘向乳头轻轻挤压整个乳房, 要保持一定压力, 重复10次。最后, 一手托住乳房, 另一手拇指和中指相对, 重复快速挤压, 方向为向后指向乳房中央, 而不是向乳头根基部挤压[3]。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的拔管时间、排气时间、进食时间和泌乳时间, 与产后4天观察产妇乳房胀痛情况。
2 结果
两组拔管、排气、进食及泌乳时间比较:护理干预组60例, 拔管时间 (10.6±4.4) , 排气时间 (22.5±3.3) , 进食时间 (11.2±4.5) , 泌乳时间 (46.1±5.2) ;传统护理组60例, 拔管时间 (25.2±7.5) , 排气时间 (22.4±3.2) , 进食时间 (11.2±4.6) , 泌乳时间 (46.1±5.2)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3 讨论
术后早期进食不仅能明显缩短肛门排气及排便时间, 减少腹胀及随之引起的其他并发症, 还能及早进食补充营养, 促进乳汁分泌, 通过产后早进食, 带来母婴健康的护理效果。干预组采用拔除尿管时间明显短于传统组, 不仅缩短了导尿管留置的时间, 干预组选择在膀胱功能训练3次后拔除尿管, 提高了拔除尿管后第一次排尿的成功率。剖宫产术后垫枕头平卧后早期翻身给予舒适卧位, 有利于肌肉松弛, 避免不舒适感, 有利于静脉回流, 防止血栓形成, 有利于肠蠕动的恢复, 改善胃肠功能, 预防或减轻腹胀, 有利于母乳喂养, 提高母乳喂养率[4,5]。本组护理干预给母婴都带来很大的好处, 有利于乳汁的提早产生, 疼痛减轻和乳腺管的提早通畅, 为母婴同室, 纯母乳喂养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护理干预较传统的护理模式, 能够明显缩短剖宫产产妇拔管时间、排气时间、进食时间和泌乳时间, 减少乳房胀痛, 值得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1]何玉敏, 剖宫产产妇实施护理干预对康复效果的影响与分析.河北医学, 2008, 14 (6) :673-674.
[2]唐满玲.护理干预对剖宫产产妇早期泌乳的影响.中国民康医学, 2009, 21 (10) :1150-1151.
[3]梁文君, 护理干预对剖宫产产妇肛门排气及早期泌乳的影响.新乡医学院学报, 2008, 25 (6) :632-633.
[4]庄红仙.产前护理干预对产后乳房胀痛的影响.现代医药卫生, 2009, 25 (19) :3004-3005.
剖宫产产妇的产后护理 第5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4年7月至2016年2月收治180例剖宫产产妇, 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 各90例。对照组中, 产妇年龄为21~40岁, 平均年龄为 (28.6±3.7) 岁;孕周为38~41周, 平均 (39.4±2.5) 周;体重54~81 kg, 平均体重 (67.9±5.2) kg。观察组中, 产妇年龄为22~44岁, 平均年龄为 (29.1±4.3) 岁;孕周为39~41周, 平均 (39.5±2.8) 周;体重为61~80 kg, 平均体重为 (68.4±4.3) kg。两组产妇的年龄、孕周等基线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产妇行常规护理干预, 护理内容主要有根据产妇的身体情况给予饮食指导、健康宣教等。观察组行综合性护理干预, 具体方法如下: (1) 术前护理。精心布置产妇病房, 保持病房的安静、清洁, 保持适宜的温度与湿度。在产妇入院后及时与其进行交流、沟通, 缓解产妇的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 提高产妇对手术的信心; (2) 术中护理。手术过程中, 要保持手术室安静, 要严格无菌操作, 并密切配合医生工作。及时与产妇交流, 并尽可能满足产妇需求, 缓解产妇的焦虑、紧张等情绪, 在必要时可进行肢体接触, 以安抚产妇; (3) 术后护理。手术后协助产妇取平卧位, 4 h后可搬动产妇, 注意动作轻柔, 以免引起渗血或疼痛。及时同产妇交流, 了解产妇的疼痛情况, 并积极安慰、鼓励产妇。可通过播放视频、音乐等方式来转移其注意力。对乳腺不通畅者, 可定时通过热毛巾敷贴按摩的方式, 尽快使乳腺通畅。对乳汁分泌过多者, 应指导其挤奶, 以缓解乳房疼痛。对产妇的身体状况进行密切关注, 对可下床的产妇, 应及时协助下床锻炼, 促进产妇恢复。
1.3 观察指标
(1) 以VAS疼痛评分对两组产妇术后疼痛状况进行评价, 按照无痛到剧痛分别记为0~10分; (2) 以Zung抑郁自评量表 (SDS) 对两组产妇的抑郁状况进行对比评价, 得分越高, 则抑郁状况越严重[3]; (3) 以我院自制量表对两组产妇的护理满意度进行评价, 问卷满分100分, 根据得分分为:得分>85分为十分满意、得分60~85分为比较满意、得分<60分为不满意。护理满意度=[ (十分满意例数+比较满意例数) /总例数]×100%[4]。
1.4 统计学方法
所得数据用SPSS2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计数资料用n/%表示, 以χ2检验, 计量资料以±s表示, 用t检验, 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产妇VAS疼痛评分及SDS抑郁评分比较
观察组产妇的VAS疼痛评分和SDS抑郁评分分别为 (2.75±0.44) 分与 (42.93±3.75) 分, 明显低于对照组的 (5.41±1.16) 分和 (53.62±3.84) 分,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表1) 。
2.2 两组产妇的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产妇的护理满意度为93.33%,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67% (P<0.05, 表2) 。
3 讨论
对自然分娩困难的产妇, 临床上一般采用剖宫产术, 该手术可大大降低母婴死亡率。近年来,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 剖宫产的手术指征也在不断放宽, 导致剖宫产率逐年升高[5]。与引导分娩不同, 剖宫产需在产妇的小腹部做10 cm切口, 切开腹壁与子宫, 取出胎儿。该手术创口较大、创面较广, 容易引起大出血、子宫内膜异位及切口愈合不良等并发症, 导致母乳喂养困难, 不利于新生儿健康[6,7]。所以, 开展科学有效的护理干预对于提高母婴健康, 促进产妇预后具有重要意义[8,9]。
本研究结果显示, 观察组产妇的VAS疼痛评分及SDS抑郁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 , 表明对剖宫产妇行优质护理可有效地缓解产妇的疼痛及抑郁状况。在护理满意度方面, 观察组产妇的满意度为93.33%, 对照组满意度为76.67%,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这表明综合性护理可提高产妇的护理满意度, 效果确切, 有利于改善护患关系。
可见, 对剖宫产产妇开展综合性护理, 可有效缓解产妇的疼痛程度, 护患关系密切,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摘要:目的 对不同护理模式在改善剖宫产产妇产后生存质量中的效果进行分析探讨。方法 将我院2014年7月至2016年2月收治的180例剖宫产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 对照组90例产妇行常规护理干预, 观察组90例产妇行综合性护理干预, 对比两组产妇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产妇的VAS疼痛评分和SDS抑郁评分分别为 (2.75±0.44) 分与 (42.93±3.75) 分, 明显低于对照组的 (5.41±1.16) 分和 (53.62±3.84) 分,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观察组产妇对护理的满意度为93.33%,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67% (P<0.05) 。结论 加强综合性护理可有效缓解剖宫产产妇术后疼痛, 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关键词:护理干预,剖宫产,生存质量
参考文献
[1]余维.不同带教模式在剖宫产产后护理带教中应用的效果比较[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2, 28 (14) :91-92.
[2]李海微, 庄海虹.个性化护理模式与传统护理方法对剖宫产后患者精神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比较[J].中国基层医药, 2012, 19 (18) :2876-2877.
[3]戴莹.全面优质护理在剖宫产术后产妇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科学, 2013, 3 (20) :134-135.
[4]NEGISHI H, KISHIDA T, YAMADA H, et al.Changes in uterine size after vaginal delivery and cesarean section determined by vaginal sonography in the puerperium[J].Arch Gynecol Obstet, 1999, 263 (1-2) :13-16.
[5]EKSTR M A, ALTMAN D, WIKLUND I, et al.Planned cesarean section versus planned vaginal delivery:comparison of lower urinary tract symptoms[J].Int Urogynecol J Pelvic Floor Dysfunct, 2008, 19 (4) :459-465.
[6]练博.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在剖宫产产妇护理中的运用效果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4, 1 (4) :472-472.
[7]张瑞永.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在剖宫产产妇护理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 2012, 18 (17) :33-34.
[8]王媛媛, 朱莉.探讨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在剖宫产产妇护理中的应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连续型电子期刊) , 2015, 15 (55) :211-212.
剖宫产产妇的产后护理 第6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4年2月至2015年7月本院的80例剖宫产产妇为研究对象,将80例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剖宫产护理组)40例和观察组(持续改进护理模式组)40例。对照组的40例产妇中,年龄20~41岁,平均年龄(28.8±7.3)岁,孕周37.0~42.2周,平均(40.5±1.7)周,其中初产妇36例,经产妇4例;文化程度:初中15例,中专14例,高中及以上11例。观察组的40例产妇中,年龄20~42岁,平均年龄(28.9±7.0)岁,孕周37.0~42.3周,平均(40.4±1.8)周,其中初产妇36例,经产妇4例;文化程度:初中16例,中专14例,高中及以上10例。两组剖宫产产妇的上述基本资料数据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以常规剖宫产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包括产前相关知识的宣教及告知、术前准备及注意事项告知、基础生活护理、产后疼痛及切口护理、心理疏导等。观察组则以持续改进护理模式进行干预,即对基本护理措施的各个步骤实施后,再对每个措施步骤的护理效果进行评估,总结不足,并加以改进,改进后在对本护理措施进行改进后措施的实施,再对效果评估,常规护理措施的各个步骤均以本模式处理,直至产妇出院为止。然后将两组产妇护理前及护理后1、4周的母亲角色适应调查问卷评估结果进行比较。
1.3 评价标准:
母亲角色适应调查问卷对产妇的产后角色适应情况进行评估,问卷涉及对角色认同、亲子哺育照顾行为及亲子依附进行评估,每个方面均以分值越高表示适应情况越好[2]。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检验方面选用软件SAS5.0,其中的计量资料(均数±标准差)和计数资料(率)的数据检验方式分别为t检验和χ2检验,P<0.05为有显著性差异。
2 结果
护理前对照组产妇的角色认同、亲子哺育照顾行为及亲子依附评分分别为(20.25±2.43)分、(16.20±1.84)分及(18.04±1.91)分,观察组产妇的评分分别为(20.27±2.39)分、(16.22±1.79)分及(18.06±1.88)分。
护理后1周对照组产妇的角色认同、亲子哺育照顾行为及亲子依附评分分别为(22.35±2.50)分、(18.92±1.98)分及(20.54±2.10)分,观察组产妇的评分分别为(26.88±2.74)分、(24.62±2.27)分及(24.73±2.36)分。
护理后4周对照组产妇的角色认同、亲子哺育照顾行为及亲子依附评分分别为(23.72±2.68)分、(21.83±2.15)分及(22.46±2.24)分,观察组产妇的评分分别为(28.86±2.82)分、(27.53±2.42)分及(28.81±2.58)分。
护理前两组产妇的母亲角色适应调查问卷评估结果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而护理后1周及4周观察组产妇的问卷评估结果均好于对照组,P均<0.05,均有显著性差异。
3 讨论
产妇产后的角色转换是对母婴甚至整个家庭均影响较大的方面,因此临床对于产妇产后角色转换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而剖宫产产妇在此方面的状态相对较差,因此对此类产妇进行产后角色转换的干预尤为重要。临床研究显示[3,4,5,6],护理干预对此类产妇的各个方面,尤其是角色转换的影响较大,而不同的护理模式对产妇的影响存在差异,因此在护理模式选取方面应引起重视。本文中我们就持续改进护理模式在改善剖宫产产妇产后角色转换中的效果进行观察,观察结果显示,持续改进护理模式在改善此类产妇产后的母亲角色适应调查问卷评分中发挥出更为积极的作用,效果明显好于常规剖宫产护理模式,因此持续改进护理模式更为适用于剖宫产产妇产。综上所述,我们认为持续改进护理模式在改善剖宫产产妇产后角色转换中的效果较好,因此其对于剖宫产产妇的应用价值较高。
摘要:目的 分析研究持续改进护理模式在改善剖宫产产妇产后角色转换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2月至2015年7月本院的80例剖宫产产妇为研究对象,将80例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剖宫产护理组)40例和观察组(持续改进护理模式组)40例,然后将两组产妇护理前和护理后1、4周的母亲角色适应调查问卷评估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护理前两组产妇的母亲角色适应调查问卷评估结果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而护理后1周及4周观察组产妇的问卷评估结果均好于对照组,P均<0.05,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持续改进护理模式在改善剖宫产产妇产后角色转换中的效果较好,因此其对于剖宫产产妇的应用价值较高。
关键词:持续改进护理模式,剖宫产产妇,产后角色转换
参考文献
[1]黄秀芹,张继军,肖水,等.产科一体化护理模式对剖宫产产妇角色转换的促进作用研究[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5,34(6):810-812.
[2]朱霖竑.一体化护理在改善剖宫产产妇产后心理状态及角色转换中的效果研究[J].实用预防医学,2014,21(5):593-594.
[3]白翠玉.产后综合护理干预对初产妇角色适应与应对方式的影响[J].护理研究:上旬版,2014,28(7):2376-2377.
[4]杨群燕,韩蓉.个体化心理护理联合健康教育对剖宫产产妇的临床影响分析[J].浙江创伤外科,2016,21(3):598-599.
[5]金铮铮,吕亚儿.舒适护理对择期剖宫产产妇术后舒适度及疼痛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生,2016,54(2):145-148.
剖宫产产妇的产后护理 第7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妇产科2012年7月-2015年2月收治的剖宫产孕妇220例,排除有严重精神失常疾病史等产妇,年龄24~40岁,在知情自愿的基础上,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10例。2组产妇的年龄、文化程度、家庭收入、喂养方式、切口状况、职业等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1.2 护理方法
观察组孕妇根据不同的身体和精神状况给予个性化护理,其中包括一般常规护理、体位护理、心理护理、活动护理及生活护理等。(1)一般常规护理的内容包括观察患者产后各项生命体征,包括体温、呼吸、子宫回缩、血压、心率等;(2)体位护理主要是因产妇受到麻醉等的影响,术后较易出现腹胀等现象,术后指导患者卧位,有助于加强血液循环、增强肠道蠕动,利于分泌乳汁,提早肛门排气,减少发生腹胀的可能性;(3)产妇妊娠期间体质量增加,产后身体变形等影响患者心理,剖宫产后产妇安置有多种引流管,对产妇心理也是很大的负担,护理人员密切关注产妇的精神状态,多与其沟通,给予鼓励与帮助,降低孕妇的心理压力,同时对剖宫产手术和生殖系统的生理等知识进行介绍,以便于提高产妇的剖宫产认识,有助于增强产后恢复的信心;(4)活动护理,协助产妇在剖宫产6h内做被动下肢练习,6h后协助产妇做屈膝、翻身等活动,在术后24h,指导其下床行走;(5)生活护理包括对产妇饮食的指导和母乳喂养的指导,产妇在生产过程中体力消耗较大,营养流失严重,指导其食用维生素含量较多、蛋白质含量较高的食物,产后6h内禁止饮水,在6h后可适量进食流食,以促进肠胃功能的恢复,饮食少量多次,食物以易消化为原则;(6)母乳喂养是为婴儿增加营养,增强婴儿抗体,提高婴儿健康的重要过程,护理人员指导产妇正确哺乳也有助于降低产妇乳腺炎的患病率。对照组仅给予一般常规护理。
1.3 坦度螺酮使用方法
2组产妇均于分娩后给予坦度螺酮治疗,即枸橼酸坦度螺酮胶囊(四川科瑞德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批号:国药准字H20052328)10mg口服,每天3次,治疗28d。
1.4 观察指标
对2组患者产后的生活质量进行观察评价,采用36条目简明健康量表(SF-36),包括社会功能、角色功能、认知功能、躯体功能及总体健康状况5个方面的内容,各项指标满分100分。
1.5 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以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孕妇在角色功能、社会功能、认知功能、躯体功能及总体健康状况方面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产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理念在社会中不断深入,产妇对产后生活质量要求的提高,个性化护理得到越来越多的认同和发展[3]。恰当的护理方式不仅能帮助产妇尽快地恢复身体健康,还有助于保持产妇良好的精神状况,对提高母婴生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产妇产后常有一些并发症状,如尿潴留、排尿困难等,又可能是由于在产后膀胱肌肉的张力减弱,产妇失去尿意感,且在剖宫产术后切口会感到不适,思想上易出现紧张等原因,这也是造成排尿困难的影响因素[4]。通过个性化护理,对患者进行心理和生活上的指导,可缓解产妇的紧张感,提高产妇的舒适感,提早排尿时间,避免膀胱过度膨胀,防止出现尿潴留的症状。研究表明患者在舒适、愉悦的状态下,身体健康的恢复速度较紧张状态下更快。而个性化产后护理能为患者提供舒适、愉悦的环境,在生活上对患者进行指导,控制进食,避免腹胀等术后并发症状的出现。因产妇在接受剖宫产时需进行麻醉,而手术麻醉使得产妇肠道蠕动较为缓慢,在临床表现中易出现腹胀的情况[5],因而在术后6h禁止饮水,6h后进食适量流食,促进肠道的蠕动。此外,尽早地指导患者进行活动护理,也可对肠道的蠕动起到促进作用。术后护理工作人员帮助产妇调整体位,选择正确的舒适体位,有助于加强血液的循环,利于乳汁的分泌,提高肛门排气,加快产妇健康恢复速度。对产妇进行生殖系统和母乳喂养知识等的指导,可帮助产妇和婴儿建立更好的母婴关系,对保健知识等认识的提高有利于产妇自觉采纳健康行为,加强自护能力,同时也能帮助产妇更好地适应产后角色的转换。在传统护理模式中,产妇在产后处于被动角色,被动的接受治疗和护理,对产妇心理具有很大的负担,通过个性化护理使得产妇加入到护理中,主动参与。研究报道指出护理工作人员对患者进行指导和教育,能利于激发患者潜能,满足患者生理和心理方面的需求,更好地发挥自我照顾的能力,患者能更快更好的恢复健康。
坦度螺酮通过对5-HT1A受体选择性脱敏作用起到抗抑郁的疗效。坦度螺酮可降低5-HT1A受体数量,从而通过负调控增加5-HT神经递质的释放,改善5-HT的正常功能,进而起到抑制抑郁的作用,间接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本文将个性化护理与坦度螺酮联合用于改善妊娠产后的生活质量,结果证实效果显著。
个性化产后护理越来越受到产妇及家属的欢迎,本文结果显示,实施个性化产后护理的观察组产妇在术后生活质量方面表现更为优异,显著高于实施常规产后护理的对照组。在以往研究中还指出个性化护理模式能提前产妇泌乳时间,减少产妇住院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和首次排尿的时间,在产后不良反应少。综上所述,个性化产后护理对于剖宫产产妇产后生活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意义,可显著改善患者的身体和精神状态,且联合坦度螺酮的治疗可显著减少产后不良反应的发生,能有效提高产妇生活质量,在临床中值得进一步的研究和推广。
摘要:目的 探讨个性化护理联合坦度螺酮用于剖宫产护理中对妊娠者产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220例剖宫产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10例。分娩后2组患者均给予坦度螺酮口服,其中观察组实施个性化产后护理,对照组仅实施常规产后护理。对2组患者生活质量的情况进行观察评价。结果 观察组在社会功能、角色功能、认知功能、躯体功能及总体健康状况5个方面的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性化产后护理联合坦度螺酮可有效改善剖宫产产妇产后的生活质量,在临床护理中值得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剖宫产,护理,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李海微,庄海虹.个性化护理模式与传统护理方法对剖宫产后患者精神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比较[J].中国基层医药,2012,19(18):2876.
[2] 卢建飞.舒适护理在剖宫产护理中的应用[J].当代医学,2012,18(2):126-127.
[3] Mogos M F,August E M,Salinas-Miranda A,et al.A systematic review of quality of life measures in pregnant and postpartum mothers[J].Applied Research in Quality of Life,2013,8(2):219-250.
[4] 邓凤梅.舒适护理在剖宫产术后产妇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2012,10(27):3858-3859.
剖宫产产妇的产后护理 第8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3月至2015年4月在我院分娩的剖宫产产妇60例, 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 各30例。试验组年龄20~37岁, 平均 (30.15±2.52) 岁。对照组年龄21~38岁, 平均 (30.37±2.34) 岁。两组一般资料方面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产妇进行常规宣教, 护士向产妇说明母乳喂养的好处和催乳的方法, 并叮嘱产妇进行适当锻炼。试验组剖宫产产妇实施产后康复治疗, 使用TZ-CH300型产后康复综合治疗仪为剖宫产产妇进行康复治疗。让剖宫产产妇仰卧位, 在选好治疗项目、治疗时间和治疗强度后, 将涂满耦合剂的电极片黑色面放在双侧乳房及骶尾部相应的治疗部位, 在将电极片固定后, 开始启动治疗。询问产妇能否接受治疗强度, 依据产妇情况进行调整。每天1次, 一次治疗20 min, 连续治疗3 d。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剖宫产产妇的乳汁分泌和子宫复旧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0.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 计量资料以±s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乳汁分泌情况比较
治疗后, 试验组乳汁分泌情况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注:与对照组比较, aP<0.05
2.2 两组子宫复旧情况比较
试验组术后6 h、24 h、48 h后的子宫高度低于对照组, 试验组子宫复旧情况更好 (P<0.05) 。见表2。
注:与对照组比较, aP<0.05
3 讨论
母乳喂养有利于产妇的身体健康和满足婴儿的生理需求, 促进婴儿消化吸收和成长发育[2]。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科学健康审美观念的日益重视, 产后康复越来越受到产妇及家属的重视。对产妇进行常规的宣教, 产妇的依从性不高, 产妇的乳汁分泌量不足以满足正常母乳喂养需要, 以致母乳喂养率低, 且产妇的子宫复旧情况也一般。
剖宫产产妇由于分娩方式不同于顺产产妇, 其身体免疫力不如顺产产妇。在产妇生产后, 产妇的身体情况发生变化, 对剖宫产产妇进行康复治疗, 可以恢复产妇的生殖系统、腹壁、乳房等身体功能[3]。产后康复治疗仪是一项运用现代科技手段为孕妇提供产前产后全方位服务, 积极帮助产妇最大限度使身体恢复到产前状态, 有利于促进产妇产后康复, 提高产妇生命质量和母乳喂养水平[4]。产后康复综合治疗仪具备了先进的电磁学、数码、仿生学原理等科学医疗技术, 通过专业的配套软件进行标准化、规范化的操作。产后康复综合治疗仪有催乳的常规治疗、子宫复旧、子宫脱垂及产后恢复治疗、体形恢复治疗, 产后、术后尿潴留治疗、手术镇痛及术后恢复治疗、盆腔炎的常规治疗、乳汁分泌少、乳腺管不通、乳腺小叶增生等项目。
产后康复综合治疗仪能对血液循环进行改善, 提前泌乳时间, 增加乳汁分泌量, 能够满足正常的母乳喂养需求, 有利于母乳喂养率的提高。使用产后康复综合治疗仪为产妇进行康复治疗, 能够预防多种产后并发症的发生[5], 如乳腺增生、卵巢癌和尿潴留等。子宫复旧是指妊娠子宫自胎盘娩出后逐渐恢复至未孕状态的过程 (子宫收缩变小, 宫底厚度变薄) 。子宫复旧能使出现产后出血的情况减少, 有利于恢复产妇的健康。产后康复综合治疗仪能够使盆腔肌肉收缩, 对盆腔淤血进行消除, 排除恶露, 使子宫复旧速度加快。产后康复综合治疗仪在促进乳汁分泌和加快子宫复旧上作用极大, 具有操作简单、安全有效的特点。
本研究结果显示, 试验组产妇乳汁分泌和子宫复旧情况均优于对照组 (P<0.05) , 说明试验组为剖宫产产妇进行产后康复治疗, 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 产后康复治疗有利于加快产妇的身体恢复速度, 能够有效提高产妇的泌乳量和促进子宫复旧, 其治疗效果佳。
参考文献
[1]邴霞.产后康复治疗对剖宫产后乳汁分泌、子宫复旧的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 2015, 13 (27) :108.
[2]毛滢瑛.产后康复治疗仪的使用对剖宫产术后产妇乳汁分泌的临床观察[J].中国妇幼卫生杂志, 2013, 4 (2) :26-27.
[3]赵春锋.桂枝茯苓胶囊、裸花珠紫片联合产后康复治疗仪治疗子宫复旧不全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15, 12 (9) :1178-1179.
[4]杜庆云, 胡永立, 强桂彦.剖宫产术后使用产后康复治疗仪对产妇肛门排气和子宫复旧的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 2013, 25 (33) :116.